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湘教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唱出心中的歌 教学目标:
1、学会唱所教歌曲,并对歌曲相应的背景知识有所了解;
2、能大胆、自信地独唱或与同学一起演唱;
3、能准确把握歌曲的情绪,声情并茂地演唱。
教学重难点:在歌曲演唱中把握歌曲的节奏、情绪,能有表情地演唱。教学时数: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告诉学生上课须知,并与学生拟定音乐课师生问好的方式用打拍子的形式:老师:(同学们,好!)
学生:(老师,好!)注:用特殊的问好方式,让学生耳目一新,对音乐课产生兴 趣
二、新课教学
导言:同学们,当你们开始新生军训,就标志着你们从一名小学生变为一名中学生,走进中学校园,我们将会拥有一片新的音乐天地,让我们唱出心中的歌,你唱你喜欢的,我唱我喜欢的,用你们真诚的歌声让我们彼此熟悉,彼此亲密。
师:首先我们先来听一首大家非常熟悉的歌,听完后你们告诉我这是什么歌
1、《快乐老家》
A、听音乐,学生随音乐轻声优美的唱,可以让让学生伸出手,跟着音乐打击节奏 B、师问:这首歌的名字叫什么啊?生答:《快乐老家》师问:谁能告诉我,这首歌曲的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应该用怎样的速度和表情来演唱? 生答:快乐,开心,欢快的速度、轻快的演唱
既然大家都觉得应该要轻快的演唱,那么我们就要注意不要大声的去喊,而是用非常轻巧的声音来哼唱
C、学生完整随音乐唱歌曲
D、以比赛的形式,让学生分组演唱,比一比那个组演唱的声音洪亮,情绪饱满,音高、节奏准确。
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第二篇:湘版初中七年级音乐教材下册全册教案
湘版初中七年级音乐教材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
乘着歌声的翅膀 自选歌曲演唱 1.中国娃
2.众人划桨开大船 3.孤独的牧羊人 4.森林水车
5.长城谣
第二单元
我的好朋友 1.交个好朋友 2.让我来试奏 3.声声乐悠悠
第三单元
壮丽的诗篇 颂歌
1.中国,我可爱的母亲 2.黄河颂 3.欢乐颂 4.芬兰颂
5.走进新时代
第四单元
声音的表现 图、文与音乐的联想 1.下马威 2.球迷歌
3.悲壮的散场 4.鸟啾与蝉鸣 5.Here we go!6.声音的海洋 第五单元
八音和鸣 1.吹打震山河
将军令
2.丝竹绘美景
紫竹调、阳春白雪、渔舟唱晚、空山鸟语 第六单元
运动的旋律 1.向奥林匹克出发
健康歌、足球梦、向奥林匹克出发 2.运动的旋律
为运动项目选配音乐、五环旗下的音符 第七单元
传统是条河 1.神奇的笛、埙
原始狩猎图、哀郢 2.独特的钟、磬
竹枝词、楚商 3.清幽的古琴
流水、梅花三弄
第一单元
乘着歌声的翅膀
一、教学内容
1、欣赏我国近几年新创作的优秀的流行歌曲《中国娃》、《众人划桨开大船》,学唱中外经典歌曲《孤独的牧羊人》、《森林水车》、《长城谣》。
2、了解常用拍子与指挥图式,交给学生基础知识。
二、教学目标:
1、会唱所教歌曲,并能背唱其中的1—2首。
2、能大胆自信且充满激情的独唱或与同学一起演唱。
3、对歌曲的处理有一定的创意。
三、教学重点:
充分挖掘学生对歌曲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用舞蹈表现音乐的原始欲望。
四、教学难点:
把握好课堂、活跃课堂气氛,给学生充分的空间进行创作。
五、课时安排:三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第一周)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出勤情况,提出本学期的要求。
二、发声练习:
3/4
0
0
0
|
0
0
0
‖
lu
lu
lu
la
la
la
三、导入课题
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我们的周围洋溢着欢歌笑语。今天,我们要乘着歌声的翅膀,去领略艺术殿堂的无穷魅力。
四、新课教学:
1、介绍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和课时安排。
2、学唱歌曲《孤独的牧羊人》。
(1)歌曲欣赏,听一遍,请学生注意歌词的演唱顺序。
(2)介绍歌曲风格特征:
这是美国音乐故事片《音乐之声》中的一首插曲,是家庭教师玛利雅在交孩子们玩木偶时唱的一首歌。这首歌吸取了流行与瑞士、奥地利等国山区的约德尔民歌调的风格、真假声的交替以及领唱、重唱、合唱与色彩绚丽的伴奏交融在一起,音乐跌宕明快,诙谐风趣。歌曲中衬词用“尤得儿”唱法演唱,“尤得儿”是瑞士、奥地利以及德国巴戈利亚一带的一种独特的民间唱法,特点是真假声急促交替交换,造成一种如同在山谷间快乐地吆喝而传来空灵的回音似的效果。(3)随乐学唱大约两次,与学生分析,整首歌曲就由三句构成,了解歌曲的结构,就很容易学会。
(4)跟着音乐伴奏进行演唱后,由老师纠正唱错的地方。
(5)启发学生在舞台上如何表演这首歌曲:小组唱、表演唱等。为班级演唱会做准备。
3、欣赏日本歌曲《森林水车》。(1)、教师提问学生唱过哪些日本歌曲,对日本歌曲有什么感受?(忧郁,哀伤)如《樱花》,主要构成的音有哪些?但并不是所有的日本歌曲都是这种风格的,比如《森林水车》。(2)学生欣赏《森林水车》后,谈谈对歌曲的感受(活泼、轻快、明亮)。
(3)教师小结:两手歌同样是日本歌曲,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感觉呢?主要就是他们用的调性不一样,《樱花》用小调写成,主音在6,《森林水车》用大调写成,主音在1,前者暗淡柔和,后者明快活泼。
(4)学生视唱歌谱,尤其注意#2和#4的音高,让学生 体会《森林水车》的明快。
4、小结本课。
教后记:《孤独的牧羊人》是一首非常好听的歌,学生对它很感兴趣,但是演唱时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不断地鼓励学生。
第二、三课时(第二、第三周)
一、组织教学,检查出勤情况。
二、发声练习:
4/4
| 1 —
—
— ‖
mi
ma
mi
三、复习旧课:
1、全班同学跟随音乐演唱《孤独的牧羊人》。
2、启发学生如何用不同的力度表现歌曲。
3、跟伴奏音乐,用力度变化表现歌曲。
4、用轮唱的形式,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并给予评分。
四、新课部分:
1、学唱《森林水车》
(1)上周已经欣赏过这首歌曲,由于歌曲的旋律比较容易唱,因此,要求学生跟着老师的钢琴先把歌谱唱好。
(2)唱歌词,教师纠正学生唱错的地方。
(3)学生讨论这首歌最合适用什么演唱形式?为演唱会的准备做铺垫。
2、学唱《长城谣》
(1)学生先欣赏一次作品,之后谈谈对这首作品的感受。(2)介绍作品。
歌曲创作于1937年。原是电影剧本《关山万里》中的插曲,后因“八一三”抗战爆发,影片没拍成,这首插曲却成为风行与大后方的一首抗战歌曲,并由周小燕在新加坡录成唱片,流传国外。这是一首独唱歌曲。音乐苍凉悲壮,质朴自然,感情深切而不缠绵,兼有抒情和叙事的特点。旋律线条起伏不大,节奏进行平稳,结构单一。歌曲采用平易近人的音乐风格,叙述人民被迫流亡的苦难,唤起人民的爱国热情。(3)跟琴学唱歌曲。
(4)引导学生如何唱好这首歌:叙述中带有悲凉的感情,声音要连贯、统一。“自从大难平地起”,带有激愤、仇恨的情绪,与前面乐句形成对比。咬字要结实有力,字头要喷口而出。声音饱满,语气坚定。(5)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6)歌曲适合什么演唱形式?(学生讨论)
3、欣赏歌曲《中国娃》
(1)歌曲介绍:
这是一首带有中国民间风味的通俗歌曲,隐含了对祖国和家乡的深情。(2)欣赏歌曲1—2遍。
4、欣赏歌曲《众人划奖开大船》(1)歌曲介绍:
这首歌曲颇具号召力。歌词平时质朴,富于民间风味,赞颂了团结一致、勇往无前的精神。曲调劳动号子风格浓郁,流畅有力。(2)欣赏歌曲。
(3)领唱与伴唱的练习,尝试演唱歌曲第一部分。
5、口风琴练习:课本15页的新疆民歌《颂祖国》和朝鲜民歌《买花姑娘》,写出指法安排给学生,指导学生练习。
6、第三课时复习旧课时间,也是用轮唱的形式演唱歌曲《长城谣》,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给予评分。
7、小结本课。
教后记:本课内容多,分为两个课时比较合适,学生学歌没那么吃力。
第二单元《我的好朋友》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教学内容包含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乐器法,介绍竖笛各口琴的结构及简单的演奏法.第二部分是视奏与练习,其目的是通过让学生试奏一些乐曲片段来掌握基本演奏方法.第三部分是合奏练习与表演.这三个部分相互关联,协同渐进.二,教学目标
1,能用简单的语言说出竖笛和口琴的结构的特点.2 ,能用正确的方法吹奏竖笛的口琴,演奏自己熟悉的乐器也可以,并能较好地表现乐曲情感.3,在与他人的合奏中,能相互照应,并对自己与他人的演奏进行评价.三,重点,难点
激发学生学习乐器的兴趣,并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科学的演奏方法,提高视谱能力,较好地表现音乐.四,课时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上课礼仪
安定情绪,师生互相问好.二,导入新课
了解学生是否在小学学过竖笛或其它乐器,如钢琴,电子琴,口风琴,铜管乐器,小提琴,黑管,长笛,二胡,古筝,葫芦丝等等,我们喜欢演奏的乐器就是我们的好朋友.三,新课教学
1,简介竖笛
竖笛是世界各国普遍流行的吹奏乐器之一,它音色悠扬,简单易学,既能独奏又能与各种打击乐器组成以竖笛为主的小乐队,深受少年儿童的喜爱.(1)竖笛种类较多,有六孔,七孔,八孔,九孔,十孔之分,其中以六孔竖笛最 容易学.我们主要学习六孔竖笛.(2)介绍六孔竖笛
较多的学生曾在小学时学过竖笛,要求他们下星期带回来参加合奏表演.(3)教师示范竖笛的吹奏.讲解正确的吹奏方法.示范吹奏《小星星》和《四季歌》.2,简介口琴
(1),口琴的音位排列
有低音区,中音区,高音区三个部分.它发声是由吹气和吸气形成.(2)教师示范演奏
吹奏《让我们荡起双桨》和《送别》.鼓励学生有兴趣的话可以买一个来学习,老师负责辅导.3,视唱练习
视唱课本中的乐曲《小星星》,《颂祖国》,《卖花姑娘》,《我们多么幸福》,《红河谷》,《新年好》.让学生懂得演奏乐器一定要学会视谱,才能演奏得准确.4,出示部分打击乐器:大鼓,小鼓,沙锤,双响筒,三角铁,碰钤等,教师示范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法.(选出几个学生出来表演合奏《新年好》.)四,试奏
以宿舍为一个小组,在教师指导下分别上台试奏,下一节课正式表演.五,课后小结
其实我们平时也可以组成小乐队,没有打击乐器可以自己做,即将什么也没有,拍拍手,跺跺脚,模仿模仿打击乐器的声音也可以.只要你热爱生活,音乐何处不在.第三单元
壮丽的诗篇
一、教学内容:
1、这是一节以听赏为主的音乐欣赏课,通过介绍《中国,我可爱的母亲》、黄河颂》、《欢乐颂》、《芬兰颂》、《走进新时代》等五首中外经典作品,让学生了解声乐作品常见的体裁之一——颂歌的风格特点。
2、掌握和了解以下三个知识点:(1)什么是颂歌?(2)革命烈士——方志敏。(3)作曲家——冼星海、贝多芬、西贝柳斯。
3、让学生在课后收集颂歌的乐谱或音像资料与同学们分享。
二、教学目标:
1、能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出什么是颂歌。在听赏感受中能辨别出颂歌这种音乐体裁的歌颂对象及演唱形式。
2、能简述颂歌体裁的概念。
3、能记住音乐主题,并能哼唱其中的两至三个主题。能将自己对颂歌的感受说出来与同学分享。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颂歌的分类。
2、教学难点:颂歌的特点及颂歌的对象。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辅助教。
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音乐是一种艺术,由于艺术实践的不同,形成了众多的体裁和样式。今天,我将给同学们介绍众多声乐体裁中最常见的一种声乐体裁——颂歌。
(三)新课教学:
1、音乐知识(展示课件)
你了解颂歌吗?颂歌是音乐作品的一种体裁。体裁是指文艺作品的类别或品种。颂歌和赞美祖国、人民、英雄人物、壮美的山河及一切美好事物的音乐作品都属于颂歌的范畴。
接下来,我们听赏几首颂歌,请同学们在听赏的同时,注意这些歌曲的特点以及它的演唱形式和歌颂对象。
2、作品欣赏(1)《黄河颂》(展示课件)
在听赏之前,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黄河颂》的作者——冼星海。① 作者简介(展示课件)
冼星海(1905——1945)生于澳门的一个贫苦的船工家庭。1935年从法国巴黎音乐学院留学归国后,投身于抗日救亡活动。1938年赴延安,在鲁迅艺术文学院任教。1945年病逝于莫斯科。他有大型声乐套曲《黄河大合唱》、歌曲《救国军歌》、《在太行山上》、《到敌人后方去》等。被称为“人民的音乐家”。② 作品介绍(展示课件)
《黄河颂》是一首男高音独唱歌曲,选自《黄河大合唱》。这是一首庄严的颂歌,曲调有开始的悠扬抒情逐渐发展为深沉、宽广、激昂、热情、自豪地歌颂了祖国的悠久历史及中华儿女的坚强性格。
③ 作品听赏(展示课件)
听赏完《黄河颂》之后,同学们能否告诉老师,这首颂歌的演唱形式(独唱)和歌颂对象?(歌颂对象是祖国的悠久历史和中华儿女的坚强性格)这首歌的特点是什么?(曲调悠长宽广,气势豪迈激昂。
(2)《欢乐颂》
① 作者简介(展示课件)贝多芬(1770——1827)德国作曲家,欧洲古典音乐的代表人物。他一生创作了九部交响曲,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以及其他各种不同体裁和形式的音乐作品,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在欧美被尊称为“乐圣”。② 作品简介
《欢乐颂》是贝多芬创作的《第九交响曲》中的第四乐章第二部分中节选的。旋律从气质上和结构上具有浓厚的德意志民间的乡土气息,表达出人民 的心声。这首曲子不仅节奏单一而规整,具有进行曲风格,而且气势雄伟、庄严、旋律进行中的级进又使其具有颂歌的性质。③ 作品听赏
这首作品有什么特征呢?(该曲具有进行曲的风格,气势庄严雄伟)④ 歌曲分析
节拍:4/4拍,结构:方整的二部曲式,由四个乐句组成。⑤ 试唱歌曲。
(3)《走进新时代》 ① 听赏
② 总结该曲
这是一首现代歌曲,以什么演唱形式演唱呢?(领唱与合唱)歌颂了什么呢?(歌颂党和人民)曲调深情柔美。
③ 全班同学一起演唱这首歌,归纳出颂歌的特点及类型。
3、知识小结
(1)颂歌的特点:
节奏平稳、速度缓慢,旋律宽广、庄严、宏伟、亲切、热情。(2)类型
速度较慢,旋律悠扬宽广,具有庄严宏伟的气势,如:《黄河颂》。采用进行曲的体裁,具有刚毅豪迈的气概,如〈欢乐颂〉。
具有抒情歌曲的特点,亲切深情。结构多是二段体,第一段旋律和情绪平稳,第二段旋律和情绪比第一段要激动,有时速度加快。如〈走进新时代〉。
4、活动与思考(展示课件)
(1)辨析体裁:听赏完下列歌曲后,将颂歌体裁的作品收集到指定的区域。(2)搜集各种各样的颂歌给同学们欣赏。
五、课堂小结:
艺术是个大门类,音乐体裁众多,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的颂歌只是其中很小的部分,课后同学们可以多收集一些不同演唱形式的颂歌来与同学们一起演唱,唱出我们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
第四单元
声音的表现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通过图、文的展示,引发学生的想象,通过师生对音源材料的加工,创造新的音乐,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对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
1、能积极参与声音的表现设计活动,大胆地展开想象,运用声音材料进行创造,体验与他人合作进行音乐创作的快乐。
2、在集体创作活动中,能对自己和他人的“声音的表现”进行简单的评价。
三、教学重点:
充分调动学生的创作积极性。
四、教学难点:
时间调控,启发学生展开想象。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丰富多彩的生活带给我们丰富多彩的情感享受。情绪有多种多样的表达,高兴时唱唱快乐的歌曲,吹吹口哨;悲伤时听听舒缓的音乐,都能给我们带来情感上美的享受。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小球迷“神猴”》的故事。让我们一起去体验“神猴”的快乐与悲伤,并用不同的声音材料展示故事的场景与主人公的情感。
(三)图、文与音乐的联想(创作)
1、出示图《第一次比赛》——“幼狮”与“神猴”队的比赛 问:“幼狮”给了“神猴”一个下马威,“神猴”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出示声音材料,请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进行选择。
2、出示图《球迷歌》
比赛继续进行,场外有球迷歌声。(放录音《球迷歌》)请同学们设想比赛场面,说一说“神猴”的心情。
请学生自己选择声音材料,表现“神猴”的的心情和比赛场面。
3、出示图《输球了》
请学生观察,图中谁是“神猴“?他的心情会怎样的?请学生选择声音材料。提示“乱锤”的声音特点。
4、出示图《养伤的“神猴”》
运用声音材料,时钟、鸟啾、蝉鸣、喇叭声、歌声进行设计,表现“神猴”的心情。提示:《飞吧,足球》的音响是强还是弱?
5、出示图《养好伤的“神猴”》 全班学唱《生命的奖杯》。
6、出示图《声音的海洋》
请学生综合运用前面所出示的声音材料,分组设计,表现比赛场景。
7、分组展示《声音的海洋》场景音乐。
(四)小结、深化练习刚才我们一起对“神猴”的故事进行了音乐创作,下面我们发挥集体的力量,在老师给大家提供的场景中进行音乐创作。
出示《北京申奥成功》电视画面。
学生讨论后,要求每人手中的乐器和声音材料为画面配上音乐。
(五)全班齐唱《球迷歌》,边唱边走出课堂。
第五单元
八音和鸣
一、教学内容
八音是古代以制作乐器的材料为依据,将中华民族乐队分成的八个类别。本单元在内容上分为《吹打震山河》与《丝竹绘美景》两部分。第一部分以中国传统乐曲中最负盛名的《将军令》为欣赏材料,通过感受乐队音响,同时由教师“带领”学生认识乐队的编制,分清吹管、弹拨、拉弦、打击等四种不同类型的乐器。重点感知吹管乐器组和打击乐器组的音色,让学生将图片中的乐器与音响中的音色结合起来;第二部分《丝竹绘美景》,先欣赏江南丝竹《紫竹调》,以补充《将军令》中听得不够清晰的几种乐器,如二胡、笛子、琵琶等。最后安排了《阳春白雪》《渔舟唱晚》《空山鸟语》,让学生随着乐器声音的变更、乐曲风格的不同,领略民族器乐的魅力,在配以古诗、风景图片,让学生随着音乐、看者图画、想着古诗,步入民族音乐的优雅殿堂。
二、教学目标
1、能说出常见民族乐器的名称及 其分类。
2、能够记住《紫竹雕》的音乐主题,及《阳春白雪》、《渔舟唱晚》、《空山鸟语》之后,用简单语言描绘其音乐意境。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感知吹管乐器组和打击乐器组的音色,让学生将图片中的乐器与音响中的音色结合起来;让学生随着音乐, 步入民族音乐的优雅殿堂。
四、课时安排: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及深厚文化底蕴的文明古国,我们的祖先还在从事非常简单的劳动时,就利用劳动工具等物品制成乐器来演奏、伴歌和伴舞,表达朴素的思想感情,如七千多年前就有了骨笛和埙等乐器。
(二)古代乐种根据制作材料划分为“八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
(三)我国的民族乐器经过长期的改造与完善,现已形成四大类别,即“吹拉弹打”。这是按照各种乐器的演奏形式、发声方式来进行分类的。
(四)欣赏民族管弦乐队演奏图及音乐《丰收锣鼓》片断。
(五)由乐队图片导入乐器类别划分及种类:
吹:指吹管乐器,包括笛、笙、萧、唢呐等。
拉:指拉弦乐器,包括二胡、板胡、中胡、高胡、京胡、革胡、坠胡等。弹:指弹拨乐器,包括琵琶、柳琴、三弦、中阮、大阮、扬琴、筝、古琴等。打:指打击乐器,包括大鼓、堂鼓、锣、钹、木鱼、碰铃、梆子等。
(六)我们刚才看到的民族管弦乐队是在近代借鉴西洋管弦乐队的编制规则建立起来的。那么,我国传统的民乐合奏有哪些形式呢?(可让学生先回答。)传统的民乐合奏形式有四种基本形式:
1、清锣古乐:打击乐器合奏。
2、吹打乐:吹管乐器与打击乐器合奏。
3、弦索乐:拉弦乐器与弹钹乐器合奏。
4、丝竹乐:弦乐器与吹管乐器合奏。
(七)今天,我们欣赏的第一个曲目,是上海民族乐团根据苏南吹打《将军令》改编而成的同名合奏曲,由中央民族乐团演奏。
1、欣赏全曲。思考:音乐中采用了哪些主要乐器?刻画了什么意境?(音响强烈、气势宏伟、振奋人心)
2、学生自由讨论,然后回答上述问题。
3、吹打乐在戏曲中作开场音乐或为战争摆阵等场面伴奏,民间艺人也常通过它来增添节日的热闹气氛,“吹打震山河”这句话就非常形象地表述了吹打乐的音乐特点。
(八)在欣赏完这一曲热闹、喧腾、气势宏大的吹打乐之后,我们接着来欣赏一曲与吹打乐形成鲜明对比的音乐。
1、提示:民乐小合奏——《紫竹调》。
2、欣赏全曲。思考:在该曲中又采用了哪些乐器?音乐意境如何?(音乐细腻、轻巧、优美)
3、讨论后回答问题,点出“丝竹乐”、“丝竹绘美景”。
4、该曲结构非常清晰,共分四部分:合奏 笛子领奏
二胡领奏
合奏。
5、分段欣赏,比较前三部分主旋律,试唱主题。(采用了音乐主题加花变奏的传统技法)
(九)课堂小结
吹打乐与丝竹乐是我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音乐性格截然不同。吹打音乐的合奏音响刚强、演奏风格粗旷,善于表现富有气魄、威武雄伟、波澜壮阔的场景和热烈火辣的情绪;丝竹音乐格调清新、秀丽,曲调流畅、委婉,富有情韵,合奏的各个乐器声部既富有个性又相互和谐。
第二课时
(一)导言
在上一节课中,我们欣赏了两种风格迥异的民乐合奏曲。在我国传统的音乐宝库中,器乐独奏曲占了很大的比重,这是因为我国的民族乐器大多具有非常独特的音色,从音域音区的角度看,大多为高音乐器,适于独奏。如: 竹笛独奏曲《扬鞭吹马运粮忙》、《姑苏行》等。琵琶独奏曲《月儿高》、《十面埋伏》等。古筝独奏曲《渔舟唱晚》、《战台风》等。
二胡独奏《二泉映月》、《良宵》等。
这节课,我们重点来了解三种弦乐器:琵琶、古筝、二胡。
(二)琵琶独奏曲《阳春白雪》
1、乐器简介:弹拨乐器之一。
2、白居易《琵琶行》中的诗句,就是对琵琶这一乐器的音色特点非常生动的描绘。
3、欣赏全曲,结合标题体会乐曲意境。
4、该曲有名《阳春古曲》,是一首优秀琵琶古曲,它以清新流畅的旋律,活泼轻快的节奏,生动地表现了冬去春来,大地复苏,生机勃勃的初春景象。音乐主题一在全曲中起了统领的作用,是全曲各个部分的合头,主题二出现在音乐的第三部分。全曲采用的的是循环变奏体结构,是我国民族民间音乐常见的一种曲式。
5、视唱,记住主题一。
(三)古筝独奏曲《渔舟唱晚》
1、乐器简介:弹拨乐器之一。
2、欣赏全曲:该曲是娄树华根据古曲《归去来》发展而成。
3、师生交流:
(1)引导学生视厂唱主题一,并结合图文提示,谈谈该曲音乐形象。(2)谈谈欣赏感受。
4、引导学生互评,小节学生发言。
(四)二胡独奏曲《空山鸟语》
1、乐器简介:拉弦乐器之一。
刘天华为二胡作有一系列练习曲及十首独奏曲。他吸收小提琴演奏技巧的某些长处,把二胡从伴奏乐器上升为独奏乐器,为我国近代二胡演奏学派奠定了基础。
2、欣赏全曲:
该标题取自唐代王维诗句“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以“鸟”代“人”。乐曲用拟声手法模仿百鸟鸣叫,刻画了一幅美丽清幽的山林景观,音乐化的鸟鸣声使乐曲达到了造型性与抒情性的完美结合。
3、分段欣赏:(1)引子
(2)第一部分主旋律(第一、二段)(3)第二部分主旋律(第三、四、五段)(4)尾声(再现主题一)
4、学生自由发言,谈欣赏感受。
(五)欣赏推荐曲目。
(六)本课总结
通过两节课的学习,我们一起在传统的民族音乐海洋中摘取了一两朵小小的浪花,它紧紧是我们对传统文化了解的开端,许多宝贵的音乐遗产等待着我们去挖掘,去探索,民族音乐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期盼着我们的共同努力。
第六单元
运动的旋律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属于“音乐与相关文化”领域,主要涉及“音乐与社会生活”和“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两个方面的内容。截取了“运动”这一社会生活中更为具体和专门化的场景以及“体育”这一与音乐艺术密切相关的其他学科,通过探讨、感受运动与音乐的紧密联系,以及音乐艺术与体育的相互关系,使学生对音乐与社会生活、音乐与艺术之外的相关学科之间的关系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欣赏、了解一些在运动项目中或运动场上常出现的音乐,并通过聆听这些音乐,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生活中到处充满音乐,没有音乐的生活是苍白的,是不可想象的。
2、能根据运动形式的特点,选配不同风格的音乐。
3、能自信、轻松地运用某些运动项目的基本动作随音乐表演。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让学生初步理解音乐与生活密切关系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主动探索音乐的兴趣。
2、精心设计活动方案,使学生自信地、充分地将自己对音乐的发展展示出来。
3、在教材呈现内容的基础上、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最大限度地丰富教学容量,拓宽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
4、欣赏歌曲《足球梦》、《向奥林匹克出发》。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1、今天上课之前,先请同学们一起跟着老师一起来跳跳健美操,做做热身运动。
2、放音乐,合着音乐节奏跳健美操。
3、大家都跳得很好。范小萱的这首健康歌,大家都会唱,为了健康,人人都需要运动,但请你们想像一下,如果刚才没有音乐伴奏,跳起来感觉有什么不同吗?(请几位同学谈谈感受)
有了音乐的伴奏,能使我们在完成动作时准确的把握每一个节拍,更重要的是激发我们的情绪,培养节奏感、韵律感,陶冶美的情操。可见,音乐与运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今天,老师就给同学们讲讲《运动的旋律》
(三)运动的旋律
1、说起运动,同学们应该知道,有些运动项目是必须有音乐伴奏的,请大家想想,有哪些运动项目是有音乐伴奏的?(用聊天试谈话,学生自由回答)
2、同学们都说得很好。现在请你们欣赏四种运动项目的片断,请大家边看边思考,他们的音乐有什么特点?(播放vcd)
3、刚才大家欣赏了四个片断,对它们的音乐特点应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下面,我想请一位同学上台做一道连线题。(出示题目)花样滑冰
缓慢、富有民族特色 太极拳
优美、流畅
健美操
节奏感强、富有青春活力
艺术体操
具有较强的舞蹈性、节奏感强 教师小结:
花样滑冰和艺术体操的音乐有一定的共性,都有可舞性。根据编排的动作与风格的不同,既可用优美抒情的音乐,也可用奔放有力的音乐。只是花样滑冰更强调流畅性,而太极拳和健美操的动作风格较为固定,很好区分。太极拳柔中带刚,速度缓慢,而健美操则强调它的青春活力。
4、下面让我们现场来感受一下健美操的青春活力,有没有同学会跳健美操的,上来为我们表演一段?(播放《向前冲》,中途突然改放《春江花月夜》)
5、音乐没有停,为什么不能跳下去呢?(启发学生谈一谈,为什么不能跳呢?《春江花月夜》比较合适于什么运动项目?讨论一下运动与音乐的关系)
教师小结:
我们为运动选择音乐应符合动作的韵律、节奏和风格特点,不同的动作应配上适当的音乐,使之更富有美的色彩。
6、(出示课件)这里有四段音乐,大家听完一段音乐就用动作表现出相对应的运动项目。(1)指导学生事先设计好动作。
(2)启发学生用动作表示,要求节奏要合上。
教师小结:
同学们都跳得不错,对音乐的感觉十分敏锐,由此也可以看出大家对于生活当中的音乐是很关注的。其实,在咱们的生活中,音乐是无处不在的。下面老师就再考考大家。
(三)五环旗下的音符
1、刚才我们欣赏、了解的都是运动中的旋律,那么再请你们想想,在运动场上,例如奥运会上,常出现的音乐有哪些?(学生自由回答)
2、下面,老师放一首你们天天都听到的曲子。(播放《运动员进行曲》)(1)这首曲子叫什么名字?
(2)你们每天什么时候能听到它?
(3)听到它你会联想到什么形象?(精神抖擞的运动员迈着矫健的步伐在行进)
3、接下来,请同学们听一首你们都熟悉并且一定会喜欢的曲子,(播放《球迷歌》)问:知不知道歌名?,这首歌是由一位意大利著名作曲家写的,最开始有意大利的球迷们为球队加油时唱的,现在已流传开来,歌名叫《我们是冠军》。问:三年前,中国足球队在奥运会预选赛中出线了,就让我们亲身体验一下球迷的激情(出示球迷画面)这是一群狂热的球迷,我们现在要想象自己也是他们中的一员,高唱《球迷歌》,为中国足球队呐喊加油。(1)分组练习,一组唱《球迷歌》,一组有节奏地喊“中国队加油!”(要求有激情,强调后半拍起。(2)合起来练习。
(3)调动学生情绪,学生合乐。
4、看样子,大家都是铁杆球迷,都很齐心声音很响亮,也很整齐。接下来,老师又要考考大家。去年,全国人民共同庆祝的一件大事是什么?(申奥。)那我们来设想一下,到了2008年,我们的奥运赛场上会有哪些场景需要音乐呢?(开幕式——可播放汉城奥运会上由四名韩国歌手演唱的〈手拉手〉让学生感受气氛、运动员进场、拉拉队加油、颁奖仪式等)
4、先分别讲解场景,再让学生讨论各场景适合用什么音乐。
(四)小结:
同学们都很聪明,讲得很好。看来同学们平时是善于捕捉生活中的音乐的。回顾一下这节课我们所了解的知识,其实都是平时同学们在不经意当中接触过的,只是老师把它加以梳理,让同学们有个更理性的认识。希望同学们以后能在你们熟悉的生活中积极主动地去寻找、探索、发现音乐,真正理解“音乐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这一真谛。最后,让我们随着青春的节奏加入运动的行列。(放〈向前冲〉,带领学生跳一段健美操。)第七单元
传统是条河
一、教学内容:
我们的祖先在乐器的发明和使用上,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向学生展示古代乐器制作及其乐曲创作的成果,是培养他们热爱中华民族、热爱祖国的鲜活教材。本单元是以欣赏为主体的综合音乐课,是音乐与历史、文学、美术等相关学科的协同呈现。其音乐、图片、文字的选择都较有特色,极精练地展示了中国原始乐器和古代乐器及其发展的风貌。
二、教学目标:
1、能介绍我国古乐器的有关知识,欣赏古乐器演奏的乐曲。
2、识别骨笛、埙、编钟、编磬、古琴,听辩其声音;
3、通过本课的欣赏教学,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三、重点和难点:
1、识别骨笛、埙、编钟、编磬、古琴,听辩其声音;
2、主动随乐进行体验、想象、并大胆说出自己的感受,与他人分享。
3、听辩编钟与编磬的声音为难点。
四、课时安排:一—二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师:我们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在很多领域都有惊人的创造发明,请同学们想一想,并举例说明。
生:举例(略)
师:刚才同学们列举了各个领域的很多例子,充分显示了我们祖先的智慧。那么,在我们的音乐园地里,老祖先们又有哪些惊人的创造呢?
生:答(略)。
师:刚才同学们又列举了许多例子,显示了我们祖先在音乐方面的过人之处。可是,我们的祖先还有许多的创造是不为同学们所熟知的。这节课我们就沿着我国这条传统音乐文化的历史长河,到远古时代去领略一下祖先们在音乐园地里的风采。
(二)新课教学
1、神奇的笛、埙(1)骨笛
A骨笛的历史
我国最早的乐器是骨笛。
介绍浙江余姚出土的骨笛:距今七千年前,是横吹的笛子。
介绍河南舞阳出土的骨笛,距今八千多年,它比古埃及出现的笛子要早两千多年,同时还是世界上同时期遗传物中最完整、音乐性能最好的音乐实物!是竖吹的笛子。B你知道这些骨笛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吗?它是用什么工具加工而成的呢?
C欣赏骨笛与乐队演奏的《原始狩猎图》,边欣赏边想象原始人去森林打猎时,可能出现的声音。然后请大家一起讨论。(2)埙
新石器时代还
有一种能吹奏的乐器——埙。A埙的构造
B埙的特别之处:闭管乐器。C古代埙与近代埙的比较。
D埙独奏作品欣赏《哀郢》,突出“哀”,吹出哭泣般的声音。乐曲根据伟大诗人屈原所作〈九章〉中的第三篇,是屈原在流放中,闻秦兵攻陷楚国京城郢后,对祖国的怀念和对人民的同情。
2、独特的钟、磬 磬
(1)引出磬。
拿出石头敲击,从石头能发声引出磬。
(2)介绍商代虎纹大石磬(看图片)
(3)简介编磬,着重介绍战国时期的曾侯乙编磬。(图片)钟
(1)介绍陶钟。(2)编钟的历史:
到青铜器时代,我们的祖先陶钟的基础上用青铜铸造了编钟,它盛行一时,甚称中国一绝。在古代遍钟不仅是乐器,而且是一种礼器,是地位和权力的象征。(3)“地下乐宫之明珠”——曾侯乙编钟,为何编钟的出土震惊世界?(4)作品听赏:《竹枝词》——(钟磬合奏)(5)想一想:听钟声和磬声,并说出其特点。
3、清幽的古琴
(1)引出古琴
拿出橡皮筋弹拨。从橡皮筋的发生原理引出弹拨乐器。(2)古琴的历史
(3)古琴的构造,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伯牙摔琴谢知音。(4)古琴独奏作品欣赏《流水》
第三篇: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 《中学时代》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蓓蕾之歌》《飞来的花瓣》等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欣赏歌曲,体会歌曲真挚的感情和对老师的热爱之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境的语言、媒体激情导入,在反复的对比欣赏以及讨论分析中理 解歌曲内涵。
3、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歌曲表达的情绪、意境。并掌握相关的音乐知识。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歌曲的情绪,掌握相关音乐知识。
2、难点:实践体验力度记号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从蓓蕾长成为鲜花,从幼苗成长为大树,幼苗成长为大树,离不开园丁的辛勤劳动。老师就像园丁,精心培育着我们,使我们健康成长。让我们倾听一首唱给老师的歌!
二、教学过程
(一)欣赏《蓓蕾之歌》
1、初听歌曲《蓓蕾之歌》
师:这首歌曲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生:(讨论)
师:这首歌曲是深情的、抒情的,是李岚清副总理在 1999 年秋第三届全国教育会议期间举办的艺术歌曲音乐会而创作,赞美了老师无私奉献之情。
2、复听歌曲《蓓蕾之歌》
师:是什么原因让歌曲拥有这种情绪呢?让我们再次聆听歌曲,从速度、节拍、节奏这些音乐 要素方面来分析一下。
生:速度:中速;节拍:4/4 拍(强 弱 次强 弱);节奏:稳健,略有动感。
师: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略有动感的节奏特点呢?
生:歌曲中的切分节奏:X X X 和X X.(二)欣赏歌曲《跨世纪的新一代》
1、课件播放《跨世纪的新一代》
2、分析歌曲: 音乐结构:(AB)
演唱情绪:(充满活力的)
演唱形式:(齐唱)
3、复习学过的相关音乐知识。
(三)欣赏歌曲《飞来的花瓣》
1、初听歌曲《飞来的花瓣》
教师介绍歌曲的作者及创作背景。
提问:歌曲的演唱形式的什么?把歌曲中的力度记号找出来?
2、复听歌曲,体会力度记号对歌曲情感表达所起到的作用。
3、老师指挥学生唱一下歌出的片段,体验力度记号的作用。
三、拓展探究
师:你还知道哪里赞美老师的歌曲呢?
生:《飞来的花瓣》、《每当走过老师的窗前》、《我爱米兰》、《教师圆舞曲》。
师:根据时间安排,让学生有选择性的欣赏。
四、课堂总结(伴《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1、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2、师:同学们,学习了这节课,你一定深深感受到教师对你们的辛勤栽培,你的一句“老师,您辛苦了!”会让每一位老师感到幸福。为你们的梦想插上翅膀吧!为你们的梦想扬帆起航吧!每一位老师会真心的为你们保驾护航,让你们在摇篮中茁壮成长!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中学时代》 【学习目标】
1、学会歌曲《中学时代》,并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能够用课堂乐器为歌曲伴奏。
2、理解中学时代的重要性,珍惜中学时代的学习机会,竖立为社会服务的理想。
【学习重难点】
能够熟练的演唱好歌曲《中学时代》,并理解其深刻的哲理。【学习内容】
1、歌曲《中学时代》
2、歌曲常见的音乐结构一段体 A;二段体 AB;三段体 ABA 或 ABC。
【教学预设】
1、很多同学可能对中学抱有很多的想象,也会有些迷惑。
2、配乐诗的形式拿来演唱,可能学生对音高上只能听老师范唱来衡量了。
【教学措施】
老师通过讲解中学时代的重要性、黄金时代、人生的转折点等来启发学生珍憯学习光阴,竖立长大为社会服务的远大理想。
【教学准备】手风琴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导语
人生道路上最迅丽多彩的年华是在中学时期,它是我们求知、探索、建立友谊、增长智慧的黄金时期,也是我们认识世界、懂得人生的关键时期,因此、它值得珍爱、也确实让人难以忘怀。
(三)视唱练习:《蓓蕾之歌》主旋律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就是中学生了,对于中学时代,你曾经的理解和想象是什么呢?你又应该以怎样的形式来度过你的中学时代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中学时代》歌曲。
(四)学习过程:
1.作品分析:
(1)作词作曲者:王晓岭和戴于吾;这首歌词是非常好的诗歌,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学校生活,也是一首歌颂了美好的中学生活,主题鲜明、深刻。《中学时代》里“系着红领巾迈进校门,戴着团徽走向未来”;这些点睛之笔读来令人感动。
(2)讲一讲:中学时代是怎样的一个时代。
学生讨论(略——)
(3)下面老师用一首歌曲来表达“中学时代”,请同学们认真听一听,看看哪位同学能说出老师心中的“中学时代”是怎样的时代?
(4)播放歌曲《中学时代》
学生讨论:(略——)
师:老师心中的“中学时代”就是一个珍惜时间的黄金时代,只有珍惜时间学好本领,将来为祖国的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才是我们中学时代最宝贵的,老师也希望同学们能在这个黄金时代里快快乐乐的成长,认认真真的学习。
(5)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歌曲《中学时代》
a 朗诵《中学时代》,熟悉歌词,感受歌词的美。
b 讲解作品的调性为降B大调、2/
4、附点、减时线、增时线、连音线、小节线等。
c 视唱简谱,熟悉歌曲旋律。
(6)高声区大跳音程的跳跃
a 师范唱,学生模唱
b 慢速练,待准确后再演唱
(7)长音的时值要求学生要把握好
(8)师带唱歌曲《中学时代》(1—3遍)(9)学生跟着老师的手风琴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10)分小组练习歌曲《中学时代》要求尽量背唱歌曲
(老师巡堂指导学生练习唱歌)
(11)让学生讨论找出认为难唱的乐句或乐段;师再反复教几遍。
(12)全班有表情的齐唱一遍。
(13)师:今天我们在速度的变化中体会一下歌曲。(学生排练中——老师指导——)
(五)扩展
欣赏水木年华的《中学时代》,感受歌曲的不同。
(六)课堂小结
我们今天不但学习了歌曲《中学时代》,而且还懂得了珍惜中学时代这个黄金学习时代,把握好每一寸学习光阴,不辜负老师和家长的期望。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校园的早晨》 【教学目标】
1、会唱歌曲《校园的早晨》。激发学生热爱学校、热爱祖国的情感。
2、掌握反复跳跃记号等乐理知识。
3、能认真聆听乐曲《校园的早晨》,体验乐曲中活泼可爱、亲切自然的情感,并能随乐舞动,自编自演。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1、切分音和强位出现休止符,增强了歌唱难度;
2、根据歌曲自编自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听《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导入新课。今天,我们要学一首校园歌曲《校园的早晨》。
二、歌曲简析、乐理、节奏
1、三段式 A+B+A
2、反复跳跃记号
3、弱位起音、切分音
4、︱0ⅹ ⅹⅹ ⅹ ⅹⅹ∣
三、学唱歌曲
1、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校园的早晨》,听一听并思考:这首歌曲描述的是哪里的场景,表达 怎样的情绪?
2、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师:哪位学生用刚才这位同学所说的情感来读第一段歌词。
3、重点学唱第一段。逐句教唱,讲授重点、难点乐句,并加强练习。
师:因为我们这首歌是以校园生活为素材的,所以出现很多强位上的休止,使音乐显得活泼可爱。∣ⅹ 0 ⅹ ⅹ ⅹⅹ ∣
学生齐唱第一段,老师伴奏。打节奏要清晰,打的声音不要太大。
4、学唱第二段。
(1)分句指导歌唱(同上)。
(2)重点练唱:有强位休止符的乐句;有切分音的乐句。
(3)学生齐唱第二段,老师伴奏。
5、学唱第三段,重点学唱最后一句,齐唱第三段。
6、齐唱《校园的早晨》。
(1)按怎样的顺序唱?
(2)边打拍子边跟录音机唱,纠错。
(3)边唱边打拍子,老师伴奏;左一下右一下;表现出活泼可爱的样子。
四、歌表演。一至四名学生用自编舞蹈表演再现第一乐段所表现出来的场景。
五、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校园歌曲-《校园的早晨》,我们感受到了音乐中显现出来的活泼可爱、亲切自然情趣。快乐的校园是我们成长的又一个摇篮,我们要热爱校园,热爱校园的一草一木、要爱老师、爱同学、爱自己,我们更要爱家爱国爱人民!
课后反思:
第二单元《祖国颂歌》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歌唱祖国》 【教学目标】
1、学唱《歌唱祖国》,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通过教唱歌曲培养学生控制力度变化及用气息支持歌唱的能力。
2、通过讲解音乐知识、分析歌曲,使学生初步掌握分析二段体及三段体歌曲的方法。
3、通过学唱简谱,使学生掌握住唱音准的方法。
【教学重点】
1、唱音准的方法。
2、掌握歌曲的情绪及演唱方法。
【教学难点】
1、对歌曲情绪的处理。
2、个别节奏的掌握及演唱。【教学方法】
视唱法、练习法、赏听法。【教学用具】
电子白板、手风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音高。学生唱出基本音阶(上行、下行)
二、教授新课:
1、学习唱音准。
怎样唱准音的高低,唱准音的高低是学会识谱的关键。介绍几种练唱音准的方法:
(1)、以词带谱法。练唱音阶是练唱音准的第一步。可以从自己唱得较准的歌曲中找出部分曲调,帮助练习。再如:《歌唱祖国》中:从今走向繁荣富强,通过小节54
32 1的练习,帮助我们将1234567的音阶练唱准。
(2)利用手风琴等乐器边奏边唱或先奏后唱来练习。在练习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听自己唱出来的音与乐器奏出的音是否一样高。
(3)对于一些跳进的,不容易唱准的旋律可以采用搭梯子的方法来练习。如《说句心里话》的开始:说句心里话 3-3的八度,我们可以用搭梯子的方法来练习,即从“3”开始,顺着梯子-456712唱到3,这样反复唱几遍,然后抽掉梯子,直接唱3-3。第二小节的13可采用下行音 阶的梯子。176543来帮助练习。
2、听歌曲,边听边看曲词,注意主体。
3、作者简介: 王莘,1918出生,江苏无锡人。青年时期在上海参加抗日救亡歌咏运动,1938年到延安鲁艺跟冼星海、吕骥、向隅等学习音乐,毕业后在华北联大文艺部音乐系任教。解放后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进修。主要作品有歌曲《边区儿童团》、《战斗生产》、《愉快的劳动》、《歌唱祖国》、《祖国颂歌》及歌剧《义和团》《煤店新工人》等。、4、简介作品: 《歌唱祖国》由王莘作词作曲,作于1950年9月。歌曲表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朝气蓬勃、蒸蒸日上的新面貌,记录了刚刚解放的中国人民雄壮前进的步伐。歌词凝练集中,具有鲜明生动的形象;旋律气势豪迈而充满深情,连贯统一又富于变化,在继承聂耳、冼星海革命群众歌曲传统的基础上,创造了新时代的新风格。歌曲由长度相等的主、副歌组成,主歌每段歌词不同,表现了同一主题的不同侧面;副歌歌词不变,是歌曲主题集中的体现,两者在节奏、结构、音调诸方面形成强烈的对比,是一首具有深刻思想性,又具有高度艺术性的祖国颂歌。几十年来,这首歌传遍了祖国大地,已成为独立自由的新中国的象征。
5、学唱歌曲。A:师示范演唱歌曲
B:生跟琴视唱歌曲
6、视唱旋律: A.视唱 B 段旋律:
(1)每两小节分句听唱一遍
(2)每小节一句分句听唱一遍
B.整体视唱
7、完整演唱歌曲。
8、及时纠正。
(1)这首歌曲中带附点的节奏型(板书),学生容易唱成不带附点的节奏型,这样对歌曲的艺术形象很有影响,因此,引导学生比较两种节奏型在这首歌曲中艺术表现力的优劣,指导学生将附点音符后面的十六分音符向下一拍靠拢是很必要的。
(2)歌中一字多音的地方,学生常唱的软弱无力、缺乏感染力。如:“祖国”“家乡”“人民”。
(3)歌曲中学生的节奏掌握。如: “英雄的人民站起来了” “我们爱和平,我们爱家乡。” 三段都存在演唱第一个字时的八分休止符,每个字对准那一个音符一定要看清、听清、唱清。
四、小结:
热爱祖国是我们的共同情感。你们用歌声表达了对祖国最真挚的情、深深的爱,愿感人的 歌声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力。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红旗颂》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吕其明及其作品;初步了解管弦乐的构成;初步了解节奏、节拍、速度、力度、旋律等音乐要素对塑造音乐形象的作用。
2、能力目标;能视唱《红旗颂》的“歌唱性主题”;能感受,体验作品的音乐情绪,跟随作品展开想象和联想,并应用音乐要素及表情术语描述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内容。
3、情感目标:通过演唱和欣赏,在音乐实践中感受、体会、表达爱国之情,热爱民族音乐文化。【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听赏《红旗颂》;能唱一唱“歌唱性红旗主题”;能分辨“歌唱性红旗主题”和“进行曲式红旗主题”的异同点。
难点:引导学生在听赏过程中展开想象和联想,增强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能区别相同主题不同体裁的表演风格特点。【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课堂礼仪,检查出勤,稳定情绪,准备上课。
(二)导入新课:
课前播放《五星红旗》(刘媛媛演唱),创设课堂教学情景。
(三)、讲授新课:
1、赏画:油画《开国大典》
2、讨论:★ 从画面感受到一种什么样的氛围。
★ 身临其境假象,我们臵身在那样一个场景中,感觉如何。
3、播放开国大典视频,感受氛围。
4、听赏吕其明《红旗颂》(管弦乐曲):
①、简介吕其明及其代表作品。(师生共同交流)
②、简介管弦乐队构成。(弦乐组、铜管组、木管组、打击乐器组)
③、聆听引子主题片段。
思考:你听了《红旗颂》号角主题后有什么感受?它的旋律来源于哪一首歌曲?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小结: 感受:激动、振奋、具有强烈的号召力 来源:聂耳《义勇军进行曲》(国歌)
④、聆听红旗主题。
教师播放“歌唱性红旗主题”和“进行曲式红旗主题”。思考:这两个主题有何异同点?能激起你怎样的联想和感受?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小结:
异同点:乐曲的节奏、旋律没有变,节拍、速度、力度、音乐情绪变了。
结论:节拍、速度、力度的变化会产生旋律的风格特点的变化。歌唱性主题的感受:红旗迎着朝阳,烈烈招展;深情、眷恋、真挚赞颂的情绪。
进行性主题的感受:在红旗的指引下,无数的革命先辈们英勇战斗,奋勇前进的步伐;坚定有力、斗志昂扬的情绪。
⑤、分别用不同的节拍4/4和2/4,唱一唱两个主题,加强对作品的感受和体会。
⑥、听赏再现部。
思考:你能感觉到音乐情绪发生变化了吗?请用手势示意。请学生听辨出东方红主题,并在聆听过程中用手势示意,强化学习的目标,增强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⑦、完整听赏《红旗颂》。
5、课堂小结:
比较相同主题(红旗)不同体裁(歌曲、乐曲)的表演风格特点。相同点:都能以真挚的情感打动人的心灵,引发内心的共鸣。不同点:
歌曲——动听的旋律,动人的歌词,动情的演唱,使得歌曲在表达音乐情绪,刻画音乐形象上更容易让人理解和感受。
乐曲——丰富的和声,多层次的配器,大型的管弦乐队,使得乐曲在表达上更到位,更有层次,更感人肺腑,得到的感受更深刻难忘。
6、布臵作业:
课后唱背红旗主题,尝试为红旗主题填上合适的歌词并演唱出来,下节课同学之间交流一下,比一比谁的创作更精彩。
红旗颂
一面用鲜血和精神凝结的旗臶在飘扬 飘扬在一个用五千年文明传承的地方 就是这面旗臶摧毁了旧时代的腐朽 就是这面旗臶迎来了新中国的朝阳
就是这面旗臶埋葬了屈辱 就是这面旗臶揭开了中国崭新的篇章
从此
一个民族告别了被压迫奴役的历史 昂首阔步走向了新时代的万里康庄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神圣的战争》《伏尔塔瓦河》《在灿烂阳光下》 【教学目标】
1、欣赏《神圣战争》、《伏尔塔瓦河》、《在灿烂阳光下》,体验出每一首乐曲在表达热爱祖国、歌颂祖国情感时的不同方式;掌握不同的声乐演唱形式和演唱风格;体会不同的节拍、节奏与歌曲音乐的关系;认识旋律线;了解民间曲调和前辈的歌。
2、掌握《沃尔塔瓦河》的主题旋律;听辨西洋乐器;启发学生形象思维;了解捷克和沃尔塔瓦河(音乐与相关文化)。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辨别不同歌曲的不同演唱形式;感受不同歌曲的风格、音乐效果;感知歌曲的力度变化、旋律起伏的音高变化。
2、难点:掌握不同的声乐演唱形式和演唱风格;体会不同的 节拍、节奏与歌曲音乐的关系;认识旋律线;了解民间曲调和前辈的歌。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欣赏 3 首颂祖国的歌曲,复习歌曲《歌唱祖国》。“热爱祖国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共同心声,在这一课,我们能欣赏到不同的歌颂祖国的歌曲,他们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表达了热爱祖国的感情。”
二、请听《神圣的战争》和《在灿烂阳光下》。
三、提问:(1)这两首歌曲在音乐形象上与《红旗颂》有什么不同?启发学生用恰当的音乐表 情术语描绘各段音乐。
(2)这两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是怎样的?各分为几段?
(3)这两首歌曲 的演唱风格是怎样的?
(4)在乐曲中是怎样歌颂祖国的?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为这两首歌曲制作小插图。
四、欣赏了三首以歌颂祖国为题材的乐曲,接下来欣赏一首以歌颂祖国为题材的外国交响乐作品,体会一下器乐曲表达情感、形象的不同特点。
1、介绍捷克和沃尔塔瓦河。在欧洲有一个国家叫捷克,捷克有一条美丽的河流是“沃尔塔瓦河”。(出示地图)作曲家斯美塔那的交响套曲《我的祖国》是一部著名的赞美祖国的音乐作品。(出示斯美塔那的画像,简介交响套曲和《我的祖国》)其中的第二曲《沃尔塔瓦河》是最著名的,她的主题旋律优美、宽广,形象地描绘了沃尔塔瓦河,充满了对她的歌颂和赞美。
2、欣赏主题旋律。(摘录乐曲中的主题旋律)请同学们跟随音乐,看着乐谱哼唱。
3、介绍乐曲内容,分段听赏。
启发学生感知在这个作品中典型的音乐形象是什么乐器表现的?如沃尔塔瓦河的源头——小溪是以长笛和单簧管等表现的; 沃尔塔瓦河的主题旋律是以小提琴为主表现的等等。介绍每段中的主要乐器,引导学生听辨乐器音色(教材中所列钢琴、手风琴未出现)。
(1)沃尔塔瓦河的源头
1、源头 2:长笛、单簧管,后弦乐器加入,大提琴音色明显。(2)沃尔塔瓦河主题旋律:小提琴为主,还有管乐、三角铁等。(3)林中狩猎:圆号的狩猎号角节奏型,小号上行分解和弦等。(4)乡村婚礼——波尔卡舞曲:弦乐为主,乐队全奏(有三角铁)。(5)月亮、水仙的舞蹈:长笛吹出流水的波纹(水仙主题),弦乐奏出平静的旋律(月亮的主题),竖琴间插琶音如水波。(6)沃尔塔瓦河主题旋律。(7)圣〃约翰峡谷:木管组和长号奏出和弦长音,大管奏出长音和上行级进旋律,圆号和小号奏出连续一拍的和弦音型,弦乐组奏出各种不同音型,大鼓和定音鼓奏出长音,以较快地速度和很强的力度描绘河水波涛汹涌。(8)沃尔塔瓦河的滔滔流水和“谢维格拉德”;乐队全奏。
4、听赏全曲。随音乐画出想象的图画。在听赏音乐时,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将听音乐时在头脑中产生的画面用图画的形式展示出来。
五、小结:我们已经学唱和欣赏了 4 首歌唱祖国的歌曲,它们各自有不同的风格、形式,各具不同的艺术感染力。《红旗颂》气势恢宏,是一首歌颂祖国的颂歌;《神圣的战争》是一首苏联歌曲,表现出一种万众一心的抗战精神;《伏尔塔瓦河》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真挚情感,课后反思:
通过欣赏,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出每一首歌曲在表达热爱祖国、歌颂祖国情感的不同方式;掌握不同的声乐演唱形式和演唱风格;体会不同的节拍、节奏与歌曲音乐的关系;认识旋律线;了解民间曲调和前辈的歌。学生比较喜欢这些歌,有的还跟唱。
第三单元 《金色的秋天》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歌曲《西风的话》
【教学目标】
1、学唱《西风的话》,学习用自然舒展的声音歌唱秋天的美景。
2、通过学唱歌曲,认识到歌曲的主旨——珍惜时间,热爱美好生活。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用自然、舒展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歌曲的抒情意境。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手风琴等。
【教学方法】
听唱法、启发式等。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导入
1、引入秋天美景图片。
2、如果用绿色、红色、金色、白色来形容四季,哪种颜色最适合秋天?请同学们说说关于秋天的主题词: “秋收”“秋高气爽”“收获”“火红的枫叶”“沉甸甸的稻谷”“金色”等,那么美丽的秋天是谁给我们带来的呢?当夏天南风飘然离我们而去,阵阵西风,带来了秋天的信息,西风对我们说……。让我们一起学习歌曲《西风的话》。
三、学唱歌曲《西风的话》。
1、初听歌曲。听歌曲的时候请大家思考:歌曲的旋律是怎样的?速度是怎样的?(平缓级进,较慢)。
2、这么好听的歌曲,作曲家是谁呢?
黄自(1904—1938)作曲家、音乐家。江苏川沙(今属上海市)人,曾赴美国学习,先后在欧伯林大学音乐学院及耶鲁大学音乐学院学习作曲、钢琴。1929年归国后,先后在上海沪江大学音乐系任教并兼任音乐教务主任,作品有:清唱剧《长恨歌》;合唱曲《抗敌歌》《旗正飘飘》;爱国歌曲《热血》《九一〃八》;艺术歌曲《点绛唇》《思乡》《玫瑰三愿》等。著作有《和声乐》《西洋音乐史》等。其中,《思乡》《长恨歌》《抗敌歌》被评为 20 世纪华人音乐经典。
3、朗读歌词,仔细领会歌词,西风到底告诉我们什么?(珍惜时光,热爱生活和对美 好时光的憧憬)。这也是这首歌的主旨(中心思想)。简练而生动地描写了一年来小朋友的成长和节令景物的变化,点出了初秋的特征,饶有情趣。
4、听师范唱。同学讨论,这首歌曲节拍是多少拍?运用了什么节奏型?
5、教师简单分析歌曲:这首歌为 4/4 拍,大调式,一段体。由四个乐句组成,这四个乐句都采用了相同的节奏:X X XX XX ︱ X-0︱,但旋律的变化表现出不同的情绪对比。旋律流畅,在上下流动的级进中插入音程大跳,变化有致,力度运用细腻恰当,使歌曲具有丰富的表现力。由于使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西风”作为第一人称“我”“你们”代表“孩子”,唱起来倍感亲切。
6、学唱歌曲: 1)跟琴视唱歌谱。先找出歌曲的最高音、最低音。2)用“啊”随琴唱旋律,并试着打节拍演唱。3)填词唱歌曲,手风琴伴奏。4)接龙唱练习。5)集体完整演唱歌曲。我们应该怎样去演唱,来体现歌曲中的秋意呢?(注意:要字正腔圆,演唱“袄”“高”“蓬”“红”等字要使声音饱满,吐字清晰。)6)边听边唱,认真体会在演唱时,哪些地方可作渐强或渐弱的处理?分组讨论,将歌曲的旋律线画在课本上,说说注意歌曲的强弱变化有哪些好处?(使歌曲更好听、更富有感情)7)尝试用中等稍慢的速度演唱,体会歌曲的意境,注意将歌曲的强弱对比表现出来,轻柔、舒展的声音演唱,找一位同学指挥集体演唱。
四、教师小结。
五、课后拓展:说说本节课自己的收获。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小提琴协奏曲《四季---秋》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音乐作品小提琴协奏曲《四季---秋》,了解、感知音乐如何描绘秋景,体会其抒情性,在教学中享受音乐审美的愉悦。【教材分析】
1、本单元根据秋天的季节特点,通过多种音乐表现形式,围绕《课程标准》中提出的
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等四方面的基本要求来设计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本节课主要涉及到感受与鉴赏和表现两方面。
2、小提琴协奏曲《四季》由意大利作曲家维瓦尔第作曲,约作于1725年。《四季》是他写作的12首协奏曲《和声与创意的尝试》曲集开始的四首作品,由“春夏秋冬”四首乐曲组成,巧妙地运用全奏与独奏的交替,一呼一应,饶有情趣。每个乐章都附有短诗,表现乐曲的意境。
《秋》共有三个乐章。第一乐章:快板,F大调,四四拍。表现农民们载歌载舞、喜庆丰收的场面。第二乐章:小提琴在乐队的衬托下独奏出歌唱性的舒展旋律,描述秋天的美景。第三乐章:描写秋日狩猎的过程。【教学重难点】
体会不同音乐形式,在表达同一主题时的异同,体验音乐所带来的审美愉悦感。【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刚开始接受音乐欣赏教学,能力不够好,也缺乏信心,在教学中要多鼓励、多引导。增强学生对音乐欣赏课的兴趣性和自信心。【教学过程】
1、复习歌曲《西风的话》。
2、介绍维瓦尔第与《四季—秋》。
维瓦尔第(约1675—1741)意大利作曲家、小提琴家。作有大量独奏小提琴与乐队演奏的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海上风暴》、《悦意》,大协奏曲《四季》等是他的代表作,他还创作了十几部歌剧及众多的声乐、器乐作品。《四季---秋》是他写作的《和声与创意的尝试》曲集开始的四首作品,由“春夏秋冬”四首乐曲组成,《秋》是其中的一首。《秋》共有三个乐章:第一乐章:快板,F大调,四四拍,表现农民们载歌载舞、喜庆丰收的场面。
第二乐章:小提琴在乐队的衬托下独奏出歌唱性的舒展旋律,描述秋天的美景。第三乐章:描写秋日狩猎的过程。
3、分乐章播放乐曲,请同学们伴随音乐朗读每个乐章前的附诗。启发学生讨论乐曲表现了哪些生活场景(如村民的舞蹈、酒宴、狩猎、枪声、犬吠、野兽的恐惧、奔逃、死亡等)。
4、欣赏全曲。
5、小结。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辨别笛子、唢呐、二胡、堂鼓、云锣这几件乐器的音色。
2、通过欣赏《丰收锣鼓》,让学生感受、了解音乐如何表现人们的生活。
3、依托多媒体教学,增加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喜爱中国的民族乐器和民族乐曲。
【教学重点】
感受民族音乐风格特征;辨听各类民族打击乐器的音色,了解其各自的特点。
【教学难点】
学生参与音乐活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人们在喜庆的日子里,往往要敲锣打鼓来庆贺。中国的锣鼓经世界闻名,非常有中国特色。下面请大家欣赏奥运开幕式《击缶而歌》。
师:录像看完了,你知道缶在民族乐器里面属于哪一类乐器吗?生:打击。
师:对,缶是鼓的一种,属于中国的民族打击乐器,你们还知道哪些民族打击乐器呢?
生:铜锣、木鱼、梆子、钹……
二、讲授新课
(一)初识音乐《丰收锣鼓》
师:看来咱们同学们课外音乐知识涉猎真丰富,一下子说出了这么多打击乐器。当然在我国除了打击类乐器以外还有很多种其它乐器。
师:大家一起来看本节课学习目标及重难点!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首以打击乐器为主的民族管弦乐合奏《丰收锣鼓》。
师:在观看之前老师提一个要求:
1、观察管弦乐合奏《丰收锣鼓》中出现了哪些乐器?
2、该乐曲表达了怎样的主题?学生欣赏乐曲,教师介绍: 《丰收锣鼓》的作者。
师:给大家二分钟的讨论时间,请前后位小组间讨论交流演奏中出现的乐器有哪些,小组最后确定一名代表发言。小组讨论交流,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教师介绍:中华民族管弦乐队。
教师介绍:中华民族乐器。
师:刚才我们一起了解认识了中华民族乐器,每种乐器在演奏中都担任着不同的角色,你知道这几种乐器的发音吗?
(二)分段学习音乐《丰收锣鼓》。
师:有谁知道乐曲表达了一种怎样的主题?(多提问几个学生)生:丰收的喜悦之情。
师:丰收锣鼓通过情绪热烈的旋律展示了一幅开镰收割、你追我赶的劳动场面。描绘了金秋田野的美景,抒发了劳动者喜获丰收的欢快心情。
师:下面咱们来分乐段欣赏《丰收锣鼓》。乐曲分四个部分:(放第一部音乐)
师:这段音乐能让人联想到哪些情景? 学生思考、交流、回答(适当小组讨论)
①展现了一幅热烈,欢腾,你追我赶热情欢欣的劳动场面。(锣鼓部分)节奏明快,速度较快,情绪更为高涨,尤其是最后的锣鼓部分,情绪更为高涨,这首乐曲就叫《丰收锣鼓》。
(放第二部分音乐)
师:同学们说地真不错,这欢庆的锣鼓仿佛把我们也带到了欢庆现场,让我们和农民伯伯一起来分享丰收的喜悦吧。听,什么乐器吹起了嘹亮的号角。(播放第二部分音乐)
生:唢呐。
师:唢呐声把我们引到了金色的田野、丰收的果园、飘香的茶山,这段优美、轻快的音乐让我们感受到人们在劳动时的怎样心情?
生:高兴、喜悦。
②这一部分优美、抒情。开始以吹管乐器奏出富有号召性的音调,继而转入由弦乐组和笛子先后演奏的歌唱性的旋律,表现了人们内心的喜悦,然后笛子与弹拨乐以轻快的节奏和跳跃的旋律,抒发了人们在劳动时的欢快心情。
(放第三部分音乐)
师:欣赏第三部分,重点感受笛子、云锣的音色以及他们所表达的散板旋律情绪。
师:
1、前半段的旋律有何特点?
2、后半段旋律的主奏乐器是哪两件?分别描绘了怎样的意境? 学生思考、交流、回答(适当小组讨论)③再现了第一部分的旋律之后,笛子以明亮的音色,•采用散板的旋律,展现出优美如画的田 园景色,云锣的柔和音色和琶音旋律,犹如阳光下水库的碧波粼粼。
(放第四段音乐)
师:第四部分是全曲的高潮,音乐是如何表现欢庆丰收的宏伟场面的?学生思考、交流、回答(适当小组讨论)④这是全曲的高潮,表现了欢庆丰收的宏伟场面。一开始,潮州大锣鼓的打击乐奏出气势磅 礴的音响。在变化再现了第一部分的旋律后,打击乐又运用锣鼓表现紧张、急促、激烈场面,构成第三段的锣鼓。乐曲在快速、强的全奏中结束。
(三)整体感知乐《丰收锣鼓》谈本节课收获。学生听音乐后谈感受,要让学生尽情的说,教师要加以引导。
三、教师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欣赏了民乐合奏曲《丰收锣鼓》,了解了民族乐器的表演功能,又感受到农民丰收的乐趣,同时我们也体会到农民劳动的辛苦,有一首诗叫《锄禾》你们还记得吗?所以,我们要尊重农民,爱惜粮食,你们能做到吗? 课后反思:
第四单元《神州音韵
(一)》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黄河船夫曲》 【教学目标】
1、大方自信的齐唱、对唱歌曲,唱出陕北民歌的韵味。
2、了解陕北民歌与陕北人民生活之间的联系,感受、体验陕北民歌的风格特点。
3、在轻松的氛围中,激发学生从内心热爱我国的民歌艺术。【教学重点】
自信演唱《黄河船夫曲》,唱出陕北民歌韵味。
【教学难点】
了解陕北民歌与陕北人民生活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走进西部
1、音乐引路。课件播放电视剧插曲:赶路、放羊、送别、阿宝《山丹开花红艳艳》片段。学生在音乐声中等待上课。
2、导入新课:生活中处处是陕北民歌。
师:同学们,课前我们听到的民歌里唱的内容还有印象吗?他们的演唱有什么共同点?(赶路、方言、送别的场景。音调较高。)
师:这些歌曲是地地道道的陕北民歌,在陕北有这样一句话“女人们忧愁哭鼻子,男人们忧愁唱曲子。”陕北人男男女女、老老小小都喜欢民歌。陕北人的生活离不开民歌,陕北民歌更是 反映了人们的生活。
师:其中的演唱者认识吗?
阿宝在农村长大,从小受到民间音乐的熏陶,他对陕北民歌非常 钟情,声音能窜高走低,将陕北民歌的魂植入人们的内心。他的声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点? 陕北民歌到底和陕北有什么联系?就让我们一起走近陕北,走近陕北民歌。
二、赏析陕北民歌。
1、介绍地域环境。
师:在我国的陕西省,以北山和秦岭把陕西分成:北部的陕北高原、中部的关中平原和南部的秦巴山地,我们刚才听到的音乐就是来自北部的陕北高原。我们来看看黄土地上陕北人的生活 环境。这里与我们的城市有什么不同?比较城市—陕北高原,黄河—湘江,配歌曲伴奏。
师:在陕北高原上流淌着我们的母亲河黄河,它与我们的湘江有区别吗?
师: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的人会有着怎样的性格?在这么天宽地阔的高原上,人们说话或是唱歌的声调会有什么特点?
师:赤裸光秃的黄土高原与咆哮怒吼的黄河赋予了陕北人的开朗豪放、淳朴敦厚的性格,在沟壑纵横、天宽地阔的黄土高原上,人们由这山坡可以望见那山坡,可是见个面却要走几个小时的羊肠小道,喊话或对歌成了他们最快捷的交流方式。因此,大自然赋予了他们高亢的声调、嘹亮的歌喉。
2、一听全曲,关注歌词内容。
师:就让我们一起去听一听黄河上飘来的歌声!
师:黄河上的歌声是谁唱的?他们在干什么?(船夫,边划船边唱歌)
师:生活在黄河上的船夫们,在黄河上艰辛、无畏地划船、拉纤,风浪将他们的脸刻满了皱纹,雨雪将他们的须发染成苍白,但是他们依然不畏艰难,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在黄河上摆桨撑 船。
师:陕北民歌的内容是陕北人生活的真实写照,他们干活也罢、赶路也罢、放羊也罢、划船也罢,只要心中有感,便放开嗓子唱起来。《黄河船夫曲》唱的正是黄河上船夫们艰辛的生活,体现了他们吃苦耐劳的性格,简单的歌词也许没有太深的含义,但是唱歌为他们枯燥的划船生活消除劳累与疲乏。
3、二听旋律,关注音程跳动。
1)生边听旋律,画旋律线。师:请同学们边听音乐边画出旋律线,请你说说旋律有什么特点?(跳动较大)
2)对比湖南民歌《茉莉花》,分析旋律音程跳动较大原因。师:对比湖南民歌《茉莉花》,陕北民歌的音程跳动较大,这跟什么有关?(江南人感情细腻、说话柔和。陕北人性格粗犷,声调高亢、嘹亮)
4、三听老师范唱,轻声跟唱曲谱,关注旋律重复。
师:老师来唱第一段歌词,请大家随我轻轻跟唱曲谱,注意观察歌曲的旋律还有什么特点?(重复)出现了几次?(5次)
1)生随琴唱重复旋律
师:刚才在听的时候,同学们已经能基本轻声跟唱,说明这首曲调琅琅上口。尤其是中间这一段,我们一起来唱一唱这段旋律。
2)生边做协调有致的划船动作边唱旋律,感受旋律的重复
师:这一句是整首歌曲中最典型、重复次数最多的旋律?我们可以联系船夫们此时的动作,想一想他们一边唱歌一边在(划船)。他们的动作有什么特点?(娴熟、协调有序)
师:让我们模仿船夫娴熟的、重复的划船动作,随琴唱这一句重复出现的旋律。
3)生边做划船动作,边唱歌词,感受四四拍子的强弱规律,表现歌曲的韵味,将歌词每小节第一拍的字放大。
师:歌曲是四四拍,四四拍的强弱关系是怎样的?
(强 弱 次强 弱)
师:划船动作中第一个划开水波的动作是最用力的,注意歌曲的强弱关系。让我们边做划船动作边唱歌曲,注意唱出歌曲的韵味。
5、四听方言、衬词乐句的范唱,了解方言、衬词。1)分析方言特点。
师:在听到这首歌的时候,哪几句让你一听就知道是陕北方言?
师:由于地域及生活习惯的不同,我国的语言形成了丰富的地方特点,即所谓的方言。像这首歌曲产生于陕北高原一带,因而这一带的方言使得陕北民歌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2)分析衬词特点。
师:这首歌曲中,有哎、嗬哟衬词。也是陕北民歌的特点。
师:为什么要加上衬词?要是没有衬词,也可以唱啊。(师示范)
师: 歌唱中加入一些衬词,不仅使歌唱语言更加口语化,音乐更加饱满、连贯,而且能使唱者的情绪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
3)模仿方言、衬词,跟唱开始和结尾的两句了解演唱形式。师:每一句最后都加了一个前倚音和一个下滑音记号,前倚音与陕北方言的语音语调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下滑音使演唱者的情绪得到更好的发挥。
6、随琴完整演唱,分析唱法:原生态。
师:歌曲的唱法有很多种:通俗唱法、民歌唱法、美声唱法,现在还有一种原生态的演唱方法,《黄河船夫曲》应该采用什么演唱方法?
师:因为歌曲的内容是陕北人生活的写照,他在赶路就唱赶路的歌、分别是唱送别的歌、放羊时唱出自己的心情,划船时唱出心中歌为枯燥的生活解解乏。所以歌曲的唱法应该是随意的、直白的、非常原生态的唱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宣泄自己的情绪。让我们带上对歌曲的理解,有味的唱一唱这首歌。
7、小组对唱,参与律动。
师:整首歌曲有两段歌词?以什么演唱形式出现?(2 段、一问一答)师:让我们扮演黄河上的船夫,按照一问一答的演唱形式唱出歌曲的韵味。
三、小结与延伸
1、小结
师:在陕北,人们的喜、怒、哀、乐哪一种情感都能用民歌的形式表达。无论是站在崇山峻岭之巅,还是乘船行驶在汹涌澎湃的黄河之上,走在弯弯曲曲的山道里,或是行进在一马平川的 大路上,到处都可以听到顺风飘来的悠扬歌声,这就是陕北民歌。它是陕北劳动人民精神、思想、感情的结晶,是陕北人民生活情感最直接最真实的反映。陕北人的生活离不开民歌,陕北民歌反映着人们的生活。
2、欣赏民歌《黄河船夫曲》
师:而今,陕北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了,陕北民歌同样也随着生活水平的发展而应该有所改变。但是,我们要承认的是不管人们生活水平如何改变,陕北民歌的魂还在,它依然是现代音乐创作的重要音乐素材。经过新的配器、新的演唱形式、加入新的流行元素之后,又赋予了它新时代的气息。
师:同学们,民歌是一个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让我们继续挖掘和了解我国各民族的民歌,不断发扬和壮大我国的民族文化!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歌曲《包楞调》《沂蒙山小调》《孟姜女》
2、了解、学习“鱼咬尾”这种传统音乐的创作手法,并完成创编旋律。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欣赏民歌,感受齐鲁燕赵音乐文化特点,欣赏不同地区不同风格的民歌,感受我国民歌的流变性。
2、本课采用对比式教学法、体验教学法、创编旋律等方法引导学生感受音乐。
【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齐鲁燕赵音乐的特点。
2、掌握“鱼咬尾”这种中国传统音乐的结构形式,并能够灵活运用、创编旋律。
【教学重点与难点】
1、了解《包楞调》 《沂蒙山小调》 《孟姜女》等齐鲁燕赵音乐的特点。
2、了解并掌握“鱼咬尾”这种传统音乐的创作手法,并完成创编旋律。
3、体会不同地区音乐作品的音乐境界,并掌握民歌的流动性。【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出示地图)你们知道战国时期齐鲁燕赵等国是现在我国的哪些省份吗?
学生:包括山东、河北、北京、天津及苏北徐州地区。春秋战国时期这一代属齐鲁燕赵。
2、教师:今天,就由老师领同学们进入齐鲁燕赵的音乐世界。由地图或老师讲解导入,激发学生的思考与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新课教学
1、欣赏《包楞调》
(1)教师:聆听歌曲,说一说这首歌曲中给你最突出的印象是什么?它对歌曲的情绪产生了什么影响?
学生:“包楞楞楞”这些衬词的印象最突出,它们使歌曲情绪既开朗又活泼。
教师:这是一首流行于山东成武县一带的民歌,因衬词“包愣愣”而得名。
(2)教师:请同学们跟随钢琴演唱音程,学生演唱。
(3)教师:下面,我们一同来欣赏《包楞调》(出示谱例),请大家跟录音模唱或选唱自己喜欢的歌曲片段。
(4)教师:下面我们再来听一首《太阳出来喜洋洋》与《包楞调》进行对比,找出两首音乐作品中相同的地方。
学生:两首歌曲中都使用了衬词。
(设计意图)本环节教师采用先请大家跟录音模唱或选唱自己喜欢的歌曲片段,再引导学生分析歌曲旋律特点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其对歌曲表现欢乐情绪所起的作用。用欣赏《太阳出来喜洋洋》这首学生熟悉的歌曲,让学生了解民歌中根据地方方言的不同,加衬词和衬句也有所不同。
2、欣赏《沂蒙山小调》
(1)教师:聆听歌曲,请同学们为歌曲划分乐句。学生思考并划分乐句
(2)教师:请同学们边听音乐,边仔细观察乐谱,找出旋律发展的规律。学生听音乐并回答
(3)教师(出示图例):这条旋律的发展规律我们称之为“鱼咬尾”。鱼咬尾是指前一乐句的 结束与下一句的第一个音相同,也叫衔尾式、接龙式或连锁传递,是中国传统中发展旋律的一 种常用方法。
(4)教师:请同学们根据所学知识创编旋律。
3、欣赏不同版本的《孟姜女》,教师播放江苏和河北两个地区的民歌《孟姜女》。
教师:不同地区的《孟姜女》有什么异同?
学生回答(河北民歌节奏密集,可以说是江苏民歌基础上加花形成的。
【设计意图】
1、让学生在欣赏、观察与思考中,认识民歌的流变性,而这一特点的形成是由地方语言、地理环境等因素决定的。
2、通过江苏民歌《孟姜女》的曲谱分析,验证、巩固“鱼咬尾”这种音乐发展手法。
三、课堂小结
四、教学效果评价设计
(一)评价方式。本课的学习效果评价方式包括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教师评价体现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学 生自评主要体现在是否认识“鱼咬尾”这种民族音乐的发展手法,能否运用这种方法创作简单 旋律,是否理解民歌的流变性等方面。
(二)评价量规。
1、学生能在欣赏、演唱《沂蒙山小调》中发现、认识“鱼咬尾”这种民族音乐的发展手法,在欣赏江苏民歌《孟姜女》中巩固对“鱼咬尾”这种知识的认同,并能运用这一手法创编简单旋律。
2、在欣赏不同地区民歌《孟姜女》中感受到民歌的地域和流变性。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月牙五更》《乌苏里船歌》《走绛州》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欣赏民歌改编的作品使学生感受到:民歌是音乐创作的源泉和基础。
2、通过对关东支脉的了解和认识,激发学生对关东支脉音乐的兴趣和热情。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聆听《月牙五更》等关东支脉地区的音乐,引导学生感受东支脉地区音乐的特点。
2、通过演唱《乌苏里船歌》引子部分,帮助学生更直观的理解作品。
三、知识与技能 认识和了解《月牙五更》等作品不同的演奏形式,自信的演唱《乌苏船歌》引子部分,了解民歌是音乐创作的源泉和基础。引导学生感受东支脉地区音乐的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关东支脉音乐的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有表情的演唱《乌苏里船歌》的引子部分,了解民歌是音乐创作的源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欣赏了齐鲁燕赵支脉的音乐作品,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到东北平原为主,包括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三省得大部分地区、去欣赏这些地区的音乐作品。
二、新课教学
1、教师:关东支脉音乐的体裁形式和风格特点与齐鲁燕赵支脉有许多相同之处,但又形成了自身的特点。接下来我们通过几首有代表性的作品来找出关东支脉音乐的风格特点。
2、教师播放《月牙五更》,请学生思考这首歌曲属于音乐民歌中的哪一种。学生回答回忆上节的知识。
3、教师:大家能不能说出这首《月牙五更》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呢? 学生回答。
教师:板胡是我国国弓弦乐器。音箱不是蒙以皮革,而是盖上薄的木板或椰壳,形似碗状,琴干琴弓比二胡粗;音色高亢嘹亮。下面我们来听两段音乐,请大家分辨一下是二胡的音色还是 板胡的音色。学生回答。
4:教师:下面,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男高音歌唱家郭颂,郭颂演唱了很多优秀的民歌,我们来欣赏一首由他演唱的《月牙五更》。学生欣赏乐曲
教师: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很多器乐作品都源于优秀的民歌,民歌是我们源于创作的源泉。让学生了解民歌是音乐创作的源泉。教师:赫哲族是我国东北地区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同江县、饶河县、抚远县。因分布地区不同,从而有不同的称谓。我们来欣赏一首赫哲族民歌《乌苏里船歌》,请大家思考这首歌曲可以划分为几部分。
学生:三部分。
教师:开头、结尾部分与中间段落有何区别? 学生回答。
教师:第一部分是根据赫哲族的说唱音乐改编的散板性引子,只用衬词;第二部分是歌曲主题 部分,也是歌曲的主要唱词部分,它包括了三段歌词;第三部分是散板性的尾声,仍只用衬词,与第一段相呼应。我们来学一下这首歌曲的引子部分。学生学唱,老师纠正。
教师:同学们,我们知道歌曲有很多不同的形式,下面就让我们在欣赏中感受合唱的艺术魅力。学生欣赏合唱《乌苏里船歌》。学唱引子部分,加深其对歌曲的印象。
6、教师:我们已经欣赏了两首音乐,那么关东支脉音乐到底具有什么样特点,又与齐鲁燕赵音 乐有什么区别? 学生回答。
教师:由于关东一带的居民多从河北和山东一带迁入,所以在民间音乐的体裁形式、音调、音节旋律特点方面都与齐鲁燕赵音乐有许多相同之处,但关东一带的民间音乐又别具特点,但从 总的音乐风格上看,更显得乐观开朗。
7、教师:我们来验证一下刚才我们总结的关东支脉音乐的特点是不是正确的,请大家欣赏一首流传于山西和陕西的由民歌改编的管弦乐合奏作品《走绛州》,大家思考这首音乐的情绪是什么样的。学生:(欣赏音频)欢快活泼的 教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好,既然是管弦乐合奏,里面出现了很多的乐器,下面我们来做一个乐器音色听辨。
学生:木鱼、小号、单簧管、板胡、钢琴。
教师:民歌是音乐创作的源泉,这首《走绛州》也是根据汉族民歌《一根扁担》改编的,下面我们就欣赏由歌唱家演唱的民歌《走绛州》。学生可以从音乐要素、情感等方面较全面深入理解作品。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欣赏了关东支脉地区的音乐,我们了解了它的风格特点,也了解了很多的音乐创作都来源于民歌。希望在课下,同学们能够多去了解欣赏民歌,让民歌的灿烂文化一直发扬光大。
课后反思: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京剧《猛听得金鼓响》 【教材分析】
《猛听得金鼓响》选自传统京剧《穆桂英挂帅》。这个唱段是穆桂英在听得金鼓响起时所唱,表现了她性格中超强的自信心,同时也表现了这位女将保家卫国的责任感。这一唱段采用西皮流水板式,有板无眼。【知识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对传统京剧《猛听得金鼓响》的欣赏与演唱过程中,激发学生对京剧艺术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调动其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2、教学过程和方法:在聆听、演唱中感受唱段《猛听得金鼓响》所表达的情感,并结合对京剧基础知识的了解,能唱准旋律、唱出京剧的意味。
3、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京剧产生、发展的过程以及京剧艺术的重要地位。了解传统风格特点。能自信、有感情地演唱京剧唱段。【教学重点】
了解京剧的基础知识,学唱传统京剧《猛听得金鼓响》。【教学难点】
学生在学唱《猛听得金鼓响》过程中,对传统京剧韵味的把握。【教学方法】
为了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我综合运用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并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看、想、听、唱、动,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在学生的学习方法上,我采用了“欣赏、讨论、表现”等方法。【教学过程】
一、播放视频
感受京剧(约5分钟)
师:同学们,又到了音乐课的时间了,今天这节音乐课呀,我们不学唱歌,不欣赏乐曲,我们要……我先不告诉你……
师:以前上课学习的时候,都是听教学范唱,今天呢,老师要亲自为大家演唱,如果大家能说出我唱的是什么,那我就再唱一首,我们来比一比,看看是我会唱的多,还是你们知道的多。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和老师一较高下呀?
(生:敢)好,那我们开始啦……
(一)播放现代京剧《都有一颗红亮的心》伴奏,教师演唱
生:现代京剧选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师:答对了,那我再唱一个,你们来说一说是什么。
(二)播放京剧《包龙图打坐开封府》伴奏
生:这是《包龙图打坐开封府》的唱段。
师:又答对了,同学们还真厉害啊,那我就再来一首,听好了。
(三)播放京剧《猛听得金鼓响》伴奏,教师继续演唱。
生:这个没听过……不知道……
师:不知道了吧,我还以为得再唱几首呢。刚才老师唱的这首是京剧《穆桂英挂帅》中的唱段《猛听得金鼓响》。这也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这节课,我们不唱歌,不欣赏乐曲,我们一起来唱京剧!
二、知识拓展
了解京剧(约10分钟)
(一)了解京剧起源、行当,基本功
师:让我们先来观看一段视频,感受一下京剧文化,看完以后说说你的感受(课件播放欣赏视频,让学生感受戏曲文化)
生:认真观看视频,小声讨论并自由回答观后感受。
师:说说你对京剧的了解,或者说一说你想了解京剧的哪些知识?
生:小组讨论,自由回答。想了解京剧的起源、京剧的行当、脸谱等。
教师小结:中国京剧形成于清代光绪年间的北京,故名“京剧”,有200年的历史,是中国最大戏曲剧种。京剧是一门综合性的表演艺术。即唱(歌唱)、念(念白)、做(表演)、打(武打)为一体,通过表演手段叙演故事,刻画人物,表达“喜、怒、哀、乐、惊、恐、悲”思想感情。又分为:生、旦、净、丑四大
行当。人物有忠奸,美丑、善恶之分。各个形象鲜明、栩栩如生。在京剧中,艺术家为了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就用丰富细腻的手法,夸张的颜色在人物的面部按照一定的谱式绘成了美妙多变的图案,这就是脸谱。
(二)京剧脸谱欣赏
师:不同颜色的脸谱代表不同的的含义。让我们边欣赏脸谱图片,边来了解吧。(课件播放各种颜色的脸谱图片供学生欣赏,教师简单介绍脸谱颜色的意义)
师:从色彩上说,京剧脸谱有红、紫、黑、白、蓝、绿、黄、金、银等色。
红色:描绘人物的赤胆忠心,义勇无敌,如关羽。
黑色:体现人物富有忠耿正直、刚烈、勇猛、粗率、鲁莽的性格,如包拯、张飞。
白色:暗喻人物生性奸诈、手段狠毒的可憎面目;如曹操。蓝色:喻意刚强勇猛、桀骜不驯;如窦尔敦。
绿色:勾画出人物的侠骨义肠、猛烈、暴躁;如青面虎张青、程咬金等。
黄色:意示残暴、骠悍、阴险;如宇文成、典韦等。
金、银二色:多用于神、佛、鬼怪,以示其金面金身,象征虚幻之感。
三、体验尝试
学唱京剧(约25分钟)
师:我们已经了解了一些京剧的基础知识,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唱选自传统京剧《穆桂英挂帅》的唱段《猛听得金鼓响》
第四篇: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
《中学时代》 第一单元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蓓蕾之歌》《飞来的花瓣》等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欣赏歌曲,体会歌曲真挚的感情 1 和对老师的热爱之情。、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境的语言、媒体激情导入,在反复2
解歌曲内涵。的对比欣赏以及讨论分析中理、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歌曲表达的情绪、意境。并掌握相关3 的音乐知识。【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歌曲的情绪,掌握相关音乐知识。1、难点:实践体验力度记号的作用。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从蓓蕾长成为鲜花,从幼苗成长为大树,幼苗成长为大树,离不开园丁的辛勤劳动。老师就像园丁,精心培育着我们,使我们健康成 长。让我们倾听一首唱给老师的歌!
二、教学过程
(一)欣赏《蓓蕾之歌》、初听歌曲《蓓蕾之歌》1 师:这首歌曲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生:(讨论)年秋 1999 师:这首歌曲是深情的、抒情的,是李岚清副总理在赞美了老师第三届全国教育会议期间举办的艺术歌曲音乐会而创作,无私奉献之情。、复听歌曲《蓓蕾之歌》2师:是什么原因让歌曲拥有这种情绪呢?让我们再次聆听歌曲,要素方面来分析一下。从速度、节拍、节奏这些音乐
4/4 生:速度:中速;节拍:;节奏:稳健,)弱 次强 弱 强(拍 略有动感。师: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略有动感的节奏特点呢? X X.和X X X 生:歌曲中的切分节奏:
(二)欣赏歌曲《跨世纪的新一代》、课件播放《跨世纪的新一代》1)AB音乐结构:(、分析歌曲:2
演唱情绪:(充满活力的)演唱形式:(齐唱)、复习学过的相关音乐知识。3
(三)欣赏歌曲《飞来的花瓣》、初听歌曲《飞来的花瓣》1 教师介绍歌曲的作者及创作背景。
提问:歌曲的演唱形式的什么?把歌曲中的力度记号找出来?、复听歌曲,体会力度记号对歌曲情感表达所起到的作用。2
、老师指挥学生唱一下歌出的片段,体验力度记号的作用。3
三、拓展探究 师:你还知道哪里赞美老师的歌曲呢?《我爱米兰》、《每当走过老师的窗前》、《飞来的花瓣》、生: 《教师圆舞曲》。师:根据时间安排,让学生有选择性的欣赏。
四、课堂总结(伴《长大后,我就成了你》)1、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师:同学们,学习了这节课,你一定深深感受到教师对你们2的辛勤栽培,你的一句“老师,您辛苦了!”会让每一位老师感到幸福。为你们的梦想插上翅膀吧!为你们的梦想扬帆起航吧!每一位老 师会真心的为你们保驾护航,让你们在摇篮中茁壮成长!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中学时代》 【学习目标】,并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能够用课堂、学会歌曲《中学时代》1
乐器为歌曲伴奏。、理解中学时代的重要性,珍惜中学时代的学习机会,竖立为2
社会服务的理想。【学习重难点】,并理解其深刻的哲理。能够熟练的演唱好歌曲《中学时代》 【学习内容】、歌曲《中学时代》
1、歌曲常见的音乐结构一段体2 或 ABA ;三段体 AB;二段体 A。ABC 【教学预设】、很多同学可能对中学抱有很多的想象,也会有些迷惑。
1、配乐诗的形式拿来演唱,可能学生对音高上只能听老师范唱2
来衡量了。【教学措施】人生的转折点等来黄金时代、老师通过讲解中学时代的重要性、启发学生珍憯学习光阴,竖立长大为社会服务的远大理想。【教学准备】手风琴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导语 探它是我们求知、人生道路上最迅丽多彩的年华是在中学时期,索、建立友谊、增长智慧的黄金时期,也是我们认识世界、懂得人生 的关键时期,因此、它值得珍爱、也确实让人难以忘怀。视唱练习:《蓓蕾之歌》主旋律)三(师:同学们!我们今天就是中学生了,对于中学时代,你曾经的理解和想象是什么呢?你又应该以怎样的形式来度过你的中学时代
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中学时代》歌曲。
(四)学习过程: 作品分析: 1.()作词作曲者:王晓岭和戴于吾;这首歌词是非常好的诗歌,1主也是一首歌颂了美好的中学生活,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学校生活,《中学时代》里“系着红领巾迈进校门,戴着团徽走题鲜明、深刻。向未来”;这些点睛之笔读来令人感动。)讲一讲:中学时代是怎样的一个时代。2(学生讨论(略——))下面老师用一首歌曲来表达“中学时代”,请同学们认真听3(一听,看看哪位同学能说出老师心中的“中学时代”是怎样的时代?)播放歌曲《中学时代》4(学生讨论:(略——)师:老师心中的“中学时代”就是一个珍惜时间的黄金时代,只
才是我们将来为祖国的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有珍惜时间学好本领,老师也希望同学们能在这个黄金时代里快快乐乐中学时代最宝贵的,的成长,认认真真的学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歌曲《中学时代》5(朗诵《中学时代》,熟悉歌词,感受歌词的美。
a、附点、减时线、增时线、2/4大调、B讲解作品的调性为降
b
连音线、小节线等。
视唱简谱,熟悉歌曲旋律。c)高声区大跳音程的跳跃6(师范唱,学生模唱 a 慢速练,待准确后再演唱 b)长音的时值要求学生要把握好7()遍3—(1)师带唱歌曲《中学时代》8()学生跟着老师的手风琴有表情的演唱歌曲。9()分小组练习歌曲《中学时代》要求尽量背唱歌曲10((老师巡堂指导学生练习唱歌)(师再反复教几遍。让学生讨论找出认为难唱的乐句或乐段;)11)全班有表情的齐唱一遍。12()师:今天我们在速度的变化中体会一下歌曲。(学生排练13(中——老师指导——)
(五)扩展 欣赏水木年华的《中学时代》,感受歌曲的不同。
(六)课堂小结
我们今天不但学习了歌曲《中学时代》,而且还懂得了珍惜中学不辜负老师和家长把握好每一寸学习光阴,时代这个黄金学习时代,的期望。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校园的早晨》
【教学目标】、会唱歌曲《校园的早晨》。激发学生热爱学校、热爱祖国的1 情感。、掌握反复跳跃记号等乐理知识。
2、能认真聆听乐曲《校园的早晨》,体验乐曲中活泼可爱、亲3 自编自演。切自然的情感,并能随乐舞动,【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教学难点】、切分音和强位出现休止符,增强了歌唱难度;1、根据歌曲自编自演。2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听《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导入新课。今天,我们要学一首1 校园歌曲《校园的早晨》。
二、歌曲简析、乐理、节奏
A+B+A、三段式1、反复跳跃记号2、弱位起音、切分音3
ⅹⅹ∣ ⅹ ⅹⅹ ⅹ0、︱4
三、学唱歌曲,听一听并思考:这首、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校园的早晨》1
怎样的情绪? 歌曲描述的是哪里的场景,表达
、有感情地朗读歌词。2 师:哪位学生用刚才这位同学所说的情感来读第一段歌词。、重点学唱第一段。逐句教唱,讲授重点、难点乐句,并加强3 练习。所以出现很多强位因为我们这首歌是以校园生活为素材的,师: ∣ ⅹⅹ ⅹ ⅹ 0 ∣ⅹ 上的休止,使音乐显得活泼可爱。打的声音不要太大。打节奏要清晰,老师伴奏。学生齐唱第一段,、学唱第二段。4)分句指导歌唱(同上)。1()重点练唱:有强位休止符的乐句;有切分音的乐句。2()学生齐唱第二段,老师伴奏。3(、学唱第三段,重点学唱最后一句,齐唱第三段。5、齐唱《校园的早晨》。6)按怎样的顺序唱?1()边打拍子边跟录音机唱,纠错。2()边唱边打拍子,老师伴奏;左一下右一下;表现出活泼可爱3(的样子。一至四名学生用自编舞蹈表演再现第一乐段所表现歌表演。
四、出来的场景。
五、小结,我们感受到 《校园的早晨》-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校园歌曲快乐的校园是我们 亲切自然情趣。了音乐中显现出来的活泼可爱、热爱校园的一草一木、我们要热爱校园,成长的又一个摇篮,要
爱老师、爱同学、爱自己,我们更要爱家爱国爱人民!课后反思:
第二单元《祖国颂歌》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歌唱祖国》 【教学目标】、学唱《歌唱祖国》,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通过教1
唱歌曲培养学生控制力度变化及用气息支持歌唱的能力。、通过讲解音乐知识、分析歌曲,使学生初步掌握分析二段体2 及三段体歌曲的方法。、通过学唱简谱,使学生掌握住唱音准的方法。3 【教学重点】、唱音准的方法。12、掌握歌曲的情绪及演唱方法。
【教学难点】、对歌曲情绪的处理。1、个别节奏的掌握及演唱。2 【教学方法】 视唱法、练习法、赏听法。
【教学用具】
电子白板、手风琴。【教学过程】 复习音高。学生唱出基本音阶(上行、下行)
一、导入新课:
二、教授新课:
、学习唱音准。1介绍几种唱准音的高低是学会识谱的关键。怎样唱准音的高低,练唱音准的方法:练唱音阶是练唱音准的第一步。可以从自)、以词带谱法。1(己唱得较准的歌曲中找出部分曲调,帮助练习。再如:《歌唱祖国》1的练习,帮助我们 32 中:从今走向繁荣富强,通过小节54 将1234567的音阶练唱准。在练习过程利用手风琴等乐器边奏边唱或先奏后唱来练习。)2(中,要特别注意听自己唱出来的音与乐器奏出的音是否一样高。不容易唱准的旋律可以采用搭梯子的方法对于一些跳进的,)3(3-3的八度,我 如《说句心里话》的开始:说句心里话 来练习。们可以用搭梯子的方法来练习,即从“3”开始,顺着梯子-456712唱到3,这样反复唱几遍,然后抽掉梯子,直接唱3-3。第 阶的梯子。176543来帮助练习。二小节的13可采用下行音
注意主体。,边听边看曲词,、听歌曲2出生,江苏无锡人。青年时期在上1918王莘,、作者简介:3年到延安鲁艺跟冼星海、吕骥、向1938海参加抗日救亡歌咏运动,解放后入中央毕业后在华北联大文艺部音乐系任教。隅等学习音乐,《战斗生 主要作品有歌曲《边区儿童团》、音乐学院作曲系进修。产》、《愉快的劳动》、《歌唱祖国》、《祖国颂歌》及歌剧《义和、团》《煤店新工人》等。月。9年1950作于由王莘作词作曲,《歌唱祖国》: 简介作品、4
第五篇:湘版六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
小学六年级音乐教学计划 周雄华 教学目标:
1、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参与音乐活动
2、培养音乐感受与鉴赏的能力
3、培养表现音乐的能力
4、培养艺术想像和创造力
5、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
教学重、难点:
1、能够用抒情、连贯的声音或热情激动的声音进行演唱,表现歌曲的感情
2、二声部歌曲的演唱
3、感受五声调式音阶:尝试用五声音阶进行旋律创作
教学内容:
1、学习歌曲《中华,各族儿童幸福的家》、《猜调》、《太阳出来喜洋洋》、《欢乐颂》、《采茶灯》、《铃儿响叮当》
2、欣赏乐曲《我的祖国》、《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土耳其进行曲》、《邮递马车》、《雪橇》
教学措施: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创作、以个人为单位进行单独辅导
2、运用学生喜欢的方式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
3、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愤。
目 次
课 题 周 次 节 次 我的祖国 1 2 爱心的奉献 2 2 西南音韵 3-4 4 丰收乐 5 2 音乐家贝多芬 6 2 京调 7 2 海峡两岸 8-9 4 卖火柴的小姑娘 10 1 马车和雪橇 10-11 2 新年音乐会 11-12 2 选唱选听 12-13 3
我的祖国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我的祖国》、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懂得独唱与合唱的区别。
重点:在于欣赏好《我的祖国》熟记旋律,回简要地分析歌曲的情绪,力度,速度;A B 两段的对比。
难点:学唱歌曲的A 部分,(注意:情绪,力度,速度)课前准备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教材分析《我的祖国》是电影《上甘岭》的插曲,是一首合唱曲。由教师介绍“抗美援朝”。(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随即打着联合国的旗号公然出兵干涉,并将战火烧到了中国鸭绿江边。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战场,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10月25日,抗美援朝战争正式爆发。)
三、欣赏歌曲
3、听老师范唱,想“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4、讨论:歌曲可以分几部分?
5、两部分的情绪是一样的吗?为什么?
6、第一部分的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第二部分为什么和第一部分有所不同?
7、试着让学生唱一唱,以加以体会。
8、讨论:这首歌曲你听了最大的感受是什么?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为什么要处理成独唱加合唱,独唱表达了什么?合唱又起什么作用?
9、让学生根据歌曲的速度、情绪、不同的力度演唱。
10、第一部分是在赞美祖国的秀美江山,充满了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第二部分表达了对祖国无限的自豪感。
四、学唱歌曲指导学生根据用赞美的情感和自豪的情绪演唱歌曲。(分领唱和合唱。)
五、你欣赏了这首《我的祖国》你心里有什么样的感受吗? 板 书 设 计
《我的祖国》是电影《上甘岭》的插曲 第一部分:赞美祖国的秀美江山 热爱
第二部分:赞美祖国的强大 自豪 课 后 小 结
中华,各族儿童幸福的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复习上节课所学歌曲(1)、视唱全曲,(2)、分组演唱
三、新课教学(1)、默念歌词一遍(2)、随琴轻声把歌词唱一遍(3)、随琴在心里唱一遍。(4)、视谱((5)、学唱歌曲(6)、注意歌曲力度 整体演唱
(1)、请学生担任领唱(2)、演唱全曲
(3)、升华情感:说说歌曲内容,所要表达的情感(5)、表现:带着深厚感情再一次演唱歌曲(分角色唱:领唱1和领唱2,其他同学当群鸟)
五、总结全课
老鸟、小鸟 教学目标:
1、能学会用和谐、圆润的声音演唱绕口令二部合唱曲
2、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感受互相奉献爱心的美好情感。
3、能主动积极地参与二部合唱,从中享受集体合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学会《老鸟、小鸟》这首二声部歌曲。教学难点:学会用和谐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很久很久以前,森林里住着许多漂亮的小鸟,因为鸟的数量很多,渐渐地这里成了鸟儿们的王国,鸟儿们每天聚在一起,快乐的舞蹈,愉快的歌唱。
二、复习下滑音
三、音程练习:
1、单音程:
2、和声音程:(1)、视唱全曲,(2)、用鸟叫声“啾啾”唱一遍。
四、歌曲练习:
1、瞿希贤简介(女作曲家,自幼爱好音乐。1948年毕业于上海国立音专作曲系,曾从师于弗兰克尔(德籍教授)、谭小麟教授等。解放后,长期在中央音乐学院音工团和中央乐团创作组工作。)
2、整体听赏。
3、学习第二、三乐句。(小鸟们的歌声)(1)、随琴默唱歌词一遍
(2)、随琴轻声把歌词唱一遍(用和谐的声音来演唱)
4、学习第五乐句。(老鸟们的歌声)(1)、随琴在心里唱一遍。(2)、合唱一遍,并加上拍手的动作
5、学习第一、四乐句(老鸟与小鸟的对唱)
(1)、学唱第一句(老鸟的声音轻松宽厚,小鸟的声音轻巧圆润)(2)、学唱第四句(饱含深情)
6、学习第六乐句(群鸟欢歌)
7、整体演唱(1)、复听全曲
(2)、简释绕口令歌曲:歌词简单重复(3)、演唱全曲
(4)、升华情感:说说小时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是怎样照顾你的?父母年老时,你会怎么做?
(5)、表现:带着深厚感情再一次演唱歌曲(分角色唱:领唱1和领唱2,其他同学当群鸟)
五、总结全课(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二部歌曲,并从中感受到了奉献爱心的美好和甜蜜,懂得了用纯洁善良的心灵来汇报社会和家庭。我们的生活将是充满爱的生活,我们的世界将是充满爱的世界。)听赏 《飞来的花瓣》 教学目标:
(一)在演唱与欣赏活动中感受、体验青春的气息,激励学生珍惜青春年华。
(二)能够根据节奏、旋律特点,理解歌曲的情绪,并用热情、欢快、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三)感受、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记住主要的音乐主题
(四)聆听合唱《飞来的花瓣》,感受其音乐情绪,并能够为不同段落选择适当的形容词来概括其音乐特点。教学重难点:
1、复习歌曲《老鸟,小鸟》
2、听赏乐曲《美丽的花儿》、《飞来的花瓣》
3、领会其歌曲与乐曲的思想含义 教学用具:
磁带、教科书、录音机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师生问好!
2,悄悄地春天来了,春雨润物细无声,春天的到来,让花儿都开了,小树都发芽了,花瓣也悄悄地飘向我们,现在我们带着春天的思绪一起来听听《飞来的花瓣》。
3,边听边想:歌曲表现了学生对老师的一种什么样的感情?(生反馈)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真挚谢意及无比崇敬之情。
4,听第一段,边听边想:第一段表现了老师对学生怎样的一种思想感情?(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教导的一种感激之情,用花瓣一样的信件表达了对老师的无比怀念、对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
5,听第二段,边听边想:这一段采用了什么样一种合唱形式?三个“回答老师”表达了对老师的一种怎样的情感?(学生反馈)
6,学习歌曲第一段,听老师演唱歌曲,生听。学生跟着老师的琴学习歌曲第一段
猜 调 教学目标:
能学会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有韵味地演唱歌曲《猜调》,并从中感受和体验少年儿童嬉戏游玩时天真活泼的生活情趣。
教学重点、难点: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有韵味地演唱《猜调》。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
2、师:云南是中国拥有少数民族最多的一个省,刚才民歌组的同学为我们介绍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云南民歌,今天我们来唱一唱云南的少儿歌曲。请听。
3、听赏《猜调》
4、提问:
(1)、歌声在问什么?你能否尝试模仿?(2)、这首歌运用了声乐演唱形式中的哪一种?(生:对唱)
教师小结:这是一首云南儿童游戏时对唱的歌,歌唱时因对方保持一定的距离,为了唤起对方的注意,并激起对方感情上的反应,所以往往开始先唱一个长长的引腔,再唱主要内容。通过一串串问题,对方以对、答的形式展开活动,问得巧,答得妙,妙趣横生。
5、学唱歌曲:
(1)、师生以对答等形式学唱歌曲旋律。(2)、跟伴奏唱歌词(3)、加入前倚音演唱 师:歌曲情绪上有什么变化?
生:(歌曲结尾处加入倚音,表现出对歌双方自信、得意的情绪,生动地表现出儿童顽皮、可爱的性格。)
(4)、用多种形式演唱歌曲。
(师问生答,生问师答,一问多答,多问一答。)
6、猜谜活动:(1)、学生分组讨论。
(设计谜语并用对歌形式表现。)(2)、学生参与表现。(分组进行对答游戏。)
7、课堂小结。
山乡的彩云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并掌握音程的概念。2、通过教唱《山乡的彩云》培养学生
⑴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⑵正确的理解歌曲内容,恰当的表达歌曲的能力。
⑶用明亮,有弹性的声音唱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揭示其思想性、艺术性,艺术的表达歌曲。
教学难点:欢快活泼的节奏速度。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初听歌曲,感受艺术性。
出示问题复听作品、边听边思考:
(1)山乡的景色是怎样的?
(2)山乡发生了哪些变化?
(3)你对„„千朵万朵落山窝‟‟有什么认识
(4)能不能想象出一幅改革开放之后的山乡巨变图?
2、揭示主题。
㈠、有感情的朗读歌词,指出衬词不读
㈡、讨论问题。
二、习唱歌曲:
㈠、分句听唱并分句赏析;反馈、矫正。
㈡、整体习唱与指导:
思考与讨论:
①:思考与练习之一。
②:衬词在歌曲中的表情作用。
③、为了把歌曲那活泼、欢快、热烈的情绪表现出来,哪些地方唱强些?
哪些地方唱轻些?
三、出示目标,并艺术的处理歌曲:
1、颁布目标。
2、艺术处理。
①独唱。
②领唱、齐唱、一唱众和。
板书设计:
山乡的彩云
──改革后的山乡巨变
──典型的节奏型
──衬词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栗子大丰收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学会用富有鲜明力度变化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栗子大丰收》,体验农村人喜气洋洋的生活情趣
(2)能仔细听赏民歌管弦乐曲《丰收锣鼓》,能听辨出主题2两次邀请安走势的直走乐器,并认识演奏这首乐曲的名字打击乐器。
教学重点与难点:能学会用富有鲜明力度变化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
一、交流。师:同学们,刚才你们踏着欢快的锣鼓声走进教室,是不是感受到了丰收的喜庆?今天老师要和你们一起去领略山乡丰收的壮景。
二、山乡晨曲
1、观赏山乡丰收场景图片,学生交流观后感。聆听山那边飘来的晨曲。
三、山乡的歌
1、学生用LU随琴轻声哼唱旋律。学生划拍认读旋律,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生生合作共同突破难点。全班跟琴齐唱全曲。
2、学唱歌词。老师范唱,学生听辨歌曲的情绪,注意歌曲中的力度变化。
3、参与表现讨论歌曲的演唱情绪。学生听老师演唱一、二乐句,体验后讲出一、二的演唱情绪是抒情、优美的。学生商议三、四、五、六乐句的演唱要求。(这部分在演唱时强弱对比要分明,要把看到山乡丰收景象后喜悦心情用欢快的情绪演唱出来。)学生演唱最后两句,体验结束句兴奋、幸福的感情,总结出用抒情、激动地情绪和明亮的声音将歌曲推向高潮。
四、庆祝丰收过度语:同学们,让我们一起为丰收的山乡庆祝吧!
1、听赏《丰收锣鼓》
2、复听乐曲,讨论交流。A、这首乐曲有几个音乐主题? B、仔细聆听主题2中歌唱性的主旋律,你感到第一遍的主奏乐器是();第二遍的主奏乐器是()。第一遍: 唢呐 二胡 笙第二遍:二胡 笛子 扬琴 C、讨论归纳师:这首乐曲有两个音乐主题,第一个主题音乐欢快热烈,第二个主题轻快而富有歌唱性。它们运用了二胡、唢呐两种不同的乐器主奏。旋律喜悦欢快,特别能体现喜庆气氛。
六、课堂小结师生共同回顾所学内容,请学生自由发言,资助评价。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的收获真大,从领略《栗子大丰收》的美丽,到听赏《丰收锣鼓》,我们一直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让我们再次随着《丰收锣鼓》的音乐跳起来吧!播放音乐,在欢快的歌舞中结束本课。音乐家贝多芬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了解歌曲创作的背景及贝多芬对人类音乐的伟大贡献。在学习中联系创作背景理解作品的感情,能自然有感情地歌唱。了解歌曲表达的中心思想——只有当人们都成为兄弟时,人类才能得到幸福
教学重点:拓展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了解贝多芬的生平,学习他与社会与疾病与命运抗争到底的伟大人格,并且运用乐器编小合唱。
教学难点:跨小节的切分节奏,要唱足时值,唱出重音,并控制好音量。
教学过程:
音乐导入、创设情景、引出新课
1、今天老师要带大家见一位音乐圣人:你们想知道他是谁吗? 教师弹奏《献给爱丽斯》片段,请学生说出是谁的作品。
2、提问:①你还听过贝多芬的哪些作品? ②他为什么被称为“乐圣”?为什么受到世界人民的爱戴和拥护?
3、现在老师就带大家走进美妙的音乐殿堂,去了解一下这位伟大的作曲家多芬。
二、走进音乐圣人——贝多芬
1、通过听故事谈谈你对贝多芬的认识。
2、结合课件简介“乐圣”贝多芬的生平。(简介: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1827)伟大的德国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生于莱茵河畔距法国不远的小城--波恩。他的祖父是波恩宫廷乐团的乐长,父亲是一个宫廷男高音歌手。贝多芬自幼便已显露出他的音乐天才,父亲急于把他培养成为一个象莫扎特那样的神童,从小就逼着他学习钢琴和小提琴,八岁时他已开始在音乐会上表演并尝试作曲,但是,他在这段时期中所受的音乐教育一直是非常零乱和没有系统的)
三、走进名曲——《欢乐颂》
1、欣赏《欢乐颂》
①结合课件通过欣赏《欢乐颂》的演出盛况,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②提问:听完这首合唱曲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2、学唱《欢乐颂》
①提问:你想用什么方法学习这首歌? ②试用学生提出的方法学唱,解决难点。
③全体齐唱,相互评价指出不足之处,并提出修改意见。④教师指挥,全班有感情地齐唱。
四、拓展、延伸、运用
1、教师出示沙锤、串铃、双响桶、碰钟、三角铁,学生齐答这些乐器的名称,并找个别同学示范演奏方法。
2、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将《欢乐颂》这首歌根据自己的理解运用这些乐器自编合唱。
3、分组上台表演,相互评价。
4、教师总结引导学生合唱要“动”起来,要有创新,应在队型和变化方面多下功夫。
五、小结
1、用一句话说出你了解的贝多芬。
2、我们从他身上学到了哪些精神?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演唱《土拨鼠》
2、欣赏贝多芬的部分音乐作品片断 教学目标:
1、启发学生用悠长平稳的气息,柔和连贯的歌声,唱出主人公对土拨鼠的怜爱和亲切的情感,体会流浪者的积极向上的精神。
2、通过音乐素材类比,分析歌曲的音乐元素,更好的表现歌曲。
3、通过听、唱、感受、欣赏贝多芬的部分作品,初步了解贝多芬的生平人格魅力和作品魅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分析歌曲的音乐元素,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音乐的表现形式。
2、了解音乐家的生平,通过对其音乐作品的欣赏、感受,学习音乐家不屈不挠的坚强性格。初步培养学生理解思想内涵深刻的音乐作品能力。
教学过程:
一、音乐导入,创设情景
1、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两首音乐的片断请大家欣赏,听完之后谈一谈这两首作品在内容和情绪上有什么相同之处?(播放小提琴曲《思乡曲》、交响曲《念故乡》片断)
2、提问小结:游子飘零他乡的孤独与凄凉,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3、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表现游子思念亲人、家乡的歌曲《土拨鼠》(出示课题),播放录音或范唱。
4、通过欣赏,你想知道什么?
二、以问激情,再次感受
1、大家都知道这首歌的曲作者是——贝多芬(出示贝多芬的肖像图),请你说说你看到他的第一感受。
2、学生各抒己见,谈感受。
3、这样一个看似冷漠的人怎么会写出如此深情地歌曲呢?请大家再把这首歌曲欣赏一遍。在欣赏的过程中要求: A、请你把你认为应该吸气换气的地方用笔标注一下。B、找出这首歌曲中最常用的几个音是什么?结束音是什么?(3 6 1)
三、分析歌曲的音乐元素:调式、速度、力度。(1)范唱《土拨鼠》的歌谱,找出歌曲构成的主干音和结束音,并出示另外两段类似《土拨鼠》的旋律(谱略),请同学们哼唱,也找出它们的主干音、结束音。得出结论:旋律主干音是6 1 3,并且以6结尾,这样一类的歌曲通常被称为小调歌曲,演唱情绪抒情、优美。(2)复听歌曲《土拨鼠》,找出比较相同的乐句,对比一、二部分不同的力度、速度和情绪的对比。前一段旋律比较平稳、感情比较平静,后一段旋律上行,情绪显得较激动。(3)找出歌曲的高潮部分,讨论如何运用力度来演唱歌曲的高潮部分,恰当的表现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前一句用稍强的的力度来表现对家乡的思念,后一句用稍弱的力度来表现那种无可奈何的心情)(4)完整的演唱全曲。
四、歌曲的表演
1、学生分组表演歌曲 要求:每组设计一个表演形式(领、齐,打击乐,拍手击凳等形式)
2、表演赏析
第六课 京调 课时:2—1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京剧艺术的基础知识,为进一步学习音乐与戏剧的关系打下基础。
2、让学生在京剧欣赏中感受京剧的艺术美,提高对京剧艺术的鉴赏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民族文化艺术的情感及民族自豪感。
3、通过欣赏《京调》,通过欣赏可以引起学生对京剧的兴趣。引起他们对我国戏曲的兴趣。教学重点与难点:
1、京剧的行当划分及京剧表演。京剧行当的辨认 2、感受歌曲的欢快活泼的情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迄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它到底有哪些值得我们欣赏、令我们骄傲的地方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京剧。
二、走近京剧
1、京剧的四大行当
师:请第一组同学说说你们了解的是京剧哪方面的知识。
l)、说一说
生:京剧根据人物的性别、个性等把人物分成四大类,就是我们所说的四大行当:生、旦、净、丑。
2)、演一演
师:介绍完四大行当,想不想看看他们自己来演一演“生、旦、净、丑”?如果表演得好,就给他们喝彩鼓掌,好不好?
2、京剧的伴奏乐器 l)、说一说
生:(强调京剧中音乐的重要性,京剧伴奏乐器在京剧中的地位。)
师:那就请你来给大家介绍这些乐器吧。
2)、听一听
师:说到乐器,就让我想到京剧的音乐,脑海中便会出现那些对京剧百听不厌的戏迷们……你在家里或电视中有没有看到过京剧迷?请你学学戏迷听京剧的样子。
3、京剧的脸谱
1)、看脸谱、说脸谱
师:大家仔细看看这些脸谱,并说说你的发现,然后请搜集京剧脸谱资料那一组同学评评。生:(先评价大家说的,然后说说京剧脸谱的资料)。
京剧脸谱是表现人物的面貌,揭示人物的类型、性格、品质、年龄等综合特征的道具。京剧脸谱通常分净角与丑角脸谱两大类。脸谱又是一种富有装饰性的图案艺术,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它的每一种颜色表现的人物性格都是各不相同的:
蓝色:表示刚强、粗犷,桀傲不驯;红色:作为主色,表示忠勇义烈,比较典型的如关羽;黄脸:象征骠悍、凶残、阴险,工于心计等性格;白脸:象征阴险、狡诈等性格,如曹操;黑色:象征刚烈、勇猛、粗率、鲁莽,如包拯、张飞。
3、京剧的表演形式
欣赏与分辨 师:请欣赏现代京剧《红灯记》中的选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师:请你说说这出戏中有几个角色?出现了几大工夫?
生:有两个角色:铁梅、奶奶。铁梅应该是花旦,奶奶是老旦的角色。其中出现了唱、念、做三大工夫。
三、唱京剧《龙里格龙》
师:今天全班同学都展示了自己精心搜集、准备的京剧的各种资料,相信大家对京剧应该有更深的了解了。老师也准备了一首具有京韵的歌,和大家一同分享。
1、听赏与交流 师讲解:歌曲《龙里格龙》是利用传统京剧音乐素材,采用现代歌曲创作手法创作的一首“京歌”。音乐风格既有京剧传统的神韵又有时代精神。演唱它将给大家带来一种愉快而又别具一格的京剧音乐体验。
2、再听《龙里格龙》
①思考:歌词和曲谱有什么特点?
生:这是一首分男女声演唱的二声部歌曲。歌词只有“龙里格龙(咚)”,没有实际意义,是京剧音乐中的一种传统习惯用词。
4、唱歌词
l)、念歌词“龙里格龙(咚)”
②学生念词:“龙里格龙(咚)”。
2)、分旦角、生角唱词
3)、集体合作演唱《龙里格龙》
5.自主设计表演
l)、启发学生上台分别扮演“生、旦、净、丑”,各自设计适合各角色的动作,随音乐《龙里格龙》依次出场表演、造型。“净”和“丑”角可带上脸谱表演。
2)、教师进行评价,请学生做票友,在精彩的地方鼓掌、喝彩。
3)、全班起立,分旦角、生角加上动作表演唱《龙里格龙》。
四、总结,延伸
1、谈感想
师:今天我们了解了京剧的一些知识,大家是不是有一点喜欢京剧了?有什么感想?请你说说。
(学生自由发言。)
2、介绍京剧的发展 师:京剧虽然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但是它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地发展。现在,除了古装的传统京剧以外,还编了许多现代京剧,像著名的《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但它们的唱腔并没有变。因此京剧被外国人称为东方歌剧,还有的被改编成歌曲的形式演唱,很受大家欢迎,像《唱脸谱》、《我是中国人》等,都已在祖国的大江南北传唱。在座的同学如有兴趣,可在课外多听、多看、多学,为宏扬我国传统的京剧艺术出一份力。
五、结束
播放京剧武场音乐、做跑龙套动作出教室。第六课 京调 课时:2—2 教学目标:
1、感受、体验我国民族民间艺术宝库里戏曲中的京剧音乐风格与韵味,进一步激发对民族民间音乐的热爱。
2、学习现代京剧选段《我们是工农子弟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亲身实践、体验“二黄”、“西皮”的唱腔,并学习英雄人物的高尚品格。
3、聆听《京调》,表演《说唱脸谱》,进一步体验以京剧音乐为素材而创作的浓郁京韵,学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教学重难点 了解京剧 教学重点与难点: 感受京剧的韵味 教学过程
一、聆听《我们是工农子弟兵》 1.从戏曲知识导入。
(1)戏曲是一种综合艺术。集文学、音乐、美术、表演、武术等为一体,是我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我国戏曲剧种有三百几十种。其中京剧是影响较大的大剧种之一。京剧产生于北京,有二百多年历史。早在1919年京剧大师梅兰芳赴日本演出以来,京剧频繁走出国门访问演出,对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作出重大贡献。
2.介绍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初听唱段《我们是工农子弟兵》并作简介。3.复听《我们是工农子弟兵》,感受其韵味。4.简介戏曲音乐的主要因素。
(1)地方语言:戏曲唱腔的产生是以地方语言为基础。
(2)唱腔风格:唱腔是区别剧种的主要标志,京剧是以西皮腔和二黄腔为主的音乐风格。本唱段是二黄腔。
(3)伴奏特色:京剧的伴奏特色是三大件—即京胡、月琴、小三弦及锣鼓点等。
5.聆听《我们是工农子弟兵》,学生可以轻声跟唱,以体验京剧的音乐风格及剧情中的人物的品格。
二、表演《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1.介绍现代京剧《红灯记》剧情聆听《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并作唱段内容简介。2.解释:“西皮流水”,西皮是腔、流水是板。
3.将全唱段分解成4句,分句跟随音带反复学唱,跟唱时教师指导学生用手指打着“板”(强拍)“眼”(弱拍)跟唱。唱会一句再唱下一句。一句一句学唱。第一句:从开始到“不登门”。第二句:从“虽说是”至“还要亲” 第三句:从“爹爹和奶奶”至“猜出几分”。第四句:从“他们和”到“红亮的心”。
演唱时指导学生用假嗓唱,音量不要大。分句演唱时,教师适当点拨每句的情绪的起伏。拖腔处要提醒学生仔细听,认真模仿,这是唱出京味的关键。4.在分句唱好的基础上,随录音完整地跟唱。
三、课后小结
第七课 海峡两岸 课时:2—1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福建民歌《采茶灯》,感受中国民间音乐特有的风格,想象乐曲所表现的南方山区茶园的迷人风光和人们劳动时的愉快场面,并了解茶的生长区域和茶乡的风俗民情。
2、通过模仿、律动等实践活动,学会采茶舞的基本动作,并能根据音乐情绪的变化进行即兴表演。教学重、难点
1、欣赏乐曲《采茶灯》,感受乐曲特有的民族音乐风格
2、学跳简单的采茶舞蹈
教学过程
一、民俗风情导入
教师从藏族舞蹈中献哈达奉酥油茶的动作引导学生思考美味的酥油茶的原料——茶叶的由来,启发学生进行简短讨论,为欣赏《采茶灯》做铺垫。
二、欣赏《采茶灯》
1、初听乐曲,初步感受音乐的情绪
2、展开讨论
用语言描绘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想象,或用形体语言表现采茶姑娘挑担上山、下山、背茶篓的动作体态。
3、复听乐曲
观看茶乡的风光片,感受乐曲段落情绪的变化,想象各部分所表现的内容。
三、创设情景、综合表演
在律动的基础上随着《采茶灯》乐曲,相互合作,根据乐曲情绪综合表演。
四、拓展:欣赏茶艺表演
播放一段茶艺表演的录象或教师亲自进行茶艺表演,让学生品尝新沏的茶,师生共同讨论茶在日常生活中的意义。
六、跟着乐曲,“担”着茶筐走出教室
第七课 海峡两岸 课题:愿祖国花好月圆 课时:2—2 教学目标:
能用柔美、圆润的声音连贯的有感情的演唱《愿祖国花好月圆》,体验歌中盼望台湾早日回归祖国怀抱的情感。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
一、说愿望 师:我们无时无刻不盼望着台湾回归,台湾同胞也时刻盼望着回到母亲的身边,同学们,你们有什么愿望?
学生展开想象,自由回答。
二、朗读歌词
师:在这花好月圆的夜晚,让我们来诉说自己美好的愿望吧!(课件:《花好月圆》音乐)
1、师配乐朗诵歌词第二段。
2、请全体同学配乐朗诵歌词第一段,体验情感。
3、分角色朗读。第一段:大陆小朋友 第二段:台湾小朋友
三、学唱歌曲
1、听琴哼曲
师:刚才我们有感情的朗诵了歌词,现在请同学们用声音来表现心中盼望回归的情感。
2、听琴唱谱 分男女生接龙演唱。
3、依谱唱词
师:同学们还能用什么不同方式来演唱歌曲呢?
4、合作演唱
分男女声对唱,一领众合,一部分哼唱、一部分演唱歌曲等。
5、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师:让我们将这美好的歌声录下来,寄给台湾的小朋友,大家共同期盼台湾早日回归到祖**亲的怀抱吧!将师生演唱的歌曲录音。
四、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欣赏了台湾的民歌,了解了台湾的风土人情,大陆和台湾血脉相连,那份感情是深深的台湾海峡割不断的!我们相信,终有一天,台湾会回到祖国的怀抱,让我们祝愿祖国早日统一,愿祖国花好月圆!
第八课 卖火柴的小女孩 课时:1—1 教学目标:
1、能够学会有感情的朗诵《卖火柴的小女孩》。
2、能够用合适的背景音乐为《卖火柴的小女孩》配乐并进行朗诵。
3、能主动积极地参与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教学重点难点:
选用合适的背景音乐为《卖火柴的小女孩》配乐并进行朗诵。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背景音乐,并积极大胆的参与表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我们“闪客大擂台”栏目做客。大家平时喜欢看动画片吗?你们想知道一部好的动画片是怎么制作成功的吗?你可以根据动画片的内容把他即兴模仿表演出来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尝试一下,我们栏目今天要给大家推出的是一部同学们都很熟悉的童话剧,下面我们首先来听听这部影片的插曲。
2、请你们告诉我这幕童话剧的名字和他的作者,今天我们栏目就是要请大家为这幕戏进行后期制作,首先,请你们完整地看一下这部影片,并结合你们学过的课文,想象这幕童话剧大致可以分为几段?
(课件播放没有声音的动画片)
二、体验探索
1、通过语文课的学习和刚才的观看,大家都知道这童话剧可以分为三段,下面请大家给每段起个小标题吧!
2、大家觉得这部动画片少了什么?
3、接下来,我将邀请大家一起来完成这部动画片的制作,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大家分为三组,分别是“朗诵组”、“配乐组”和“表演组”。我给你们准备了一些道具,请看大屏幕。
4、各组的方案都基本出台,下面我们分别来看看 学生可能出现的方案
第一段 寒夜卖火柴 《悲歌》
第二段 五次点火柴 《祝你圣诞快乐》《梦幻曲》 第三段 冻死在街头 《梦幻曲》或《悲歌》 分组上台展示
三、综合表演
1、学生集体合作表演
2、生生自评互评,老师引导,归纳学生意见,评出最佳表演组合。
四、总结全课
第九课 邮递马车 课题:邮递马车 课时:2—1 教学目标:
1、欣赏、学唱日本歌曲《邮递马车》,听辩歌曲中的变化音级。
2、感受歌曲旋律的音高变化和节奏稳定的特点,体验马车奔驰向前及赶马车邮递员愉快的心情。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歌曲中改变正常重音的节拍。
2、唱好歌曲中的变化音级。教学过程:
一、出示一封信导入:
请学生帮老师来寄信,由此引出课题《邮递马车》,多媒体课件展示很久以前的邮递马车图片,了解邮递马车。
二、模唱练习:
2/
05 |35 36 |56 5ⅰ|5ⅰ 54|24 2 || 第一次跟师模唱要求唱出改变正常节拍的重音,唱准旋律的自由模进。即指导学生掌握和表现好歌曲所采用的音乐要素。
第二次跟琴模唱要求分男女声接唱,表现马车奔驰向前的情景。
三、歌曲教学:
(一)听听说说:
首先引导学生欣赏歌曲《邮递马车》,说说感受,试着分析歌曲的音乐要素和表现手法。然后师简介歌曲:这首由日本著名作曲家古关裕而写的歌谣情绪欢快。在期待着好消息的牧场年轻人听来,每天来一趟的邮递马车的马蹄声是多么清脆悦耳,于是充满希望的嘹亮歌声油然而起。歌曲中“啦啦啦”的衬词段落活泼、快乐、象年轻人跳动着的心那样起伏不停。这首歌在日本已传唱三十年,从七十年代起就在我国逐渐传播开来。
(二)听听动动:再次播放歌曲《邮递马车》,让生跟着老师随音乐拍节奏律动
(三)听听唱唱:
1、复听歌曲范唱,再次感受歌曲的力度、速度、节奏、旋律。重点引导学生听辩歌曲中的变化音级。
2、指导学生用„LU‟来跟琴哼唱旋律,然后指导学生模唱歌曲,师及时纠正咬字与音准。(加强歌曲中的变化音级)
3、让学生找难点句,师及时帮助解决难点。(即歌曲中的变化音级的教唱)
4、指导学生完整地跟琴声演唱歌曲。
(四)、唱唱演演:
1、让学生说说怎么来演唱好歌曲,哪些地方需怎样地处理演唱?
2、指导学生能音准、清楚、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体验歌词的内容及所表达的欢快情绪。
3、指导学生分两组,一组选用适合的打击小乐器表现马蹄声响,并随音乐按节奏敲击伴奏,一组同学演唱歌曲。
四、课堂小结、第九课 邮递马车 课时:2—2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铃儿响叮当》,让我们从中体验一个文化主题——对大自然的赞美,进一步激发我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歌颂。
2、通过歌曲《铃儿响叮当》的合唱训练,让我们从中体验到和声的美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演唱技巧。
教学重点、难点:
歌曲的赏析与演唱表现艺术处理的结合统一以及尝试用不同的音乐要素表现歌曲。
教学过程:
一、师:最近几天的天气可以说是春光明媚、春风拂面,非常舒服!大家能不能用声音来模仿一下春风是怎么吹的?用“WU”。
师在黑板上画出短促有力的短旋律线。学生用“LU”来演唱。(强弱对比)
师:我们来试一试加入音高和唱词又是一个什么效果。2/4
(1)5 - | 5 - | 5 - | 5 - | ……
WU ……
(2)33 3 | 33 3 | 33 3 | 33 3 | ……
叮叮 当,叮叮当,……
(3)11 1 | 11 1 | 11 1 | 11 1 | ……
二、学唱歌曲:
1、师:大家刚才表现的非常好,老师也想和大家比试比试。(单簧管演奏)演奏的音乐线条和刚才黑板上的哪条旋律线相似?
第一段: 单簧管低音区 《铃儿响叮当》B部分 缓慢
第二段: 单簧管高音区 《铃儿响叮当》A部分低声部 欢快
生答,师复奏,学生随音乐律动。
2、师:刚才老师演奏的曲子大家熟悉吗?
生答:《铃儿响叮当》!
师: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一起来学习这首《铃儿响叮当》!
师:大家都知道这是一首圣诞歌曲,是由美国的作曲家彼尔.彭特所作。
师:跟着老师的钢琴划拍视唱全曲。(低声部视唱,高声部评价)。强调:把坐在雪橇上的感觉唱出来。(高声部视唱,低声部评价)、4、师:这首歌曲的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生答:……第一段和第三段相似,第二段不同…… 师:第三段和第一段有什么不同?(结束部分不同)
5、讲解弱起。(B部分)
6、跟琴试唱歌词。
三、结束部分:
师:刚才我们听到了很多的音乐场景,首先是我们用声音模仿的圣诞老人马拉雪橇的场景,然后是歌曲,后来有出现了一个3拍子的变奏……你们回去以后能不能利用这些音乐素材来组成一个音乐故事或者一段音乐剧……相信大家会从中找到更多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