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时间:2019-05-15 05:19: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第一篇: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四年级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挽手手 第一课时

教 学 内 容

一、学习歌曲《拍手拍手》

二、学习乐理知识:重音记号

三、聆听歌曲《祝你快乐》 教 材 分 析

歌曲《拍手拍手》这是一首颂扬和倡导精神文明风尚为题材的儿童歌曲。歌曲吸取了少年儿童生活中的几段情景,反映了少年儿童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歌曲为分节歌,由主题和副歌构成。教学过程:

一、学习表演《拍手拍手》 1.设问:什么场合会出现掌声掌声能表达什么情感?

2.聆听歌曲《拍手拍手》范唱。

设问:歌曲有什么特征?(以拍手掌声穿插在歌曲中间。)分与合唱部分。)4.学唱第一部分:(1)听第一部分曲调范唱。

3.再听一次范唱。听一听歌曲有几部分组成?(二部分:齐唱部设问:这部分曲调有什么规律?有没有基本相同的曲调?(每句的开始都是附点八分音符;第一、第三句基本相同。与纠正,注意八度大跳的音准。5.学唱第二部分:

(2)学唱第一部分曲调: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3)齐唱第一部分曲调,在间奏处加入拍手。(1)听第二部分曲调范唱。

(2)在教师指导下学唱第二部分曲调。(3)找出歌曲中的重音记号。

(4)对比实践:用重音记号与没有重音记号进行试唱实践对比。从实践中掌握重音记号的唱法及其作用。

(5)加入重音记号,加入拍手,唱好第二部分的曲调。6.完整地、欢快热情地唱好全歌曲调(注意二声部和谐)。

第二课时

教 学 内 容

一、学习歌曲《阳光牵着我的手》。

二、聆听歌曲《彩桥架到台湾岛》。教 材 分 析

歌曲《阳光牵着我的手》这首歌的歌词十分精炼,含意深刻,它表现了新世纪的少年儿童热情乐观的精神风貌和永远跟党走的坚定信念。歌曲为2/4拍,二段体结构。第一乐段的旋律以五声音调为主,上下句对称,节奏生动活泼,明朗的音调表现了孩子们在党的阳光下幸福成长的欢乐心情。教 学 过 程:

一、聆听歌曲《彩桥架到台湾岛》 1.聆听歌曲:听读歌曲所表达的内容。台湾岛?

2.细听歌曲,讨论上述问题。3.看着歌词合着歌曲录音哼唱。

设问:“彩桥”是什么桥,是不是真正的桥?彩桥为什么要架到4.师生讨论这首歌曲的主题思想是什么?(海峡两岸小朋友盼祖国统一,„„)5.学唱 “海峡两岸小朋友,站在桥上问声好”。

6.设问:用相隔一小节轮唱形式演唱,表达什么样的情绪(两岸小朋友争先恐后地问好,急切地盼望祖国统一,象征全国小朋友的团结与友谊„„)

7.用热烈的情绪,表演这一片段。向高潮。

9.小结:海峡两岸小朋友手拉手,为争取祖国早日统一共同奋斗

二、学习演唱曲《阳光牵着我的手》 1.欣赏歌曲范唱:了解歌曲内容与情绪。2.再听范唱。

设问:“阳光”的含义是什么? 3.看谱听教师范唱第一乐段曲调。设问:哪一句基本相同,哪一句基本相似? 4.学生自学第一乐段曲调。教师巡视、个别指导读谱能力较差的8.合着音乐,自由地即兴地用现代舞动作表现,把热烈的气氛推

第二单元 跳起来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聆听《马刀舞》 教材分析:

《马刀舞曲》这是前苏联作曲家哈恰图良(1903~1978)于1942年创作的一首乐曲,为作曲家所作的芭蕾舞剧《加雅涅》中第三幕第二场的群舞音乐,表现了亚美尼亚民族剽悍粗犷的性格。乐曲采用带再现的三段体结构。教学过程: 聆听《马刀舞》

1.设问:谁见过骑着马挥舞大刀打仗的场景(电视剧、电影首乐曲。

设问:乐曲描绘了怎样的场景略的)4.细细聆听:能否把各段音乐所描绘的场景,再叙述得细致些?如引子部分有什么特点,第一部分是怎样的场面?中间一段又是怎样?„„

5.把你们想像的场景,用动作跟随音乐表演出来。

三、教师总结学生的学习情况,下课。

3.师生讨论:自己根据乐曲所想像的场面发表各自的见解。(粗

2.欣赏管弦乐《马刀舞》,这是前苏联作曲家哈恰图良创作的一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聆听《新疆舞曲》(第二号);学唱《跳吧,跳吧》。教材分析

钢琴曲《新疆舞曲》(第二号

新疆各少数民族都是能歌善舞的民族。小伙子们敲着手鼓与姑娘们边歌边舞的场景,在日常生活中时有所见。这首舞曲就是我国作曲家、钢琴演奏家丁善德采用新疆民歌为主题写成的一首具有民族风格特色的钢琴独奏曲。它描绘了节日中新疆人民载歌载舞的欢乐场面。

歌曲《跳吧,跳吧》这是一首新疆塔塔尔族民歌。歌曲的音乐语言十分简练,基本素材只有一个包含两个乐句的8小节乐段。其基本节奏“,”贯穿全曲,曲调欢快跳跃,富于舞蹈性,情绪热烈欢快,它形象地描绘了人们欢唱舞蹈时的欢乐情景。教学过程

一、聆听钢琴曲《新疆舞曲》(第二号哈哈》,边唱边跳。

2.我们来听一首钢琴独奏曲,听听乐曲的风格是哪一个地区的少数民族风格音乐?为什么的风格。4.再欣赏一遍。器? 5.学生讨论——手鼓。

6.全体学生轻轻地模仿手鼓的节奏:,为钢琴独奏伴奏。

二、学习歌曲《跳吧,跳吧》 1.图片导入:出示新疆儿童歌舞的图片。

设问:图中儿童是哪个少数民族的?他们在做什么? 2.介绍一首短小精悍的新疆塔塔尔族民歌,仅仅两句,但非常欢快,听两遍就能唱,一唱就能记住,唱了还想跳。不信你试试——欣赏歌曲范唱。

3.大家说说歌曲的内容与情绪

7.小结:这是一首反映新疆人民载歌载舞的欢乐场面音乐。

设问:钢琴中的伴奏音型节奏是模仿新疆少数民族中哪件民族乐

——欣赏乐曲。

3.学生讨论——新疆风格的音乐——伴奏的音型具有新疆节奏

1.谈话导入:新疆各兄弟民族都能歌善舞,我们大家来唱唱《娃

第三单元 家乡美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杨柳青》(江苏)教材分析:

歌曲《杨柳青》这是一首江苏地区广为流传的一首民间小调,它以衬词“杨呀杨柳青”而得名。歌曲通过对党的赞颂抒发了美好生活所带来的喜悦之情和对家乡的热爱。歌曲的曲调为五声宫调式,全曲欢快活泼、热情风趣,衬词在歌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扩充乐句的重要手段。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讲解:民歌往往用当地的地方语言来演唱更为亲切动听,因为民歌就是当地人民的口头音乐创作。《杨柳青》是江苏一带流传很广的民间小调,它里面的衬词就是当地的地方方言。歌曲表达了江苏人民对家乡的热爱。

二、学习歌曲《杨柳青》

1、欣赏《杨柳青》的演唱。哼唱吗?

设问:我们班上是否有江苏人。你听到过这首民歌吗?你能

2、轻轻地跟着录音哼唱一次。

3、学唱曲调:

先把词单独练习念几遍,然后再跟录音哼唱。(1)可以分句学唱,但要注意乐句的完整性。(2)设问:曲调由哪几个音构成?(1 2 3 4 5 6)(3)第二乐句、第三乐句的附点八分音符要唱好。按节奏轻轻拍手。(5)完整地、欢快地唱全曲。

4、学唱歌词:

(4)设问:曲调中出现几次“xx xo”?在出现“xx xo”时,可以(1)朗读歌词。按节奏读歌词,尤其是衬词要读得流畅。(2)把歌词填入曲调后歌唱,注意情绪与速度。

5、表演歌曲:(3)如班上有江苏的学生,请他教大家方言,然后用方言演唱。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聆听《北京是故乡》

2、掌握独唱、合唱的演唱形式及其表现力。教材分析

歌曲《故乡是北京》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全国各族人民衷心敬仰的圣地。而生长在北京的人们则对这座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现代化城市更具有深厚的感情。《故乡是北京》这首歌曲正是倾吐了生长于北京的人们对乡土怀恋的情绪。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杨柳青》

跟伴奏带演唱。

二、聆听《故乡是北京》

1.歌曲的体裁导入:歌曲的种类很多,有艺术歌曲、群众歌曲、少儿歌曲„„现在请你听这首是属哪一类?——欣赏《故乡是北京》——戏歌。

它是以戏曲的素材写成的歌,听起来别有风味。2.再听一遍:作品与本课主题的联系。设问:为什么主人翁到过许多名城,“静静地想一想,我还是最爱我的北京”?歌曲是怎样表达对家乡的爱表达对故乡的情。

从演唱的体裁“戏歌”及其歌词内容上对家乡的赞美,来3.复听歌曲:请大家从演唱的形式来品味作品的意境。设问:歌曲演唱的形式?为什么采用这样的演唱形式?(独唱——女高音独唱;女高音独唱更显得亲切,在歌曲中有许多拖腔,用独唱形式能很细腻地表达出来。更好地表达主人翁对家乡的情谊)。

4.小结:在外乡的游子,最爱的还是自己的故乡。

三、教师小结本节课学习情况,下课。

第一谱例的结束音以“ 5 ”为宜。第二谱例的结束音以“ 1 1 ”为宜

三、小小音乐会

学生自告奋勇唱一首赞美自己家乡的歌,大家来交流,也是各地音乐文化的大汇展。

四、下课。

第二课时

教 学 内 容 聆听《水上音乐》 教 材 分 析

管弦乐组曲《水上音乐》18世纪早期,英国的宫廷和贵族常乘坐张灯结彩的大型游艇在伦敦的泰晤士河上夜游。除四周簇拥着装饰华丽的船舟外,往往还有载着宫廷管弦乐队的船尾随其后,奏乐助兴。

一、复习歌曲《小螺号》

跟伴奏带演唱

二、聆听《水上音乐》 1.作品创作背景介绍导入。

世纪早期当时英王乔治一世举行庆典,大型游艇在伦敦泰晤士河上游览,宫廷乐队船为其奏乐助兴。亨德尔为其写的《水上音乐》。

2.初听主题音乐,感受乐曲的富丽豪华情景。像是怎样的一种场面

设问:这段音乐给你什么感受?请联系乐曲的创作背景,想3.板书主题音乐曲调(将3/2改为3/4)跟琴哼唱谱例。放慢速度其效果是一样的。4.欣赏乐曲第一部分的音乐。用乐器演奏的姿势来表示。5.聆听全曲。为几部分?

四、教师小结本节课学习情况,下课。

设问:这一主题曲调出现了几次。它的主奏乐器是什么名称?教师可用教材中的乐器图作提示:弦乐,圆号,小号。设问:当第一部分的音乐再次出现时请举手,请分析乐曲分

(4)二声部合唱,要告诉学生做到唱自己声部听另一声部曲调,要取得声音的协调和谐。在曲调和谐的基础上用“呣”音的发声唱,进一步取得和谐的效果。5.学唱歌曲:

(1)在曲调准确、流畅的基础上,填入歌词歌唱。(2)课堂上重点唱好第一段歌词。(3)边学唱、边听录音范唱,要求能背唱第一段歌词。6.自编伴奏表演歌曲。

(4)深入其境,有想像、联想的,有感情的演唱、处理歌曲。

三、教师小结本节课学习情况,下课

(教师范唱,手中拿着自制的易拉罐沙锤打拍子唱。第一二段打强拍,第三段打一下强拍和两下弱拍x xx)2.师:谁能说说歌曲的情绪和速度是怎样的? 生:情绪非常欢快,速度是快的。师:对,同学们说的非常好。2)、聆听歌曲第二次(磁带)

(采用情感教学模式2——参与和体验模式。情感的深化。)1.师:谁还注意老师刚才用自制乐器打了一个什么节奏? 生: X xx。

2.师:同学们打得非常好,接下来,你们能不能试着用刚才的节奏给歌曲伴奏。要注意打击乐的声音要轻。(在欣赏过程中,我们可以拿出椅子下面已经准备好的打击乐器,让孩子分声部打击)

3)、学习乐谱

(采用行为教学模式1_——认知教学模式)

1.师:刚才同学们的打得感觉非常好,使歌曲更加欢快了。下面咱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歌曲,先看黑板歌谱。(教学设计:黑板乐谱)

2.师:下面我们就要学习这首歌曲的谱子了。我们先看歌曲的拍号是2/2拍,也就是说以二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两拍。看到前面还有一个降号,降那个音? 生:降si。

3.师:接下来请同学们跟着老师慢慢的唱一遍谱子?(在唱谱子的过程中,依依找出问题,并随时解决)生:慢慢识谱。

4.师:你们唱的时候从哪里换气的呀?从那小节到哪小节唯一乐句?(请同学上来贴换气符号,划分乐句,随即告诉学生很多歌曲都是四小节一个乐句,但是结为处很特别,可以延长)5.师:同学们分析得很清楚,现在你们能不能按照自己分析的乐句,跟着老师的琴,用欢快的情绪试着唱一唱谱子?

生:能!4)、唱歌曲

1.师:刚才同学们谱子唱的非常准确。老师知道,2班同学的声音是全年级里最好的听,你们能用最美丽的声音,加入歌词,试

第二课时

教 学 内 容:聆听《红蜻蜓》 教学过程: 1.成语导入。

设问:“触景生情”这句成语怎样解释2.聆听歌曲《红蜻蜓》范唱。设问:歌曲表达了什么内容?(童年的回忆声部

3.再听一遍。要求用指挥图式划拍,判断歌曲是几拍子?有几个4.把全班分为二个声部,学唱二声部曲调:轻轻哼唱各自曲调。

(1)教师分别范唱、范奏二声部曲调。学生用指挥图式边划边(2)二声部学生各自自学曲调(坚持用指挥图式)。教师重点辅导低声部唱稳、唱准。

(3)各声部自学成果反馈,教师适时指导、纠正。(4)用“呣”唱二声部合唱,相互倾听效果。5.学唱歌曲:

(1)在“呣”的基础上唱歌词。为了打好二声部的基础,可以是一个声部唱歌词、另一个声部唱“呣”,这样交换一、二次,既能使该声部唱得很流畅熟练,又能从中获得二声部的效果。(2)完整地唱好第一段歌词,二声部注意和谐。6.表演歌曲:

(1)复习力度记号。(2)按歌曲标的力度记号来演唱。(3)讨论:为什么要这样处理。还有没有其他处理方法(4)有感情地回忆当年的童年情景,触景生情地表演。交流,共同回忆童年的好时光。8.课后小结:

7.拓展:回忆起童年时唱过的歌曲,填上歌名并唱一唱,互相

第二课时

教 学 内 容:聆听《荫中鸟》 教 学 过 程:

一、组织教学

二、欣赏《荫中鸟》 1发听全曲的欲望。

?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23.聆听《荫中鸟》。要求听完后,说说你的想象及乐曲所描绘的画面。你听到多少种鸟在鸣叫?你能模仿吗?

4.设问:你回忆一下,还听过哪首乐曲中出现过鸟鸣的形象?

(各种鸟鸣声的片断),以激[三年级(上)《空山鸟语》,三年级(下)《森林中的杜鹃》„„] 保护森林保护大自然的生态。爱护大自然就是爱护地球,也是为了人类生存、爱护自己。

三、教师小结

4.可以以小组形式,也可以几个同学自由组合进行设计创

6.教师主动积极参与学生的活动,积极鼓励并给予指导。

7.交流展示,集体评价。

7.在教师指导下,用点谱法学唱后8小节曲调。注意乐句的完整性。8.完整地、流畅地、轻快地唱好全曲并填入歌

9(1)歌词是否仅仅是描绘校园的美景?(2)歌曲的高潮在哪里?什么? 10

11.表演歌曲。配上打击乐(按教材要求),尝试在何处加入铃鼓,使歌曲的气氛更为热烈。如学生中有跳舞特长的,可编集体舞,跳唱结合,边唱、边跳、边奏,把校图生活表演得淋漓尽致,把

12.教师小结

(3)最后一句“待到明朝百花吐艳,风光更妖娆。”的含义是

(3)(4)(5)

四、教师小结 :

第八单元 理想

第一课时

教 学 内 容:学唱《种太阳》 教 学 过 程 : 表演《种太阳》1.自然知识导人。

设问:在宇宙的星球中,有几个地球、太阳、月亮?回答是肯定的只有一个。为什么有白天、黑夜;有冬天、夏天?地球的两端北极与南极终年冰雪不化?如果按生物自然的规律,种什么收什么,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那么能否设想播种一颗太阳,能结出许多太阳来呢2.欣赏《种太阳》范唱。的什么想法?歌曲的含义是什么 4.学唱曲调:

(1)听辨曲调中相同部分。

种太阳”是孩子们 设问:种出来的太阳,派什么用处3.师生初步讨论歌曲的内容,听范唱片段,以初步理解词义。教师范唱第一乐段(第17小节)曲调,要求学生听出哪一部分(乐节)是相同的,出现几次,并唱出这一部分。(2)学唱第一乐句。

师生共同用4/4拍指挥图式划拍。板书该乐句,师生接唱,学生唱前2小节,教师接后2小节。师师接唱中模仿)。(3)学唱第二乐句。形:

即(学生

老交换接唱(后2小节切分节奏不必讲解,让学生在听教在第一乐句的下方,对齐板书第二乐句:画出前2小节的图引导学生了解相似模仿,并进行视谱唱准。

(4)在唱好第一、二乐句的基础上,自学第三、四乐句。(5)在教师指导下学唱第二乐段曲调。5.学唱歌曲:

(6)完整地、流畅地、富有天真童心地演唱曲调。(1)朗诵歌词,并进行初步学唱歌曲。

第二课时

教 学 内 容

学唱《小纸船的梦》;聆听《年轻的朋友来相会》。表演《小纸船的梦》 1.基本训练:X0 0X 节奏。2.理想谈话导入:

长大后当一名船长,走遍全世界,这也许是很多人的理想;我们班上有那么一位小朋友,为了长大当上一名船长,他折小纸船,希望小纸船变成大船„„请听范唱《小纸船的梦》。速度怎样

设问: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由几部分组成?是几拍子的歌曲?3.先学合唱部分:

以上两条练习均用慢速或中速,要求二声部和谐、均衡。注意 XX(1)教师分别范唱二个声部的曲调。(2)学生分声部自学。用3/4拍指挥图比划拍视唱。(3)分声部交流自学成果,教师点评、指导。(4)二声部合成,并填上歌词。注意声音的和谐。4.再学唱第一乐段。教师重点指导第四乐句的曲调:这四句的节奏与音准都较难,尤其是七度 大跳音程,教师适当用琴带一下,帮助学生唱准,其他三乐句可让学生自学。5.全曲合成,并填上第一段歌词。6.讲解变化音降记号:

板书“ ”,(1)复习升记号:演唱上学期第六课歌曲《我是少年阿凡提》。复习音名与变音记号(详见第七册第六课)。(2)出示降记号:听辨《小纸船的梦》前奏:并在键盘图上指出这三个音的位置。如有口风琴,可利用口风琴的键盘找到1=F(调)中的“ ”,并吹奏感受其音高。(3)完成课本上的听辨练习。

(4)唱好歌曲中的结束句。感受和声音程的变化效果。7.完整地唱全歌。要充满向往的神情演唱。表演歌曲:

(1)伴奏练习。重点是在教师指导下,根据班级实际情况,使用有固定音高的旋律乐器按谱练习。

第二篇: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湖南文艺出版社)

第一课我长大啦

单元目标:

1、能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深情的演唱《别来接我》

2、听赏《幻想飞行》,并能跟随音乐演唱《我怎样长大》,并随乐唱一唱《小树长高了》

教学设想:

本课我设计以“我长大啦”为主题,将《别来接我》与《我怎样长大》巧妙的结合在一起,让学生感到自己已经

长大,不要再依赖父母长辈,并让孩子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学会这两首歌曲.教学内容:别来接我教学重点:

学会演唱《别来接我》

教学难点:

随乐表演

教学准备:

钢琴 磁带 奖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你们开心吗?春节你们过得愉快吗?说来大家听听。过完了一年,我们又长大了一

岁,长大了我们就更懂事了,你们听有个小朋友他有了新的变化哦

2、唱一唱《别来接我》

(1)听一听,边听边想象,你看到了什么?

(2)唱一唱歌谱,分组唱

音乐知识——顿音记号:

(3)顿音记号:顿音也叫断音,记在音符的上方,如“ ”表示该音要唱得短促而有弹性一起唱一唱

3、学唱歌词

(1)讲解歌词大意

(2)轻声朗读歌词

(3)听老师范唱

(4)随琴模唱

(5)加歌词进行演唱

二、表演歌曲

(1)同学们,让我们带着真挚的感情来演唱这首歌吧

(2)学生边听音乐边自己想象表演唱

(3)指导学生演唱

(4)小组讨论

(5)派代表上台来表演

(6)自己设计道具和动作

(7)请同学上台表演

(8)评价表扬

三、听赏《幻想飞行》

1、导入

有一个小朋友长大了幻想在天空中飞行,你们听听,再想想,他是怎么飞的呢?

2、欣赏《幻想飞行》

四、课堂小结

教后感:

教学内容: 我怎样长大

教学目标:

1.能学会唱《我怎样长大》,并从中体验到合唱的乐趣。

2.随乐表演

教学重点:

学唱《我怎样长大》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音乐,大胆地用各种方式进行表演展示。

教学准备:

电子琴 磁带 奖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会了《别来接我》这首歌曲,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我们的学习成果吧

二、复习《别来接我》

(1)全班齐唱整首歌曲

(2)小朋友,你们听小树也长高了

(3)唱一唱《小树长高了》

(4)听一听,边听边想象,你看到了小树是怎么长高的?

(5)唱一唱,分三组唱

(6)合起来唱一唱

三.学唱歌曲《我怎样长大》

1:好听的旋律让我们回到了童年的快乐时光,虽然我们对过去充满了留恋,但心里还是想快快长大的。怎样才能长大呢?我们来听一听小树和蓝天的对话就知道了!听完后请同学们告诉我,小树的成长需要什

么?

——聆听歌曲第一遍

2:谁能来说一说,小树的成长需要什么?(不怕风沙,不怕雨打,越过春夏秋冬,这样就会长大)----如果学生想不起来,师再唱一遍:说明刚才大家听的还不够仔细,再给你们一次机会,听清楚了,怎

样才能长大?

3:非常正确,说明你听的很仔细很认真,掌声鼓励一下!(生一边说,师一边写在黑板上

4:谁能给这首歌取个名字呢?

1~ 恩,这个名字不错,有创意,2~“这样就会长大”。这个名字也不错,但是如果用一个反问的语气我想会更好!

3~ 这个名字不错,就这个吧!书中也给它去了个名字叫“我怎样长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歌!——《我怎样长大》引出课题

5: 我们再来听一听这首歌,想一想,这首歌曲的演唱顺序是怎么样的?(反复记号)

6: 刚才你听了这首歌,你觉得可以分为几个部分,给你点提示,你可以从情绪的变化来分。师范唱一段

第一段活泼,欢快的第二段抒情,悠扬的1非常好,你的词汇量非常的丰富

2你觉得是这样的情绪,你从哪里感觉到的呢?

7:好,现在让我们带着活泼欢快的情绪来唱一唱第一部分,小树在问蓝天,我们把问的语气给唱出来,龚

老师给你们一个前奏。——歌曲处理

纠正错误

8:蓝天怎么回答的呢?我请这边的同学把低声部的旋律来唱一下。(填歌词唱低声部)

解决问题::你们觉得他们唱的怎么样?哪里唱的好,哪里唱的不好

9:龚老师希望你们高声部能把他们唱的不足的地方改过来,唱的更好(填歌词唱高声部)

10:恩,还不错!现在我们一起来唱一唱,但是是你们心里面唱,龚老师弹你们个声部的旋律,你们听各

自的旋律,心里面唱

11:我们合起来再来试一试,我相信你们肯定比刚才要好

12;歌曲这样就结束了吗?唱出了对未来的向往,希望自己迫切长大的心情。

低声部,你们的旋律是1—— 2——3—— 3—— 3—— 3—— 最后一个大是几拍,对了,四个小节每小节

三拍一共是12拍,我们可以用循环呼吸来唱

高声部的旋律是3—— 4——5—— 5—— 5—— 5——

四完整唱

1:我们跟音乐轻轻的来唱一唱,注意你们各自的旋律,一边唱一边把拍子打起来

2:带上你们的感情,我们跟着伴奏带唱

五拓展

1:小树是这样长大的,那我们怎样才能长大呢?谁能来说一说?

2:让我们伴着美好的音乐将自己的感受和心愿用一句话写在卡片上,挂在着课成长树上。愿每一位同学都

能在音乐的陪伴下快乐的成长

教后感:

第二课春

教学内容:1.春晓(演唱)2.春风(演唱)

3.春(听赏)4.春天歌会(活动)

教学目标:

1、能认真听赏小提琴协奏曲《春》第一乐章,感受春的音乐形象,体验乐曲轻松愉快的情绪。

2、能够用甜美自然的声音轻松愉快地与他人合作演唱二声部歌曲《春风》,用歌声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

之情。

3、能收集有关春天的歌曲和诗歌,并积极参与活动《春天歌会》,与同学交流。

教学重点:用甜美自然的声音轻松愉快地与他人合作演唱歌曲《春风》。

教学难点: 在二声部合唱中做到声音和谐。

教学用具:电子琴、图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练声训练。

三、新课导入:

当严寒的冬天离开我们,银装的世界悄悄换上绿装。看,冰雪消融,柳树的枝条吐着嫩芽,轻轻摇摆,花朵儿含苞欲放,小草也从泥土中探出了小脑袋,小鸟正舒展着翅膀,高兴地在天空飞行,真是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天呀!同学们知道有哪些有关春天的歌曲?来,唱一唱。(个别演唱后,师生随琴自由哼唱熟悉的歌曲。

四、上新课

1、初听《春》

师:许多歌曲和诗歌都描绘了生机盎然的春天,在下面这段音乐中你能听到春天的声音吗?(引导学生听

赏感受乐曲情绪,并展开想像。)

2、了解乐曲背景与作者生平。

师:同学们能在音乐中捕捉各种春天的信息,想像力真是丰富。作者维瓦尔第为了使听众能更好地理解乐曲,在总谱扉页上题写了一首十四行诗,用以描述第一乐章的音乐内容,让我们来读读这些美妙的诗句,看看作者眼中的春天吧!

3、展示诗歌。

4、结合课件介绍作者暖房小提琴曲《四季》。

安乐尼奥维也纳瓦尔第,意大利著名作曲家、小提琴演奏家。他创作的小提琴曲《四季》旋律优美,曲

意清新,备家人们的青睐,《春》是《四季》中的第一首。

5、复听《春》(CAT)播放配有春天动画的乐曲《春》第一乐章。

讨论:乐风中用的主要乐器是什么?模仿了什么的叫声?

(引导学生体验小提琴音色。)学生进一步感受小提琴音色,知道作者是用颤音来模仿小鸟的叫声。

6、随乐哼唱。

A、跟琴模唱,提出声音要求。B、跟琴模唱,提出情绪要求,把握音准节奏。

五、表现歌曲。

1、听春风。写旋律让学生辩听:

2、提问:唱一唱,哪一句更像春风在奔跑?(引导学生体验切分节奏向前推进和感觉,想像春风奔跑的样

子。)

3、引导学生用“LU”轻声模唱,提出声音要求。

4、加歌词唱一唱。

5、小树、溪水和花儿的歌(学唱歌曲三、四乐句)

6、听范唱。

7、教唱歌

六、巩固新课

1、演一演。让学生一二组扮演春风,三、四组扮演小树、溪水和花儿,看谁用歌声表现得好!

2、指导学生分角色、带情绪随乐歌唱。

3、完整地演唱歌曲。

4、演唱全曲。

5、分角色演唱

6、学生互评。

教师小结:学会了《春风》这首歌,希望同学们在春天里有一份新的收获。

教后感:

第三课《草原上》

教学内容:1.小黄鹂鸟(演唱与吹一吹)

2.森吉德玛(听赏)3.大雁湖(演唱与活动)

4.牧歌(听赏)5.小马跑来了(活动)

6.可爱的羊群(读谱唱歌)

教学目标:

1、能用轻柔和谐的声音学生演唱二声部歌曲《小黄鹂鸟》。

2、能认真聆听〈森吉德玛〉和〈牧歌〉,随乐哼唱音乐主题,听辩出乐曲的不同速度,初步了解无

伴奏合唱的演唱形式和特点。

3、能在读谱唱歌的活动中学会演唱歌曲〈可爱的羊群〉,并根据特定的画面,用不同的力度和速度

表现不同的意境。

教学重点:从听〈牧歌〉、唱〈可爱的羊群〉、跳筷子舞这三个内容中感受草原美丽的景象。

教学难点:认识八分音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两基训练。

三、上新课:

1、听赏〈牧歌〉

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请你们闭上眼睛听一听这段音乐,想像一下你到了哪里?(播放

音乐〈牧歌〉)

师:从歌声中你感受到草原是什么样子呢?(学生用简短的语言形容音乐所呈现的草原景色)

2、读谱唱歌

师:刚才的无伴奏合唱展现了草原美丽的景色,那么现在我们也来用美妙的声音表现一下清晨的草原吧!

首先请同学们听一听这段旋律,然后再用“U”来模唱。

3、识读乐谱。(略)

4、为音乐配画师:你觉得这时候的草原是什么样子的?请你为这段音乐选择一幅合适的画面,并说明理

由。

5、欢腾的草原。

A、听一听

草原上有三匹,它们在比赛,请你们听一听它们的马蹄声,想一想,说说它们分别取得了第几名?为什么?

(引导学生从感觉来分析原因)。

B、看一看

师:下面我们来看一看这三匹马的节奏,请你从节奏谱上再找一找原因。

出示节奏:(略)

C、学一学 认一认这个音符(出示八分音符讲解图,教师讲解八分音符)。

D、拍一拍、跳一跳

请学生分别用手掌来模仿这三匹马的马蹄声,请注意区分八分音符与附点八分音符的节奏。

6、小结:你觉得草原是什么样子?,请你选择一幅适合这个场景的画画,并说明你的理由。

四、学唱歌曲(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可爱的羊群〉。)边唱歌边跳舞。

小结:你觉得我们所表现的声景与课件中哪能一幅画面最贴近?

教后感:

第四课 大海的摇篮

教学内容:1.海娃的歌(演唱)2.大海摇篮(听赏与跟唱)

3.大海和辛巴特的船(听赏)4.破译密码(活动)

教学目标:

1、能用明亮、轻快的声音学会演唱歌曲《海娃的歌》,并能在身势造型《海娃的歌》中担任一个角色,配合歌曲进行表演。

2、能认真听赏《大海摇篮》,感受歌曲情绪的变化,并结合音乐游戏表达自己的感受。

3、能安静地听赏《天方夜谭》第一乐章选段《大海和 巴特的船》,养成聆听的好习惯。

4、在音乐活动中能与其他同学协调配合,体验与他人合作的快乐。

教学重点:用明亮、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海娃的歌》并在身势造型《海娃的歌》中担任一个角钯,结合歌曲进行表演。

教学难点: 在音乐活动中能与其他同学协调配合,体验与他人合作的快乐。

教具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过程:一.清晨欢乐的海——学习歌曲《海娃的歌》。

1.听音乐,玩游戏,学习歌曲旋律。

(1)、音乐游戏——抓尾巴

师生在《海娃的歌》的旋律中进行游戏。

游戏说明:教师将歌曲的每个乐句分别制作在形状为海洋动物的卡片上,但每个乐句都缺少终止音。《海娃的歌》音乐响起,这些卡片随音乐依次游动,学生听着音乐,边哼边选择正确的终止音填在卡片上,形成完整的乐句。

(2)、音乐游戏——浪花飞起来。老师与学生共同参与音乐游戏。

游戏说明:先由教师模仿一朵大浪花,听着《海娃的歌》,根据歌曲分句作出身体变化,学生模仿一朵小浪花,跟着做。还可以让学生自己模仿这朵大浪花,进行即兴创造,其他学生跟着学。

(3)模唱旋律 师:你能学着海风轻轻地唱一唱吗?请用“LU”模唱。

老师启发学生用其他声音来模唱。学生探索用不同的声音模唱歌曲旋律。

2、学习《海娃的歌》的歌词。

(1)、聆听范唱:播放录音。学生安静地聆听。(2)试唱歌词

师:你能度着唱一唱歌词吗?不会也没关系,将不会唱的乐句记下来,大家互相帮助。老师弹奏歌曲旋律。学生随着音乐轻声唱歌词。

3、创编身势造型《海娃的歌》

(1)讨论造型方案。

教师启发学生在“清晨欢乐的海”情境中探索、尝试用人声模仿海浪、海风、吹海螺、海轮的鸣笛声等各种声响(可以选择放在前奏、尾声或是放在歌曲当中),配合音乐或歌声来表现歌曲,用身势造型参与表演《海娃的歌》。(播放歌曲)学生与他人合作,大胆尝试用人声表现情境。

(2)各组进行身势表现

各组学生随音乐进行身势造型,并对其他组的表现进行评价,选出有特色的“造型师”,进行表演准备。

(3)身势表演

学生边唱歌边进行身势造型的表演。

教师小结并加以鼓励。

结束。

教后感:

第三篇: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第1课

跳起来

第一课时 : 《新疆舞曲第二号》

教学目标

1、感受这首钢琴曲的新疆民族风格。

2、会敲击(X X X X|XXXX X X |)节奏为乐曲伴奏。教学重难点

会敲击(X X X X|XXXX X X |)节奏为乐曲伴奏。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提问:你了解的有关新疆的特色有哪些? 生讨论回答。

二、作曲家简介。

师:有一位非常钟爱新疆民族音乐的作曲家——丁善德,根据流传的新疆民歌创作了钢琴曲《新疆舞曲第二号》。

三、师:初听乐曲,你从中听出哪些新疆风格的音乐元素? 生听完回答。

四、再次完整欣赏,注意倾听其中的主导节奏型。欣赏引子部分:

(1)教师用钢琴弹奏引子部分。

(2)这段音乐模仿了新疆的哪件民族乐器?(手鼓)(3)观看一段简短的手鼓演奏视频。

五、欣赏第一部分(这一部分为两个乐段):(1)欣赏第一乐段。

①这是一段新疆民歌主题,一起学一学、唱一唱。②跟着录音再唱上面的曲调。

六、欣赏第二乐段。

①和第一乐段相比有什么联系?(平行乐句的变化重复,“学生只要说出重复即可”;中间加入了琶音的音型,“学生可以运用他们自己的表达方式来回答”)。参与体验:这段音乐重复了民歌主题的旋律,在长音处加入了琶音的音型做填充,(教师在钢琴上示范一小段琶音的音型),其后再听录音,学生边听边快速动手指,模拟琶音的演奏。

②接下来,第二乐段音乐在发展时,运用了很多对比的手法,你听到了其中的哪些方面的对比?(力度的对比、明亮与暗淡的色彩对比。学生说的不全面时,教师给以补充)。

参与体验:当听到强力度时,请紧握双手用力打节拍,当听到弱力度时,请伸出食指轻轻打节拍;当听到明亮的色彩时,摊开双臂,当听到暗淡的色彩时,请将双臂收回腰间。在这一部分音乐的结尾处,听到手鼓声一起敲击。

七、欣赏第二部分(这一部分也分为两个乐段)(1)欣赏第一乐段。

①节拍、速度、情绪和第一部分相比有什么变化?能联想到什么?(由2/4拍变为6/8拍,速度稍慢,情绪变得绵延抒情、舒缓柔和,像是一个小伙子唱出高亢、悠扬的歌声。)

②再听这段音乐,并随音乐轻微摇晃身体,体会6/8拍摇曳的感觉。(2)欣赏第二乐段。

①此段音乐和第一乐段相比在速度、节拍方面又有什么变化?描绘了什么场面?(速度恢复了开始时的速度,节拍由6/8拍又转回了2/4拍,描绘了新疆人民欢庆节日的欢乐歌舞场面。)

②再听此段音乐,可以用下面的节奏为其伴奏(注意速度与重音符号的变化)。也可在老师的带领下,跟随录音跳几个新疆舞蹈动作,表现欢乐的歌舞场面。

第二课时 : 《那不勒斯舞曲》

教学目标

1、通过带领学生欣赏《那不勒斯舞曲》,使他们感受音乐热烈奔放的情绪;感受世界名曲的不朽魅力;培养学生高雅的音乐生活情趣。

2、通过律动参与、听辨游戏、画旋律线、乐器伴奏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记忆乐曲主题;通过分段聆听,辅以肢体动作,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思维。

3、让学生了解《那不勒斯舞曲》在速度和力度上的特点;引导他们初步分辩二部曲式的音乐结构;体会音乐速度、力度、节奏、音区等要素对音乐情绪的作用。教学重点与难点

通过带领学生欣赏《那不勒斯舞曲》,使他们感受音乐热烈奔放的情绪,并能记忆一段乐曲主题;感受世界名曲的不朽魅力,培养学生高雅的音乐生活情趣。教学难点

让学生了解《那不勒斯舞曲》在速度、力度、节奏上的特点;引导他们初步分辩二部曲式的音乐结构;体会音乐速度、力度、节奏、音区等要素对音乐情绪的作用。教学准备

课件、钢琴、打击乐器若干、粉笔。教学过程 整体欣赏

1、导入:“同学们,你们参加过音乐会吗?谁能告诉大家在音乐厅里听音乐会时应该注意什么?”(学生回答不能随意讲话)

师:听音乐时你可以随音乐轻轻摇摆,每个节目演出结束的时候要以热烈的掌声表示对演员的尊敬。

观看乐曲的演奏录像《那不勒斯舞曲》。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2、主奏乐器。

现在我们先来了解这首乐曲主要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呢?(听)听了一大半了,应该知道了,主奏乐器是什么?

3、师:我们一起再来欣赏一遍,大家在听得时候注意听听语速有什么不同呢。生回答。

4、作曲家介绍。

音乐美吗?知道是谁带给大家这么美的享受吗?我要隆重地向你们介绍这首乐曲的作者,他就是伟大的俄罗斯音乐家——柴科夫斯基。

他是全世界最受欢迎的古典音乐作曲家之一,他的音乐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作品中流淌出的情感时而热情奔放,时而细腻婉转。《那不勒斯舞曲》是他创作的芭蕾舞剧《天鹅湖》第三幕中的一首舞曲。

5、下面我们一起来看几张美丽的图片吧。

6、结束本课。

《那不勒斯舞曲》的版本还很多,希望以后还有机会跟大家一起欣赏。

第三课时

《小步舞曲》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小步舞曲》的欣赏、感觉及体验,学生能掌握“小步舞曲”的一般特点,感知乐曲的主题情绪。

2.学生能乐于参与欣赏、演唱、演奏、律动等活动,并且与同伴交流实践后的感受和见解,分享学习过程中的快乐。教学难点

能用歌唱、演奏、舞蹈等手段表现乐曲 教学重点

欣赏《小步舞曲》,感知乐曲表现的情绪。教学准备 课件。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舞蹈和舞曲吗?老师为大家带来这样一段,我们一起欣赏。

“宫廷舞蹈”的起源、发展及风格特点

二、跳小步舞,铺垫设疑

师:小步舞在上层社会这么受欢迎,其主要原因是它充满了贵族气质,特别是与贵族鞠躬、屈膝礼节想配合,更显得文质彬彬。想不想学做一下? [学跳小步舞]

1.示范跳(老师请一位同学上来和老师一起表演一段。)2.讲解动作:

师:我们先来学学脚的步伐,老师喊口令:右左右,左右左

小步舞是3 拍子的舞蹈,第一拍一定要跳在强拍上。上身保持挺拔,我们站起来,试一下:左右左,右左右。我们可以横着跳也可以前后跳,我们试试前后跳:右左右,左右左。我们还可以加手的动作。(示范)两个人跳的时候可以把手架起来。

三、初步欣赏、整体感知

师:我们刚才跳的时候,同学们情绪总提不起来,好像缺了点什么? 生:音乐。

师:对,舞蹈是离不开音乐的。小步舞在上层社会的极度流行,也激发了很多著名的作曲家为小步舞谱写舞曲。那“小步舞曲”又会具有什么特点呢?今天老师就带大家一起走进伟大音乐家贝多芬创作的《小步舞曲》,去感受小步舞曲的魅力。

一段的重复,乐曲情绪从活泼,欢快又回到了优美,抒情的情绪中。

四、整体感受,加深理解

再次完整欣赏作品,再次感受那种高贵、典雅的气质,以及情绪、速度的变化,同时,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三拍子节拍韵律。(拍手、跺脚、弹舌、晃动身体、指挥......)

五、小结

师:不同的音乐会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音乐与我们的心灵是相通的,当音乐响起时,我们的心也会随着音乐的变化而起伏,在美妙的音乐中享受着,快乐着。老师希望同学们每天都是很快乐的。这节课就上到这里,再见!

第四课时

《我们大家跳起来》

教学目标

1、欣赏《小步舞曲》,感受轻盈明快的节奏。

2、学习歌曲《我们大家跳起来》。

3、感受3/4拍的韵律,能用身体语言表现3/4拍的韵律。

4、初步认识跳跃记号,初步了解音的走向。教学重点与难点

感受三拍子的韵律,会唱歌曲《我们大家跳起来》。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调动情绪

1、师生问好。

2、学习音的走向。

二、自主感受,鉴赏音乐

1、导入歌曲:巴赫的《小步舞曲》真好听,接下来我们要学唱的歌曲《我们大家跳起来》。就是根据这首小步舞曲的第一主题旋律填词而成的。

2、朗读歌词注意韵律。

3、学唱歌曲《我们大家跳起来》。

4、聆听范唱、学唱歌曲。

5、全班同学跟着老师进行表演唱。

6、让学生分组讨论,进行重新填词演唱

7、再次齐唱这首歌。

三、小结:

音乐是具有可创造性的,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学会举一反三,勇于创新。

第五课时 《土风舞》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歌曲《土风舞》的学唱,了解捷克人民喜庆丰收热闹的景象。

2、懂得体验歌曲作品中的情绪、速度、节奏、旋律 等音乐要素。

3、随音乐自编舞蹈动作。教学重点

1、重点掌握重音记号、渐强、渐弱、反复记号。

2、节奏型的正确把握。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1、歌曲介绍:《土风舞》是一首热情欢快的捷克民歌,歌曲节奏规整、旋律流畅、音乐朗朗上口,表现了人们载歌载舞庆丰收的热闹情景。

2、完整聆听歌曲《土风舞》,思考歌曲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

3、发声练习,用笑声的状态来发哈音练习。

4、歌曲是什么调、什么拍子?其拍子特点是怎样的?你能够用不一样的肢体语言表现出来吗?

5、找一找,歌曲中出现了哪些音乐记号呢?

6、节奏型练习,拍一拍下面的节奏性: ① × × | × × | ② × × × | ③ ×× ×0 | ④ ×、× | ①+②+③、④+③ 连起来打节奏,你会吗?

7、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8、学唱简谱。

9、唱一唱,老师唱一句,学生跟唱一句。

10、唱一唱,跟着音乐和伴奏把歌曲完整的唱一唱。

11、跳一跳,同学们跟着音乐自编一段舞蹈。小结:

学习了捷克民歌《土风舞》,感受了捷克人们载歌载舞庆丰收热闹的情景,同时体验了歌曲作品中的情绪、速度、节奏、旋律,音乐记号等音乐要素。

第2课

少年的歌 第一课时

《小小少年》

教学目标

1、能用阳光有朝气的歌声演唱歌曲《小小少年》,表现歌曲主人公乐观向上,勇敢地面对挫折与困难的少年形象,能准确表达歌曲情绪。

2、认识附点八分音符,初步感受其节奏特点。教学重点和难点

认识附点八分音符,初步感受其节奏特点。教学准备 课件。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导入歌曲。

师:同学们,在你们的成长中,遇到过烦恼吗?生:有。师:那你们都有哪些烦恼呢,能跟老师说一下吗?

师:刚刚同学们都畅所欲言地说了自己的烦恼,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小小少年》这首歌曲,看看它是不是能表达出你们的心声。

二、简介歌曲。

歌曲《小小少年》是德国电影《英俊少年》中的主题歌,这个影片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德国小朋友,他非常的聪明,还很爱唱歌。他的父亲被人诬陷,被判入狱,海因策和坏人展开了机智、勇敢的斗争。最终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拯救了父亲。

三、学习歌曲。

1、请同学朗读歌词。

2、聆听歌曲《小小少年》。

3、学习附点八分音符。

(1)看一看歌曲中用的最多的节奏是什么呢?用笔画出来。

(2)听一听老师范唱与歌曲范唱的区别,哪种唱法好?(教师把附点音符改成八分音符来唱)

(3)师从连音线的图解中讲解附点八分音符时值。

得出结论:附点八分音符是在八分音符的基础上,延长八音符的一半。(4)听辨练习。

4、跟琴学唱曲谱,感受歌曲的弱起节奏。

5、演唱歌曲。

分多种形式指导学生演唱歌曲。鼓励学生用明亮略带忧虑的情绪来演唱这首歌。

6、在《小小少年》中小主人公遇到了不小的烦恼,他被烦恼打倒从此消沉了么?他是怎样做的?我们同学的年龄跟他相仿,也许在某一天你的烦恼也会悄悄来临,希望你能像他一样用自己的智慧和爱心将困难克服掉,勇敢的迎接生活的挑战,做一个生活的强者!作业:

回家把《小小少年》这首歌唱给爸爸妈妈听。

第二课时

《牧羊姑娘》

教学目标

1、通过歌曲《牧羊姑娘》,使学生感受乐曲的悲伤情绪。

2、通过对比欣赏使学生感到生活的快乐,从而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3、使学生了解下行旋律对音乐情绪的表现作用。教学重点与难点

1、感受《牧羊姑娘》的悲伤情绪。

2、能体会稍慢的速度、疏松的节奏、旋律下行对表现悲伤情绪所起的作用。教学准备 课件。教学过程

1、介绍同名歌曲的歌词,以便了解乐曲所描绘的基本情绪。

2、看着教材上的谱例,教师用钢琴奏出其旋律,简单分析该曲调由高向低的下行进行,使音乐显得苍凉而悲伤。

3、欣赏双簧管独奏《牧羊姑娘》全曲。

师:双簧管音色演奏的这一乐曲给你的感受如何?是悲哀的还是欢乐的? 生回答。

4、讨论乐曲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5、师:刚才同学们说了,这三首乐曲主旋律是一样的,其实前两首器乐曲是根据后面的歌曲改编的,那现在咱们现在完整地听听这首歌曲表现了怎样的音乐形象?

生:完整地听歌曲并体会音乐所表现的音乐形象。小结:

师:因为生活在旧社会,牧羊姑娘挨冷受冻,还受欺负。而咱们同学穿着整齐的校服、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应该怎样做呢? 生讨论回答。

师:同学们有今天的生活很幸福,所以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和学习机会,好好学习。

第三课时

《小小少年》

教学目标

1、比较两种不同表现形式的《小小少年》,模仿口哨声吹一吹。

2、旋律接龙(尾音与后组第一音相同),并唱一唱。教学重点和难点 用口哨吹出整首歌曲。教学准备 课件。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我们上节课一起学习了歌曲《小小少年》,同学们还记得歌曲讲述的是什么吗? 生回答。

师:那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情绪来唱呢? 生回答。

师:现在我们一起再来合唱一遍吧。生合唱。

师:同学们唱的很好,我们今天再来用另外的方式来表现这首歌吧。

二、欣赏歌曲。

师:同学们会吹口哨吗? 生回答。

师:我们来一起欣赏一首口哨版的《小小少年》吧。师:好听吗? 生回答。

师:我们来试着吹一下这首歌吧。

三、歌曲接龙。

师:我们呢一起来玩个“歌曲接龙”的游戏吧。生回答。

师:同学们注意,我们旋律接龙的规则是要求前组尾音与后组第一个音相同。我先来唱第一句。(玩游戏学歌曲)

师:同学们这节课表现得很好。我们下节课再见!

第四课时

《我是少年阿凡提》

教学目标

1、演唱歌曲《我是少年阿凡提》歌曲,感受新疆维吾尔族民歌的特点,学习#记号,下滑音在音乐中的唱法。

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教学重点与难点

1、学习歌曲,并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表现歌曲的情趣。

2、唱准升记号,下滑音及切分音节奏。教学准备 多媒体、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

师:随音乐跳一段新疆舞,引导学生回忆是什么地方的舞蹈动作。生(自由回答):新疆。

师:同学们真聪明,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认识一位新疆人,(多媒体出现阿凡提图片)。

师:阿凡提的形象是,头带一顶名族小花帽,背朝后骑着一头小毛驴,你心目中的阿凡提是什么样的人呢?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概括。生自由发言。

二、新歌。

1、多媒体播放歌曲,初听音乐,感受歌曲的情绪,请生说听后的第一感受是什么?

生:自由讨论歌曲的速度,情绪等。

2、师总结:这首歌的名字就叫《我是少年阿凡提》。

3、复听歌曲。

师:我们再来听一遍,听听这首歌的伴奏有什么特点,节奏有什么特点?

生回答。

师:我们新疆的人们都非常喜欢阿凡提都用歌声来赞美他,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歌。

师范唱。

师分别弹奏有升记号和没升记号的旋律,学生回答有何区别。

生回答。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有感情的朗读歌词吧。

师:从歌词中你感觉阿凡提是怎样的一个人?想象一下阿凡提看到破坏环境这样的情景会怎样? 生回答。

师:把愤怒的语气唱出来,并用动作表现出来。

三、歌表演。

全体学生随老师伴奏,并用动作表现。

四、小结。

同学们,我们作为新世纪的好少年,从身边小事做起,老师希望同学们也要像阿凡提那样,做一个爱护花草、保护动物、机智勇敢,做一个有正义的好少年。

第3课

水乡

第一课时

《洪湖水,浪打浪》

教学目标

1、演唱歌曲《我是少年阿凡提》歌曲,感受新疆维吾尔族民歌的特点,学习#记号,下滑音在音乐中的唱法。

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教学重点与难点

1、学习歌曲,并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表现歌曲的情趣。

2、唱准升记号,下滑音及切分音节奏。教学准备 多媒体、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

师:随音乐跳一段新疆舞,引导学生回忆是什么地方的舞蹈动作。生(自由回答):新疆。

师:同学们真聪明,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认识一位新疆人,(多媒体出现阿凡提图片)。

师:阿凡提的形象是,头带一顶名族小花帽,背朝后骑着一头小毛驴,你心目中的阿凡提是什么样的人呢?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概括。生自由发言。

二、新歌。

1、多媒体播放歌曲,初听音乐,感受歌曲的情绪,请生说听后的第一感受是什么? 生:自由讨论歌曲的速度,情绪等。

2、师总结:这首歌的名字就叫《我是少年阿凡提》。

3、复听歌曲。

师:我们再来听一遍,听听这首歌的伴奏有什么特点,节奏有什么特点?

生回答。

师:我们新疆的人们都非常喜欢阿凡提都用歌声来赞美他,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歌。

师范唱。

师分别弹奏有升记号和没升记号的旋律,学生回答有何区别。

生回答。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有感情的朗读歌词吧。

师:从歌词中你感觉阿凡提是怎样的一个人?想象一下阿凡提看到破坏环境这样的情景会怎样?

生回答。

师:把愤怒的语气唱出来,并用动作表现出来。

三、歌表演。

全体学生随老师伴奏,并用动作表现。

四、小结。

同学们,我们作为新世纪的好少年,从身边小事做起,老师希望同学们也要像阿凡提那样,做一个爱护花草、保护动物、机智勇敢,做一个有正义的好少年。

第二课时

《水乡船歌》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音乐让同学们感受水乡的柔美,激发同学们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2、分辨出乐曲中出现的不同的乐器。教学重难点

分辨出不同的乐器。教学准备 课件。教学过程

1、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过的歌曲《采菱》吗? 生回答。

师:《采菱》歌唱的是哪个地方呢? 生回答。

师:同学们一起再来唱一遍吧。生合唱。

师:同学们唱的很好。今天我们再来欣赏另一首好听的歌曲吧。

2、师:我们先来看几张图片,大家猜一猜这是哪里。生看图片讨论回答。

师:这些都是美丽的水乡的图片,今天我们要欣赏的歌曲就是《水乡船歌》。

3、师:我们先来听一遍。师:同学们,好听吗? 生回答。

师:接下来我们再听一遍,这次同学们在听的时候要认真的想一想这首乐曲分为几个部分,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这首乐曲里面都有哪些乐器的演奏? 生听完讨论回答。师补充同学们的答案。

师:我们最后再边看图片边欣赏这首乐曲,大家去感受水乡的美丽。小结: 师:水乡美吗? 生回答。

师:我们的家乡也很美,同学们回家之后去搜集一下我们家乡的美丽的地方吧。

第三课时

《采菱》

教学目标

1、学习用连贯的气息和柔美的声音表现歌曲《采菱》,体验江南水乡音乐的细腻与柔美,感受江南水乡民歌的风格。

2、通过观看图片、聆听乐曲,感受到江南的美,并将这种美感用自己的歌声表现出来。

3、明白DS的反复记号作用,理清演唱顺序。

4、通过演唱歌曲感受江南小朋友热爱自己家乡的情感,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用连贯的气息、柔美声音和优美抒情的情绪来演唱《采菱》。

2、切分音节奏的正确演唱和间奏处的衔接。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谈话导入:江南是个风景优美的好地方,同学们想不想去看看那里的美丽风景?今天老师就带同学们去走一走(播放课件)。课件出示古诗《忆江南》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老师有感情地朗读。然后设问:这首诗的作者是谁?诗名叫什么?这是白居易的《忆江南》(唐)赞美了江南的美景。今天我们要学的歌曲也是具有江南的地方色彩,歌名是《采菱》

三、学习歌曲《采菱》。

1、设问导入,谁吃过菱角?知道菱是有什么植物长成的吗?

2、介绍有关菱的知识:菱是生成在池塘的一种植物,根在泥里,叶子浮在水面呈三角形状,花白色,果实的硬壳有角,因此称菱角,果肉可吃,甜而爽。但菱角这东西,娇气得很,成熟后,躲在水中,人不容易看见。倘若两日不采,便落入水底。那样,采菱人只能望菱兴叹了。(利用图片的展示,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有关菱的知识)

3、歌词朗读:先请一个同学有感情地朗读,然后全班一起读。

4、首先,静静聆听这首歌曲,同时注意这首歌曲的演唱顺序及情感表达。

5、歌曲简介:这是一首由嘉兴南湖当地的小朋友演唱的歌曲,他们想通过歌曲表达了什么情感?这是一首富有江南水乡色彩的歌曲,用优美的旋律抒发了水乡的孩子对自己乡土的深厚情感及通过劳动取得收获的喜悦之情。

6、利用听唱法学习歌曲,因为这首歌曲的旋律比较难,我们今天就先来学唱歌词。(7、聆听完两遍后,让学生放慢试唱,让学生找出不会唱的地方,师生一起来解决难唱部分。重点是切分音节奏和间奏的正确连接。

8、学习认识反复记号D.S.。师:这首歌曲只有一段歌词呀!怎么刚才音乐中都唱了两遍那? 生回答。

师:原来都是因为有了它(D.S.),这是一个反复记号,见到它,我们就要从这里(D.S)再唱一遍,一直唱到这里结束。

9、我们理清了歌曲的演唱顺序,现在我们再来跟范唱演唱一遍。注意提醒学生高音处一定要用轻声唱。

10、下面跟着伴奏来演唱一遍,检验自己是否演唱准确?(伴奏)

11、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就是描写了江南的美景。

四、小结

水乡的孩子爱南湖,爱南湖的喷泉和菱角,江南水乡的小朋友用自己的优美歌声歌颂了自己的家乡。我们的家乡也很美,同学们回家想想我们的家乡都有哪些特别的东西呢?这节课就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第四课时

《癞蛤蟆和小青蛙》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癞蛤蟆和小青蛙》,感受当地儿童的生活情趣。

2、通过表现歌曲《癞蛤蟆和小青蛙》培养学生音乐表现力及合作意识。教学重点与难点

用中弱、中强的力度变化唱出这首歌曲。教学准备

课件、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同学们都见过小青蛙吗? 生回答。

同学们都听过小青蛙的叫声吗? 生回答。

我们先来听一首关于青蛙的歌曲吧。(播放歌曲《花蛤蟆》)。

二、新歌学习。

1、师:今天呢,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和青蛙有关的歌曲--《癞蛤蟆和小青蛙》。首先,我们先一起来学习一下歌词,请一位同学有感情的朗诵歌词。生朗诵歌词。

师:通过歌词,同学们大概知道这首歌曲讲述的是什么样的故事吗? 生讨论回答。

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那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情来唱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听一遍这首歌,注意思考老师刚刚提的问题。生听歌回答。

师:接下来我们再来听一遍歌曲,在听的过程中想一下这首歌在唱的时候力度有什么不同?我们该怎么表现出来呢? 生听完讨论回答。

师:现在老师弹琴,同学们跟着轻声唱。

师:同学们场的不错,不过有些地方有一点点问题,同学们跟着老师唱一遍。师:现在大家再来唱一遍吧。生合唱。

师:很好,接下来我们分角色演唱吧。生分角色演唱。

三、表现歌曲《癞蛤蟆和小青蛙》。

师:这首歌曲可以很好地表现出来,我们接下来分组,大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歌曲编排动作吧。一会分组表演,看看哪些同学表现的好。

四、结束。

第4课

童年的音乐 第二课时

《彼得与狼》

教学目标

1、聆听《彼得与狼》,能听辨出各件乐器的音色所代表的色,讲出故事情节并进行表演。

2、从外国音乐作品《彼得与狼》中感受外国儿童的童年生活与风土人情。教学重点与难点 发展学生对音乐的听觉和想象力,提高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磁带、录音机、画纸、画笔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2、出示西洋木管、铜管乐器的图片并介绍。

3、介绍什么是音乐童话。

4、介绍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

5、初听乐曲,感受乐曲的表现方法。在欣赏的过程中,学生考虑为什么选用这种乐器表现这种动物或人物,根据是什么? 听音乐。生讨论回答。

6、复听音乐。

分段欣赏,边听、边议、边讲。

师:同学们想想应该怎样用身体的语言表现音乐中的角色呢?

7、学生自由结合,分组扮演各种角色边听音乐边表演音乐表现的形象。最后进行评比。小结:

《彼得与狼》表现出了团结就是力量,机智勇敢的去斗争,就能够战胜凶恶的敌人,老师也希望同学们成为勇敢、互相团结的人。同学们再见!

第二课时

《白桦林好地方》

教学目标

1、了解加拿大的风土人情,了解白桦林并有感情的演唱加拿大民歌《白桦林好地方》。

2、能够在课余时间创编赞美自己家乡的歌词,抒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保护大自然。教学重难点

学唱歌曲,有感情的演唱全曲。教学准备 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今天的精神状态非常好,我相信这节课我们会配合得很好!你们知道我们国家的国旗它是什么样子的? 生:一颗大的五角星和四颗小的五角星。师:那你们谁知道这是哪个国家的国旗吗? 生回答。

师:这是加拿大的国旗,我们来看几张图片吧。

三、师: 在遥远的加拿大,有一片美丽的白桦林。今天我们去参观一下这片美丽的白桦林,在白桦林里有潺潺的流水,木制的小桥,还有躲在白桦林深处的小动物。随着季节的不同,时间的不同,日照光线的不同,白桦林也会显现出不同的色彩。

师:同学们看看这张图片,这是春天的白桦林,春天的白桦林呈现出了什么颜色? 生回答。

师:下面我们来看看《白桦林好地方》这首歌的歌词,下面请一位同学来朗读一遍歌词。

师:非常好,在歌词里都有哪些动物呢?

生:有海狸,大麋鹿,森林,平原,山峦,峭壁,湖泊,草房等等。

师:现在我们再来感受一下白桦林,边听边想想这首歌的情绪和速度是怎样的? 生回答。

师:我们先听听第一段的范唱,第一段歌曲中唱到了什么? 生:海狸,大麋鹿等等

师:同学们真聪明,现在我们继续好好配合,老师弹钢琴,你们学唱,老师弹一句,你们跟唱一句。

师:我们现在来学习第二段歌曲,先看看歌词第二段与第一段一样吗?谁来说说举手回答 生回答。

师:现在跟着老师的钢琴唱第四小节,最后再完整的演唱。师:那第三段与第几段相同,一起告诉老师。生:第一段。

师:现在跟着老师的钢琴学唱。

师:现在我们跟着范唱完这得把歌曲唱一唱,记住用怎样的心情去唱啊。

四、小结。

今天那我们去了美丽的加拿大,看了那里的各种建筑物和动物,还去了白桦林走走,学了那里的歌曲《白桦林好地方》,回去以后请同学们根据你们的家乡的特色也一起来编一编歌曲来赞美一下你们的家乡!

第三课时

《红蜻蜓》

教学目标

1、能用亲切、优美的声音,自信、有表情地演唱歌曲《红蜻蜓》,表达对童年生活的向往。

2、学生能专注地聆听歌曲,能初步感受合唱的效果并学唱二声部歌曲《红蜻蜓》。

3、感受歌曲深情的情绪以及勾起心中美好的回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教学重点与难点

1、感受音乐情绪,能用亲切、优美的声音深情地演唱歌曲,培养良好聆听习惯,感受童年带来的美好回忆。

2、第二声部第2、3小节,最后两小节。

3、二声部合唱。教学准备

钢琴,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

1、组织课堂。

2、情境创设、分声部学唱旋律。

1)听音乐欣赏黄昏的画面。师:画面给你什么感受?

2)师:晚霞中还飞来了美丽的红蜻蜓,让我们去听一听蜻蜓给我们带了一段动听的旋律。(播放第二声部旋律。)3)老师划旋律线。4)唱第二声部旋律。A、师:我们能不能随着蜻蜓飞舞的路线来唱一唱。B、难点解决第二、三小节、结束。

C、加力度唱。师:请同学们完整地连起来唱一唱,但有新的要求:在唱得时候能随着蜻蜓上下起舞,把音乐的力度唱出来。5)唱第一声部。

A、听听另一只蜻蜓给我们带来的音乐。B、划旋律线。

C、师:听听、看看,这两只蜻蜓飞得有什么不同?上下起伏多,飞得更高。D、唱唱。6)两声部结合唱。

听琴唱,老师先弹第一声部,再弹第二声部,最后两个声部一起唱。

3、学唱歌曲《红蜻蜓》。1)欣赏FLASH。

师:小蜻蜓还给我们带来一首动听的歌曲,让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感受?

2)师:谁来说说你的感受。生:回忆、感觉很优美。3)介绍歌曲。

这是一首日本的歌曲,名字就叫做《红蜻蜓》,多年以前,在日本美丽的富士山下住着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当山上的桑树结满桑果的时候,小女孩就会在傍晚的时候,挎着一个小竹篮上山去采桑果。这时候,天空中布满了美丽的晚霞,很多很多的红蜻蜓在晚霞中满天飞舞,这景色真美啊,小女孩被眼前的美景深深吸引,沉浸在这美好的画面中,深深的陶醉了。红蜻蜓——这童年时代美好的记忆从此永远地刻在了小女孩的脑海中,不能忘怀。多年以后,小女孩长大了,当她回到故乡,重新来到山上,不禁回忆起童年时代的朋友——红蜻蜓,童年多么难忘啊!让我们一起来静静地再来聆听这首歌吧!(播放课件,欣赏《红蜻蜓》)4)师:听听这首歌曲演唱形式是什么? 生:合唱。

师:你唱过吗?就是我们刚才唱的两只蜻蜓的旋律。

5)师:老师想请一位同学特别有感情地读一读歌词。(师钢琴伴奏。)6)加歌词演唱。7)二声部合作。

第一段,运用换气记号听琴唱,老师纠正唱第二段,找第一段与第二段的不同。轻唱合作听琴唱。完整演唱。

4、听另一个版本的《红蜻蜓》。

师:由于这首歌曲的广泛传唱,如今它已有许多版本,我们来听另一首《红蜻蜓》。问:有几种演唱形式。齐唱——合唱——领唱。

5、用多种方法演绎歌曲。

6、小结:

师:唱得真棒!一节课真是太短暂了,我们的童年也是一去不复返。愿大家走进大自然,让美好的记忆永远珍藏在我们心中!

播放FLASH《晚霞中的红蜻蜓》,在音乐声中走出教室。

第5课

风景如画 第一课时 《森林的歌声》

教学目标:

1、聆听乐曲,学会欣赏乐曲,感受乐曲的意境。

2、从乐曲声中听辨各种 鸟鸣叫声,以体验这种描绘功能,从中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3、在欣赏乐曲的过程中,记忆各段主题曲调的顺序,提高音乐记忆力。教学重点与难点:

1、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使学生真正从内心感受音乐、体验音乐、享受音乐。

2、能将乐曲进行分段,清楚分辨出乐曲中的各种演奏乐器。

3、能够用自己的语言生动描绘歌曲的意境,感受歌曲的内涵。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准备:

图片,录音机,钢琴,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欣赏了交响童话《彼得与狼》并结识了许多的动物小朋友,同学们还记得吗?请同学们说说,每一个动物都用西洋乐器不同的乐器音色来演绎,不仅形象还很生动,同学们还记得哪种乐器代表了哪只可爱的动物?聆听一次。

二、欣赏《森林的歌声》

导入:《彼得与狼》中的小动物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到的,它们的声音融合成了一段美妙的旋律。今天老师将带同学们去聆听一个特殊的音乐会,在同学们听的过程中好好想想老师提出的几个问题:

1、森林中的歌声来自哪里?是孩子们的歌声吗?还是什么歌声?

2、有多少动物在唱歌,你们见过吗?

3、听完乐曲给同学们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生听完讨论回答。

师:接下来我们再来欣赏一遍。大家在听的时候要注意乐曲在重复演奏每个主题时,有一些小的变化,大家想想是什么样的变化?这三段主旋律分别用了哪几样乐器来演奏?同学们能分辨它们的音色特点来吗?这三样乐器的合理搭配给同学们一种怎么样的感受呢? 生听完讨论回答。

师:听完这首乐曲,你们觉得乐曲的高潮部分在哪一段呢? 生讨论回答。

4、师:请同学们跟着老师前面提出的问题最后在欣赏这首乐曲,并想想学习了《森林的歌声》对大自然有一种怎么样的想法或是情感? 小结:

今天,我们聆听了来自森林的歌声,一起演奏了奇妙的森林之歌。森林带给我们的不仅是美妙的音乐,还带给我们健康美好的生活环境。在我们享受美妙音乐的同时,不要忘了森林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最好礼物。想象一下,如果没有了森林,那我们的生活环境会是个什么样呢?我们现在要做的,并且能够做到的就是“爱护树木,保护森林资源”。

第二课时

《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

教学目标:

1、感受乐曲表现的思想感情。

2、歌曲在演唱形式上采用男生独唱的优势。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的唱出这首歌。教学准备: 课件。教学过程:

1、演唱形式导入:同样是独唱,不同性别有不同声部的独唱,表现人民战士爱家乡爱哨所,男声的阳刚之气更为有劲,尤其是男高音明亮而富有穿透力、更显英雄气概。

2、欣赏歌曲《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感受男高音阳刚之声所表现的战士风貌。

3、复听歌曲,细致品味:(1)歌曲的内容。

设问:为什么爱五指山,爱万泉河?(2)歌曲的表现力。

设问:各段速度、力度、情绪上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4、师生讨论,边讨论边听有关片段或教师范唱片段。

5、聆听歌曲。

完整、全面地欣赏歌曲,激发学生学习革命战士的豪情壮志,爱家乡保江山。

6、小结下课。

第三课时 《西风的话》

教学目标:

1、学唱《西风的话》,学习用自然、舒展的声音歌唱秋色的美景。

2、学习低音区5、6、7、力度记号等乐理小知识。

3、通过秋景的体会来感受大自然的美,寻找声源的兴趣。

4、和同学们一起用各种方式表现多样的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用自然、舒展的声音、运用好力度记号、连音线来演唱歌曲,表现歌曲的抒情意境。教学难点: 运用力度的变化有表情地歌唱。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创设情境: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一起进入风的世界,去感受风的美。①你们听!(课件播放风的声音)特点。②请同学们用声音来模仿风?用动作模仿风。

二、歌曲教学

1、练声:用“呜”来模仿风声。要求声音饱满,嘴巴圆着唱。

师:自然界的声音是没有经过音乐家雕琢的,这就是声源,而我们音乐课中的音乐是经过了作曲家提炼过的,接下来老师想跟你们一起,把自然界的风声带入音乐的殿堂,好吗?

师:用呜的声音唱低音的5、6、7,教师用手风琴带音高,融入渐强减弱记号;(用风的动作来模仿风的声音,)

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关于自然界中风的歌曲,让我们一起去聆听《西风的话》。

2、听录音范唱。(展示秋天风景课件)

在听的时候请大家思考:歌曲中描写的是什么季节?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平缓级进、较慢)

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请同学们说说和秋天有关的词语(描绘秋景、对秋天的感受的词语)。

是啊,当夏天的南风飘然离我们而去的时候,阵阵西风,就带来了秋天的信息。

3、复听歌曲。

仔细领会歌词,思考:西风到底告诉了我们什么?

小结:西风告诉我们,要珍惜时光,热爱生活,要追求美好的未来。

4、再听歌曲:请同学们找出歌曲中(力度记号、连音线、rit.渐强渐弱)。

5、(1)由教师朗诵第一遍。

学生讨论:通过歌词让你感受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秋天?(2)请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再把歌词朗诵一遍。

6、演唱歌曲。

(1)学生尝试演唱歌曲(要求:词曲结合准确无误。)(2)复唱歌曲。

三、分组合作表现《西风的话》

四、知识拓展 作者和歌曲的介绍

“同学们唱得真不错,但是那么好听的歌曲到底是谁写得呢?下面老师要为大家介绍这位老前辈,他就是音乐家黄自。他早年留学美国,1929年回国后,长期在上海音乐学院任教,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本首歌曲通过委婉的旋律,表现了作者对时光消逝的伤感。(板书——黄自:我国近现代著名爱国主义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

五、口风琴吹奏练习《西风的话》

采用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的方法,强调指法。

六、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大家学会了什么呢?不过同学们要继续在歌曲旋律上、歌词连贯上下功夫。但是老师这节课感到非常高兴,因为老师看到了同学们积极的表现、听到了同学们优美的歌声,最重要的是我们学会了去发掘生活中的声源,而我们要学会去感受自然界声音的美,那今天的作业就是寻找声源,就让我们在同学们优美的音乐声中结束这节课好吗?

第四课时 《小溪流水响叮咚》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学习,能用优美、流畅的声音歌唱全曲,在歌唱中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能够准确地把握歌曲中二分符点音符和八分休止符。

3.在准确歌唱的基础上,能用小乐器为歌曲配上合适的伴奏和舞蹈动作。教学重点:

1、用科学的呼吸唱准教长乐句。

2、符点音符的时值把握。

3、能用优美的声音完整、流畅地歌唱《小溪流水响叮咚》。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光盘、电钢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音乐问好。

2、复习歌曲,调整坐姿。

二、新课教学。

(一)导入。

1、导入:看一组图片,说说你看到了什么,闭上眼睛,你听到了什么?仿佛来到了哪里?(师播放多媒体课件)

2、交流。

师:今天,就让我们跟随音乐的步伐,去大森林里逛一逛、玩一玩!小溪流为了欢迎我们的到来,送给我们一条优美的旋律,让我们一起来唱一唱。4 3 0| 1 0 2| 0 6 0| 啦啦

啦 啦

啦啦

啦 1 2 5 |3.1 |2 1 7| 1-|1-|| 啦 啦 啦 啦

啦 啦 啦 啦

啦.(1)生模唱第一条旋律,说说这条旋律有什么特点?

(2)带着欢快、跳跃的感觉唱一唱。

(3)师唱第二条旋律,并试着记住,唱一唱。(4)师生接唱,生唱。

(5)给乐句加上舞蹈动作,表现欢快的小溪流。

3、师:让我们走进大森林的深处,去听听小溪流的歌声。在听的时候大家想一想,小溪流的歌声是怎么样的?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速度去唱?这首歌曲共有几段?每段有几个乐句? 生听完讨论回答。

师:下面我们首先一起来熟悉歌词吧。

(二)歌曲学习

1.用“啦”音模仿第一、第二乐句。

2.填上歌词试一试。

3.师唱第三、四乐句,生模仿唱一唱。

4.师生接唱游戏。

5.完整歌唱第一段。

6、简单学习第二段。

(三)拓展和表演

1、师简单讲解双响筒乐器,拿出自己准备好的笔,作为伴奏乐器。

2、给乐曲加上伴奏,多媒体出示伴奏节奏。

3、集体表演。

4、师点评。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跟随音乐走进了大森林里,聆听了小溪流的歌声,我们学会了用优美的声音歌唱小溪流,也用舞蹈表达了对小溪流的热爱,现在,太阳快要下山了,让我们再次唱起歌,和小溪流说再见吧!

(播放《小溪流水响叮咚》,学生边唱边走出教室。)

第6课

摇篮曲 第一课时 《摇篮曲》

教学目标:

1、能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摇篮曲》。

2、掌握《摇篮曲》结束句的情绪处理,并能用动作表现歌曲。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的歌唱《摇篮曲》。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若干张贴图、手风琴。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歌。

二、情感铺垫:(欣赏图片)

师:愉快的40分钟又开始了,老师精心准备了几幅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课件)生:(欣赏)

师:看了这些图片,大家想一想都跟谁有关?你又有什么感受? 生:(学生谈感受)

师:是的,这些图片表达的就是一种亲情和母爱。妈妈把爱给了我们,我们更要爱妈妈。

三、导入新课 对比感受两种不同风格的乐曲引入新歌:

师:老师想把刚才的图片配上背景音乐,我这里有两首,不知道选哪一首了,同学们帮我选择一下吧!

生:听赏(第一首师引导学生拍手、走步、[这么令人振奋的乐曲让我们全体起立随着节奏原地踏步走一走。第二首推摇篮、睡觉或身体随着音乐节奏前后左右晃动„„)

师:两首乐曲听完了,你选择哪首?请说说原因。生回答。师纠正补充。

师:这两首乐曲给大家带来了不同的感受。第一首乐曲听起来强劲有力,令人振奋给人一种行进的感觉,这是进行曲的特点。第二首乐曲听起来轻柔舒缓,优美抒情给人一种动荡摇晃的感觉,这就是摇篮曲的特点。摇篮曲是妈妈唱给小宝宝,哄小宝宝睡觉的音乐。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乐曲就叫《摇篮曲》。(出示课题)摇篮曲是唱给小宝宝听的,现在你们就是躺在摇篮里的小宝贝,我来当你们的妈妈,一起来听一听妈妈唱给你们的摇篮曲。

四、新歌教学

1、师范唱。(唱时要满怀感情,并到学生中去拍拍头,扶扶肩„„)师:听完了这首歌大家有什么感受?(你来说„„)生:小宝宝伴着妈妈的歌声在摇篮里荡来荡去睡得可真香啊!师:你也来说说„„

生:歌曲很优美,有一种想睡觉的感觉„„

师:对,这首歌听起来亲切优美,特别是采用6/8拍××××××,更能增强动荡摇晃的感觉,突出了摇篮曲的特点。

2、再次聆听

接下来,我们再听一遍歌曲,感受一下摇篮曲带给我们的轻柔舒缓,优美抒情的感受。

3、学唱歌曲

那我们一起来轻声学唱一下歌曲(提示学生声音要轻)。可重复学唱一两遍。

师:你们真聪明,这么快就会唱这首歌了,大家想想我们用怎样的声音,情绪演唱会更好?师:引导说出亲切、轻柔、甜美„„

师:同学们分析的真好,那我们就一起来试着把歌曲唱好吧。

五、练习歌曲

分组演唱歌曲:分男女生,各一段。

六、课后延伸

师:大家的表演很精彩,这节课我们学唱了《摇篮曲》,知道摇篮曲具有轻柔舒缓、宁静优美、动荡摇晃的特点,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不同形式的摇篮曲,这么多的摇篮曲都表达了妈妈对孩子的爱,那此时此刻你们最想对你最亲爱的妈妈说些什么呢?

生:(1)(2)(3)(4)„„

师评价:说得多好呀!如果我是你妈妈一定会被你感动的。你真是个关心妈妈的好孩子。你妈妈一定会为你自豪的„„

七、小结

师:是的,我们的妈妈真伟大,为了我们能够幸福的成长,她们可以无私的奉献自己。当你夜晚熟睡时,是妈妈为你盖好了踢开的棉被;当你发烧生病时,是妈妈彻夜未眠的守护着你。妈妈把爱给了我们,我们也要怀着感恩的心,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努力学习,报答妈妈的养育之恩,孩子们努力吧!

第二课时

《摇篮曲》

教学目标:

通过聆听音乐感受母爱的伟大。教学重点与难点: 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感情。教学准备: 课件。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谁能告诉老师世界上最无私最伟大的爱是什么? 对!是母爱,当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母亲就把自己的心分成两半,一半变成摇篮,一半变成摇篮曲,没有比睡在母亲心里更幸福的了,没有比伴着母亲的摇篮曲入睡更甜美的了!

二、新授

1、今天老师就带大家走进经典音乐,聆听贺绿汀的《摇篮曲》。师:这是一首母亲哄宝宝入睡时唱的歌曲,表达了母亲对孩子的亲切祝福。

2、接下来老师带大家认识一下创作这首名曲的作曲家贺绿汀。

3、师:同学们一起来欣赏这首歌曲,在听的时候要想一想,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生听完回答。

4、师:我们再听一遍,请同学们听录音轻声跟唱,想象一下歌曲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 生听完回答。

5、师:同学们表现的真好。《摇篮曲》是一种音乐体裁。摇篮曲又称催眠曲。原是母亲在摇篮旁为使婴儿安静入睡而唱的歌曲,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音乐体裁。曲调平静、徐缓、优美,充满母亲对孩子未来的祝福和希望。

三、小结

千言万语难以表达我们对妈妈的感激之情,就让我们带着对妈妈深深的爱再一次聆听一遍《摇篮曲》。

第三课时 《摇篮曲》

教学目标:

通过聆听音乐感受母爱的伟大。教学重难点:

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感情。教具准备: 课件。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谁能告诉老师世界上最无私最伟大的爱是什么? 对!是母爱,当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母亲就把自己的心分成两半,一半变成摇篮,一半变成摇篮曲,没有比睡在母亲心里更幸福的了,没有比伴着母亲的摇篮曲入睡更甜美的了!

二、新授

1、今天老师就带大家走进经典音乐,聆听勃拉姆斯的《摇篮曲》,想一想,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师范唱,提问:(这是一首母亲哄宝宝入睡时唱的歌曲,表达了母亲对孩子的亲切祝福。)教师:歌曲具有哪些情绪特点(舒缓的、亲切的、宁静的、甜美的)

2、接下来老师带大家认识一下创作这首名曲的作曲家勃拉姆斯,请看大屏幕读作者简介。其实这首歌曲的来历还有一个小故事呢!1858年,勃拉姆斯在汉堡指挥女声合唱团时,与女歌唱家法柏夫人相识,她很喜欢演唱勃拉姆斯的歌曲。十年后,法柏夫人生了第二个男孩,勃拉姆斯闻讯后,决定写一首“摇篮曲”向她表示庆贺。于是,便从《德意志儿童绘画读本》一书中选取一首童谣并将其改编成歌词,创作出这首脍炙人口的《摇篮曲》。

3、请同学们听录音轻声跟唱,体会歌曲意境。根据歌词中描写的事物,构思出一幅温馨画面。提问描绘了什么画面?

4、请大家用自然圆润的声音跟老师伴奏演唱歌曲。边唱边划拍子。思考: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塑造了什么音乐形象 ?(摇篮摆动的音乐形象)

5、好请同学们跟伴奏演唱歌曲,声音要连贯,并自己设计动作(如摆动身体,晃动手臂等),体会摇篮摆动的律动感。同时请找出旋律中难唱的地方,大家一起交流与练习。

6、接下来让我们根据自己对歌词的理解饱含深情的演唱全曲。听完了同学们的演唱,我们再听一遍录音演唱,分组讨论:自己的演唱与录音上的范唱有何不同?可以从力度、音色、情感等方向分析,并划分音乐结构,体会情绪上的前后对比。

7、好,根据同学们对歌曲的理解,让我们一起用饱含深情的声音演唱歌曲!太好了,大家唱出了自己的心声,唱出了对母亲的爱!

8、那大家除了这首摇篮曲之外还知道哪些摇篮曲?歌曲之王舒伯特的《摇篮曲》我们一起听一下。老师呢还会一首独具中国风味的东北民歌《摇篮曲》。我给大家唱一下。

9、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两首歌曲的不同点,你更喜欢哪一种。(前者直接抒发内心的情感,旋律舒展,大方;后者通过环境描述进行含蓄的表达,曲调极富中华民族特色。)

10、《摇篮曲》是一种音乐体裁。摇篮曲又称催眠曲。原是母亲在摇篮旁为使婴儿安静入睡而唱的歌曲,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音乐体裁。听了几首摇篮曲,我们一起总结一下中外摇篮曲这种音乐体裁的特点:

1)具有温存、亲切、安宁的气氛。

2)曲调平静、徐缓、优美、充满母亲对孩子未来的祝福和希望。3)伴奏音型多模仿摇篮摆动的节奏。

4)最常见节拍是6/8拍,其次是3/4拍、4/4拍。

11、接下来我们进行一个小组比赛,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摇篮曲,分小组进行舞蹈配合练习,要求各组充分发挥团结协作与创新精神,创编出有特色而又能恰当表现歌曲的舞蹈小组表演,各组互评,教师小结。

12、通过你们的表演和演唱,让我感到你们与妈妈的之间的爱是那么浓厚,为了我们,母亲付出了许多许多,看着妈妈眼角的皱纹,忙碌的身影,你们闭上眼睛,听着音乐,想一想你和妈妈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情景,回味一下浓浓的母爱,此时此刻,你最想对妈妈说些什么?千言万语难以表达我们对妈妈的感激之情,就让我们带着对妈妈深深的爱再一次聆听勃拉姆斯的《摇篮曲》。

第四课时

《摇篮曲》

教学目标:

1、能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摇篮曲》。

2、掌握《摇篮曲》结束句的节奏与速度。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的歌唱《摇篮曲》。教学准备: 课件。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导入:

我们学习了不同版本的《摇篮曲》,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摇篮曲》。

三、新歌教学:

1、师范唱。

师:听完了这首歌大家有什么感受? 生回答。

师:这首歌听起来亲切优美,突出了摇篮曲的特点。

2、再次聆听

接下来,我们再听一遍歌曲,感受一下摇篮曲带给我们的轻柔舒缓,优美抒情的感受。师: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结束句中有几个快快睡。生:四个。

师:那它们在演唱时有没有变化?什么变化? 生:速度渐慢,力度减弱。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生:小宝宝睡着了,不要吵醒他。

师:同学们总结的真好,希望你们在演唱的时候也能这样演唱。

3、学唱歌曲

那我们一起来轻声学唱一下歌曲(提示学生声音要轻)。可重复学唱一两遍。

师:你们真聪明,这么快就会唱这首歌了,大家想想我们用怎样的声音,情绪演唱会更好?生讨论回答。

师:同学们分析的真好,那我们就一起来试着把歌曲唱好吧。

四、练习歌曲:

分组演唱歌曲:分男女生,各一段。

五、小结:

师:大家的表演很精彩,这节课我们学唱了《摇篮曲》,知道摇篮曲具有轻柔舒缓、宁静优美、动荡摇晃的特点,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不同形式的摇篮曲,这么多的摇篮曲都表达了妈妈对孩子的爱,为了报答妈妈的养育之恩。同学们努力吧!

第7课

回声 第一课时 《羊肠小道》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美国大峡谷和希腊的小岛桑托尼。

2、能感受管弦乐合奏《羊肠小道》各乐段的情绪并能联想到乐曲所描绘的情景。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通过欣赏《羊肠小道》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2、分析管弦乐合奏《羊肠小道》的音乐结构。

教学准备:

多媒体,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 音乐导入:听,这是什么动物的叫声?

1、播放《羊肠小道》的引子部分的驴叫。

2、介绍作品名称及组曲《大峡谷组曲》。

过渡语:我们欣赏音乐的时候为什么能联想到某些情景呢?那是因为音乐模仿了我们生活中的一些声音。下面我播放几段音乐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些音乐模仿了什么声音?

教师:播放音乐。

①小提琴模仿驴嘶鸣的音乐片段。②用椰壳表现驴蹄声音的音乐片段。③八音盒的音乐片段。④表现流水的音乐片段。

学生:聆听音乐并回答。

教师:同学们的想象力很丰富,虽然大家联想的结果有所不同,但都能从音乐中联想到一定的情景。如果把这些音乐限定在特定的环境之中,那么大家的联想就可能会近似了。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美国作曲家格罗菲的一首管弦乐组曲《大峡谷》选段中的《羊肠小道》,听一听,这首乐曲表现了一个什么样的情景。

学生:聆听音乐并回答。

教师:这一部分你能听到什么声音呢? 学生:聆听音乐并回答。欣赏乐曲第二部分。

教师:在这一部分同学们又能听出什么东西呢,大家可以用自己喜欢的动作表演出来。

复听第一与第二部分。

教师:两部分连起来欣赏故事就较完整了。完整欣赏全曲。

小结:

同学们回家之后根据乐曲编一段小故事吧。下课!

第二课时

《回声》

教学目标:

认真聆听《回声》,知道音乐中表现回声的方法,感受音乐与大自然的关系,激发学生在音乐的感悟下去探索、发现大自然的奥秘。教学重点与难点:

音乐中表现回声的方法,弱起节奏的演唱方法。教学准备: 课件。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师:在自然界中有很多神奇的现象,老师和一位同学来合作一下,请同学们猜一猜这是什么现象?师表演。生回答。

师:你知道回声吗? 生回答

师:回声是发生在山谷中的一种自然现象,回声和我们发出的声音(我们把它称为原声)相比,有什么相同又有什么不同? 生讨论回答。

二、欣赏《回声》。

1、引入:音乐家发现了这一奇妙的自然现象,就想到用音乐来表现回声。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回声》吧。

2、画一画。

师:接下来同学们用不同的形式(符号、线段、颜色)来表示出哪里是原声旋律?哪里是回声旋律?

三、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感受了回声,探索了回声的奥秘。同学们回家听一听自己的回声。

第三课时 《友谊的回声》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下,发现大自然的奥秘——充满幻想与乐趣的回声。

2、在优美的音乐情境及有趣的游戏中感受并掌握力度记号“f ”、“p ”,并能自如地运用到歌曲中。

3、聆听和演唱歌曲《友谊的回声》,鼓励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追求友谊并建立美好的友谊,进一步理解和表现歌曲,体会学习的快乐。教学重点与难点:

1、力度记号在音乐中的实践运用。

2、音乐中表现回声的方法,正确地演唱歌曲。教学准备: 课件、钢琴。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师:你能说的亲切点吗?

生:老师您好!(亲切的再来一遍师生问好)。

2、老师走到讲台一角,离学生远一点,再来师生问好。

师:刚才我们的距离是远了还是近了?原来这样喊可以让声音传得更远。当我们来到云雾缭绕的山顶,面对连绵起伏的群山,我们也用这样的声音和大山打个招呼。

二、新歌教学。

(一)熟悉歌词。

师:竖起你的小耳朵,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回声发生在什么地方呢? 第一遍范唱。

生:说歌词(静静湖水边,静静山谷中,静静大海边,静静沙滩上)。师:来到美丽的大自然中,你的心情怎样? 生回答。

师:怎么表现你现在的心情? 生回答。

师:我们也可以大喊一声。(尝试喊一声)

师:你听,出现回声了呢,一起来学习《友谊的回声》吧。

(二)处理歌曲。

1、随琴轻唱第一段。

2、老师有感情的朗诵:静静湖水边,静静山谷中,向着大森林,向着高山岭。师:你们来(学生诵一遍)。师:再积极一点。

师示范:向着大森林,向着高山岭。生:模仿一遍。

师唱歌曲开头一句:引领学生唱第一段。

师:同学们这神秘的回声令人陶醉,再唱:4 2 4 2-•歌曲最后乐句。可爱的回声越传越远,也变得越来越怎么样? 生回答。

师:在这儿,我们把回声唱的再强一些。

3、把第一段连起来唱。学习第二段。

师:(唱完后)第二段歌词有两个地方与第一段不一样,谁发现了? 生回答。

师:说的对,现在我们试着来唱第二段吧。生唱完。

师:你们的歌声令我陶醉,我感受到了你们的友谊在歌声中传递着,现在把两段歌词连起来,眼睛注意看老师,随伴奏一遍。

师:很多同学都在用心歌唱,可是你发现没有哪一句唱得不够好? 生回答。

师:带着种种心情,我们将歌曲再唱一遍。(随琴演唱)小结:

同学间的友谊伴随我们快乐成长,这就是人间最美好的回声。带着你真挚的情感,用歌声传递给每一个人吧。

第四课时

《山谷静悄悄》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尝试用不同的力度演唱歌曲《山谷静悄悄》,表现音乐形象。

2、注意休止符的运用、掌握顿音的唱法、认识力度记号“pp、p、mp”,并能准确地运用。

3、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歌曲的意境想象。教学重点:

1、准确演唱附点、切分音符、顿音记号和八分休止符及力度记号的识记和运用。

2、根据儿童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音乐教学必须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把力度记号从识记到运用,最后去表现音乐所塑造的美好形象。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确立坐姿。

3、复习《友谊的回声》。

二、学习《山谷静悄悄》。

1、导入。

师:刚复习的《友谊的回声》,表达了对友谊的赞美、珍惜和追求,表明了人与人之间的友谊会产生回声的效果。

师:从这首歌曲我们知道了,在山谷中喊一声就会产生回声,那山谷中没有声音又有什么样的景色呢?

生:有树林、花、小溪、小鸟„„

2、师:今天我为大家又带来了一首有关山谷的歌曲——《山谷静悄悄》。

3、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

4、复听歌曲,认真看歌词。思考: 什么在飘飘? 什么在闪耀? 什么在奔跑? 生讨论回答。

5、分两部分学习。A、学习歌曲第一部分。

老师范唱第一部分,思考 “这时的山谷是怎样的呢?” 跟琴唱第一部分歌谱。

(2)按节奏朗诵第一部分歌词。

师:这首歌旋律美,歌词也写得很美,我们一起把前三段歌词念一念。(3)学唱第一段歌词。(4)生自学第二、三段歌词。(5)跟琴完整地演唱歌曲第一部分。(6)分组演唱第一部分的3段歌词。B、学习歌曲第二部分。

师范唱第二部分,思考:再听听有什么声音?“叮咚叮咚”是什么声音? 生听曲回答。

学生自学前两个乐句,师纠正错误。(3)跟琴完整地演唱第二部分。

6、师:你觉得应该用什么声音来表现歌曲呢?你能边唱边想象歌中描绘的美丽山谷吗?用你们的声音告诉老师,好吗? 生合唱全曲。

7、请你带着想象的歌曲描绘的意境,有感情地齐唱《山谷静悄悄》 小结:

师:今天,我们又认识了哪几个好朋友呀? 生:中弱、很弱、渐强和渐弱。

师:这些常用的力度记号在音乐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以后老师还会带你们去认识更多的音乐朋友,让你们去感受音乐的神奇和美妙!

第8课

向往

第一课时 《乘着歌声的翅膀》

教学目标:

一、以甜美的声音用充满爱的情感演唱《乘着歌声的翅膀》,感受音乐带来的浪漫气息。

二、能够通过欣赏合唱作品感受艺术歌曲带来的美感,并自由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想法。

三、能够通过歌唱和欣赏,学会运用简单的音乐语言评价作品。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有感情的演唱这首歌。

二、掌握八六拍子的节奏,注意音符的时值。教学准备:

钢琴、投影、电脑。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聆听乐曲,感受歌曲的舒展婉转、优美动听。教师讲解:

1、《乘着歌声的翅膀》也有译为歌之翼的,原为一首独唱歌曲,德国诗人海涅诗作曲家门德尔松曲。《乘着歌声的翅膀》是门德尔松作品中流传最广的声乐作品。

2、介绍作曲家门德尔松的生平及代表作品。

3、找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简介词作者海涅,请学生谈谈这首歌曲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4、学唱歌曲。

1)随音乐哼唱曲谱及歌词。

2)请学生把跟唱过程中认为最难唱的地方找出来。

3)根据学生找出的难点进行范唱歌词,讲解6拍子的强弱规律。强、弱、弱,次强、弱、弱。

4)学生随教师伴奏演唱歌曲,注意艺术处理。

5、理解歌曲:

1)小组讨论这首歌曲有哪些音乐特点?

2)请学生思考此曲应该用什么样的速度、力度、情绪来演唱? 3)找出主要节奏型,并随歌曲用手拍打,体会歌曲的节奏特点。4)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6、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风格来演唱歌曲。

三、找唱的好的学生给大家表演。

四、教师小结,组织下课。

第二课时

《火车托卡塔》

教学目标:

1、感受火车的音乐形象,体验创造的快乐。

2、能够用活泼欢快的情绪,轻巧的声音演唱歌曲。

3、让每一名学生充分参与音乐活动,表达自己的情绪。

教学重点与难点:

游戏中的身体协调及合作。教学准备:

录音机、课件、打击乐器。教学过程:

一、感受音乐形象。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段音乐,我们一起来听,你感受一下音乐描写的是什么?你是怎么听出来的?(火车)

生讨论回答。

二、师:你们坐过火车吗? 生回答。

师:那你们体验或观察过火车的启动过程吗?请你们想一想,火车要出站时的情景。生回答。

师:请你们用手中的纸和笔来设计火车出站的过程,可以用任何的图形和符号,然后说一说你的想法。

学生展示并说出自己是怎么想的。

三、欣赏歌曲。

师: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好听的歌曲吧。听的时候要想一想歌曲的速度是什么样的?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情演唱?假如你是一名火车司机,你是什么样的心情?请你自豪的唱起来。

生听完回答。

师:很好,下面我们一起来玩个游戏吧。

四、音乐游戏《开火车》

师:你们会开火车吗? 生回答并表演。师:你们表演的真不错,老师也会开火车,你们跟我一起开好吗?

学习开火车动作。

手脚搭配练习(播放歌曲)。小结:

师:随着科学技术的发达,火车也越来越先进了。现在的火车已经不冒大黑烟了,也越来越美观,越来越轻巧了,速度也越来越快了。希望你们从现在起好好学习,将来当一名好的火车司机或者当一名火车设计师,设计出更棒的火车。下课。

第三课时

《种太阳》

教学目标:

1、学习用纯净、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种太阳》,表达少年儿童创造理想未来的天真美好的愿望。

2、能以比较准确的音高、节奏,自信地演唱歌曲。

3、学生大胆想象,进行多种音乐创编活动,促进学生音乐表现力的提高。教学重难点:

1、是用明亮、欢快的声音唱好歌曲《种太阳》。

2、附点和十六分休止符、切分音,创编歌词,弱起起唱时,弱音要清晰。教学准备:

课件;钢琴,打击乐器。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练唱音阶1234567。

二、谜语导入(出示课件)。

师:老师先给你们猜个谜语,打一物:劳动英雄红面孔,天一亮来就出工,从东到西忙不停,直到傍晚才收工。生思考回答。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好听的歌曲《种太阳》。

(一)歌词教学:

师:请同学们带着气息,丰富的感情把歌词朗读一遍,并请他们说说,歌词有什么的感情?生讨论回答。

师:在听歌曲的同时,同学们注意一下有几句乐句后面的“∨”这个符号,这个就表示,在唱完这句后要换一口气再唱。看看这首歌一共有几个乐段? 生听完回答。

(二)学习第一乐段。

1、师: 大家听得非常认真。我们试着唱一唱这些乐句吧?

2、师范唱。

3、学生小声跟琴唱谱,填词。

4、学生和师齐唱第一乐段。

(三)学习第二乐段。

师:这个小朋友为什么要种许多的太阳?他要送到哪里呢?为什么把种下的太阳送到南极,北冰洋,还要挂在冬天和晚上?请你们在歌曲中找出答案(听音乐范唱并小声的哼唱)。生回答。

1、学生小声跟琴唱谱。

2、学生找出难点,跟琴解决。

(四)学习第三乐段。

师:太阳送过去的地方会有怎样的变化呢?请你们在歌曲中找出答案。生回答。

1、原来太阳的作用这么重要。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种太阳吧!

2、师范唱。

3、学生跟琴唱。

4、学生分析演唱情绪是否到位。

5、跟琴再演唱一遍。

(五)完整演唱歌曲。

完整演唱完后,加入领唱,合唱。

(六)创编。

1、一组加打击乐器,一组加拍手。放原声唱。

2、师生一起表演。(一组加打击乐器,一组加拍手,一组表演唱,加上领唱,合唱)。小结:

同学们,我们在座的每个人都是幸福的,我们应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今天你们每一个人都是一颗小小的太阳,有一天,你们会成长为大大的太阳,用你们的光和热去温暖、照亮别人。就让我们带着希望唱起我们的愿望吧!老师相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同学们听着音乐离开教室。

第四课时 《小纸船的梦》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二声部音准及节奏的学习、强调,初步达到声部的和谐,音色的统一,音量的均衡,让学生感受和声的美,体会声部间的相互配合。

2、引导学生理解歌曲内容,教育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并为实现自己崇高的理想而努力奋斗。教学重点与难点:

1、用柔和、连贯的声音,悠长、平稳的气息演唱这首二声部的合唱歌曲。

2、学好歌曲的合唱部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教学准备: 课件、钢琴。教学过程:

1、听歌曲《种太阳》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刚才这首歌曲的名称吗?种太阳是一个多么伟大的愿望啊!

2、听歌曲《小纸船的梦》。

师:有一个小姑娘,她也有自己的愿望,让我们从歌曲中听听她的愿望是什么?注意:仔细的听,如果你跟着唱可就听不出来了。

3、读第一段歌词。

师:那这首歌曲具体都唱了些什么内容呢?让我们先来读一读第一段歌词。小姑娘的愿望是多么美好啊!让我们美美的读一读。

4、节奏练习。

师:小姑娘的梦想随着小纸船飘呀飘,“一直到那看不见的远方”,我们一起来拍一拍这条节奏吧——加歌词念---跟琴唱。

5、跟录音唱A段主歌部分。

师:小姑娘的梦随着小纸船轻轻的飘呀飘,让我们也轻轻的跟着音乐来唱一唱这一部分。

6、跟琴唱A段主歌部分(2遍)。

师:现在让我们把声音稍微放大一点,跟着琴来唱一唱(第一遍)。师:小姑娘的梦想随着小纸船飘呀飘,此时,她多么希望她的梦想能够实现,所以她的心情是怎样的?让我们怀着向往的心情来唱一唱(第二遍)。

7、学唱低声部。(1)唱歌谱。

师:唱“远方、7321”,这个do可厉害了,它又带出了一条非常优美的旋律来表现小纸船的梦,让我们用这个do来带出下面的旋律。A:一起唱。

B:一组引一组接,师引生接。C:完整唱。

D:观察歌谱,有没有相同的乐句?(2)填歌词。

师唱:远方,引导学生填歌词唱。(3)配合音乐唱低声部(3遍)。

8、学唱高声部.(1)唱歌谱。

师:高声部的第一个音是什么?从7321开始感受音高.(2)加歌词唱。

9、合二声部。

(1)弹双音,生找高低声部的第一个音。

师:从我的琴声中找到高声部的第一个音和低声部的第一个音。(2)分声部练习并跟音乐合唱。

师:两组来找找高声部第一个音,两组找低声部第一个音(再合起来唱第一个音)。师:高声部从琴声中找整条旋律,并唱一唱。师:低声部从琴声中找整条旋律,并唱一唱。师:跟音乐合唱。小结:

师:学到这里,我想问问我们班的同学,你们有自己的愿望吗? 生回答。

师:不管你们的愿望大还是小,老师希望你们都能够用实际行动通过努力来达成自己心中的梦想。

第9课

小红军的歌 第一课时 《红军照我去战斗》

教学目标

通过本单元内容的学习,体会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责任感,加强振兴中华的信念。教学要点 哼唱歌曲,体会歌曲情绪。

教学过程

教师调控

学生活动 一课前展示二情境导入 自主合作探

了更准确地体会歌曲《红星照我去战斗》的内涵,了解这首歌曲在影片中的作用,教师可结合电影剧情简要地介绍时代背景。有条件的可以将电影剪辑成短片,让学生对红军小战士潘冬子的故事有直观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欣赏电影中的这首插曲,学生会很自然地投入到歌曲的意境当中,增加对这首歌曲的理解和想象。在欣赏过程中,鼓励学生随歌曲轻声哼唱,体会歌曲的情绪;再结合影片画面,播放伴奏音乐(或教师伴奏)让学生尝试为画面配唱歌曲,提高学生对歌曲的体验和表现,使情感得到升华。

1学生听音乐做律动进教室

2师生问好哼唱歌曲,体会歌曲情绪。教学过程 教师调控 学生活动

四.检测提升五.归纳反思 结合歌曲的欣赏,介绍曲作家傅庚辰。如条件允许,也可对影片中的其他两首插曲《映山红》《红星歌》进行浏览性地欣赏,以提高学生对《红星照我去战斗》这首歌曲的深刻理解。歌曲为F宫调式,2/4拍子,单乐段结构。歌曲是由七个并列连贯、紧密呼应的乐句构成的多句体乐段结构。旋律吸收了江西采茶戏的音乐风味的音调,流畅、抒情、优美,强调了歌曲的抒情性以及朴实的乡土气息,清新而不失凝重。了解电影剧情,体会歌曲的情绪和风格,知道歌曲作者。

第二课时 《映山红》

教学目标:

1、感受歌曲舒缓、优美的旋律。

2、体验歌曲中深情的期待,感受歌曲中表达的情感。

3、学会演唱歌曲。

教学重难点:对《映山红》歌曲节奏的掌握。教学方法: 聆听法、教唱法。教学准备: PPT课件、课本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花吗?(播放图片)学生:映山红。师:对了。

老师简介映山红的相关知识。

师:今天我们就学习一首关于映山红的歌曲,你们知道叫什么吗? 生:《映山红》。

二、歌曲学习: 1 背景简介。

师:你们知道这首歌曲是出自于哪部电影吗? 生:《闪闪的红星》。师:真聪明!

老师简介影片《闪闪的红星》的相关知识 歌曲学习唱歌谱

听多媒体范唱,多唱几遍 跟着伴唱一起唱歌 课堂活动

唱一唱:学生一人一句,传唱;男生一句女生一句,直到唱熟练为止

三、课堂小结

第四篇: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张施蓉

第一单元 林中的鸟声(总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小鸟请到这里来》第一乐段:环境保护与小鸟的关系

教学目标:

l、初步学会《小鸟请到这里来》第一乐段,能富有感情地演唱。

2、学会《小鸟请到这里来》第一乐段的歌谱。

3、在讨论论环境保护与小鸟的关系时能普遍参与,思维活跃。

教学重、难点:学会《小鸟请到这里来》第一乐段的歌谱。

教学过程:

1、导入:

今天我们学唱的歌曲就是表现少年儿童与小鸟和和谐相处的《小鸟请到这里来》。先请大家朗读一遍歌词。

2、学唱歌曲

(l)欣赏童声合唱《小鸟请到这里来》两遍。

(2)播放《小鸟请到这里来》的伴奏带。

学生朗读歌词,以配乐朗诵的方式使学生熟悉歌曲的旋律及用词的内容。

(3)随录音带学唱第一乐段的歌词。

(4)随教师的琴声学唱第一乐段的歌词。

(5)讨论:

我们看教科书第5页,有一个问题:唱一唱下面两句旋律哪一句的情绪亲切,为什么?(学生回答)

(6)现在我们来学唱这首歌曲的第一乐段。

学生随教师的歌声学唱歌谱,必要时可以教师唱一句学生唱一句。

在教唱过程中应注意 的节奏和八分休止符,并要求学生注意到第1、3乐句完全相同,第2、4乐句相同。

3、小结:小结本节课学习的收获,要求学生自学歌曲的第二乐段。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学习演唱歌曲《小鸟请到这里来》第二乐段合唱部分。

2、欣赏重声合唱《林中的鸟声儿》。

3、节奏创造。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小鸟请到这里来》的合唱部分。

2、能普遍参与节奏创造活动,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

3、能专心欣赏童声合唱作品,从中受到启发.改善自己的歌声。

教学重、难点:初步学会《小鸟请到这里来》的合唱部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导入:上节课我们学唱了《小鸟请到这里来》的第一乐段,让我们先来复习一遍(学生唱)

2、学习合唱部分

3、欣赏歌曲《林中的鸟声》

这首歌曲与我们学唱的《小鸟请到这里来》是同一题材的作品,但却不一样。曲作者李群是一位深受少年儿童喜爱的女作曲家,她非常关怀红领巾,一生写了很多儿童歌曲,这首歌是其中较为优秀和流传较广的一首,请同学们边看教科书第6页边专心欣赏。(放《林中的鸟声》童声合唱录音)

4、节奏创造

在刚才这首歌中,你们印象最深的是哪部分?(学生回答:“滴哩哩”模仿鸟鸣的声调),那么它的节奏是什么呢?(学生回答是“ ”)。让我们来学唱这首歌中的这一句:(学生学唱)

5、师:可见音乐创作也不十分神秘,只要大家努力,我们就可以用集体的智慧创造出美妙的音乐来。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百鸟朝凤》

教学目标:

1、聆听《百鸟朝凤》这首唢呐独奏曲,体验音乐作品的音乐情感,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想象力。

2、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了解唢呐的构造、音色特点及其表现力。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录音机、唢呐、钢琴。教学过程:

一、聆听《百鸟朝凤》音乐

导言引导学生思考。

(1)乐曲表达了什么样的情绪?(2)这是什么乐器演奏的?

(3)在什么地方看过?在什么地方听过?(4)唢呐演示。

1、用心聆听、体验。

2、表达听后的感受。

(1)情绪欢快热烈、生动而有趣。

(2)唢呐的特点:音亮大、音色明亮而粗旷。(3)民间节庆、婚丧喜事和戏曲场面。

让音乐调动学生的感受力,挖掘学生生活中的素材。

二、揭示课题。哼唱主题音乐。

引导学生思考:(1)鸟类的大王?(2)“朝”意指什么?(3)“百”是什么意思?

(4)还可以起其他名字吗?

1、动物中的大王是狮子,鸟中的大王是凤凰。

2、“朝”指朝拜之意

3、“百”是虚指,表示多的意思。

4、千鸟朝凤、万鸟朝凤、众鸟朝凤等等。

5、哼唱主题音乐。

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加深学生对主题音乐的感受。

三、分段聆听乐曲

1、引导学生思考:我仿佛听到„„,我仿佛看到„„。

2、鼓励学生用文字或者画画来表达对乐曲的理解。

(1)引子:用语言叙述。(2)主题。

(3)模拟各种鸟的叫声。(4)小组活动。(5)小组汇报。

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进行二次创作。

四、小组活动、总结

1、你知道多少鸟的名字?鸟是我们的朋友,我们应该怎样保护?

(1)学生讨论(看谁知道鸟的名字最多?)

(2)小组叙述鸟的名字和怎样保护鸟类?激发学生了解更多的知识和对环境的保护。让学生和鸟交朋友。

板书设计:鸟类的大王?“朝”意指什么?“百”是什么意思?

第二单元 绿水江南(总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少先队员采茶歌》

教学目标:

1、能用纯净、优美的声音演唱《少先队员采茶歌》。

2、能积极地参与小组的活动,以合作的方式创编几个舞蹈动作。教学重、难点:创编舞蹈动作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

1、注意第一小节五度音程的音准。要具有跳跃感。

2、注意第二小节圆滑线的唱法。要唱得连贯、柔和,和跳跃的形成对比。

3、注意第三小节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

4、第二乐段第一乐句可按顿音的唱法演唱,要唱得短促、有均匀的节奏感,好象是有节奏的采茶动作一样。

5、后一个乐句第三小节的八分休止符要唱得短而轻,并要做到声断气连,使歌声既分开又连贯,寄托着少先队员热爱茶山的情感。

6、唱时要注意乐句的分句,可引导学生划分乐句,做到正确地换气。

(二)欣赏有关采茶的音乐作品。

1、器乐合奏《采茶扑蝶》

2、广西民歌《采茶歌》

(三)创编采茶的舞蹈动作 板书设计: 纯净、优美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童声合唱《西湖春晓》

2、了解与西湖相关的音乐和文化知识。教学目标:

1、随音乐的节拍轻轻晃动身体。

2、感受合唱的声音效果。

3、了解赞美西湖的诗歌,如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等。

教学重、难点:感受合唱的声音效果。教学过程:

(一)了解西湖的美景

1、播放有关西湖的录象片,简要介绍有关西湖的传说。

2、有学生介绍自己搜集的有关西湖的文字、图片资料。

(二)欣赏歌曲《西湖春晓》

1、第一遍:听一听歌中唱了什么?

2、在歌曲的背景音乐中朗读歌词。

3、第二遍:随音乐轻轻晃动身体,感受八六拍音乐的韵律。

4、第四遍:歌曲是齐唱还是合唱?感受合唱的声音效果。

(三)补充欣赏描写西湖的古诗及为古诗谱写的歌曲。

1、朗读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

2、朗读扬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四)板书设计: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五)课后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民乐合奏《江南好》 教学目标:

1、感受民乐合奏《江南好》优美而又欢快的情绪和竹笛清脆明亮的音色。

2、分辨《江南好》的乐曲结构。

3、知识拓展,了解与江南相关的音乐和文化艺术作品。教学重、难点:分辨《江南好》的乐曲结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欣赏:

a)初听《江南好》

b)师:听完这首乐曲,你想说些什么?(生:小桥流水人家、烟雨蒙蒙、小舟摇曳、渔歌飘响、山清水秀„„)

c)师:刚才我们欣赏的乐曲是《江南好》。这首乐曲,是根据江南丝竹八大名曲之一《欢乐歌》改编而成。旋律明快流畅,不仅描写了江南优美的景色,更有江南人民的纯朴、豪放,他们载歌载舞表达对幸福生活的感受。我们再次来欣赏乐曲《江南好》感受江南美景,请同学们思考乐曲分为几部分?

d)复听音乐(生:乐曲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优美、第二部分欢快)

2、分段复听

3、完整欣赏乐曲《江南好》

三、知识拓展

师:通过刚才的欣赏,我们已经知道江南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创作了许多艺术作品来赞美江南。同学们能够说一说么?

1、咏江南 课件展示诗词两首。

读一读:组织学生一起朗读。《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2、看江南

(1)小桥 流水 人家

(课件展示江南的风光,民居)看一看:

选择的照片是江南的桥,江南的民居,江南的小巷,江南的河流等,突出了“小桥、流水、人家”的生动场景,从每张照片反映的不同景象引导学生体会江南的美。谈一谈:对江南建筑的感受。

(2)苏州园林

说一说:身边的园林景色。

3、唱江南

4、舞江南

5、画江南

6、课后小结:

第三单元 五十六朵花(总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唱电影《刘三姐》插曲《唱山歌》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电影《刘三姐》插曲《唱山歌》,感受壮族民歌风格特点。

2、简单了解电影《刘三姐》的故事梗概。

3、了解壮族的风俗歌会“歌圩”。

4、教育学生弘扬祖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教学重、难点:

1、用优美、委婉的歌声演唱歌曲《唱山歌》,感受壮族民歌风格特点。

2、歌中一字多音唱词的准确、优美、委婉。

教具准备:光盘、歌片、录音机、卡片(节奏火车、歌圩)、视唱卡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教师放《小螺号》音乐,师生律动表演进教室,相互问好。

二、创设情境,了解故事,激发情趣

三、板书设计:中速、优美地、婉转地、委婉动听地、甜美柔和地。

四、课后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侗族大歌《小山羊》

2、欣赏琵琶独奏曲《天山之春》 教学目标:

1、知道《小山羊》是侗族民歌,《天山之春》的旋律取材于维吾尔族民间音乐,并感受其风格。

2、熟悉两个作品的旋律,并能随音乐哼唱。

3、知道中华民族乐器琵琶,并能听辩其音色。教学重、难点:熟悉两个作品的旋律,并能随音乐哼唱。教学过程:

1、激发兴趣,导入《小山羊》的听赏。

2、初听作品,组织简短的讨论。

3、第二次听赏作品,引导学生重点关注歌曲第一部分的旋律,聆听第二部分两个声部的变化。

4、组织学生分别哼唱《小山羊》两个声部的曲谱后,再播放范唱,让学生随录音哼唱。

5、组织学生简短讨论。

6、巧设“话题”,转移欣赏内容。

7、板书曲名及简谱后,播放录音《天山之春》

8、组织简短讨论。引导学生就“音乐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这个话题

9、再次欣赏《天山之春》。为加强学生随音乐轻声哼唱旋律或模仿琵琶演奏进行听赏。

10、板书设计:曲名及简谱

11、课后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久不唱歌忘记歌》。

2、即兴创编。

教学目标:

1、能基本正确而流畅地演唱《久不唱歌忘记歌》,并知道该作品是贵州布依族民歌。

2、能体会歌词中衬词对情趣表现的作用,并能以风趣的演唱进行表现。

3、主动参与创编实践,并能作出简单的填词创编或欣赏别人作出的有价值的创编。

教学重、难点:

1、简单的填词。

2、欣赏别人作出的有价值的创编。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2、出示大歌篇,聆听歌曲范唱。

3、组织简单的讨论。

4、介绍《久不唱歌忘记歌》的相关背景与布依族人文风情。

5、引导学生关注录音范唱后,听取学生的评述。

6、指导学生练习衬词的朗读和演唱。

7、完整演唱及多种形式的练唱。

8、引导学生按曲调即兴填词。

9、个人表现与小组合作表现。

10、学生公认的好的填词给予表扬,通过板书,组织全体演唱。

11、板书设计:久不唱歌忘记歌 乐观 风趣

12、课后小结

第四单元 学戏剧(总六课时)

教学内容:走进京剧大世界

教学目标:通过欣赏使学生初步了解国粹京剧的基础知识,并通过对唱念做打的模仿充分体验京剧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对京剧传统戏曲艺术的自豪之感和热爱之情,宏扬中国传统艺术。教学重、难点:模仿京剧的唱念做打

教学过程:

一、随京剧武场音乐进教室。

二、导入新课。

三、京剧的形成。

四、京剧四大行当的介绍。

1、媒体演示,教师讲解。

2、请学生表演。

3、师拿出京锣伴奏,四位学生分别着生、旦、净、丑的服装依次出场表演、造型。

4、请学生分辨角色,教师还可以为生角加上假胡须,以分辨老生与小生。

五、介绍四大功夫,即京剧的表演形式。

1、师讲解。

2、请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3、欣赏《华容道》片段,请生分辨四大功夫。

4、师: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个很精彩的故事《华容道》,在这个片段里就包括了这四大功夫,我们一边来欣赏演员的精彩演出,一边分辨这四大功夫,(简单介绍《华容道》)。生观看录象,并请生做票友,在精彩的地方鼓掌、喝彩。

教师做适当的旁白介绍。

5、请生学一学打斗的动作,形式多样的参与。

1)请一生出来,并用京剧的旁白邀请另一位同学,其他的学生还是做票友,营造气氛。

2)请女生出来表演花旦。

3)请生表演翻跟斗,侧手翻、耍大旗等动作。

4)请多位同学表演跑龙套的动作,教师京锣伴奏。

5)了解旦角的唱腔,并能分辨花旦与老旦的区别。

六、介绍京剧的发展,激发学生对京剧的自豪感。

师:京剧虽然已经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但是它却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的发展。在现代,京剧除了古装的传统戏以外,还编了许多现代戏,象著名的《红灯记》、《沙家滨》、《智取威虎山》等,但它们的唱腔并没有变。因此京剧被外国人称为东方歌剧,还有的被改编成歌曲的演唱形式,很受大家欢迎,象《唱脸谱》、《我是中国人》等,已传唱大江南北。在座的同学如有兴趣,可在课外多听,多看,多学,为宏扬我国传统的京剧艺术出一份力。

七、总结本课

1、媒体出示板书。

2、以提问的方式总结。

八、下课。

1、用京剧念白作师生告别。

2、用京剧武场音乐做跑龙套动作出教室。

九、板书设计:花旦:细、娇柔。老旦:粗、厚实。

十、课后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生旦净末丑荟精粹》

教学目标:通过学生小组学习的方式,了解京剧行当的分类以及表演的特点。欣赏《生旦净末丑荟精粹》,进一步准确把握各行当演唱特点;通过欣赏、模唱感受体验京剧艺术的深厚文化底蕴。

教学重、难点:准确把握各行当演唱特点。教学过程:

1、导入:播放课件《走进京剧大世界》

2、专题学习:《走进京剧大世界》——京剧行当

(1)学生分成若干个组,利用教师提供的网页或书籍作为学习的工具。

(2)以小组为单位,学生研究、了解一个行当的分类以及演唱特点。

3、分小组介绍学习研究成果。(1)学生介绍:行当的含义。

(2)学生介绍:生行是京剧中重要的一行,扮演所有的男性角色,由于年龄、性格、表演(3)教师导学:(4)学生介绍旦行:

扮演不同年龄、身份、性格的女性角色。根据年龄、身份、性格的不同可分为成青衣、老旦、武旦、刀马旦等。(5)教师导学:

欣赏《钓金龟》和《卖水》中数板凳段落。(6)学生介绍净行(7)教师导学:

欣赏《斩美案》选段《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8)学生介绍(9)教师导学:

欣赏《膏药章》选段《报药名》

6、拓展作业: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京剧行当,了解各行当的特点。课下我们继续收集资料了解京剧的著名演员以及他们演唱的曲目。

7、板书设计:老生 小生 武生 娃娃生

8、课后小结

第五单元 环球采风(总四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木瓜恰恰恰》

2、为歌曲设计打击乐器伴奏。、教学目标:

1、用热情、欢快的声音演唱《木瓜恰恰恰》

2、了解一些“叫卖”的艺术形式。教学重、难点:用较长的气息来歌唱。教学过程:

(一)学唱歌曲《木瓜恰恰恰》

1、创设“叫卖”的场景。讨论用什么样的形式卖东西?引出叫卖的歌曲。

2、欣赏台湾歌曲《卖汤圆》和印度尼西亚歌曲《木瓜恰恰恰》。

3、学唱歌曲《木瓜恰恰恰》。在演唱第二乐段连续切分节奏时要注意用较长的气息来歌唱。

4、为歌曲设计打击乐器伴奏。

(二)表现歌曲

1、分小组讨论设计“叫卖”的形式。如卖什么东西?怎样吆喝?演唱什么歌曲等?(除《木瓜恰恰恰》外,还可有台湾歌曲《卖汤圆》、墨西哥的《卖玉米饼》。教师可提供录音资料)

2、分小组表演汇报、评价。

3、板书设计:木瓜恰恰恰 卖汤圆 卖玉米饼

4、课后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尼罗河主题曲》

教学目标

1、欣赏人声与电子合成器《尼罗河主题曲》。

2、与埃及、尼罗河有关的音乐文化知识。

教学过程:

(一)欣赏人声与电子合成器《尼罗河主题曲》

1、听用常规乐器和电子合成器演奏的两段音乐,分辨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2、简介电子合成器。

3、第一遍欣赏人声与电子合成器《尼罗河主题曲》,有什么感受?

4、哼唱主题A。

5、第二遍欣赏全曲,进一步记忆主题A旋律。

(二)了解有关埃及和尼罗河的音乐文化知识。

1、由教师或学生介绍有关埃及或尼罗河的知识

2、欣赏埃及的民间音乐。

(三)第三遍欣赏全曲,启发学生谈谈欣赏了乐曲后体会。

(四)板书设计:尼罗河主题曲

(五)课后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红蜻蜓》。

2、欣赏日本民歌《樱花》《拉网小调》

教学目标:

1、运用均匀的气息合唱《红蜻蜓》。

2、画出歌曲的旋律线,根据旋律线的起伏为歌曲设计力度变化演唱歌曲。

3、了解一些日本的代表音乐作品。

教学重、难点:学唱二声部歌谱

教学过程:

(一)学唱歌曲《红蜻蜓》

1、导语:简介日本。

2、欣赏或范唱歌曲《红蜻蜓》。

3、学唱二声部歌谱。

4、练习均匀的气息:每人准备一张纸条,放在嘴边,轻轻地吹纸条,使纸条保持一样的高度。

5、学唱二声部歌词。

(二)表现歌曲

1、画出歌曲的旋律线,根据旋律线的起伏为歌曲设计力度变化演唱歌曲。

2、为歌曲的三段歌词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如领唱、用哼鸣伴唱、合唱等。

(三)了解其他的日本民歌

教师播放录音或由教师、学生演唱熟悉的其他日本民歌。如《樱花》《拉网小调》等。

(四)板书设计:《樱花》《拉网小调》

(五)课后小结: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乐曲《火车咔咔咔》并用口风琴或竖笛演奏第1—17小节旋律。

2、创编节奏为《火车咔咔咔》伴奏。

教学目标:

1、感受《火车咔咔咔》的欢快情绪。

2、用口风琴或竖笛演奏第1—17小节旋律。

3、了解马林巴,并熟悉它的音色。

教学重、难点:乐器演奏、用节奏乐器伴奏、创编舞蹈或律动动作。教学过程:

(一)欣赏乐曲《火车咔咔咔》

(二)用节奏乐器为第1—17小节旋律伴奏

(三)表现音乐

(四)板书设计:火车咔咔咔

(五)课后小结

第六单元 中国功夫(总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中国功夫》

教学目标:

1、通过申奥短片的播放,使学生了解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及在全世界的影响,它代表华夏子孙自强不息的顽强精神。

2、通过歌曲的学唱,懂得中华武术魂,懂得做人也是“外练:强身健体,内练:一身正气”。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歌唱。

3、了解旋律的压缩在音乐中的作用。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播放北京申办2008奥运会的纪录片,定格在成龙表演功夫一幕。

二、歌曲新授

教师介绍歌曲节奏的变化与旋律的压缩使音乐的情绪发生变化。学生视唱两段不同的曲谱,打节奏。唱曲谱后再唱歌词。师:最后一段中,“东方一条龙”指的是我们的伟大祖国;“儿女似英雄”说的是我们炎黄子孙都是英雄;“天高地远八面风”,说的是我们祖国幅员辽阔;“中华有神功”,说的便是我们祖国的武术了。大家再来完整地把歌曲演唱一次好吗? 生:好。

学生演唱全曲。

三、欣赏民乐《武术》

四、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少林少林》

2、欣赏《男儿当自强》

教学目标:更好的感受中华武术的精神。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上节课学唱的歌曲

三、欣赏《少林少林》

谈谈你所知道的少林寺的故事。

四、感受与表现

五、小结

师:同学们,中国的武术博大精深,但是只靠武术兴国可以吗?还要靠科技兴国,所以希望大家好好学习,为祖国的强大、美好而奋斗!

第七单元 小小音乐剧(总五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讲述《东郭先生》的故事;安排角色。

教学重点:初步感受音乐剧的主题音调,为演唱打下基础。教学难点:创编对话、选配音乐、表演。教学目标:了解故事内容,为表演打下基础。教学准备:选配音乐剧中主题音乐的伴奏。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学生讲故事

三、教师唱故事

四、安排音乐剧中的角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排练第一幕

师总结:这几个同学选择的乐器都很适合表现毛驴行走,那我们现在就来表现一下吧!教师操作:邀请扮演毛驴和东郭先生的同学上台,和用打击乐器伴奏的同学一起表演。学生活动:

师总结:大家说得都不错。东郭先生在途中遇见了狼,现在我们把《途中遇狼》这一幕完整地表现一下。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创编及表演第二幕及第三幕。

教学目标:创编对话、学习歌曲,表现第二幕的内容。教学重点:学唱故事内容,并能够有感情地进行表演。教学难点:选配音响。

教学用具:打击乐器、录音磁带等。教学过程:

一、导入

阶段目标:承上启下,引入第二幕。

师:上次我们讲到,狼求东郭先生救救它,听了狼的甜言蜜语东郭先生动了恻隐之心。于是他就把老狼藏了起来。(播放课件)

二、排演第二幕

1、学唱第二幕曲调①。

师:我们一起来唱一唱,老师唱领唱,大家一起来合。师活动:演唱“领”的部分。用眼睛和学生交流。(学唱两遍,指导学生最后一小节的变化。)

2、创编东郭先生与猎人的对话。

3、《放出老狼》(齐唱和表演)。

三、排演第三幕

1、演唱歌曲。

2、创编对话。

3、《仓惶逃命》。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完整地表演小小音乐剧《东郭先生》。

教学目标: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自行表演小小音乐剧。教学重点:能够自然地表演出四幕音乐剧《东郭先生》。教学难点:设计故事的结尾。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排练第四幕

三、完整地表演音乐剧的第四幕

四、教师小结

师:今天同学们通过合作,自己学会了第四幕的歌曲,并为故事编排了结尾,下节课我们就完整地表演这个音乐剧。同学们,我们下次再见!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排演音乐剧《东郭先生》第四幕。教学目标:演出第四幕,创编结尾。

教学重点:能够自然地表演出音乐剧《东郭先生》第四幕。教学难点:幕与幕之间的衔接,以及表演时的表现力。教学过程:

准备工作:演员带好道具在大幕的两侧站好,伴奏的同学拿好乐器。场景:两个同学扮演大树,两个同学扮演房子,双手交叉搭好。教师为学生钢琴伴奏。

主持人:由叙述者为大家主持。第一幕:

教师开始伴奏,学生演唱第二幕的歌。教师领唱,全体学生齐唱。唱完后教师播放《彼得与狼》片段。

猎人急急忙忙地跑过来问:老先生,您看没看见一只狼从这里跑过去? 东郭先生:我没有看见(边说边坐在口袋上)。猎人问:您的袋子里装的是什么东西? 东郭先生紧张地说:是书,都是书。

叙述者:猎人看看远方,向树林深处走去。

教师弹奏《放出老狼》的音乐,学生高兴地齐唱。东郭先生:得意洋洋地看着袋子,晃着头。第三幕:

叙述者:猎人走后,东郭先生把狼放出了布袋,狼出来以后,看见东郭先生白白胖胖的,顿时起了杀心。

教师伴奏,学生一起演唱《狼起杀心》这一段。东郭先生说:猎人走了,你出来吧。狼恶狠狠地说:你这个老头,把我放在袋子里这么长时间,分明就是要憋死我。我现在饿了,你要给我找吃的!

东郭先生慢慢地说:我哪有什么吃的啊„„

狼露出狰狞的面容:那你就好人做到底,让我把你吃了吧!

东郭先生吓得抱头鼠窜(东郭先生四下乱跑,狼在后面不停地追)。学生活动:一起演唱《仓惶逃命》。东郭先生领唱,所有同学齐唱。拿打击乐器的同学为歌曲伴奏。

第八单元 花的旋律(总四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茉莉花》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唱歌曲,使学生更加热爱我们的民间音乐和民歌。

2、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的能力。

3、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艺术观。教学重点:歌曲学唱 教学难点:有感情的歌唱

教学方法:听唱法、欣赏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1、老师唱一首歌曲,同学们听一听是什么体裁的歌曲?《沂蒙山小调》(民歌)教师:对,民歌。中国的民歌和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一样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浩如烟海的民歌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是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今天请大家欣赏几首民歌。

2、民歌的题材有几种?(课件)

同学们,今天给你们带来了几首歌曲,你听一听都是属于什么体裁?

放录音或者范唱(1)《太阳出来喜洋洋》(2)《放马山歌》(3)《川江船夫号子》(4)《无锡景》 学生回答。

3、板书:

民歌的体裁: 山歌、小调、劳动号子

4、听一听这是什么地方的民歌?(放录音)《茉莉花》 江苏民歌 茉莉花

三、歌曲学唱

1、听录音——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选择:(课件)A、欢快活跃 B、亲切抒情

2、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

A、婉转细腻柔美

B、粗犷豪放抒情

3、歌曲表现了青年姑娘什么样的心理状态? 歌曲表面上是在表现年轻姑娘既想摘花又怕挨骂的天真神态,实质上是在表现青年男女之间的纯洁感情。

4、歌曲教唱

随录音轻声跟唱2—3遍。划拍唱——难点纠正:

把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容易出现的错误纠正过来。并告诉学生一字多音是江南民歌的一个特点。

5、放开声音唱一唱。

6、完整有感情的演唱。

四、欣赏(课件)

1、《茉莉花》者首民歌流传于全国各地,奇歌词基本相同或者大同小异,旋律上既有相同的因素,有其独特的地方特色,从而鲜明的表现了民歌的变异性。还有的把它改变成了器乐曲。

2、创编动作

请同学们自己为歌曲编动作

3、欣赏不同地域的《茉莉花》

山西民歌《茉莉花》 苏南民歌《茉莉花》 河北民歌《茉莉花》

4、唱唱歌曲,并表演动作。

五、欣赏各种形式的《茉莉花》

《茉莉花》在中国民歌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中华民族乐团出访欧洲时,曾经在世界顶尖级的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了具有代表性的中华民族音乐,其中就有《茉莉花》,很受当地观众的喜欢。由此可见,《茉莉花》的魅力。

1、电子琴曲《茉莉花》

2、古筝曲《茉莉花》

3、萨克斯独奏《茉莉花》

六、小结:

虽然音乐形式不同,但是他们都演绎这同一个主题:那就是江南水乡的秀美、茉莉花的芬芳和中国民歌的持久的魅力。让我们在一次完整的演唱歌曲,用心领取体会这首《茉莉花》淡淡的幽香吧。

七、齐唱歌曲,下课。

八、板书设计

优美芬芳的《茉莉花》 江苏民歌

亲切抒情 婉转柔美细腻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雪绒花》

教学目标:对所学歌曲及相关电影《音乐之声》产生兴趣,扩大音乐视野。教学重点、难点:“前半拍休止、后半拍起唱”节奏的掌握。教学准备:VCD光盘、歌曲挂谱、打击乐器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唱《多来米》(从B段的第二段开始放VCD)进教室,师生问好。

二、导入:进教室时同学们唱的是什么歌?你喜欢这首歌吗?我们完整地演唱一次好吗?全体起立边唱边做动作。你知道这首歌的来历吗?(美国电影《音乐之声》插曲)《音乐之声》这部电影里还有一首比《多来米》更受欢迎的歌曲,那就是《雪绒花》(出示歌单)。想听《音乐之声》和《雪绒花》的故事吗? 讲故事:《音乐之声》的故事

三、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后学生谈对歌曲的感受:听了这个故事,想不想听老师唱唱这首歌?(师边弹边唱)你知道“雪绒花”代表什么吗?歌曲通过对“雪花”的赞美,表达了什么?(表达了上校渴望幸福、安宁的生活和对自己祖国的热爱。)

2、听琴默唱,找出歌曲的特点和难点。(分析特点,练习难点,并正音。)

3、划拍跟琴轻声唱词。唱不好的地方重点练练。

4、完整地将歌词唱一遍,师边弹边唱。

5、歌曲分析,艺术处理。慢速三拍子节奏的运用对歌曲的形象起到了什么作用? 先学生自己说,然后教师小结:让我们好像看到了晶莹的雪花在天空中飞舞。歌曲通过对“雪花”的赞美,表达了人们渴望幸福、安宁的生活。抒发了演唱者对自己祖国的热爱。前两句用轻声唱,从第三句开始力度应加强一些。

6、把自己当成影片中的上校,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五、课堂小结:通过一堂课的学习,这首来自美国电影《音乐之声》的插曲《雪绒花》已经成了我们班每一个同学的好朋友,老师有件很遗憾的事:我至今没有看过《音乐之声》这部电影,不知同学们是否愿意利用网上资源帮老师查找有关《音乐之声》的更多资料,让我对这部电影有更多的了解。外国电影《音乐之声》。我相信同学一定不会让老师失望,对不对?!

六、下课:在《雪绒花》歌声中(师放VCD)离开教室。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樱花》

2、活动《百花园》

教学目标:了解一些歌颂花的歌曲,欣赏赞扬花的作品。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欣赏歌曲《樱花》

师:樱花是日本的国花,每到三月竞相开放。乐曲《樱花》是根据日本同名歌曲改编的,乐曲表现了人们结伴同行、踏春赏花的愉快心情。我们一齐来唱一唱这首歌。

2、活动:

(1)播放几首有关于花的歌曲。

(2)课本上的几首歌曲请同学们来唱一唱。

(3)许多国家都有自己的国花,在课本上将它们用线连一连。(4)你还知道那些赞美花的艺术作品,说一说。例:课本上《卜算子.咏梅》

三、小结:

第五篇: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 一 课 手 挽 手

教 学 内 容: 学唱《拍手拍手》;《阳光牵着我的手》;聆听《祝你快乐》。《彩桥架到台湾岛》。重音记号“>” 教 学 目 标 1.“阳光牵着我的手”,大家“拍手拍手”,我们衷心祝贺“祝你快乐”,向“海峡两岸小朋友”问声好。人们的友情传递、表达,莫过于音乐。本课四首作品都是集中反映了这一主题,让我们在音乐的熏陶下歌唱团结、友谊,发扬文明新风。

2.在聆听《祝你快乐》乐曲及《彩桥架到台湾岛》歌曲的感悟中,分别编创集体舞与现代舞进行表演。

3.在表演《阳光牵着我的手》、《拍手拍手》实践中,学习二声部唱与奏,使音乐表现更为和谐丰满。

4.掌握重音记号“>”,使其在音乐表现中强化感染力。

第 一 课 时

教学内容 学唱《拍手拍手》;

音乐知识:重音记号“>”及练习。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曲入室,师生问候。

二、《拍手拍手》。

1.设问:什么场合会出现掌声? 掌声能表达什么情感? 2.聆听歌曲《拍手拍手》范唱。

设问:歌曲有什么特征?(以拍手掌声穿插在歌曲中间。)

3.再听一次范唱。听一听歌曲有几部分组成?(二部分:齐唱部分与合唱部分。)4.学唱第一部分:

(1)听第一部分曲调范唱。

设问:这部分曲调有什么规律?有没有基本相同的曲调?(每句的开始都是附点八分音符;第一、第三句基本相同。)

(2)学唱第一部分曲调: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与纠正,注意八度大跳的音准。

(3)齐唱第一部分曲调,在间奏处加入拍手(××)。5.学唱第二部分:

(1)奏一奏、听一听、唱一唱:(竖笛)(2)听第二部分曲调范唱。

(3)在教师指导下学唱第二声部曲调。(把全班学生分为二个声部学唱。学唱时开始可以放慢速度,当音准、节奏有把握时逐步恢复速度。)(4)这句有困难时,可以改为以降低难度。(5)加入重音记号,加入拍手,唱好第二部分的曲调。6.完整地、欢快热情地唱好全歌曲调(注意二声部和谐)。7.填入歌调,有感情地演唱。

8.设问:歌曲间奏处除按曲谱上节奏拍手外还可作怎样的节奏变化? 9.加入打击乐器伴奏表演,使歌曲的气氛更为热烈。10.小结:我们大家手挽手,发扬文明新风。

三、音乐知识:重音记号

1.认识重音记号“>”:标记在音符的上方,表示该音要唱得加强、加重。2.结合歌曲《拍手拍手》的实践,掌握重音记号。(1)找出歌曲中的重音记号。

(2)对比实践:用重音记号与没有重音记号进行试唱实践对比。从实践中掌握重音记号的唱法及其作用。

第 二 课 时

教学内容:聆听《祝你快乐》;《彩桥架到台湾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曲入室,师生问候。

三、欣赏《祝你快乐》

1.聆听乐曲。

设问:这首歌曲给你什么感受?

2.再细听乐曲。

请你合着乐曲轻轻拍手或敲击打击乐。

当你听到音乐(情绪)变化时,就变换另一种形式或停止拍击;在听到相同的音乐再现时,用相同的方法再次拍击,以示乐曲的分段及结构。

3.讨论演奏该曲的形式及乐器。

合奏、铜管乐合奏,指导学生观看教材中的演奏图。

4.边看教材中的图形谱及其歌词,边跟音乐哼唱(如有条件,最好展示歌曲曲谱)。

5.再深入讨论乐曲的情绪(包括乐曲分段的情绪),并根据三段不同的情绪,设计集体舞动作。

6.合着乐曲声,试跳集体舞,并群策群力进行修改。7.完整地合着乐曲边跳边唱。

8.小结:我们互相祝贺快乐,装点江山,献给祖国。

四、聆听《彩桥架到台湾岛》

1.聆听歌曲:听读歌曲所表达的内容。

设问:“彩桥”是什么桥,是不是真正的桥?彩桥为什么要架到台湾岛? 2.细听歌曲,讨论上述问题。3.看着歌词合着歌曲录音哼唱。

4.师生讨论这首歌曲的主题思想是什么?(海峡两岸小朋友盼祖国统一,„„)5.学唱 “海峡两岸小朋友,站在桥上问声好”。

6.设问:用相隔一小节轮唱形式演唱,表达什么样的情绪(两岸小朋友争先恐后地问好,急切地盼望祖国统一,象征全国小朋友的团结与友谊„„)7.用热烈的情绪,表演这一片段。

8.合着音乐,自由地即兴地用现代舞动作表现,把热烈的气氛推向高潮。9.小结:海峡两岸小朋友手拉手,为争取祖国早日统一共同奋斗。

第 三 课 时

教学内容:学唱《阳光牵着我的手》。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曲入室,师生问候。

二、《阳光牵着我的手》

1.欣赏歌曲范唱:了解歌曲内容与情绪。

2.再听范唱。

设问:“阳光”的含义是什么?

3.看谱听教师范唱第一乐段曲调。设问:哪一句基本相同,哪一句基本相似? 4.学生自学第一乐段曲调。教师巡视、个别指导读谱能力较差的学生。

(1)重点指导唱好一句。

(2)同座学生相互唱曲调,交流自学成果,相互纠正。(3)全班齐唱第一乐段。

5.学唱第二乐段。全班分成两部分,各唱一个声部。教师分别范唱二声部的曲调。(1)各声部学生自学自己声部的曲调,教师巡视指导,重点指导第二声部。(2)唱平行三度的二声部音列:(3)重点练习两个乐句:

(4)唱好第二乐段二声部曲调,注意音准与和谐。6.以稍快的速度、热烈的情绪唱好全曲。7.填入歌词(合唱部分学生分声部唱一次)。

(1)学生唱第一声部,教师唱第二声部,要求相互都能倾听。

(2)听伴奏带或教师伴奏(教师的伴奏必需是不带旋律的伴奏)学生学唱第二声部。(3)教师唱第一声部,学生唱第二声部。(4)学生二声部曲调合唱。

(5)竖笛基础较好的班级,二声部各用一、二支竖笛辅之。(6)班级基础较差的,可以降低难度。第一乐句单声部,第二、三乐句二声部。8.设问:“阳光”、“太阳”的含义是什么? 如何理解“阳光牵着我的手”?师生讨论。9.充满活力地唱好歌曲。

10.小结:大家手挽手,团结友谊朝前走。

第 二 课 跳 起 来

教 学 目 标 1.音乐与舞蹈原本是一家。感受三首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的舞蹈音乐,体验其不同的风格特征,拓展我们的视野。

2.表演《我和提琴》,了解挪威人民的风格。在学唱《我和提琴》过程中掌握3/8拍的特点及学习找出曲调中的重复乐句,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曲式打下基础。

3.在学唱新疆民歌《跳吧,跳吧》后,即兴编创舞蹈使歌舞一体。

4.继续学吹竖

第 一 课 时

教学内容:聆听《马刀舞》、《小步舞曲》;学唱《我和提琴》(一)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曲入室,师生问候。

二、新课

聆听《马刀舞》

1.设问:谁见过骑着马挥舞大刀打仗的场景?(电视剧、电影„„)

2.欣赏管弦乐《马刀舞》,这是前苏联作曲家哈恰图良创作的一首乐曲。设问:乐曲描绘了怎样的场景? 3.师生讨论:自己根据乐曲所想像的场面发表各自的见解。(粗略的)4.细细聆听:能否把各段音乐所描绘的场景,再叙述得细致些?如引子部分有什么特点,第一部分是怎样的场面?中间一段又是怎样?„„ 5.把你们想像的场景,用动作跟随音乐表演出来。

聆听《小步舞曲》

1.谈话:《马刀舞》表现的是战争的场面;现在你听听又表现怎样的情景——初听乐曲。2.师生交流所听乐曲的印象。

3.再欣赏乐曲,教师作简要介绍:

(1)介绍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与作曲家巴赫。(2)典雅的宫廷小步舞曲。

4.如能放一段录像(宫廷小步舞曲场面),配合乐曲,效果一定更佳(再次聆听)。5.“舞曲”体裁说明。6.小结:这两首舞蹈音乐,描绘两个时代背景,两种风格特征。请回家收集本地区的舞曲,我们将在下节课交流。

第 二 课 时

教学内容:学唱《我和提琴》(二);竖笛吹奏练习。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曲入室,师生问候。

二、新课

1.学唱歌曲《我和提琴》曲调。

(1)看谱听教师范唱曲调,找出基本重复的乐句。(2)根据3/4拍的含义,启发学生讲3/8拍的含义。

设问:3/4拍与3/8拍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在哪里?从分析对比中理解3/8拍。

(3)学习3/8指挥图式,并用指挥图式自学曲调的第一、三、五乐句。教师指导的重点是学习起拍及第三乐句的附点八分音符节奏。

(4)流畅地唱好曲调(强弱弱节奏要鲜明,分句要清楚),用色块表示乐句的基本重复。2.学唱歌曲:

(1)再听范唱→第二次时学生轻声跟唱。(2)填上歌词。3.表演歌曲。

有感情地歌唱。请少数学生自选打击乐器伴奏,有舞蹈特长的学生即兴伴舞。4.将《平安夜》3/4拍改写成3/8拍。

音乐知识:3/8拍

1.拍号的含义:每小节几拍/以几分音符为一拍。2.复习2/

4、4/

4、3/4拍的强弱规律及其指挥图式。3.从3/4引入3/8拍。

同样是三拍子,但由于单位时值(以几分音符为一拍)不同,产生不同拍号的三拍子。4.结合《我和提琴》的演唱,学习3/8拍。

5.通过把3/4拍《平安夜》改写成3/8拍,巩固这一音乐知识。学吹竖笛

1.复习“5 6 7”五音指法及乐曲《划小船》[见四(上)第七课教材]。2.跟我学:

(1)按本教材中的谱例,由教师示范,学生跟学,吹好“5 6 7”三音。(2)教师任意在“5 6 7”五音内变节奏变音型,让学生跟着学吹。(3)分小组由学生轮流任小老师,即兴吹奏五音,其他学生跟着学吹。3.练习吹奏二声部长音[教材(一)谱例],注意声音平稳持续、二声部和谐。4.吹奏乐曲《掀起你的盖头来》:(1)教师示范。

(2)全体学吹。吹奏要注意曲调的流畅,注意十六分音符及附点音符节奏。(3)在熟练的前提下,可请一部分同学以新疆舞的动作表演“竖笛与新疆舞”。

第 三 课 时

教学内容:聆听《新疆舞曲》(第二号);学唱《跳吧,跳吧》;本地区舞曲交流。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曲入室,师生问候。

二、新课

聆听《新疆舞曲(第二号)》

1.谈话导入:新疆各兄弟民族都能歌善舞,我们大家来唱唱《娃哈哈》,边唱边跳。2.我们来听一首钢琴独奏曲,听听乐曲的风格是哪一个地区的少数民族风格音乐?为什么? ——欣赏乐曲。

3.学生讨论——新疆风格的音乐——伴奏的音型具有新疆节奏的风格。4.再欣赏一遍。

设问:钢琴中的伴奏音型节奏是模仿新疆少数民族中哪件民族乐器? 5.学生讨论——手鼓。

6.全体学生轻轻地模仿手鼓的节奏:,为钢琴独奏伴奏。7.小结:这是一首反映新疆人民载歌载舞的欢乐场面音乐。表演《跳吧,跳吧》

1.图片导入:出示新疆儿童歌舞的图片。

设问:图中儿童是哪个少数民族的?他们在做什么? 2.介绍一首短小精悍的新疆塔塔尔族民歌,仅仅两句,但非常欢快,听两遍就能唱,一唱就能记住,唱了还想跳。不信你试试——欣赏歌曲范唱。3.大家说说歌曲的内容与情绪? 4.范唱曲调,大家看着歌谱。

设问:这个短曲中有哪两个主要音?这两个主要音是怎样行进的? 5.师生讨论。

答案:一个“2”(re)一个“5”(sol)。

教师提示:我们学过上行、下行,那么re与sol行进的方向是怎样的呢?——平行。6.放慢速度,划着2/4拍指挥图式,每人自选一句即第1-4小节或第5-8小节,有困难举手,老师过来教。唱会了就停止划拍指挥动作,说明你会了。7.请自学第1-4小节的同学站起来,我们进行二句接唱。8.交换自学另一句→交换接唱→齐唱(按原速要求)。9.填入歌词歌唱(教师分别用四种节奏型手鼓伴奏),请同学们在练唱中选择伴奏型。

10.表演《跳吧,跳吧》,请学生自由选择打击乐器,有舞蹈特长的学生合着歌声即兴舞蹈。(根据学生的兴趣及时间的可能,可以表演数次,让更多学生参与,体验新疆地区载歌载舞的风格。)11.小结:音乐与舞蹈一体给人们带来美好的享受。12.结合本地区舞曲跳一跳、唱一唱,进行相互交流。

第 三 课 家 乡 美

教 学 目 标 1.从聆听《故乡是北京》(北京)、《东方明珠》(上海)、《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海南),演唱《大雁湖》(内蒙古)、《杨柳青》(江苏)五首作品中,感受祖国大地从北到南有代表性的五个省市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进一步激发我们对家乡的赞美和热爱。

2.从聆听上述三首作品中懂得独唱、合唱的演唱形式及其表现力。

3.从演唱上述两首民歌中,了解北南两地民歌音调的风格,以及改编其拍号后所创造的另一种情趣,从而激发对民族民间音乐的情感,交流唱一首赞美自己家乡的歌并进行抄写记录。

第 一 课 时

教学内容:学唱《杨柳青》、《大雁湖》。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曲入室,师生问候。

二、新课

表演《杨柳青》

1.民歌往往用当地的地方语言来演唱更为亲切动听,因为民歌就是当地人民的口头音乐创作。《杨柳青》是江苏一带流传很广的民间小调,它里面的衬词就是当地的地方方言。歌曲表达了江苏人民对家乡的热爱。2.欣赏《杨柳青》的演唱。

设问:我们班上是否有江苏人。你听到过这首民歌吗?你能哼唱吗? 3.轻轻地跟着录音哼唱一次。

先把词单独练习念几遍,然后再跟录音哼唱。4.学唱曲调:

(1)可以分句学唱,但要注意乐句的完整性。(2)设问:曲调由哪几个音构成?(1 2 3 4 5 6)(3)第二乐句、第三乐句的附点八分音符要唱好。(4)设问:曲调中出现几次“ ”?在出现“ ”时,可以按节奏轻轻拍手。(5)完整地、欢快地唱全曲。5.学唱歌词:

(1)朗读歌词。按节奏读歌词,尤其是衬词要读得流畅。(2)把歌词填入曲调后歌唱,注意情绪与速度。

(3)如班上有江苏的学生,请他教大家方言,然后用方言演唱。6.表演歌曲:

(1)在“”处,两人用竖笛轻轻相碰三下,也可用木质的打击乐器打击三下。(2)选择打击乐器,编创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7.小结:江苏风格的民歌,江苏人民唱自己家乡的歌。

表演《大雁湖》 教学基本要求

1.直接切入:《杨柳青》是江南地区的民歌。现在我们要学北方内蒙古地区的民歌《大雁湖》,由于南北地区的不同,民歌风格也完全相同,2.欣赏《大雁湖》范唱。

设问:你能听出南北民歌的不同的风格吗?(南方曲调较平稳,北方曲调多大跳,„„)

3.朗读歌词,熟悉歌曲内容,激发学生对大西北的热爱。如果有内蒙古的学生请他谈谈家乡风光。

4.跟随录音哼唱歌曲数次,个别句子练唱。要注意乐句的完整性(4小节一句)。

5.在歌曲基本会唱的基础上学唱曲调(因为该歌的大量的切分节奏,学生不易掌握)。在学曲调时,拟用点谱法,学生跟着教师的指挥棒(教棒)点谱学唱。能唱准即可(为以后学习切分节奏作感性铺垫)。

6.把2/4拍改编成3/4拍:

(1)各组讨论自编,也可自由结合自编。

(2)交流自己的改编创作,选出一、二首改编较流畅的曲调,把歌词填入。(3)按顺序唱歌。

7.小结:把民歌作改编创作,又是另一种乐趣

第 二 课 时

教学内容 聆听《故乡是北京》、《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曲入室,师生问候。

二、新课

聆听《故乡是北京》

1.歌曲的体裁导入:歌曲的种类很多,有艺术歌曲、群众歌曲、少儿歌曲„„现在请你听这首是属哪一类?——欣赏《故乡是北京》——戏歌。它是以戏曲的素材写成的歌,听起来别有风味。2.再听一遍:作品与本课主题的联系。设问:为什么主人翁到过许多名城,“静静地想一想,我还是最爱我的北京”?歌曲是怎样表达对家乡的爱?(从演唱的体裁“戏歌”及其歌词内容上对家乡的赞美,来表达对故乡的情。)3.复听歌曲:请大家从演唱的形式来品味作品的意境。设问:歌曲演唱的形式?为什么采用这样的演唱形式?(独唱——女高音独唱;女高音独唱更显得亲切,在歌曲中有许多拖腔,用独唱形式能很细腻地表达出来。更好地表达主人翁对家乡的情谊)。

4.小结:在外乡的游子,最爱的还是自己的故乡。请在课后,学唱一首赞美自己家乡的歌,并把它抄下来,下次我们大家来交流,也是各地音乐文化的大汇展。选择恰当的音,作为结束音练习

1.这是继上两节课的练习,旨在培养学生对乐段的结束音感(调式)。2.反复咏唱曲调,尝试结束音填入最有结束停顿感的就是这个音。3.教师切忌从理解上去讲解。

4.第一谱例的结束音以“ 5 ”为宜。第二谱例的结束音以“ 1 1 ”为宜。

聆听《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

1.演唱形式导入:同样是独唱,不同性别有不同声部的独唱,表现人民战士爱家乡爱哨所,男声的阳刚之气更为有劲,尤其是男高音明亮而富有穿透力、更显英雄气概。

2.欣赏歌曲《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感受男高音阳刚之声所表现的战士风貌。3.复听歌曲,细致品味:(1)歌曲的内容。

设问:为什么爱五指山,爱万泉河?(2)歌曲的表现力。

设问:各段速度、力度、情绪上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4.师生讨论,边讨论边听有关片段或教师范唱片段。

5.聆听歌曲。完整、全面地欣赏歌曲,激发学生学习革命战士的豪情壮志,爱家乡保江山。6.小结:独唱的表现形式及其表现力。

第 三 课 时

教学内容 聆听《东方明珠》;“唱唱自己家乡美小小音乐会”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曲入室,师生问候。

二、新课

聆听《东方明珠》

1.地方标志性建筑导入:上海在改革开放的90年代,位于浦东陆家咀建造了一标志性建筑--电视塔叫什么名字?它有什么特征?(由11个大小不等的球体组成,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三。)2.大家看着教材上的歌调,欣赏一遍录音。设问:歌曲的情绪怎样?(深情、浪漫)3.再聆听一次。全曲在演唱形式上是怎样处理的?(可以用笔在教材的歌词上标出,独、合„„)

4.请大家谈谈:哪句是独唱(哪个声部)?哪句是合唱?合唱有没有区别? 师生讨论。(先是合唱、然后是女声独唱,中间还有女声伴唱。合唱形式有一种是女声合唱,另一种是男女声的混声合唱。)5.再聆听一次,进一步体验这些演唱形式,以及速度的变化与歌曲的情绪表达有什么关系?这需要静静地听、深深地思考。6.请大家发表见解。7.合着歌声即兴表演。

8.小结:对东方明珠的赞颂,不仅是一个人、一群人,是全国人民、男女老少对家乡、对祖国的眷恋之情。

声乐演唱形式 1.独唱

童声:童高音、童低音。

女声: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男声: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2.合唱

同声:童声合唱、女声合唱、男声合唱。混声:四声部混声合唱、八声部混声合唱。

3.图解,男女脸部,同时唱不同曲调(二个图形谱)。

小小音乐会:唱唱自己的家乡美 各人自荐,并把好歌介绍给大家,把抄下来的歌汇总,选精彩的、大家喜欢的歌,汇编成册,每人一本。

第 四 课 水 上 的 歌

教 学 目 标 1.聆听《船歌》、《水上音乐》、《划龙船》,表演《小螺号》、《让我们荡起双桨》等五首作品,感受音乐对“水上的歌”主题的描绘,体验音乐与自然的交融关系。

2.欣赏《划龙船》,了解齐唱形式,并有感而发创作反映其他劳动的表演形式;欣赏二重唱《船歌》,了解二重唱形式及曲调波浪形进行的走向知识。3.唱好少儿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学习用上滑音、波音装饰演唱的《小螺号》、使歌声更具有活力更动听。

4.作曲调填空创作练习,并自编歌名与歌词。5.继续学吹竖笛。

第 一 课 时 教学内容 学唱《小螺号》;聆听《划船歌》。教学过程

一、织教学: 听曲入室,师生问候。

二、新课

表演《小螺号》

1.情景导入:也许大家没有海边打渔人家的生活经历,但是我们可以从影视的画面中,书本的描述中想像渔村的孩子们就地取材,吹奏小螺号的情景。2.欣赏范唱。

设问:歌曲的“景”是怎样描绘的,歌曲中的“情”是怎样表达的? 3.学唱歌曲:

(1)曲调的学习可分为两部分,先学唱第一部分四句,关键是第一乐句4小节,因此这4小节一定要准确无误,在四句都能流畅地唱好后,再加上滑音记号,讲解上滑音唱法。

(2)在第二部分曲调中,由于长音的时值是三拍半,如何唱准?最好的办法是用指挥划拍,因一个完整的二拍指挥是1小节,这样既控制三拍半的时值,又有乐感。同样在四句12小节能完整地唱好的基础后,再加上波音记号,讲解波音记号的唱法。

(3)填上歌词唱歌。注意前后两个乐段的对比。唱好上滑音及波音,使歌曲更有风格、特色。4.学习伴奏。此项可能有一定难度,但是已经学习了一个学期竖笛,也有过去学习口风琴的实践,可以视班级实际水平情况灵活处理。

(1)竖琴记号说明:这一记号表示这行乐谱用乐器演奏,但不规定乐器,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学什么乐器用什么乐器。

(2)先熟悉节奏型,尤其是后半拍起拍可能有困难,教师多示范、多指导。在弄清节奏的基础上再奏乐,先慢速,先与钢琴配,然后再过渡到与人声配。

(3)配伴奏可以采用小组与小组结对,这样有别于大面积质量提高,在训练时切忌找少数几个人,这样大部分还是没有实践的机会,要鼓励人人都参与奏乐。5.表演歌曲。

表演可采用多种形式,集体(齐唱、领唱)要显示群体合作,个人(独唱、领唱)要发挥个性特长。总之要表现渔家儿童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之情。音乐知识:上滑音、波音记号

1.上滑音记号记于音符右方(如3)表示从该音起音调向上滑,没有固定落音。2.波音记号记于音符上方如唱作。

3.以上两音乐知识结合歌曲《小螺号》教学中穿插进行,不单独进行理论讲解。聆听《划龙船》 1.民间风格导入。

设问: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节?(端午节)在这一节日许多地方有赛龙船的民间风俗,你见过吗?这一节日是为了纪念哪一位爱国诗人?(屈原)2.讨论:赛龙船时,船上这么多人怎样才能划得动作一致、整齐?我们来实践两种形式比较一下,哪种更有利于调剂劳动者的精神和情绪,使动作划一? A.口令;B.演唱号子(教师范唱《划龙船》)3.初听《划龙船》。

设问:这首歌的演唱形式有什么特征? 讲解:上节课讲了独唱与合唱。这首歌是领唱与齐唱。什么叫齐唱?(许多人唱同一曲调)请看教材上的图解。《划龙船》是一首劳动号子,这种体裁的歌曲往往是“一领众合”,能统一节奏、齐心协力参与劳动,提高劳动效益。

4.复听《划龙船》。合着歌曲做划船动作,在齐唱衬词处合着音乐用打击乐器加强其气氛。注意动作的统一、整齐。

5.分组讨论设计表演,每组要选出一位“指挥”担任“领唱”。6.表演展示。各组出一位评委委员组成评委会。合着音乐,各组同时表演,评委打分。

(评分标准:气氛紧张热烈,精神面貌奋发向上,动作整齐。)7.评委点评,宣布评比结果。

8.分组设计自选(自定)劳动项目,编创节奏及号子。9.展示表演,评委点评亮分。10.小结:中国民间“水上的歌”。

声乐演唱形式介绍——齐唱

1.图解:

(1)几个脸部。表示有两个以上的人都在同时唱歌。(2)图形谱。表示同一曲调。2.问题研究:比较研究。

(1)齐唱与独唱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2)齐唱与合唱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第 二 课 时

教学内容 聆听《水上音乐》;竖笛吹奏练习教学过程

一、织教学: 听曲入室,师生问候。

二、新课

聆听《水上音乐》

1.作品创作背景介绍导入。

(1)设问:18世纪早期大致年份是哪一段?(2)创作背景简介:当时英王乔治一世举行庆典,大型游艇在伦敦泰晤士河上游览,宫廷乐队船为其奏乐助兴。亨德尔为其写的《水上音乐》。2.初听主题音乐,感受乐曲的富丽豪华情景。

设问:这段音乐给你什么感受?请联系乐曲的创作背景,想像是怎样的一种场面? 3.板书主题音乐曲调(将3/2改为3/4)跟琴哼唱谱例。(放慢速度其效果是一样的。)4.欣赏乐曲第一部分的音乐。设问:这一主题曲调出现了几次。它的主奏乐器是什么名称?用乐器演奏的姿势来表示。(教师可用教材中的乐器图作提示:弦乐,圆号,小号。)5.聆听全曲。

设问:当第一部分的音乐再次出现时请举手,请分析乐曲分为几部分? 学吹竖笛

1.复习《掀起你的盖头来》。2.学吹“4 3 2”三音的指法。3.连贯吹奏音列“ 2 3 4 5 6 7” 4.学吹《蒙古小夜曲》。

注意二小节换气。注意连音的吹奏技巧:保持“Tu”的口腔动作、变换各音的指法而使曲调连贯。

5.吹奏二声部曲《春游去》。(1)教师分别示范Ⅰ、Ⅱ两个声部。

(2)在教师指导下全体学生练习Ⅰ、Ⅱ两个声部。(3)分二组分别练习Ⅰ或Ⅱ(教师巡视指导)。(4)二声部合成。

(5)有感情地吹奏《春游去》。

第 三 课 时

教学内容 聆听《船歌》;学唱《让我们当起双桨》。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曲入室,师生问候。

二、新课

聆听《船歌》

1.音乐形象导入:听乐曲引子部分。

设问:这音乐片段给你什么感受,你想像这是怎样的形象?

2.揭题:介绍《船歌》是歌剧主题歌。在音乐会上听到是经改编的管弦乐曲,顺带介绍体裁(详见教材分析)。

3.欣赏管弦乐《船歌》。

设问:你有没有好像坐在船上的感觉?为什么? 4.唱一唱教材上的主题①,并画出图形谱后半部分。讲解波浪形进行。

设问:从图形谱旋律线条的行进,我们给它取个名。我们学习上行、下行„„

5.从主题①旋律波浪形进行分析,现在我们就回答上一个问题的“为什么”,即为什么好像有坐在船上的感觉。

6.复听管弦乐《船歌》,身体可随音乐的起伏大小作摇晃,犹如人在船上的情景。7.这首作品的原作是女声二重唱,听听二重唱的演唱形式——欣赏二重唱《船歌》。(由于该歌主要是描绘爱情的情节,在教学时不必讲内容,主要是介绍一下二重唱的演唱形式。)8.二重唱演唱形式图解:两个男生脸部代表两个人,两个图形谱表示两个曲调同时行进,结合为一体。

9.小结:这两部作品是外国音乐家表现的“水上的歌”。

表演《让我们荡起双桨》

1.时代歌声导入:今天要学唱的是一首唱了半个世纪的经典少儿歌曲,这首歌你们的爸爸、妈妈都唱过,也许都会唱,学会后可以去与他们一起合唱。2.聆听《让我们荡起双桨》范唱。设问:你听过这首歌吗?你能哼唱吗? 简单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电影插曲,曾获少儿歌曲一等奖等。3.再次聆听歌曲。

要求学生跟录音,看着歌曲哼唱。对歌曲整体有一个较深刻的印象。4.学唱曲调:

往往稍有印象的老歌,唱的准确性较差,所以为了学好这首经典的少儿歌曲要认真学好曲调。(1)用2/4拍的指挥划拍法来唱准曲调的节奏,重点是弱起节奏、后半拍起唱等。开始时应放慢速度,在准确、稳速的基础上再提速。要注意乐句的完整性及分句处的换气。

(2)学唱可分两个部分,分开学习,先齐唱部分,后合唱。必需在一部分准确、流畅的前提下,才能进入下一部分。可分小组学习,以自学为主,指导为辅。

(3)注意曲调进行的走向与声音的力度强弱成正比例,使声音有起伏,更形象地表达“荡”的情景。

(4)二声部合唱,要告诉学生做到唱自己声部听另一声部曲调,要取得声音的协调和谐。在曲调和谐的基础上用“呣”音的发声唱,进一步取得和谐的效果。5.学唱歌曲:

(1)在曲调准确、流畅的基础上,填入歌词歌唱。(2)课堂上重点唱好第一段歌词。

(3)边学唱、边听录音范唱,要求能背唱第一段歌词。

(4)深入其境,有想像、联想的,有感情的演唱、处理歌曲。

6.自编伴奏表演歌曲。

创作歌曲的练习

1.完成二首短曲的曲调填充创作。

2.从现有的素材来分析应该是大调式或宫调式,但在教学中教师不是先给以限制,而是应该让其发挥,适时指点,指导也从感性、曲调通顺出发,而不从理性的调式上去分析。3.根据曲调的意境及分句长短创作相应歌词,试唱——修改——试唱。

4.学生以个人创作为主,相互交流为辅。教师以鼓励学生的热情为主,适当点拨为辅。重在参与,强化过程,淡化结果。5.全班交流展示,教师点评。

第 五 课 童 年 的 回 忆 教 学 目 标 1.从外国音乐作品《彼得与狼》、《白桦林好地方》、《红蜻蜓》中感受外国儿童的童年生活与风土人情。以扩大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知识,并回忆自己童年唱过的歌,进行相互交流。

2.聆听《彼得与狼》,能听辨出各件乐器的音色所代表的角色,讲出故事情节并进行表演。

3.表演《白桦林好地方》(包括伴奏),并编创赞美自己家乡的歌词唱一唱,用和谐的二声部合唱演唱《红蜻蜓》。

4.初步(非理性)选择结束音填入句尾,感受乐段的终止式。再次做好曲调接龙的创作活动。第三课时:学唱《红蜻蜓》;选择结束音;曲调接龙。

第 一 课 时

教学内容 学唱《白桦林好地方》;歌词创作。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曲入室,师生问候。

二、新课

表演《白桦林好地方》

1.回忆导入

设问:你能回忆你童年最有印象的某一地方的景色吗?例如我曾去过上海外滩,对那里的黄浦江景色留下深刻的印象。

2.师生讨论。(为最后赞美自己家乡的歌词创作作铺垫)3.欣赏加拿大民歌《白桦林好地方》范唱。这是作者对自己家乡“白桦林”的赞美。设问:歌中唱出哪些赞美的调句? 4.学唱曲调:

(a)关于拍号。歌谱的拍号为2/2拍,在教学时,原则上不必讲解该拍号,教师可简单一笔带过,要求学生按4/4拍号来学唱歌谱即可,并用4/4拍指挥图式来学唱。(b)教师范唱曲调。要求学生找出曲调中相同或相似乐句(或乐节)。(c)学生自学曲调。用4/4拍指挥图式。5.学唱歌曲。重点唱好第一段歌词。6.表演歌曲:

(1)用力度记号表演歌曲的意境,即开始用“f”,表达对家乡的歌颂和自豪感。在最后7小节的尾声衬词处力度渐弱,表现渐渐远去的脚步声。(2)配器伴奏烘托情绪。首先是用旋律乐句演奏伴奏声部(该旋律乐器根据班级实际,可以用口风琴,也可以用竖笛或其他旋律乐器),这需要单独练习。其次是打击乐器四个声部。每一声部基本为固定节奏型。但要注意四个声部的配合协作。

(3)完整地表演歌曲;唱歌与奏乐。唱歌的人数要大于伴奏人数,其比例是4∶1左右。可交换进行,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锻炼,体验整体表演的效果。7.创作歌词。

每人(或小组)创作赞美自己家乡的歌词,填入并进行试唱。如上海的学生可创作“黄浦江好地方”:黄浦江好地方,上海人的家乡。那里有大轮船自由游荡,两岸的大好风光我将要再回还。

第 二 课 时

教学内容 聆听《彼得与狼》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曲入室,师生问候。

二、新课

聆听《彼得与狼》

1.该作品采用朗诵和音乐交替进行的方式,并以富有童话色彩的故事性节展开,所以吸引学生聆听是不成问题的。但该作品演奏的时间较长。达20多分钟,因此复听一次,在一节课内是有困难的,所以在一节课内只能听一遍。

2.开门见山揭示课题内容,要求大家仔细听音乐,并提出以下要求:(1)看着教材上的图,仔细听,什么乐器代表哪一角色,用线连接起来。

(2)每人准备一张纸,边听音乐边画出童话音乐的过程图。这样以便听完后自己讲故事、做表演。如: 或

(3)在听的过程中,允许学生用动作相互交谈,但不能发出声音,以免影响他人聆听。同样也要求教师不要插话,也只能用动作与学生交流。

3.听完后,组成七人一组(宜学生自由组合),并各自担任其中一角色,听音乐片段做即兴表演。

4.插放其中一片段,如最后彼得用绳套把狼套住→结束,学生根据音乐的情节发展,七人一组作即兴表演(或讲故事)。

5.根据课堂实际情况(含时间及学生情绪),可适当调控次数及形式。6.小结:了解苏联儿童的童话故事及各类西洋乐器的音色。

第 三 课 时

教学内容 学唱《红蜻蜓》;选择结束音;曲调接龙。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曲入室,师生问候。

二、新课 表演《红蜻蜓》

1.成语导入。

设问:“触景生情”这句成语怎样解释? 2.聆听歌曲《红蜻蜓》范唱。

设问:歌曲表达了什么内容?(童年的回忆)3.再听一遍。要求用指挥图式划拍,判断歌曲是几拍子?有几个声部? 4.把全班分为二个声部,学唱二声部曲调:

(1)教师分别范唱、范奏二声部曲调。学生用指挥图式边划边轻轻哼唱各自曲调。(2)二声部学生各自自学曲调(坚持用指挥图式)。教师重点辅导低声部唱稳、唱准。(3)各声部自学成果反馈,教师适时指导、纠正。(4)用“呣”唱二声部合唱,相互倾听效果。5.学唱歌曲:

(1)在“呣”的基础上唱歌词。为了打好二声部的基础,可以是一个声部唱歌词、另一个声部唱“呣”,这样交换一、二次,既能使该声部唱得很流畅熟练,又能从中获得二声部的效果。

(2)完整地唱好第一段歌词,二声部注意和谐。6.表演歌曲:(1)复习力度记号。

(2)按歌曲标的力度记号来演唱。

(3)讨论:为什么要这样处理。还有没有其他处理方法?(4)有感情地回忆当年的童年情景,触景生情地表演。

7.拓展:回忆起童年时唱过的歌曲,填上歌名并唱一唱,互相交流,共同回忆童年的好时光。

选择结束音的练习

1.乐曲的结束音表示该乐曲的终止,因此,结束音一般地讲是稳定音,即主音。

2.教材中的二首短曲选择“”还是“1”,两取一。为此我们可以在流畅的唱好曲调的基础上,试用“”或“1”,哪一个音有结束感就是该音。也就是从实践中试唱来选择,是非理性的。对四年级的学生不必讲调式的理论。这样试的结果,第一首的结束音是“1”,第二音的结束音“”。

曲调接龙练习

1.像以前做的接龙游戏那样,头尾的音相接。节奏可以按自已的创作变化。

2.注意按速度有序地进行,不要中间断裂脱档。凡接不上、接错音、断裂脱档者为败,看最后胜者是谁?

第 六 课 风 景 如 画 教 学 目 标 1.音乐对大自然的描绘可谓美不胜收,它把人们引入丰富的想象之中。我们能从《森林的歌声》、《荫中鸟》的乐曲声中听辨各种小动物、各种鸟鸣叫声等,以体验这种描绘功能,从中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并尝试一下用各种表现方法与手段,描绘以郊游为内容的自由命题音乐编创活动。

2.在欣赏《森林的歌声》过程中,记忆各段主题曲调的顺序,提高音乐记忆力。

3.在演唱《小溪流水响叮咚》、《茨黎花》时尽情抒发对大自然的赞美,及其借景抒情表达对祖国、对党的热爱。在学唱《茨黎花》的过程中,掌握附点二分音符的时值。

4.继续进行选择结束音的练习和竖笛吹奏练习。

第 一 课 时

教学内容 聆听《森林的歌声》;学唱《小溪流水响叮咚》。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曲入室,师生问候。

二、新课

聆听《森林的歌声》 1.标题导入。

设问:森林的歌声来自哪里? 是孩子们的歌声?还是什么歌声? 请你想像一下? 2.要知道答案,请听器乐合奏《森林的歌声》。

3.讨论:有多少动物在歌唱?有几种主奏乐器? 试试你的耳朵灵敏度。4.复听《森林的歌声》。

要求:看着教材中的三段谱例,①、②、③把乐曲的结构按顺序排列记录下来。5.交流听后的感受。

教师要引导学生加强环保意识,保护森林资源。

6.试试我们也来创作自己的“森林音乐”,可以自由结合制作音响,表现风景如画的大森林。

表演《小溪流水响叮咚》

1.联想导入:我们每年春游、秋游,或假期随父母去旅游,在田野、山谷一定见到小溪流水,尤其是山谷中的小溪流水。你联想一下他们的歌声,请你模仿一下:

2.朗读《小溪流水响叮咚》歌词,要有感情、有诗意。以拟人化的第一人称角色来朗诵。3.根据歌词词意,画一幅简笔图,几笔勾画,这幅图要有意境。有兴趣的下课再加工。(学生在作画时,教师播放歌曲录音二~三次,并巡视学生的作画,挑选优秀的作品。)4.展示一、二幅优秀的画,并由作者(学生)自己讲解作品,尤其是借景抒情对人民对祖国的一片爱心。

5.歌曲范唱(学生在作画时听过几次,已基本熟悉)。6.学唱歌曲:

(1)用2/4拍指挥图式学唱曲调。学唱时在教师指导下,可分为两部分学唱,先学唱第一乐段,其中第11小节可以改为“”,这样就避开切分奏(切分节奏在五年级学,因此在这里不必讲)。第二乐段的学唱,注意弱起,用指挥图式学唱,就能迎刃而解。在学唱曲调时,教师要随时提示学生结合自己的画面构图有意境地、有想像地唱曲调,句段分明,形象鲜明。(2)在曲调熟练、有感情唱好的基础上,填上歌词。要求吐字清楚带有表情,是发自内心的歌唱。7.表演歌曲。

有层次地为歌曲选择打击乐器并编配伴奏型。以烘托优美抒情的情绪,描绘风景如画的意境及借景抒发对祖国、对人民的爱戴之情。

第 二 课 时

教学内容 聆听《荫中鸟》;竖笛吹奏练习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曲入室,师生问候。

二、新课

聆听《荫中鸟》 教学基本要求 1.音响直接导入。

欣赏《荫中鸟》中间部分的片断(各种鸟鸣声的片断),以激发听全曲的欲望。设问:你听到什么动物鸣叫声?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2.揭题:笛子独奏《荫中鸟》。

这是抒发作者对大自然的歌颂,对生活热爱之情。

3.聆听《荫中鸟》。要求听完后,说说你的想象及乐曲所描绘的画面。你听到多少种鸟在鸣叫?你能 模仿吗? 4.设问:你回忆一下,还听过哪首乐曲中出现过鸟鸣的形象? [三年级(上)《空山鸟语》,三年级(下)《森林中的杜鹃》„„]

小结:森林是大自然的资源,有森林就有各种动物。我们要保护森林保护大自然的生态。爱护大自然就是爱护地球,也是为了人类生存、爱护自己。

竖笛吹奏训练

1.复习《蒙古小夜曲》、《春游去》。2.学习“1”的吹奏指法。

3.学吹练习曲(二)(见教材二),熟悉“5 4 3 2 1”五音。4.吹奏音阶“1 2 3 4 5 6 7 ⅰ2 ⅰ7 6 5 4 3 2 1 ”。5.吹奏二声部练习曲:吹长音。注意平稳持续、二声部和谐。6.吹奏《康定情歌》:

(1)教师示范吹奏《康定情歌》。(2)吹奏“2 4 5 6 ⅰ2 ”六音。

(3)在教师指导下先学吹十小节(注意“2 ⒍”不必讲切分节奏,仅从音符的时值长短吹准即可)。(4)学生自学全曲。

(5)有感情地吹奏《康定情歌》。7.吹奏《牧羊女》:

(1)教师示范吹奏《牧羊女》二个声部。

(2)学生自愿结合为二组(教师适当调整人员),分别自学Ⅰ或Ⅱ。

(3)Ⅰ、Ⅱ声部各自展示自学成果,教师给予鼓励并指出问题加以纠正。

(4)表演《牧羊女》一部分唱,一部分吹奏,一部分表演。三合一表演并进行交换

第 三 课 时

教学内容 学唱《茨黎花》;命题创作活动。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曲入室,师生问候。

二、新课

表演《茨黎花》

1.民歌音调导入:

这一曲调从风格上听是少数民族的民歌音调。我可以告诉大家这是我国西南地区的布依族的民歌音调。

2.欣赏歌曲《茨黎花》范唱。设问:“茨黎花’的红色象征什么? 3.学唱曲调:

(1)范唱曲调:要求学生听教师范唱,每人边听边用3/4指挥图式打拍。

(2)讲解附点二分音符。

设问:二分音符的形状?附点在音符中的作用?附点四分音符的形状与时值?从以上三个问题复习中引入讲解附点二分音符。附点二分音符的形状X-·,在简谱中习惯都用X--来表示。(3)教师范唱歌曲前8小节,学生看谱并划3/4指挥图式,找出附点二分音符。

4.学唱歌曲。注意一字多音的连贯流畅。

5.借景抒情,深情地演唱《茨黎花》表达布依人对党的一片赤诚之心。

自由命题创作活动

1.以本单元四首作品为例,或作为素材进行创作。(可截取其中的某一部分作为创作中的片断。)2.效游中有许多活动可以作为题目命题。命题不宜太大。教材中的例子有鸟叫声、哨子声、脚步声、口令声组成。命题为《效游路上》或《出发》等。

3.可以运用打击乐器、中西乐器及自制的非正规乐器以及录音设备,计算机软件,下载网络中的音响等进行创作。

4.可以以小组形式,也可以几个同学自由组合进行设计创作。

总之不论形式,手段,放开你的想像进行创作,去表现你的意图与设想。5.空白的方框供你在创作中画图谱,不够自己添纸。6.教师主动积极参与学生的活动,积极鼓励并给予指导。7.交流展示,集体评价。选择结束音填入曲调

1.分别先将两曲调识谱,唱连贯流畅,并自然地分别将“”或“1”作为结束音填入试唱。从感觉上你认为哪音更通顺有结束感。适时教师可示范启发。2.第一曲是《三套车》片段,结束为“” 第二曲是《雪绒花》片段,结束音为“1”。

第 七 课 校 园 里

教 学 目 标 1.本单元汇编了一组校园音乐文化的故事:有师生情的《冬夜静悄悄》;有 教室里的《打字机》声声;有操场上的《运动员进行曲》;有描绘校园美景的《校园多美好》。这些音乐能激发我们联想起可爱的校园生活,热爱我们的校园。

2.在欣赏《运动员进行曲》过程中,边听边作队列队形变化,以表现运动员们朝气蓬勃的形象;在欣赏《打字机》时,能准确同步与打字机声配音响,以锻炼对声音的敏锐反应。

3.唱好《冬夜静悄悄》的二声部合唱,以表达学生们对老师的一片深情。尝试为《校园多美好》编配伴奏,使其气氛更为热烈。

4.试唱各乐句的练习,并把它们排列成通顺的乐段,非理性感受乐段旋法。

第 一 课 时

教学内容 聆听《运动员进行曲》;学唱《校园多美好》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曲入室,师生问候。

二、新课

聆听《运动员进行曲》 教学基本要求

1.设问:在开运动会时,运动员入场式播放哪一首乐曲?我们每天做广播操在排队进入操场时播放什么乐曲? 2.欣赏一首合唱曲,请听听这首合唱曲,你熟悉吗?——初听《运动员进行曲》(合唱)。3.讨论:

(1)在运动场上听到的乐曲是什么演奏形式?(2)合唱与铜管乐各有什么特征?同一曲调两种表现形式你的感受是一样的吗? 4.聆听《运动员进行曲》。

要求细致地听各声部是怎样表现的?旋律部分与伴奏部分各有哪些声部承担?(如果记不住可以边听边用纸与笔作些图形记录。)5.讨论合唱曲的结构。

6.根据音乐的结构,各组讨论设计队列队形的变化。7.在音乐声中各组队列队形展示。

8.完成课本上的作业。用线连线、体裁与情绪“进行曲→雄壮有力”,初步了解三种体裁的基本风格特征。

看图,联想其他表现校园活动的音乐

1.教材插图中有四幅画,这四幅画都有相关音乐:(1)升旗——《国歌》,(2)广播操——《广播体操音乐》(3)眼保健操——《眼保健操音乐》(4)课间——歌曲《哦!十分钟》 设问:谁能哼唱几句? 2.还有哪些音乐能使你联想起校园生活? 例:《队歌》、《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乒乓变奏曲》、《荡秋千》„„ 3.小结:校园的生活是多么丰富多彩。

表演《校园多美好》

1.谈话导入:在众多的校园歌曲中,已故作曲家施光南创作的《校园多美好》颇受师生欢迎,它营造了当今校园的朝气蓬勃的气氛是校园流行歌曲中的上品,非常切合本课课题。2.欣赏歌曲范唱。

设问:歌曲的情绪怎样?歌曲表达了什么内容? 3.学唱前8小节:

(1)提示:曲调的节奏较密集,十六分音符频频出现,时而在前半拍,时而在后半拍,在读谱时要认真细致。

(2)教师放慢速度范唱前8小节曲调,要求学生随教师速度用4/4拍指挥图式看谱划拍。(波音与倚音暂时不唱,在较流畅地唱好曲调时再加入。)(3)全班分为四小组,每组自学2小节曲调,在学好应该自学的2小节前提下,鼓励超额学习。(教师巡视指导)(4)四个小组按曲调顺序接唱。超额学好的可随其他组一起唱。教师及时纠正不准确处。(5)按原速流畅地轻快地唱好前8小节曲调。

4.在教师指导下,用点谱法学唱后8小节曲调。注意乐句的完整性。

5.完整地、流畅地、轻快地唱好全曲并填入歌词。注意一字一音,吐字清楚,口腔不要开得太大。

6.讨论歌曲处理。设问:

(1)歌词是否仅仅是描绘校园的美景?(2)歌曲的高潮在哪里?(3)最后一句“待到明朝百花吐艳,风光更妖娆。”的含义是什么? 7.有感情地、朝气蓬勃地,用稍快的速度演唱歌曲。

8.表演歌曲。配上打击乐(按教材要求),尝试在何处加入铃鼓,使歌曲的气氛更为热烈。如学生中有跳舞特长的,可编集体舞,跳唱结合,边唱、边跳、边奏,把校图生活表演得淋漓尽致,把课堂气氛也推向高潮。

第 二 课 时

教学内容 聆听《打字机》;学唱《冬夜静悄悄》;练习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曲入室,师生问候。

二、新课

聆听《打字机》 教学基本要求

1.实物导入:教师准备一台打字机出示(学校里外语教师一般都有外文打字机),介绍给学生:这是一台外文打字机。让学生试打一行到发出“叮”声。2.欣赏《打字机》(管弦乐)。设问:

(1)在乐曲的伴奏声部中,你听到什么音响声?(打字机击键声、铃声、倒机声。)(2)乐曲分几部分组成?教材中的图形谱是第几段的曲调? 请你看图形谱跟着音乐唱一唱,乐曲给你什么感受?(ABA三部分组成)3.议论问题(可以复听其中片段)。

4.介绍作品创作的背景(请见教材分析)。

5.复听乐曲。要求学生用2/4拍指挥图式划拍,找出铃声“叮”出现的规律,并用拍手或其他音响与音乐中的“叮”同步打出,要准确而整齐。表演《冬夜静悄悄》 教学基本要求

1.校园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师生情也是其中之一。

山村学校的老师夜里家访,给我们留下了一段难忘的师生情。——请听《冬夜静悄悄》。2.设问:歌曲讲述了什么?你想像当时是怎样的情景? 3.再欣赏一次范唱。请大家看着歌谱,注意每句的开始有什么规律?(第一乐段是弱起,第二乐段是强起。)4.学唱第一乐段:(1)教师范唱曲调。

设问:这一乐段由四句组成,在节奏上有什么规律:(2)拍打节奏。

(3)轻轻地边拍打节奏、边哼唱曲调(或一组学生哼唱,一组学生拍打节奏,然后交换进行)。(4)连贯地、深情地唱第一乐段曲调,并填上歌词。5.学唱第二乐段:

(1)该段曲调从单一声部来看并不难,很多小节均呈模进或重复,难是难在平行三度的二声部合唱。

(2)采用前几课的二声部训练方法: a.平行三度的音阶训练

b.分二个声部自学各自的声部曲调。

c.合成时,要求轻声能相互倾听,把自己的声音融合在其中。d.用“呣”过渡,在和谐的前提下填入歌词。6.深情地朗诵歌词。

7.有意境地、深情地表演歌曲,表达师生之间的友情。

第 八 课 理 想

教 学 目 标 1.长大后希望成为怎样的人?是我们四年级学生大家都应思考的问题——理想。本单元的四首音乐作品为你提供了几个侧面:有科技类《种太阳》;有航运类《小纸船的梦》,有教师类《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以及各行各业的英雄《年轻的朋友来相会》。他们为祖国,为“四化”流汗,是我们的榜样!你的理想是什么? 2.演唱《种太阳》,并进行编创表演,从该曲调学唱过程中,学习曲调的重复与相似部分,为进一步学习重复与模进手法作铺垫。

3.在学唱《小纸船的梦》中,顺带学习变音记号——降记号,并在唱结尾句“”曲调实践中把它唱准,以加强音乐的色彩变化,营造梦境的氛围。

4.从聆听的二首歌曲中,进一步巩固演唱形式分类的知识;听辨“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乐句重复次数,并画图形谱。

第 一 课 时

教学内容 学唱《种太阳》;聆听《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曲入室,师生问候。

二、新课

表演《种太阳》 1.自然知识导人。

设问:在宇宙的星球中,有几个地球、太阳、月亮?回答是肯定的只有一个。为什么有白天、黑夜;有冬天、夏天?地球的两端北极与南极终年冰雪不化?如果按生物自然的规律,种什么收什么,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那么能否设想播种一颗太阳,能结出许多太阳来呢? 2.欣赏《种太阳》范唱。

设问:种出来的太阳,派什么用处? “种太阳”是孩子们的什么想法?歌曲的含义是什么? 3.师生初步讨论歌曲的内容,适时还可以听范唱片段,以初步理解词义。4.学唱曲调:

(1)听辨曲调中相同部分。

教师范唱第一乐段(第17小节)曲调,要求学生听出哪一部分(乐节)是相同的,出现几次,并唱出这一部分。

(2)学唱第一乐句。师生共同用4/4拍指挥图式划拍。板书该乐句,师生接唱,学生唱前2小节,教师接后2小节。即(学生)(老师)交换接唱(后2小节切分节奏不必讲解,让学生在听教师接唱中模仿)。(3)学唱第二乐句。

在第一乐句的下方,对齐板书第二乐句:画出前2小节的图形:引导学生了解相似模仿,并进行视谱唱准。

(4)在唱好第一、二乐句的基础上,自学第三、四乐句。(5)在教师指导下学唱第二乐段曲调。

(6)完整地、流畅地、富有天真童心地演唱曲调。5.学唱歌曲:

(1)朗诵歌词,并进行初步学唱歌曲。

(2)分析讨论歌词的大胆理想,以及这种积极探索大自然的精神。设问:种太阳的目标在第二乐段中已阐明,你是怎样理解“世界每一个角落都会变得温暖又明亮”。

(3)以纯朴地情感演唱歌曲《种太阳》。6.表演歌曲:

(1)根据对歌曲理解,分组设计、编排表演唱。形式不拘,各组可充分发挥各组学生的想像及特长,如独唱与伴舞;小组表演唱,小品表演等等。(2)各组展示交流,集体点评。

7.小结:有理想是“四有”人才的一个重要方面。

聆听《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教学基本要求

1.教师的职业对学生来讲,既神气又神秘,因此有很多学生把当一名教师作为自己的理想。女声独唱《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就是赞美人民教师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和托起了一代新人的社会责任感。

2.欣赏女声独唱《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设问:歌曲表达了什么内容与情感?歌曲表现为什么采用女声独唱?(细腻、亲切)3.复听:要求能记住歌曲标题“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曲调,并能模唱。用图形谱把它记录下来。

4.讲解:歌曲的音调富有民族风格,采用山东琴书的音调为素材,创作而成,旋律乡土气息浓郁。

5.用投影机打出歌谱,学生随着录音轻声跟唱。

第 二 课 时

教学内容 学唱《小纸船的梦》;聆听《年轻的朋友来相会》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曲入室,师生问候。

二、新课

表演《小纸船的梦》 1. 基本训练: 以上两条练习均用慢速或中速,要求二声部和谐、均衡。注意 XX X0 0X 节奏。

2.理想谈话导入:长大后当一名船长,走遍全世界,这也许是很多人的理想;我们班上有那么一位小朋友,为了长大当上一名船长,他折小纸船,希望小纸船变成大船„„请听范唱《小纸船的梦》。

设问: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由几部分组成?是几拍子的歌曲?速度怎样? 3.先学合唱部分:

(1)教师分别范唱二个声部的曲调。

(2)学生分声部自学。用3/4拍指挥图比划拍视唱。(3)分声部交流自学成果,教师点评、指导。(4)二声部合成,并填上歌词。注意声音的和谐。4.再学唱第一乐段。教师重点指导第四乐句的曲调: 这四句的节奏与音准都较难,尤其是七度大跳音程,教师可适当用琴带一下,帮助学生唱准,其他三乐句可让学生自学。

5.全曲合成,并填上第一段歌词。6.讲解变化音降记号:

(1)复习升记号:演唱上学期第六课歌曲《我是少年阿凡提》。复习音名与变音记号(详见第七册第六课)。

(2)出示降记号:听辨《小纸船的梦》前奏:板书“”,并在键盘图上指出这三个音的位置。如有口风琴,可利用口风琴的键盘找到1=F(调)中的“”,并吹奏感受其音高。(3)完成课本上的听辨练习。

(4)唱好歌曲中的结束句。感受和声音程的变化效果。7.完整地唱全歌。要充满向往的神情演唱。8.表演歌曲:

(1)伴奏练习。重点是在教师指导下,根据班级实际情况,使用有固定音高的旋律乐器按谱练习。

(2)演出形式上可采用领唱与合唱。要注意伴奏声部的音量不能太大,要突出歌唱的声部,处理好唱与伴奏的关系。

(3)完整地、有感情地表演歌曲,抒发第一人称“我”的理想。

聆听《年轻的朋友来相会》 教学基本要求

1.我们即将完成小学四年级的学习,如果再过二十年我们重相会将是怎样的你和我? 2.欣赏《年轻的朋友来相会》,用投影机打出歌谱。设问:歌曲的内容与情绪是怎样的? 3.复听歌曲,跟录音轻声哼唱。

歌曲提出了三个问题,美妙的春光属于谁?创造这奇迹要靠谁?举杯赞美谁,光荣属于谁? 4.师生讨论。

5.长大后,你希望成为怎样的人? 用诗、歌、画、舞来表达。

6.小结:美好理想必需通过自己的努力奋进,才能实现。444444

下载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音乐四年级下册教案

    花城版音乐四年级下册教案 第一课 祖国的宝岛——台湾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器乐曲《台湾岛》与歌曲《台湾岛》,学生能感受台湾岛的美丽、台湾资源富饶的景象;体验到台湾歌曲......

    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人音版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精品教案(2015年版本) 目 录 第1课 跳起来 《新疆舞曲第二号》教学设计 《那不勒斯舞曲》教学设计 巴赫《小步舞曲》教案设计 《我们大家跳起来》教......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 绿水江南 第一课《忆江南》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视、听、唱、动等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体验歌曲的意境美,学会背唱歌曲并初步学习轮唱、合唱......

    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教案

    第一课 我长大啦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学会演唱《别来接我》,并能深情地唱出歌曲所表达的感情。 2.能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深情地演唱歌曲《别来接我》。......

    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一课 手挽手 教 学 内 容 学唱《拍手拍手》;《阳光牵着我的手》;聆听《祝你快乐》。《彩桥架到台湾岛》。重音记号“>” 教 学 目 标 1.“阳光牵着我......

    2017年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始业课 教学目的: 1、上好新学期第一堂课。 2、教师有针对性地总结上期学生学习情况,对新学期知识内容的大致检阅、梳理,让学生心中有数。 3、同时提出学生学习的要求和规定,师......

    湘教版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 我长大了 教学目标 1、能学会演唱《别来接我》,并能深情地唱出歌曲所表达的感情。 2、能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深情地演唱歌曲《别来接我》。 教学......

    (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 林中的鸟声 教学目标 1、用深情、优美的歌声表现《小鸟请到这里来》的美好心愿,做到二声部合唱声音谐和。 2、初步了解民族乐器唢呐,对优秀的民间器乐作品产生兴趣,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