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江苏省涟水县红日中学2014届九年级化学全册 2.3 自然界中的水(第2课时)教学案
2.3 自然界中的水(第2课时)教学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水污染的因素和水净化的基本方法;
2、知道过滤操作的目的,学习过滤的基本装置和操作方法。
3、了解硬水与软水的区别、鉴别方法及硬水的软化。
二、教学重难点
水的净化方法及过滤操作。
三、学习与交流
1、纯净水是_ __色、_ __臭、清澈透明的液体。而自然界中的河水、湖水、井水、海水等天然水里含有许多_ __和_ _杂质,因此常呈浑浊。
2、蒸馏水食盐水怎样区别?
3、区别硬水与软水?
4、水的净化方法:
(1)、静置沉降
(2)、吸附(3)、蒸馏(4)、杀菌(5)过滤:
原理: 装置:所用仪器有、、、。
其中玻璃棒所起的作用是。
过滤操作中要注意哪些事项:
一贴: 二低:
三靠:
5、天然水需净化才能饮用。自来水厂净水流程:天然水需净化才能饮用。下面是自来水厂净水流程:天然水 → → → → →。
四、典型题例
10..右图为学生进行粗盐提纯实验过程中过滤操作的示意图,试回答: ⑴写出仪器名称:①_____,②_____; ⑵漏斗中液体的液面应该____(填“高”或“低”)于滤纸的边缘; ⑶过滤后若发现滤液仍旧浑浊,请分析原因: ①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
五、达标检测
1、过滤时,玻璃棒引流液体,末端要()
A.指向漏斗中心 B.悬空 C.紧靠一层滤纸的一边 D.紧靠三层滤纸的一边 5、2004年底,东南亚地区发生了罕见的海啸灾害,为防止疾病传染,需对河水处理后方可饮用。常用的措施有:①加热煮沸;②消毒;③净水;④自然沉降,较合理的顺序为()。A.③①②④ B.④①③② C.④③②① D.③①④②
6、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通过多种途径可以使水得到净化。下列方法得到的水最纯的是()。A.吸附 B.沉淀 C.过滤 D.蒸发
7、用硬水洗衣服,既浪费肥皂,还洗不干净。生活中要使硬水软化,可采用的方法是()A过滤 B煮沸 C吸附 D搅拌
8、下列方法中不可用于区别蒸馏水和硬水的是()
A.水蒸干后有固体剩余的是硬水 B.加入肥皂水,产生泡沫少的是硬水
C.测密度,密度大的是硬水 D.尝一下,有咸味的是硬水
9、纯水清澈透明,不含杂质,而硬水含较多可溶性钙和镁的化合物。现有两瓶水样,分别为纯水和硬水,请你参与小雯同学对水的探究,并回答有关问题:
(1)利用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方法可净化水,其中能降低水的硬度的是 ;(2)区别纯水和硬水的方法有多种。小雯采用的方法是:分别取样于蒸发皿中,加热蒸干,有固体析出的是硬水。
请你设计另一种方法(简述步骤、现象和结论): ;
第二篇: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高沟中学九年级政治全册 课时2 艰苦奋斗 走向成功学案
课时2 艰苦奋斗 走向成功
班级:姓名:学号:
自主学习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前所未有的伟大事业。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需要的精神。
2、艰苦奋斗,是一种奋发向的、的工作作风和
生活作风。
3、全体人民要有、,继续发扬、、的优良传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合作探究
1.说一说:发扬艰苦奋斗和重要性和必要性?
2.查一查:两个务必的内容是什么?
3.交流:教材中提到李某这种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4.交流:针对自己和本班的实际情况,谈谈如何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传统?
达标巩固 1.“不要把浪费当成潇洒,你挥霍的是一种修养;不要把节俭看成尴尬,你培养的是一种
美德。”这一名言对我们今天树立正确荣辱观的启示是
1()
A.艰苦奋斗,厉行勤俭节约B.遵纪守法,反对违法乱纪
C、诚实守信,反对见利忘义D.辛勤劳动,远离好逸恶劳
2.一位中学生的“青春格言”是:所有成功的门都是虚掩着的,不过这虚掩着的门不会自动打开请你人内,而是靠你的双手用力才能把它打开。这给我们的启示是()A、机遇是成就任何事业的关键B.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C、只要付出就能成功D.个人努力是获得成功的唯一条件
2.外套要捷克·琼斯的,裤子要阿迪达斯的,鞋子要耐克的„„动辄成百上千元一件的名
牌服饰成了眼下一些中学生追求的目标。这些中学生对名牌服饰的追求说明()
A.青少年陈旧观念少,最具创新活力B.中学生已将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彻底丢弃
C、艰苦奋斗只在一定年龄阶段的人群中值得提倡
D.必须在中学生中切实开展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教育
4.如今经济发展了,生活条件好了,校园里开始出现了一些学生相互攀比、超前消费的现
象。对此有关专家认为,社会需要一个双向的“希望工程”,既让贫困的孩子能上学,又让
富裕的孩子能吃苦,这是因为()
①只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任何事情都能办成②艰苦奋斗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自身健康
发展的客观要求③任何事的成功和理想的实现,都是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④艰苦奋斗作为一
种精神,一种生活态度,是任何时候都要提倡的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5.下列能够体现艰苦奋斗民族精神的有()
①青藏铁路精神②抗洪精神③长征精神④红旗渠精神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6.“铁人”王进喜有句名言“宁可少活二十年,也要拿下大油田”;大庆的第二代“铁人"
王启民也有句名言“宁可把心血熬干,也要保持油田稳产高产”。这两句话体现了()
①他们都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担负起历史赋予的责任②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③
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创业精神④艰苦奋斗是特定时代所特有的精神A.①③B.①③④
C.①②③D.②③
7.七十年前的长征,其行程之长、路途之险、困难之巨,古今中外,闻所未闻。然而,红军战士在极端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怀着必胜的信念,发扬长征精神,最终胜利到达陕北根
据地。这表明()
①长征精神体现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②长征精神是艰苦奋斗精神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新时期的发扬光大③一部红军长征史,就是人民军队的艰苦奋斗史④艰苦奋斗是成就事业必
不可少的精神力量和崇高美德A.①② B.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8.我们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缅怀革命先烈,就是要大力弘扬红军长征的艰苦奋斗精神。这是因为①艰苦奋斗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保证
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伟大事业需要崇高精神的支撑③为了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为了实现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我们还需要进行长期的艰苦奋斗④发扬艰苦奋
斗的精神才能够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④D.①②③④
(1)给合社会主义荣辱观,谈谈你如何看待上述两幅
画面中的现象。
(2)有人认为现在提倡画面一的做法过时了,对此,你是怎样认识的?
第三篇: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高沟中学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4课时 自觉服务社会学案
第4课时 自觉服务社会
1.一部感动得多少人热泪盈眶的电影《背起爸爸上学》,说的是一个16岁的农村少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师范学校,面对着瘫痪在床无人照顾的父亲.无奈之下.背着父亲走进校门,开始了漫长而艰辛的求学之路。电影的寓意说明()
①对于人的成长来说,承担责任,是自尊自信的具体表现
②承担责任是自立自强的必须选择③承担责任是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④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就会有什么样的回报
A.①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2.我们在社会生活当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每一种角色往往都意味着一种责任。作为学生,你的主要责任是()
A.萍水相逢,扶危济困B.忠诚,互助,互谅
C.遵守学校的纪律,完成学习任务,D.维护正义、热爱和平、保护环境
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要尽到社会责任就要:()
①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观念②维护国家的尊严
③主动为国分忧,勇担重任④积极参与各种公益活动
A.①②B.①②③C.①④D.①②③④
4.人在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复杂的社会现象,需要做出各种选择。为了保证做出正确选择我们的做法是()
A.明辨是非善恶,积极同丑恶现象做斗争,把握好自己生活的方向
B.看别人是怎么选择的,别人怎么做,我就怎么选
C.看对自己是否有利,只要能符合自己的利益即可
D.听听“哥们”的意见,怎么讲义气,就怎么做
合作探究
1.我们中学生如何做到自觉服务社会?
达标巩固
1.“你不奉献我不奉献,谁来奉献?你也索取我也索取,向谁索取?”“辛苦我一个,方便千万家。”全国劳模徐虎这些朴实的话语,说明他有()
A.崇高的理想B.顽强的毅力C.强烈的社会责任感D.永不服输的精神
2.要成为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必须()
A.孝敬自己的父母,对父母的话百依百顺B.遵纪守法,认真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
C.遵循自己的标准做事,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D.提高学习成绩,只要把学习搞好就行
3.下列行为中有责任心的表现的是:()
①知错就改②孝敬父母③我行我素④见义勇为⑤讲哥儿们义气
A.①③④B.②④⑤C.①②④D.①②⑤
4.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在农村扶贫开发、城市社区建设、环境保护、大型活动、抢险救灾、公益活动等领域形成了一批重点服务项目,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奉献社会是()
A.志愿者的责任B.为了让更多的人关注你,赢取社会资本
C.别人对我的希望D.为了承担社会责任、帮助他人、提升自身价值
5.今年暑假,你所在的社区将组织社区中的学生开展市民学英语活动,你被请去做一名小老师,教社区居民学习外语。对于这一邀请,正确的做法是()
A.很犹豫,因为你暑假里已经有了自己的安排 B.拒绝,因为你要用这个时间复习功课
C.接受,去敷衍一下,反正这些人也学不会外语D.接受,并做好认真的准备
6.法国哲学家萨特说过:人从他被投进这个世界的那一刻起,就要对自己的一切行为负责。这句话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A.人不论年龄大小,都要承担一定的责任。B.所有人都要对社会上所有行为负责。
C.每个人生活在社会中,都会承担全部社会责任。D.没享受权利,就不承担社会责任。
7.下列选项中能够体现公民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有()
①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②努力干好本职工作,为社会多做贡献
③依法服兵役④参加各种军事活动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8.小明有一本很有价值的参考书,其他同学想买都没有买到,小明应该()
A.拿出来给几个要好的朋友看B.自己一个人使用,这样可以提高自己的成绩
C.拿出来和同学们一起分享 D.只给成绩比自己差的人看,不能给成绩比自己好的人看
探究与实践题
9.“感动中国——2005人物”获得者洪战辉有着这样的经历:12年前,当洪战辉只有12岁的时候,犯有间歇性精神病的父亲捡了一个弃婴。母亲离家出走,养育这位捡来的小妹妹,成了自己还是个孩子的洪战辉的责任和义务。多年来,他小小年纪,饱尝艰辛。如今,他上大学了,依然把妹妹带在身边,一边读书,一边照顾年幼的妹妹,靠做点小生意和打零工来维持生活。“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一个艰难的环境磨砺了洪战辉的坚强,成就了他的伟大,他有一股男儿当自强的精神,有一种敢于承担社会责任并历经艰辛,百折不挠的勇气。在他身上,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1)结合课本知识,试分析洪战辉在生活中担任了哪些角色?各承担了什么责任?
(2)结合材料,谈谈洪战辉的事迹给你什么启示?
第四篇:江苏省涟水县红日中学2013-201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1.2 声音的特征(第1课时)教学案
1.2 声音的特征(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⑴知道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
⑵了解音调的高低跟频率的关系,响度大小跟振幅关系,了解不同的发声体的音色不同。
⑶知道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⑷通过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并训练学生学习用物理语言表达结论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乐音的三要素,音调与频率关系,响度跟振幅关系,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归纳得出结论。
三、学习与交流
[探究]响度跟什么因素有关?
想一想:敲鼓时,要使鼓声更响,你会怎么做? 猜一猜:鼓声的强弱可能与鼓面振动的幅度有关 设计:设计一种能显示鼓面振动幅度的方法 [探究]音调跟什么因素有关?
①把钢尺紧压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
②使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短一些,注意观察钢尺振动发声时振动得快慢及声音的特点. ③使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较长一些,再次拨动,注意要使钢尺两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得快慢和发出的音调.
记录实验得出结论:当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较短时,钢尺振动得较,音调 ;当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较长时,钢尺振动得,音调 .
四、典型题列
1、声音的_______叫做响度,物体振动的_________叫振幅,声音的响度与_______有关,_________越大,响度越大。
2、声音的__________叫音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频率,音调的高低决定于声源振动的_____________,声源振动的______________越高,声音的音调就越高,__ ___越低,声音的音调越低。
3.频率是表示 的物理量,用 来定义频率的大小。
频率的单位是,简称,符号。某人的脉搏是每秒1次,频率就是。
一物体振动的频率是500Hz,它表示。4.如图所示,将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拨动伸出桌面的一端会听到声音,这
说明声音是由于_______产生的;显著改变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与上次相同的力拨动,能够听出声音的_______发生了变化(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五、达标检测
1、在消夏晚会上,男低音放声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下列关于两人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大 B.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小 C.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大 D.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小
2.举一反三:下列四个句子:①这首歌调太高,我唱不上去;②引吭高歌;③她是唱高音的;④请勿高声喧哗。其中“高”字指音调的是()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3.老牛的叫声和蚊子飞行时发出的声音相比较,老牛的音调____,蚊子的音调____;老牛的响度____,蚊子的响度____.
4.女同学的声音比男同学的尖,这是指声音的特征中的。5.关于声音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切振动的物体都会发出声音
B、物体振动时偏离原来的位置叫振幅 C、物体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
D、空气中的声速跟音调无关 6.“高声呼叫”和“低声细语”,这里的“高”和“低”指的是()A.音调高低 B.响度大小
C.音色好坏 D.以上说法都不对
8.、医生用听诊器诊病是因为()A.听诊器能使振动的振幅增加,响度增大 B.听诊器能提高发声体的频率,使音调变高
C.听诊器能减小声音的分散,使传入人耳的响度更大些
D.听诊器能缩短听者和发声体间的距离,使传入人耳的响度更大些
9.向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壶里水位的高低,这是因为()A.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升高 B.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降低
C.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响度越来越大 D.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响度越来越小
10.、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快些从一木梳上划过,再让它从同一木梳上慢一点划过,则两次所发出的声音()A.响度不同 B.音调不同 C.音色不同 D.三者都不同
六、教学反馈
第五篇:江苏省灌云县穆圩中学七年级数学上册 4.2 解一元一次方程(第2课时)教学案
课题:4.2 解一元一次方程(2)
学习难点:
移项法则的归纳与应用.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一头半岁蓝鲸的体重22t,90天后体重为30.1t,蓝鲸的体重平均每天增加多少?
2、解方程90x+22=30.1时,能否直接把等号左边的22改变符号移到等号右边? 方程90x+22=30.1与90x=30.1-22的差别在哪里?
二、合作质疑,探索新知 问题二:
1、解方程 4x-15=9.2、解方程 2x=5x-21.3、在解方程2x=5x-21时,能否直接把等号右边的5x改变符号移到等号左边?为什么?
概括:将方程中的某些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的变形叫做移项.注意:移项要变号!
三、数学应用,例题讲解
1、解方程x-3=4-x
巩固练习一 找错:
⑴ 6+x=8,移项得 x =8+6(2)3x=8-2x,移项得3x+2x=-8(3)5x-2=3x+7,移项得5x+3x=7+2
巩固练习二 解下列方程: 问题一:
(1)6x – 2 = 10
(2)2xx3
(3)5x+3=4x+7
四、自主归纳,形成方法
学生自主归纳:如何解一元一次方程?
五.反思设计,分组活动
六.课堂小结,感悟收获
通过以上问题,你觉得本节课的收获是什么?
【课后作业】
一、填空
1、在等式2a3b两边都加3,可得等式 ;
2、在等式x21两边都减2,可得等式 ;
3、如果3a5b,那么3ab();
4、如果y2x6,那么y()+6;
5、已知方程①3x-1=2x+1 ②32x1x ③x1233x2 ④713x23x1474中,解为x=2的是方程()
6、方程2x13=x-2的解是()
二、解下列方程 1、6x=3x-12 2、2y―112=2y―3 3、4-3x = 4x-3 4、3x-2 =2x + 1 5、2x-8=3x 6、6x-7=4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