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7奇怪的大石头说课稿
《奇怪的大石头》说课稿
芷村镇中心学校 付军华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奇怪的大石头》,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教学构想。
一、说教材
课文讲述的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玩耍时,对家乡的一块巨石产生了疑问,在老师和父亲都未能解答的情况下,通过自己多年的研究终于弄明白了巨石的由来。
根据教材分析以及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结合本人的教学实际,故确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字。正确读写“奇怪、严严实实”等词语。
2、在自读自悟、小组合作、教师指导下读懂课文。
3、感受并学习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着追求的精神。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把“读懂课文,引导学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是本文的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本着“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原则,根据中段的阅读教学要求,我围绕“奇怪的大石头怪在哪里”,体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和解决自己疑问的”为主线,读、思、议结合,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通过多种读书方法,体会文章表达的感情。在学法的确定上,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顺学而导,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说教学程序
预计本课分两个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主要是初读课文,教学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意。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第二课时。我打算分三个环节展开教学。
(一)、直接揭题,质疑导入
板书课题,教师板书:
7、奇怪的大石头。齐读,能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吗?你有什么问题?针对学生的质疑,总结有价值的问题:大石头“怪”在哪里?和李四光是如何思考和解决自己的疑问的?
引导学生质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倾听过程中发现他们困惑的焦点,然后以学生的自主提问组织教学程序,以学定教,围绕这样两个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探究式学习。
(二)、自主、合作、探究,突破重难点
我会分两个小环节进行:
1、感知怪石形象。利用课文插图,引起学生好奇心,提出问题,这块石头怪在哪里?教师板书:奇怪。这时,我引导学生在默读的基础上,找出关键语句,通过抓住重点词句,深化理解,感悟大石头之怪。
学生有可能从这几个方面来回答,出示4个句子: ①这块巨石孤零零地立在草地上。
②大石头把他的身影遮得严严实实的,小伙伴围着石头转来转去,也找不到他。③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一定非常大。它应该把草地砸一个很深很深的大坑。可它为什么没卧进土里去呢?
④这块突兀的大石头到底是怎么来的?为什么它的四周都是平整的土地,没有一块石头呢?
学生说到哪儿就理解到哪儿,如果学生说到第一句和第二句,我将在他们交流的基础上,抓住一个“孤零零”凸显其中一怪。抓住一个“严严实实”彰显石头之大,这是二怪。学生谈到这里时(第三句: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一定非常大,它应该把草地砸一个很深很深的大坑,可它为什么没卧进土里去呢?),我将引导他们体会作者用词精妙,用换词的方法展开讨论,“很深很深”削减为“很深”,“卧”改换成“陷”好吗?为什么?从而使他们透过语言文字品味词语运用的准确性。
对于李四光提出的问题,老师和爸爸都说不清楚。当学生说到这里时(第四句:这块突兀的大石头到底是怎么来的?为什么它的四周都是平整的土地,没有一块石头呢?)
我将着重引导学生运用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的方法理解“突兀”一词。继而引导学生用这种方法进一步加深对上文中“孤零零”一词的理解。(四周都是平整的土地,没有一块石头)。通过抓住关键细节,品味鉴赏,感受巨石之怪。在理解品味之后进行角色演读,情景再现。
2、感受李四光好问精神,执着品质
面对这样一块怪石,李四光是如何思考,解决自己疑问的呢?这个问题是教学的重难点,我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老师与李四光的对话,重点指导学生读这段话:“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会怎么样)。它应该把草地(怎么样),可它(却怎么样了呢)?”
让学生读、思、议结合,感知李四光思考问题的过程。在老师,父亲没有解决自己疑问的情况下,他放弃了吗?(让学生明确这正是李四光的可贵之处)。
他是怎样解决自己的疑问的呢?让学生读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后谈体会,从“许多年、直到、才、专门、考察”等关键词体会出李四光勤学好问、执着求索的精神。教师板书:勤学好问、执着求索。也因为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着求索,所以,最后他成为了著名的地质学家。教师板书:著名的地质学家。
(三)、交流感受,教师总结 通过过渡语:童年的疑问终于解开了,但李四光没有停止研究,出示“经过进一步的考察„„”课文最后几句话。学生朗读。
此时此刻,你想对李四光说些什么?在学生述说感想的基础上,教师激情总结:正是李四光小时候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着求索的品质,才有了震惊世界的研究。我想,如果我们从小也有好问、执着的精神,那么,我相信同学们一定能揭开一个个神奇之迹,并能取得巨大成功,为国家、为人类作贡献!
板书设计
7、奇怪的大石头
勤学好问
奇怪 ? 著名的地质学家 执着求索
这样的板书设计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能把课文的思路、教师的教路、学生的学路融为一体。使学生对课文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我的说课完了,谢谢各位老师!
7、奇怪的大石头
李四光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
小时候,他喜欢和小伙伴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每次他都受藏在一块大石头的后面。这块巨石孤零零地立在草地上。一听到小伙伴的脚步声,他就悄悄围着大石头躲闪。大石头把他的身影遮得严严实实的,小伙伴围着石头转来转去,也找不到他。时间长了,他对这块大石头发生了兴趣: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
李四光跑去问老师,老师想了想,说:“这块石头恐怕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我小的时候它就在那儿了。
“是谁把它放在哪儿的呢?”
“听说天上常常掉下来陨石,也许它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吧!”
“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一定非常大。它应该把草地砸一个很深很深的大坑。可它为什么没卧进土里去呢?”
“这我可说不上来了。”
李四光又跑去问爸爸,爸爸也说不清楚。
这块突兀的大石头到底是怎么来的?为什么它的四周都是平整的土地,没有一块石头呢?这个问题李四光想了许多年。直到他长大以后到英国学习了地质学,才明白冰川可以推动巨大的石头旅行几百里甚至上千里。
后来,李四光回到家乡,专门考察了这块大石头。他终于弄明白了,这块大石头是从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经过进一步的考察,他发现在长江流域有大量第四冰川活动的遗迹。他的这一研究成果,震惊了全世界。
第二篇:《奇怪的大石头》说课稿
《奇怪的大石头》说课稿
双桥小学 江帆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上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奇怪的大石头》一文的教学设计及其相关依据。(板书:课题)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设计等几个方面简要阐述我的教学思路。
一、说教材和学情
(一)《奇怪的大石头》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该单元主要讲述发生在名人身上的平凡小事。《奇怪的大石头》这篇课文讲述的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玩耍时,对家乡的一块巨石产生了疑问,在老师和父亲都未能解答他疑问的情况下,通过自己多年的研究终于弄明白了巨石由来的故事。本文脉络清晰,围绕奇怪的巨石,作者将捉迷藏、向老师和父亲请教、去英国求学、回国考察巨石、取得研究成果等不同时空发生的事件整合在一起,通过对话来展示人物的内心活动,充分体现了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数十年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
(二)好,下面说一下我对于学情的分析。三年级属于小学中段,这一学段的学生在经过一二年级的低段学习之后,已积累了一定的识字量,并初步学会了少量的学习方法,但三年级增加了学习难度,提高了识字与写字以及阅读要求,特别是对习作和口语交际的要求。而我班学生的书写水平、朗读水平和普通话水平普遍较差,错别字多、字形不规范,拖读、顿读、平翘舌不分、前后鼻音混淆、发音不准、普通话表达吃力等问题较严重。因此,帮助他们尽快掌握更多的识字与写字方法,初步形成独立识字的能力以及通过课堂训练提高他们的朗读水平和口语表达能力显得尤为迫切。
二、说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根据课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要求,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奇怪、著名”等词语。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三、说教法和学法
针对教材特点和学生的知识水平,按照小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我将根据“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采用以下教法:
1、反复诵读法:我将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方式来帮助学生。
2、情境教学法:我会设置问题情景并借助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启发讲解法: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时,我将给予适当的点拨和启发,引导他们去主动解决问题。
而说到学法,我将主要采用以下两个学法:
1、自主学习法:我会让学生借助工具书进行课前预习,初步扫除生字的读音障碍,通读课文并勾画下自己不理解的词句。
2、讨论合作法:小组讨论合作有利于改变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结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准备按以下五个环节来展开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
环节1 图片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本篇课文的题目是《奇怪的大石头》,那么在导入这一环节,我会先请学生吃一顿“石头宴”,借助多媒体展示一些奇怪的小石头的图片,充分激起他们的好奇心,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自然引出本课的题目。
环节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首先,在读课文之前,我会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请学生自己发现容易读错或写错的字,然后我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例如: “震、闪”是翘舌、前鼻音,“藏”是平舌、后鼻音;“坑”是后鼻音,“秦”是前鼻音。
“旅”容易和“派、旋”混淆;“纪”字右边不是“已”;“藏”和“卧”笔顺容易出错。
学生自己发现后,我会在黑板上板书个别难字,并提醒全班书空。由于是学生自己发现的,他们会很有成就感和自豪感,识字写字就会变得非常轻松有效。
接下来,我会请数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以检测生字的学习效果。然后全班朗读全文,巩固字音的同时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环节3 研读赏析1—7自然段
新课标对学生阅读的要求是: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因此我会给五分钟时间请学生轻声自由朗读1—7自然段,边读边思考问题一:“奇怪的大石头究竟‘奇怪’在什么地方?”请你在书上勾画出相关的词语或句子。然后请学生自己先讨论,师生共同归纳。接着请学生自己再读此部分课文,思考以下问题:“他对大石头的第一个疑问是什么?有了疑问他先去找谁解决疑问?他又问了老师哪些问题?”请你在书上勾画出他提的这几个问题。师生共同探讨从这几个问题可以看出李四光拥有怎样的品质。最后请学生自己填一填课后的第三个问题,体会一下李四光是如何提问题的,学习他善于思考的品质。此环节力图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体地位,以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环节4 拓展延伸 一:“把”字句改“被”字句练习。
请你找找文中的“把”字句,并勾画下来,试着改成“被”字句。此环节的设计意图是希望通过随堂的小练笔帮助学生复习语法知识点。二:看图片讲故事。
三:你想对李四光说些什么? 此环节的设计意图是希望在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同时还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观察与思考生活的积极性。
环节5 作业设计
1.课后小练笔。2.搜集名人小故事。
此环节的设计意图是希望学生在学习名人后能够真正受到启发,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做个留心观察生活、敢于提问、勤于思考的人。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谢谢大家!
第三篇:奇怪的大石头__说课稿
《奇怪的大石头》说课稿
一、设计理念
在新课标指导下,我本着“以人为本、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以学生的真实基础为教学起点,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为目标,力求为学生创设愉悦、轻松、自主、开放的学习空间和语文实践环境,引导学生立足文本语言,凸现语文本体,在浓浓的语文味中弘扬人文,积淀精神;努力实现“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教学理想。
下面,我就“以人为本、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先来谈谈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
二、教材解读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玩耍时,对家乡的一块巨石产生了疑问,在老师和父亲都未能解答的情况下,通过自己多年的研究终于弄明白了巨石的由来。
本文脉络清晰,围绕奇怪的巨石,作者将捉迷藏、向老师和父亲请教、在英国求学、考察巨石、取得研究成果等不同时空发生的事件整合在一起,充分体现了李四光勤于思考、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
遵循删繁就简抓本位的原则,依据教材和低年级语文教学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字。正确读写“奇怪、严严实实”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学生理解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自读自悟、小组合作、教师指导下读懂课文。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并学习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
据新课标要求和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把“读懂课文,引导学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本文是通过对话来展示人物内心活动的,抓住对话来体会李四光的思考是层层深入的,李四光的问题是很有逻辑性的,这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三、教学方法
1、教法: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方法的设计十分重要,据新课标基本理念,针对自己对教材的理解,本课我遵循“以学定教、以人为本、以读带讲”的基本思路,我主要采用“合作探究”和“读中感悟”式的教学方式,采用情感朗读理解法和直观教学的方法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使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中。
2、说法:根据教材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学中注重向学生渗透自读自悟、合作探究的学法指导,整体把握、品词析句、朗读感悟等方法,悟出效,激活思,调动学生积极性。
四、教学过程
本着“教重启发,学重思维感知”的教学原则,为了突出重点,分散难点,优化教学过程。下面我以第一课时为例来谈教学环节的设计:
(一)直接揭题,质疑导入
板书课题,齐读,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针对学生的质疑,总结有价值的问题:大石头“怪”在哪里?和李四光是如何思考和解决自己的疑问的?
【引导学生质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倾听过程中发现他们困惑的焦点,帮助教师把握学情,然后以学生的自主提问组织教学程序,以学定教,围绕这样两个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探究式学习,增强学生课堂的主体性、自主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丰厚初读,能为深入学习打下基础。所以,在初读环节上,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让学生切切实实地接触文本,在与文本充分接触中自主识字,走进文本,做到“不读熟,不开讲”。“陨”等字音难点注意引导学生在语境中整体认读。新课标中第二学段目标指出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对于刚升入三年级的学生,这是存在一定难度的,也是需要我们在平时扎扎实实训练的。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这篇课文讲了什么?”学生的回答可能会比较繁琐和片面,此时我将逐步引导学生概括:主要人物是谁、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这样,学生在掌握方法的同时也提高了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
(三)研读问题
这是第一课时中最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在解决“大石头怪在哪里”的问题时,先让学生默读第二段找出有关词句,再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句体会。“孤零零”说明它是独立的;“严严实实”看出它很大。这块巨石确实怪,难怪李四光对它产生了很多的疑问。为了弄明白他特意去问了老师和父亲,让学生小组明确分工,合作读对话,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得到培养。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只有当教师和学生一起走进文本,学生才能有话可说,有感而发,才能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引导学生读好老师与李四光的对话,感受李四光思考问题的过程。一般我们都会认为老师的话应该比较权威,可李四光按照老师的推测进一步思考:这么大的石头从天而降,应该砸一个大坑,可为什么没有呢?从中我们感受到了李四光的勤于思考、善于提问。此外,他没有因为老师和父亲未能解决自己的疑问而放弃求索,通过抓住“许多年、直到、才、专门、考察、发现”几个关键词语进行朗读体会,对于李四光孜孜不倦、执着探索有了更形象、更深入的理解。整个环节融阅读、理解、感受、体验、表达等于一体,是学生的语文实践与情思激发共融互促的过程。学生对课文有了全面的理解,在情感上受到了熏陶和感染,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得到了强化。
(四)总结升华
李四光从一块巨石质疑,通过自己的探索,研究的成果震惊了全世界,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你想对李四光爷爷说些什么?通过前面的铺垫,李四光的形象也渐渐饱满,此时的说话训练已是水到渠成。本文的教学目标也得以全面实现。
五、板书设计
板书:
7、奇怪的大石头
李四光
巨石勤于思考
孤零零
严严实实执着求索
著名的地质学家
这样的板书设计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能把课文的思路、教师的教路、学生的学路融为一体。使学生对课文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就是有效实现三维目标的整合,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这始终是我追求的目标,这节课也是我追求过程的一个中间站,正如一位专家所言:语文教学没有句号,只有逗号。
第四篇:语文三年级上册《奇怪的大石头》说课稿
语文三年级上册《奇怪的大石头》说课稿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那么问题来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三年级上册《奇怪的大石头》说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语文三年级上册《奇怪的大石头》说课稿1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鲁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7课《奇怪的大石头》,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来进行说课:一、说设计理念;二、说对教材的解读;三、说教学方法;四、说教学过程;五、说板书设计。
一、设计理念
在新课标指导下,我本着“以人为本、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以学生的真实基础为教学起点,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为目标,力求为学生创设愉悦、轻松、自主、开放的学习空间和语文实践环境,引导学生立足文本语言,凸现语文本体,在浓浓的语文味中弘扬人文,积淀精神;努力实现“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教学理想。
下面,我就“以人为本、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先来谈谈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
二、教材解读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玩耍时,对家乡的一块巨石产生了疑问,在老师和父亲都未能解答的情况下,通过自己多年的研究终于弄明白了巨石的由来。 本文脉络清晰,围绕奇怪的巨石,作者将捉迷藏、向老师和父亲请教、在英国求学、考察巨石、取得研究成果等不同时空发生的事件整合在一起,充分体现了李四光勤于思考、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
遵循删繁就简抓本位的原则,依据教材和低年级语文教学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字。正确读写“奇怪、严严实实”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学生理解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自读自悟、小组合作、教师指导下读懂课文。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并学习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
据新课标要求和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把“读懂课文,引导学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本文是通过对话来展示人物内心活动的,抓住对话来体会李四光的思考是层层深入的,李四光的问题是很有逻辑性的,这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三、教学方法
1、教法: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方法的设计十分重要,据新课标基本理念,针对自己对教材的理解,本课我遵循“以学定教、以人为本、以读带讲”的基本思路,我主要采用“合作探究”和“读中感悟”式的教学方式,采用情感朗读理解法和直观教学的方法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使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中。
2、说法:根据教材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学中注重向学生渗透自读自悟、合作探究的
学法指导,整体把握、品词析句、朗读感悟等方法,悟出效,激活思,调动学生积极性。
四、教学过程
本着“教重启发,学重思维感知”的教学原则,为了突出重点,分散难点,优化教学过程。下面我以第一课时为例来谈教学环节的设计:
(一)直接揭题,质疑导入
板书课题,齐读,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针对学生的质疑,总结有价值的问题:大石头“怪”在哪里?和李四光是如何思考和解决自己的疑问的?
【引导学生质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倾听过程中发现他们困惑的焦点,帮助教师把握学情,然后以学生的自主提问组织教学程序,以学定教,围绕这样两个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探究式学习,增强学生课堂的主体性、自主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丰厚初读,能为深入学习打下基础。所以,在初读环节上,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让学生切切实实地接触文本,在与文本充分接触中自主识字,走进文本,做到“不读熟,不开讲”。“陨”等字音难点注意引导学生在语境中整体认读。新课标中第二学段目标指出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对于刚升入三年级的学生,这是存在一定难度的,也是需要我们在平时扎扎实实训练的。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这篇课文讲了什么?”学生的回答可能会比较繁琐和片面,此时我将逐步引导学生概括:主要人物是谁、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这样,学生在掌握方法的同时也提高了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
(三)研读问题
这是第一课时中最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在解决“大石头怪在哪里”的问题时,先让学生默读第二段找出有关词句,再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句体会。“孤零零”说明它是独立的.;“严严实实”看出它很大。这块巨石确实怪,难怪李四光对它产生了很多的疑问。为了弄明白他特意去问了老师和父亲,让学生小组明确分工,合作读对话,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得到培养。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只有当教师和学生一起走进文本,学生才能有话可说,有感而发,才能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引导学生读好老师与李四光的对话,感受李四光思考问题的过程。一般我们都会认为老师的话应该比较权威,可李四光按照老师的推测进一步思考:这么大的石头从天而降,应该砸一个大坑,可为什么没有呢?从中我们感受到了李四光的勤于思考、善于提问。此外,他没有因为老师和父亲未能解决自己的疑问而放弃求索,通过抓住“许多年、直到、才、专门、考察、发现”几个关键词语进行朗读体会,对于李四光孜孜不倦、执着探索有了更形象、更深入的理解。整个环节融阅读、理解、感受、体验、表达等于一体,是学生的语文实践与情思激发共融互促的过程。学生对课文有了全面的理解,在情感上受到了熏陶和感染,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得到了强化。
(四)总结升华
李四光从一块巨石质疑,通过自己的探索,研究的成果震惊了全世界,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你想对李四光爷爷说些什么?通过前面的铺垫,李四光的形象也渐渐饱满,此时的说
话训练已是水到渠成。本文的教学目标也得以全面实现。
五、板书设计
板书:7、奇怪的大石头
李四光
巨石勤于思考
孤零零
严严实实执着求索
著名的地质学家
这样的板书设计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能把课文的思路、教师的教路、学生的学路融为一体。使学生对课文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就是有效实现三维目标的整合,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这始终是我追求的目标,这节课也是我追求过程的一个中间站,正如一位专家所言:语文教学没有句号,只有逗号。
语文三年级上册《奇怪的大石头》说课稿2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奇怪的大石头》这一课讲的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玩耍时,对家乡的一块巨石产生了疑问,在老师和父亲都未能解答的情况下,通过自己多年的研究终于弄明白了巨石的由来,本文是通过李四光与老师的对话表现了李四光勤于思考、执著追求的可贵品质。
2、教学目标
依据教材的特点和新课标中对中年级学生的要求,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
1.会认8个字,会写12个字,能正确读写“奇怪、著名”等词语。
2.读懂课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以读为主,在自读自悟、探究学习中,引导学生通过抓住关键词联系上下文体会李四光的好问善思的品质。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通过感情朗读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领会李四光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
教学难点:体会李四光的问题很有逻辑性,李四光的思考是层层深入的。
4、教学准备:课前布置预习,安排搜集有关“陨石,冰川”资料,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培养收集信息的能力。
5、教学时间:本课打算两课时完成。
二、说学情
本篇课文讲述的是地质学家李四光的故事,学生把握课文内容难度不大,但要透过内容体会人物的高贵品质,从中受到熏陶,对于刚上三年级的学生有一定难度,教学中注意加强指导。
三、说教法
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地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判乐趣。依据课标精神,我主要采用“质疑课题,以读代讲,读思结合,层层深入”的方法来引导学生通过抓住文中的重点语句,自读自悟,领会文章所要表达的内涵。
四、说学法
依据以上教学方法,本节课中我始终贯彻“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以学生的自主式探究性学习为主,鼓励学生采用“读——思——练”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五、说教学过程
教学本课计划两课时,第一课时完成交流资料,识字学词,读通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教学任务。第二课时完成深入研读,感受人物可贵品质的教学任务。
下面我就第二课时重点说说我的教学程序。我的课堂教学分为以下环节:
(一)质疑导入,激发兴趣
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疑义是问号。因此上课伊始,我引导学生:“同学们,请你仔细的再看看课题,读读,在你的脑中产生了怎样的疑问?”学生交流,师梳理出以下问题:
1、大石头怪在哪里?
2、这块怪石头和李四光有什么关系?
(众所周知,题目是课文内容的高度概括,正确地理解课题,从中得到学好这一课的启示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这一课,我舍弃以往较为繁琐复杂的导入方式,而是紧扣课题,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进行质疑,既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也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学习的兴趣所在,找到整体教学的切入点。)
学生带着疑问走进文本,兴趣就更加浓厚了,为下面的探究学习做了铺垫。
接着进入第二环节:
(二)走进文本,认识怪石
“奇怪的大石头”到底是一块怎样的大石头呢?请同学们仔细地读读课文的有关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并画出有关的句子。
学生读书,小组交流。
针对这部分的学习,我主要引导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通过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进行探究学习。如,“这块巨石孤零零地立在草地上”,“孤零零”说明了其中一怪,它是独立的;“大石头把他的身影遮得严严实实的,小伙伴围着石头转来转去,也找不到他”,说明这块巨石的体积庞大。老师说“这块石头恐怕有几百年的历史了”,说明时间久远;老师说它是“天上掉下来的陨石”,但李四光又不明白“为什么没卧进土里去”,并且连父亲也不清楚,说明它的由来连大人都弄不清楚。综合上述几个方面,都说明了大石头“真怪”。
(本环节,教师先是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文中的语言文字来感受巨石的怪异,接着教师出示课件,更是直观形象地将巨石呈现在学生面前,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来认识这块巨石,同时又是一块怪石,为下文李四光的提问埋下了伏笔。)
(三)抓住重点,感受人物
正是因为大石头有这样几“怪”,李四光才产生了疑问,那么他是如何思考和解决自己的疑问的呢?本环节的设计,我主要围绕这一关键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探究学习的。
1、自读课文的3—8自然段,找出李四光围绕巨石提出了哪些疑问?
首先我引导学生正是因为石头的“大”,才引起了李四光的兴趣,“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李四光去向老师请教。老师讲到了石头的几百年的历史,可是李四光并不知道“是谁把它放在那儿的”,于是老师推测是“天上掉下来的陨石”,李四光按照老师的推测进一步思考,这么的的石头,要是从天而降,应该砸一个大坑,课时为什么没有呢?对此,老师和父亲都说不清楚,这也又进一步证明了石头的怪——来历不明。
由于这部分主要写的是李四光与老师的对话,因此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分角色表演朗读的方式,重点指导学生读好李四光表示疑问的句子,在反复诵读中感受李四光思考问题的过程。
在指导学生诵读的过程中,我主要抓住李四光的这一句话,引导学生进行重点朗读,在读好的基础上,出示句子:“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它应该。可它?”
(让学生通过口头填空的练习,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增强对人物的感受。)
(本环节,我主要以李四光对这块大石头产生的疑问为切入口,引导学生朗读感悟相关的句子,使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产生互动对话,重点思考李四光是怎么提问题的;以问题带动思考,以读书促进思维,从而领悟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提问的可贵品质。教师随机进行板书:勤思、善问)
,《奇怪的大石头》说课霍小付芳
2、那么李四光心中的疑惑到底解开了吗?又是怎么解开的呢?引导学生默读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画出李四光解决疑问的句子。
出示相关句子:“这个问题李四光想了许多年。直到他长大以后到英国学习了地质学,才明白冰川可以推动巨大的石头旅行几百里甚至上千里。”让学生再来读读这几句,说说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许多年、直到……才”等,通过朗读体会,教师引导,李四光没有因为老师和父亲都未能解决自己的疑问而放弃求索,“这个问题李四光想了许多年。直到他长大以后到英国学习了地质学,才明白冰川可以推动巨大的石头旅行几百里甚至上千里”。对这个问题研究的时间长,一直没有放弃,直至找到答案,从而使学生对于李四光孜孜不倦、执着探索有了更形象、更深入的理。
(在这个环节的设计中,我力求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体地位,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让学生在读、议中感受李四光那执著追求的科学钻研精神。教师板书:执着)
(四)交流感想,内化认识
1、李四光从一块巨石质疑,通过自己的探索,研究的成果震惊了全世界,让我们再次回归课文整体,再次通过朗读感受李四光
的优秀品质。
2、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以“李四光爷爷,我想对你说——”为题,交流感想。
(本环节,我引导学生回归课文整体,通过对文本的阅读,将作者的情感内化为自己的情感认识,提升了对李四光的崇敬之情。)
(五)拓展延伸,设计作业
语文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教学活动的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巩固和内化所学内容,使之转化为学生的语文能力,发展为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提倡多阅读,少做题的前提下,我依据课标精神,设计以下作业:
1、阅读有关李四光的故事。
2、办一份《走近李四光》的手抄报。
这样的设计实现了由课内向课外的延伸,不仅使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巩固了课内所学,同时也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六、说板书
本课的板书简明扼要,条理清晰,便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系统记忆。
总之,本节课的设计,我力图体现
“以学生为主体,以读为本,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教学理念,以学定教,顺学而导,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不当之处,敬请指教!
语文三年级上册《奇怪的大石头》说课稿3
一、复习生字新词
指名读生字、新词,进一步巩固生字和词语。
二、感知巨石形象
课文讲的是李四光小时候的事。小时候的他常常和小伙伴们围着一块巨石捉迷藏。让我们到现场去,去看看这是一块怎样的巨石,他们是怎样围着巨石捉迷藏的。
A、请大家各自轻声朗读第2自然段,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B、教师板画石头(或实物投影仪显示课文插图,或电脑多媒体课件显示巨石),讨论:
a)这是块怎样的石头?(注意文中的巨石、孤零零)
b)李四光和伙伴们是怎样围着石头捉迷藏的?
如果使用电脑多媒体课件的话,继续演示李四光围着大石头躲闪,大石头遮住了李四光,小伙伴围着石头转来转去找不到他的情形,引导学生根据内容描述。
C、小伙伴们转来转去找不到李四光,咦,这是为什么?(石头大,便于躲藏这也是原因之一)
三、感受好问精神
时间长了,李四光对这块大石头有了疑问。他首先想到的是问老师,李四光会怎么问?老师怎么答的?李四光又会怎么想?同学们读读课文,同桌间演一演。
同桌读、演后挑选学生上台表演。
表演结束后教师问李四光扮演者:听了老师的回答,你的疑问解决了吗?为什么?
四、解开巨石之谜
李四光又跑去问爸爸,他爸爸也说不清。后来这个疑团有没有解开,怎么解开的,请大家读最后两自然段。(读后讨论)
A、李四光怎么解开这块孤零零的巨石之来历这一谜团的?引导学生认识以下要点:
a)李四光思考这个问题想了二十多年;
b)长大后到英国学习了地质学,明白冰川可以推动巨大的石头旅行几百里甚至上千里。
c)李四光回家乡专门考察了这块大石头,终于弄明白这块大石头是从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
B、对这块巨石的研究引导他发现了什么重大成果?
五、交流读后感想
1、完整地朗读课文。
2、读了这篇课文,大家都会有一些感想,请你和大家交流一下。
3、总结鼓励:
孤零零的巨石联系着千万年前地质事件,童年的疑问引发了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貌似平常的事件不平常,好奇的童心所发现的问题可能蕴含着大价值。愿我们小朋友们也有强烈的好奇心,遇事多提问、多思考,不懈探求,去揭开一个个神奇之谜,为国家、为人类作贡献。
六、拓展延伸
1、有多少在工作上做出一番成就的人,他们从小就善于发现问题,勇于探索,最后为他们的成功奠定了基础,回去找这方面材料。
2、朗读课文。
第五篇:奇怪的大石头[推荐]
奇怪的大石头
课前演讲:微弱的灯光与小字谜
一、新授:
(一)、简介李四光,导入课题。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位大朋友——课件出示李四光头像,简介他的生平。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小时候的故事,看看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2、分节指名读课文,相机检查巩固生字、新词的读音。
3、你对小李四光有什么印象?
教师相机板书学生对李四光的印象,如:爱思考,爱提问,好问好学,等等。
4、小组合作,组里互相说说持自己观点的课文中的句子。
三、细读、深读课文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研读有关句子。
1、时间长了,他对这块大石头发生了兴趣: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
为什么李四光会对这块石头感兴趣呢,这块石头有什么奇怪的地方吗? 可用因为……所以……让学生说说原因。让学生感知巨石形象及李四光的好奇之心。
2、李四光跑去问老师…… 想象情境,进行说话练习。
李四光会怎么问老师?同桌演一演对话。指名演一演。
3、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 老师的回答令李四光满意吗? 说话练习:
这么重的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应该会把草地(),可它没有卧进土里,所以一定()。
从而让学生感受李四光好问好质疑的品质。
4、李四光又跑去问爸爸,他爸爸也说不清。师生演演这次对话。
李四光在请教多人失败后,你觉得他会怎么想?
5、这个问题李四光一直想了很多年,直到……才…… 用直到……才……说话。感受李四光的执着,认真的态度。
6、后来,李四光回到家乡,专门考察了这块大石头…… 感受李四光的执着探索的可贵品质。
三、总结升华
1、小李四光从一块巨石质疑,通过自己的探索,研究出的成果震惊了全世界,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有什么感想?
学生畅所欲言
2、你想对李四光爷爷说什么话?
四、课外积累
找一找课外资料,搜集名人小时候敢于质疑,勤学好问的故事。为口语交际做好准备。奇怪的大石头
冰川遗迹 多方求教
李四光
学习地质
爱思考,爱提问,好问好学
震惊世界
专门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