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蓝色的雅特朗》教案
《蓝色的雅特朗》
教学目标:
1、能用优美的声音演唱,平稳的气息,轻柔的音色演唱《蓝色的雅特朗》。
2、能正确识读8/6拍号,知道其含义并感受其强弱规律。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其轻盈、富有摇荡感的特点。
3、感受异国民歌音乐特点以此拓宽学生音乐知识面。
德育目标:
通过歌曲的学习教育学生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祖国,激起学生对家乡亲人和家乡美景更深的爱恋。
教学重点:
能用优美的声音演唱《蓝色的雅特朗》。
教学难点:
能唱好倚音及切分音及附点八分音符并能积极参与二声部的合唱,养成良好的合唱习惯。
教学准备:
钢琴、电脑、PPT课件。
教材分析:
歌曲《蓝色的雅特朗》是一首南斯拉夫民歌。6/8拍,大调式。歌曲的结构为二段体,每一部分都包含两个重复的乐段。歌曲的起伏委婉、富有歌唱性的旋律表达了歌曲主人公漂泊远方,思念故乡的海“雅德朗”(亚得里亚海)、故乡的山“马力扬”(亚得里亚海滨的山)、故乡的城“斯普利特”(亚得里亚海滨城市)的思乡之情。旋律的进行以级进为主,朴实无华,优美流畅。
第一部分(1—8小节),流动起伏的旋律线条,使人置身于微风轻拂、碧波荡漾的大海之滨,乐句的严格重复,仿佛是无法排解的乡愁萦绕心头,表达了背井离乡者心情的孤寂和惆怅。第二部分是合唱,两个声部主要是三度音程的结合,显得十分优美和谐,明亮清澈;句法也改用抑扬格,旋律上扬,增强了推动力,加上六度、七度音程的大跳,变得急切而动情,抒发了远离家乡的人们对自己故乡的热恋和重返故乡的渴望。歌曲中多用装饰音(波音),使曲调委婉细腻、绮丽华美,它不仅起到润饰、美化曲调的作用,使歌曲具有独特的风格,而且有助于歌曲情感的深化与升华。歌曲结束在主音上方的三度音(mi)上,给人以余音袅袅,情意深长之感。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课前游戏(节奏传递)课件出示。
三、新课教学
1、导入激趣
师:欢迎大家来到音乐课堂,我们的口号是:(师)感受音乐,(生)体验快乐!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欣赏一首歌曲。
2、课件出示:歌曲《天马的故乡》
同学们,你们认识画面中的地方吗?是的,这就是我们的故乡——甘肃武威。著名歌唱家阎维文的一首《天马的故乡》让每一位武威人每当听到这首歌的时候都无不感到亲切、骄傲和自豪。家乡是每个人心目中最神圣的地方,也是最使人留恋的地方,不管是身处他乡的游子还是一直就没有离开过家乡的人,总会对家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有着特殊的感情,有着最美好的记忆,今天老师带领同学们去到遥远的欧洲南部的前南斯拉夫,去感受一下那里的异域风光,和当地人对家乡雅特朗的爱恋和赞美。
3、课件出示:课题《蓝色的雅特朗》 音乐知识:八六拍子。
在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先做一个八六拍的发声练习。
4、课件出示:《家乡美》
师:刚才同学们用甜美的声音练唱了《家乡美》这首短小的练习曲,下面我们 来聆听《蓝色的雅特朗》,请你判断这两首歌曲的节拍是否一样? 生:„„。
揭示八六拍子及其强弱规律。
5、听赏范唱,感悟歌曲
师:现在让我们来听一听。在听的过程中请同学们用心去思考,这首歌曲的情绪怎样?速度是怎么样?它的演唱形式是什么?
6、课件出示:(播放歌曲)
生:旋律起伏婉转、从容流畅、富有歌唱性、充满思念之情等等。师:好,大家说的都很对啊。那这首歌的速度又是怎样的啊?
生:演唱形式是童声合唱。第一段是用的童声齐唱,第二段是用的童声合唱。优美抒情。师:那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这首歌中写到了那些景色? 生:雅德朗的波浪、美丽的马力扬、斯普利特故乡。
师:这首歌是南斯拉夫的民歌,它所描写的都是那里的景色。故乡的海“雅 德朗”(亚得里亚海)、故乡的山“马力扬”(亚得里亚海滨的山)、故乡的城“斯普利特”(亚得里亚海滨城市)的思乡之情。讲了这么多老师想来问一下,同学们喜欢这首歌吗?想不想把它学会? 生:喜欢,想。
7、、学唱歌曲 ⑴模唱
课件出示歌曲曲谱:(学生一起跟着老师琴声用“lu”小声哼唱)。方法:用听唱法学习,教师在琴上演示,学生轻声模唱。⑵跟唱
师:现在我们对旋律稍稍熟悉了,我们就试着跟老师的琴来唱一下。(老 师伴奏、学生唱《蓝色的雅德朗》)
师:(做适当的评价)我们再来唱一遍,这遍要求是只要唱第一段,把这 段的情绪表达出来。把音唱对、唱准,节奏把握对。在唱之前我要先来问一下同学们还记得在谱子上第三行第四小节那两个小音符是什么记号又是用来干什么的? ⑶突破难点 附点八分音符。⑷学习齐唱部分
学生依琴轻声完整地练唱旋律。
师:同学们,我们分别学唱了这首歌曲的合唱和齐唱部分,请大家看一看,找一找,看看这首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 生:(旋律重复出现)。
师:(评价)那怎么样把歌曲唱得更好呢?
生:注意节奏的准确,声音的 饱满,连贯,气息的保持、唱出六八拍的韵味等等。师:说的对,那我们现在就按照这样的要求跟着老师的琴声来唱一唱,争 取把它唱好听好不好呢?
师:我们现在轻声、完整地练唱一遍。⑸学唱歌词 ①朗读歌词。②学生轻声跟唱。⑹情绪处理
师:这是一首描写身在异国他乡的诗人,怀念自己家乡和家乡亲人的歌曲,采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请同学们将这种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融入到自己的歌声之中,用轻柔的音色完整地来演唱歌曲。⑺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五:结束 同学们,蓝色的雅特朗让我们了解了异国民歌的持久魅力,同时也让我们感受了它抒情浪漫的音乐特点,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希望同学们好好学习,将来把更多的中国音乐也带给世界,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下课!
第二篇:五年级音乐课教案 蓝色的雅特朗
五年级音乐课教案 蓝色的雅特朗
教学目标:
1、能用优美的的声音学会演唱《蓝色的雅特朗》,并能分别参与高、低声部的演唱;能积极参与“唱一唱”的活动逐步养成良好的合唱习惯。
2、能正确试读拍号,知道其含义。能随琴哼唱歌曲合唱部分的旋律。
3、能安静地聆听《还乡》感受和体会音乐的情绪。
4、能随乐跟唱歌曲《故乡的亲人》,能用自己会的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学习演唱歌曲《蓝色的雅特朗》
教学难点:歌曲的合唱部分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具安排:音像资料、图片、教材、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导学习(5分钟)
课件:《把桂林带走》,一曲优美、动人的乐曲和山清水秀的风光,把我们带进了桂林这如诗如画的城市,它是我们共同的家。今天我们就以《可爱的家乡》为主题。感受和学习一些来自不同国度的乐曲和歌曲。家乡是每个人目中最神圣的地方,也是最使人向往的地方。不管是身处他乡的游子,还是一直就没离开过家乡的人,总会对自己家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有着特殊的情感,有着最美好的的记忆。虽然我们同学可能还不曾有过离开自己家乡的体会,但我希望在我们今天优美抒情的乐曲声中,能激起同学们对家乡的亲人、家乡人的美景更深更浓的爱恋。
二、创设情境感悟学习(20分钟)
1、来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歌曲,请你们谈谈与和上一首歌曲有什
么不同?(欣赏《蓝色的雅特朗》)演唱形式是合唱、拍号的不同。
2、提示:八六拍和知识
a 出示拍号、让学生讲出含义。
b 体会强弱规律。并与二拍子相对比。
c 让学生站起来体会六拍子的韵律。
3、介绍歌曲国家、地名、(雅特朗就是亚得里亚海,斯普里脱和马丽扬都是海上的城市。
4、由于是海滨城市,作者用6/8拍来表现,流动起伏的旋律线条,使人置身于微风轻拂、碧波荡漾的大海之滨。再加上两个声部的合唱,显得十分优美和谐,明亮清澈。
5、这么美的歌曲让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好吗?
A、听范唱,观察乐谱,有什么特点?(乐句是否有相同或相似的地方?
B、学习歌曲(先学习第二声部,再学第一声部。让学生唱熟旋律后,直接演唱歌词。)
C、二个声部进行合唱,注意声部间的配合。
D、情绪的理解,引导学生将歌曲表现的情绪用歌声表现出来。
三、创设情境扩展感受
1、听一听(听赏器乐曲《还乡》)
下面我们将听到一首由日本音乐家喜多郎创作的器乐曲《还乡》它也是一首以家乡为主题的音乐,音乐乐曲表现了日本人民热爱家乡、歌颂家乡和思念家乡的美好的之情。
2、接下来我们再听一听来自美国的《故乡的亲人》,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呢?这首歌曲的形式又有什么不同呢?
3、讨论
四、小结:
不同的国度、不同的音乐、不同的形式、不同的风格、共同表达同一种感情。这就是贝多芬所说的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它能使人的精神爆发出火花。让我们〈把桂林带走〉的歌曲声中结束我们今天的课。同学们再见!
第三篇:蓝色的雅特朗教学设计
《蓝色的雅特朗》教学设计 年级:一 备课组:音乐 主备人:孟玉卿
教学目标:
1、能用优美的的声音学会演唱《蓝色的雅特朗》,并能分别参与高、低声部的演唱;能积极参与“唱一唱”的活动逐步养成良好的合唱习惯。
2、能正确试读拍号,知道其含义。能随琴哼唱歌曲合唱部分的旋律。
3、能安静地聆听《还乡》感受和体会音乐的情绪。
4、能随乐跟唱歌曲《故乡的亲人》,能用自己会的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学习演唱歌曲《蓝色的雅特朗》 教学难点:歌曲的合唱部分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引导学习(5分钟)
一曲优美、动人的乐曲和山清水秀的风光,把我们带进了桂林这如诗如画的城市,它是我们共同的家。今天我们就以《可爱的家乡》为主题。感受和学习一些来自不同国度的乐曲和歌曲。家乡是每个人目中最神圣的地方,也是最使人向往的地方。不管是身处他乡的游子,还是一直就没离开过家乡的人,总会对自己家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有着特殊的情感,有着最美好的的记忆。虽然我们同学可能还不曾有过离开自己家乡的体会,但我希望在我们今天优美抒情的乐曲声中,能激起同学们对家乡的亲人、家乡人的美景更深更浓的爱恋。
二、创设情境
感悟学习(20分钟)
1、来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歌曲,请你们谈谈与和上一首歌曲有什么不同?(欣赏《蓝色的雅特朗》)演唱形式是合唱、拍号的不同。
2、提示:八六拍和知识
a 出示拍号、让学生讲出含义。
b 体会强弱规律。并与二拍子相对比。
c 让学生站起来体会六拍子的韵律。
3、介绍歌曲国家、地名、(雅特朗就是亚得里亚海,斯普里脱和马丽扬都是海上的城市。
4、由于是海滨城市,作者用6/8拍来表现,流动起伏的旋律线条,使人置身于微风轻拂、碧波荡漾的大海之滨。再加上两个声部的合唱,显得十分优美和谐,明亮清澈。
5、这么美的歌曲让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好吗?
A、听范唱,观察乐谱,有什么特点?(乐句是否有相同或相似的地方?
B、学习歌曲(先学习第二声部,再学第一声部。让学生唱熟旋律后,直接演唱歌词。)
C、二个声部进行合唱,注意声部间的配合。
D、情绪的理解,引导学生将歌曲表现的情绪用歌声表现出来。
三、创设情境
扩展感受
1、听一听(听赏器乐曲《还乡》)
下面我们将听到一首由日本音乐家喜多郎创作的器乐曲《还乡》它也是一首以家乡为主题的音乐,音乐乐曲表现了日本人民热爱家乡、歌颂家乡和思念家乡的美好的之情。
2、接下来我们再听一听来自美国的《故乡的亲人》,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呢?这首歌曲的形式又有什么不同呢?
3、讨论
四、小结:
不同的国度、不同的音乐、不同的形式、不同的风格、共同表达同一种感情。这就是贝多芬所说的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它能使人的精神爆发出火花。让我们〈把桂林带走〉的歌曲声中结束我们今天的课。同学们再见!经过讨论我们达成的共识是:请学生谈谈与《可爱的家乡》有什么不同?
根据本班学情我自己的意思:让学生再说出一些有关于类似的歌曲。
教学反思
教了歌曲《蓝色的雅德朗》有很多的思考,我发现原来设计的导入似乎并不适应这个班的同学,他们反应很冷淡,即使回答也是应付式的,我想还不如直接以一首表达思乡之情的歌曲导入会不会效果要好一点,下一节课我一定要试一试,在进行第二个环节让学生欣赏歌曲时,我觉得在问题设计上还应进行改进,原有问题太烦琐,太多,学生不可能一下子注意到,而且在层次安排上还应注意层层深入,我觉得可以将原有问题分解开,且按层次排列,如先完整欣赏,体会一下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它描写了什么,让学生对歌曲的内容、情绪有一个整体把握,然后再在下面的不断欣赏、听范唱过程穿插有层次性的问题,让学生有一个逐步体验的过程,符合他们的认知规律。在学习歌曲过程中,如果让学生模唱旋律,一定要让学生轻声地演唱,并注意倾听自己的声音,争取唱得连贯优美,即一定要有明确的要求规范,否则会出现喊唱的现象。
在让学生体验6/8拍韵律感时,可用身体的轻微摆动或打6/8图式的方法模唱旋律,效果较好,两段间隔演唱时,提醒学生有节奏,让学生准确表达歌曲中的各种音乐记号时,多采取一遍加记号,一遍不加记号的演唱比较让学生感受,效果很好,而且一定要在感受中让学生体验到加这些记号对歌曲情感表达的作用,在演唱方法上,教师也应给予指导,力求既生动又准确,如指导学生唱上波音时,可以让学生轻微快速摇头演唱,等唱准确后,让学生体会放松的感觉,不摇头就演唱好。在个别难点节奏上,可指导学生数好拍子,用急换气的方法演唱,个别吐字困难时,可运用声乐技巧让学生轻松渡过。
第四篇:《蓝色的雅德朗》教案分析
《蓝色的雅德朗》教案分析
教学目标:
通过歌曲《蓝色的雅德朗》的学习,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
2能把握好6/8拍节奏的旋律感,能唱好波音。
3学生能以真挚的情感、连贯圆润的演唱方式演唱歌曲《蓝色的雅德朗》,创造一种歌曲的意境和气氛。
教材分析:
歌曲《蓝色的雅德朗》是一首南斯拉夫民歌。6/8拍,大调式。歌曲的结构
为二段体,每一部分都包含两个重复的乐段。歌曲的起伏委婉、富有歌唱性的旋律表达了歌曲主人公漂泊远方,思念故乡的海“雅德朗”(亚得里亚海)故乡的山“马力扬”(亚得里亚海滨的山)、故乡的城“斯普利特”(亚得里亚海滨城市)的思乡之情。
教学重点:、能把握好6/8拍节奏的旋律感
2、能唱好波音
教学难点:、能以真挚的情感、连贯圆润的演唱方式演唱歌曲《蓝色的雅德朗》
2、长拍的演唱,时值一定要演唱的饱满。
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蓝色的雅德朗》的歌曲及伴奏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有这样的体会吗?当我们外出几天,都会情不自禁地会想家、想我们的爸爸妈妈。那么,对于一个游子来说,这其中的思乡之情,应该尤为深切。你能想起哪些诗或是歌曲,是表达思乡之情的?你能背背、唱唱吗?
学生自由发言,或演唱
师:老师也带来了两首中国思乡的歌曲,你们想听听吗?
多媒体出示画面《大海啊,故乡》、《故乡的小路》
会唱的同学可以跟录音哼唱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外国的思乡歌曲。它是克罗地亚民歌《蓝色的雅德朗》。
二、歌曲教学
.欣赏歌曲
首先,请同学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这首南斯拉夫民歌,并思考: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1)提问: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呢?
指名回答(歌曲旋律优美流畅,曲调委婉细腻,带着摇曳的感觉)
师:那么歌曲是几拍子的呢?
《蓝色的雅德朗》是属于6/8拍的,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6拍。
6/8拍的强弱规律是强弱弱次强弱弱。听着歌曲,我们总会不由自主地摇晃起来。6/8拍的歌曲总会带给人们一种摇曳的感觉,使歌曲旋律更为流畅。
(2)指名说说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提问:那么,这么流畅、柔美的歌曲在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呢?
师:表达了游子漂泊远方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2.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师:让我们从歌词中来感受深切的思乡之情,一起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师:我们仿佛从第二段歌词中听见了游子在呼唤着美丽的马里扬!心爱的斯普利特!蓝色的雅德朗!这可是游子心中久久不能遗忘的情怀啊!
瞧!这就是美丽的马力扬山!——(出示图片)一年四季都是那么郁郁葱葱,充满着勃勃生机。
这就是蓝色的雅德朗——(出示图片)雅德朗指的就是世界著名的亚得里亚海,是地中海的一个大海湾。那里蓝天碧海,气候宜人。
美丽的斯普利特海滨城市——(出示图片)坐拥在山水之间,景色非常秀丽。那里的人民开朗、乐观。
师:很多思念故乡的歌曲都会带着一丝忧愁和伤感,可是歌曲〈蓝色的雅德朗〉却是那么从容、流畅、柔美,更体现出了南斯拉夫人民的那种乐观、开朗的性格。
3.再次欣赏
让我们再次感受这流畅的旋律,并用肢体摇晃的动作来表现歌曲的摇曳感觉。欣赏并思考:歌曲可以分成几个乐段?并找出各乐段中相同的乐句?
.出示歌曲(二声部去掉)
(1)这首歌曲可以分成几个乐段?生:两段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呢?(第一乐段是领唱,第二乐段是合唱)对了,这是一首二声部的合唱歌曲。结构为二段体。
(师板书A+B)
不错,我们可以把结构为二段体的旋律称为A段+B段。
(2)请你找出歌曲中相同的乐句(在多媒体上A段用蓝色表示,B段用黄色表示)
2.师生接口唱相同的旋律
我们知道6/8拍的歌曲是以八分音符为一拍,那么凡是有一横线的音符(如“1”都唱一拍,没有一横线的音符(如)唱两拍,加附点的音符(如。)唱三拍。那么像……有连音线的地方唱几拍呢?
重点讲解弱起小节,每乐句最后一音的时值。
重、难点讲解:B段开头“”这个音是这一小节中的第几拍?(第六拍)也就是说是从这一小节的弱拍开始的,所以是属于弱起小节。那老师来数拍,同学们马上接上来……
师:接下来,就让老师来做火车头你们做火车身,我们一起来接龙唱一声部。
再次巩固唱一唱B段旋律注意弱起的音
4.生完整唱旋律
师:这么优美的旋律,让我们加上歌词唱一唱吧。
.唱词,完整唱第一段歌词(一声部)并纠正
如:斯普利特
师指导:我们要用柔美、流畅的声音来演唱歌曲。把6/8拍这种摇曳的感觉表现出来。
6师点击出现波音并唱一唱
师:老师给几个音加个小符号,仔细听老师是如何唱的?有什么变化?
指名说(出示波音记号)
师唱有无波音记号的旋律,学生比较一下有无波音记号的旋律有何不同?
师:这是波音记号,它的用处可大了,波音记号可是民歌的一大特点。
总结:加上了波音记号,更能表现海面上波涛荡漾的感觉。使得曲调委婉细腻、琦丽华美,它不仅起到润饰、美化曲调的作用,使歌曲更加具有独特的南斯拉夫民歌特点,而且有助于歌曲情感的深化和升华。
7.师唱带波音三乐句旋律,生跟唱
8.完整唱有波音记号的歌词(第一段)
9.加渐强渐弱记号唱(师:听,老师唱第一段歌词,有些什么变化?)出示记号
生集体唱一唱
总结:同学们的歌声唱出了所有漂泊在外游子的心声。老师发现歌曲每一乐句的节奏都有一个特点:前紧后松。好象是第一小节在叙述,第二小节在抒发自己的情感。而且A段和B段的旋律起伏有很大的区别。(出示旋律线)
0.歌曲处理
(1)师唱旋律,生随旋律线画一画
提问:哪一段旋律线起伏比较大?
哪一段旋律线更能体现人们对家乡强烈的思念之情?
师:B段旋律的起伏大,仿佛他们在深情地呼唤着故乡的山水,那么激动,那么急切。应该用怎样的力度来演唱啊?(中强用激动的心情来演唱)
师:那么和B段相比之下A段的旋律起伏要小一些。假如是你远离家乡、漂泊在外,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啊?(低落、寂寞、惆怅……)那么应该用怎样的力度来演唱啊?(弱、柔和、低沉的声音来演唱)
总结:第一段旋律比较平缓、柔和。力度中强。第二段旋律起伏比较大,力度强一些。
1.根据情绪变化完整唱全曲(两段)注意渐强渐弱记号
四、拓展延伸
开阔视野
简介克罗地亚国家的地理位置、主要建筑和风景旅游地(多媒体呈现)
多媒体播放V《蓝色的雅德朗》
五、总结
同学们动听的歌声仿佛把南斯拉夫带回了故乡,回到了亲人和朋友的身边。而他们那种乐观、开朗的性格也深深的感染着我们。后让我们更多的关注一些的国外的民歌,感受他们不同的风格和特点。
让我们在〈蓝色的雅德朗〉抒情的旋律声中结束这堂。
第五篇:《蓝色的雅德朗》教学反思
教了歌曲《蓝色的雅德朗》有很多的思考,这节课以前作为公开课上过,取得过很好的交效果,由于本学期每个班级只有一节音乐课,我倍加珍惜,除了提前做好备课的一切准备外,还让学生提前回去搜集关于思乡方面的歌曲,胸有成竹地走进了课堂,可让我始料不及的是,上第一节课很多同学竟然没有做好搜集资料的工作,我很生气,立刻进行了教育,告诉他们要认真做好每一节课的准备,踏踏实实上好每一节课,争取每一节课都为课堂做贡献,还有一点我发现原来设计的导入似乎并不适应这个班的同学,他们反应很冷淡,即使回答也是应付式的,我想还不如直接以一首表达思乡之情的歌曲导入会不会效果要好一点,下一节课我一定要试一试。
在进行第二个环节让学生欣赏歌曲时,我觉得在问题设计上还应进行改进,原有问题太烦琐,太多,学生不可能一下子注意到,而且在层次安排上还应注意层层深入,我觉得可以将原有问题分解开,且按层次排列,如先完整欣赏,体会一下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它描写了什么,让学生对歌曲的内容、情绪有一个整体把握,然后再在下面的不断欣赏、听范唱过程穿插有层次性的问题,让学生有一个逐步体验的过程,符合他们的认知规律。在学习歌曲过程中,如果让学生模唱旋律,一定要让学生轻声地演唱,并注意倾听自己的声音,争取唱得连贯优美,即一定要有明确的要求规范,否则会出现喊唱的现象,在让学生体验6/8拍韵律感时,可用身体的轻微摆动或打6/8图式的方法模唱旋律,效果较好,两段间隔演唱时,提醒学生有节奏,让学生准确表达歌曲中的各种音乐记号时,多采取一遍加记号,一遍不加记号的演唱比较让学生感受,效果很好,而且一定要在感受中让学生体验到加这些记号对歌曲情感表达的作用,在演唱方法上,教师也应给予指导,力求既生动又准确,如指导学生唱上波音时,我让学生轻微快速摇头演唱,学生觉得很有趣且有效,等唱准确后,让学生体会放松的感觉,不摇头就演唱好,效果不错,在个别难点节奏上,我指导学生数好拍子,用急换气的方法演唱,个别吐字困难时,运用声乐技巧让学生轻松渡过,上了八次这节课,每次都有不同体验,结尾音有意犹未尽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