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浅谈

时间:2019-05-15 05:26: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浅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浅谈》。

第一篇:《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浅谈

《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浅谈

——激真情、明是非、导实行

李 光 民

徐州市王新庄小学

2009年12月

《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浅谈

——激真情、明是非、导实行

王新庄小学

李光民

小学《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课程,担负着促进儿童品德发展的重要任务,其教学不能停留在课堂上的说理,而是要以不断扩大儿童的社会生活来关注学生的成长,以发展学生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蕴含丰富的道德因素和道德教育为目标以及现代教育价值取向为理念。引导和培养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联系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实践的交互关系,在感悟和体验的基础上来不断丰富和发展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逐步养成儿童所必须具备的道德观及相应的良好行为习惯。

一、“激真情”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1、创设情境,以鲜明、直观的形象打动学生的心灵,抽象的道德意识只有通过生动鲜明的形象才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并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在教“为你高兴,与你分担”一课时。首先,在讲“为你高兴”时设计两个场景,意在将学生带入创设的情景,通过回忆自身经历、体察他人情绪,懂得分享他人的快乐、分担别人的痛苦是促进同学之间相互理解以增进友谊。在感同身受的基础上,激发对同学的关心,真正领悟“给予是快乐的”。“为别人喝彩”是一种美德,是一种人格修养,付出赞美收获友谊也培养了自己的大家风范;在讲如何“体会朋友的痛苦”时,我也设计了两个情境:赵一鸣平时可用功了,可是期中数学测试没有考好,他伤心极了;李青的爸爸妈妈都生病了,家里生活很困难,他不想说,因为他怕说了同学们会看不起他。通过这两个情境唤起学生的同情心,了解他们的痛苦,让他们想办法为他们排忧解难分担他们的痛苦,真正理解“患难见真情”的含义。使学生在真心实意地给予他人帮助的同时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境界得到提升。

2、联系身边的真人真事激发学生的真情。如在讲授“我要攀登”一课时,讲了“生活中处处有‘登山’”来唤起学生克服生活中困难的决心。让学生列举班里努力学习不怕困难的同学,介绍小伙伴中不怕困难的人。大家纷纷列举了张斌同学克服困难刻苦学习的许多感人事例。张斌同学由于身体的原因,一只手时常发抖,刚上学时经常拿不住笔,可他不气馁咬牙坚持练习,经过他的刻苦训练笔也能拿住了字写的也越来越好了,学习成绩也提高了。他的这种知难而进刻苦学习的精神使大家很受感动,同学们纷纷表示一定要向他那样不怕困难努力学习。从而使学生知道在生活和学习中会遇到许多困难,只有在遇到困难时不退缩,积极勇敢的面对困难,去体验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快乐,总结出“登山”的诀窍,形成积极上进的生活态度。

二、“明是非”培养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动手能力

1、结合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判断是非的能力,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缺乏道德评价的能力,往往因为好玩而做了错事。比如,有的同学喜欢给别的同学起“绰号”,伤害了同学的自尊心;有的同学在学校里做“小霸王”欺负女同学和弱小的同学。在讲授“面对欺负和威胁”时,让几个被起了“绰号”的同学和平时受到欺负的同学谈一谈自己当时的心理感受,有的同学讲自己一直感到很委屈;有的同学说着难过的落泪。通过这些情境体验,学生知道了在欺负和威胁面前如何去寻找解决方法,明白了同学之间要友好相处。在生活和学习中学法、知法,用法律保护自己。那些喜欢给别人起“绰号”和喜欢做“小霸王”欺负别人的学生深感惭愧,当场向同学赔礼道歉并表示以后再也不做这种伤害别人自尊的事情了。

2、注重教育引导,促使学生认知和改正不良行为习惯。由于小学生都特别喜欢好动和玩耍,不能很好的抓紧和利用时间独立完成作业,许多学生养成了经常抄袭的现象。在讲授“抄袭害了谁”时,通过学生中发生的抄袭、花钱请别人代做作业、考试作弊等事例,让学生辨析和认识抄袭是一件对己、对人、对社会有害的事情。我重点让他们理解和体验做人要诚实守信学会尊重人,在学习中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独立完成学习任务,不抄袭、不舞弊。让他们真正理解真本领不是抄来的。让他们明白抄袭害的是自己,会给自己的人格与自尊和自我发展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使学生在矛盾的展现中感受和领悟到抄袭的危害。由此改正以前的错误行为和养成“诚信”的行为习惯。

三、“导实行”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

1、寓教于乐,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讲授“我们的合作”一课时,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合作意识较差,而且现在的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大都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合作意识和勇于奉献、乐于助人的精神。在交往中有的学生表现比较封闭,有的表现较为放任。就重点引导他们通过合作活动真正体验合作的快乐,采用带有‘玩’的色彩而又与学习内容相配合的活动方式让学生体验合作的乐趣。例如,在拔河、广播操和篮球比赛等合作活动中,让他们总结合作的经验,明白有些事光凭个人的力量是很难办成的,只有学会与别人合作,才能办成很多个人办不成的事情。使学生通过学习真正体会到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我们离不开合作,只有通过分工合作、齐心协力才能战胜困难。从而去真正的体会生活中处处有合作及合作的乐趣。

2、随时记录、定期总结,不断鼓励。平时注意观察学生的一言一行,对其在校表现进行随时记录。同时通过家访、家校联系平台、家长会等形式,及时全面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定期总结表扬一些同学的好人好事。并且在教室内设立荣誉角,对表现好的或做了好事的学生奖励红星,作为在学期末评优时判断是否符合“三好学生”的条件之一。这样来鼓励学生在学习上奋发向上,不断进步。

总之,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应注重情感性和实践性的统一,真正地做到“激真情、明是非、导实行。”让学生在思想道德上去感悟和体验,使自己的品德教育在课堂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去不断的丰富和发展,从而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第二篇: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

品德论文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

澧县一完小 胡彩霞

新的《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给德育课程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如何上好小学品德课,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塑造小学生的美好心灵、健康心理。结合我多年的品德课教学,谈以下几点:

一、钻研教材,把握目标

教材是教学的重要资源,详细地解读教材是开展有效教学活动的保证。上好《思想品德与社会》课就必需明确《新课程标准》理念指导下的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目标。明确了目标,我们的思想品德教学才有正确的指向,才能很好地把握教材;在备课时就能做到有的放矢,能更清楚课题含义。对课题的道德观点的概念更清楚明白,也才能更好地领会课文的教育目的,通过课文的典型事例,看清其反映的教育意图,分析出其蕴含的道理。

二、再现情境,点燃激情

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我们在实际教育时,应着力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行动,看到事情的真实部分,引发他们内心的真实感受,触及他们的心灵,才能取得有效的教学效果。《思想品德与社会》教材所涉及的内容极其丰富,但有些内容距学生生活较远,学生认识肤浅;还有些内容虽近在身边,但学生欠留心观察。这就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没兴趣、不信任或课堂发言无话可说。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设计后包含到情境中,以拉近与已有知识和经验的距离,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为学生提供知识的生长点。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真实的情境,学生对学习就会感兴趣。

三、充分体验,以理导行

由于《思想品德与社会》课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要使学生从中学到知识、明白道理,对学生的教育就需要回归生活,重视生活的价值取向。只有通过小学生切身的体验,才能使其明白其中的道理,从而形成符合时代发展的价值观。在教学中可以:

1.演一演,再现生活。如教学《帮帮残疾人》一课时,我让学生表演不同类型的残疾人,体会残疾人生活中的诸多不便,让学生深切体会残疾人的内心所需,同时唤起学生的同情心和爱心,这样,学生在体验活动中懂得了道理。

2.说一说,感受生活。如在教学《可爱的祖国》一课时,可让学生充分回忆我们祖国近年来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画面。并用多媒体再现“神八升天”“天宫对接”的壮观画面节选,再现“08奥运”的精彩瞬间;展示再现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的典型事例;再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身边发生的变化。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心就会油然而生。

3.玩一玩,学会生活。如在教学《认识新朋友》一课时,组织他们进行了一次“我们都是好朋友”的主题活动。让孩子们把平时自己最喜欢吃、最喜欢玩的东西带到学校来,并准备一个自己最拿手的节目。活动开始时,通过“猜歌名”,猜来猜去猜到了“找朋友”这首歌。在游戏中,孩子们请朋友品尝自己的食物、表演自己拿手的节目,玩得不亦乐乎。在玩中不知不觉地受到了“快乐要和大家分享”的品德教育。4.做一做,体验生活。如在教《春天的种植》一课时,事先让学生读教材了解书本知识后再在家里动手实践,种植种子,询问家长,了解种子发芽所需的条件,再组织学生展开对“种子发芽”条件的讨论。这样学生就掌握了所学知识。然后结合类似事例,对学生进行农村科技知识的教育,引导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性,增强他们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自觉性,培养他们从小爱农村、爱家乡、爱自然,树立建设家乡的思想意识。

5.评一评,判别生活。在学习的过程中,有许多问题是需要进行讨论、评判进行的。这就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围绕本课的主题进行讨论。教师在设计讨论时,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注意引导学生辩是非,明事理。如在教学《信息时代》一课时,对学生上网好还是不好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充分发挥教学民主,学生各抒己见,哪怕是很幼稚,甚至错误的意见也要让他们讲,针对学生发表的观点,再让学生进行评判,只要教师引导得法,通过评一评都能形成正确的观点。教学中尽量选择深奥的道理能浅显表示的教学方式,采用最直观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四、拓展延伸,形成品德

新课标提出“教师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

《思品与社会教育》光靠课堂上参与是不够的,思想品德与社会课要想提高实效,必须向课外延伸。校内,与各种教育活动有机结合成整体,与各科教学相结合,将品德教育有机渗透到各科的教学之中;与班主任工作、少先队工作相结合,开展各种课外活动,营造参与的氛围,扩大参与的范围。校外,与家庭、社会生活相结合。让儿童走出学校,到社会中去学习,去实践,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扩展兴趣,发展社会实践能力。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校外实践设计,如教学《安全回家》时,我找些有关交通常识的知识及相关视频和图片来给学生观看。放学后,带孩子们过马路,提醒他们过马路时应遵守交通规则。校内、校外的教育相结合巩固思想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成果。

综上所述,只有把新课程的理念恰当有效地转化为具体生动的课堂教学实践,充分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在教学中敢于探索,勇于实践,摸索出教好《思想品德与社会》课的策略,从而提高品德课堂教学效率,保证德育培养目标的实现。

第三篇:谈《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体会

谈《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体会

单位:钦州市钦北区大直镇那见小学 姓名:施庆锋

联系电话:*** 2011.7.12 谈《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体会

钦州市钦北区大直镇那见小学:施庆锋 联系电话:*** 在我二十年从教的实践中,深深地体会到:《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应该从以下几点做起,也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一、结合生活实际设计问题。

品德与社会课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综合课程,是小学生获得社会知识能力,为学生的发展打好基础。把生活中的题材导入品德社会课堂,吸收并引进与现代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的具有时代性、地方性的社会信息资料来处理教材,整理教材,重组教材内容;启发学生思考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案及建议;这样就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改编成了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题目,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生活中,让学生知道现实问题就在自己身边,开拓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用自己智慧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创建情境,让学生敢于提问。

创建情境,让学生敢于提问。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既有“师道尊严”的历史原因,也有现实教师教育理念有待提高的原因。学生在课堂上不愿提出问题的原因很多,其中学生的提问、表达受到各种限制,可能还会招致同学们的嘲笑,因此,要让学生敢问,必须首先清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为学生的“问”营造氛围。思维通常是由问题情境产生的,而且是以解决问题情境为目的的。因此,教师无论教学的整个过程,还是在教学过程中的某些微小环节,都应十分重视问题 情境的创设。

小学生只有在平等的气氛中,才能获得最优表现。激发学生问题意识的关键是要创设宽松、安全的环境和氛围,增进教学民主,消除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是传授知识的无声媒介,是开启智慧的无形钥匙,是陶冶情操的潜在力量。只有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师生平等对话,学生才能张扬个性,培育起探索未知的信念、意志和品质,释放出巨大的潜能。因此,教师要采取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只有这样,学生才敢想、敢说、敢问。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知识与真理的探求者、发现者,教学过程中必须让学生有充分的思维和自我表现的时间和空间,努力做到:特征让学生观察,思路让学生探索,方法让学生寻找,意义让学生概括,结论让学生验证,难点让学生突破。从学生提出和回答问题中,感到有一股被激发出来的学习热情在涌动。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表达欲望和成功欲望,激活学生的即时思维。尽可能给学生多一些思考的时间,多一些活动的空间,多一些自我表现和交流的机会,多一些尝试成功的体验,让学生自始至终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在学生热烈讨论中,营造了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发了他们要主动地提出问题,激发他们想探索一种更为简便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并能感受到其中的含义。

生活离不开品德与社会课内容,品德与社会课更离不开生活。品 德与社会课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因此,我在教学全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时刻关注生活,发现生活中蕴含的品德与社会课知识,提出一些实际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但把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学习联系起来,而且也能养成自觉提问的好习惯。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间积极互动的过程。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应积极地看,积极地听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积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允许出错,允许改正,允许保留意见。对学生提出的一些意想不到的“高见”,要及时采纳并给予充分肯定。

四、让小学生学会问

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必须体现教师主导作用又能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模式。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疑为主轴,动为主线,把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实施自学、启发、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很好的作用。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虽然人有好问的天性,但主动积极的问题意识、善于提问的能力和勇于挑战权威的精神仍然要靠后天培养。由于学生学习、生活经验都不足,仅靠胆量和兴趣还发现不了实质性的问题。因此,教师必须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把学习知识的过程变成主动发现问题的过程,并在发现过程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设置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贴近的认知目标、学习内容,将能激发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激发起学生的问题意识。

直觉思维是根据已有的经验直接领悟事物的本质并迅速做出判 断的思维。直觉思维浓缩了思维的信息加工过程,敏锐洞察客观事物的本质,直接的理解和判断,是认识的顿悟和灵感的迸发,被认为是创造性思维的指路标。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做出直觉思维的示范,如:大胆假设、猜想,让学生感到直觉思维的重要性,并模仿这种方法,其次要尽可能多运用启发式教学,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生的探索热情,有效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在课堂教学中,应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精心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典型的、完整的感性材料,让学生自己在操作、实践、阅读、想像中去探索和发现规律,学会学习。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探究过程。探究是包括学生学习在内的一切活动的本质属性。探究赋予学习者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习者通过独立、深入地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雪球越滚越大,使探索更广泛、更深入。从问题开始,由解决问题再到提出问题,再解决问题,使整个学习过程在探索中获得发展。

教学中,应加强学生的合作学习。凡是学生能解决的问题,尽量让学生通过讨论、思想碰撞、组织交流来解决。一石激起千重浪,引导学生讨论体味主题思想,很多学生从质疑中捕捉到思想火花,从与同学讨论中吸收新的思想,提出自己新的判断。有的学生认为,不能凭经验办事,不能戴有色眼镜看人;有的学生从病由轻到重到不治而亡的教训中,得出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的启示;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互相受到启发,共同获得提高。

品德与社会课教材中的问题多是经过简单化的问题,为了使学生 更好的了解品德与社会课的思考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善于发现和挖掘生活中的一些具有发散性和趣味性的问题。情境由于具有现实感,还易于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强大的动力。让学生对问题思考探究,发表意见。对问题的回答又需要学生调动自己的一切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结合生活实际,答案也是多样化的。让学生从生活中学,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交流、感悟和学习做人的道理。

五、教师注重自身的问题意识。

1.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首先要有一桶水、长流水。教师如果没有质疑习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岂不成了无稽之谈。所以,我认为问题意识培养,教师要先行一步。特别是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提问中有价值的信息,要有对学生提问预设的能力。

2.教师要先有问、会问。学生问题意识缺失的背后尽管原因多多,但教师的影响总是第一位的。如果教师自己不会提问,学生也很难有问题意识。教师问题意识的缺失,在课堂教学方面有两点表现最为明显。

第一点,是对问题意识的错误理解,以为只要多问问题,就是先进的启发式的教学法;结果导致了课堂发问的泛滥化,问答中充满了大量的是非问与填空问。

第二点,许多教师没有自己的问题,提的问题不是自己想出来的,而是从书本上借来的,所提的问题从教参来,答案也由教参提供;教师只是充当“提出问题”和“明确答案”这个环节的“中间人”的角 色。久而久之,许多老师就失去了自己思考问题的能力,无法形成自己的看法。我们的老师课堂上只好这样照搬到课堂上。如此下来,我们的老师就成了教参的代言人,问题意识更是无从谈起了。

六、教师要克服心理障碍。

“问题意识”在我们民族文化中的缺失与异化,与我们教师的教育行为有关。而教师教育教学行为过程中漠视“问题意识”是因为存在下列心理障碍:

1.把自己看成是布道者,将学生看成是知识的容器。受传统思想影响,教师为神圣的角色,教师是先知先觉,甚至是真理。学生在课堂中只是居于从属的、被动的地位,学生的学习、目标、内容、难度、速度、形式与方法都在老师的控制之中。一句话,就是教师不但没有把学生当成“平等的人”,而且也没有把自己当作“平等的人”。

2.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传播知识,解决学生的问题。“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所以传播知识历来是教师的主要任务,如果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发生什么问题,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解决,一旦问题得到解决,教师就完成了任务。在这种教育思想的驱使下,学生的问题越来越少,教师的工作成效也就越来越大,最后学生没有问题了,老师就获得了最大的成功。这种以减少问题数量为目标的教学,表面看起来是“皆大欢喜”,实际上是削弱了学生思考与质疑的意识和能力。

3.最好的学生是能答满分的学生。这样的教育模式,充其量也只能是复制一批像老师一样的优秀学生而已,学生是不可能超过老师的,因为他们始终处于被动的回答地位,从来没有对老师和书本产生过质疑,缺少问题意识,如何谈得上创新人才呢?

七、教师要注重引导反思。

通过老师的引导,让学生在不断的质疑问难中去体会:什么该问,什么不该问或不需要问,什么样的问题才有价值,怎样去求异思维,怎样“于无疑处见疑”等等。有时学生难免会说出个别逾越了“道德底线”,或有悖于正确的价值观念的想法,这时教师应该说“不”。这是问题教学的题中应有之义。强化小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1、教师应该创设条件引导学生的反思评价。教师发放调查表要求学生反思:我今天提出了一个什么有价值的问题?我是怎样意识到这一问题的?我是怎样表述这一问题的?我运用了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我的体会是什么?

2、教师要求学生通过写反思日记的方法来强化问题意识,总结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3.教师定期召集学生对一个阶段以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状况进行分析,通过集体的力量强化问题意识。如此反思评价,一旦形成习惯,则其功效不可估量。

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不仅要使小学生学会“答”,更要学会“问”。因为没有问题,就没有创新。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不能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品德与社会课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很重要。“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研究的心理状态。它在学生的思维活动和认知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学生应该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当学生提出了与教师不同看法时,首先要肯定学生的这种质疑精神,如果确实闪耀着创新的思想火花,教师一定要抓住契机,点燃学生的创新之火。强化问题意识,是造就创新人才的一个关键。

第四篇: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设计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设计

增城市永宁街第一小学

刘伟军 我做班主任以来,一直兼教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教育工作,我深深地体会到这是一门典型的育人课程。教学中如何施行教学创新设计,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是每个品德与社会课教师应该思考也应解决好的核心问题。作为教育教学创新的主体——教师,在从事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中,不仅要具有勇于改革创新的精神,而且要善于把握时代要求和学科特点以及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落实新课程标准,使品德与社会课的创新教学落到实处,以确保教学育人的实效。因此教学设计十分重要。

一、教学设计要把握《课程标准》,创新教学目标。

我们都知道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课堂教学设计首先必须解决好教学目标的问题。长期以来,我们把认知要求作为课堂教学的唯一目标,轻视甚至排斥学生其他素质发展的要求,这是课堂教学非素质化的突出表现,这不利于全面发挥课堂教学的功能。我们要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必然要改变这种单一化目标,而应该选择全面化、多元化的教学目标,即教学目标素质化。因此,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设计目标应包括:(1)使学生掌握系统的道德知识和基本规范的认知目标;(2)培养正确的世界观和道德、审美、劳动等观念及相应的行为方式的情感目标;(3)使学生身心得到发展的行为目标。

二、教学设计应该大胆“解放”学生,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当前的思品课教学,由于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总认为课堂上学生越规矩越好,于是给了学生过多的禁锢。如固定不变的座次,端庄划一的坐姿,师问生答的学习方式等,使学生总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忽视了学生主体精神的培养。作为品德与社会课教师,要敢于向传统的“规矩”模式挑战,特别注意在学习时空、学习心态、学习地位上解放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学校为了便于师生互动交流,将传统的秧田式(横排纵列式)的课堂组合方式调整为小组式、环状式、“U”形式“o”形式等,永宁街其他的兄弟学校现在又提出将学生带到校外某一现场进行实地教学,时间达10学时上下。如《遵守交通规则》一课,先通过课内教学、师生共同观摩VCD等,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遵守交通规则的意义和道理,再将学生带到室外的马路上、十字路口指导辨认交通标志和信号灯,现场指导行为实践,从而帮助学生增强交通安全意识,达到确实有效的教育教学效果。

三、教学设计要加强实践导行,提高育人效果。

我通过对《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

1年版)的学习,知道按照课时安排,《品德与社会》每周两课时,已经不是基础教育阶段所谓的“副科”了。并且随着课改的深入和学科的发展,人们对它的重视程度会越来越高。《品德与社会》的总目标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它表明了课程的人文性和方向性。品德与社会课的人文性和方向性效果如何,我认为主要可以通过学生课外的行为实践来检验。因此,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必须加大实践导行的力度,着力解决好过去教学中存在的知行脱节的矛盾。为此,我们学校特别推出了德育教学基地,号召全学校的学生大胆地参与实践。

四、教学设计要改革评价机制,建立正确的发展导向。

品德与社会课中的教学评价创新,应着重解决好导向和定位两个问题。学生的品行素质朝着什么方向发展?评价的内容和方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传统型“坐教传道”卷面测试的单向评价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是“会说不会做”、知行脱节、思想、行为两分离的“伪君子”;长期以教师为主的印象定性评价削弱了学生自我教育能力,不利于学生主动和谐发展。因此,建立起以学生为主、教师家长共同参与的综合量化评价机制十分必要。而这一评价体系,又必须把对学生的道德思辨能力及道德行为能力的考核放在重要位置。

总之,教材是开放的,给教学留下空间,使教师能够联系当地和学生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学生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当然教师也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学生喜欢的活动,指导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格得到发展,身心健康地成长,使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真正成为富有高效的育人教育。

第五篇: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开放性教学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开放性教学

在课改全面推行的今天, 《品德与社会》是作为一门综合课程,凸现出了其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教学中还存在着这样一个弊端, 有些老师往往照本宣科,使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大打折扣。其实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知与行紧密结合的学科,作者旨在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从开放性导课,开放性教学内容,开放性教学过程,开放评价形式四方面着手,通过学生的自我发现、自我认识、自我感悟、自我教育,真正实现知行的统一。

现在的一些思品与社会教学,往往脱离了儿童的现实生活世界,往往局限于书本的世界,回避了现实生活,人为地造成了“纯而又纯”的教育。儿童所经历的书本世界无法于周遭的生活自然地沟通起来。思品与社会教学无法真正触及儿童的真实内心,未能真正从儿童的心灵深处产生和影响。而真正有效的教学,必须能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从而影响他们的心灵。所以《品德与社会》教学必须让儿童在开放性的教学环境中,立足生活,回归生活,自主实践,充分感受学习的乐趣。

一、创设开放式教学环境,提供一个轻松的自主学习氛围 自主学习有利于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人的发展水平。“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人亦如此。小学生处于人格形成由发展到基本定型的关键阶段,不同的环境创造不同的个体性格。正因此,创造开放式的教学环境能够让千姿百态的个性在合适的环境中得以发展,激发自主学习,培养创造潜力,让学生在活泼的学习活动中获得发展。

(一)激发兴趣,进入自主学习之门

兴趣是我们最好的老师,世界上,凡杰出人才、创新大师都有异乎寻常的强烈兴趣因而作为教师就要把怎样发现、发展学生的兴趣、好奇心、探索精神放在特别重要的地位。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有很多内容可以用角色扮演的形式体现出来。如在《56个民族是一家》中,通过学生小品表演的形式来感受和体验民族团结。然后让学生思考:在与各少数民族交往中应注意什么?通过这种情境中的体验,学生感到《品德与社会》不再枯燥,而是兴趣无穷。

(二)丰富教学内容的认知环境,轻松学习知识

在教学中,让学生敢于冲破教科书及教师讲授的狭小范围,鼓励他们在教材基础上大量阅读有关课外知识进行补充、延伸。如在讲《交通连四方》内容时,让学生利用图书室的文献资料,在互联网的资源库内查询,以对该节内容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在实施中发现,学生对这种知识拓展的方式非常乐于接受,90%以上的被调查者表示“感兴趣”、“收获大”。取得如此效果是因为:

一、现代媒体迅猛发展,学生习惯于这种大信息的接触;

二、这种对知识 的“立体”了解有助于学生对学科学习的全新认识,即学习社会不是“死记硬背”,而是一种生动的交流,甚至有学生称为“很好玩,都不像读书这么辛苦”,继而产生出把自己了解的知识与大家交流的“资源共享”心态。

(三)优化评价体系,真实反映学习效果

打破以往“一考定终身”的观念,把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揉和统一,以动态的眼光关注学生的发展,既注重共性与结果,又重视个性与过程。

(四)和谐的交往环境,使学生快乐学习

课堂教学与学业评价环境的交互发展需要交往环境的协调作用。同时,建立现代的交往观,引导学生学会与人交往、合作,认识人与环境(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和谐关系,促进人与社会的发展是创新人格培养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交往环境的构建中,强调根据现实需要沟通各种交往关系。

可见,开放式环境创设利用多边交往方式,给学生自学、互学和师生共学提供了多向选择形式,从而提供了让学生自由思考、互相促进的交往氛围,促进个性充分发展,培养人与人合作的精神以及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二、生活性的教学内容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它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出发,其内容涵盖了品德教育、劳动教育、社会教育和科学教育。内容极为广泛,涉及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直接地反映了儿童的现实生活。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立足生活,贴近生活。

(一)结合课程设置,引导学生走进生活,热爱生活

学生的世界是精彩的,也是纯真的。然而,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发现一些和书本上或与教师所讲的相矛盾的现象、事件,产生许多困惑。如果我们的教学不能解决每天遇到的生活问题、情感问题,就失去了教育的真正价值,在认识这些生活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活态度等,便是自然的,而不是外加的因素。走进儿童的世界,听听他们在说什么;看看他们在做什么,想想他们有什么困惑,便是我们老师应该做的事情。

(二)围绕课程内容,指导学生发现生活、体验生活

教学,须让学生用心去经历、用心去体验,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体验人生的美好生活,体验他人的奋斗与幸福从而真正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让他们的心灵变得敏感起来,细腻起来,而传统的书本教学只能造成知识的仓库,情感的沙漠。如我在教学《社区我的大家》一课上,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生活的小区,其效果最多是在学生脑中思考这个过程和一个结论——我生活在社区中,并没有真正触动学生的内心世界,并不能使学生感受到社区有家一样的感觉。因为学生没有亲自去体验。怎样让学生去体验这份感受呢?我就在课堂上设计了一个《远亲不如近邻》的小品。观看后先分组交流感受,再让孩子们各抒己见,把自己的体会说出来,从而使学生体会到邻居的重要性,体会到社区就像一个大家庭。在活动中,我注意到学生那里反馈过来的信息并将他们进行分类如:快乐、烦恼、有趣、得意等,并根据这些分类深入展开讨论,让学生共同分享寒假生活的各种体验,使学生对社区生活充满希望。

总之,在品德与社会课中,创设一个开放式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民主、自主的环境中充满兴趣地学习,再加上教学内容的生活化,使学生的现实生活成为课堂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的主题活动或实践活动为载体,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唯此,才能使品德与社会课真正成为一切学生喜欢的、真实的课程

下载《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浅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浅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品德与社会课标心得体会

    《品德与社会》新课标学习感受 教学管理班三小教研区 刘艳艳 第二次参加提高班,我有幸学到了《品德与社会》新课标内容。尽管自己上学期就任教品社科,但是没有走进她,只是如同......

    品德与社会课标考试题

    品德与社会课标考试题 (2009-02-25 20:21:49) 转载▼ 标签: 杂谈 1 品德与社会课的课程性质是什么? 答:品德与社会课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

    品德与社会评课稿

    沈老师执教的是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关心你,爱护我》的第二个主题《伸出爱的手》。本课的课程目标要求是:“对弱势人群有同情心和爱心,尊重并愿意尽力帮助他们。”其内容分为“......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1 《走近残疾人》是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5课中的第一个内容。本课的设计意图在于——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体验残......

    品德与社会教学心得

    《品德与社会》教学心得体会 海原县杨明中学李耀林 现在的一些品德与社会教学,往往脱离了儿童的实际生活,局限于书本的世界,人为地造成了“纯而又纯”的教育。儿童所经历的书本......

    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

    《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直面灾害 1.天有不测风云 (第一课时) 元江第四小学 王记芸 [教学目标] 1.了解自然灾害的种类和成因,认识大自然不可抗拒的一面。 2.了解曾......

    《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

    《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 10.衣食的来源 林丰乡中心校:肖 维 一、教学目标: 知道衣食对人生存的重要,初步了解农业生产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感悟农业科学技术对人类生存发展的......

    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说明

    什么是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设计 我们通常所说的教学设计就是对你将要上的那一堂课的教与学的活动进行设计。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设计即在上品德与社会课之前,根据品德与社会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