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海洋怪兽》说课稿
《海洋怪兽》说课稿
我说课的内容是江苏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美术教科书第十册第八单元第15课《海洋怪兽》。
说说教材:
本单元包括“海洋生物”和“海洋怪兽”两个课题。本单元是在学生以前学习《动物朋友》等基础上,继续以动物为主题,学习、表现海洋动物。本课侧重用绘画、制作等方式表现想象中的海洋怪兽。
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用艺术手段大胆地表现出海洋怪兽是本课的重点,而引发学生创作出与众不同的怪兽形象是教学的难点。说说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提倡艺术活动的个性化、游戏化、综合化。五年级学生对海洋动物有一定的了解,而且已经有了一定的绘画、制作基础,加上他们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因此,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关注海洋生物,大胆想象,用绘画、制作等方式创造出海洋怪兽形象;
2.在艺术活动中,拓展海洋动物的知识,增强保护海洋生物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学习个性,提高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激发对艺术的兴趣。说说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准备好绘画、手工制作的工具材料,搜集一些海洋动物的资料或图片。
教师准备几段音乐、一幅海洋的背景图和海底世界的片段。说说教学设计:
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准备分以下四个环节进行教学活动:
(一)接触。
1.媒体播放海底世界片段。让学生说说看到了哪些海洋动物?你觉得它们可爱吗?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2.你还知道哪些海洋动物?可以把带来的资料、图片交流一下。
3.出示一幅怪兽的图片。见过吗?像什么?请你取个名字。随机板书:海洋怪兽
【这个环节中,让学生关注海洋,发现海洋的美,同时也发现海洋中生活着许多动物,有些比较奇特,激发学生对海洋动物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启发。
1.听一听:播放一段怪怪的声音。
猜一猜:你能想象一下是怎样的一种海洋动物发出来的呢?(可以描述,也可以演示)
2.出示一幅海洋的背景图,引导学生:地球表面70%是海洋,大洋最深的地方有一万多米深,把世界上最高的珠穆拉玛峰填进去,还填不够。在这样大、这样深的海洋中,有许多奇形怪状的动物,有些人类可能还没见过呢。你能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说说大海深处生活着怎样的海洋怪兽呢?
这时出示一种海洋动物,你能把它变成奇特的怪兽吗?通过学生的讨论、交流,重点引导在“怪”字上展开想象,并随机归纳:
外形怪、颜色怪、眼睛怪、嘴巴怪、尾巴怪…… 【这个环节中,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开发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从多角度去想出奇特的海洋怪兽,为下面的创作活动提供丰富的内容;二要激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想法,充分肯定学生个性化的形象。】
(三)绘制。
1.提供主题:海洋保护组织正在举办一个“海洋生物绘画与制作比赛”,希望同学们积极参加哟。
2.展开讨论:你喜欢绘画还是制作?引导学生可以用画图、剪贴、纸工、泥工等多种形式,充分利用带来的工具和材料,把自己想象中的怪兽表现出来。
3.分组制作:可以是独立做,也可以合作完成。
教师播放一段比较轻松的乐曲,巡视并与学生进行个别交流、讨论:怪在哪里?怎样表现?
【在这个环节中,主要利用带来的各种材料,引导学生运用各种美术手段,发挥想象创造力,大胆设计、绘画、制作。教师要鼓励学生巧妙运用材料、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对主要的特征要运用夸张、变形的手法,创造出与众不同的怪兽。】
(四)展示。
1.先完成的学生在小组内互相欣赏、交流。可以说说自己绘制的想法、体会,也可以给自己的作品增加个海洋的背景,还可以补充修改。
2.模拟海底世界:播放一段情绪变化比较大的音乐,请愿意表演的同学拿着或戴着自己创做的海洋怪兽在“大海中游来游去”[展示自己的作品,介绍这些怪兽有什么特殊的本领或特殊的生活方式,也可以根据自己创造的海洋怪兽讲一个小故事]。对某些有创意的设计加以肯定、鼓励,并结合学生的交流内容,渗透环保教育。
3.开展评选活动,评奖的项目由学生推荐。如“制作之星”“绘画之星”“创意之星”“最奇特的动物”“最可爱的动物”“最聪明的动物”“金话筒奖”…… 每个奖项可以由同学推荐评比,也可以自己“毛遂自荐”。
【在这个环节中,主要是让学生体验创作的乐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教师要充分肯定学生制作的艺术个性化,鼓励学生课外继续搜集关于海洋生物的资料,拓展知识。】
第二篇:《海洋怪兽》教案
《海洋怪兽》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收集、观察、描述、感受、模仿等方式,了解海洋怪兽的形象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创造能力和表现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各种工具和方法表现出自己想像中的海洋怪兽。
3、增强学生保护海洋生物的意识,培养热爱祖国、保护环境的高尚情操。
教学重点:通过欣赏、讨论、表演等,了解海洋怪兽的形象特点,创作出想像中的海洋怪兽。
教学难点:运用联想、夸张等表现手法突出海洋怪兽的特性,并使整个画面生动有趣。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海洋怪兽的录像资料,课件,不同工具和方法表现的海洋怪兽作品。学生准备:水彩笔或油画棒、记号笔等绘画工具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都看过西游记吧?其中的四海龙王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们是众灵之首,龙这种神秘的动物,在神话中都赋予了特定的含义,更被人们视为一中图腾崇拜的标志,但从外形上看,龙其实是一种怪兽,它的形象非常奇特,让我们来看看!
1、注意观察龙的外形特征,它的各个部分让你联想到了哪些动物?龙的犄角让人想到了麋鹿;长长的身体像蛇;尾巴像鱼;爪子像老鹰,原来龙是多种动物的组合体,他是把多种动物的不同部位组合在一起所产生的怪物形象。怪不得说他是万兽之兽,万灵之首。其实我们在一些科幻故事和动画片中所看到的怪兽形象,就是用组合法创造出来的。
2、瞧人首蛇身的黑暗精灵,身披铠甲的多角怪兽,今天,我们就用组合法来画一画海洋怪兽。
二、新授
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两幅海洋怪兽的图片,看看他们是用哪几种海洋生物组合而成的。
1、这个海怪张牙舞爪,浑身长刺,身后还拖着长长的尾巴,原来横行霸道的海蟹,鲨鱼的大嘴,海蛇的尾巴,会显得如此凶猛可怕。
2、这个海怪阴险神秘,他是在蛇的身体上加上章鱼的脚和鱼鳍、鱼尾组合而成的。这些都是艺术家的精心设计,假如让你组合,又会产生怎样的形象?
3、现在就让我们走进海洋王国,动手试一试。
我们来玩一个组合游戏,请你选择几种海洋生物,将它们随意组合,创造一个海洋怪兽,时间为两分钟。
3、展示一下你们的作品吧!你喜欢哪个海洋怪兽的形象?你能给不满意的作品提提意见吗?
4、通过刚才小游戏,我们发现,用组合法创造海洋怪兽要注意以下几点。形象要完整;搭配要和谐;主体要突出。
那怎样才能做到这几点呢?老师教你一招,以某一种海洋生物的造型为主体,添加有特点的其他生物的结构,改变主体的头部、肢体与各部分器官的造型。
我们以龙虾为主体来试一试,先把龙虾的头变一变,把它张大嘴巴,满口金牙,在加上一只眼睛,像个独眼怪,再给它画上身体,夸张的大螯,再加上刺状的鳍,青蛙一样的腿上长满芒刺,脚蹼上伸出尖锐的爪子,再让它长出海蛇一样的尾巴,为了让它的造型更加奇特,还可以加上其他动物的特征,给它加上蝙蝠的翅膀吧,这样,它就能上天入地,无所不能了。最后给它涂上漂亮的颜色,一个从来没有见过的海洋怪兽就出现了。发挥想象,还能组合出不同的形象。瞧!
三、欣赏
学生欣赏各种怪兽呢,假如让你画,你的龙虾有会变成怎样的怪兽。用组合添加的方法创造怪兽,既简单又有趣,让我们来看看同学们笔下的海洋怪兽是什么样的?
1、浑身长满刺的海星多眼怪,它扭动着海蛇一样的触手,挥舞着可怕的大螯。
2、这个怪兽也很特别,青蛙的头,章鱼的身体,鹰的爪子,造型很夸张,形态很怪异。看了这么多形象怪异的海洋怪兽,你一定还有更新奇的想法,赶快把你心目中的海洋怪兽画出来吧!
四、实践创造
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采用老师介绍的组合法进行创造,也可以用你自己发现的其他方法进行创造。
注意:造型夸张,形象生动,颜色漂亮。既可以创造单个形象,也可以描绘有情节的场景。重要的是,无论怎样盖被,都要使人感觉到是海洋里的怪兽哦!(提出构图要饱满)
五、作业评价 同学们,你们的海洋怪兽画好了吗?让它来参加海底王国的聚会吧,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作品,说说它的优点和不足之处。相互欣赏各自的作品,说说喜欢哪幅?为什么?并给不满意的作品提提意见。
同学们,今天我们上了一堂精彩的海怪总动员,看来只要我们充分发挥想象,大胆敢于表现,就能创造出新型有趣的新形象,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不同的色彩。
第三篇:《怪兽》说课稿
《怪兽》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怪兽》是一节以绘画为主的美术课,融造型、游戏于一体,结合欣赏、交流、表演、制作、评价等手段启发学生的创作构思,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体验想像创造的快乐。同时,再次了解古今中外的神话传说,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想像,拓宽知识面。
古今中外,流传着许多关于怪兽的传说。想像中的怪兽都是神话中的主角,它们拥有离奇的外形,神奇的能力,完成人类无法完成的使命。它们有的善良,有的凶恶,有的帮助人类,有的与人类为敌。在我国古代璀璨的艺术宝库中,有一些怪兽,是非自然界中的动物形象,如麒麟,狻猊、獬豸等等。通过本课对古代这些怪兽的了解,可是学生感受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激发民族自豪感。学生在编怪兽故事,设计、制作表演怪兽的过程中,有助于创新精神、动手实践能力和综合学习能力的提高。2.学情分析:
怪兽是一个虚拟的形象,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许多电影、电视、动画中都有这一形象。中国也流传着许多关于怪兽的传说。它们大都有着奇怪的外形,庞大的体型,拥有神奇的力量,往往凶恶无比。这些都代表了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恐惧与好奇。针对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我对教材的理解,我在本课中结合前面学习的动物知识入手。导入环节通过一个“猜猜我是谁”的小游戏入手,既复习了有关动物的知识,又为怪兽的创造提供了一定的素材。接下来以声音的感受 来让学生体验怪兽带给我们的可怕感觉。从视觉观察转入听觉感受。3.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我确定了以下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分析多种不同的怪兽,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感受它的艺术特点;能用多种材料表现出特点突出的怪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合作学习和综合学习能力。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氛围中,相互交流,资源共享,培养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和民族自豪感。4.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多种怪兽的分析,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感受它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怪兽的设计、表现及色彩的巧妙利用。
5.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相关课件、课件、范图、音像资料等。
学生准备:勾线笔、水彩笔、作业纸等。
二、说教法学法 1.教法分析
针对小学低年级儿童天真浪漫、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的特点,在教学中,创设与教材相适应的乐学氛围,使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本着“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这节课中我运用了观察法、发现法、比较法、演示法、展示法等进行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让学生在看,听,思,说中掌握技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2.学法分析
为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中形成创新意识,我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学法指导:
(1)自主探究学习法
好奇心是儿童的天性,他们有很强的探索愿望。因此,在教学中,较多的运用探究式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训练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合作交流法
团队合作是现代社会中一项重要的技能,应在教学活动中营造合作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在学习活动中,让学生相互交流,大胆表达自己的奇思妙想,分享彼此的经验,拓宽学生思路,提高教学成果。
三、说教学过程:
围绕本课教学重、难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课
(二)质疑探究
(三)奋飞点拨
(四)大胆创作,点拨引导
(五)作业展评,课堂总结。
(一)激趣导课
通过观看动画视频《怪兽大学》来引入怪兽,并出示课题。(谜语引入,可以激发学生兴趣。)
(二)质疑探究
1.想一想
(1)在生活中你见过真正的怪兽吗?(2)那怪兽是怎么回事呢?
(3)在你的心中怪兽是个什么样的形象呢?有什么特殊的本领吗?
(通过对问题的思考让学生初步了解怪兽的概念,对怪兽有个基本的认识,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2.观察思考
(1)欣赏动画片中的怪兽和绘画作品中的怪兽,并提问:动画片里的怪兽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叫怪兽?
(2)思考
a.出示龙和各种动物的的图片
提问:仔细观察和研究,龙的哪些地方与这些动物相似?(鳄鱼嘴、马鬃毛,鹿角,鹰爪,蛇身,鱼尾,鱼鳞。)b.出示一张怪兽图片
提问:这只怪兽由哪些动物组合而成?(脚---青蛙,身子---鱼,翅膀---苍蝇,触角---龙虾,尾巴---萤火虫。)c.出示一张花朵怪兽图片
提问:这是由什么转变而来的怪兽?(小菊花。)
(以上自探问题,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初步了解怪兽并不是人们没根据、没头脑的乱想,它总是有一定的现实依据,有其他动植物的影子,这里的怪兽运用了拼装组合的方法创造出的一种新形象,让学生掌握联想的基本方法,培养自主学习的精神。)
3.小知识复习并欣赏中国吉祥怪兽凤凰和麒麟。(这环节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
(三)奋飞点拨
1.动动脑
请同学们用固有材料想一想可以拼装组合成一个什么样的怪兽,教师总结出设计方法:拼装、剪接,改头换面、移花接木。(动脑想象,使学生掌握自己组合怪兽的方法和体验在拼装过程中的乐趣,增加学生对怪兽绘画的兴趣。)
2.欣赏各类怪兽图片。(能够加深学生对怪兽的印象,更充分直观的欣赏各类怪兽,突破对怪兽形象局限性的难点。)
3.教师范画
请学生上台帮忙拼装,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解决本课重难点。
(四)大胆创作,点拨引导
明确作业要求,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五)作业展评,课堂总结
1.通过自评,互评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优点与不足,以便在今后绘画中有所提高,在评价过程中引导学生大胆自由的表现,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
2.总结下课
以上教学设计是我对《怪兽》一课的预设,在具体的教学中,我还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学得更主动、更轻松。
第四篇:教研活动:某老师《海洋怪兽》一课评析
时间:3月11日 地点:美术教室 参加人员:
活动内容: 《海洋怪兽》一课评析
活动目的:通过王冰老师亮岗课《海洋怪兽》的评析,加深老师们对该课的理解,在分析、评论中促进组内成员的共同提升与发展。活动过程:
开始 主持人:本次教研活动就**老师本周二上的亮岗课《海洋怪兽》进行分析与点评。本次活动分两个环节,第一环节**老师进行说课,第二环节各位老师就**老师该课的课堂教学展开点评。
第一环节**说课:
我说课的内容是江苏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美术教科书第十册第八单元第15课《海洋怪兽》。
一、说说教材:
本单元包括“海洋生物”和“海洋怪兽”两个课题。本单元是在学生以前学习《动物朋友》等基础上,继续以动物为主题,学习、表现海洋动物。本课侧重用绘画、制作等方式表现想象中的海洋怪兽。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用艺术手段大胆地表现出海洋怪兽是本课的重点,而引发学生创作出与众不同的怪兽形象是教学的难点。
二、说说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提倡艺术活动的个性化、游戏化、综合化。五年级学生对海洋动物有一定的了解,而且已经有了一定的绘画、制作基础,加上他们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因此,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关注海洋生物,大胆想象,用绘画、制作等方式创造出海洋怪兽形象; 2.在艺术活动中,拓展海洋动物的知识,增强保护海洋生物的意识。3.培养学生的学习个性,提高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激发对艺术的兴趣。
三、说说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准备好绘画、手工制作的工具材料,搜集一些海洋动物的资料或图片。教师准备几段音乐、一幅海洋的背景图和海底世界的片段。
四、说说教学设计:
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准备分以下四个环节进行教学活动:
(一)接触。
1.媒体播放海底世界片段。让学生说说看到了哪些海洋动物?你觉得它们可爱吗?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2.你还知道哪些海洋动物?可以把带来的资料、图片交流一下。
3.出示一幅怪兽的图片。见过吗?像什么?请你取个名字。随机板书:海洋怪兽 【这个环节中,让学生关注海洋,发现海洋的美,同时也发现海洋中生活着许多动物,有些比较奇特,激发学生对海洋动物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启发。
1.听一听:播放一段怪怪的声音。
猜一猜:你能想象一下是怎样的一种海洋动物发出来的呢?(可以描述,也可以演示)2.出示一幅海洋的背景图,引导学生:地球表面70%是海洋,大洋最深的地方有一万多米深,把世界上最高的珠穆拉玛峰填进去,还填不够。在这样大、这样深的海洋中,有许多奇形怪状的动物,有些人类可能还没见过呢。你能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说说大海深处生活着怎样的海洋怪兽呢?这时出示一种海洋动物,你能把它变成奇特的怪兽吗?通过学生的讨论、交流,重点引导在“怪”字上展开想象,并随机归纳:外形怪、颜色怪、眼睛怪、嘴巴怪、尾巴怪„„【这个环节中,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开发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从多角度去想出奇特的海洋怪兽,为下面的创作活动提供丰富的内容;二要激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想法,充分肯定学生个性化的形象。】
(三)绘制。
1.提供主题:海洋保护组织正在举办一个“海洋生物绘画与制作比赛”,希望同学们积极参加哟。
2.展开讨论:你喜欢绘画还是制作?引导学生可以用画图、剪贴、纸工、泥工等多种形式,充分利用带来的工具和材料,把自己想象中的怪兽表现出来。
3.分组制作:可以是独立做,也可以合作完成。教师播放一段比较轻松的乐曲,巡视并与学生进行个别交流、讨论:怪在哪里?怎样表现?【在这个环节中,主要利用带来的各种材料,引导学生运用各种美术手段,发挥想象创造力,大胆设计、绘画、制作。教师要鼓励学生巧妙运用材料、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对主要的特征要运用夸张、变形的手法,创造出与众不同的怪兽。】
(四)展示。
1.先完成的学生在小组内互相欣赏、交流。可以说说自己绘制的想法、体会,也可以给自己的作品增加个海洋的背景,还可以补充修改。
2.模拟海底世界:播放一段情绪变化比较大的音乐,请愿意表演的同学拿着或戴着自己创做的海洋怪兽在“大海中游来游去”展示自己的作品,介绍这些怪兽有什么特殊的本领或特殊的生活方式,也可以根据自己创造的海洋怪兽讲一个小故事。对某些有创意的设计加以肯定、鼓励,并结合学生的交流内容,渗透环保教育。
3.开展评选活动,评奖的项目由学生推荐。如“制作之星”“绘画之星”“创意之星”“最奇特的动物”“最可爱的动物”“最聪明的动物”“金话筒奖”„„ 每个奖项可以由同学推荐评比,也可以自己“毛遂自荐”。【在这个环节中,主要是让学生体验创作的乐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教师要充分肯定学生制作的艺术个性化,鼓励学生课外继续搜集关于海洋生物的资料,拓展知识。】
第二环节组内老师点评王冰老师上的《海洋怪兽》一课:
一、**评课
王老师这节课给我的印象是教学思路清晰,学生兴趣盎然,在这节课中我学到了不少知识:
1、教学的安排要紧扣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让重点突出,让难点突破。龙的形象的分解很好的解决了海洋怪兽创作方法。在图片的欣赏和分析中让学生能轻松的创作出海洋怪兽。
2、龙为《海洋怪兽总动员》选演员,演员条件的设定,实际上是海洋怪兽特点的设定,让学生在有趣的情景中掌握了海洋怪兽的特质、特点。
二、**评课: 本节课有几大亮点
1、课题解读准确,教学思路清晰,能紧扣教学重难点展开教学。
2、龙的造型的讲解并复习了怪兽的创作方法。
3、招募海怪演员的情景的设定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期兴趣。
4、作业之前将范画擦去,有效避免学生照抄,让学生从自身对海洋生物的理解开展教学。
对本课的两点建议:
1、示范需要提前,如果放在导入部分效果会更好。
2、学生创作时初期进行点评为时过早。
三、***评课:
一点肯定:整节课的教学安排合理,学生掌握了本节课需掌握的内容,学生作业效果良好,一节不错的课。
一点建议:图片欣赏关于学生对海洋怪兽的认定,不应过分具体,一刀切。每人读海洋怪兽的理解不尽相同,不要禁锢孩子的思维。
四、***评课:
建议:这节课中不妨多出示些海洋生物的图片给学生,让学生能在海洋生物的基础上进行海洋怪兽的创作,这样会更有抓手,更有效果。
结束 主持人:刚才王冰老师就自己的课进行了细致的说课,组内老师也结合自己的听课体会展开了认真的点评。希望各位老师将王冰老师这节课的优点转化后能运用到自己的实际教学,也希望王冰老师能结合大家给你的建议对这节课进行再修改,获得个人的更大提升。本次教研活动到此结束。
第五篇:海洋化学资源说课稿
海洋化学资源说课稿
青岛开发区第八中学 马晓蕾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第六单元第一节内容,本单元旨在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海洋中蕴藏的丰富资源及其利用,而本节课首先引领学生认识海洋化学资源,初步渗透科学合理开发资源的观点,然后引导学生探究海洋中的淡水资源和食盐资源的开发利用等,起到了很好的导入作用。
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资源,能说出海洋资源包括那些资源,认识海洋资源的开发对人类进步的重要作用。
②了解海水及海底所蕴藏的主要物质。
③了解海水淡化的方法——蒸馏法、结晶法、膜法。(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海水淡化的实验研究,知道蒸馏法是海水淡化最常用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人类生存环境的责任感,使学生认识到在合理开发海洋资源的同事,更应该关注对海洋的保护,学会用辩证的方法分析问题,学习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3、重点:
了解海洋资源及其开发和利用的方法及价值;利用海水支取镁,海水的淡化方法——蒸馏法。
4、难点:
海水制镁及“多级闪急蒸馏法”的原理。
二、学情分析
我们是沿海地区,相对来说对海洋比较熟悉,这就为学生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他们可能不会从资源的角度认识海洋,在他们的头脑中储存的关于海洋的信息更多的是海的壮观和美丽,因此,教学中药充分利用学生对大海的美好情感,使他们对本节课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深刻体会化学在资源开发和利用中的重要价值。
三、教学方法
1、教法: ⑴利用多媒体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⑵实验探究法:引导学生正确的操作实验。
2、学法:
⑴实验探究法:让学生有目的进行思维和观察,并对实验现象进行正确的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⑵归纳总结法:通过阅读资料及探究实验体会化学对生活的重要性。
四、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多媒体展示:大海及丰富的海洋资源
海洋是人类的母亲,是人类千万年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巨大资源宝库。海洋被人们誉为“天然的鱼舱”、“蓝色的煤海”、“盐类的故乡”、“能量的源泉”,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使学生从更多层面,更深入的了解大海)【问题导入】:提出问题:海水的滋味是什么样的,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同时观察教材中的图标,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学生活动】交流并总结海水中溶有大量的盐类物质等。【导读思考题一】
1、如何从海水中提取金属镁,其工艺流程是什么?
2、海水中本来就有氯化镁,为什么不直接提取,而是先加石灰乳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再加盐酸得到氯化镁? 【过渡】:不仅海水中含有大量的化学资源,海底也是个巨大的宝藏。【导读思考题二】
1、海底蕴藏着那些矿物资源?
2、为什么“可燃冰”被誉为21世纪能源?目前为什么还没有对“可燃冰”进行大规模的开采?
3、什么是锰结核,锰结核里主要含有那些元素?
4、海洋资源包括哪些?海洋中的资源可以再生吗?在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的同事应如何保护海洋资源? 【归纳小结】 【实验探究】(过渡)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除海水中的化学资源和海底矿产资源外,海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和海洋动力资源,海洋开发水平已经成为衡量各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如海水淡化就是其中一方面。指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探究——用蒸馏法淡化海水,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问题】从哪些方面对装置进行改进,可以提高水蒸气的冷凝效果?蒸馏法在石油化工生产上还有什么应用?蒸馏和蒸发有什么不同? 【投影】多级闪急蒸馏流程,分析其原理 【归纳总结 感悟收获】 【布置作业】
五、板书设计
一、海水中的物质
1、海水中溶有的物质
2、海水制镁 2 3海洋化学资源
二、海底矿物、可燃冰
1、锰结核
2三、海水淡化、蒸馏法、结晶法、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