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怀古教案

时间:2019-05-15 05:59: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赤壁怀古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赤壁怀古教案》。

第一篇:赤壁怀古教案

念奴娇赤壁怀古

一位千古奇才,一桩千古奇冤,一段千古奇缘,落魄才子苏东坡与荒僻之地黄州就这样不期而遇。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二赋一词如一道神秘的天光在黄州横空出世。今天,让我们穿越时空,与苏子、与黄州进行一场心灵的对话。我们来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板书课题、作者)。我给同学们朗读一下。这位同学,说说你的听读感受。很有气势,很豪放。嗯,深有同感。

我们知道,苏轼是豪放派代表词人。本节课,我们将从景与情两个角度感受苏词的豪放之美。我们先来看上片,上片描写的是赤壁之景,请同学们找出描写赤壁之景的句子,看看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好,你来说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两句境界开阔,气势雄浑。我觉得,这两句既是眼前实景,又是想象之景。滚滚长江,浩浩荡荡,永不停歇地向东奔流,这是实景;词人看到东流的江水,想到千百年来的英雄豪杰,就像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样,一去不复返,这又是想象之景。

那么,词人会想到哪些风流人物呢?周瑜?不只是周瑜,也许还有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还有三国群雄。词的开篇,不仅写了登高远眺的所见所感,而且点出了怀古的旨意。

还有哪些写赤壁之景的句子?这位男生,你来谈谈。

他说“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写出了赤壁的雄奇壮美。

谁能把这三句词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出来?很好。赤壁矶头,壁立千仞,直插霄汉。山下,汹涌的骇浪猛烈地搏击着江岸,一望无际的江面上涌起了千万堆奔腾澎湃的雪浪。这是何等壮观的奇景呀!

这里有三个动词用得很特别,我们一起来品味一下。穿,写山之高峻;拍,写浪涛与堤岸搏击力度之大;卷,既有排山倒海的气势,又有形象感。

谁能把这种雄壮的气势读出来?好,有请我们班最豪放的男生。(生读)读得真好,豪气干云啊。我们一齐朗读一遍。(小结并板书)上片写赤壁之景:雄奇壮美 江山如画

按照惯例,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可是下片开头似乎并非抒情,而是——写人。写的是谁呢?周瑜。“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寥寥数语,一个雄姿英发、风流潇洒的儒将形象便呈现在我们读者面前。说到这里,我想问大家,苏轼为什么会想到周瑜呢?请你谈谈你的看法。因为赤壁是三国古战场,周瑜曾经在这里大败曹军。有道理,不过,我觉得还有一层深意。想到周瑜的少年得志、年轻有为,苏轼难免会心生羡慕,羡慕之余,想到自己此刻的处境,不禁发出“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感慨。

“多情应笑我” 是什么意思?应笑我多情。对谁多情?朝廷。我对朝廷多情,言外之意是朝廷对我薄情、寡情,这一句话在自嘲中是带有几分怨愤意味的。“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有两种解释,一种理解是此时苏轼善于自我解脱,自我安慰,比较达观;另一种理解是此时的苏轼有些消沉,愤懑无法排解,只好寄情山水。你认为那一种是对的?

同学们说的都有一定的道理。下面,我谈谈自己的理解。这两句的意思是,人生啊,如梦幻一般难以捉摸,富贵功名虽是人为,终属天定,我还是邀明月举杯,与江水共饮吧。这里面的情感有伤感,有苦楚,但更多的是达观,是自我安慰。苏轼之所以是苏轼,就是无论遭受什么样的打击和挫折,不管是政治上的还是生活上的,他都能想得开,看得透。你看,在沙湖途中遇雨,同行皆狼狈,他却能“竹杖芒鞋轻胜马”“何妨吟啸且徐行”。我们也要学习他这种达观的精神,学会调节自我,不沉溺于悲观情绪之中。

(小结并板书)下片抒情:仰慕英雄 感慨人生

雄奇壮观的景象,豁达开朗的心境,这就是苏词豪放风格的体现。让我们大声诵读全词,再一次感受本词的豪放之美!

第二篇:赤壁怀古教案

《念奴娇·赤壁怀古》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语言的分析,把握内容,感受风格,领会思想。

2、理解宾主互衬,虚实相衬的写作特点;

3、了解豪放宋词的风格特点,提高古典诗词阅读鉴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本词的语言美,思想美和艺术美的统一。

2、难点:苏轼词的风格特点。

教学时教:一课时。

教学课型:讲读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赤壁赋》中道“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横槊赋诗,因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寥寥数语,一位纵横驰骋的政治家、诗人曹操的英雄便跃然纸上。我们惊叹一代文豪苏轼非凡的笔力和不俗的气概。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一首词《念奴娇·赤壁怀古》。

二、解题

1、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与黄庭坚、米巿、蔡襄并称“宋四家”。他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嘉祐进士、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知密州、徐州、湖州。因反对王安石新法,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颍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等地,最后北还,病死常州,追谥文忠。苏轼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

2、背景资料:北宋元丰五年(1082),作者在“乌台诗案”之后,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黄州附近有个赤鼻矶,相传为三国时期周瑜大败曹操的赤壁。作者曾两次到此游览,写下了两篇游记和这首词。其实,苏轼所游的并非三国时期周瑜大破曹军的赤壁,周瑜破曹是在湖北嘉鱼东北的赤壁。作者只是触景生情,采用当时的传说,借写古迹,记古人、古事,以古比今,言志抒情。

3、关于豪放派词

豪放派相对婉约派而言。词原来是从民间小调发展来的,多以艳情为题材,语言清丽,音律严谨,表现婉曲含蓄,就用“婉约”两字来形容它的风格。后来慢慢有了变化,到了苏轼手中突破词为艳科,词的题材被大大拓宽了,形式上也不再严格遵守腔调韵律,词境更壮阔了,确立了豪放派的风格。

三、整体感知

1、指导朗读。

诵读提示:这首词历来被视为豪放派的代表作,应读得铿锵有力,表现出作者对历史上这场战争的向往和对英雄的景仰;

2、用简单语言概括上下阕的主要内容 词的上阕写赤壁之景,下阕抒发人生之感慨。

四、阅读上阕画出描写景色的句子

3、上阕描绘了赤壁那些景观?这些景观有何特点?哪些词语能体现这些景观的特点?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基调怎样? 大江、乱石、惊涛 千堆雪

字词 乱 险怪,穿 高峭,惊 汹涌,拍 水石相击,卷,狂澜奔腾 雪,水色洁白。夸张、比拟、比喻,豪迈奔放。4题目为怀古,那在此描写赤壁之景有什么作用呢?

在此描写的赤壁之景,姿态、声音、色彩无不逼真,描绘了一幅奇险雄伟的画面,这就暗示出赤壁之战惊心动魄的场面和英雄豪杰们的雄姿,表现作者的豪迈奋发。

五、阅读下阕研读周瑜形象

a、作者从那几个角度写周瑜的?b、作者自身状况又是怎样的? 感情基调怎样? 人物 周瑜

苏轼

年龄

婚姻 幸福美满 屡遭不幸

外貌 英俊儒雅 早生华发

职位 东吴都督 团练副使

际遇 功成名就 功业未就 感奋 感伤

5、“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在上下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承上启下。“江山如画”承上,“一时多少豪杰”启下,由写景过渡到怀古,“一时多少豪杰”“引出遥想公瑾当年”,具化为“周郎”为下片写周瑜作了铺垫。

6、下阕写周郎,为什么又要插入“小乔出嫁了”呢?

A、周瑜指挥赤壁之战时年纪很轻

B、以美女衬英雄,更表明其当时春风得意。

C、由于小乔取得孙权的信任进而才建功立业。(小乔的姐姐大乔是孙权的嫂嫂,所以周瑜和孙权外看是君臣之别,内观是连襟之亲。周瑜才能够取得孙权的信任,这是他能够建功立业的一个重要条件。)下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全词借称颂周瑜来抒发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分析鉴赏

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把倾注不尽的长江与名高累世的历史人物联系起来,布置了一个极为广阔而悠久的空间和时间背景,他即使人们看到大江的汹涌奔腾,又使人们想见风流人物的气概,更可体味到作者兀立江岸凭吊胜地、才人所诱发的起伏激荡的心潮,气魄极大,笔力非凡。在长江这里,自古出现过威武雄壮的战争故事。在开始寻找英雄遗迹的时候,词人终于找到了他心目中的英雄——“周郎”。但他在这里却先埋下一笔,暂时不展开写,引起悬念。

2、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作者写赤壁时,写岩石陡峭,就夸张为“穿空”;写江涛汹涌、浪花怒卷,就夸张为“千堆雪”,寥寥数笔便勾勒出赤壁的壮丽景色。用一句“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感叹语轻轻结住,江山之胜和怀古之情融为一体。这样的景物描写,读罢使人止不住内心的激荡,颇有天“风海雨迫人”之感

3、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赤壁之战对吴军来说,是一场以弱胜强的战斗,作为吴军统帅的周瑜不仅没有丝毫的胆怯,反而从容闲雅,谈笑之间,就把敌方的战船烧成灰烬。这种指挥镇定的风度何等令人生敬!作者这样称颂周瑜,表现他也渴望能像周瑜一样,为自己的国家建立丰功伟业。

4、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作者的情绪不断变化,由欣赏山河之美到赞赏追慕英雄豪杰,作者渴望建功立业的理想很明显的透露出来,词义至此已达到高潮。但这些都是“神游”,眼前现实却是“我”的“多情”,“早生华发”。

5、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人生如梦”是作者在遭遇压抑的情况下的自我安慰之语,但他没有想到及时行乐。他的“一尊还酹江月”不过是向江月倾诉壮志难酬的苦闷。纵观全词,豪放中略见苍凉,而苍凉只不过是豪放的补充,二者并不矛盾。

七、小结豪放词的特点

1、要有壮阔景

2、要写英雄事

3、要表功业志

4、要抒苍凉情

八、布置作业

①比较阅读:将《念奴娇•赤壁怀古》与柳永《雨霖铃》作比较,重点从“情景、事情、情感”三方面去展开。

②背诵《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

(板书)

上阕:(赤壁)(怀古)

所见:大江、故垒 所想: 千古风流人物

乱石、惊涛 一时多少豪杰

下阕:(怀古)(伤今)

所忆:(周郎)雄姿英发 所慨 : 多情善感

风流潇洒 早生华发

才华横溢 人生如梦

第三篇:赤壁怀古教案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

在初中学习了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之后,初步了解了苏轼词的特点、人生经历.....

和性格特征,今天,继续深入了解他的豪放词的特点和旷达洒脱的性格。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豪放词的特点;

2、理解词的内容,品味词的意境。

能力目标

1、在诵读品味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2、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品赏词的基本步骤及方法;

3、解决文句,分析意境,提高学生理解和鉴赏词的能力;

4、掌握烘托和映衬手法。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品味词的意境和语言;

2、领会词的风格。

教学难点

1、鉴赏词的意境和语言;

2、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诵读法问答法讨论法点拨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说到中国古代文学,必谈唐诗宋词,说唐诗,必谈李白、杜甫,说宋词,必谈苏轼,说苏轼,必诵“大江东去”。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共同学习探讨豪放词http://baike.baidu.com/view/80352.htm的代表作家──苏轼的代表作品(板书课题)《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二、有感情的朗读全词,整体感知课文。

朗读提示:该词是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作。应读得声情并茂,即:字正腔圆,声音洪亮,激情洋溢,表现出作者对历史上风流人物的景仰和对赤壁壮景的赞叹。最后的感慨虽有消极情绪,也只是语调舒缓一些,才能体现苏轼的旷达与超脱。

1、教师范读;

2、学生小声朗读;

3、抽学生朗读。

三、师生互动,研讨课文。

一)、学习词的上片

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思考:这首词是豪放词派代表作家苏轼的代表作,其“豪放”作何理解?体现在哪些地方? 明确:苏轼之前,词的题材以儿女情长、缠绵悱恻为主,人们把这类题材的作品称为婉约词;苏轼时,题材范围扩大,古往今来,兴衰更替,皆可入词,无拘无束,气派宏大,于是,人们称之为豪放词。就本词而言,具体体现在:

(板书)“大江东去”的“大”(空间上视野开阔),(板书)“千古风流人物“的“千古”(时间上悠长、悠远);“东去”“淘”(气势都很宏大)。这样,时、空、气势都突出了豪放的特点。同时也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壮丽的长江景色。

翻译:浩渺、奔腾的长江水滚滚东去,大浪翻滚,也淘洗尽了历史长河中的众多英雄人物。(经过淘洗,能在历史上留下其名的已经不多,很多人已被历史尘封了,但有一个人不会,他就是周瑜。)

2、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这是作者览物思人

翻译:西边那古老的城堡,人们都说,这儿是三国时周瑜指挥的赤壁之战的地方。

思考:作者写的是不是真赤壁?为什么这样写?

明确:不是。真赤壁在今天湖北嘉鱼,位于南京市西南,又称“武赤壁” 表达“未实现青云之志”的感慨。这里指作者在(板书)慨自己(壮志难酬)。

思考:“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几句同现代语序一致吗?

明确:这样的语序:⑴、平仄的需要;⑵、诗词中允许语序倒置;⑶、突出表达对象:“故国”、“多情”、“早”。(板书:神游故国、多情善感、早生华发)

翻译:神游旧地,应该笑我自己多情善感,头发都早早地变白了。

(豪放词人,难道就这样忧郁下去吗)

4、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翻译:人的一生真如梦幻一般啊,算了吧,别想那么多了,还是端一杯酒,洒在地上和江上祭奠敬奉江月吧。

思考:“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作何理解?

明确:A、(板书)“人生如梦”:周瑜的一生事业成功,爱情幸福美满;而苏轼的一生飘忽不定、一生坎坷、壮志难酬,达不到周瑜这样的境界。是作者受压抑时的自慰之词。

B、“酹”:即把酒洒在地上,祭奠心中的英雄,而作者把酒洒在地上、江上,祭奠江月。开篇“大江东去”,结尾“还酹江月”,这两个“江”首尾照应,使结构圆熟。(板书:酹江月)

自己“人生如梦”,飘忽不定,又正如江中之月而飘忽不定;寄托了对命运多舛(chuan,不顺遂,不幸)的感慨,也表达了随缘自适的旷达与超脱。(板书:求超脱)豪放之中见苍凉。

四、师生齐诵课文。再次感受作者对风流人物的仰慕和对自己的慨叹及旷达超脱?an=0&si=8的态度。

五、总结:

1、上片写的是什么?

明确:写壮丽的赤壁之景,为下片风流人物出场作铺垫;

2、下片写的是什么?

明确:描写风流人物周瑜,抒发自己壮志未酬的感慨及旷达超脱的人生态度。

六、作业:

1、拓展练习:“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中的“水”与我们学过的写水的诗句相比,有何特点? 如: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2、迁移练习:将初中教材中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与高一教材中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简单作以对比分析。

3、结合学过的诗词,分析比较豪放词与婉约词的特点。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较为深入的理解了苏轼胸有报国之志,但无报国之门,在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中,他旷达洒脱的性格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因此,帮助学生了解时代背景、作者的人生经历,以利于学生全面深入的理解他的性格。

附:

板书设计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千古风流人物

上片↓览物之情赤壁壮景←―周瑜

(见)--实(特定场景)(想)--虚

怀古之思----忆周郎雄姿英发

(功勋卓著)风流潇洒

(婚姻美满)才华横溢

神游故国

下片 身世之感---慨自己多情善感

(壮志难酬)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

求超脱酹 江 月

第四篇:《赤壁怀古》教案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沈阳市第二十七中学

高二语文组

盛浩

一、教学目标

1、感受苏词的豪放风格。

2、了解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与壮志未酬的苦闷,正确理解“人生如梦”的思想情绪。

3、理解《赤壁怀古》一词中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4、诵读、背诵本词

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怎样正确理解《赤壁怀古》的思想内容?

《赤壁怀古》融写景、怀古、抒情为一体,从描绘古战场的雄奇景色入手,赞一代儒将周瑜的丰功伟绩,抒发作者个人的贬谪失意、功业无成的感慨。结尾处“人生如梦”的感慨是作者迅速从惆怅失意中排解出来,表达苏轼特有的旷达洒脱情怀。、作为豪放派代表词人的苏轼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怎样理解《赤壁怀古》的艺术特色?

苏轼以诗为词,使词的内容不再拘于传统的离愁别绪,反映较广阔的社会生活,拓宽了词的题材;使词的形式不再为规定的宫调、身律所束缚,一扫词的柔弱气息,开创了豪放词派。苏词气势雄伟,一泻千里,提高了词的意境。《赤壁怀古》是豪放派宋词的代表作,词的主旋律感情激荡,气势雄壮。全词借古抒怀,将写景、咏史、抒情容为一体,借咏史抒发作者积极入世但年已半百仍功业无成的感慨。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课前三分钟播放《滚滚长江东逝水》。

刚才我所播放的歌曲应该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它是《三国演义》的片头曲。在前奏部分,我们首先听到的是战争前的鼓角争鸣,这样的歌曲我们自然而然就联想到三国这个充满纷争的时代,是个乱世。但乱世容易产生英雄,也因此就留下了很多英雄事迹可以让后来人来品评。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开讲以来最为火热的,也是对三国人物的一个品评——《易中天品三国》。那么大家来读一下这几个诗句,看一下这些诗句所品评的具体是哪些英雄人物呢?

展示: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写鞠躬尽瘁的诸葛亮)

天下英雄谁敌手?生子当如孙仲谋。

(写弛马射虎的孙权)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写足智多谋的周瑜)

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写能文能武的曹操)

你们最欣赏哪一位英雄呢?(学生自由发言)(提示 张飞:勇猛豪爽、天真鲁莽;赵云:忠肝义胆、武艺超群;黄忠:老当益壮、献身精神;周瑜:年轻有为、足智多谋)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英雄,而苏轼最欣赏的又是谁呢?(周瑜)三国时代涌现出这么多的英雄人物,为什么苏轼偏偏就对周瑜情有独钟呢?(板书:为何独爱周瑜?)

现在就让我们开声来朗读,在文章中寻找问题的答案。【朗读环节】

1、全班齐读。

朗读提示:这首词历来被称做是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作,课文第42页有这么一句话:“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意思就是说像这类豪放派的文章应该读得高亢激昂、铿锵有力。

2、名家范读。

节奏感很强:四字句2/2;五字句2/3;六字句2/4。

经过刚才的朗读,大家所感受到的这首词的基本感情基调是怎样的呢?(豪放)这就是我们对这首词的初步感知了。而苏轼是如何体现出这股豪放的,我们后头见分晓。【解析题目】

“念奴娇”为词牌名,题目是“赤壁怀古”,告诉我们这首词的主要内容是苏东坡在赤壁这个地方游览的时候,触景生情,进行怀古,缅怀古人。

苏轼是如何安排这两块内容的?我们接着往下看。【写景片段分析】

1、学生齐读文章的写景片段(上阙)

2、提问:上阙描写了赤壁古战场怎样的景色?或你脑海中的意境,它的特点是怎样的?请用一个精炼的词或词组来概括。

讨论明确:雄浑、壮阔,撼人心魄,气势恢宏、磅礴、似有气吞天下之势等等。(答案不求完全统一,意思接近即可。)

3、提问:我们没有亲眼目睹赤壁的壮观,但却能感受到一种雄浑壮阔的意境来,这完全得益于作者用词的艺术。你觉得上阙中哪些词用得很有味道,为什么?(学生思考,交流,讨论明确:三个词――淘、穿、卷)

(1)淘。不仅写出了长江奔流的气势,而且将写景与写人融合在一起,形象地定出了历史的推进。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旷远、深邃的意境,给了我们一个广阔的空间与时间的概念。多少英雄人物,多少英雄的故事,一个“淘”字,一下了如过电影般推到了我们的眼前。读到这样诗句,让我们的耳边似乎又响起了《三国演义》中的那首卷帘词。(一起背诵)“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可以这样说滚滚东流的江水已经超脱了物理意义上水的概念,它已经成了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2)穿。写出了山岩高耸入云的动势以及山崖的陡峭。

(3)卷:写出了浪花的汹涌,而用“千堆雪”形象真切。老师想到了柳永的《望海潮》中也有一个“卷”字。“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一个“卷”字写出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可谓有声有色。

古战场到如今也算是一个旅游景点了,根据作者的介绍,如果让你们为之拍一个宣传片,你们会怎样安排镜头呢?

你看这图片,先来大处的景,大江汹涌奔腾,然后镜头往前移,目标慢慢缩小,看到了陡峭的山崖散乱地直刺云霄,汹涌的骇浪猛烈搏击着江岸,滔滔江流卷起千万堆澎湃的雪浪。

于是整张图景明了了,你们看江水奔马轰雷,十分惊心动魄。而我们为之配上台词的话,就可以用上“大江东去”“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如画的江山透着的是如此非凡的气势,有种“天风海雨逼人”之感。【人物形象分析】

好了,舞台布置完毕,序幕拉开,背景就是如画的江山。追光灯亮起来了,照在了哪里啊?(豪杰。打在了周瑜身上,主人公出场了)

这个周瑜怎么样啊?我们一起来读一下有关周瑜的片段。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1、称呼:公瑾、周郎(称字,而不是直呼名讳,有着对周瑜的尊敬,亲切)

2、婚姻:小乔初嫁了(我们平常说“出嫁”是哪两个字呢?——出嫁。问题来了,考虑一下,我们平时所接触到的“出嫁”与这边看到的“初嫁”,效果上有什么不一样呢?)

教师总结:苏轼记周瑜,主要是记起赤壁之战,但在此却插入了10年前的生活细节,“小乔刚刚出嫁”,这是不符合实际的,但如果按实际情况选择了“出嫁”这个词语的话,小乔已为老乔,那么便不够美了,而周瑜同样的也在变化,所以美女衬英雄,以“小乔刚出嫁”这点更衬出周瑜的年轻有为、春风得意,足以令人艳羡。艺术嘛,为了表达需要,有时可以虚构的。

3、长相——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这是周瑜的仪容装束,你看一下,周瑜束装儒雅、风度翩翩,是当时时髦的儒将打扮,更显出了他作为指挥官的那种潇洒从容。)

4、作战能力——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打仗却还在谈笑,显然不把敌人放在心上,对战争有着必胜的把握。赤壁之战对于东吴来说,是一场以弱抗强的战争,3万对10万。而作为统帅的周瑜不仅没有丝毫的畏惧,反而越发地从容、沉着。谈笑间,借着东南风,巧用火攻烧掉了曹操的战船。“樯橹”点出了水战,“灰飞烟灭”点出了火攻的特点,精确地概括整个战争的胜利场面。)

到这边我们可以看到由“遥想”二字领起的六句,塑造了一个青年将领周瑜意气风发、春风得意的形象。【苏轼内心】

江山依旧,人事全非。赤壁是周瑜建功立业的战场,却是苏轼被贬谪后流连的去处。面对着这样的周瑜,苏轼心里自是有个比较,且看二人的对比资料,板书如下:

周瑜————苏轼

年龄: 34 岁 47 岁 生活:幸福美满 屡遭不幸 外貌:英俊儒雅 早生华发 际遇:功成名就 壮志未酬

周瑜24岁被授予“建威中郎将”,并娶了江东美女小乔,34岁为孙刘联盟赤壁之战的总指挥,而苏轼呢?

我们所认识的苏轼是很有才华的,诗歌方面与江西诗派的核心人物黄庭坚并称“苏黄”;

词方面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人提豪放派必提“苏辛”;书法方面与米芾黄庭坚、蔡襄并称“宋四家”;散文方面又列于“唐宋八大家”。可见他是十分有才华的,但是他的仕途却颇为坎坷。苏东坡来黄州之前,官场受挫,险遭杀头之祸。在文化圈里,也倍受非议与妒忌,他是带着疲惫,满心侥幸而又满心绝望地,伤痕累累地来到黄州这个当时还很荒凉的小镇。这时的他已47岁,老之将至,却功业无成。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普遍存在着一种出世与入世的精神矛盾,也难怪苏轼发出了“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了。他想到自己年岁已老,却无法如周瑜般建功立业,可以说是壮志未酬,心中涌动的是一种惆怅与失意。【人生态度】

但作者没有被这种惆怅和失意所困住,他把它消解在了酒当中。“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这其实也就是他的一种人生态度。苏轼对比周瑜,这落差是极大的,更增添了他壮志未酬的失落,所以心境苍凉,消沉之情是难免的。但是,他真的消极吗?苏轼毕竟是苏轼,他特别想得开,“人生如梦”,人生犹如梦一般,所有风流人物不也都随着大江而东去,洗涤荡尽了吗!那么又何必去执着呢。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所以他也特别洒脱,把酒洒在地上祭奠江月了。

因此,作者的情感是有变化的,由开始的激昂慷慨,到后来的惆怅失意,最后趋于平静。【诵读体验】

【归纳总结】

学生参考板书,解决第二个问题:豪放词风的具体体现? 一方面表现在对赤壁之景的描写上:“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画面波澜壮阔,雄奇壮美。另一方面表现在作者的人生态度上,通过塑造功成名就的周瑜,表明了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态。

这就是苏轼的全词了,上半阙写景,景物烘托出了下半阕的人——周瑜,由周瑜想到自身,抒发出了自己壮志难酬之情。【布置作业】

1,背诵全词。2,阅读《定**》,试比较两首词在风格上的异同。【板书设计】

念奴娇·赤壁怀古

(一)勾画美景——————缅怀古人

乱石穿空

雄姿英发

惊涛拍岸

羽扇纶巾

卷起千堆雪

樯橹灰飞烟灭

(二)周瑜————苏轼

年龄: 34 岁

生活:幸福美满

屡遭不幸

外貌:英俊儒雅

早生华发

际遇:功成名就

壮志未酬

第五篇:赤壁怀古教案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

在初中学习了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之后,初步了解了苏轼词的特点、人生经历.....和性格特征,今天,继续深入了解他的豪放词的特点和旷达洒脱的性格。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豪放词的特点;

2、理解词的内容,品味词的意境。能力目标

1、在诵读品味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2、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品赏词的基本步骤及方法;

3、解决文句,分析意境,提高学生理解和鉴赏词的能力;

4、掌握烘托和映衬手法。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品味词的意境和语言;

2、领会词的风格。教学难点

1、鉴赏词的意境和语言;

2、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方法

诵读法 问答法 讨论法 点拨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说到中国古代文学,必谈唐诗宋词,说唐诗,必谈李白、杜甫,说宋词,必谈苏轼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08038949.html,说苏轼,必诵“大江东去”。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共同学习探讨豪放词http://baike.baidu.com/view/80352.htm的代表作家──苏轼的代表作品(板书课题)《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二、有感情的朗读全词,整体感知课文。

朗读提示:该词是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作。应读得声情并茂,即:字正腔圆,声音洪亮,激情洋溢,表现出作者对历史上风流人物的景仰和对赤壁壮景的赞叹。最后的感慨虽有消极情绪,也只是语调舒缓一些,才能体现苏轼的旷达与超脱。

1、教师范读;

2、学生小声朗读;

3、抽学生朗读。

三、师生互动,研讨课文。一)、学习词的上片

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思考:这首词是豪放词派代表作家苏轼的代表作,其“豪放”作何理解?体现在哪些地方? 明确:苏轼之前,词的题材以儿女情长、缠绵悱恻为主,人们把这类题材的作品称为婉约词;苏轼时,题材范围扩大,古往今来,兴衰更替,皆可入词,无拘无束,气派宏大,于是,人们称之为豪放词。就本词而言,具体体现在:

(板书)“大江东去”的“大”(空间上视野开阔),(板书)“千古风流人物“的“千古”(时间上悠长、悠远);“东去”“淘”(气势都很宏大)。这样,时、空、气势都突出了豪放的特点。同时也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壮丽的长江景色。

翻译:浩渺、奔腾的长江水滚滚东去,大浪翻滚,也淘洗尽了历史长河中的众多英雄人物。(经过淘洗,能在历史上留下其名的已经不多,很多人已被历史尘封了,但有一个人不会,他就是周瑜。)

2、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这是作者览物思人

翻译:西边那古老的城堡,人们都说,这儿是三国时周瑜指挥的赤壁之战的地方。思考:作者写的是不是真赤壁?为什么这样写?

明确:不是。真赤壁在今天湖北嘉鱼,位于南京市西南,又称“武赤壁” http://baike.baidu.com/view/983222.htm,是(板书)周瑜http://baike.baidu.com/view/2409.htm指挥的赤壁之战的地方,文中的赤壁,是作者被贬之地──黄州(今黄冈),又称“文赤壁” http://baike.baidu.com/view/299903.htm,是苏轼到此游览时所写。但文中“故垒西边”,说明这里也曾经打过仗。

词是文学作品,是可以对时、空、事进行嫁接的。名人、文人是可以造就名胜的。于是,“黄冈赤壁”因“大江东去”,也就成了千古流芳的“文赤壁”。而真正的古战场嘉鱼赤壁反而被人们淡忘了。

(赤壁的地理环境怎么样?)

3、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给我们描绘了一个雄伟的古战场。

翻译:你看,那赤壁的山峦垂直陡峭,直冲云霄,汹涌澎湃的长江水如受了惊吓一般(狭窄而水流湍急),猛烈地击打着长江两岸,翻卷起一层层的浪花。

思考:作者为何要把黄冈赤壁写得如此惊心动魄?可谓(板书)赤壁壮景。

明确:黄冈赤壁,江面开阔,江水平缓,地势也很低缓,植被也青葱葱的,并无“乱石穿空,惊涛拍岸”之壮景,为什么这样写?

⑴、作者的笔下生花,创设情境,为写作内容张目、服务;

⑵、为“千古风流人物”的出场营造一个惊心动魄的舞台,为演出威武雄壮的活剧造势。(浩渺的长江、壮丽的赤壁,这样的天堑,恰好是古时兵家必争之地)4、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翻译:祖国的江山美丽如画,一时之间涌现出了许多为她“竞折腰”的英雄豪杰。(真是:“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思考:“江山如画”涌现“一时多少豪杰”,作何理解? 明确:体现了作者的创作功力:

⑴、“江山如画”是对前文的收束概括,“一时”指三国争雄之时,“多少豪杰”指众多风流人物在赤壁争奇斗雄,目的是为下文的周瑜走上赤壁舞台拉开大幕。

⑵、收放自如,上片最后一句做到了收在景上,放在人上,自然启下,为下边人物的描写巧妙的衔接,显得自然天成。

小结:见(实),想(虚),把人物放到特定的历史场景之中。(周瑜为何不会被历史尘封)二)、齐声朗读词的下片。作者怀念古人,赞颂周瑜的丰功伟绩。

1、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A、遥想:悠远的想,想得很悠远。作者开始(板书)忆周郎 B、思考:“小乔初嫁了”是不是作者写错了?

明确:⑴、历史事件是:赤壁之战http://baike.baidu.com/view/22710.htm是建安13年(208年),周瑜34岁,而娶小乔http://baike.baidu.com/view/16952.htm是建安3年(198年)的事,周瑜时年24岁。这样写,古人叫刷色,目的在于营造浪漫的气氛。

⑵、“小乔初嫁了”其深刻含义在于:①、借周瑜娶小乔的事实,说明周瑜指挥赤壁之战时,(板书)才华横溢,年轻有为;②、美人烘托英雄,更加映衬周瑜(板书)风流潇洒,这样写,英雄美人相辉映,使词的审美趣味更浓,浪漫气氛更浓,更诱人联想。

⑶、艺术与科学不同,科学讲究准确、真实;而艺术是唯美的,在创作时可阴阳差错,可假定,可创造。词是艺术,这样写,给词增加了一抹亮色,表达了古代知识分子的理想。苏轼也不例外,尤其是在被贬、壮志难酬之时,其仰慕之情溢于言表,跃然纸上。

C、(板书)“雄姿英发”:英发:这里指气概不凡。体现周瑜雄壮的姿态,不凡的气概。翻译:悠远地,回想到周公瑾当年指挥赤壁之战的时候,英俊潇洒,气概不凡,小乔才刚刚嫁给他。

(赤壁之战,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2、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思考:教材上的“樯橹”与一些资料上的(板书)“强虏”有何不同? 明确:⑴、“强虏”:强大的敌人。说曹军是“强大的敌人”,这样说太直白。⑵、“樯”:桅杆,“橹”:船桨。代指战船,赤壁之战是孙刘联军与曹操的水军作战。⑶、这里用了借代的修辞格,显得更加生动,引起读者联想,收到鲜明突出之效。

翻译:他手握羽扇,头戴纶巾,在谈笑之间,轻而易举地,曹军的战船就变成了灰飞散了,化作了烟飘散了。

[周瑜(板书)功勋卓著,爱情美满,可谓爱情事业双丰收了,而苏轼自己呢]

3、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是作者怀古伤己,身世之慨 明确:“多情”:建功立业的愿望---还想着为国家建功立业;岑参“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 http://表达“未实现青云之志”的感慨。这里指作者在(板书)慨自己(壮志难酬)。思考:“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几句同现代语序一致吗?

明确:这样的语序:⑴、平仄的需要;⑵、诗词中允许语序倒置;⑶、突出表达对象:“故国”、“多情”、“早”。(板书:神游故国、多情善感、早生华发)

翻译:神游旧地,应该笑我自己多情善感,头发都早早地变白了。(豪放词人,难道就这样忧郁下去吗)

4、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翻译:人的一生真如梦幻一般啊,算了吧,别想那么多了,还是端一杯酒,洒在地上和江上祭奠敬奉江月吧。

思考:“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作何理解? 明确:A、(板书)“人生如梦”:周瑜的一生事业成功,爱情幸福美满;而苏轼的一生飘忽不定、一生坎坷、壮志难酬,达不到周瑜这样的境界。是作者受压抑时的自慰之词。

B、“酹”:即把酒洒在地上,祭奠心中的英雄,而作者把酒洒在地上、江上,祭奠江月。开篇“大江东去”,结尾“还酹江月”,这两个“江”首尾照应,使结构圆熟。(板书:酹江月)

自己“人生如梦”,飘忽不定,又正如江中之月而飘忽不定;寄托了对命运多舛(chuan,不顺遂,不幸)的感慨,也表达了随缘自适的旷达与超脱。(板书:求超脱)豪放之中见苍凉。

四、师生齐诵课文。再次感受作者对风流人物的仰慕和对自己的慨叹及旷达超脱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74649350.html?an=0&si=8的态度。

五、总结:

1、上片写的是什么?

明确:写壮丽的赤壁之景,为下片风流人物出场作铺垫;

2、下片写的是什么?

明确:描写风流人物周瑜,抒发自己壮志未酬的感慨及旷达超脱的人生态度。

六、作业:

1、拓展练习:“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中的“水”与我们学过的写水的诗句相比,有何特点?

如: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2、迁移练习:将初中教材中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与高一教材中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简单作以对比分析。

3、结合学过的诗词,分析比较豪放词与婉约词的特点。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较为深入的理解了苏轼胸有报国之志,但无报国之门,在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中,他旷达洒脱的性格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因此,帮助学生了解时代背景、作者的人生经历,以利于学生全面深入的理解他的性格。

附:

板书设计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 轼

大江东去 —→ 千古风流人物

上片 ↓ 览物之情 赤壁壮景 ←― 周 瑜

(见)--实(特定场景)(想)--虚

怀古之思----忆周郎 雄姿英发(功勋卓著)风流潇洒(婚姻美满)才华横溢

神游故国

下片 身世之感---慨自己 多情善感

(壮志难酬)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

求超脱 酹 江 月

下载赤壁怀古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赤壁怀古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苏轼《赤壁怀古》教案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彬县新民中学胡元平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与壮志未酬的苦闷,正确理解“人生入梦”的思想情绪。 2理解《赤壁怀古》一词中写景......

    赤壁怀古教案(定稿)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感受苏词的豪放风格。 2、了解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与壮志未酬的苦闷,正确理解“人生如梦”的思想情绪。 3、理解《赤壁怀古》......

    赤壁怀古教案及实录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导入新课 词风分婉约豪放,“婉约者欲其词调蕴藉,豪放者欲其气象恢宏”。前面我们学习了柳永的代表作品《雨霖铃》,其景凄美,其事缠绵,其情悲戚,“杨柳岸,晓风残月......

    赤壁怀古说课稿

    赤壁怀古说课稿赤壁怀古说课稿1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的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情介绍、教学方法、学习方法......

    赤壁怀古有感

    赏诗词精髓 悟经典国学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家长、亲爱的同学们下午好! 我是五年三班的张皓轶。我今天读书汇报的题目是《赏诗词精髓 悟经典国学》 吟唐诗、背宋词是我们五......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吴江市中学孙金权 教学目标: 1.体会词人的豪放词风,理解词人复杂的心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2.掌握一些常用的鉴赏诗歌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情与......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上教H版高中语文第三册教案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上海市沪东中学华心才 教学目标 识与技能 1,了解词的有关知识 2,理解词中联想与想象的思路 3,认识本词的豪放特色 过程与......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欢 迎 光 临语 网 中 网http://www.xiexiebang.com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教学目的 1 了解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与壮志未酬的苦闷,正确理解“人生入梦”的思想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