烷烃说课稿(5篇材料)

时间:2019-05-15 05:17: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烷烃说课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烷烃说课稿》。

第一篇:烷烃说课稿

第三章第一节甲烷说课稿(第二课时)

李晓梅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本章主要选取典型有机代表物,介绍其基本结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为进一步学习选修模块《有机化学基础》打下坚实的基础,是高考的难点内容。第一节从初中学过,且生活中熟悉的甲烷出发,介绍了甲烷的分子结构,主要化学性质,继而讨论烷烃的性质和结构,通过典型到一般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理解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第一节甲烷的第二框烷烃,安排2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介绍烷烃的结构通式,性质,以及习惯命名法和同系物 第二课时介绍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的书写,以及系统命名法。本节课是烷烃第一课时。2.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

①使学生认识烷烃同系物在组成、结构式中的共同点。

②使学生认识烷烃物理性质随着分子里碳原子数目的递增而变化的规律性以及化学性质。

③使学生掌握有机物的习惯命名法。(2)过程与方法

通过从甲烷性质推到到烷烃的性质总结的过程中,学会从一种代表物质入手掌握同类有机物性质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初步掌握研究物质的方法---由典型代表物结构解析、推测可能的性质,得出结论。

重点难点:烷烃的同系物和化学性质

二、教法、学法分析

“以问题为索引,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方式,通过模型,比较,总结,从甲烷性质推到到烷烃的性质总结的过程中,学会从一种代表物质入手掌握同类有

机物性质的方法。

三、教学程序

引入:复习甲烷分子结构特征,指出与甲烷相似的有机物还有很多,教师展示乙烷、丙烷、丁烷的球棍模型,请学生归纳它们的分子结构特点。推进新课:

1.烷烃的概念:由结构特点总结。

2.由甲乙丙丁烷分子式,推导出烷烃的通式CnH2n+2 3.同系物的概念:强调“符合同一通式”“结构相似”“相差至少一个CH2” 4.烷烃的性质

(1)物理性质:由表3-1,总结烷烃的状态,熔沸点,相对密度随碳原子数递增的变化规律。

(2)化学性质:由甲烷的类推烷烃的化学性质。5.烷烃习惯命名法:

请学生由表3-1中名称,归纳习惯命名法的方法,教师补充。

①碳原子在10以内时,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依次代表碳原子数,其后加“烷”字,碳数在十以上,以碳原子数的汉字,其后加“烷”。

请同学看图3-5,两种结构不同的丁烷,但分子式相同,该如何命名呢? ② 当碳原子数相同,结构不同时,再加“正”、“异”、“新”等字以示区别。碳数越多,结构越复杂,习惯命名法不能准确命名,需要用系统命名法来命名。6.当堂达标

四、教学反思

第二篇:高中化学烷烃说课稿(共8篇)

篇一:高中化学人教版《烷烃》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1707号考生xxx,是xx大学化学专业的学生,我报考的科目是高中化学。我认为,教师是个光荣神圣的职业,同时,也是背负重任,需要耐心、爱心和责任心的职业。

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烷烃》,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对本节课进行说明:

首先,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是人教版《化学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第二课时的内容。这节课安排在《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之后,在前一课时对甲烷的学习后,进一步介绍烷烃的结构及其性质与应用,是对前一课时内容的巩固,也从结构的角度适当加以深化。本节课是有机化学的入门,也是学生学习化学的新起点。2.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烷烃的结构和性质。

(2)掌握同系物、同分异构现象与同分异构体的概念。

(3)能理解有机物种类繁多的原因。3.教材的重难点

重点:同系物、同分异构现象与同分异构体的概念。

难点:烷烃的结构特点。

其次,说教法

本节课我将采用问题探究为主, 再结合分析、归纳总结方法进行教学。通过设置问题,引起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所思考,从而促使他们积极思维,运用已学的知识和能力解决问题。

紧接着,说学法

引导学生学习“提出问题一探究分析一归纳总结”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自主地学习。

接下来,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让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的甲烷结构, 在草稿纸上写出甲烷的结构式,复习甲烷与氯气的取代反应,从而引出烷烃的定义。2.讲授新课

(1)由新课的导入,介绍烷烃的定义

(板书)烷烃——这些烃分子中碳原子之间都以碳碳单键结合成链状,剩余价键均与氢原子结合,使每一个碳原子的化合价都达到“饱和”。这样的烃叫做饱和烃,也称为烷烃。

(2)问学生该如何命名,从而引出烷烃命名的两个原则。碳原子数在10以内的命名原则,碳原子数大于10的命名原则。

(3)带学生一起命名并写结构式,提示学生,碳数多的烷烃结构式过于繁琐,需要简化,为结构简式的出现做铺垫。

(4)在列举的烷烃的分子式中找规律,推出烷烃的通式。

(5)由结构简式中的规律,引出同系物的概念。

(6)甲烷中的四个氢原子都可以被其他原子取代,而之前写的结构式中还存在没有被取代的氢原子,让学生写出丁烷碳原子数不变,只改变被取代的氢原子的结构。从而引出同分异构现象。在此基础上说明同分异构现象是造成有机物种类繁多的原因之一。3.小结

看着板书,以让学生回答问题的方式回忆本节课所学内容。4.布置作业

作业由课后习题和补充习题两部分组成。

我的讲解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篇二:烷烃说课稿

第三章第一节甲烷说课稿(第二课时)

李晓梅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本章主要选取典型有机代表物,介绍其基本结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为进一步学习选修模块《有机化学基础》打下坚实的基础,是高考的难点内容。

第一节从初中学过,且生活中熟悉的甲烷出发,介绍了甲烷的分子结构,主要化学性质,继而讨论烷烃的性质和结构,通过典型到一般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理解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第一节甲烷的第二框烷烃,安排2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介绍烷烃的结构通式,性质,以及习惯命名法和同系物 第二课时介绍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的书写,以及系统命名法。本节课是烷烃第一课时。2.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①使学生认识烷烃同系物在组成、结构式中的共同点。

②使学生认识烷烃物理性质随着分子里碳原子数目的递增而变化的规律性以及化学性质。

③使学生掌握有机物的习惯命名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从甲烷性质推到到烷烃的性质总结的过程中,学会从一种代表物质入手掌握同类有机物性质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初步掌握研究物质的方法---由典型代表物结构解析、推测可能的性质,得出结论。

重点难点:烷烃的同系物和化学性质

二、教法、学法分析

“以问题为索引,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方式,通过模型,比较,总结,从甲烷性质推到到烷烃的性质总结的过程中,学会从一种代表物质入手掌握同类有 机物性质的方法。

三、教学程序

引入:复习甲烷分子结构特征,指出与甲烷相似的有机物还有很多,教师展示乙烷、丙烷、丁烷的球棍模型,请学生归纳它们的分子结构特点。

推进新课:

1.烷烃的概念:由结构特点总结。

2.由甲乙丙丁烷分子式,推导出烷烃的通式cnh2n+2 3.同系物的概念:强调“符合同一通式”“结构相似”“相差至少一个ch2” 4.烷烃的性质

(1)物理性质:由表3-1,总结烷烃的状态,熔沸点,相对密度随碳原子数递增的变化规律。

(2)化学性质:由甲烷的类推烷烃的化学性质。5.烷烃习惯命名法:

请学生由表3-1中名称,归纳习惯命名法的方法,教师补充。

①碳原子在10以内时,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依次代表碳原子数,其后加“烷”字,碳数在十以上,以碳原子数的汉字,其后加“烷”。

请同学看图3-5,两种结构不同的丁烷,但分子式相同,该如何命名呢? ② 当碳原子数相同,结构不同时,再加“正”、“异”、“新”等字以示区别。碳数越多,结构越复杂,习惯命名法不能准确命名,需要用系统命名法来命名。6.当堂达标

四、教学反思

篇三:《烷烃》说课[1] 《烷烃》说课

吴迅中学 苏笑辉

一、说教材:

我的这节公开课内容是——高二年级化学,第十章《有机化合物》中第二节《烷烃》的第一课时。《有机化合物》是高二化学的最后一章,它是单独介绍有机化合物的一章内容,因此对于刚接触有机化学同学们来说既是陌生的,又是新鲜的。

在第十章《有机化合物》的第一节中,同学们已经研究了甲烷的分子结构和性质(甲烷是烷烃中的一种代表性的物质)。那么第二节《烷烃》就主要是在已有甲烷知识的基础上,用“从个别到一般”的演绎推理的研究方法来研究烷烃这一类物质的概念、命名、通式,进而得出同系物的概念和特点,再运用同系物的知识,总结烷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我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能掌握研究有机化合物的规律和方法,为以后学习烯烃、炔烃、环烃、或脂类、酸类等同系物的结构和性质打下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能理解归纳出烷烃的概念,探寻出烷烃合适的习惯命名方法,讨论推导

出烷烃的通式。

(2)能在研究烷烃的基础上,总结出同系物的结构、组成和性质特点。

(3)能根据同系物的性质特点,再反过来推断出烷烃同系物的性质。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利用搭建烷烃球棍模型的学生实验,通过对比总结烷烃分子结构的相同

点和不同点,分别得出烷烃和同系物的概念。

(2)利用多学科知识资源,通过查询课外知识资料库,了解中国古代用天干

来纪年的习惯,为烷烃的习惯命名做下铺垫。

(3)利用课本烷烃知识图表,通过对比归纳,得出烷烃的状态随碳原子个数

递增的变化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学生动手实验,从而深化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的学

科思想。

(2)通过课外知识的补充,使学生理解多学科知识是互相渗透的,应该学好

各门功课。

(二)教学重点:

1.烷烃的概念、命名和通式、结构简式 2.同系物的概念和应用

(三)教学难点:

同系物的概念

三、说教法和教具:

教法:启发引导式等

教具:球棍模型教具、ppt课件(资料库、图片、课本图表相片等)

四、说学法:

学法:实验探究法、小组讨论法、演绎推理法、对比归纳法等

五、说教学程序:

六、说创新点:

1.在研究烷烃的习惯命名法时,我采用“资料库”的方式引入,为学生建立最近的知识基础,比较符合我们学生的基本水平,也体现了二期课改的理念。2.在分析课本上的重要图表时,我用数码相机把图表拍了下来,放在大屏幕上显示出来,然后教师和学生一起分析时,看起来既清晰又明了,效果应该很不错。这也算是在教材如何充分有效利用方面,一点小小的探索和创新吧。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篇四:《烷烃的命名》说课稿 《烷烃的命名》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有机化学基础》(选修5)第一章第三节《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的第一课时《烷烃的命名》,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对本节课进行说明。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教材中的内容及基本要求

本堂课的内容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有机化学基础》(选修5)

第一章第三节《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第一课时《烷烃的命名》,此部分内容要求学生学会初步应用有机化合物系统命名法,对简单的的烷烃类化合物进行命名。

2、所处地位

该部分内容是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是进行其它有机化合物命名的基础,很多有机知识点都必须以此为基础。所以是学好本门课的重要前提。学生必须加深了解并牢固掌握。

二、教学对象分析

1、知识技能方面:学生基础比较差,虽说已经学习了有机物的分类、碳原子的结构特征以及同分异构体的判断与书写,知道了有机物同分异构现象的原因;但是掌握的不彻底,不扎实。

2、学习方法方面:学生不太会归纳总结。

三、教学目标分析确定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编写教材的意图,结合本课的特点和学生情况,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烷烃的习惯命名法以及系统命名法。

2、能根据结构式写出名称并能根据命名写出结构式

过程与方法:

1、在教学中创设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组织学生多讨论、多练习,总结系统命名法的方法。

2、通过烷烃命名的训练,掌握烷烃命名的原则。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归纳能力。

2、通过练习书写烷烃的命名,激发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热情。

四、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的确定与突破方法

1、教学重点:烷烃的系统命名法。

2、教学难点:命名与结构式间的关系,系统命名法的几个原则(长、多、近、简、小等)。突破方法为:练习——讲解——纠正——练习

五、设计思想

本节内容注重学生自学能力和归纳能力的培养,烷烃的系统命名是高中阶段学习的第一个的有机物的命名方法,在教学中创设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组织学生较多讨论、较多练习,尤其要注意抓住学生命名时经常出现的错误,如选错主链等,以改错的形式使学生明确产生错误的原因。

六、分析确定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使之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根据这一基本原理,我采用如下教学方法:

提问、观察法、发现法、讲述、启发式相结合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组织学生多讨论、多练习,总结系统命名法的方法。

听老师讲解后,积极参与讨论,课堂练习,并抓住易错点进行多次训练强化。感知从模糊到了解到清晰最后到熟练。

七、教学过程与步骤:

以实例进行讲解后,组织学生多讨论、多练习,总结系统命名法的方法。具体步骤为: 1.引入课题

2.讲解(1)找主链-----练习(2)编号位-----练习(3)写名称-------练习 3.归纳总结:名称组成,数字意义 4.烷烃的系统命名遵守的原则 5.作业布置

八、学习评价设计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本节课学生学业评价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纸笔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训练了解学生的认知程度;另一方面是过程表现性评价,看学生课堂上回答问题,是否积极思考,是否能当场理解。纸笔评价是通过提问练习测验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掌握的程度,是否达到能力与方法目标、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目标;而过程表现性评价则是

反映了学生学习本节知识的过程情况如何,是否达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以上两方面综合对学生进行评价。

九、本教学设计的特点

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经过精心的教学设计,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不断尝试的学习态度,并运用改错的形式强化学生理解和记忆烷烃的系统命名法,并能灵活运用。

十、板书设计

一、烷烃的命名

1、习惯命名法

2、系统命名法

(1)定主链。

(2)编号位。

(3)写名称。

3、原则

长、多、近、简、小

十一、可能存在的几个问题预想:

1.学生基础差,讲授的内容不能完全理解 2.准备的练习太少,学生没能及时巩固; 3.学生认知能力差,感觉课堂内容偏多 以上是我的说课,由于经验不足,难免有疏漏之处,希望各位老师多多指教。

篇五:芳香烃说课稿 芳香烃说课稿

各位老师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芳香烃》。下面我对本课题进行分析:

一、说教材:《芳香烃》是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第二章《烃和卤代烃》第2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苯和苯的同系物的结构和性质,迁移到苯的同系物的结构和性质,本节内容是对化学必修2中已经介绍的苯的化学性质的提升,本节内容的学习也为之后有机合成和有机推断打下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本节课的教材分析和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的学情分析,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苯的物理性质,理解苯分子的独特结构,掌握苯的主要化学性质。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认识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又反映结构的辩证关系。培养学生以实验事实为依据,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引导学生以假说的方法研究苯的结构,并从中了解研究事物所应遵循的科学方法。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依据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以及学生掌握的知识情况,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苯和苯的同系物的分子结构与其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苯的同系物的分子结构与其化学性质。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课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一下。

四、说教法

化学是一门培养人的思考、动手能力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化学本身是以实验为主的学科,但又鉴于实验存在的一些危险,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手段: ①实验探究:苯的化学性质。

②观察实验:苯的溴代或硝化反应。甲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作用。③阅读与交流:煤、石油的综合利用。

五、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学习的真正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交流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归纳反思法。最后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六、说教学课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1.新课导入:(2—3分钟)

在烃类化合物中,有很多分子里含有一个或多个苯环,这样的化合物属于芳香烃。我们已学习过最简单、最基本的芳香烃——苯。因为学生已经在必修2学过了苯的有关知识,我会引导学生们回顾苯的结构、物理性质、主要化学性质。提出第一个问题:

1、苯的物理性质?(苯是一种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让学生回忆思考已经学过的知识,为今天的新课做铺垫。

2.讲授新课: 讲授新课之前我会想学生提供书上有关的资料:现代科学对苯分子结构的研究:

(1)苯分子为平面正六边形结构,键角为120°。

-10(2)苯分子中碳碳键键长为40×10m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

在展示资料之后,我又播放了苯与液溴以及混酸反应已经苯与氢气加成反应的视频,让学生更深一步加深对苯化学性质的印象和理解,实验演示:(1)苯与液溴在铁粉催化下发生取代反应:c6h6+br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2 c6h5br+hbr。

(2)苯在特殊条件下可与h2发生加成反应:c6h6+3h2 c6h12。

(3)

对实验进行解释:苯的分子组成为c6h6,从其分子组成上看具有很大的不饱和性,应具有不饱和烃的性质。但实验表明苯不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由此可知,苯在化学性质上与烯烃和炔烃明显不同。

更深层次的讲解:大量的研究表明,苯为平面形分子,分子中的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都在同一平面内,苯分子中的6个碳原子构成一个正六边形,碳碳键长完全相等,而且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或均可。

对于苯的结构和性质清楚之后,我给同学们布置了下列任务:

[思考与交流]1.烃均可以燃烧,但不同的烃燃烧现象不同。乙烯和乙炔燃烧时的火焰比甲烷的要明亮,并伴黑烟;而苯燃烧时的黑烟更多。请你分析产生不同燃烧现象的原因。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学生通过交流能给出相对满意的答案。这一任务的设置旨在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交流的能力。[汇报]

1、含碳量不同,含碳量:乙烷>乙烯>乙炔=苯,含碳量越高,燃烧越明亮,黑烟越多。

2、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3、装置特点:⑴导管较长;导管口在液面上;不加热;⑵现象(略);⑶兼起冷凝器的作用;⑷防倒吸;⑸白雾是hbr遇水蒸气产生的。可用agno3试剂检验(现象:出现浅黄色沉淀)。

装置特点:①要用水浴加热,以便于控制反应的温度,温度计一般应置于水浴之中;②为防止反应物在反应过程中蒸发损失,要在反应器上加一冷凝回流装置。

对于同学们之前的思考与讨论,我通过下面的练习题给予了知识点的深化。

[投影]练习:

1、根据本节课所学实验室制备硝基苯的主要步骤,请回答下列问题:(1)配制一定比例浓h2so4与浓hno3的混合酸时,操作注意事项是___________。(2)为了使反应在50—60℃下进行,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3)粗硝基苯可依次用蒸馏水和5%naoh溶液洗涤,最后用蒸馏水洗涤。其中洗涤、分离粗硝基苯应使用的仪器是_________,粗产品用5%naoh溶液洗涤的目的是_________。(4)将用无水cacl2干燥后的粗硝基苯进行蒸馏,得到纯硝基苯。纯硝基苯是无色、密度比水_________,具有__________气味的油状液体。

2、根据实验室制取溴苯的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烧瓶中加入苯,再加纯溴其现象是_______________。(2)再加入铁屑,现象是_____________。(3)写出烧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烧瓶中连接一个长导管,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5)插入锥形瓶的导管不伸入液面下,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6)反应完毕,把烧瓶里的液体倒入盛有冷水的烧杯中,现象是___________,溴苯是 _______________的液体。

我之后又用投影向同学们展示了科学视野-苯的结构:

苯分子里6个碳原子都以sp2杂化方式分别与2个碳原子形成碳碳σ键、与1个氢原子形成碳氢σ键。由于碳原于是sp2杂化,所以键角是120°,并且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都在同一平面内(如图2—13)。另外,苯环上6个碳原予各有一个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它们垂直于环的平面,相互平行重叠形成大π键(如图2—14)。每个碳碳键的键长相等,其数值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由于大π键的存在,使苯的结构稳定,难于发生加成和氧化反应,易于发生取代反应。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这一内容的设置旨在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入新课:学习了最简单芳香烃——苯的性质,下面我门继续学习芳香烃中最简单的一类物质——苯的同系物。

我首先用多媒体[投影]出三个讨论题:

1.什么是芳香烃?2.什么是苯的同系物?3.苯的同系物的通式是什么?旨在引发学生思考,提高对新课的学习兴趣。

[导入]苯的同系物有什么性质呢? 通过[展示样品]甲苯、二甲苯[探究]物理性质,并得出二者都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通过观察、思考、对比后,得出:

①苯的同系物不溶于水,并比水轻。②苯的同系物溶于酒精。③同苯一样,不能使溴水褪色,但能发生萃取。④苯的同系物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根据苯的同系物的性质,我紧接着向学生抛出了如何区别苯和甲苯?的问题。

学生会根据前面的知识答:分别取少量待测物后,再加少量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振荡后观察现象,能褪色的为甲苯,不能褪色的是苯。

我会对苯与苯的同系物的异同进行[讲解]苯的同系物的性质与苯相似,能发生取代反应、加成反应。但由于烷基侧链受苯环的影响,苯的同系物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所以可以用来区别苯和苯的同系物。

由上面的实验事实可以知道烷基侧链会受苯环的影响,表现出与苯不同的性质,我紧接着又问学生“那么,侧链对苯环有没有影响呢?”引出下面的的内容。

陈述甲苯跟硝酸、硫酸的混合酸发生硝化反应,可制得三硝基甲苯,又叫tnt。的事实化学方程式为: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由此证明苯的同系物的侧链对苯环也有很大的影响,它能使苯环更易发生取代反应。为了方便学生记忆,我在此对侧链与苯环之间的相互影响做了小结。[小结特性]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之影响;的取代反应比更容易,且邻,对位取代更容易,表明了侧链(-ch3)对苯环更易发生,表明苯环对侧链(-ch3)的影响(使-ch3的h的氧化反应比

活性增大)。

[设疑] tnt能否写为下式,原因是什么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 [强调]①tnt中取代基的位置。②tnt的色态和用途。淡黄色固体;烈性炸药。

[讲述] 自从1845年人们从煤焦油内发现苯及其他芳香烃后,很长时间里煤是一切芳香烃的主要来源。但是,从一吨煤中,仅可以取得1kg苯和2.5g其他芳香烃。由于芳香烃的需要在不断增长,仅从煤中提炼芳香烃远不能满足化学工业生产的需要。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随着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通过石油化学工业中的催化重整等工艺可以获得芳香烃。

一些简单的芳香烃,如苯、甲苯、二甲苯、乙苯等是基本的有机原料,可用于合成炸药、染料、药品、农药、合成材料等。2.稠环芳香烃。

[简介] 有些稠环芳香烃有致癌作用,又称致癌芳香烃。a.萘c10h8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1、4、5、8为α位,2、3、6、7为β位

b.蒽c10h141、4、5、8为α位,2、3、6、7为β位,9、10为γ位 c.菲c14h10 4.板书设计:我比较注重直观地、系统的板书设计,并及时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我的板书设计是:

第二节 芳香烃

一、苯的结构与化学性质

1、结构:苯为平面正六边行结构,键角120°,碳碳键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完全相等。

2、化学性质: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二、苯的同系物

(1)苯的同系物的苯环易发生取代反应。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2)苯的同系物的侧链易氧化: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3)苯的同系物能发生加成反应。

三、芳香烃的来源及其应用

1、来源及其应用 2.稠环芳香烃。

5.布置作业:为了巩固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我布置了如下的课堂作业: 1.关于苯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组成苯的12个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b.苯环中6个碳碳键键长完全相同 c.苯环中碳碳键的键能介于c-c和c=c之间 d.苯不能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

2.下列分子组成中的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的是 a.乙烷 b.乙烯 c.乙炔 d.苯 3. 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 a.乙烯 b.乙炔 c.苯 d.甲苯

4.下列烃中,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没有同分异构体的是 a.甲苯 b.邻二甲苯 c.间二甲苯 d.对二甲苯

5.能说明苯分子苯环的平面正六边形结构中, 碳碳链不是单双键交替排布的事实是 a.苯的一元取代物没有同分异构体 b.苯的间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 c.苯的邻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 d.苯的对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 6.下列关于芳香烃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a.芳香烃是指分子中含有一个或多个苯环的烃类化合物 b.芳香烃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芳香烃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芳香烃的所有原子都在同一个平面上 7.把“①乙烷 ②乙烯 ③乙炔 ④苯”按相邻两碳原子之间键长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④②③ d.④①②③

8.既能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又能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鉴别的一组物质是 a.苯与甲苯 b.己烯与苯 c.乙烯与乙炔 d.乙烯与乙烷

9.下列有关甲苯的实验事实中,与苯环上的甲基有关(或受其影响)的是 a.甲苯与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物反应生成邻硝基甲苯和对硝基甲苯 b.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甲苯燃烧产生带浓烟的火焰

d.1 mol甲苯与3 molh2发生加成反应

10.下列物质中,属于芳香烃且属于苯的同系物的是 a.ch=ch 2 b. c 2 h 5 c. d. ccch 11.a、b两种烃的最简式相同,7.8ga完全燃烧后生成物通入过量的石灰水中,得到沉

淀60g。既可以用酸性kmno4溶液对a、b进行鉴别,也可以用溴水反应对它们进行鉴别。0.5mol b完全燃烧生成22.4lco2(标准状况)和9g水,在相同状况下,a与b蒸气的密度比为3:1。试通过计算推断这两种烃的结构简式。

篇六: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说课稿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第二课时)说课提纲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的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的第三节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本节教学内容建立在学生已经具备了有机化学初步知识的基础上。学习命名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归纳整理,在命名过程中渗透结构对性质的影响。关于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更是学生在后续章节中使有机化学知识广泛化和深化的基本工具,为学生以后对有机化合物问题的探究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2.教学内容

本课时内容密切联系上一课时,通过对烷烃系统命名法的复习,把烷烃的系统命名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以及比较的对象,发展新知识。新知识可以分为两部分:

(二)烯烃和炔烃的命名;

(三)苯的同系物的命名。3.教材处理

(1)在烯烃和炔烃的命名部分,稍作引申,了解烃的衍生物(简单的醇、醛和羧酸)的命名。

(2)明确苯的同系物的概念,强调其结构特征。(3)利用表格,将苯环上有两个相同的取代基时的命名比较,使知识系统化。4.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在掌握烷烃的系统命名法的基础上,初步了解烯烃、炔烃、苯的同系物的命名; ②通过烯烃和炔烃、苯的同系物等的命名,能区分不同的烃,能识别它们所属的类别。

(2)能力目标:

①通过对烯烃和炔烃、苯的同系物等命名的学习,培养学生认识规律的能力;

②通过对烯烃和炔烃、苯的同系物等命名的学习,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和知识之间比较的思维能力。

(3)科学思想目标:

①通过与烷烃命名的对比学习,使学生体会到对规律的理解与欣赏;

②从命名编号的有序性,使学生有序思维(即思维的有序性),让学生体会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

(4)科学品质目标:

有机物种类繁多,命名法国际通用,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科学无国界,从而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广泛的学习乐趣。

(5)科学方法目标:

在烷烃的系统命名法基础上,通过类比学习烯烃、炔烃、苯的同系物等有机物的命名,认识比较学习和探究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5.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烯烃的命名及苯的同系物的命名。

确立依据:根据教材的地位及课程标准的要求,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是第一课时烷烃的系统命名的延伸、提高和升华。

(2)教学难点:从烷烃和烯烃的命名分析归纳命名的关键步骤。

确立依据:在烷烃的系统命名基础上,要求学生在保持有序思维,抓住命名的内涵,在探究中进行知识迁移,从而获取新知识,是本堂课的关键部分。只有实现了这个飞跃(从一种链到另一种链,再到环),才能真正完成章节的标题——有机化合物的命名。二.说教法

1.教法的选择及依据:以学定教,温故知新。必须以教学目标为指导,以教材内容为基础,以学生情况为依据,以培养学科素养和科学的思维品质、提高学习能力为目的。本节课采用“引导、发现、对比、启发、综合”等教学方法,在教师的主导下,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主线,以比较为方法,让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兴趣,以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学习的积极状态,在已有的知识中总结规律,然后在实践中加以检验,主动获取新知识。

2.突出重点、解决难点的方法:本节的教学重点是烯烃的命名及苯的同系物的命名,在教学过程中两次小节,以规范学生探索的规律并加以强调;本节的教学难点是从烷烃和烯烃的命名分析归纳命名的关键步骤,通过举例(2,3-二甲基戊烷)转化(2,3-二甲基-2-戊烯),引导学生进行尝试,并在命名中总结其命名规则,再配合经精选的练习(分成三部分)化解难点。

三.说学法

1.学情分析:学生已学过多类多种重要有机物,并且在第一课时中学习掌握了烷烃的系统命名,再进行规律的总结和提高,并且要将其升华为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时,有一定的难度。2.学法指导:教学是双边互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主导。一堂成功的课,不但要完成知识目标,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和科学的思维品质,实现学生学习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在本课的学习中,采用探究模式,力求学生在比较、总结中发现规律,再运用自己发现的规律尝试自行获取新知识,在获取新知识的同时提高了学科素养和科学思维品质,也亲身体验了科学家发现规律的过程。

四.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力求增强教学的科学性,提高教学效率,必须体现教材特点,必须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并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新课导入,营造氛围。选择元素周期表中的几个不常见的元素名称:钇、镨、铟、碲、氡(yǐ、pǔ、yīn、dì、dōng),让学生尝试去读,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创造热烈的教学气氛。同时根据几个汉字的构成(形旁、声旁)提出两个问题:你知道它们在通常情况下的聚集状态吗?如果上述元素形成的单质中有固态物质,你知道它们的导电性吗?这两个问题的设计目的在于体现名称与性质的关系,让学生了解命名不仅仅是要将不同的对象加以区分,还要能一定程度的体现它们的类属甚至性质。数目庞大的有机物,也需要有专有的名称与之一一对应,例如烷烃的系统命名,首先母体的名称就体现了从属烷烃,其次体现的是结构特点。

2.温故知新,总结规律。在复习烷烃的系统命名规则后,举例(2,3-二甲基戊烷)练习巩固,并将例子转化成烯烃(2,3-二甲基-2-戊烯),让学生观察,比较两者结构的差异,进而引导学生尝试命名,并在命名中总结其命名规则,并与烷烃的系统命名相比较。在尝试命名过程中,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教师的任务重在“导”,另备练习(2,3-二甲基-1-戊烯),由此在烷烃命名的基础之上,让学生总结出完整准确的烯烃和炔烃的命名规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3.反馈练习,规范巩固。

(1)正向思维练习

(2)逆向思维练习

即先练习给出结构简式书写命名,然后练习给出命名书写结构简式。在练习过程中,采用两种形式:学生示范教师规范和分组练习比较命名结果,培养学生的思维有序性以及合作精神,从学习中总结、提炼,提高学习效率。4.阶段小结,拓展引申。

在学生充分掌握有机化合物命名规律,初步了解了烷烃和炔烃的命名之后,趁热打铁,引出烃的衍生物(简单的醇、醛和羧酸)的命名,点到为止,让学生深刻体会并欣赏规律的重要性,同

时也为这堂课留下了很多值得回味和进一步探究的余地。在进入二部分教学内容之前,设计必要的小节(最长碳链和最小定位),以保证对新知识新事物探究的可连续操作性。5.补充概念,明确结构。补充苯的同系物的概念,强调结构特征,学会区分,掌握通式。6.再次迁移,实现飞跃。提示苯的同系物命名以苯为母体,给出两种情况:苯环上有两个相同的取代基和苯环上有不同的取代基。为了不干扰学生对规律的发现,邻间对的规则由教师给出,学生则尝试把链状有机物的命名规则(最小定位)迁移到苯环上加以应用。7.归纳总结,高屋建瓴。在最后的课堂小节中再次明确命名原则(最长碳链和最小定位)和书写规范,让学生明确思维有序性的重要性,并且高屋建瓴,能够明确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是建立在烷烃的系统命名基础之上。8.随堂检测,巩固深化。

五.说板书设计

板书的设计,必须要结合教学手段(多媒体),体现实用性、直观性、灵活性、艺术性的特点。

如下: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篇七:高二化学苯_芳香烃说课教案_人教版 高二化学苯 芳香烃说课教案

赤壁一中 涂柳琴

一、说教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及作用:

《苯 芳香烃》在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加选修)第二册《第五章 烃》的第五节。这一节的内容包括苯的物理性质、结构、化学性质,芳香烃的涵义,苯的同系物的涵义及其性质。分两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苯的物理性质、结构及部分化学性质(燃烧、加成、溴代)。第二课时:苯的化学性质,芳香烃的涵义,苯的同系物的涵义及其性质。下面说课的内容是第一课时。

学习这一内容,是在学生掌握烷、烯、炔的结构(碳的四键理论、碳链学说)的基础上进行的;同时这一内容又是后面学习苯的同系物、芳香烃及其衍生物的基础,也是理解芳香族化合物性质的基石!

如果说从无机到有机是化学知识的一个飞跃,那么由烷、烯、炔的结构到苯的结构就是另外一个飞跃。

2、教材的重点、难点:

由于苯中的碳碳键,跟前面所学的几种键的类型都不一样,所以苯的结构以及由这种结构决定的苯的性质,就成了这节内容的重点;而理解苯的结构,理解苯为什么具有这些性质,又是一个难点。

3、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分析,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确定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 技能 ①苯的物理性质。

②苯的结构,苯中碳碳键的特点。

③苯的部分化学性质(燃烧、加成、溴代)。(2)能力 方法

①根据实验数据计算苯的化学式的方法和能力。

②由苯的分子式书写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的方法和能力。

③由结构简式推测性质并进行实验验证的逻辑推理能力、观察能力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处理能力。

(3)情感 态度

①通过对苯的凯库勒式及其现代结构理论的研究过程进行多媒体模拟再现,教育学生只有严谨、勤奋才能把握机遇。

②通过介绍苯的结构的研究历史,使学生掌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实验证明→推理突破→再实验验证”这一严谨的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同时也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螺旋式上升”和“内因与外因辩证关系”的教育。

二、说教法:

苯的结构的研究史在有机化学中非常具有代表性,为了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认知方法,所以确定以下教学方法:

1、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2、以凯库勒与苯分子结构的故事引入课题。

3、通过观察实物和实验验证探究得出苯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三、说学法:

1、观察分析液态苯,增强感性认识,了解苯的物理性质。

2、分析组成,发现问题,分层次揭示矛盾,推测苯的可能结构。

3、根据苯的可能结构,进行实验验证。围绕实验结果,再分析推理出正确结构。

4、围绕结构,探索研究,理解苯的化学性质。

四、说教学程序: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篇八:烷烃课例交流 《烷烃》说课稿

桑植四中 杜金花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桑植四中的杜金花,今天和大家交流的课例是《烷烃》的教学。我的说课内容由“教学内容”、“课堂实录”、“教学评价”和“教学认识”四部分组成。

一、教学内容:

1、教材地位:《烷烃》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的第一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非常重要。烷烃是典型的有机物代表兼各类有机物的“母体”,学好《烷烃》则掌握了最核心基础的有机知识,为以后学习其他有机物和选修5树立了信心,奠定了基础。

2、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为乡村中学的学生,他们基础一般,但是喜欢动手实践,渴望在感性体验中发现知识和展现自我,亟需通过各种创新手段激起他们对化学的求知欲和兴趣。我认为适合多对他们采用体验式教学、任务趋动式教学以及紧密联系生活的化学教学。

知识层面:学生已学过甲烷,为演变推理烷烃结构和性质做好了知识准备

情感层面:学生热心实践活动,对动手搭建分子模型充满了好奇

能力层面:学生已经开始习惯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方法,具备了一定的动手能力和化学逻辑思维能力。

在此基础上,我制定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感受烷烃分子空间模型的建立,掌握烷烃的结构特点和概念。

2、初步学会烷烃的命名和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等几种表示方法。

3、认识烷烃同系物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和物理性质的递变性。

4、学会辨认简单的同系物、同分异构体。

创新目标: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空间想象、归纳统摄、类比推理、实践创新等)。

过程与方法(任务驱动教学)

为实现以上目标,我采取了以下过程和方法。整体而言我采取了任务驱动模式的教学,通过学生小组讨论、模型制作、分析归纳、类比推理、分析归纳、提炼总结等来实现知识目标,教给学生科学的方法技能如模型法、类比推理法、探究发现法、练习法等。

1、类比甲烷演变,拼出乙烷、丙烷、丁烷的球棍模型,书写结构式,并分析得出烷烃的概念以及烷烃在空间构型上的结构特点。(模型法、类比推理法)

2、通过结构简式、分子式的书写比较,得出烷烃通式和同系物概念。(探究发现法、练习法)

3、类比甲烷,阅读课本,比较学习烷烃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类比推理法)

4、通过模型搭建、结构简式的书写,发现和掌握丁烷和戊烷的同分异构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积极实践等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与他人合作、主动交流的习惯,使他们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二、课堂实录(我对学生探究烷烃结构特点的片段进行了课堂实录,请欣赏。)

三、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之精彩之处 遵循新课标和高效课堂理念,以教师为主导,结合导学案“活动导学,互动生成”,课堂上学生目标清晰、人人参与,通过动手实践,动脑思考,动口讨论,合作探究等活动建构对烷烃的认知,凸显了学生主体地位。

由此达到的教学效果:教学思路清晰、流程顺畅,课堂氛围活跃,做到了“节奏、容量和氛围”的协调,实现了三维教学目标的有机结合和顺利达成。

教学评价之创新之处

任务驱动,目标引领;(在本课我设置了4个任务,并将每个任务细化,难度分解,学生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积极探索,过关闯将,获取完成任务的成就感。)

搭建模型,直接体验;(不同于传统的教师直接灌输演示,我创设情景,在学生已知碳四价键和甲烷结构的基础上,告诉学生其他烷烃的结构与甲烷相似,引导学生:能否类比甲烷,自己动手,搭建出简单烷烃分子的球棍模型?学生通过搭建模型,书写结构式,并观察模型和结构式,分析、讨论、归纳出烷烃结构特点,并做烷烃辨认的练习巩固,形象深刻的构建了对烷烃结构特点的认识。在同分异构体上我也是这样处理的。)

策略灵活,培养能力。(丰富教法学法,通过情境导入、实践活动、创造性提问、启发性讲解、练习反馈等互动环节来让学生直接体验知识的自然生成,促进了学生对烷烃知识理解的螺旋式上升)

由此达到的教学效果:任务的驱动和细化,调动了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确保了课堂的有序、有效;丰富的教学方式,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和能力,实现了我所设定的创新目标。

第四部分 教学认识

通过《烷烃》教学,我充分认识到“教学相长”的道理。要实现课堂的优质、高效,就得师生合作,实现“师主导”与“生主体”的契合,创设出和谐的支持性课堂氛围;就得发挥教学智慧,就培养现代创新人才的教学目标和适应“应试教育”寻找契合点。最重要的是,通过这次教学实践,我发现了自己某些教学技能的不足,能有的放矢的在以后的教学中完善和提高。

创设和谐

支持性氛围

寻找“师主导”与

“生主体”的契合

培养现代创新人才 和“应试教育”的契合 教学技能 实践提高

我的说课完毕。

第三篇:烷烃课堂教学设计

烷烃课堂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烷烃的组成、结构和通式。2.使学生了解烷烃性质的递变规律。

3.使学生了解烷基、同系物、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碳原子数在5以内)。4.使学生了解烷烃的命名法。

能力培养:统摄归纳的能力、联想对比的能力、阅读课文获取信息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用实物组装简单的烷烃的结构模型,帮助学生建立对有机物空间结构图的想象模型。

教学难点:结构简式的书写。

二、教学过程:

(一)、烷烃

前面学过,有机化合物里,有一大类物质是仅由C、H两种元素组成的,这类物质总称为烃,也叫碳氢化合物。甲烷是烃类里分子组成最简单的物质。除甲烷外,还有乙烷、丙烷、丁烷等等。(试写出它们的结构式)

在这些烃的分子里,碳原子跟碳原子都是以单键结合成链状,跟甲烷一样,碳原子剩余的价键全部跟氢原子相结合。这样的结合使得每个碳原子的化合价都已充分利用,都达到“饱和”。象这样结合的链烃叫做饱和链烃,也叫烷烃。1.烷烃的通式:CnH2n+2

2.烷烃的物理性质:各种烷烃的物理性质随着分子里碳原子数的递增,发生规律性的变化。如:常温下的状态是由气态(1~4个碳原子)、液态(5~16个碳原子)到固态(17个碳原子以上)沸点逐渐增加;液态时的密度逐渐增加(练习)1.下列物质中沸点最高的是;()

A 正丁烷

B 异丁烷

C正戊烷

D 新戊烷 3.烷烃的化学性质(与甲烷相似)

a、通常状况下,很稳定,与酸、碱和氧化剂都不反应,也难与其它物质化合; b、可燃: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c、取代:在光照条件下,都能与氯气等发生取代反应

练习:向CH4和Cl2进行取代反应后的集气瓶中滴入几滴浓氨水,看到的现象是

。若某烃1 mol 最多和6mol Cl2发生取代反应,则此烃分子中含有

个氢原子,同时生成HCl

mol。(答案

有白烟生成;

6:)

(二)、同系物: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称为同系物。如:甲烷、乙烷、丙烷互称为同系物,它们都属于烷烃。

(三)、烃基:烃分子失去一个或几个氢原子后所剩余的部分。一般用“R-”表示。如果这种烃是烷烃,那么烷烃失去一个氢原子后所剩余的原子团叫烷基。如:-CH3叫甲基,-CH2CH3叫乙基。(练习:丙基、丁基)

(四)、同分异构体:

1.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结构的现象,叫做同分异构现象。如正丁烷和异丁烷。(甲、乙、丙烷有同分异构现象吗?)

2.具有相同分子式不同结构式的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体。3.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方法:“减链法”,可概括四句话

四句话:主链由长到短,支链由整到散,位置由心到边,排布由对到邻。例:写出C7H16的同分异构体。

练习1.1H和2H、1H2和2H2、白磷和红磷、石墨和金刚石是否同分异构体?

2.C6H14的链上有4个C原子的物质有几种。

思考与交流:归纳以碳为骨架的有机物种类繁多的原因(课本64页)。

(五)、烷烃的命名

1、习惯命名法:(本节课到这点为此)

A、根据分子里所含碳原子的数目来命名:碳原子数在十以下的,依次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来表示。如:戊烷、辛烷等。(石油液化气就是丙烷和丁烷的混合气,打火机里的液体主要是丁烷),碳原子数在十以上的,就用数字来表示。如:十一烷、十七烷等 B、简单烷烃的同分异构体用:正、异、新来区别。如:戊烷

2、系统命名法(长,多,近,小,简,并)1).长:主链要最长,据主链碳数叫“某烷” 2).多:把支链数最多的作为主链,支链作取代基。3).近:主链中离支链较近的一端为起点依次编号:1、2、3… 4).小:支链位置之和要最小。5).简:跟起点靠近的取代基要最简单。6).并:取代基如果相同,合并;如果不同,简单在前,复杂在后。例:给下列烷烃命名:

1)CH3CH(CH2CH3)CH(CH2CH3)CH3 2)CH3C(CH3)2CH3 练习:

1、下列命名正确的是:

A:2.4—二乙基戊烷

B:4—甲基-3-乙基已烷 C:2.3.3—三甲基戊烷

D:2—甲基-3-丙基戊烷

2、写出C6H14的同分异构体并用系统命名法命名。

(六)小结本节课的内容。

(七)布置课后练习书本上65页 3,6,7,8,10题。

板书设计:

(一)、烷烃

1.烷烃的通式:CnH2n+2

2.烷烃的物理性质:各种烷烃的物理性质随着分子里碳原子数的递增,发生规律性的变化。3.烷烃的化学性质(与甲烷相似)

a、通常状况下,很稳定,与酸、碱和氧化剂都不反应,也难与其它物质化合; b、可燃: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c、取代:在光照条件下,都能与氯气等发生取代反应

(二)、同系物: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称为同系物。

(三)、烃基:烃分子失去一个或几个氢原子后所剩余的部分。一般用“R-”表示。如果这种烃是烷烃,那么烷烃失去一个氢原子后所剩余的原子团叫烷基。

(四)、同分异构体:

1.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结构的现象,叫做同分异构现象。如正丁烷和异丁烷。(甲、乙、丙烷有同分异构现象吗?)

2.具有相同分子式不同结构式的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体。3.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方法:“减链法”,可概括四句话

四句话:主链由长到短,支链由整到散,位置由心到边,排布由对到邻。

(五)、烷烃的命名

1、习惯命名法:(本节课讲到这点为此)

2、系统命名法(长,多,近,小,简,并)1).长:主链要最长,据主链碳数叫“某烷” 2).多:把支链数最多的作为主链,支链作取代基。3).近:主链中离支链较近的一端为起点依次编号:1、2、3… 4).小:支链位置之和要最小。5).简:跟起点靠近的取代基要最简单。6).并:取代基如果相同,合并;如果不同,简单在前,复杂在后。

第四篇:zm11.1烷烃教案

烷烃

同学们,在上一节课的学习中,我们接触了最简单的烃:甲烷。我们知道,甲烷是由一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具有空间正四面体结构的化合物。大家来看一下我手里的模型,左手边的是乙烷,右手边的是丙烷。大家观察一下这两个烃的结构,能够发现什么呢?

在这些烃的分子里,碳原子跟碳原子都以单键结合成链状,碳原子剩余的价键则全部跟氢原子相结合,总共形成了四个化学键。每个碳原子都达到了饱和的状态。像这种,碳原子之间以单键结合成链状,剩余的价键全部跟氢原子相结合的烃就叫做烷烃。这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

一、烷烃的定义

碳原子之间以单键结合成链状,剩余的价键全部跟氢原子相结合

二、烷烃的结构特点

碳碳单键、链状、碳剩余价键全部和氢结合

(观察模型,同学们可以发现,烷烃的碳链呈锯齿状或折线形,烷烃中的碳原子和氢原子不在同一平面上)

三、烷烃的结构式和结构简式

烷烃的通式:CnH2n+2(n≥1)同系物:化学上,把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某种原子团的化合物互称为同系物。

四、烷烃的物理性质

(1)烷烃分子随着碳原子数增加,熔点、沸点逐渐升高,相对密度逐渐增大;

(2)分子里5个碳以下的烷烃在常温常压下都是气体,5-16个碳的烷烃在常温常压下呈液态17个碳以上的烷烃呈固态

五、烷烃的化学性质

(烷烃的化学性质与甲烷相似,在通常情况下很稳定,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也不和强酸、强碱反应。但都可燃,在光照条件下可以发生取代反应)1.氧化反应

2取代反应

3烷烃在高温下可分解(作了解)

二、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 1.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的概念 2.烷烃同分异构体之间熔沸点的变化规律 3.烃基的概念

4.烷烃同分异构体的写法

三、烷烃的命名 1.习惯命名法 2.系统命名法

步骤:①选主链,称某烷

②编号码,定支链

③取代基,写在前,注位置,连短线

④不同基,简在前,相同基,二三连

第五篇:有机化学教案——烷烃

第一章

绪论

一、有机化学的概念及其与医学的关系

二、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分类(一)有机化合物结构及其表示方法(二)分类

第二章

烷烃和环烷烃

2.1 烷烃(alkane)

以CH4为例:

6C:1S2 2S2 2P2

21s22s2p2基态沿键轴“头碰头”重叠激发态HHHHSP3 杂化 HHHHHC+4HHCH4CH3CH3SP31S(一)烷烃分子中各原子间彼此以单键(键)相连。(二)键参数:

(三)成键原子可以绕键轴自由旋转,产生构象异构。

同分异构现象:分子组成相同但分子结构不同的现象。1.乙烷的构象

CH3CH3

锯架式(透视式)12.6KJ/mol纽曼投影式重叠式(最不稳定)无数种构象交叉式(最稳定)(1)乙烷是各种构象异构体的混合物,室温下可互相转化,但无法分离。(2)乙烷主要以交叉式构象状态存在。(3)构象对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均有影响。

(4)药物分子的构象异构与药物的活性的发挥密切相关。

药效构象:药物受体一般只与药物多种构象中的一种结合,这种构象称药效构象。2.丁烷的构象

(四)烷烃的通式和同系列

二、烷烃的命名

(一)普通命名法: 1~10个C原子的简单烷烃采用天干,含11个以上C 原子的,用中文数字命名。

(二)系统命名法(IUPAC命名法)(1892年日内瓦国际化学会议首次拟定了有机机物系统命名原则,称为日内瓦命名法,后经国地纯化学和应用化学联合会多次修订,所以又称IUPAC命名法.)

1.烷基的命名

2.烷烃的系统命名法(1)选主链(母体):选择连续不断的含取代基最多的最长的碳链作为主碳链,按主链上碳原子数称为“某”烷。

(2)编号:①从靠近取代基的一端开始;

②两端同时遇到取代基时,使第三个取代基位次最小。(3)取代基:①将取代基的位次、数量(相同取代基)、名称写在母体名称前面,数字与汉字之间用半字线“-”隔开;

②烷基优先顺序:甲基<乙基<丙基<丁基<异丁基<异丙基<叔丁基。

(三)碳原子类型

三、烷烃的同分异构

四、烷烃的物理性质

C1~C4气体,C5~C16液体,C17以上固体;烷烃均无色。

正烷烃的沸点随C原子数的增加而升高,在碳原子数相同的烷烃异构体中,取代基越多,沸点就降低越多。

正烷烃的熔点随C原子数的增加而升高;在碳原子数相同的烷烃异构体中,取代基对称性较好的烷烃比直链烷烃的熔点高越多;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多,含偶数碳原子的正烷烃比含奇数碳原子的正烷烃的熔点升高幅度大,并形成一条锯齿开的熔点曲线。

正烷烃的密度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多而增大,但在0.8g.cm-3左右时趋于稳定。所有的烷烃的密度都小于1g.cm-3,是所有有机化合物中密度蕞小的一类化合物。

烷烃分子是非极性或弱极性化合物,易溶于非极性或极性较小的苯、氯仿、四氯化碳、乙醚等有机溶剂,而不溶于水。液态烷烃作为溶剂时可溶解弱极性化合物。

五、化学性质

(一)稳定性:烷烃在室温下与强酸、强碱、强氧化剂、强还原剂不发生反应或反应速度很慢。(二)卤代反应 1.甲烷的卤代

CH4Cl2紫外光CH3ClCl2紫外光CH2Cl2Cl2紫外光CHCl3Cl2紫外光CCl4

2.反应热(heat of reaction):可根据单键均裂的离解能数据计算得到。卤代反应机制

3.反应机制(reaction mechamism):对某个化学反应逐步变化过程的详细描述。又称反应历程。

自由基的链反应(free radical chain reaction)。可分为链引发、链增长和链终止3个阶段。

(1)链引发(chain-initiating step):形成自由基(带有1个单电子的高能量原子)。

ClCl光或热Cl+Cl

+ HCl(2)链增长(chain-propagating step):延续自由基、形成产物。

CH3HCH3+ClClCH3+ Cl2+ CH3Cl+ HCl+ClCH3Cl+ClCH2Cl+ Cl2CH2ClCH2Cl2

链终止(chain-terminating step):消除自由基。

ClCH3CH3+Cl+Cl+CH3 Cl2CH3ClCH3CH3

4. 卤代反应取向

CH3CH3CCH33。H1。H29/1H+ Cl2光CH3CH3CCH348%=Cl+CH2ClCH3CCH329%23%H+ 多卤代物 + HCl48/9= 5.4:1

CH2BrCH3CH3CCH3H+ Br2光CH3CH3CCH3>99%Br+CH3CCH3痕量H

(1)氢原子反应活性顺序为 3°H > 2°H > 1°H。(2)溴代反应具有较高的选择性,而氯代反应选择性较差。(3)自由基的稳定性顺序为 3°> 2°> 1°> ·CH3。

六、烷烃混合物:汽油、煤油、柴油、石油醚、液体石蜡、凡士林和石蜡。

下载烷烃说课稿(5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烷烃说课稿(5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烷烃的命名》说课教案

    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第一章第三节《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第一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对本课......

    烷烃的命名教案(农林版)(共五篇)

    3.烷烃的命名 讲述 烷烃的命名,常采用习惯命名法和系统命名法。 板书 (1)习惯命名法。 讲解习惯命名法是根据分子里所含的碳原子的数目来命名的。碳原子数在10个以下的,依次用甲......

    烷烃中同分异构体内容的教学设计

    烷烃中同分异构体内容的教学设计 本节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课书化学《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简单被动的接受信息......

    第二章 烷烃(教案)--中农有机化学教案 覃兆海

    第二章 烷烃(教案)(学时数:6)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烷烃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状态以及结构特征,同分异构体的概念及同分异构现象;熟练掌握烷烃的系统命名和普通命名......

    高一化学必修2《烷烃》教案设计 斗鸡中学 侯永丽一三维目标

    高一化学必修2《烷烃》教案设计 斗鸡中学 侯永丽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认识烷烃的命名,同系物及物理性质随着分子里碳原子数目的递增而变化的规律。 2、掌握饱和......

    说课稿

    《春雨的色彩》说课稿 “春雨,像春姑娘纺出的线,轻轻的洒在地上,沙沙沙,沙沙沙„„”多么优美的诗句!它出自于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也就是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春雨的色彩》。......

    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 下午好!我说课的课程是高职英语课程。 本次说课我将按以下流程进行:一、说课程基本信息 二、说课程教学目标 三、说课程教学内容与职业能力训练 四、说课程教......

    说课稿

    《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课后型说课侧重对实际课堂操作进行反馈、总结与评价。因此,我将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