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食品安全教案1
罗甸四小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小学生食品安全教育教案
四(2)班
罗金云
教学内容:
小学生食品安全 教学目的:
1.让学生了解食品卫生安全知识,认识食物中毒特征,提高自我救护意识,预防发生食物中毒。
2.提高自我救护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根据学生平时由于一些因食品卫生而出现问题进行讲解。(有腹泻、腹痛、呕吐等)
2.让学生说一说怎样区分问题食品,预防食品中毒。
二、重点讲授
(一)食物中毒的预防
1.预防食物中毒,首先要讲究个人卫生,做到勤洗澡、勤洗衣服、勤剪指甲、勤理发,勤换床单和被盖(一月一次)。
2.保持教室、宿舍及环境的清洁卫生。3.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不暴饮暴食的良好习惯。
4.其次做到“六不吃”,不吃生冷食物、不吃不洁瓜果、不吃腐败变质食物、不吃未经高温处理的饭菜、不喝生水、不吃零食。再就是要从食品标签上注意识别食品质量,选择安全的食品是把住“病从口入”的第一关。
(二)提高自我救护意识 1.认识食物中毒特征。
潜伏期短:一般食后几分钟到几个小时发病 胃肠道症状:腹泻、腹痛,有的伴随呕吐、发热
2.提高自我救护意识
出现上述症状,应怀疑是否食物中毒,并及时到医院就诊,同时报告老师。
小结:同学们,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健康的身体,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事事讲安全,时时讲安全。
第二篇:小学食品安全教案1
小学生食品安全教案
2012.04.12 教学内容:
卫生食品安全
教学目的:
1、让学生了解食品卫生安全知识,认识食物中毒特征,提高自我救护意识,预防发生食物中毒。
2、提高自我救护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陈述一些因食品卫生而出现问题的学生。(有腹泻、腹痛、呕吐等)
2、让学生说一说怎样区分问题食品,预防食品中毒。
二、重点讲授
(一)食物中毒的预防
1、预防食物中毒,首先要讲究个人卫生,做到勤洗澡、勤洗衣服、勤剪指甲、勤理发,勤换床单和被盖(一月一次)。
2、保持教室、宿舍及环境的清洁卫生。
3、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不暴饮暴食的良好习惯。
4、其次做到“六不吃”,不吃生冷食物、不吃不洁瓜果、不吃腐败变质食物、不吃未经高温处理的饭菜、不喝生水、不吃零食。再就是要从食品标签上注意识别食品质量,选择安全的食品是把住“病从口入”的第一关。
(二)提高自我救护意识
1、认识食物中毒特征。
潜伏期短:一般食后几分钟到几个小时发病 胃肠道症状:腹泻、腹痛,有的伴随呕吐、发热
2、提高自我救护意识
出现上述症状,应怀疑是否食物中毒,并及时到医院就诊,同时报告老师。
三、小学生食品安全应注意的问题
1.到正规商店里购买,不买校园周边、街头巷尾的“三无”食品。2.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食品,尽量选择信誉度较好的品牌。
3.仔细查看商品标签,食品标签中必须标注:产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厂名、厂址、保质期、产品标准号等。不买标签不规范的产品。
4.食品是否适合自己食用。
5.不盲目随从广告,广告的宣传并不代表科学,是商家利益的体现。
四、如何分清食品保质期和保存期
保质期(最佳食用期)是指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在一定时间内食品依然可以食用。
保存期(推荐最后食用日期)是指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预计的终止食用日期,超过保存期的食品不宜食用。
五、如何正确选购饮料
1.要看清标签标注、QS标志、生产日期、保质期、厂名、厂址等是否齐全,配料表中配料成分是否符合该类饮料的标准。
2.要选择近期生产的产品。选购碳酸饮料时,尽量选择近期生产的、罐体坚硬不易变形 的产品。
3.选购饮料要因人而异。果汁饮料有一定的营养成分,适合青少年和儿童饮用,但不能长期喝或一次性大量饮用。六、五大“垃圾”食品及其危害
(一)油炸类食品,主要危害是:1.油炸淀粉导致心血管疾病;2.含致癌物质;3.破坏维生素,使蛋白质变性。
(二)腌制类食品,主要危害是:1.导致高血压,肾负担过重,导致鼻咽癌;2.影响粘膜系统(对肠胃有害);3.易得溃疡和发炎。
(三)加工类肉食品(肉干、肉松、香肠等),主要危害是:1.含三大致癌物质之一:亚硝酸盐(防腐和显色作用);2.含大量防腐剂,加重肝脏负担。
(四)饼干类食品(不含低温烘烤和全麦饼干),主要危害是:1.食用香精和色素过多对肝脏功能造成负担;2.严重破坏维生素;3.热量过多、营养成分低。
(五)汽水、可乐类食品,主要危害是:1.含磷酸、碳酸,会带走体内大量的钙;2.含糖量过高,喝后有饱胀感,影响正餐。
七、小学生食品安全歌谣
小朋友,进学校,学知识,长本领。文化知识要学好,健康安全也重要。病从口入危害大,食品质量数第一。食品挑选要细心,三无食品需留意。苏丹红、吊白块,样样都是有害物。看清厂家出厂期,切莫超过保质期。小摊小贩莫相信,卫生更是难放心。油炸腌制要少吃,健康危害正面临。饮料冷饮有节制,损害牙齿吃坏肚。安全意识人人有,争当食品小卫士
第三篇:食品安全教案1
食品安全教案
活动目的:
能够恰当的运用问卷法和访谈法进行调查研究活动;能对收集到的材料、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精神。
活动过程:
1.在教师的指导下,制定调查、访谈的计划、方案并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预测在调查和访谈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做好应对的准备。
2.深入相关部门,对有关人员进行深入的调查和谈话,收集与本组调研目标有关的信息、资料,并做好调研或访谈记录。
3.各组组员对收集到的资料、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形成调研报告。以小组为单位用不同的方式向同学们和老师展示各自的调研收获和感悟。
(1)仔细阅读课前收集的食品包装袋或包装盒上的文字,看课见出示的“小辞典”进行鉴别。
(2)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
A 应当关注食品包装袋上的哪些问题?
B 怎样判断包装食品是否过了保质期?
学生回答:购买包装食品,应注意包装上的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厂址。
营养成分是否合理、是否含有添加剂。还要看是否有“R”,有才是注册商品。之前教师可提前多了解食品标签上的一些信息,如R表示注册商标、条形码表示可用电脑来识别的商品密码等。
教师:大家观察得非常仔细,连是否有“R”都注意到了。但假如我们购买的食品没有包装,我们该怎么办呢?
C 购买蔬菜、鱼、肉等非包装食品时,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学生回答:是否新鲜要看(色、质、味),买肉还应看是否盖有检疫部门的印章。我们这里灌水猪肉很猖獗,买肉的时候,再用手握一下肉,如果手是湿的,说明猪肉被灌注了很多水,不能买。买鱼要挑选游动灵活、鳞甲完整并且没有污物附着的。:蔬菜则先看其颜色是否新鲜,再用手摸一摸是否硬挺,就知道它的新鲜程度了。„„
教师:大家总结得真不少,听起来满有经验的。
(3)实例分析,教师出示2个食品包装袋供学生分析,判断。
2.预防食物中毒
师:如果菜买回来了,就该开始烹调了。如果使用不当,也可能引起中毒,所以这个过程对食品安全而言同样重要。怎样做才能更好地预防食物中毒呢?下面我们来听听“小专家”的建议。视频播放“小专家”进行现场小讲座,学生听取有关常识。
(1:蔬菜水果应用清水浸泡或削皮后才能吃。浸泡的时候加点盐,可以杀死虫卵,或加点发馒头用的苏打,能把菜里的农药洗出来。2:发了芽或变绿了的土豆应去芽、削皮、充分浸泡后才能烹调;四季豆、扁豆等豆类一定要煮熟透了才能吃,否则会中毒。3:一般色彩鲜艳的蘑菇有毒,不能食用;受潮霉变的食物不能食用,尤其是玉米、花生等霉变后,能生长一种强烈致癌的物质。4:路边的烧烤和油炸食品要少吃。(师补充:尤其是用反复使用后的油来炸的食品,也会产生致癌物质,所以,千万要小心哦!)
师:掌声感谢我们的小专家!)
3.怎样鉴别食品是否安全
教师:看来大家对食品的鉴别有了初步的了解,日常生活中我们每餐吃的食物不一定一次吃完,很有可能下顿再吃,那么,这些食物可以放置多长时间呢?下面请大家按照课本的实验步骤测定放置过的粥和新鲜的粥的pH,观察实质的颜色有什么变化?这说明了什么?
教师出示新鲜的粥和已在温暖的地方放置一段时间的粥(已变质).请学生设计方案说出鉴别的方法。
学生发言:
如:
1.闻一闻是否有酸味
2.观颜色,若有气泡或浸出液,可能变质
教师予以评价并归纳,闻味法、观色法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鉴别方法,今天大家来尝试用实验法进行科学的鉴定。
3.用玻璃棒分别蘸取两个烧杯中的液体,滴在两张石蕊试纸上,观察试纸的颜色变化,如果变为红色,溶液为酸性;如果变为蓝色,则溶液为碱性;如果不变色,则溶液是中性的。变成酸性或碱性的则为变质。
学生做实验,描述实验现象,汇报实验结果:甲烧杯的液体使石蕊试纸变成了红色,证明粥已经变酸,变质;滴乙烧杯液体的试纸没有变色,证明粥是新鲜的。(食物不能总放着。)
教师:为了防止食物变质,我们经常把食物放在冰箱里保存,冰箱是食品的“保险箱”吗?从食品安全方面考虑,使用冰箱应注意什么?
学生纷纷发言.如:
1.不是保险箱。食品不要保存太长时间。
2.放前要把蔬菜、水果洗干净。
3.食品袋不要有毒,生食和熟食要分开。
4.刚从冰箱里取出的泠饮、瓜果等,要在屋子里放一会再吃。
教师:那么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食品安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以及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人们对各种污染物和农药残留等通过食物链的传递危害人体健康的认识,越来越清楚。对此,有的医生提出,为了保证家庭的食品安全,提倡食品安全健康自助法,具体地说,就是重点做到净、透、分、消、密这五个字
第四篇:1 食品安全我知道(小学教案)
食品安全我知道
健康生活每一天
——《食品安全教育》教学设计
一、设计理念:
“安全是幸福的根本,健康是快乐的源泉。”“三无食品”的危害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杜绝“三无食品”已成为校园安全教育刻不容缓的举措。
二、教学目标:
1.认识食品安全标志,增长食品安全知识。
2.加强食品安全教育,学会在生活中辨别安全食品。3.养成不买零食的好习惯,激发学生珍爱生命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
激发兴趣,关注食品安全
1、谈话激趣:同学们,你们平时最爱吃的零食是什么?
2、谁能想到这美味背后的“秘密”呢?请同学们看一组与之有相关的消息。(大屏幕播放地沟油、苏丹红的相关信息)
【设计意图】通过地沟油、苏丹红事件唤起学生对自己、对周围、对社会食品安全的关注,产生探讨食品安全问题的心理需求。自主探索,深化安全意识 第一步:七嘴八舌说安全
1、抛砖引玉:在我们身边存在着哪些食品不安全因素呢?
2、学生讨论:这样的食品我们能吃吗?
【设计意图】使学生正确认识“地沟油”、“洋快餐”、“三无食品”等概念,产生强烈的食品安全意识。第二步:细心观察识标志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课前搜集的食品包装袋,辨一辨:“究竟什么样的食品才是安全的呢?”
2、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你还知道哪些食品安全的标志?
3、创设情境——“请你支招”,学以致用,学做健康、文明、理智的消费者。【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白要从食品标签上注意识别食品质量,不购买“三无食品”,要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有益健康的食品。第三步:拓展思维话健康 出示图片,请大家讨论:这些同学的做法对吗? 出示《食品安全》三字经,学生齐声诵读。
【设计意图】懂得正确辨别及购买安全食品,促使学生坚定自己今后不再乱买零食的决心,真正达到本节课教育的目的和效果。回归生活,升华情感
1、出示图片:同学们,我们周围有许多的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向社会宣传“食品安全”,让我们也来做个“小小食品安全宣传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家人,向同学,向身边的人宣传“食品安全”吧!
2、学生畅所欲言,谈谈自己会怎样向身边的人宣传“食品安全”。
【设计意图】把课堂中获取的知识系统化,由课堂延伸到课外,更加强烈地激发他们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情感,懂得:健康快乐好生活,食品安全最重要。
第五篇:小学食品安全教案
小学食品安全教案
教学目的:
让学生了解食品卫生安全知识,认识食物中毒特征,提高自我救护意识,预防发生食物中毒。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有些学生在吃了一些食品之后会有腹泻、腹痛、呕吐等现象。
2、让学生说一说怎样区分问题食品,预防食品中毒。
二、重点
1、认识食物中毒特征。
胃肠道症状:腹泻、腹痛,有的伴随呕吐、发热
2、提高自我救护意识
出现上述症状,应怀疑是否食物中毒,并及时到医院就诊,同时报告老师。
3、预防发生食物中毒
A、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特别是饭前便后,用除菌香皂,洗手液洗手
b、不吃生、冷、不清洁食物 c、不吃变质剩饭菜
d、少吃、不吃冷饮,少吃、不吃零食 e、不要长期吃辛辣食品
f、不要随便吃野果,吃水果后不要急于喝饮料特别是水。G、剧烈运动后不要急于吃食品喝水。
H、不到无证摊点购买油炸、烟熏食品,尽可能在学校食堂就餐。千万不要去无照经营摊点饭店购买食品或者就餐。
I、不喝生水,建议喝标准的纯净水。从家里所带腌制品在校不能超过2天
J、谨慎选购包装食品,认真查看包装标识、厂家厂址、电话、生产日期是否标示清楚、合格。查看市场准入标志(QS).三、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