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说课案例和如何写好说课稿
说课稿模板
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是语文-号,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板书:课题、作者),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是人教版-年级下/上册第-单元的第-篇课文,该单元以“-”为主题展开。
《》是(文章体裁),主要写了(主要内容),表达了(中心思想),“写作特点”(一般是:语言简炼、层次清晰;描写生动、细致充满诗情)”是本文最大的写作特色。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知、过、情”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能正确读写本课要求掌握的生字词/了解本课写作背景和有关作者的文学常识;
2.整体理解文意,概括()提炼(),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整体感知要达到的』
3.品味重要词句所包含的思想感情。『研读赏析要掌握的』
由于(本课的一些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
因为(学生的一些实际),我。。。难。。:
二、说教法和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讲授法,点拨法。讲授法教师可以系统的传授知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讨论法、朗读法和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此外我准备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五个环节展开。
环节1导入新课,我设计的导语是()此导语以师生对话的方式展开,消除了学生上课伊始的紧张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环节2落实基础,整体感知
首先,教师请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解决字词问题,教师有针对性的对某些容易读错写错的生字词进行指导,例如()。
这为学生阅读文本扫清了障碍,也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征。
接下来,教师请数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或者是听范读),教师请其他学生边听边圈画出每段的关键词句,理清文章脉络,教师根据学生板书文章脉络。(教师板书)
新课标对学生阅读的要求是: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此环节力图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体地位,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出发点,学生边读边思考,在听读中理清思路,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和概括能力,解决教学重点。
环节3研读赏析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教师以多媒体出示Q1,Q2,教师请学生先默读在分组讨论。
Q1,Q2的设置一脉相承,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和讨论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进而解决教学难点。
环节4拓展延伸
好处: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阅读范围,满足学生的阅读期待。。。等等之类
环节5课后作业
好处:巩固知识点(知识类)
发挥学生想象力,理论-实践,学以致用(作文类)
四、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
以上,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四个方面对本课进行了说明,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如何说课
为师之道 2009-08-20 09:45:53 阅读29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教师招聘考试应如何说课(教师招聘考试试讲经验谈)
说课——就是教师口头表述具体课题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根据。从说课的内容和性质来看,它同备课、上课有许多共同之处,但也有其特具特色。这里择其主要特点作一介绍。
一、说理性
备课,可以从教案看出“怎样教”;上课,可以从课堂教学看出“怎样教”。而说课不仅要说出“怎样教”,还要说清“为什么这样教”,要让听者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是说课区别于备课、上课,形成独有特征的主要方面。
说课要求教师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四个方面分别阐述,而且特别强调说出每一部分内容的为什么,即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理论知识去阐明道理。
二、科学性
课堂教学要求教师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用科学的方法解决教学的矛盾和问题。教师必须遵循教学原则去设计教学程序,教材的处理、挖掘及传达程度具有科学性、逻辑性和思想性。
三、高层次性
由于听课的对象是懂教材、熟业务并具有一定教研水平的领导和教师,所以,我们要学习先进的教改经验和教学方法,学习有关教育理论,充实说课理论依据,特别是对教材的处理,教法的选择,板书的设计,语言的推敲,比以往备课更为精心,教学结构更趋合理。
四、预见性
说课要求教师不仅讲出怎样教,还要说出学生怎样学。所以,说课者要对所教学生的知识技能、智力水平、学习态度、思想状况、心理特点、非智力因素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分析。估计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会有什么困难,说出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和解决的办法。说课者还要说出自己设计提问的关键问题,估计学生如何回答,教师应该怎样处理。
一、说教材
1.说教材内容
包括题目,在第几册、第几单元,单元训练重点、地位、教材的前后联系,有时还要简单介绍作者及时代背景。
说教材内容时可以多说,也可少说,可按上面介绍的顺序说,也可打破顺序说,要因教材而定。
2.说教材目的要求
做到正确、具体、全面。
3.说教学重点、难点。
4.说课时安排、教具准备等。
二、说教法、学法
1.教法和学法可以分别叙述。
2.教法和学法可以合在一起说明。
3.教学方法可以穿插在教学过程中说。
例如语文:阅读教学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应是讲读法和谈话法。还有“情景教学法”“读书指导法”(查读法、疑读法、划读法、议读法)。
三、说教学程序
说教学程序的各阶段,一般要说出教什么,接下来说怎样教。这要从选择什么教学方法来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学习如何训练学习获得知识以及为什么这样教这几方面说。在说怎样教的过程中还要说清:如何进行反馈矫正、小结,如何渗透思想教育,布置作业的内容及如何引导学生完成作业等。
要把教学过程说详细具体,但并不等同于课堂教学实录。对于重点环节,诸如运用什么教学方法突破重难点要细说,一般环节的内容则可少说。尽量避免师问、估计生答,师又问,估计生又会答„„,这种流水帐式的说法。
如何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没有固定模式,可以把一课书的内容分为几课时,再逐课时安排教学环节。可以把整个环节的安排先说出来,再逐环节再说,可以把一个环节的内容说完后,再依次说下个环节的内容,环节之间尽量用上恰当的过渡语,使整个说课内容浑为一体。
一、关于说课与备课的联系和区别
1.备课着重研究解决课堂教学中的“教什么、怎样教”等教学内容及实施技术问题,说课除要研究上述问题外,还要研究“为什么这样教”的教学理论问题。
2.备课所写的教案,为适应课堂教学中师生双边活动顺利进行的需要,要求对教学方案的书写具体、详细,甚至教学倒题的求解都详细罗列,以利课堂教学中重视;说课所写讲稿,为满足听说教师的需要,只需对教学方案作纲目式、摘要式、论理性的述说,课堂上对学生展现说明的问题可少说或不说(如例题的演示等),所述说的内容也不都在课堂上重现,反对上课起一种导演的作用。
二、注意说课中的语言运用
1.独白语言
说课时大部分用的是这种语言,切忌从始至终一个腔调地念稿或背讲稿,要用足够的音量,使在场的每个人都听得清清楚楚。速度要适当,语调的轻重缓急要恰如其分,让听者从你的抑扬顿挫、高低升降中体会出说课内容的变化来。具体地说,教材分析要简明,理论根据要充分,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要用慢速说清楚,教学目的要分条款一一叙述,重、难点则用重音来强调。
2.教学语言
因为说课不仅要说“教什么”,还要说“怎样教”。说“怎样教”实际上就是要说出你准备怎样上课,只是不单纯地将课堂上一问一答那么详细地显露出来,但是也要让听者知道你的教学设想和具体步骤。有问有讲,有读有说,用自己的语言变化将听者带入到你的课堂教学中去,未进课堂却仿佛看到了你上课的影子,推测了你的课堂教学效果。
教学语言在何时用呢?
(1)设计的课堂导语应用课堂教学语言
用新颖有趣或简明扼要的导语来吸引听课者。说导语时说课者要把听课的老师看成是自己班上的学生,声音该高则高,该慢则慢。
(2)课堂的总结语应用教学语言
在说课时设计的结束语应具有双重性,不但要打动听者,而且还能让听者从你的语言中推测你在课堂上也会深深地吸引学生,这就要求结束语既要精彩,又能将精彩恰当地表达出来。
(3)说课中阐释和提问语应用教学语言
阐释语也叫讲授语,它主要是对所讲知识的解释、分析和阐发,这种语言以认简明、准确、条理清晰为要点。好的提问语可以启发学生思考,使学生的学习变得积极生动,并容易把问题引向纵深。让听者判断你提问的质量的高低。
三、注意理论依据
说课中应该说出哪些理论依据?
1.教学大纲是教学的主要依据。
2.学生的实际应成为教师教学的主要考虑对象。
3.教材和学科特点也是重要的理论根据之一。
4.教育理论和名家名言也可做为强有力的理论根据。
不管运用哪一种理论,都要说得具体、令人信服,切忌出现以下问题:
1.理论堆砌不适用。
例如教学目的要求制定的根据是“从信息论、控制论的观战出发„„”,又根据“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加上“小语大纲的的要求„„”
2.理论空洞不管用。
例如:每一课都用“根据大纲要求,我班学生的实际,自己的教学实践,特制定„„”这种理由只是空架子。没有实际内容,究竟根据大纲的哪一条要求,你班学生的实际是什么,你的教学实践又如何呢?别人不得而知,与其这样说为什么,还不如不说的好。一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
一、简析教材
教材是进行教学的评判凭据,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教师要吃透教材、简析教材内容、教学目的、教学重点、难点。
①教材内容部分要求说明讲稿内容的科目、册数,所在单元或章节;②教学内容是什么?包含哪些知识点;③本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和前后的联系;④教学大纲对这部分内容的要求是什么;⑤教学目标的确定,一般从知识目标、智能目标、德育目标几个方面来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的确定,教学重点是教材中起决定作用的内容,它的确定要遵循大纲、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教学的难点是学生学习时困难所在,它是依据各学科特点和学生的认识水平而定。
二、阐述教法
教师在熟悉教材的前提下,怎样运用教材,引导学生搞 好学习,这是教法问题。教学得法往往是事半功倍。在撰写说课稿时应简要地说明:①教法的总体构造及依据;②具体采用了哪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理由;③所用的教具、学具。教学实践证明,一堂课根据教材特点选用几种不同才教法结合使用,可增强教学效果。
三、指导学法
学法包括“学习方法的选择”、“学习方法的指导”、“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在拟定时应突出地说明:①学法指导的重点及依据;②学法指导的具体安排及实施途径;③教给学生哪些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概说教学程序
这部分内容实际就是课堂教学设计,但要与流水账式的条款罗列区别开,既要有具体步骤安排,又要把针对性的理论依据阐述融会其中。
拟定时应科学地阐述:①课前预习准备情况;②完整的教学程序(主要是:怎样铺垫、如何导入、新课怎 样进行、练习设计安排、如何小结、时间如何支配、如何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加大课堂的密度、强化认知效果);③扼要说明作业布置和板书设计;④教学过程中双边活动的组织及调控反馈措施;⑤教学方法、教学技术手段的运用以及学法指导的落实;⑥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以及各项教学目的的实现。
在撰写时应重点讲清楚每个环节安排的基本思路及其理论依据,还要做到前后呼应,使前三个方面内容落实到实处。
五、教学效果分析
对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深广度的估计,学生达成教学目标状况的估计。
说课活动分课前说课和课后说课两种形式,不论是课前说课还是课后说课上述内容必须阐述清楚。课前说课还应说疑点,说明在备课中自己拿不准的疑点,求教于其他教师。课后说课还应包括“学生学得怎样”的教学效果评估。
撰写说课稿不必拘泥于固定、呆板的模式。可以分块写清,按部分阐述;可以按照整体构思融为一体,综合论述。另外,在语言表述上,既要把问题论述清楚,又切忌过长,避免陈词滥调,泛泛而谈,力求言简意赅,文词准确,语言针对性强。要做到这些,并非易事,还需要认真学习,深入研究,多下苦功。说课指导:教师说课应该说些什么
为师之道 2009-08-20 09:42:47 阅读35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说课”既是一种具有创新意义的教学研究活动,又是小学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主要内容。什么叫“说课”?“说课”就是指讲课教师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在一定场合说说某一教学课题打算怎样上,以及为什么打算这样上的教学分析。也就是说,“说课”是讲课教师对教学课题的设计与分析。
“说课”是“讲课”的基础和保证。一般地,“说课”质量的高低决定着“讲课”质量的优劣。通过“说课”完全能够准确地反映出一个教师的实际教学水平和教学研究能力。“说课”与“讲课”是有区别的:“说课”是一种课前行为:“讲课”是一种课堂行为。“说课”在于说明对一定的教学课题“怎样教”和“为什么这样教”的教学设计思想的分析、概括,原则上是对教案的设计阐述:“讲课”是通过现场课堂教学实践来体现教学设计、分析与教学技能。也就是说,“说课”是指教学的设计及其分析,“讲课”是指教学的设计及其分析的实施:“说课”重在阐述、说明,“讲课”重在讲述、解疑:“说课”的对象是教师、教研人员,“讲课”的对象是学生:“说课”的听课人数和场地不一定严格受限:“讲课”的听课人数和场地严格受限:“说课”花费时间较少(不超过20分钟),“讲课”用的时间较长(一节课的时间):“说课”属于教学研究范畴,“讲课”属于课堂教学范畴一等。
“说课”阐明的是教学课题的教学设计,以及为什么要这样设计的教学分析。所以,“说课”的内容抓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学课题的教学设计,即教学课题打算如何上;另一方面是对教学设计的分析,即为什么打算这样设计,也就是阐述这样设计的原因、依据。前者是“讲课”的假设,后者是“讲课”假设成立的依据。“说课”的重点是“说”,“说”的内容是“课”(即课本内容)。
“说课”要说的内容是:教材分析、教学程序、教学方法、课堂教学评价的设计及其设计原因。如果我们把“说课”作为一个系统,那么“说课”内容中的每一项内容就是这个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因此,我们是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用系统论的方法来研究“说课”的。现将“说课”的内容中的教材分析、教学程序设计而大部分及其“说课”的要求介绍如下:
一、教材分析
“说课”要求:参照教材、教学大纲和教学参考书,正确说出教材某一内容及其设置依据,这一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及其编排依据,这一内容的教学目标及其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这一内容的重点、难点、关键及其各自的确定依据。
1.教材某一内容及其设置依据。
(1)教材某一内容。
“说课”要求:正确说出教材某一内容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训练的基本能力,以及结合学科特点的特殊内容,比如数学教材内容应有数学基本思想、数学基本方法等。
(2)教材内容设置依据。
“说课”要求:根据教材内容设置应遵循的原则,结合具体的教材内容,正确说出某一内容的设置依据。
2.教材某一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及其编排依据。
(1)教材某一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
①教材某一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
“说课”要求:准确地说出相关联的绪前教材内容和相关联的继后教材内容。
②教材某一内容在教材中的作用。
“说课”要求:准确地说出用教材中的哪些内容解决教材中的哪些知识性问题和相关的实际问题。
(2)教材某一内容的编排依据。
“说课”要求:根据教材编排应遵循的原则,结合具体的教材内容,正确说出某一教材内容的编排依据。
3.教材某一内容的教学目标及其确定依据。
(1)教材内容的教学目标。
“说课”要求:正确说出某一教材内容需要达到的具体的课堂教与学的目标,即教什么,要达到的目的;学什么,要达到的要求。
(2)确定教材某一内容的教学目标的依据。
“说课”要求:准确地说出教学目标是根据美国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布卢姆等人提出的教学目标系统确定的,还是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加涅的学习内容——教学目标二维层次模型确定的。若是根据布卢姆等人的教学目标系统确定的教学目标,则应准确地说出某一教学内容的认知目标、情感目标、精神运动技能目标各是什么。若是根据加涅的学习内容——教学目标二维层次模型一定的教学目标,则应准确地说出某一教学内容的教学目标(认知水平)是什么。
4.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及其确定依据。
(1)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
“说课”要求:从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和能力的培养等出发,准确地说出教材某一内容的重点、难点以及掌握重点、突破难点的关键。
(2)确定教材重点、难点和关键的依据。
“说课”要求: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正确地说出确定某一教材内容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的原因各是什么。
二、教学程序设计
“说课”要求:清楚地说明教师教的活动与学生学的活动如何有机结合的安排设计过程的构想,其中包括某一教学内容教学程序设计、教学媒体使用程序设计、板式程序设计及各程序设计的原因。
1.教学内容教学程序设计及其设计原因。
(1)教学内容教学程序设计。
“说课”要求:正确、清楚地说明按照教材安排的先后顺序进行教学的内容,或者按对教材是进行重新组合后的先后顺序进行教学的内容。
(2)教学内容教学程序设计原因。
“说课”要求:根据实现教学目标,易于学生学习和掌握,以及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正确说出按所设计程序进行教学的具体原因。
2.教学媒体使用程序设计及其设计原因。
(1)教学媒体使用程序设计。
“说课”要求;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正确、恰当、清楚地说出教学媒体的选择、分解、组合和应用的先后顺序,特别要说出教学媒体应用的最佳使用和最佳作用时机。
(2)教学媒体使用程序设计原因。
“说课”要求:根据媒体的教学功能与教材内容相结合和媒体的连接与教材内容顺序相结会的结合性原则,以及媒体在最佳作用点和最佳使用时机,使用恰当和媒体的连接与最佳作用点成最佳作用时机的连接有机配合的恰当性原则,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说出教学媒体的选择、分解、组会和使用程序设计的具体原因。
3.板书程序设计及其设计原因。
(1)板书程序设计。
“说课”要求:恰当地说出教学内容的教学过程的板书设计,以及根据媒体的技术构成、传播特性和教学功能,正确地说出各种教学媒体,特别是电教媒体使用时位置如何放置,听觉媒体的音调、音量如何调控,视觉媒体影像明暗的控制中。
(2)板书程序设计原因。
“说课”要求: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年龄特征、教学空间、教学媒体的技术构成和教学功能,说出板书设计和媒体如何放置等的具体原因。
第二篇:幼教说课案例
《七彩羽毛》 ——大班综合活动说课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星儿凝眸,可以做母亲的项饰;月儿微笑,可以做玩耍的圆球;清风歌唱,娱人心魂;好花轻舞,招人做伴。这些都是想象。让孩子们在幼年就陶醉于想象的世界,他们将受益一生。”这是我国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的一句名言。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经常有意识地选择一些能给孩子们提供想象平台的活动。《七彩羽毛》就比较有代表性,这就是我今天的说课内容。下面我就这一活动,谈一谈粗浅的见解。
一、教材
(一)教材分析
这节课是大班省编教材《有趣的动物》这一主题的生成课程,它是一篇童话故事。作品借助了形象化的拟人手法,描述了一只小猫救助小鸟,小鸟被救后变成神鸟,并以三根七彩羽毛作为爱心回报的故事。故事形象鲜明,构思独特,富含教育意义。
我认为教材有死有活,而《七彩羽毛》故事情节简单,为孩子提供想象的空间很大,在分析故事内容的过程是中,我发现小猫——这一主人公的形象不够生动,不具备感染力。经过我的深思熟虑,我大胆地将这一主人公改为了蓝猫,我认为小猫仅仅是一个动物,而蓝猫则是人类赋予它灵性的动物,它会富有创造性地解决一些问题,升华情感,而且蓝猫这一形象脍炙人口,深为孩子们熟知和喜爱,它神通广大,有血有肉,极富爱心,是大自然保护使者,更有利于引起孩子们的情感共鸣,并站在蓝猫的角度进行创造性的思维。
依据:大班的幼儿经过小班、中班的发展,语言表达较为清晰完整,语言的表现力和思维创造力有了相当的基础。所以,故事适合大班孩子的接受能力和认知特点。同时,他们多为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私心重,而故事对他们有一种潜移默化的浸润作用,使他们有一些小小的感动,温暖感染他们的心灵,唤起他们的爱心,感化孩子们的行为,进而更好地提高他们分析评价事物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为充分发挥作品的感染力,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我围绕活动的具体内容对活动进行了社会、艺术、科学、语言等领域间的有机整合,使之互生互补,相互融合。特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1.情感目标:鼓励幼儿轻松快乐地参与活动,感受主人公的爱心,并体验与人分享的快乐; 2.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力;
3.认知目标:知道故事的主要内容和情节,使幼儿萌发亲近自然、关爱生命的环保意识。
(三)重点难点
1.重点:鼓励幼儿轻松快乐地参与活动,感受主人公的爱心,并体验与人分享的快乐。
确立此重点的目的在于,培养孩子富有爱心,心中有他人,互助互爱,共同分享。这也是当前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
2.难点:提高幼儿尝试分析评价事物的能力。
确立此难点的依据在于,大班幼儿分析评价事物的能力有待于提高。
(四)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录音机、录有流水声和鸟叫声的磁带、神鸟的礼物。
二、教法学法
(一)教法
在新的语言教育观念下,教师不是为了教而教,而是如何为孩子们营造一个愉快学习和交流的非竞争氛围。本次教学活动着重运用尝试教学法,不强求孩子们的尝试结果,而重视尝试的过程。这就是“先试后导,先练后讲”。具体地讲就是“三前三后”,幼儿在前、教师在后;问题在前、结论在后;尝试在前、分析在后。英国大诗人莎士比亚说过“本来无望的事,大胆尝试往往能成功”。尝试是创造的前提,从小鼓励孩子们试着想一想、说一说,长此以往,逐步形成一种敢于探索的精神。兴趣是幼儿认识世界的动力,尝试教学法不失为一种能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好方法。它能调动幼儿的情绪,使之跃跃欲试,情绪高涨,从探索尝试、思维尝试到语言尝试,环环相扣,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激活孩子们的思路,拓展他们的想象,孩子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把天真烂漫的想象融入自己的生活经验之中,触发创新活动,表达自己独特的真实想法。此外,我还运用随机教学法:在活动中从幼儿言行举动中
敏感地捕捉可挖掘的、有价值的部分抓住每个稍纵即逝的时机,灵活的运用启发性语言引导孩子的思维和情感,与教学活动一起飞翔,进行师幼间心灵的对话,不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同时顾及兴趣、态度和行为的培养,既有明确的重点,又相互渗透。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还运用了感观感知法、引导启发法、角色转换法,使教学活动变得丰富流畅,跌宕起伏,充满活力和魅力。
(二)学法
根据幼儿认知发展的特点,其学习时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幼儿主动探究,发现学习;
2、利用多媒体课件,借助录音等多种手段,调动各种感官参与活动;
3、“发散思维,举一反三”。
三、教程设计及指导思想
教学程序主要有以下几个环节:
(一)趣味导入、引出课题
(二)学习故事内容
(三)展开讨论、升华主题
(四)活动延伸
下面我就具体说一说:
第一部分,趣味导入、引出课题。
活动开始,播放一段音乐:潺潺的流水声和悠扬的古筝声。“你们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通过听觉刺激幼儿的思维和想象,美妙的画面立刻在孩子们的脑海时浮现,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我感觉是一条美丽的小溪„„”富有探索性的导题,紧紧抓住了孩子们的好奇心,鼓励他们试着想一想、说一说,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兴趣和热情,使师幼之间架起了一座勾通的桥梁。“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和你们想的一样吗?”孩子们带着问题寻找答案,为下一步教学作了铺垫。
第二部分,学习故事内容。在这一部分中,我始终将问题前置,由浅入深地激发孩子们尝试探索的欲望,通过讨论分析,学习故事内容,初步完成活动目标。
1、演示课件(图一)。教师惊讶地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
孩子们的想象与画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孩子们以刺激和震撼,美与不美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孩子们各抒己见,试着阐明自己的观点:“我看到河里的鱼死了„„”教师要随即提出问题:“鱼儿为什么会死呀?„„你们喜欢到这种地方来玩吗?为什么?”
郭沫若老先生说过:“人的根本改变应当从儿童的情感教育、美的教育入手。”孩子是环境中的一分子,他与动植物间有着天然的情感联系,如同关爱自己一样关爱着一颗草、一朵花、一只小动物„„。教师运用一连串的发散性的问题,从情入手,带着爱心与同情心,引导幼儿从自身已有的经验中初步感受人与环境、动植物与环境之间的依存关系,激发孩子珍爱生命、关爱环境的情感,萌发初步环保意识,为实现认知目标埋下伏笔。
点击课件,“有一位大家熟悉的老朋友来到这里,他的感觉怎么样呢?”当孩子们看到蓝猫就如同见到了久违的老朋友欢跃起来,继而活跃课堂气氛。
2、演示课件(图二)。提问:“突然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小鸟为什么会从空中掉下来?”
教师带给孩子一个思考空间很大的问题,启发孩子思考可能会出现的原因,去寻找很多的答案。孩子们思路开阔,思维敏捷。“可能飞累了;可能被猎人打伤了„„”
这时,我就认真地倾听,因为“倾听”是和孩子们有效勾通的前提,不要用自己的主观意念去打扰孩子,应该做一个忠实的听众,去聆听源自孩子们内心的感受,用心走进孩子的世界,给孩子一种家庭式的温暖,一种充满支持、接纳、肯定、鼓励的环境。用“有这种可能!真的会这样!你想得很有趣!你想的和别人不同!„„”等语言传递给孩子赞许、欣赏、接纳、鼓励、分享和推进的信息,激发孩子们创新思维的兴趣,并且愿意、愉快、轻松地说出自己独具匠心、别出心裁的见解。
3、演示课件(图三)。“蓝猫看到了会怎么做?怎么说?”这一扩展性的问题,又一次激起了孩子们创造性思维的波澜。问题就像火把,孩子们的热情和想象就像火苗,如何点燃孩子们想象的火苗,使其激情地燃烧?怎样使火把燃烧地更充分,时间更持久一些,就此需要我们给孩子提供一个有氧的空间,一个思维与语言尝试的空间,他们就可淋漓尽致地表现。孩子们把自己假设为蓝猫,收获了丰富多彩的答案。
点击演示课件,鼓励孩子们用较为准确的词汇描述蓝猫的行为,我就随机教育,使孩子们体验到被别人关爱的幸福。
4、演示课件(图四)。小鸟被救了,它张开翅膀飞了起来。它会怎样感谢蓝猫?孩子们又一次站在神鸟的角度,进行创造性的思维和想象。但是,我在这里要着重说的是,有时孩子们讲的也许是天马行空般地无稽之谈,我没有否定他们的说法,而是接纳孩子们的不同意见,尊重他们的想法,允许他们表现,不仅专注地倾听,还以微笑和点头鼓励,“让我们再听听别人的想法”。
5、演示课件(图五)。创想蓝猫会用三根七彩羽毛实现哪三个美好心愿?在这一环节我运用了分组讨论的方法,这时孩子们的思维有了一定的定式,用展开讨论的方法开阔思路,教师深入到讨论中,和孩子们共同构建成一个多向、立体的勾通网络。孩子们各抒己见,互相交流、互相启发、互相促进、互相补充,帮助他们在交流中获取灵感,新颖独特的想法再次产生。
6、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蓝猫到底实现了哪三个心愿。
通过这一环节的设计,并不是将孩子的思维限定于自己设计的框架之中。目的在于用蓝猫的行为去启迪感染孩子。蓝猫并没有为自己做些什么,而是借助于神鸟的力量改变了这里的环境,使大家共同拥有美好的生活,分享到互相关爱有快乐。到这里,本次活动的情感目标已初步实现,并为下一步的教学作好铺垫。
7、启发孩子根据故事的内容和情节归纳故事名称。请孩子们自由地互相试着讲一讲故事,之后再请个别孩子给大家讲一讲,我配合演示全部课件内容。并不是教师在“穿针引线”,而是孩子们按照自己的思维将“珠子”穿连起来,所以我在课件设计中使用了多项链接,增强人机交互的功能。第三部分、展开讨论,升华主题
(一)展开讨论
借以提问“你喜欢故事中的谁?为什么?”
这段讨论抓住重点,既对教学起梳理作用,又帮助孩子提高了分析问题、评价事物的能力,突破了本节活动的难点。
(二)升华主题 借以提问:“假如你得到一片七彩羽毛,你想实现什么心愿?”
使孩子思维活动掀起新高潮,教师要善于挖掘孩子们的不同想法,随机教育和鼓励,升华孩子的情感,完成本节课的情感目标。第四部分:延伸活动
播放录音,伴随着悠扬的乐声,满载着孩子们愿望,我在这为孩子们设计了一个特殊的情节,当老师打开神鸟的“礼物”,纷纷扬扬的羽毛飘然而至,七彩羽毛,赤、橙、黄、绿、青、蓝、紫,孩子们手捧一片片羽毛,互相诉说着从心底迸发出的心愿,带给孩子们更多的惊喜和满足,他们送出的不仅仅是这些,还有对他人的关爱和情感的分享,使他们的情感进一步的升华。
“我们一想起新鲜、纯净、清爽、沁人心脾的空气,一定会想到酣畅淋漓地深吸一口”,我设计的这个活动就为孩子们提供了这种“新鲜、纯净、清爽、沁人心脾的空气”,一种爱的氛围、想象的氛围,孩子们始终在一个自然、放松、愉悦的情绪下活动,在彩色的世界里编织着一个个美好的愿望,当他们那份至真至爱的情感表露出来的时候,我们已感受到童心世界的那份纯真、无邪。相信我们会收获孩子们一个个绚丽的七彩人生。
我的说课内容全部结束,请领导和老师们多提宝贵意见,批评指正。
Ⅱ
大班语言活动说课:故事《伞树》
我非常欣赏特级教师应彩云的一句话:“孩子是天,我是云,让我以云的身份进入天。”我与应老师的心愿一样,很想让属于孩子的那片天更广阔、更气象万千!努力从孩子的灵魂出发去理解孩子,从孩子的认识角度来建构教育。以此我设计了今天说课的内容:大班语言活动《伞树》,它是省编教材《下雨了》这一主题中的一则动人的童话故事。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作品运用朴素的语言,以孩子喜闻乐见的童话形式描述了一个触动人们心灵的爱心故事,展示了人世间最珍贵最纯朴的伙伴之情,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它将爱的教育具体化、形象化,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故事中情节的冲突,给孩子们提供了想象的空间,具有较强的可创性;同时还具有独特的意境美,具有较高的艺术性。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大班的孩子们经过小班、中班的发展,语言表达较为清晰完整,语言的表现力和思维创造力有了相当的基础。所以,本故事适合大班孩子的接受能力和认知特点。同时,他们多为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私心重,而故事对他们有一种潜移默化的浸润作用,使他们有一些小小的感动,温暖感染他们的心灵,唤起他们的爱心,感化他们的行为,使其知、情、意、行得到和谐统一发展。
3、活动目标
1)情感目标:感受故事角色的心理变化,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
2)能力目标:能用表情、言语等方式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3)知识目标:引导幼儿理解故事的情节和内容。
依据:目标的制定是基于新《纲要》对幼儿情感发展的重视及作品本身的特点,考虑到大班孩子当前的言语能力、知识水平和发展趋势而制定的。
4、重点和难点
1)重点: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及情节变化,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依据:是根据新《纲要》对幼儿情感发展的要求和幼儿本身言语发展的需要而制定的。
2)难点:围绕“雨中借伞”过程中小熊心理变化及行为活动,引导幼儿体验帮助别人和接受别人帮助都是同样快乐和幸福的。
依据:爱是一种情感,看不见,摸不着,是抽象的,而幼儿的思维具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理解爱的情感对于幼儿思维活动具有一定难度。
5、活动准备
1)课前丰富有关伞的知识,及一些特殊性能的伞 2)活动课件及游戏音乐
依据:前期知识经验的贮备为幼儿进行本次活动搭建了一个创造性的知识平台,生动有趣的课件使整个教学活动发挥出最佳的教育效果。
二、说教法
1、启发提问法
引导幼儿愉快地进行心智活动,提供给孩子一个自我思考、自我表现的空间。
2、情境探索法
幼儿根据故事情节的推移而展开创造性的想象与表达。
3、整体讲述法
之所以保留这种看似传统的教学法,目的在于使幼儿完整地感受故事的意境美、艺术美。
三、说学法
1、发现学习法
幼儿学会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表现,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2、运用多种感官学习法
幼儿通过看、听、想、说多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使知、情、意、行和谐统一发展。
四、说活动过程
在活动设计中,遵循幼儿认知情感发展的规律,以“情境导入——爱心帮助——启发探索——情感迁移”为活动流程,达到爱心情感的升华。创设情节
导入课题 播放课件提问:一天,(远处有小熊的家)小兔和小松鼠在做什么?听,什么声音?(雨声)看,天气怎么了?
依据:“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了一半”,运用情节的变化唤起孩子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启发他们思维,使其进入学习的情境,为下一环节做了良好的铺垫。
(一)启发探索
创新表达
1、情境探索,引发思维。
(播课件)提问:雨下大了,小兔和小松鼠要回家,他们想什么办法呢?他们会对小熊怎么说?小熊的伞,他们能拿动吗?为什么?小熊又会怎么做呢?
教师有意识有目的的设置问题情境激起孩子们探究的愿望,就像进行抛接球游戏,老师向孩子抛过球,孩子接过并抛还给老师。正是在这一抛一推的回应中,主题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幼儿也逬发出了更多的能量和创造力,孩子们会为自己的新发现欣喜、激动,为悬念解开而兴奋。
2、发散思维,感知描述
(播课件)提问:小熊会想出什么奇妙的主意?(扩散思维)播放课件,出现伞树,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幼儿用自己的言语描述看到的伞树)
这里,运用启发式提问法,启发孩子尽情讨论,给每一个孩子提供了一个言语表达的机会,孩子们各抒己见,互相交流、互相启发、互相促进、互相补充,帮助他们在交流中获取灵感,作为教师悉心守护孩子们那珍贵的童心与童真,因为童心会让我们变得透明,童真会让我们变得快乐,所以要真诚地做一名忠实的听众,去聆听源自孩子们内心的感受,用心走进孩子的世界,给孩子一种家庭式的温暖,用“有这种可能!你想得很有趣!你想的和别人不同!„„”传递出一种充满支持、接纳、肯定、鼓励的信息。而这时伞树的出现,一是再次激起了幼儿强烈的学习兴趣,二是促进了大班幼儿言语的发展,这是因为语言教育活动应回归语言的本真,使其成为有感而发,自然而然的真情流露。
3、扩散想象、举一反三。
(播课件)提问:又下雨了,小动物们来借伞,他们会选择一把适合自己的什么样的伞呢?为什么?
在这里运用发现学习法,将科学、语言活动有机结合,既能根据伞的图案、大小等外在特点选择,又鼓励孩子们创新思维,放飞他们的思想,教师用自己思想的火种点燃孩子们的灵感,迸发出最奇妙、最富灵性的智慧火花。即使是瞬间的,也是灿烂的;即使是粗浅的,也是可贵的。同时教师巧妙地运用随机的语言传递给孩子赞许、欣赏、接纳、分享的信息,鼓励他们愿意、愉快、轻松地说出自己独具匠心、别出心裁的见解。
4、体验角色,挖掘内心。
提问:小动物们借到最适合自己的伞,会怎么样呢?小熊会有什么感受呢?
这段讨论抓住重点,既对教学起梳理作用,又帮助孩子提高了分析问题、评价事物的能力,使孩子初步体验到帮助别人和被帮助同样快乐。
(三)强化认知
概括评价
1、深情讲述
整体感知
教师真正融入作品的情感世界,声情并茂地完整讲述故事,这时教学气氛静到极致。
依据:教师动情地讲述,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完整的艺术形象,使幼儿整体感知故事的内容及意境。
2、梳理思维
内容概括
这个环节通过让孩子们给故事取名字,使他们对已有的认知、情感、思维过程进行梳理、概括。这里老师不干预,不归一,充分尊重孩子们的意见。
3、挖掘内涵
升华主题
提问:你最喜欢故事中的谁?为什么?进而深入讨论:在故事中哪些地方表现出小熊帮助别人?
这里运用讨论法,孩子们根据自己的道德审美标准进行分析判断,畅所欲言,在说中思、思中学,凝理注情,动人心灵,使其思维活动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使教学活动起伏不断,扣人心弦、精彩无限!孩子体验到帮助别人和被帮助同样快乐,“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突破了本节活动的难点。
(四)经验扩展
情感迁移
提问:下雨天,如果你碰到没带伞的老爷爷老奶奶或者盲人叔叔,你会怎样做?你会帮他选择一把什么特殊的伞呢?进而讨论当别人遇到困难,你会怎么做?
在此环节中,他们想象出各种性能奇妙的伞,如,太阳能伞、遥控伞、车椅伞等等,满足不同人的需要,孩子们的整个意识处于异常“觉醒”和高度兴奋状态,有力地激发孩子们“乐于学习”、“学会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
依据:此环节,运用问题启发法、讨论法,再次带孩子们进入一种爱的氛围、想象的氛围,孩子们在一个自然、放松、愉悦的情绪下活动,编织着一个个美好的愿望,使他们在认知情感的基础上向行为培养进行过渡,使其从故事角度向实际生活延伸,体验到关爱他人的快乐,完成学习的迁移。
(五)寓教于乐
快乐体验
这里设计了一个“爱心伞”的游戏,游戏是这样的:在音乐声中,孩子两人一组,一个说:“哗哗哗,下雨啦,我是小青蛙”,另一个说:“送你一把荷叶伞,”“呱呱呱!谢谢啦!”交替进行,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任意选择模仿动物。
依据:通过生生互动、师幼互动,使整个活动动静结合、起伏有致。课堂气氛达到高潮,较好地解决本活动的重点。使教者欣然,学者释然,观者自然。
(六)演透勿绝
活动延伸
在教室中布置一个“爱心伞”的区域,课后组织幼儿制作小伞。
依据:教学活动如同演戏,讲究演透则不演绝。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让我们一起努力,用心感悟孩子们,多为他们水晶般透明的心注入一些激情,使孩子们多一些体验,多一些憧憬,努力追求教育至于儿童最高境界——一份理解、一份关爱,带着人格的魅力和灵性,像寻找宝藏一样去发现,开发孩子们的潜能,让教育的过程淋漓尽致展示人性的魅力和对儿童的挚爱!让我们用心灵培育心灵,用人格感化人格,用爱心唤起爱心!相信我们会收获孩子们一个个绚丽的七彩人生。
Ⅲ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常用的标志》说课稿
一、设计意图
幼儿在生活中,经常能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标志。而且会询问这个标志是什么意思?那个标志代表什么?幼儿的这种兴趣及好奇。正是我们向幼儿介绍社会,以及社会生活的一个突破口。常用的标志活动采取了多种多样的形式,让幼儿通过找一找,认一认,画一画等了解标志的外形及含义,从而发展幼儿的想想力、创造力,本次活动综合了社会、艺术、语言等领域的内容,运用了多种手段,从而达到教育的最佳效果。
难点是:认识常用标志,理解各种标志的含意。
二、活动目标
通过教材内容和设计意图,吸取人本主义教育理念。为满足幼儿认知,能力,情感的需要,按照《纲要》涉及的五大领域教育目标,确定本次教学目标为:
1、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兴,认识常用的标志,引导幼儿用完整、流畅的语言讲述对各种标志理解的含义。
2、在认识常用标志的基础上,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或合作创造,设计标志。发展幼儿的想像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三、活动准备:
为顺利完成以上教学目标,在活动准备方面,特作如下安排:
1、幼儿知识经验准备;请家长带领幼儿到公共场所及其他地方找各种标志,并想办法通过查询、查资料等办法理解标志的意图。(可通过照图片、图标、网上等办法收集各种图标)。
2、教具、学具准备:为体现学具、教具是幼儿学习的教科书,在本次活动中,要求幼儿,家长,教师共同收集常用标志的资料作补充。同时为幼儿提供各色彩纸、彩笔笔等制作用品等。
教具的提供主要有:各种标志的卡片,有代表性的录像片断,如:禁令标志: 禁止通行、禁止进入、禁止鸣喇叭、禁止停车、、警告标志: 注意危险、交叉路口、铁路道口、、军人的标志、电视台得标志等
3、心理环境准备:为幼儿在自然的环境下学习,在幼儿园墙壁上设置一块展览版,把幼儿找到的标志拿到幼儿园放在展览版上进行展示。
四、活动过程
本次活动,总体设计思路:以《新纲要》为指导,借鉴建构主义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及做中学思想。从“寻找标志――认识常用标志,理解各种标志的含意――标志小游戏――讨论设计图标――制作图标――”五大块,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从感知到体验到创造,使原有的经验与新经验之间建立有机的联系。让幼儿在互动式、开放式、探究式的教育活动中,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学习。从中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感知力、想像力、创造力。
各环节的具体教法、学法及时间分配如下:
第一环节:带来幼儿观看展览版,“请小朋友看看展览版上都是什么”?将幼儿引到“标志的世界”。目的将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到该活动中来,此环节在1分钟以内。
第二环节:运用多种感官认识常用标志,理解各种标志的含义,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相互谈发现。这部分是重点,需8钟左右。
建构主义理论提示我们,在教学中,要帮助孩子利用情景、协商对话等环境要素,发挥孩子的主动性、积极性、为此,我让孩子在“标志”情景中,与标志零距离接触,通过看、摸、听认识常用标志,理解各种标志的含义。“你认识哪些标志?它有什么含义?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好朋友”。教师、幼儿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形成合作学习机制。
第三个环节:标志小游戏,加强对标志认识的环节,需4分钟左右,教师准备各种标志的图片,让幼儿快速认出是什么标志?是什么意思,看看谁的反应快。这环节是难点。
在游戏中幼儿对常见标志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并保持了浓厚的持续探究的愿望,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
第四个环节:过渡环节,需1分钟,讨论设计图标,请幼儿想一想,我们幼儿园什么地方需要挂上标志?设计什么样的标志?同时把幼儿引到坐位上。
第五个环节:结合幼儿园实际情况,幼儿自选材料,尝试自己喜欢的活动方式,创造、设计常用图标。如:班标、卫生间标志、园长室标志、厨房标志、节约用水标志、活动区标志等。
多元智能理论提示我们:要发展智能优势,开发智能弱势,要面向一个又一个不同的,有差异的幼儿,采用不同的方式,适合不同的孩子,在这里,我们让孩子按自己对标志的认识,体验创造和设计常用图标。教师始终参与与幼儿的活动,及时地给予支持、引导、帮助。孩子们在玩中学、做中学,他们相互交流、相互协商、创造性、动手能力、由次也增强了。这部分也是重点,需10分钟左右。
结束部分:1-2分钟。幼儿设计后大家分享。并把标志贴到相应的地方。由此得到升华。
五、评析
活动设计的各个环节都以激发了幼儿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从而达到了大班所设定的活动目标,并且教师没有把活动仅仅视为过去心目中上课,而是将教育真实地渗透在生活和各项活动之中。不难想像,如此的师生互动,对孩子,对教师都会是自然的,毫无压力的。
Ⅳ 大班音乐欣赏《野蜂飞舞》说课稿
一. 领悟教材,把握重点。
本次活动的内容是一首名为《野蜂飞舞》的世界名曲。
(一)学习目标
1.认知目标:主要是通过让幼儿欣赏,启发他们感受乐曲中高低,强弱音的变化 2.能力目标: 发展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和欣赏能力
3.情感目标: 在活动中鼓励幼儿积极参与音乐活动,让幼儿充分体验在音乐活动中合作的快乐。
(二)教学的重点
以多种形式调动幼儿积极参与活动,更好的理解音乐内容,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表现力。(三)教学的难点:
让幼儿感受乐曲中高低强弱音的变化。(四)教学准备:野蜂的图片,音乐。
二. 精选教法,让幼儿在愉快中学习。
高尔基说过:“在听赏音乐时得用自己的经验,印象和知识去补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者能同时开放多个通道,比只开放一个感知通道能更准确有效的掌握学习对象。为了实现本次活动的目标,我采用了“借助动觉,展示听觉体验”的方法。动包括了:动口回答问题,动脑想象意境形
象,动体态模仿野蜂飞舞最终使幼儿理解音乐,感受乐曲中高低强弱音的变化,这是使幼儿从感受音乐到理解音乐的手段,因此,本次活动我采用了多种形式调动幼儿的感知参与运用于整个教学过程,使幼儿主动参与音乐教学,并获得独特的感受。
三. 暗授学法:
由于幼儿的年龄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好动,愿意表现自我,所以采用了听,想,说,等多种形式体验音乐,交流互动,使幼儿心理得到满足,并能让幼儿充分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
四. 巧设程序。
1. 介绍野蜂,引出课题,从而调动幼儿已有经验,提高幼儿的参与兴趣。2. 完整的欣赏音乐,让幼儿初步的感知并了解音乐内容。
3. 幼儿进行猜想。一来可以了解幼儿对音乐的理解程度,二来可以引导幼儿更好的感受乐曲。4. 感受乐曲中高低,强弱音的变化。通过引导让幼儿在不自觉中知道了高低,强弱音的不同。5. 集体分组合作表演。通过不同的表演形式,在幼儿游戏的过程中,让他们更好地感受乐曲,同时,让幼儿体验了合作的快乐。
6. 猜乐曲的名字。可进一步加深对乐曲的理解。
7. 听放松音乐做动作,结束活动。此环节是让幼儿缓解一下紧张的心情。
五、感悟与反思:
俗话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新课程标准的事实,具备人本思想的教育理念,自由活泼的教学方式,为我们教师开启了一片教育新天地。一堂好的音乐欣赏课应该体现“课堂教学游戏化”的教学理念,让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通过师幼之间,幼儿之间平等互动与交流,使幼儿在饶有趣味和充满感情的情境中轻松愉快地接受美的熏陶,提高审美能力,主动获得感受与鉴赏、表演等多方面的艺术能力,从而提升幼儿的审美观。
Ⅴ
大班综合活动《动物过冬》说课稿
一、说教材
动物是孩子们乐于观察的对象,各种动物的不同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常会引发孩子们的探索兴趣。冬天到了,人们穿上了厚厚的冬装,动物们不怕冷吗?它们是怎样过冬的呢?在进行主题活动《动物,我们的朋友》过程中,幼儿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我以“动物过冬”为切入吕,激发幼儿对动物的探索欲望,加深幼儿爱护动物的积极情感。大班幼儿对动物的特征、生活习性等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根据大班幼儿发展水平和幼儿学习科学的特点,我确定了以下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 了解动物不同于人类的过冬方式,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与季节的关系。
2.情感目标:激发幼儿探索动物生活的兴趣、满足其好奇心,加深幼儿爱护动物的积极情感。
根据《纲要》中科学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幼儿教育已有经验水平,我认为本次活动的 重点难点:让幼儿了解动物的过冬方式以及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与季节的关系。
我利用多媒体教学及启发性提问,让幼儿主动探究,从而将抽象的科学知识变得通俗易懂,使活动的难点得以有效的突破。
结合本次活动目标,我做了以下准备:
1、幼儿已有过冬的经验。
2、和家长一起收集动物过冬的图书、资料。
3、动物过冬的课件。
4、操作卡四张,动物图片若干,自制拼图四份。
二、说教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因此,本次活动,我采用了电教法、讨论法、观察法、启发提问法等,这些方法的应用,克服了教师传统的说教形式,充分尊重幼儿,调动幼儿学习积极性,让幼儿在快乐中习得经验,同时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和乐于探索的习惯。
三、说活动过程
1、以音乐活动引题:小朋友们,冬天到了,天气真冷啊,让我们一起来做做运动,暖和暖和身体吧!这种师生共同参与的方式,旨在营造和谐、愉悦的活动氛围,充分调动幼儿活动的积极性,增加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我们可以通过做运动等方式抵御寒冷,那么动物朋友是如何度过寒冷的冬天呢?
2、出示课件,让幼儿自主学习,满足其好奇心和求知欲。
提问:里面介绍了哪些动物?幼儿回答后点出课件。提问:它们是怎样过冬的?幼儿根据课件内容回答并对其相应的过冬方式进行归类。如蚂蚁和蜜蜂一样是通过储存粮食躲藏在洞里过冬的。幼儿思维离不开具体的事物形象,借助多媒体的形、色、景等多种优势,直观形象的帮助了幼儿了解动物的过冬方式,激发了幼儿探索动物生活的兴趣,从而也了解了动物的生活习性与季节的关系。
3、幼儿再次通过课件加深对动物过冬方式的理解后,出示操作卡让幼儿说出其对应过冬方式的动物。正如新《纲要》所指出:“语言教育应该渗透在所有的活动中”。本环节通过操作卡的出现,不仅能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积极性,而且加深对动物不同过冬方式的了解,进一步明确了教育目标。
四、游戏互动:我也来当小动物
1、学一学:教师出示操作卡,幼儿自主创编动作来表现其过冬的方式。
2、幼儿手持动物图片,找到动物过冬方式相似的伙伴后,送他们到过冬的地方。
这样的游戏,不但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也体现了幼儿合作的精神,而且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知识。
五、活动延伸
至此我的说课内容全部结束,恳请各位领导、专家不吝赐教。
第三篇:信息技术说课比赛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我是13号参赛选手,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制作多媒体作品》。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本节内容进行全面设计:
1、说教材
2、说教学方法
3、说教学过程
4、说板书设计。
首先,我将围绕教材分析、学情分析、重点难点以及教学目标四个方面来说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本节课是河南大学出版社河南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信息技术》二年级下册第一章《制作多媒体作品》第三节的内容。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了解了制作多媒体作品的基本步骤,学会了采集素材并对PowerPoint有了一些认识。本节课既是对前面学习的提高,也是后面学习的基础,在本章中起到承上启下的连接作用,因此地位十分重要。
2、教学内容
本节课所讲的主要内容有两点:1)以《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为例,在2)对PowerPoint中的文字图像设置动画效果。
二、学情分析十三、四岁的初中生,他们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喜欢动手动脑,对计算机很感兴趣。但是他们的注意力不易集中,只乐于接受有趣的知识,对枯燥的计算机理论比较反感。基于以上特点,我设计的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顺利完成教学的目的。
三、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在制作多媒体作品如同盖房子一样,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些“平地”的基础上,才能制作好一个完整的作品。难点是:设置动画效果。因为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比较陌生,而且操作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易形成难点。
四、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节课共完成三个教学目标,分别是:
1、知识目标
2、能力目标首先来看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让学生掌握在PowerPoint中的文字图像设置动画效果。
2、能力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拓展了他们的思维。通过自主探究学习,提高学习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在本节课中,学生对插入的图像进行选择、布局等操作,使幻灯片更美观,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学生之间进行协作学习,培养他们的合作互助意识。说完了教材,我接着说一说教学方法。我将从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具三方面来说教学方法。首先我来说教学。根据本节课的内容特点,我设计了以讲授法和演示法为主、以情景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和巩固练习法为辅的教法。接着我来说学法。现代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我通过自主探究式学习和讨论协作式学习相结合的学法来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自主探究式学法强调学生独立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案,验、亲身探究,才能真正的理解知识。讨论协作式学法强调学生之间探讨问题,的不同侧面,掌握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开阔学生的思路。两种学法结合使用,能够优势互补,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第三,我来说教具。根据信息技术课的特点,本次教学是在多媒体教室中进行的,师生使用件进行教和学。本节课所使用的教具还有:制作好的课件、采集好的文字、图像素材库等。下面,进入本次说课的中心环节——说教学过程。
PowerPoint中插入图像以及设置动画效果。
3、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利用已学过的知识,共同就解决某个问题出谋划策。PowerPoint中插入图像;,这两个知识点就是多媒体制作的“平地” PowerPoint中插入图像的方法以及学会对解决新问题,使学生做到触类旁通、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处于主动地位。绝知此事要躬行”在交流沟通中,在这 举一反三,因此,PowerPoint软
“纸上得来终觉浅,只有学生亲自体学生可以看到问题
本节课共45分钟,我分四步来完成本次教学。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5分钟)
二、任务驱动,精讲演示(15分钟)
三、巩固知识,课堂练习(15分钟)
四、归纳总结,布置作业(5分钟)
首先来说一说创设情景,导入新课。上课一开始,老师请学生观看两张幻灯片,一张没有添加图像和动画效果,一张则有这些效果,接着老师让学生对这两张幻灯片作出评价,看看哪张比较好?由于这两张幻灯片区别非常明显,对比度很大,学生很容易就会发现:第二张幻灯片由于有图像和动画效果,看起来更美观,更能吸引人。顺着学生的思路,老师接着引导:要想做出第二张幻灯片的样子,这些图像和动画都是怎么添加的呢?随着这个问题的提出,就自然而然的导入了本次新课。
在本环节中,我使用的教学方法是:情景教学法。
通过两张幻灯片进行直观形象的对比,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图像和动画效果的重要性。让学生真正从内心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以此来驱动学生的学习。
接着进入任务驱动,精讲演示
先来进行任务一的讲解。老师给出
生已经学过了在Word中插入图像的方法,所以老师先带领学生回忆一下
教材中的基本步骤,老师作相应的演示,学生则仔细观察老师的操作。在做完这些后,老师接着引导学生观察Word中插入图像的方法与
得出结论。
在这部分内容中,我着重强调图像的选择与文字的搭配。
环节。在PowerPoint中插入图像的基本步骤,但不急于进行演示操作。因为学PowerPoint中插入图像的方法有什么异同,通过类比,引导同学做归纳总结,Word中的操作过程。接着,按照
第四篇:说课指导《小院》说课稿
辽宁事业单位微信:lnsydw
散文两篇之《小院》说课稿(1课时)
一、教材分析
1、课文所处的地位及联系
省编九年制义务教育中学语文教材第一、二册对记叙文作了详尽介绍,通过一、二册学习学生对记叙文有一定掌握,有必要让学生深入学习记叙文的其他样式。散文作为必须掌握的重要记叙文样式,第三册开始安排散文学习单元,如这一课所在的第六单元“散文中的记叙和描写”。对初中学生来说,这一课将是第一篇真正当作散文分析的课文,学习这一课会有一定难度,这一课给学生印象好坏必将影响到以后学生对散文学习的兴趣,因此有必要对这一课进行适当的处理,培养学生学习散文的兴趣。
散文在体裁上属于记叙文,对学生而言这一课是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指学生对记叙文的中心、顺序、详略已有初步的了解。陌生是指散文这种记叙文样式是第一次学习,对散文特点、包含意蕴、写作技法较生疏。故而课文处理上应该多启发学生将记叙文的学法迁移到散文上来。
2、教学内容
辽宁事业单位微信:lnsydw
本课共包括两篇文章,《小院》和《小镇》,共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学习《小院》,第二课时学习《小镇》以及两文的比较。这是第一课时,主要学习《小院》。
3、教学目的
①掌握“星罗棋布、招徕、醇厚、笑靥、馥郁、突兀”等词的音义,并会运用。
②了解散文一般特点,初步学会分析散文中记叙和描写的特点及其作用。
③感受改革开放给祖国带来的可喜变化及新时期和谐、温馨美好的人际关系。
4、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散文是记叙文样式中重要的一种,其主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文章结构自由,从头到尾贯穿作者的情感于片段的记叙和描写中,散文中记叙和描写的分析理解决定了你对文章的掌握与否。因此这一课的难重点是通过对散文中记叙和描写地分析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要突破难、重点其关键是仔细体味散文形式的自由,内在意蕴独一,和语言的生动形象性。
二、教学方法
辽宁事业单位微信:lnsydw
1、根据课文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首先采用情景激发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然后引导学生美读散文,在读的过程中,启发疑问:文中作者醉在哪里?最后教师适当的点拨、归纳、小结,启发学生理解本文的文眼“醉”。
2、采用投影、录音等电教手段,丰富了教学手段,既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热情,又通过直接感知,促进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符合教育学中的自觉性、直观性原则。
3、采用卡片教学法学习字词,引导学生学会做字词积累卡片。
三、学法指导
1、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语言欣赏能力,课前布置学生预习,掌握生字词,课堂中通过朗读进一步巩固。
2、对于散文重要的是让学生把握它的“神”,散的结构如果让学生像无头苍蝇样乱窜,且过必然不理想。所以这一篇文章让学生通过找“文眼”的方法,把握全文的“神”,整体在“神”这根线下串联行文。通过本文学习,使学生把握这种学散文的最基本方法,并初步能迁移到课外。
四、教学程序
(一)教学准备
布置预习《小院》,扫除生字词障碍,思考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辽宁事业单位微信:lnsydw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预习,对课文有一个初步了解,解决字词关,带着学生自己对课文的了解和疑问,进入课堂学习,将对课堂效果起到较大影响,符合教育学上的主动学习原则和学问质疑的学习方法。
(二)导入新课
好的景色给人以美的享受,这一节课我们将随着作者阳关一起进入五台山下这普通的农家旅舍,去体验翠绿拥抱中普通小院,给我们带来的清新、自然、温馨、热诚。板书课题作者:《小院》阳关
设计意图:导语设计成情景式,引导学生进入课文设定的情景,让学生入景,由景入情,引起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与求知欲,调动学习积极性,进入积极地学习状态。
(三)预习检查
学生分组朗读课文,一二大组朗读(2-4自然段),三四大组朗读(5-8段),全班齐读第1、9自然段,教师随机指点学生有关本课的字词音义,出示卡片提问解答。需要注意的几个字词重点提示:星罗棋布、招徕(láī)、醇(chǘn)厚、笑靥(yè)、馥(fù)郁、突兀等。
设计意图:这一步朗读有两个目的,一是为检查学生预习的情况,落实教学目标中的字词教学要求,扫除字词障碍。二是引导学生初步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进一步熟悉课文,为后面文章意蕴理解分析打下基础。
辽宁事业单位微信:lnsydw
卡片解答有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符合初二学生应侧重于基础知识的积累原则。
(四)分析课文
1、听课文录音,思考课文内容,用文中的词语试给这篇文章加一个副标题:
的小院。
从给这篇文章加一个副标题这一问,正式进入本文学习的主体部分。学生填副标题的答案可能会有多种,教师要针对学生回答,逐步引导学生到“花映香熏”的小院上来。“花映香熏”的小院到底有多大?明确:小,们被挤到西南角。出示幻灯,小院之门和小院之老主人夫妇。板书:“花映香熏”的小院。
设计意图:录音的示范,往往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更加专注阅读课文,特别是这样一片美文。由于散文的形式上很散,学生容易在学习时不知所云,故而设计上根据散文特点,放开形式,引导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知,理解文章的整体印象。“ 的小院”这一设计较好的起到整体感知效果,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2、齐读最后一段,思考在这“花映香熏”的小院人家,作者不禁油然而生怎么感受?明确:醉意,这便是本文文眼,即解释文章中心的关键所在。板书:醉在,与上文“花映香熏”的小院相联。
辽宁事业单位微信:lnsydw
设计意图:给文章加一个副标题,起到了整体感知课文的效果,启发学生理解作者的感受是为了引导学生找出文章的文言——醉,本课课堂将以“醉”为线索,逐步引导学生进入“小院”。从另一个角度讲这样设计是为了由简单的问题慢慢导出本深层次的内容,符合由浅入深的认识规律。
3、那么作者是怎样一步一步醉在这“花映香熏”的小院呢?文中那些句段可以看出来呢?
⑴、课文1-4自然段写了我傍晚投宿台怀镇普通的农家旅舍,写我醉在农家小院的“信赖”。“小大嫂”给我的印象是值得信赖。(亮亮的眼神,甜甜的笑靥)老夫妇给我的感觉是如在自己家(同样的笑)。此时,我虽是初到小院,却已有一点点得醉意,可以说我一醉在这小院人家的信赖,在这小院可以无拘无束的像在自己家里一样。齐读这一段,体会浓浓的乡情,值得信赖的醉意。板书:醉在信赖。
设计意图:根据认识论原理,人的认识是一步一步深入的,所以我们教学中也要符合作者的逐步认识的过程。小院给作者第一感觉就不错,文中用了“信赖”这词,在作者叙述我们可以感受浓浓的乡情,教师的任务便是引导学生发现这浓浓的乡情。
⑵、齐读课文第5自然段,思考这一段描写了我醉哪里呢?
醉在清晨小院之清新空气。
辽宁事业单位微信:lnsydw
清晨的小院空气格外清纯,花香馥郁,让人神清气爽,让我们大家也一起来体会着清晨的清新:闭眼,清新的空气中飘来阵阵馥郁的花香,令人精神一振,不觉得令人醉了。开眼眼前竟是满院的鲜花,排行整齐,错落有致,勃勃生机。在仔细一看花盆,原来都是由游客抛弃得的废物整治而成,别有一番雅趣。我们可看出小院主人的精神也如这满院清新香气,令人赞叹。出示幻灯:五台山清晨。板书:醉在清新空气。
设计意图:古人一向提倡即景入情,今人也认为设置合理的情景,引导学生深入其中,如身临其境,其教育效果将是不可言喻的。《小院》中这一段清晨景物的描写很生动、很有情趣,值得品尝,所以我采用的设置情景的方法,让学生在意识上进入校园,体会小院之美。当然真正最好的方法是带领学生进入这样的小院人家,教学很难实现,只要退其次而求之。
⑶、我正在欣赏着小院花景的时候,小院主人“小大嫂”在做什么?她对年轻人碰破玻璃持何态度?从课文6-7自然段可以看出“小大嫂”怎么样的品质?
明确答案:深夜烧茶,早起大扫,没有怨言,理解他人,反映了她勤劳、善良和宽容、理解他人的品质。人与人之间的宽容与理解,如同世外桃源般纯朴善良,令作者深为陶醉,多么温馨,多么和谐。我醉在小院人家的宽容与理解,满屋的温馨之情。板书:醉在宽容与理解。
辽宁事业单位微信:lnsydw
设计意图:最珍贵的不外乎人与人之间的真情温馨,所以让学生体会这种温馨至为重要。课文写作上符合了由景及人的写法,满院花香令人油然而生醉意,小院主人的宽容与理解更令人发醉,教学上我侧重由景及人,侧重上下文的联系,引导学生明白景美而人更美,为下文的情景交融升华打下基础。⑷、课文8自然段我醉在哪里?
明确:醉在黛螺顶美景,醉在小院之景,更醉在小院人所蕴含的品性情怀。
深情齐读这一段。正当我人景共醉的时候,抬眼望黛螺顶景色宜人,回望小院绿莹莹、蓝汪汪,此时我达到了情景人共醉的境界。黛螺顶,小山形如大螺,盛夏草木萋萋,呈一片黛青,故山顶寺宇名为大螺顶,又称黛螺顶,为五台山著名景点,出示幻灯:气冲黛螺顶。再一次饱含深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情景人共醉的境界。板书:醉在眼前美景。
设计意图:语文教育学原理认为教育者应该积极调动学生的各官能参与课堂学习,其最好的方法是让学生朗读,朗读有助于体会语言的优美和含义的深刻。此处作者情感上是达到情景人共醉的境界,有感情的朗读对学生获得这种境界体验会较大的帮助。
3、所以我们说作者是醉在“花映香熏”的小院,醉在的小院的人与人之间“温馨”。讲到这里老师也不觉油然而生醉意了。板书:醉在其中。
(五)课堂小结
辽宁事业单位微信:lnsydw
《小院》作者叙述了自己傍晚投宿普通农家旅社,深深的沉醉在“花映香熏”的小院,醉在初到小院的“信赖”,醉在小院清晨清新的空气,醉在“小大嫂”的宽容与理解,醉在眼前的美景,醉在其中,赞颂了改革开放后山区小院的浓浓乡情和人与人之间的温馨和谐。
设计意图:本部分通过引导学生回忆本课教学内容,达到加深印象,巩固知识的作用,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中心。
(六)课后作业
1、课外学习材料《小院小记》。
2、细读课文,再一次体会小院浓郁的温馨醉意,抄写课文重要词语。
3、预习《小镇》
设计意图:知识学习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运用,为了迁移到课外,这符合教育学中“举一反三”的原则,故而我安排一篇也写小院的课外散文供学生自学,以巩固课堂所学。细读课文抄写词语则既巩固了课文知识,又培养的书面表达能力。预习《小镇》是为下一课时打下基础。
五、课后说明
辽宁事业单位微信:lnsydw
板书是随着课堂进行而逐步添加的。课件过于粗糙,有待提高。教学过程是瞬息万变的,有死的教材、死的教案,没有死的教法,具体课堂操作要随机应变,其结果不是这一说课稿所能预料的。
第五篇:说课大赛春说课稿
《春》说课稿
说课人:蔡明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现在我想从五个方面来谈一谈我对这一课的理解和处理。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本课是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第三单元第十一课,本单元目标是引导学生从大自然中发现美、感悟美,并指导学生用美的语言表现美。《春》是写景抒情散文中的精品,作者以清新优美的语言引导人们去欣赏大地春回、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赞美春的活力带给人以希望和力量,激励人们抓紧春光努力工作、奋发向上。2.课标与课文:
新《课标》的指导思想是: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春》是初中语文第一册中的一篇课文,处在初中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第一阶段,这一阶段的任务是让学生认识语文学习和生活的联系,着重培养一般的语文能力。3.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提倡的“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一体的教学理念,我确定了以下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①知识和能力: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知文章内容,领悟并欣赏作品准确生动、清新优美的语言,体会修辞手法的恰当运用。
②过程和方法:本课主要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在训练学生读、写、听、说各方面能力的同时,培养他们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并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③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一切美好事物的感情。4.教学重点与难点:
①教学重点:领会作者细致观察、生动描述的抒发感情的方法。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用鲜明、准确、生动的语言和多种修辞手法具体细致写景状物的方法。
②教学难点:把对景物的细致描写与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完美地结合起来。5.课前准备:
古今中外写“春”的作品很多,课前布置学生去搜集关于“春”的诗文,以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增加知识积累。
二、教法与学法1.教法设计:
新《课标》建议,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语文教学还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提倡学生做语文学习的主人。我设计了“回忆春天——感受春天——品味春天——畅谈春天——歌咏四季”这五个教学思路。前三个环节让课堂成为感知美、欣赏美、品味美、探讨美的自由空间,提高学生的审美 能力。第四个环节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最后一个环节由春天引申向四季,进行仿写训练,使学生初步学会表达美和创造美,培养学生全面的语文素养。2.学法指导:
长期以来的语文教学实践证明良好的阅读习惯会使学生受益终生,对于一个入学不久的初一学生来说,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至关重要。在这一堂课上,我主要引导学生通过以下几个过程来培养语文学习的习惯:第一,通过查阅工具书独立解决生字、生词的习惯;第二,在阅读过程中通过启发、讨论培养学生勤思考、爱质疑的习惯;第三,通过圈点勾画、抓关键词等方法来推敲语言文字的习惯;第四,熟读、背诵优美文段的习惯。
三、教学流程
(一)情感导入——回忆春天
同学们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用一句话说说你对春天的感受?(生答略,教师可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总结,并自然引出过渡语。板书课题、作者)【设计说明】唤取学生对春天美好的感受,设计一个较好的教学环境,为课文教学作情感铺垫。
(二)理清思路——感受春天
1.老师范读课文。思考:作者为我们描绘了关于春天的几幅图画?
【设计说明】导语引导着学生回忆春天,现在则是通过声音把学生引入春天的佳境,这样文质优美、简洁明快的散文,不必象以往急着去介绍作者,检查生字词,而应该创设一种教学环境,让学生感受春天的气息。
2.学生自由朗读全文。思考:朱自清写《春》时带着一种什么样的情感?(从课文中找出依据)
【设计说明】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使学生明白全文的结构思路,即“盼春—绘春—颂春”。
(三)、研读赏析——品味春天1.精段颂读:
朱自清先生将赞美、喜爱之情融于景物之中,在他的笔下,所有的景物——小草,花儿,柔风,细雨,无不充盈着生命力,以至于也撩拨起我们的喜爱之情。这五幅春景图中你最喜欢哪一幅?反复朗读,读出作者所蕴涵的思想感情。
【设计说明】根据抒情散文的特点,本文宜多读少讲,以读代讲,以读导学,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活动中细细品味本文节奏明快、朴实清新、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寓教于读,寓学于读中,使学生如临其境,展开联想,创造形象思维,与作者产生共鸣。2.精心潜读:
朱自清先生的文章富于情致,描写细腻,请找出他语言的精彩之处。
(小组合作、自主学习,圈点勾画做标记,抓住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丰富手法)语言赏析切入点:①抓关键词 ②抓主旨句 ③抓修辞句 ④抓感情或含义深刻句 【设计说明】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设计这一步骤旨在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思考的能力,同时再从独立转向合作、探究,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相互质疑、相互启发,这样就形成了多维态势的交流,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通过这一过程,同学们针对自己喜爱的图画,抓住重点的字词句,仔细品味赏析,真正体味到了《春》一文准确生动、朴实鲜活、异常精美的语言。
(四)质疑反思
1.你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
【设计说明】学生讨论后,可以向老师质疑,也可以向同学提问,以形成对文章的进一步学习与探讨。
2.阅读了本文,你的感受是什么?面对这大好春色,你准备做些什么?
【设计说明】新《课标》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我们应该注意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这一环节的设计突出了文章主题,使学生领悟文章主旨,培养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五)审美训练1.拓展延伸——畅谈春天:
古今中外,写“春”的作品很多,同学们可以将自己搜集的关于春天的诗文互相交流。【设计说明】新《课标》指出中学生应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这一环节就考察了学生在这方面的动手能力。同时,学生运用自主或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从课内向课外延伸,引向丰富多彩的更大空间,使课内外结合,丰富学生知识,培养他们全面的语文素养。而且在展示作品过程中,让他们体会成功的欢乐。2.学以致用—歌咏四季:
仿写练笔:仿照文中的某一幅图画,以夏、秋、冬为话题,写一段话,字数不限。【设计说明】这是学生学习迁移的过程,读写听说关键是要落在写上。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新《课标》要求学生要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这一环节要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六)结束语
春天是美丽的,大自然中美丽的景物比比皆是。希望同学们能用你的眼睛去发现美,用你的心灵去感受美,用你的笔去描绘美!
四、板书设计
【设计说明】板书设计求新、求实、求精,便于学生把握文章脉络,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五、说课反思
美国著名的教育学家波斯纳曾提出一个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有研究指出,许多专家型教师都有一个共性,即具有教学反思能力。学会反思是从“工匠型教师”转化为“专家型教师”的关键,因此,学习写教学反思也应该成为我们每一个教师的职业习惯。下面就是我对本课的说课反思:
1.这篇课文我没有设计检查生字词环节,因为如果象以往一样把它放在引入课文之后讲授新课之前,则破坏了文章的整体美感。而且,学生通过预习和老师的范读,生字词一关已能基本解决。
2.我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着重突出阅读教学。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