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竹林桥小学电子教案管理制度
竹林桥小学电子教案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电子教案的使用效果,加强电子教案的管理,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一、教师电子教案在第一单元前附学期授课计划表,教学进度,每单元前页附单元教材分析,语文、美术、音乐、体育每单元有单元教学反思,数学、信息技术、科学每课时有教学反思。
二、提倡电子教案修改时进行资料的粘贴和夹页,提倡整课时修订和更改电子教案,每课时修改次数不限(但必须有修改),如修订较多可以把修改后教案附在原教案后。修改后部分加括号,字体设计为红色,原教案不能删除。
三、鼓励将下载打印的资料裁剪粘贴于教案,也鼓励把从网上下载优质教案(自己认为更好的教案)修改打印后粘贴于教案中。
四、教研活动定于每周四下午后两节为语文研讨时间,周五上午前两节为数学研讨时间,重点研讨下周上课内容,各年级由负责备本单元教案的老师主持研讨活动,并做好记载。(为确保教研活动的扎实开展,一次未到者扣0.5分。)
五、使用电子教案的教师必须接受学校不定期组织的对教师课堂使用电子教案情况抽查。抽查结果分为合格和不合格(合格指教学过程基本与电子教案相符,不合格指教学过程基本与电子教案不相符)。
六、教师所任教的所有学科的电子教案要求一致,严格按照字体:宋体,字号:四号,纸张大小16K,统一打印装订成册。
七、对教师课堂使用电子教案情况抽查结果不合格的教师将禁止其下学期使用电子教案。
八、下一学年带同一科目同一年级的教师,可使用上年度的电子教案,但必须用不同的笔迹进行再修改,必须更换教学进度,更新单元教学反思,补充单元教材内容分析。
第二篇:穿越竹林教案
第二单元 影视金曲
第三课时 《穿越竹林》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扩大学生的艺术视野,知道场景音乐与画面的关系。
2、通过对本节课所接触的音乐进行了解与感知,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音乐在影视艺术中的作用,并乐于参与讨论相关话题。
二、难点与重点
1、重点:通过聆听、分析等,了解影视音乐之场景音乐在影视中的作用。
2、难点:理解影视音乐之场景音乐与影像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
一)导语:谈李安执导的武侠片《卧虎藏龙》
——视频播放《卧虎藏龙》背景音乐。
看过李安执导的影片《卧虎藏龙》,觉得影片最引人入胜的是武打设计,最精彩的是人物对白,而最感人的则是其中的音乐。影片没有一般武侠片那种笑傲江湖的豪气,取而代之的是寻找江湖人文内涵的一种深沉思索与含蓄。在第73届奥斯卡金像奖提名奖中,电影《卧虎藏龙》获得10项提名。最终拿到最佳外语片、最佳摄影、最佳艺术指导、最佳音乐大奖。
今天,就让我们以电影《卧虎藏龙》中的两首音乐为例,来了解和感受场景音乐的魅力。
二)场景音乐赏析之一 —— 《夜斗》
1、——播放《夜斗》 思考:1)音乐与画面的关系?
2)请描述音乐力度、速度的变化与影片故事情节的关系? 学生回答后师小结:
影片中最叫座之处大概要数俞秀莲和玉娇龙夜斗这一场,青冥剑是影片的重要符号之一,它贯穿全片,是挑起矛盾、制造冲突的重要道具,片中的首场打戏便是因它而起。传统的中国鼓点一声紧似一声。两人在鼓声中凌空打斗,绝地奔走,鼓声所传达的意境竟是一个“打”字所不能达到的。1)打击乐——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烘托打斗场面的气氛。2)随着激烈的打斗场面,鼓声的速度、力度不断加以发展变化,充分烘托出紧张刺激的武打气氛,增强了动作的节奏感和力量感。那么,什么是场景音乐呢?(课件出示:影视音乐之——场景音乐:场景音乐是指影视进行过程中使用的音乐。)(除去片头和片尾音乐外)场景音乐是对某个具体故事情节或人物感情发展变化进行的铺垫、烘托和渲染,具有营造戏剧性高潮和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其作用:
1、描绘作用。主要用音乐渲染烘托画面的情绪与气氛;
2、推动剧情发展作用。
在这部电影中,于秀莲和玉娇龙的打戏在玉娇龙抢的青冥剑后,在于秀莲家两人第二次大打出手。随着激烈的打斗场面,鼓声的速度、力度不断加以发展变化,充分烘托出紧张刺激的武打气氛,增强了动作的节奏感和力量感。让我们来欣赏。3)——播放视频
(二)场景音乐赏析之二——《穿越竹林》
1、导语:有人这样来形容音乐和电影画面的关系——音乐与画面调情,调情两字虽用的不怎样雅致,可又恰如其分地表达出了两者的亲密关系。让我们来欣赏场景音乐之——《穿越竹林》。
2、让我们先来聆听箫的音色。(音色古淡而神秘,轻灵的节奏配合激斗的场面渲染气氛。)
3、播放《穿越竹林》音乐 ——思考:你都听到了哪些声音? 生回答后师小结:(箫的舒缓柔美、哀婉惆怅;人声的虚幻神秘、渺远空灵;大提琴的感叹、无奈。)
4、聆听、视唱箫演奏的旋律,感受其舒缓柔美、哀婉惆怅的情绪特征。
5、聆听、视唱大提琴演奏的旋律,感受其情绪特征。大提琴奏出的感叹、无奈的旋律,体现出人物情感与行为间的矛盾、犹豫。
6、复听《穿越竹林》音乐,在图谱上绘出人声吟唱的部分。
7、学生回答,师订正(要着重引导学生聆听这段场景音乐中,人声、箫、弦乐器多层次的音乐织体所产生的意境。)
四、对比分析:两段不同风格形式的配乐在烘托气氛、增强故事表现力方面起到了哪些作用? 学生回答后师小结:
(《夜斗》 音乐使打斗的气氛更加激烈,故事情节更加扣人心弦。《穿越竹林》音乐体现出两代人对爱情的态度及人性中欲望和自我戒律之间的矛盾冲突:玉娇龙骄纵任性;李慕白隐忍压抑。)
五、欣赏电影片段《穿越竹林》:结合音乐欣赏影片,感受音乐和画面的配合。(音乐的速度和力度的变化对影片的情绪会带来变化)
六、回顾上节课内容,学生总结概括影视音乐的分类及作用。
七、小结:
电影音乐中的场景音乐是必不可少的,不同的场景需要不同的场景音乐来烘托,因此可以说,影片的场景音乐为整部电影情节的设计、气氛的烘托、内容的彰显、主题的表达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让我们在关注电影情节的同时,来关注电影音乐。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们聆听并欣赏了《穿越竹林》,知道场景音乐与画面的关系及作用。通过本课的学习,扩大了学生的艺术视野,学生在聆听音乐时能结合剧情和画面来进行二维立体的欣赏,以充分感受音、画关系,认识影视音乐的功能和地位。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学生在感受这些经典影视音乐中,心灵得到陶冶和升华,审美修养得到丰富、加强和提高。
第三篇:小学电子教案使用管理制度
教师电子备课管理实施方案
教学质量的提升,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目标;走进高效课堂,也是我们梦寐以求的理想。但是,更多的时候,我们总是把力量用在了课后的辅导上,在听课时,我们的老师总是谦虚地说:“我没有备课!”相信大家没有说谎,我们真的没有抓好备课这一环节,课前忽视备课,课上稀里糊涂,课后拼命辅导。因此,我们要狠抓备课这一环节。
一、指导思想 :
为进一步促进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充分发挥现有教育技术装备和校园网络的作用,促进教师交流教学经验,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将传统的备课方式与现代教学技术进行科学整合,逐步实现教学手段和方式、方法的现代化,努力构建高效课堂。学校决定自2016年秋季学期起试行电子备课,特制定本方案。
二、领导小组
组 长:姜波
副组长:郑淑晶 刘海岩 朱占武
组
员 :王春雷 赵军学 程树林 刘世刚 石庆三 侯立文 南海瑞 刘永富
三、实施目的 1.提高教师的备课效率。电子教案是我校备课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使用电子教案,能把教师从繁重的备课工作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去研读课标,研究教材,研讨教法,设计教案,精心上好每一节课,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大面积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2.提高教师的备课质量。教师在备课时,除了单一的借助教材和教师用书外,还可以通过网络资源获取更多的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信息和资料,开阔教师的视野,拓展教师上课的思路,丰富课堂教学资源。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结合自身教学的实际情况,通过自己对信息的整合,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设计的质量和艺术。
3.积极组建个人教学资源库。采用电子备课,教师可以把平时在网络和报刊中看到的相应资料、课件等,很方便地通过拷贝和输入保存到相应的教学内容中去,对自己的教案采取动态管理,使之日臻完善。这种不断更新、完善和充实的动态过程,可以提高教师专业技术水平。
4.取长补短,集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于一体,把集体智慧化为个人教学思想和行为,强化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四、基本要求
1.教案设计过程
每位老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所备教案教学过程详细,拒绝条款式教案,应注重体现新课程理念,反映教学方法,体现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备课过程中,以教师个人解读教材为主,深钻教材,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结合《课程标准》要求,针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实际,参考、借鉴网络教育资源进行二次备课,形成自己的教学案例。要结合实际,灵活设计教法和学法,从教材、教师、学生实际出发选择有效的教法,指导学法、组织教学结构设计,教学语言丰富、注重激励性。用好现代化教学设备和优质教育资源。
2.集体备课要求
每周三下午,村小在本校备课,中心校以年组为单位进行集体备课,主要把下一周要讲的电子教案进行补改,在修改时不要写修改意图,而应在教学环节上做修改,体现学法指导。以实用为宗旨。集体修改使用修改符号,用红色字体。
3.个人使用要求
在使用教案的过程中,每位老师都应根据本班学情和教学情况对教案进行认真修改,教案修改要有价值。在修改时,切忌敷衍了事,走过场。个人使用修改符号,用蓝色字体。(村小只采用个人备课的修改即可)
在使用教案进行教学后,必须要有一份有价值的教学反思,字数不少于150字,不许雷同。
4.配套使用材料
电子教案要有相应的课件,教师上课时,可以把事先备好的主要教学过程写到书上。
5.教案检查要求
(1)各学科备课的周节次与课表节次相吻合。
(2)期初教导处相关业务领导保存大家上交的电子教案。每位教师手中同样要有一份这样的电子教案,保存到本人的U盘或者电脑当中。
(3)当教导处要检查电子教案(附带课件)时,各位老师就把本人手中修改过的电子教案发到业务领导手中。没有修改的,学校教案检查此项不得分。业务领导检查之后,要及时在教案中给予准确恰当的评价,再发回给教师本人,教师本人要同时把检查后的教案进行保存。
(4)对于“在教科书中书写教学主要过程”这项内容的检查,教导处主要采用随机抽查的形式。如:听课时、检查候课时、查岗时、随机调阅等形式进行检查。实际讲课过程要与教科书中所写内容相符,教科书中所写内容要与电子教案内容相符,有一项不符的,视为没有备课。
四、版面要求:
1.排版形式
(1)每人在自己电脑(U盘)里自建一个文件夹,文件夹用自己的姓名命名,统一使用word文档编排。文件夹命名为“年级—学科—教师”
(2)页边距:上、下、左、右均为20毫米;A4纸,纵向排列。
(3)字体颜色:黑色。
(4)字号:正文等宋体小四号
(5)行距:最小值,设置值为0.2.标题要求
标题层次要清晰,符合逻辑,序号统一为以下四级:
(1)一级标题序号使用汉字,后加顿号。如:
一、(2)二级标题序号使用阿拉伯数字,后加圆点。如:1.(3)三级标题序号使用阿拉伯数字,外加括号。如:(1)
(4)四级标题序号使用阿拉伯数字,外加圆圈。如:①
第四篇:《竹林的故事》教案
竹林的故事
一、教学要求
1.了解废名和废名的作品。
2.分析本文的田园牧歌式的境界与艺术上的诗化表现。
二、学习要点
1.题解关键词
废名,原名冯文柄;冲淡、质朴的笔调;注重抒情;小说“散文化”;意境美。2.内容提示
《竹林的故事》没有扑朔迷离的故事,连人物也是隐隐约约的,似乎很难把握小说的主题思想。它最吸引人的地方是作者用简洁而空灵的语言替我们描绘了一个美丽的世外桃源,却又始终透露着淡淡的忧伤。它只能静下心来慢慢地品读,慢慢地溶入这个诗一般的境界。
作品主要写河边竹林旁一户人家,父母和三姑娘以打鱼、种菜过日子,怡然自得,其乐融融。后来父亲去世,三姑娘和母亲仍以卖菜为生。三姑娘内心纯洁无暇,自然优美,即使是卖菜的商品交换,也是一种情感交流,丝毫不沾染金钱气息。
《竹林的故事》体现了废名小说的艺术特色:用诗化的语言、散文的笔触描写了优美的意境和童心未泯的人物,情、景、意的水乳交融,清清淡淡地弥漫着三分的禅意和平凡人物的美丽心境。
三、作者生平
废名,原名冯文炳,字蕴仲,湖北黄梅城关人。1901年11月9日生。祖父原是蔑匠,即制作竹器(包括家具)的手工业工人;父亲是读书人,以教书为业;两个叔父经营商业(开布店)。当时冯家是大家庭,渐渐置了一些田产,盖了新屋,是小康之家。废名兄弟三人,都是读书人,都是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的毕业生,后来也都是小学教师。废名在兄弟中排行第二。他幼时在家乡私塾里就读,十五岁离家到省城武昌上中学、上师范、当教师;1922年21岁时考入北京大学预科,两年后进入本科英文学系;1927年张作霖入北京,改北京大学为京师大学堂,废名因此离开北大一年多,先是在一所中学教书,后来卜居于西山正黄旗的村舍里,到北大恢复开学时回校继续在英文学系读书,至1929年毕业,后来在北京大学国文系任讲师,教散文习作和现代文艺。这样直到1937年芦沟桥事变,北平沦陷,全面抗战开始,废名毅然离开故都,在交通不便的情况下南归,于1937年冬回到故乡黄梅避难。起先住在县城里的家中,后因日本侵略军逼近,举家迁至乡间。1938年夏,县城沦陷。1939年秋,至金家寨小学任教师,教国语和自然。1940年春开办初级中学,改任中学教师,教英语。抗日战争胜利后,北京大学自西南迁回北平,废名于1946年秋离故乡重新任教于北大中文系,任副教授、教授,讲授《论语》、《孟子》、陶渊明、外国文学名著选读等课程。1952年,由北大调至东北人民大学(即吉林大学)任教授,讲授鲁迅、杜甫、美学等课程。1967年9月,病逝于长春。
四、作者作品
1.作品概述
废名在北大求学时开始从事文学创作,主要是写小说,也写新诗、散文,还曾创作翻译外国的作品和评论,发表于《努力周报》、《语丝》、《骆驼草》等刊物。其小说结集出版者有:《竹林的故事》(北京新潮社,1925),《桃园》(上海开明书店,1928),《枣》(开明书店,1931),《桥》(开明书店,1932),《莫须有先生传》(开明书店,1932);《桥》之计划,本为上下两部,1932年出版者为上部,下部只写出数章,在《新月》、《学文》、《文学杂志》上发表,因抗日战争发生,没有写下去。抗日战争时期,除写了几篇短文外,没有进行文学创作。1947年《文学杂志》复刊,写小说《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在这个刊物上连载,所写的都是战时在黄梅乡间避难和教书的事,共发表了十七章,全书未写完。废名的新诗和散文,散见于报刊,作者自己没有集印过。其理论著作,30年代有《谈新诗》十二章,为在北大教现代文艺之讲义;40年代续写《谈新诗》四章;50和60年代有《跟青年谈鲁迅》(中国青年出版社,1956)、《鲁迅研究》、《杜甫研究》、《美学讲义》、《新民歌讲稿》等。废名的小说以“散文化”闻名,他将周作人的文艺观念引至小说领域加以实践,融西方现代小说技法和中国古典诗文笔调于一炉,文辞简约幽深,兼具平淡朴讷和生辣奇僻之美。这种独特的创作风格被誉为“废名风”,对其后的沈从文等京派作家产生了一定影响,甚至在40年代的汪曾祺身上,也可以找到他的影子。废名曾评价自己的写作表现手法“分明受了中国诗词的影响,写小说同唐人写绝句一样,不肯浪费语言”。他的文学创作在文体、叙事方式等方面具有探索性、实验性、前卫意识及个性化色彩,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其特殊的意义和价值。2.重点作品
废名的代表作有长篇《桥》及《莫须有先生传》、《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等,后两部更在诗化的追求中透露出对现实荒诞的讽刺。《莫须有先生传》是以作者西山卜居这一段现实生活为蓝本的自传体作品,除了“莫须有”的名字以外,其他都是他自己生活的真实记录,是自传式的小说。如果说废名前期的小说多写自然之景并在其中流露出作者的体验、感觉与直观顿悟的话,那么,此一时期作者更多的注重叙事,并在自传式的事件中渗透自己的理性思考,因而也就显得更加真实。
五、创作背景
《竹林的故事》中充满淡淡的禅意。因为废名的故乡湖北省黄梅县城,自隋唐以降,便成为佛教兴盛之地,有关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的故事,在黄梅家喻户晓,甚至弘忍大师本人就是黄梅当地人,中国禅宗正是在这里通过这些大师们的付法传衣而最终走向成熟。县城附近,东山寺、五祖寺、东禅寺这些佛教对地仍香火不绝。废名就是出生在这样一个浓厚的禅宗文化氛围之中并整整生活了17年,1917年他离开黄梅到武昌求学。像所有同时代的青年一样,废名基于对新文化的向往与憧憬,1922年秋考入北京大学预科英文班。在北大他结识了当时大名鼎鼎的胡适、周作人等人,同时开始了文学创作。1925出版短篇小说集《竹林的故事》。《竹林的故事》是废名的成名作,也是我国新文学运动初期最富有诗情和青春气息的作品之一,它似一枝悠扬的牧笛吹响在“五四”时期朝霞灿烂的晨空之下,清美而不落轻浮。
六、课文讲解
1.课文朗读
《竹林的故事》文笔冲淡简练,常有中国古诗的意境,似诗似画,也似古典的一支曲子,悠悠远远地弹来,涤荡在青山绿水白描渲染之间。(如课上无时间,可布置学生在课前预习并朗读。)2.课文分析
人物描写:废名的小说赞美少女的优雅美。这本是历来小说中经常出现的命题,但是晚清的狭邪小说和后来的鸳鸯蝴蝶派小说多以肉欲的眼光来观察少女的体态,这种美姿的描写常常勾通着邪念。废名则以纯洁的、静观的、审美的态度来观察和描写的,他常常是化俗为诗,而不是化诗为俗。《竹林的故事》以赞美的笔调来写三姑娘的体态和衣着:“三姑娘这时已经是十二三岁的姑娘,因为是暑天,穿的是竹布单衣,颜色淡得同月色一般,——这自然是旧的了。然而倘若是新的,怕没有这样合式,不过这也不能说定,因为我们从没有看见三姑娘穿新衣:总之三姑娘是好看罢了。”这里赞颂的不是粉泽锦衣,而是自然之美,朴素之美,劳动者不尚虚华的健康美。作者觉得她淑静清纯,以任何世俗的态度处之都有犯罪之感。连久违之后,看到三姑娘的身影,“我急于要走过竹林看看,然而也暂时面对流水,让三姑娘低头过去”。这仅是含蓄吗?这不也以象征的笔法写出三姑娘美如翠竹,而“我”的心地也洁如流水吗?人们在这里觉出一种纯洁的道德感。
三姑娘的性格分析:①质朴。第2段“非常害羞而又爱笑”、倒数第12段“穿的是竹布单衣,颜色淡得同月色一般——这自然是旧的了”。三姑娘似乎违反女人天性般地不讲究身体修饰,也不爱凑热闹。她素淡地生活,静默地自守,不强求而自然地回味着生命中的幽微情趣。②勤劳能干。跟随父亲打鱼;“三姑娘八岁的时候,就能够代替母亲洗衣”;父亲死后,“母子都是那样勤敏”;去卖菜,“人一见了三姑娘挑菜,就只有三姑娘同三姑娘的菜,其余什么也记不得,因为耽误了一刻,三姑娘的菜就买不到手;三姑娘的白菜原是这样好,隔夜没有浸水,煮起来比别人的多,吃起来比别人的甜了。”③俏皮、善良。在卖青椒的一段对白中,三姑娘就颇为俏皮的反诘:“吃先生们的一餐饭使不得?难道就要我出东西?”但还是多抓了一把菜给“我们”。④孝顺。拒绝堂嫂子们看灯的邀请,陪伴母亲,准备第二天要卖的蔬菜。⑤脱俗。她一听到“我们”说:“我们没有什么谢三姑娘,只望三姑娘将来碰到一个好姑爷。”就立即翩然离去,决不提供把亲近化为亲狎的可能。
情景交融:废名写田园风景轻描淡勾,不多点染,平平写来,隐隐含着风情,他的文意和文笔是颇为一致的。《竹林的故事》开头这样写道:“出城一条河,过河西走,坝脚下有一簇竹林,竹林里露出一重茅屋,茅屋两边都是菜园。十二年前,它们的主人是一个很和气的汉子,大家呼他老程。”一条河、一簇竹林、一重茅屋、两边菜园,淡淡一笔,不须点染,就把一幅田园风景画写出来了。河水如何清澈,竹林如何翠绿、茅屋如何古朴,菜园如何新鲜,是不用写的,因为它们组合在一起,自然便是清澈、翠绿、古朴、新鲜。主人是和气的,大家对他的称呼也颇亲切,这便与这幅田园风景画和谐地统一起来了。
三姑娘与竹林的关系:作者以一枝凝练而有才情的笔,写竹林,写茅舍,写菜园,写少女,触笔之处皆是一派牧歌式的青春气象。其中尤以竹林写得好。我们觉得,河边葱笼的竹林好像是专门为三姑娘生长的,三姑娘也好像是专门为这片葱笼的竹林生长的,她(它)们之间已达到了一种诗情的象征境界。竹林下有三姑娘的幸福与哀愁,她在这里唱歌嬉戏,帮父亲捉鱼,帮母亲买盐,但这里也垒着她父亲绿团团的坟堆。竹林里又蕴藏着三姑娘的青春与性格。她不愿别了母亲,成群打阵到城里看赛龙灯,其淑静之处宛若栖在竹枝的雀鸟,锣鼓喧天,也惊不动它。三姑娘竹一般“直”,竹一般有“节”,使拿铜子买菜的青年顾客也似乎自觉得俗气。
其中有一位最会说笑的、向着三姑娘道:
“三姑娘,你多称一两,回头我们的饭熟了,你也来吃,好不好呢?”
三姑娘笑了:
“吃先生的一餐饭使不得?难道就要我出东西?”
我们大家也都笑了;不提防三姑娘果然从篮子里抓起一把掷在原来称就了的堆里。
真是妙不可言之笔。人物的语言、行为和心灵一齐化作诗的韵律。废名的小说往往把自然景色灵化,把世间人物雅化,消融彼此界限,化作余音绕梁的牧笛。3.课文难点讨论
作品中为什么淡化三姑娘的父亲老程的死。
答:作品写于20世纪20年代,从字里行间我们可看出三姑娘一家的贫困。无疑,老程的死是与社会有关系的。但作者废名削弱了小说批判性的思想力度而增强了道德意识。社会思想批判不是废名的性情所在,而只有人性的终极关怀才是他的长处。废名的个性意识强而社会意识弱。他的个性意识无限扩张、伸展,以至达到一种“怪”、不食人间烟火的程度。也正是因此,他注定要留在现代文学的边缘。废名心如磐石,铁板一块,沉入到乡村自然之中而没有丝毫裂痕。那本来就“有限的哀愁”日趋淡化,似乎就要无影无踪。剩下的只是一种炉火纯青的自然意味,一种几乎近于纯粹私人的永恒体悟。这纯粹是来自个人的精神欲求,而不是迫于外部世界的某种压力。这很奇怪,也很深刻。所以,在废名那里,没有社会与自然相互对立的结构形式,他构筑的是一个相对封闭的自然世界。再加上废名信奉佛教。所以在《竹林的故事》中,三姑娘不仅纯而又纯,而且超越、征服了死亡。老程的死似乎不是一种生命的结束而是意味着生命与自然的融合,在融合中生命于是也就获得了永恒。所以母女俩的生活依然如故,就像那片青青的竹林一样。(答案不唯一,可启发学生阐述不同的见解。)4.相关评论
只爱读故事的人,读不了废名的小说,因为废名的小说里少了扑朔迷离的故事;读惯了一般新文学作品的人,可能也读不惯废名的小说,因为废名的小说有时连人物也是隐隐约约的;一目十行的急性子读者,更读不了废名的小说,因为废名的小说必须静下心来仔细品味。
——严家炎
七、练习
1.选择题
(1)以下哪一篇不是废名的作品()
A.《竹林的故事》
B.《桥》
C.《莫须有先生传》
D.《边城》 答案:D
(2)《竹林的故事》的写作特点是()(多选题)
A.受了中国诗词的影响,写小说同唐人写绝句一样,不肯浪费语言。
B.写田园风景轻描淡勾,不多点染,平平写来,隐隐含着风情。C.小说构筑了一个相对封闭的自然世界。D.语言淡雅,追求意境美。
答案:A、B、D(C是评价小说的内容,而非写作特点。)2.填空题
《竹林的故事》的作者废名原名冯文柄,小说主人公是 三姑娘,小说弥漫着淡淡的佛 教思想。
3.简答题
谈谈三姑娘这个人物形象。
答:三姑娘生于绿水翠竹之间,从体态到性格自然有水的爽洁、竹的清脱。小说塑的三姑娘形象依水傍竹、天真未凿,作家将五四时期的青春气息注入到这似水柔情的乡村少女身上。
八、研习与思考
说说《竹林的故事》是怎样追求意境美的。
答:说《竹林的故事》意境美,首先是因为清新脱俗的自然景致。小说中的故事几乎都是在这样绿意盎然的春天展开,溪流潺潺,竹林葱茏,平常的田园小景却蕴蓄着丰富的情趣和宁静、优美的牧歌情调。《竹林的故事》意境美不仅在田园诗的乡村风光,还在少女的清纯之美。三姑娘生于绿水翠竹之间,从体态到性格自然有水的爽洁、竹的清脱。小说塑造的三姑娘形象依水傍竹、天真未凿,作家将“五四”时期的青春气息注入到这似水柔情的乡村少女身上。《竹林的故事》意境美还在作家语言的淡雅之美,一条河、一簇竹、一重茅屋、两边菜园,废名写田园风景轻勾淡描。写人物恰如三姑娘的“竹布单衣”,“颜色淡得同月色一般”,不事雕琢。所以周作人说:“我读冯君的小说便是坐在树阴下的时候。”
九、延伸阅读
比较废名与王统照、郁达夫
同一时期从事诗化小说创作的作家还有王统照和郁达夫。如果把废名小说与王统照和郁达夫的小说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颇有意味的关系:王统照突出描写人物的死亡及其对作者的强烈影响,废名对人物的死亡则往往轻轻一笔带过;郁达夫极力写主人公与环境的冲突以及生之艰难,废名主要代表作中人物与环境的关系却都是和谐或基本和谐的,他有些重要篇章突出的是生之乐趣。
废名小说屡次写到了人物的死亡。例如,《浣衣母》写到驼背姑娘的死,《阿妹》写到年仅七岁的阿妹的夭折,《火神庙的和尚》写到金喜的死,《竹林的故事》写到老程的死,《河上柳》写到驼子妈妈的死,《墓》写到友人的死。然而,除《阿妹》外,作者都将人物的死亡淡化了,作品的感伤气氛也随之淡化了。《浣衣母》中驼背姑娘的死尚使其母李妈“眼泪干了又有”,《竹林的故事》里老程的死却随着林中竹园中菜的一天比一天绿起来而“一天比一天淡漠起来”,后来其女儿三姑娘“连曾经有个爸爸这件事实几乎也没有了”。
在创作原则方面,废名笔下的生活与人物虽有一定的现实依据,但他完全是按理想的样子来写。他写的是自己梦中的生活。正如周作人所言:“这些人与其说是本然的,无宁说是当然的人物;这不是著者所见闻的实人世的,而是所梦想的幻景的写象”。他1920年代的作品基本如此。至于《莫须有先生传》特别是《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虽则强调实录,但作者并不像一般所谓“现实主义”作品那样再现生活,而是以自己关于生活的某种理念来结构和统帅全篇。不过,废名做小说时并不像郁达夫那样让个人情感泛滥,他始终将情感隐于人物特别是景物之后。《莫须有先生传》及《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常有大段议论,但这种议论都是理胜于情。刻意追求语言的精炼和生涩、有意使小说具有诗的意境与禅趣,造成废名小说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此正所谓“唐人写绝句”的写法。
所以说,在小说诗化的途径方面,废名小说与王统照式情感浓郁的“感伤诗”以及郁达夫式的“宣泄诗”不同,它是一种“意境诗”。若单有类似王统照的《阿妹》和类似郁达夫的《少年阮仁的失踪》、《去乡》,废名尚不足以成为废名;有了这些超越感伤、展示日常生活中生之乐趣的作品,废名才有了属于自己的独特个性、独特风格。
第五篇:欣赏《竹林深处》教案
第二课:欣赏《竹林深处》教案
教学目的
感受葫芦丝魅力,领略云南民族风情,热爱民族音乐。教学方法
倾听、控究、讨论等。教学过程:
一、音乐简介:
1、《竹林深处》是一首云南葫芦丝名曲,由龚全国填词、杨正玺谱曲,创作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乐曲根据流行于云南德宏地区的《葫芦箫调》创作。傣族小卜冒(小伙子)多在夜间“串姑娘”(谈恋爱)时演奏《葫芦箫调》,小卜少(姑娘)能根据不同的调子辨别出自己的情侣。该曲以极其抒情的风格,表现了傣族青年们的爱情生活。
2、创作背景
《竹林深处》根据流行于德宏的傣族山歌调进行创作,由带引子的单三部曲构成,以极其迷人的音色、动人的旋律表现了傣族青年浪漫的爱情生活。这首作品的出现直接使流传于德宏地区各民族民间“串姑娘”单纯音调的旋律中提升到艺术表演的高度。
二、乐曲赏析
引子曲稍自由的4拍构成。A段由五个乐句构成,前四个乐句深情地表达了恋人之间互诉相思之情的对话意境,第五句表达了共同的思念心声。B段为带舞蹈性质的激情乐段。随着A段深情的相思倾诉,节奏从稍快、激动地进而变为更快、更激动的节奏,直到推向高潮。充分体现了傣族舞的“链”“镲”“象脚鼓”的伴奏风格,表达了一对恋人间的真挚爱情,描绘了青年恋人缠绵的情思及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憧憬与向往.三、社会评价
《竹林深处》是一首经典的葫芦丝曲,它有种不可触碰的意境美,让人敬而远之。很多葫芦丝曲表现的是一种情愫,而《竹林深处》则不同,是一种超然物外的世外憧憬。《竹林深处》是清新不含杂质,像呼吸早春三月初露的阳光,清泉般清冽。正是由于《竹林深处》这首作品的问世,才使得深藏于民间的葫芦丝走出德宏,享誉世界。
四、作者简介 词作者
龚全国 1950年4月出生,云南德宏州梁河县人,傣族葫芦丝演奏家。代表曲目有:葫芦丝独奏《竹林深处》(与人合作)、《德宏美》、《十二马》、《晚霞》、《进新房》、《心里话》;象脚鼓琴独奏《赶摆之夜》;金角琴独奏《泼水节》、《石林曲》;吐良独奏《守包谷》;竹筒琴独奏《童年》;铓琴独奏《小河边》等。
曲作者
杨正玺 1933年出生,云南昌宁人。葫芦丝演奏家,代表作有《湖边的孔雀》、《竹林深处》等,著作有《景颇族音乐概论》、《葫芦丝巴乌教程》等。
五、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