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会计的基本前提及含义
一、知识点 会计的基本前提及含义:会计主体(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和组织)、持续经营(持续经营是指会计主体在可以遇见的未来,其经营活动将持续不断的进行下去,不会面临破产和清算)、会计分期(会计分期是指在会计核算时,将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活动,人为地划分为一定的时期)、货币计量(货币计量是指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会计对象采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反映会计主体的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会计的基本前提是指会计核算中对某些未被确切认识的、但对会计工作有着重大影响的问题,根据客观情况和趋势所作出的合理判断。
2、会计的基本职能及概念:核算功能(第8页)、监督职能(第8页)。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指在经营管理中所具有的职能,简言之,就是核算和监督这两项基本职能。确认各项收入和费用的归属期,而不是以款项的实际收付作为入账基础。收付实现制——是指企业应当从款项的实际收付作为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的基础。
4、会计基本等式是反映会计要素之间平衡关系的计算公式,是制定各项会计核算方法的理论基础。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简答)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所形成的、由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特征:(1)资产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2)资产是为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3)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资产的分类: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流动资产主要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款项、预付款项、其他应收款、交易性金融资产、存货;非流动资产主要包括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
6、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实业务。特征:(1)负债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2)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实业务;(3)负债的清偿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负债的分类: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7、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的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特征:(1)除非发生减资、清算或分派现金股利,企业不需要偿还所有者权益;(2)企业清算时,只有在清偿所有的负债后,所有者权益才能返还给所有者;(3)所有者凭借所有者权益能够参与企业利润的分配。所有者权益的分类:实收资本(或者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选择)
8、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特征:(1)收入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2)收入是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3)收入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9、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特征:(1)费用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2)费用是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3)费用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费用的分类:制造成本、期间费用,制造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期间费用包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
10、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分类: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即会计要素进一步分类核算的项目。
12、会计科目分类:资产类科目、负债类科目、所有者权益科目、成本类科目、损益类科目 会计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用于分类连续的记录各项经济业务。(简答题)账户与会计科目的联系与区别:从联系上来说,会计科目和账户都是分门别类的反映会计要素的内容。主要区别是会计科目只表明某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不能记录
经济业务的增减变化情况,不存在结构问题;而账户不仅表明相同的内容,还具有一定的结构、格式,可以对会计对象进行连续、系统的记录,以反映某项经济内容的增减变化及其结果。总分类账户是指根据总分类科目设置的、用于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核算的账户,简称总账账户。明细分类账户是根据明细分类科目设置的、用来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明细分类合算的账户,简称明细账。关系:(1)总分类账户对其所属明细分类账户起着统驭和控制的作用;(2)明细分类账户对总分类账户起着补充和说明的作用;(3)总分类账户与其所属的明细分类账户在金额上应当相等。(1)依据相同;
(2)方向相同;(3)期间相同;(4)金额相同。
17、看看67页会计科目表 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法。内容(理论依据):(1)会计主体各要素之间的数字平衡关系;(2)个会计要素增减变化的相互联系;(3)等式有关因素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原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报表,主要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方面的信息,是一张静态报表。通过资产负债表,可以提供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资产的总额及其分布情况;还可以提供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负债总额及其结构;还可以反映企业所有者在某一特定日期所拥有的权益,据以判断资本保值、增值的情况以及对负债的保障程度。利润表是继资产负债表之后,在会计报表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的第二张报表。通过利润表,可以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的收入实现和费用耗费情况;还可以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生产经营活动的成果,评价经营管理效率,并据以判断资本值、增值情况。
二、综合题
1、宏达公司2011年12月,发生以下业务(假设增值税率为17%)
(1)用现金购买办公用品600元
借:管理费用600
贷:库存现金600
(2)收到B公司前欠贷款60000元,以存银行
借:银行存款60000
贷:应收账款——B公司60000
(3)收到投资者C企业投资机器一台,评估价500000元,货币资金1000000元,以存银行
借:固定资产——C企业500000
银行存款1000000
贷:实收资本——C企业1500000
(4)归还前期向银行借入为期三个月的借款50000元
借:短期借款50000
贷:银行存款50000
(5)购买丙材料20吨,增值税要注明货款40000元,增值税额6800元当即支付款项借:原材料——丙材料4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6800
贷:银行存款46800
(6)购入丁材料,增值税要注明货款16000元,增值税额2720元,发生运费500元,货款及运费尚未支付
借:在途物资——丁材料165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720
贷:应付账款19220
(7)上述丙、丁材料,到达企业后验收入库
借:原材料——丙材料40000
——丁材料16500
贷:在途物资——丙材料40000
——丁材料16500
(8)销售B产品1000件,单价250元,贷款已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25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B产品250000
(9)用银行存款支付广告费3000元
借:销售费用3000
贷:银行存款3000
(10)本月应付工资总额924000元,工资费用分配表中列示产品生产人员工资640000 车间管理人员工资140000元行政管人员工资128000元销售人员工资16000元
借:生产成本640000
制造费用140000
管理费用128000
销售费用16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9240002、某单位2008年10月发生以下业务:
(1)收到某单位归还欠货款50000元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50000
贷:应收账款50000
(2)从银行提取现金30000元,以备零星支出
借:库存现金30000
贷:银行存款30000
(3)生产A产品领用材料800公斤,单价20元
借:生产成本——A产品16000
贷:原材料16000
(4)购进甲材料1000公斤,单价20元,购进乙材料500公斤,单价4元,全部款项以存款支付,材料未到
借:在途物资——甲材料40000
乙材料4000
贷:银行存款44000
(5)销售A产品500件,单位售价100元,销项增值税8500元,款项已收
借:银行存款58500
贷:主营业务收入——A产品5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8500
(6)银行存款支付广告费20000元
借:销售费用20000
贷:银行存款20000
(7)开出支票一张,金额2500元,购买办公用品
借:款存现金2500借:管理费用2500
贷:银行存款2500贷:库存现金2500
(8)结转本月销售A产品的成本2300元
借:主营业务收入——A产品2300
贷:库存商品2300
(9)收到投资者投入的资金50000元,已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50000
贷:实收资本50000
(10)上交本月所得税3000元
借:所得税费用3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3000
三、计算题1、2012年5月,宏达企业发生如下业务:销售产品4000元,货款存入银行;预付下半年福利费2000元;销售产品10000元,货款尚未收到;本月应计提银行借款利息1000元;受到上月份应收销货款4000元;收到购货单位预付货款8000元,下月交货;支付本月水电费500元。用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计算
解:权责发生制:4000+10000—1000—500=12500
收付实现制:4000+4000+8000—500—2000=135002、宏达公司2008年全年有关资料如下(假设所得税税率25%):主营业务成本75400;销售费用10000;管理费用19000;财务费用2500;主营业务收入188500;营业外收入1800;营业外支出750。计算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
解:营业利润=188500—75400—10000—19000—2500=81600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1800—750=82650
净利润=利润总额*(1—25%)=82650*75%=61987.53、某工厂2011年11月资产负债表和所有者权益如下:两栋厂房120000;各种机器设备20000元;投入资本410000元;本厂盈余公积80000元;钢材90000元;五金配件13000元;完工产品54000元;现金200元;银行存款225800元;实收账款4000元;应交税金7000元。属于哪一种类型,同类相加
第二篇:会计的含义
会计的含义:
词典定义
① 监督和管理会计的工作,主要内容有填制各种记账凭证,处理账务,编制各种有关报表等。② 担任会计工作的人员。
专业定义: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采用一系列专门的方法和程序,对经济交易或事项进行连续、系统、综合地核算和监督,提供经济信息,参与预测决策的一种管理活动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企业、事业、机关、团体及其他经济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记录、计算、控制、分析、报告,以提供财务和管理信息的工作[1]。会计的职能主要是反映和控制经济活动过程,保证会计信息的合法、真实、准确和完整,为管理经济提供必要的财务资料,并参与决策,谋求最佳的经济效益。主要是会计核算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几点:
1.以货币作为主要的计量尺度尽管有时会计也要运用实物量度和劳动量度作为辅助量度,但是货币量度始终是会计最基本的、统一的、主要的计量尺度。
2.以凭证为依据会计的任何记录和计量都必须以会计凭证为依据,这就使会计信息具有真实性和可验证性。只有经过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凭据)才能据以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进行加工处理。这一特征也是其他经济管理活动所不具备的。
3.具有连续性、系统性、全面性和综合性
会计在利用货币量度计算和监督经济活动时,以经济业务发生的时间先后为顺序连续地不间断地进行登记,对每一次经济业务都无一遗漏地进行登记,不能任意取舍,做到全面完整。现时,登记时,要进行分类整理,使之系统化,而不能杂乱无章,并通过价值量进行综合、汇总,以完整地反映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第三篇:会计基本前提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述课稿
《会计基本前提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述课稿
潞城市职业高中
王斌 尊敬的评委老师你们好:
我是潞城市职业高中教师王斌,今天述课的题目是《会计基本前提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板书),下面我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等方面入手,将我的认识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处理做以下阐述。
一、述教材
这节课内容选自中职教材中国财经出版的《基础会计》一书。本课是第一章《会计基本理论》中的第三节内容,是本章的重点内容,在会计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开展会计工作的基本要求,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重点把握会计基本前提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进而思考会计工作的意义与作用。这是我对教材的理解,接下来是对学情的阐述。
二、述学情
由于中职学校学生生源的特点,大部分学生基础较差,素质较低,自主学习能力较弱,因此,本节课的教学中,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把知识简易化,不去深究财务分析中概念的来源和本质,引导学生去学习运用。为了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把本节中的某些知识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留做课后思考与作业,再用下节课的一部分时间,检查与练习。
三、述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对教材、学情的分析以及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中职学生的特点和认知能力,教学目标我确立以下几个方面: 【知识目标】
1、学习会计核算的四个基本前提。
2、学习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能力目标】
1、通过教师的引导,课后作业的布置,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培养学生正确开展会计工作的能力。【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喜欢会计专业,树立严谨求实,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
四、述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本课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我提炼出以下教学重难点:
1、重点:会计核算的四个基本前提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2、难点;正确把握运用会计核算的四个基本前提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五、述教学方法
由于中职学生的学情所限,为了讲清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
1、谈话导入法
2、讲授法(听老师讲解理论知识)
3、多媒体教学法(让学生形象直观的去掌握本节内容)
4、案例法(通过案例讲解,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重点教学和难点化解)
5、练习法(通过课堂练习,让学生掌握课堂知识)
在教学方法的应用中,要求学生:多练习,多反馈,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提高学生应用会计核算的四个基本前提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能力来开展会计工作。
注:本节课教学时数2课时
六、述教学流程
一、教学准备
制作课件、图标、教具、二、激发兴趣,谈话导入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会计及会计的对象等有关知识,那么会计的对象是什么呢?以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分组讨论、并回答出。资金循环——供应、生产、销售。
师生:交流并对学生进行表扬鼓励。
师归纳:这样从上面的会计的对象中我们可以知道会计的对象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经营资金循环——供应、生产、销售。
我们知道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保证会计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就必须对经济业务在空间、时间上以及计量方法上做一些必要地规定和要求,这就是我今天要述的课题《会计基本前提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三、讲解内容,整体把握
这个环节主要理解本节课的内容,是我教学的重点。
(一)、会计的基本前提:(板书)我们首先来述第一个基本前提
A、会计主体(板书)---是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凡是执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实行独立核算的企业都应作为一个会计主体。
师:那么企业能不能互相核算对方的经纪业务呢?首先请学生分组讨论,以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回答。
生:不能。
师:及时对学生进行表扬
师概括:肯定不能。因此接下来我会引导学生通过和多媒体课件举例学习得出:会计主体只能独立记录核算本身的经纪业务而不能核算其他经济主体的经纪业务。从而界定了会计工作和提供信息的空间范围。
B: 持续经营(板书)---指企业在预见的将来能持续、正常的进行经营活动。
师:企业如果能持续、正常的进行经营活动,那么能不能进行费用分配和债务偿还?引导学生回答出——能。
师概括:企业如果能正常的进行经营活动,都是以持续经营为前提。
C:
会计分期(板书)---指企业在持续经营活动全过程中的一个时间段。
师:出示多媒体课件(会计报表),让学生讨论会计分期的作用
是什么?引导学生答出。
生:可以分期结算账目。
师概括:还可以编制财务报表、对会计信息进行比较等。否则会计核算不能正常进行。
D:
货币计量(板书)---假定币值不变,企业的经营活动统一以货币计量。
师:大家拿什么买东西呀? 生:人民币。
师概括:我国会计制度规定
1、企业应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2、以外币为主要的,可以选一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编制报告时要折合成人民币反应。
上面我们学习了会计的四个基本前提,下面我们来学习
(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板书)---规范企业会计核算行为的保证。
A:客观性---指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报告,如实反应会计信息。
师:预计发生的交易能不能进行会计确认、计量、报告呢?以这个问题,举例引导学生讨论回答出。
生:不能。
师概括:对,绝对不能,违反了会计的客观性。
B:相关性---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
济决策相关。
师:通过预习,小组讨论。相关性的作用是什么呢?以这个问题,举例引导学生讨论回答出。
生:以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管理的要求、有助于对企业未来作出评价和预测。
师:对学生表扬。
C: 明晰性---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使用。
师:举例强调这个问题,不能用数字表达的要文字说明。生:要求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并掌握。
D: 可比性---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师:
a、同一企业不同时间发生的相同或相似业务,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
b、不同企业发生的相似交易或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师:可比性的作用是什么呢?通过多媒体举例、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
师概括:可比性的作用是能保证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E: 实质重于形式---指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计量和报告。不能以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作为依据。
师:引导学生讨论。生:引导相互提问、练习。
师概括:举例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从实质来看,企业能控制其创造的未来经济利益、租期结束时,有权优先购买。
四、巩固练习,熟练运用:
1、设计不同的问题对学生提问,师生交流。
2、布置课堂练习题,让学生多练习、多反馈,会计基本前提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从而会在实际中应用。【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要求学生:多练习,多反馈,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学生观察、比较、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当然这节课有许多不足之处,希望评委老师能够批评指导,谢谢!
【作业】:说出会计四个基本前提? 【板书设计】
一、会计基本前提。
1、会计主体
2、持续经营
3、会计分期
4、货币计量
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1、客观性
2、相关性
3、明晰性
4、可比性
5、实质重于形式
6、重要性
7、谨慎性
8、及时性
二0一三年十一月六日
第四篇:会计职业道德的含义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的含义
会计职业道德是调整会计职业活动利益关系的手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职业活动中的各种经济关系日趋复杂,这些经济关系的实质是经济利益与国家利益、社会公众利益时常发生冲突。会计职业道德可以配合国家法律制度,调整职业关系中的经济利益关系,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会计职业道德允许个人和各经济主体获取的自身利益,但反对通过损害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而获取违法利益。
会计职业道德具有相对稳定性。会计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经济学科,是为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规范市场市场经济秩序,维护社会公众利益服务的。市场经济的客观性是通过价值规律表现出来的。任何社会和个人,对于客观经济规律,只能在认识的基础上,去主动适应、掌握和运用它,而不能去改造它。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作为对单位经济业务事项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会计,会计表准的设计,会计政策的制定,会计方法的选择,都必须遵循其内在的客观经济规律,因此,会计职业道德主要依附于历史继承性和经济规律,在社会经济关系不断的变迁中,保持自己的相对稳定性。没有任何一个社会制度能够容忍虚假会计信息,也没有任何一个经济主体会允许会计人员私自向外界提供或者泄露单位的商业秘密,会计人员在职业活动中诚实守信、客观公正等是会计职业的普遍要求。
会计职业道德具有广泛的社会性。会计职业道德是人们对会计职业行为的客观要求。从受托责任观念出发,会计目标决定了会计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尤其是随着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会计不仅要为政府机构、企业管理层、金融机构等提供符合质量要求的会计信息,而且要为投资者、债权人及社会公众服务。医生职业道德的优劣影响的是一个或者几个患者,而会计因其服务对象涉及的方方面面,提供的会计信息是公共产品,所以会计职业道德的优劣将影响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会计信息质量直接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秩序的健康运行,会计职业道德必将受到社会关注,具有广泛的社会性。
第五篇:财务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财务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东小城
会计核算基本前提是对会计核算的范围、内容、基本程序和方法等所做的基本限定,也称会计假设。
一、会计核算基本前提的含义
会计核算基本前提是对会计核算的范围、内容、基本程序和方法等所做的基本限定,也称会计假设。
二、会计核算基本前提的内容
(一)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又称为会计实体或会计个体,是指财务会计工作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它要求会计核算区分自身的经济活动与其他单位的经济活动,区分企业的经济活动与企业投资者的经济活动。
(二)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在可预见的将来将延续下去。企业是否持续经营,在会计原则、会计方法的选择上有很大的差别。明确这个基本前提,会计人员可以在此基础上选择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
(三)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是指将会计主体持续不断的经济活动分割为一定的期间。会计分期的目的,在于将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成连续、相等的期间,据以结算盈亏,按期编报财务会计报告,及时向各方面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会计期间分为、半、季度和月度。、半、季度和月度均按公历起讫日期确定。半、季度和月度均称为会计中期。
(四)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采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记录、反映会计主体的经营情况。在货币计量前提下,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的会计核算应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