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新授课课堂教学模式(推荐阅读)

时间:2019-05-15 05:23: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初中物理新授课课堂教学模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初中物理新授课课堂教学模式》。

第一篇:初中物理新授课课堂教学模式

初中物理新授课课堂教学模式

初中物理教学中新授课内容涉及物理现象、物理概念、物理规律以及物理测量工具等。这些内容对于学生来说大多是崭新的,是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重点。

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学习方式有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课堂教学以探究活动为主要形式,在活动过程中要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特点。搞好教学活动的设计,把课堂还给学生、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是贯穿新的课程理念、实施物理课程标准的关键。

作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教师,观念必须发生变化,要有学生本位意识(即一切以学生为本,心中装着学生,装着每位学生的喜怒哀乐、身心健康、人生幸福。)、学生主体意识(即把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学生个性意识(即把学生看成是独特的人,有个性的人);要把握好角色的转变,充分认识到自己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帮助者、引导者、促进者和研究者。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学生的解放,教材、过程、时空的开放,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样性和复杂性,充满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满足,焕发师生的生命活力。让课堂“活”起来,目的在于使学生和教师都能找回那丢失已久的“自我”,建构起丰富的精神生活,享受生命成长的快乐。“活”,表面上是课程的内容活、形式活、情境活,实质上是师生双方的知识活、经验活、智力活、能力活、情感活、精神活、生命活。“活”意味着师生双方潜能的开发、精神的唤醒、内心的敞亮、个性的张显和主体性的弘扬,意味着师生双方经验的共享、视界的融合与精神的感召。这就需要各位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启动、导入、展开、调整、结课等每一个环节上都要精心设计。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下面是新授课四种课型教学中我们所采用的教学模式以及案例,希望各位同行多多提出宝贵的意见。

第一节 现象课课堂教学模式

学生在学习物理之前,已经接触了很多物理现象,只是在日常生活中对这些现象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和全面,因此往往对物理概念、规律的学习带来付迁移影响。而物理现象的教学是形成物理概念、得出物理规律的依托,是形成物理情境、分析物理问题的前提,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因而加强物理现象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现象课通常有以下几种教学模式: 1.“展、议、点、练、延”模式

模式特点:通过演示实验一方面向学生展示在日常生活中不易观察到的现象,为学生创设必要的物理情境;另一方面也是将复杂的物理现象进行科学的简化,提高观察信息的能力,从而利于学生在观察中抓住问题的本质.教学流程:展示现象----讨论交流----归纳点评----分层训练----拓展延伸

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的特性、光的传播、熔化和凝固、大气压强、磁场、电生磁、磁生电等。

2.“感、想、析、评”模式

模式特点:由于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有些真实的物理现象观察起来很不方便,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挖掘各种有利于学生形成表象的“间接”物理现象,从而对真实的物理现象得到间接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认识相应的物理过程.(主要是以多媒体课件模拟实验,或以模型、挂图等为素材进行展现)

教学流程:感知素材----发挥想象----分析归纳----评价反馈 如:热机、广播电视和移动通讯等。3.“感、检、展、点、延”模式

模式特点:有些物理现象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但又限于教学的时间和空间而无法在课堂上进行展示,这就需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记忆与联想,使学生在头脑中再现相关的物理现象或事实,并与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对比和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内容.教学流程:阅读感悟----自学检测----展示交流----点拨评价----拓展延伸 如:分子热运动、重力、宇宙和微观世界、浮力的应用等。

第二节 概念课课堂教学模式

物理概念是人类在探索物理世界的过程中,在大量观察、实验的基础上,运用逻辑思维的方法,把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的本质属性加以抽象、概括形成的。物理概念的教学在物理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综合新课程教学的基本理念、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物理教科书的编排特点,概念课通常有以下几种教学模式:

1.“疑、感、议、点、练”模式

模式特点: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生活素材的收集,从中获得生动的感性材料,并学会从这些感性材料中将概念的特征抽象出来,得到概念,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的问题。这种教学模式凸显的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学流程:提出问题----演示观察----合作交流----点拨归纳----拓展练习如:力、升华与凝华、串联与并联、电阻、电压、透镜 2.“疑、探、展、议、点、练”模式

模式特点: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想,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通过亲身的体验,以获取最真实的感知,从而概括出概念的本质特征.并用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种教学模式突显的是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

教学流程:提出问题----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点拨评价----练习反馈 如:压强、比热容、动能和势能、密度等。3.“疑、感、测、议、点、练”模式

模式特点:学生通过阅读感悟以及根据生活中观察获取的现象和研究物理现象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对其共同特征进行抽象概括,获得对新问题的认识,得到新概念。教学流程:提出问题----阅读感悟----自学检测----合作交流----展示点评----分层训练 如:功率、机械效率、功、质量、电流的强弱、内能等。

第三节 规律课课堂教学模式

物理规律是物理学科知识的核心,是联系物理概念的桥梁,是物理知识结构的骨架。可见,物理规律的教学是物理学科教学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

物理规律的教学具有显著的阶段性。一般来说要经过认识----理解----巩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认识规律是在学生已有的物理概念的基础上建立起物理规律,要使学生了解物理规律的内容、表达形式、物理意义以及适用条件;第二阶段应该使学生对物理规律有比较深刻的理解,要理解物理规律的简单应用,会用物理规律解释和解决一些简单的物理问题;第三阶段是要熟练地掌握物理规律,即能够比较灵活地运用物理规律解决问题。规律课通常有以下几种教学模式: 1.“疑、感、议、点、测”模式

模式特点:教师利用实验仪器进行演示和测量,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教师将测量的过程展示给学生,使学生获得直观的认识,进而得出物理规律。

教学流程:提出问题----演示观察----讨论交流----展示点评----检测评价 如:电和热、光的折射、机械能及其转化等 2.“疑、探、议、点、测”模式

模式特点: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想,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和进行实际测量,以获取最真实的感知,寻找其共同的结论,从而概括出规律。教学流程:提出问题----合作探究----讨论交流----展示点评----检测评价

如:杠杆、二力平衡、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浮力、欧姆定律、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等。

3.“疑、探、议、推、测”模式

模式特点:在真实实验的基础上,分析概括得出结论,并进行理想化的推理,推理物理现象的本质,建立新的物理规律。

教学流程:提出问题----实验探究----合作交流----理想推理----检测评价 如:牛顿第一定律。

4.“疑、感(探)、议、验、测”模式

模式特点:通过学生探究或教师演示,观察实验现象,经过分析归纳,概括出规律,而这些规律往往只是定性的,但可以引导定量的猜想,再经过理论推导,即可解决实验由于条件限制或其他因素而难以解决的问题.教学流程:提出问题----实验感知----合作交流----推导验证----检测评价 如:液体的压强等。

第四节 实验课课堂教学模式

物理实验及其教学是物理课程和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基础,又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方法和手段。物理教学离开实验就成为“无源之水”。

初中物理教学实验主要有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边教边实验和课外实验四个类型,下面我们着重介绍学生分组实验课教学的两种教学模式: 1.“问题----探究”模式

模式特点:学生根据已有知识或生活经验,通过实验结果的预测,提出问题,再经过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发现问题的共同点,经过抽象、概括,总结出规律.教学流程:提出问题----猜想或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论证----评估交流----检测评价

如:探究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等。2.“应用----操作”模式 模式特点:根据实验要求,应用基本仪器的操作和使用技能,由相应的物理规律确定实验原理,再依据实验原理设计实验方案,安排实验步骤,应用实验仪器、设备和学到的物理实验的基本技能,进行测量操作.教学流程:出示目标----应用原理、技能----测量操作----分析论证----评估交流----拓展延伸

如: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测量物质的密度

第二篇:初中物理新授课教学模式初探

初中物理新授课教学模式初探

——寓教于乐,激发兴趣

南羊中学物理教研组:吕红梅、邱小平、李梅、李晶、杨鸿、李红梅、张永彪

【摘要】本文从物理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入手,渗透了全程学法指导,坚持“以教学目标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变式训练为主线,反馈矫正为手段,及时评价为保证,自主自结能力发展为主旨,以学科能力相互迁移为方向”的素质教育教学思想。采用“先复习铺垫,再激发兴趣引入新课。然后顺其自然进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最后梳理新知、纳入结构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各环节的学法要求进行具体阐述。

【关键词】教学模式扫除障碍激发兴趣自主探究发展创新

【正文】

一、初中物理“寓教于乐,激发兴趣”教学模式提出的背景

二十一世纪已经到来,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世界各国都意识到培养信息社会所需人才的重要性。打破长期以来统治各级各类学校课堂的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主要靠教师向学生灌输,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被动状态,其主动性、积极性难以发挥,既不能保证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即不利于创造型人材的成长。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推进我国教育的深化改革,以利于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人材的成长,必须明确认清教学过程的本质,在先进的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把改变传统的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创建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结构,作为当前各级各类学校深化学科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新教材渴望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新课改理念促使我们教学方式的改变。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新教材的突破口和重点。

二、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的学习方法是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含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四大要素。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

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知识源于行动”和“认识发生于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观点,认为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是教育的最高原则。只有自己具体地和自发地参与各种活动,才能形成自己的假设,并给予相对合理的证实或否定,才能获得真实的知识。

由此可知,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必须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获得有效的认知,学习始于学习者的注意,而影响注意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兴趣,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某些事物或进行某些活动的倾向。一个精妙的问题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注意。

三.功能与目标

此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学程序,它来源于物理教学实际,指导于日常物理教学实践。在整个课堂教学进程中,教师以教学目标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确定了学生主体参与地位,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热情及主动进行知识重组和意义构建,把“以物理教学目标为中心,目标导学为核心,反馈矫正为手段,变式训练为主线,自主能力发展为主旨,先学后教为方法”的教学指导思想贯穿于物理课堂教学始终,本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要学习形式,以小组合作学习为补充,同时强调学法与教法并重,它是一个教法与学法相统一且两者结合相对较为科学、有效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我们想通过这一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活动中的实践、认识和发现,尝试探索学生在物理学习中的自主性学习和自主性学习中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目的在于唤醒、发掘与提升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期待通过这一教学模式的研究,让学生养成自主性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好习惯。同时也让我们教师掌握新教材的教法。并通过这一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推动已经实施的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真正达到改变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最终目的,我们确定了“寓教于乐,激发兴趣”的教学模式,并使之深入课堂教学,以期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

四.教学模式的实施阶段

第一阶段:铺——复习旧知,做好铺垫心理学研究表明:知觉有赖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人们在感知事物时,与该事物有关的知识经验越丰富,感知就越迅速,越全面。物理教学法把讲授新课之前的复习解释为对上一节课或新近所学知识和技能的检查和复习。认知心理学的同化理论也认为:学生原有认知

结构中起固定作用的观念,教者可以把它当成连接新旧知识的纽带和桥梁。通过复习,既能诊断学情,又能唤起全体学生特别是差生的主动学习的意识,调整学生本人心理状态,树立学习信心。让认知缺乏的学生提前得到了前置知识和情感的补偿,这将会明显减少学生错误知识及失误学习的累积,也就是说,使学生在学习新的知识目标之前获得后续学习所需必备的知识以及应具备的技能、情感、态度、信心、学习习惯等方面特性时,进行预期诊断,并针对缺陷进行及时补偿,从而会有效扫除学生在新授课前认知领域的障碍。在复习中应注意:首先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围绕这个“点”设计有针对性的复习内容,以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其次在复习时,要注意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做到复习旧知的同时,孕伏新知的内容,为新知的教学打好基础。第三,为使学生能在最佳心态中进行新知的学习,复习的时间要短,一般控制在5分钟左右。

第二阶段:引——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爱因斯坦把兴趣称为“最好的老师”。布鲁纳认为“按照理想,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光明的教学途径之一”。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积极学习与思考的倾向,使学生产生好奇心,求知欲,以此推动学生自觉积极探索知识并形成带有情感体验色彩的内心需求。兴趣能使人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全神贯注的学习,不以学习为负担,而以学习为享受,人们在浓厚兴趣下所学的一切常会掌握得迅速而又牢固。因此在新课引入时,我们通常采用多媒体视频、演示实验、名人轶事等教学手段活跃学生思维,创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引导学生愉快地参与学习。

如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第一节《变阻器》一节的新课引入,教师用小实验出示一个精美的小舞台,演示舞台灯光由暗变亮,再由亮变暗。在学生惊讶的目光中引导学生应用学过的知识推出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灯泡亮暗的变化是由于电路中的电阻发生改变。那么又怎么改变电阻呢?便将学生带入问题所设计的物理情景中。这样给学生设置悬念,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的思维和注意力很快调节到最佳状态,达到启发性和趣味性相结合之目的。

第三阶段: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是学生学习物理、理解物理的一种重要方式。学生通过这些物理活动了解物理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加深

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获得运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尤其是在教学中,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学生提供合作操作、合作实践的机会,让学生从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他人交流和探究的本领。学生为发现问题而高兴,为解决问题而激动。这种学习活动能使学生在相互的学习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为培养自主创新的精神创造了条件,有助于形成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良好学习氛围。

如《变阻器》一节的教学中,让学生在实验中共同探讨改变电阻的方法。实验时,在电路中接入一根变阻线让学生考虑,怎样才能改变电阻线接入电路的电阻呢?学生在相互交流探讨的过程中互相弥补,很快就能找到改变电阻线连入电路的长度来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结果,发现灯泡的明暗变化随着阻线连入电路的长度的变化而变化,进而说明只要对滑线变阻器加以改进就成了滑动变阻器。这样,由感性到理性,学生深刻地领会到滑动变阻器的原理是通过改变连入的电阻线的长度来实现变阻的,轻松自如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并让学生体会到“发现”与“战胜困难获得成功”的喜悦,可谓事半功倍。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轻而易举的就解决了问题。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掌握了学习方法,还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第四阶段:梳——梳理新知,纳入结构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课所学的知识及其与其他物理知识或其他学科知识之间的关系,使本节课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以便在更广泛的知识领域里促进知识的横向迁移,并总结相关内容的学习方法。这一环节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认识物理知识结构的有序化,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内容特征灵活选用,不宜千篇一律地使用同一种教学形式。一般地说,实现梳理可以由学生个体单独完成,也可以由学生间的交流合作或教师的点拨和调节来完成。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其方法也要多样话。板书、图表或对比的方法都可让学生直观的对知识进行再认与重现,能使学生保持较长时间的记忆,利于内化并形成自身认知结构。

如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第三节《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一节中,我采用了下面的图表对比的方法来进行知识的梳理

这样教师据此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简短归纳,促进和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体会与理解,强化大脑中对所学材料形成的整合。

第五阶段:放——运用规律,发展创新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源泉,失去了创新,社会将停止不前,因此,任何一个国家,无不把创新当作一项重要的工作来对待。而创新能力是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敢于对书本上的知识产生质疑,在深入理解、领会前人智慧精髓的基础上,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有小制作、小发明的念头,敢于尝试,敢于实践。对于学生来说,就是善于进行创造性地学习、运用知识,善于对已知知识进行“重新组织”或“转换”,从而萌发新的构想。

初中物理教学内容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乃是初中物理教学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说明现象,分析和解决问题,这就是把学到的知识变成实际行动的过程,即是认识上的第二个飞跃。在学生通过归纳总结实验得出结果,将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的同时,放手让学生讨论一些有针对性的习题和分析解决实际生活中一些类似的问题,学以致用,可以使学到的知识从应用中得到加深和巩固;另外,在应用中还可以发现新的规律和知识,进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

如《变阻器》一节的教学,可以设计一些有关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应用及连线方法的习题,让学生讨论解决;了解生活中的油量表、地磅其实就是滑动变阻器在生活中的应用,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物理走入生活。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总之,课堂教学模式既非固定模式,也非一成不变,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遵循课堂教学规律的前提下,依据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及教学环境不同,教师要有正确的教育理念,具有电化教学的能力,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学会正确的学习方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宜良县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2009年

2.新课程理念与初中课堂教学行动策略,中国人事出版社,3.乔际平主编:《物理学习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

4.张璞扬:《中学物理教学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

5.刘力:《中学物理教学法》,东北工学院出版社,1988年。

6.黄廷基:《物理教学论》,云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

7.龚正行:《中学生学习方法指导》,华夏出版社,2002年

第三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新授课模式初探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新授课模式初探 互动课堂,六步教学法

迷城中学

田美英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因材施教,注重实效”,按照这个原则,我经过不断实践,并在实践中反复的修改,总结了一套数学教学模式:互动课堂六步教学法。

环节一:创设情景,揭示目标(2分钟)

在上课前,开门见山,言简意赅,创设情景,导入新课,使学生既明白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又能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为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奠定基础。

揭示目标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教师直接揭示目标。即教师根据新课标要求,课前把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板书到黑板上,让学生明白这节课的目标任务,以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做到有的放矢。第二种,学生合作探究,揭示目标。即教师上课时只告诉学生自学的内容,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环节二:引导探究,合作交流(20分钟)

学习目标确定之后,给学生限定二十分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时间,教师要适当地组织引导,让每个学生根据学习目标,围绕探究的问题,自己决定探究的方向,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探究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要进一步引导小组讨论,让每个同学都发表自己的见解,充分发挥生与生之间的互补作用,这尤其为学习较差的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课堂参与机会,将个人独立思考的成果转化为全组共有的认知成果,达到知识共享。此过程教师巡回指导,并注意了解学习中有障碍的小组的学习情况,视情况作出适当的辅导,注意讲解的声音不要过大,以免影响其他学生的学习。同时尽可能地收集学生自学中暴露出的疑难问题,把主要的问题进行梳理、归类,为后面的教师点拨做准备。

环节三:成果展示,共享快乐(8分钟)为了检测各小组的研究成果,教师可以让每个小组把成果展示到黑板或白板上,(也可用竞赛或游戏等方式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兴奋程度,如采用组与组之间互相点兵、PK赛等形式)当每个小组展示完之后,小组内自查或组间互查,提出质疑,师生共同解决疑问。对于学生没有展示的知识点,教师进行点拨,补充,归纳。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对教材的挖掘和拓展能力毕竟有限,离开了教师的点拨指导,他们在知识的学习和领悟上很难有高层次的突破和提高。学生可以解决的问题你就不用去指导,学生没有解决的问题,你不讲是不行的,也就是教师要做到有效的指导。例题、习题的教学,也是让每组一名同学到黑板或白板上展示,组内其余的学生补充。教师巡回检查,黑板上的同学做完之后,同学和教师互评,如果黑板上的解答有错误,用彩色粉笔标出错在哪里,这样其他同学便一目了然。

环节四:达标测评,巩固提高(10分钟)

新知识学习结束后,为了让学过的知识达到及时巩固的效果,科学地练习是必不可少的一环。练习题一般来在源于每一节课后面的练习,或是教师出示一些基础典型练习;练习题的题型多为填空、选择、判断等;每组一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座位上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环节五:回顾反思,深化理解(5分钟)

教师或学生对本节课作总结。一般可就如下问题进行小结:①本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使用了哪些方法?②还有什么疑问?③有无不同观点?④你发现了哪些问题?„„尽可能地让学生回答,教师作适当的补充。环节六: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努力构建一种知识与能力,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学生乐意接受,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作业模式。这种作业模式要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有利于中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全面能力素质的提高。具体地说,有以下几点:

1、作业内容精练化

首先注意数学作业的“质”,作业应结合课堂所讲内容精心筛选,尽量兼顾作业的典型性、系统性和全面性。切忌信手拈来、滥竽充数的作业布置方式,亦忌布置好高骛远、刁钻怪偏的作业,充分发挥数学作业应有的效能。其次还科学地控制数学作业的“量”。一般说来,在每节课后布置30分钟左右的作业量较为适宜。当然,作业量的确定还受学生素质、年龄特征和所教具体内容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不能一概而论。

2、作业形式多样化

在作业形式上要注意变化,实现作业形式的多样化,让学生从多种作业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的趣味性,感觉到快乐,从而培养学生对数学作业的兴趣,进而培养数学兴趣。例如:教材中“读一读”、“想一想”、“做一做”的形式。还应补充诸如观察、制作、实验、读课外书这一类实践性的作业。

3、作业布置层次化

数学教学的总体目标及每节课后的作业要求尺度,对全体学生应该是一致的,但实践证明对各类学生布置等量的、相同内容的作业并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实际要求。因此在备课时,划出作业中的必答题与选做题,以不同的记号标明,选做题不作统一要求。对同一问题尽可能多角度设问。设问的梯度由易到难,使学生踏着阶梯一步一步探索,让每位学生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尝试。

配套评价方法

为了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我将个人评价和小组评价结合起来,建立了相应的 “数学课堂月评价表”和“数学课堂学期评价表”,定期评出本班的“数学之星”,一个小组中六人的总成绩就是这个小组的成绩,一月之后,评出“每月之星”;一学期之后,再选出“学期之星”。显然,学生一旦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很自然地会产生更大、更多成功的欲望,诱发出更为主动地参与、更为积极地思维,从而使学生的参与意识成为一种持久的强烈的意识,最终形成自我学习的内在机制。

2011-4-14

第四篇:初中化学新授课课堂教学模式

地方一中初中化学、物理、生物

新授课课堂教学模式(273306)

创设情景—激情质疑—提出问题—自主学习—探究交流—具体应用—反馈评价—课堂反思 操作过程:

1、创设情景,引出研究主题:

有意义的学习总是在一定的情景中实现,脱离具体情景的学习往往导致机械记忆和被动接受。教师要在对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教材内容全面、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创设生动具体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实验、背景材料、模型、多媒体技术等多种途径创设问题情景。情景中可以包含分解了的教学目标,教师的教学目的等。创设良好的学习情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提出问题,进行新授课的学习:

问题是思维的源泉,更是思维的动力。教师应尽可能设计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在积极思维的过程中深刻理解所学知识。问题的形式可以是思考题的形式,也可以是学案。但必须具有一定的思维容量、适宜的难度、合适的梯度。教师还应引导和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思考习惯的最好途径,也是学生主体性的最充分的体现。

3、自主学习,探究交流: 自主学习就是要学生先自己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基本技能的训练、简单的探究活动,也就是要求学生自己先解决老师设计的问题或学案。自主学习是合作学习的基础,是探究交流的前奏,是形成能力的前提。问题和学案完成后可以进行合作学习、探究交流,目的是通过交流展现学习的探究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解决学生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形式可以是同桌之间也可以是学习小组内交流。教师在这个环节里应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大胆的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大胆的去质疑,要给学生提供良好的质疑环境,并适时对学生进行质疑方法的指导,使学生的思维相互碰撞、相互启发、相互引导,最终达到和谐共振、共同进步,形成能力。教师在这里还要应注意研究如何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如何营造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如何提供质疑的方法指导。

4、具体应用,反馈评价:

在基本掌握知识后,为了巩固所学知识达到高层次的学习目标,并且检查学生对知识、技能、方法等学习目标的掌握情况,同时对所学知识再整合、再应用,发现问题,及时补救,让学生来完成适当的练习题,形式可以是题组或口头提问或演示操作来训练学习,特别是练习是化学课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练习要有目的性,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练习要及时,练习要有层次性,要考虑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练习要多样化,激发练习兴趣,提高练习效率,用练习来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老师点播来补救。并且要进行及时的反馈评价,教师要根据当堂练习的反馈及时给予激励性的评价,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予以纠正。

5、课堂反思,梳理整合:

课堂小结有利于学生促进知识的内化,将所学知识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中,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对完善知识体系,形成科学的知识网络,培养学生的知识归纳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可以是个人独立思考或小组合作学习形式来完成,但要注意交流知识网络、学习心得、思维过程,其他同学和教师要及时补充、完善。

6、布置作业,课后复习

作业的布置在量上要注意符合学生的学情与课余时间的实际情况。题目的设计上要有层次性、开放性、趣味性,要兼顾到各个层面的学生,更要注意达到温故知新的效果与目的。

第五篇:课堂教学模式探讨---数学新授课

课堂教学模式探讨---数学新授课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而新课程课程标准指出:“数学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己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其基本理念是:以学生为本,要求所有学生都能获得全面的发展。新课程对于数学课的要求是:使数学课堂教学从传统的集中于数学的内容方面,转变到数学的过程方面,其核心是给学生提供主动参与的机会、创新的机会,让每个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都参与数学,亲自体验数学的生存和发展过程,通过学生自己积极主动的探索去理解和掌握,在自身活动的过程中去体验和感知,从而掌握数学知识和技术应用的方法与途径。

那么,如何更好地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探究学习,使之成为数学课堂的主旋律呢?在这种理念指导下,通过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构建了适合于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新授课的教学模式。供大家批评指正。即自主合作反思教学,其操作程序为:“创设情境,激发参与”—→“自主探究,积极参与”—→“合作交流,竞争参与”—→“建构知识,能动参与”—→“拓展运用,创造参与”—→“反思归纳,提高参与”。

1、创设情境,激发参与。“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时,教师通过创设和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相适应的问题情境,造成学生的认知冲突,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欲望,使学生迅速沉浸于自主探究、欲罢不能的境地,从而为课堂教学的成功奠定有力的基础。问题情境要放在学生跳起来够得着的“最近发展区”,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学生跳起来主动摘果,教师要做学生探索求知的引发者。

如在讲圆中《弧长》一节,我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都知道,操场标准的400米跑道是由两个100米直道,两个100米的弯道组成的,现在让你去设计操场标准跑道的图纸,你该如何设计呢?为我们将来能成为工程师、设计师,请大家自学本节课后来解决这个问题”。来自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为新知的学习找到了“固着点”,使学生迅速进入“愤”、“悱”状态,为新知识的探索、学习开了个好头。

又如在讲授《有理数的乘方》一课时,我拿了一张纸进入课堂说:“这张纸厚约0.1毫米,现在对折3次厚度不足1毫米,如果要对折30次,请同学们估计一下厚度为多少?”学生纷纷做出估计,有的说30毫米,有的说60毫米,胆子大一点的说10米。我说“经过计算,这厚度将超过10座珠穆朗玛峰叠起来的高度。”同学们都惊讶不已,纷纷要求教会他们计算方法。全班同学兴趣盎然,课堂气氛和谐,教学效果良好。

2、自主探究,积极参与。著名的教育家爱因斯坦说“最重要的教育方法是鼓励学生实际行动”。围绕问题情境,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经历、体验、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问题的解决过程,从而在过程中开发了学生的智能,展示了学生的主体个性、创造性、能动性,提高学生素质。这正是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我创新的重要环节,要求教师一定要耐心观察、等待,确保学生的自主探究的质和量,起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做到凡是学生能探索出的绝不代替,凡是学生能独立解答的绝不暗示,正所谓“好的老师是教学生去发现真理,而不是传授真理”。以《弧长》一课为例,学生在此环节动手尝试、主动探索得非常投入,景象非常感人。有些课则可在激发学生主动思维的基础上,让学生围绕问题看书自学,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往往更富有挑战性,更能锻炼人的思维,因此不能只让学生做“答”,不让学生做“问”。事实上,人都有自主发展的本能,学生的一些灵活思维和创新有些可能是老师想不到的,要让学生自己以发现者、研究者的身份主动卷入学习,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3、合作交流,竞争参与。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适时引导学生同桌合作、小组交流、全班交流,可以取得相互启迪、相互弥补、相互质疑、相互竞争的效果,这是实现课堂教学多维互动的重要环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合作交流,有助于充分展示思维过程、暴露存在的问题,使学生主体在环境的交互作用中不断能动地进行知识建构,有助于思维的碰撞、灵感的迸发,从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如在《弧长》一课的合作交流中,我首先让学生上台展示自己设计的成果,并说明设计的道理和方法。学生争相陈述自己的观点,并不时地评价别人,热情非常之高,颇有自己已成为工程师的感觉。这种从主体高涨的热情、享受成功的愉悦到积极的思维、相互质疑、相互激发,创造的生动的情境不能不令你震撼,所有这一切为课堂教学的成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建构知识,能动参与。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体验感悟知识的基础上,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发现、概括,完成新知识的建构。要鼓励学生个体能动地思维、特色地理解与加工,并把新知识纳入个体已有的认知结构,找出新知识、新方法的难点、疑点、关键点、易错易混点,让学生能动地建构完整、清晰、正确的新知。

如《弧长》一课中,可引导学生在展示交流的基础上得出:我们设计跑道的根据就是弧长公式。那么谁能说一下生活中哪些物体和工具有用到弧长的?同学们踊跃参与,七嘴八舌,有关自行车车链、皮带轮等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轻松得以解决,使他们对弧长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掌握。

5、拓展运用,创造参与。新知识的运用与拓展,需要教师设计合理的问题层次与序列,让学生在知识运用与创新中体悟、总结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规律,以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其中体验成功、感受解决问题进行创新的快乐。在运用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你是如何想出来的?你的根据是什么?还有别的方法吗?哪个方法更好?为什么?并通过不断的评价激励,鼓舞学生创造性拓展运用,鼓舞学生走向成功。改变传统教学中单一的评价方式为多鼓励、多维度的质性评价。

在《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一章的学习中,学生经过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实践活动,能根据具体问题的需要制作适当的统计图描述数据,并初步从统计图中学会获取有用的信息,而且不少学生投入了极大热情和智慧。如:我们在讲调查“你怎样处理废电池?”时,先亲自设计一个较为完整的调查问卷,分组实施调查,调查者将设计好的问卷发给被调查者,然后小组抽取样本统计汇报,通过小论文的形式用所学知识简要论述了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学生经历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得出结论以及对所得结论进行解释的过程。通过这个“课题学习”也使学生对废电池的回收,废电池的危害以及人们的环保意识有一个定量的认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自觉地加入到科学回收废电池的宣传和行动中来,使学生对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6、反思归纳,提高参与。新知的建构、拓展运用,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否则我们就会错失一个绝好的提高良机。此时,要引导学生归纳本节的知识与方法,反思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关键所在,比较概括不同方法的共性、个性,反思他人或自己思路受阻的原因、错误的原因,反思各自的认知转化与心得体会,可大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认知监控能力,提高学生主体进一步参与的能力。此环节是培养创新人才关键的一步,也是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学完每一节课后,老师可引导学生: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知识、方法、思路等)?你认为你的学习有效吗?你有哪些优势和不足?你准备怎么办?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反思能力,使学生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在反思中赢得成功。

根据一段时间的实验和研究,笔者认为“自主、合作、反思”课堂教学模式在数学新授课中效果明显,有效地整合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反思学习三种先进的学习理论,以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流、学会反思、学会创造为目标,可以使数学课堂教学合理化、科学化,真正做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使学生在开放互动的环境中能学、乐学、会学,做到主动探索,提高能力,发挥个性,使课堂教学过程成为知识建构的过程,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

下载初中物理新授课课堂教学模式(推荐阅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初中物理新授课课堂教学模式(推荐阅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东莞市高效课堂征集材料 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物理备课组 新课程教学改革对我们每位教师都提出了全新的挑战,以往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为了让......

    初中数学新授课教学模式

    崇文实验学校初中数学组课改经验材料 新授课课堂教学模式 -----崇文实验学校数学六步教学法 数学“六步教学法”是在我校“自主合作,静思能群”课题平台上,以“211”模式为基......

    高中政治新授课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范文)

    高中政治新授课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高效课堂是以最小的教学和学习投入获得最大学习效益的课堂,基本特征是“自主建构,互动激发,高效生成,愉悦共享”。衡量课堂高效,一看学生知识......

    小学数学新授课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小学数学“合作探究,互动生成”新授课教学模式初探 宜良县九乡小学:崔旭辉张富荣范礼祥谷小纤朱天友龙金所夏汝明 【摘要】:本文针对传统教学模式弊端,提出了具有现代教育思想的......

    自主课堂教学英语新授课课堂模式[★]

    自主课堂教学英语新授课课堂模式 育才学校英语组前置诊断: 教师检查学生的预习作业完成情况。其中包括:单词拼写、重点短语或基本句型的预习情况。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教师......

    浅谈初中物理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浅谈初中物理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科学的生命力在于创新,教育科学的生命力同样在于创新,时代呼唤创新教育。新的课程标准是在新的历史形势下“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一次......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初探(合集)

    初中物理课堂三步五环节教学模式初探体会从上学期学校对新授课的备课、讲评及改进过程,经过很长时间的反复研讨 ,用了“三步、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要求每科都采用。我的物理......

    物理课堂教学模式

    物理课堂教学模式 依据建构主义理论,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及新形势下对物理教学的具体要求:物理课程应该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