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教学插图 语文教学不该被遗忘的角落
教学插图 语文教学不该被遗忘的角落
内容摘要:教学插图是将图画和文本联系起来的一种形式。配合课文中的主要人物、情节、景物绘制或拍摄而成,是语文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插图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还以绘画的视觉形象补充文字描绘的不足,是提升教材内在品质的润滑剂,是不可忽视的教学资源。充分利用教学插图,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成效。关键词:教学插图 语文教学 成效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多媒体普遍应用于教学。许多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费尽心思制作教学课件,却将对唾手可得的课本上的丰富多彩的插图视而不见、弃而不用。为了追赶潮流,捡起芝麻却丢掉了怀中的西瓜。插图的作用在许多教师的印象中逐渐被淡化。那些曾伴随我们成长的精美教学插图,正离我们的课堂越来越远。
一、教学插图是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学插图是将图画和文本联系起来的一种“特殊的艺术语言”。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材(人教版)插图有百幅之多,仅九下语文课本就有34幅插图。它配合课文中的主要人物、情节、景物绘制或拍摄而成,是语文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插图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还以绘画的视觉形象补充文字描绘的不足,是提升教材内在品质的润滑剂,是不可忽视的教学资源。我国现代著名作家、美术家丰子恺先生曾为鲁迅的《阿Q正传》等九篇小说作了插图,他说:“这些插图,就好比在鲁迅先生的讲话上装上一个麦克风,使他的声音扩大。”由此不难看出插图的作用。
1、教材中有的插图是文字的有效补充和注解
教材中有的插图是文字所介绍事物的真实再现,像说明文中的插图便起了这样的作用。如七下课文《中国石拱桥》一文中所附的赵州桥和卢沟桥的石狮子图片,就有效地帮助学生形象地把握住了中国石拱桥的形态及其内部结构特点。特级教师钱梦龙教《中国石拱桥》时,先让学生观察插图赵州桥,并写出赵州桥的外形特点,特别是大拱和四个小拱的位置关系。再让学生看课文的表述,通过比较让学生了解“两肩”与“两边”、“上面”的不同之处以及“各”字的含义,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教材中有的插图是自然美和社会美的生动再现
教材中好多插图都形象地展示了自然美和社会美,对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其热爱祖国的山川河流、热爱幸福美好生活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七下《黄河颂》中的壶口瀑布图和黄河鸟瞰图、八下教材《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中的今日罗布泊的照片,八上《故宫博物院》配发的故宫三大殿图片等,都真实而形象地再现了美丽的自然和人文风光。看着这些精美的图画,便会被其壮丽景色所熏陶,学生油然生出一种热爱祖国的情感。
3、教材中的插图是培养学生想象力和观察力的有效载体
中国有句话:诗画是一家。当年东坡评王维的诗时便说:“惟摩洁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是如此,文也是如此。欣赏艺术品的过程,就是欣赏者再创造的过程,面对一幅精美的插图,学生很难做到不去思考画面背后的内容。欣赏的过程中,学生也会进行画面的扩充。教师只要把二者的关系处理好,分寸把握住,观看插图对于“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教学插图是语文课堂重要的教学内容
俄国大作家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我国古代教育家早就提倡“乐学原则”,孔子曾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和乐之者,乐者趣也。这就是说学习要有兴趣,才能学得好。针对学生认知心理,运用生动有趣的插图进行诱导。鲜明、生动、形象的情景最能唤起学生相应的情感,激发学习的兴趣。
语文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把“备图”纳入其中,树立“备图”意识,始终把图看成是课文教学不
用心
爱心
专心
可分割的一部分,从插图的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来考虑如何把图与文结合起来。读好图,读懂图。要读懂文本作者、绘图作者和编辑的意图,并睁大自己鉴赏的眼光,悟出插图的丰富底蕴,读出自己对插图的理解和感受。为学生在图文之间铺路搭桥。教师要站在学生的立场,充分挖掘蕴涵在课文插图中的知识信息,从学生的角度寻求图文的最佳结合点,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1、教学插图为学生迅速有效地进入文本打开了方便之门
插图是直接具体可感的视觉艺术,它将文字形象直接诉诸视觉,造成鲜明的感受。由图引出课文,不仅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而且通过文图的衔接点。鲁迅先生的《风筝》插图中远景是一群小孩在快乐地放风筝,近景是两个小孩:一个望着风筝兴奋地拍手,另一个怀揣书本嫌恶地走开。教师抓住这两个心情截然相反的人物来导入新课,问:“插图中的这两个人物分别是谁?”“为什么他们的态度会有这么大的差别?”这样自然将学生引入到文本的解读中去,寻找相关的语句来印证,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2、教学插图为学生深入文本打开了理解之门
人教初中八上《杜甫诗三首》中《石壕吏》一首,配有这样一幅插图:一座破败的茅屋边一个老妇在低声啼哭,两个凶悍的差吏站在旁边。老妇为什么在啼哭?在啼哭些什么呢?诗人表达的是一种什么情感呢?我引导学生思考这个问题,同时介绍了作者写此诗的时代背景:公元758年,为平息安史之乱,郭子仪等九位节度使,率兵20万围攻安禄山的儿子。但第二年春天,由于史思明派来援兵,加上唐军内部矛盾重重,唐军全线崩退。郭子仪退守河阳,四处抽丁补充兵力。杜甫刚好从洛阳回华州,目睹现实,写下了这一组诗。这样,为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提供了丰富的直观性背景,有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学生借助插图把握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杜甫这个“安的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局欢颜”忧国忧民的伟大现实主义诗人形象也就跃然纸上。
3、教学插图为学生和文本人物内心架起心灵之桥
人教初中九上课本《故乡》中有幅“我”与中年闰土见面的插图。“我”望着满脸皱纹、欢喜且凄凉、对“我”敬称为“老爷”的闰土,他粗笨的手里提着一个烟袋和一只长烟管。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闰土的画像,学生总结出此时的闰土:面黄肌瘦,双眼红肿,手脚燥裂,神情木然。接着,我引导学生将中年闰土和可爱的少年闰土的外貌进行对比:进而发问:是什么让一个活泼可爱的闰土会变成这番模样呢?将学生引向社会深层问题的思考。进一步反问:这样的现实难道不应该改变么?这样的社会难道不应该改造么?最后点出本文的写作主旨:这就是作者塑造闰土形象的目的。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过程中接受了新知。浙教版的《孔乙己》一文配发一幅教学插图,人教版的《孔乙己》一文配发了三幅教学插图。有一幅孔乙己最后一次到酒店喝酒的插图,从插图上看:孔乙己高大的身躯已经站不起来了,他面对柜台坐在门槛外的地上。脸黑而瘦,头发和胡须蓬乱,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蒲包用草绳挂在肩上,手撑着地面,满手是泥,可以看出他是用手走来的。柜台上粉板上写着“孔乙己欠十九个钱”。掌柜起身从柜台里伸出头来,满脸不高兴地说:“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我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思考:①孔乙己这次到酒店喝酒和第一次到酒店喝酒从外貌上看有什么变化?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②孔乙己在这样的情境下还到酒店喝酒,揭示了他性格中的什么特点?③掌柜的在这时还想着他的十九个钱揭示了这个人物的什么性格?学生思考后纷纷回答:由清白脸色变成了黑而且瘦,由身材高大变成了盘腿坐着,由长衫变成了破夹袄,这些变化说明了:孔乙己的生活每况愈下,他已经到了悲惨的绝境;仍然好吃懒做。而掌柜看到孔乙己的境况,却毫无同情之心,非常自私冷酷,可见当时世态的炎凉,人们的麻木。也表达了作者的对主人公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情感态度,这正好与课文表现的内容一致。这样利用插图,既训练了学生个人的观察能力,又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了课文内容,更准确地把握住孔乙己这一典型形象——封建科举制度下的牺牲品。
4、插图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文章主旨打开了想象之门
如《天净沙•秋思》以一系列意象的叠加而堪称“秋思之祖”。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边品读诗歌
用心
爱心
专心
边欣赏插图,教师引导学生将诗歌的意象与插图吻合,“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学生通过广阔的空间,从这一幅深秋晚景图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广漠孤寂之感,游子思念家乡之情也就能深深体会了。在观赏画的过程中,学生将这种“简练文字”所表达的“典型景物”深深复制在脑海里,合上课本就能背诵了。看图读文,以画解诗,诵文想画,使课堂趣味横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了诗意。
总之,插图不是一种摆设或点缀,而是语文教科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不止于画面本身,它的影响是潜在的,深远的。作为教师,我们应很好地利用好插图这一教学资源,充分挖掘它的作用,让课文插图走近学生,让课堂教学因插图而更精彩!
用心
爱心专心
第二篇: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插图教学
试论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插图教学
【摘要】初中语文教材中编排有不少的图片资料,这些图片在教材发展史上不断地发展变化着。插图教学是语文课堂教学中一种很有效的辅助教学手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插图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恰到好处地运用插图,还可以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因此,我们应当在实际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插图教学的作用,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关键词】语文;教材;插图教学
翻开历年来的初中语文教材,不难发现册册图文并茂。这数百幅的插图题材丰富(例如人物、花鸟、风景、建筑等),形式多样(例如素描、水彩、油画、国画等),而且大多出自名家之手,是极为珍贵的艺术和历史资料。这不仅发挥了图片信息和激发学生兴趣的独特功能,对于培养学生准确理解课文内容、深化阅读效果以及启发其探究学习方面,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遗憾的是,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师对这些插图视而无睹,甚至弃之不用,这不仅是对教材编写者别具匠心的疏忽,更是语文教学的一种遗憾。对于语文这一学科,我们着实应该把这些精美的图片看做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充分体现其价值。本文试就如何在实际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更好地发挥插图的作用,发表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插图教学概述
(一)插图教学的相关概念
语文教材中的插图是为了配合课文的主要人物、情节或场景,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学生思路而拍摄或绘制的精美图片,它们具有形象、生动、可感的特点。有时一幅立意角度与视觉效果俱佳的插图,留给读者的印象甚至可以超过课文本身。
插图教学并不是完全独立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更多地穿插于日常课文教授的过程中,是课文教学的一种有效的辅助手段。插图教学是指教师充分利用可能取得的各种图片资料(包括教材上现成的插图、教学挂图、各渠道收集来的图片资料,甚至学生绘制的插图,等等),以达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甚至于培养学生各种语文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插图教学充分利用插图直观、可感的形象,若教师加以适当取舍、利用,甚至会收到超出课文本身的效果。
(二)新中国成立后初中语文教材中插图编排的简要回顾
根据新中国成立后初中语文教科书的发展轨迹,教材中插图的发展也经历了多次调整,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现梳理如下:
第一个时期:新中国成立之初至20世纪70年代的调整时期。这个时期,中国社会普遍处在紧张的阶级斗争环境中,这一阶段的语文教科书无论在课文内容的编排上还是插图的选编上,都强调政治性。较代表性的有1950年刚成立了人民教育出版社,由宋云彬、朱文叔、蒋仲仁等编写的一套《初级中学语文教科书》,配有大量的革命故事和政治宣传的时文,加上当时印刷技术的限制,教材中只有少数的黑白图片,且都是为配合当时的政治斗争而选编的;1963年在教育部新制定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的基础上,推出的新的中学语文课本(刘国正、张传宗等编)中,插图开始丰富,虽然出现了一些为配合名家名篇而绘制的插图,但总体上图片的政治作用仍较突出。总的说来,这一时期的插图教学,教师更多利用插图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为当时的政治活动服务。第二个时期: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的发展时期。“文革”结束后,教育战线拨乱反正,语文教育也一样。以1982年修订的中学语文教科书为例,教材重点突出,各种文体兼备。从1986年起,全国中学语文教科书呈现多样化趋势,出现了大量知识性、艺术性较强的图片,但在选编上内容较为陈旧,印制也较为粗糙。此时的插图教学,教师开始淡化图片的政治功能,注重图片的科学性和知识性,对学生进行文化的熏陶。
第三个时期: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初中语文教材的插图也逐
步丰富多样,全面生动地展示着改革开放的风气与潮流。
二、插图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关于插图的作用,我国现代著名作家、美术家丰子恺先生曾有过间接的论述,他生前曾为鲁迅的《阿q正传》等9篇小说作了插图。他说:“这些插图,就好比在鲁迅先生讲话时装了一个麦克风,使他的声音扩大。”由此不难看出插图的作用。
(一)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对于初中生来说,观图比读文更有兴趣,这是由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的。课文插图,它直接诉诸于人的视觉,是语言文字形象直观的反映。可以这样说,插图是课文内容的浓缩,课文又是插图的延伸;插图是静止的直观,课文是微妙的描述,二者和谐互补,更能加深学生对课文语言材料的感悟。利用插图,既能触景生情,迸发感情;又能因势利导,引人入胜。如果课文是一个游览的景点,那么插图就是优秀的导游,抓住了学生的兴趣,学生读起课文来自然兴味盎然。
(二)有助于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我们力求让课堂成为美育的殿堂,审美教育不仅可以启美,还可以储美。它不仅可以培养、塑造人的情感和心灵,造就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的个性,而且使学生获得丰富的知识,锻炼意志,产生美德。课文插图既是课文内容的艺术反映,又是对生活某一侧面直观的再现。既有自然界的天空美、动物美、植物美、流水美,又有现代生活的园林美、建筑美、城乡美,还有人类的装饰美、道德美、心灵美。因此,利用教材中的插图,综合地、整体地对学生施加影响,很好地培养学生发现美、认识美、评价美、鉴赏美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所谓能力,是人作为个体的一种本领,指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的必要条件和心理特征的总和。学生要获得知识,必须经历自己精神(心理活动)上重新生产的过程(动脑分析处理信息),也就是重新“加工”,这种“加工”是由外部向心理内部的转化过程,教育心理学称之为“内化”。内化是学生自己主体的内化,但又不以学生的意志为转移,因此教师必须指导他,有效地引导他向有利于教学的方向发展。语文教材中的这些插图,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结构、生活积累和认知水平,符合由表及里、从具体到抽象,从常规到创造的思维规律。因此利用插图,教师大胆放开手脚,为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环境,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探讨,则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辨证思维能力、联想和想象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语文综合能力。
三、如何在实际教学中更好地发挥插图教学的作用
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插图的不同性质,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文素养。下面我将结合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初中语文教材(2002年版)中的插图试做分析。
(一)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语言文字是客观实物的再现,而反映客观实物的语言文字,很多是能够通过画面来展现的。而通过阅读后再现的“插图”,不应该只是课文内容的依葫芦画瓢的简单重复,而应该是课文内容的深化,是编者、作者、教者、读者思路的融合,是语言与图像的互为印证。这样,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各类插图,会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1.人物画像,补充课文,神形兼备
此类插图以单个人物为画面的主体,人物面貌、表情、目光、须发、衣着等神形兼备,展示了画中人物的内心世界,或悲或喜,或悠然或执著。如图片“列夫·托尔斯泰”对托尔斯泰的脸部肖像特写,有力地概括了文字的描绘,特别是他那“热带森林般的须发”及“深邃的眼神”给学生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鲁迅”冷峻的目光传神地印证了“横眉冷对千夫指”的诗句;“冰心”则让人从她那并不出众的外貌中感受到她那深藏着“爱和童真”的纯净的心灵;物理学家“丁肇中”的图片,从他那皱眉、托颔、凝视的目光中透
露出专心致志探索科学世界的信念。这些极富生活真实的画面再现了人物复杂且不平凡的内心世界,将他们的爱和恨、悲和喜尽情展现,可谓神形兼备。2.故事场景,再现情节,形象生动
这一点在教材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借助具体直观的画面难绘之景如眼前,将课文内容形象化、场景化,为教师施教和学生理解课文提供了最好不过的钥匙。如《皇帝的新装》把皇帝在众目睽睽之下,裸着上身游街的滑稽相和众人或愕然或窃窃私语的情状跃然纸上;清人据《红楼梦》故事绘的“大观园”图展示了贾府的奢华淫逸;插图“社戏”则展现了几十年前极具魅力的江南水乡特有的民俗。这类插图往往是课文情节的精彩之处,解读这些插图往往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使之印象深刻。3.自然人文景观图,诠释课文
历代佳作描绘祖国山川的奇丽壮美,虽说诗中有画,意境深远,但终因对文字的领悟因人而异,毕竟不能尽享文字之妙。然而结合插图,雄壮奇景如在眼前,效果就大不一样。霞光中飘絮的古树,汹涌奔腾的黄河壶口,使人感受到生命力“不计成本的壮举”;人类第一次踏上月球,留下的那个“平凡”的脚印,让人感受到宇宙的魅力;洞庭湖的浩淼,古蜀道的艰难,岳阳楼的壮阔,醉翁亭的悠闲,长江三峡的壮美,太白堂、古隆中、三苏祠、杜甫草堂的古朴,这些人文景观更让学生身临其境。这些山水风光图缩短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为学生理解课文、感受艺术起到了纽带的作用。
(二)生动再现自然美和社会美,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审美情境具有丰富多彩的审美因素,可以通过插图教学,综合、整体地对学生施加影响,因而有利于调动他们产生审美激情和审美体验,从而全面塑造人的审美心理结构。1.创设审美情境
插图教学可以创设审美情境,充分发挥插图作为审美媒介这一传导作用。如在教授《苏州园林》时,多角度、多方位展示园林的图景,那些精致的亭台、蜿蜒的回廊、低垂的杨柳、情趣盎然的池塘,无不让学生惊叹万分,加之教师极富感染力的语言,更让学生充满了美好的遐想,流连园中而不愿离开。这种情境气氛,使审美主体处于情感感染之中,以画动情,以情动情,引起学生的共鸣,又使他们在和谐愉悦中得到陶冶,产生强烈的审美欲望,急于对课文去做审美体验与鉴赏。2.激起审美情感
审美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它的主要特点是以美感人,以情动人。文学是形象思维的结晶,而审美的思维始终要伴随形象,离不开形象思维和联想。按照这一思维规律,边读边联想,学生才能潜心专注,自觉地在享受愉悦中得到陶冶,得到美的享受。叶圣陶先生在谈到文艺作品鉴赏时,以读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诗为例,他说:“要领会这两句诗,得睁开眼睛来看,得在想象中睁开眼睛来看这十个文字所构成的一幅图画。”叶老在这里就意蕴深刻地告诉我们,读书要“驱遣我们的想象”,“假如死盯着文字而不能从文字中看出画来,就感受不到愉快了”。由此可见,吟读作品时诱导学生产生同步联想,是激发审美情感,从感性直观上升到理性领悟进行审美教育的一种切实有效的方法。
(三)合理运用插图教学,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
语文教材中的这些插图,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结构、生活积累和认知水平,符合由表及里、从具体到抽象、从常规到创造的思维规律。因此,合理进行插图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1.培养观察能力 俗话说:“勤观察,笔生花。”要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特别是写作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力和感受力,但往往学生由于生活层面的局限,对身边的人、事、物、景感受有限。一幅好的插图,不仅是对课文内容的反映,也是现实生活片段的再现。教师引导学生去观赏那万般气息的“春之花”和咆哮而来的“壶口之水”;去参观雄伟的“故宫博物院”和秀气的“苏州园林”;去体会“社戏”热闹非凡的场景和“今日罗布泊”让人心痛的痕迹„„在这些活动中,教给学生观察的角度和方法,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又培养了观察能力。2.培养辩证思维能力
教育心理学指出,感知的结论服从于感知的目的和任务的不同。因此,对一个感知对象可以产生不同的感知效果,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正是这个道理。教师在运用插图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尽量引导学生做多角度的探讨,使之避免因不科学的思维习惯而产生在感知结论上的单一性和片面性。
语文教材上有不少是编者为丰富课文内容而选编或绘制的一些插图,这些插图在很大程度上经过编者的艺术加工,带有较大的主观成分,未必与课文所描述的情景完全一致,这一点尤其体现在诗歌教学中。如教材为《天净沙·秋思》绘制了一幅具备了诗中几乎所有景物的插图,从字面上,这幅插图很符合诗句的描述,但是,诗歌所表达的内容不仅只是诗句简单的再现,更是诗人心灵的影射。老师应指导学生去理解和体会,这些凄凉的景象实际上是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悲凉心境的反映,而非写诗的实际环境。
事实上,无论哪种插图都为我们展示了不少正文中略而未述,但却有价值的隐性信息,如果教师处理得当,运用插图丰富的自然人文知识突破教材难点的作用自不待言,更主要的是它养成了学生辩证思维的品质。3.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分析、理解、欣赏,能不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形象思维的能力。因为文学艺术形象是用语言来塑造的,不是造型艺术,它看不见摸不着,只有通过自己不断地想象、思索、回味才能感受到文学艺术的内在美,才能理解作品的意境和人物形象的思想感情。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欣赏艺术品的过程,就是欣赏者再创造的过程,面对一幅精美的插图,学生很难做到不去思考画面背后的内容。看“苏武牧羊图”,便会很自然地想到孤身一人的苏武在那荒凉的北海会是怎样一番滋味,也会自然地想到甘愿忍受寂寞和困苦的苏武是多么高尚。自然,在欣赏的过程中,学生也会进行画面的扩充,虽说画面不辽阔,但学生脑中的天空也许是辽远的、深邃的,这就是联想想象的效果。
曾在本市听过这样一堂《故乡》的拓展课: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及对生活的体验,给文中一幅简洁的黑白插图上色。学生创作的结果令人惊叹(下文括号中的文字为学生创作的想法):有的学生给闰土穿上了深蓝或褐色的长袍,还多了些补丁(他的生活极为贫困),灰黄的脸,紫色的嘴唇(寒冷的冬天只有单薄的衣裳,被冻紫的),手上那根烟杆已经没有了光泽,手指常握住的地方也已凹了下去;在我们的印象中,整幅画的色彩是暗淡的,可有的学生给水生画上了鲜红的衣服和鹅黄的小毡帽(闰土那么爱他的儿子,自己再贫困,过年之际,也要给儿子穿上喜庆的衣服);还有的学生在背景上思索了一番,旧式的家具上依稀还能看见红漆(大户人家喜欢喜庆的红色,只是时间久了,漆掉了色),桌脚边还有不少的蜘蛛网„„这些想法,都是我们从没想过的。学生虽然生活阅历有限,但这张静止的画面并没有限制住他们的思维,在对课文内容深刻把握的前提下展开联想和想象,让静止的画面在学生的脑海里动了起来。4.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是一项很重要的语文素养,它不仅考查学生的口头表述能力,更考查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严密性。插图教学,让学生表述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学生因回答的需要而进行了精心的语言组织,则又使他们的文字表达能力得到了有效的训练和提高。
综上所述,插图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有句古话:“诗画是一家。”当年苏东坡评王维诗便说:“惟摩诘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是如此,文也是一样。只要教师把二者的关系处理得好,分寸把握住,这些插图对于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无疑起着积极的作用。参考文献
[1]孙春成.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漫谈[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8.[2]吴效锋.新课程怎样教——教学艺术与实践[m].沈阳:沈阳出版社,2003.[3]郑宇.语文能力与语文教材[j].课程·教材·教法,2002(5).
第三篇: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关于阅读教学
1、要继续加强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本体地位和教师的引领指导作用
阅读教学应在教师的引领指导下,以学生的自主阅读为主线,以发展语文综合阅读能力为主旨,在整体感悟、理清思路、体验情境、把握意蕴、品味语言、鉴赏评价等具有显性标志的实践环节上,借助各种常用的阅读技能来展开。具体要求是:①美文美读,要在朗读中体验抒情性作品的情感和美感,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材料。②通过略读、速读的技能实践,通读课文,大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思路,提取和筛选信息。③通过精读、默读的技能实践,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的含义和作用,学习从多角度深入解读课文,并进行鉴赏性、研究性阅读。同时,要在“三个维度”有效结合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开展阅读活动,创设学习情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展开个性化阅读。
2、转变教法,立足文本,鼓励学生与教材平等“对话”
语文课是要读书的。学好语文的关键就是要善读书。语文课要引导学生走进“文字”的世界,让学生在文字酿造的美好中真正学“语文”。在语文阅读课中,应注意以下对话:○1与文本对话:如“文章写了什么?是怎么写的?文章的主旨是什么?文中有哪些语言含义深刻? 我是这样理解文章的;我理解的理由有这些”等等;○2与作者对话:如“为什么要这样写?写作意图是什么?写作意图是否体现得很清楚?” 等等;○3与编者对话:如“为什么将这一篇课文组织在这一单元?为什么要涉及这道题?‘研讨与练习’与‘读一读,写一写’有什么区别?编者的意图是什么”等等。
课堂教学的顺序上,应遵循“先学后讲”的原则。课堂教学最理想的状态应该是学生带着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中对课文的初步理解与自己的感受走向教师,向教师求教,而不应该是教师带着已经准备好的、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走向学生,把结果讲给学生听。
3、在阅读教学中,应注重指导学生的运用与创新
在阅读教学中,应倡导“自主阅读——合作研讨——个性创新”式学习。这一方式的理念和做法是:学生阅读是学习的起点和基础,是个人独立研读、理解、把握文章的过程。要让学生反复阅读原文,要边读边想,要圈点勾画,并在阅读笔记上写出感受、欣赏、评价之类的内容。研讨要在自读的基础上进行,通过相互交流,质疑启发,深化理解。在研讨过程中,教师不但要起好组织、指导的作用,而且还要适时、适度地参与研讨,不能把学生的思路往既定的框子和结论上“靠”,而要鼓励思维的多向性和结论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多元的思维品质和思维习惯。“创新”是在自读研讨的基础上,各人把文章内容或形式的某方面和自己的某些生活经验、文化内存、思想情感等联系起来思考,通过比较延伸、联想和推测,提炼出某种和“教参”不尽相同的内容,并用简要的文字表达出来的过程。这个环节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还要运用发散思维、求异思维、逆向思维等。这一环节作为高层次的目标要求,教学中可视教材和学生实际灵活运用。
应注意的是:在研讨、创新的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引领作用,对学生的阅读习惯、思维方式、阅读体验等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必要时进行科学合理的纠正和引导,决不能无原则地对学生的思路、认识或见解等一概予以肯定或否定。
4、注重诵读指导学生诵读优美词句章段,使学生在有意识的积累、感悟理解和运用过程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诵读内容宜参照课标及教材推荐的篇目做出量的规定和质的选择。
5、指导学生学会制订阅读计划
广泛开展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7—9年级),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有条件的学校应尽可能每周开设一节阅读课,同时指导学生利用图书馆(室)、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 内容提要:文本多元解读已得到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但有为数不少的语文教师却矫枉过正,进行无效地解读,甚至是有害的解读。笔者认为,“多元解读”并不意味着可以随心所欲、漫无边际地乱解乱读,并不意味着可以有绝对的“弹性”,而必须有一定的“规范”,必须有一定的价值取向和解读范围的引导。于是,本文提出了有效进行文本多元解读的方法与对策,切实使学生在多元化的解读过程中,张扬个性,完善人格,塑造人文精神。其对策有:(1)发扬民主教学,建构文本多元解读平台;(2)善于抓住文本切入点,有效进行多元解读;(3)做到“多元有界”,切实提高多元解读效果。
那么,如何有效进行文本多元解读,使学生在多元化的解读过程中,张扬个性、完善人格、塑造人文精神呢?
一、发扬民主教学,建构文本多元解读平台。
要想让学生在多元解读文本过程中彰显个性的风采,前提就是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尊重学生的主体感受,建构文本多元解读平台。
我国传统的“师道尊严”的观念,往往是教师居高临下,我教你学、我说你听的单向传递造成了师生之间的不平等性和情感、心理上的距离感。这种师生角色地位的恒定化,桎梏了学生的个性,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极大地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提高。如某位语文老师在教完《木兰诗》一课时,一位男生举手说:“老师,我有一个问题不懂。古代女子都是缠足的,三寸金莲,走路都很困难。木兰怎么还能够参军打仗?”老师闻说便敷衍了事地说:“噢,那可是书上写的,可能是木兰没有缠足吧。”但这位男生却追根问底:“木兰可是个很听话,很孝顺的孩子啊!怎么会不听父母的话,而不缠足呢?”老师这时可不耐烦了,说:“我们只要学懂这篇课文,至于木兰有没有缠足我们就不必去讨论了。”这位男生说:“可是,老师,这样不就违背事实,不真实了吗?„„”这位老师听了,沉不住气了,他以训斥的口吻对学生说:“学习这篇课文,你只要理解木兰的性格特点就可以了,别的问题不是这篇课文要写的。你用不着去多想。坐下!”就这样,一句“用不着去多想”重挫了学生的个性,一声“坐下”伤害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尊心,一顿训斥犹如一盆冷水浇灭了学生探索的火花。由此看来,一名教师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是多么重要,他可以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进行探索,也可以压抑孩子们探索的童心。
现代教育观念和教学实践强调教师要以民主的作风对待学生。“教学民主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健全和完善学生的人格品质。正如语文新课标所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实施民主教学,做学生“主体的守护者”,呵护学生的个性,让学生敢想,敢说,敢为,促使学生可持续发展。如一位教师教学《变色龙》一课,刚讨论完警官奥楚蔑洛夫的性格特征。学生A举手发言:“我觉得警官奥楚蔑洛夫并没有断错案,赫留金才是罪有应得。”老师在对学生A的提问作了肯定和鼓励后问:“你这么说的依据是什么?”学生A说:“开始时,小狗一副的可怜相;而赫留金却得意洋洋,完全没有受了害的感觉。我认为他想嫁祸小狗以获得一笔赔偿费。”这个发言轰动了教室,极大地激发了全班同学探索的好奇心。教师因势发问:“对于这位同学的说法,大家有什么补充或不同的意见吗?”学生们纷纷搜寻文中相关内容,不久便有多名学生举手。学生B:“我同意同学A的看法。就如警官奥楚蔑洛夫说的,狗那么小,够不着赫留金。”
学生C:“我也同意。当有人说出是赫留金用烟卷戳狗时,赫留金很凶,还用自己兄弟当宪兵吓唬人。可见他做贼心虚。”
学生D:“我认为,虽然事情的真相是赫留金不对,但奥楚蔑洛夫根本不曾以真相为依据来断案。所以,谈不上有没有断错案。”„„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奥楚蔑洛夫断案的依据始终是狗的主人,而非事实,足见其性格特征。由此可见,教师在课堂上应当变支配者为引路人,应当改变过去那种居高临下的姿态,放下身段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在平等互助的气氛中与学生研究探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只有真正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建立起来了,才有课堂上的师生间情与情的相融、心与心的相通、教与学的相长、师与生的互促,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精神和个性特长才会有形成的“土壤”和“养分”。也只有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受到激励,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发展,文本多元解读才得以真正开展。
二、善于抓住文本切入点,有效进行多元解读。
每篇文章都有很多“看点”,似乎也都可以作为教学的着力点,但我们在处理教材时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一个教师教学水平如何,还可在处理教材上见功夫。我们应该在处理教材时,善于抓住文本切入点,牵一发而动全身,有效进行文本解读。文本多元解读可从以下“五点”进行切入:
1、抓住文本内容。一篇文章的内容是丰富多样的,是摇曳多姿的。如一部《红楼梦》,有人喻它为一部百科全书,里面有天文地理知识的,有琴棋书画的,有诗词曲赋的,还包含着医药学的、建筑学的、美学、哲学的,可谓包罗万象。所以,基于这一点,我们可以在让学生整体感知文本时,让学生先交流对文本内容把握情况。如莫怀戚《散步》是一篇玲珑剔透、秀美隽永、蕴藉丰富的精美散文,也是一曲用580字凝成的真善美的颂歌。讲的是一家人祖孙三代,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和和美美,相亲相爱的故事。读这篇文章的历程,是人的心灵在亲情、人性、生命这三点构成的轨迹上的一次愉悦而高尚的旅行。学生在散读这一流程后,获得美好的阅读印象,完成对课文的整体感知。有的学生在交流中,谈到了一家人互相包容、互相体谅的精神,谈到了可贵的亲情、温馨的气氛,谈到了尊老爱幼的美德,谈到了春天美丽的景色、生命的气息„„又如教学《我的第一本书》,在学生自读文本尽情触摸文本后,教师问:你了解到哪些内容?学生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有的说:我了解到了社会黑暗;有的说:我了解到了友情的珍贵;有的说:我了解到了父爱;有的说:我知道了父亲心灵手巧,等等。
2、抓住文本语言。汉语言是世界上最美丽,最丰富,最细腻,最富有人情味的语言,可说是色香味俱全。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曾说过:有的文本语言“如清流,描物写态,细腻动人,脉脉含情;有的如惊雷,议论风生,振聋发聩,令人警醒;有的如平沙,质朴无华,平淡实在,耐人寻味;有的如红叶,娇艳华美,色彩斑斓,灿烂迷人„„”但是汉语言又是最具朦胧、模糊,且多义性的特点。著名学者金岳霖先生说:“中国语言文字的特点是朦胧、模糊,它的涵盖面几乎无边无际,暗示性几乎无际无涯。” 如一个算命先生给某局长算命,他说:“你的这个位子会坐牢。”这句话,就具有多义性:一理解为你这个位子会坐得很牢固;另一理解为你在这个位子上会进牢监的。所以,在对有些具有多义性模糊性的语言进行品味揣磨时,就可引导学生进行多元理解。《我的第一本书》末句“人不能忘本”的“本”在这里指什么?可引导学生概括出:父亲的教育,父亲的希望,友情的重要,亲情的温馨,生活的艰辛等。还有《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末句“我们都是光明的孩子”作如何理解?它的答案也是多样的:我们都是幸福的孩子,我们都感受到生活的光明和美好,我们都是美丽的、品质高尚的孩子等等。
3、抓住文本主旨。文学作品主旨的诠释,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甚至可以说是作品鉴赏和阅读教学的必然归宿。它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使学生对课文达到本质性的理解,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和阅读思维的健全;另一方面,还可以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提高其认识水平,提高其道德境界。文学作品的主题常常具有多元性,不同的读者能够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思想方法认识到种种具有个体差异性的主题。如《盲孩子和他的影子》的主题可有多种解读:(1)对于像盲孩子一样孤单弱小的人,我们应该关爱他们,这样他们才会感受到生活的光明和美好;(2)在盲孩子获得光明的同时,“影子”也获得了生命,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孩子,这说明,给别人带来幸福,自己也能得到幸福;(3)只要执著追求理想,理想便会实现;(4)热爱生活的人,生活便会恩赐于他。又如《白兔和月亮》寓意可多达五六种:(1)拥有财富是好事,却可能失去人生的许多乐趣;(2)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能强求;(3)拥有财富,不能产生患得患失之感;(4)做任何事要量力而行。
4、抓住人物形象。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具有立体化的特质,加之阅读活动个体化的特征,学生理解中的艺术人物理应不同,这给我们鉴赏人物提供了求异和创新的可能。我们不应也不能用一种统一的模式界定学生的理解。我们在分析文学形象时,应以一种辩证的理性面对学生有创性的思考争鸣。如《变色龙》中,奥楚蔑洛夫“变色”之速,难道不可能出于难言的隐衷?难道他迅速介入“狗咬人”事件,并有一番义愤填膺的言语就没有一点出于公正的动机?又如鲁迅散文《风筝》,文中的鲁迅是个爱护弟弟的严兄,又是一个严于自省的、做事一丝不苟、知错必改的人,同时小时候在管教弟弟时行为又是十分粗暴的人。
5、补充文本“空白”。“接受美学”认为,作品的意义是读者通过阅读活动发掘出来的,作品未经阅读前,只是向读者提供了一个多层次的结构框架,其间匿藏着许许多多的“空白”,有待于读者去发现、填补和阐析。而这些“空白”的填补正是读者阅读活动中不可缺的动力机制之一,它能够驱遣读者的想象,激活读者的思维,从而建立起与作品和作者沟通的桥梁,使读者对作品的意义达到个性鲜明的深刻理解。在我们中学语文教学的课堂上,学生对作品“空白”带有个性色彩的填补,更是开启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语文课也变得空灵和鲜活。
一、做到“多元有界”,切实提高多元解读效果。
任何事情,物极必反。个性化不等于自由化,也不是绝对地学生化,更不是普遍化、随意化。无论怎么“多元”总有一个界限。作为阅读客体的文本虽然存在着“空白”和“不确定性”,但必然会有许多显性的、鲜明的“规定性”,总会有个“作品视界”范围。“多元解读”也只能在这个范围内进行。“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然而总还是莎士比亚所描写的哈姆雷特的反映,彼此在某些细节上难免会有些差别,而在基本性格上还是那个哈姆雷特,而不可能成为堂吉诃德。正如童庆炳在《文学理论教程》中指出的,阅读接受,一方面是多元的,无限的,存在着审美差异性;另一方面是有限的,有范围的,存在着社会的共通性。因此,“多元解读”并不意味着可以随心所欲、漫无边际地乱解乱读,并不意味着可以有绝对的“弹性”,而必须有一定的“规范”,必须有一定的价值取向和解读范围的引导。
首先,多元解读要尊重文本,与文本真诚对话。文本是教学的起点,是学习的载体,只有立足文本,尊重文本,与文本真诚对话,才能有效解读文本。钱梦龙老师说:“找到文本对解读的限制和解读自由度之间的契合点,恰恰是阅读教学最能显示其魅力之处。因为,阅读教学不但要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更要通过学生的阅读实践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学会怎样品味语言,怎样捕捉文字背后的隐含信息,怎样揣摩文本中那些‘重要的暗示或提示’,怎样获得审美的愉悦,怎样对文本作出既富有创造性又符合文本实际的解读。”如某位教师教鲁迅《社戏》时,要求学生品读“归航偷豆”情节部分,有个学生说:“‘不久豆熟了,便任凭航船浮在水面上,都围起来用手撮着吃。’这句话写得很形象,它把小伙伴们的野性和饥饿感写出来了。”这位教师听了,并没有人云亦云,盲目表扬肯定学生,而是引领学生进一步品味揣摩语言,领会词语真正内涵。教师问:“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学生说:“从‘任凭’‘围’‘撮’等词可看出。”教师问:“‘撮’是什么意思呢?”学生看文下注解,齐答:“撮,是用手指捏取细碎的东西。”教师追问:“人们会在什么情况下,用手指捏取东西的?在饥饿的情况下会这样吗?”学生恍然大悟:“哦,一定是豆太烫手了。”通过教师的引导点拨,学生领略了鲁迅先生遣词造句的准确美。
其次,多元解读要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正确的价值取向,才能熏陶感染学生,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如某位教师上寓言《白兔和月亮》,在探讨寓意时,有位学生认为白兔得月后,有了无穷的得失之患,是因为它独自拥有了月亮,因此,我们有什么东西也不能独自专有,应与朋友共享,还举了例子,如金钱、爱情等。引起了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这时该教师马上因势利导,他说:“世上有很多东西可以与他人共享的,如友情、欢乐、书籍、自己劳动成果等等,但也有个例是不能与他人分享的,特别是爱情等,爱情不同于友情,它是自私的,等同学们长大后便会体验到的。”教师廖廖数语,让学生懂得了爱情与友情的不同,避免了学生陷入误区。
“多元解读”是真实的阅读,是孕育创造性品质的阅读,理应受到格外的重视和尊重。我们应把文本多元解读真正落到实处,让阅读真正成为学生个性化行为,使学生在多元化的解读过程中,张扬个性、完善人格、塑造人文精神。我们期待着,在学生阅读的枝头上缀满富有个性的花朵,鲜艳夺目。
第四篇: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语文教学中学生情感的激发
语文教学只有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才容易进入课文情境中去。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体会到,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开门见山,先入为主
语文课教学之初,教师可用模型、标本、图片、幻灯、录音、录像等形式创设一种生动感人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为之所动,为之所感产生共鸣,激励他们快速进入课文的情感世界之中。如教学朱自清的《春》,教师可先放一段有关春天风光的录像带,花坞春晓、桃红李白等春景激起学生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或放一曲《春天在哪里》的录音,创造意境,使学生在美妙的乐曲声中自然进入对课文的学习。又如教学冰心的《小桔灯》,教师可自制小桔灯,在导入新课之前,将模型展示出来,引起学生的集中注意和有趣思考,引起学生寻求探索新知的积极性,为学生理解新知识提供感性材料,也为学生架起了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的桥梁。从而激发学生思考:冰心奶奶笔下的《小桔灯》该是怎样的呢?文中小姑娘的形象又是如何呢?
二、巧设悬念,激发情感
教师在让学生接触课文之前,可先自己复述课文情节,在关键处停下来,让学生去猜测情节会如何发展,人物的命运会怎样。这样巧设悬念,往往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学生阅读课文的热情就会大增。如教学《孔乙己》、《竞选州长》、《变色龙》这一类课文时,教师可采用这种方法去激发学生的情感。
三、创设疑问,启迪思维
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可针对所讲内容,提出一个或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更加集中,积极地期待着问题的解决。这样导入新课,能较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感,增强讲课的吸引力。如教学《驿路梨花》时,可设计这样的提问:标题一语双关如何理解?文中两次误会、三设悬念、四写梨花分别从哪些语句体现出来?
四、故事吸引,情境感染
中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他们爱听爱看有趣的故事。教师可以抓住青少年这一特点,针对教学内容,从与课题有关的趣闻轶事出发导入新课,能够激发学生对所学新课产生浓厚兴趣。同时,授新课前,花极短时间,用绘声绘色的语言,讲述一则引人入胜的故事,显得亲切自然,缩短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入学习。如教学《阿长与〈山海经〉》时,可先联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给学生讲讲长妈妈所讲的美女蛇的故事,再讲讲阿长本人的故事,这样,使学生在特定的氛围中受到感染,自然而然地进入作品的意境。
五、环环相扣,引人入胜 语文教学可通过“入画——入情——入理”这样的环节,环环相扣,引人入胜。入画,即以画导入,让学生进入画面情境之中;入情,即由入画将学生导入课文情境之中;入理,即让学生由情明理,认识到课文所蕴含的道理。如教学《白杨礼赞》就可采用这种方法。
六、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把相似的东西联系起来,是唤起学生情感的好办法。如教学《济南的冬天》可让学生回忆故乡冬天的景色;教学《春》时,可让学生回忆过去与好友踏春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和当时的惬意心情。这样,学生能触类旁通,深刻地体会课文的情感。
七、抓住重点,纲举目张
教学中,教师可抓住文中的重点加以点拨,这样,就能使学生一下子领悟到文中所包含的情感。如教学《卖炭翁》时,教师可就“心忧炭贱愿天寒”的“愿”字,剖析卖炭老人复杂的情感世界,激起学生对卖炭老人的同情和对官僚的憎恶之情。
八、故留空白,意味深长
中国古代的绘画作品常常留下空白,让欣赏者去驰骋想象,进行再创作活动。语文教学亦可借鉴这一手段,故留空白,让学生去体验课文情感。如教学《我的老师》、《最后一课》时,教师可不分析课文的主题思想,而让学生重读课文,结合课后练习、预习提示及有关资料,去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归纳主题思想。初中语文教学论文:语文教学中学生情感的激发
语文教学只有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才容易进入课文情境中去。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体会到,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开门见山,先入为主
语文课教学之初,教师可用模型、标本、图片、幻灯、录音、录像等形式创设一种生动感人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为之所动,为之所感产生共鸣,激励他们快速进入课文的情感世界之中。如教学朱自清的《春》,教师可先放一段有关春天风光的录像带,花坞春晓、桃红李白等春景激起学生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或放一曲《春天在哪里》的录音,创造意境,使学生在美妙的乐曲声中自然进入对课文的学习。又如教学冰心的《小桔灯》,教师可自制小桔灯,在导入新课之前,将模型展示出来,引起学生的集中注意和有趣思考,引起学生寻求探索新知的积极性,为学生理解新知识提供感性材料,也为学生架起了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的桥梁。从而激发学生思考:冰心奶奶笔下的《小桔灯》该是怎样的呢?文中小姑娘的形象又是如何呢?
二、巧设悬念,激发情感
教师在让学生接触课文之前,可先自己复述课文情节,在关键处停下来,让学生去猜测情节会如何发展,人物的命运会怎样。这样巧设悬念,往往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学生阅读课文的热情就会大增。如教学《孔乙己》、《竞选州长》、《变色龙》这一类课文时,教师可采用这种方法去激发学生的情感。
三、创设疑问,启迪思维
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可针对所讲内容,提出一个或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更加集中,积极地期待着问题的解决。这样导入新课,能较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感,增强讲课的吸引力。如教学《驿路梨花》时,可设计这样的提问:标题一语双关如何理解?文中两次误会、三设悬念、四写梨花分别从哪些语句体现出来?
四、故事吸引,情境感染
中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他们爱听爱看有趣的故事。教师可以抓住青少年这一特点,针对教学内容,从与课题有关的趣闻轶事出发导入新课,能够激发学生对所学新课产生浓厚兴趣。同时,授新课前,花极短时间,用绘声绘色的语言,讲述一则引人入胜的故事,显得亲切自然,缩短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入学习。如教学《阿长与〈山海经〉》时,可先联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给学生讲讲长妈妈所讲的美女蛇的故事,再讲讲阿长本人的故事,这样,使学生在特定的氛围中受到感染,自然而然地进入作品的意境。
五、环环相扣,引人入胜 语文教学可通过“入画——入情——入理”这样的环节,环环相扣,引人入胜。入画,即以画导入,让学生进入画面情境之中;入情,即由入画将学生导入课文情境之中;入理,即让学生由情明理,认识到课文所蕴含的道理。如教学《白杨礼赞》就可采用这种方法。
六、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把相似的东西联系起来,是唤起学生情感的好办法。如教学《济南的冬天》可让学生回忆故乡冬天的景色;教学《春》时,可让学生回忆过去与好友踏春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和当时的惬意心情。这样,学生能触类旁通,深刻地体会课文的情感。
七、抓住重点,纲举目张
教学中,教师可抓住文中的重点加以点拨,这样,就能使学生一下子领悟到文中所包含的情感。如教学《卖炭翁》时,教师可就“心忧炭贱愿天寒”的“愿”字,剖析卖炭老人复杂的情感世界,激起学生对卖炭老人的同情和对官僚的憎恶之情。
八、故留空白,意味深长
中国古代的绘画作品常常留下空白,让欣赏者去驰骋想象,进行再创作活动。语文教学亦可借鉴这一手段,故留空白,让学生去体验课文情感。如教学《我的老师》、《最后一课》时,教师可不分析课文的主题思想,而让学生重读课文,结合课后练习、预习提示及有关资料,去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归纳主题思想。
第五篇: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浅谈北峰山区初中学生语文阅读习惯的培养
福州北峰中学 吴知光
[摘要] 目前山区初中学生语文学习普遍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缺乏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回首自己的教学历程,我深刻意识到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在语文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粗浅地谈几点体会,以作引玉之砖。[关键词] 现状 症结 重要性 建议措施 实践探索 [参考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 [正文] 我们北峰中学是一所山区初级中学,历年来各级领导和广大教师为了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费尽心思,但在历次的大考中,我校学生的成绩都不如平原校学生的成绩,并且分值相差较大。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各学科的任课教师都在进行反思。
为此,我认真研究分析了近几年我校初三学生中考语文的考试情况,发现学生在课外阅读的题目中得分普遍较低。那么,如何改变这种情况呢?
首先,要寻找问题的症结。从我对学生的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学生课外阅读的目的并不明确,他们只是停留于消遣的表面上,只有少数学生“想通过阅读学一点知识”,对课外阅读比较感兴趣。毫无疑问,目前山区学生的课外阅读存在很大问题。
1.条件限制。农村地区受到地方经济的限制,大多数农村家庭购买课外书的能力有限,学生的课外书一般很少甚至没有。同时由于受到交通因素的影响,学生很少能到市区书店去购买课外书。另外据调查北峰山区目前还没有一家正规的书店,因此学生得到课外书的途径就只有学校了。而学校的图书室面积小,藏书数量不多,种类不全,即使向学校学生开架借书也只是一部分。同时北峰山区也还没有一所农村中学配置完备的学生电子阅读室。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农村学生课外借阅情况不容乐观,而有条件进行网络阅读的就更少之又少。
2.学习压力。目前初中生的学习压力越来越重,特别是到了初三升学阶段,学生每天完成各门功课的作业已占去了大部分时间。正因为有如此繁重的学习压力,学校教师、家长也不允许学生看太多课外书。毕竟中考只凭一张试卷定结论的考试体制还没有改革,让学生从题海中抽身而
退进入到广阔无边的文学世界,没有一位教师、家长敢放心!特别是农村家长由于文化水平有限,不大支持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有相当部分家长认为这样会浪费孩子的学习时间。
3.盲目选择。初中学生由于年龄的限制,他们还没有形成正确的欣赏和鉴别能力。有相当多的学生课外阅读目的并不明确,存在着盲目读书的倾向,人虽在读书,但并不知为何在读书。大多的学生还存在“跟风”趋势,“别人读什么我就读什么”,根本不管是否是健康的书籍。据调查目前学生课外看得最多的是武侠小说和言情小说,愿意去看文学作品、名著的人真是少之又少。利用网络也主要是网上聊天和玩游戏,跟不要说是网上阅读了。
4.内容无趣:“语文天然是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语文是反映生活又反过来服务于生活的一种工具。现在有一种现象,在‘应试教育’影响下,家长和学校都把学生束缚在教材中,不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孰不知,这就切断了学生了解生活和社会的一条重要通道,也压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刘国正先生的这段话十分清楚地阐明了轻视课外阅读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在闭塞中压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即抑制了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语文失去兴趣,这正是不重视课外阅读所付出的最惨重的代价。
其次,要明确培养初中生语文阅读习惯的重要性。《语文课程标准》中非常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总目标明确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显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在教学建议中也提到“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而《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阶段(7—9年级)的学生阅读从阅读的速度、方法、目标等多方面则一共提出了15条要求。其中第三条要求:“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扩展自己的视野。”第十四条要求:“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第十五条要求:“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这三条要求集中体现了新课标对初中学生课外阅读的要求。
再次,提几条关于培养初中生语文阅读习惯的建议。
1.学校尽可能地争取多方支援,建立一个标准的图书室和学生阅览室,保证全校学生有书读,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阅读。
2.学校可以利用“家长会”向学生家长宣传读课外书的好处,提高家长的认识,取得家长的理解与支持。让家长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的坚强后盾,还学生阅读的时间,把学生在家的部分电视
时间或题海时间变为课外阅读时间。
3.班主任或者语文教师可以组织班上的学生建立班级“图书角”,号召班级学生把自己的藏书放到“图书角”,多开展课外阅读课,让它们充分发挥作用。同时语文教师也要彻底转变对课外阅读的思想观念,抓课外阅读要立足于语文课内,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教师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一定要重视阅读方法的传授和点拨。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要重视学法的指导,以减少阅读中的困难,让学生熟悉不同文体阅读与欣赏的一般方法,让他们主动寻找阅读的乐趣。
4.学生方面。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他们的阅读动机,引导他们投入课外阅读,使他们在头脑中阅读与乐趣相联系。其次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选择有价值的、适合自己的课外读物的本领。最后要教会学生怎么读书。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课外阅读要用眼,更要用心,要静下心来自己琢磨,而不是“蜻蜓点水”式的。“不动笔墨不读书”,要求学生读书时要边读边想,把感到有用的、有趣的、有启发的词句或事例随时记下,时间一久,就会收到积土成山的效果。
最后,谈谈课外阅读研究实践探索。
一、确定阅读方向
这个环节由教师在阅读前做好准备,以便指导学生进行阅读。
1、定向阅读(专题阅读)
这种方式是课本的延伸,是探究的深入,可以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迁移能力。具体做法是:教师结合课本某个单元的学习重点或某个知识点,搜集与此相关的课内外读物,提出阅读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进行探究创造,最后交流探讨,归纳总结。例如,在学完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或《阿长与〈山海经〉》后,组织学生定向阅读散文集《朝花夕拾》,加深对鲁迅作品的理解。
2、自由阅读
以各种期刊、杂志、报纸等内容为主,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充分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阅读批判等环节,有效拓展思维空间,扩大知识面。在阅读活动中,我主要向学生推荐了《语文报》、《读者》、《青年文摘》、《微型小说选刊》、《中学生阅读》等适合于学生阅读的报刊杂志。另外,还把教学大纲中指定的中学生课外文学名著必读的篇目推荐给学生,鼓励学生用节约的零花钱买书,以备自由阅读时人人都有书可读。这种阅读方式给学生开放了一个自由的阅读空间,深受学生的欢迎。
3、比较阅读
可以同类比较阅读,可以是异类比较阅读,也可以是反向阅读。比如学习叶圣陶的《苏州园林》时可以阅读 的《苏州园林》,比较其中的写法及写作角度、语言等方面的异同点,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二、进行读法指导
在学生阅读前,应集中进行了读法的指导,把精读、略读、浏览等不同方法介绍给学生,速读、默读、朗读可根据学生自己的喜好进行自由选择,重在教会学生阅读,掌握阅读方法,让学生由学会读会变为会学会读,培养其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作品的能力。
三、分层次阅读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应把阅读品味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自己只做一个向导,及时地为学生的阅读“导航”。为了让学生充分参与阅读,我在阅读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给予不同的阅读要求,让每一个人都有阅读的任务和目标,可以充分调动起每个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和主动性。具体的层次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层:心有灵犀。即要求边读边记,找出感点,遇到与自己的心灵有交汇的地方,应及时写出自己的感想,以备交流。这一层次适应于写作感悟能力很强的学生。
B层:读书偶得。即要求边读边想,对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点加一两句评语,写在读书笔记上,以便及时抓住灵感的火花。这一层次适应于能力较强的学生。
C层:最佳眼光。即把自己喜欢的名句佳篇积累起来,整理到集锦本上,作为写作素材,以备查阅。这一层次适应于能力一般的学生。
以上三个层次的不同的阅读要求,能有效的把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积极性都调动了起来,使阅读活动开展的生机勃勃,充满激情。
以上的阅读模式是开展语文阅读活动中的初步探索,实践证明这种模式能让学生充分动起来,在阅读中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文学艺术的熏陶,充实精神底蕴,陶冶性情,提高思想修养。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通过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对提高农村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有很大作用,对学生的语文素质、个人素养自然会有很大的提高。
以上是个人的一些拙见,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之功效,让大家一起来为北峰山区的教育事业献计献策。
201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