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班数学活动——分一分
大班数学活动—分一分
一、活动背景
认识10以内的单双数是大班幼儿学习的内容,根据传统的教学方法既枯燥又没有真正的理解单双数的实际意义。在生活和和游戏的真实情景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幼儿的数学感和数学意识,因此,我通过创设2元超市的情境,让幼儿在富有生活气息的超市中感知理解单双数的概念,在操作中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并引导幼儿感受和体验事物的数量关系,帮助他们整理、归纳所获得的单双数学习经验。
二、活动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游戏化的教学,让幼儿在操作中理解并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
2.培养幼儿从身边事物中发现单双数的能力
3.激发幼儿对单双数的兴趣,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 活动重点
能理解并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 活动难点
能有发现身边事物单双数的能力
三、活动准备
恐龙10个、数字卡1—10,小动物若干、勾线笔每人一支、幼儿分组操作材料
四、活动过程
一、摸口袋,引起兴趣
师(神秘的口吻):你们看,这是魔法师的口袋,里面会藏些什么呢? 师:原来是这么的恐龙啊,我们来数一数今天来了多少只恐龙好不好啊?【评析:孩子们都争着抢着想来摸口袋,一下就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欲望。运用幼儿最喜欢的恐龙来复习10以内的数数,幼儿能开心、认真地进行点数。】
二、幼儿自由探索
师:现在呢到了恐龙要回家的时候了,可是恐龙回家要过山洞的,一次只能过两只,你们想想有什么办法让它们在最快的时间内的回家呢?【评析:为后面的单双数学习留下伏笔,使数学活动由枯燥变得生动有趣。】
三、学习单双数概念 1.幼儿进行动物找对游戏
师:老师今天还请来了许多的动物来和我们做游戏呢?(教师讲游戏的规)师:都找到对的有哪些动物?它们的数量是多少?
师:有一只单出来没找到对的是哪些动物?它们的数量是多少?请小朋友将单出来的动物与相应的数字圈起来。(请个别幼儿进行示范,师生共同归纳出单双数的含义)
2.教师小结:像1、3、5、7、9这样两个两个地数,总会剩下一个的数叫单数;2、4、6、8、10这样都能凑成2个2个的数叫双数。而且10以内有5个单数,也有5个双数。你们看一看,发现没有单数挨着双数,双数挨着单数,它们手拉手,都是好朋友。【评析:在这个环节通过游戏我和小朋友一起了分析大家的发言,同时对出错的幼儿进行了单独讲解和指导。最后,师生共同归纳出单双数的含义,这样一来加深了幼儿对单双数的理解,使幼儿的数理逻辑智能得到了发展。】
四、在游戏与操作中区分单双数 1.寻找身边的单双数
2.分组操作准备4组操作材料,幼儿自由选择进行操作。(1)圈一圈:两个两个地圈,区分单双数。(2)分一分:在许多点卡和图卡中区分出单双数。
(3)转一转:转动转盘,当转盘停下时记录下指针所指的数是单数还是双数。
(4)扔一扔:扔骰子,记录下单双数并写出它的两个相邻数。【评析:让他们动手操作,使小朋友成为活动的主人,从而获得数学知识和经验,并能在已有的基础上巩固所教授的新知识。】
3.集体游戏
抱一抱:单数——自己抱自己;双数——找个朋友抱一抱【评析:让小朋友在生活中简单的、愉快的记住单双数。】
五、活动反思
第二篇:大班数学活动:分一分
大班数学活动:分一分 活动名称:分一分 年龄班:大班 活动目标:
1、尝试对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进行二等分,初步理解二等分的含义。
2、在操作中感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知道部分小于整体,整体大于部分)。
3、能用二等分的知识,合作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重点:尝试对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进行二等分,知道部分小于整体,整体大于部分。
活动难点:能对生活中的物体进行二等分。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已了解《两只笨狗熊》的故事
物质准备:
1、各种图形的纸若干
2、工具:剪刀
3、课件
4、实物:糖(每两个人10块),毛线、彩带、吸管、尺、剪刀。
硬币、蚕豆、雪花片等。西红柿、豆腐干等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勤劳的牛伯伯在正在做香喷喷的奶酪饼,牛伯伯都做了哪些形状的饼?(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她的客人要求把奶酪饼分成相同大小的两份,瞧!这回可把牛伯伯难倒了,饼这么多,形状各不相同,该怎么分呢?
二、实践操作,探索给图形二等分的方法,了解图形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1)桌子上,每人都有几块饼,想一想,剪一剪,把分好的饼放在盘子里,看谁分的又快又好!
A、为幼儿提供各种图形材料,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观 B、操作验证材料的二等分。教师:“谁来告诉大家,你分了什么形状的饼?你是怎样把它分成一样大的两份的。怎样证明这两份是一样大的?
我们来看看牛伯伯分的奶酪饼吧!(课件展示图形不同分法)(2)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教师:“我们刚才用不同的方法把饼分成了一样大的两份。请小朋友看看分出来的一半和原来的饼比,(课件演示)哪个大?哪个小?分出来的一份是原来饼的多少? 小结“要想知道分成两份后是不是一样大,可以通过边对边、角对角、上下左右对称、重叠等方法进行比较。二等分后,整体大于部分,部分小于整体。
三、用获得的经验进行生活实物图片的判断:找出二等分的食物
1、交代任务。(出示PPT)
2、幼儿人手一份的操作并找出二等分的食物。请你看图形说说它是不是二等份?比一比谁说得又对又快?
四、拓展二等分的经验,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体验合作的愉快。
你们今天分的奶酪饼顾客非常满意,牛伯伯为了答谢你们,买来了糖果感谢你们!请你们自己找好朋友两人一组分一分,要求:同一组好朋友中每个人得到的糖果必须一样多。
五、活动延伸:介绍各种材料,请小朋友帮忙把里面的东西进行二等份。出示实物:
1、毛线、彩带、吸管、尺、剪刀。(感知长度等分的方法)
2、硬币、蚕豆、雪花片等。(感知数量等分的方法)
3、西红柿、豆腐干等(感知目测等分的方法)
4、饮料一瓶(感知水的等分方法)
活动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观摩的宗旨就是《贴近生活动,回归自然》。数学的学习就是为了更好的运用于生活中。数学教学如果把“身边数学”引入教学,使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感悟数学真谛,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法去观察和认识客观世界,从而促使孩子的思维向科学的思维发展。因此,我选择《分一分》这一教学活动,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操作由简到难把抽象的二等分的概念与具体实物产生联系,这样幼儿学得活,易掌握,不仅将一般的认识迁移到具体的事物上,扩大认识面,而且对开拓幼儿思维,培养思维准确性,并激发幼儿数学兴趣。
因为前期的活动《两只笨狗熊》已经让孩子理解了二等分的定义,所以在本次活动中,我直接让幼儿在帮助牛伯伯的情境中,感知图形的二等分的操作方法,通过对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平面图形的操作,帮助孩子建立起目测、对边折、对角折和重叠的二等分图形的方法。在此环节中,通过对图形的二等分来感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完成了活动目标,解决了活动的重点(在尝试性的操作和判断活动中学习二等分的方法,感知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这一环节是活动的重点和难点,多数孩子能运用对折的方法,个别孩子是以目测来分图形,导致分的不一样大。影响了他们不同分法的探索。我及时抓住孩子的不同探究方法,让孩子在不同的操作中感知图形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虽然突破了重难点,但对这环节的时间把握不好,用时较多。
为体现数学活动回归生活,继而利用此方法对生活中常接触的实物的二等分进行判断,巩固了幼儿已有经验的同时,在幼儿获得奖励中让孩子去感知等分除了目测、对边折、对角折、重叠的方法以外,还有数量的等分,这是孩子通过牛伯伯送的糖果的操作就能理解与感知到的一种等分的方法,同时了充分利用孩子浓厚的探究兴趣,将延伸活动做足,通过提供的不同种类的操作材料,激发孩子的摊就兴趣,在操作和已有经验结合,去感知生活中更多的等分的方法。整个活动中,教师注重了让幼儿运用体验、观察、实验等手段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我相信只要在活动中本着“回归生活,体现数学活动还原于生活”的思想,幼儿一定会在活动中获得生活经验的提升,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第三篇:大班数学:分一分
大班数学活动:分一分
一、活动目标:
能认识10以内的单双数,初步理解单双数的含义。
二、活动准备:
1.圆片(红色6个,蓝色7个),1——10数卡一套。2.《幼儿画册》(第三册P7)。
三、活动过程: 1.初步了解单双数。
(1)将6个红色圆片两个两个的分,引导幼儿观察感知双数。提问:6个圆片两个两个的分,分了几次?分到最后有没有剩下的?(2)将7个蓝色圆片两个两个的分,引导幼儿观察,感知单数。提问:7个蓝色圆片两个两个的分,分了几次?分到最后有没有剩下的?(3)小结:什么是单数,什么是双数。两个两个的分,分到最后一个都不剩的是双数,分到最后还剩一个的是单数。2.幼儿操作。
(1)操作游戏:分豆豆。
请幼儿先数数盘子里有几颗豆子,然后将豆子两个两个的分,分到最后看看有没有剩下的,剩几个?并记录下自己的操作过程。(2)幼儿讲述操作结果,教师在黑板上记录。3.游戏:这是双数还是单数。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请幼儿迅速准确地说出单数还是双数 4.幼儿操作《幼儿画册》
大班数学活动《分一分》活动反思
通过圆片片来班级做游戏的形式引起幼儿的兴趣,引出下面的重难点学习。幼儿是很容易进入情境的,而且形象生动的游戏角色能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活动中我主要通过数一数、拉一拉和学一学的几个环节,循序渐进的来学习10以内的单双数,方便幼儿更加容易理解并区分单双数的不同,通过拉一拉的环节,能够让幼儿更加直观的理解单双数。最后一个环节我通过两个操作练习来巩固幼儿刚刚学过的单双数,第一张操作练习通过将数字转化成数实物豆豆的方式,让幼儿直观的找出单双数,然后加深挑战,让幼儿将10以内的数量区分单双数。这样由易到难的,巩固学习。
第四篇:大班数学:分一分
大班数学:分一分
大班数学:分一分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初步学习把一个物体等分成两份,知道部分小于整体,整体大于部分。
2、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
3、培养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
重点:引导幼儿学习二等分。
难点:启发幼儿用重叠的方法进行比较。
活动准备:
1、各种图形若干(心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蝴蝶形、花瓣形)。
2、饼干、绳、泥工若干。
3、剪刀每人一把。
活动进程:
1、分实物,理解整体与部分关系。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饼干、绳、泥工,请小朋友把它分成两份。
幼儿操作,教师巡视幼儿的操作方法。
提问:看一看,分出来的一部分比原来的大了还是小了?把分出来的两份合在一起怎么样了?
2、引导幼儿学习二等分。
(这是本次活动的重点,启发幼儿大胆探索将物体分成相等的两份;鼓励能力强的幼儿想出各种与他人不同的分法,要求能力较弱的幼儿也至少能掌握一种等分的方法。)
1)幼儿探索。
师: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许多种图形,想请小朋友把它们分成相等的两份,有什么好办法?
2)幼儿讨论。
提问:你是怎么分的?两份一样吗?
(这是本次活动的难点,启发幼儿用重叠的方法进行比较,了解两份分得一样多;要求能力较弱的幼儿也能在同伴的帮助下用重叠法进行比较。)
3)帮助幼儿加深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师:刚才我们把图形进行了二等分,现在老师请小朋友再拿一张与你刚才一样的图形,把你分出来的与它比比,发现了什么?
4)幼儿再次选择图形二等分。
师:小朋友想一想除了刚才的方法,还有什么方法也可以把图形二等分呢?(幼儿探索、交流)
3、活动评价。
对同一形状能想到有多种分法的幼儿予以表扬。
第五篇:小班数学《分一分》
小班数学《分一分》
小班数学《分一分》
活动目标:
1、在故事情节中感受并发现物体的数量、大小与三只兔子的关系。
2、乐意为三只兔子摆放早餐并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幼儿人手6个蘑菇、背景图片
活动过程:
一、观察小兔一家,通过比较感知“高”、“矮”、“最矮”。
1、导入:小朋友,看看他们是谁?是小兔一个人吗?还有谁?
2、哪个是爸爸?为什么你说他是爸爸?哪个是兔宝宝?为什么?那妈妈呢?
小结:在我们家里,一般情况都是爸爸长得最高,宝宝长得最矮,妈妈长得矮。
二、创设小兔一家吃早餐的情境,通过分碗这一事件,区分 “大”、“小”、“最小”。
1、引导语:小兔一家今天要在草地上吃早餐,碗呢?
2、哪只碗给爸爸?什么颜色的?哪只给妈妈?什么颜色的?宝宝呢?
三、情境“分青菜”,体会青菜的大小和三只兔子的关系。
1、今天小兔一家要吃3样早餐。他们会吃些什么呢?请你来猜一猜。
2、到底是什么呢?(青菜)
3、哪棵给兔爸爸吃?为什么?哪棵给兔宝宝吃?为什么?哪棵给兔妈妈?为什么?
小结:一般情况下,爸爸最高,胃口也最大,所以吃得青菜也是最大的。
四、情境“分胡萝卜”,感知“粗”、“细”。
1、引导语:刚才我们把大青菜给了兔爸爸,把小青菜给了妈妈,把最小的青菜给了兔宝宝。现在他们要吃胡萝卜了,胡萝卜都是一样高的,要怎么分呢?为什么?
2、通过肢体语言引导幼儿感知“粗”、“细”。
人是讲胖的,胡萝卜要讲粗。
小结:兔爸爸胃口最大,吃的胡萝卜也是最粗的。
五、情境“分蘑菇”,引导幼儿操作。
1、明确要求:第三样早餐是什么?(蘑菇)数数有几个?怎么分呢,他们是这么分的:兔爸爸吃得多一点,兔宝宝吃得少一点,兔妈妈吃得不多也不少。
2、幼儿复述要求:他们是怎么分的?
3、幼儿进行操作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