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歌曲《吹泡泡》——中班音乐活动
歌曲《吹泡泡》——中班音乐活动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理解歌词,学会听间奏,初步学唱歌曲。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3.培养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及活泼开朗性格。
活动准备:
兔子头饰1个:吹泡泡用具若干:吸管1支:场地上布置大小圆圈;录音机及录音磁带。
活动过程:
一.练声
通过复习歌曲《小闹钟,快唱歌》来练声。
二.熟悉歌词
1.教师以兔妈妈的形象和幼儿一起吹泡泡、玩泡泡,为理解歌词打基础。
2.教师以游戏形式朗诵歌词,帮助幼儿整理歌词。
3.引导幼儿根据歌词创编动作。
4.幼儿朗诵歌词。
三.熟悉歌曲旋律
1.在歌曲旋律的伴奏下,按节奏边拍手边朗诵歌词。
2.完整地欣赏音乐。
教师依次在幼儿前面经过,边走边吹泡泡,幼儿可以想象自己变成了各种各样的泡泡。
3.在歌曲旋律伴奏下朗诵歌词。
游戏《装泡泡》:幼儿听音乐边走边朗诵歌词,走成一个大圈,音乐停,幼儿立即站到地上的圈圈里。
四.学唱歌曲
1.幼儿自己尝试把歌词填到歌曲旋律里。
2.教师清唱,让幼儿完整地感知歌曲。
3.分句练习,加深对歌词的印象。
让幼儿说出自己喜欢哪一句,分句练习。
4.了解歌曲中的间奏,演唱歌曲。
告诉[1][2]下一页
幼儿歌曲中有两个地方不唱歌词,只有旋律,叫间奏。师生一起演唱歌曲。
五.尝试创编歌词
引导幼儿根据自己对泡泡的感知,创编歌曲中的第二句“有大也有小”。
六.幼儿随歌曲录音,自由吹泡泡,结束。
创新点:
1.让幼儿自己学唱歌曲。本次教学活动打破了传统的歌曲教学中分句教唱和整体教唱的模式,充分利用了歌曲本身简单、生活气息浓,富有情趣的特点,采用游戏性的教学方法,让幼儿在玩中理解和学习歌词,随着游戏活动的深入,幼儿兴趣逐渐高涨,抓住这个时机,让幼儿尝试在歌曲旋律的伴奏下填词演唱,使幼儿在轻松自然的环境里自主地学唱歌曲。
2.幼儿自主地学习、活动提供更大的空间。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是引导者,教师在引出吹泡泡的主题后,就以兔妈妈的角色参与到游戏中,根据幼儿在游戏中的反应来引导幼儿学习歌曲,然后逐步退出引导者的位置,让幼儿自主地游戏、学习、使幼儿在体验游戏活动快乐的同时也感受到歌唱活动的乐趣。
第二篇:中班音乐游戏:吹泡泡
中班音乐游戏:吹泡泡
中班音乐游戏:吹泡泡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认真倾听音乐,感知乐曲旋律特点。
2、在游戏中学唱歌曲,创意肢体造型。
3、学会用乐器演奏歌曲,掌握四四拍和四三拍的强弱规律。
活动准备:
PPT泡泡图片,泡泡水一瓶;奥尔夫音乐《说你好》《吹泡泡》;铃鼓圈、节奏棒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以奥尔夫音乐《你好》与幼儿做律动入场。
师: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们玩游戏,现在我们对所有的客人老师说“你好”!
(二)欣赏歌曲,感知曲式特点。
1、与幼儿谈谈泡泡。
师:你们见过泡泡吗?那泡泡是什么样的呢?觉得泡泡是什么颜色?
2、吹泡泡---气的运用(师范教师吹泡泡,幼儿学吹泡泡)
(幼儿感知:一个大泡泡:气轻轻地吹出。许多小泡泡:气快快地吹出。)
师:老师带来了一瓶泡泡水,想和我一起吹泡泡吗?我们先来吹个大泡泡,大泡泡是轻轻吹还是快快吹?(慢慢吹)那和老师一起吹一吹。(教师示范,幼儿跟学吹大泡泡)泡泡不够大,我们再来吹一个。
师:我们再来吹些小泡泡,小泡泡怎样吹?(快快吹)是嘛,你们帮我一起吹(教师示范,幼儿跟学吹小泡泡)再多吹些!
小结:小朋友们真能干,吹了这么多五颜六色的泡泡!
3、欣赏歌曲《吹泡泡》
(1)幼儿倾听歌曲《吹泡泡》;
师:老师还带来一首歌曲,歌名就叫《吹泡泡》,现在让我们一起听一听吧!
(2)教师有表情地范唱歌曲《吹泡泡》(钢琴伴奏)
师:这么好听的歌曲,老师也想唱一唱。
(3)幼儿学唱歌曲《吹泡泡》,配上相应动作(如拍膝盖、拍肩膀等)。
师:听完老师唱这首歌,如果你来唱应该怎样唱,注意些什么?(要用高兴的表情演唱、声音要相应变大变小等)歌曲里唱了些什么?现在我们加上动作一起来唱一唱。
4、小结:小朋友们唱得可真好听,动作也做得很认真!
(三)做游戏:“吹泡泡”
师:我们现在来玩吹泡泡的游戏,请小朋友们和老师围成一个圆圈吧!
1、全体牵手围圈
(1)前奏:音阶上下行/双手做呼应上下行之律动。
(2)A段:拍手小跑唱歌。二句顺时钟,二句逆时钟。
(拍手可换成拍肩、拍头、双手转圈等动作,反复进行A段乐曲游戏。)
(3)B段:(渐强)大泡泡/牵手缓步后退,围成大圈。
(渐弱)小泡泡/牵手缓步前走,围成小圈。
(4)A段:同上A段。
(5)间奏:身体随音效学泡泡飞高飞低,最后拍破。
2、幼儿根据歌曲进行完整游戏。
3、小结:吹泡泡的游戏太好玩了,小朋友们玩得都很开心!
(四)乐器演奏《吹泡泡》
师:我们的乐器宝宝也非常喜欢《吹泡泡》这支歌,想来演奏一下,现在我们把它们从椅子下请出来吧!
1、幼儿分成两组,一组幼儿手持铃鼓圈乐器,另一组幼儿手持节奏棒乐器。
师:今天我们请来的是什么乐器宝宝?(铃鼓圈、节奏棒)你知道应该怎样拿乐器宝宝呢?请让我们的乐器宝宝唱唱歌吧!
2、教师请手持节奏棒乐器的一组幼儿试演奏A段,手持铃鼓圈一组幼儿试演奏B段。(可以进行多次练习)
师:《吹泡泡》每一小节的第一拍是强拍,我们应该怎样演奏呢?(个别演奏)你看老师是怎么演奏的?(教师示范演奏)
3、教师指挥,幼儿手持乐器完整演奏歌曲《吹泡泡》。
(五)结束
小朋友,乐器宝宝玩累了要回家休息了,请你们轻轻地把它放在椅子下面吧,那我们也该休息一下啦!
第三篇:中班音乐活动歌曲
中班音乐活动歌曲《找朋友》
活动目标:
1、教幼儿认识歌曲的间奏,学习齐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2、引导幼儿在听歌曲能根据歌词内容按节奏做出相应的动作。
3、培养幼儿与同伴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情感及合作进行歌表演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在日常生活中,幼儿有经常互相帮助做好事的经验,并会用语言表达事情的经过。
2、图片:好朋友
3、节奏图谱
活动过程:
1、出示图片《好朋友》,提出问题。
告诉幼儿图片中的两个小朋友是很要好的好朋友,那小朋友们你们的好朋友
都是谁呢?
你们跟你的好朋友都做什么呢?那在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你要怎么办呢?
2、节奏练习
出示节奏图谱,引导幼儿练习并初步感知节奏。
教师: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打节奏的游戏,画黄色小花的地方手慢慢拍一下,画紫色小花的快点拍两下。
请几位幼儿上前做示范。
教师及时的鼓励幼儿,对掌握快的幼儿提出表扬与肯定。
3、引导幼儿感知歌曲旋律并学唱歌曲
(1)感知歌曲旋律
教师弹奏歌曲旋律,要求幼儿倾听并跟着旋律说歌词
(2)学唱歌曲
A、教师范唱歌曲,幼儿倾听。(第二便时幼儿可跟唱)
B、集体合唱,提醒幼儿注意歌曲的节奏。
4、边听边唱歌曲,教师带着幼儿一起律动。
提醒幼儿可以在间奏时做一些动作。
5、结束
请幼儿讲讲有谁帮助过自己,那自己以后能帮助同伴做什么?
让幼儿进一步了解同伴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第四篇:中班音乐入场歌曲
中班音乐入场
活动名称:音乐活动入场 音乐名称:喜羊羊 左手右手 动作内容:
1、全体幼儿清唱歌曲前奏(第一个八拍)
2、幼儿小碎步双手做小羊样子举过头部做动作第四拍半蹲(前四个八拍)
3、幼儿俩人一组面对面手拉手,小碎步转一圈拍手(两个八拍)
4、双手叉腰,幼儿做锺趾小跑步动作,右脚第一拍第二拍前后伸,后两拍踢小屁股三下,头的顺序左右各歪一次
5、双手叉腰,幼儿做锺趾小跑步动作,右脚第一拍第二拍前后伸,后两拍踢小屁股三下,头的顺序左右各歪一次(同前)加手动作双手做小羊举过头动作 图解:
教学建议:
1、教师在进行新学入场前,引导幼儿充分聆听音乐,感受音乐的节奏
2、幼儿在入场前观看动画片《喜羊羊》动画引导幼儿分析观察小羊的动作
3、在课前教师收集幼儿喜欢并熟悉的舞蹈动作,如学过的舞蹈《小宝贝》《奶牛舞》《小狗舞》等
4、根据《指南》艺术领域: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与幼儿共同确定艺术表达表现的主题,引导幼儿围绕主题开展想象,进行艺术表现
第五篇:中班科学活动《吹泡泡》
中班科学活动《吹泡泡》
广州市第二幼儿园 徐颖
一、设计意图:
孩子们喜欢吹泡泡,但是他们只是在享受“吹”的乐趣,对泡泡的探索缺乏深度。所以,在幼儿“玩”的过程中,借助“泡泡是怎样的”这个开放性的问题,与幼儿有效地互动自然生成了这个活动。在活动中,通过游戏充分调动孩子运用已有的经验积极思维,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尝试探索,体验成功的快乐,帮助幼儿形成积极参与与乐于探索的学习态度。
二、活动目标:
1、运用各种感官感知泡泡的特性,了解不同形状的工具吹出的泡泡有否异同。
2、尝试运用记录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发展学习的自主性。
3、在探究活动过程中,体验发现的乐趣。
三、活动准备:
1、自制各种形状的吹泡泡工具:圆形(每人一个),长方形、三角形、正方形(每组若干)。
2、电线若干,每个幼儿一个杯子(盛有吹泡泡用的水)。
3、每人一张记录纸、一支记号笔。
4、十二色彩色泡泡水、两张大纸。
四、活动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课题。
出示“吹泡泡”工具,让幼儿观察并提问。师:“看看老师在做什么?”幼:“吹泡泡。”师:“你们喜欢吹泡泡吗?”幼:“喜欢。”师:“今天老师就请你们来吹泡泡,但有一个任务,在吹泡泡的时候看看泡泡是怎样的,有有趣的发现吗?”
(二)创设自由探索空间感知体验泡泡的特性。
1、在户外利用吹泡泡工具(圆形工具)边玩边探索。提示幼儿观察泡泡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等。
2、请幼儿互相交流探索结果。师:“你们刚才吹泡泡的时候,发现泡泡是怎样的呢?”幼:“泡泡是圆的、掉在地上就变成了半圆形、在太阳下是五颜六色的,像彩虹的颜色、有的大有的小......吹泡泡的工具是圆形的。”
(三)用纪录的方式表达自主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1、师:“刚才你们吹泡泡的工具是什么形状的?”幼:“圆形的。”师:“老师还给小朋友准备了其他形状的工具,看看有什么形状?”幼:“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师:“猜一猜这些不同形状的工具吹出的泡泡会是什么样的?”幼儿想象结果,并把自己猜想的画在记录纸上。
2、在“玩”中验证不同工具吹出的泡泡形状。师:“你们想不想知道不同形状的工具吹出的泡泡是什么样子的呢?”幼:“想。”师:“现在老师请你用不同形状的工具去试一试,把你的发现画在记录纸上。”提醒幼儿用不同的工具来吹泡泡,然后画下来。
3、总结记录表,让幼儿体验发现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师:“请记录
好的小朋友把记录纸贴在黑板上,说说你们发现了什么?”幼:“泡泡是圆形的……”
(四)幼儿自制吹泡泡工具,探究结果。
1、“你们能不能想想办法用扭扭棒做出和老师不同形状的吹泡泡工具呢?” 引导幼儿自制吹泡泡工具。
2、猜想并验证泡泡的形状。师:“请说说自己做了什么样的吹泡泡工具,和旁边的小朋友分享一下。”师:“再猜一猜它能吹出什么形状的泡泡?”幼儿猜想。师:“用你们自制的工具去吹泡泡吧,看看有没有发现其它好玩的事情?”
总结:吹泡泡工具的形状不同,结果吹出的泡泡大多数是圆形的。
(五)用泡泡来画画。
1、“吹泡泡真好玩,老师还有一个有趣的发现,原来泡泡还可以画画呢,小朋友想试一下吗?”让小朋友利用自制工具一起吹泡泡画,在泡泡水里加入水彩,让吹出来的泡泡更漂亮。
四、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创设了游戏与探索相结合的活动环境。目标不仅落实在“吹”上,而是更注重幼儿的探索方法和情感态度。整个活动设计结构合理,动静交替,教师既重视幼儿实际操作能力的发挥,又给幼儿提供了较为丰富的思维、想象空间,有利于幼儿思维、创造能力的充分发挥,同时,能够引导幼儿自主地进行操作、探索,让幼儿在玩中想、玩中学、玩中乐,正确地体现了“幼儿是活动的主体”的指导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