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物理校本课程《生活中的物理-科技与物理》教案

时间:2019-05-15 05:03: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物理校本课程《生活中的物理-科技与物理》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物理校本课程《生活中的物理-科技与物理》教案》。

第一篇: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物理校本课程《生活中的物理-科技与物理》教案

3D打印:

一台机器打造出任何所需要的设备,尽管这听上去显得有点科幻,但是借助于3D打印技术当下已经能够完成这样的事情。在2014年3D打印出过建筑、手机保护套、汽车、发动机引擎配件等等,3D System的首席执行官Avi Reichental表示:“这是一项能够让我们实现任何东西的技术。”

1986年,Charles Hull开发了第一台商业3D印刷机。

1995年,美国ZCorp公司从麻省理工学院获得唯一授权并开始开发3D打印机。2011年7月,英国研究人员开发出世界上第一台3D巧克力打印机。2011年8月,南安普敦大学的工程师们开发出世界上第一架3D打印的飞机。2012年11月,苏格兰科学家利用人体细胞首次用3D打印机打印出人造肝脏组织。

2013年11月,美国德克萨斯州奥斯汀的3D打印公司“固体概念”(SolidConcepts)设计制造出3D打印金属手枪。

虚拟现实三维眼镜Glyph

美国埃夫根特公司(Avegant)出品的Glyph是一款虚拟现实的三维眼镜,但它的工作原理非常特别,是通过把影像的光线投射在人眼上,然后在视网膜上成像。该公司将这技术称为“虚拟视网膜屏幕”(VRD)。

该公司称,使用VRD技术,人眼直接接受入射光线,因而该设备的视觉体验与普通屏幕全然不同,更像是透一扇窗看外面的景色,会非常真实。用户不容易感到眼部疲劳,也不会有屏幕贴近眼前的压迫感,会觉得更舒适。目前Glyph的原型产品能达到1280×768的分辨率。

把艺术品挂在家中--Electric objects

Electric objects打造了一块23英寸的1080P屏幕的E01设备,极简造型黑色或白色的框架,2GB RAM 以及双核处理器,用户只需手机 App 或 web 端选择一款艺术品或是自己上传一件钟意的艺术品,就能在几秒钟内,凭借原始影像数据技术,把选定的作品投射到墙面上。

EO1 没有键盘、没有鼠标、没有警报、没有幻灯片、没有提要、没有 Dock……只为了提供最纯粹的艺术体验。它的理念是把产品融入背景,如同一幅油画一样,成为家庭的一部分,而非互联网消费品一样提供娱乐和效率。

.磁悬浮滑板--Hendo Hoverboard

1989年上映的《回到未来II》科幻电影中Marty McFly的反重力悬浮滑板曾让不少人惊叹,而Hendo Hoverboard则将其变成了现实。它依靠四个圆盘状“悬停引擎”磁场来产生升力,虽然目前它只能在非磁导体上工作,但团队希望最终能突破这一限制。

机器战警 Telebot

佛罗里达国际大学的实验室研发了一个六英尺高、75 磅重的机器人,它的应用,是帮助残疾的警察或军事人员,担当巡逻保安员。Telebot 利用 Oculus 的腕带和感应手套,能实现人类对其的远程操作。这个项目始于 2012 年,现在研发者在给它配备一个外壳。

背包上的移动网络 Instant Network Mini

Vodafone Foundation 在二月推出了一个便携的网络基站 Instant Network Mini,它的全套设备只有一个背包大小,重约 11 公斤。Instant Network Mini 只需耗时 10 分钟就可以完成部署。Instant Network Mini 通过便携式卫星单元充当移动的 2G GSM 基站,用来连接移动网络。它适合给灾害中的救援人员使用。

价值 50 美分的纸质显微镜 Foldscope

Foldscope 是一个纸质的显微镜,包括简单的球面透镜、LED 以及扣式电池。显微镜的各个部件都印刷在一张硬纸上,纸上没有任何说明,用户只需要按照附在上面的颜色编码便可以将其组装成一台显微镜。Foldscope 整个组装过程不到 10 分钟,放大率可达 2100 倍,能够用于诊断多种疟疾菌株及其它疾病,而成本甚至不到 50 美分。

太阳能卫生间 Sol-Char Toilet

世界上大约有 25 亿人口无法获得足够的卫生设施,美国克罗多拉大学博尔德分校的一个研究小组为此设计了一个新型厕所 Sol-Char Toilet。它使用太阳能,将废弃物焚烧转化成“生物炭”,用作农业肥料或燃烧物。

太阳能自行车道 Solar FREAKIN

Solar Roadways 这家初创公司在三月发布了太阳能道路的宣传视频,一举成名。这条 Solar FREAKIN 道路采用了钢化玻璃和光伏电池,自动适应冷和热的环境,玻璃下是 LED 灯。这样一来,道路就变得像银河一样美轮美奂。

纳米发动机,比盐粒还小 500 倍

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科学家造出了迄今世界上最小、最快,而且运转时间最长的微型发动机。该发动机比一粒盐要小 500 倍,能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运动,达到每分钟 18000 转,而且能连续旋转15小时。相比之下,其他纳米发动机每分钟只有 14 到 500 转,只能转几秒到几分钟。

“钢铁侠”Exosuit

海底深度达 1000 英尺(约 3048 米)时,水压是陆地的 30 倍,远远超出人类可承受水平。来自加拿大的 Exosuit 是下一代的潜水衣系统,6.5 英尺高,可以让潜水员安全地行走在海平面 1000 米以下。潜水衣内部有一套气压管理系统,提供足够 50 个小时的氧气。四个推进器能节省活动时的体力消耗,通讯设备更可让地面人员通过高清视讯,看到水下情况。

用手机就可以检测青光眼的传感器

美国斯坦福大学和以色列巴伊兰大学的研究团队设计了一款可植入式的传感器,植入人眼后,患者可以通过智能手机摄像头就获得眼内状况,因此患者完全可以自行读取读数,它极大的提高了眼压数据的准确性。这项技术可以帮助欠发达地区的人们提升医疗水平。

英特尔智能轮椅

英特尔的一支实习工程队在四月份发布了一套轮椅定制平台。利用该平台,能够将标准轮椅改装成通过数据驱动的互联网智能轮椅。这款轮椅可以从人体收集生物信息,例如轮椅使用者的血压、心率以及体温等基本特征。开发团队还研发了一款应用程序,允许用户规划不同地点的地图,并根据其收集到的轮椅机械信息来评估可通过性,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加良好的体验。

高效安全炉灶 Zoom Jet cookstove

世界上有 40% 的人口使用固体燃料生火做饭,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然而,每年有 400 万人死于炉灶的气体中毒。EcoZoom 就研发了高效安全炉灶 Zoom Jet cookstove,它的燃料使用量降低了 60%,气体排放量降低了 70%。目前,它已经在全球销售了 9 万台。

疫苗贴片 Nanopatch

澳大利亚公司 Vaxxas 开发了一种疫苗贴片,它有望取代注射式的疫苗。Nanopatch 仅仅有一个成人的指甲盖那么大,贴在皮肤上,透过皮肤输入疫苗。它可以摆脱传

由印度太空科研机构(ISRO)研发的火星探测卫星--Mangalyaan

“曼加里安”号(Mangalyaan,在印地语中意为“火星船”)在9月24日成功进入火星轨道,成为亚洲第一个成功执行火星任务的国家,而整个科研经费仅为7400万美元,甚至要比《地心引力》的预算还要低。

“曼加里安”号的任务仅限于测量火星大气中的甲烷,这或许是最重要的研究课题,因为这关系到火星上是否可能存在生命。西方的科学家对印度的火星探测任务感到兴奋,因为印度的任务与美欧的火星探测努力完美契合。美国宇航局和印度空间研究组织计划于2020年合作完成“合成孔径雷达(NISAR)探测任务”,该太空任务将对地球进行观测,勘测发现陆地表面发生的多样性变化。

成本低于燃煤的新核聚变反应堆 美国华盛顿大学的工程师们设计了一种概念核聚变反应器,但它变成大型电厂的规模时,将可以与相似电量产出的燃煤火力发电厂所耗费成本相当。这一设计是建立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在封闭空间里创造了一个磁场从而保证等离子体停留足够长的时间以引发核聚变的产生,使得炙热的等离子体反应并燃烧。

反应堆本身主要是自我维持的,这意味着它能够持续的加热等离子体以维持热核条件。反应堆产生的热将加热用于旋转涡轮机并发电的冷却剂,这类似于典型原子动力反应堆的工作原理。

将安全放在首位的智能手机--BlackPhone

今年的MWC大会上GeekPhone同Silent Circle两家公司联手推出了名为“BlackPhone”的智能手机,不含税价格为$629。这款手机采用了4.7英寸的屏幕,2GHz未知名的四核处理器,2GB的内存,16GB的内置存储,800万后置摄像头,运行基于Android系统上进行量身定制的“PrivatOS”系统。

此外Silent Circle还会为“BlackPhone”提供一系列完善的安全应用程序,包括 Blackphone Security Center, Blackphone Activation Wizard 和Blackphone Remote Wipe等等程序,当你在网络搜索、网页浏览、短信、视频通讯的时候都会提供非常优秀的安全保障。

为派对量身的冷藏器--Coolest

这个冷藏箱造型精致,配备全地形轮子,巧妙设计的凹槽可以用绳子轻易固定更多的物体,在一侧巧妙的集成了可拆卸的防水蓝牙音响,USB充电器,LED电筒,开瓶器等箱子内部集成了砧板以及储物空间,顶部有一个18v电池供电搅拌机,可谓应有尽有。

保持抬头挺胸状态的警告器--Lumo Lift

总部位于加州帕洛阿尔托(Palo Alto)的 Lumo BodyTech 技术工作室致力于带来矫姿势的解决方案,继首款 Lumo Back 腰带之后,在今年 CES 上又展示了第二款坐姿矫正产品——Lumo Lift。这款方形的产品不仅能够对你的脊椎进行监测,在身体放松情况下发出警告,而且能够扮演健身助手的角色,用于记录步数、距离和消耗的卡路里等信息。

改善和解决维生素A缺乏--超级香蕉

来自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热带作物和生物产品研发中心的James Dale教授在历经数十年的研究终于在2005年成功研发了对香蕉鎌胞菌萎凋病(Fusarium wilt race 1)免疫的超级香蕉,并比传统香蕉富含更多的维生素A。

维生素A缺乏症和缺铁性贫血正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面临的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导致非洲人死亡、失明、免疫系统受损以及脑部发育不健康。而这种超级香蕉能够对比土壤的要求并不高,能够在恶劣环境下生长。

单车变身“电动车”--Copenhagen Wheel 早在2009年,麻省理工学院的SENSEable City团队就公布了其Copenhagen Wheel的原型。简而言之,这套设备可以独立安装于任何一辆自行车的后轮,然后使其华丽丽地变身为一辆“电动”自行车。随后这套装置正式商用,现面向消费者开放销售。

Wheel上板载的传感器会感应到骑手的使劲程度,并在适当的时候触发启动。这意味着,人们在上坡的时候,电机会给出更大的“贡献”。而当你在平坦的路面闲逛的时候,它很可能就不会启动。

智能篮球--94Fifty

94Fifty 智能篮球同时支援 Android 及 iOS,球员只要通过手机就可以观察到有关的数据,并提供“运球 Ball Handling”、“射球 Shooting”两项训练项目,从而达到训球员的效果,提升球员的打球技术。

可以吃的包装--Wikipearls

“可食包装”听上去有点矛盾,不过Wikipearls创始人David Edwards看来提供了非常实用的方式来包裹芝士、冰激淋等。

第二篇:《生活与物理》校本课程研修总结报告

《生活与物理》校本课程研修总结报告

河北巨鹿中学 张绍广

一、情境与需求分析

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我和物理组的老师们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国家课程实施计划的要求,为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与文化需求,充分开发利用生活中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学以致用,培养一种科学探究事物规律的精神,积极做好我校校本课程《生活与物理》的研究与实验工作。

生活是许多自然规律、社会知识的本源,而知识规律的作用就在于其来源于生活而又作用于生活,进而改变生活。物理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在这一方面显得尤为重要。物理规律现象可以说处处贯穿于我 们的生活中。而长期以来传统教学中关于物理知识的传授都忽略了生活这一环节,以致使许多人认为物理学而无用,因而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也就理所当然的视而不见了,从而造成了实际生活与书本知识的脱离,以及探索精神的匮乏。

《生活与物理》校本课程方案的拟定和课程的开发是以“关注生活,勇于探究,学以致用,促进发展”为宗旨,以生活为对象,以物理探究为方法,积极组织引导全校学生亲近生活,了解生活,探究生活。营造良好的探究学习的氛围,让学生感到物理离我们很近,并会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知识、发掘知识。

二、课程目标

中学物理校本课程目标是:

1.使学生带着物理的眼光走进生活,激励同学们认真研究生活,并在 研究过程中积累知识,拓展视野,形成务实的探索精神。

2.通过提供信息资源,创设情境,进行课堂 教学及课后活动,引导学生认识物理与生活的关系,物理与科技的关系。

3.掌握探究问题的方法,学会素材收集整理,学会原理分析,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

4. 积极营造探究学习的氛围,培养学习兴趣。

5.同时让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中,发展教研和科研水平,形成一支良好的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教师队伍。

我们编纂的《生活与物理》校本课程,以课改为载体,坚持“科研兴校”,走探究式学习之路,以“关注生活,勇于探究,学以致用,促进发展”为宗旨,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让师生与课改共同成长。具体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带着物理的眼光走进生活,激励同学们认真研究生活,并在研究过程中积累知识,拓展 视野,形成务实的探索精神。

2、让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中,发展教研和科研水平,形成一支良好的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 的教师队伍。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提供信息资源,创设情境,进行课堂教学及课后活动,引导学生认识物理与生活的关系。

2、掌握探究问题的方法,学会素材收集整理,学会原理分析,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积极营造探究学习的氛围,培养学习兴趣。

三、课程结构

物理是与人类生产和生活最为密切的科学。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将物理知识与生产实践和生活实际 相联系,使学生尽可能理解物理知识在生产实际和生活实际中的应用,也就成了物理教师义不容辞的 义务,故此物理课程设置要力求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一)生活中的力学知识

1.生活中的重力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重力无处不在。如工人师傅在砌墙时,常常利用重锤线来检验墙身是否竖直,这是充分利用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这一原理;羽毛球的下端做得重一些,这是利用降低重心使球在 下落过程中保护羽毛;汽车驾驶员在下坡时关闭发动机还能继续滑行,这是利用重力的作用而节省能 源;在农业生产中的抛秧技术也是利用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假如没有重力,世界不可想象,水不能 倒进嘴里,人们起跳后无法落回地面,飞舞的尘土会永远漂浮在空中,整个自然界将是一片混浊

2.生活中的摩擦力 摩擦力是一个重要的力,它在社会生产生活实际中应用非常广泛。如人们行走时,在光滑的地面 上行走十分困难,这是因为接触面摩擦太小的缘故;汽车上坡打滑时,在路面上撒些粗石子或垫上稻 草,汽车就能顺利前进,这是靠增大粗糙程度而增大摩擦力;鞋底做成各种花纹也是增大接触面的粗 糙程度而增大摩擦;滑冰运动员穿的滑冰鞋安装滚珠是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从而减少摩擦而增大 滑行速度;各类机器中加润滑油是为了减小齿轮间的摩擦,保证机器的良好运行。可见,人类的生产 生活实际都与摩擦力有关,有益的摩擦要充分利用,有害的摩擦要尽量减少。

3.生活中的弹力 利用弹力可进行一系列社会生产生活活动,力有大小、方向、作用点。如高大的建筑需要打牢基 础,桥梁设计需要精确计算各部分的受力大小;拔河需要用粗大一些绳子,防止拉力过大导致断裂; 高压线的中心要加一根较粗的钢丝,才能支撑较大的架设跨度;运动员在瞬间产生的爆发力

等等。可见,物理力学知识生产和生活实际中是很有用的,从宇宙天体到微观的分子、原子处处存在着各种 各样的力,教师只要将课本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就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他们树立崇尚科学、研究科学、应用科学精神。

(二)生活中的热学知识

天气的阴晴、冷暖与人类的各类活动息息相关,包含了很多的物理热学知识。如人们常喝开水、吃熟食,需要对水和食物进行加热,而加热过程中就需知道燃料燃烧或电力加热的基本知识;炎热的 夏天在地上撒些水,靠水分的蒸发达到降温的目的;严寒的冬天如何保暖,汽车发动机常用水来散热,保护秧苗不被冻坏而往往采用在夜间向稻田里灌水,都充分利用了水的比热大这一特性;水稻生长在 夏季,是由于水稻是喜高温的植物;各种机械轴承、火车轮箍的制造是充分利用固体的热胀冷缩原理。这些都是热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三)生活中的光、声现象

人类生存需要光。白天靠阳光,夜间需要灯光,设想宇宙无光,整个世界将陷入一片漆黑,所有 生物将无法生存,由此可见光的重要性。然而光到底遵循什么规律,人类怎样利用这些规律为自己服 务,这是人类研究光的目的所在。如日月食现象中遵循的是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教室里 通常用日光灯管而少用白炽灯,除为了节省能源外,更重要的是白炽灯这种光源容易形成阴影,而日 光管是平行光,可以避免阴影使我们能够很好的工作学习;夜间行驶的汽车内不开灯是为了避免挡风 玻璃反射光而影响驾驶员的视线,汽车的反光镜用凸镜而不用平面镜是为了扩大观察范围,近视眼病 人要佩戴凹透镜是为了矫正物体成像在人的视网膜上,手电筒能“收光”是利用凹透焦点发出的光能平行射出。另外,教室的长度限制 10m 左右是避免原声、回声两次声音,从而使两种声音叠加在一起,加强原声;两山距离和海底深度的测定也是利用声音的传播原理。

(四)生活中的电学知识

自法拉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以来,人类进入了电气化时代。从生活用电到交通运输、工厂企业用电,都来源于发电机,电已成为人类必不可少的主要能源。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电的应用。如夜间 走路用的手电,它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干电池不会发生触电事故,而照明用电如使用不当,将会 危及我们的生命安全,这是因为不高于 36V 的是安全电压,而照明电路的电压是 220V,远远高于安全 电压;煮饭用电饭煲、电炒锅是将电能转化为内能,电力机车的行驶也是靠电能,一切家用电器都需 要电。假设没有电,电动机将不能转动,电力机车不能行驶,电器都不能工作,人类社会将会倒退。因此,电是人类的好伙伴,只要我们严格遵循安全用电原则,我们就可以驯服它,利用它为人类服务。

四、课程实施

1、实施对象和课时安排 本课程在高一年级开设,纳入课时计划,保证师资和时间。实施过程中做到计划落实,人员落实,措施落实,要求实施教师精心备课,认真上课,确保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完善课程的管理机制,2、完善课程的管理机制,促进课程的和谐发展 成立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具体领导组织、协调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根据课改规划,制定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建立相关的课程管理制度和工作制度,确保课程有序运行。

3、认真编写《生活与物理》校本课程教材按照本校实际情况,根据课程实施方案与细则,组织老师认真撰写课程设计课案,在这基础上编写出校本课程的教材。

4、加强校本课程、校本教材的科学研究 就这一课程的开发实施,设立相关课题,组织教师参与,以提高课程开发和实施的能力,提高教 师的教科研水平。

5、课堂实施方案 在教学结构上,主要体现在:教师首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然后在教师指导下将 启发、阅读、探究、点评、总结有机结合,从而让学生像科学家那样经历一个提出问题──实验探究 ──总结提高的过程。

五、课程评价

加强对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评价,是提高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质量的保证。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考查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校本课程的目标和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教学设计,优化教学过程,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和课程建设的发展。成绩优异者记入学生学籍档案。

六、课程资源

(1)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学校根据新标准的要求,逐步建立、完善实验室和各种活动场所,内资源 配置必要的教学仪器和设备。通过合力配制和有效使用,使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广大教师也应该因 地制宜、积极发挥现有条件的作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实验技能,提高物理学教学质量。

(2)广泛利用社会资源 学校资源的不足。社会资源主要来源于报刊、电视、科技馆、展览会、图书馆,以及工厂、农村、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等,突显生活化的物理题材,使学生从生活中获得物理知识。电视是一种普及的大众传播

媒介,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电视中的科学教育栏目,要使学生养成习惯,关心电视中的科学节目,了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养成关心科技发展的习惯。

(3)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资源 源的广泛交流与共享成为可能。网络资源的开发在于突破传统课程的狭隘性,网上充足的信息可以使 思路更开阔,多媒体强大的模拟功能可以提供实践或实验的模拟情境和操作平台。

七、课程管理

校本课程开发管理制度校本课程开发管理制度

1、《生活与物理》校本课程开发按照河北巨鹿中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途径和程序进行。

2、在开发前进行了前期调研工作,调查学校师生的课程开发趋向,调查主要采用问卷、采访等方式进行。

3、校本课程的认定,由负责开发的教师选好课题,并写出课程简介,再向学校教导处申请。经学校校本课程领导小组论证审核后确立。

4、校本课程的开发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体现物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特色,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5、教导处负责校本课程的管理和评价工作,形成校本课程开发激励机制。总之,物理知识从生活实际到高科技前沿,它的应用十分广泛。作为一名物理教师,我不仅要使学生理解学习物理知识的重要性,认识物理知识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更要引导学生关注物理学的最新发展,使学生将所学物理知识与当前的社会实践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坚持与时俱进,坚持科学发展观,利用物理知识推动社会和谐发展,更好地造福于人类。

第三篇:生活中的趣味物理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生活中的趣味物理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高一物理备课组

一、课程背景

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我校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国家课程实施计划的要求。为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与文化需求,充分发掘利用生活中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学以致用,培养一种科学探究事物规律的精神,积极做好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和实验工作。生活是许多自然规律、社会知识的本源,而知识规律的作用就在于其来源于生活而又作用于生活,进而改变生活。物理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在这一方面显得尤为重要。物理规律现象可以说处处贯穿于我们的生活中。而长期以来传统教学中关于物理知识的传授都忽略了生活这一环节,以致使许多人认为物理学而无用,因而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也就理所当然的视而不见了,从而造成了实际生活与书本知识的脱离,以及探索精神的匮乏。《生活中的趣味物理》校本课程方案的拟定和课程的开发是以“关注生活,勇于探究,学以致用,促进发展”为宗旨,以生活为对象,以物理探究为方法,积极组织引导全校学生亲近生活,了解生活,探究生活。营造良好的探究学习的氛围,让学生感到物理离我们很近,并会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知识、发掘知识。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以课改为载体,坚持“科研兴校”,走探究式学习之路,以“关注生活,勇于探究,学以致用,促进发展”为宗旨,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让师生与课改共同成长。具体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带着物理的眼光走进生活,激励同学们认真研究生活,并在研究过程中积累知识,拓展视野,形成务实的探索精神。

2、让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中,发展教研和科研水平,形成一支良好的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教师队伍。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提供信息资源,创设情境,进行课堂教学及课后活动,引导学生认识物理与生活的关系。

2、掌握探究问题的方法,学会素材收集整理,学会原理分析,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

积极营造探究学习的氛围,培养学习兴趣。

三、课程内容:

生活中的趣味物理(高一年级,一学期,第一章、力学篇

1.ABS-汽车防抱死装置简介 2.惯性故事萨尔维蒂大船 3.共振的幽灵 4.人体与大气压强

5.飞行的孙悟空是怎样拍摄的 6.次声杀人之谜

7.足球中的“香蕉球”是怎么回事 8.天空中飞行的船—飞艇 第二章、热学篇 1.食物冷藏-电冰箱 2.区分生熟鸡蛋

3.为什么开水不响,响水不开 4.空调制冷量的估算

5.露霜雾云雨和雪是怎样形成的 6.巧割啤酒瓶 7.多孔的冻豆腐 第三章、电学篇

1.小小废电池环保大问题 2.家庭节电小常识 3.超导世界的秘密 4.不洗手不开门的厕所 5.新的污染-电磁辐射

课时)186.征服雷电的避雷针 第四章、光学篇 1.哈勃望远镜 2.能源之星-太阳能 3.太阳镜保护眼睛的原理 4.电线在地面上为什么没有影子 5.望远镜小史 6.天空颜色与大气污染 7.罕见的绿色阳光 第五章、科技与物理

1.神舟飞船中的几个物理知识 2.中国的登月计划

3.中国磁悬浮列车的工作原理 4.中国电子战透视

5.生物原子弹可20g可使60亿人死亡 6.纳米武器闹沙场 7.超导潜艇未来兵器的新星 8.臭氧及臭氧空洞

四、课程实施

1、实施对象和课时安排

本课程在高一年级开设,将纳入课时计划,保证师资和时间。实施过程中做到计划落实,人员落实,措施落实,要求实施教师精心备课,认真上课,确保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

2、完善课程的管理机制,促进课程的和谐发展

成立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具体领导组织、协调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根据课改规划,制定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建立相关的课程管理制度和工作制度,确保课程有序运行。

3、认真编写《生活中的趣味物理》校本课程教材

按照本校实际情况,根据课程实施方案与细则,组织老师认真撰

4、加强校本课程、校本教材的科学研究。写课程设计课案,在这基础上编写出奔课程的教材。就这一课程的开发实施,设立相关课题,组织教师参与,以提高

五、课程评价

加强对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评价,是提高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课程开发和实施的能力,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

质量的保证。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考查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校本课程的目标和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教学设计,优化教学过程,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和课程建设的发展。

1、评价内容: ①对课程本身的评价

在实施过程中,分析评价课程目标、内容、方法的科学性、合理性,以便及时调整。②对学生的评价

不仅要关注学生课堂上的学习过程,还应重视课外活动中能力的体现,尤其是要关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的水平的进步和提高。③对教师的评价

对教师实施这一课程的态度,水平和绩效的考核评价

2、评价主体:主要采用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间的互评,教师评价多种形式相结合的评价模式。

3、评价方式和办法:把结果评价和过程评价、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结合起来。对学生学习的评定,及学分的认定以平时课堂表现+课外活动表现+考试成绩的方法进行测评。生活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我们通过本课程的开发实施尽量使同学们能走出枯燥的课本,将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当中,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第四篇: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与课程资源的整合

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与课程资源的整合

洪山镇中心学校

刘海军

新课程改革 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目前初中物理教学一大不

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目前初中物理教学一大不足就是教学内容偏旧,缺乏鲜活的时代气息。造成学生对学习物理产生枯燥无味和神秘难学之感。而现实生活中的材料,能够使学生体会到物理就在身边,现实生活中隐藏着丰富的物理现象,与自己接触到的问题息息相关,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因而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并应用于教学实际,是势在必行的大趋势。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课程资源,亲自动手收集资源;从感性材料的展示,相关资料的引入来完成知识的传授。即使课堂形象生动,又培养了学生关心生活,留心生活的个性。

在新课程理论的引导下,物理教学界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地积极开展着。不少地方编写了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等,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作为物理教师对开发出来的课程资源如何利用?在什么时机有效利用呢?

一、课程资源整合的概述

课程资源:指富有教育价值的,能够转化为学校课程或服务于学校课程的各种条件的总和。常把课程资源划分为以下五部分:1.自然资源:如自然风光、自然现象及其规律等。2.社会实践资源:如生活实践、家庭教育、社区人文、学校环境等。3.课本资源:如教科书、课程标准、课程设置、教育方针、教学挂图、工具书、报刊、电视、网络等。以上三种资源是最原始的课程资源。4.学生资源:包括学生对原始资源的自我认识和学生之间相互协作学习所获得的资源。学生的生活经验、感受、兴趣、爱好、知识、能力等构成课程资源的有机成分。5.教师资源:教师是教学资源的收集者,整合者,投放者,是最具生命性和创造性的课程资源。

物理课程资源整合:在物理教学活动中,为建构学生的认知,采用教师对相联系的各种资源整合、投放,帮助学生做出主动的信息加工,由新旧经验的冲突而引发观念转变和结构重组。从而建立学生主体的知识体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把与认知相联系的各种资源,经过教师的组合所形成的传媒材料,在课堂教学中为达到教学目的所运用的各种资源,把这些要素加以地重组或结合,使之相互融合并产生整体的教育合力。这个过程称之为课程资源整合。

二、课程资源整合中对教师的要求

课程资源的开发将给教师的工作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教师在获得专业成长的同时,也要付出更多的心血和努力。课程资源的扩展,使教师选择的余地加大,选择的机会增多。这样的优势是能够满足教学的多种需要,但同时也增加了选择的难度。这对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是一个挑战。

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开发者。要围绕学生的学习,引导学生在必要的时候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充分利用校外各种资源,在自然和社会的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索。教师必须具备根据具体的教学目的和内容开发与选择课程资源的能力,充分挖掘各种资源的潜力和深层次价值的能力。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是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

1.教师要加强学习。作为21世纪的教师要不断学习,除了学习教育教学方面的内容以外,世界范围内的所有先进文化都要学习。要了解社会,放眼世界,积累知识,这样,在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才能居高临下,游刃有余。

2.教师要善于思考。“学而不思罔”,教师要善于把不同事物之间建立起联系,要善于分析问题和现象,继而做出科学的判断。

3.教师要勤于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只有在实践过程中,我们才会发现不足和缺点,检验我们的思路是否正确,以便及时纠正我们错误的做法。

4.教师之间要加强合作交流。21世纪是一个加强合作的时代,不懂合作就无法取得成功。在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要求教师加强合作,寻找共同研究的课题,团结协作进行研究,相互了解,相互支持,共同提高。教师要有敏锐的洞察力。许多教育资源稍纵即逝,每位教师都要做一个有心人,及时捕捉我们身边的教育资源,丰富校本课程内容。

三、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对课程资源整合的技巧

物理课程资源是非常丰富的,学校和物理教师要充分认识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对物理课程的实施所起的重要作用,将物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纳入物理课程实施的计划之中,为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但究竟哪些资源是具有开发和利用价值的课程资源,还必须通过筛选机制过滤才能确定。从课程理论的角度讲,至少要经过三个筛子的过滤筛选才能确定课程资源的开发价值。第一个筛子是教育哲学,即课程资源要有利于实现教育的理想和办学的宗旨,反映社会的发展需要和进步方向。第二个筛子是学习理论,即课程资源要与学生学习的内部条件相一致,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第三个筛子是教学理论,即课程资源要与教师教育教学修养的现实水平相适应。

多样的种类和存在方式,使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更加丰富和灵活,从而教师应努力建设、开发与利用校内外的课程资源,并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和帮助。为了给学生提供开展科学探究的机会,对课程资源的作用、配置与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1)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各学校都应该根据标准的要求,逐步建立、完善实验室和各种活动场所,配置必要的教学仪器和设备。通过合力配制和有效使用,使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广大教师也应该因地制宜、积极发挥现有条件的作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实验技能,提高物理学教学质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面:

①文字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我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衡。除教科书外,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实际和当地环境,从大量的教学资源中精选适当的教学内容,编写某些教学补充材料、校本课程。学校图书馆应该基本满足学生课外阅读的需要。科学教育不可能只通过课堂学习来进行,课外阅读在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树立科学的价值观等方面都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②利用与整合实验室资源:开展科学探究活动要求大部分物理课在实验室中进行,要为达到这一目标创造条件,逐步建立和完善实验室、专用教室、实践场所等的资源建设,让学生能够有机会自主进行探究活动。同时,也要鼓励教师和学生充分利用身边的廉价材料和器具,设计具有创造性的实验和探究、实践活动。改变目前实验内容和器材全国同一的现状,有利于学生体会物理学与社会、日常生活的关系。

③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收集学生难以见到的、具有重要物理意义的、展示科学技术发展的实况录像;利用快录、慢录、显微摄影等技术手段拍摄的音像资料,向学生展示物理过程的细节;收集课堂上难以完成的实验录像资料。计算机多媒体软件由于其交互性、智能性和仿真性的特点,可以丰富学生对于物理情境的感性认识,深化对于科学规律的理解。教师和教师可以学习和尝试制作CAI课件,整合多种媒体资源,建立媒体资源库,通过校园网实现校内资源的共享。

(2)广泛利用社会资源:社会是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丰富的科学教育场所和途径可以弥补学校资源的不足。社会资源主要来源于报刊、电视、科技馆、展览会、少年宫、公共图书馆,以及工厂、农村、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等。

电视是一种普及的大众传播媒介,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电视中的科学教育栏目,要使学生养成习惯,关心电视中的科学节目,了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养成关心科技发展的习惯。科技馆、少年宫集中了许多有趣的大中型科学教育的器材,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些科学教育资源。参观工厂、农村、科研单位可以使学生体会科学与技术、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3)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资源: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突破各种资源的时空限制,使得课程资源的广泛交流与共享成为可能。网络资源的开发在于突破传统课程的狭隘性,网上充足的信息可以使思路更开阔,多媒体强大的模拟功能可以提供实践或实验的模拟情境和操作平台。

互联网是世界上最大的资源库,可以找到很多国内外的科学教育网站,对于扩大知识面很有好处。一些诸如基于网络的主题学习网站(Web Quest),可以促进学生信息处理能力、探究能力的发展。教师向学生介绍和加以引导,或者利用下载内容开展教学,也可以根据课程特点,开发基于网络的课程资源系统。

例如初中物理对浮力的概念的教学中,学生由生活的感受对浮力有初步的认识,但对浮力的方向,任何物体浸入液体中受浮力的认识不足。我们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出发,提出以下教学设想:1.给学生讲皮球掉进树洞的故事后,问:向树洞中倒入水皮球为什么会浮起来?学生齐声回答:是浮力。接着让学生举出生活中物体受浮力的例子,学生会举出如木块、轮船等在水中受浮力的例子,这是学生的生活体验,对浮力的认识。这是把学生的生活体验作为课程资源。2.教师问:人在水中游泳时受不受浮力?你有什么感觉?从学生的讨论中总结出浮力的方向是向上的。3.教师很神秘地问:刚才大家所举的例子都是浮在水面上的物体,那么沉入水中的石块受不受浮力?这时学生会提出不同的设想,教师让学生动手做实验来证明自己的设想,有同学先测出石块在空气中的重力,放入水中示数变小,说明石块也受到浮力。4.师生共同概括出浮力的概念。

本例中学生的生活体验、动手操作的感受、教材是我们的课程资源,教师是这些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整合者,通过课程资源的投放,以学生原有经验为基础,对新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建构自己的理解。既实现社会对个体的要求,又兼顾个体的积极发展,达到了社会和个体的和谐统一。

四、初中物理教学中对课程资源的整合的存在的问题

1.教师的教育意识和教育观念滞后。广大教师仍然受到教材的制约,认为教材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甚至是惟一的课程资源,“照本宣科”、“教教材”的现象很普遍。学校和教师普遍认为,课程资源开发是课程专家和教材编写者的工作,没有意识到自己是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没有根据本地区、本校的情况开发资源的意识与能力。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体现不足,只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信息素养的培养。观念的滞后不仅影响到教育技术作用的发挥,而且必将对新课程改革形成障碍。

2.教师缺乏课程资源的整合的技巧。长期以来,中小学课程资源的结构比较单一,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主体、基地、内容、条件等方面也很单一,未能形成有机整体。特别是缺乏课程资源的整合技巧的学习和专家的指导。

3.初中物理教学需要大量的课程资源,由于人力、物力和时间的局限,教师对课程资源的整合常涉及的是传统资源(如教学用书、实验室等),对社会实践资源,在网络平台下的资源等整合涉及较少。

第五篇:【2009年江苏省高中物理优秀教学论文】物理教学中的越位与缺位

物理教学中的越位与缺位

摘要: 教学“不越位”:还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指导“不缺位”:保证学生的学习富有成效。这就注定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既不能“越位”,也不能“缺位”,并且指导要“到位”。所以我们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一定要把握课堂全局,适时调控,相机教学,在此基础上,给同学们充分的自我个性施展的主动性和空间。

关键词:越位 缺位 实验探究

从教育的角度讲,教师的缺位包括教师的教学理念的缺位、知识储备的缺位、课堂上的指导缺位。我这里主要就指导过程中越位与缺位现象谈一下我自己的认识。

华东师范大学周彬教授这样说过:教师要在课堂上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定位,在课堂教学中“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为”的地方就是自己应该“进”的地方,“有所不为”的地方就是自己应该“退”的地方。在“有所为”的地方“退”了叫“缺位”,在“有所不为”的地方“进”了叫“越位”。

一、教学“不越位”:还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

[案例一]“大量分子的运动遵循一定的统计规律,生活中的事例也有类似的特点”

我预先给每个小组四枚硬币,每人在桌面上随意掷十次,记录每次投掷时正面朝上的硬币个数,统计总共十次投掷中有0、1、2、3、4枚硬币正面朝上的硬币个数各是多少,再以六人为一小组,由组长把组内各人的数字累计起来。

过了十多分钟,我把各组的数据投影到黑板上,请同学们都来算一算全班五十人共五百次的投掷中有0、1、2、3、4枚硬币正面朝上的硬币个数各是多少?再问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

运算的结果是,2枚硬币正面朝上的次数最多,约占总数的3/8,1枚与3枚硬币朝上的次数略少,分别占总数的1/4,全部朝上与朝下的次数最少,各占总数的1/16。

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个别事物的出现具有偶然性,但大量事物的出现的机会,却遵从一定的统计规律。然后再阅读《气体分子运动的特点》,学生 1 就能理解尽管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速率有大有小,但分子的速率却按一定规律分布。如果我仅自己做几十次,没有让学生参与,或学生还没有来得及归纳,就急于告诉学生这样的规律,学生根本没有实际体验,谈不上理解,更谈不上学习情趣的满足。

但在以前的课堂上,有时并不这样,我们教师为了更多的教给学生知识,把探究实验自己代劳,然后告诉他们现成的结论,没有给学生留下探究的时间、空间和权利,演示实验也会用多媒体展示,更多的看重“传授知识、强调结果”。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标,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正如保罗·弗莱德所指出的:“那种强调结果的思想,是一种:“教育银行''式的观念,教育因此成为一种存放的行为,学生是仓库,教师是存款人,教育中没有交流,教师只是关注正式材料并实施存放,学生的学习是容纳、接受、记忆、重复。这种教育的“银行''观念,其允许学生行动的范围仅仅是接受、整理、保管。实际上,他们只是让学生有机会成为一个材料收集者或储存者而已。”可是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也频频发生,就拿我自己来说吧,当学生读了题目之后,如果我感觉到这道题难,于是就帮学生一起分析,一起解答。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就这样被我无情地掠夺了,久而久之,学生养成了不思考的习惯,依赖性很强,形成了思维的惰性。有时觉得学生越来越笨,越来越不会思考,其实都是我们老师的责任,因为我们没有训练他们的思维,反而剥夺了他们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有时题目刚拿出来,学生还没有反映过来是怎么一回事,我们老师帮他们读题目,然后分析、解答、或者听尖子生解答,试问,中下生能有思考的时间吗?他们的思维能得到训练吗?不能。所以,我们老师不要做“解题保姆”,虽然我们是好心的。正是由于教师的“越位”,因而在后来的问题解决中,学生的能力被磨灭了,他们的创造力也缺失了,我们老师这时就埋怨学生一点活力都没有,遇到综合能力强的题目就没办法,就认为我们的学生不聪明。如果我们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多思考,学生能动手做的实验,让学生去探究,还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就一定会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得以提高,各种才能在学生身上“复活”。教育是一门慢的艺术,夸美纽斯说过“自然并不性急,它只慢慢前行”,正如,一只鸡蛋把它孵成小鸡,并不是直接放在火上烤,我们学生的学习也是这样。

二、指导“不缺位”:保证学生的学习富有成效 [案例二]“ 电阻的测量”教学片段

在复习了欧姆定律后,老师让学生思考如何测未知阻值的电阻?学生很容易从欧姆定律的表达式变形得到,于是老师发给每个小组有关的实验器材:每组电池两节,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各一个,开关、导线若干,让他们进行实验,并要学生对两种接法进行讨论。

学生们马上动手,我们看到许多学生匆忙的连接线路,记录数据,有些学生在闭合开关后发现电表反偏,就改变接法∙∙∙∙∙∙到分析数据的时候,由于误差较大,甚至有的同学测量完了也未记下每次用的什么接法,自然得不到什么实质性的结论。

本案例中,学生是在动手做实验,但只是在动手而已,因缺少指导,这种体验外多于内,动手与动脑脱节,目的性差,是一种忙乱状态下的低效探究;新课程所倡导的是操作活动与思维的统一,是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进行。杜威在强调学生意识的同时,并不同意教师采取放任的政策,他认为,教师如果对学生采取予以放任的态度,实际上就是放弃了他们的指导责任。杜威说:“教师作为集体的成员,具有更成熟、更丰富的经验,从而可以更清楚地看到任何所提示的设计中继续发展的种种可能,不仅有权而且有责任提出活动的方针。”由此说来,教师不仅应该给学生的学习提供时间、空间和实验等条件,而且应该给学生适时的引导和帮助,那么怎样才能适时引导呢?首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这样才能对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准确地判断,从而适时、适当的支持和引导学生。学生认知发展的水平是通过学生的一言一行反映出来的,因此,要有效地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教师应当具备对学生行为进行清晰的、具有洞察力的、有效的观察技能;其次,在使用教材进行教学时,必须认真分析教材的内容,预料此实验及相关知识的难度,及以前的教学经验,给学生到位的指导,以便获得有效的结果。上例中,我们教师如果事先让学生思考如何减少误差,学生自然就知道要多次测量结合图像法求解,还有在动手之前就让学生思考电路的可能接法,并画出内外接法的两种电路,投影到屏幕上,让学生按图有序的连接、测量、分析、讨论。再配些练习巩固,效果肯定会好的。

“目中有学生,学生是主体”应该成为实施教学的起点,如果教师“目中无学生”,无视学生的存在,无视学生的需要,一味将知识强加给学生,那么 3 教师授予学生的人类社会的经验就不可能有效地内化为学生的知识,不但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反而会成为影响学生的学习的专制力量与沉重负担,压抑其发展,这是教师在实施教学时的“越位”现象;如果教师“目中无学生”,无视学生的现有的知识与发展水平,不能把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经验与现在所学的知识进行无缝对接的话,这是教师在实施教学时的“缺位”现象。学生本身并不单是要对知识与概念的认识,还要 在自主体验中掌握知识,然后再运用知识去自主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摸索到了方法,也正是因为有了学习、探究和思考过程,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才得到相应提高。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或用眼睛看科学”。所以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就是要能创设各种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情境,在实验活动中引导学生去思考、探究、发现。这样通过实验活动进行学习,学生所获得的知识不再是空洞、抽象的,而是具体的、生动的、丰富的。与此同时,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创造思维能力也能得到培养与充分发展,最终实现知识与能力的统一。

这就注定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既不能“越位”,也不能“缺位”,并且指导要“到位”,所以我们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一定要把握课堂全局,适时调控,相机教学,在此基础上,给同学们充分的自我个性施展的主动性和空间。可要做到并做好这一点,是和老师们平时立足实地的努力实践和勤于教研分不开的。我们唯有多思考、多探索、多反思、多总结,才能找到自己恰到好处的定位,让我们合理地把握好“越位”和“缺位”,使课堂教学更精彩,使我们的学生更有活力。

下载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物理校本课程《生活中的物理-科技与物理》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物理校本课程《生活中的物理-科技与物理》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