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审美化教学的含义及意义的答案
审美化教学的含义及意义的答案:
1、答:审美化教学,指将所有的教学因素(诸如内容、方法、手段、评价、环境等)转化为审美对像,使整个教学过程转化成为美的欣赏、美的表现和美的创造活动,使整个教学成为内在逻辑美和外在形式美高度和谐统一、静态和动态和谐统一的整体,从而大幅度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学习负担,使师生双方都能充分获得身心愉悦的一种教学思想、理论和操作模式。
还有“审美化教学”的意义就在于,它通过教师的立美、创美的教学活动,使相关学科知识由繁杂的原始状态变为闪烁智慧之光的智力形式或心智结构;使学生学习从通过被动的大量练习而求得某一结果的过程转变为运用这一结果去实现自身创造意志的自由历程。在学科教学中,遵循教育教学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套近乎完美的教学策略系统的应用,不仅能实现教学静态和动态和谐统一以及内在逻辑美和外在形式美高度和谐统一,而且能有效提升学科课堂教学的效益和学生的文化知识素养。
1:简答四音节的成语是怎样形成的?
答:1.成语绝大多数是四音节的,有一部分后来成为成语的词语,原来就是四音节的。如“一息尚存”,出自《朱子全书·论语》:”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可谓远矣。”“一息尚存”指生命的最后阶段。
2.但大多数成语为四音节,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这同汉语语言片断双音节化有关相当关系。双音同双音结合,是现代汉语的一个主要节奏倾向,而绝大多数成语都用了这种节奏。各种长短不同的词语形成四音节的成语的原因有四个方面:
(1)选取原句中最能概括全句或全段意义的成分组成成语。如:
折冲尊俎 夫不出尊俎之间,而折冲与千里之外,晏子之谓也。(《晏子春秋·杂》上)
”尊俎”,古代盛酒肉的器皿。“折冲”,折退敌方的战车,意谓击退敌人。”折冲尊俎”,意思是在会盟的席上制胜对方。后泛称外交谈判。
(2)用四字概括事情、故事、寓言等的主要内容。如:
狐假虎威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战国策·楚策》)
(3)省略句中虚词而成。如:
投鼠忌器 里谚曰:”欲投鼠而忌器。”此善喻也。(《汉书·贾谊传》)(4)增加成分(多为虚词或重义成分)于原句而成。如:
短兵相接 车错毂兮短兵接。(《楚辞·九歌·国殇》)
“接”前加”相”,“相”是虚词。
2:语素在构词中的特殊变异有哪些表现?
答:语素在构成合成词中有不同的变异,这种变异很复杂,除了有意义上的变异、作用上的变异外,还有特殊的变异。
特殊变异指变异的各种特殊情况。这里列出特殊变异的两种最明显的表现:
1.语素义完全消失。这指的是某个语素原有的意义在它构成的一些词中完全没有表现,词义完全由另一语素表示,除了”国家”中之“家”、”忘记”中之“记”、”窗户”中之“户”、”消息”中之“消”以外,再如:
作别 分别。作成 成全。
打扫 扫除,清理。打猎 在野外捕捉鸟兽。
在上面这些词中,语素”作”“打”的意义完全消失。
2.语素义模糊。这指的是某些语素原有的意义在其构成的某些词中完全没有表现,但词义又并非完全由另一个语素表示,因此不能说这个语素完全没有意义,却又不能说词义减去另一语素的意义等于这个语素新获得之义。这里语素的意义是模糊的。除了”捣蛋”中之“蛋”、”斯文”中之“斯”、”高汤”中之“高”、”电池”中之“池”以外,再如:
淡竹 竹子的一种,茎高七到十几米,节与节之间的距离大。
反水 叛变。
打尖 旅途中休息下来吃点东西。
牲口 用来帮助人家做活的家畜,如牛、马、骡、驴等。
上面这些词中的”淡”、“水”、”尖”、“口”等在这里的意义是模糊的。
3:同义词产生的最主要途径是什么?
答:同义词产生的主要原因有:
1.新旧词并存可以构成同义词,如:文法——语法,日(出东方)——太阳(升起来了)。2.标准语和标准语吸收的方言词可以构成同义词,如:馒头——馍,玉米——棒子。
3.外来语词和本民族语词可以构成同义词,如:幽默——诙谐,海洛因——白面儿。
4.外来语言的意译词和音译词也可构成同义词,如:公尺——米,连衣裙——布拉吉。
5.同义词产生的最主要的原因是随着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发展、思想的发展,语言的词语也在不断丰富发展。如:”地”原有“土地””田土”义,“地”现在单用,还可以表示这两个意义(如:他家地不多|他在家种地)。在语言发展中”地”又构成了“土地””田地”这样的词,这样,“地””土地”“田地”就构成了同义词。
这样,人们就可以用语言更细致、灵活完美地反映现实,表达思想感情。
4:举例说明成语和谚语有哪些区别。
成语是由谚语进化而来的,经过加工提炼,约定俗成,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谚语地域性比较强,例如有些农谚在黄河流域比较适合,而到其他地区并不适合。而成语在全国各地都可以通用。
1.成语以精练为特色;俗语以形象为主体。2.成语多为四个字的短语;俗语多为完整的句子,长短不一。3.成语多用作书面语,文字上趋向典雅;俗语流行于人民群众的口头上,文字上保持着口语的特点。
5:简答基本词汇与一般词汇的关系
基本词汇与一般词汇的关系:基本词汇派生的词,构成的新词,绝大多数属于一般词汇;一般词汇中的一些词可能进入基本词汇;基本词汇中的词可能退出基本词汇,成为一般词汇的成员。
6:简答同义词与反义词各有什么作用。
同义词的作用:
(1)增强语言的精确性
”他很喜欢孩子”中的“孩子”就不宜用”儿童”,因为二者适用于不同的文体。
(2)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呼山山应,唤水水和”的诗句中,”呼”与“唤”,”应”与“和”分别是同义词,在此表达了相同的意思,却使用了不同的词语,收到生动的效果。再如谚语”浪费好似河决口,节约犹如燕衔泥”中的“好似”与”犹如”。
反义词的作用:
(1)表示不同事物现象的对立
“浪费好似河决口,节约犹如燕衔泥”,借助”浪费”和“节约”一对反义词构成对偶中的反对格式,说明浪费之易与节约之难。
(2)表示同一事物现象在不同关系上的对立
”你是如此伟大,又是如此平凡”,“伟大””平凡”用于同一个人身上,并不矛盾,是从不同角度而言。
(3)帮助构成双音词、成语
如用“始终”表示整个事物的全过程。其他如”是非”“开关””早晚”。成语“朝三暮四””眼高手低”等。
7:简答成语的整体义表现为哪三种情况。
(1)成语的整体义是语素义直接相加。如:德才兼备 震撼人心
(2)成语的整体义同语素义的联系是人赋予的,约定俗成的。如:指鹿为马 狐假虎威
(3)比喻义是成语的意义。如:立竿见影 大海捞针
8:举例说明谚语有哪些主要类型
谚语的种类
(1)农谚.如: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2)气象谚.如:燕子低飞蛇过道;大雨不久就来到。有雨天边亮;无雨顶上光。
(3)讽颂谚.如: 乌鸦擦粉照样黑。强将手下无弱兵。
(4)规诫谚.如:问路不施礼;多走二十里。慢走跌不倒;小心错不了。
(5)风土谚.如: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
(6)生活常识谚.如: 二八月乱穿衣。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7)修辞谚.如:泼水容易收水难。草有茎,人有骨。困难九十九,难不住两只手。
10:惯用语有哪些特点? 惯用语是人们口语中短小、定型的习惯用语。惯用语大多具有贬义色彩。它们大都是三个字的动宾结构,也有少数是非动宾结构的,甚至多于三个字的。惯用语既有三音节为主的固定格式,又有比较灵活的结构。它通过比喻等方法而获得修辞转义。它一般有以下特点:(1)人们一般比较熟知,比较大众化。(2)惯用语一般多在口语中运用,用起来自然、简明、生动、有趣。(3)惯用语比较短小。(4)惯用语是一种固定的词组,比如“吃大锅饭”、”半瓶子醋”、“背黑锅”、”穿小鞋”、“磨洋工”等等。(5)惯用
9、举例说明进入合成词的语素主要有哪些类型。
10.音位/ t t‘ n l /具有某些相同的特征,可以形成一个聚合群。对 9.“失去生命”这一意义,汉语用“sǐ”表示,英语用“die”表示,那是因为不同民族对这一意义有不同理解的缘故。错客观题多选题 8.下列事实中,(ACE)是引起语言社会变异的因素 A:年龄的差异B:使用场合的差异C:行业的差异D:个人间的差异E:阶级的差异 7.一组同义词(AC)A:具有一致关系B:具有对立关系C:往往同中有异D:异中有同E:没有反义因素 6.属于意译词的是(CD)A:狮子伏特加B:玻璃 面包C:面包电话D:银行 水泥E:坦克 拖拉机客观题 单选题 5.“与”和“以”在韵母上的区别是(A)。A:唇形的圆与不圆B:舌位的前与后C:舌位的高与低D:舌面与舌尖 4.重庆人将“沙坪坝”的声母和韵母发成[sam pa],这种情况属于语流音变中的(C)A:异化B:弱化C:脱落D:清化 3.下列语言单位中,属于自由词组的是(B)。A:胸有成竹B:智力投资C:半斤八两D:守株待兔 2.随着语言的发展,印欧语系语言大多由“宾—动”型变成“动—宾”型,这是语法(B)A:词类的发展B:组合规则的发展C:聚合规则的发展D:语法范畴的消长 1.能独立运用的最小语法单位是(A)。A:语素B:词C:词组D:句子
(0060)《新文学思潮与流派》作业22009-05-24 23:11第四次客观题 单选题
1.在诗歌创作中具有农民的“忧郁”和“漂泊的情愫”的诗人是:A
A:艾 青B:田 间C:袁水拍D:田 汉
2.两个口号的文学论争中的两个口号是指:C A:“国防文学”和“革命文学”
B:“国防文学”和“抗日救亡文学”
C:“国防文学”和“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 D:“抗日救亡文学”和“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
3.主张“为人生”文学的文学社团是:D
A:创造社B:沉钟社C:未名社D:文学研究会
4.在晚清就倡导白话文运动的主要人物是:D A:陈独秀B:梁启超C:黄遵宪D:裘廷梁
5.诗人戴望舒前后诗风的变化是:D
A:从现实主义转向现代主义B:从现实主义转向唯美主义C:从古典主义转向现代主义D:从现代主义转向现实主义
6.属于“革命文学”作家蒋光慈的作品是:A
A:《短裤党》B:《二月》C:《孩儿塔》D:《为奴隶的母亲》
7.“汉园三诗人”是指:D
A:何其芳、李广田、丰子恺B:何其芳、丰子恺、卞之琳
C:李广田、卞之琳、丰子恺D:何其芳、李广田、卞之琳
8.现代文学第二个十年小说创作中社会剖析派的作家有:C
A:茅盾、沙汀、艾芜、废名等
B:萧军、吴组缃、端木蕻良、穆时英等
C:茅盾、沙汀、艾芜、吴组缃等D:施蛰存、穆时英、刘呐鸥、李辉英等
9.茅盾小说《蚀》三部曲包括:C
A:《春蚕》、《秋收》、《残冬》B:《春蚕》、《林家铺子》、《腐蚀》
C:《幻灭》、《动摇》、《追求》D:《幻灭》、《动摇》、《腐蚀》
10.冰心小说创作发展的三个阶段是:B
A:从《超人》等反映社会问题的小说到《斯人独憔悴》等宣扬“爱”的哲学
B:从《斯人独憔悴》等反映社会问题的小说到《超人》等宣扬“爱”的哲学
C:从《分》等反映社会问题的小说到《斯人独憔悴》等宣扬“爱”的哲学的
D:从《超人》等反映社会问题的小说到《分》等宣扬“爱”的哲学的小说到
一、名词解释:
1、语文:答: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教学:是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学习过程或活动。是老师教、学生学的双边统一活动。其本质是为了促进学生高速发展。
3、阅读:是搜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是阅读者凭借文字符号来掌握阅读材料的内容和形式的一种心智活动。主要由认读、理解、鉴赏能力以及阅读技巧的运用能力等构成。
4、白描:是文学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即用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刻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鲁迅曾说:“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而已。”
5、语文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指在语文教学中力图促进学生发展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具有鲜明的学科规范性、范围普遍性、阶段预期性和实施可行性。是整个语文教学系统的灵魂和统帅。
6、教学模式:是指反映特定教学理论逻辑轮廓的、为保持某种教学的相对稳定而设计的、具体的教学活动程序或结构。
7、作文:指把自己的认识和生活用书面语言表达出来的一种操作活动,主要包括审题、立意、选材、构思、语言运用等方面的能力。
8、意象: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客观形象与主观心灵融合成的带有某种意蕴与情调的东西。
9、审美化教学:指将所有的教学因素(诸如内容、方法、手段、评价、环境等)转化为审美对像,使整个教学过程转化成为美的欣赏、美的表现和美的创造活动,使整个教学成为内在逻辑美和外在形式美高度和谐统一、静态和动态和谐统一的整体,从而大幅度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学习负担,使师生双方都能充分获得身心愉悦的一种教学思想、理论和操作模式。
10、素质教育的要义 :促进全体学生全面的主动的发展。
11、语文教科书:是语文教学内容的载体,是借以实现语文教学目标,发挥语文教育功能的物质基础。一般而言,语文教科书由“知识系统、选文系统、助读系统、作业系统”这四大要素构成。
12、语文教学内容:指需要学生掌握和体验的有关概念、原理、事实、策略、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是构成语文教学的骨架和血肉。
13、语文课程:指为实现语文教学目标和落实语文教学内容而由相关部门设置的语文教学进程,是语文教学的时空保证。
14、语文教学策略:指语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结合学生实际选择运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操作。
15、语文教学评价:指语文教师及有关人员以语文教学目标为根据,对语文教学效果进行衡量的过程。
二、简答题:
1、中学生听话能力由哪些要素构成?
答:辨音释义能力;记忆整合能力;理解语义能力;评判话语的能力。
2、《语文课程标准》(高中)设计了哪些选修课程?
答:设计了“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选修课程系列。
3、语文基础知识由哪些部分构成?
答:语文基础知识是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汉语知识、以及文章知识、文学知识、文化知识等构成。
4、《语文课程标准》(初中)提倡怎样的语文教育理念?
答: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5、语文教材的选文可分为哪些类型?
答:语文教材选文可分为“定篇、例文、样本、用件”四种类型.在使用“文选型”教科书时可根据不同的选文类型进行不同的课堂教学操作.
6、语文教学三大原则及各自的含义?
答:即“授之以语”,突出语言文学的学科原则,这是从语文教学内容的角度建立的语文教学原则。它强调3点:语文教学内容不能缺席;语文教学内容主要指语言文学方面的学科知识;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出“语文味”。“授之以欲”,促进语文素养的发展原则,这是从语文教学目标的角度建立的语文教学原则。这里的“欲”包含着学生的“求知欲望”、“成长需要”,以及“社会要求”等一切与语文教学有关的愿望。只有实现这些愿望,语文教学才是有效的,才符合语文教学的发展原则。“授之以渔”,建构学习方式的长效原则,这是从语文教学方法的角度建立的语文教学原则。这个原则强调:教学中不得简单教给学生现成结论,而应重视教给学生得出结论的过程;教师教给的方法要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而不仅是当前学习的需要;语文学习方法不仅是获取知识的手段,同时更是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7、作文教学“三法”训练模式的基本含义?答:即诱导想法、强化章法、丰富手法的教学模式。
8、经典的基本含义?
答:经典是指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的作品,尤其是那些重大原创性、奠基性的著作,具有典范性和权威性。
9、概念学习包含哪些内容?答:包含概念界定、概念间关系的确立、概念的分类操作等。
10、课堂教学口语表达有哪些基本技能?
答:.语流要清晰、平稳、流畅;恰当使用语音的力度、幅度、速度和间断,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或暗示某种教学意图.;课堂听辨时要:带着探求目的,仔细地边整理边听辩学生的发言,并通过追问有针对性地将课堂教学推向深入。
三、论述题:
1、如何正确理解语文教学内容?
答题要点:语文教学内容指由符合语文教育目标要求的一系列比较规范的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组成的用以构成语文课程的文化知识体系。语文教学内容解决教什么的问题,强调知识或技能的获得;语文教学内容服务于语文教学目标。
2、如何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答题要点:指出语文母语特征,并分析语文在思维和交际等方面的基础地位;陈述语文学科具有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性质。
3、谈谈你自己对语文课堂教学操作的体会。
答题要点:指出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能归纳出基本要领,阐述独特的感受。
4、谈谈你对阅读能力的理解。
答题要点:阅读能力主要由认读能力、理解能力、鉴赏能力以及阅读技巧等要素构成。并对各项阅读能力进行必要的阐释。
5、为什么说母语习得过程不能代替语文学习过程?
答题要点:母语习得过程不能代替语文学习过程,通过对母语学习的“规范、拓展、升华”,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
6、比较语文课堂教学基础资源、现成资源、生成资源。
答题要点:语文课堂教学资源由基础资源、现成资源、生成资源构成。基础资源指语文教科书以及课外读本等经教育部门批准提供给学生和教师的必读材料;现成资源指围绕语文教材而出版的其他材料以及有利于理解语文教学内容的任何材料,包括文字、图片、音像以及网络资源等。生成资源指语文课堂上出现的有利于理解教学内容的各种现象,它具有突发性、偶然性、现场感、生动感等特点。
7、分析语文教学系统的构成情况。
答题要点:要素系统: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材编写、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教学评价等;过程系统:各教学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推进过程;状态系统:各教学要素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现场情况。
8、分析语文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区别。
答题要点:教学模式是课堂教学的程序和结构,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中所运用的具体手段。不同的教学模式可以用同样的教学方法,不同的教学方法也可以在同样的教学模式中使用。在运用教学方法时要考虑教学模式的特点,最好能使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之间能相互呼应,彼此协调。
9、分析语文课堂教学的本质体现。
答题要点:真实的语文课堂是有真情、有真话的课堂;充实的语文课堂是有内容、有收获的课堂;人文的语文课堂是有文采、有文化的课堂。在这样的语文课堂上学习和生活,不压抑、不虚假、不枯燥,只有这样的语文课堂,才能真正体现出语文课堂教学的本质。
10、语文课堂上教学主体有哪些特点?
答题要点:强调教学主体的开发能力,教学主体的目标指向更加丰富,教学主体的对话交流呈多元状态。
四、案例分析题(举例):
案例:有一位教师在教学课文时是这样导入的:秋天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我们,同学们眼中的秋天会是什么样子的呢?当秋天来临之际,你感受到了什么?历代文人骚客笔下的“秋”又是怎样的情景呢?(学生畅谈感受)我们来看一下古人眼中的秋天是什么样子的。诗文名句参考:
落霞与孤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王实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
同学们现在是否已经沉醉在这无边的秋意中了呢?这些佳句名篇,有的描写秋天的肃杀和凄凉,抒发作者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画秋天的绚丽多彩,寄寓了作者浓浓的秋情。而郁达夫却以自己鲜明的个性,选择了独特视角,运用与众不同的手法,创作了一篇散文精品。究竟郁达夫笔下的秋景如何?秋意如何?让我们一起走进故都,领略故都的秋味。
答题要点:对案例有简要说明,根据语文新课程改革理念以及本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有条理的分析,300字左右。
五、教学设计题(举例):
请阅读下文,完成以下2个小题:
1、对该文本文进行简要分析。(200字左右)
答题要点:对文本主旨,思想,语言,手法等进行简要归纳,并有自己感想。
2、根据文本和要求,从下面三个小题中任选一个进行课堂教学设计。
(1)设计本文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2)设计本文的教学程序和系列提问。
(3)设计本文的板书(可以是板书系列。)
我选择()题,我选定的教学对象是(年级)学生。
答题要点:根据本课程对教案设计的基本方法来设计;同时在教案设计中体现自己的教学创意。
附:泪珠与珍珠
(琦君[台湾])
我读高一时的英文课本,是奥尔珂德的《小妇人》,读到其中马区夫人对女儿们说的两句话:“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全班同学都读了又读,感到有无限启示。其实,我们那时的少女情怀,并未能体会什么忧患,只是喜爱文学句子本身的美。
又有一次,读谢冰心的散文,非常欣赏“雨后的青山,好像泪洗过的良心”。觉得她的比喻实在清新鲜活。记得国文老师还特别解说:“雨后的青山是有颜色,有形象性的,而良 心是摸不着、看不见的,聪明的作者,却拿抽象的良心,来比拟具象的青山,真是妙极了。经老师一点醒,我们就尽量在诗词中找具象与抽象对比的例子,觉得非常有趣,也觉得在作文的描写方面,多了一层领悟。
不知愁的少女,总是写泪与愁的诗。看到白居易新乐府中的诗句:“莫染红素丝,徒夸好颜色。我有双泪珠,知君穿不得。莫近烘炉火,炎气徒相逼。”大家都喜欢得颠来倒去地背。老师说:“白居易固然比喻得巧妙,却不及杜甫的四句诗,既写实,却更深刻沉痛,境界尤高,那就是,‘莫自使泪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总无情。’”
他又问我们:“眼泪是滚滚而下的,怎么会横流呢?”我抢先地回答:“因为老人的脸上布满皱纹,所以泪水就沿着皱纹横流起来„„”大家听了都笑,老师也颔首微笑说:“你懂得就好。但多少人能体会老泪横流的悲伤呢?”
人生必于忧患备尝之余,才能体会杜老“眼枯见骨”的哀痛。如今海峡两岸政策开放,在返乡探亲热潮中,能得骨肉团聚,相拥而哭,任老泪横流,一抒数十年阔别的郁结,已算万幸。恐怕更伤心的是家园荒芜,庐墓难寻,乡邻们一个个尘满面,鬓如霜。那才要叹“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这也就是探亲文学中,为何有那么多眼泪吧!
说起“眼枯”,一半也是老年人的生理现象,一向自诩“男儿有泪不轻弹”的外子,现在也得向眼科医生那儿借助“人造泪”以滋润干燥的眼球。欲思老泪横流而不可得,真是可悲。
记得儿子幼年时,我常常要为他的冥顽不灵气而掉眼泪,儿子还奇怪地问:“妈妈,你为什么哭呀?”他爸爸说:“妈妈不是哭,是一粒沙子掉进她眼睛里,一定要用泪水把沙子冲出来。”孩子傻楞楞地摸摸我满是泪痕的脸,他那里知道,他就是那一粒沙子呢?
想想自己幼年时的淘气捣蛋,有何尝不是母亲眼中催泪的沙子呢?
沙子进入眼睛,非要泪水才能把它冲洗出来,难怪奥尔珂德说”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了。
记得有两句诗说:“玫瑰花瓣上颤抖的露珠,是天使的眼泪吗?”想象得真美。然而我还记得阿拉伯诗人所编的故事:“天使的眼泪,落入正在张壳赏月的牡蛎体内,变成一粒珍珠。”其实是牡蛎为了努力排除体内的沙子,分泌液体,将沙子包围起来,反而形成一粒圆润的珍珠。可见生命在奋斗过程中,是多么艰苦!这一粒珍珠,又未始不是牡蛎的泪珠呢?
最近听一位画家介绍岭南画派的一张名画,是一尊流泪的观音,坐在深山岩石上。他解说因慈悲的观音,愿为世人负担所有的痛苦与罪孽,所以她一直流着眼泪。
眼泪不为一己的悲痛而为芸芸众生而流,佛的慈悲真不能不令人流下感激的泪。
基督徒在虔诚祈祷时,想到耶稣为背负人间罪恶,钉在十字架上滴血而死的情景,信徒们常常感激得涕泪交流。那时,他们满怀感恩的心,是最纯洁真挚的。这也就是奥尔珂德说的“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的境界吧!
第二篇:依法治国的含义及意义
依法治国的含义是什么?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何在?
(一)依法治国的含义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内涵理解:
第一、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
第二、依法治国的客体是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
第三、依法治国所依的法,最重要的是宪法和法律。
(二)依法治国的意义
第一,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第二,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第三,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
第四,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第五,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第三篇:学校文化建设的含义、内容及意义
全程成功教育背景下学校文化建设
一、学校文化的涵义、层次结构、特征第一种类型是把“文化”作为动词来理解如在中国古代文化指“以文教化与武力征服相对立”。第二种类型是把“文化”理解为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的总和或人类生活方式的总和强调文化的人为性。它反映社会文明程度。第三种类型是把文化理解为社会某一种具体的活动或社会生活的某些方面广义除了未经改造的自然环境之外凡人类创造出来并可以通过学习获得和为人学习与传递下去的一切物质和非物质产品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部分。狭义指与人类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有关的方面。它把文化只限于精神生产领域。其作用是直接影响人的精神风貌和精神创造的能力影响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1人类社会在一定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基础上进行的创造精神财富的活动及其成果。2传播这些精神财富的活动及其手段狭义的文化概念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3一定时代与社会中各民族或阶级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群体特性、传统、风俗习惯、行为方式等它具有地域性、民族性和阶级性。这些方面既反映文化的历史沉积又蕴含着创造新文化的潜力。1物质形态2用物质手段存留的观念形态和象征符号。3与各种文化创造和传播有关的活动形态以及与此有关的相应团体、社会设施4人的心理、行为形态
1、含义一种是从狭义上来界定学校文化。“学校文化主要指开展学校教育所进行的艺术教育以及各种文化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文艺素养包括学生中的各种社团活动等。”第二种是从广义上界定学校文化。“学校文化属于文化发展的一个过程一个部分一个整体一个自我调节系统包括文化的创造实践、整合教育和运行”“学校文化是人们所创造的以特定的主体教师、学生及职工为载体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第三种认为学校文化应该从广义、狭义两方面去下定义。广义“学校文化是指校园中这一特定人群的生活方式的总和具有为整个群体共享的倾向。”狭义“学校文化是指教学大纲规定的课堂教学过程以外的校园生活的存在方式。”主要包括第二课堂和青少年学生的各种课余生活通过校园生活所反映出来的审美观、人生价值观、道德观等。第四种是我们的认识“学校文化”是学校所特有的文化现象是以师生价值观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为核心以及承载这些价值观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包括学校的教育目标、校园环境、校园思潮、校风、学风以及以学校教育为特点的文化生活、教育设施、学生社团组织、学校传统习惯和学校的制度规范、人财物管理等内容。但学校文化的主要内容是指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所形成的共同的价值观念核心。需要把握以下几点第一学校文化是学校所特有的文化现象。一方面是社会大文化在学校内的折射另一方面又是学校历史传统的积淀。第二学校文化是以价值观为核心的师生的价值取向决定了学校文化的特征和功能决定了学校文化的发展方向这是整个学校文化中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第三学校文化中承载价值观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主要指师生的活动方式以及与此紧密相关的生活方式它是学校文化的具体体现。21学校文化的外显层主要指对象化了的物质形态如校园、校舍布局设计、校园绿化景观、教学设施、娱乐场所、操场、健身俱乐部、图书馆建设等以及显现在外的学校主体的活动形式如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各种各样的竞赛、比赛、公益劳动和实践活动等。这是学校文化的“外壳”也是学校文化“内核”的载体。2学校文化的中间层主要指学校中特有的规章制度、管理条例、学生守则、领导体制、检查评比标准以及各种社团和组织机构及其职能范围等也称之为学校的制度文化。这是学校文化的保障体系。3学校文化的内隐层——核心层主要指学校内师生认可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群体目标、治学态度以及种种思想意识表现为学校人际关系、学校风气、校园人的审美趣味、道德情操、思维方式等。这是学校文化的深层构成是学校文化的内核。31 一继承和创新原则二建设的系统性原则三建设的公平性原则四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原则五合理规划整体布局原则六以点带面边评边建原则学校文化建设是指以实施素质教育为主旋律的现代学校文化的选择、设计、转化和生成。其出发点是以人为本学校文化是内隐在学校教育理念、教育行为方式、学校内部制度以及教育环境等因素中的价值取向。学校文化建设最少包括学校物质文化、学校制度文化、学校精神文化、学校师生文化
三、学校文化建设各方面内容及基本要求一学校价值文化建设基本要求
1、基本内容包括学校定位、核心价值观、学校精神、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办学原则、领导作风、校风、教风、学风、班风等。学校文化价值的载体是校训、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学校章程。
2、学校价值文化建设基本要求学校发展定位明确、客观、理性。北京大学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浙江大学求是创新武汉大学自强弘毅求是拓新南京大学诚朴雄伟励学敦行北京师大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山东大学气有浩然学无止境复旦大学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南开大学允公允能日新月异人民大学实事求是河北大学实事求是笃学诚行河北师范大学求真知怀天下忻州师范学院厚学启智修德树人白寨中学崇德求真创业成功以生为本张扬个性发展专长培育创业英才——办学理念四疃中学勤奋崇德善思博学“服务、特色、民主、科学”为办学理念
1、学校标识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形象标识、视觉标识、行为标识等。
2、具体要求1形象标识文化的文化载体是校徽校旗、校歌校铃、校刊校报、壁画壁挂、书联橱窗、主题雕像、格言警句等。要求应注意风格统一内容上应准确、规范、科学。2视觉标识文化的文化载体是学校的整体面貌、规划格局、特色建筑和文化设施等如主楼、门厅、主墙设计、主楼门相设计、外楼墙面设计、阅报栏、特殊区域标识设计学校简介、校园文化主题板、网页设计制作校外宣传栏、展板版式、展台模式、条幅缓旗等。具体要求充分体现学校教育的特点注意艺术性与学生年龄的结合充分体现本校的独特性能够让人读懂和接受。3行为标识文化的文化载体是教育、教学的方式宣传手册的编辑封面、内文、版式会议、仪式、节庆活动、纪念活动、竞赛活动、公益活动的组织等。具体要求让文化表现出来流动起来唱响起来。
1、学校环境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生态文化、建筑文化、景观文化等。
2、载体及要求1生态文化的文化载体是各种绿化项目如花草树木等。2建筑文化的文化载体是大楼、校道、地面、走廊、楼道、楼层、墙壁、卫生间、办公室、教室、实验室、功能室、会议室、体育馆、图书馆室、展览馆室等。建筑文化建设的具体要求是艺术化、生活化、人文化、学园化、低龄化布局合理、协调和谐。3景观文化的文化载体是教学楼、办公楼、实验楼、图书馆、体育馆、学生宿舍楼、文化牌楼、墙体文化围墙、楼廊文化墙、校门文化墙、厅科技大厅、艺术大厅、科技长廊、英语角、艺术长廊、书画长廊、园生物园、板报园地、广播园地、区教学区、办公区、信息技术区、艺术活动区、运动区、休闲区、光荣榜、角读书角、环卫角、电脑网吧等。景观文化建设的具体要求是按学科、德育、文化传统进行命名布置典雅、宁静优美、相映成趣用艺术美化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学校制度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教学制度、人事制度、评价制度、学生管理、班级管理制度、后勤管理制度等多个方面。学校制度文化的载体是各项规章制度。学校教学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课堂文化、课程文化、评价文化等。1课堂文化的文化载体是常规课堂教学、常规教学管理各类讲座、专题座谈、教学设计公开课、听评课、互评课、电子化备课等。2课程文化的文化载体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综合课程、学科类课程、艺术类课程、科普类课程、康体类课程等。3评价文化的文化载体是教学评价、课程评价、德育评价、体育评价、环境评价、学生评价、教师评价等。主要内容包括行为礼仪、典礼仪式、评先选优活动、教职员工手册、学生手册学校形象、教师形象、学生形象、学校的社会影响力等载体是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读书节、夏令营、冬令营、主题活动、法定节日、传统节日、植树节、教师节、儿童节等文明班级、文明学生、三好学生、活动标兵、校园歌手的评选活动等。具体要求是寓文化于各项活动之中展示学校各类文体活动成果以及学生的各种活动情况。教师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行为方式。教师文化的载体是师德师风、参与合作、教学教研等。要求很多。创建学习型学校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搭建发展平台建立互动的合作模式进行专业对话、沟通、协调与合作共享经验分担困难教师有足够的自主空间实现自我、反思自我建立良好的工作氛围教师的个人尊严、业务追求、学术气氛、工作秩序及成就感得到适当体现教师的职业道德、仪容仪表、语言表达、行为举止、业务水平等因素有机结合起来突出情感管理师生关系民主平等、和谐互动。教师文化建设需要把握1思想应树立新的教师权威观念——人格魅力2内容注重提升教师的现代教养水平3师生关系建立自然合作文化离散式文化、巴尔干式文化、人为合作文化、自然合作文化主要内容包括社团文化、班队文化、伙伴文化、个性发展、行为习惯等。载体是各种主题活动、实践操作、项目竞赛、现场表演、主题班会、心理辅导、作品展览、班刊班报、小发明、小制作等。具体要求搭多彩平台、展多样才华施个性化教育。途径班级、学生社团是文化的传承者、发展者、践行者要求
1、需要有一个稳定的环境
2、校长要加强自我建设努力成为一个“学习者”“思想者”“研究者”使校长成为学校发展的掌舵人
3、对校长进行文化建设的培养与教育谢谢各位领导与老师
第四篇:游学的含义和意义
关于游学
●什么是 “游学”? “游学”是近几年新兴的名词,是一种新事物,它既不是单纯的旅游也不是纯粹的留学,它的内容贯穿了语言学习和参观游览,介于游与学之间,同时又融合了学与游的内容。它是现代人越来越注重精神生活的重要表现,也是一种新的教育方式,在未来高质量的教育前提下发展空间一定会越来越辽阔。“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正是游学的深刻体现。
●游学的文化背景
游学主要是为那些有意在未来出国的学生和社会人士提供的一种专业性的服务,随着经济和时代的变化,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也因想了解国外的风土人情和生活方式等参加游学。游学国度以美国、英国、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等英语国家为主,参加的学生年龄一般介于13 岁到23岁之间,根据不同游学项目,年龄要求亦有所变化;因为游学有别于留学,所以对语言没有硬性要求。美国是中国学生的第一目标留学国,游学项目将使更多的学生了解美国,为留学做准备。另外,欧洲游学也是一条新兴线路。于欧洲许多国家的大学免学费,而且各项福利较好,各国政府对高学历学生就业也都有优惠政策,留学欧洲的中国学生逐年猛增。赴欧洲游学的学生也会越来越多。
学生们都会在当地的优质学校接受一段期限不等的外语课程或者一些当地文化背景的介绍。这是“游学”中“学”字的最直接体现。典型的游学课程设置如下:上午为密集英文学习,一般安排每周一至周五上课,由经验丰富的英语教师进行小班授课,每班平均 6-15名学生;相对于国内的课堂教学,国外的教师更加注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教学内容也都围绕着学生们感兴趣的话题;教师们常常用各种各样的花样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
学校通常会在下午安排中外学生课堂互动学习和简单的社交活动,鼓励学生使用上午在课堂上所学到的英文与当地以及来世界各地的学生进行交流,这种即学即用的方式被证明是学习英语最为有效而又快捷方式之一,同时也是游学倍受广大学生和家长欢迎的原因。
学校同时也合理的安排旅游娱乐活动,包括对当地大学学府的参观,对著名历史文化遗迹和旅游景点的游览,使学生在真实的日常生活状况中提高英文口语,亲身感受国外著名学府的教学氛围,了解国外的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在国外,中国学生一般会被安排住在当地居民家中,与寄宿家庭里的主人直接交流接触,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在语言上的自信,克服羞怯感,另一方面也是了解国外风土人情的最便捷途径。●举办游学活动主旨
拓宽孩子的国际视野,丰富孩子的人生阅历,增强孩子的主动性,培养孩子的个性以及国际化、多元化的文化理念和思维习惯;训练相对独立生存能力、相对自主理财能力,使他们自己学会和思考怎样与人合作;接受西方先进教育体系、教育理念的熏陶,感受西方独特的英语教学风格、纯正的英语学习氛围,提升学生对外国的学校、教育模式和质量有感性认识和判别力;为今后出国留学等更长远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游学的意义
游学是世界各国、各民族文明中,最为传统的一种学习教育方式。圣经中记载的“东方五学士,祝贺耶稣基督诞生”的故事,和意大利旅行家马可 l 波罗在中国的游历,都透露出古代东西方游学交流中所蕴涵的丰富信息。而中国民间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游学对人格养成和知识形成的重要作用,孔子率领众弟子周游列国,增进弟子的学识,培养弟子的品质,开阔眼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更是中国传承至今家喻户晓的教育古训。
现代教育意义上的游学,是 20 世纪随着世界和平潮流和全球化发展进程而产生,并逐渐成熟的一种国际性跨文化体验式教育模式。大中院校、社会机构面向国内外青少年,开设游学课程,积极鼓励并正确引导青少年学生,到不同文化环境中去探访、并沉浸其中,通过亲自体验而学习和理解非母语或非本地的文化历史传统,同时强化提高外语水平。
实践证明,游学课程通过为青少年学生提供具有深远教育意义的文化探索和发现之旅,有利于培养青少年学生的文明素养和文化宽容精神,增进对不同文化的认识和尊重,也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和传承本民族和本土的文化与历史传统,在语言强化训练、思想道德教育、人格养成教育、文化知识教育和世界和平教育等方面,都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和良好的效果,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及教育界、相关国际组织与机构的高度重视。并已经成为教育与文化和旅游相结合的一种全球性时代潮流,受到全世界青年学生的普遍欢迎。
游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 提高语言能力
通过在海外的游学生活,可以给青少年创造一个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住居在普通的外国人家庭,和普通的外国人生活在一起,同吃同住,提升青少年的英文信息表达能力。另外也只有住居在普通人家庭中,和他们共同的生活,才能真正当地文化的所在。文化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出现在书本上,表现为不同的文化形态,而文化又更是具体的,形象的、直观的,它表现在我们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中。游学的过程就是把抽象的文化转化为具体文化的过程。
• 开阔青少年的视野
探访不同文明的历史,有利于更好地认识人类的现在和未来;体验不同的文化,有利于更深切地认知自己的民族和国家;沉浸于非本土社会生活观察研究,有利于非母语能力的提高和对课堂知识的再发现;游学世界的经历,有利于青少年的视野的开阔。通过丰富多彩的游学活动,引导青少年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了解国情民生,感知时代脉搏,培育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陶冶情操,修养品格,达到 “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 的境界。
• 培养独立人格品质
青少年时代是人生中寻找自我、建立自信、培养独立人格的黄金时期。通过在国外的独立生活,不仅能培养青少年学生提早学习负责任的生活态度,更重要的是由此提早接受国际化的教育熏陶,熟悉语言,更深入了解国外多元的文明形态,学习其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开阔眼界和拓展人际关系。
• 体验多元文化
走近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探访世界不同文明的历史遗迹,体验不同文化的所带来的生活感受,尊重和依赖人类共同的文化、语言和精神的遗产,宽容与自己不同的社会、政治、宗教和信仰,传承并丰富全人类共同的文化和道德价值观。从而确保并坚持为人类社会所普遍接受的人道主义价值观和民主、自由和宽容的精神 游学绝不是享受,而是一种感受,是人生的体验;走近国际化进程,参与国际化活动,相信为期半个月左右在国外亲身体验风土人情、接受异域文化氛围熏陶的游学夏令营活动,必能为您增加些许生活的磨练,提高您的独立自主能力;为您人生旅途上增添一笔无形的财富,增长您的阅历和见识、培养您全球化角度的思维习惯;留给您一份终生难忘的记忆,充分感受人与自然和睦共处的无尽乐趣。
第五篇:上海自贸区的含义、特点及意义
上海自贸区的含义、特点及其意义。答:上海自贸区的含义如下: 1)从其涵盖的范围来讲:
上海自贸区是商务部于2013年8月22日通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贸易试验区。试验区范围涵盖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总面积为28.78平方公里。
2)从其作用来讲:
上海自贸区是能够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坚持先行先试,既要积极探索政府经贸和投资管理模式创新,扩大服务业开放;又能够防范各类风险,推动建设具有国际水准的投资贸易便利、监管高效便捷、法制环境规范的自由贸易试验区。
总的来说,上海自贸区将成为推进改革和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试验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发挥示范带动、服务全国的积极作用,促进各地区共同发展。
3)从其功能来讲:
在贸易方面,上海自贸区是物流集散中心,大进大出,加工贸易比较发达,对周边地区具有强大的辐射作用,能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在金融也方面,上海自贸区是能够实现利率市场、汇率自由汇兑、金融业对外开放、金融产品的创新以及离岸金融业务的开放式区域。
上海自贸区的特点:
特点一,自贸试验区不限于保税区的一般做法。与保税区相比,上海自贸区有以下区别:(1)保税区在海关的特殊监管范围内,货物入区前须在海关登记,保税区货物进出境内、境外或区内流动有不同的税收限制。而自由贸易区,是在海关辖区以外的、无贸易限制的关税豁免地区。(2)保税区的货物存储有时间限定,一般为2-5 年。而在自由贸易区内,货物存储期限不受限制。(3)由于保税区内的货物是“暂不征税”,保税区对货物采用账册管理方式。而在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区主要考虑货畅其流为基本条件,多数自由贸易区采取门岗管理方式,运作手续更为简化,交易成本更低。(4)保税区的功能相对单一,主要是起中转存放的作用,对周边经济带动作用有限。而自由贸易区一般是物流集散中心,大进大出,加工贸易比较发达,对周边地区具有强大的辐射 作用,能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1990年以来,中国的保税区主要以特殊政策为特点,主要体现在税收政策的减免以及外汇、监管、投资政策的便利等;2009年以来,上海综合保税区以功能创新为重点,着力推进经济功能和商业模式创新突破,满足跨国公司国际化运作需求,打造与国际接轨的贸易便利化环境。而此次试验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通过带动投资、金融、贸易、政府管理等一系列制度变革,培育中国面向全球的竞争新优势,构建与各国合作发展的新平台,这早已超越了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功能定位。
特点二,自贸试验区不囿于传统的自由贸易园区。试验区积极借鉴欧美自由贸易园区的经验和做法,在提升对外贸易、航运服务、便利化环境等传统自由贸易园区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了服务贸易、金融领域的扩大开放,为自由贸易园区增加了新的内涵和发展空间。
特点三,自贸试验区不同于新加坡等自由港模式。新加坡发展的特色是自由港政策和制度,包括贸易自由、融资汇兑自由、航运自由等,通过开放、高效、低税负形成自由港的国际竞争力。自贸试验区借鉴了国际通行做法,但主要目的还是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为全国的改革开放积累经验。
特点四,自贸试验区不拘于一般开发区的内容框架。自贸试验区是国家战略,不着重一般的产业培育、招商引资、经济发展,而是强调在投资管理、服务业开放、金融、航运、贸易等多个层面的先行先试和全方位的制度创新。
特点五,自贸试验区不止于自身的建设发展。简大年说,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名称就表明这是一个国家试验区,建设目标是成为中国推动改革和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试验田,寻求能够在全国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性建设,发挥示范带动、服务全国的积极作用。
上海自贸区的意义:
(一)五领域政策创新
1、上海自由贸易区作为新一届政府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其筹备进展一直为各方关注,但其所涉及的具体方案却始终未能公开。从证券时报记者现在掌握的信息来看,方案最终将可能落实到金融、贸易、航运等五大领域的开放政策,以及管理、税收、法规等五个方面的一揽子创新。1)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已被提交至自贸区方案中
在刚结束不久的陆家嘴论坛上,上海市市长杨雄表示,自由贸易区的确正在申请试点人民币资本项目下开放,而且这一改革方向不会因为短期的流动性变化、热钱流向的变化而变化。
上海市金融办副主任徐权表示,自贸区的试点内容涉及金融方面的包括利率市场化、汇率自由汇兑、金融业的对外开放、产品创新等,也涉及一些离岸业务。2)自贸区将争取 15%企业所得税优惠
在上海自由贸易区的新政策中,上海将推动税收创新,包括离岸贸易、金融采用低税率,对境外投资收益采用分期缴纳所得税等优惠政策支持自由贸易园区内企业发展。
证券时报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为鼓励企业发展,上海将在税收方面采取低税率,其中将包括对自由贸易区内符合条件的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税收创新方面,上海市政府上下都正在努力向国家要政策,在上海自由贸易区内,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知情人士表示,这个税收优惠政策与前海的税收优惠政策相当。3)贸易领域将实施创新监管新模式
在贸易领域,上海自由贸易区将实施“一线逐步彻底放开、二线安全高效管住、区内货物自由流动”的创新监管服务新模式,这是较目前上海综合保税区的主要区别。
4)构建离岸金融中心需行政法规创新
日前,上海已向国务院申报将综合保税区建设成为自由贸易区,使区内中外企业享有区内贸易自由、人员进出自由、货物进出自由、货币流通自由、货物存储自由等五大权益。
而离岸金融业务是自由贸易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上海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同时也需构建离岸金融市场。但是上海在探索建立离岸金融市场的同时,也面临法规的障碍,因而需要制度的创新。
5)借自贸东风 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或有新突破
证券时报记者获悉,上海自贸区关于航运发展将延续此前国务院“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政策,即大力发展船舶交易、船舶管理、航运经纪、航运咨询、船舶技术等各类航运服务机构,拓展航运服务产业链,延伸发展现代物流等关联产业,不断完善航运服务功能。
上海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的探索之路始于2009年,经过近年来的推进,上海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在各个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然而,由于法律、税收、金融等方面的短板,目前上海距离巴拿马、新加坡、香港等世界级航运中心仍有距离。
2、金融创新政策
1)着手推动离岸金融业务与拓宽外商金融投资范围; 2)拟允许符合条件的外资金融机构设立外资银行;
3)允许符合条件的民营资本与外资金融机构共同设立中外合资银行; 4)允许外商投资支付机构参照《非金融机构支付管理办法》,向人民银行申请并取得《支付业务许可证》; 5)允许设立外商投资资信调查公司;
6)允许融资租赁公司在自贸区设立单机、单船子公司,不设最低注册资本限制等。
7)在人民币国际化方面,自贸区将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对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进行先行先试。
8)上海也正在探索建立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在自贸区内试行准入前国民待遇,进一步发挥市场资源配置功能,率先在试验区范围内改革投资项目管理、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及变更管理、工商登记三个环节。9)自贸试验区将在投资项目管理环节,按照内外资一致的原则,对涉及固定资产投资的内资和外资项目将进行备案管理,并停止实施国务院上述文件规定的相应行政审批事项。取消合同章程审批,改为备案管理,相应停止实施涉及的三件行政法规规定的22项行政审批。
(二)上海自贸区建设将带来多重红利
1、扩大开放“试验田”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立,是顺应全球经贸发展新趋势,更加积极主动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自贸区承担着新一轮改革先行先试的重任。而事实上,在自贸区获批建设之前,上海已经在外高桥等几大保税区的基础上设立了上海综合保税区。上海海事大学物流研究中心主任林国龙表示,自贸区显然将比目前的综合保税区更加开放,这也是为形势倒逼。
林国龙所指的挑战主要是TPP,即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突破传统的自由贸易协定(FTA)模式,达成包括所有商品和服务在内的综合性自由贸易协议。林国龙说:“以前的开放是承诺制,但是在TPP内,非开放目录的内容都属于开放性项目。” 自贸区将在中国加入TPP谈判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并有望成为中国加入TPP的首个窗口。
2、辐射长三角
上海自贸区也将对长三角经济起到巨大带动作用。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自贸区的核心是自由贸易,即在这个区域之间的相关贸易管理是相对宽松的,自由化程度高。跨到这个自由贸易区,就等于走到了国际市场。因而一个地方设立自贸区,将给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辐射和聚集效应。
比如,对于与贸易关系非常密切的航运业,周边地区的航运需求在其他城市可能得不到很好的解决,但在这里能就近释放。
“这对于中国经济进一步融入国际市场,尤其是长三角这个中国经济最发达、最富庶的地区,国际化的经济、贸易、金融等各方面的需求会很好地得到解决,给中国经济带来更多活力,对推动经济改革会很有帮助。”连平表示。
3、推动上海中心建设
对于上海而言,自由贸易试验区获批推行,获得机会的不仅是贸易领域,对于航运、金融等方面均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1)将使上海突破已有的条框,放宽税收、外汇使用等优惠政策,有利于跨国公司内部的全球调拨、会有更多的金融机构在上海注册开业。
2)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推进将使得海上保险等航运服务业务在上海得以培育和集中,解决航运中心建设中金融支持的问题,这将使得上海获得更多的制度红利。3)国务院2012年底批复同意,自2013年1月1日起,经浦东和虹桥国际机场中转第三国的45个国家外籍旅客将享受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再加上自由贸易区的项目,自贸区将有望成为贸易和购物零关税的自由港。
4)免税和自由港将有利于吸引高端制造业,而贸易区将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加工、制造、贸易和仓储物流企业聚集,叠加中国的产业升级。因此,自由贸易区对 事实上,近几年来,上海GDP增速徘徊在个位数,连续几年排名位于全国倒数位,上海经济发展陷入了缺少“第二个经济抓手”的困境。虽然上海一心发展港口经济,但是一直以来由于“离岸经济”发展不够,上海航运中心建设推进有限。因此,上海自贸区的发展将极大推进港口经济、总部经济的发展,这也将对整个经济的发展起到极大推动作用。”
4、助力扭转外贸颓势
《方案》中提及的建设离岸金融、离岸贸易,在自贸区内实现外汇无限额管理,这些都丰富了企业的汇率避险工具,可以避免企业因汇率浮动过大而造成损失。而上海浦东改革与发展研究院院长、上海自由贸易区课题组组长万曾炜在今年4月组织的一次关于自贸区的研讨会上表示,上海自贸区很可能以“一国之内”自由贸易区的形式出现,它采取特殊的监管政策和优惠税收,对一国内的转口贸易、离岸贸易将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对离岸金融和航运服务也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上海自贸区的建立将会促使上海成为继伦敦、鹿特丹之后另一大转口贸易港,对我国的外贸也将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
(三)撬动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
1、上海建设自贸区是李克强总理新一轮改革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2年12月21日,上海市人大常委会第37次会议表决通过《上海市推进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条例》。该条例将于2013年1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首次提出要在上海“探索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自由贸易园区”。
上海综合保税区,即外高桥保税区、洋山保税港区和浦东机场综合已经成为上海申请自由贸易区组成部分。3月28日至2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上海进行就任后首次基层考察。期间,李克强鼓励、支持上海在现有综合保税区基础上,研究如何在28平方公里内,建立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进一步扩大开放,以推动完善开放型经济体制机制。李克强在座谈会上强调:“我们要用开放扩大内需,用开放形成倒逼机制,用开放促进新一轮改革。” 结合此次考察期间,李克强总理首次详细阐述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五大路径:
1、要在扩大开放中扩大内需,立足内需,面向世界,深耕亚太;
2、要注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
3、要立足于拉动就业和居民收入增长;
4、要使环境资源可支撑;
5、靠开放促改革,靠制度创新释放红利。
今年以来上海市政府也对建成自贸园多次释放积极信号。上海“两会”期间,试点建立自贸区被正式列为今年上海深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今年4月15日,上海市政府二季度工作会议上,上海市市长杨雄强调,试点建设自贸试验区是事关上海当前和长远发展的头等大事。目前,上海也正在积极配合国家有关部委制定《上海自由贸易园区建设总体方案》,方案中将明确外汇管理创新、服务贸易开放、区域便利化等方面的行动计划和政策措施,相关细则仍有待国务院的最终批复。
中国只有更好地融入到全球经济体系和分工中去,才能顺利实现转型升级和发展,而上海试点自贸试验区将从很大程度上促进上海乃至长三角地区服务贸易的发展,并以此推动企业在新的国际竞争格局中实现突破创新和转型发展。
2、中国(上海)自贸区建设帮助上海打造全球经济中心,实现中国经济转型升级 未来,可以为上海发展带来新“十年红利”的中国(上海)自贸区建设将涉及海关、税务、金融、工商和土地等多个政府职能部门,围绕“外汇管理创新、服务贸易开放、区域便利化”将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细则,将涉及贸易、航运和金融各个方面。包括:贸易自由化相关的关税及非关税壁垒(资金、外汇管制等)方面给予企业各类特殊优惠政策,以及资本开放相关的人民币可自由兑换(中国(上海)自贸区可能采取分步骤推进人民币可自由兑换,比如先行推动境内资本的境外投资和境外融资)等。如此,中国(上海)自贸区将全方位为企业提供与海外资本和市场对接的窗口。
相应利好在于全球500强跨国企业总部和运营中心将陆续入驻中国(上海)自贸区,从而推动自贸区金融、贸易平台的形成,并进一步促发该区域贸易、产业、金融、人口和消费的升级,直接放大该区域的转口贸易(中国(上海)自贸区的设立将使上海跻身世界另一大转口贸易港成为可能)、离岸贸易(是综合全面的降低企业进出口运营成本的国际贸易操作方式,该经济区域往往具有特别宽松政策,即离岸法区;在离岸法区内成立的公司,即离岸公司无须支付任何税收,只缴纳管理费)和离岸金融(是一种发生在一国境内,却不受该国金融制度制约的高级资金融通活动。特点是:放宽金融管制和外汇管制,允许跨境资本的自由流出流入,减少对利率及金融交易的限制;有宽厚的税收优惠政策等)的快速发展,并将辐射范围跨越上海,惠及华东乃至整个中国区域,使上海真正成为东北亚贸易和物流枢纽平台。我们认为,中国(上海)自贸区的设立将帮助上海早日建成贸易中心、航运中心和金融中心,有利于促进上海实现全球经济中心的战略梦想。
此外,中国(上海)自贸区对中国加入TPP(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谈判也将起到重要作用,并有望成为中国加入TPP的首个窗口。目前上海最大优势之一是其地处长江黄金水道的入海口,并是向外连接日韩、东南亚的最近交汇点。这将有利于上海打造“水水转运”航运贸易优势,实现“在岸与离岸”、“物流与结算”、“外贸与内贸”统筹安排,加快其通关速度以节约贸易成本。一旦相关体制配套建设完毕,上海将成为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和控制功能的国际离岸贸易中心,在口岸贸易方面通过借鉴香港和新加坡的先进经验,可以建立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消费中心。
3、中国(上海)自贸区意义远超前海
从定义看,自贸区已从此前上海自由贸易区转变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中国”二字的添加,使得自贸区影响和政策内涵从此前单独上海区域,覆盖到全国范围。而前海整体定位为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合作区,其定义和内涵明显更区域化。
从自贸区三个特征来看: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在监管理念上,将更多体现从货物管理转变为企业管理的理念。包括:支持企业建立国别进口商品中心,支持发展各类外贸转型基地;经上海市商务部门认定的贸易型总部,在通关流程、人才引进、资金结算、投资便利、人员出入境等方面按照规定享受优惠政策等。从贸易的开放度来看,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将提出更丰富的与国际接轨的多元贸易模式,包括转口贸易、离岸贸易、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保税展示、大宗商品交易、技术进出口交易、跨境电子商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