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和许多教学反思
篇一:1和许多教学反思
和孩子们相处了已经一个月的时间了,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发现孩子们对故事都比较感兴趣,选择了小猫钓鱼这样一个内容作为活动的线索,让孩子们在故事中感受学习“1和许多”这两个不同的数量,从而达到所要达到的目标。关于活动目标的反思:这次活动我制订了两个目标:1.通过活动,让幼儿感知“1”和“许多”,并初步区别“1”和“许多”两个不同的量。2.在动手操作活动中感受数学活动的乐趣,愿意参加数学活动第一个目标是关于认知能力方面的内容,我觉得还是比较适合我班孩子的年龄特点的。因为目标的制定应该是可实施的,或者在活动中应该看到施教者达成这一目标的过程是怎样的。
关于活动过程的反思:在活动准备这一环节中,我选择了穿“蚯蚓”去“钓鱼”的活动,主要是想通过情景带入,从视觉上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孩子们也确实比较喜欢这个去钓鱼的“小猫”。应该说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是在活动准备上也确实存在着一些不适宜的地方。比如在教具“蚯蚓”的准备上有欠缺,导致上来给小猫串一只“蚯蚓”或是串“许多”蚯蚓的感觉不够冲击孩子的视觉。没有钓鱼达到的效果逼真,深入人心。最后把钓到的鱼运回家“煮”,让不同的小朋友把三个锅分别煮“1”或“许多”只小鱼,有的是煲汤,最后请小朋友上来品尝。通过这样的多次让孩子们感知“许多”这一数量孩子们对这一活动内容的理解会更假透彻一些。那样的效果要比仅仅给孩子一张图片来得更有效一些。
篇二:1和许多教学反思
关于活动过程的反思:活动中的第一环节,通过故事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孩子们也确实有些进入了情境。但是在这一环节中我觉得这里的提问有些不适合,上来就先问小兔家有几个人,这并没有体现教的过程,我思考了一下觉得应把故事的开头将给小朋友听,这样才体现了教师教的过程。(修改后的语言:兔妈妈看到秋天来了,果子都成熟了,想带兔宝宝们一起去田野秋游,可是现在家里只有兔妈妈一个人,于是兔妈妈就出去找兔宝宝们,兔宝宝们回来了,家里一下子有了许多小兔子。提问:原来家里有谁?有几个?现在呢?同时根据小朋友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给小朋友视觉感受。)这样一来,小朋友就首先从视觉上有了一个关于“1和许多”的量的概念。
活动的第二个环节的一开始,我思考以后觉得应该帮助孩子们再进一步感知许多这一概念,教师应该先说:“兔妈妈看到书上结满了许多的苹果。”然后提问,兔妈妈看到书上有多少苹果,小朋友回答说“许多”时教师同时出示书上的许多苹果,这样孩子们理解也更清晰一些。小班的孩子还是比较好动的,如果教师能够给孩子“一棵大树”,让小朋友扮演兔宝宝,或许孩子们会更兴奋。()教师也能更好地帮助孩子们理解许多苹果可以分给许多小朋友,没人一个。因为小班孩子的语言理解能力还不是很强,过分绕弯子的语句孩子并不能理解,让孩子动手操作比教师的说教效果要好许多。这样孩子们在理解许多和一的数量关系会更容易,体会也更深刻。后面让孩子们在将苹过送到筐子里,体验一是怎样变成许多的,这样一和许多的数量关系也就明确了。
在活动的第三环节中,我采用的是让孩子们自己选择一种萝卜,帮助兔妈妈种萝卜,事先我是将萝卜分别放在每一组的桌子上的,这在活动前也是我仔细想过以后才这样做的,因为平时在班上的活动,我也会让孩子们从一个筐子里那东西,孩子们往往会抢,有时还会故意压到小朋友的身上。如果给孩子们出示一个装了许多萝卜的筐子,也许会进一步帮助孩子们理解“许多”这一数量的概念。让孩子们没人从筐子里取走一个萝卜,也能更好的诠释“1和许多”这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而我的设计是让小朋友从桌子上没人拿一个萝卜,也许孩子们知道了“1”,但是“许多”和“1”是什么样的关系,孩子们还是有些模糊。通过让孩子们“种萝卜”发现了许多的道理。
篇三:1和许多教学反思
我担任了本学期最后一次的数学教研活动小小班“1和许多”,希望能通过活动初步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根据本堂课的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初步引导幼儿感知理解“ 1”和“许多”
2、初步培养幼儿观察能力。活动中我先用参观农场发门票这样一个环节抓住幼儿兴趣,在这开始部分让幼儿初步感知“ 1”和“许多”。我这节课的主要环节“参观农场”(学习“ 1”和“许多”),先分门票分给每位幼儿 1张,激发幼儿兴趣,让幼儿知道许多可以分成 1个 1个,然后把门票收起来放在一起,知道 1张 1张合起来是许多。接着是参观农场,每个区域都有 1只动物和许多只的小动物让幼儿做比较,小小班的活动要以游戏为主,为了使幼儿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最后通过“小鸭捉小鱼”的游戏,让幼儿掌握“ 1”和“许多”„„
一节活动下来,也存在着许多的不足:
1、教师没有用高涨的课堂情绪带动幼儿,最后的延伸活动在身边找找用 1和许多表示的物体时,幼儿的情绪较为躁动。
2、在活动中教师一定要交待清楚要求,让幼儿很好的理解。
3、游戏活动时,可以让幼儿多玩几次,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
4、活动中,教师可以尝试让幼儿多说,而不是教师一味的解说,课堂效果反而不理想。
通过这样的教研活动,我能跟好地得到锻炼,通过有经验的老师给我们评课、讲解,让我从中学到知识,使自己不断取得进步。
第二篇:小班数学《1和许多》教学反思
小班数学《1和许多》教学反思
小班数学《1和许多》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大多数幼儿能初步感知理解“1”和“许多”,并能用简单的语言进行表达。
在活动中,幼儿能较好的理解“1”,并要求他们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来“1片晨检牌”、“
1片雪花片”、“1个螺丝”„„在活动开始,幼儿不能正确表达“许多”,而是用“很多”、“好多”来表达,通过活动幼儿能正确表达“许多晨检牌”、“许多雪花片”、“许多螺
丝”„„在活动中,用小朋友“1个雪花片”,老师“许多雪花片”等,让幼儿在视觉上感
知1和许多。通过学习幼儿知道了1和许多的关系„„
一节活动下来,只有亲身体验了,才知道其中的不足:
1、在活动中一定要交待清楚要求,才能让幼儿很好的理解。
在变魔术这一环节,我出现了一个小小的失误,首先我出示1片黄雪花片,放好后变魔术出
示另1片红雪花片,这时我问幼儿“这里有几朵花啊?”(两朵)。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因
为我事先没有很好的交代要求,让幼儿理解。在出示黄雪花片时,就要告诉幼儿是1片花色的雪花片,在出示1片红雪花片的时候,就不会出现这样的失误了。
2、出示教具许多雪花片时,不一定要摆放规则,可以零乱摆放,这样更贴近生活,更加直
观。
3、游戏活动时,可以让幼儿多玩几次,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
整个活动,大多数幼儿能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快乐的游戏,进入情境和角色,喜欢参与,快
乐的操作。
第三篇:《一和许多》教学反思范文
本次活动,我以蓝猫带我们玩游戏为主线,通过让幼儿看、听、猜、说的游戏过程,理解“1”和“许多”,区分“1”和“许多”。有个别幼儿通过老师的引导,能用“有1个XXX,有许多xxx”来回答老师。在出示多个物体让幼儿区分时,仍有部分幼儿喜欢用 “很多很多”的词汇来表达,可见孩子们还是没能真正了解“许多”。
活动中的第一环节,通过介绍新朋友蓝猫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孩子们也确实有些进入了情境。在介绍完蓝猫后我直接连续出示了几组图片(一只小鸭子和许多小鸭子、一个西瓜和许多西瓜、一朵花和许多花)让幼儿在视觉上直接感知“1”和“许多”。在视频过程中,有个别幼儿还是静不下心来,东张西望,可见吸引力还不够。
活动的第二个环节的一开始,是帮助幼儿再进一步感知许多这一概念,再次出示前面的那一组图片,请幼儿边看边用完整的语言表达:“一只小鸭子和许多小鸭子、一个西瓜和许多西瓜、一朵花和许多花……”因为小班孩子的语言理解能力还不是很强,过分绕弯子的语句孩子并不能理解,我告诉幼儿“很多很多个1可以组成许多,许多是由很多很多个1组成的。”的时候有很大以部分幼儿都不能理解,我应想办法把语言组织得更精简,更可以使用操作法,更多调动幼儿的视觉、听觉、触觉这样孩子们在理解许多和一的数量关系会更容易,体会也更深刻。
在活动的第三环节中,我提供给幼儿人手一份操作材料,请他们说一说哪个是“1”,哪个是“许多”,并用黑色的蜡笔把“1”圈出来。结果显示,有一半的幼儿都对了,仍有一半的幼儿不能理解。因此在往后的日常活动中,我更应该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区分生活中的“1”和“许多”,随时巩固所学知识。
第四篇:数学教案《1和许多》
小班数学教案《“1”和“许多”》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通过视觉、触觉、听觉等多种感官感知,让幼儿初步感知“1”和“许多”
2、能正确说出“一个”和“许多” 重点:认识“1”和“许多”
难点:初步感知“1”和“许多”的关系。活动准备:
1、课件
2.塑料筐一个,玩具
活动过程:
(一)儿歌导入
教师:“小白兔,乐呵呵。到山上,拔萝卜。一只小兔拔一个,放在一起是许多。”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它要和我们一起来上课,可爱的小白兔,出示幻灯片小白兔
(二)游戏拔萝卜体验“1”和许多的关系
1、教师问:“小朋友们看看山上有多少萝卜啊?”(引导他们说出有许多),那现在我们一起上山拔萝卜吧(幼儿去塑料筐里拿一个积木),每人拔一个,而且要边拔边说“我拔了一个萝卜”,教师问:“刚才山上有许多的萝卜怎么现在一个也没有了呢?”
引导并讲出“许多”的萝卜可以分成一个一个的萝卜。
2.让幼儿把积木放回筐里,老师说:小朋友一个一个把萝卜送回去,你们看山上又有许多萝卜。老师强调一个一个合起来就是许多。
3、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1和“许多”,我们一起来找找吧,出示幻灯片看图并引导幼儿正确说出1和“许多”
活动延伸
教师引导幼儿在活动室里找一找,哪种物体是“1”个,哪种物体是“许多”个;散步时在幼儿园里找一找,哪种物体是“1”个,哪种物体是“许多”个。
第五篇:数学教案《1和许多》
小班数学活动《1和许多》
活动目标:
1、区分“1”个物体和“许多”个物体。
2、理解“1”和“许多”的关系,知道“许多”可以分成1个1个物体,“许多”是由1个1个物体组成的。活动准备:
(一)材料准备:
1、相关课件;
2、大树一颗,多个苹果;
3、萝卜、萝卜地若干、筐子一个。
4、区域操作材料(摘苹果、捉小鱼、包装糖果、星星和月亮、摘草莓)活动过程:
一、师以“兔妈妈”带小兔子去郊游引入活动。
导入语:宝贝们,今天天气真好,妈妈带你们去看一看外面的世界,呼吸一下外面新鲜空气。我们一起出发吧!
二、引导幼儿感知认识 “1”和“许多”。
1、逐一演示ppt。
提问:这是什么地方?池塘里都有谁?
2、引导幼儿用“1”和“许多”表述各种动物的数量。
三、以“摘苹果”的形式,让幼儿直观感知许多可以分成1个1个物体。
1、引导语:你们看树上有什么?有多少?
2、播放音乐,幼儿每人摘一个苹果。
提出要求:每人摘一个苹果,摘完后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坐好。
3、提问:原来树上有多少个苹果,现在呢?为什么没有苹果了?
4、师小结:许多个苹果分给小朋友们,每人摘一个,树上的苹果就没有了。
四、让幼儿直观感知1个1个物体合起来是“许多”。
1、鼓励幼儿说出“我摘了一个苹果”放进篮子里。
2、请幼儿将手里的苹果放进篮子里。
3、分享交流,知道一个一个苹果合起来变成许多个苹果。
五、以“种萝卜”进一步感知“1”和“许多”。
1、引导幼儿观察篮子里的萝卜,提问:你们看篮里有什么?有多少?
2、介绍方法,并提出要求。
3、幼儿“种萝卜”。
4、分享交流,1个1个萝卜合起来是许多个。
六、师小结,区域延伸。
1、结合ppt,介绍操作材料及方法。
2、分组操作,师巡视指导。
(1)捉小鱼。方法:小鱼缸里放一条小鱼,大鱼缸里放许多小鱼。
(2)摘草莓。方法:在盘子里放一颗草莓,帮小刺猬身上放许多草莓。
(3)分苹果。方法:一颗树上长出许多苹果,再从树上把苹果摘一个放在盘子里。
(4)包糖果。方法:先在小糖果盒里放一颗糖果,再在大糖果罐里放许多颗糖果。
(5)星星和月亮。方法:在天空里贴上一个月亮,许多的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