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财富中的法与德》教案2
《财富中的法与德》教案2
教材分析
本节引导学生认识“先富带后富”的意义、先富者应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1、知道先富起来应当有社会责任感和进取精神。(知识)
2、培养处理财富的能力。(能力)
3、形成感恩社会、努力进取的观念。(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课时安排
安排为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经济改革,首次在股市上获得财富的名人可能就是杨百万了。后来,杨百万的弟弟也跟着他炒股,也赚了不少的钱,但最后走上了吸毒之路……杨百万每每谈到这里,无不痛心疾首。他说:‘钱多了,有时候不一定是好事啊!’那么,富裕了之后,应该怎么办呢?‛以此谈话引出课题“饮水思源、锐意进取”。
二、新课教学
1、让学生看P.40第一个小字资料,教师提出问题:富裕起来后,邓明做了什么事情?邓明为什么要这样做?学生谈话后,教师可适当指点,再勾画相应语句。
2、让学生看P.40第二个小字资料,教师提出问题:企业家们通常做的有意义的事情是哪些?企业家们的行为告诉了我们什么?学生谈话后,教师可适当指点,再勾画相应语句。
3、让学生看P.42小字资料《富而思进闯新路》,教师提出问题:这位农民企业家有了钱之后,他做了什么事情?这份资料要说明什么道理?学生谈话后,教师适当指点,再勾画或齐读相应语句。
4、小结时,教师提出问题:通过这一节内容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谈话后,教师适当指点:富裕了,要饮水思源、感恩社会。富裕了,要与时俱进、锐意进取。
第二篇:《财富中的法与德》教案1
《财富中的法与德》教案1
成都列五中学大邑分校
教材分析
本节主要从反面事例说明要从合法途径致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1、知道致富不可以违法。(知识)
2、能正确处理致富和遵守法律的关系。(能力)
3、树立正确致富观念,不能见利忘义。(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课时安排
安排为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列举如下事例:
A.王某外出打工当建筑工人,一年挣了15000元钱。B.韩某私设赌场,一年获利30万元。
C.张某取得了一项科技发明成果,专利权被某企业购买,获利20万元。
D.贾某把自己的一批产品贴上某名牌产品的商标后出售,获利15万元。
E.李某是位个体餐馆的老板,年终交纳各种税款后,获利5万元。
F.王某购买了某企业的股票,年终获红利1万元。教师提出问题:上述致富行为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以此谈话引出课题“合法致富”。
二、新课教学
1、让学生看P.37《虚报十亩地》,教师提出问题:三个村官为什么被逮捕了?这份资料要向我们说明什么?学生谈话后,教师可适当指点,再勾画相应语句。
2、让学生看P.38小字资料,教师提出问题:吴某因为什么事被人起诉了?这份资料想要告诉我们什么?学生谈话后,教师可适当指点,再勾画相应语句。
3、让学生看P.39“交流”中的资料,教师提出问题:他们4人为什么被判刑并被处以罚款呢?税收是做什么用的,有什么特点?这份资料让你明白了什么?学生谈话后,教师可适当指点,再勾画相应语句。
4、小结时,教师提出问题:通过这一节内容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谈话后,教师适当指点:“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只有用法律规范经济行为,社会才能稳定和谐。每个人在获取财富时,要遵纪守法;在获得财富后,要依法纳税。
第三篇:第六课 财富中的法与德教案
第六课 财富中的法与德
1、如何理解“同富不同路”?
财富获得有多种办法和途径。无论什么方法,通过什么途径,都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获得财富,必须走合法的生财之道。
2、“法”与“义”的关系是怎样的?
法与德是紧密联系的。“义”是我们心中的“法”,在社会生活中,法律对人的约束是外在的,“义”对人的约束是内在的,才是最有效的。
3、见利忘义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可取的。在追求利益的时候应将“义’放在重要位置,符合“义”的利益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
4、税收的含义、作用和特点
(1)含义: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律规定,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基本形式。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2)作用:国以税为本。①国家铺铁路、架桥梁、建机场、离不开税收;②国防、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公共事业的发展主要依靠税收;③公务员、警察、教师等从事公共事业工作的人员的工资来源于税收。(3)特点: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
5、我国倡导的富民政策是什么?
“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这是我国倡导的富民政策。
6、为什么要富而思源、富而思进?
(1)“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这是我国倡导的富民政策。(2)富而思源,先富起来的人们担负起更大的社会责任,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不仅体现了个人品质,也是社会进步的需要和标志。(3)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创造、不断突破自我、超越自我。只有在新的起点上不断向前迈进、不断超越自我,与时俱进,锐意进取,才能永立潮头,走出更宽更广的道路。
7、勤俭节约的意义是什么?
(1)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修身、齐家、治国都离不开勤俭节约。(2)勤俭节约是治国安邦之道。
(3)勤俭节约是企业家取得成功的法宝。(4)勤俭节约是做人的美德。
8、保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的现实意义是什么?(1)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些人把勤俭节约当做“过时”的观念加以否定,这是不对的。历史教训告诉我们,即使国家足够发达了,我们的生活真正富足了,勤俭节约的美德也不能丢。在艰苦的年代,我们要用勤俭节约度过难关,在富裕的年代,更要培养勤俭节约的习惯。(2)作为中学生,正处在成长的重要时期,如果能够恪守勤俭节约的生活准则,必然有益于个人的成长;相反,如果从小就追求奢华,不但对国家和家庭不利,而且对个人的发展必然带来不良的影响。
第四篇:《财富中的法与德》教案3
《财富中的法与德》教案3
教材分析
本节引导学生认识勤劳节俭的意义,树立文明消费的观念。“勤俭节约”,既是经济问题,也是道德问题,更是关系我国公民整体素质的大问题。(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1、知道勤俭节约是中华传统美德。(知识)
2、学会正确消费。(能力)
3、树立勤俭节约、文明消费的观念。(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课时安排
安排为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有的人富了,走上了吸毒之路;有的人富了,走上了赌博之路;有的人富了,然后‘坐吃山空’。拥有了财富之后,应该怎么办呢?‛以此谈话引出课题“勤俭节约”。
二、新课教学
1、让学生看P.43第一个小字资料,教师提出问题:这些历史事实说明了什么道理?历史上因为奢糜而亡国的君主有哪些?学生谈话后,教师可适当指点,再勾画相应语句。
2、让学生看P.43第二个小字资料,教师提出问题:美国大富豪的做法让你产生了什么想法?你如果有零钱两百元,打算怎样开支呢?你能说出你的计划吗?学生谈话后(可以安排展示),教师适当指点,再勾画相应语句。
3、让学生看资料:
新华网北京2013年1月28日电(记者隋笑飞、赵仁伟、李铮、许晓青)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作出批示,要求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习近平是在新华社一份《网民呼吁遏制餐饮环节‚舌尖上的浪费‛》的材料上作出批示的。他指出,从文章反映的情况看,餐饮环节上的浪费现象触目惊心。广大干部群众对餐饮浪费等各种浪费行为特别是公款浪费行为反映强烈。联想到我国还有为数众多的困难群众,各种浪费现象的严重存在令人十分痛心。浪费之风务必狠刹!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各级党政军机关、各事业单位、各人民团体、各国有企业、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率先垂范,严格执行公务接待制度,严格落实各项节约措施,坚决杜绝公款浪费现象。要采取针对性、操作性、指导性强的举措,加强监督检查,鼓励节约,整治浪费。
教师提出问题:现代社会还需要勤俭节约吗?为什么?学生谈话后,教师适当指点,再勾画或齐读相应语句。
4、小结时,教师提出问题:通过这一节内容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谈话后,教师适当指点:勤俭节约是治国安邦之道,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勤俭节约是企业家取得成功的法宝,也是做人的美德。在艰苦的年代,我们要用勤俭节约渡过难关;在富裕的年代,我们更要培养勤俭节约的习惯……
第五篇:第六课_财富中的法与德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财富中“法”与“义”的关系,税收的含义、特征和作用。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归纳整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帮助学生明确“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财富观、价值观;明确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义务。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合法致富的重大意义;财富中“法”与“义”的关系。
3.教学用具 4.标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合法致富,依法纳税
『讲述新课』
教师: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生活中我们获取金钱的途径非常多,但是像任晓峰等那样获取财富可不对。这种抢劫的行为会对社会造成严重的危害,是违法的。像这种非法获得财富的行为日常生活中也有不少,大家能列举出一些吗? 学生:偷盗、抢劫、诈骗、虚假广告骗钱、卖假货、偷税漏税、贪污受贿等。教师:那么这些非法获取金钱的行为会有什么样的危害呢?
学生1:会影响我们的生活,比如如果允许抢劫和偷盗,那我们每天上街就不敢带钱了,社会变得混乱无序。
学生2:虚假广告和卖假货会让我们受到伤害,也会影响社会的公平竞争。学生3:如果允许非法获得财富,那么我们每个人的财富都得不到保障。„„ 教师:非法获得财富不仅会影响我们的生活,更影响市场的公平竞争,使社会秩序混乱,公民自身的合法权益难以受到保护。既然非法获取财富会有这么多危害那么大家觉得通过哪些途径获取的财富才是正当的呢? „„„„„„„„„„„活动一„„„„„„„„„„„
用多媒体呈现一些合法致富的事例,如工人在工作、农民在种田的照片
教师:那么大家还知道哪些获得财富的途径呢? 学生1:我爸爸妈妈靠上班来获得财富。
学生2:我家开建材商店获得财富。
学生3:我爸爸除了上班之外还搞一些专利技术研究,获得一定的报酬。学生4:我妈妈业余时间写文章挣一些稿费。
学生5:我妈妈业余时间买股票和基金也有一定的收入。„„
教师:合法的财富的获得有多种办法和途径。有人靠辛勤的劳动,用体力获取财富;有人靠科学技术,用知识获取财富;有人靠丰厚的资金,让钱生财;也有人用管理科学,让先进的思想为自己生财。但是,他们不论通过什么途径获取财富,有一点确是相同的,是什么呢? 学生:合法经营。
教师:要想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获取正当财富,必须做到遵纪守法。板书1.合法致富——法,外在制约
教师:那么获得财富,保护财富,仅仅靠法律规范够吗?
„„„„„„„„„„„„„活动二„„„„„„„„„„„„„„„ 展示材料,分组讨论。
材料一:北京“同仁堂”在“非典”流行、“非典方”中药材价格猛涨之际承诺不涨价,并不惜代价,不计成本地保证中药供应。同时,为了尽量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同仁堂”还将两条销量很好的“国公酒”的生产线停下来,用于煎制“非典药水”,满足顾客需要。
材料二:非典时期口罩价格翻了几番,熏醋卖到上百元;艾草熏香由2元一包涨至18元,西安 “金银花”从每千克20元卖到了130元,一些地方的大蒜、白醋价格暴涨几倍。
问题: 1.你怎么看待这两种做法?
(学生讨论略)学生1:我认为非典商家涨价挣钱是不对的,他们是在发国难财。学生2:我认为涨价没什么错,因为人们愿意买,没有人强迫。学生3:我赞同“同仁堂”的做法,因为有些钱能挣,有些钱不能挣。学生4:我赞同“同仁堂”的做法,因为虽然在非典时候没有涨价挣钱,但他却因此而赢得好的名声,大家都信任他,他的生意就越来越好,我们家就经常去“同仁堂”买药。
2.当法律无法规范的时候,财富若遇到道德,我们该如何取舍呢?
学生1:我觉得在财富面前我们首先应该讲道德。如果大家都不讲道德去获得财富,那么社会就会混乱。
学生2:有个词语叫“见利思义”,就是看见利要想到义,不义之财不可得。前面老师介绍的材料中出租车司机把别人落在车上的东西还给人家,我觉得这就是见利思义。
学生3:我觉得财富和道德有时候也不是完全矛盾的,可以双赢呀。教师:非常好,请你举一个例子。
学生3:比如“同仁堂”,虽然在非典时期没有涨价挣钱,但是他所赢得的声誉为以后创造了更大的财富。
教师:其实,我们所讨论的问题就是一个“义”和“利”的关系问题。我们知道,法律不可能规范生活中的每一个方面,而且有些人还设法逃脱法律的监督。我们所讲的合法致富的“法”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含义是“义”。“义”是我们心中的法。“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义之财不可得。“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利缘义取”。见利忘义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可取的,希望同学们做一个见利思义的人。
教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在获得财富的过程中,我们既要符合法律规定,也要符合我们心中的法,也就是“义”。那么根据刚才我们的结论,我们来分析一个案例。
„„„„„„„„„„„„„活动三„„„„„„„„„„„„„ 多媒体展示个案展,分析“义”“利”。谁的500万
一天,某彩票点销售员尹某给外出打工的彩民李某打电话称,李某委托其购买的一张彩票中了500万元巨奖。第二天一大早,尹某突然又打电话告诉李某说,自己忘记给他买彩票了。然而,李某得知该彩票点当天一注彩票中了500万元大奖,且中奖号码与他一直买的号码一致。4月17日,李某向当地警方报案。警方调查获悉,该大奖已被人领走,领奖是尹某的父亲和弟弟,为此,李某将尹某告上法庭。法院做出一审判决,判令尹父返还原告李某400万元(税后)奖金。一审宣判后,被告不服,上诉到省高级人民法院。省高级人民法院做出终审判决,维持原判。
教师:同学们,如果你是法官,你如何判这个案子,理由是什么? 学生1:我会判李某胜。
学生2:虽然我国的体育彩票是不记名、不挂失的,说持有彩票都可以兑奖。但是事实证明这张彩票却是是李某的。
教师:同学们分析得非常到位,法院最后判决的结果就是李某胜诉。大家知道,我国的体育彩票是不记名、不挂失的,也就是说谁持有彩票谁就可以兑奖。所以,马某持彩票兑得大奖。但是我国法律是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的。本案中,李某的证据显然胜过马某和尹某的证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九十二条规定:没有合法依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损失的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条规定: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所以,法院最后判李某胜诉。当然,法律对人的约束是外在的,有的人可以钻法律的空子或者设法逃脱法律的监督,比如本案中的尹某。那么在法律制约不到的空白点,如果没有证据来证明,那么财富的获得只有靠心中的法来约束,500万彩票巨奖之争,这实际是一场道德与金钱的较量,法律与金钱的碰撞。
教师:通过分析我们知道:获得财富要通过合法的方式和手段,法与义同源共生,法律的约束是外在的,道德的约束是内在的。板书2.合法致富——义,内在约束
教师:那么,我们应该持有什么样的财富观呢?
学生1:古人言:生财有道,以义为利,不以利为利。国且如此,况身家乎? 学生2:视不义富贵若浮云。学生3:财自道生,利缘义取。
学生4: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教师:用同学们的财富观分析一下,如果兑奖人拿彩票去兑奖,能不能得到完整的500万?
学生:不能,还要纳税。板书3.依法纳税
教师:他能不能不缴税呀? 学生:不能,税收具有强制性。教师:能不能少交点呀?
学生:不能,税收具有固定性。
教师:交了很多的税,能不能得到报酬呢? 学生:不能,因为税收具有无偿性。教师:这些钱交给谁? 学生:国家。
教师:国家用这些钱干什么呢?
„„„„„„„„„„„„„„活动四„„„„„„„„„„„„„„„ 播放公益广告《我们都依法纳税》。
教师:看了广告之后,同学们说一下税收有作用。学生:铺铁路、架桥梁、建机场、科技、教育„„ 板书4.税收的作用 教师:国以税为本。国家只有依靠税收才能实现他的职能,所以税收对国家建设十分重要。但值得一提的是,在税收如此重要的情况下,从2006年开始,我国免除了几千年来的农业税,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板书5.税收含义
教师:国家为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律规定,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基本形式。
板书6.依法纳税是义务
教师:正因为税收如此重要,所以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法纳税的义务。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活动五:(落实行动)„„„„„„„„„„„„ 教师:有的同学说我们青少年没有收入,我们也不是纳税人,没有纳税的义务。这种说法对吗?(学生发表看法)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纳税人,每天都在纳税。早上起床你要用水、用牙膏、买东西,这些都是在纳税。大家有索取发票的经历吗?在生活中我经常会遇见消费不要发票可打折的情况。问题:这时候我们是选择打折还是选择索要发票?
学生:应该向他们索要发票。因为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接受服务支付费用时主动索取发票,既是消费者对自身权益的维护,也是监督纳税人合法经营、依法纳税而应尽的义务。
教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税收具有强制性、固定性、无偿性,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所以偷税漏税损害了国家利益,就要受到法律的严惩。我们要依法纳税。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学生1: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学生2:获得财富既要符合法律规定也要符合道德要求。学生3:消费时候要索取发票,这是依法纳税的表现。学生4:纳税是我们的义务,我们要自觉纳税。学生5:护税光荣、偷税漏税可耻。„„
教师:同学们的收获真是不少。光学习知识是不够的,我们真正要做的是实践。树立正确获得财富的观念,做一个合格的纳税人,需要我们用一生去实践,希望我们共同努力做得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