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买水果教案
买水果(综合课)
游戏介绍:
本活动中,我设置了“包装水果”和“水果扑克牌”两个游戏情境,引导幼儿将水果按种类和数量进行等分,同时为幼儿提供一副水果扑克牌,引导幼儿利用水果扑克牌进行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在此基础上提高幼儿10以内加减法的练习。活动目标:
1.理解游戏中等分的含义,能将每组水果按种类和数量进行等分;
2.熟练进行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
3.能熟练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提高计算能力。活动流程:
引入活动——幼儿操作“包装水果”——小结——集体游戏“凑10”——幼儿操作“10以内加减法练习”——小结。重点与难点:
1.引导幼儿理解游戏中等分的操作要求:左右两边水果的种类和数量相同,每个空格里都要放一张卡片;
2.引导幼儿熟练进行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 3.引导幼儿熟练的进行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活动准备:
1.幼儿教材:(1)每个幼儿两张《免费包装手册》第3页
和第5页;
(2)每个幼儿水果卡片45张,水果扑克牌一副;
(3)每个幼儿练习题单一张;(4)铅笔(幼儿自备)。
2.教师教具:(1)《免费包装手册》3页和5页;
(2)水果大卡片36张;(3)扑克大卡片9张。
活动过程: 一.引入活动:
师:猪爸爸开了一家水果超市,生意特别红火,因为他的服务特别的好,可以根据顾客的需求,免费为顾客包装水果。
师:小朋友们,我们到猪爸爸的超市去看看,猪爸爸怎样为顾客服务的。
二.幼儿操作“包装水果”
师:猪爸爸的超市到了,今天,猪爸爸是生意特别的好,装水果的托盘都不够用了,只能两个顾客合用一个托盘,我们来看看这两个顾客选了哪些水果(出示免费包装手册3)?
1.讲解示范
师:托盘里有几种水果?分别是什么? 幼:3种。梨, 草莓, 苹果。
师:我们来统计一下,3种水果的数量分别是多少? 幼:幼儿进行统计苹果2个、草莓2个、梨2个。
师:现在我们要把托盘里的水果等分给两个顾客,怎样分呢?
幼:幼儿回答„ „
师: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操作。两位顾客分得水果的种类和..数量要完全一样。.......2.幼儿操作
师:请小朋友们拿出《免费包装手册5》先统计托盘中水果的种类和数量,然后开始分。要求:左右两边的小格子里都要装上水果。
幼:幼儿操作。
师:(来回检查幼儿分的结果,并指出正确与否)三.小结
师:小朋友们真棒!两边装水果篮子的数量虽然不一样,但分得水果的种类和数量要相同,这就是等分。四.引入“水果扑克牌”游戏
师:今天呀,小朋友帮猪爸爸卖水果分水果,猪爸爸呀非常感谢你们,为了答谢小朋友,猪爸爸邀请小朋友们到他家里去玩水果扑克牌,但猪爸爸有一个小小的要求:就是要用水果扑克牌来玩凑10法的游戏。
1.讲解示范
师:现在请听老师讲游戏规则:老师出一张水果扑克牌,你出一张水果扑克牌,让两张水果扑克牌的数字凑成10。
师:出牌:扑克牌6 幼:出牌:扑克牌4 师:4和6怎么凑成10的? 幼:4加6等于10。
师:正确。(师在黑板上列出算式:4+6=10)2.幼儿操作
师:增加难度,老师出2张牌(或3张牌),幼儿出一张牌和老师2张牌(或3张牌)上的数字凑成10。
幼:幼儿操作。
师:(师来回检查并指出正确与否)五.幼儿操作“10以内加减法”练习题
师:小朋友们真是太聪明了,猪爸爸非常喜欢你们,现在猪爸爸把扑克牌变成数字号码,每一排的数字号码后面都有一个括号,你在括号里填上一个号码和前面的数字号码凑成10,把你凑的方法用算式写出来,看谁写得又快又好?
幼:(幼儿拿出题单开始操作)师:(师来回检查幼儿是否操作正确)六.小结
师:小朋友真棒!我们在凑10的时候可以用加法,还可以加减法并用,主要是我们出的数字看需要什么方法来列算式,方法是多种的。
金太阳实验幼儿园 执教老师:杨瑶 2015/1/20
第二篇:买水果教案
《买水果》教案
授课者:董燕荣 授课对象:三年级 教学目标
1、能用普通话进行交谈,说出水果的不同种类以及知道它们的基本价钱。
2、经过小组自主、合作探究方式,进行演一演买卖水果的情景,买到物美价廉的水果,并能做简要转述。
3、懂得物美价廉的道理,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重点:演一演买卖水果的情景,能买到物美价廉的水果,并能做简要转述。难点:懂得物美价廉的道理,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一)说出水果的种类。(PPT:出示各种水果的图片)
1、同学们,你们都见过水果吧,那么你们都认识什么水果呢?(指名答)
预设
生:苹果、葡萄、西瓜……
2、大家知道的水果可真多呀,看来你们经常陪爸爸妈妈去买水果,可真善于观察!那老师就想问问你们,你们有单独去买过水果吗?
预设
生:有、没有……
(二)形象揭题:买水果
揭示课题:看来咱们班有不少同学都单独买过东西,能帮爸爸妈妈不少忙。这买东西可有学问了,会选、会说才能买到满意的喝物美价廉的东西。今天我们一起开开心心地玩一个游戏—买水果(板书),老师来给大家上一节口语交际课。
二、创设情境,示范交际。
(一)同桌讨论:买卖水果应怎么做?
1、老师家里新开了一家水果店,老师现在是店里的老板,你们是顾客,老师想先问问同学们,我们在买水果或卖水果的时候,老板和顾客应该怎么做?应该怎么说呢?
2、同桌讨论:现在同桌互相交流。(PPT:老师应该怎么做?你们应该怎么做,怎么说?)
3、怎样才能买到物美价廉?
(二)师生师范交际,学生当导演。
1、老师请2位同学当我的小顾客,来老师店里店购买水果,其他同学注意倾听,在观看我们买卖水果的表演后,给我和同学们提建议和要求。
2、当我们表演时,你们应该怎么做?
3、出示道具,师生示范交际:
(1)一边表演,一边引导学生注意观看。
(2)进行到一定的时间,让其他学生发表意见,这时该怎么做?(对表演进行收尾)
4、学生对表演的同学和老师的表演进行点评(优点与不足)和建议。
5、明确交际礼貌问题:在买水果或卖水果时要注意礼貌问题,老板应该怎么做?顾客又要怎么做?(指名答)(PPT:热情好客
诚实守信
礼貌待人
大大方方)三、四人小组合作交流,生生表演(PPT出示要求)
(一)小组自由讨论,尝试表演买卖水果。
1、你们刚才看了我们的表演,也给老师和这两位同学提了很好的建议,如果让你们演,你们会不会演得更好、更有创意?
2、现在四人为一小组,小组内自己演一演,一位同学当老板,其他同学当顾客。(再次说明要做到:热情好客、诚实守信、礼貌待人、大大方方)
(让学生人人放松地参与到买卖水果中,教师也走到学生当中去购买水果,询问价格,与学生打成一片。发现问题,及时引导学生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若学生想不出好办法,老师要给予恰当的点拨,使学生受到启发,从而解决问题,学会互相协商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二)展示表演
1、刚刚老师到各间水果店都逛了逛,发现了不少热情的售货员和文明的小顾客,现在请最积极、最踊跃的小组上来展示展示,演给大家看。
预设
刚刚我发现这个小组的同学表现特别棒!演得特别生动!请你们上来表演。(如果没有学生上台表演)
2、现在老师当导演,你们都是副导演,仔细观察,认真倾听,看看他们是否做到了热情好客、诚实守信、礼貌待人、大大方方。
3、在生表演过程中,及时指出表演中出现的问题,并纠正。
4、当学生表演不下去(中断)时,让其他学生帮助出点子。
(三)师生点评表演
1、生对表演进行点评(优点与不足)和建议。
2、师点评,再次强调:热情好客、诚实守信、礼貌待人、大大方方。
四、总结升华,学以致用。
(一)今天啊,看到大家这么聪明能干,都学会了买水果,我特别高兴。
(二)生畅所欲言,谈收获:同学们从这节课收获到什么?
第三篇:中班教案买水果简案
买水果(中班)
活动目标:
1、通过买水果的让幼儿感受秋天的水果很多,色彩很丰富。
2、目测数群、接着数的能力。
活动准备:水果篮若干,水果图片若干,任务卡两套,检验底板一块,果盆若干,回形针若干,双面胶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分享交流
1、请幼儿说说在超市里看到过什么?
2、感知秋天是水果丰收的季节。
二、帮助家人买水果
1、看任务卡买水果
(根据卡片上的内容来买水果)(先将第一套任务卡发给幼儿。)请与旁边的孩子说说今天你的任务是什么.(发给幼儿水果篮)
2、幼儿买水果
3、集体检查幼儿买得对不对(依次检验,并改正错误的。)
4、交流经验
(将第一套任务卡从水果篮上收走)
5、接着买水果
(拿出一张展示给幼儿看)(简单演示一遍)
6、再次检验介绍目测数群的方法
(将幼儿贴好水果的篮子和任务卡用回形针别在一起,贴在检验底板上。)(依次检验,并改正)
三、总结
第四篇: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买水果范文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买水果
活动目标:
1、知道秋天是水果大丰收的季节,水果品种多,数量多。
2、体验并学习不同的数数方法,提高幼儿的数数能力。
3、在买水果的游戏情景中,激发幼儿关爱家人的情感。活动准备:
1、点子卡片、印有家人象征图的记录纸。
2、各种常见的水果实物、卡片和粘贴纸。活动过程:
一、交流
1、金色的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有许多水果都在这个时候新鲜上市了。说说各自吃过哪些水果呢?
2、谈论多吃水果的好处。
二、妈妈买水果
1、了解操作方法:
(1)出示大篮子,观察提示卡:
①看看妈妈想买什么水果?买几个呢?在心里数一数,赶快告诉大家。交流数得又快又准的好方法,例如:在心里一个一个数;先看两个点子,然后接着数3、4、5,也有的是用眼睛看的办法,一看就知道是5个点子等。
②装水果篮:按妈妈的提示卡到水果店里买5个橘子装在水果篮里。
(2)提出操作要求:每个人都去拿一个篮子,看清楚妈妈的提示卡,然后用眼睛看一看、心里数一数的办法来买水果,装在篮子里。
2、幼儿操作。
3、交流验证:
(1)和同伴交换篮子互相检查。
(2)集体检验:按水果的品种归类整理。请动作快的幼儿来介绍数数的方法。
三、游戏“为水果店进货”
1、交代任务:水果店的老板想去进些新货。请大家来帮他调查哪些水果最受人欢迎。
2、观察“水果统计表”,了解老板原来想进哪几个品种的水果。
3、讨论各自的家人喜欢吃什么水果,说说爱吃的理由(水分多、味道好、有营养等)。
4、每人拿一份家人贴纸,按照家人的喜好将头像贴纸贴到相应的水果下。
5、用先目测再数的方法,逐一进行小统计,对应摆放数字。
6、说说哪种水果最受欢迎,哪些水果也比较受欢迎。
第五篇: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买水果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混合运算的意义。2.能正确计算混合运算题。3.引导学生探索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4.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5.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参与意识,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教材分析〗本课教材创设小熊购物这个问题情境,通过学生帮助小熊计算买食品花了多少钱,引出混合运算的教学,其中包括乘加与乘减的运算。教学时,教师应注意要让学生自己探索出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千万不要直接告诉学生,要让学生自己在具体情境中探索出来。另外,在计算过程中要让学生之间进行不同算法的交流,以拓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辽源市第一实验小学教学条件、师资条件比较先进,学生的素质相对来说也比较高。特别是,我们班的学生经历了近两年的课改实验,由于注意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现在数学课上已形成了学生乐于学习、善于提问、敢于创新的局面。但由于学生年龄偏小,缺少生活经验,所以教学中,我尽量为学生创设具有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以便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课堂实录〗为了吸引学生学习,我将教材中虚拟的小熊购物情境设计为真实的买水果情境,课前布置学生去水果超市调查各种水果的价格。结合学生的调查,我在课上出示有代表性的水果及其价格,然后,师生间进行真实的购买。通过买水果的活动,学生不但掌握了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而且还增长了实践经验。教学中,我设计了猜一猜活动。先出示购买水果所列的混合算式,让学生根据该算式猜出是怎么买的水果。让学生经历从抽象到具体再到抽象的过程,加深学生对混合运算知识的理解。最后,我还设计了一道让学生设计春游购物预算方案的综合实践的课外延伸题,以加强学生应用混合运算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之,整节课,我都竭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可参与、可探究,贴近生活,富有童趣的数学活动空间。(一)为水果贴价格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带来了一些水果,大家看,都是什么?生:香蕉、苹果、金橘师: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大家到超市对各种水果的价格做了一次调查,现在我就要根据同学们的调查为水果贴价格。(师在一个货架上为水果贴价格,单位按每千克计算。)苹果2元 香蕉3元 金橘4元 橙子5元 香瓜7元 草莓8元(二)买水果1.教学乘加混合题师:价格标好了,同学们,下面我们要玩一个买水果的游戏。(生很高兴。)师:现在你就是一名顾客,我就是水果店的老板。我的小顾客们,你们想买点什么?生:3千克苹果;4千克金橘师:如果你要买两种水果的话,你想怎么买?生:我想买3千克苹果,1千克香瓜。师:他应付给我多少钱呢?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算一算。(生动笔计算。)师:现在我们进行小组交流,说说你刚才是怎么算出来的。(小组交流。)师:现在谁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跟全班同学进行汇报。生1:我是这么算的:23=6(元),6+7=13(元)。我先算出了3千克苹果的价钱是6元,再用6元加上7元,就是苹果和香瓜一共的价钱。生2:我列的算式是23+7。我把生1的两个算式合起来成为一个算式来计算,这样简单些,结果也是13元。师:大家观察23+7这个算式,这是把刚才那个同学的两个算式合起来的,叫综合算式。这个算式里既有乘法,又有加法,应该先算谁呢?你是怎么想的?(生观察思考。)生3:应该先算乘法,因为这样是先算出了3千克苹果的价钱,然后再加1千克香瓜的价钱,就是它们一共的价钱了。要先算加法就讲不出道理了。生4:老师,我知道没有括号的算式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所以这道题应该先算乘法、后算加法。师:他们俩说得都对,这道题我们只有先算3千克苹果的价钱才能知道两种水果一共多少钱。所以像这样有乘又有加的题,我们要先算乘法、后算加法。要求两种水果一共多少钱,还有别的方法吗?生5:我的计算方法是7+23,我把香瓜的价钱放前面,也可以算出两种水果一共多少钱。生6:老师,我是口算的,两种水果一共是13元。师:大家用的方法真多,都可以算出两种水果的价钱。2.教学乘减混合式题师:我们继续来玩买水果的游戏,假如你有20元钱,买了4千克香蕉,我应该找给你多少钱呢?这个问题请同桌合作解决,并把算式列在练习本上。(同桌间讨论并解决此问题。)师:哪一桌想说说你们是怎么想的。生1:我们先计算出4千克香蕉的价钱,列式是34=12元,然后用20减12等于8元,你应该找回8元钱。生2:我们列的是综合算式20-34,你要找给我们8元。师:我们在计算20-34这个算式时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你能说明原因吗?生3:我们应该先算乘法、后算减法,因为,先算出4千克香蕉要用多少钱,才能算出找回多少钱。生4:应该先算乘法、后算减法,算出香蕉的价钱,再用一共的20元钱减去香蕉的价钱,剩下的就是找回的价钱了。3.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了混合运算。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们有没有发现混合运算时,我们应该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呢?生:(齐答)先算乘法、后算加减。4.提问题师:同学们,你们能提出混合运算的问题吗?生1:我买2千克草莓、1千克香瓜,需要多少钱?(生在练习本上做,并作答:28+7=23(元)。)生2:妈妈买了4千克橙子、1千克金橘,要花多少钱?生3:我是这样算的:45+4=24(元)。生4:老师有30元钱,买了3斤香瓜,还剩多少钱?生5:我列的算式是30-37还剩9元。(三)猜一猜师:现在我们换个玩法。我当顾客,我来买东西,但是我先不告诉大家我是怎么买的。我要请大家看我列的算式,猜猜我买了哪些水果。我列的算式是:23+8,25-27。师:下面请同学们以组为单位,讨论一下我是怎么买的水果。讨论的时候小组里的每个人都要积极地参与,踊跃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并且要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23+8这个算式。)生1:我们小组认为,老师买了2千克香蕉和1千克草莓。生2:我们小组认为,老师买了3千克苹果和1千克草莓。生3:我们小组还有一个猜法,就是老师买了3千克苹果、1千克香蕉和1千克橙子。(观察25-27。)生4:我们猜老师拿25元钱买了2千克香瓜,还剩11元钱或者用25元钱买了7千克苹果,我们猜的对吗?师:从算式上看同学们猜的答案都可以算对,现在我宣布我实际购买的答案。我买了2千克香蕉和1千克草莓,我还用25元钱买了2千克香瓜,你们谁猜对了?(一部分学生因猜中而欢呼。)四)指导学生看书、质疑师:我们这节课学的买水果就是课本中小熊购物的内容,大家看看有没有不懂的地方,请提出来。(五)总结师:这节课你们学会了什么?生1:我学会了买水果。生2:我知道要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六)布置作业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运用今天我们所学的混合运算,做一份你们小组春游时的购物预算,填好下表。预计 花费 剩余(或补上)()元()元()元〖教学反思〗教学中,我创设学生感兴趣的买水果游戏。教学实践证明,由于我将教材提供的虚拟小熊购物转变为真实的买水果,学生更乐于投入到学习中来,而让学生在课前对各种水果的价格做市场调查,则更有助于买水果的学习,同时也为学生创造了实践的机会。在探究运算顺序的过程中,我先是让学生独立思考,再梳理自己的思路,然后进行小组交流、全班汇报。在不同算法的汇报中,让学生结合实际情境说明先算乘、后算加的运算顺序的合理性,而不是直接告诉给学生先算乘、后算加。在这个环节中,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的方式获得了知识,对此印象会更为深刻。爱迪生说过:能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此,教学中,我转变以往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教学方式,而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让学生互相解答。只要学生能够答的,教师决不包办代替。课堂中,学生积极性很高,乐于参与学习活动的场面令我欣慰。因为,他们活跃的思维及表现源于我平时课上的训练。我为学生创设宽松、自由、民主的氛围,使学生展开自由的羽翼,在猜一猜和多种算法解决问题的环节中,学生机敏的反应、多种算法和出人意料的猜法(即23+8的猜法:老师买了3千克苹果、1千克香蕉和1千克橙子)都令我感到吃惊,也令我感到了教学的成功之处。课后的延伸作业是为学生设计一个综合实践活动,这要发挥小组的团队作用。学生既可运用所学的混合运算知识帮助解决问题,又增加了社会实践经验。因为,这其中包括购买哪些食品、轻重如何、携带是否方便、价钱是否合理等问题。〖案例点评〗本节课的设计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改编原教材的情境,使学生从生活经验的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变以往让学生死记先乘除、后加减的规律为促使学生独立自主地探究出混合运算的规律,特别是课前让学生亲自去市场调查各种水果的价格,更为课上的计算买水果的价钱做了铺垫。这是这篇教学设计的特色之处,因为它更密切了数学与生活间的联系。教师所设计的猜一猜活动拓宽了学生思维的空间。通过一个算式,学生可以猜出买的不同数量的水果。答案的不唯一性,使学生在探索性学习方式上得到培养,并且发展了创新意识。同时,这一活动也有利于学生理解算式的意义。最后,教师还在课外延伸教学方面下了功夫,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综合性的实践活动,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从中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生对数学的体验和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