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滕王阁序》教案
学习周报 专业辅导学生学习
滕王阁序
教学目标
1.了解王勃生平与作品,了解骈体文的文体特征,积累一些文化知识。
2.掌握文中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或用法,理解典故的作用。
3.领会情景交融的写法,感悟语言。
4.准确把握诗人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江南三大名楼:湖南岳阳的岳阳楼,湖北武汉的黄鹤楼,江西南昌的滕王阁。
大家学过有关岳阳楼的有范仲淹写的《岳阳楼记》,有关黄鹤楼的有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崔颢的《黄鹤楼》,今天我们来学一篇《滕王阁序》。
二、背景介绍
1、关于作者
王勃(649—675)字子安,绛州龙门人,祖父是隋朝学者王通。王勃六岁即写文章,十四岁便科举中第。沛王李贤闻其名声,邀请他作王府修撰,后因一篇游戏文章触怒了唐高宗,被逐出沛王府。后又因杀官奴而http://www.xiexiebang.com
学习周报 专业辅导学生学习
犯罪,父亲也受连累贬为交趾令。公元675年王勃前往交趾省亲,途经南昌正赶上当地都督在滕王阁上设宴。王勃在宴会上赋诗并写下了这篇著名的《滕王阁序》。随后前往交趾途中溺水惊悸而死。本文遂成为他的“绝唱”
2、关于滕王阁
滕王阁始建于唐高祖之子李元婴为洪州刺史之时。民国十五年(1926年)终毁于兵燹。其间创而重修,修而又毁,毁而复建,有确凿文字可考者达28次之多。今日的滕王阁重建于1989年。
3、关于本文的写作
《唐摭言•卷五》说:“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十四。
都督阎公不之信。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矣。及以纸笔巡让宾,勃不辞让。公大怒,拂衣而起,专令人伺其下笔。第一报云:‘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公曰:
‘是亦老生常谈。’又报云‘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公闻之,沉吟不言。又报云‘落霞与孤鹜齐飞,长天共秋水一色’,公矍然而起,曰:‘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遂亟请宴所,极欢而罢。”
三、熟读课文
1、听录音
2、指名朗读,正音。
读音准确,断句恰当。
http://www.xiexiebang.com
学习周报 专业辅导学生学习
本文有四字句、六字句、七字句等,其中四字句只有一种情况,即二二式,如: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六字句的情况大致有四种,如:
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清霜,王将军/之武库。
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
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
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
七字句的情况则更复杂一些,如: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住。
3、齐读
四、整体感知
整体把握全文框架。全文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段:扣“洪府”,地势雄伟、物产珍异、人才杰出、宾主尊贵。
第二、三段:扣“秋日登阁”,楼阁壮丽、山川胜景,秋景特色,流光溢彩
第四、五段:扣“饯”,宴会胜况,人生遇合 借古勉今,穷且益坚
http://www.xiexiebang.com
学习周报 专业辅导学生学习
第六、七段:扣“别”,自叙遭际,谢主引宾
五、分析第一段
1、根据课文注释,翻译本段。
补充注释:
1.豫章故郡
一作“南昌故郡”,西汉豫章郡的治所在南昌。故:旧
2.地接衡庐
接:接壤
3.襟三江而带五湖
襟、带:名词用作动词,连接、环绕的意思。
4.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雾、星:名词作状语,像雾一样、像星一样。
5.宾主尽东南之美
尽:全都是,形容词作动词。美:形容词作名词,俊杰。
6.千里逢迎
千里: 数量词作名词,远道而来的客人。
7.高朋满座
高:尊贵
8.腾蛟起凤:《西京杂记》中说:“董仲舒梦蛟龙入怀,乃作《春秋繁露》词。”又说扬雄“著《太玄经》,梦吐凤凰,集《玄》之上”。
2、赏析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由古及今,写称名的沿革,道出历史的久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由天及地,写界域的广大,可见辖境的辽阔。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襟”“带”活用为动词,生动形象,并同“控”“引”一样,将洪州的气势写出。----具体写地理位置。
“物华天宝”和“人杰地灵”,两个四六句相对,既扩展了叙述,又升华http://www.xiexiebang.com
学习周报 专业辅导学生学习
了情感。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两句,又转为四字短句,节奏的变换带来了文意的转折,由赞美“雄州”到称赏“俊采”,另辟话题,渐近本事。
“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两句,写州城形胜,写宾主才美,作为过渡句,承上启下。
“都督阎公”和“宇文新州”大驾光临,节奏舒缓,语气雍容,给人一种和乐的感觉。
“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几句,又变而为四字短句,起到这样几个作用:
一、在写作方法上,由平和的叙述转为抒情;
二、在内容上,由详写到概写;在结构上,分离上下文,避免单调的罗列。
“腾蛟起凤”和“紫电清霜”两句,接着写来宾。句式又变成四六式,描摹在前,引介在后,节奏急促,格调高昂,造成“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效果,与前面的人物出场相对应,别有情味。
“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这几句写自己的“闯入”,委婉含蓄。赞美而又不失身份,谦逊而又不卑不亢,恰到好处。
3、小结:
“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古今变迁)
“雄州雾列” “星分翼轸”„„(空间地势)“台隍”一句
“俊采星弛” “物华天宝„„”(人物之盛)“宾主”一句
http://www.xiexiebang.com
学习周报 专业辅导学生学习
六、背诵第一段
第二课时
一、点名背诵
二、骈体文有关知识
骈体文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是全盛时代,这时骈体文成为文章的正宗,中唐古文运动兴起才逐渐走向衰落。我们要培养阅读古文的能力,就不能不了解这种特殊文体。
(一)语句方面的骈偶与“四六”
A.骈偶:即对仗。骈偶的基本要求是句法结构的相互对称,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复句对复句。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例句:
例(依次):a 雄州 雾列,俊采 星驰。
b 披 绣闼,俯 雕甍。
c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d北海虽赊,∕扶摇可接;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骈体文一般是用平行的两句话,两两配对,即上下句相对。也有句中自对,然后两句相对,这种“当句对”的句式显得更加工整。试从文中找出例句:
http://www.xiexiebang.com
学习周报 专业辅导学生学习
例:a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清霜,王将军之武库。
b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B.“四六”:即骈体文一般是四字句和六字句。“四六”的基本结构有五种:①四四;②六六;③四四四四;④四**六;⑤****。这就决定了对仗的句式特点相应为四字句对四字句,六字句对六字句„„请同学们找出例句。
例:四四四四
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三、、学习第二三段
1、口译本段内容
补充注释:
1.青雀黄龙之轴
青雀黄龙:名词作动词,雕有青雀黄龙头形
2.彩彻区明
彻:普照
3.雁阵惊寒
惊:被„„惊扰
4.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序:时间。属:是。
5.潦水尽而寒潭清
而:因而。尽:干涸。寒:寒冷。清:澄清
6.烟光凝而暮山紫
烟光:山岚。凝:凝聚。暮:傍晚。紫:呈现紫色。
7.即冈峦之体势
即:依附。体势:态势,形势。
2、分析鉴赏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两个短句,点明了时令,字面与音韵属对工整,http://www.xiexiebang.com
学习周报 专业辅导学生学习
格调高亢嘹亮,领起下面对秋景的描绘。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这两个句子都是因果性的推论,“而”字前为因,后为果。作者抓住了“秋水”和“秋色”两个有代表性的特征来写秋天,写水写山,动静结合,如诗如画。
“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写滕王阁的自然环境和气势,已开始转入正题。
“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两个四六句,“四字”托出叙述主体,“六字”作描绘、渲染,意在指出阁在山水形胜之地
第三段开头用三字句,加快节奏。“披绣闼”,是由外至里;“俯雕甍”是由上视下。仅用六个字,就极简练概括地写出登阁的情景,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两句,写登高望远所见山川之美。
“闾阎扑地”“舸舰弥津”两个四六句,极写人烟之盛,“舸舰”之多,渲染出一片富庶祥和气象。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又变而为四字句,转写自然景物,绘出雨后天晴的景色,由此引发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千古绝唱,将对滕王阁的景物描写推向高潮。
渔舟唱晚”,写生活之乐;“雁阵惊寒”,写候鸟之歌。社会与自然各具情趣,又融为一体。
http://www.xiexiebang.com
学习周报 专业辅导学生学习
3、小结
本部分写滕王阁构筑之宏,眺望之广,周围秋景之美。其中“落霞与孤鹜齐飞”二句为描写秋景名句,展示了一幅鲜明生动的秋之图景。
四、解读四、五两段
1、翻译本段
补充注释:
1.四美具
具:具有,都有。
2.而难并
并:会聚一起。
3.穷睇眄于中天
穷:望尽。中:最高处。
4.极娱游于暇日
极:尽情。娱游:欢乐。
5.兴尽悲来
兴:兴致。
6.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
悲:悲怜。失路:迷路,不得志。
7.屈贾宜于长沙
屈:被„„贬谪。
8.所赖君子见机
赖:依赖。
9.老当益壮:老了应当更加有壮志。
10.穷且益坚:且:反而。
11.不坠青云之志
坠:抛弃。
2、鉴赏
“甫畅”和“遄飞”,都表明兴致高昂,情绪激动。
“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用清新自然的描述,写管弦之盛,http://www.xiexiebang.com
学习周报 专业辅导学生学习
歌声之美。
“四美具,二难并”两个三字短句,变换节奏,心绪也为之—转,由喜悦渐生悲慨。
“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放开一笔,视野又扩展到宴会之外,感情亦随之升华,为下面的抒情张本。
“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两句是虚写,表面上是“望”“看”,实际上是在想。这里用了双关的手法,十分巧妙:由日落而想到西北的长安,由云海而想到东北的吴会,日下即长安,云间即吴会的意思又暗含其中。
“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两句,通过进一步玄想宇宙的广漠洪荒,来衬人生的渺小,从而引发下面的感慨,即:“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这两个四六句,一问一答,答非所问,流露出怀才不遇的心绪,充满了自我悲伤的情调。
“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两句,更是直抒胸臆,坦言心怀,写自己报国无路,济世无门,言辞哀婉。情意绵绵。
“时运不齐,命途多舛”,这是比较现实的认识,将人生的穷通得失看作常态;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则是从历史中撷取的两个实例,以此来宽慰包括自己在内的失意之人。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言之凿凿;“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http://www.xiexiebang.com
学习周报 专业辅导学生学习
反问有力。“非无”“岂乏”,一个否定判断,一个反诘论述,行文摇曳生姿。然后以“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作结,总束上文,开启下文。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是一种理想的人格境界,表明了作者高尚的人生观。
“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作进一步的补充,同时也表现了乐观开朗的情怀。
“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以超越空间为喻,“东隅已逝,桑榆非晚”以追赶时间为喻,都表现出了不甘沉沦的豪情壮志。
“孟尝高洁”“阮籍猖狂”两个四六句,微讥孟尝,非议阮籍,来反衬自己坚定的意志。
3、小结
第四段集中笔墨,描写和渲染阁中气氛,赞美文人雅士们的气概和风采。第五段笔锋陡转,由盛赞良辰美景文人墨客转为慨叹人世艰难仕途崎岖,大发怀才不遇之感慨,为自己也为别的文人被压抑被埋没深鸣不平。
第三课时
一、点名提问,复述二至四段的主要内容。
二、学习六七段
1、翻译课文内容。
补充注释:
1.一介书生
介:个
http://www.xiexiebang.com
学习周报 专业辅导学生学习
2.等终军之弱冠
等:等同。弱冠:指二十岁,古代以二十岁为弱年,行冠礼,为成年人。
3.有怀投笔
怀:心思。
4.奉晨昏于万里
奉:侍奉。
5.接孟氏之芳邻
接:结交。
6.胜地不常,盛宴难再
胜:美好。再:第二次。
7.兰亭已矣
已:过去。
8.奉承恩于伟饯
于:在。
9.是所望于群公
是:这。于:对。
10.敢竭鄙怀
竭:使动用法,使„„完全表露出来。
2、鉴赏
“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是自谦之词,如此简单地给自己定位,其复杂心情一言难尽。(参见后面附录)
“等终军之弱冠”两个四六句,又避开了正面表白,仍借古写怀。先以终军自比,表示请缨无路;再以班超、宗悫自许,表示投笔从戎、乘风破浪的志向。这两句,都暗示了自己不甘做“一介书生”的决心。
“路出名区”的四个六字句,以平稳的语气,含蓄地叙述了自己弃官事父,得以结识各位嘉宾的人生际遇。
然后以四字短句,表示明日接受父亲的教诲和今日拜谒阎公,都是值得高兴的事。
http://www.xiexiebang.com
学习周报 专业辅导学生学习
“杨意”“钟期”两个四六句,援引古人事例,再次感叹怀才难用和知己难遇。
“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寥寥数语,写尽古今盛会曲终人散、无迹可寻的凄凉。
“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归结到写诗做序的本事上来,从对宇宙人生的无限感慨中回到现实情境。
“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是说自己不避浅近,先写了序和诗;
“请洒潘江,各倾陆海”是期望在坐的嘉宾各展文才,各赋所怀。全文在这种礼让中结束,不失分寸,非常得体。
3、小结
第六段在继续慨叹人世不平的同时,又有峰回路转之笔,抒发了作者运舛志不衰,、正视现实、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第七段除继续抒发自己抑郁情感、表明自己的远大志向外,以谦恭的笔调,表明了自己对知音的渴望和仰慕。
三、写作特点分析
1.句式错落,节奏分明
全文以四六句为主,杂以**句,七字句,六字句,四字句,三字句,二字句,乃至一字句。这些句式,根据表意的需要而交错运用,使节奏分明,内容启承转合。一般来说,二字句用于抒情(文中有两处:“嗟乎”http://www.xiexiebang.com
学习周报 专业辅导学生学习
“呜呼”),三字句、四字句用于一个话题的开始或转折。六字句或七字句连用,为平实的叙述;四六句或**句连用,为叙述或抒情的展开部分。仅有一个一字句“勃”,是自指兼表提顿。这样,全篇的行文。既起伏跌宕,又自然流转。
2.骈俪藻饰,辞采华美
骈是“两马并驾”的意思,俪是“男女成对”之意,骈俪就是使用对偶句,是骈文的共同特点,但这篇序文尤为突出。全篇采用对偶句,不但字面相对,而且音韵大体相对。即一句之中,平节和仄节交替;上下联之间,平节与仄节相对。前面分析了四字句对偶的情况,下面举几个别的句式。如“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为:平平仄仄,仄仄仄(之)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之)仄仄。“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为:“仄仄仄(于)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于)仄仄,仄仄平平。“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为: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为:平仄仄(于)平平,仄平平(于)仄仄。(以上“觉”“识”“屈”“曲”“乏”“落”“一”“色”“极”“日”为人声字,算仄声;“共”古代为平声字,“暇”古代为去声字。)如此讲求音律,又不影响意义表达,写出来的句子当然抑扬顿挫,富于乐感,富于诗意。
藻饰是指运用色彩浓艳、华丽典雅的词语,来装饰文句。这篇序文,如“物华天宝”“俊采星驰”“紫电清霜”“钟鸣鼎食”“青雀黄龙”“睢园绿http://www.xiexiebang.com
学习周报 专业辅导学生学习
竹”“邺水朱华”等,都是讲求辞采的典型例子。这样,使文章辞采华美,赏心悦目。
3.运用典故,简练含蓄
用典除了有加强论证的作用外,还能以古比今、借古写怀,可以使文章内容充实,联想丰富。语言简练,风格典雅。这篇序文用了大量典故来叙事抒情,有的是历史故事,有的是前人文句。而运用的手法又有所不同,有的是明用,如“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有的是暗用,如“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有的是正用,如“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有的是反用,如“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典故的运用,加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4.警句品味
例:①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前者高度概括了江南各地的繁华富庶,后者形象的说明了南昌一带人才济济。
②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作者将“老”和“壮”,“穷”和“坚”从相反相成中统一起来,突出了“贫贱不能移”的美好节操。
③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表达了作者在政治上失意后的深沉的悲哀和孤独,也反映了“失路之人”共有的悲哀和孤独。
http://www.xiexiebang.com
学习周报 专业辅导学生学习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作业
课后练习题
附
一、我国九大名楼
黄鹤楼
故址在湖北省武汉市蛇山黄鹤矶头,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历代屡毁屡建。被世人称为“天下第一楼”。
岳阳楼
是湖南岳阳市西门城楼,高三层,素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美称。始建于唐开元四年(公元716年);北宋岳阳郡守滕子京重修,范仲淹作《岳阳楼记》。岳阳楼曾多次兴废,清代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重建,解放后整修一新。烟雨楼,在浙江嘉兴市南湖湖心岛上,于五代吴越钱元潦所建。明代嘉靖十八年(公元1549年),从湖滨移至湖中小岛。四面临水,晨烟暮雨,风物清华,堪称胜景。
镇海楼有三:
1、浙江杭州吴山东麓(吴越旧城之南门)。原名为朝天门,元改称拱http://www.xiexiebang.com
学习周报 专业辅导学生学习
北楼,明始换为镇海楼。楼上眺望钱塘江,历历在目。
2、福建越王山(屏山)顶的镇海楼明洪武二年(1365年)建,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重修,高约20米,过去海船昏夜进口,都以此为标志。
3、广州越秀山上的镇海楼,建于明洪武十三年,楼高五层,登高远望,全市尽览。解放后重新整修,辟为博物馆。
鹳雀楼,在山西永济莆州镇城西南,系北周(557─581年)大将宇文护守城时所建,元初倒塌,目前正修复中。
甲秀楼
在贵阳鳌头矶上,明万历年间兴建,清代屡有修筑。
望江楼,在东南的锦江南。已辟为望江公园。园内有丽阁、濯锦楼、呤诗楼等,均系清代所建,绚丽玲珑。具有江南庭园特色。
太白楼
在安徽马鞍山南长江岩翠螺山麓的采石矶上。唐元和中始建,宋、元、明、清屡毁于兵火,清光绪重建。
大观楼
位于云南昆明滇池北岸,建于清康熙二十九年(公元1690年),后毁于战火,同治时重建。楼阁耸峙,绿树成荫,有揽胜阁、涌月亭、观稼堂及“蓬菜别境”等胜景,已辟为大观公园游览胜地。
二、名楼诗作
黄
鹤
楼
崔颢
http://www.xiexiebang.com
学习周报 专业辅导学生学习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登 岳 阳 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三、南昌历代名称
南昌自形成都市以来,历朝历代也曾更名多次,所以其名称也委实不少,屈指算算,包括俗称在内,不下十多个,诸如豫章、洪都、灌城、钟陵、龙兴等等。
南昌历史悠久,远在五千年前,原始先民就在这里开拓、生活和栖息。http://www.xiexiebang.com
学习周报 专业辅导学生学习
由于古文献的贫乏,那原始居民点的名称我们无从知道,但名称是一定有的。据可考的文字,夏、商、周时期,南昌地区为扬州之城。春秋战国属吴楚。秦代属九江郡。旧史学家们每每称之为“南蛮”之地。南昌政区独立设置始于汉代。西汉高祖五年(前202),灌婴大将军率兵南下,进驻南昌;六年(前201)立豫章郡,领十八县(辖城相当于今江西省境大部),郡的治所设于南昌县中,希望以这一块“南方昌盛”之地为根据地,进而平定南越,以“昌大南缰”。取“南方昌盛”和“昌大南缰”之意,“南昌”之名始此。从此这块“南蛮”之地就有了“豫章”和“南昌”二名称。据传,灌婴大将军是南昌城的创筑者,故俗称南昌城为“灌婴城”和“灌城”。
自西汉以来,南昌一直是郡、州、道、路、府、县的治所,故人们或以郡名,或以州道名,或以路府名,或以县名,但都是指南昌这块地方。莽新的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将豫章郡易名九江郡,南昌县易名宜善,故南昌又有了“宜善”一名。东汉、三国、晋、南北朝,以郡名则为豫章,以郡治所名则为南昌。隋开皇九年(589)罢豫章郡置洪州,治豫章(南昌县改),从此南昌又多了一个“洪州”之名。唐至德元年(756),豫章郡名章郡,“章郡”又成了一个名称。唐宝应元年(762),豫章县改名钟陵县,帮南昌又称“钟陵”。南宋、元朝,洪州为隆兴府、隆兴路、龙兴路,治所为南昌、新建,这样一来,“隆兴”、“龙兴”、“新建”的新名称又出现了。明代初年,龙兴路改江都府,所以南昌又称“洪都”(王http://www.xiexiebang.com
学习周报 专业辅导学生学习
勃《滕王阁序》中亦有“洪都新府”之句)。此外,赣江,古亦称章江,所以在古籍中,南昌城又被称为“章江城”、“江城”。因南昌八一起义而被人们称之为“英雄城”、“八一城”。
四、王勃十四岁作《滕王阁序》
王勃作《滕王阁序》一般定为26岁赴交趾省父途经南昌时而作(如清人姚大荣的《王子安年谱》及一般的教科书)。其实,那是因为他们不相信如此流传千古的美文会出自一年仅14岁的少年之手。实际上,早在唐末王定保的《唐摭言》中便有一段生动的记载:“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十四。都督阎公不之信。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矣。及从纸笔巡让宾客,勃不辞让。公大怒,拂衣而去,专会人伺其下笔。第一报云:‘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公曰:‘亦是老生常谈。’又报曰:‘星公翼轸,地接衡庐。’公闻之,沈吟不言。又云:‘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公矍然而起曰:‘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遂亟请宴所,极欢而罢。”
其实,我们怎能把王勃这样一个“六岁属文”、“九岁读颜氏汉书”、“十岁包综六经”的天才少年,与一般少年等量齐观呢?《滕王阁序》中一再申说:“童子何何知,躬逢胜饯”、“三尺微命,一介书生”等语,都表明作者是个未成年人,与王勃后期的心态、境遇不合。况且,他晚年(王勃死时仅27岁!)早已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四杰”,四海扬名,都督阎公岂能“不之信”?杨炯《王子安集序》云:“年十四,时誉http://www.xiexiebang.com
学习周报 专业辅导学生学习
斯归。”这“时誉”不正是指王勃写了《滕王阁序》而名满天下的事实吗?
五、《滕王阁序》写景“四美”
《滕王阁序》的写景颇有特色,作者精心构画,苦苦经营,运用灵活多变的手法描写山水,体现了一定的美学特征。
1.色彩变化之美。文章不惜笔墨,浓墨重彩,极写景物的色彩变化。如“紫电清霜”中的“紫电”,“飞阁流丹”中的“流丹”,“层峦耸翠”中的“耸翠”,“青雀黄龙之轴”中的“青雀”“黄龙”无不色彩缤纷,摇曳生辉。尤其“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一句,不囿于静止画面色彩,着力表现水光山色之变化,上句朴素淡雅,下句设色凝重,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之句。
2.远近变化之美。作者采用恰当的方法,犹如电影的拍摄技术,由近及远,构成一幅富有层次感和纵深感的全景图。“鹤汀凫渚”四句写阁四周景物,是近景;“山原旷其盈视”二句写山峦、平原和河流、湖泽,是中景;“虹销雨霁”以下则是水田浩淼的远景。这种写法,是《滕王阁序》写景的最突出特点,体现了作者立体化的审美观,把作者带进了如诗如画的江南胜境,读者和景物融为一体,人在景中,景中有人。
3.上下浑成之美。“层峦耸翠”四句,借视角变化,使上下相映成趣,天上地下,城里城外,相与为一,不可分离,体现了作者整齐划一的审美观。而“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更是写景名句,水天相接,浑然天成,构成一幅色彩明丽的美妙图画。
http://www.xiexiebang.com
学习周报 专业辅导学生学习
4.虚实相衬之美。“渔舟唱晚”四句,即凭借听觉联想,用虚实手法传达远方的景观,使读者开阔眼界,视通万里。实写虚写,相互谐调,相互映衬,极尽铺叙写景之能事。
总之,《滕王阁序》一文的写景颇具匠心,字字珠玑,句句生辉,章章华彩,一气呵成,使人读完后犹如身临江南水乡,难怪韩愈情不自禁地称赞说:“江南多临观之类,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新修滕王阁记》)(桑进林)
六、唐高宗三叹王子安
唐太宗李世民云世后,其子李治继位,是为高宗。高宗在位期间,为王勃之才一叹二叹,乃至于三叹,在初唐时即被传为佳话。
王勃,字子安,十四岁不到就去应幽素举。应试之日,到禁卫森严的考场,用眼四观,见全是年长公子,束发秀才,白首童生,惟独自己还是一个孩童。当主考官点名点到王勃时,见其长衫拖地,乳臭未干,一脸稚气,心中颇有几分不快。王勃非常聪敏,见状,连忙上前叩拜施礼,说:“宗师爷在上,学生龙门王勃前来参拜聆教。”这几句话,听者颇觉字字顺耳。主考官此时突生奚落之念,出口道:“蓝衫拖地,怪貌谁能认!”王郎仗胆反讥:“紫冠冲天,奇才人不识。”主考官笑,再戏谑道:“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王郎趣答:“今朝攀桂步蟾宫,必定有我。”主考官窃喜,拊掌道:“神童,神童,果然是龙门神童,准考。”
王勃赴考高中后,授朝散郎,成为朝廷最年少的命官。嗣后,才思泉涌,http://www.xiexiebang.com
学习周报 专业辅导学生学习
笔端生花,撰《宸游东岳颂》、《乾元殿颂》,文章绮丽,惊动圣听。高宗见此两篇颂词,歌功颂德,词美义壮,乃是未及弱冠的神童所为,惊叹不已:“奇才,奇才,我大唐奇才!”王勃的文名也为之大振,与杨烔、卢照邻、骆宾王合称“初唐四杰”,并推为首位。
不久,沛王贤闻其名,如为沛王府修撰,十分爱重。沛王贤,周王显,均是贪嬉少年,相与以斗鸡为乐,不惜千金求珍禽,以较高下。二王素来喜欢与王勃谈笑,每次斗鸡时,必请王勃一道畅饮欢宴。王勃仗着文才,戏为《檄英王斗鸡文》,文云:
盖闻昂日,著名于列宿,允为阳德之所钟。登天垂象于中孚,实惟翰音之是取。历晦明而喔喔,大能醒我梦魂;遇风雨而胶胶,最足增人情思。处宗窗下,乐兴纵谈;祖逖床前,时为起舞。肖其形以为帻,王朝有报晓之人;其状以作冠,对门好称好勇士。秦关早唱,庆公子之安全;齐境长鸣,知群黎之生聚。决疑则荐诸卜,颁赦则设于竿。附刘安之宅以上升,遂成仙种;从宋卿之窠而下视,常伴小儿。惟尔德禽,固非凡鸟。文顶武足,五德见推于田饶;杂霸雄王,二宝呈详于蠃氏。迈种首云祝祝,化身更号朱朱。苍蝇恶得混其声,蟋蟀安能窃其号。即连飞之有势,何断尾之足虞?体介距金,邀荣已极;翼舒爪奋,赴斗奚辞?虽季郈犹吾大夫,而树桀隐若敌国。两雄不堪并立,一啄何敢自妄?养成于栖息之时,发愤在呼号之际。望之若木,时亦趾举而志扬;应之如神,不觉尻高而首下。于村于店,见异已者即攻;为鹳为鹅,与同类者争胜。爰http://www.xiexiebang.com
学习周报 专业辅导学生学习
资枭勇,率遏鸱张。纵众寡各分,誓无毛之不拔;即强弱互异,信有喙之独长。昂首而来,绝胜鹤立;鼓翅以往,亦类鹏抟。搏击所施,可即用充公膳;翦降略尽,宁犹容彼盗啼。岂必命付庖厨,不啻魂飞汤火。羽书捷至,惊闻鹅鸭之声;血战功成,快睹鹰鹯之逐。于焉锡之鸡幛,甘为其口而不羞;行且树乃鸡碑,将味其肋而无弃。倘违鸡塞之令,立正鸡坊之刑。牝晨而索家者有诛,不复同于彘畜;雌伏而败类者必杀,定当割以牛刀。此檄。
不料此文传到高宗手中,圣颜不悦,读毕则怒而叹道:“歪才,歪才!二王斗鸡,王勃身为博士,不行谏诤,反作檄文,有意虚构,夸大事态,此人应立即逐出王府。”于是,王勃被逐。
这样,过了些年头,到了上元二年(675年)冬,长安城里都传颂着脍炙人口的《滕王阁序》。一天,唐高宗也读到这篇序文,见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句,不禁拍案,惊道:“此乃千古绝唱,真天才也。”又读下云,见一首四韵八句诗:“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唐皇一扫成见,连声叹道:“好诗,好诗!做了一篇长文字,还有如此好诗做出来,岂非强弩之末尚能穿七扎乎!真乃罕世之才,罕世之才!当年朕因斗鸡文逐斥了他,是朕之错也。”于是高宗问道:“现下,王勃在何处?朕要召他入朝!”太监吞吞吐吐答道:“王勃已落水而亡。”高宗喟然长叹,自言自语:“可惜,http://www.xiexiebang.com
学习周报 专业辅导学生学习
可惜!”
七、王勃一序传千秋
王勃登阁作序的传说故事,梗慨如下:
王勃被逐王府,父亲王福 受到牵累,贬迁南海炎热之乡的交趾为官。上元二年(675),王勃从山西动身,万里迢迢去看父亲。坐船逆长江而上,来到江西与安徽地界。在彭泽县东北,东流县西南,有一座马当山,形势险峻。唐朝诗人陆鲁望有《马当山铭》为证:“山之险莫过于太行,水之险莫过于吕梁,合二险而为一,吾又闻乎马当。”
王勃的船到马当,突遇风浪。船不能开。王勃问:“船已到什么地方?”艄公说:“已到马当山下。”于是,避风马当山庙下,船上人都登岸纵览风光去了。
王勃也到庙里观瞻了一番,又赏玩江景多时,正想回船去,突然见一位老者坐巨石块上,须眉皓白,貌若神仙,王勃整衣向前,与老人作揖,老人遥指,问:“来的是王勃吗?”
王勃大惊,说:“正是,不知长者何以得知?”老者说:“明日重九,滕王阁有高会,若往赴宴会,作为文章,足垂不朽。”
王勃笑,答;“老丈有所不知,此地距洪都六七百里,一个晚上那里到得了呢?”
老者也笑道:“你只管上船,我当助清风一帆,使你明日早达洪都。”
王勃肃然起敬,问:“拜问老丈,你是神还是仙?“
http://www.xiexiebang.com
学习周报 专业辅导学生学习
老者笑而远遁。隐隐听见“吾即中源水君“。只觉祥云缥缈,瑞气盘旋,脚底下船箭一般朝鄱阳湖方向而去。果然是:时来风送滕王阁,运去雷轰荐福碑。
第二天一早,正是九月九日,洪都府阎都督果然开宴,遍请江右名儒。席上有澧州牧学士宇文钧,还有进士刘祥道、张禹锡等。阎公再三起身,对诸儒道:“帝子旧阁,洪都绝景,在座诸公,欲求大才,作此《滕王阁记》,刻石为碑,以记后来。“原来,阎公女婿吴子章早隔宿草就序文,故在座诸公假装不敢轻受,只一心要推让给吴子章,好让阎公翁婿名利双收。愉好轮到王勃面前,王勃便不推迟,慨然受之,满座俱惊。阎公哂笑,暂退更衣。喊:“敬酒。”王勃欣然持觚,对客长饮,酒酣,索笔求纸,文不加点,满座又惊。小吏跑步报所写诗文,当报到“南昌故郡,洪都新府”,阎公道:“此乃老生常谈,谁人不会!”吏又报“星分翼轸,地接衡庐”,阎公道“此故事也。”吏三报“襟长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阎公不语。吏又报到“物华天宝,龙光射斗牛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阎公喜,说:“此子视我为知音。”吏再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阎公听罢,以手拍几,说:“此子落笔若有神助,真天才也!”满座尽皆失色,阎公更衣复出,携王勃之手,盛酒满觚,王勃酣醉。阎公大喜,说:“帝子之阁,有子之文,风流千古,使吾等今日雅会,亦得闻于后世。从此洪都风月,江山无价,皆子之力也 吾当厚赏千金。”席散,公府官吏余兴未消,问王勃下人:“请问你家王博http://www.xiexiebang.com
学习周报 专业辅导学生学习
士,常酒醉写文章吗?”
下人笑答:“博士凡写文章前,不堪精思,先磨墨数升,一饮而尽,然后蒙被大睡,称为腹稿。然后,一跃而起,写成文章,不改一字。王博士今日只饮酒,假若饮墨,其文章更好。”
众人听完,面面相觑,将王勃誉为神人。
传说,王勃大笔挥毫作了《滕王阁序》不待辞别,携了下人,便匆匆离席下楼,直奔江边而去。
众人正告退之际,阎都督又喝一声:“慢,请诸位回来。怎么结尾一诗,末一句空一字未写?”
众人近前,果见诗空一字。
阎公说:“只怕是我等轻慢了王诗人,故空一字作难大家来猜,大家就猜猜罢。”众文人面面相觑。
便有人说:“槛外长江 自流”,所空的字就是“独”字,也有的说是“船”字。问到吴子章,他冥思苦想了良久,也只是说“水”字。
阎公露不喜之色,说;“独字太浅,不合王郎诗境;船字太俗,不足论;水字太露,毫无诗意。”众人直琢磨到天亮,竟没有猜出付佳句来。
阎公问:“此时王勃船到何处?”
衙卫答:“最快到了丰城。”
阎都督命令:“你快马先追王郎,千金求其一字。”衙卫得了都督之命,快马加鞭,追上王勃,衙卫说明来意,王勃但笑,久之,说“王勃乃一http://www.xiexiebang.com
学习周报 专业辅导学生学习
介书生,岂敢戏弄都督大人!我将这一字写在你手心上,你定要握紧拳头,见了都督方可伸掌,否则此字会不翼而飞。:便索了一支笔,并不蘸墨,就在衙卫手心里画了一阵,令其握拳,拜别。
只说衙卫回府,就阎都督面前伸开手巴掌,竟空无一字。阎公自语:“怎么会空空如也,空空如也呢?千金难买一字啊!”猛然一惊,莫非是一“空”字。
“妙哉!好一个‘空’字!”众文人齐声附和称赞。
阎都督拍案称绝:“‘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这个‘空’字用得妙,万千感慨,尽在这个‘空’字上。”
滕王阁千载盛誉不衰的原因究竟何在呢?本文开首所引清代诗人尚 《忆滕王阁》五言古诗的诗句作了极好的回答。原因就在于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写了一篇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秋日登洪俯滕王阁饯别序》。据传,神童子安即席挥毫,“年十有四,时誉斯归”(杨炯语)。此文有如石破天惊,顿令滕王阁名噪天下。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二篇:滕王阁序教案
滕王阁序讲课思路
一.本课标题
鉴赏美文体悟深情千秋高阁滕王阁千古美文滕王阁序二.导入
视频师说:(过渡)这是一座历经千载兴废而盛誉不衰的中华文化名楼,它屡毁屡兴,屡兴
屡废达二十八次之多,这在中国楼阁建筑史上堪称绝唱;这是一个永远令人击节耐人寻味的人文现象。师问:现象背后的原因同学们试着探讨一下。学生发言:
师说:滕王阁序千古美文,赋予滕王阁,摧不毁的文化魂让我们一起来走进美文
三.师说:教学目标(中心目标)鉴赏美文体悟深情(具体目标)鉴赏语言形式鉴赏景物描写体悟丰富情感三.讲课过程
(一)初步感知鉴赏美句
师问:文章在语言形式上有什么特点?骈体文(一美)学生回答:师明确:
语句方面的特点,以对偶句为主,对仗工整,富有节奏感。语音方面的特点,即平仄相对,朗朗上口。
用词方面的特点,即用典和藻饰,内容充实,语言优美。
(二)深入体会鉴赏美景(二三段)
师说:首先请同学毛遂自荐,朗读学生读:师说:字音
师说:有没有同学有勇气挑战学生读:师说:字音
师问:有句话叫只能意会,不能言传,请同学们选择一句你觉得写得好的描写景物的句子,进行鉴赏。既要意会,又要言传。(二美)
学生回答:师明确:
美景:色彩变化之美
远近错落之美上下浑成之美虚实相映之美鉴赏美情
师问:此景中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结合具体文句品味情感。(三美)学生答:师明确:板书
游玩的喜悦感触的悲情情感的乐观
有为才有位
师问:位不是天生的,没有人生下来就功勋卓著,位高权重,受人景仰。人类数千年文明史中,大多数杰出人士都是在无位之时,努力有为。 我们应该学习王勃的哪些精神? 学生答:
美文流泪的滕王阁
(三)感悟深情
(四)启发
(五)知识拓展
第三篇:《滕王阁序》教案
滕王阁序(王勃)·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及骈体文的特点。2.学习本文将典故与眼前情景相结合的写法。3.理解文中的典故。
4.掌握“故”“尽”“属”“即”“且”“矣”的用法。5.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典故;理解内容和观点。【教学难点】骈体文的特点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方法】朗读背诵与赏析相结合的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介绍作家作品,文体知识;初读课文。教学过程: 一.解题:
《滕王阁序》全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又名《滕王阁诗序》《宴滕王阁序》。
滕王阁因滕王李元婴得名。李元婴是唐高祖李渊的幼子,唐太宗李世民的弟弟,骄奢淫逸,品行不端,毫无政绩可言。但他精通歌舞,善画蝴蝶,很有艺术才情。他修建滕王阁,也是歌舞享乐的需要。
“序”——文体的一种。有书序、赠序、宴集序等。书序是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本文是饯别序,即临别赠言,属于赠序类的文章。
统观全文,由地及人,由人及景,由景及情,步步递进,紧扣题意。
文因饯别而作,但对于宴会之盛仅略叙数笔带过,而倾全力写登阁所见之景,因景而生之情,这就脱去了一般饯别文章颂扬、应酬的窠臼,辟出了自家新径。
王勃(649~675),字子安,降州龙门(现在山西河津)人,初唐文学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二.背景:
唐高宗十四年,王勃的父亲任六合县县令,王勃赴六合经过洪州。文中“童子何知,躬逢胜饯”可佐证。还有一种说法,王勃上元二幼年前往交趾看望父亲,路过南昌时所作,序文中内容的博大,辞采的富赡看来,非“童子”之作,而是成年作品,“童子”非小孩,而是“弱冠”二十岁左右之作。课文采用这种说法。三.时人对王勃的评价:
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泛然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时人认为王勃年轻气盛,才华横溢,挥毫泼墨,而语惊四座。四.关于骈体文:
骈文,是魏晋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骈体文的表达方式与一般的散文有所不同,语言上有三方面的特点:
1、语句方面的特点,即骈偶和“四六”,又称为“四六文”。
2、是语音方面的特点,即平仄相对。
3、是用词方面的特点,即用典和藻饰。
五.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
扣“洪府” —— 赞地之灵秀,述宾主之美
第二部分(2):
扣“秋日登阁”——绘山川美景,叙人烟富庶
第三部分(3-4):扣“饯”——写宴会盛况,抒人生感慨 第四部分(5):
扣“别”——感知己难遇,叹盛宴难再
朗读与预习:
1.下列词语的注音释义全都正确的是:(引导学生逐段批注)A 宇文新洲之懿范 懿:yi 美好
B 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崇阿:a 高大的丘陵 C 云销雨霁 霁:ji 天气晴朗 D 逸兴遄飞 遄:chuan 迅速 2.断句品韵:
A 四四对四四: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二二式”。B 六字句的断句:
(1.孟学士/之词宗,访风景/于崇阿 “三三式”;(2.临/帝子之长州;穷/待遇之萦回 “一五式”;(3.钟鸣/鼎食/之家;谁悲/失路/之人 “二二二式”;(4.响穷/彭蠡之滨;气凌/彭泽之樽 “二四式”;(5.抚/凌云/而自惜;幸/承恩/于伟饯 “一二三式”。C.七字句的读法(按意义划分):
(1).襟三江/而带五湖;潦水尽/而寒潭清 “三四式”;(2.)龙光/射/牛斗之墟;宾主/尽/东南之美 “二一四式”;(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二三二式”;(4).都督/阎公/之雅望“二二三式”
D.四六对四六:渔舟/唱晚,响穿/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E **对**:屈贾宜/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泓/于海曲,岂乏/明时? F 主谓结构相对:雄州/雾列,俊采/星驰。G 动宾结构相对: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H 偏正结构相对:„„钟鸣鼎食/之家,„„青雀黄龙/之轴。六.讲读课文第一段:
(一)第一段中有几个典故(典故分事典和语典,来自史传上的记载称事典,来自典籍上的现成语句叫语典)。
1.豫章故郡(见注释)。2.龙光射牛斗之墟(见注释)。3.控蛮荆(见注释)。
(二)补充注释: 1.豫章故郡 故:旧 2.地接衡庐 接:接壤
3.襟三江而带五湖 襟、带:名词用作动词,连接、环绕的意思。4.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雾、星:名词作状语,像雾一样、像星一样。5.宾主尽东南之美 尽:全都是,形容词作动词。美:形容词作名词,俊杰。6.千里逢迎 千里: 数量词作名词,远道而来的客人。7.高朋满座 高:尊贵
(三)简析第一段:
1.首句由名称的沿革,道出历史的久远。2.二三句写界域的广大、辖境的辽阔与地理位置。3.四五句,由赞美“雄州”到称赏“俊采”。
4.六句,写州城形胜,宾主才美(为下文的“才美”过渡)5.七八九句,赞美宾主,点面结合。6.十句,自己“闯入”,委婉含蓄,不卑不亢。问题:
⒈作者是如何写洪州的地理风貌的?突出了什么特点? 明确:“豫章故郡,洪都新府。”――历史久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界域辽阔。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地势宏伟 2.作者怎样写参加宴会的人物,照应了前文的哪个词语? 明确:作者在写参加宴席人物时,用了“雅望”“懿范”“胜友”“高朋”“腾蛟起凤”“紫电清霜”等词语,极尽人物的文韬武略,照应了前文的“俊采”一词。
3.文章开始不写楼台,不写宴会,而先写地势与人物,这样写有何好处? 明确:文章借用铺陈的手法,历叙界域之大,地势之雄,物产丰富,人才俊美,既渲染了和乐的氛围、宴会的高雅,同时也紧扣照应了题目《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7.小结:本段略写洪州的地理风貌,极写滕王阁的无限壮美,和周围环境的超凡脱俗,以及阁中如云高朋的文才武略。这样写,既初步写出了滕王阁的不同凡响,又为后文详写做好了铺垫。8.背诵本段。七.讲读第二三段:
(一)典故理解:
1.钟鸣鼎食之家 2.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二)补充注释:
1.青雀黄龙之轴 青雀黄龙:名词作动词,雕有青雀黄龙头形 2.彩彻区明 彻:普照 3.雁阵惊寒 惊:被„„惊扰
4.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序:时间。属:是。
5.潦水尽而寒潭清 而:因而。尽:干涸。寒:寒冷。清:澄清 6.烟光凝而暮山紫 烟光:山岚。凝:凝聚。暮:傍晚。紫:呈现紫色。7.即冈峦之体势 即:依附。体势:态势,形势。
(三)分析第二部分:
1.第二段意思:写三秋时节滕王阁的万千气象和周围的自然景观。笔触转细,渐入佳境,让人赏心悦目。(1.第一句:交代时令(三秋时节)。(2.第二句:写秋水即秋色的特征。
(3.第三句:用四个六字句,写来宾驾御名车骏马,造访滕王阁之情景。(4.第四句:用四个四字句,写滕王阁的自然环境和气势。
(5.第五句:“四六”句对“四六”句,描写滕王阁所处山水形胜之地。
2.第三段意思:近距离地开始了穷微尽妙、绘声绘色的描写,进一步写滕王阁环境之美,将滕王阁及周围景色推上美的极致。
(1.第一句:两个三字句,由外到里,由上到下,写出登阁的情景,抒发喜悦之情。两个六字句,写登高望远所见山川之美,虚实结合。
(2.第二句:四六句对四六句,极写人烟之盛,舸舰之多,表现富庶祥和。(3.第三句:两个四字句,转写自然景物,描绘雨后天晴的景色。
(4.第四句:两个七字句,是千古绝唱之句,把对滕王阁景物描写推向高潮。
(6.第五句:四六句对四六句,叙写生活之乐,候鸟之乐,将各具情趣的社会与自然融为一体。问题:
1.本部分是著名的写景段落,历来脍炙人口。请用自己的语言把这幅“晚秋暮色图”的意境描述出来。明确:①色彩变化之美; ②远近错落之美; ③上下浑成之美; ④虚实相映之美。2.鉴赏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明确: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彩霞自上而下,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构成一幅色彩明丽而又上下浑成的绝妙图画。
课后,展开想象,将该句扩写成百字左右的短文。3.这两段秋景的描述与传统中描写秋景的意境有什么不同?
明确:一反传统中“悲秋”的习惯写法,为秋景注入了超逸豪迈的情致。4.思考:本部分是怎样将叙事、写景与抒情融合在一起的? 明确: ①“潦水尽„”,清澈的潭水给人清爽的感觉。②高耸入云,溢彩流丹的滕王阁令人叹为观止。
③“落霞„”的朦胧秋景,“闾阎扑地„青雀黄龙之舳”的富庶祥和都洋溢着作者无比愉悦的心情。作者写自己的喜悦心情毫不张扬,而是寓情于事于景,含蓄婉转地表达出来的,给人天衣无缝、妙合无垠之感。
八.背诵2~3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复习1~3段中的典故,分析4~6段。教学过程: 一.复习典故(略)。二.分析第四五段:
(一)补充注释:
1.四美具 具:具有,都有。2.而难并 并:会聚一起。
3.穷睇眄于中天 穷:望尽。中:最高处。4.极娱游于暇日 极:尽情。娱游:欢乐。5.兴尽悲来 兴:兴致。
6.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 悲:悲怜。失路:迷路,不得志。7.屈贾宜于长沙 屈:被„„贬谪。8.所赖君子见机 赖:依赖。9.老当益壮:老了应当更加有壮志。10.穷且益坚:且:反而。11.不坠青云之志 坠:抛弃。
(二)典故理解:(此两段十五个典故,参看注释理解其作用及表现意义)
(三)分析第四段内容:
1.第一句:过渡,由登览之乐到宴会之乐。2.第二句:写管弦之盛,歌声之美。
3.第三句:四六句对四六句,铺叙欢饮娱乐的场景,用典故暗示宴会的豪华,人物的高雅。4.第四句:两个三字句,由喜悦渐生悲慨。
5.第五句:把视野扩展到宴会外——为下面抒情张本。6.第六句:揭示哲理,一是慨叹宇宙之大,二是感叹人生无常。7.第七句:是虚写,言
8.第八句:由宇宙的广漠衬托人生之渺小,从而引发感慨。9.一问一答,流露出怀才不遇的心绪,充满了自我悲伤的情调。
10.最后两句:直抒胸臆,坦言心怀,写自己报国无路,济世无门,言辞哀婉。11.小结:本段集中笔墨,描写和渲染阁中气氛,赞美文人雅士们的气概和风采。
(四)分析第五段内容:
1.写冯唐、李广的目的是什么?—宽慰包括自己在内的失意之人。2.表明作者高尚的人生观的句子是哪几句?—“老当益壮„„志。” 3.引用了哪两个典故,表现了作者乐观开朗的情怀?—“酌贪泉„„犹欢。” 4.写孟尝、阮籍的人生观的目的是什么?—反成自己坚定的意志。
5.小结:本段笔锋陡转,由盛赞良辰美景文人墨客转为慨叹人世艰难仕途崎岖,大发怀才不遇之感慨,为自己也为别的文人被压抑被埋没深鸣不平。问题:
1.这两部分是由眼前的宴饮娱乐引发的人生感慨。而在写作上最大的特色是用了大量典故来叙事、抒情,有的是历史故事,有的是前人文句。通读课文,找出文章引用的典故并思考抒发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慨。明确: ①“长安”“帝阍”“宣室”→报国无门,济世无路
②“冯唐”“李广”∕“贾谊”“梁鸿”→慨年时易往,功业难成,流露出嗟卑叹老的伤感和见机知命的消极心理(明用)
③“马援”(穷„老„)→不因年华易逝、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 ④“贪泉”“涸辙”→身处逆境,犹乐观开怀(暗用)
(五)背诵这两段。三.分析六、七段:
(一)讲解典故,了解内容。(略)
(二)补充注释: 1.一介书生 介:个
2.等终军之弱冠 等:等同。弱冠:指二十岁,古代以二十岁为弱年,行冠礼,为成年人。3.有怀投笔 怀:心思。4.奉晨昏于万里 奉:侍奉。5.接孟氏之芳邻 接:结交。
6.胜地不常,盛宴难再 胜:美好。再:第二次。7.兰亭已矣 已:过去。8.奉承恩于伟饯 于:在。9.是所望于群公 是:这。于:对。
10.敢竭鄙怀 竭:使动用法,使„„完全表露出来。
(三)分析内容:
1.文中自谦的句子是哪句?—“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2.作者写终军、班超、宗悫的目的是什么?—暗示自己不甘做一介书生。
3.作者写孟尝、阮籍的目的是什么?—援引古人事例,再次感慨怀才不遇,知己难求。4.写尽古今宴会曲终人散,无迹可寻的凄凉的句子是哪句?—第二句。5.写及潘江、陆机的目的是什么?—期望在座各位施展文才,各赋所怀。
6.小结:第六段在继续慨叹人世不平的同时,又有峰回路转之笔,抒发了作者运舛志不衰,、正视现实、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第七段除继续抒发自己抑郁情感、表明自己的远大志向外,以谦恭的笔调,表明了自己对知音的渴望和仰慕。四.全文内容:
诗与画的统一;景与情的统一;神与形的统一;自然与社会的统一;环境与气氛的统一;理想与现实的统一;山水与人文的统一;欢快与凝重的统一;悲怆与奋进的统一;低沉与昂扬的统一。这是本文脍炙人口、千古不衰的魅力所在。五.写作特点:
1.文笔优美,意境高远,变化有致,起伏跌宕。
2.由略到详,由粗到细,由远到近,由外到内,由景到情。3.长于用典,语言自然隽永,妙趣天成。4.对仗工整,富有节奏感,抑扬顿挫。
5.善用借代、通感、夸张、婉曲等修辞手法,使文章饶有滋味。
第三课时
一.再理结构:
第 一 段:扣“洪 府”,地势雄伟、物产珍异、人才杰出、宾主尊贵。
第二、三段:扣“秋日登阁”,楼阁壮丽、山川胜景,秋景特色,流光溢彩
第四、五段:扣“饯”,宴会胜况,人生遇合 借古勉今,穷且益坚
第六、七段:扣“别”,自叙遭际,谢主引宾 二.如何理解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作者在着意铺叙美景之后,以腾挪跌宕的笔势,由逸游的豪兴,陡然引出自己仕途坎坷的感慨,表白了报国无门却壮志不坠的执着态度。
“望长安于日下”四句抒写了远离京城,失意流落之情,接着从关山难越,念及英雄失路,连用屈原、贾谊、冯唐、李广四人的典故借怀才不遇的人物表达自己有志难伸的悲愤。
至“所赖”一提,振起全篇。“老当益壮”几句,勉励同仁不要因因年华易逝和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为全篇警策。
接着又以“大鹏”作比,表明凌云之志,又用“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成句,表明自己信心未泯。同时,又反用“贫泉”“涸辙”、阮籍之典,说明处困顿而清操不移,逆境中壮志弥坚。作者就是如此展示了其抑扬升沉的情感发展轨迹,披露了交织于内心的希望与失望,追求与痛苦,奋进与失意的复杂情感。三.本文骈俪句式有何特点?
全文以四六句为主,杂以**句,七字句,六字句,四字句,三字句,二字句,乃至一字句。这些句式,根据表意的需要而交错运用,使节奏分明,内容启承转合。
骈是“两马并驾”的意思,俪是“男女成对”之意,骈俪就是使用对偶句,是骈文的共同特点,但这篇序文尤为突出。全篇采用对偶句,不但字面相对,而且音韵大体相对。即一句之中,平节和仄节交替,上下联之间,平节与仄节相对。
如“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为:平平仄仄,仄仄仄(之)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之)仄仄。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为:“仄仄仄(于)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于)仄仄,仄仄平平。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为: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如此讲求音律,又不影响意义表达,写出来的句子当然抑扬顿挫,富于乐感,富于诗意。四.语言揣摩
1.“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 色” 评析:
作者善用灵活多变的笔法描写山容水态,表现楼台壮观,从而把读者带人身临其境的审美境地。“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写出了色彩变化之美。这两句不囿于静止的画面色彩,而着力表现水光山色的色彩变幻:寒潭之水因积水退尽而一片清明;傍晚的山峦因暮霭笼罩而呈紫色。上句设色淡雅,下句设色浓重,在色彩的浓淡对比中,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运用:
(翻译)蓄积的雨水已经消尽,潭水寒冷而清澈,烟光雾气凝结傍晚的山峦呈现出紫色。2.“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评析:
这一句更是写景名句,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彩霞自上而下,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构成一幅色彩明丽而又上下浑成的绝妙好图。该两句在句式上不但上下句相对,而且在一句中自成对偶,形成“当句对”的特点。如“潦水”对“寒潭”,“烟光”对“暮山”,“落霞”对“孤鹜”,“秋水”对“长天”,这是王勃骈文的一大特点。运用:
(翻译)落霞与孤独的野鸭一起飞翔,秋天的江水和辽阔的天空浑然一色。2.“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评析:
这是全文中最富思想意义的警语。历来有志之士对自己的理想总是能尽量克服一切困难执着地追求,即算在郁郁不得志的逆境当中也不消沉放弃。东汉马援云:“大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王勃在此化用,强调“失路之人”不要因年华易逝和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王勃此时怀才不遇,仍有这般情怀,确实难能可贵。
句中“老当益壮”“白首之心”“穷且益坚”“青云之志”现均可作成语使用。运用:
人老了应当更有壮志,哪能在白发苍苍之时改变自己的追求?处境艰难更应当坚强,不能放弃远大崇高的志向。
第四篇:《滕王阁序》教案
滕王阁序
王勃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作者王勃简况及相关背景知识。
2、掌握1-3段文言实虚词等基础知识,疏通文意,背诵课文。
能力目标:
体会2-3段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感悟文章语言魅力。德育目标:
领略大自然的秀丽景色,感受作者超凡的才华。教学重点:文言基础知识以及课文背诵 教学难点:文意理解与语句赏析 课 型:新 授
教学方法:诵读、分析、练习教学过程:
1、导课:
由中国三大名楼导入新课。(展示课件)
2、简介作者及相关背景知识。
王勃(650--675),字子安,唐文学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上元二年(公元675),王勃前往交趾省亲,途经南昌,他在宴会上赋诗并写了这篇著名的《滕王阁序》。
3、学习第1段
① 学生自由朗读第1段,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课文内容。② 学生齐读第1段,教师正音。
③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后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教师分析指导。
A、这次宴会举行的地点在哪里?
B、那些句子描写了洪州地势的雄伟? C、当时有那些人参加了这次宴会?
D、作者参加这次宴会的原因是什么? 重点字词:襟、带、雾、宰
4、学习第2—3段
① 学生自由朗读第2、3段,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② 学生齐读第2、3段,教师正音。③ 教师点拨重点字词,引导分析课文内容。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点明时令。“潦水”二句抓住“秋水”“秋色”写秋景。“俨骖
”以下四句叙写作者来到滕王阁的过程。“层峦耸翠”以下八句写滕王阁的自然环境和气势,指出滕王阁处在山水形胜之地。“披绣闼”以下写登临所见:“山原”两句,写山川之美;“闾阎”以下四句写人烟之盛、富庶祥和的气象;“云销”四句写自然景物;“落霞”两句展现了一幅鲜活的秋景图;“渔舟”以下四句收束前文,写生活之乐与候鸟之歌。
重点字词:维、序、俨、临、披、弥、津、销、霁、区、浦、课堂练习:
1、学生做试卷第三题,巩固基础知识。
2、学生背诵课文2、3段。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跟随王勃领略了滕王阁的壮丽风景,他超凡的才华让我们赞叹,希望我们课下继续朗读体会。
布置作业:品味“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写出100字左右的赏析文字。板书设计:
滕王阁序
王勃
山川之美
时令 人烟阜盛 秋水、秋色 登阁所见 雨后天晴
3、登阁之所见
2、来阁过程 生活之乐
阁之所在 候鸟之歌 {
{
第五篇:滕王阁序教案
滕王阁序
一、目标引领
1.学习体会本文优美的语言及其表达方式。
2.了解骈文的两大特征——对偶与用典,积累文化知识。
3.体会作者怀才而又自励志节,愤郁不平而又不甘沉沦的复杂情感。
二、教材引领
聚焦重点:学习体会本文优美的语言及其表达方式。破解难点:了解典故,积累文化知识。廓清疑点:文中一些变式句的理解。
三、学法引领
思想方法:自读体悟,疑点问答,合作探究。
关键指点:本文重点是优美语句的体悟,对个别疑难句子不必深究。
四、学程引领
骈文,是魏晋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骈体文的表达方式与一般的散文有所不同,语言上有三方面的特点: ⑦ 试概括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百姓乐业,天清气净的风俗画卷。
2、对失意人生的悲叹是文章的本质 文章的原题是《秋日登洪州府滕王阁饯别序》,王勃在自己的锦绣文章的关键之处用“遥襟俯畅,逸兴遄飞”一语转入对自己内心世界的描绘中来。请说说下列句子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慨。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 宇宙无穷,人生苦短。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嗟乎,时运不济,命途多舛”
——人生难免失意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有怀投笔”却“无路请缨” —— 壮志难酬的痛苦
总之,作者一方面只能为冯唐、李广、贾谊、梁鸿等人的不得志而叹息,另一方面,又只能以孟尝、阮籍自慰,或者把自己比作涸辙之鱼以强作乐观开朗,或者以“酌贪泉”而仍然能够保持纯正本色来自勉。这是多么无奈和痛苦啊!不仅如此,他还要把自己的痛苦隐得更深,带着满脸欢笑说自己“喜托龙门”,说阎某人是自己的知音,“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相遇,奏流水以何惭”,王勃作序,可谓曲尽衷肠。
巩固提高
1、摘录文中名句,并背诵。
2、完成《训练与检测》78页13——22题。【附】《滕王阁序》中涉及的21个成语
1、【物华天宝】华:精华。宝:宝贝。原指万物的光华,天上的宝气。形容各种珍贵的物品。
2、【人杰地灵】人杰:杰出的人。灵:特别好。意指人使地增色,地因人而著名。即杰出的人物出生或到过的地方,便成为名胜之地,或指杰出人物生于灵秀之地。
3、【胜友如云】胜:指才智出众。才智出众的朋友们云集一处。
4、【高朋满座】高:高贵,高尚。座:座位。满座尽是高贵的宾朋。
5、【腾蛟起凤】腾:腾越。起:起舞。象蛟龙腾越,凤凰起舞。比喻文辞奇巧优美,才华横溢。
6、【钟鸣鼎食】钟:古代乐器。鼎:古代炊具。鼎食:吃饭时,排列好几个鼎盛食物。吃饭时,奏乐列鼎。形容贵族和富贵人家豪华奢侈的生活。最早见于《史记》。
7、【云销雨霁】云消雨散。指满天的云雨顿时消散,形容已经逝去的一切都不会再回来了。
8、【响遏行云】遏:阻止。声音高入云霄,把浮动着的云彩也阻止了。形容歌声嘹亮有力,悦耳动听。最早见于《列子•汤问》。
9、【天高地迥】迥:遥远。形容天地之间广阔无边。
10、【兴尽悲来】高兴的劲儿过去了,使人悲苦的事又来了。
11、【萍水相逢】萍:在水面上浮生的一种蕨类植物,随水漂泊,聚散不定。浮萍在水里偶然相遇。比喻从来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
12、【冯唐易老】比喻仕宦不得志。出处是《史记•冯唐列传》。
13、【老当益壮】当:应当。益:更加。原指年纪老而志气应当更壮。出处是《后汉书•马援传》。
14、【穷且益坚】也作“穷当益坚”。穷:不得志。益:更加。处境困难而意志应当更加坚定。
15、【涸辙之鲋】涸:水干,枯竭。辙:车辙。鲋:鲫鱼。干枯的车辙里的鲫鱼。比喻处于困境急待救援的人。出处是《庄子•外物》。
16、【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东隅:东方,日出处,指早上。桑榆:西方;日落时,余光落在桑树和榆树之间;指晚上。早上有所失,晚上则有所得。比喻这个时候失败了,另一个时候得到补偿。出处是《后汉书•冯异传》。
17、【一介书生】一介:一个。旧时读书人自称。或对一般读书人的雅称。
18、【投笔从戎】投:扔掉,放弃。笔:笔杆子,指文墨生涯。从戎:参军。指弃文就武,放弃文墨生涯去参加军队。出处是《后汉书•班超传》。
19、【高山流水】原指含蓄在古琴曲里的两种喻意。后用以比喻知音或知己。也用以形容乐曲的高雅精妙。出处是《列子•汤问》。20、【盛筵难再】盛:盛大。筵:筵席。盛大的筵席难以再得。
21、【陆海潘江】陆、潘:晋朝的文学家陆机、潘岳。本是称颂陆机和潘岳文才很高。后用以称颂学识渊博,才华横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