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班语言活动中“语境”的有效运用研究
中班语言活动中“语境”的有效运用研究
【摘 要】语境是指教师通过利用语言、事物等,让幼儿如置身于真实的环境、情节中,与事物进行直接的互动,运用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我们通过再造教材的“情与境”、给幼儿机会“入境入情”、营造适度语境,激发幼儿有温度的语言表达。语境下的中班语言活动凸显了幼儿在情境下的“自动、自主讲”,为幼儿的“说”提供了物质和心理支持,创造了说的机会,说的更为形象、生动,逐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语境;中班语言;有效运用
语言活动中的“语境”是指教师通过利用语言、事物等,让幼儿如置身于真实的环境、情节中,与事物进行直接的互动,让幼儿在‘身临其境’中自然地把知识和情感联系起来,从而运用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强调了“情境”的重要性,凸显了幼儿在情境下的“自动、自主讲”,情境下的语言学习符合中班幼儿的具体形象性思维方式,为幼儿的“说”提供了物质和心理支持,创造了说的机会,让幼儿愿意说,逐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为了让语言发展关键期的中班幼儿能更充分的说,说的更精彩,我们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语言教学的实际,在语言活动中尝试了利用“语境”,促进活动的有效性。
一、再造教材故事的“情与境”
“正”是指正确和正向。在教学准备中我们首先要分析教材,让教材的内容适合幼儿的学习特点,迎合幼儿的需要。
1.适当创变故事情节,突出正能量“情节”
作为故事教学中最重要的部分――故事,它的本身应具有情境性,给予幼儿正确的学习、生活导向。故事教学是一种能动的教学活动,是对作品再现的生活及作家在作品中表现的审美认知进行再创造和在评价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幼儿的发展需要对作品进行适当的处理,对故事情境进行再创造,让幼儿更容易理解,提高教学的效果。
中班语言活动《露水蘑菇》(以下称为“活动”)是中班上主题“香香的蔬菜”中的一个语言活动。故事本身的语言较为平铺直叙,语言元素的不够突出,故事情节变化更为复杂,不易被幼儿理解。为了让故事情境更为适合中班幼儿,所以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对故事本身进行了一定的增减:1.弱化了小兔子不爱吃蔬菜(第一段)部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当我们按原著展现情境时,孩子们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小兔子的那句:“我不爱吃!”我们需要传递给孩子的是正面的导向,而非负面,所以进行弱化处理。2.丰富了小兔子劳动的情节:故事中原版:“说完,就在菜园子里松土、拔草,劳动起来。”我们把劳动情节丰富为“松土、拔草、浇水、捉虫。”为体验劳动的辛苦埋下伏笔。
2.以“境”夺人,突出难点情节
《纲要》指出:“要充分发挥好教具的作用。”对于具体形象性思维的中班幼儿,色彩鲜明、形象突出、简单易懂的图片更易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我们把“活动”的内容设计成5张由红、黄、蓝、绿为四种纯色为主色调的图片,从外观上吸引幼儿的眼球。其次,我们把教具设计成可操作。在第二张挂图(兔妈妈问小兔要不要吃蔬菜)部分,配合了立体的三盘蔬菜,幼儿端着盘子,瞬间变成了‘兔妈妈’,实地的操作,更易于幼儿描述,让幼儿讲述更有真实感。
在理解小兔子劳动艰辛的挂图中,我们把所有工具和操作物品进行了可插塑处理,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教具的情境化,从根本上避免了教师的说教,让幼儿在观察、操作中习得知识,提升语言阅读、理解能力。
二、给幼儿机会“入境入情”
我们把故事表演、角色游戏等形式引入语言活动中,让幼儿通过实地的表演进行情节体验。情节体验主要通过角色表演来实现,角色表演分为角色扮演和角色体验两类。
1.角色扮演
它是人和人,在情境中产生的互动。幼儿利用道具扮演成故事中的某一角色,与故事中的事物进行互动,重现故事情节的过程。各种背景、环境的打造,道具的使用都创设了语言学习的机会,让中班幼儿在模拟情境中,生动运用语言,优化语言能力。
如“活动”中,为了让幼儿更加深入的了解青菜、萝卜、香菇,我们请幼儿扮演兔妈妈,教师扮演兔宝宝,请幼儿给兔宝宝介绍这些菜。
2.角色体验
角色体验相对于角色扮演来说,它是对于事物的单项行为,是人与境的互动。在语言活动中,经常有一些幼儿不易从字面去理解的内容,我们可以让幼儿融入故事情境中,让幼儿通过体验,从而真正理解其内在的含义。如:提前体验拔草的艰辛。
三、适度语境,激发有温度的语言
语言活动中,教师的语言直接影响着幼儿的表达,我们要用适度的语境,激发幼儿有温度的语言。教师的语言是指在语言活动中所说的话语。德国的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慧也曾经指出:“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上海特级教师应彩云说:“语言表达是需要情境的,语言也是有温度的。”这都说明了教师的语言应富有情境性,教师应运用情境性的语言引领着幼儿去学习、表达。
1.适度的语境营造为幼儿有温度表达作铺垫
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指南》中指出:“对幼儿讲话时,注意结合情境使用丰富的语言,以便于幼儿理解。教师表达时要注意语气、语调,让幼儿感受语气、语调的作用。”教师用生动形象、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营造出相应的语境,激发幼儿倾听的兴趣,促进了幼儿语言的理解。这种有语境的教师语言更易被幼儿接受与模仿,从而不断推进幼儿园语言能力的提升。活动中,教师用抑扬顿挫的语调,声情并茂的方式讲述了小兔从对蔬菜的不接受、期待、津津有味,让幼儿情不自禁。
语境适度而言怡于发: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都说“人小情多”,面对幼儿,我们要“以情动人”,用赋予情感的语言去感染幼儿,让他们有感情的说。活动中利用兔妈妈面对满园青菜、萝卜、蘑菇时的兴高采烈和为宝宝做美食的满怀期待的情绪描述,自然地激起了幼儿回忆日常生活中妈妈辛辛苦苦准备的没事,烘托出青菜、萝卜、蘑菇的美味。有了这样的铺垫,在接下来的为哄兔宝宝吃蔬菜环节,孩子们自然地投入妈妈的情感中。
2.问题互动语境设置,促进幼儿语言表达的效度
问题是语言活动的重要部分。教师对于语言活动中的问题情境进行.有效设置,能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掌握活动内容,拓宽思维,培养幼儿积极主动地学习态度。
推进式的问题情境:我们要根据语言活动的内容和目标,精心设计问题情境,有计划、有递进地抛出问题,让孩子随着问题情境的推进,思维不断延伸,顺水推舟式地完成活动目标,促进语言表达的有效性。
如“活动”中,我们把问题分成了三个层次,进行了推进式的问题情境设置:第一层次(萝卜):“妈妈端着萝卜来到小兔子面前会怎么说呢?”让幼儿随意说,愿意说。第二层次(青菜):“小兔子说‘我想知道它长的怎么样的?’”重点描述外形;第三次层次(蘑菇):“我还想知道它是什么味道的?”请幼儿增加味道的描述,尝试完整连贯描述。
悬念式问题情境: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孩子的好奇心强烈,对于不为所知的事物、事物,有着与生俱来的探知欲。语言活动中教师巧妙地设置有悬念的情境,给予了幼儿想象空间,促进了语言的逻辑性。
中班语言活动中“语境”的设置,充分调动了幼儿学习语言的热情,使语言学习和表达更有趣味性。多种情境下,充分调动了教师与幼儿、教具与幼儿的互动,让幼儿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自主的学习、表达!
参考文献: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人民教育出版社.[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
第二篇:肢体语言在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肢体语言在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在小学的英语教学当中,恰当、合理地运用肢体的语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一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领域,肢体语言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于实践教学中的表现尤为突出。在本文中,笔者与小学英语教学的实际工作联系起来,对如何有效地运用肢体语言来辅助单词、句子、课文教学进行了分析。
什么是肢体语言教学?肢体语言教学指的是运用了全身反应法的教学。全身反应法是美国的一位著名的心理学教授创建的,它注重的是运用行为来配合语言,有利于说话的人思想的表达。这位教授认为第二语言的学习应该运用学习母语的方式,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不是有问题马上就要回答,通常可以运用肢体的语言来表达;在母语学习当中肢体语言的使用,也可以用在第二语言的学习当中。尤其是对小学的英语教学而言,小学生由于刚接触到英语,他们对自己的母语还没有产生深刻的体会,但是对于肢体语言接触得还是比较频繁的。所以,在英语学习中,肢体语言的运用比母语的运用更加深刻。
通常情况下,英语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会用上许多肢体动作,从上课铃声响起到走进教室的时候起,老师的面部表情与肢体动作就开始发挥作用了。笔者结合自己在课堂上课的实际经验,总结了一些肢体语言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方法。
一、运用肢体语言辅助词汇教学
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有它的独特性,在完全使用英文进行教学的环境中,英文与中文也存在很大的不同,比如英文不像中文那样,有形声字、象形文字等多种的理解方法,英语是比较抽象的,对刚接触到英语的小学生而言,要对英语单词进行理解并记忆下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老师就要运用教母语的方法来教授英文,并且使用表情、手势等肢体语言给学生解释单词或是词组的意思。
比如在教到newspaper这个单词时,英语老师可以在读单词的时候做出读报纸的样子,学生也跟着边做动作边读,调动起不同的感官,使记忆加强;再比如
教rabbit这个单词时,可以做出兔子跳跃的动作;教bike的时候,可以做出骑自行车的动作等。老师在带领学生对生词进行巩固教学时,运用肢体语言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巩固jump,run,sleep等单词的时候,老师可以让一个学生做跳的动作,其余他的同学念jump;让一个学生做跑的动作,其他同学回答run;让一个学生做睡觉动作,其他同学回答sleep。再比如在教一些动物的单词时:cat,dog,pig,fox,duck,chick时,英语老师先用图片展示这些单词所指的动物,然后一边朗读单词一边模仿这些动物的外表形态,再让学生来模仿。老师先演示给学生看,两只手合在一起,左边拍一下,右边拍一下,在拍的同时有节奏地读cat,cat,然后老师再将两手的手指打开,由内扫向外,配合嘴里发出喵喵的叫声,把这些动作串联起来。这样一来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而且学生也加深了对单词的记忆。在学dog这个单词时,也可以采用同样的方法,老师拍手的同时读单词,用双只手做狗耳朵的模样放到头的两边,并且在嘴巴里面发出汪汪的叫声,之后那些动物的单词都可依此类推。此种英语单词的学习方法,可以将所以学生的注意力都吸引到课堂中来,并参与其中,学生对所学单词的记忆达到了想忘都忘不掉的程度。
二、运用肢体语言辅助句子教学
在小学英语的教学中,句子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语音语调的教学。老师常常会运用手势,对音调的上升与下降做出表示。比如,老师用手臂的上扬来表示升调,手臂向下来表示声调下降,这样就形成了固定的模式,学生看到英语老师的手臂是向上还是向下,就知道这一句读作升调还是降调。例如,在读到“Would you like a pie?”这个句子时,老师在带读到pie这个词时,手臂斜着向上,学生便知这个时候要读作升调了,朗读的时候就会对声调加以注意,在朗读了几遍以后,老师再加以讲解,在读一般疑问句时,句子的末尾应使用升调,这就使学生更加深入理解到一般疑问句与升调之间的关系。同样的道理,一些回答,例如“No,I can’t.”“No,I don’t.”需要读降调时,老师手臂向下来告诉学生要读成降调。肢体语言不仅能用来表示句子中的升降调,还能用来表示句子中的重读。比如“I like dogs”,为了强调“dogs”,有的老师会在朗读时,头重重的点一下,告诉学生这里需要重读。
三、运用肢体语言辅助课文教学
在小学的英语教材中每一课的内容都配有卡通动画,这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对话的表演与对话的模仿十分有必要。老师不但要重视学生的声调、发音、和句子的准确性,还要关注到学生的肢体语言的表达,有的时候甚至关注到表情是否到位。例如:如果在课文中出现某人收到礼物,可以加以惊喜的表情,某人摔倒之后发出“ouch”的声音时,可以加以皱眉的表情。在表演课文时与人告别说“goodbye”时,可以加上挥手的动作,这些都能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再比如课文中同时出现远处与近处的东西时,在读到“What’s this”和“What’s that”时能用手所指方向,就能让学生能够清楚明了。假如学生可以理解到这些肢体语言,则能明白这些词汇所包含的意思,所以说肢体语言跟说话的内容是密切相关的。
肢体语言在小学的英语教学中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在无法运用语言进行阐述的领域,肢体语言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有着突出的表现。肢体语言的教学辅助不但有利于学生理解英语知识,还可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英?Z情境,融入学习英语当中。通常在进行肢体语言的课堂活动时,学生都是很专注的,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老师与学生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英语的课堂教学中,将语言的教学与肢体语言的教学结合起来,可以使小学英语的教学效果得到更好的提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英语的课堂教学中,使用肢体语言进行辅助教学,不但可以帮助小学生加强对语言知识点的理解,还可以营造更好地学习英语的课堂氛围。有效地运用肢体语言去辅助单词、句子、课文的教授,且与有声语言结合起来,才能高效地完成英语教学任务,让小学的英语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活泼。
【作者单位:昆山花桥国际商务城花溪小学 江苏】
第三篇: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语境的运用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语境的运用
摘要:高中英语教学中,如果将词汇和语境有效地结合,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课堂中强调语境渗透,发挥词汇的直接学习和间接学习的优势,将语言语境和情境语境相结合,深刻理解听到话语的意义,活学活用词汇。
关键词:词汇教学;语镜的运用;语境的作用
语境的定义:语境的英语对应词是context。“Context”最初只指某个词句的上下文,如今它的含义被扩展成“语境”即语言使用的环境。
语境这一概念最早由英国人类学家B.Malinowski在1923年提出来的。他将语境分为两类,一是“情景语境”,一是“文化语境”。也可以说分为“语言性语境”和“非语言性语境”。语言性语境指的是交际过程中某一话语结构表达某种特定意义时所依赖的各种表现为言辞的上下文,它既包括书面语中的上下文,也包括口语中的前言后语;非语言性语境指的是交流过程中某一话语结构表达某种特定意义时所依赖的各种主客观因素,包括时间、地点、场合、话题、交际者的身份、地位、心理背景、文化背景、交际目的、交际方式、交际内容所涉及的对象以及各种与话语结构同时出现的非语言符号(如姿势、手势)等。
一、目前高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新课程改革以来,一方面新的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对高中生词汇的要求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要求词汇教学更注重对词汇所承载的深层涵义的理解;另一方面,近年高考英语阅读量的不断扩大,对阅读速度要求的不断提高也对高中英语的词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然而,本人调查发现,许多高中教师在词汇教学中忽视语境。喜欢完全脱离句子和课文,孤立地讲解词义,把词汇教学弄成词典搬家。这不仅不能使学生理解单词的真正含义。而且会使学生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那么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获得大量的词汇呢?本人认为在语境中进行词汇教学,充分重视语境的作用,是提高词汇教学效果的有效策略之一。因为将语境理论运用到英语词汇教学中,能使枯燥的词汇学习变得生动有趣,能帮助学生全面理解词汇的含义。促进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二、语境在词汇教学中的作用
在词汇教学的实践中,语境可分为一般语境和具体语境。一般语境指的是关于某篇课文主题的自然、社会、文化背景知识:而具体的语境可以看作是词法、句法和语篇方面的信息.俗称为上下文。具体语境可以帮助解释词汇的外延意义,内涵意义或语用意义,一般语境可以帮助人们理解词汇的社会文化意义。
1、利用具体语境帮助学生理解词汇的外延意义。词汇的外延意义也就是词汇的概念意义,是词义的核心。一词多义是语言的普遍现象。那么我们碰到这种现象时该如何确定词义呢?这就必须通过具体语境,领会其外延意义的差别。
2、利用具体语境帮助学生理解词汇的内涵意义词汇的内涵意义指的是词的隐含意义,是词在人们的头脑中引起的情感联想。英语的同义词极为丰富,那如何辨别同义词呢?这就要借助于具体语境。去体会其内涵意义的不同。
3、利用具体语境帮助学生理解词汇的语用意义什么是词的语用意义呢?语言运用者在一定的语用目的支配下,在语言运用过程中。以语境或上下文作为参照而赋予一个词的临时意义。能否准确地理解词汇的语用意义也取决于对具体语境理解的正确与否。
4、利用一般语境帮助学生理解词汇的文化意义胡文仲先生曾说过,“只学习语言材料,不了解文化背景,犹如只抓住了外壳而不领悟其精神。”如果不了解词汇丰富的文化内涵,就不能理解词汇的真正含义。如英汉中的颜色词,中国人喜欢red,因为它象征着喜庆、吉祥、好运、兴旺等,如be red andexpert(X~X专),red flag(红旗)。但是英美人眼中的“red”往往是伤心和可怕的东西,因为红和鲜血的颜色一样。容易联想到车祸、灾难、凶杀、血战等,如red for danger(;~祥之兆),red hands(沾满鲜血的手)。因此,在英语词汇教学中,教师除了传授基本的词汇知识之外,还应该让学生养成借助于一般语境掌握词汇的文化意义,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
5、利用语境帮助学生提高猜词能力近年来高考阅读理解越来越重视对考生猜词悟义能力的考查.所以在词汇教学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养成利用各种语境提示来猜测词义的习惯。
(1)根据定义或解释说明猜测词义。一些常见的引出定义的标志性词语有be,mean,refer to,define等。
(2)根据举例猜测词义例子语境能够提供猜测生词的重要线索,往往运用冒号或者for example.such as等引出。例如:AIIthe fumiture had been completely removed SO that not a single tableor chair was tO be seen.通过列举的“table”和“chair”推测出“furni.ture”意为“家具”。
(3)利用常识和上下文相关信息来推断词义。如:Mark got on the motorbike.1 sat behind him On the pillion and we roared of intothe night.根据上下文相关信息及摩托车相关常识,可以推断出“pillion”意为“后坐”。
(4)根据对比关系猜测词义。能体现对比关系的词汇有很多,主要有but,yet.however,while,instead等。如:Written languagetends to be static while spoken language constantly changes.由上例中的while,表明tends to be static与changes形成对比,从而猜出static为“稳定的”意思。
总之,利用语境进行词汇教学,可以把帮助学生选择恰当的词汇表达自己的意图和思想,提高学生运用词汇,用英语的综合实力,那才能让学生学的生动,学的有效,也才能理解其确切的、完整的意义。
第四篇:幼儿语言教育活动中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
幼儿语言教育活动中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
在幼儿园的语言教育活动中,提问的使用虽然十分广泛,但在提问的设计中还存在大量的问题。如:提问的时机不当;提问设计过于简单,缺乏启发性与思考的价值;提问不注意幼儿的年龄特点、理解能力和认识水平,深浅不适度;提问的创造思维较少;没有围绕教学目的或重点来进行;提问之间缺乏合理的关联与推进梯度等等。解决上述问题,很重要的是需要把握好语言教育活动中提问的“点”与“序”。本文旨在对这些问题做初步的探讨,以提高幼儿语言教育活动中提问的有效性。
一、提问“点”的设计
学新知识之前,应通过设置问题诱导幼儿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发现知识的生长点;新课中应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幼儿的认知水平,把教材划分为若干个问题,引导幼儿主动去理解内容,迁移经验,当幼儿思维受阻时,要抓住关键处设问,给幼儿指出思维的方向,指点迷津,疏通障碍,使幼儿的思路畅通。同时要通过启发性提问,教给幼儿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另外,还要找准拓展点,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因此幼儿教师的提问设计,不仅应着眼于提高幼儿知识的“存量”,更应当促使他们能驾驭知识的“流 量”、“变量”,从而达到“增量”。1.在新旧知识的联系处设点
幼儿学习新知识需要旧知识的支撑,在新旧知识的联系处提出问题,有利于帮助幼儿建立起知识间的联系,更全而地理解新知识。如在《小猴卖+0;》中,教师先出示“0"形状,请幼儿猜一猜这是什么东西。这一问,马上就把幼儿的已有经验调动起来,他们有的说是鸡蛋,有的说是游泳圈,也有的说是数字o}}}„教师接着又提了一个问题:“小猴卖‘o0,谁会来买?买来干吗洲这就又引起幼儿对新知识的思考。
2.在关键处设点
所谓的关键点有两层意思:一是指本次语言教育活动的重点,二是指幼儿语言学习的难点。所谓重点,往往是那些孩子们学习作品内容、理解体验作品经验和迁移作品经验的环节。所谓难点,既包括新出现的知识难点,也包括虽已学过却又似懂非懂的知识点。如在《萝卜回来了》的故事中,教师提问:“故事中都有谁?萝卜到了哪些小动物的手上洲“为什么小兔子送给别人的萝卜又会回来了呢洲这样的提问,不仅能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而且引导幼儿从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属于在重点处设计问题。《秋天的树叶》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教师先让幼儿欣赏全文,然后提问:“听了散文,你想到了什么洲“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洲!2〕这样的问题属于幼儿思考的难点。
3.在幼儿的思维转折处设点
人的思维总要受到现实生活和个人经历的影响,所以常规思维大多是顺向思维。而事物本身又往往具有多而性,这对于涉世不深的幼儿来说,有时是不容易理解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幼儿思维转折时,给予点拨。在上《乌鸦喝水》时,用投石子的方法喝到水已经成为惟一的答案,但教师及时引导幼儿作思维转折,问幼儿:“假如是乌鸦生活在城市里,还会想到哪些好办法?”孩子回答:“把石头放到水里,水就弄脏了,喝了不卫生,它会找根吸管,这样轻轻松松就能喝到水了。”
4.在容易引起联想、想像处设点
如语言课上,教师给小朋友讲《鸡和小鸭》这个故事,当讲到小鸭不小心掉入一口枯井时,老师就让小朋友想个好办法救救小鸭子。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七嘴八舌地说开了:“让小鸡去把小鸭的妈妈找来。”“打110电话让警察叔叔来帮忙。”“放条长绳子下去把小鸭子拉上来。”“在枯井里灌满水,小鸭子就会游上来。”}3〕小朋友想出了多种不同的解决方法,这些答案与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是分不开的,同时也是教师具有启发性的提问,为幼儿设置了一个特定的环境,在发展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进一步培养了创造能力。5.在幼儿的疑问处设点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幼儿有了疑问就会产生求知欲,就非要弄个水落石出不可。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善于根据幼儿的反应,在幼儿感到迷惑不解时,及时给予解答,或帮助幼儿对问题做一梳理,或补充相关的一些问题,使幼儿在活动中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探求状态。例如,《动物的伞》中,有个幼儿问:小鸟和蚂蚁都找到了伞,动物园的其他动物,怎么办?教师及时对这一问题进行确认和补充:“对呀!我们来帮助它们想想办法,找到自己的伞吧。”
二、提问“序”的设计
系统论有个重要原理:“任何事物越是有序化,其效能就越高。”语言教育活动中提问“序”的设计,是指教师根据一定的原则,运用一定的方法对其所提的前后问题之间相互关系的设计安排。提问的设计过程中,教师应该做到心中有幼儿,遵循幼儿的认知规律、思维规律、心理发展规律以及语言教育教学规律,设计出既适合幼儿实际情况又符合活动目的的有效的“序”,才能使提问针对性强,有效性强。语言教育活动中提问的“序”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1.掘进式推进
这种类型的提问,就像一根锁链,每个问题都是锁链上的一个链环,它承前启后,前后勾连,环环相扣,步步深入,不断拧紧幼儿思维的发条,加深对于思维对象的认识。如小班语言教育活动《太阳感冒了》,教师连续问了三个问题:CD这两天太阳公公都没有出来,它怎么了?⑦太阳公公怎么会生病的?(3)太阳公公病好了以后还敢吃冰激凌吗?吃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这些步步深入的问题,不断点燃幼儿思维的火花,实现促进幼儿发展的目的。2.拱月式推进[4] 这种推进方式,是许多小问题环绕一个大问题,一个大问题统领许多小问题。小问题本身可以互不相关,相对独立,但却分别与大问题紧密扣合。如儿歌《粗心的小画家》是我印象比较深的一堂语言教育课,在这堂课上,老师用直接导入开始了这堂课: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学一首儿歌《粗心的小画家》。这首儿歌里有好多小动物,但是这些小动物与我们平时所看见的小动物们有些不一样。请小朋友们仔细听,等会儿老师有问题要问你们的。老师先给小朋友们读一遍。”教师绘声绘色地读,然后开始分析作品。(略)师幼对话的几个小问题是并列的关系,都是为了烘托后而的一个大问题:“丁丁把小动物们都画错了,是个粗心的小画家。” 3.发散式推进
用这种提问推进的形式,主要是引起幼儿思路的多样变化,拓展其创造性思维。如在《小松鼠的尾巴》故事教学中,教师问:小松鼠真能干,能用它的大尾巴做好多事情,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幼儿作发散性思考涛天:遇小鸡尾巴挡雨;夏天:遇蜗牛尾巴扇风;秋天:遇小兔尾巴扫叶;冬天:遇小猫尾巴保瞪。教师再接着问:小朋友们想一想,小松鼠的尾巴还能干什么呢?又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提问虽只属于语言教育活动中的一种教学方式和手段,其中却蕴涵了大学问,用得好就事半功倍,反之则事倍功半。幼儿教师要不断强化提问意识,优化提问设计的策略,让提问能发挥出更大的教育作用。参考文献: 姚芸.小提问,大智慧—优化幼儿语言教学中的提问.基础教育研究「J] }2006,(12).蒋晨.浅谈幼儿语言教育活动中的提问方式.早期教育[J] } 2008,(8).王青.中学地理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07硕士学位论文.
第五篇:汉语语境中道歉语言的限度
汉语语境中道歉语言的限度
曾仕强说过:中华民族是一个不道歉的民族,也是一个不接受道歉的民族。看似一句很极端的话,很多人却深有体会,因为在汉语语境中,道歉语言是有限度的,我们都深知,“对不起”,“不好意思”,“实在抱歉”,“我的错”这样的语言不能多说,否则它将失去原有的力度,就像“狼来了”的故事一样。
在篮球场上,带球队员突入对方篮下,一个三步上篮,对方防守队员跳起盖帽,结果打在对方手上,这时候对方举起双手,说了声:“我犯规。”被犯规的队员自然也就不太计较,因为“我犯规”在篮球场上就相当于道歉的意思。排球场上,二传手给主攻手传球,结果不慎将球传到对方网口,致使主攻手跳起却摸不到球,这时候二传手举起手,说了声:“我的。”本方的主攻手自然也就不太在意,因为“我的”在排球场上也相当于道歉之意。如果该道歉的一方不愿开口,那么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两个篮球运动员开始做各种小动作,互相拉扯,最后不断升级,导致暴力冲突;而两位排球运动员也开始窝里斗,比如主攻手消极比赛,故意证明二传手的传球就是不到位。从这个角度看,道歉总是比不道歉要好。
道歉作为一种语言形式,绝对无法达到“一笔勾销”的结果,这是很多现代中国人忘记的地方,他们会说:“我不是道歉了吗?为何还要整我?” 这是中华民族的一种思维方式,与西方不同,各位只要看看古装电影,就会发现,很多古代中国人生生世世都在做一件事:复仇,而道歉语言对于化解复仇心理来说,仅仅是杯水车薪而已。在中国人的思维中,道歉的意思,就是表示自己“不二过”,不再犯同样的错误,我们的原则是“事不过三”,因为“三衰而竭”了。可以允许对方犯一次错误,最多犯两次,可是第三次还是犯同样的错误,我们就无法容忍了,屡错不改,然后妄图用道歉语言来弥补,这是一种十分不识趣的方式,在中国人的思维里,其实是一种贪小便宜的心理。当一方总是试图这样做时,对方也会有样学样地“回敬”一番,然后假惺惺地道歉完事,最终仍不利于矛盾的化解。
道歉绝对不能代替弥补行动,道歉也不是弥补行动的结束,而仅仅是开始。既然道歉表示“不二过”,那么弥补行动的第一步就是不犯同样的错误,即是再次犯错,也是别的错误,如果因为自身能力问题,也要让对方感受到,自己正在努力地避免犯同样的错误。其次,开始真正的弥补行动,即将自己置于一个受道歉或者受感谢的位置,比如为对方做点好事,让对方感到“不好意思”,或者十分感激,通过另一件事,弥补对方刚才吃亏的心理失衡,或者让对方尝到更多的甜头,而自己以吃亏的方式弥补刚才的失误,否则,明争暗斗的局面仍会持续下去。善于为人处世的人常常会通过这种方式“化敌为友”,或者同上司搞好关系,就是因为当自己犯错时,有足够的理由为对方做好事,不必有“走后门”、“贿赂”、“拍马屁”之类的顾虑。
因此,在汉语语境中,道歉语言仅仅是一个先导,真正的道歉,是用实际行动去表示自己“不二过”,并且通过另外的事情给与对方更多,以达到调整双方的心理平衡的行动,是一门行动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