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诵读―古诗文教学的精髓

时间:2019-05-15 05:31: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自主诵读―古诗文教学的精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自主诵读―古诗文教学的精髓》。

第一篇:自主诵读―古诗文教学的精髓

自主诵读―古诗文教学的精髓

摘 要:中华古诗词是我国历史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小学语文教材中摘选的古诗,更是语言精炼优雅,意蕴深刻,境界动人,是对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他们初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陶冶爱美情趣的重要教材,更是进行语言文字练习的好题材。

关键词:语文教学 教育 培养

因此,把充满童真和稚气的孩子们引入古诗文奇美的意境,让她们与高尚对话,与智慧碰撞,培养他们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民族自豪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古诗文的热情和兴趣,陶冶他们的情操,提高他们的素养和品位,发展他们的个性,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是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我一直的目标和理想。为此,我不懈地努力着,探索者……

曾一次次课后反思,一次次面壁自责,一次次倾心改进,一次次大胆尝试,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觉的不尽完满,总怀疑自己的思路是否正确。

古诗文的魅力和精髓到底如何全面的渗透到学生的心田?

认真观看了专家的视频讲座,潜心学习了很多教学案例,回顾了自己曾经在古诗文教学中的成败得失,我可以坚定地说:小学古诗文教学的最恰当方法,就是教师在三维目标的正确引领下,恰当,合理,巧妙的进行教学设计,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自主诵读中展开想象,获得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领悟诗文的内容,体味作品的意蕴,拓展、积累知识,也可以说,学生的自主诵读,是古诗文教学成功的精髓。

我记得,在教学李白的《静夜思》时,我首先通过多媒体出示书中插图思乡画面,并配乐范读,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一种浓浓的思乡情愫之中,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特别想亲自表达情感的欲望。于是,我让学生集体配乐朗读,跟老师比赛,看谁读得好。然后又进行小组比赛,个人比赛,最后,评选出诗歌朗读之星。这节课,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朗读高潮中,一次比一次深情,一次比一次情真意切,甚至还看到有些孩子眼角有些湿润,我乘机发问,他告诉我,此时,他想象到了自己曾经生活过的小山村,想到了那里的小伙伴,奶奶家的小黄狗。听到这些,我欣慰的笑了,这些刚入学不久的孩子们已经在自主诵读中,充分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在优美的浅显的诗文中,获得了初步的情感体验。这节课,我觉得自己的引领是正确的。

在教学《咏鹅》这首古诗时,我首先让学生看拼音读诗句,然后让学生对照古诗,画一幅画,看看谁画的最好。然后,我让孩子们对照自己的画,高声诵读古诗文。然后,我又让孩子们骄傲的举起自己的画,让大家看看,谁画的最像诗中描述的一样。于是,大家七嘴八舌的评议,我从中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特点的几幅,让学生边读诗文,边对照,然后评选出最好的画画之星。然后,又让学生对着这幅画诵读诗文,评选出诵读之星。这节课,学生们一直保持着高度的热情,我也一直被孩子们抑扬顿挫的诵读之声说所裹挟,一直被孩子对大白鹅的纯真贴切的描述所感染。我觉得,当自己的教学设计能够达到预期目的时,那?N甘甜足以把人陶醉。

我还经常在班内定期举办古诗文诵读比赛。有时候是有确定的主题:比如学完《静夜思》后,我就让学生收集思乡的古诗进行背诵,学完《古朗月行》后,我就让学生收集描写月亮的古诗背诵,然后进行比赛,评选出诗文诵读之星。有时候是不确定主题:比如,在一个月内,看看谁背的新诗多,看看谁读的新诗多,然后评出阅读之星。

另外,我还在班内的墙壁上设置了诗歌角,由每次评比出的诗歌“诵读之星”管理,每星期换一首新诗,让他负责引领学生诵读。

通过我的努力,学生们诵读古诗的热情与日俱增,浓浓的诵读氛围让我感动,让我陶醉……

我知道,语感的培养,文化底蕴的丰厚非一日之功,需要我长期的坚持,不断地努力,不断地探索。为了我的学生,为了我的责任,为了我的使命,我会一直勇往直前。

第二篇:小学生自主诵读古诗文的教学

小学生自主诵读古诗文的教学

古诗文是我国优秀文化的瑰宝,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方智范教授所讲的:“古诗词包括文言文的积累,我们不要仅仅把它看成一种语言的积累,语言材料的积累,其实它也是思想、情感、形象多方面的积累,包括古人生活经验的积累。这些诗篇融入他们的血液中成为他们的一种营养,我想是终生受用的。诵读的方法,可以形成一种积累的快速反应机制。在小学阶段的古诗文教学中求之过剩,做过多的理性分析,这是应该避免的。”古诗文教学对学生的影响有着不同于其它文体教学的特殊作用,优秀的古诗不但情理兼备,易于诵记,而且能启迪心智,陶冶情操,它不仅可使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而且能通过对古诗词的诵读、体验、欣赏,获得审美感受,增强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情感,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有着积极的影响。

那么,如何更有效地进行古诗文教学呢?我觉得改变教学观念是关键,把课堂教学以教师串讲为主,变为以学生诵读为主,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吟咏诗文,逐步形成语言的感悟能力。这几天,通过模块四专家教授的讲座和教学实录案例的阅读,我感受颇深,受益匪浅。下面就教学实录案例谈谈我的一些感受:

教学实录案例里,该老师在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课堂教学中的优点很多,我认为最好有以下几点:

1、课堂教学的铺垫设计很巧妙。契入课堂,以一个“鹤”字为突破口,用极其神话的传奇故事,引人入胜地将学生带入了诗歌的境界里,让学生思维开启,浮想联翩,进入学习的最好状态,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2、注重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课堂教学中,体现主体,重视启发,例如案例中的一段师生对话:师:既然是之广陵,又说是下扬州,看样子这个广陵就是……生:扬州。师:他们呀真的就像这位同学所说的这样,在我国的长江流域,而黄鹤楼在?生:西。师:广陵在?生:东。师:也就是西辞的意思应该怎么说比较恰当呢?你再说一说。生:我觉得应该是离开西边去东边。师:哦,离开了西边的黄鹤楼道别了。没错,此时的孟浩然就要沿长江自西向东顺流而下。所以诗中还说道烟花三月下扬州。这一精彩的片段,很重视启发,且尺度适当,就好像让学生跳着去摘苹果,而不是站着就能摘到苹果吃一样。

3、生参与度大,主动性强,课堂气氛活跃、师生配合紧密,“主体”与“主导”的时间分配合理。,整个课堂,好像只有学生的讨论,没有老师的回答。其实,这不是教师放任自流,而是体现学生这个“主角”,教师只需牵引、点拨一下即可。真正体现了新课程目标中所提倡的“主体”和“主导”的课堂角色。

不足之处,我认为也有一点,就是在教学过程里,至始至终,没有老师的范读,我觉得应该有老师的范读或多媒体范读会更好,从而让学生感受到诗的节奏及意境。

当然,教无定法,对于古诗文的教学,我认为,体验古诗文情感,走进古人的精神世界,是学习掌握古诗文的宗旨。总之,古诗文的诵读教学不仅有现实意义,更对学生终身发展具有长远的意义。所以教师必须重视古诗文的诵读教学,鼓励学生大量积累古诗文,大量诵读古诗文,在诵读中体验情感,领悟祖国语言文字的精髓,感受古诗文的魅力,享受诵读古诗文的乐趣,陶冶良好情操,培养良好习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第三篇:古诗文诵读教学设计

《诵古诗,品古韵》语文实践活动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围绕一个主题查找有关资料方法,积累名句。2.发展语言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培养交流与合作能力。

3.激发以多种形式解读古诗词的热情,体会中华诗词文化的灿烂辉煌,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

教学重点:诵读古诗,品味古韵,体会中华诗词文化的灿烂辉煌。教学难点:诵读经典,体会诗人表达的意境以及思想感情。教学过程:

一. 导入:看图猜诗

师: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古诗词的诵读是我国的传统文化的精髓,我们五年级也学了几首诗了,看看大家能通过图片直接吟诵出来吗?

(看图猜诗)

师:在中华五千年的浩瀚的历史中,古诗文就像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在文学艺术的星空中熠熠生辉,又像是一股升腾了千年的香气在文学艺术的长廊上弥漫、缭绕我们。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中华诗词文化博大精深,今天今天我们就来上一节古诗分享课,看看通过我们本册学习的古诗,我们又能了解哪些知识呢?

二. 分组交流

师:在课前,我们已经按小组进行搜集资料了,现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将本组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稍后会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享汇报。

分组情况:六组,每组找两名同学重点汇报,其他组员进行提供资料及补充 一组:按情感分类(豪情壮志诗、表达喜爱之情)二组:按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夸张、对偶)三组:写作内容(边塞诗、送别诗、抒情诗等)四组:写作方法(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借物喻人)五组:按季节(春、夏)六组:按季节(秋、冬)三. 全班汇报

一组:介绍其他的豪情壮志的诗以及表达喜爱之情的诗

师:感谢第一组同学为我们带来的古诗分享,相信大家都有了新的收获,是啊,古人就是这么的智慧,用吟诗来传递自己的情感,一词一句就代表着内心强烈的感情。

二组:分别举例含有修辞方法的古诗

师: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仙李白的诗是我们最熟悉不过的了,从一年级开始就接触他的诗,强烈的字眼,夸张的手法,确实让我们不禁为之震撼。一幅幅真实又灵动的画面似乎就通过诗句展现在我们面前。

三组:边塞诗、送别诗、抒情诗等

师:我们也可以从诗的内容进行整理,相信通过这几位同学的介绍,让我们不禁能感受到

四组:写作方法(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借物喻人)师:

五组:春夏篇 六组:秋冬篇

师:春天我们会吟“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夏天我们会吟颂“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秋天我们会吟“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冬天我们会吟“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一首首千古绝唱的古诗犹如夏花般灿烂,秋叶般静美。

四. 拓展提升

师:古诗就像海,她蕴积深厚而壮阔波澜,古诗就像山,她深邃凝重而意境深远。一首首闪烁着智慧的经典,让我们的灵魂得到洗礼。

师:古诗词之所以能历经时间的冲刷而流传至今,还与这些古诗背后或凄美或睿智的故事有着源远流长的根源!

五. 互送书签

师:智慧的碰撞,心灵的交汇,时间总是飞快地在我们的指尖划过,我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多的感受与收获,请你拿出桌上的书签,写下你感受最深的两句诗,也可以写下你最想说的话!

六. 课堂小结

师:“关关雎鸠”的魅力,“大漠孤烟直”的浑厚,“欲上青天揽明月”的洒脱…… 古诗中那些优美的诗句,滋养了千千万万的华夏子孙。希望这节课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激发起同学们对诗歌的热爱和传承,让我们在古诗的陪伴下茁壮成长!

第四篇:古诗文诵读教学模式

古诗文诵读教学模式

古诗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精华,古代教育学家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诗言志,诗传情,古诗凝炼,魅力无穷。常吟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有益于培养他们的诗学素养。应当说古诗就像一杯陈年醇香的佳酿,滋养着炎黄子孙的血脉;又如一枚磁石,凝聚吸引着民族的魂魄。为了让学生对古诗有着浓厚的兴趣,在低段教学古诗文中,教学手法至关重要,一、二年级学生正处于九岁以下年龄阶段,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基本上还没有具备抽象思维的能力,其形象思维也还处于较为低级的水平,联想在这个时期仍占主导地位。同时,这一阶段的儿童知识容量有限,还处于很低的层次,是识字和接触浅易的白话文的开始,对古代文学作品则是陌生的。所以,低年级的古诗词内容首先是通俗的,篇幅短小的,语言上朗朗上口,易于诵记。低年级的小学生知识面很窄,理解能力低,在这种情况下学习古诗必然存在很大的困难。因此,如果教法不当,就很容易出现学生对古诗学习感到枯燥乏味,不感兴趣,不愿意学习。基于以上思想的指导,我在平时的教学中作了一些探索与尝试,归纳出古诗文诵读教学的四步模式:

一、读,读中悟情

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是教学的一个重点。通过朗读教学,可以逐步培养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也为学生今后训练口头表达能力打下良好基础。指导朗读应该注意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读正确,念准确每个字的字音,把握好诗的正确节奏,把诗的节奏感读出来。古诗是非常讲究押韵的,节奏非常强,《春晓》的正确节奏是: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绝句》的正确节奏是: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露/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指导朗读时,就必须要学生按照诗的正确节奏读。二是强调有感情的朗读,指导学生把古诗的思想感情读出来。由缓到急,由低到高,从“无情”到“有情”再到情感的喷发,把阅读推向高潮,从而领悟古诗。

在教古诗时要注意做到“四读”:一是范读,老师有表情地先读一遍,引发兴趣;比如: 我在读《小儿垂钓》一诗时,我读到“蓬头稚子”就边读边拉几下头发,“学垂纶”就有模有样地学钓鱼的情形。侧坐莓苔草映身,我也做一个夸张的坐的姿势。路人借问遥招手,我就摆摆手怕得鱼惊不应人,我就用声调的高低来区分。孩子一听,就乐了。迫不及待地想读,而且是有模有样地模仿老师。二是领读,引导学生读准字音,体会节奏;如《春晓》一、二、四句中的“晓”、“鸟”、“少”押韵,句内平仄交错,句间平仄相对,充分显示出语言的音韵美。在读中,可以通过停顿、韵脚感受古诗的美。;三是讲读,老师逐句讲明诗句节奏、停顿、轻重缓急等,并让学生做出标记;四是指名学生读,检查学生领会程度,纠正不正确读法;从读的程度上可分为粗读和细读。粗读:就是认识古诗中的字词,理清古诗的文字,对古诗有一个基本的了解。细读,则是通过多形式的读,如齐读、指名读,点读,双人读,多人读,比赛读,师生配合读等等,通过读来感悟古诗的意思,理解古诗中字词的含义。

二、唱,唱出音乐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低段诗文教学,并不要求深刻地理解诗文的意思,主要是积累古诗,而根据低段学生的年龄特征,通过运用唱歌的形式记忆古诗、展现古诗,学生自然就有趣了。用唱的方式既合符古诗本身的特性,也融合了课堂气氛。古诗本身讲究押韵和节奏,音韵和谐,节奏鲜明,枯燥无味的古诗加上快乐活泼的儿童乐曲,古诗就显得与学生距离接近了,很容易让学生接受。在教学《咏柳》一课时,我就加进了《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旋律,学生跟着已会的旋律歌唱,很快掌握了古诗,并且又唱又跳的,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对这首古诗增添了浓浓的兴趣。

三、背,背诵积累

在低段古诗教学目标中明确指出:背诵古诗。这是教学古诗必须完成的一环。通过之前的读与唱,对于这个环节完成就轻而易举了。背诵古诗,都是要求在有一定理解的基础之上完成的,死记硬背是没有效益的。尽可能多地让他们通过经常的、轻松的、大声的诵读和吟诵,自然成诵。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引导学生背诵,多采用如拍手背、跺脚背、摇头背、比赛背、师生对背等形式。低端学生对古诗的日积月累,对以后中高段的古诗学习起很好的铺垫作用,为以后更深层次地学习古诗有了很好的基础。当然,对古诗的掌握也从中会受到一定的启发。由于古诗的易背诵的特点,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也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四、画,画中领悟 图画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借助图画对古诗赐予形体化,更易于学生清晰理解诗意,深刻领悟蕴含的真理。对于古诗教学图画的运用课分为两种:(1)教学观赏画。一般来说,课文每篇中都有一幅画,借助图画让学生了解古诗大意。例:《静夜思》插图,通过插图学生就一目了然,诗人在晚上看着月亮睡不着觉四连故乡及亲人。这对于学生的感官是一种刺激,增强了形象性的感知,易突破教学重点,是学生升华了情感。(2)学生创作画。让学生在已有的理解上充分发挥想象,用自己画笔再现始终描绘的场景,使学生进入诗意。结合低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让学生自己描绘出古诗的内容和涵义,学生从中去享受那成就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古诗的无穷魅力。例:《咏柳》一课,低段的学生会用自己的方式描绘出春天的柳树美的场景,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是如此美丽,诗文是如此神妙,而古诗的魅力无穷。

总之,在古诗文诵读教学中我们要想方设法,尽一切努力,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古诗的过程是一个愉悦的文化之旅。让学生在身心愉悦中,在其乐融融中感受诗韵、诗情、诗意,让他们陶醉其间,让他们心旷神怡,感受古诗的朦胧之美,含蓄之美,神秘之美。古典诗词是我们伟大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结晶,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小学低年级学生对古诗的接触学习是处在启蒙开始阶段,千万别作过高的要求,否则,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对古诗学习就不会有兴趣,就不能乐学了。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热爱古诗词,热爱祖国优秀的文化,引导学生去发现它的美,欣赏它的美,享受美,以此丰厚孩子们的人文素养。

第五篇:古诗文诵读教学标准

经典诵读课程标准

传统的古诗文教学是“字字落实”的教法,翻译和语法的讲解便成了古诗文教学的两大支柱。老师只顾“填”,而学生又不是“鸭”,怎能不生厌恶之情?把一篇篇充满着深刻的意蕴、丰富的情感,充满着动人的诗情画意的古诗文支离破碎了,还谈什么去体味挖掘古诗文的音乐美、意境美和语言美呢?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读古典诗文,应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古诗文时,必须改变教法,指导学生在咀嚼、体会、感悟和创新上下功夫,放手让学生自主诵读,从整体上去感知古诗文的音乐美,让他们自然而然地步入诗文的意境,最终获得思想的启迪,达到积累祖国语言,提高审美情趣的目的。为此,我们应该在教古诗文时,在“读”“诵”“背”“延”这四个字上做文章。

一、读

首先让学生自读,从课题到作者,从开头的导读到课文,再到注释,让学生自由读,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初步了解作者,课文的大意,表达思想感情。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研读。

1.读准字音。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如果有不认识的字,由学生自己或小组查字典或词典解决。

2.读准诗文的节奏。要求在语言层面上读通全诗,做到停顿正确。特别是教古诗,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正确停顿、富有节奏的朗读可使学生较快地进入赏析古诗的角色。有利于理解古诗的含义。

3.读出语气和语势。这样有利于体会古诗文的感情和气势,表现出诗文的抑扬顿挫、跌宕起伏的节奏感。

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诵读,学生必然会被古诗文的韵律美、节奏美深深感染,欲罢不能,在不知不觉中加深对诗文的感知。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兴趣,而且为学生理解、体味诗歌的意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诵

以上的读是诵的基础,诵是读的升华。要朗诵好关键是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主要从下面几步下功夫。

1.读作者。我们常说“文如其人”,那么了解“其人”也能从侧面了解其文。体会作者创作时的丰富情感的重要一环,它可以使学生对古诗文及作者有一个初步感知,为理解诗文作好铺垫。了解作者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1)介绍作者的文风。(2)介绍作者的评价。(3)介绍作者的创作背景。

在介绍作者时绝忌老师一人包办,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如在教《望天门山》时,先引导学生复习小学古诗《望庐山瀑布》,有了感性体验后接着板书“李白?豪迈奔放”,再教学《望天门山》。这样,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认识过程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对诗人、诗歌的感知在不断深化。或先让学生说作者,知道多少就说多少。

2.读文本。这是学习古诗文中最重要的一环。这一环节的教法是灵活多样的,我比较喜欢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首先还是让学生老老实实地根据注释读懂课文,把不懂的字、词、句作个记号,在小组内提出解决,解决不了的在班上提出,师生一起探讨。学生提出的问题先由其他同学分析解决,老师点拨。这一环节的训练,学生提出的问题的“面”广,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再由老师设计问题,让学生讨论解决。目的是引导学生把握重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把学生带进作者所营造的意境里,品味古诗文的美。这一步就是为学生创设学习古诗文的情境。古诗文的美,常常表现在它的意境美。意境是作者的主观的生命情调和客观的自然景色互相渗透互相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可以采用多种方法配合,如散文描述法,配图激趣法,配乐法等,引导学生根据词语所蕴含的意象展开丰富的想象,进入诗文的意境中,品味深蕴其中的浓郁的情怀,获得强烈的审美体验,真正达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效果。通过各种方法创设情境,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创造出生动形象的艺术氛围,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读者心中的意象,这样读者与作者的感情就会产生共鸣,水到渠成地感情朗诵课文。

三、背

“诵”过关了,“背”也就迎刃而解了。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诵读的指导,在真正尊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前提下,把握诗的音乐美、意境美的同时,让他们熟读精背以至默记在心,最终完成语言积累和情感熏陶。要求背诵的古诗文一定要背诵,并且要当堂背诵。

四、延

指导学生参读与课文相关的材料,丰富教学内容,拓展语文学习时空。古诗文鉴赏虽然重在本身,但不囿于一篇,推及其他,联类比照,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可温故而知新,可扩大阅读和拓宽视野,可映衬对比,加深认识,对提高学生诗歌鉴赏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当然,古诗文教学的方法是灵活多样的,但鉴赏古诗文的音乐美、意境美、语言美始终是我们古诗文教学的目标,诵读应贯穿教学的始终。尤其在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更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对古诗文诵读的能力和想象力,加深理解和感悟,获得思想的启迪,使学生真正享受到审美的乐趣。

下载自主诵读―古诗文教学的精髓word格式文档
下载自主诵读―古诗文教学的精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在古诗文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自主诵读

    看了这位老师的《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教学实录后,我有以下感受: 1、这位老师注重了情感场景的创设,让学生在不同的情感情景中朗读这首诗,体会不同的情感,读出不同的语气和语调,读出......

    古诗文诵读

    《中华经典诗词诵读》主题活动 活动主题目的:为了让中华经典诗词在校园生根发芽、枝繁叶茂,让学生了解、热爱、传承中华经典文化,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了解祖国的风土人情,鼓舞人......

    古诗文诵读

    四年级古诗文诵读篇目满江红(写怀)(南宋)岳飞长歌行怒发冲冠凭栏处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潇潇雨歇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抬望眼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仰天长啸百川东到海,何时......

    古诗文诵读

    古诗文诵读,传承传统文化 杨秀英 每当清晨,阵阵清脆悦耳的诗文诵读声传出教室。这就是我们五年级呈现的早读风景。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古典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世......

    小学古诗文教学诵读指导

    一首诗就是一幅美丽的画,一曲动听的歌 ——小学古诗文教学诵读指导之我见 木老元乡中心学校 郭 强 2012年4月 一首诗就是一幅美丽的画,一曲动听的歌 ——小学古诗文教学诵......

    经典古诗文诵读教学设计

    Fpg 《經典古詩文誦讀》教學設計———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教學目標 1、能正確理解“西辭”“煙花三月”“盡”“唯”“孤帆”等 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经典古诗文诵读教学设计

    《经典古诗文诵读》教学设计———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教学目标 1、能正确理解“西辞”“烟花三月”“尽”“唯”“孤帆”等 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

    加强诵读教学 促进古诗文教学

    加强诵读教学 促进古诗文教学 林慕英 古诗文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宝贵遗产。初中课本中的古诗文,几乎遍涉古文经典。从先秦诸子到唐宋散文;从《诗经》到唐诗宋词元曲„„虽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