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7)
201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7)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A.培根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赞可夫
2.“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这一观点出自洛克的 A.《大教学论》
B.《教育漫话》
C.《爱弥儿》 D.《普通教育学》
3.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的发展。
A.教育规律
B.教育价值
C.教育现象
D.教育问题
4.“活到老学到老”是现代教育——特点的要求。
A.大众性
B.公平性
C.终身性
D.未来性
5. 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A.教育方针
B.教育政策
C.教育目的D.教育目标
6.全面发展的核心内涵是
A.个性的自由发展 B.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发展 C.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D.学生各门功课成绩均好,不偏科
7.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一规律的反映。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8.“严师出高徒”“棍棒底下出孝子”反映出人们选择教育方式受到下列哪种理论的影响
A.遗传决定论 B.环境决定论 C.辐合决定论 D.心理决定论
9.下列法律中含有规定我国小学生法律地位条款的是
A.《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 B.《教育法》和《教师法》 C.《宪法》和《民法》
D.《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10.奠定了班级授课制理论基础的专著是
A.《普通教育学》
B.《民本主义与教育》 C.《大教学论》 D.《理想国》
11.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课程和工业革命后的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课程属于课程类别中的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综合课程
D.融合课程
12.美国各门课程中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日本的综合活动时间反映出对 在课程中地位的重视。
A.知识
B.能力
C.直接经验
D.间接经验
13.教学活动的本质是
A.认识活动
B.实践活动
C.交往活动
D.课堂活动
14.把两个及其两个年级以上的儿童编在一个班级,直接教学与布置、完成作业轮流交替进行,在一节课内由一位教师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
A.分层教学
B.合作学习C.小班教学
D.复式教学
15.“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某老师把学生的回答的分12个馒头的计算板书出来:12÷3=4(人),12÷2=6(人),12÷1=12(人),12÷0.5=24(人),这一做法体现了
A.巩固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16.“矮子里找高个”、“水涨船高”是一种
A.相对评价
B.绝对评价 C.定性评价
D.定量评价
17.学校德育对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功能即指
A.发展性功能
B.个体性功能 C,教育性功能
D.社会性功能
18.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是 臣习A.教学法
B.沟通
C.教劳结合D.协调
19.如果教育家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须首先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乌申斯基的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做好班主任必须
A.注意观察
B.培养良好的班风
C.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
D.了解和研究学生
20.以实践作业为主的兴趣小组属于
A.技术小组
B.学科小组
C.艺术小组
D.体育小组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21.古希腊把“三艺”作为教育内容,这“三艺”是指
A.四书
B.文法
C.修辞
D.辩证法
E.论语
22.现代教育的特征主要有
A.公共性和生产性
B.公益性和免费性 C.科学性
D.国际性 E.终身性和未来性
23.近代社会引起了教育的巨大变化,其表现包括 A.公立教育系统的建立 B.教育的世俗化 C.初等义务教育的实施 D.教育的终身化
E.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24.我国学校教育层次包括
A.幼儿教育
B.初等教育
C.中等教育 D.高等教育
E.学历教育
25.《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宗旨包括
A.发展基础教育
B.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 C.提高全民的思想道德
D.发展社会主义文化
E.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6.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措施有
A.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重视学生自学能力培养
B.重视学生主体参与课堂,获得体验 C.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针对性教育 D.教育目标要反映社会发展 E.在成熟的基础上引导发展
27.文化发展对学校课程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A.内容的丰富
B.增强国家对课程改革控制权 C.课程结构的更新
D.为课程改革提供物质基础 E.课程改革由受教育者完成
28.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的方法有
A.互访
B.民主评议
C.家长会 D.家长委员会
E.校外指导
29.沟通对于学校管理来说,有如下功能
A.作出判断评价
B.信息传递
C.控制 D.激励
E.情感交流
30.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包括 A.政冶教育
B.知识教育
C.思想教育 D.道德教育
E.心理健康教育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31.课程计划 32.教育研究
33、教学模式
34、教育途径 35.谈话法
四、简答题(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
36.为什么说教育实体的出现,意味着教育形态已趋于定型? 37.简述《学记》中的教学思想。
38.近代教育与古代教育相比较,出现了哪些变化? 39.简述夸美纽斯关于“教育适应自然”的思想。
五、论述题(10分)
40.结合教育实际论述运用表扬与批评、奖励与惩罚应注意的问题。
六、案例分析(10分)
41.下面是一位学生考试后的自我感受,请结合新课程改革,运用教育评价的相关理论,对这一案例中教师的做法进行相关的评析。“试的时候我很紧张,但一想到考完后可以玩电脑游:戏,便好受多了。我认真的做卷子,不知不觉就写完了。老师把试卷发下来做试卷分析,一看,自己是72分,及格了,有进步了,高兴多了。可老师做试卷分析的时候,我和同桌说了扎句话,老师就走过来,说让我、不要太高兴,虽然是72分,但是全班第48名,是倒数第四。我的头立刻低下去,我考的再好也考不过人家,我总是失败,唉!”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夸美纽斯提出“泛智”教育思想。
2.B【解析】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这一观点出自洛克的《教育漫话》。
3.D【解析】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教育问题的发展。4.C【解析】活到老学到老”体现了现代教育的终身性。
5.C【解析】教育目的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6.B【解析】考查全面发展的内涵。
7.B【解析】不平衡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同一个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平衡的,不同方面的发展速度在同一阶段是不乎衡的。8.B【解析】严师”和“棍棒”为外在力量。
9.A【解析】规定我国小学生法律地位条款的是《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10.C【解析】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提出班级授课制。11.A【解析】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课程和工业革命后的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课程属于课程类别中的学科课程。
12.C【解析】日本的综合活动时间反映出对直接经验在课程中地位的重视。13.A【解析】教学活动的本质是认识活动。
14.D.【解析】复式教学是把两个及其两个年级以上的儿童编在一个班级,直接教学与布置、完成作业轮流交替进行,在一节课内由一位教师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15.C【解析】这位教师的做法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16.A【解析】矮子里找高个”、“水涨船高”是一种相对评价。
17.D【解析】学校德育对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功能是指社会性功能。18:B【解析】沟通是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
19.D【解析】班主任首先应当了解和研究学生,这是开展工作的基础。20.A【解析】以实践作业为主的兴趣小组属于技术小组。
二、多项选择题
21.BCD【解析】文法、修辞、辩证法是古希腊“三艺”的教育内容。
22.ACDE【解析】现代教育的特征主要有:公共性和生产性、科学性、国际性、终身性和未来性。
23.ABC【解析】教育终身化是现代才出现的,教育的象征性功能是古代教育的特点。24.ABCD 【解析】我国学校教育分四个层次,包括: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25.ABE【解析】立法宗旨指的是立法要解决的问题或者是需要完成的任务。
26.ABC【解析】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性的措施有: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重视学生自学能力培养、重视学生主体参与课堂,获得体验、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针对性教育。
27.AC【解析】文化发展对学校课程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内容的丰富、课程结构的更新。28.ACD【解析】学校教育可能通过互访、家长会、家长委员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29.BCDE【解析】沟通对于学校管理来说,功能有:信息传递、控制、激励、情感交流。30.ACDE【解析】我国学校的德育内容不包括知识教育。
三、名词解释
31.课程计划:也称教学计划,是根据不同的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学任务,由 刊杂志,以确保思想上的领导权。
(3)在阶级社会里,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是不平等的,反映在受教育权上,是否能接受教育也是不平等的。这种不平等受教育权一般由国家法律明文规定,或由受教育者的经济条件及其他方面的条件所决定。
36.【答案要点】班级授课制是将学生按年龄和程度编成班级,使每一个班级有固定的学生和课程,由教师按照固定的教学时间表对全班学生进行上课的教学组织形式。其意义在于:(1)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教学效率。一个教师可以在同一时间内面对几十个学生施教,使学生获得统一的系统的知识,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
(2)班级授课制有利于学生社会化,又能促进学生互相启发,相互帮助,发挥集体教育作用。(3)有利于严格管理教学,使教学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提高教学质量。37.【答案要点】(1)首先依据教学任务。这指的是每一节课的具体任务。每一节课的教学任务不尽相同,由此需要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2)依据教学内容。就是说,要依据所讲学科的性质和教材的特点来选择教学方法。(3)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学生有自身的学习的认识特点和知识水平,因此,选择教学方法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此外,学校的设备条件和教师的自身教学风格,也影响教学方法的选择。
38.【答案要点】与学校教育不同,家庭教育有着自身的特点,其特点是:
(1)教育内容的生活化。家庭教育不是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而是主要在日常生活中自然地进行的,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2)教育方式的情感化。父母与子女间的特有亲情,使得家庭教育往往比其他教育方式更有力量;情感不管是自觉还是不自觉的运用,不但使子女易于接受,还能受到独有的熏陶和感染。
(3)教育方法的多样化。家庭教育以家庭为单位进行,设有固定的模式,比较自由,家长可以根据自己子女的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进行教育。
五、论述题
39.【答案要点】(1)教育能把可能的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现实的生产力,是劳动力再生产和提高的重要手段之一;(2)教育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
(3)教育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它能够为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4)教育还可以生产新的科学知识、新的生产力。
第二篇:2013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7)
祝您考试顺利通过,更多考试资料可以访问教师资格考试网http://www.xiexiebang.com/teacher/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30分。)
1、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是【D】
A、《中庸》B、《大学》C、《孟子》D、《学记》
【答案解析】:《学记》不仅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中国古代一部典章制度专著《礼记》中的一篇,写作于战国晚期。
2、我国实施的第一个近代学制是【B】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戌学制D、癸丑学制
【答案解析】:《奏定学堂章程》是中国近代由国家颁布的第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推行的系统学制。因光绪二十九年为癸卯年,故又称为癸卯学制。
3、主张“绅士教育”的教育家是【D】。
A、裴斯泰洛齐B、卢梭C、康德D、洛克
【答案解析】:英国教育家洛克在《教育漫话》一节中提出“绅士教育”的观点,这是他针对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子弟的教育而提出来的。
4、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主要是指教育【D】。
A、可以超越社会历史而存在B、不受生产发展制约C、对政治经济有促进作用D、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答案解析】: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对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具有能动作用。
5、“因材施教”这一教育原则的依据是人身心发展的【B】。
A、阶段性B、个别差异性C、顺序性D、不均衡性
【答案解析】:因材施教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注意学生的共同特点,又要照顾个别差异,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尽可能获得最佳的发展。这一原则的提出主要是瞄准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6、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针对教育目的提出【A】。
A、社会本位论思想B、个人本位论思想C、社会效益论思想D、教育无目的论思想
【答案解析】:社会本位论是在19世纪下半叶产生的,代表人物有孔德、涂尔千、赫尔巴特等。其基本观点是主张教育目的应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
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的名言说明教师应该具备【D】。
A、忠于职守的品德B、团结协作的精神C、人际交往的能力D、良好的道德修养
【答案解析】:“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说明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才能更好地影响学生。
8、教师首次被列入“专家、技术人员和有关工作者”类别的文件是【B】。
A、《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B、《国际标准职业分类》C、《教师资格条件》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答案解析】:1958年国际劳工组织出版的《国际标准职业分类》,首次将教师列入了“专家、技术人员和有关工作者”的类别。
9、提出“教师一方面要贡献出自己的东西,另一方面又要像海绵一样,从人民中、生活中和科学中吸取一切优良的东西,然后再把这些优良的东西贡献给学 生”的教育家是【B】。
A、列宁B、加里宁C、苏霍姆林斯基D、陶行知
【答案解析】: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说:教师一方面要贡献出自己的东西,另一方面又要像海绵一样从人民中、生活中和科学中吸收一切优良的东西,然后再把这些优良的东西献给学生。教师应自觉同创始人交流,交流思想,交流经验,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交流中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
10、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的课程是【C】。
A、基础型课程B、拓展型课程C、研究型课程D、发展型课程
【答案解析】:研究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它提供目标与结论,得出结论的过程与方法由考试吧:www.xiexiebang.com一个神奇的考试网站。
学生自己组织、探究、研究。[page]
11、在中国古代社会中,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依据的是【A】。
A、四书五经B、六艺C、七艺D、八股文
【答案解析】:在我国封建社会实行科举考试,教育内容和考试依据为“四书五经”。即《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12、智力是指人们的认识能力,其核心是【C】。
A、注意力B、观察力C、思维力D、想象力
【答案解析】:智力一般是指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能力,思维力是其核心。
13、集体教育和个体教育相结合的德育原则是下列哪位教育家的成功教育经验?【A】
A、马卡连柯B、加里宁C、乌申斯基D、赞可夫
【答案解析】:马卡连柯认为“教育了集体,团结了集体,加强了集体,以后集体自身就能成为很大的教育力量了。”
14、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基本途径是【C】。
A、共青团、学生会组织的活动B、课外校外活动C、思想政治课和其他学科教学D、班主任管理工作
【答案解析】: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有:思想政治课和其他学科教学、共青团和学生会组织的活动、课外校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校会(周会、晨会)和时政学习、班主任工作等,其中思想政治课和其他学科教学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
15、每个学生在所属的班集体中都能找到适合于自己的角色与活动,因此,班集体有利于训练学生的【C】
A、群体意识B、社交能力C、自我教育能力D、合作能力
【答案解析】:班集体是学生自己的集体,每个学生在所属的班集体中都有一定的权利和义务,都能找到适合于自己的角色与活动。因此,班集体是训练班级成员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主开展活动的最好载体。
二、名词解释(本题其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成熟:在教育学中,成熟是指儿童个体生长发育的一种状况,指个体的生理和心理机能与能力都达到比较完备的阶段,即已由儿童成长发育为成人。
2、教育民主化:是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性的否定。一方面,它追求让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另一方面教育民主化追求教育自由化。
3、“心理断乳期”:指13、14岁至16、17岁的少年期,在这个阶段,少年常常因为缺乏认识和准备,被突如其来的身心变化而吓得惊慌失措,有些心理学家就把少年期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
4、研究性学: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page]
三、简答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备课有何重要意义?教师应当怎样备课?
【答案解析】:备课是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备课、上课、课后辅导和评价)中的第一环节,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备好了课为以下环节做了必要的准备工作,有利于下面环节的工作,对整个教学任务做好了准备,有助于完成教学任务。上课前,教师必须备好课,编制出学期教学进度计划,写好课题计划与课时计划。备好课必须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考虑教法。
2、学生品德发展的内部矛盾按性质划分表现在哪些方面?应当怎样解决?
【答案解析】:(1)认识性质的矛盾,是由于学生缺乏道德知识、经验而呈现出认识上的差距或产生的错误思想、行为与道德要求的矛盾。解决这种矛盾,需要向他们反复讲解道德规范,提高他们的理论修养、认识水平。(2)能力性质的矛盾,是由于青少年学生道德能力不强、未能履行道德要求而出差错产生的矛盾。对于这种矛盾必须引导学生注意总结生活经验和加强道德的实际锻炼,通过提高他们的自我控制和道德修养能力来解决。(3)思想性质的矛盾,是由于学生沾染上或已形成某些不良的思想与习气,因而不能遵循或根本不愿遵循道德规范犯了错误而产生的矛盾。对这种矛盾要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引导他们认识自己
思想与行为上的问题与错误的性质、严重程度与危害性,使他们积极而认真地进行思想斗争、自我反省,找出错误根源,悔悟自新,并督促他们努力改正错误,这样才能解决矛盾。
3、简述基础型课程的基本内容。
【答案解析】:基础型课程的基本内容有:(1)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三基”(读、写、算)为中心的基础教养,是中小学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2)它的内容是基础的,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不仅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也注重思维力、判断力等的发展和学习动机、学习态度的培养。(3)基础型课程是必修的、共同的课程,无论哪个学生都要学习。要求很严 格,必须有严格的考试。(4)基础型课程的内容是不断发展的,它随学段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4、如何根据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进行教育?
【答案解析】:(1)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
(2)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上应有所不同
(3)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page]
四、论述题(本题共1小题,共10分。)
结合实践试述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其对教育的要求。
【答案解析】:(1)顺序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的身心发展不仅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顺序性,而且个别过程和特点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顺序性。这个规律要求教育工作者要循序渐进地做好教育工作。循序渐进并不是消极地迁就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而是要向学生不断提出高于现有水平又能使学生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要求,以促进学生的发展。(2)阶段性:是指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表现出不同的年龄特征。所谓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在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这个规律决定了教育工作必须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进行。在教育教学的要求、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上,不能搞“一刀切”,与此同时,还应看到各年龄阶段又是相互联系的,要注意各阶段间的衔接和过渡。(3)不平衡性:是指个体身心发展不是一个匀速前进的过程。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二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根据人的身心不同方面有不同的发展期的现象,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所谓发展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对个体某一方面的训练可以获得最佳成效,并能充分发挥个体在这一方面的潜力。教育教学工作要抓住关键期,以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最佳的效果。(4)互补性:首先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如失明者通过听觉、触觉等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补偿。互补性也存在于心理机能与生理机能之间,人的精神力量、意志对整个机体起到调节作用,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心依然得到发展。这个规律要求教育工作者首先树立信心,相信每一个学生,特别是暂时落后或某些方面有缺陷的学生,通过其他方面的补偿性发展,都会达到与一般正常学生一样的发展水平;其次要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发现学生的优势,扬长避短,激发学生自我发展的信心和自觉。(5)个别差异性:是指个体之间的身心发展以及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之间,存在着发展程度和速度的不同。个别差异首先表现在不同儿童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和水平不同,如有的少年得志,有的大器晚成;其次,表现在不同儿童不同方面的发展存在差异;再次,还表现在不同儿童所具有的不同个性心理倾向上。另外,还表现为群体间的差异。要求教育工作者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别差异.做到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page]
五、案例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2分,共24分。)
1、操场上,一批学生正在打篮球,战况“激烈”。突然两个学生从人群中冲了出来,两人拳脚相加,气势凶猛,经过操场的班主任看到后,并没有立即上前劝阻,而是停在十几米外的地方用冷眼瞅着他俩。大概这两个同学也看到了班主任的神态,就慢慢地停止了他们愤怒的“咆哮”。待他俩过来,班主任默默地看着他俩,直到他们都低下了头,于是班主任开始说话:“瞧你俩刚才的样子,好象恨不得把对方吃了!要不要我在全校同学面前安排一次表演赛呀?”两位同学把头埋得更低了,红着脸说“不要”。班主任看火候已到,就问他们:“打球时发生碰撞、发生吃亏占便宜的事是很正常的,不至于大打出手,有失球星风度,更在同学们面前丢尽面子!我现在不追究谁对谁错,只想问一句,这件事是你们自己处理呢,还是我来处理?”他们互相看了看,说:“自己处理。”于是该班主任让他们商量处理的办法。五分钟后,他俩握手言归于好。整个事情的处理用了不到20分钟的时间。
问题:请你评价一下这位老师为何成功地处理了这场冲突事件。
【答案解析】:这起学生冲突事件处理效果比较好的原因就在于:(1)解决问题的速度快;(2)学生认识自身行为的深刻程度较好;(3)把矛盾交给矛盾发生的主体双方自己解决,培养了学生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反思以往在处理这类问题的时候,总是先问谁先出手,以辩出个谁对谁错来,孰不知这样一来,教师自身在不知不觉中被套进了冲突的漩涡,学生相互推诿责任,相互指责,不从自己所应承担的责任的角度去考虑,因此问来问去,问不出个所以然,事情往往还会越搞越复杂,既影响教师的威望又牵扯了教师很多的精力。解铃还需系铃人,由于生活、学习在一起,学生之间发生矛盾在所难免,关键在于教育学生如何面对矛盾,如何处理矛盾,如何避免矛盾的发生。教师在处理学生冲突事件中的角色不是一个仲裁者,而应该是一个指导者,让他们自己去面对矛盾,面对由此带来的后果,反省自己在事件中所要承担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从根本上减少冲突的发生。
2、在一节美术公开课上,教师在教学生画吃虫草。整个一节课,教师完全按照备课内容、时间安排,在课堂上用l5分钟讲授吃虫草的特性,用10分钟让学生六个人一组,分组讨论“吃虫草为什么可以吃虫子”。最后,教师在听取了两个组的讨论结果后,从自己的教案上把正确答案抄在黑板上。然后让学生根据正确的描述,10分钟之内画一棵吃虫草。而在下课后,发现有1/5的学生仍然在埋头画画,还有几个学生就根本没有动笔。课后,评课者的意见如下:“把美术课上成了生物课。”“讨论流于形式,学生没有真正参与到讨论中来。”“这节课没有融入感情,没有表现发现美、创造美的过程。”
问题:根据此次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请用教育学相关原理对案例进行分析。你如果是这个美术教师,你会怎么上这节课?【答案解析】:
从备课、上课的角度来看,该教师对于美术教学的,任务不是很明晰,所以在上课中用2/3还多的时间去分析背景知识,而且对于课堂教学的情景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学生讨论后从自己的教案上把“正确答案”公布在黑板上,最后,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完成课堂任务,说明这堂课的教学任务没有完成。从教学策略角度来看,该教师的课堂教学属于一种综合性教学策略,既有集体讲授又有小组讨论、个人操作,但是,在具体的教学方式操作上,没有对学生的讨论给予足够的重视,让“小组讨论流于形式”,学生讨论的结果没有得到教师的反馈,没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第三篇:2012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祝您考试顺利通过,更多考试资料可以访问教师资格考试网http://www.xiexiebang.com/teacher/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40分)
1、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A】为重点。A、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B、全面发展 C、和谐发展 D、德智体全面发展
2、主观题包括【D】。A、是非题 B、选择题 C、填空题 D、论文题
3、不属于课堂要素的是【D】。A、学生 B、学习过程 C、学习情境 D、学习信号
4、人类历史上曾出现过的“狼孩”事例说明【B】。A、遗传素质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B、遗传素质对人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 C、教育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D、教育对人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
5、教学中“陵节而施”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A】。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差异性
6、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这体现了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D】。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7、“洪堡式”大学的传统是由【C】传承的。A、巴黎大学 B、剑桥大学 C、柏林大学 D、哈佛大学
8、环境决定人的【A】。A、发展方向 B、生理 C、体重 D、身高
9、我国中小学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是【D】。
考试吧:www.xiexiebang.com一个神奇的考试网站。祝您考试顺利通过,更多考试资料可以访问教师资格考试网http://www.xiexiebang.com/teacher/ A、个别教学 B、小组教学 C、道尔顿制 D、班级授课制
10、教学活动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防止发生教学低于或高于学生实际程度,要求贯彻【】。A、量力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巩固性原则[page]
11、教师不直接将学习内容提供给学生而是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和发现新知识和问题的方法是【A】。A、启发法 B、鼓励法 C、演示法 D、实验法
12、教科书是教学大纲的【C】。A、实验教师资格考试 B、依据 C、具体化 D、指导
13、教育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起着【B】作用。A、决定 B、主导 C、促进 D、减缓
14、在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中,学校体育的根本任务是【C】。A、传授基本体育知识与技能 B、提高运动水平C、增强学生体质 D、培养体育人才
15、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A】 A、效度是指测验结果的可靠程度
B、循序渐进原则中的“序”包括教材的逻辑顺序和学生的认知发展顺序
C、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选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D、依据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模式进行道德教育主要用的是道德两难故事法
16、特别反映一个国家教育的根本性质、总的指导思想和教育工作的总方向等要素的是【B】。A、教育目的 B、教育方针 C、教育政策 D、教育目标
17、马卡连柯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这句话说明的德育原则是【D】的原则。
A、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
考试吧:www.xiexiebang.com一个神奇的考试网站。祝您考试顺利通过,更多考试资料可以访问教师资格考试网http://www.xiexiebang.com/teacher/ B、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 C、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D、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
18、引发课堂问题行为因素中,属于教师方面的因素有【D】。A、厌烦 B、适应不良 C、过度活动 D、要求不当
19、教师的【C】对课堂管理有直接的影响。A、人格
B、语言表达能力 C、领导风格 D、知识结构
20、课堂学习情境的安排上应考虑【A】。A、班级规模的控制 B、教学时间分配 C、教学过程规划 D、课程表编制 [page]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21、__________是学生在课外进行单独活动的形式。
22、在教育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将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理论基础的人是__________。
23、我国小学德育主要有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和__________构成。
24、课堂教学观摩可分为__________和非组织化观摩。
25、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置的__________,它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作出了全面安排。
26、根据课程的制定者,可以把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__________。
27、社会、知识和__________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
28、教学大纲的中心部分是__________。
29、反思性教学是指对__________的反思。
30、根据教学的任务,课的类型可分为新授课、巩固课、技能课、__________。填空题答案 21.个人活动 22.赫尔巴特 23.思想教育 24.组织化观摩 25.整体规划 26.学校课程 27.儿童 28.本文部分 29.教学经验 30.检查课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31、班主任了解学生包括对学生个体的了解和对学生群体的了解两部分。【√】
32、课外活动的内容,是根据教育的培养目标、课外活动的具体要求、儿童身心发展特点以及校内外实际来安排的。【√】
考试吧:www.xiexiebang.com一个神奇的考试网站。祝您考试顺利通过,更多考试资料可以访问教师资格考试网http://www.xiexiebang.com/teacher/
33、基础型课程的教学是拓展型、研究型课程的学习基础,研究型课程的教学是拓展型课程的学习基础。【×】
34、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教师的指导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方向、内容、进程、结果和质量。【√】
35、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知识要按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性和学生在教学中的具体情况,引导他们从一个阶段很自然地能动地发展到下一个阶段。【√】
36、教育是个体发展的物质前提。【×】
37、教学特别要注意教学卫生,要求学生在坐、立、阅读、书写和其他学习活动中保持正确的姿势,保护学生的视力。【√】
38、作为初等教育的小学教育,是义务教育的起点,因而要求其具有最大的普及性。【√】
39、小学在劳动技术教育方面的要求是:初步学会生活自理;会使用简单的劳动工具;养成爱劳动的习惯。【×】
40、班主任工作总结一般分为两类:全面总结和专题总结。一般在学期学年末进行。【√】[page]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什么是美育? 【答案要点】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 他们的高尚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
42、对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要求有哪些? 【答案要点】语言是教育工作者的重要工具,是传播知识和影响学生的重要手段。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强,很难成为一名优秀教师。教师的语言首先要求准确、明了,有逻辑性。其次是要求富有感情,有感染力。再高一步的要求是富有个性,能够体现出一名教师的独特风采。教师不仅要善于独白,还需要掌握对话艺术。教师在对话过程中,要善于对学生的谈话作出迅速而有针对性的语言反应,在对话中,鼓励学生发表意见,完整、准确地表达思想,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
43、主题班会的形式有那些? 【答案要点】主题班会的形式有:(1)主题报告会;(2)主题汇报会;(3)主题讨论会;(4)科技小制作成果展评会;(5)主题竞赛;(6)主题晚会。
44、课外活动的内容按性质分为哪几类? 【答案要点】课外活动的内容按性质可分为:科技活动、学科活动、文学艺术活动、体育活动、社会活动和传统的节假日活动
45、要做好先进生的教育工作,班主任应注意哪几点? 【答案要点】要做好先进生的教育工作,班主任应注意如下几点:(1)严格要求,防止自满;(2)不断激励,弥补挫折;(3)消除嫉妒,公平竞争;(4)发挥优势,全班进步。
五、论述题(本大题10分)46.试述环境对人的作用。
【答案要点】环境对人的作用表现在:(1)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变成现实。与生俱来的遗传素质能否适时发展,以及向什么方向发展,并不是由遗传本身决定,而是由环境决定的。遗传提供的可能只有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才能变为现实。(2)环境决定人的发展方向、水平、速度和个别差异。在不同的社会生活条件下,人的发展方向、水平、速度均不相同,如原始人与现代人发展水平相差很大,这主要取决于社会生产、科学文化发展的水平。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和社会主义制度下人的发展也不同,这取决于社会制度与社会意识形态的不同。同一社会制度下,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地位、不同的教育,人的发展也不同,这取决于社会关系。因为人一生下来,就必须要与周围的人发生各种关系,周围人的生活方式和思想、习惯、作风必然对他本身发生各种影响。
考试吧:www.xiexiebang.com一个神奇的考试网站。
第四篇:201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模拟试
题及答案解析(4)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不选或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20分。)1.“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是古代()的教育特征。A.中国
B.印度 C.希腊
D.埃及
A.广泛性
B.普遍性 C.强制性
D.全民性
5.使遗传提供的发展的可能性转变为现实的是()。A.环境
B.教育 C.社会
D.实践
6.学生的社会地位属于学生()问题。A.法律
B.权利 C.责任
D.义务
7.学校组织教学工作,确定工作步调的依据是()。
A.课程计划
B.课程标准 C.课程目标
D.课程表
8.夸美纽斯教学论的基础是()。A.心理学统觉论 B.伦理学
C.整体认识论 D.个体认识论
9.我国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A.个别教学制 B.班级授课 C.分组教学制 D.设计教学法
10.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学科的建立是以()的发表为标志的。A.《大教学论》 B.《民本主义与教育》 C.《普通教育学》 D.《教育漫话》 11.《普通教育学》是()的教育学代表作。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卢梭
D.杜威
12.小学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是()。A.小学教育培养目标 B.小学教育内容 C.小学教育方法 D.小学教育目的
13.揭示了个体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发生认识论的创立者是瑞士心理学家()。A.皮亚杰
B.柯尔伯格 C.格塞尔
D.洛克
13.学生最主要的权利是()。A.受教育权
B.人身自由权 C.隐私权
D.名誉权
15.重在发展学生知识与能力的课程是()。A.基础型课程
B.拓展型课程 C.研究型课程
D.地方课程
16.教学过程是一种特定的()。A.实践活动
B.认识活动 C.课外活动
D.兴趣活动
17.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备课
B.上课
C.布置作业
D.作好辅导
18.主张“有教无类”,以“仁”为核心的最高道德标准的中国古代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韩非子
19.把教育的最高目的限定为“心灵的和谐达到完美的境地”的教育家是()。A.柏拉图
B.拉伯雷 C.卢梭
D.裴斯泰洛齐 20.“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中国古代()的教育主张。A.朱熹
B.墨子 C.荀子
D.孔子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1.墨家对于获得知识的理解,认为主要有三种途径()。
A.“亲知”
B.“熟知” C.“闻知”
D.“说知” E.“见知”
2.遗传素质的成熟对身心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A.个体的器官随年龄的增长而发展 B.先天素质在发展中逐步成熟
C.机体的成熟为一定特征的出现提供了可能
D.有些早期运动机能是直接建立在成熟基础上的
E.成熟决定了个体受教育的内容 3.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包括()。A.爱岗敬业 B.正确的教育观 C.现代的教育理念
D.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 E.高超的教育能力
4.学校课程的设置直接受制于()的规定。A.教育目的
B.培养目标 C.教学目标
D.课程目标 E.政治制度
5.我国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A.讲授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演示法 E.练习法
6.德育过程中的矛盾有多种()。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
B.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盾 C.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盾 D.教育者与德育规律的矛盾 E.受教育者与德育规律的矛盾 7.学生档案有两种,即()。A.书面档案
B.电子档案 C.集体档案
D.个体档案 E.网络档案
8.道家的教育主张包括()。A.“弃圣绝智”
B.“教学相长” C.“弃仁绝义”
D.“有教无类” E.“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9.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作用有()。A.对个体发展作出规范 B.加速个体特殊功能的发展 C.具有延时价值
D.开发个体特殊才能 E.发展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10.教师正确的教育观念包括()。A.现代的教育观 B.现代的学生观 C.现代的教学观 D.素质教育观
E.现代的教育质量观 来_源:考试大_教师资格证考试_考试大
三、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学生是具有发展——和发展——的人。2.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真正威信在于他的—
—,它会对学生产生终身影响。
3.社会时代发展的状况与需要,是形成不同时代学校教育课程总体——重大差别的重要原因。
4.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的——,实现——的基本途径。
5.个别教学的优点在于教师能根据学生的特点——。
6.班级授课制是一种——形式。其最大的优点在于——。
7.——是开好班会的基础,——是开好班会的关键。
8.——是班集体形成的基础。
9.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具有更大的——。10.学校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四、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正误,并在题后括号内打“√”或“×”。每小题1分,共10分。)1.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中庸》之中。()2.“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出自《学记》。()
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朱熹的教育思想。()4.道家对于获得知识的理解主张通过“亲知”、“闻知”、“说知?,三种途径。()5.义务教育也叫公民教育。()6.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变成现实,所以它可以决定人的发展。()7.国家课程通常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8.只有发展性教学才能培养学生的智力和发展他们的创造才能。()9.“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是孔子提出的教学要求。()10.欧洲古代教育以斯巴达和雅典最为典型。()来
五、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1.义务教育 2.人的发展 3.研究能力 4.练习法 5.调查法
六、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教学中运用讲授法应注意哪些方面? 2.小学德育的意义有哪些?
3.小学班主任有哪些具体任务? 4.如何才能开展好课外活动?
七、论述题(共10分。)试述现代教育制度发展的趋势。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D【解析】见大纲中对古代埃及教育的介绍。2.C【解析】西欧封建社会为了更好地布道,让老百姓信教,在举办宗教教育的同时,也适当讲授一些读写知识。
10.C【解析】赫尔巴特使教育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并以心理学和伦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11.B【解析】赫尔巴特于1806年出版了《普通教育学》。
12.D【解析】小学教育目的贯穿于小学教育的全过程,对小学教育具有指导意义。
13.A【解析】皮亚杰揭示了个体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即按照感知运算水平、前运算水平、具体运算水平、形式运算水平顺序发展的特征。
14.A【解析】受教育权是《宪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赋予他们的最主要的角色权利。
15.B【解析】拓展型课程的重点在于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16.B【解析】我国把教学过程看做是学生的一种特定的认识过程。
17.B【解析】教学就是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提高思想、发展能力,而要达到这些目的,就必须通过上课。
18.A【解析】孔子从研究人的本性出发,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
19.A【解析】柏拉图认为人发展的最高境界就是“心灵的和谐达到完美的境地”,因此他将此定为教育的最高目的。
20.D【解析】孔子提倡启发式教育思想,题干中反映的正是这一思想。
二、多项选择题
1.ACD【解析】墨家认为这是获得知识的三种途径。
9.ABCD【解析】见大纲中学校教育及作用部分。
10.ABE【解析】现代的教学观和素质教育观应该是现代教育观的组成部分。
三、填空题
1.潜能,需要;
2.人格力量;
3.结构体系;
4.素质教育,培养目标;
5.因材施教;
6.集体教学,效率高;
7.社会性,个体化; 8.个体,群体;
9.自主性;
10.小组活动。
四、判断题
1.×【解析】在《论语》之中,《论语》是孔子的言论汇集。
2.×【解析】这是孔子的主要教育思想。3.×【解析】这是孔子关于启发式教学要求的主要表述。
4.×【解析】这是墨家的主张,道家主张“弃圣绝智”、“弃仁绝义”,“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5.√【解析】因为国家规定普及义务教育是每个公民必须接受的教育。
6.×【解析】环境对个体身心发展的影响很大,但无论多大都不能决定人的发展,因为它只是人发展的外因。
7.×【解析】国家课程属一级课程,一般是以必修课的形式出现。
8.√【解析】发展性教学,善于启发诱导学生进行思维操作,进行推理、证明,去解决创造性作业,所以题干的观点是正确的。9.×【解析】这是《学记》中提出的教学要求。
10.√【解析】古代欧洲以希腊最为文明,希腊的斯巴达和雅典可代表古代欧洲的一般面貌。
五、名词解释
1.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对一定年龄儿童免费实施的某种程度的学校教育。
2.人的发展:是指人从生到死的一生中身心两方面发生的积极的变化过程。
3.研究能力:是综合地、灵活地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创造性活动的能力,是对未知事物的探索性的、发现性的心智、情感主动投入的过程。
4.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
5.调查法:是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进行学生成绩评定收集资料的一种方法。
4.开展好课外活动的基本要求是:(1)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2)活动要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
(3)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精神。
七、论述题
【答案要点】
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呈现如下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并注意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第五篇:2012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2012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5)
制作人:毛燕庆
2012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5)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40分)
1.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为重点。
A.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B.全面发展 C.和谐发展
D.德智体全面发展 2.主观题包括()。A.是非题 B.选择题 C.填空题 D.论文题
3.不属于课堂要素的是()。A.学生 B.学习过程 C.学习情境 D.学习信号
4.人类历史上曾出现过的“狼孩”事例说明()。A.遗传素质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B.遗传素质对人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 C.教育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D.教育对人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
5.教学中“陵节而施”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差异性
6.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这体现了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7.“洪堡式”大学的传统是由()传承的。A.巴黎大学 B.剑桥大学 C.柏林大学 D.哈佛大学
8.环境决定人的()。2012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5)
制作人:毛燕庆
A.发展方向 B.生理 C.体重 D.身高
9.我国中小学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是()。A.个别教学 B.小组教学 C.道尔顿制 D.班级授课制
10.教学活动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防止发生教学低于或高于学生实际程度,要求贯彻()。
A.量力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巩固性原则
11.教师不直接将学习内容提供给学生而是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和发现新知识和问题的方法是()。A.启发法 B.鼓励法 C.演示法 D.实验法
12.教科书是教学大纲的()。A.实验 B.依据 C.具体化 D.指导
13.教育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起着()作用。A.决定 B.主导 C.促进 D.减缓
14.在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中,学校体育的根本任务是()。A.传授基本体育知识与技能 B.提高运动水平C.增强学生体质 D.培养体育人才
15.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A.效度是指测验结果的可靠程度
B.循序渐进原则中的“序”包括教材的逻辑顺序和学生的认知发展顺序
C.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选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D.依据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模式进行道德教育主要用的是道德两难故事法
16.特别反映一个国家教育的根本性质、总的指导思想和教育工作的总方向等要素的是()。
2012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5)
制作人:毛燕庆
A.教育目的 B.教育方针 C.教育政策 D.教育目标
17.马卡连柯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这句话说明的德育原则是()的原则。
A.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 B.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 C.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D.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
18.引发课堂问题行为因素中,属于教师方面的因素有()。A.厌烦 B.适应不良 C.过度活动 D.要求不当
19.教师的()对课堂管理有直接的影响。A.人格
B.语言表达能力 C.领导风格 D.知识结构
20.课堂学习情境的安排上应考虑()。A.班级规模的控制 B.教学时间分配 C.教学过程规划 D.课程表编制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21.__________是学生在课外进行单独活动的形式。
22.在教育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将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理论基础的人是__________。23.我国小学德育主要有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和__________构成。24.课堂教学观摩可分为__________和非组织化观摩。
25.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置的__________,它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作出了全面安排。
26.根据课程的制定者,可以把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__________。27.社会、知识和__________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28.教学大纲的中心部分是__________。29.反思性教学是指对__________的反思。
30.根据教学的任务,课的类型可分为新授课、巩固课、技能课、__________。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31.班主任了解学生包括对学生个体的了解和对学生群体的了解两部分。()
32.课外活动的内容,是根据教育的培养目标、课外活动的具体要求、儿童身心发展特点以及校内外实际来安排的。()
33.基础型课程的教学是拓展型、研究型课程的学习基础,研究型课程的教学是拓展型课 2012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5)
制作人:毛燕庆
程的学习基础。()
34.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教师的指导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方向、内容、进程、结果和质量。()
35.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知识要按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性和学生在教学中的具体情况,引导他们从一个阶段很自然地能动地发展到下一个阶段。()36.教育是个体发展的物质前提。()
37.教学特别要注意教学卫生,要求学生在坐、立、阅读、书写和其他学习活动中保持正确的姿势,保护学生的视力。()
38.作为初等教育的小学教育,是义务教育的起点,因而要求其具有最大的普及性。()39.小学在劳动技术教育方面的要求是:初步学会生活自理;会使用简单的劳动工具;养成爱劳动的习惯。()
40.班主任工作总结一般分为两类:全面总结和专题总结。一般在学期学年末进行。()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41.什么是美育? 42.对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要求有哪些? 43.主题班会的形式有那些? 44.课外活动的内容按性质分为哪几类? 45.要做好先进生的教育工作,班主任应注意哪几点?
五、论述题(本大题10分)46.试述环境对人的作用。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2.D3.D4.B5.A6.D7.C8.A9.D10.A11.A 12.C13.B14.C15.A16.B17.D18.D19.C20.A
二、填空题 21.个人活动 22.赫尔巴特 23.思想教育 24.组织化观摩 25.整体规划 26.学校课程 27.儿童 28.本文部分 29.教学经验 30.检查课
三、判断题
31.√32.√33.×34.√35.√36.×37.√38.√39.×40.√
四、简答题 41.【答案要点】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 2012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5)
制作人:毛燕庆
他们的高尚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42.【答案要点】语言是教育工作者的重要工具,是传播知识和影响学生的重要手段。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强,很难成为一名优秀教师。教师的语言首先要求准确、明了,有逻辑性。其次是要求富有感情,有感染力。再高一步的要求是富有个性,能够体现出一名教师的独特风采。教师不仅要善于独白,还需要掌握对话艺术。教师在对话过程中,要善于对学生的谈话作出迅速而有针对性的语言反应,在对话中,鼓励学生发表意见,完整、准确地表达思想,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43.【答案要点】主题班会的形式有:(1)主题报告会;(2)主题汇报会;(3)主题讨论会;(4)科技小制作成果展评会;(5)主题竞赛;(6)主题晚会。44.【答案要点】课外活动的内容按性质可分为:科技活动、学科活动、文学艺术活动、体育活动、社会活动和传统的节假日活动 45.【答案要点】要做好先进生的教育工作,班主任应注意如下几点:(1)严格要求,防止自满;(2)不断激励,弥补挫折;(3)消除嫉妒,公平竞争;(4)发挥优势,全班进步。
五、论述题 46.【答案要点】环境对人的作用表现在:(1)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变成现实。与生俱来的遗传素质能否适时发展,以及向什么方向发展,并不是由遗传本身决定,而是由环境决定的。遗传提供的可能只有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才能变为现实。(2)环境决定人的发展方向、水平、速度和个别差异。在不同的社会生活条件下,人的发展方向、水平、速度均不相同,如原始人与现代人发展水平相差很大,这主要取决于社会生产、科学文化发展的水平。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和社会主义制度下人的发展也不同,这取决于社会制度与社会意识形态的不同。同一社会制度下,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地位、不同的教育,人的发展也不同,这取决于社会关系。因为人一生下来,就必须要与周围的人发生各种关系,周围人的生活方式和思想、习惯、作风必然对他本身发生各种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