从“黑板教学”走向“屏幕教学”(英语)

时间:2019-05-15 05:52: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从“黑板教学”走向“屏幕教学”(英语)》,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从“黑板教学”走向“屏幕教学”(英语)》。

第一篇:从“黑板教学”走向“屏幕教学”(英语)

从“黑板教学”走向“屏幕教学”

----浅谈新课改后的英语课堂教学

单位:宝坻区大口屯二中 学科:英语

作者:王淑花 吴清华 贡淑红

从“黑板教学”走向“屏幕教学”

---浅谈新课改后的英语课堂教学

内容摘要:信息技术作为现代化的标志,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角落。在新课程改革中,信息技术可以作为承载教学信息与传播知识的工具,辅助我们日常的课堂教学。英语作为语言学科,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本文试从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加强训练,提高巩固;调整情绪,激发兴趣等四个方面论述了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的推进作用及信息技术对学生自我发展的意义。

关键词:英语课堂教学 新课改 信息技术

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在现代教学体系中运用信息技术已颇为普遍。信息技术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育教学媒体,在英语教学中已成为一种教学信息的载体与传播工具。这种具有强大功能的高科技教学媒体使英语课堂教学变得更为活泼。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由一支粉笔、一块黑板走向“屏幕教学”,由讲授型教学向创新型教学发展,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在英语教学的教研教改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适时恰当地选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以生动、逼真的画面,动听悦耳的音响来创造教学情境,既能使课堂容量加大,又有助于学生个性发展,使枯燥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每一个学生的思维活跃,并能兴趣盎然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使学生能在不同的语境中进行语言操练,而不是死记硬背地记忆一些单词、短语和语法知识。信息技术的运用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所有的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去参与。使教师以“教”为主变成学生以“学”为主,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增强课堂教学效果。以下我在课堂教学中的一点体会。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是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在每一节课的Warming-up中,给学生播放一些与本模块或本单元有关的图片,使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把学生思绪很自然地带入特定的学习情境中,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我们在学习初中一年级《英语》(新课标)上册 Module4 My family 这一模块时,在学这一模块之前我先用电脑播放一组照片,这些照片是我们全家在“十一”黄金周出游时拍的,让学生根据这张照片提出一些问题.学生对此很感兴趣,他们都积极的提出问题,有的学生抢先问:Who is the girl in the photo? Is she your daughter? Who is the man in the photo? Is he your husband? 通过这几个简单的问题,使学生很快进入新授课,让学生自己谈论他们自己家的情况,并写出他们自己家的“Family tree”。

我们在学习初中二年级《英语》(新标准)上册Module3 Journey to space这一模块时,先给学生出示一些关于太空探索方面的画面,如:出示杨立伟登上“ShenzhuoⅤspacecraft”,费俊龙和聂海胜登上“ShenzhouⅥ spacecraft” 的画面,让学生自己结组进行讨论,并提出一些关于太空探索方面的问题,Can the humans live on the moon? Why? 学生会积极地回答,Because the humans can’t live without air and water.然后引出本模块的核心话题,We haven’t found life on the other planets yet.这样运用多媒体导入新课,可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闸门,激发联想,激励探究,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

二、抓住重点 突破难点

在以前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在抓住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问题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即使如此,学生仍然不能很好地掌握,而且容易产生疲劳感,甚至厌烦学习。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的有效方法是变革教学手段。我们在学习初中一年级《英语》(新课标)上册Module9 A trip to the zoo Unit2 Is the elephant Africa? 这一模块时,我在课前,先确定本模块的学习重点与难点,然后根据这些内容制成多媒体教学课件。本模块以“动物”为话题,介绍了世界各地的动物以及其栖息地、习性等,同时也唤起了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根据本模块的学习目标和要求掌握的核心内容,采取了以下步骤。

1、点击地图 学习单词

首先出示一张世界地图,点击地图上的任何一个大洲,即可出现一组单词(一个名词并对应着出现一个形容词,同时伴有发音)。例如:America---American.点击每一个单词都会发出声音。这样使学生纵向掌握单词,更有利于学生更好的识记记单词。图文结合使学生从空间上了解这几大洲的地理位置,并识记表示这几大洲的单词。横向识记单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各学科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

2、点击单词 找出答案

分别点击单词desert grass forest grassland jungle,同时每一单词都伴有一个句子。在句子中掌握单词是更好的办法,点击每一个单词并出现真实的flash图片,所在的地区必能一目了然了,又为下面的阅读做了铺垫。这一环节使学生更感兴趣,更有利于识记单词。

3、点击图片 听懂短文

点击每一张图片,都会出示一篇短文,这些短文分别介绍了每一种动物的栖息地、生活习惯,同时伴有真实的Flash动物图片,从静到动,让学生知道各种动物的生存环境是不同的、饮食习惯也不同,使学生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同时听这些阅读材料,提高了学生听的能力,并能根据所听到的内容获取相关的信息。

4、根据短文 选择答语

这一环节看起比较简单,一问一答,实际上是对整个教学过程的检测,对学生来说是形成性评价的过程。这些问题是根据我们听的这些材料设计的,不只是做简单回答,同时也测试了对学生对这篇短文的理解,从而提高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在点击这些答案的时候,如果你点击的答案是正确的,伴有表扬声“Great”还有带表情的Flash 图片,不只是简单“对与错”的回答,更具人性化。

由于信息技术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恰当合理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可以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协同作用,从而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更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取得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

三、加强训练 提高巩固

传统教学中,采用教学方法是:教师讲语法,学生练习,教师传授知识时面面俱到,学生听得懵懵懂懂,失去了自主学习的控制能力,没有学习的主动性,整节课基本上是学生围着老师转,学生没有自主权,又由于练习题目教师在黑板上写,同学在下面看。教师在黑板上抄写题目,占去了相当多的时间,其实这个时间正是学生审题思考的绝好机会,却被无形中剥夺了。学生在课堂上真正用于思考的时间往往不到1/3。教师为了巩固知识,课后教师硬塞给学生大量练习,学生成了习题的奴隶,无形中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避免上述情况的出现,课堂上教师依据教学内容设置丰富多彩的生活画面,首先调动了学生的感觉器官,让学生兴趣倍增。其次,在学生兴趣联系自身生活实际前提下,讲一些语法,他们会自然而然地进入到教师预设的角色中,教师在此基础上,展示出一些相关的链接知识,由于课上学生训练的机会增多,课下的练习也就少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减轻了。在练习巩固中,由于运用多媒体教学,省去了板书和擦拭的时间,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提供大量的习题,练习容量大大增加。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上网查阅与学习有关的相关资料,这样既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路,也使学生真正地了解和明白网络的用途,而不会使自己沉迷在网络游戏中,不会迷失自己,让网络真正独走进我们的课堂。

四、调整情趣 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直接动力,决定着学生学习活动的方向和效率。时适当地选用合适的多媒体方式来刺激学生,吸引学生,创设新的兴奋点,激发学生思维动力,以使学生继续保持最佳学习状态。我们在学习初中一年级《英语》(新课标)上册Module 10 Computer 这一模块时,我把学生带到计算机教室,让每一个学生真正的坐到电脑旁,让他们手握键盘真正知道 :How do I do my homework on the computer? First, use the mouse to open a new document.Next, use the keyboard to write the homework in the new document.Then,use the mouse to click “save”, and write a name for it in the box.Finally, click “save” again.If you want to print it, use the mouse to click “print” and “Ok”.这样让学生熟练地使用电脑,让他们把电脑课上所学的知识能学以致用,则能让学生始终保持思维新鲜感,调动学生的情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英语教学是注重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培养的学科,是一门要求学生主动参与的学科,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只有将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学习掌握知识,开动脑筋,探索知识,才能使学生学习起来思维活跃,成绩明显提高,才能使学生的想象能力、发展能力、探索能力、知识迁移能力有较大的提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将会寻找到更多的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来解决课堂教学问题的手段,从而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越来越高。学生能够在信息技术地帮助下,自主地进行学校,从而真正意义山确立学生在学习官场制度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习惯的养成。

第二篇:《从有效教学走向卓越教学》心得

《从有效教学走向卓越教学》心得体会

本期我认真阅读了《从有效教学走向卓越教学》一书。余老师在前言部分是这样写的:“追求卓越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和要求。按照词典的解释,卓越的意思是非常优秀、超出一般、与众不同。实际上,卓越代表的是一种精神、一种品质、一种气质、一种个性、一种态度、一种境界、一种文化,卓越的本质是“超越”:永不满足、不断追求、永无止境。从有效教学走向卓越教学,不仅要让教学变得效果更好、效用更高,而且要让教学变得更有人性、更有意义、更有境界、更有内涵、更有品质、更有精神。”他还提到,“对教师来说,卓越教学首先需要确立的是卓越的思想、精神、态度,而不是去寻找一种具体的模式、行为和表现。”

读完《从有效教学走向卓越教学》,我认识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应该是每位老师在教学活动中追求的基本目标。教学有效性就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要想做到“有效教学”,首先教师要做一个不断学习的有心人。敢于扬长却并不害怕避短,敢于走出课堂并跳出思维定式,只有这样的教师才能真正地发展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其次要做一个善于反思总结的人,反思是促进教师业务成长最快也是最直接的方式,因为只有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才是最有效的。才能在教育信念上改变自己,并且努力把上课变成一种快乐和幸福的活动。根据本书的精神和个人感受,我对今后的教育工作有以下几方面打算:

教学理念方面: 时刻牢记“健康、幸福、品行、学业、个性”是学生成长和发展最重要的五 个要素;它们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既是教学的基础,也是目标,是落脚点; 培养“会思维”的学生; 做 “有温度课堂”的老师,真正接纳每一个学生,不单以成绩评价学生,重视学生,相信学生有能力,给学生安全感; 经常性地进行自测与评价,在反思中进步。

教学内容方面:不断学习,打开学科边界走向综合。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重视课程和教材的组织,努力揭示教材知识的价值;关注如何将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情感等融入教学过程,使其成为教育内

容的一部分;把教材知识内容巧妙转化为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即设置问题情境。

学法指导方面:注重处理好学生个体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的关系,给予不同学习风格学生充分空间;解决好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指导教学的关系,教师的教要在学生的发展上下功夫,在对文本的深入理解上下功夫,在学生的思维创造性上下功夫;解决好探究学习与接受学习的关系。每种学习方法都有它的特色,要恰当使用,不可流于形式。

学生能力、素养培养方面:重视培养学生的三大核心能力——阅读能力、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帮助学生成为具有寻找快乐成为富有生活情趣的人;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均衡发展。

卓越教学是从知识传承走向知识创生;知识在教学中得到增值,一切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的。卓越教学,是一种理想的教学境界,用这本书的作者余文森教授的话说:“从有效教学走向卓越教学,永远只能在过程中。” 我们且读、且思、且实践着。教学实践才真正从经验性教学转化为反思性教学层面。通过自我提炼、加工以及理论层面的学习,经验才逐渐成为独具个性化的教学思想。我们一旦形成自己的教学思想,课堂对于我们而言,不再是重复枯燥的单调活动,而是一种充满乐趣的创造性活动。在这里,将自我的教学思想渗透到教学每一阶段,能从原本枯燥的教材中提炼出反映教学思想的内容,挖掘出教材新意。用教学思想指导教学活动,最终形成自我的教学风格。

第三篇:读书笔记《从学科教学走向学科教育》

用整个的“人”去教学

----向课堂注入更多的感情和尊重而非更多的知识

作为一名刚踏上讲台的新手而言,我向往王春易老师那样的课堂,“充满创造力,激情无限,幸福感极强”,其实我想不仅是我,任何一位老师都渴望达到这样登峰造极的地步。看了王老师的从《学科教学走向学科教育》,我不禁自惭形秽,我不知道一个教了二十多年在三十九岁时就能成为北京市特级教师的老师哪里来那么大的毅力能坚持把讲了无数遍的滚瓜烂熟的教材备了一遍又一遍,而且坚持每一次都会有所不同,新老师都做不到的她都做到了。我不知道她怎么能挤出这么多的时间在上每一节课之前都给她的家人上一遍或是自己对着镜子讲一遍,自己预设学生的反应和问题,把每一节课都当做公开课来反复备,反复摸索。更让我感到钦佩和敬仰的是她对于教学的看法,一项调查问卷结果显示百分之九十的教师都认为自己很爱学生,而让人惊愕的是只有百分之十的学生觉得自己的老师很爱他们。这中间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我们每天苦口婆心、费心费力地督促学生、鼓励学生,一道题可以不厌其烦地讲个两遍三遍甚至是更多,生怕他们记不住,懒得记,有时还恨铁不成钢地激励他们,感叹自己把最美好的青春都献给了太阳底下最光荣的一项职业,到头来却只感动了自己一个人?而学生对老师有的仅剩下表面的尊重,有些甚至尊重都谈不上,很多人会觉得他们不是为自己而学,而是被迫为家长学,为老师学,他们觉得老师每天上课歇斯底里地讲,他们就象征性地坐在下面欣赏上面的“独角戏”,想听的话会给个耳朵,不想听的话便我行我素,自己在台下演小戏或寻周公。教师和学生感觉就像是互相对立的两大阵营,双方都在斡旋于学与不学之间。在我自己的课堂上也时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苦口婆心地告诉学生他们现在是处在生命最美好的阶段,他们要做的是在这一阶段做一些最美好的不会让自己此生后悔的事情,多年后他们就会觉得快下课时大家一起翘首企盼窗外等着踩着铃冲出教室的时光是多么美好,就会多么想那一刻能慢一点再慢一点,要珍惜这最美好的中学时代„„而他们给出的回应却是一笑了之。或许人就是这样,只有自己经历过了才会更明白;也有些时候,我在讲台上苦口婆心地讲地时候,就如对牛弹琴,整个班都像石头一样,坐在那里无动于衷,这样的时间在漫长的煎熬中度过后就纳闷这群孩子怎么都这么无可救药;无可否认的是,有些时候,不知哪天学

生状态好了,还是他们心情高兴了怎的,上起课来就特别轻松,他们的配合度也极高,这样的课堂就是“共赢”的课堂---学生开心地收获知识、能力和情感,老师也开心地播撒着知识,收获了最珍贵的成就感。

快乐和痛苦交替存在着,这不仅使我思索这样一个问题:怎样才能上出充满激情的、学生和教师都幸福感满满的和充满创造力的课堂呢?新课改明确提出好的课堂应该培养的是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而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环节是教师专业的发展,在影响课堂的所有要素中,教师是最为重要的。换言之,“谁站在讲台上”决定了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和成败。不可否认的是,任何一名卓越的教师都是

第四篇:作文教学:从混沌走向有序

我曾将中学作文教学称为“三无行为”,即:无序、无招、无效。

无序。目前作文教学随意性极大,各类语文教材中在作文教学上均缺少系统的安排,教师日常作文教学更是常无章法。一个学期随便安排几个题目(认真些的教师或许会在书报杂志上筛选一番)交学生写作即算应付过去。这样的作文教学大概禁不起如下追问:本学期为什么要布置这些作文?这些作文何以一定要在这样的学期与这样的班级中布置? 教学是高度复杂的行为系统,但我们如此即兴随意的“作文教学”还有一点章法和程序可言吗?任何一项活动,如果不具备较为明确合理的程序就说明它还处于前科学阶段。

无招。张志公先生曾以一个笑话来批评语文教学:一人为臭虫所苦,一日忽闻所谓除虫秘方,喜而求教.却只得两字秘诀——勤捉。我们的作文教学是否也堕落到这个层次了呢?我不敢妄下断语。但在急切渴望提高作文水平的学生面前,不是确乎有许多语文教师只能提出“多读多写”之类的建议吗?但是,读什么?写什么?读多少?写多少?如何读?如何写?我们有多少语文老师能够面对这样的追问给学生一个稍微合情合理的答复? 当然,语文教师也为学生提供了不少写作“方法”.但是这些所谓的“方法”大多限于一般的行文技巧层面:如何拟题,如何开头,如何起承转合,如何增加文章的文采等等。这些知识当然有作用.但是,这些内容组合起来真的就能够形成作文能力吗?作文教学有没有一些最根本的东西?作文教学应该教给学生哪些最基本的东西?目前还没有一个比较明确的答案。

如果希望作文教学能够更加科学化,那么我们必须为作文教学确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可操作的知识(内容与方法)系统。

无效。由于以上原因,作文教学之低效(或无效)早已成不争之事实。经过数年语文学习,最后还写不出一篇中规中矩的文章,这样的学生不在少数;而少数作文水平较高的学生,又几乎异口同声地说自己作文能力的提高很少得益于学校的作文教学。这些现象不能不令人深思:作文教学出路何在? 为回答这一问题,我以为,以下两点我们注定无法回避:合适的作文教学内容,恰当的作文教学序列。

一、作文教学内容研究

指导学生写作,可教的内容很多:从遣词造句到谋篇布局,从选材立意到文章风格等。但是,如果从课程论与教学论的视角看.能够成为课程与教学内容的知识必须具备以下特点:本学科最基本的核心元素.适合学生心理智力发展水平的元素.能够对学生日后的人生发展起关键作用的元素。能够同时具备以上三元素者必然是课程教学内容的不二选择。

据此标准,我们可以大致确定作文教学的基本内容。1.书写

书写是写作的第一步,虽说层级最低,但高中生未达标者仍不计其数,因此也必须认真解决。这是真正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如果一个班级有大半学生连书写都不能过关.教师就必须将这断裂的链条补上而不能超越实际提出过高要求。将写字教育作为高中写作教学内容之一,与其说是经验.不如说是悲哀,因为这一目标其实在小学、初中阶段就应该实现的。但问题既然出现,教育者就必须面对并设法解决。为此,笔者所在学校近年来将书写作为写作教学的第一环节并开展了扎实的教学活动,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况且,书写也绝不只是一种简单的技能,它还具备极为丰富的教育内涵,其价值尚有待教育者做充分的发掘。2.范文

写作能力的养成需要一定的图式。巴金将自己学习写作的经验归结为“能够熟练背诵《古文观止》中所有文章”,他认为自己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等能力均是在背诵过程中自然习得的。无独有偶,张志公先生也曾总结了古人语文学习的类似经验:“为了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读写能力.至少要教他们读熟二百来篇古文.再少不够.过多也不必。”(《传统语文教育初探》第126页,上海教育出版社1962年版)但现实状况是.学生从小学到高中,除了能够背诵若干文言文章外.几乎没有学生能够完整背诵一篇白话文章。许多学生虽然读过不少文章。但几乎没有一位学生能够琅琅成诵哪怕非常简单的白话文章!如此焉能形成基本的写作能力? 因此,必须精选一些适宜学生水平的文质兼美的文章令学生反复诵读直至烂熟于心。必须使这些文章的语言风味、表达方式完全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表达习惯。根据笔者的经验,中学生形成最基本的写作图式至少需要十篇左右范文做基础。笔者多年来为学生推荐“必背精粹现代文十篇”。要求学生自高一至高三时时诵读,务求烂熟于心,并要求在写作中注意仿照、化用、借鉴直至创造性运用其中的文句及章法。具体篇目如下: 1.蔡育曙《学会珍惜》;2.冰心《笑》;3.邓虹《汉字是我家》;4.史铁生《秋天的回忆》;5.彭程《停止与开始》;6.方叶《泊》;7.王剑冰《绝版的周庄》;8.周涛《大树和我们的生活》;9.陈荣力《流浪的二胡》;10.吴克诚《熬药》。(可根据实际调换)另外.还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几篇“个性化背诵文章”,亦按这一要求熟读成诵并做到灵活运用。如此,学生便有十余篇体裁不同、风格各异并且文质兼美的现代文积累,教师的写作指导也有了坚实的着力点。

没有渗透到学生心灵的文章为底子.就没有语言感觉,就没有写作的图式,写作教学就缺少最起码的基础。3.段落

段落是文章中的关键部件,它上接篇章,下联词句,对阅读理解起着重要作用。能够理解一个段落,就大致可以理解一篇文章;同样,能够写好一个段落,也就很容易写好一篇文章。段落既是语句整合的产物,又是篇章的基本要素,它是写作教学的关键所在。

段落因为篇幅短小而又具体而微.既可训练语言,又可训练思维,特别适宜读写训练。事实上,当年张志公先生就曾经极力赞许介绍过北京四中姚德垚先生的“段落教学法”。我们在实践中也真切地体会到:以段落为写作教学的抓手,确实是一条写作指导的捷径:段落指导法简单易学,便于操作,效果良好。因此,段落写作理应成为写作教学内容。4.思维

思维是作文的灵魂。作文实质上就是运用文字来表情达意,进行交流。要交流,首先得有内在的思想,必须想得清楚,合理有序;然后才谈得上如何具备相应的表达形式。因此,我以为,如果不重视培育思维而一味强调表达手法那就是舍本求末。

目前为数不少的充斥华丽辞藻而缺乏思想感情的学生作文.其实多半是只重表达而忽略思维这一作文教学指导思想的结果。因此,作文教学必须致力于培育学生的内在思想.使学生能够想得清楚,想得有条理。

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一项重大工程。需要写作研究者和语文教师深人研究实践,这里无法详论。但我们必须认识到:每个学生都能够思考。而如何使得学生高效思考、善于思考并且乐于思考却需要教师的培养与指导。笔者有一些作文思维训练策略,运用多年,亦颇有效,现简述如下供同仁参考:

首先,设法“让思维充满乐趣”——从生活中选取鲜活有趣的事例来激发学生思考;其次,通过一些制度性的要求(如要求写“日思录”),强制学生每天思考直至养成习惯;第三,通过教授一些思维方法知识为学生的思考搭建平台来帮助学生思考。(详见拙文《抓住作文教学的根本》,载本刊2006年第8期)经过一年有效的训练,可以养成学生基本的思维能力与思维习惯。5.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等内容

此类知识多有方家详论。兹不赘述。

二、作文教学序列研究

任何活动要保证效率,就必须形成一个基本的操作程序,作文教学亦不例外。“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之说.只能让大多数一线教师无所适从。我们固然不必拘泥于序列,但总结若干流程与序列对于教学实践确实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作文教学的序列研究应该着眼于两个层面:整体序列与微观流程。

整体层面上,一位语文教师或一个教研组,应该根据作文能力形成的规律以及本校学生实际作文水平。制定一个基本的作文教学规划。以高中教学为例.至少应该对三年的作文教学有一个通盘考虑:高

一、高

二、高三分别教什么,如何教? 微观上.每一次作文指导应该有行之有效的教学流程.“命题一指导一写作一批改一讲评”这一传统的流程尽管不尽完善,但实际教学中真正能够将这些环节落到实处者也为数不多。因此,有必要认真研究充实内容,使“命题、指导、批改、讲评”等教师辅导系统更有操作性,更加切实有效。

基于这一认识.我与我的同事拟定了一个“校本作文教学指导纲要”用以规范指导全校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具有较好的效果。

高一阶段

任务:大作文每学期4篇,小作文与随笔结合:能在60分钟内完成800字的较复杂的记叙文或简单的说理文。

要求:卷面整洁,语言清通,结构完整,层次分明,主旨明确。

操作:开设书写教学课,全员达标;重点进行思维训练.以撰写“日思录”和开展“课前3分钟口头作文”为平台;重点指导学生学习段落写作;作文教学以少量、多做、选批、全面浏览、重点讲评为原则,采取教师选批或部分面批、学生自改互批等方式。

高二阶段

任务:大作文每学期6篇,小作文与读书心得结合:60分钟内能写800字以上、高考标准中等水平以上的作文。

要求:观点鲜明、内容充实、语言流畅、结构合理。

操作:重点进行篇章写作指导,每次作文重点讲评一篇例文;口头作文要求达到审题正确、思路清晰、表达流利;阅读推荐书籍,撰写读书笔记。

高三阶段

任务:高考作文训练每学期8篇(含月考),片段或专项作文训练10次;60分钟内写800字以上、高考标准中等水平以上的作文。

要求:审题准确、构思灵活、内容充实、语言有味。

操作:分阶段按专题(审题、结构、语言、材料等方面)进行指导;每周开展“作文短平快”活动(快速构思、拟写列提纲)。作文讲评:选取优秀作文,师生讨论其长处并汇编《优秀作文选》;解剖作文中的病例.确保消灭不合格作文;加强面批.注重个别指导。

三、结论

加涅说过:“教学是一组经过精心设计的用以支撑学生内部学习的外部行为。”作文教学自然如此。教师所有的努力对于学生而言都是外部行为(当然,这些行为应该经过精心设计与组织).这些行为最后是否有效都要看是否促进了学生的内部学习,是否促进了学生作文能力的发展与作文水平的提升。

当然.作文教学内容与序列也都是变动不居的,应随学生、教师的不同而有所调整,绝对不能凝固僵化。

对作文教学内容与教学序列的研究体现了我们对作文教学效率的追求,本文介绍的教学内容与序列也许不少地方有待讨论,但是,这种诉求与努力是作文教学研究的正确方向。我们期待有更多的同仁加入到这一研究行列中来。

第五篇:从有效教学走向卓越教学读后感

从有效教学走向卓越教学读后感

(一)福田区上步中学 谢玉娟

《从有效教学走向卓越教学》的作者余文森老师以深入浅出的表达方式,阐述了现在及未来的教学走向——卓越教学。余老师在前言部分是这样写的:“追求卓越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和要求。按照词典的解释,卓越的意思是非常优秀、超出一般、与众不同。实际上,卓越代表的是一种精神、一种品质、一种气质、一种个性、一种态度、一种境界、一种文化,卓越的本质是”超越“:永不满足、不断追求、永无止境。从有效教学走向卓越教学,不仅要让教学变得效果更好、效用更高,而且要让教学变得更有人性、更有意义、更有境界、更有内涵、更有品质、更有精神。”他还提到,“对教师来说,卓越教学首先需要确立的是卓越的思想、精神、态度,而不是去寻找一种具体的模式、行为和表现。”

这本书令我感受最深的是卓越教学中的“以人为本的质量观”,即要把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幸福作为教学质量的核心内涵及首要指标。学习并不是学生的唯一任务,而只是学生全部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可是当前教育方向的偏差导致学生从幼儿园就开始了各种培训、竞争,家长最怕的就是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殊不知学生在疲惫、劳累、压抑、烦闷、痛苦中学习和生活,他们的体力和智力均被摧残着,最后必然形成对知识的冷漠和漠不关心的态度。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我需要考虑的是教学的意义和使命,要考虑什么样的教学才是学生需要的、喜欢的,能够进入学生的内心深处。教师不是技术性的工具,我们不能只关注如何帮助学生提高分数,教育工作者需要改变自己,在教育信念上改变自己,并且努力把上课变成一种快乐和幸福的活动。根据本书的精神和个人感受,我对今后的教育工作有以下四方面打算:

一。教学理念方面

1.时刻牢记“健康、幸福、品行、学业、个性”是学生成长和发展最重要的五

个要素;它们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既是教学的基础,也是目标,是落脚点;

2.培养“会思维”的学生;

3.做 “有温度课堂”的老师,真正接纳每一个学生,不单以成绩评价学生,重视学生,相信学生有能力,给学生安全感;

4.经常性地进行自测与评价,在反思中进步。

二。教学内容方面

1.不断学习,打开学科边界走向综合。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重视课程和教材的组织,努力揭示教材知识的价值;

2.关注如何将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情感等融入教学过程,使其成为教育内 容的一部分;

3.把教材知识内容巧妙转化为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即设置问题情境。

三。学法指导方面

1.注重处理好学生个体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的关系,给予不同学习风格学生充分空间;

2.解决好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指导教学的关系,教师的教要在学生的发展上下功夫,在对文本的深入理解上下功夫,在学生的思维创造性上下功夫;

3.解决好探究学习与接受学习的关系。每种学习方法都有它的特色,要恰当使用,不可流于形式。

四。学生能力、素养培养方面

1.重视培养学生的三大核心能力——阅读能力、思考能力、表达能力;

2.帮助学生成为具有寻找快乐成为富有生活情趣的人;

3.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均衡发展。

总之,卓越教学是从知识传承走向知识创生;知识在教学中得到增值,一切

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的。卓越教学,是一种理想的教学境界,用这本书的作者余文森教授的话说:“从有效教学走向卓越教学,永远只能在过程中。”我们且读、且思、且实践着。

从有效教学走向卓越教学读后感

(二)我的读书梦,我的读、思、行

方萍

提起笔的瞬间,我突然意识到光阴荏苒,春去秋来,我已然为人师十九年,而这十九年来,我最可贵的品质和最大的收获,莫过于从日复一日行走于教室,踱步于讲台的教学生涯中领悟和体会到教育的真谛,这得益于我的读书梦,我的读、思、行。

九年前初识余文森教授,当时我在福师大教科院就读教育硕士,有幸地成了他的《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生。余教授上课睿智幽默,把有效教学的三条“铁律”剖析得独到有味,宏观和细节阐述生动,理论和案例相互交融,给我留下及其深刻的印象,崇拜之情油然而生。之后拜读了他的《有效教学十讲》、《课堂有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等教育专著,正式开启了我的读书梦。

我的教育梦、读书梦很简单,我不是大学者,不是教育家,作为渺小的个体,我改变不了大环境,那就努力影响小环境。我不敢言学高身正,但可以无私奉献,我希望通过读书、读好书,充实我的人生、我的教师生涯,我希望我与学生之间不只是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关系,我常想如果我是一桶没有任何用处的死水,我会愧对学生。“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渴望成为那样的涓涓流水,让学生们天天都喝到甜甜的水。即使这源头活水不够强大,也仍一如既往地充实、更新着。于是,我遇到了余教授的《从有效教学走向卓越教学》。

读余教授的教育论著,使我深有感悟:教育不仅是一个严谨的知识传授过程,也是一个充满灵性和创造性的艺术过程。追求卓越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要求,这部教育专著是时代教育精神的体现,从宏观和微观上把握教育教学问题,阐述了现在及未来的教学走向。——卓越教学,其视野之宽阔、思想之深刻,永远是我所不能企及的,却是我可以努力去无限靠近的。我把阅读当作培养教师的教育信仰有效途径。书中通过热情、严谨、和明晰的教育语言,让我体会到崇高的教育理想和高度的教育责任感,很好催化了我的教育信仰。

在书中,余文森教授提出:如果说有效教学是对教学的基本要求,()那么卓越教学则是对教学的理想要求。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当有效教学出现了内涵知识化和窄化、教学活动模式化和机械化的倾向时,我们就应该反思了:追求教学的效果、效用、效率是对的,但凡事都应有度,物极必反。纵观现在的通用技术课堂,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引入无形扩张了教学容量,导致表演和走过场现象的发生,或者为了多腾出课时给学生动手实践,人为在单位时间内增加学习内容,学生被太多的知识填满,没有真正理解和内化,更无从培养动手实践能力了。这样的通用技术课堂从有效教学的理论基础分析,也是值得反思的。没有教学科学性和艺术性的课堂是失败的,我们的课堂应该是学生自己探索和深层次思考的课堂。

我的读书境界到底有多高呢?手执一书,凝神静气,独坐窗前,细细品读。即便不读,闻着这淡淡的油墨香也是一种满足。我经常在读书过程中掩卷沉思,发挥思维和想象力,按自己的思路一路畅想,然后打开书,比对文中思路再继续细读下去,思路与作者偶同,我会大欣大喜,若大相径庭也没任何尴尬。

那么余教授笔下的卓越教学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教学呢?和我想象的一样吗?余教授在书中非常鲜明地指出:相对与传统教学和有效教学,卓越教学是一种新教学。是体现素质教育精神和新课程要求的教学。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立德树人”以及深化课程改革的要求,使得从有效教学走向卓越教学重要体现在从“知识导向”的教学走向“能力导向”的教学和“素养导向”的教学。这本书给了我在通用技术教学实践中的深刻启迪:

1、通用技术学科能力的培养重点在技术设计与制作解决设计技术问题的能力,识读技术图样的能力,技术与设计的表达与交流能力等。而技术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我国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的着眼点,从技术意识、工程思维、创新设计、图样表达、物化能力等五个方面形成和发展通用技术学科核心素养,有利于学生今后的迁移学习,促进其终身发展。

2、卓越教学呼唤卓越教师,我顺应中国课改的历史潮流而来,怀着对技术与设计世界的虔诚而来,揣着教育责任心、抱着教育理想和教育激情,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对书中的知识、经验加以选择和提炼,融进了自己的教育理想、信念、感受与经验,用激情与理智的感染力,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从知识型教师走向智慧型教师,从经验型教学走向思想型教学的卓越教师。今年暑假以来,我一场不拉地随着名师工作室的脚步,聆听余文森教授关于提炼教学主张的讲座和辅导,从优秀教师到卓越教师的飞越就是拥有自己的教学思想,成为有教学主张的教师。从读书到思考与实践,再到行动起来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向卓越攀登,这种修炼充满正能量的诱惑。在这样富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努力中,我懂得了教师生涯的意义。

我想,心灵是一棵会开花的树,只要用心浇灌,便会繁花似锦,收获的是教育的成功,体验的是教师的幸福。

从有效教学走向卓越教学读后感

(三)探寻卓越教学的内涵

卓越教学,是一种理想的教学境界,用这本书的作者余文森教授的话说:“从有效教学走向卓越教学,永远只能在过程中。”需要我们且读、且思、且实践。

读了此书,让我意识到有效教学对于教师来讲有着很多的实际意义。有效教学,不是只停留在口头上,而是需要有一定理论指导,并落实在实际教学中,既着眼于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又着眼于学生一生可持续发展的教学。课堂有效教学要求立竿见影,在乎眼前的教学效果,马上教,马上会,“即教即学即会”,“当堂达标”.可是我们不能忘记“教学是一门慢的艺术”,教学的很多效果是要慢慢显示出来的。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被关注,特别是小学生。如果在每一个活动,每一个舞台,每一个空间都以孩子为本,关注他们,尊重他们的意见,让他们拥有被重视的感觉。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唯有“学生为本,学生中心”的价值取向,才能培养出一批自信、阳光、敢于担当、睿智机敏、热情仁爱的孩子。日常的教学设计、活动安排必定要时刻从学生的出发点进行,将学生作为一切的焦点。此外,教师要带着丰富的情趣情感走向学生,与学生建立起真诚、和谐、温馨的情感关系。沐浴在教师美好的情感里,儿童的心灵就拥有了一片最灿烂的阳光,为学习和生活营建了一个安全的情感环境。

要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了解学生的真实状况与需求就必须有一个在常态下与学生保持沟通的渠道。了解学生的想法,就一定要走近学生,平易近人,成为他们的朋友,与他们亲密无间。在轻松自如的氛围中,与学生随意的沟通中能更加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以增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效教学强调纪律、秩序、形式、模式、规定和制度,追求统一的、标准的、固定的教学过程,这种教学预测性太强,“没有意外惊奇”.可是,我们忘了“生命不能被保证”,真正的教学一定是不可重复的激情和智慧综合生成过程。

牛顿曾经说过“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名家大师拥有丰富的阅历,积累了大量的智慧和人生感悟,站在这样的观景台怎么会感受不到更宽阔的视野?若教师们在重视知识技能的传授同时,更重视学生智慧的生产和人格的塑造,便可使他们理清志向,从而导航他们的人生。现代的教师都会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实际上,即便能授之以渔也是不够的,还必须引领学生树立“渔”的思想,即要引导学生在心中构建渔场、渔业、鱼的世界。学生一旦有了思想,没有知识可以补充知识,没有能力可以锻炼能力;但若没有了思想,已有的知识可以遗失,已有的能力也可以荒废。因此,开启思想,催生智慧是教师工作的最高境界,正所谓:三流教师教知识,二流教师教能力,一流教师教思想。

教师真是一个有学问的职业。不仅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要不断提高,还要把这些都交给学生,而且硬生生的把知识强加给学生还不行,还要用各种方法:有趣的故事、幽默的语言、丰富的表情动作等等方式,让学生快乐的学。我想只有自己不断地学习更新教学理念,积累更多的教育教学方法,并且身体力行,不断实践,改进,再实践,才能形成有自己风格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近代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始终强调:“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当代教书育人楷模于漪也真诚呼吁:“教育不能只‘育分’,更要教学生学会做人”.的确,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师要把育人的种子深埋在自己心田,无时无刻不体现出对育人的诉求;把育人工作渗透在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书是途径、是手段,育人是目的、是根本。读完此书让我受益良多,以后会继续博览群书,驽马十驾。

下载从“黑板教学”走向“屏幕教学”(英语)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从“黑板教学”走向“屏幕教学”(英语).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黑板跑了》教学反思

    《黑板跑了》教学反思 《黑板跑了》教学反思1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

    《黑板跑了》教学反思

    《黑板跑了》教学反思 《黑板跑了》教学反思1 今天上了《‘黑板’跑了》一课。由于在备课前做了充分的查阅,对主人公安培的生平事例进行了有关阅读,当我在课堂上娓娓道来时,学......

    黑板跑了教学反思

    《“黑板”跑了》教学反思 《“黑板”跑了》是一则有关科学家的趣事,课文讲述了法国著名物理学家安培在一边散步一边思考数学题,错把马车车厢的后背当成“黑板”的事,课文虽然......

    教学黑板使用说明书

    教学黑板使用说明书 尺寸 A1:3600mm×1200mm。 公差 : 最大偏差不大于标准尺寸的1‰。 书写面颜色: 黑色、亚光。表面粗糙度: Ra1.6-3.2um。光泽度:......

    《黑板跑了》教学反思

    《黑板跑了》教学反思 《黑板跑了》教学反思1 通过选择学习方式与合作学习方式的引进,打乱了严谨、封闭的课堂空间,让学生在宽松的、合作的、自我的学习氛围中自主探究,更能促......

    《黑板跑了》教学反思

    一直以来为学生不会阅读、写话而苦恼,天天在学习课文,读词认字,但是理解和表达能力却让人失望。常常埋怨学生笨,怎么学了的词就不会用呢?今天我才知道,真正笨的是我,是我没有让词语......

    《从有效教学走向卓越教学》读书有感

    阅读与研究将使你更加卓越 ――读《从有效教学走向卓越教学》一书有感 《从有效教学走向卓越教学》一书是余文森教授以深入浅出的表达方式,阐述了现在及未来的教学走向--卓越......

    从有效教学走向卓越教学读后感3

    从有效教学走向卓越教学读后感 -------我辈虽凡夫,勤读亦有获 吕荣晓 偶读一句话“青山本无字,常读便是书”,我又添了一句“我辈虽凡夫,勤读亦有获”。我突然意识到光阴荏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