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网上下载

时间:2019-05-15 05:48: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网上下载》,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网上下载》。

第一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网上下载

《诗词五首》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诵读诗词,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意思和情感,品味诗意。(二)通过开展的活动,激发学生阅读欣赏诗词的兴趣,感受我国古代诗歌的独特魅力,提高诵读和欣赏的能力。

二、课时安排 4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解说:在上学年,我们分别学了《诗五首》和《诗词五首》,初步感受了我国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诵诗应该是个长期坚持不懈的过程,是一个习惯。今天,就让我们继续古代诗歌的学习,继续徜徉在诗歌的古风古韵中。(二)布置任务

解说:这次诗歌的学习,我们将要举行一个小型的诗词朗诵比赛。如何能很好地表现出诗词作品的内涵,将真情实意传达给听众呢?这当然要我们能在读准字音、不添字漏字的基础上,准确理解作品的意义和思想。现在我们就做好这些准备。

(三)朗读课文

1自读课文,结合注释,为一些难读或易读错的字注音。2请五位学生依次朗读这五首诗词,听后矫正读音。3齐读课文,读准字音。

(四)示范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诗意,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为例,老师讲解为主,为后面学生的自学和讲解做示范。1关于作者

一千二百年前,在成都美丽的浣花溪畔,有一座最简陋最普通的茅屋。然而,就在这草堂之内,却顽强地跳动着一颗想黎民、思百姓、忧天下的心。被后世尊为中国“诗圣”的杜甫就在这里栖身,杜甫是唐代一位伟大的诗人。他虽然出身于“奉儒守官”的家庭,但后来一直仕途不顺,政治抱负无法实现,生活也困苦不堪,以致小儿子都饿死了。48岁时,弃官举家西迁,在亲友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盖了草堂,安定下来。53岁被举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辞职,漂泊各地,因贫病交加而死,终年59岁。他的诗真实地反映了“安史之乱”的社会现实,大胆地揭示社会矛盾,深切同情人民的疾苦,写尽“世上疮痍”、“民间疾苦”,被称为“诗史”,他被后人推崇为“诗圣”。2关于作品

这首诗可分为四节。第一节五句,句句押韵,“号”、“茅”、“郊”、“梢”、“坳”五个韵脚如阵阵风声起,起势迅猛。“风怒号”三字,音响宏大,读之如闻秋风咆哮。一个“怒”字,把秋风拟人化,从而使下一句富有浓烈的感情色彩。诗人好不容易盖了这座茅屋,刚刚定居下来,秋风却故意同他作对似的,怒吼而来,卷起层层茅草,怎能不使诗人万分焦急?“卷”、“飞”、“渡”、“洒”、“挂罥”、“飘转”,一个接一个的动词不仅组成一幅幅鲜明的图画,而且紧紧地牵动诗人的视线,拨动诗人的心弦。我们读这几句诗,分明看见一个衣衫单薄、破旧的干瘦老人拄着拐杖,立在屋外,眼巴巴地望着怒吼的秋风把他屋上的茅草一层又一层地卷了起来,吹过江去,洒在江郊的各处。

第二节五句。这是前一节的发展,也是对前一节的补充。落在平地上可以收回的茅草却又被“南村群童”抱跑了!如果诗人不是“老无力”,自然不会受这样的欺侮。“忍能对面为盗贼”,意谓竟然忍心在我的眼前做盗贼!这不过是表现了诗人因“老无力”而受欺侮的愤懑心情而已,决不是真的给“群童”加上“盗贼”的罪名。所以,“唇焦口燥呼不得”,也就无可奈何了。诗人如果不是十分困穷,就不会对大风刮走茅草那么心急如焚;“群童”如果不是十分困穷,也不会冒着狂风抱那些并不值钱的茅草。这一切,都是结尾的伏笔。“归来倚杖自叹息”总收一、二两节。诗人拄杖出门,直到风吹屋破,茅草无法收回,这才无可奈何地走回家中。当他自己无处安身,得不到别人的同情和帮助的时候,分明联想到类似处境的无数穷人。

第三节八句,写屋破又遭连夜雨的苦况。先用饱蘸浓墨的大笔渲染出暗淡愁惨的氛围,从而烘托出诗人暗淡愁惨的心境,密集的雨点即将从漠漠的秋空洒向地面,已在预料之中。那布被又旧又破,为下文写屋破漏雨蓄势。成都的八月,天气并不“冷”,正由于“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所以才感到冷。忧国忧民,加上“长夜沾湿”,怎能入睡呢?于是由个人的艰苦处境联想到其他人的类似处境,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全诗的结尾。

第四节先运用表现阔大境界和愉快情感的词,如“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欢颜”、“安如山”等等,声音洪亮,从而构成了铿锵有力的节奏和奔腾前进的气势,表现了诗人从“床头屋漏无干处”、“长夜沾湿何由彻”的痛苦生活体验中迸发出来的奔放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这种奔放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咏歌之不足,故嗟叹之,“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至此表现得淋漓尽致。(五)再读《茅》诗

1在老师讲解后,学生带着对本诗的理解,自读后齐读,在品读中加深对本诗的认识和体会。

2结合完成课后“思考与练习”一之(1),表达诵读后体会的作者的情感。(六)布置作业

1继续诵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课余查询其他几首诗的有关资料,选择一两首,整理成稿后,选出主讲人,仿照老师的讲解,做好发言准备。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朗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检查诵读作业完成的情况。

(二)组织学习

学习小组选出的主讲人带领大家学习《过故人庄》和《游山西村》。在积极肯定发言的基础上,老师和其他学生都可以做适当补充。

参考:

1《过故人庄》:这是一首五言律诗,选自《孟襄阳集》。孟浩然,著名的田园山水诗人,诗与王维齐名,人称“王孟”。他善于用淡淡的描述创设深邃高远的意境,借以反映出宁谧的心境。这首诗写的是诗人被邀到朋友家做客的情景,首联是说故人准备了酒食相邀,“我”就到了田家。文字平淡,毫无渲染。以“鸡黍”相邀,足见农家待客之简朴,同时也说明朋友至交,不循虚礼。颔联“绿树”是近景,“青山”是远景,村庄就是镶嵌在这样的背景中,使人感到既幽静、平和,而又不荒僻。颈联写“开轩”后映入眼帘的是打谷场和葱绿的菜园,令人心旷神怡,这是眼前的景物;“话桑麻”,使人能领略到强烈的农家风味,这是室内气氛。诗中“绿树”、“青山”、“村舍”、“场圃”构成一幅宁静的田园风景画。尾联,“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淡淡两句,作为诗的结尾,主客之间的融洽气氛,伸手可掬,使全诗于平静淡远中显示出独特的魅力。这是一首语言平淡质朴对田园风光的咏唱,又是一首语义深醇幽远的饱含农家乐趣、充满对友人情意的咏唱。诗人在平实的语言中,把真切的叙事、真实的写景和真挚的抒情结合在一起,犹如朴实的农人在农家田舍亲切平易地话家常一样,将一幅栩栩如生的农村景致风俗和人情的画卷,展现在读者面前。

2《游山西村》:选自《陆游集》,作者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现在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享年八十五岁,是文学史上少有的高龄作家。一生力主抗战,虽在政治上屡遭投降派的打击,但报国信念至死不渝。诗作数量极多,现存有诗九千三百余首。多强烈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和炽热的爱国热情,同时鞭挞投降派,同情人民疾苦,思想性很强。这首诗是他蛰居山阴老家农村时所作。诗中生动地描画出一幅色彩明丽的农村风光,对淳朴的农村生活习俗,流溢着喜悦、挚爱的感情。诗的一二句写农家丰年足食。腊酒是自家酿造,鸡豚是自家喂养,客人来了,自有土产招待。这里写出了农村丰年的情景,赞誉了憨厚农民的好客,也看到了诗人与农民的深厚感情。三四句写村庄周围景色。乡村小道,弯弯曲曲,山重水复,怀疑无路可走,然而一座座村庄就掩映在柳暗花明之中。现在这句作为成语流传又有了其深层含义,指遇到困难、前途渺茫时,不要灰心丧气,只要努力、坚持不懈,光明就在前头。五六句转写村内的习俗风光,箫鼓相随,是因为一年一度的祭祀土地以祈丰年的“春社”即将到来,人们穿的戴的还保存着山村传统的那种朴素,山村的风土人情还是那么淳朴可爱。最后两句是写作者的感慨。诗人由于喜爱色彩明丽的农村风光、善良热情的邻家农民、古朴淳厚的乡村民俗,希望自己随时能乘月夜,拄拐杖登门拜访,共话桑麻。

(三)比较阅读结合课后“思考与练习”一之(2),比较两诗在思想感情上的异同。

明确:这两首诗,都描写了诗人做客农家的情形。《过故人庄》主要表达了老朋友之间诚挚的友谊,《游山西村》主要表达了对农家好客习俗和古朴的农村生活的热爱。(四)诵读两诗

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自读、齐读、背诵这两首诗。学生一边朗读,一边各自揣摩如何根据诗意,读好两诗。

(五)布置作业

1复习课堂内容,诵读这两首诗。2继续准备后两首诗的理解材料。

第三课时

(一)检查复习

检查《过故人庄》和《游山西村》的背诵情况。

(二)组织学习继续上一课学生主讲的形式,老师和其他学生做适当补充。

参考:

1《渔家傲》: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真宗祥符年间的进士,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后贬邓州守,旋任陕西四路宣抚使。为官清廉,卒谥“文正”,词工写边塞生活,意境开阔,风格豪放。他的词只有六首传世,其中以《渔家傲》最为脍灸人口。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治所在今陕西省延安市),守边四年。这首词就是范仲淹在西北军中的感怀之作。词的上片写塞外秋光,从“异”字生发开去。一是说边塞的风光与内地不同;二是讲秋天来临,边地景物也发生了变异。雁尚且无留意,人何以堪!后三句,作者着意描写边塞的苍凉景色。边声加上军营的号角声,凄凉以外,渲染了悲壮的气氛。数不清的山峰犹如屏障一般耸立着。斜阳西沉,烟雾弥漫,在千山万壑之中,一座孤城紧闭。下片转入抒情。“家万里”与“酒一杯”对举,形成强烈对比,“举杯消愁愁更愁”。将士们有家难归,其原因是“燕然未勒”。公元89年,东汉窦宪追击北匈奴,出塞三千余里,至燕然山勒石记功而回。“燕然未勒”是说没有建立破敌的大功。作者本希望能干出一番旋转乾坤的事业,永熄边烽。但在积贫积弱的北宋时代,他根本不可能成为“勒燕然”的窦宪。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的矛盾达到高潮,因而在浓霜遍地的夜晚,随着悠悠羌笛之声,将军(作者自指)和征夫陷入了深沉的悲慨之中,久久未能入眠,流下了忧国思乡的热泪。这首词突破“词为艳科”,是士大夫娱宾宴客的消遣品的模式,脱颖而出,在词史上开了边塞词的先声。以后,苏轼、辛弃疾等人广泛地开拓词的题材,与之是一脉相承的。由此可见这首词的重要地位。

2《浣溪沙》:前面学《记承天寺夜游》,我们初步了解了苏轼,了解了他那如行云流水般的散文。苏轼多才多艺,其词一扫绮靡旧习,雄健遒劲,开豪放派新风。《浣溪纱》是苏轼1082年春任黄州团练副使时作的一首记游词。然而从内容来说,它又不同于一般的记游作品。通常,记游性作品是写人与自然的关系。但本词从山川景物着笔,意旨却是探索人生的哲理。上片写景,三月兰草发了短芽,浸在涨满水的小溪里,作者漫步溪边松林的小路上,闲散自在。只见那萧萧暮雨,只听那子规啼鸣,心中不免生出些凄凉之感。下片转而写情。反问句强调诗人虽老犹少的精神状态。联想诗人被贬黄州,身处逆境,不能不让我们佩服他的达观和进取。白居易《醉歌》有“黄鸡催晓丑时鸣”,“镜里朱颜看已失”的诗句,以黄鸡催时作比来感叹朱颜易老。苏轼反其意而用之,劝人不要感慨时光易逝,人生易老,而要振作精神。一条小溪启迪了人生哲理,乐观旷达的性格,随遇而安的胸襟,合奏出一支追求生活、执著人生的青春曲,年少心暮之人,读此当汗颜。

(三)朗读两诗

1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自读这两首诗。

2学生找出自己认为最精彩或最有感触的诗句,多次品读,谈谈自己对这些诗句的理解。3背诵两诗。

(四)布置作业

1复习《诗词五首》,朗读背诵。2为下一课诗歌朗诵比赛做必要的准备。

第四课时

开展一次小型的班级诗歌朗诵比赛。可分为个人和团体(小组)的形式参加。以《诗词五首》为朗诵范围,可由老师和部分学生组成评委组,制定一定的标准,当场亮分。比赛结束前,老师可以总结参赛选手和团体的情况,对朗诵做适当的指导。

(选自李禧同主编《教案选编》)

第二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和艺术风格。

2、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3、读懂诗歌所描绘的意境及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悠然自得的思想感情。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能力。【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品味诗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学法: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相结合。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漫步在古诗苑中,那丰富多彩的感情、博大精深的思想、深邃幽杳的意境、精练优美的语言„„深深地吸引着我们。每一首诗,就是一幅色彩鲜明的画,就是一支美妙动听的歌,就是一颗执著跳动的心,就是奔涌的热血,就是一张棱角分明的脸庞。今天让我们走进杜甫,学习他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体会他的感情吧。

二、出示活动任务

1、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和艺术风格。

2、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课堂活动过程

活动一:展示自学,夯实基础

1、作者简介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汉族,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人,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2、写作背景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关中地区闹饥灾,民不聊生。这年秋天,杜甫弃官到秦州,又辗转到四川。在亲友的帮助下,杜甫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建起了一座草堂,过上了暂时安定的生活,他感到快乐和自足,于是歌唱春雨,寻花漫步,遣兴江边,以诗自娱。但是,这种表面上的安逸,掩饰不住他的贫穷,更不能冲淡他那一贯的忧国忧民情怀。上元二年(761)秋天,一场暴雨袭击了他的茅屋,再一次把他从浪漫的隐居生活中敲醒,让他面对现实,让他忧思,于是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

3、歌行体

歌行,古代诗歌的一种。汉魏以后的乐府诗,题名为“歌”或“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后遂有“歌行”一体。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富于变化。比如《琵琶行》、《长恨歌》等。本诗是因“茅屋为(被)秋风所破”而“歌”,是一首叙事抒情诗。

4、展示重点词语的读音

三重(chóng)挂罥(juàn)

塘坳(ào)

俄顷(qǐng)昏黑(hè)布衾(qīn)

丧(sāng)乱

大庇(bì)

突兀(wù)

风掣(chè)活动二:反复诵读诗歌,理解诗句意思

请同学们认真倾听诗歌的朗诵录音,然后反复诵读诗歌,结合注释既工具书理解诗句的意思。

1、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三重茅:几层茅草。三:泛指多。

挂罥:挂着,挂住,缠绕。罥,挂。长:高。

沉塘坳:沉到池塘水中。坳,水边低地。忍能对面为盗贼: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

竹:竹林。呼不得:喝止不住。

俄顷:一会儿。

漠漠,阴沉迷蒙的样

向昏黑:渐渐黑下来了。向:渐进。娇儿恶卧踏里裂:孩子睡相不好,把被子蹬破了。雨脚如麻:形容雨点不间断,向下垂的麻线一样密集。

丧乱:战乱,指安史之乱。

何由彻:如何才能挨到天亮。安得:如何能得到。

广厦:宽敞的大屋。庇:遮盖、掩护。

寒士:贫寒的士人。突兀:高耸的样子。

2、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翻译诗句。

原诗: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译文:八月秋深,狂风怒号,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飞得高的茅草缠绕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低洼的水塘里。

原诗: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舌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译文: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居然忍心在我眼前做出盗贼的事来,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去了。我喊得唇焦口燥也没有用,只好回来,拄着拐杖感叹自己的不幸和世态悲凉。

原诗: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译文: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乌云黑得像墨,深秋天色阴沉迷蒙,渐渐黑下来。布被盖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铁板似的,孩子睡相不好,胡蹬乱踢,把被子蹬破了。(因为)屋顶漏雨,床头都没有一点干的地方。像线条一样的雨点下个没完。自从战乱以来,睡眠的时间很少,长夜漫漫,屋漏床湿,怎能挨到天亮!

原诗: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译文:怎么才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遮蔽天下贫寒的穷苦人(读书人),让他们个个都开颜欢笑!房子不为风雨所动摇,安稳得像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高的房屋,即使唯独我的茅屋被吹破,自己受冻而死也甘心!

活动三:吟咏涵诵,赏析诗句意境

请同学们吟咏涵诵诗歌,仔细品读诗句,自主赏析诗歌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

1、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点拨:写秋风破屋的情景。“怒号”写风势之大,“卷”“三重”写受害之重。“三重”不是确数,是“多重”的意思。下面“飞”“洒”“挂胃”“飘转”“沉”等动词细致地写出了风吹茅草的情状,读者不难体味出诗人焦灼、苦痛的心情。

2、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舌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点拨:写对“群童抱茅”的感叹。“南村群童欺侮我年老体衰,竟然忍心在我面前做盗贼!公开地抱着茅草钻进竹林离开,直至喊得唇焦口燥仍不奏效,只好归来倚仗自叹息”。“倚仗自叹息”不仅可以想像出诗人气喘吁吁的情形,也可窥视到诗人悲叹群童抱草,屋破难修的无可奈何的心情。此五句写儿童由心理到行动,写自己又从行动到心理,寥寥数语,使人物形象形神俱备。

3、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点拨:写屋破又遭连夜雨的苦况。“俄顷”二句不仅浓墨渲染出阴沉黑暗的雨前景象,也烘托出诗人凄恻愁惨的心境。“布衾”二句,写布被使用多年,已变得“冷似铁”了,又被娇儿踏破。“床头”二句,写大雨给诗人全家造成的灾难。“自经”二句,表明从安史之乱以来,诗人因忧国忧民,早已难以入眠,更何况“长夜沾湿”,又怎么能挨到天亮呢?诗人彻夜难眠,浮想联翩,由此时联想到丧乱以来,由风雨飘摇的茅屋联想到国家和人民,为下文作好铺垫。

4、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点拨:直抒感慨,表达了诗人美好的愿望和高尚的情操。诗人在屋破漏雨的困苦情境中,由已及人、由近及远、由小及大,一想到饱经丧乱、颠沛流离的“天下寒士,在此风雨如磐的困苦中煎熬,他便泯灭了“小我”,为天下受苦受难的人们振臂高呼,发出了黄钟大吕般的强音。表现了诗人奔放的激情和殷切的渴望以及博大的胸怀。

活动四:合作交流,探究重点问题

1、“归来倚仗自叹息”他叹息什么?

点拨:一叹自己之苦,茅屋被吹破,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呢;二叹周围的人苦—还有很多像自己一样穷苦的人;三叹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

2、“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一句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点拨:渲染凄苦的氛围,衬托诗人愁苦的心情。为下面内容作铺垫。

3、怎样理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一句中诗人所要表达的含义? 点拨:诗人从眼前长夜沾湿的痛苦生活,想到饱经磨难的千千万万的穷苦百姓,从风雨飘摇中的个人茅屋想到连年战乱中的整个国家。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感以及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品格,从而表现诗人的博大胸怀和崇高理想。

四、课堂小结

本课学习的这首诗,让我们感受到杜甫身处茅屋的济世情怀,希望我们能让古代诗歌进入我们的内心,滋润我们的心田。

五、课堂作业

1、背诵并默写这首诗。板书设计: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心情苦痛

无可奈何

关心民生

忧思不绝

忧国忧民

直抒胸臆

第三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

兴仁二中:刘进兰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的朗诵诗歌,感悟诗中所包含的感情。

2.体会作者关心民生疾苦、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联系诗人的身世处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关心民生疾苦、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如今的汶川又恢复了往日的喧闹;如今的汶川又增添了更多的色彩。看着蓝天白云,似乎上天在预示我们,灾难已经过去,看着高楼耸立,似乎象征一个国际化的大城市正在崛起。但有谁知道十年前的今天,在这美丽的地方曾经遭受一场绝难,使这美丽的地方在瞬间变成了废墟,是谁能在这短短的十年,重见它的美丽,那就是爱。今天让我们学习一首爱的诗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二、检查预习 1.读准字音

怒号 三重茅 挂罥 俄顷 布衾 恶卧

丧乱 突兀 见此屋 2.齐读课文 这首诗写了什么事(请用简洁的文字加以概括)?什么时间?什么地点?

三、深入研读

1.小组合作:感受秋天

感受天气——人生苦旅的悲凉时节

(1)请分别用四字词语概括四段的内容(秋风破屋

— 群童抱茅— 破屋漏雨— 愿得广厦)

(2)默读诗歌,画出诗中描写天气的诗句,并用几个四字词语来加以概括。明确:狂风肆虐、乌云密布、大雨如麻、凄凉肃杀

2.走进茅屋——一贫如洗的凄伤之地(1)茅屋处是怎样的情形?(2)茅草被风卷走,有哪些去向?(3)茅屋里是怎样的情形?

结合诗句,借助想象,说说风住雨停之后你所“见”到的草堂内外的情形。

(2)试用几个四字词语来概括诗人的生活处境。明确:千疮百孔、摇摇欲坠、破旧不堪

3、走近诗人——孤苦伶仃的苍老形象。

(1)好一个凄凉的秋天!好一座凄伤的草堂!可怜我们伟大的诗人就生活在这般境地!结合诗句,借助想象,说说你所“见”到的诗人是一副怎样的模样?

明确:衣衫褴褛、年老体衰、生活清苦、饱受困顿、哀伤无助、忧心忡忡、心急如焚.(2)堂堂一代诗圣,却落得如此境地。这是谁之过?仅是因为天灾?(3)慢慢长夜,诗人无法入眠,他在想什么?

4、聆听心声——超越时空的伟大情怀

(1)当时的社会诚然可憎,诗人的处境诚然可悲,但是,即便在这水深火热之中,我们的诗人也不失他的英雄本色!听读课文,画出诗人于千疮百孔的心中发出呐喊的诗句。

(2)边画边放声朗读诗人于千疮百孔的心中发出呐喊的诗句。(3)你从诗人的呐喊声中听出了什么?

明确:牺牲自我、舍己为人、死而无憾、祈求广厦、心系苍生、心忧天下……

五.结语: 杜甫在这首诗里描写了他自身的痛苦,但他又不是孤立地、单纯地描写他自身的痛苦,而是通过描写他自身的痛苦来表现“天下寒士”的痛苦,来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在狂风猛雨无情袭击的秋夜,诗人脑海里翻腾的不仅是“吾庐独破”,而且是“天下寒士”的茅屋俱破……杜甫这种炽热的心忧天下的情感和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千百年来一直激动着广大读者的心灵…… 让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再来诵读全诗!

六、课堂检测(略)

七、巩固延伸

1.联系现实,诗人追求的理想,在改革开放的年代里成为现实,在和平年代里,你的中国梦是什么?

第四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

王思维

一、板书对联,导入正课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生澜

诗圣杜甫笔下记载世上疮痍、民间疾苦的作品有哪些?《三吏》《三别》《兵车行》《丽人行》《春望》等,当然也包括我们今天要学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二、简介创作背景

子美早年怀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但因奸臣李林甫专权当道,屡试不第。756年方得一小官,安史之乱时被叛军掳到长安,757年逃出虎口,投奔唐肃宗,除为左拾遗,后因上书营救房管的罢相,触怒肃宗,几受刑戮,759年弃官西行,历经千辛万苦于年底到达成都求亲告友,在浣花溪畔修筑了草庐,在飘泊多年之后,终于有了安身立命之所,诗人的心情是愉快的,这在他的诗歌中也表现了出来。他曾到江畔独步寻花: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也曾在水槛遣心: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不料当年深秋,风雨破屋,长夜沾湿,诗人在风雨飘摇之中写成此诗,于是这普普通通的茅屋也便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块圣地。

三、学生自读诗歌,初步体会诗歌中的思想感情。

四、教师范读诗歌,读出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

五、讲析诗歌,感悟诗人忧国忧民情怀

诗人好不容易盖起这座茅屋,刚刚定居下来,秋风却故意与他作对似的,怒吼而来,卷起屋上层层茅草,怎能不让诗人心焦?卷起的茅草没有落在屋旁而是飞过江去分散撒在江郊,我们读这几句诗,分明看到一个衣衫单薄的干瘦老人拄着拐杖,立在屋外,眼巴巴地望着怒吼的秋风把茅草一层一层卷了起来。而他面对大风破屋的焦灼与怨恨之情,也不能不激起我们心灵上的共鸣。前节写洒江郊的茅草无法收回,是不是还有落在平地上的可以收回呢?有的,然而却被南村群童抱走了,诗人也曾追逐,也曾呼喊,但终因年迈无力而无法赶上。无可奈何之余,只能“归来倚杖自叹息”。如果不是贫困,诗人就不会对大风刮走茅草那么心急如焚;如果不是十分贫困,群童也不会冒着狂风抱那并不值钱的茅草。诗人大约是一听到北风狂叫,就担心茅屋盖得不够结实,因而拄杖出门,直到风吹屋破,茅草无法收回,这才无可奈何地走回了家中。诗人如此不幸的遭遇只有自己叹息,并没有引起别人的同情和帮助,世态炎凉便可想而知了,因而他叹息的内容十分深广。

“俄顷”两句用饱蘸浓墨之笔,渲染出暗淡愁惨的氛围,从而烘托出暗淡愁惨的心境。而密集的雨点即将从漠漠的秋空洒向地面,已在预料之中。“布衾”两句不仅是布被又旧又破,更是为下文屋破漏雨蓄势。成都的八月并不冷,可是由于被子毫无保暖功能,再加上屋破漏雨,真是凄风苦雨寒彻骨。诗人彻夜难眠,既盼雨停,又盼天亮,处境相当艰难。但诗人并没有因为自己处境艰难哀叹声声,而是由个人的处境联想到了其它人的类似处境,水到渠成地过度到了诗歌的结尾。

诗人从“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一下子跳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其中包含着许多没有说出来的情绪。“长夜”实际上是双关,诗人由眼前长夜沾湿的痛苦,联想到了历经战乱,颠沛流离的人民,联想到了“山河破碎风飘絮”“风雨如盘暗故园”的祖国,实际上人民就是生活在漫漫长夜之中,国家就是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啊!每念及此,诗人怎能不忧心如焚、彻夜难眠呢?

“安得”三句声音响亮,构成了铿锵有力的节奏和奔腾前进的气势,贴切地表现了诗人从 “床头屋漏无干处”“长夜沾湿何由彻”的痛苦生活体验中迸发出来的奔放的激情与火热的希望。这种奔放的激情与火热的希望,咏歌之不足,故嗟叹之,“呜呼“句则把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狂风暴雨无情袭击的秋夜,诗人脑海里翻腾的不仅是

“吾庐独破”,而且是天下寒士的茅庐俱破„„因此老杜在这首诗里不是孤立单纯地描写自己的痛苦,而是通过描写自己的痛苦来表现天下寒士的痛苦,来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如果说读到“归来倚杖自叹息”的时候,对他叹息的内容还理解不深的话,那么读到“呜呼“句总该看出诗人是在为天下寒士大声疾呼吧。

六、以诗赏诗,向课外延伸

1、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政治腐败,贫富不均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山河破碎,金瓯尚缺

3、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投杖出门去,同行为辛酸。(《垂老别》)

——战乱中子孙亡尽的老汉愤然参军告别老妻的凄惨场面。

4、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孝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

——连年战争重新被征召的士兵的哭诉,这是人亡村衰、空寂萧条的那个社会的缩影。

5、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月夜》(756年))

——写安史之乱中逃亡和被俘长安的遭遇,痛诉妻离子散之苦。

6、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写战斗残酷,死伤惨重,民不聊生,就连老妇人也要被迫上战场。

七、小结

诗由事而作,屋凭人而传。诗圣杜甫早已离我们远去,但杜甫的草堂仍存,供后人瞻仰。杜甫在诗篇中表现出来的理想在今天也正在得以实现,如果诗人在天有灵,定会感到欣慰!

附板书

叙事 秋风破屋

群童抱茅

抒情 长夜沾湿

抒发理想 推己及人

忧国忧民

第五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和诗歌写作背景,理解诗歌内容。

2、体会事里藏乾坤的“诗家之史”特点,感受心忧天下的“诗中圣人”形象。

3、能通过诵读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独特体会。【教材分析】

这首诗是杜甫人生中“战乱流离”时期的作品,此时的作品是由本身的苦难,黎民的苦难,社会的苦难共同酝酿的,鲜明地体现着诗歌记史的特点。此诗叙述了草屋被狂风吹破的事,在疾风猛雨无情袭击的秋夜,诗人亲身体验着困窘难熬的苦楚,脑海却翻腾的是战乱给天下寒士带来的不幸和荼毒,“古仁人”情怀的表露鲜明而强烈。因此,本课的教学内容为深读探究诗歌中描绘的“安史之乱”之下,天下人的生活场景(即对“诗史”的研读),在此基础上升华出“穷年忧黎元”的诗中圣哲形象(即对“诗圣”的研读)。【学习重点】

通过深读文本,体会事里藏乾坤的“诗家之史”特点,感受心忧天下的“诗中圣人”形象。【学习难点】能通过诵读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独特体会。【学习方法】研读探究

对话

诵读

【学习准备】

1、借助书下注释或参考书,读准字词,理解诗歌内容;

2、了解诗人及诗歌写作景。

【教学过程】

一、导课

今天我们学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者杜甫。

1、一提到这位唐代的大诗人,是不是会有与他相关的内容出现在我们的脑海里,大家七嘴八舌地说一说。

提示:积累的重要性,积累作品、人物的生平知识,后人的评价等;注意引导学生走向本节课的切点。生成反馈:学生对杜甫总的印象的确集中在这两个词上,可见从这两个词入手的确是解读杜甫诗歌的一个切口。

两个尊称的板书。诗史

诗圣

2、哪位同学若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个词的意思,那是最好不过了。生说,教师评价,板书。

预设:诗史,是对杜甫诗歌的评价,是指杜甫的诗歌记录了当时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

诗圣,是对杜甫的评价,是指他是诗人中的圣哲。

生成反馈:从发言的几个学生来看,大部分学生对“诗圣”的理解都是从他的诗歌的艺术成就角度来谈的,这一点可以为课末的总结照应,这个照应拉的有点长,教师要把握好。

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杜甫后期作品中的名篇,我们单从诗歌题目来看,你认为它反映出当时的历史和诗人情怀了吗?

注意:这个问题最终的问法要根据前面学生对“诗史”“诗圣”这两个词的理解来组织。对话引导:分析题意——茅屋被秋风吹破了。

从题目来看,似乎只是说了一件平常事,下面我们到诗中读读品品,品品读读。

二、品读

1、初读,准确无误。

课代表领读,点评,示范。教师正音,总结:准确无误是读诗的基础。

2、深读,窥见历史。

(1)《说文解字》这样解释史——史,记事者也。从题目中看到的这件平常事,让我们窥见了一个怎样的社会现实呢?

引导激励:杜甫是一个以诗写史的高手,我们如果能从诗句中解读出当时的历史现状,那就是以诗解史的高手。研读诗歌,做好批注,思考后和学习伙伴交流,看看哪一组窥见的历史与当时的史实是最接近的。学生解读文本,教师引导。

预设:这部分是全课的重心,解读的点是:杜甫生活的艰辛、孤苦、无奈、无助,天下百姓生活同样的艰辛、孤苦、无奈。无助。注意根据学生的品读引导评价,深入启发,指导朗读。生成反馈:学生注意到了诗句中的关键字,教师对课堂生成要学会取舍,尤其是赛课的时候。(2)出示《旧唐书》中的内容对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宫室焚烧,十不存一……人烟断绝,千里萧条。”——《旧唐书》

预设:

1、尽量挖掘资料的价值,在证明教学内容的同时,若能拓展,延伸是最好的;

2、引导学生体会“杜甫以诗记史,一般是从常人凡事入手,诗里藏乾坤”;

3、杜甫的诗是写个人,也是写天下。

生成反馈:学生能体会到杜甫诗歌的内容与《旧唐书》的记载有吻合之处,也能感知到史书记载比较宏观,杜甫诗歌的记录从生活实际,从个人生活出发。更有学生提到,史书可能是事后补记,诗歌是即兴书写,所以感情会更浓烈些。教师要注意引导,并适时出示预设的资料,对学生鼓励、肯定。

出示:《环溪诗话》评杜甫的诗:“常人作诗,但说的眼前,远不过数十里内,杜诗一句能说数百里,能说两军州,能说满天下,此其所谓妙矣。

(3)杜甫及当时天下百姓的这一生活现实状况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 预设:补充介绍安史之乱,由学生说说,教师补充。

“安史之乱”是唐王朝的转折点,更是杜甫人生的转折点,这个一生秉承“儒家思想”担着“穷年忧黎元”使命的诗人,在安史之乱中备受生活的碾压和荼毒,可这根苦藤上却在历史的剥离中结出了一枚壮硕的果实——诞生“诗史”。(4)杜甫写诗也是为了像史官一样记录历史吗?

预设:诗歌言情。学生根据前一环节的深度应该能体会到诗人流露的情感。

3、诵读,体验情怀

(1)你认为这首诗歌哪些诗句清晰而强烈的表达着自己的情感? 预设:引导学生转移学习内容,过渡到最后抒情段的品读。(2)品读诗句,细细体悟,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预设:最后一段是一个情感的跳跃段,前面表面是对自己生活状态的描绘,对自己处境的忧叹,最后一段从“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字字句句都是对百姓生活的祈求,把我放在了最后。“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放在了段末,思想和情感的用意可见一斑。其中“安得”“呜呼”“何时”这些词也表现出对这种理想生活不能实现的哀叹。

生成反馈:以上的预设,学生大多能体会到,教师把学生零碎的体会要串联起来,注意“突兀”这一词的引导,古今异义造成了理解的偏差。(3)最后一段的诵读指导。

学生自由读,学生归纳经验,教师板书。

1、给情感找到落脚点;

2、语速的调整,语调的高低,语气的缓急;

3、假想角色,转换身份;

4、配乐,重复语句,态势语等

教师示范朗读,补充朗诵方法。借鉴方法,学生组内诵读。齐诵。

预设:通过轻重缓急,拖沓重复,配乐态势等方法深化对文本的理解,从读懂到懂读,这是一个质变,是一个进进出出的过程。只是最后的时间没有把握好。

附:板书设计

个人

天下人(忧愁、希望、无奈)——博大胸怀

诗圣

小事

天下事(动荡、困窘)——安史之乱

诗史 课后小记:

杜甫是一个以诗写史的高手,我们如果能从诗句中解读出当时的历史现状,那就是以诗解史的高手。研读诗歌,做好批注,窥见的历史与当时的史实是最接近的。

下载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网上下载word格式文档
下载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网上下载.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本诗的体裁及关于杜甫的文学常识 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所抒发的忧国忧民情思 3.重点词句的背诵与理解二、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关......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

    教学目标:一、理解诗的内容及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二、培养诗歌朗读能力,在诵读中进一步感悟。三、培养关心他人、爱国爱民的优秀品德。重点、难点:一、重点:理解本诗所体现的作......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一、新课导入: 说起杜甫,请大家说一下,你对他了解多少? 杜甫的诗作以其强烈的时代感,被誉为“诗史”。而要正确领悟一首诗的精髓,首先就要去了解一下它......

    教案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教学目标: 1、在反复朗读中,把握诗歌的故事情节和抒发的感情。 2、感受忧国忧民的思想和“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崇高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我......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 知识目标 1、掌握诗中重点文言字词的音与意,如:怒号、三重、挂罥、布衾、丧乱、何由彻、庇、见、突兀等。 2、了解杜甫的生平和创作。 能力目标 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 篇1 教材分析这首诗被收录在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语文教材苏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8课。公元759年,饱受战乱之苦的杜甫一家流浪到四川,在亲友的帮助......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简介】 公元761年,时值安史之乱尚未平定之际。上元元年(760)春,杜甫得亲友资肋,于成都西郭外浣花溪畔盖一草堂,以安顿其家。翌年八月,草堂为秋风所破,杜甫百感......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259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 汤集九年制学校宋敏 [教材分析]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通过记叙自己茅屋被秋风吹破这件事,一跃联想到风雨中千千万万衣食无着落的穷苦百姓,表现了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