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奥林匹克运动教学设计[本站推荐]
《奥林匹克运动》教学设计
授课班级:
高一(1)
授课教师:
张文强
授课时间: 2013年3月28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和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产生的深刻背景以及有关的发展状况。
2、使学生初步掌握奥林匹克主义、宗旨、精神和格言的内涵,认识到体育竞技和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对于促进人类文明的作用。
3、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中取得的成绩,激励学生勤奋学习,积极锻炼身体,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教学重难点:
1、辨证看待奥林匹克运动会与战争的关系。
2、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思想体系。教学过程:
一、课的导入:
播放《北京申奥成功》的视频,导入本课。
二、新课讲授:
(一)、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
1、古代奥运会的起源(1)、体育竞技是为了祭祀神灵而进行的一项宗教活动。(2)、古代奥运会的产生与古代希腊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有着密切的关系。
(3)、战争连年不断,需要身强力壮的武士。(4)、古希腊人厌恶战争,渴望和平的生活。(奥林匹克神圣休战)
2、古代奥运会的比赛(1)、参赛选手:具有自由公民身份的希腊人,外国人和奴隶都不可以参加,妇女则连参观比赛都不允许。
(2)、比赛时间:古代奥运会举行初期,由于比赛的项目不多,只进行1天。从公元前468年,第78届开始为5天。
(3)、比赛项目: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竞技比赛项目主要是田径,后来逐渐增加了摔跤、五项全能、拳击、赛马、角斗,以及战车赛、武装赛跑等等,最多时达23项。
(4)、比赛奖品:对优胜者的奖励较长时间着重于精神、荣誉方面,物质奖励很少。
3、古代奥运会的兴衰
古代奥运会从公元前776年到公元393年共举行了293届,经历了1168年。可以大致分为鼎盛时期、衰败时期和毁灭时期。
(1)、鼎盛时期:公元前776年~公元前338年是古代奥运会的鼎盛时期。(2)、衰败时期:公元前338年~公元前146年是古代奥运会的衰败时期。(3)、毁灭时期:公元前146年—公元393年是古代奥运会由衰落到毁灭时期。
(二)、现代奥林匹克运动
1、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兴起
奥林匹克运动的复兴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与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概括起来有六个方面:
(1)、三大思想文化运动的出现。(2)、资本主义大生产和教育的发展。(3)、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遗址的发现。(4)、竞技体育的快速发展,加快了体育的国际化进程。(5)、世界各地复兴奥运会所进行的各种尝试。(6)、顾拜旦对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贡献。
2、现代奥运会的比赛(1)、参赛选手:运动员所属的国家和地区奥委会必须是国际奥委会的成员,运动员必须遵守国际奥委会章程,遵守经国际奥委会批准的国际单项体育组织的规则。
(2)、比赛时间:安排在夏季的七、八月份,会期不超过16天(3)、比赛项目:至少在四大洲75个国家和地区的男性以及三大洲40个国家和地区的女性中广泛开展。且今后每届奥运会最多不得超过28个大项。
(4)、比赛奖品:至高无上的荣誉。由国际奥委会主席(或由他选定的委员)在有关的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主席(或其代表)陪同下给获奖者颁发奖牌,献上鲜花、吉祥物等,奏响荣获冠军的运动员所在国家的国歌。
3、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有多种波折,至今基本上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奥林匹克运动的探索(1894年~1914年)(2)、第二阶段:奥林匹克模式基本形成(1914年~1939年)(3)、第三阶段: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与危机(1946年~1980年)(4)、第四阶段:奥林匹克的改革与转机(1980年~至今)
4、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思想体系
组织学生合作探究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思想体系的内容。(1)、奥林匹克主义:
奥林匹克主义是增强体质、意志和精神并使之全面均衡发展的一种生活哲学。奥林匹克主义谋求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相融合,创造一种以奋斗为乐、发挥良好榜样的教育作用并尊重基本公德原则为基础的生活方式。
(2)、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 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是在重视个人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力图促进世界和平,建立更加美好的世界──通过开展没有任何歧视和符合奥林匹克精神的体育活动来教育青年,从而为建立一个和平的、更加美好的世界做出贡献。
(3)、奥林匹克精神:
奥林匹克的精神博大精深,可以反映在多项活动中,《奥林匹克宪章》指出,奥林匹克精神就是相互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它与奥林匹克思想和宗旨是相互联系的,也是贯彻奥林匹克促进世界和平、建立美好世界目标的重要体现。
(4)、奥林匹克格言:
奥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强”(Faster、Higher、Stronger),是鼓励
运动员要继续不断地参加运动,努力追求进步和实现自我的突破。
(三)、中国与奥林匹克运动
组织学生自主学习中国的奥运之路的内容。
三、畅想未来:
师生共同畅想在中国举行的下一届奥运会。
四、学习评价
通过提问,检验学习成果。
五、结束新课:
(一)学生小结本课。
(二)教师总结本课。
(三)、布置作业。
(四)、整理教具。
(五)、师生再见。
六、教学用具: 多媒体设备一套
七、课后反思:
第二篇:奥林匹克运动教学设计 - 讲课专用
《奥林匹克运动》教学设计
授课班级:
高一(1)
授课教师:
张文强
授课时间: 2013年3月28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和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产生的深刻背景以及有关的发展状况。
2、使学生初步掌握奥林匹克主义、宗旨、精神和格言的内涵,认识到体育竞技和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对于促进人类文明的作用。
3、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中取得的成绩,激励学生勤奋学习,积极锻炼身体,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教学重难点:
1、辨证看待奥林匹克运动会与战争的关系。
2、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思想体系。教学过程:
一、课的导入:
播放《北京申奥成功》的视频,导入本课。
谈一谈你对奥林匹克运动的理解。如:中国为什么要申办奥运会? 展示自我,发展自我,弘扬奥林匹克精神。
同学们,2001年7月13日这一天,在萨马兰奇老人宣布“The city of Beijing”那一刻,神州大地响起了春雷般的欢呼声。为什么一个关于体育的消息,能够让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为之振奋和自豪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奥林匹克运动,了解奥林匹克运动的过去和现在,展望奥林匹克运动的将来!
二、新课讲授:
(一)、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
谈到古代奥运会的起源,就不能不谈到与其有关的神话与传说,而这些美丽的故事,多与被世人尊为万神之首的宙斯有关。
● 为了庆祝宙斯在与其父亲克罗诺斯的比武中获胜,继承了万神之首的王位,在举行的盛大庆典之中,包括体育比赛。
● 赫拉克勒斯是宙斯与美丽的女神阿尔克麦涅的儿子,长大后,一次来到伊利斯城邦,看到国王张贴的榜文,说如果有人能在一天之内将他养了3000头牛的牛棚打扫干净,他将给打扫的人300头牛。充满智慧的大力神赫拉克勒斯在牛棚旁边挖了一条沟,将河水引来,并把牛棚的隔板拆掉,不到半天牛棚就被冲洗的干干净净,国王见状却赖帐了,大力神一气之下赶走了国王,为了庆祝自己的胜利,在奥林匹亚举行了运动会。
● 宙斯的孙子佩洛普斯迎娶美丽的公主基波达米娅的故事在神话中流传最广。佩洛普斯与基波达米娅偶然相遇,但却一见钟情,就在佩洛普斯为找不到基波达米娅而苦恼的时候,传来皮沙城邦国王要为公主基波达米娅招“驸马”的消息。国王规定应招者与其比赛战车,胜者与公主结婚,败者将被其用利矛刺死。当佩洛普斯与国王举行战车赛的时候,就在国王的战车即将赶上佩洛普斯战车,准备用矛刺杀他的时候,国王的战车突然翻了,原来是国王的车夫把国王战车一侧的车轮的穿钉换成木制的(也有说蜡制的),佩洛普斯获得了胜利,为了庆祝他的胜利,并与基波达米娅结婚,以及继承皮沙城邦的王位,整个城
邦举行了庆祝活动,佩洛普斯成为古希腊运动会传说中的创始人。
尽管这些神话内容各异,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古代奥运会与神有关。古代奥运会是奉献给万神之尊宙斯的,它是古希腊影响最大的第一盛会。
1、古代奥运会的起源(1)、体育竞技是为了祭祀神灵而进行的一项宗教活动。(2)、古代奥运会的产生与古代希腊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有着密切的关系。
(3)、战争连年不断,需要身强力壮的武士。(4)、古希腊人厌恶战争,渴望和平的生活。(奥林匹克神圣休战)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起源于古希腊,因举办地点在奥林匹亚而得名。
2、古代奥运会的比赛(1)、参赛选手:具有自由公民身份的希腊人,外国人和奴隶都不可以参加,妇女则连参观比赛都不允许。妇女则连参观比赛都不允许。但有赛马和赛车项目后,奴隶可以参赛,但比赛的胜利者是马匹和战车的主人,而不是奴隶。
(2)、比赛时间:古代奥运会举行初期,由于比赛的项目不多,只进行1天。从公元前468年,第78届开始为5天。
(3)、比赛项目: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竞技比赛项目主要是田径,后来逐渐增加了摔跤、五项全能、拳击、赛马、角斗,以及战车赛、武装赛跑等等,最多时达23项。
赛跑:前13届奥运会只有赛跑一个项目。比赛距离为一个“斯泰德”(约192米)。公元前720年,第15届奥运会又增加了长距离跑项目,距离为7~24个“斯泰德”。
掷标枪:这种标枪是一种直木矛,通常用松木或橄榄枝制成,长度相当于一般男子的身高(约1.73米),粗细与食指相似。最初矛尖为锋利的石头,后来才换成金属制的不同类型的枪尖。比赛分投远和掷准两种。投远时,标枪上需置一个无锋刃的金属矛头,用以增加力量并保持平衡;掷准时,则改用一个有锋刃的金属矛头,以掷中目标的多少来确定最后的优胜者。
掷铁饼:投掷用饼最初是中心厚、边缘薄的石饼,大约在公元6世纪前后,改用金属制造。
(4)、比赛奖品:对优胜者的奖励较长时间着重于精神、荣誉方面,物质奖励很少。第1届至第6届,冠军只奖励一头羊,从第7届开始,对优胜者奖励橄榄枝编成的花冠,编花冠的橄榄枝条必须由父母双全的儿童用纯金的刀子从宙斯神庙旁边的橄榄林中割取。优胜者在黄金和象牙制成的台上接受花冠。到了后来,优胜者也获得了相当的物质奖励,甚至享受到了相当的特权。
3、古代奥运会的兴衰
奥林匹克运动的起源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76年。但在此以前,古奥运会可能已经存在了几个世纪。
古代奥运会从公元前776年到公元393年共举行了293届,经历了1168年。可以大致分为鼎盛时期、衰败时期和毁灭时期。
(1)、鼎盛时期:公元前776年~公元前338年是古代奥运会的鼎盛时期。希腊作为一个独立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均比较发达,参加比赛的人遍及希腊的各个城邦。
(2)、衰败时期:公元前338年~公元前146年是古代奥运会的衰败时期。由于雅典和斯巴达之间长期进行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大大消耗了希腊的国
力,使得马其顿王国吞并了希腊,虽然依旧保留了奥运会,但是,奥运会的精神却大打折扣。
(3)、毁灭时期:公元前146年—公元393年是古代奥运会由衰落到毁灭时期。罗马统治希腊之后,奥运会已经不再是希腊人民的节日,奥林匹亚也不是唯一一个举办奥运会的地方,加之罗马统治者任意安排奥运会,和大量职业运动员的参加,使得希腊人民对奥运会逐渐失去了兴趣。公元393年,罗马皇帝宣布基督教为国教,认为古代奥运会是异教徒活动,394年宣布废止奥运会。公元395~551年,由于战火和地震等人为和自然灾害的原因,奥林匹亚彻底遭到毁灭,成为一片废墟。
(二)、现代奥林匹克运动
奥林匹克标志最早是根据1913年顾拜旦的提议设计的,起初国际奥委会采用蓝、黄、黑、绿、红色作为五环的颜色,是因为它能代表当时国际奥委会成员国国旗的颜色。
1914年在巴黎召开的庆祝奥运会复兴20周年的奥林匹克全会上,顾拜旦先生解释了他对标志的设计思想:“五环——蓝、黄、绿、红和黑环,象征世界上承认奥林匹克运动,并准备参加奥林匹克竞赛的五大洲,(天蓝色代表欧洲,黄色代表亚洲,黑色代表非洲,草绿色代表澳洲,红色代表美洲)第六种颜色白色——旗帜的底色,意指所有国家都毫无例外地能在自己的旗帜下参加比赛。”因此,作为奥运会象征、相互环扣一起的5个圆环,便体现了顾拜旦提出的可以吸收殖民地民族参加奥运会,为各民族间的和平事业服务的思想。
自1920年第七届安特卫普奥运会起,奥运五环的蓝、黄、黑、绿和红色开始成为五大洲的象征,充分体现了奥林匹克主义的内容,“所有国家—一所有民族”的“奥林匹克大家庭”主题。
1、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兴起
奥林匹克运动的复兴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与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概括起来有六个方面:
(1)、三大思想文化运动的出现。(2)、资本主义大生产和教育的发展。(3)、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遗址的发现。(4)、竞技体育的快速发展,加快了体育的国际化进程。(5)、世界各地复兴奥运会所进行的各种尝试。(6)、顾拜旦对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贡献。
2、现代奥运会的比赛(1)、参赛选手:运动员所属的国家和地区奥委会必须是国际奥委会的成员,运动员必须遵守国际奥委会章程,遵守经国际奥委会批准的国际单项体育组织的规则。
(2)、比赛时间:安排在夏季的七、八月份,会期不超过16天(3)、比赛项目:至少在四大洲75个国家和地区的男性以及三大洲40个国家和地区的女性中广泛开展。且今后每届奥运会最多不得超过28个大项。
(4)、比赛奖品:至高无上的荣誉。由国际奥委会主席(或由他选定的委员)在有关的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主席(或其代表)陪同下给获奖者颁发奖牌,献上鲜花、吉祥物等,奏响荣获冠军的运动员所在国家的国歌。
3、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有多种波折,至今基本上可以
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奥林匹克运动的探索(1894年~1914年)
从1894年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为奥林匹克运动初期。此阶段的各届奥运会大都是根据主办国的意愿来安排,随意性较大;而且各种设施及比赛规则都不够完善,国际奥委会及一些单项体育运动组织都处在一种松散状态。这种状态到了1908年在英国伦敦举办的第四届夏季奥运会才有了一定程度的改观,运动竞赛具有了一定的规范化,为未来奥运会建立了一个基本的框架。
这一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国际奥委会、国际单项体育组织联合会和各国家奥委会组织系统松散,缺乏完整的组织系统和原则;比赛规则日程大都由东道主来确定;国际奥委会只有15个委员,它在国际体育中的位置有待得到世界的确认;同时,由于禁止女运动员参加奥运会的比赛,也阻碍了女子体育运动的发展及广大群众的参与。
(2)、第二阶段:奥林匹克模式基本形成(1914年~1939年)
因第一次世界大战而使奥林匹克运动中断了8年,于1920年重新举行。经过第一阶段的实践,奥林匹克运动的组织者意识到奥运会规范化的重要性。在原有的框架基础上,逐步健全奥运会的各种制度,使其在组织化、规模化方面大大前进了一步。奥运会的基本框架、运行机制和基本特征逐渐形成。
这一阶段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政治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影响日益加重,如1936年柏林奥运会,显然各方面比往届都要先进,但它被希特勒所利用,以此向世界显示自己的实力,与奥林匹克和平、友谊、进步的宗旨背道而驰。
(3)、第三阶段: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与危机(1946年~198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世界形成了东西两大阵营的“冷战格局”,严重地影响了奥林匹克运动;但另一方面,世界经济的振兴和科技发展,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契机。
奥林匹克运动不断普及,非洲体育运动水平得到很快提高。美国同前苏联形成了争夺霸权位置的格局。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奥运会的规模越来越大,艺术性、文化性越益增强,通过举办奥运会,也促进了举办城市市政建设的发展。
这一阶段主要问题是,奥林匹克组织不再是单纯的体育组织,它同各国和地区的政府及非政府部门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于是各个不同的利益集团都想利用这一舞台,以实现各自的目的,政治对奥运会的影响日益明显、复杂和激烈。另外承办国负担过重和兴奋剂等问题也沉重地压在国际奥委会身上。
(4)、第四阶段:奥林匹克的改革与转机(1980年~至今)
进入20世纪80年代,奥林匹克运动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改革发展时期。在萨马兰奇的领导下,对奥林匹克运动所面临的困难与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改革。
原有的奥林匹克运动不同政府联系的“独立性”原则,已不能适应新时期需要,奥林匹克运动已不再局限四年一届奥运会,而是注重了奥林匹克思想的传播。通过举办“奥林匹克艺术节”、“奥林匹克日”、奥林匹克体育科学大会等活动,以及建立奥林匹克博物馆,推动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与传播。
在这一阶段各组织机构更加完善。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奥委会建立了专职总部,1981年被瑞士联邦议会承认,具有正式的法人地位,开始以法人身份来处理各个重大问题。在经济上,大胆展开商业开发,为奥林匹克运动筹集财富。自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之后相继许多主办国均获得了经济的盈利,极大地调动了主办国的积极性。
这一阶段的重要变化是在加强奥林匹克组织与各国政府进行合作时,又努力保持国际奥委会的独立性,不受命任何国家的指挥。国际奥委会允许商业介入,但对其施加控制的手段。这种务实的态度,促进了奥林匹克运动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奥林匹克运动历经了“初期探索”“基本形成”“停滞后的发展”等阶段,直至80年代、90年代的改革发展阶段,奥林匹克运动正迎着新世纪的光芒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
4、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思想体系
组织学生合作探究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思想体系的内容。
《奥林匹克宪章》是国际奥委会制定的关于奥林匹克运动的基本原则、规则和附则的法典。它指导奥林匹克运动的组织和运行,并规定了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举办条件。《奥林匹克宪章》由“基本原则”一节和五章,即奥林匹克运动、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国家奥林匹克委员会和奥林匹克运动会等六个部分组成。其中基本原则部分十分简短,但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基本思想、组织和活动内容作了高度概括的界定。
(1)、奥林匹克主义:
奥林匹克主义是增强体质、意志和精神并使之全面均衡发展的一种生活哲学。奥林匹克主义谋求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相融合,创造一种以奋斗为乐、发挥良好榜样的教育作用并尊重基本公德原则为基础的生活方式。
(2)、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 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是在重视个人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力图促进世界和平,建立更加美好的世界──通过开展没有任何歧视和符合奥林匹克精神的体育活动来教育青年,从而为建立一个和平的、更加美好的世界做出贡献。
(3)、奥林匹克精神:
奥林匹克的精神博大精深,可以反映在多项活动中,《奥林匹克宪章》指出,奥林匹克精神就是相互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它与奥林匹克思想和宗旨是相互联系的,也是贯彻奥林匹克促进世界和平、建立美好世界目标的重要体现。
(4)、奥林匹克格言:
奥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强”(Faster、Higher、Stronger),是鼓励运动员要继续不断地参加运动,努力追求进步和实现自我的突破。
(三)、中国的奥运之路
组织学生自主学习中国的奥运之路的内容。
中国人很早就有举办奥运会的想法,早在1908年,当时的《天津青年》在一篇题为“竞技运动”的文章里向国人提出了三个问题:中国何时才能派一位选手参加奥运会?中国何时才能派一支队伍参加奥运会?中国何时才能举办奥运会?在100年后的2008年,象征奥林匹克精神的奥运圣火终于在神州大地上熊熊燃烧!从1896年的第一届奥运会,一直到2008年的第29届奥运会;从1896年清政府接到国际奥委会发出的邀请书而不知为何物,到1932年著名男子短跑运动员刘长春代表中国首次参加了第10届洛杉矶奥运会;从没有运动员参加奥运会到369名运动员参加北京奥运会;从毫无斩获到1984年实现了中国在奥运会历史上金牌零的突破;从金牌零的突破到北京奥运会51枚金牌的优异成绩。漫漫奥运之路,不仅再现了近代百年来的世界变化、体育发展,不仅见证了伟
大中国的体育事业的由弱变强,也见证了伟大中国的苍桑巨变、由发展到振兴。中国为奥林匹克运动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书写了崭新的篇章。
三、畅想未来:
师生共同畅想在中国举行的下一届奥运会。
四、学习评价
五、结束新课:
(一)学生小结本课。
(二)教师总结本课。
奥林匹克运动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就像一朵晶莹的浪花,不断地激起人们思想和行动的涟漪,激励着人们对更高、更快、更强,以及团结、友谊、和平的不懈追求,并通过体育等教育和文化手段来发展自我、完善自我,达到身体、意志与精神的和谐发展。几千年的奥林匹克文化源远流长,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奥林匹克运动都为全人类的健康发展带来光明。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为全世界奉献的一届不同凡响的奥运会,它向全世界展现了发展和开放的中国,而中国人民也同全世界各国人民一起共享了它所带来的欢乐和喜悦。
作为当代的中学,我们要铭记奥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强”,在运动场上奋力拼搏,积极进取,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不断超越自我,实现自我,争取早日报效我们伟大的祖国。谢谢各位评委老师,谢谢同学们!下课休息!
(三)、布置作业。
(四)、整理教具。
(五)、师生再见。
六、教学用具: 多媒体设备一套
七、课后反思:
第三篇:奥林匹克运动
奥林匹克运动
Ⅰ.填空题:
1.第一任国际奥林匹克主席是维凯拉斯(希腊),第二任顾拜旦(法国),上任萨马兰奇,现任雅克•罗格(比林时)。
2.古奥运会创始人伊菲图斯,神话中的创始人宙斯,现代创始人顾拜旦。
3.古奥运会五项全能:赛跑,跳远,掷铁饼,掷标枪,和角力。其中跳远要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运动员手持哑铃,跳入沙坑时,两脚要平行落入沙坑内。
4.奥林匹克圣火起源于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的古希腊神话故事;掷铁饼者时米伦,于公元前5世纪雕塑。
5.国际奥委会成立于1894年6月23日,当时在法国巴黎,国际奥委会的成立标志着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诞生。
6.奥林匹克精神是相互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的精神;目的是出尽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交流,建立和谐的文化氛围。
7.奥林匹克格言是更快,更高,更强;新格言是更干净,更人性,更团结;是由雅克•罗格提出的。奥林匹克名言是参与比取胜更重要。
8.奥运会的象征是五环,从左往右,依次为蓝,黄,黑,绿,红;从上到下是蓝,黑,红黄,绿。蓝色是欧洲,黄色是亚洲,黑色是非洲,绿色是澳洲,红色是美洲,它不仅象征五大洲的团结,而且强调所参赛运动员应以公正,坦诚的运动员精神在比赛场上相见。9.奥运会会徽每届只有一个,会歌是《奥林匹克圣歌》,奥林匹克奖章为金,银,铜;奖状即证书,奥林匹克杯用以奖励对奥林匹克运动和国际体育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有良好声誉的团体,每年颁发一次。
10.奥林匹克运动仪式由开幕式,颁奖式,闭幕式三种,第一届奥运会于1896年4月6日~4月15 日,于雅典举行。
11.北京申奥两次,第一次1993年9月23日,第二次2001年7月13 日。12.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题为“绿色奥运,科技奥运和人文奥运”,火炬接力的主题:“和谐之旅”,火炬接力口号是点“燃激情,传递梦想”,接力宣传画是“火凤凰”。13.奥林匹克在中国的发展为启蒙阶段(1919年以前),参与时期为(1919~1949),更新时期(1949~1979),发展时期(1979~今)。
14.“奥林匹克主义”一词最初是由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顾拜旦提出的。15.顾拜旦第一次设计了国际奥委会“逆向代表制”;他提出了奥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强”;他的名言“参与比取胜更重要”。16.古奥运会衰落的原因:(1)古希腊社会制度的改变;(2)外国的入侵;(3)古奥运会存在的一些弊端。
17.古奥运会起源于希腊的原因:(1)古希腊优越的地理环境位置;(2)战争的威胁和人们对和平的渴望;(3)古希腊人崇尚体育活动;(4)古希腊家教祭祀的一些活动演变成竞技赛会。
18.奥林匹克运动包括思想体系、组织结构体系、活动内容体系三大体系。19.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总部设在瑞士洛桑。
20.古代奥运会起源于公元钱394年,第293届举行后,彻底灭亡。
21.北京奥运会的奖牌来自青海的昆仑玉,金牌:白玉;银牌:青白玉;铜牌:青玉。22.奥运会火炬传递第一棒是刘鸿亮。
23.奥运会包括开幕式、颁奖仪式、闭幕式仪式。24.橄榄树是和平与幸福的象征。
2013-3-27
努力并快乐着!
奥林匹克运动
25.1928年第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奖章正面图案确定,运动场旁边左手抱花,右手高举橄榄枝的女神像。奖章规格规定:为圆形,直径至少应为60毫米,厚3毫米。26.中国奥委会徽记由奥林匹克五环和在其上方的五星红旗组成。
27.奥林匹克会标,每届奥运会一般只有一个,是该届奥运会最有权威性的形象标志。
Ⅱ.名词解释:
1.奥林匹克宪章——奥林匹克宪章是国际奥委会指定的关于奥林匹克运动的最高法律文件,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根本大法。宪章规定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原则、资格、机构、职权范围和奥林匹克各种活动的基本程序,是奥林匹克运动所有成员取得共识的基础和协调相互关系的准则。包括基本原则、奥林匹克运动、国际奥委会、国际单向体育联合会、国家奥委会和奥林匹克运动会6部分组成。
2.国际奥委会——国际奥委会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最高权力机构,它是一个国际性的、非政府、非营林的组织,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指导者、捍卫者和仲裁人,国际奥委会具有法人地位,它的存在是无限期的。
3.国际单向体育联合会——国际单向体育联合会是在世界范围内管辖一项或几项运动项目并接纳若干管辖这些项目的国家及团体的国际性的、非官方的组织。
4.国家奥委会——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基层组织,是奥林匹克各种活动的直接承担者,是按照《奥林匹克宪章》的规定建立起来的,并得到国际奥委会承认的,负责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开展奥林匹克运动的组织。
5.奥林匹克宗旨——通过没有任何歧视,具有奥林匹克精神——以友谊,团结和公平精神相互了解的体育活动来教育青年,从而为建立一个和平的美好的世界做出贡献。
6.国际奥委会的逆向代表制——国际奥委会的逆向代表制是由国际奥委会自己选出驻各个国家的代表人,不受任何政治力量的干扰。
7.奥林匹克新格言的内涵——它给予了人们对奥运会的美好希望,指出了未来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对运动员道德品质的要求,这是一个更符合实际,更加人性化,更具有人文色彩的思维模式,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
Ⅲ.简答题: ①.古代奥运会对选拔参赛运动员的资格是如何规定的?
1.希腊血统的自由民;2.奴隶、战俘、和异族人不能参加祭祀和竞技活动;3.有8个裁判员的证明并且在个人历史上从未受过惩罚;4.凡被初步审查的选手,必须在10个月封闭训练;5.比赛只允许在个人间进行。
②.奥林匹克运动的概述?
奥林匹克运动,是在奥林匹克主义指导下,以体育运动和四年一度的奥林匹克庆典为主要活动内容,促进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道德全面发展,沟通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在全世界普及奥林匹克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社会运动。奥林匹克运动包括以奥林匹克主义为核心的思想体系,以国际奥委会、国际单向联合会和各国或地区奥委会三大2013-3-27
努力并快乐着!
奥林匹克运动
支柱为骨干的主旨结构体系和以奥运会为周期性高潮的活动内容体系。
③.现代奥林匹克运动迅速发展的原因?
1.顺应社会发展潮流;2.顺应了现代体育发展的潮流;3.由于奥林匹克运动的国际性,使它较少地受到狭隘的民族和地域的局限,而大量地,不断地从世界各个民族的文化中汲取有益的养分,丰富自己的内容;4.奥林匹克运动能有这样的发展与其自身的特点是分不开的:a.它有明确的指导思想;b.它有完整的组织结构;c.他有综合而持续的活动内容。
④.什么是奥林匹克主义?
奥林匹克运动是人类社会为了实现某种理想,在一定哲学思想指导下进行的社会活动,这个哲学思想就是奥林匹克主义。奥林匹克主义的定义,是试图通过体育运动与教育的结合,促进人的和谐发展,进而促进一个维护人的尊严的、和平的社会的建立、这种思想使奥林匹克运动担负着崇高的历史使命,赋予它极强的教育价值和文化价值,从而使这一运动有了坚定的思想基础和长期的奋斗目标。
⑤.解读“同一个世界 同一个梦想”。
它集中体现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实质和普遍价值观,团结、友谊、进步、和谐、参与和梦想,表达了全世界在奥林匹克精神的感召下,追求人类美好未来的共同愿望,尽管人类肤色不同,语言不同,种族不同,但我们共同分享奥林匹克的魅力与欢乐,共同追求这人类和平的理想,我们同属一个世界,我们拥有同样的希望和理想,北京2008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心中的骄傲。
⑥.解读火炬接力口号“点燃激情 传递梦想”。
一是,富有激情和情感色彩,“点燃”和“传递”两个动词充分体现了火炬接力的特点;二是,体现奥林匹克精神和北京奥运会举办理念与“同一个世界 同一个梦想”主题口号有关联,体现了北京奥运会信息传播的一致性;三是,句式简短,琅琅上口,有感染力。
⑦.29届北京奥运会圣火采集仪式的流程?
08年3月24日11点,火种采集仪式正式开始:
1.升奥林匹克旗帜,奏奥林匹克会歌;2.升中国和希腊国旗,奏两国国歌;3.朗读希腊著名诗人塔基斯.多哈的《奥林匹亚之光》;4.奥林匹亚市市长致辞;5.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致辞;6.希腊奥委会主席致辞;7.北京奥组委主席刘淇致辞;8.大约在11点半,最高女祭司和众女祭司入场;9.最高女祭司向太阳神阿波罗祈祷,太阳光直射1分15秒,点燃火炬;10.火种点燃后,祭司的跳颇有宗教神圣色彩的舞蹈,并走向古奥林匹克竞技场。
⑧第29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仪式?
1.国家元首和奥委会主席入场;2.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奏国歌;3.开幕式文艺表演;4.运动员入场;5.国际奥委会主席讲话;6.由国家主席宣布第29届北京奥运会开幕;7.升奥运会会旗,奏会歌(《奥林匹克圣歌》;8.运动员代表(张怡宁)代表全体运动员宣誓,裁判员代表(黄力平)代表全体裁判员宣誓;9.放和平鸽;10.奥林匹克圣火入场。
⑨.对顾拜旦的评价?
2013-3-27
努力并快乐着!
奥林匹克运动
顾拜旦作为一位伟大的思想、教育、奥林匹克奠基人:a.鞠躬尽瘁地战斗一生;b.一生勤奋执着追求;c.高瞻远瞩,憧憬未来。
⑩.古奥运会的历史文化遗产?
古奥运会的历史文化遗产:(1)创造了一种竞技运动的组织模式,(2)积累了丰富的体育教育经验;(3)在体育的理论和实践上留下了宝贵财富;(4)形成了一种价值体系——奥林匹克精神:a和平与友谊的精神;b公平竞争的精神;c追求人体健康的精神;d奋进的精神。
⑾《神圣休战条约》具体内容?
《神圣休战条约》:(1)在奥运会期间,不允许任何战争行为发生;(2)不允许带武器进入会场;(3)奥运会期间所有通往奥林匹亚的道路任参加奥运会的人自由往来,任何人不得阻拦和刁难侮辱任何来参加奥运会的任何人;(4)奥运会期间,不允许有任何偷盗和抢劫的行为;(5)凡是违背《神圣休战条约》规定的人,都必须受到惩罚;(6)有能力惩罚而未进行惩罚的也被视为是对《神圣休战条约》的背叛。
⑿.现代奥林匹克运动诞生的六大背景?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诞生的六大背景:(1)资本主义工业化的生产和资产阶级教育的方式为奥林匹克运动的诞生提供了适宜的土壤;(2)古奥运会遗址的发掘唤醒了人们对和平的向往;(3)体育国际化的趋势为奥林匹克运动的诞生创造了条件;(4)世界各地复兴奥林匹克运动的尝试为奥林匹克的诞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5)战争的威胁和人们渴望和平的愿望促进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兴起;(6)三大思想文化运动为奥林匹克的兴起注定了思想基础。
⒀.简述奥林匹克运动三大支柱的关系?
奥林匹克运动的组织体系主要有国际奥委会、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和各个国家或地区的奥委会三部分组成,他们构成了奥林匹克运动组织的三大支柱,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提供了组织保证。在这三大支柱中国际奥委会负责决策、指挥和协调,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负责有关运动项目的各种专业技术性活动,国家奥委会负责各自国家和地区的奥林匹克运动。他们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相辅相成,保证着奥林匹克运动的正常进行,三着缺一不可。
⒁.对奥林匹克格言的解读。
“更快,更高,更强”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格言,(1)它充分表达了奥林匹克运动不断进取,永不满足的奋斗精神和不畏艰险,敢攀高峰的拼搏精神。(2)在比赛场上面对强平,发扬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敢于斗争,敢于胜林。(3)对自己则是永不满足,不断战胜自己,超越自己,实现新的目标,达到新的境界。(4)对自然要敢于征服,克服大自然给人类带来的各种各样的限制,挣脱自然的束博而取得更大的自由。
⒂.什么是奥林匹克精神?解读奥林匹克精神。
奥林匹克精神就是互相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
奥林匹克运动强调友谊、团结、互相了解,其目的就是促进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交流,建立和谐的文化氛围,正式在这种氛围中,人们才有可能摆脱各自文化带来的种种偏见。奥2013-3-27
努力并快乐着!
奥林匹克运动
林匹克运动以体育,特别是竞技体育作为它的主要活动内容。竞技体育具有教育、文化、娱乐等多种功能。它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具有鲜明的对抗性和娱乐性,这些功能的发挥需要一个前提条件:公平竞争。
Ⅳ.论述题:
1.如何解读29届奥运会会徽?
北京29届奥运会会徽是由郭春宇原创的“舞动的北京”的一方中国之印。从2003年8月3日起正式成为第29届奥运会会徽。
(1).会徽选择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印章(肖形印)作为标志性主体图案,方案即富于深厚的名族文化底蕴,极为鲜明浓郁的中国特色,又体现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与人”的深刻主题和2008背景奥运会“人文奥运”的丰富内涵。
(2).会徽中的篆字又似一“文”字,它代表着一个有着5000年悠久历史的中国文化。
(3).会徽中的篆字又似一“京”字,它代表有3000年悠久建城史而又青春焕发的古都北京,恰如热情洋溢的青春北京,张开双臂,敞开胸怀,欢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任加入奥林匹克这人类“和平,友谊,进步”的盛典,感受这个国家现代气息,体现这个国家的蓬勃生机。
(4).会徽下部以这个书法写成,的富于汉简古意的英文BINGJING和阿拉伯数字2008,与会徽图形和奥运五环浑然一体,布局即比例关系方面近乎完美,构成了西方与东方,奥运传统与文化创新的和谐共存
的新图形。
(5).会徽中的阴文巧妙地将字形幻化为一个飞奔撞线,迎接胜林的运动人形。是以“运动员为中心”和“以人为本”的体育内涵艺术的解析和升华。
(6).会徽中心的红色是中国人对吉祥,美好的赞誉,是中国人对生命的诠释;红色是圣火的颜色,红色是活力的象征,红色是中国对世界的祝福和盛情。
(7).会徽所展示的东方文化是对奥林匹克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展现了奥林匹克主义和平、和谐、和爱、和美的新境界。
2.顾拜旦光辉的一生分为四个阶段:
1863——1885年,童年和学生时期。1880~1881年,拿到文学和科学两个学士学位;1885年,拿到大学法学学士学位;1880年,组建了民族体育联盟;
1883——1892年,复兴奥林匹克运动准备时期;1889.7首次公开提出按照古奥运会方式和现今条件,组织国际运动会的设想;
1894——1925年,实践时期。1894.6 第一次提出奥林匹克主义,并对其进行阐释;1906年,提出设立奥林匹克杯;1913年第一次设计了“五环”;1913年建议,1914年首次升起奥运会会旗;1920年,提出开设马拉松;1912年,《体育颂》获奥林匹克文学艺术赛金奖。
1935——1937.9.2,退休后总结奥运会和继续教育改革的时期。1925.11.15,在瑞士洛桑成立世界教育联合会;1927年,出版《世界史》;1927.4.17,在奥林匹亚恢复奥委会纪念碑落成典礼下发表一篇著名文稿《致各国体育青年书》;1933年,出版第一本《顾拜旦文集》;1935.8.4,通过柏林电台,发表最后一次讲话——《现代奥林匹克的哲学基础》;1937.9.2,逝世。
2013-3-27
努力并快乐着!
第四篇:奥林匹克运动复习资料
奥林匹克运动复习题
一、填空、选择题
1、古奥运会每4年举行一届,从公元前776年有文字记载的第1届奥运会到公元393年,共举办了293届,历时1169年。2、1894年6月23日,“国际体育运动代表大会”通过成立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的决议,希腊人维凯拉斯任国际奥委会第一任主席,顾拜旦为秘书长。3、1908年奥林匹克有了强调重在参与的一句名言:“重要的是参加,而不是取胜。” 4、1920年奥林匹克运动有了自己著名的格言:“更快、更高、更强。”
5、为了保护运动员的健康,维护公平竞争的原则和体育道德水平,从1968年冬季奥运会起,对奥运会参赛运动员开始进行性别检查和违禁药物检查,检查工作由奥林匹克医学委员会负责实施。
6、国际奥委会在每年的6月23日举行奥林匹克日活动,以此宣传奥林匹克理想,推动大众体育的开展。7、1999年国际奥委会召开第110次全会,针对国际奥委会的组织、国际奥委会的功能和奥运会主办城市的确定三个方面,通过了50项改革措施。
8、《奥林匹克宪章》是国际奥委会制定的关于奥林匹克运动的最高法律文件。
9、奥林匹克主义认为,要使体育运动发挥其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功能,实现其改造社会的目标,必须满足两个前提条件,即与教育融为一体,与文化紧密结合。
10、奥林匹克精神就是互相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
11、奥林匹克运动有一个结构完备、功能齐全的组织体系,它主要由国际奥委会、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和国家奥委会三部分构成。
10、国际奥委会的组织机构由国际奥委会全会、国际奥委会执行委员会、国际奥委会总部和国际奥委会专门委员会等四个基本部门构成。
11、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活动内容主要包括竞技运动比赛、奥林匹克仪式、奥林匹克艺术节和奥林匹克青年营。
12、具体负责奥运会实施的组织机构是 奥运会组织委员会。
13、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专为精神障碍患者以及弱智人举办的世界大型综合性运动会。
14、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是由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主办,只限在校大学生和毕业不超过2年的大学生参加的世界大型综合性运动会。15、1906年在巴黎举行的第4届奥林匹克代表大会上,决定设立文学、建筑、绘画、雕塑、音乐5个项目的比赛,也称“”,并与体育比赛享有同样的地位。
16、奥林匹克文化活动主要包括奥林匹克艺术节和奥林匹克青年营。
17、从交换的角度来看,奥林匹克营销的产品包括奥运会和以五环为核心的奥林匹克标识。
18、奥林匹克营销的核心内容是出售观赏性文化产品——奥运会的电视版权和高附加值的无形资产——奥林匹克标识。
19、奥运会的营销分为奥运会门票出售和电视转播权出售两种方式。20、奥林匹克赞助商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奥运会全球赞助商,二是 国家或地区的赞助商。21、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奥林匹克营销效益的增加,国际奥委会从电视转播权收入中拨出专款建立奥林匹克团结基金会,通过该组织对各国家奥委会进行援助。
22、奥林匹克运动性别平等化的趋势主要体现在参赛人数上的性别平等化、参赛项目上的性别平等化和管理层次上的的性别平等化。
23、奥林匹克运动的文化特征主要表现为鲜明的象征性、浓郁的艺术性和内涵的丰富性。24、1931年6月,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召开的国际奥委会第30次全会上,中华全国体 育协进会被正式承认为国际奥委会团体会员,行使中国奥委会的职能。
25、远东运动会是中国最早参加的大型国际赛事,也是与奥运有关的大洲级的体育赛事。26、1979年,国际奥委会执委会在日本名古屋举行会议,通过了恢复中国在国际奥委会合法席位的决议。
27、为了促进中国体育事业和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国家体委于1995年颁布了《奥运争光计划纲要》。
28、奥林匹克运动包括以奥林匹克主义为核心的思想体系,以国际奥委会、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和各国或地区奥委会三大支柱为骨干的 组织结构体系和以奥运会为周期性高潮的活动内容体系。
29、古希腊人有用竞技赛会表达对神灵崇拜的宗教习俗,古奥运会向“众神之神”宙斯献祭的祭神竞技会。30、1994年,国际奥委会将环境和体育运动及文化并列为奥林匹克主义的三大支柱。
31、国际奥林匹克学院是由国际奥委会直接领导的进行奥林匹克教育的机构,它坐落在希腊奥林匹亚。
32、首届冬季奥运会于1924年在夏蒙尼举办。33、1999年,奥林匹克环境保护方面的纲领性文件《奥林匹克运动21世纪议程》得到通过。
34、为发现古代奥林匹亚遗址作出最重要贡献的是德国人恩斯特·库丘斯。
35、自1928年阿姆斯特丹奥运会开始,女子田径正式成为奥运会的比赛项目。
36、现代奥运历史上的圣火传递仪式从1936年柏林奥运会奥运会开始实施。
37、从1948年伦敦奥运会开始,奥林匹克文化艺术比赛不再继续进行。
38、为了使奥林匹克运动的影响更为均衡,并获得更多的经济来源,国际奥委会决定从1994年开始,夏季奥运会与冬季奥运会相间举办。39、2000年7月,国际奥委会和国际残疾人奥委会召开联席会议并达成协议,从2008年夏季残奥会和2010年冬季残奥会开始,残奥会不仅将在奥运会之后的相同城市举行,而且应使用相同的运动场馆和设施。40、1999年12月,国际奥委会第110次全会将国际奥委会委员总人数限定在115名之内。
41、夏季奥运会比赛项目必须包括至少15个运动大项。42、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出售电视转播权是奥林匹克运动的主要收入。
43、获得营销许可证的商家需将其产品10%—15%的营销额上交国家奥委会和奥运会组委会。44、1922年6月,国际奥委会第21次全会选举王正廷为中国首位国际奥委会委员,中国与国际奥委会建立起了直接的联系。45、1931年6月,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召开的国际奥委会第30次全会上,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被正式承认为国际奥委会团体会员,成为国际奥委会承认的中国奥林匹克组织。
46、中国第一次组织大型代表团参加的奥运会是1936年柏林奥运会。
二、名词解释、简答和论述
1、奥林匹克运动:奥林匹克运动是在奥林匹克主义指导下,以体育运动和四年一度的奥林匹克庆典为主要活动内容,促进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道德全面发展,沟通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在全世界普及奥林匹克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社会运动。
2、奥林匹克神圣休战:古奥运的一项制度。每逢奥运会举办前数月,伊利斯城邦派出三名使者前往各城邦,宣告奥运会即将举行,“奥林匹克神圣休战”开始,邀请人们参加奥运会。神圣休战一经宣布,整个伊利斯城邦成为宗教圣地,禁止任何军事行动,也禁止人们带武器进入,通往奥林匹亚的所有道路畅通无阻,任何人不得阻拦。在休战期间,禁止执行死刑。违背神圣休
平与友谊、强化社会凝聚力的战的人和城邦都会受思想。
到严厉制裁。神圣休战使③倡导公平竞争的社会伦理。古希腊奥运会摆脱了战争的④张扬拼搏奋进的精神。干扰,成为和平与友谊的盛(2)开创了综合性竞技运动会。
赛事的模式
3、奥林匹克主义:是(3)为体育理论和实践留下将身、心和精神方面的了宝贵财富
各种品质均衡地结合17、简述现代奥林匹克起来,并使之得到提高运动兴起的社会背景。的一种人生哲学。它将答:(1)三大思想文化运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动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兴起奠育融为一体。奥林匹克定了思想基础。
主义所要建立的生活(2)工业革命和资产阶级方式是以奋斗中所体的教育方式为奥林匹克运动验到的乐趣、优秀榜样的兴起提供了适宜的土壤。的教育价值和对一般(3)古代奥运会遗址的发掘伦理基本原则的推崇唤起了人们对奥林匹克运动为基础的。的向往。
4、“逆向代表”制:指(4)体育的国际化趋势为奥国际奥委会委员不是林匹克运动的产生创造了条一个国家(地区)或组件。
织在国际奥委会的代(5)世界各地复兴奥运会的表,而是国际奥委会和尝试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兴起奥林匹克运动在该国积累了经验。
家(地区)或组织的代(6)战争的威胁和人们渴望表。“逆向代表”制对和平的愿望促进了奥林匹克减少各种政治纠纷对运动的兴起。
奥林匹克运动的干扰,18、现代奥运会与古代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奥运会有哪些异同用。点?
5、国际奥委会是一个国际性、答:现代奥运会受到古非政府、非营利、无限期存在代奥运会的深刻影响: 的具有法人资格的协会组织,(1)沿用了“奥林匹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最高权利克运动会”的名称;(2)机构。
继承了“奥林匹亚特”
6、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是在每4年一个周期的传世界范围内管辖一项或几项统;(3)借用和发展运动项目并接纳若干管辖这了古代奥运会的某些些项目的国家和地区级团体仪式(4)吸收和发展的非官方的国际性组织。了古代奥运会的传统
7、国际奥委会专门委员会是思想
国际奥委会主席因工作需要古代奥运会与现代奥而建立的对专门问题进行研运会也存着着一些本究、向执委会提出建议的咨询质区别:
性专业机构。
(1)封闭与开放(2)
8、国家奥林匹克委员会简称古代与现代(3)歧视国家奥委会,是按照《奥林匹与平等
克宪章》的规定建立起来,并(4)宗教与世俗(5)得到国际奥委会承认的负责松散与严密
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开展奥林
19、如何理解“更快、匹克运动的组织
更高、更强”与重在参
9、奥林匹克标识是指奥林匹与的关系?
克组织(国际奥委会、奥运会答:用辨证的观点来看,它组委会及国家奥委会)的符们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号、标记(如会徽)和标志性竞技运动的训练和比赛是一物品(如吉祥物)。个过程,胜利作为这个过程的10、奥林匹克标识营销是指商结果,属于更快、更高、更强家通过向奥林匹克组织提供者。另一方面竞技运动的功能一定数额的货币,或折合成货和价值主要表现为竞技比赛币的实物及服务,换取在自己的过程,而不是它的结果,“重的产品上使用奥林匹克标识在参与”正是说明了训练过程的许可。比其结果更为重要的道理。
11、奥林匹克团结基金会是国虽然运动训练、竞技比赛际奥委会一个部门,其任务是的过程和结果是不可分割的,援助国家奥委会,特别是那些要想使竞赛和运动的价值在最需要支持的国家奥委会。援训练和比赛过程中最大限度助采取由国际奥委会与国家地表现出来,必须使比赛过程奥委会共同合作的方式进行。具有较高质量,但是单纯强调必要时可由国际单项体育联训练和比赛过程的重要性,强合会提供技术援助。调参与的重要性,并不能保证
12、兴奋剂:国际奥委会的运过程的质量,这需要“更快、动医学委员会将兴奋剂也称更高、更强”的精神。为禁用药物,原意指能刺激人20、奥林匹克运动三大体神经系统,使人产生兴奋从支柱间是什么关系?而提高机能状态的药物,后来这种关系有哪些特泛指能作用于人体机能,有助点?
于运动员提高成绩的药物。答:奥林匹克运动三大
13、名古屋决议:1979年10支柱的关系是在国际月25日,IOC执委会在日本奥委会领导下的互相名古屋市举行会议,通过了恢协调、互相配合的关复中国在国际奥委会合法席系。在这种关系结构位的决议。确认代表全中国奥中,国际奥委会是智慧林匹克运动的是中华人民共首脑,国际单项体育联和国奥委会,设在台北的奥委合会进行技术辅助,国会将作为中国的一个地方性家奥委会是开展各种机构留在国际奥委会内,其新活动的基本单位,三者的会旗、会歌和会徽均须经国缺一不可。这种关系表际奥委会批准。名古屋决议创现出以下特点:(1)立了著名的“奥运模式”,即权利高度集中于国际采用“一国两制”方针来解决奥委会;(2)在三大中国在国际组织中的合法席支柱组织中保持必要位问题和台湾问题。的人员重复;(3)在14、奥运战略:是20世纪80国际奥委会握有最高年代,国家体委为了在中国开权力的前提下加强协展与普及奥林匹克运动,迅速商;(4)利益分享。提高中国的竞技运动水平,在21、何为奥林匹克标识奥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而提营销,奥林匹克标识营出的发展战略。销可分为哪几个部
15、奥林匹克艺术节:现行《奥分?
林匹克宪章》规定:奥运会组答:奥林匹克标识营销是指委会需制定文化活动计划,并商家通过向奥林匹克组织提提交国际奥委会执委会批准。供一定数额的货币,或折合成内容包括在奥运村举办象征货币的实物及服务,换取在自人类文化的普遍性和多样性己的产品上使用奥林匹克标的活动及主要在主办城市举识的许可。奥林匹克标识行的同样活动。文化活动需至营销可分为:(1)奥少贯穿奥运村开放的整个时林匹克赞助商;(2)期。这种文化展示活动就是奥奥林匹克供应商;(3)林匹克艺术节。
营销许可证;(4)奥
16、古代奥运会为人类林匹克纪念币;(5)社会留下了哪些宝贵奥林匹克纪念邮票。的历史遗产?
22、简述奥林匹克运动对社会答:(1)确立了奥林匹克价值经济的促进作用。
观念
答:(1)奥运会对举办国的①提出并坚持和谐发展的身国际形象的促进:举办奥运会体观。
为一个国家树立良好的国际②提出了以竞技比赛促进和形象提供了难得的机会。1
(2)奥运会对相关产业发展的促进:一般表现为与奥运会有直接关系的若干产业得到促进,然后通过产业关联向其他产业和经济领域扩散。(3)奥运会对举办城市的经济促进:由于举办奥运会涉及到诸多领域的经济活动并具有一定的经济规模,因此对举办城市及其周边地区会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
(4)奥运会对举办城市更新的促进:奥运会举办城市多利用奥运会的筹备和举办来促进城市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加速城市改造;利用奥运村促进社区发展;促进市政基础设施升级。
23、简述国际奥委会的营销策略。答:(1)保持鲜明的人文主义形象(2)保护奥林匹克知识产权,禁止非法营销
(3)分层分类营销,充分开发市场
(4)国际奥委会获得法人身份--市场经济条件下活动的法律资格
(5)建立相关机构为奥林匹克营销提供组织保证
(6)夏季和冬季奥运会交替举行,以拓展市场
(7)不拘一格,采用有效的营销方式
24、进入21世纪,奥林匹克运动面临的挑战是什么? 答:(1)来自经济方面的挑战:主要包括奥运会商业化运作的挑战;运动员职业化的挑战(2)来自政治方面的挑战:主要包括为民族主义情绪高涨的挑战;恐怖主义对奥运会安全的挑战
(3)来自文化方面的挑战:即如何使奥林匹克文化多元化的挑战
(4)来自道德方面的挑战:主要表现为兴奋剂阴魂不散;体育组织管理者和比赛执法者的道德操守面临考验。(5)来自组织管理方面的挑战:主要表现为奥运会超大规模带来的管理难度及对举办城市和国家造成的沉重负担。
25、简述运动大项、运动分项与运动小项被列入奥运会比赛项目的标准。答:列入夏季奥运会竞技比赛的运动大项,男子项目必须至少是在4大洲75国家,女子项目必须至少是在3大洲40个国家得到广泛开展的运动项目;冬季奥运会比赛的运动大项,必须至少是在3大洲25国广泛开展的项目。运动大项列入奥运会比赛项目,至少在奥林匹克运动会召开前7年确定,确定后不允许有任何变动。分项的设置和确定办法和标准与运动大项相同。(3分)
运动小项进入奥运会的标准是,男子项目须至少在3大洲50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女子项目至少在3大洲35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同时还至少2次被列入世界或大洲锦标赛。运动小项列入奥运会比赛项目,必须在有关奥运会召开的前3年确定,确定之后不允许有任何变动。(3分)
26、论述奥林匹克运动与政治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答: 一方面政治介入奥林匹克运动。这种介入的表现形式为
(1)与民族主义及国家主权有关的政治介入;
(2)与国际冲突有关的政治介入;
(3)与种族主义有关的政治介入。
政治介入奥林匹克运动的原因为:
(1)纷争不已的国际环境;
(2)民族主义的动因;(3)奥运会场景与媒体效应;
(4)竞技运动的特点与仪式设置;
(5)奥运会商业化的推波助澜。
另一方面,奥林匹克运动在争取和平、友谊、团结和国际理解方面展示其国际社会服务的精神、人道主义责任感以及在国际社会中卓越的调和力。
奥林匹克运动也具有政治功能,表现为:(1)促进国际间的相互了解、维护世界和平:奥运会以竞技运动
作为民族间沟通的工具,是来自世界各国不同国别、不同民族和肤色、不同意识形态和宗教信仰的运动员在统一的规则下进行友好的竞争和自由的交流。在《奥林匹克宪章》中体现出:
1.在国际奥委会最高权力的指导下,奥林匹克运动吸收、同意奥林匹克宪章指导的组织、运动员和其他人员。2.奥林匹克运动的象征是五个连环,奥林匹克运动的活动是全球性的,持续的,其最高层次的活动是使世界上的运动员在奥运会这一盛大的体育节日上相聚一堂。
3.奥林匹克主义的宗旨是使体育运动成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以及促进建立一个维护人的尊严的和平社会。奥林匹克组织体系就其整体来说是非政治性的。
(2)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的统一:
1.在奥林匹克主义中包括了追求人类和平、友谊、团结和友爱相处且维护人的尊严的理想道德原则和思想观念,充满了朴素国际主义、人道主义和理想主义色彩,提倡公平竞争、尊重对手的原则和坚忍不拔、超越自我的进去奋斗精神。
2.随着奥林匹克运动在世界各国的蓬勃发展,奥林匹克主义逐渐深得人心,参与世界性竞技比赛和大众健身体育的人与日俱增,汇成了当代最壮观最活跃的体育文化洪流,形成了奥林匹克运动全球化的趋势。
(3)促进各民族间的平等:
20世纪80年代以来,奥林匹克运动的领导在反对种族歧视的斗争中采取了鲜明而积极的态度,采取一系列具体措施,成立了专门的组织机构---反对歧视委员会,有利的促进了国际间民族平等。(4)促进国际关系准则的确立。
第五篇:奥林匹克运动。doc
奥林匹克的勋章:是奥委会为奥林匹克运动发展而制定的有关基本原则,规则和附则的法规性文件。
低谷效应:奥运会结束之后,举办城市或者主办国的竞技体育水平往往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衰退。
奥林匹克主义;是将身心和精神方面的各种品质均衡的均衡地结合起来,并使之得到提高的一种人生哲学。
国际单项联合会;是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的联合组织。向代表制;是国际奥委会
选委员的基本制度。
奥林匹克的宗旨:是指奥林匹克运动的主要目的和意图。列举
1.08年夏季奥运会得8个大项
答;田径;羽毛球;足球;篮球;排球;游泳;举重;兵乓球 2.列举冬奥运会4个大项
答;冰球,冰壶,滑冰,滑雪,(有.无舵雪橇)3.列举8位中国迄今为止的国际奥委会委员
孔祥熙,董守义,徐享,何振梁,吴经国,霍震霆,吕圣容,于再清(王正廷,杨洋)
4.4位在同一项目 联冠军的运动员及项目名称
1.邓亚萍
兵乓球单打(25.26届)
2.葛菲 顾俊
羽毛球女双(26.27届)
3.高敏
跳板跳水(24.25届)
4.孟关良 杨文军
男子双人划船(28.29届)简答
1.1896—1912年间奥林匹克的竞技模式及这段时间举行奥运会的时间,地点,与届数
答:第一届.1896年在雅典举行
第二届.1900年在巴黎举行
第三届.1904年在圣路易斯举行 第四届.1908年在伦敦举行
第五届.1912年在斯德哥尔摩举行 2.奥林匹克三大支柱之间的关系
奥林匹克三大支柱包括:国家奥运会: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国际奥委会 三者之间各司其职,团结合作,正视矛盾
各司其职:1.国际奥委会拥有最高权力:2.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负责处理运动项目的技术性问题。3.国家奥委会负责发展各国家和地区的奥林匹克运动
团结合作:三者之间虽然有明确的分工,各司其职,但它们又是一个整体,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的关系之中。
正视矛盾: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和国际奥委会有经济利益上的冲突,国家奥委会与国际奥委会主要是权利上的矛盾。
综上:奥林匹克运动组织的结构体系之间的关系是在国际奥委会领导下各司其职,团结合作,相互配合又互相制约的关系。
3、奥林匹克运动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奥林匹克运动对社会经济的直接促进作用:(1)提高奥运会举办国和举办城市的经济效益(2)创造了就业机会;(3)奥运会对相关产业发展的促进。
奥林匹克运动对社会经济的间接促进作用:表现在加强举办城市的市政建设、提高举办国的知名度,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等方面。
4、奥林匹克格言与“参与比取胜更重要”之间的关系。
众所周知,任何一项体育竞赛,并可推及到任何有竞争的社会活动,如果没有一定数量的运动员、团体或单位参与,取胜就会意义不大,甚至毫无意义,所以参与是基础,而参与的目的就是为了取胜,就是要抱着“更快、更高、更强”的目标去奋进。这才是真正的参与,才真正符合奥林匹克精神,不难想象,如果在奥运赛场上只讲参与,而不力争更快、更高、更强就不可能有惊心动魄的激烈竞争和精湛的、技艺的表演,就不可能有身心的全面发展。
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通过没有任何形式的歧视并按照奥林匹克精神——以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比赛精神的体育活动来教育青年,从而为建立一个和平而美好的世界作出贡献。
——中国历届参加的奥运会
1、新中国成立前(1949年前)共参加了三届。
1932年
美国洛杉矶(10届)
第一次
只有刘长春一人。1936年
德国柏林(11届)
中国进行国术表演,并获好评。1948年
英国伦敦(14届)
(1928年 第九届在阿姆斯特丹,中国派宋如海一人去观摩比赛)(1)第一次正式进入奥运会会场,虽成绩不佳,但向世界宣告了中国还是奥运大家庭和奥林匹克运动员之一的庄严事实(爱国情怀)(2)1936年和1948年,中国运动员参赛成绩不佳,反映了当时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落后状况。
an unpleasant experience 一次不愉快的经历
subsequent fate 之后的命运 sav up money 存钱
a relable witness可靠的证人
be officially charged 被官方起诉
a timinal record 犯罪记录 learned journals 学术刊物
by intuition 凭直觉 stay up 熬夜
the academic calendar校历
an administration position 行政职务
earn one‘s living
谋生 learn one’s lessons 吸取教训
correspondencw course 函数课程 word by word 逐字逐句
be filled wieh anticipation 充满期待 set one’s mind to 下决心
clear the table 收拾餐桌 have sth.to oneself 独自享用
seek comfort 寻求安慰 take one’s temeperature 量体温
slip and slither 连跌带滑 take it easy 放心
hold tight onto oneself 尽量控制自己
be a little lightheaded 有点神智不清
bring down remperature 退烧
in one’s mind’s eye 在(某人的)心目中
scientific research 科学研究
mental health 精神健康
take a fresh look at 以一种新的见解看待
intellectual growth 智力的发展 in combination with„„ 与„„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