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窗前的树》教学设计
《窗前的树》教学设计
《窗前的树》教学设计
2010-09-23 09:12:40| 分类: 职业对口语文新版 | 标签:洋槐
槐树
抒怀
手法
作者
|字号大中小 订阅
《窗前的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学习总分式结构,欣赏文章的结构美。
2、感受作者借洋槐寄寓的情感,欣赏文章的情感美。
3、品味文章清新、优美、生动的语言,欣赏文章的语言美。
4、领会借物抒怀的艺术手法,尝试运用借物抒怀的手法写作。教学重点
学习并鉴赏文章的语言、情感、结构之美,领会并尝试运用借物抒怀的手法写作。教学难点
领会借物抒怀的手法。课时安排
2课时:第一课时鉴赏课文,第二课时运用借物抒怀的手法写作。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繁。隐逸者如陶渊明,偏爱菊花;高洁者如周敦颐,偏爱莲花;坚强者爱梅,高雅者爱兰;格高者不可居无竹,行端者勿使目离松。只要我们有心,只要我们有意,自然界的树木生灵就会给我们以启示,就会与我们产生共鸣,产生一种默契。你能够懂得这共鸣、这默契么?让我们走进张抗抗的《窗前的树》,体会一下这种默契,这份情怀吧。
二、感知课文,体会文章的结构美、情感美
填写下列表格,理清文章思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章的思路
洋槐的形态
作者的感情
(一)总起——窗前的槐树
(二)分写——四季的槐树
春季的槐树
夏季的槐树
秋季的槐树
冬季的槐树
(三)总结——窗前的槐树
第二篇:窗前的树教学设计
《窗前的树》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窗前的树》是中职语文高一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这篇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行文思路,结构清晰,语言优美,表达了作者对槐树的赞美之情以及人与自然相处和谐,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在初中阶段已学习鉴赏了不少状物散文,这为《窗前的树》的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中职学生语文基础较为薄弱,而且这篇文章的情志表达又深一层,所以需要教师多创设情境,多点拨指导,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教学目标】
1、理解“赏心悦目、撩人心魄、生机勃发、衰而复荣、败而复兴、无言以对”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2、掌握总分式结构的特点,理清思路。
3、品味文章清新、优美、生动的语言,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4、领会借物抒怀的艺术手法,尝试运用借物抒怀的手法写作。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理清课文的结构。
2、积累并品读优美语句。教学难点: 领会借物抒怀的写作手法。
【教学策略】
1、美读法:反复诵读,分组诵读,体会其中情感。
2、速读法:梳理课文结构。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PPT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贺知章笔下的柳树嫩绿柔软,舒婷笔下的橡树高大伟岸,席慕容笔下的树美丽、端庄,而作者张抗抗笔下的槐树又有怎样的风姿神韵呢?
二、作者简介
张抗抗(1950年7月3日-),原名张抗美,中国女作家,出生于杭州,祖籍广东新会杜阮镇长乔。她于1975年便完成了反映知青题材的长篇小说《分界线》,1979年以短篇小说《爱的权利》而知名。八十年代则更是作品不断。1987年长篇小说除《隐形伴侣》,反映三十年代革命知识分子命运的《赤彤丹朱》(1995年)。
三、布置自学任务,学生自主学习课本
1.学生预习课本P48、49、50的内容,划出重点(分组布置任务)2.学生代表在黑板上列出重要知识点和知识框架(分组完成任务)
3.模拟练习(1)掌握词语
郁郁葱葱 金碧辉煌 休养生息 陈词滥调 生机勃发 喧哗 撩人心脾 袅袅 巍巍 战栗 馥郁 萦绕 徘徊 赤裸 俨然
窥见 秋风乍起 岿然 璀璨 默契(2)请学生上黑板写出课文的结构框架
作者运用总分式的结构和横向思路给我们清晰地展示了文章的脉络:
○ 窗前的洋槐——满足幸福
○四季的洋槐——赏心悦目
a.春天的洋槐:灿烂壮丽 b.夏天的洋槐:郁郁葱葱
c.秋天的洋槐:金碧辉煌 d.冬天的洋槐:挺拔骄傲
○ 窗前的洋槐——神秘默契
四、课堂抢答题
1、“满满的一树雪白,袅袅低垂,如瀑布倾泻四溅。银珠般的花瓣在清风中微微飘荡,花气熏人,人也陶醉。”这两句描写槐花,请分析其表达特色(从修辞与感官上分析)。答:运用借代、比喻的修辞手法,语言表达形象而富有韵味。从视觉、嗅觉等角度描写槐花袅娜的形态和诱人的芳香。
2、作者为什么说“槐花开过,才知春是真的来了”?
答:跟其它树相比,洋槐绿得迟;槐花开放令整个世界灿烂而壮丽,充满春意。
3、“ 它们离开了槐树就好比清除了衰老抛去了陈旧,是一个必然一种整合,一次更新。”联系上下文分析这句话的含义。
答:新陈代谢是自然规律,落叶沉入泥十是休养生息,孕育着新的开始。
4、本文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作者在不同的季节里看到槐树哪些品质?
答:作者借槐树的四季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灿烂时尽情释放但不失沉稳,风雨中岿然不动然而安详平静,告别时痛快利索,孤独时有自信潇洒。
5、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洋槐在一年四季的不同的特征。
答:初春的洋槐米粒般大的嫩芽,星星点点的既隐绿。夏的洋槐任凭狂风将树冠刮得东倒西歪,它的树干却始终岿然。秋的洋槐秋风起时,金色的叶子如雨飘落;冬的洋槐,赤裸全身而一无遮拦,展示它挺拔与骄傲。
6、从文中提供的信息看,你觉得洋槐最可贵的品质是什么?
答:洋槐可贵的品质是沉稳、朴实和坚强。
7、作者写夏天的洋槐,为什么要着力写暴风雨中的洋槐? 答:暴风雨中的洋槐更能显示出洋槐坚强不屈的特性,表达了作者对洋槐的赞美之情
8、自选角度品析下列语句。
“雪后的槐树一身素裹银光璀璨,在阳光还未及融化它时,真不知是雪如槐花,还是槐花如雪。”
答:此句运用了回环的手法,细腻地描写了雪后洋槐银装素裹的美丽姿态,给读者展示了一幅美妙的画卷,使人有如临其境之感。
五.分组合作,完成课后练习题一、二(课本50页)(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教师点拨讲解)六.小结
《窗前的树》是作家张抗抗的一篇状物散文。洋槐,生活中极为普通的一棵树,当作者用和睦相处的态度与其为邻时,用欣赏的眼光审视它时,人与树之间就形成了“一种神秘的默契”。大自然中的许多事物原来如此美好。热爱自然、享受自然、体验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趣,就是本文的主旨。
这篇散文写得非常美:语言美,情感美,尤其是结构美。
课文开篇就是“我的窗前有一颗树”,“那是一棵高大的洋槐”,点明了文章的主角——窗前的洋槐。
接着依序写了洋槐春夏秋冬的四时姿态,作者用她生花妙笔充分展露了洋槐的形态美。
结尾写“四季的洋槐树便如一幅幅不倦变幻的图画„„”,“这段漫长又真实的日子,槐树与我无声的对话,便构成一种神秘的默契,”使洋槐实现了从形态美到情感美的升华。七.课后作业
写作训练:
世界的万事万物,你最敬佩,或者说,你最喜欢的是什么?请学习本文的写法,写一篇借物抒怀的文章。
第三篇:《窗前的气球》教学设计
城南小学2016年秋季学期优质课
《窗前的气球》教学设计
城南小学 高丽莺
教材简析:
课文主要写了科利亚病了,同学们用气球去看望他。一个飘在窗前的红气球,对躺在病床上的科利亚来说,就是一声问候,一张笑脸,一阵惊喜。传染病房把科利亚和伙伴们隔开了,但它无法隔开孩子们的心。这窗前的红气球,使科利亚的心离开了“真没意思”的病床生活,回到了小伙伴身边。科利亚“高兴地笑了”。
设计理念:
在设计时,摒弃繁琐分析,重朗读感悟体会。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已有的学习能力以及丰富的情感,去感知课文,在朗读、合作、交流等活动中,达到对课文重点段落、重点词句的理解,感受到文中的真挚情谊并与自己的生活实践紧密相连,产生情感的共鸣。获得对语言的深刻感受和情感的美好体验,引领学生精神世界的成长。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用“可爱的”“高兴地”说句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体会科利亚的情感变化。3.体会同学之间的真挚情意。懂得珍惜友情。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同学之间的真挚情意。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体会同学之间的真挚情意。课前准备:教师 多媒体课件 学生 预习课文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出示图片,看图说话,扣图质疑,激发兴趣。2.板书并齐读课题: 22 窗前的气球
二、初读感知 1.检查预习,引导识字
出示带有生字的词、句朗读,相机引导随文识字。2.展示读自己记住的生字。3.同桌合作读课文,整体感知。
同桌互相听读课文,相互纠正字音,把课文读正确,读后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三、品读感悟
(一)研读一、二自然段,体会科里亚的没意思 1.品读第一自然段
(1)自读第一自然段,画出写科里亚病了的句子
(2)指名读画出的句子,交流感受,体会科利亚的孤独、难受的心情:①根据你知道的说说什么是“传染病”。
②“谁也不准来看他”中的“谁”包括了哪些人?练习说话:科利亚得了传染病,不能来看他,不能来看他,也不能来看他。
③“他也不能到病房外面去”科利亚不能到病房外面去,他就不能干什么?(说话训练;科利亚不能出去,他就不能,不能,还不能。)
2.品读第二自然段,(1)不能到病房外面去,科里亚只能怎样?(科利亚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呆呆地望着窗户。)
(2)科利亚这样静静地,呆呆地能望到什么呢?(除了对面的楼房和一角天空以外,什么也看不见。)这时的科利亚,他会想起什么?(想起以前那快乐的日子,可如今只能看到对面的的墙角和一角天空,通过对比体会孤独,没意思)所以科利亚觉得?(真没意思)
(3)带着体会到的情感有感情的朗读一、二自然段。
(二)研读四至六自然段,体会科利亚的高兴 1.学习第三段:(1)课件演示红气球飘上来的情景。(2)读读第三自然段,注意读好问句。
2.学习第四段;(1)品读句子“科里亚仔细一看、气球上画着一张可爱的小脸。”用“可爱的”练习说句子。(2)这时科利亚的心情如何?从课文中找到相应的句子画下来,读一读。(3)他好像看到了什么?(读第四自然段最后一句话)想一想,同学们叽叽喳喳,指手画脚的会在说什么?
3.读读第五自然段,说说科利亚为什么高兴地笑了。(引导体会气球不仅带来了同学们的问候,也带来了同学们的爱)练习用“高兴地”说句子。
4.有感情的朗读三至五自然段。
四、小结、拓展 1.小结。
2.拓展(视学情机动进行,可放第二课时)
让我们在爱心气球上写下对科里亚的祝福,把爱和友谊传递给他,让他感到集体的温暖。
第四篇:窗前的气球教学设计
《窗前的气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
师:孩子们,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你在哪里看见过气球? 师:气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快乐。可是,今天这一课的气球还能治病呢,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22课《窗前的气球》。
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看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吗? 生提问题。
二、识记生字
师:课前,老师布置了认读生字的任务,现在我就来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
1、指3名同学,每人读一行,如果他读的正确我们就跟他一起读。
2、下面的时间交给组长,请组长帮老师检查。
现在到了我们小组展示读词语的时间了,看看哪个小组能有幸被老师抽到。
小组展示读词语。
3、孩子们,你们表现的真棒!现在老师要加大难度考考你们,敢接受老师的考验吗? 师出示本课会认生字。
师:全认识的同学请高高举起你的小手。开火车读词语。
4、师:读的真棒!那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谁来把你的识字方法跟大家分享?
5、师:孩子们,你们能掌握这么多的识字方法,真是太能干了!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这些生字宝宝就要坐着气球飞到我们的教室了,我们一起来抢气球吧!谁做的最端正,老师就把这个机会送给他。出示课件---抢气球。
师:抢到气球的同学,下课到老师这来换认读星。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我们和生字宝宝交上了朋友,可这些生字宝宝真淘气,他们又躲
到了课文中,你们还能正确认读吗?现在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读课文。请看读书小提示。课件出示。学生小组合作读书。
师:孩子们,朗读展示的时间到了,现在我就请一个小组展示读课文。其他同学也要认真听,一会我要评选出最佳小听众。师指小组读课文。
师:孩子们,刚才我们自己读了课文,又听了小组同学的朗读展示,谁来说一说,你到知道了什么?
四、研读课文
师:孩子们,这就是病床上的科利亚(板书),你们看看他的表情是什么样的? 生交流。
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的课文的1、2自然段,体会一下科利亚此时的心情。
师请2名同学读课文,边听边想课文的那句话写出了科利亚的心情。指2生读课文。交流。师板书:真没意思。
师:科利亚为什么会觉得真没意思的?请你仔细默读课文,找出句子画出来。
预设一:出示“他得的是传染病,医院规定,谁也不准来看他,他也不能到病房外面去。”
1、理解“传染病。”有谁知道什么是传染病?(一个人得了病,你离他很近,也会得病。)
师:科利亚得了传染病,所以医院规定----生接读----谁也不准来看他,他也不能到病房外面去。”
2、都是谁不能来看科利亚? 生交流。
1、爸爸妈妈不能来。
师:科利亚是多么希望爸爸妈妈来照顾自己呀。
2、爷爷奶奶不能来。
师:爷爷奶奶是多么想来看看孙子啊。
。。。。
师:除了医生和护士,其他人都不能来看他。,他也不能到病房外面去,科利亚的心里-----生交流。
我觉得科利亚很孤单。-----师:读出你的孤单。…… 师:还有什么让科利亚觉得没意思?
师:科利亚看啊看,望啊望,可是从三楼能望到什么呢?出示---除了对面的楼房和一角天空以外,什么也看不见。
师:天是无边无际的,可科利亚却只能看见那么一角,他还不到什么? 生练习说话:看不见----------,看不见----------,看不见----------,看到的只有--------。
师:是啊,科利亚看不见。。,所以科利亚觉得---真没意思。师:所以这时的科利亚只能(出示)科利亚静静地躺在床上,呆呆地望着窗户。
他可能在想些什么? 生交流。
师:是啊,科利亚多么向往外面的世界啊,可如今他只能静静地、呆呆的躺在床上。所以,他觉得----真没意思。就让我们一起读出科利亚的心情吧。
生齐读--科利亚静静地躺在床上,呆呆地望着窗户
师:后来科利亚的心情变好了吗?是怎么变好的?下节语文课我们再交流。
五、写字
师:孩子们下面是我们的写字时间,请看,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写的第一个字。“床”,仔细观察,他和我们以前的那个字很相像?是什么结构的字?部首是什么?
师:我们在写木子时应注意什么?(竖在竖中线,捺要写舒展。这样能保持这个字的平衡。)
师:孩子们,请轻轻拿起笔,端正坐姿,开始写字吧。师出示“病”字:请仔细观察这两个字的偏旁,你发现了什么?
教写疒字旁:一点占中央,一横略上扬,一撇长长的,一点头朝下,一提向上方。
师:再写里面的字时应注意什么?丙要写胖一些,不然这个字就生病了。
学生练习书写。师生评价。
六、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体会到了病床上科利亚的心情。还学会了2个半包围结构的生字,收获真是不小。课下请同学们思考:
1、如果你的气球也飘到科利亚的窗前,你会在上面写什么,画什么?
2、你还有什么好办法为科利亚送上祝福?
第五篇:《窗前一株紫丁香》教学设计
《窗前一株紫丁香》
作者: 南安金淘中心陶铸小学 林小燕
(一)概述
· 课名是《窗前一株紫丁香》,是语文版小学语文新课标教材第三册的一篇课文;
· 本篇课文所需课时为2课时,80分钟,本节课是第二课时; ·《窗前一株紫丁香》是一首儿童诗,讲的是小朋友把一株紫丁香栽在老师窗前,表达了小朋友赞美老师、热爱老师的一片真情。这首诗充满着童真、童心、童味,字字句句都清纯明洁,诗的想象是丰富、美好、贴切,是对学生进行敬师、爱师的好教材。
(二)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会认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及“伸进”“老师”“绿色”“又香又甜”等词语。
·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
· 能围绕“学完了课文,我想对老师说------”进行主题打写。
过程方法: · 通过自主识记、教师检测、小组合作、朗读实践等多种形式,掌握生字词的音、形、义和理解课文的重难点语句;
· 通过两两交流、听读互评等活动,让学生在读与评中理解体会,不仅理解课文,也体验到合作学习的方法,提高评价与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使学生在掌握理解每小节内容的基础上理解整首诗的内涵。· 在情境探究性学习过程中,体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 ·品读课文,体会老师勤勤恳恳地工作,树立起尊师爱师的情感。
(三)教学策略
·设置悬念导入法:俗语说得好“好的开头,就成功了一半”,好课更注重开头的设计,好的开头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本课开头我用“诗中讲了一个深情的故事,是什么故事呢?”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阅读期待,让学生有一种迫切阅读的心理,学习兴趣就上来了。
·以读代讲法:在本课教学中,我以读代讲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体会师生情;在读中感悟诗歌的语言优美;在读中陶冶自己的感情。学生读出了感情就理解了课文内含,读是理解感悟的最好渠道,因此在本课我安排三个有层次,有目的的读:“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细读课文,感悟诗句;精读课文,情感内化”。这样逐层递进地读,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了诗中蕴含地师生之间美好真挚的情谊。
·运用多媒体:优美的课件能创设出一个个诗情画意的情境,缩短文本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一般都没见过紫丁香,运用课件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什么是紫丁香,也使课堂充满美的情境,为美的朗读营造氛围。
·暂延评价法:在教学中我采用暂延评价的方法,鼓励其他学生说出更多想法。崔峦老师说过:“要给每个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思考”;因为这是“落实独立自主的,创造性的阅读的基本条件”。教师对学生要有足够的时间思考,阅
读,耐心等待学生思维的结果。因而我在课堂上尽可能多的把发言权交还给学生,让他们各抒己见,发散思维,形成一种动态生成的课堂。
(四)学习者特征分析
· 学生是7-8岁的儿童,思维活跃,课堂上喜欢表现自己,对语文学习有浓厚的兴趣;
·学生对于识字兴趣很高,识字方法已有所掌握,能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识记生字,并且能自己创设情境来巩固、应用生字;
·学生刚升入二年级,朗读、理解能力还不强,加上活泼好动、自制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上课时,应采取不同的朗读形式,以调动学生的读书兴趣,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感情,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
(五)教学资源
供教师使用的资源:自制ppt课件; 供学生使用的资源:课本,爱心卡片。
(六)活动过程设计与分析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伴随着悠扬的音乐欣赏课件。
2、教师引言:静静的夜晚,当老师正在备课的时候,几个小伙伴掂起脚尖悄悄地走到老师窗前种下了一株紫丁香,芳香四溢的小花仿佛是同学们一张张可爱的笑脸在向老师致意。一阵风吹来,浓浓的花香伴着同学们真诚的爱飘到老师的心田。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一首清新活泼的小诗《窗前一株紫丁香》。
3、指名读题,读出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在本课开头用诗中讲了一个深情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阅读期待,让学生有一种迫切阅读的心理,学习兴趣就上来了,奠定了学生理解课文的情感基调,调动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在此环节中信息技术作为了情境创设的工具。
二、初读感知,识记生字
1、教师配乐范读。
学生边听边把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愿意和老师一起走进诗歌,去感受一下这株美丽的紫丁香吗?
2、游戏巩固字、词。
紫丁香看到来了这么一群活泼可爱的小朋友,高兴极了。它呀!挥动着树叶向大家问好呢!你们瞧!树叶上还有字呢!哦,原来它是要考考你们呀!你会读吗?赶快站起来读吧!(课件点击:老师、伸进、绿色、做伴、浓绿、满树、时时、解除、疲倦、盛开、感谢、挂牵、休息。学生读词语)
设计意图:学生在游戏中,自主识记、,掌握生字词的音、形、义
三、全心品读,感悟理解
1、学生读课文,读流利,读出感情。树叶飘呀飘又飘到了诗歌中,你还能读好吗?请你美美地读一读诗歌吧!从你们的读中,老师深深体会到了你们非常喜欢这株紫丁香,那它是谁种的呀?有什么作用呢?
2、学生汇报,随机学习相关小节。第1—2小节
①是谁踮起脚尖?(可请学生踮起脚尖走一走,体会踮起脚尖轻轻走的感觉)②为什么要踮起脚尖呢?
③让学生体会我们为什么要把紫丁香栽在老师窗前。④指导朗读,读出孩子们对老师的尊敬和关爱。
3—5小节,过渡:紫丁香是怎样和老师做伴儿的呢? ①出示学习建议。②小组合作学习。
找出写紫丁香怎样和老师做伴儿的句子并做上记号,读一读,互相讨论。③学生汇报、交流。
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诗句的意思。
a.“绿叶儿在风里沙沙,那是我们给您唱歌”
播放歌曲《每当走过老师窗前》,引导学生理解“帮你消除一天的疲倦”这一句中你能体会到什么,如果让你去陪陪老师你会为老师做点什么? b.“满树盛开的小花,那是我们的笑脸,感谢您时时把我们挂牵”,理解“挂牵”一词的意思,回顾生活体验,想想老师是怎样关心我们的。
c.夜深了,紫丁香还会怎样陪伴老师?说说老师会做一个怎样的梦呢? d.朗读这部分,把对老师的爱表现出来。
3、生生合作读。
学生挑选一男一女做领读。
4、配乐朗读。
合作真愉快!看你们读得这么津津有味,教师心里直痒痒,我也来参与,行吗?那就配点音乐,感觉一定更妙!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运用语文阅读的方法,利用网络环境学习理解学生对老师的爱,这不仅体现“双主”的教学模式也为下面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奠定了基础。在此环节中信息技术作为了提供丰富资源,加工信息的认知工具。
四、拓展思维,课外延伸 从刚才的朗读中,我深深的体会到了你们对老师的那份深深情义,那你们还想对老师说些什么呢?让绿叶捎给老师好吗?
1、学生在绿叶上写下心里话。
2、让学生读读心里话,并粘贴,即完成板书。
3、学习超市(课件出示学习超市,学生根据喜好自由选择)。a.画图画 b.做手工 c.讲故事 d.朗诵诗歌
任选一项形式来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感情。
设计意图:第四环节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在学完课文后有创造表达的欲望,初步提高学生写作水平,通过写后的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进步,体验写作的成就感。另外,本环节还使用到“背景音乐”,这一资源的使用不仅能渲染气氛,激发情感,更能深入地表现主题,一举两得。
评析:
这节课的教学设计较好地体现了低段阅读教学的基本方法。第一是重视朗读,以读为本。教学中,教师多处设计了自由读、个别读、齐读、赛读、诵读等学习环节,教师还作了范读。为提高朗读水平,教师适时组织评价,让学生体会到如何读得正确、读出感情。第二是重视学生提问题。学生读了课题后,让学生针对课题提问;学生自读课文后,让他们提出不懂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探究心理。改变了以往教师不顾学生实际大量提问的做法。第三是正确引导学生体会词句的意思。如“疲倦”和“牵挂”,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这一环节的设计在于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实践,感悟语言的内蕴,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实现教师、文本、学生之间的对话。“花香飘进老师的梦里”,启发学生想像,让学生体会到这是一种美好的愿望,表达了同学们对老师的爱。第四是组织学生合作学习重点内容3、4、5小节。紫丁香是怎样和老师做伴的呢?教师要求学生找出有关的句子,在小组中互相读读,讨论讨论,让学生互相启发,共同学习,从而体会到学生对老师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