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数字电子技术译码器教案
译码器教案
教学内容:译码器
教学重点:二进制译码的原理及应用
教学难点:原理分析和集成电路的功能扩展 教学方法:仿真演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本次课我们学习的内容是译码器,译码是编码的逆过程,我们先复习一下编码的概念,什么叫编码?
答:用二进制代码表示文字、符号或者数码等特定对象的过程,称为编码。比如:要给每一位同学编一个二进制代码,就是编码。那么我们再复习一下,问题:全班有42名同学,要给每一位同学编一个二进制代码,需几位二进制代码才能完成编码?
答案: N位二进制代码可以表示2N个信号,则对M个信号编码时,应由2N ≥M来确定位数N。25=32<42,26=64>42,故选N=6,即用6位二进制数可对42名同学进行编码。
对每位同学编码以后,我只需要叫同学的代码,相应的同学就会答应,这就是译码。
二、新课
(一)二进制译码器
1、译码及译码器
译码: 编码的逆过程,将编码时赋予代码的特定含义“翻译”出来。译码器: 实现译码功能的电路。
常用的译码器有二进制译码器、二-十进制、译码器和显示译码器等。
2、二进制译码器
输入:二进制代码(N位),输出:2N个,每个输出仅包含一个最小项。
比如:输入是三位二进制代码、有八种状态,八个输出端分别对应其中一种输入状态。因此,又把三位二进制译码器称为3线—8线译码器。
3、3线—8线译码器集成电路74LS138的逻辑功能及内部电路分析
见ppt,通过点击“仿真”按钮播放工作过程影音文件
强调分析:低电平有效,使能端
74LS138的逻辑功能:
三个译码输入端(又称地址输入端)A2、A1、A0,八个译码输出端Y0~Y7,以及三个控制端(又称使能端)S1、S2、S3。
S1、S2、S3 是译码器的控制输入端,当S1 =
1、S2 + S3 = 0(即S1 = 1, S2 和S3均为0)时,GS输出S为高电平,译码器处于工作状态。否则,译码器被禁止,所有的输出端被封锁在高电平。
当译码器处于工作状态时,每输入一个二进制代码将使对应的一个输出端为低电平,而其它输出端均为高电平。也可以说对应的输出端被“译中”。74LS138输出端被“译中”时为低电平,所以其逻辑符号中每个输出端上方 均有“—”符号。
4、应用举例
(1)、功能扩展(利用使能端实现),见ppt(2)、实现组合逻辑函数F(A,B,C)
见ppt 通过点击“仿真”按钮超链接到仿真软件“D:Program FilesLabcenter ElectronicsProteus 7 ProfessionalBINISIS.EXE”仿真演示。
(二)二__十进制译码器
二__十进制译码器的逻辑功能是将输入的BCD码译成十个输出信号。逻辑符号和功能表见ppt
相关分析(略)
三、总结(略)
课后练习
如何用74LS138译码器实现如下逻辑函数?
F(A,B,C)m(1,2,7)
教材上作用布置,见ppt。
2
第二篇: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教案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教案
课题:绪论、数制、码制 课时安排:2 重点:数制之间的转换
难点:码制与数制之间的区别
教学目标:使同学了解数字电路的特点,理解各种数制及数制之间的转换方法,理解数制、码制的区别。教学过程: 引言
一、逻辑代数 二、二进制表示方法
1、数制
2、几种常用进制数之间的转换 1)、二、八、十六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 2)十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
3)二进制数转换为八、十六进制数 4)
八、十六转换为二进制数 三、二进制代码
1、编码
2、二进制编码
3、BCD码4、8421BCD码
课题:基本概念、公式和定理 课时安排:2 重点:基本公式 难点:基本概念
教学目标:使同学理解几种常用的逻辑关系,掌握逻辑运算及规则 教学过程: 一、三种基本逻辑运算
1、基本逻辑关系举例
2、三种基本逻辑关系
二、基本逻辑运算
三、逻辑变量与逻辑函数
四、几种常用逻辑运算
五、逻辑符号
六、公式和定理
1、常量之间的关系
2、常量与变量的关系
3、与不同代数相似的定理
4、逻辑代数的一些特殊定理
5、关于等式的三个规则 1)、代入规则
2)、反演规则
3)、对偶规则
6、若干常用公式
课题:异或运算、逻辑函数的标准与或式和最简式 课时安排:2 重点:最小项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难点:最小项的编号与表达式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使同学掌握异或运算的饿性质、最小项的表示方法及其性质、公式化简法 教学过程:
一、异或运算
1、定义
2、性质
二、逻辑函数的标准与或式和最简式
1、最小项
2、标准与或式
3、用公式化简法化简
课题:用K图化简逻辑函数 课时安排:2 重点:用K图化简逻辑函数的方法 难点:对K图化实质的理解
教学目标:使同学理解变量卡诺图的画法,掌握逻辑函数K图的填法,化简方法,注意事项,并学会用K图求反函数的与或式 教学过程:
一、逻辑变量的卡诺图
1、两变量卡诺图
2、变量K图的画法
3、变量K图的特点
4、变量K图中最小项合并的规律
二、逻辑函数的卡诺图
三、用卡诺图化简逻辑函数
1、合并原则
2、基本步骤
3、用卡诺图化简函数应注意几点
5、用卡诺图求反函数的最简与或式
5、用卡诺图检验函数是否最简
课题:具有约束的逻辑函数的化简 课时安排:2 重点:具有约束的逻辑函数的化简 难点:具有约束的逻辑函数的化简
教学目标:使同学理解约束条件,掌握用约束条件化简逻辑函数的方法,了解逻辑函数的几种表示方法。教学过程:
一、表达式间的变换
二、约束的概念和约束的条件
三、有约束的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
四、具有约束的逻辑函数的化简
1、在公式中的应用
2、在图形法中的应用
3、化简举例
课题: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及其相互之间的转换 课时安排:2 重点:逻辑函数表示方法相互之间的转换 难点:由真值表到表达式的转换 教学目标:使同学对前面介绍的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有一个整体认识并学会它们之间的转换方法
教学过程:
一、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
1、真值表
2、卡诺图
3、表达式
4、逻辑图
5、时序图
二、表示方法间的转换
1、由真值表到逻辑图
2、由逻辑图到真值表
课题:二极管、三极管开关特性 课时安排:2 重点:各种电子开关的条件、逻辑门电路 难点:门电路与逻辑运算的联系
教学目标:使同学理解电子开关的条件及开关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理想开关的开关的开关特性
二、半导体二极管的开关特性
三、半导体三极管的开关特性
四、MOS管的开关特性
课题:分立元件门电路、CMOS反相器 课时安排:2 重点:CMOS反相器的工作原理 难点:CMOS带负载的能力 教学目标:使同学理解分立元件门电路、CMOS门电路的工作原理,了解正逻辑、负逻辑的概念,掌握CMOS门电路的外部特性
教学过程:
一、分立元件门电路
1、二极管与门、或门
2、三极管非门
三、CMOS集成门电路
1、电路组成及工作原理
2、静态特性
3、动态特性
课题:CMOS其它门及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课时安排:2 重点:CMOS使用中的注意问题 难点:三态门使能端的作用
教学目标:使同学理解CMOS其它门的工作原理,掌握CMOS门的使用方法、CMOS三态门使能端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CMOS与非门
二、CMOS或非门
三、CMOS传输门
四、CMOS三态门
五、CMOS漏极开路门
六、CMOS电路产品系列、主要特性和使用中应注意问题
课题:TTL反相器 课时安排:2 重点:TTL反相器的电气特性
难点:TTL反相器的输入端的负载特性
教学目标:使同学理解TTL反相器的工作原理,掌握它的电气特性,特别是它的静态特性,为使用TTL门打下基础 教学过程:
一、TTL反相器电路组成
二、TTL反相器工作原理
三、TTL反相器静态特性
1、输入伏安特性
2、输入端负载特性
3、输出特性
4、电压传输特性
四、动态特性
五、TTL与非门和或非门
课题:TTL oc门、三态门、小结 课时安排:2 重点:TTL oc门的使用
难点:TTL oc门负载R的选择
教学目标:使同学理解TTL oc门、三态门的工作原理,掌握R选择原则及CMOS、TTL 门特点,了解TTL、CMOS接口问题 教学过程:
一、TTL oc门
1、电路组成
2、工作原理
3、R的选择
二、TTL三态门
1、电路组成
2、工作原理
3、三态门的作用
三、CMOS、TTL比较
四、CMOS、TTL接口问题
课题:组合电路的分析和设计 课时安排:2 重点: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组合电路的概念 难点:逻辑抽象
教学目标:使同学掌握组合电路的概念、分析和设计的基本过程 教学过程:
一、组合电路的概念
1、组合电路的特点
2、组合电路逻辑功能的表示方法
3、组合电路的分类
二、组合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
1、分析方法及举例
2、设计方法及举例
课题:加法器和比较器 课时安排:2 重点:设计的过程分析 难点:集成比较器及其级联
教学目标:使同学加深对组合电路的理解,理解加法器和比较器的工作原理,了解集成比较器的级联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加法器
1、半加器
2、全加器
3、加法器
二、数值比较器
1、一位数值比较器2、4位数值比较器
3、集成数值比较器
课题:编码器 课时安排:2 重点:编码器的理解
教学目标:使同学了解编码器的概念,理解编码器的真值表、掌握优先编码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二进制编码器 1、3位二进制编码器 2、3位二进制优先编码器
3、集成8线——3线二进制优先编码器 二、二——十二进制编码器
三、几种常用编码
课题:译码器 课时安排:2 重点:译码原理及集成器件 难点:集成器件的级联
教学目标:使同学认识集成器件,掌握它们的级联方法,理解显示译码器原理 教学过程: 一、二进制译码器 1、3位二进制译码器 2、3位二进制优先译码器
3、集成8线——3线二进制优先译码器 二、二——十二进制译码器
三、显示译码器
1、两种常用的数码显示器
2、显示译码器
3、集成显示译码器
课题:数据选择器、分配器及用译码器实现组合逻辑函数 课时安排:2 重点:集成数据选择器及用译码器实现组合逻辑函数 难点:对数据选择器、分配器的理解
教学目标:使同学理解数据选择器、分配器的工作原理,掌握集成数据选择器的使用及级联方法,掌握用集成译码器实现组合逻辑函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数据选择器
1、4选1数据选择器 2、集成数据选择器
二、数据分配器 1、4选1数据分配器 2、集成数据分配器
三、用译码器实现组合逻辑函数
1、基本原理 2、基本步骤 3、应用举例
课题:用数据选择器实现组合逻辑函数、竞争冒险 课时安排:2
重点:用数据选择器实现组合逻辑函数
难点:用数据选择器实现组合逻辑函数的方法 教学目标:使同学熟练掌握用数据选择器实现组合逻辑函数的方法,了解竞争冒险的含义及消除竞争冒险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用数据选择器实现组合逻辑函数
1、基本原理 2、基本步骤 3、应用举例
二、组合电路的竞争冒险
1、竞争冒险的概念及其产生原理 2、消除竞争冒险的方法
课题:基本RS触发器 课时安排:2
重点:基本RS触发器的特性表、特性方程 难点:基本RS触发器的工作原理
教学目标:使同学了解触发器的概念,理解基本触发器的工作原理,掌握基本RS触发器的特性表、特性方程 教学过程: 概念
一、对触发器的基本要求
二、触发器的现态和次态
4、1
基本触发器
一、用与非门组成的基本触发器
1、电路组成及逻辑符号 2、工作原理 1)电路两个稳态
2)电路接收输入信号过程
3)现态、次态、特性表和特性方程
二、用或非门组成的基本触发器 1、电路组成及逻辑符号 2、工作原理
二、集成基本触发器
课题:同步触发器、主从触发器 课时安排:2
重点:同步触发器、主从触发器的触发特点 难点:主从触发器工作原理的理解
教学目标:使同学理解每一种触发器的工作原理,掌握它们的性能特点及功能,会画波形图 教学过程:
一、同步RS触发器 1、电路组成及工作原理 2、主要特点
3、或门、与门构成的同步RS触发器
二、同步D触发器
1、电路组成及工作原理 2、主要特点
三、主从RS触发器 1、电路组成及工作原理 2、主要特点
3、异步输入端的作用
课题:主从JK触发器、边沿触发器 课时安排:2
重点:边沿触发器的动作特点 难点:主从JK触发器动作特点
教学目标:使同学理解主从、边沿触发器的工作原理,熟练掌握它们波形的画法,了解触发器的电气特性 教学过程:
一、主从JK触发器 1、电路组成及工作原理 2、主要特点 3、“一次跳变”问题
二、边沿D触发器
1、电路组成及工作原理 2、波形画法
三、边沿JK触发器、1、电路组成及工作原理 2、波形画法
四、触发器的电气特性 1、静态特性 2、动态特性
课题:时钟触发器的功能分类、逻辑功能表示方法及转换 课时安排:2
重点:逻辑功能表示方法,特别使状态图
难点:时钟触发器的转换以及由时序图到其他表示方法的转换 教学目标:使同学理解时钟触发器的功能分类,掌握它们的转换方法,逻辑功能的表示方法及转换,特别是由时序图到其他表示方法的转换,理解状态图及其转换条件
教学过程:
一、功能分类
二、转换
三、逻辑功能表示方法
四、逻辑功能表示方法转换
课题: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 课时安排:2
重点: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
难点:由状态表到状态图、时序图的转换
教学目标:使同学熟练掌握时序电路的分析方法及状态图、时序图的画法,了解一些基本概念
教学过程:
一、概述
二、时序电路的分析 1、分析的基本步骤 2、例题
课题:集成计数器 课时安排:2
重点:用集成计数器构成N进制计数器的方法 难点:74290的连接与编码的对应关系
教学目标:使同学学会看功能表,理解异步与同步工作的区别,熟练掌握用集成计数器构成N进制计数器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概述
二、MSI计数器 1、74161 2、74290
三、用集成计数器(MSI)构成N进制计数器 1、由同步清零端或同步置零法 2、由异步清零端或异步置零法
课题:大容量N进制计数器、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 课时安排:2
重点:大容量N进制计数器的获得 难点: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 教学目标:使同学掌握MSI计数器的级联及大容量N进制计数器的实现方法,初步理解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
教学过程:
一、MSI计数器的级联
1、两片161 2、两片290
二、大容量N进制计数器 1、用整体清零法或置数法 2、利用级联方法
三、3位二进制加法计数器的设计
1、状态图 2、次态K图 3、状态方程 4、驱动方程 5、电路图
课题: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 课时安排:2
重点:求驱动方程的方法
难点:建立状态图及其编码的理解 教学目标:使同学掌握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及基本步骤,理解逻辑抽象及状态编码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设计的基本步骤
二、例5.1.4
三、例5.1.5
四、例5.1.6
课题:寄存器、移位型计数器 课时安排:2 重点:移位型计数器的特点 难点:自启动设计
教学目标:使同学理解寄存器、移位型计数器的工作原理,会使用集成移位寄存器,熟练掌握用集成移位寄存器构成各种计数器,理解自启动的设计 教学过程:
一、寄存器
二、移位寄存器
三、集成移位寄存器
四、由集成移位寄存器构成各种计数器 1、环型计数器 2、扭环型计数器
3、最大长度移位型计数器
课题:序列信号发生器的设计 课时安排:2 重点:序列信号发生器的设计的思路 难点:对设计的理解
教学目标:使同学掌握序列信号发生器的设计的一般方法 教学过程:
一、顺序脉冲发生器
1、移位型脉冲计数器 2、计数器加译码器
二、序列信号发生器 1、直接逻辑型 2、间接逻辑型
课题:555定时器、多谐振荡器 课时安排:2 重点:555定时器的工作原理
难点:555定时器电路中电容充、放电及定时的过程 教学目标:使同学熟练掌握555定时器的工作原理、多谐振荡器工作原理及相关参数的计算,正确理解石英晶体多谐振荡器 教学过程:
一、555定时器
1、电路组成 2、基本功能
三、多谐振荡器 1、电路图 2、工作原理
3、振荡频率的估算 4、占空比可调电路 5、多谐振荡器应用举例
课题:555定时器 课时安排:3 重点:555定时器构成各种电路的工作原理 难点:各种电路的工作特点
教学目标:使同学理解几种电路的工作原理,掌握它们的工作特点及各种参数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用555定时器构成的施密特触发器 1、电路组成及工作原理 2、滞回特性及主要参数
二、单稳态触发器
三、由555定时器构成的电路分析
课题:概述、DAC 课时安排:2 重点:DAC的工作原理 难点:主要性能指标
教学目标:使同学理解DAC的工作原理,掌握基本的概念和使用方法 教学过程:
一、概述
二、DAC 1、对DAC的基本要求 2、电路组成 3、工作原理 4、表达式
5、DAC的转换精度、速度和主要参数 6、例题
课题:ADC 课时安排:3 重点:ADC的转换过程 难点:量化误差
教学目标:使同学掌握ADC的原理 教学过程: 一、一般步骤与取样定理 1、取样定理 2、量化和编码
二、取样、保持电路
三、逐次渐进型ADC 1、基本工作原理 2、转换过程
四、双积分型ADC 1、基本工作原理 2、转换过程
五、并联比较型ADC 1、基本工作原理 2、转换过程
课题:ROM 课时安排:2 重点:用ROM实现组合逻辑函数
难点:用ROM实现组合逻辑函数的阵列图画法
教学目标:使同学理解ROM的工作原理,掌握用ROM实现组合逻辑函数的方法及ROM级联的方法,阵列图的画法,了解RAM的工作原理 教学过程:
一、PLD的基本结构和分类
二、ROM的结构示意图 1、基本结构
2、内部结构示意图 3、逻辑结构示意图
三、ROM的基本工作原理 1、电路组成 2、工作原理
四、ROM应用举例
五、ROM容量扩展
六、读/写存储器
课题:复习课时安排:2 重点:主要知识点
教学目标:使同学对本书的重要知识点做一个全面的回顾和总结
第三篇:数字电子技术教案-2
授课教案首页
2011 —2012 学年第一学期
电信工程学院电子技术系(部)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教研室 课程名称
数字电子技术
任课教师
何鹏云
授课形式
理论教学√课内实践□理实一体□习题复习□考核评价□其他活动□
课时安排
序号
授课日期
9月07日
授课班级
教学内容:
学习情景一:逻辑代数
任务3:逻辑代数的基本运算法则 任务4:公式化简
教学目标: 专业能力
方法能力
社会能力
了解数字电路的特点及分类,数制与编码的概念,各种数制之间的转换
总结归纳
团队合作
了解不同类型逻辑表达式的相互转换以及最简与或表达式
自学能力
沟通技巧
掌握逻辑代数的基本运算法则、基本公式、基本定理和化简方法
分析能力
耐心细致
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重点:逻辑代数的基本运算法则 解决方法:通过讲解来初步认识 难点:公式化简
解决方法:通过实例进行引导分析,最后小组讨论方式进行深化
授课地点:教室 教学媒体:计算机、多媒体
设备及材料:计算机、多媒体、黑板 其它资源:
学习效果评价方式: 学生自我评价
教师通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作业和思考题: 必做题:(见教案续页)15分钟 选择题:(见教案续页)10分钟
课后小结:
学生了解逻辑代数的基本知识,学会公式化简。
填表说明:1.序号,指该课程授课的顺序号,应与授课计划一致;2.授课形式在相应的选项打“√”。授课教案
教学内容及过程
时间分配
方法及手段
任务3:逻辑代数的基本运算法则
一、引入情景:
问题1:逻辑代数的基本概念
逻辑代数是按一定的逻辑关系进行运算的代数,是分析和设计数字电路的数学工具。在逻辑代数,只有0和1两种逻辑值,有与、或、非三种基本逻辑运算,还有与或、与非、与或非、异或几种导出逻辑运算。逻辑是指事物的因果关系,或者说条件和结果的关系,这些因果关系可以用逻辑运算来表示,也就是用逻辑代数来描述。事物往往存在两种对立的状态,在逻辑代数中可以抽象地表示为 0 和 1,称为逻辑0状态和逻辑1状态。
逻辑代数中的变量称为逻辑变量,用大写字母表示。逻辑变量的取值只有两种,即逻辑0和逻辑1,0 和 1 称为逻辑常量,并不表示数量的大小,而是表示两种对立的逻辑状态。
二、资讯学习
问题1:有哪些基本逻辑运算?
1、与运算
与逻辑的定义:仅当决定事件(Y)发生的所有条件(A,B,C,„)均满足时,事件(Y)才能发生。表达式为: Y = A B C
2、或运算
或逻辑的定义:当决定事件(Y)发生的各种条件(A,B,C,„)中,只要有一个或多个条件具备,事件(Y)就发生。表达式为:
Y = A + B+ C
3、非运算
非逻辑指的是逻辑的否定。当决定事件(Y)发生的条件(A)满足时,事件不发生;条件不满足,事件反而发生。表达式为 :
5分钟 5分钟 30分钟
用生活中的小实例启发引导,小组讨论解决方案; 多媒体课件引导 材料学习小组讨论 课堂小组提问
授课教案
教学内容及过程
时间分配
方法及手段
问题2:什么是复合逻辑运算?(1)与非运算: 逻辑表达式为:(2)或非运算: 逻辑表达式为:(3)异或运算: 逻辑表达式为:(4)异或运算: 逻辑表达式为:
问题3:逻辑函数及其相等概念
(1)逻辑表达式:由逻辑变量和与、或、非3种运算符连接起来所构成的式子。在逻辑表达式中,等式右边的字母A、B、C、D等称为输入逻辑变量,等式左边的字母Y称为输出逻辑变量,字母上面没有非运算符的叫做原变量,有非运算符的叫做反变量。
(2)逻辑函数:如果对应于输入逻辑变量A、B、C、„的每一组确定值,输出逻辑变量Y就有唯一确定的值,则称Y是A、B、C、„的逻辑函数。记为
10分钟 25分钟 5分钟 10分钟
用一些简单的实例和数字来说明数制之间的关系及重要性。让学生实际动手练习;教师指导 启发式学习小组讨论 课堂提问 PPT演示
授课教案
教学内容及过程
时间分配
方法及手段
三、总结评价
学生自我评价学习和工作效果,小组讨论,笔记整理,老师进行点评,总结本学习情境的学习成果,讲授拓展性知识。本节重点:
逻辑代数的基本运算法则; 公式化简。拓展知识:
1、逻辑代数的各种运算及法则。
15分钟 5分钟
布置课堂作业,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完成作业;教师讲解 总结评价 教师点评
板书设计:
任务1:逻辑代数的基本运算法则 任务2:公式化简
基本逻辑运算 复合逻辑运算 逻辑函数及其概念 简单的公式化简
总结评价 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
一、课后习题1.7
二、课后习题1.8
第四篇:《数字电子技术》电子教案范文
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
04— 05 学年第一学期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授课教案 第本
本课程共有教案本 课程类型
专业必修课
授课对象
信息技术系现代技术教育、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专业
授课教师
席铁壮王政辉
开课单位
信息技术系
编写日期
2005年2月
教材处理情况 总体说明
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硬件基础课程,其先修课为高等数学、普通物理、电路基础、模拟电路,后读课程为计算机组成原理、微机原理、单片机原理、计算机接口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教材的选用: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简明教程(第二版)清华大学电子学教研组编 余孟尝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10月第2版
删减的内容
补充更新的内容
备注
具体教案 章节
第一章逻辑代数基础
课时安排
本章共10 学时。
进度安排:概述(绪论、数制)1.5学时,1.1节2学时,1.2节5学时,1.3节1学时,习题课0.5学时。
教学目的要求
逻辑代数是分析和设计数字电路的数学工具,本章主要介绍逻辑代数的公式、定理及逻辑函数的化简方法。要求掌握常用数制及其转换,基本和常用逻辑运算,逻辑代数的公式、定理,逻辑函数的公式、图形化简法,逻辑函数的五种表示方法及相互之间的转换。
教学重点
逻辑代数的公式、定理、逻辑函数的的公式、图形化简法。
教学难点
公式、定理、规则的正确应用,逻辑函数化简的准确性
教学内容
概述
逻辑代数、数制及其转换、BCD码。1.1 基本概念、公式和定理 1.2 逻辑函数的化简方法
1.3 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及其相互之间的转换
作业
课后反思
具体教案 章节
第二章门电路
课时安排
本章共12学时。
进度安排:2.1节2,2.2节0.5,2.3节4.5,2.4节4.5,习题课0.5。
教学目的要求
集成逻辑门是构成数字逻辑电路的基本单元。本章主要介绍CMOS和TTL集成逻辑门的逻辑功能和电气特性。要求掌握高、低电平与正、负逻辑的概念,二极管、三极管、MOS管的开关特性,熟悉二极管与门和或门,三极管非门的电路结构及工作原理;熟悉CMOS和TTL反相器的电路结构工作原理,掌握其电气特性和功能。掌握与门、或门、非门、与非门、或非门、与或非门、异或门、三态门、OD门、OC门、CMOS传输门的逻辑符号、逻辑功能。熟悉各种门电路的特点使用方法。
教学重点
CMOS和TTL集成门电路,重点是外部特性,即逻辑功能和电气特性。
教学难点
CMOS和TTL集成门电路的电气特性。
教学内容
概述
门电路,逻辑变量与两状态开关,高、低电平与正、负逻辑,分立元件门电路和集成门电路等概念。
2.1 半导体二极管、三极管和MOS管的开关特性 2.2 分立元件门电路 2.3 CMOS集成门电路 2.4 TTL集成门电路
作业
课后反思
具体教案 章节
组合逻辑电路
课时安排
本章共15学时。
进度安排:概述、3.1节2.5,3.2节2,3.3节4.5,3.4节1.5,3.5节1,3.6节2,3.7节0.5,习题课1。
教学目的要求
本章主要介绍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以及常用典型组合电路的功能、应用。要求:掌握组合电路的特点、基本分析和设计方法,掌握加法器、比较器、编码器和译码器、数据选择器和分配器、只读存储器等常用组合电路的功能、应用及实现方法。熟悉典型中规模集成组合逻辑器件的功能、应用及用中规模集成器件实现组合逻辑函数的方法。了解组合电路中的竞争冒险。
教学重点
组合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常用中规模集成器件的功能和应用。
教学难点
组合电路的设计
教学内容 概述
组合电路的特点,功能表示方法及分类 3.1 组合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 3.2 加法器和数值比较器 3.3 编码器和译码器 3.4 数据选择器和分配器
3.5 用中规模集成电路实现组合逻辑函数 3.6 只读存储器(ROM)3.7 组合电路中的竞争冒险
作业
课后反思
具体教案 章节
触发器
课时安排
本章共11学时。
进度安排:概述、4.1节2,4.2节1.5,4.3节1,4.4节1,4.5节2,4.6节2,4.7节0.5,习题课1。
教学目的要求
本章主要介绍各类触发器的辑功能及触发方式,它是构成时序电路的基本单元。
要求:熟悉RS,JK,D,T触发器的电路结构,工作原理,掌握RS,JK,D,T触发器的逻辑符号,逻辑功能表示方法,触发方式及触发器间的相互转换。了解触发器的电气特性,熟悉常用集成触发器的特点和应用。
教学重点
各类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及触发方式。
教学难点
触发器的触发方式
教学内容
概述
对触发器的基本要求,触发器的现态、次态,触发器的分类。4.1基本触发器 4.2同步触发器 4.3主从触发器 4.4边沿触发器
4.5时钟触发器的功能分类及转换 4.6触发器逻辑功能表示方法及转换 4.7触发器的电气特性
作业
课后反思
具体教案 章节
时序逻辑电路
课时安排
本章共16学时。
进度安排:概述、5.1节4,5.2节6,5.3节3,5.4节1,5.5节1,习题课1。
教学目的要求
本章主要介绍时序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以及计数器、寄存器等常用典型时序电路的功能及应用。
要求:掌握时序电路的特点、分类、功能描述方法,时序电路的基本分析和设计方法。熟悉计数器、寄存器、RAM、顺序脉冲发生器的功能,应用。掌握同步、异步计数器的工作原理,常用中规模集成计数器的功能、应用以及用中规模集成计数器构成N进制计数器的方法。了解三态逻辑和微机总线接口,可编程计数器,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的基本结构及分类,PLA、PAL、GAL的基本原理、特点及应用。
教学重点
时序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计数器、寄存器的功能、分类、常用中规模集成计数器的功能、应用。
教学难点
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
教学内容
概述
时序电路的特点,功能表示方法,分类 5.1 时序电路的基本分析和设计方法 5.2 计数器
5.3 寄存器和读/写存储器
5.4 顺序脉冲发生器、三态逻辑和微型计算机总线接口 5.5可编程时序逻辑电路
作业
课后反思
具体教案 章节
脉冲的产生、整形电路
课时安排 本章共4学时。进度安排:概述、6.1节2,6.2节1,6.3节1。
教学目的要求
本章主要介绍555定时器电路及多谐振荡器、施密特触发器和单稳态触发器等脉冲产生和整形电路的原理、功能、特点和应用。
要求:掌握555定时器,多谐、施密特、单稳的电路结构,工作原理,功能、特点和应用。
教学重点
多谐振荡器,施密特触发器,单稳态触发器的功能与应用
教学难点
多谐、施密特、单稳的工作原理
教学内容
概述
矩形脉冲的基本特点,555定时器电路及功能 6.1 多谐振荡器 6.2 施密特触发器 6.3 单稳态触发器
作业
课后反思
具体教案 章节
第七章数模、模数转换电路
课时安排
本章共4学时,概述,7.1节2学时,7.2节2学时。
教学目的要求
本章主要介绍D/A转换器,A/D转换器的基本原理,几种典型D/A,A/D转换器电路。要求熟悉D/A,A/D转换器的基本原理及倒T型电阻网络D/A转换器,逐次渐近型、双积分型和并联比较型A/D转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输出量和输入量间的定量关系,主要特点及参数。
教学重点
典型D/A,A/D转换器电路基本工作原理,输出量与输入量之间的定量关系、特点及参数。
教学难点
典型D/A,A/D转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教学内容
概述
7.1 D/A转换器 7.2 A/D转换器
作业
课后反思
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 课程授课教案填写说明
存档教案要求一门课程一份,除了课后反思一栏要求每一位任课教师根据自己上课的情况填写外,其他内容可以是备课小组集体智慧的结晶,而且评估更注重集体备课、资源共享的情况。
课程名称请按《教学指导书》上的课程名称填写。(以教务处网上发布的电子版《教学指导书》为准)课程教案按开课学期分装成册并在封面注明是第几本和共几本。
课程类型请按《教学指导书》中的课程分类填写:公共类必修课/教育类必修课/学科类必修课/实践和研究课/公共类限选课/教育类限选课/学科类限选课/任选课。授课教师请填写本学期本课程所有任课教师的姓名。
教材处理中的总体说明主要填写选用该教材的理由、该教材的主要特点。教材处理情况中删减和补充的内容都必须写明变更的理由。
教材处理中的备注栏主要填写该课程选用的练习册、教参、教学辅助材料等。
第五篇:数字电子技术 学习体会
学习《数字电子技术》的几点体会
摘要:《数字电子技术》是一门发展迅速、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是电工电子类专业的重要技术基础课程,在学习上具有较大的难度。电子技术不断发展的新形势,是当今时代发展的热点议题。本文中主要谈谈学习过程中一些的几点体会。
一、合理取舍内容,选取学习重心
数字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以及数字电路的集成化趋势,增大了课程的学习难度,为了适应这种发展,我把“门电路与结合逻辑电路”和“触发器与时序逻辑电路”两大类作为学习重心,“脉冲信号的产生与转换”这部分内容从属于逻辑电路。以我们现有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在保证基本理论完整的原则下,我认为应该尽量以集成电路为主干,删除和精简分立原件电路,以分立为集成服务的思路作为学习的主心骨。如在逻辑门电路单元,对 TTL集成门电路工作原的学习中,不必过于侧重数值计算和门路电开关速度的分析,只作一些定性的分析即可,应重点关注集成门路的外特性和主要参数,并且善于发现集成门电路使用中的实际问题。学习各种数字部件时,不仅要对其电路原理分析有所了解,更要重点把握一些典型逻辑单元的外部逻辑功能、使用方法以及功能的扩展。
二、采用对比法,提高学习效果
对比是理论课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有效的教学手段,是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重要方法。恰当地使用对比,有利于学生正确地掌握、准确地分析和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纵向对比,搞好斜接教学。在学习数学电子技术课程之前,学生已经学过模拟电子技术的知识,而数字电路有许多区别于模拟电路的特点。模拟电路处理的电信号在实践和数值上都是连续变化的信号,即模拟信号;数字电路处理的电信号则是在时间和数值上都是离散的信号,也就是它们的变化在时间和数值上是不连续的,多以脉冲信号的形式出现。横向对比,促进知识的系统化。
每门课程所研究的内容都有其规律性和系统性,每部分中有关内容都有一定的共性和内在联系,在教学过程中,将带研究内容与已知内容对比讲解,由已知推及未知,既能使学生抓住知识的共性去分析、理解、应用新知识,又能把握知识的不同点,使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如在学习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这部分内容时,我们知道计数器按技术脉冲的引入方式可分为异步型和同步型计数器两类,同步计数器是将输入计数脉冲同时加到各触发器的时钟输入端,使各触发器在计数脉冲到来时同时翻转;而异步计数器,当计数脉冲到来时,各触发器的翻转时刻不同,两者的分析步骤基本相同,但在分析异步计数器时,要特别注意各触发器翻转所对应的有效时钟条件,需列写时钟方程。因而,在讲解时应先学习同步计数器,在此基础上,再对比讲解异步计数器,通过引导启发,点名他们的差异性及一致性,这样根据初学者认识事物的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使学生能很好地理解掌握知识的关键点。三、一题多解对比,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经常有意识地让学生做一些一题多解练习并加以比较,可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增强运用知识的灵活性,促进知识融会贯通,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如逻辑函数的化简方法有代数法和图形化简法(即卡诺图法);实现某一逻辑函数可用八选一数据选择器 74HC51,也可用译码器 74HC138;组成任意进制的计数器,可利用集成计数器的清零端或预置并行数据控制端等实现。因而,可以要求学生用不同方法求解同一题,分析各自的特点,这样做一道题可回顾两 部分内容,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正误对比,纠正错误思维。
正误对比,是习题课常用的方式之一。在学习课程的过程中,总难免存在一些错误的思维方式,这些错误思维在回答问题及作业中回显露出,通过正误的对比,使学生能清晰地发
现错误的根源,从而吃一堑长一智,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四、实践实验和仿真实验相结合,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字电子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及时基础课程,必须重视实验和课程设计,是本课程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验操作,有利于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有时实验课的开设,会受到时间、元器件和仪器等各方面的限制,而且要想通过一两次实验就完全掌握仪器的使用方法、理解实验的步骤是很困难的,利用 EWB的仿真优势,辅助实验教学,可以提高教学效果。随着计算机的应用和普及,各校相继建立校园网络系统以及多媒体教室,这一切为利用 EWB软件实现电子电路的仿真实验,辅助实验教学提供了前提和可能性。EWB(即 Electronics Work Bench)虚拟了一个可以对模拟、数字电子电路进行模拟仿真的工台,具有较完善的各种元器件模型库和几种常用的分析仪器,能进行电子电路的设计,并能对电子电路进行较详细的分析,不但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电子设计软件,俄日且也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电子技术模拟实验训练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