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朱自清为什么“不平静”
朱自清为什么“不平静”
钱理群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独处”时的“独语”——与其说在观赏景物,不如说在逼视自己的灵魂深处;与其说写下的是他看到、感觉到的一切,不如说他在构造一个他心中渴望的,“超出了平常的自己”的“另一个世界”——一个与现实对立的陌生的艺术世界。在现实中,人被命定扮演某个角色,做“一定要”做的事,说“一定要”说的话;而在这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什么都可以做,什么都可以不做;这是真正属于自己的、自由的世界。因此,在《荷塘月色》里,显然有两个世界:朱自清生活于其中的现实世界与自我心灵升华的超越世界——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这是朱自清的一个“梦”:在文章开头写到妻子“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结尾回到家里,“妻已睡熟好久”;行文中又不断以“笼着轻纱的梦”、“小睡”、“酣眠”、“渴睡人的眼”作比,整个“荷塘月色”的画面似有烟雾弥漫,渺茫、隐约而朦胧,这都是在刻意营造一个“梦”的氛围与意境。正是这“现实”世界与“梦”的世界的对立、纠缠,显示着作家灵魂挣扎的凄苦。两个世界中,梦的世界在文章里是直接呈现的;现实世界只是“偶而露峥嵘”。而我们的阅读、欣赏,却恰恰应抓住这偶尔的显露(暗示),并从这里切入——因此,中学语文教材的“预习提示”,强调“阅读时,要重点抓住‘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等语句的深刻含义”,以此作为“理解文章的主旨”的钥匙;应该说,这是抓住了“牛鼻”(要害)的。
但“预习提示”中引用朱自清《一封信》里的陈述,将朱自清的“不平静”仅仅归之于“蒋介石叛变革命”的“黑暗”现实,却是不全面的。近年学术界在考察这一时期朱自清的心路历程时,于《一封信》之外,又不约而同地注意到写于1928年2月(写作《荷塘月色》七个月以后)的《那里走》一文。也许将《一封信》与《那里走》合起来,就可以较全面地把握这一时期朱自清所面临的社会现实与内心反应。
朱自清前述对“属于自己的,自由的世界”的向往本身,即已说明了他在现代中国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立场与历史位置。而像他这样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在1927年国(民党)、共(产党)分裂后两大政治力量尖锐对立的形势下,就不能不陷于进退失据的困境之中——《一封信》与《那里走》所表露的正是这选择的困惑。正像教材“预习提示”里所引述的,他“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他被“南方这一年的变动”,即国、共分裂,蒋介石对共产党人与革命青年的血腥屠杀弄得目瞪口呆,觉得所发生的这一切是“人的意想所赶不上的”(以上引文均引自《一封信》)。但朱自清(以及与他同类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没有如另外一些激进知识分子那样,因此而走向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以“以暴易暴”的武装斗争为中心的“社会革命”与“政治革命”的道路。——面对这样一条道路,他陷入极大的困惑之中。正像他在《那里走》里所说、他和他的朋友明确地意识到,发现与重视“个人价值”的时代已经结束,在社会政治革命中,“一切的价值都归于实际的行动”与“理智的权威”,而“党便是这种理智的权威之具体化。党所要求于个人的是牺牲,是无条件的牺牲,一个人得按照党的方式而生活,想出自心裁,是不行的”。由此而产生了朱自清所说的“性格与时代的矛盾”:一方面,他看到这是一种时代的、历史发展趋向,“是创造一个新世界的必要的历程”,不仅势所必至,而且势不可挡;另一方面,他却要固守知识分子的“自我”追求(即本文所说做想做的事、说想说的话,不做不想做的事,不说不想说的话的“自由”),不愿“革自己的命”,即改变(改造)自己,因而产生了被毁灭的恐惧:“那些人都是暴徒,他们毁掉了我们最好的东西——文化。”这样,朱自清这类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既反感于国民党的“反革命”,又对共产党的“革命”心怀疑惧,就不能不陷入不知“那里走”的“惶惶然”中——朱自清的“不平静”实源于此。作为无可选择中的选择,朱自清们“只有暂时逃避的一法”:“做些自己爱做的事业;就是将来轮着灭亡,也总算有过称心的日子,不白活了一生。”这就是说,他们试图“躲到学术研究中”,既是“避难”,又在与“政治”保持距离中维护知识分子的相对独立。在某种意义上,“荷塘月色”(宁静的大自然)的“梦”也正是朱自清们的精神避难所。
但对于五四启蒙精神所哺育的这一代人,完全脱离(超然于)时代是不可想象的。正如朱自清自己在《荷塘月色》中所说,“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尽管他们现在不无被动地选择了“冷静”、“独处”的学者生涯,但他们仍不能摆脱处于时代中心的、“热闹”的“群居”生活的蛊惑。在《一封信》里一开头他就表达了对于“有的只是自己,自己的家”的生活的不安:“我想着我的渺小,有些战栗起来;清福究竟也不容易享的。”这种“战栗”既包含了对放弃了社会“责任”的负罪感,又来自过于狭窄的个人天地将导致生命的枯竭的危机感。既神往于个人的自由世界,又为此感到不安与自谴,这内在矛盾构成了朱自清内心“不平静”的另一个侧面;在《荷塘月色》里就外化为“荷塘月色”与“江南采莲图”两幅图画,在“冷”与“热”、“静”与“动”的强烈对比、相互颠覆中,写尽了这一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内心矛盾与冲突(在这个意义上,中学语文课本将朱自清描写充满“人生味”、生命活力的南方景色的《绿》与《荷塘月色》编在一起,是很有“意思”的:它们象征着中国知识分子追求的两种人生境界,确实耐人寻味)。
不过我们在注意到朱自清这类知识分子的内心矛盾时,还必须看到,这是一批与中国士大夫中庸主义传统有着深刻联系的知识分子,因此,他们的内心矛盾及其外在表现形态都不可能如鲁迅的“大爱”与“大憎”那样激烈与极端,同样具有“平和”的特点:《荷塘月色》里的景色,总是“淡淡的”,“恰是到了好处”的:“香”是“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清香”,“色”“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山”也是“远山”,而且“只有些大意”,如朱自清自己所说,写的不是“酣眠”,而是“别有风味”的“小睡”。这里所显示的有节制的含蓄的美,不仅与朱自清式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中庸主义”的世界观、人生哲学、思维与情感方式相适应,而且也与“哀而不伤”的传统美学风格有着内在的和谐。
(选自《名作重读》,钱理群著,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7月出版。)
第二篇:不平静就不会幸福
白岩松:不平静,就不会幸福
幸福在哪里(代序)
一
走在人群中,我习惯看一看周围人的手腕,那里似乎藏着一个属于当代中国人的内心秘密,从不言说,却日益增多。
越来越多的人,不分男女,会戴上一个手串,这其中,不乏有人仅仅是为了装饰;更多的却带有祈福与安心的意味,这手串停留在装饰与信仰之间,或左或右。这其中,是一种怎样的相信或怎样的一种抚慰?又或者,来自内心怎样的一种焦虑或不安?
手串有助于平静吗?我们的内心,与这看似仅仅是装饰的东西有什么样的关系?人群中,又为什么几乎没有人谈论过它?
沉默之中,埋藏着我们怎样的困惑?
这是一个传统的复归,还是一个新的开始?这是因祈福而产生的下意识行为?还是因不安而必然的求助?
二
2006年的最后一天,我去301医院看望季羡林先生。到达时是上午,而很早就起床的季老,已经在桌前工作了很久,他在做的事情是:修改早已出版的《佛教十五讲》。他说:“对这个问题,我似乎又明白了一些。”
话题也就从这儿开始,没想到,一发不可收,并持续到整个聊天的结束。
“您信佛吗?”我问。
“如果说信,可能还不到;但我承认对佛教有亲近感,可能我们很多中国人都如此。”季老答。
接下来,我好奇的是:快速前行的中国人,现在和将来,拿什么抚慰内心?
季老给我讲了一个细节。有一天,一位领导人来看他,聊的也是有关内心的问题,来者问季老:主义和宗教,哪一个先在人群中消失?
面对这位大领导,季老没有犹豫:假如人们一天解决不了对死亡的恐惧,怕还是主义先消失吧,也许早一天。
看似平淡的回答,隐藏着一种智慧、勇气和相信。当然,“早一天”的说法也很留余地。
和季老相对而谈的这一天,离一年的结束,没几个小时了,冬日的阳光照在季老的脸上,也温暖着屋内的其他人。
那一天,季老快乐而平静。我与周围的人同样如此。
三
又一天,翻阅与梁漱溟先生有关的一本书《这个世界会好吗》,翻到后记,梁先生的一段话,突然让我心动。
梁老认为,人类面临有三大问题,顺序错不得。
先要解决人和物之间的问题,接下来要解决人和人之间的问题,最后一定要解决人和自己内心之间的问题。
是啊,从小求学到三十而立,不就是在解决让自己有立身之本的人与物之间的问题吗?没有学历、知识、工作、钱、房子、车这些物的东西,怎敢三十而立呢?而之后为人父为人母为人子女,为人夫妻,为人上级为人下级,为人友为人敌,人与人之间的问题,你又怎能不认真并辛苦地面对?
但是随着人生脚步的前行,走着走着,便依稀看见生命终点的那一条线,什么都可以改变,生命是条单行道的局面无法改变。于是,不安、焦虑、怀疑、悲观……接踵而来,人该如何面对自己的内心,还是那一个老问题——我从何而来,又因何而去?去哪儿呢?
时代纷繁复杂,忙碌的人们,终要面对自己的内心,而这种面对,在今天,变得更难,却也更急迫。我们都需要答案。
四
如果更深地去想,又何止是人生要面对这三个问题的挑战?
中国三十余年的改革,最初的二十多年,目标很物化,小康、温饱、翻两番,解决人与物之间的问题,是生存的需求;而每一个个体,也把幸福寄托到物化的未来身上。
这些物化的目标陆续实现,但中国人也逐渐发现,幸福并没有伴随着物质如约而来,整个人群中,充满着抱怨之声,官高的抱怨,位卑的抱怨,穷的抱怨,富的也 抱怨,人们似乎更加焦虑,而且不知因何而存在的不安全感,像传染病,交叉感染。上面不安,怕下面闹事;下面也不安,怕上面总闹些大事,不顾小民感受;富人 不安,怕财富有一天就不算数了;穷人也不安,自己与孩子的境遇会改变吗?就在这抱怨、焦虑和不安之中,幸福,终于成了一个大问题。
这个时候,和谐社会的目标提了出来,其实,这是想解决人与人之间的问题,力图让人们更靠近幸福的举动。不过,就在为此而努力的同时,一个更大的挑战随之而来。
在一个十三亿人的国度里,我们该如何解决与自己内心之间的问题?我们人群中的核心价值观到底是什么?精神家园在哪里?我们的信仰是什么?
都信人民币吗?
我们的痛苦与焦虑,社会上的乱像与功利,是不是都与此有关?
而我们除了幸福似乎什么都有,是不是也与此有关?
幸福,成了眼下最大问题的同时,也成了未来最重要的目标。
可是,幸福在哪里?
五
幸福在哪里暂且不说,痛苦却是随时可以感受得到。
这个社会的底线正不断地被突破,奶粉中可以有三聚氰胺;蔬菜中可以有伤人的农药;仅仅因为自己不舒服便可以夺走与自己无关人的性命;为了钱,可以随时欺骗,只要于己有利,别人,便只是一个可供踩踏的梯子。理想,是一个被嘲笑的词汇。
这样的情形不是个别的现象,而是随处可见。
没有办法,缺乏信仰的人,在一个缺乏信仰的社会里,便无所畏惧,便不会约束自己,就会忘记千百年来先人的古训,就会为了利益,让自己成为他人的地狱。
有人说,我们要守住底线。但早就没了底线,或者说底线被随意地一次又一次突破,又谈何守住底线?可守的底线在哪里?
一天下午,我和身后的车辆正常地行驶在车道上,突然间,一辆豪华车逆行而来,鸣笛要我们让路,可是正常行驶的我们无路可躲,于是,感觉被怠慢的那个车 主,在车过我们身边时,摇下车窗痛骂一番。那一瞬间,我惊呆了:为这辆逆行而来的车和这个充满愤怒的人。车主是一位年轻女子,面容姣好,像是有钱也受过良 好教育,然而,这一瞬间,愤怒让她的面容有些扭曲。
被指责的同时,我竟然没有一丝的愤怒,倒是有一种巨大的悲凉从心中升起。因为我和她,不得不共同生活在同一个时代,而且有的时候,我们自己也可能成为她。我们都无处闪躲。
六
如果是简单的坏,或是极端的好,也就罢了,可惜,这是一个人性最复杂的时代。
医生一边拿着红包,一边接连做多台手术,最后累倒在手术台上;教师一边体罚着学生,坚决应试教育,另一边多年顾不上家顾不上自己的孩子,一心扑在工作上;官员们,也许有的一边在腐败贪污着,另一边却连周末都没有,正事也干得不错,难怪有时候百姓说:“我不怕你贪,就怕你不干事!”
其实,说到我们自己,怕也是如此吧。一半海水一半火焰,一边是坠落一边在升腾,谁,不在挣扎?
对,错,如何评价?好,坏,怎样评估?
岸,在哪里?
七
有人说,十三亿中国人当中,有一亿多人把各种宗教当做自己的信仰,比如选择佛教、天主教、基督教或伊斯兰教,还有一亿多人,说他们信仰共产主义,再然后,就没了。也就是说,近十一亿中国人没有任何信仰。
这需要我们担心吗?
其实,千百年来,中国人也并没有直接把宗教当做自己的信仰,在这方面,我们相当多人是怀着一种临时抱佛脚的态度,有求时,点了香带着钱去许愿;成了,去还愿,仅此而已。
但中国人一直又不缺乏信仰。不管有文化没文化,我们的信仰一直藏在杂糅后的中国文化里,藏在爷爷奶奶讲给我们的故事里,藏在唐诗和宋词之中,也藏在人们日常的行为礼仪之中。于是,中国人曾经敬畏自然,追求天人合一,尊重教育,懂得适可而止。所以,在中国,谈到信仰,与宗教有关,更与宗教无关。那是中国人才会明白的一种执著,但可能,我们这代人终于不再明白。
从五四运动到文化大革命,所有这一切被摧毁得荡然无存,我们也终于成了一群再没有信仰的孩子。这个时候,改革拉开了大幕,欲望如期而至,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在没有信仰的心灵空地放肆地奔腾。
于是,那些我们听说和没听说过的各种怪异的事情,也就天天在我们身边上演,我们每一个人,是制造者,却也同时,是这种痛苦的承受者。
幸福怎么会在这个时候来到我们的身边呢?
八
钱和权,就越来越像是一种信仰,说白了,它们与欲望的满足紧密相联。
曾经有一位评委,看着台上选手用力地表演时,发出了一声感慨:为什么在他们的眼睛里,我再也看不到真诚和纯真,而只是宝马和别墅?
其实,这不是哪一个选手的问题,而是时代的问题。人群中,有多少个眼神不是如此,夜深人静时,我们还敢不敢在镜子中,看一看自己的眼睛?
权力,依然是一个问题。
个人崇拜减少了,可对权力的崇拜,却似乎变本加厉。
不知是从哪一天开始,上下级之间充满了太多要运用智慧和心智的相处。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领导面前,下属变得唯唯诺诺,绝对没有主见?一把手的权力变得更大,顺应领导的话语也变得更多,为了正确的事情可以和领导拍桌子的场景却越来越少。
其实,是下属们真的敬畏权力吗?
你仔细观察后就会发现,可能并非如此。或许是下属们早已变得更加聪明和功利,如果这样的顺从可以为自己带来好处或起码可以避免坏处,为何不这样做?
但问题是,谁给了下属这样的暗示?
九
每一代人的青春都不容易,但现今时代的青春却拥有肉眼可见的艰难。时代让正青春的人们必须成功,而成功等同于房子、车子与职场上的游刃有余。可这样的成功说起来容易,实现起来难,像新的三座大山,压得青春年华喘不过气来,甚至连爱情都成了难题。
青春应当浪漫一些,不那么功利与现实,可现今的年轻人却不敢也不能。房价不断上涨,甚至让人产生错觉:“总理说了不算,总经理说了才算。”后来总经理们太过分,总理急了,这房价才稍稍停下急匆匆的脚步。房价已不是经济问题,而是社会问题政治问题。也许短期内房价会表态性地降一些,然而往前看,你会对房价真正下跌抱乐观态度吗?更何况房价动不动就三万四万一平米,它降不降还跟普通人有关系吗?所以,热了《蜗居》。
而《暗算》的另类流行,又暴露着职场中的生存不易,论资排辈经过短暂退却,重又占据上风,青春,在办公室里只能斗智斗勇不敢张扬,不大的年龄却老张老李的模样。
至于蚁族们,在高涨的房价和越来越难实现的理想面前,或许都在重听老歌:“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当你觉得外面的世界很无奈,或许逃离北上广,回到还算安静的老家才是出路?
浪漫固然可爱,然而面对女友轻蔑一笑之后的转身离去,浪漫,在如今的青春中,还能有怎样的说服力?
如果一个时代里,青春正万分艰难地被压抑着,这时代,怎样才可以朝气蓬勃?如果人群中,青春中的人们率先抛弃了理想,时代的未来又是什么?
十
改革三十余年,我们进步了太多,这一切,都有数据可以证明。
而新闻进步了多少?又用怎样的数据证明着?
当然,这并不是一个可以用数据证明的东西,但是,依然有太多的标准,比如,是否有真正优秀的人才还愿意把自己的理想在这里安放;再比如,不管经历日复一日怎样的痛苦,仍然隔一段时间,就会在社会的进步中,感受到一点小小的成就感。
假如并非如此呢?
假如真正有理想有责任的新闻人,永远感受的是痛苦,甚至在领导的眼里,反而是麻烦的制造者,并且这样的人,时常因理想和责任而招致自己与别人的不安全,那么理想与责任可以坚持多久呢?
而如果理想主义者都在生活巨大的压力和诱惑之下,变成现实主义者;
如果现实主义者都变成功利主义者,而功利主义者又变成投机分子……
希望会否变成绝望?理想是否成为空想?
当然,这仅仅是一种假设。然而,它依然如同噩梦一样,虽然虚构,却会让醒着的人们,惊魂未定。
新闻事业的前行,同样需要信仰。
十一
社会有社会的问题,我们又都有自己的问题。
在2000年即将到来的时候,上海一家报纸约我写了一篇新千年寄语,当时,我选择了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反思,一个是平静。
反思,不难理解。由于生存都堪忧,荒唐岁月一结束,过去一路上的伤口只是草草地遮盖了一下,来不及更负责任地处理,我们就匆匆上路,这没什么可指责的,这是生存遭遇危机时近乎唯一的选择。
然而,三十多年走过,生存已经不再是最大的问题,或许有一天,我们该停下脚步,把伤口上的浮尘擦去,涂上酒精或消炎的东西,会痛会很刺激,然而只有这样,伤口才可以真正愈合,之后才可以真正轻装上阵。
这是对历史与未来负责的一种态度。
而之所以另一个关键词是平静,原因也并不复杂。因为安抚我们的内心,将是未来最大的问题。
上世纪的战乱时代,偌大的中国,放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而今日,偌大的中国,再难找到平静的心灵。
不平静,就不会幸福,也因此,当下的时代,平静才是真正的奢侈品。
想要平静与幸福,我们内心的问题终究无法回避。
十二
古人聪明,把很多的提醒早变成文字,放在那儿等你,甚至怕你不看,就更简单地把提醒放在汉字本身,拆开“盲”这个字,就是“目”和“亡”,是眼睛死了,所以看不见,这样一想,拆开“忙”这个字,莫非是心死了?可是,眼下的中国人都忙,为利,为名。所以,我已不太敢说“忙”,因为,心一旦死了,奔波又有何意义?
然而大家还是都忙,都不知为何显得格外着急,于是,都在抢。在街上,红绿灯前,时常见到红灯时太多的人抢着穿过去,可到了对面,又停下来,等同伴,原来他也没什么急事,就是一定要抢,这已成为我们太多人的一种习惯。
在这样的氛围中,中国人似乎已失去了耐性,别说让生活慢下来,能完整看完一本书的人还剩多少?过去人们有空写信、写日记,后来变成短信、博客,到现在已是微博,144个字内要完成表达,沟通与交流都变得一短再短。甚至144个字都嫌长,很多人只看标题,就有了“标题党”。那么,下一步呢?
对此,一位老人说得好:人生的终点都一样,谁都躲不开,慢,都觉得快,可中国人怎么显得那么着急地往终点跑?
十三
在墨西哥,有一个离我们很远却又很近的寓言。
一群人急匆匆地赶路,突然,一个人停了下来。旁边的人很奇怪:为什么不走了?
停下的人一笑:走得太快,灵魂落在了后面,我要等等它。
是啊,我们都走得太快。然而,谁又打算停下来等一等呢?
如果走得太远,会不会忘了当初为什么出发?
附:柴静写给白岩松 1 十年前,陈虻找我的时候,原话是说,我们要给白岩松找一个女搭档。我当时还没想换工作,陈虻说你来我们年会玩玩吧,也见见大家。那年年会是白岩松主持的,象他书里写的,“以恶搞和折磨领导”为主题,我跟台长分一组,白问“1919年五四运动发生在什么季节?” 台长按钮抢答“冬季”------大概他脑子闪现的都是系围巾的男女群雕。于是被大笑着羞辱一番,最后好象钱包也被抢掉了,一撒,天空中都是现金。我当时觉得,这个地方有点意思。晚上有同事打电话来,声音低沉“岩松要跟你谈谈” 我一去,一屋子男同志,搞得跟面试一样。后来我才知道,其实是因为岩松这个人什么都彪悍,就是不习惯跟女生单独讲话。一晚上他就问了我两个问题,问“你喜欢谁的音乐?” 我好象说的是平克弗洛依德。他问“华人的呢?” “罗大佑” 就这两个,他没再问什么问题,只说了一句“这是条很长的路,你要作好长跑的准备” 2 我刚到连线,没有任何新闻经验,日子不好过。现在想起来,他当时是制片人,压力比谁都大,也不能对我拔苗助长,别人笑我的时候,他心里估计比谁都难受。有次我穿裙子到办公室,他叫我过去,说“回去把衣服换了” 当时我不理解他,后来明白他是怕我柔弱,怕我不能在这个腥烈的战场上生存。有一阵子我连结尾评论都不会写了,怎么写都通不过,领导等着审,我瞪着眼坐在桌前,他进来递给我一张纸,是他替我写的串场词。我惭愧又感动,一直留着那张纸。他一直不安慰我,只有一次深夜,看我还坐在办公室剪片子,进来对我说了一句,“人们号称最幸福的岁月其实往往是最痛苦的,只不过回忆起来非常美好”后来我去了调查,跟他见面很少,几年中评论部分分合合,不过很多离开的人钥匙串上,都是挂着新闻评论部的小方铜牌,磨得精光铮亮。2008年会是我主持的,那个年会只剩下一个简单流程了,轮到岩松上台发言,他就说了几句话,其中一句是“我们忠诚的是新闻,不是任何领导” 底下坐的都是领导,悄然无声。这几年,他做时评,天天在新闻的风口浪尖上。有人说,说这些干嘛,就算没有风险,有什么意义。他在书里写到他的节目《新闻1十1》,“多简单的名字,1十1=2,谁都知道,但环境稍有改变,仅仅是有利可图,就会在一瞬间,让相当多的人脸不红心不跳地脱口而出1十1=3.” 所以他说的捍卫常识,其实是要用千斤之力来扭住的。他在书里说到喜欢曾国藩,没细说,我大概理解一点,因为想要有所建设的人,多半是象蔡元培说的锅里的小鱼,两边煎,哪方都不讨好,保守派觉得你冒进,激进派觉得你迂腐。唯有苦苦支撑。我没听他沮丧抱怨过,我遇到事的时候,他也不安慰,就在南院的传达室里放一个袋子,让人留给我,里面装着书,还有十几本杂志,都是艺术方面的。我理解他的意思,他希望什么都不要影响到生命的丰美。岩松妈妈七十多岁了,我有次见她,老人家看我一会儿,说,老看你节目,别让你妈担心。然后说,“我天天看电视,也替岩松揪着心。” 这话我听了心里挺难受,所以有时候也想劝劝他。他就一句话,“有人在前头,你们也好走些”他这本新书出版,托人转我一本,上面写“柴静:这一站,幸福”。我翻开扉页,上面印着仓央嘉措的诗“一个人需要隐藏多少秘密,才能巧妙地度过一生,这佛光闪闪的高原,三步两步便是天堂,却仍有那么多人,因心事过重,而走不动”身为同事,看这书时最触动我的,是他满腔没有说出的话。他曾经以年青人的狂狷,写过《渴望年老》,今天他四十二岁,鬓角灰白,人生的重负真实地压在肩上。我们不多交谈,只每年秋天,新鲜的内蒙羊肉来了,他就叫上八九个老男人,在他家聚一次。有次喝了点儿酒,看台湾民歌三十年的演唱会。他喜欢胡德夫,一架钢琴,唱《匆匆》,“初看春花红,转眼已成冬,匆匆,匆匆,一年容易又到头,韶光逝去无影踪……” 他喃喃自语“我恨不能给他跪下”。我回头看到他泪光闪闪。这是最最遥远的路程,以他的资历,他本可以选择更容易的方向,但他没有后退,也没有拐弯,只是往前走去。
第三篇:平静中的不平静杂文随笔
冬日暖阳,热茶书香,可以回忆的旧时光。
隔着大片的玻璃窗,我看到了温和不激烈的早晨的太阳,看到了微微摆动的梧桐树叶,还有马路上井然有序的车流和不紧不慢的三五人群。
一切都归于平静,整个的安静祥和。我仿佛看到一场热闹的午夜电影结束、观众离场,恍惚感觉经历了一夜狂风暴雨、电闪雷鸣后,重现黎明曙光。
所有的平静都不是无缘无故,所有的淡定从容都不是与生俱来,庆幸的是我们都会曲折,然后去主动找寻属于心底的坚定和平静。
人生是一趟单向列车,前半程就这么被我走完了,有的遗憾还是留下了,有的珍惜的事和珍爱的人,终究还是失去了。能有什么办法呢,捂住胸口的伤痕,甩掉昨日的泥泞,还是要义无反顾地走下去。
希望还是有的,崭新的生命的到来,重新的职业的开启,还有未来可以看到的闪着光亮的日子在轻轻招手,伤痛能忘的就忘了吧,忘不了的,也不能为难自己,摆在心底安静的角落,学着与它共存。
年少的时候可以放肆轻狂,目空一切地往前奔跑,所谓规则,那是成年人建立起来束缚自己和他人的。如今终于在撞的伤痕累累满心疲惫的时候,学会了迂回,学着熟悉规则,但是内心还是告诉自己,这并不是为了妥协和投降,熟悉规则,是为了游刃有余地去应对,伺机而动地去挑战。
梵高说:当我画一个太阳,我希望人们感觉它在以惊人的速度旋转,正在发出骇人的光热巨浪。而我的期望就渺小很多,以文字的方式记录下与自己内心诚实的对话,然后在陷进俗世的泥潭里拔不出来的时候,依然可以找到继续向前的稳定的力量,就像梵高的画里,在太阳的光浪下独立行走的那个孩子。
如果不小心也拉了你一把,那我万分荣幸。
第四篇:不平静的值班夜晚美文摘抄
又是一个值班的夜晚。
小刘目前最讨厌的就是值班。
80年代砖混的楼房,、上笔直、平行、均等、特有的漏缝,时有蚰蜒、草爬子、湿湿虫进进出出。无论冬夏,只要下雪、下雨,这一点,那一片,滴滴答答,从二层漏到一层,像尿湿多次未洗的被褥。几乎每年都进行处理,总是好景不长,按下葫芦浮起瓢。也许是年代久远,临时应对,等待处理,没必要增加投入。小刘看着这些凌乱的黄中透黑,大圈叠小圈的“地图”,身居货车驶过整楼发颤的值班室,暗暗庆幸这里不曾发生级别高一点的。
刚毕业上岗那年,闲来无事,隔着窗帘赏夜景,数来来往往疾驰的车辆,看零零落落散步的人群,正心驰神往,“哗啦”,窗帘卷着钢丝从一侧坠砸下来,将小刘罩住。突然的意外,着实被吓了一跳,心怦怦狂蹦了很久。窗帘受到双肘的下压,固定盒内的膨胀螺丝自墙体脱落,好在有分量的铁家伙没伤及脑袋,未刮烂眼镜。
某同事告诉他,住在二楼的谁谁(有名有姓)夜里去如厕,闷热难耐的夏天,竟有人身穿绿色棉大衣,头戴狗皮帽子在走廊踱步,以为是小偷,大喊一声“谁,干什么的?”只见那人不紧不慢,超级轻盈,向走廊的尽头移动,倏然消失于储物间,“看你往哪跑!”吵嚷着跟过去,任凭怎么找,连个影子都没有。召集所有值班的同事,从楼上到楼下,一个房间一个房间仔细搜寻,折腾大半夜也没发现那个大衣人。
小刘听后觉得很可笑,连说“不可能,绝不可能。”却自此再没敢夜间登过二楼。
“啪嗒,啪嗒”几颗豆大的雨点拍击玻璃窗,小刘翻身起来向外张望,外面路灯的光模糊昏黄,车辆行驶匆匆,比往日稍显寂静,几只蛾子扑棱棱隔着玻璃瑟瑟发抖,雨滴连成线串成珠,向下奔流。打开灯,扫视楼上的地板,心里默念“上帝啊,让它争争气,千万别漏了。”一道闪电,瞬间撕裂整个黑夜,亮如白昼,紧接着震耳欲聋的霹雷“咔—嚓—嚓”,由远及近,由近及远,带动窗玻璃哗啦啦一起响,腐烂的钢窗框,禁不起刚才剧烈的震颤,蚀锈的酱色铁皮成片剥落。听老奶奶讲,霹雷是哪个成道的狐仙、黄仙、白仙什么的,造孽了,欲遭天谴。有一年,山腰一棵显眼的白杨,不知啥时从头到顶一劈两半,经常有好多人前去围观,在附近寻找,试图发现某一动物的皮毛鳞角。
雨越来越大,“哗哗哗”似瓢泼,似盆倒,路面积水很厚,驶过的车辆,碾压迸出很远的飞瀑,像长了双翅翱翔滑行;倾泻的雨线,射向地面,溅起密集的朵朵莲花。
滴答滴答,头顶的楼板缝最终熬不住了,已经习惯尿床的孩子,总在积累到一定时刻,喷薄而出。小刘拿来脸盆脚盆,接住自上而下的水柱,一处两处,三处……,还差两个盆子,一楼没有了,得上二楼。那个……那个戴狗皮帽子,穿绿色大衣的人影?迈出的步子收回来,仓促环视一周,赶紧划上门栓。尽管什么都没发现,但心里已经“嗵嗵”剧跳起来。
闪电,雷声,耀眼、清脆、密集。
小刘把床挪至不漏雨的间隙,亮着灯,蜷缩在被窝里,心想,下吧下吧,让霹雷更猛烈些,来个彻夜通宵。此时或许很早,那二楼绿色怪物已被消灭,最好捎带上即将爬出的那些蚰蜒、草爬子、湿湿虫。
第五篇:安静的是校园,不平静的是心情
安静的是校园
不平静的是心情
从昨天开始我就在期盼时间过得再快一些,因为今天学校要开展一个“特别”的活动——“校园安静日”,活动中,老师和同学们都不能讲话,会是怎样的一种场面?真的很期待。
一大早,当我走进熟悉的校园时,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醒目的红色条幅“校园安静日 请您保持安静”,老师们这么早就布置好了?我惊讶极了!每幢教学楼前还贴着政教处的宣传海报和标语,都在提醒大家不要讲话,营造出了“过节”的氛围,我的心情又紧张又激动。
终于盼到了7:40分,广播一响,同学们迅速来到操场上集合,我把活动的意义和要求详细地讲给同学们听,随着“校园安静日活动现在开始”的口令发出,全校立刻安静下来!我首先做到不说话,用手势指挥同学们依次带回教室,同学们心有灵犀的接收到指令,活动正式开始。
原本我以为像我这么爱说话的人,如果一上午不说话,会憋得难受,我早想好了,真的不行的就拿口罩戴上得了。谁知真正开始活动了,也没觉得很别扭,倒是看到了很多令人发笑的场面,有趣极了。
我觉得一二年级的小孩子自制力差,所以下课时我悄悄地到他们的活动场地和教室抓人,结果孩子们出乎意料的安静,见到我除了鞠躬微笑,没人说话,他们憋着想笑又不能笑的样子,我觉得真可爱。
课间操,我在操场上看孩子们做操,做得好的我还给他们发了榜样卡,走到五年级的队伍中,我的目光别一个胖胖的小男孩吸引住了,他长得挺胖的,但在“全身运动”这一节中动作却最到位,别人都没蹲下去,他那么胖,却能坚持做到位,我觉得很不容易,就给他发了一张榜样卡。他一高兴,深深地向我鞠了一躬,激动地说:“谢谢老师!”我一听他说话了,着急了,马上示意他不能讲话,我并不打算罚他的榜样卡。可是这一切还是没有逃脱他们班主任王老师的眼睛,他已经走上前去,递上一张卡片,上面写着:“你说话了!10分的榜样卡!”那位刚刚得到榜样卡的同学,已经没有了刚才的喜悦,一脸的委屈相,我有些不忍心,就追上王老师,胡乱的比划着,想让他放过那个可怜的男生,王老师当然明白我的意思,可他就要坚持原则,给我做个手势,意思是:“不行!”没办法,我只好走到那个孩子身边,给了他一张20的榜样卡,用眼神告诉他,扣掉10分还有10分,他感激地向我点点头。我这才舒了一口气。
监督员同学可真认真!一二班的石孟非同学,中午活动的时候,一直坐在一三班的教室里监督他们,只要谁一说话,马上就记下他的名字。
咱班的高兴恐怕是最严格的监督员了。我一走进教室,梁语琪就委屈地告诉我:“老师,我打了个喷嚏,声音大了一点,高兴就要记下我的名字,扣榜样卡了。哎呀!”我听了,好笑极了!打喷嚏也要扣分,估计梁语琪是今天最冤枉的“犯规者”了!郭上源就更惨了,高兴扣了他的积分卡,他哭的眼泪哗哗的,不知是伤心的还是夸张的,还发出了响亮的“呜呜”的哭声,引得大家都想发笑。
说话的孩子我没有抓到,下课的时候,我就想去老师的办公室抓几个说话老师。走进一年级办公室,老师们都在安安静静的办公,看到我,大家投来得意额目光,仿佛在说:“陈校长,让你失望了,抓不着我们,没人说话!”我偷笑一声,又推开了二年级办公室的门,只有俩位老师,看见我进去,一脸迷惑,我拿出卡片写上:“我来抓说话的老师,没抓着,失望啊!”她们一读,张嘴哈哈大笑,却没有声音,只有夸张的表情,我觉得好笑死啦!
终于抓到了一位——杨华老师!她正在和一个老师比划来比划去,实在讲不明白,就说了一句!马上就被我逮到了!她马上捂上自己的嘴巴,委屈地说:“校长,我在跟他们讲怎样上传学籍,太麻烦,怎么说也说不完清楚,只好说话了!”我深表同情,却仍“狠心”地“嘲笑”违纪了,她愤怒的瞪着我,之后憋不住又笑了。
中午的餐厅简直就是附小一绝!几百人就餐的餐厅,没有一人说话,只有筷子和碗相碰的细微声音,真奇妙!平时怎么要求都乱讲话的一群皮孩子,今天还真能憋得住!我不得不佩服小孩子的自制力了,了不起!
短短4个小时的活动很快就结束了,但带给我的思考却很多。看来,教育孩子,光靠说教真的不行,集合、课间、就餐,讲了千遍万遍也没安静过,一个活动,老师没啰嗦一句,就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其中奥妙值得反复思考。
做一个懂孩子的心的教师,才能做成功的教育!才能成为成功的教育者!五日应三省吾身:今天学生在我心里吗?今天我懂学生的心吗?今天我走进学生的心吗?
今天的活动,美中不足,时间太短了,我带大家说出老师的心声:“活动至少要持续到下午放学!真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