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对外国留学生汉语语法的教学

时间:2019-05-15 05:04: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析对外国留学生汉语语法的教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析对外国留学生汉语语法的教学》。

第一篇:浅析对外国留学生汉语语法的教学

浅析对外国留学生汉语语法的教学

论文关键词:汉语语法 脑筋急转弯 语境理论

论文摘要:汉语语法一直是学习汉语的留学生感到头痛的一大难题,所以,如何对留学生进行语法教学就成了理论界争论的焦点。课堂教学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本文结合课堂教学中“脑筋急转弯”这一益智游戏与语境理论来探讨对留学生汉语语法的教学,提倡将这两种方法结合使用,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

一、课堂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对外汉语教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理解指多媒体汉语教学,如影视教学、电化教学、函授教学、个别教学、自学等。狭义的理解即课堂教学。尽管多媒体教学发展得很快,但目前课堂教学依然占据着中心位置。可以说,设立对外汉语教学专业的国内高校,都以课堂教学为中心,课堂教学仍然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主要方式。“有关对外汉语教学的总体设计和构想、教学的原则都要靠课堂教学去落实;各种课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要靠课堂教学去达到和完成;对外汉语教学的总目标——培养学生具有听、说、读、写诸项基本技能,从而达到能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也要通过课堂教学去实现。”既然课堂教学占有这么重要的位置,那么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对外国留学生的汉语语法教学也就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外国留学生在基础汉语学习阶段是从零开始的,为培养汉语方面的语言技能,必须进行大量的语言练习。这是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唯一途径,也是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特点。或者说,学生的语言技能,单靠教师的讲解是不够的,学生自己也要勤学苦练。如果在课堂上忽略了这一特点,教师讲得再多也无济于事,有些教师甚至使用外语讲课,这更是犯了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大忌”。教师应该把课堂时间尽量留给学生,让学生大胆开口,多加练习,直至能够流利运用为止。

由于文化背景和生活环境的影响,留学生在语言习得过程中遇到的难点与中国学生不尽相同。留学生的难点往往是我们意想不到的,或是容易被忽略的。教师要善于发现这些难点:一方面要精心备课。在备课中对“难点”做出初步预测估计;另一方面要在课堂上积极引导,发现“难点”。在课堂上可以采取由学生直接提问或教师在课堂练习中寻找的方式。例如,一个学生在读课文时念道“马飞,快地跑过来”,那么教师马上就能知道,他不懂“飞快”一词的含义,所以断句断错了。这时教师示范朗读就等于纠正了学生的错误,或者再领读一下,效果会更好。

二、对外汉语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真正有经验的教师上课是顺其自然的,是“教无定法”的,即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这里简单谈一谈教学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一)了解学生的学习目的和心理,有的放矢地教学

一般情况下,一个班集体是由几个国家的学生组成的。首先,教师要从总体上了解教学对象所在国家的概况,包括政治、历史、文化、风俗等;其次,要了解每个人的学习目的、心理特征及其所掌握的汉语程度等。

据笔者统计,外国留学生来华情况有如下几类:

1.外国公司派来的,来自日本、韩国的居多;

2.国家间互派的,以第三世界国家的学生居多;

3.对中国感兴趣,以后想在中国工作的;

4.所学专业与中国文化有联系的;

5.旅游、经商、消遣或者看朋友的。

因前四种情况来华的留学生学习目的比较明确,有学习动力。而“旅游、经商、消遣或者看朋友者”则只想学点儿口语,目的性不强。教师对他们既不能强迫学习,又不能放任自流,应该采取积极引导的教学方式。不管学生抱什么目的而来,只要走进我们的课堂,教师就有义务教好他们,让他们学有所获。他们都是成年人,自尊心都比较强,教师要尽量多引导启发,少批评说教,鼓励他们多开口说,还要让学生都有同等的练习机会。

(二)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寓教于乐”是中外教育学家总结出的一条教育原则。学生在愉悦中才能对学习产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是任何课堂教学都需要的。此点对外国留学生尤为重要,多数外国留学生比较看重“自我”,如果他们觉得乏味,就会丧失学习汉语的积极性。所以教师应该引导他们在娱乐中学习。可是,在有限的汉语水平制约中,如何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呢?有人曾提出把“脑筋急转弯”引入到对外汉语的语法教学中来,以促进留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形象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和积极性,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脑筋急转弯”是作为一种益智类语言游戏出现的。巧妙运用汉语中语音、词汇、语法以及文字、修辞等语言现象创作的“脑筋急转弯”,能让人更深切地感受到汉语这种独特的符号系统自身具有的美学功能。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也“脑筋转了一下弯”,尝试着把“脑筋急转弯”这种语言游戏运用于对外汉语教学中,达到教师“润物细无声”,学生 “轻松学汉语”的良好效果。具体做法是:把“脑筋急转弯”当作一个“引子”,由它引入所要讲的语言知识点,让学生更形象地理解汉语语言现象。把它当作课堂教学中的一个调节剂,能活跃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语言知识,提高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理解汉语中的一些语言现象。

在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环节——语法教学中巧妙运用“脑筋急转弯”,有利于学生理解所要讲的语法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法教学,一直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但在语法教学各个阶段的侧重点和讲解方法问题上,人们却各持己见。但总的来说,必须坚持的原则是语法教学不宜过分强调,不能为了讲语法而讲语法,而是应该让学生接触语言事实。正如赵金铭所言:“与其讲语法不如让学生接触有关的语言材料,这也许是掌握语法的最好途径。”的确,课堂语法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教师的“脑筋”也要尝试着“转弯”,让学生在“转弯”中轻松学语法。这就需要教师进行点拨式教学和随机教学,排除学生学语法的畏惧情绪。教师在讲语法时可以尝试加入“脑筋急转弯”这种引子和调节剂,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下面我们来看具体教学方法中“脑筋急转弯”的运用:

1.趋向补语的教学

趋向补语是留学生在汉语学习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难点问题,即对汉语趋向补语的掌握和运用问题。如何使学生掌握趋向补语的趋向意义和引申意义,正确地理解并加以运用,需要一个很好的“引子”。教师在讲解趋向补语时可以举这样一个经典的例子:

(1)——一个人走在独木桥上,当他走到桥中央的时候,抬头一看,前面过来了一只狼,扭头往后一看,身后站着一只老虎。可是这个人却过去了。问:他怎么过去了?

——昏过去了。

这是典型的动趋结构,即“V+复合趋向补语”的用法 ,并且涉及趋向补语的另一个重要用法,即趋向补语“过去”的引申义。趋向补语“过去”有三个相关意义:单个词的意思是,离开或经过说话人或叙述的对象所在地向另一个地点去;用在动词后的一般用法。如:把球踢过去,把信封翻过去等;用在动词后,表示失去原来正常的状态,如:病人晕过去了。是利用“过去”的多义双关的第三种用法。我们还可以引申到“过去”的婉辞用法:“死亡”。从而引出一个专题:“趋向补语的引申用法”,让 学生了解一个系统的趋向补语的用法。

2.“比”字句的教学

(2)——为什么青蛙能跳得比树高?

——因为树不会跳。

这两句对话真实信息的语法结构应当是“青蛙跳得比树跳得高”,而非“青蛙跳得比树高”。前一个句子利用语音的歧义,通过省略把一个比较状语从句结构变成了后一个句子中的补语结构。我们用这个“脑筋急转弯”是为了引入“比字句”的结构和用法,让学生了解不同的语法结构之间的关系。

搞好课堂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师的根本任务,而要创造一种轻松、活泼、生动、有序的课堂氛围,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学方法要灵活,也就是首先要具有搞活课堂气氛的意识。这也是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特殊性、教学对象的特殊性、汉语本身的特殊性以及文化差异的特殊性等因素对对外汉语教师的要求。吕叔湘先生在谈到语文教学时就曾说过:“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如果说一种教学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学法上还有一把总钥匙,它的名字叫做„活‟”。因此,教师备课和课堂操作要在“活”上下工夫。教师通过“脑筋急转弯”这种灵活的形式,可以使学生了解到汉语中生动有趣的语言现象。对外汉语教师必须具有随机应变的教学机智,做到“乐教”和“善教”,寓教于乐,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运用“脑筋急转弯”,需要教师在充分而合理地运用教学机制的基础上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选材取例上要难度适中。由于对外汉语教学对象的特殊性,针对不同等级水平、不同学习阶段的留学生,要考虑他们已经掌握的语言技能及其所达到的水平,选择不同难度的“脑筋急转弯”,内容上也要与他们的生活有联系,这样才能生动有趣。

第二,发“问”要巧。由于“脑筋急转弯”主要由提问和回答两部分构成,目的在于通过问答句来引入语言现象,这就需要教师特别注意叙述问题和答案的技巧和方式,正确地引导到所要讲的语言点上,做到巧妙而又让学生有所收获。例如,引入趋向补语的方式,例(1)问“他怎么过去了?”要比“他怎么过去的?”更有提示作用。而有时候为了制作“脑筋急转弯”而故意设置的语言障碍要在游戏之后给学生予以纠正,叙述正确而完整的表达方式。

(三)对汉语语法难点讲解过程中语境理论的运用

关于对留学生汉语语法的教学,有人曾提出运用语境理论来进行对汉语语法难点的讲解,希望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语境,即语言环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语境即语言本身的环境,指语言结构中的上下文;广义语境指使用语言时起制约作用的各种因素,包括言语交际活动中的主、客观因素,主观因素如使用语言者的身份、职业、修养、处境、心情等,客观因素如交际的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等,也包括语言的社会环境,如时代、民族、地区、社会文化的特点。

目前的语法课教学,仍然偏重于讲解语法学知识,片面、孤立地分析说明一些语法规则、结构等,没有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忽视了语言的实际运用。其实,有些令教师和学生都感到棘手的语法难点,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是可以得到解决的。

1.关于“了”的用法

一般的对外汉语教材及相关的语法书都把“了”分为动态助词“了1”(在动词后)和语气助词“了2”(在句子后),但留学生通常都不理解为什么有的句子中“了”在前而有的句子中“了”在后,因为有时候语气助词“了2”也是表示动作或行为的完成,如:

(3)我买到书了。

(4)我买了一本书。

例(3)中的“书”是特指,交际双方以前谈论过关于这本书的话题,因此,双方有共享预设,说话者强调的是一件事情的完成。例(4)中“一本书”是个新信息,说话者着重说明的是动作的执行。联系语境来说明,比起让学生简单地记住用“了1”与“了2”的语法规则要更为有效。

再比如:

(5)在韩国学习汉语一年了。

(6)开学以前,我想在我们班至少有两个男同学,不料连一个人也没有了。

(7)早上的空气很凉快了。

(8)在西安过了三天了。

上述句子在一定的条件下都是成立的,但联系到学生使用时的实际语言环境,便都成了病句。例(5)的说话人如果在韩国,这个句子没问题,表示已经学了一年汉语,并且还要继续学下去。但是说话人现在已经在中国,因此不能用“了2”,应改为“在韩国学习了一年汉语”。例(6)的说话人希望班里至少有两个男生,但实际上一个也没有,而按照字面解释,好像是说本来至少有两个,后来没有了,因此,也不能用“了2”。例(7)的说话人如果在北京已生活了一段时间,体验到气候的变化,那这个句子是对的,实际上说话人刚来北京,所以也不能用表示变化的“了2”。例(8)句的说话人如果还在西安,句子可以成立,但如果已回到北京,那么也不能用表示继续的“了2”。

留学生在学习“了”的用法时,最大的困惑是不知何时该用何时不该用。目前使用的对外汉语教材与语法书中,通常把句子当作最大的单位,没有扩展到句群、段落,也就没有讲清用“了”与不用“了”的句子交叉使用的情况。

我们再看看下面的例子:

(9)我向他提出了休息一会后,自己便在路边的石头上坐了下来。他也在远远的一块石头上坐下,把枪横搁在腿上,背向着我,好像没我这个人似的。

(10)一九八五年一月二十六日和三十日,我采访了陈俊华和郝永云夫妇。与郝永云交谈时,他们可爱的小女儿正在床边玩耍。她不时地扭过头来,好奇地睁着大眼瞅着我和她的妈妈。她显然是出生于地震之后。将来,这个天真活泼的小东西会知道,这个世界上原本不会有她。因为,一场震灾险些夺去她父母亲的生命。那会儿,他们刚刚结婚。

(11)星期天上午,阿婆早早地弄好了饭,待一家人吃过饭,收拾完了,阿婆说要带我去外边走走。我们一起来到展览馆。展览馆里有许多字和画,玻璃柜里还有雕塑和古董。阿婆什么也不看,只在那些字幅前面走来走去。阿婆看不懂字,连标签上的价钱也看不懂。她不停地问我,这幅多少钱,那幅多少钱。那些字都很贵,最便宜的要三百元,最贵的要六百元。阿婆说,想不到真有这么贵的字,一幅字就是好几千斤谷,难怪你爸爸要心疼哩。

上面三个例子都是以句群为单位的。在这些句群中,第一个句子与后面的句子是连贯的,并且后面的句子大多是描写性的。因此,我们可以告诉学生,在叙述过去发生的事情时,第一个句子是强调事情的发生与完成,所以要用“了”,而描写之后发生的动作时,往往不需再用“了”。在某一个具体语境中,这种交叉情况是一个连续体。

2.关于“是”的用法

现代汉语中,“是”表示肯定,有“的确、实在”义,需重读,不能省略。如:

(12)昨天是冷,一点不假。

(13)他手艺是高明,做出来的东西就是不一样。

再看下面几个句子:

(14)溥仪的童年是比较开心。

(15)日语和汉语是在很多地方不一样。

(16)写信是不太好。

从语法形式上看,例句(12)(13)与(14)(15)(16)是一样的,换句话说,例句(14)(15)(16)从语法上看没有错。但是,例句(12)(13)的交际双方对于“昨天天气冷”与“他手艺高明”有共识,也就是说,这两个句子是有前提的,而联系例句(14)(15)(16)的上下文,却没有共享预设,因此,这几句中的“是”都不能用。

运用语境学的理论,能够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效果,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而这也是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

三、总结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目的在于教给留学生正确的汉语语法规则的输入,使留学生能够在交际过程中正确运用汉语语法,从而达到有效交流的效果。将“脑筋急转弯”这种益智的语言游戏应用到对留学生汉语语法的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使留学生快速掌握汉语语法。将语境理论应用到对留学生汉语语法的教学过程中,也能够帮助留学生深入到特定的情境中了解并掌握汉语语法的具体使用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将这两种方式结合起来,取长补短,以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未.语境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J].江苏社会科学,2000,(6).[2]赵金铭.教外国人汉语语法的一些原则问题[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4,(2).[3]张文元.激发兴趣感在现代汉语教学中的运用[J].咸阳师专学报,1997,(5).[4]杨俊萱.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独特性[J].对外汉语教学,1994,(7).[5]刘瑛.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脑筋急转弯”[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5).

第二篇:对外国留学生的汉语语音教学方法初探

对外国留学生的汉语语音教学方法初探

摘 要:语音教学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技能和社会交流的前提。语音教学难点形成的原因与学习者的母语有关,与学习者掌握汉语的水平有关,与教师教授有关。由于留学生在语音发音和学习方面有会一些偏误,所以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遵循一定的原则。汉语语音教学的方法:演示法,夸张法,对比法,固定口型法,总结规律法,练习法,图表法。

关键字:语音教学;难点;原则;方法

The way to Pronunciation teaching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Abstract:Phonetic teaching is to train students'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 skills and the premise of social communication.The causes of the formation of phonetic teaching difficulties associated with the learner's native language, related to the learners to master the level of Chinese, related to the teacher’s teaching.Due to the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 the learning of phonetic pronunciation and will have some mistakes,so it requires teachers to follow certain principles in the teaching.The method to teach Chinese phonetic: Demonstration method, hyperbole,Correlation method, Fixed mouth method, Summary of rule of law, practice, chart method.The keyword:Phonetic teaching;difficulty;principle;Methods

I

目 录

英文摘要„„„„„„„„„„„„„„„„„„„„„„„„„„„„„Ⅰ 引言„„„„„„„„„„„„„„„„„„„„„„„„„„„„„„„ 1 中文摘要„„„„„„„„„„„„„„„„„„„„„„„„„„„„„Ⅰ

一、语音教学的难点„„„„„„„„„„„„„„„„„„„„„„„„

3(一)语音难点形成的原因„„„„„„„„„„„„„„„„„„„„3

(二)语音教学中存在的难点„„„„„„„„„„„„„„„„„„„4

二、外国学生常见错误„„„„„„„„„„„„„„„„„„„„„„„6

(一)语音方面常见错误„„„„„„„„„„„„„„„„„„„„„6

(二)语调方面常见错误„„„„„„„„„„„„„„„„„„„„„7

三、语音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8

(一)汉语语音教学的基本原则„„„„„„„„„„„„„„„„„„8

(二)汉语语音教学的方法„„„„„„„„„„„„„„„„„„„„9

四、总结„„„„„„„„„„„„„„„„„„„„„„„„„„„„„12

五、参考文献„„„„„„„„„„„„„„„„„„„„„„„„„„„1

引 言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国际地位的逐步提高,中国与国际的经济交流和文化交流也愈来愈多,已经达到了空前的程度,所以“汉语热”的现象就出现了。现在国外多个国家都建立了孔子学院,派去海外的国际汉语教师每年都在增多,而且来中国学习汉语的留学生也在增加,所以汉语不仅“热”而是显得更加的重要。“语言的本质是语音,语言可以没有文字,但不可能没有语音”(余维,1995)正因为如此,所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语音教学就变的特别的重要,是教学的基础环节,是成功交际的前提,也是检验一个国外学习者学习效果的重要方面。赵元任在国外教授汉语语用的教材《国语入门》说过“大部分是语音教学,然后才慢慢的转入其它的”。语音教学的目的是让外国人掌握学习汉语的基础,掌握正确的发音,为进一步学好普通话铺路,学会用汉语交际的能力。发音的重要性可以从输入和输出的角度来理解。从输出的角度,发音准确流利,即使词汇不是很丰富,语法稍有偏差,也会让人听着舒服,也会觉得地道,可是如果发音不好,即使说出的话丰富多彩,语法准确无误,也会给人一种别扭的感觉。从输入的角度来讲,不能正确的辨音,就不能正确理解别人说的话,会产生误解。可见,语音在我们对外汉语的教学中好重要的。

二、国内研究成果综述

我国关于语音教学的研究文章逐渐增多,近十年间,在语音及语音教学方面的论文研究有百篇之多,虽然不如语法多,但也毕竟对语音教学的各个方面做了详细的论述。对语音教学研究文章的梳理之后,我认为各类研究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文章是研究了语音教学方面的重要问题,比如声调、轻声等,第二类是针对某一国家的留学生语音方面的重点和难点做了分析,第三类是对语音教学方面出现问题的反思。

1.语音本体研究

汉语中的声调问题一直是研究者讨论的重点,这是由于汉语音高要比英语日语的音高地位重,因为汉语是声调语言,这就使得声调在教学中显得十分重要,而且是外国留学生学习的重点,同时也是留学生学习的难点。对于声调问题,王安红总结出两个带有普遍性的错误,阳平和上声的混淆以及阴平和去声的混淆。刘娟的《轻声的本质特征》从本质上区分轻声与字调、变调,特别是区分轻声与轻音。张燕来梳理了在之前研究中的对轻声的性质、调值等方面的观点,又讨论了轻声教学中的变调、标调的问题。

2.留学生语音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研究

教外国人学习汉语的始终强调的一个原则就是针对性原则,针对不同地点的留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语音教学也始终在这个大的原则控制之下,不同国家的留学生因为受到本国语的影响,又因为汉语在许多的方面有许多与众不同的特点,所以语音教学一定要确定针对性的教案,保证教学效果。研究成果涵盖了众多国家的对象,对于日本、韩国留学生的如何发音的问题的研究占了很大的比例,其次就是欧美国家和一些东南亚国家。余维的《日、汉语音对比分析与汉语语音教学》一文,对日汉再语音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剖析,这篇文章是至今对日汉语音分析研究的极具价值的文章。董玉国的《对日本学生鼻韵母音的教学》针对日本留学生鼻韵母音的发音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教学方法。许多学者开始研究来中国学习的韩国学习的人的语音。《谈对韩国留学生的语音教学》(宋春阳)就针对来中国学习的韩国学生的语音问题做了研究,而且做出了解决方法。针对欧美国家的语音教学研究的成果不多,比如倪彦的《英语国家学生学习汉语音难点分析》。

3.对语音教学的研究

语音教学中,我们会随着学习进程的加深,加深对语音的了解,对教学的反思成了我们在教学中不可分开的一部分。毛世桢《关于对外汉语语音教学的反思》认为语音教学要因材施教,引导学生逐渐的深入学习。林夕的《语音研究和对外汉语教学》中提到,教授语音的学习其实就是一种模仿,而这种模仿要穿过所有的学习过程。

一、语音教学的难点

(一)语音教学的难点形成的原因

1.语音教学难点形成的原因与学习者的母语有关

每个国家的语言都有他的独特之处,汉语是表音表意文字,所以在很多的方面都与其他语言不同。而外国学习者由于受到自己国家语言的影响,在汉语语音学习方面受到很大的阻碍。汉语中的许多音,其他语言没有或者与之相同,还有一些有与之相似却有一些差别的音,这也是国外留学生语音学习的难点形成的最主要的地方。汉语的语音与国外的音有一样的,有不一样的。相同的音,自然不会成为汉语语音学习的难点,没有的音,一听便能感觉到不同,也不会成为难点,只有那些和本族语极为相似的音,才能成为留学生学习很难的地方。2.语音教学难点形成的原因与学习者掌握汉语的水平有关

初级班的同学一般都是刚开始接触汉语,首先要从语音学习开始,所以刚开始的发音不标准,掌握的不深刻,都是由于刚开始接触汉语和语音,而随着对汉语语音学习的逐渐深入,对汉语的熟识度增加,了解更多的汉语知识和中国文化,语音学习者的发音就越来越好,难点就越来越少,但这并不适用于所有的难点学习,比如“汉语水平处在基础阶段的日本留学生对送气、不送气容易听辨,中级汉语水平日本留学生反而不容易听辨”,这是因为送气、不送气的的听辨是日本留学生的难点,但是因为刚开始留学生掌握的语音不多,更容易听辨。在后来的学习过程中,由于留学生的发音不争取,就不易的听辨了。3.语音教学难点形成的原因与教师教授有关

有些教师之前并不是从事对外汉语的工作,所以接触的较少,在教学中,把教授中国学生的教学方法用于留学生,可是这种方法并不是正确的,并不适用于国外的学生。有些教师把留学生看成是刚上一年级的小学生,认为教授留学生的语音和教授小学生的汉语拼音一样,但事实并不是这样。中国小学生的母语毕竟是汉语,而来中国学习的学生学生不把汉语作为第一语言,并不处在一个充满汉语的环境中。比如在教授小学生的时候,小学老师用唱读法教声调,教第三声的时候强调念214本调,但实际在生活中真正的调值并不是降升调,因此,如果不注重实际的读法,教授单个音并要求念准的时候,就会导致留学生在读词的时候

把第三声念成死板的降升调,这就使得留学生在学习第三声的时候学起来很吃力。

(二)语音教学中存在的难点

1.声母难点

由于外语的发音和汉语的发音不同,导致来中国学习的学生在发汉语的时候,特别愿意把相似的音发错。

对于留学生来说,语音学习中的难点是学习者母语中没有或者与汉语中极为相似的音。留学生认为难点的音往往是成对出现的。

(1)在汉语的22个辅音中,z、c、s,zh、ch、sh、r,j、q、x这三组是较为难学的,是语音教学中的难点,那是因为他们之间的发音很接近,所以在教授的时候,老师要有耐心。

(2)b、p,d、t,g、k,j、q,zh、ch,z、c,这六对送气和不送气音是语音教学的重点,留学生往往由于母语中没有送气音或者送气太弱而影响发送气音,经常会把这六组都发成“b、d、g、j、zh、z”。第二组留学生不容易发的音是“zh、ch、sh、r”,尤其是对于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留学生。由于英语中没有卷舌zh、ch、sh、r,所以在发这些音的时候,容易发成j、q、x。

2.韵母难点

韵母可以分为单韵母、复元音韵母以及带鼻音韵母,所以,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单元音、复元音韵母和带鼻音韵母的难点是不一样。

(1)单元音韵母:单韵母发音的难点主要在于唇形和舌位的混淆。例如:i和ü的区分。他们的舌位相同,但是i是不圆唇,ü是圆唇。所以老师在教授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先发i的音,舌位保持固定,但是慢慢的把嘴唇变圆,这样就能发出ü的音了。

(2)复元音韵母:复元音韵母的发音难点是容易与单韵母的发音混淆,即复元音韵母的单音化。

(3)带鼻音韵母:带鼻音韵母是个动态的过程。它是由元音和鼻辅音的韵尾构成元音后面的鼻辅音不是生硬的结合在一起,而是由元音的发音状态向鼻辅音过渡,鼻音色彩逐渐增加,最后发音部位闭塞,形成鼻辅音。

3.声调难点和韵律难点(1)声调难点

留学生大都会洋腔洋调,这就使得声调在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比如来中国学习的韩国学生,学习声调中最难的就是阳平和去声。对于那些母语中有声调的留学生,因为汉语的声调和他们本国的语言不同,所以他们对汉语中的声调也是理解的不到位,感觉明白实则理解不到实质,比如来自越南、泰国的留学生把阴平和去声看成是特别难学习的点。在声调教学中,上声对于来中国学习的学生是最难的,第三声是一个曲折调,它的变调很复杂,而且上声经常在阅读中变调,所以大多留学生对于真正了解上声的读法都十分的费劲。

因为每个词都有声调(除了轻声和儿化),声调在四个音节出现之后就要重复出现一次,所以声调的使用频率要高于声母和韵母,当学习的人真真的了解了声调之后,学习的人就不会犯很多的错误。例如:

大美女(dà měi zi)大霉女(dà méi zi)如果留学生掌握不好声调,留学生在读这两个词的时候就容易造成误会。一个外国留学生在叫别人美女的时候,如果叫成了霉女,这位女生听起来就不会高兴了。

(2)韵律难点

汉语中的词有重音轻声,句子有停顿,这些都属于韵律的范围,所以语音教学并不是仅仅教授单个的音,更重要的是要在实际生活中运用,以便更好的交际,但是由于“缺乏重音和节奏意识,不知道哪个是重音,不能把握句子内部的节奏”以及“汉语在书面语上不实行分词连写”(《汉语综合课教学理论与方法》),使得韵律成为了语音教学中较为薄弱的环节。

①轻音:“轻音不是一种声调,也不是一种单纯的声调变化,他涉及语音的 音高、音长、音色、音强等各要素。轻声本质上是一种语音的弱化。对于汉语教学来说,轻声教学的难点在于音节的音高不好把握”(《汉语综合课教学理论与方法》)。

②停顿:由于汉语不分词连写,所以在不一样的位置停顿会影响到留学生对词语或句子的感觉,在不一样的位置停顿会产生不一样的意思。所以这就要求留学生拥有更多的知识,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来停顿。

二、外国学生语音、语调常见错误

来中国学习的外国学生在拼音中经常会犯一些语音错误,这些错误会使学生与学生之间有一定的障碍。

(一)语音方面常见错误

1.送气和不送气的偏误

由于外国没有送气音,所以外国留学生经常将送气音发成不送气的音,比如:b、p,d、t,g、k,j、q,zh、ch,z、c,这六组送气和不送气音中,经常被留学生发成b、d、g、j、zh、z,这就影响了学生汉语的学习,如果学生的送气音没有学好,那么在进行拼读时就会发生错误甚至笑话。“兔子跑了”会被留学生发成“肚子跑了”,“拍”被发成了“白”,“盔”被发成了“归”,这一系列的错误证明送气音和不送气音区分的重要性。

2.发音位置不对导致发音错误

第一个是f的发音。汉语的f是唇齿音,外国学生会把f发成双唇擦音。第二个是d、t的发音。英美的留学生在发这两个音的时候不难,但是发的不清晰,含混,需要老师提醒学生用舌尖发出这两个音,帮助学生固定发音部位。

3.清音发成了浊音

留学生经常将b、d、k、g这些清音发成浊音,尤其是自己本来的语言为英语的学生,在英语中b、d、k、g都是浊音,导致留学生很难讲这些音发成清音。

4.同形字母在不同的语言中发音不同导致发音错误。

有些语言中,存在着同一个阿拉伯字母,但是这些字母的发音情况是不一样的,但学生往往熟识自己语言中这个字母的发音,却很难记住汉语中这个字母的发音,着就导致学生在拼读时发生错误。例如:元音e在汉语里发音为“鹅”,在韩语里发音为“哎”,所以,韩国留学生在发“heshui(喝水)”这个音的时候常常发成“海水(haishui)”

5.音节拼写的特殊规则

比如汉语拼音字母y、w的隔音符号的作用,它们只是避免音节发生混淆。再比如iou、uei前面加辅音声母时候得省写,改成iu、ui、un。还有就是ü开

头的韵母与j、q、x拼合时,可以写成u。所以留学生容易把ü发成u。

(二)语调方面常见的错误

语调错误就经常会给人洋腔洋调的感觉,所以老师在讲课中要尽量避免学生产生语调错误。

1.语调方面常见的错误主要是四声的错误,尤其是上声学习的错误,因为上声是个很难学习的语音点,所以如果学生学不好就很容易犯错误。

2.来中国学习的学生在学习声调的时候最常见的错误就是上升那样的调上不去,下降那样的调下不来。学生在升调和降声调的学习中,很难确定这两种声调的起点和低音点和高音点的音高。因为上声是个曲折音,所以学生在最初掌握不好降升调的规则,极容易失误。

3.去声和阴平相混:陈彧的研究表明,苏格兰学习者的去声和阴平极容易相混,由于英语中没有声调的变化,他们对没有变化的声调容易适应,去声的起点很高、降速很快,学生往往对频率迅速下降没有认识,由于没有注意到迅速下降,所以容易把他们两个弄混,导致发音出现错误。

三、语音教学的方法

(一)汉语语音教学的基本原则

由于留学生在语音发音和学习方面有会一些偏误,教师在语音教学中遵循的原则如下:

1.针对学生特点,灵活采用教学方法

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个人的情况,根据留学生的不同差异,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心理特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留学生的语音教学中,一定要对学生的语音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比如韩国中没有f、zh、ch、sh这几个音,所以这几个音就成了来中国学习的韩国学生的难点。英语国家的学生zh、j不分,第三声和第二声相混,所以在教学中要针对这个问题进行重点教学。

教师在学习中引导学生积极努力的找到正确发音的方法,引导他们找到发音的规律,自觉地学习。语音的教授必须根据学习者的自己本国语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来教学,不能对每个知识点都平均分配,亦不能对每个留学生平均用力,如果一个班级里每个国家的留学生都有,也要在教授、练习、任务布置方面进行区分,这样才能学的更好。

2.先易后难,贯穿始终

语音教学应该采取分阶段分层次的教学,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教授不同的语音内容。应该先教授较为容易的内容,再教授难点。应该先学习b、p,后学习zh、ch,先学习轻声,后学习声调。但是分阶段学习并不意味着这个时期学习的语音在接下来的其他的语音学习时期就不再接触了,而是所有学过的语音都会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进一步学习和演练。语音教学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教授和训练字音以外的语言表达方式,即掌握汉语的韵律,其重要性并不亚于声、韵、调的教学。由于语音是要需要多次联席的,所以因素教学不要求特别的细,应把语音特别简单、特别基本的内容传授给外国留学生。由于外国人对汉语语音没有感性认识,对其进行《汉语拼音方案》教学时,必须针对其特点进行教学,要注意外

国学生的音素拼合能力,发挥掌握拉丁字母批发的学生的优势。

3.听说训练有效结合

语音教学中,要努力把学生的听和学生的说结合起来。“听”能够使学生学生听到正确的音,能够使学生对所听到的音产生深刻的印象,以便进行模仿发出正确的音,提高学生对这个音的敏感度和熟识度。“说”是学生对掌握的语音进行检验的好方法,使老师能够及时的纠正发音错误,多说能够提高学生对语音的熟识度。听说结合也能够使学生产生学习汉语的兴趣,不至于学起来枯燥无味。

4.精讲多练

“精讲”就是说老师在课堂上要挑重点和难点的语音知识来讲解,言简意赅的讲,少而精。“多练”是指留学生在学习语音的过程中,要大量的练习,无论是口语训练还是书写训练,都要有大量的操练,这样才能把声母、韵母、声调等的语音学习烂熟于心,才能更好的交际。

留学生学习汉语最先接触到的就是拼音,而且由于学生在这段时期还没有接触到文字词汇和语法,所以学生也会将大量的精力放在拼音的学习上。老师可以在这段时期好好的纠正学生的发音,使学生的发音更加的准确、精确和规范。在这段时间,老师要重点的进行一些声韵拼合的练习,让学生重点掌握一些重点难点的语音点和一些学生以容易发的音,还有对声调的训练也是必要的。

5.增加趣味性

教师在教授过程中为了避免枯燥无味的知识,最好采用一些有趣的素材来增加课堂的活跃氛围,尤其是在语音教学中,因为语音相比词汇和语法要乏味许多。在语音传授时,可以使用儿歌、谜语等等来增加趣味性,不仅能使来中国学习的外国留学生有效的学习到语音知识,还能够使学生增加对汉语的兴趣。为了增加学生上课的趣味性,老师可以一边讲语音,一边讲汉字和文章。留学生学习汉字的时候,会涉及到语音和声调,有时还会涉及轻音、变调等的语音变化。在学习文章的时候,也会涉及到语音教学中的词语的发音、断句、停顿等等一系列的语音知识。在初始阶段,老师可以教一些简短有趣能吸引学生的文章,着就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

(二)汉语语音教学的方法

1.演示法

演示法通过老师自身的直观的演示让学生感觉到语音器官和气流的变化,演示法最大的好处就是教师通过口型示范和气流调整的方式使学生直观的感受到不同语音发音的不同。而且在演示的时候要走到学生中间,多角度让学生更直观的观察到老师的口型和舌位的变化,以便更好的学习。老师可以拿一个镜子来掩饰自己发音是的开口度、唇形等的变化,学生也可以拿一面小镜子来观察自己发音时的口型唇形是否与老师相同。老师可以采用一些教具,比如镜子、白纸、蜡烛等,更好的表演自己发音的变化。

2.对比法

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明白自己本族语和汉语的区别,感受两者的差异,然后再进一步学习。尤其对一些相似的音,老师要格外注意。比如:爆破音[b]、[p]、[d]、[t]、[k]、[g]与塞音的“b、p、d、t、k、g”的发音相似,但在不同的发音方法上有不同,所以老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重点讲解。

3.夸张法

留学生在学习语音时最大的障碍就是不能打开口型,这就阻止了学生学好语音,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采取积极、幽默、鼓励的方式来对待学生,夸张法就是一种十分好的教学方法,老师夸张的讲授会使学生减少不到发音时的紧张,还会留些深刻的印象,让学生牢牢的记住语音的发音。在讲长元音【i:】的时候,用双手将嘴像后划,夸张的展示能使学生较好的掌握发音的技巧。

4.固定口型法

发音最主要的就是舌位和口型的变化,所以教师可以将包含同一因素的单音节单词综合起来,这样可以固定口型,一直保持该因素的发音口型,并且通过大量的练习,可以起到巩固该口型的作用,也可以学好该发音。

5.总结规律法

老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总结规律,以便帮助同学更好的学习,也减少了学生自己总结的时间。在教授语音时,基本采用的是“记少不记多”的原则。比如在教授清音和浊音的时候,告诉学生m、n、l、r是浊音,其余都是清音,都是发音是声带不颤动。在教授语音时,还可以利用表格的方式来总结规律帮助学生记忆。

6.练习法

语言最大的用处就是交际,所以无论学生对语言的理论掌握的多好,最重要的就是亲自使用,所有留学生都会经历一个由不懂到懂的,不精准到精准的过

程。要想达到熟悉和准确的使用汉语,就要做很多的练习。练习是留学生学习语言的最好的方法,只有多说、多做才能会把汉语学的好。老师可以布置相关的作业来督促学生做练习,也可以采用一些技巧和方法来帮助学生做练习。

7.图表法

图表法是为了学生总结规律,避免学生死记硬背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老师可以使用现成的图表来教学,也可以由老师归纳总结出图表,甚至可以把做图表的让给学生来做,这样来中国学习的学生能更好的学习。

结 语

赵元任(1980)曾指出:“学习外国语的内容分成发音、语法和词汇三个主要的部分,学习的次序当然是也应该照这三样按步进行”。所以语音教学就放在了首要的突出的位置上。留学生学习语音有许多的难点,同时在老师讲授语音的时候也有很多的重点,所以老师要好好的讲解,留学生也要进行大量的训练。对于在语音和语调中常出现的错误,老师要找出原因,及时纠正,找到解决的办法。对外汉语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有许多的原则方法和技巧,需要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逐步的找出来,使留学生说的一口流利的汉语。

参考文献

[1]陈文笛:《近五年对外汉语语音教学研究综述》,《科教文汇》,2011年6月上 旬,86-87页。[2]陈晓娇:《对外汉语语音教学技巧浅谈》,《安徽文学》,2011年第七期,223 页。

[3]陈彧:《苏格兰留学生汉语普通话单字音声调音高的实验研究》《世界汉语教学》, 2006年。[4]廉哲:《对外汉语教学中语音教学难点的思考》,《群文天地》,2012年第一期 下,182页。[5]鲁健冀:《对外汉语语音教学几个基本问题的再认识》,《大理学院学报》,2010 年5月,第九卷第五期,3-4页。[6]马燕华:《论对外汉语教学的语音难点与语音重点》,《汉语教学学刊》,第四辑,169-172页。

[7]沈丽娜、于艳华:《对外汉语语音教学中声母教学研究》,《长春理工大学学 报》,2009年5月,第22卷第三期,507-508页。[8]赵金铭:《简化对外汉语音系教学的可能与依据》,《语言教学与研究》 1985 年,64-66页。

[9]张柔佳:《浅谈对外汉语语音教学的原则》,《安徽文学》,2012年第一期,130页。

[10]张晓颖:《对外汉语语音教学中的方法》,衡水学院,2010年,340页。

第三篇:对中学汉语语法教学的反思

对中学汉语语法教学的反思

作 者:张 莉

工作单位:云南省沾益县第三中学 文章类别:语文教学

【摘要】:中学汉语语法教学近年来有被淡化,甚至被忽视的现象,使语文教学面临了尴尬和困窘,本文对此作了较多的反思和认识,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中学语文 教学 汉语 语法 学习

汉语语法是对汉语言的结构方式的规律总结。在中学阶段,语文学科涉及到的语法内容比较繁多,就我的体会而言,要把这些知识教给学生,并能使其熟练应用绝非易事。中学语文教学不可能让学生都能精通语法,但也绝不能让学生不知语法,因为语法的根本作用就在于指导语言的学习和运用。

一、语法知识身价大跌之后给语文教学带来的困窘 曾经,汉语语法作为必学和必考的内容,一直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我从1998年开始任教中学语文,十年来亲历了语法知识从课堂的宠儿走向陌路的尴尬和无奈。在1998——2000年间,语法知识在全省中考语文中的分值占总分的8%左右,所以老师用心的教、学生死心塌地地学。不过好景不长,自2001年起,语文中考淡化了对语

法知识的直接考查,于是语法知识的身价一夜暴跌。对学生而言,一块难啃的骨头终于脱手了,他们再也不愿去记那些死板的条款;而对老师和语文学科而言,事实上却是失去的远比得到的多。

我从2007年开始任教高中语文,在教学中遇到无法分清句子枝叶和主干,怎么讲也弄不懂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宾语前置的学生比比皆是,有的人甚至连形容词和副词也分不清楚,更别提那些“高难度”的多重复句了。

这种尴尬对于初中生也许不足为怪,因为这些年的中考考纲的确没对语法作明确的要求。但我想即便是初中生,连词语基本种类都辨别不清楚,其运用词句的能力又会是怎样呢?学生不懂语法,的确使语文教学面临困窘。究其原因,最根本的还是功利思想在作怪。事实上,我们的语文教材虽然历经变革,但都把汉语知识单列在了每个教学单元或每册教材的最后,编者并没有因其注重人文性而忽略语文学科的工具性。问题还是在于我们自己,首先是我们的一些老师的不重视,只以考试为目的,不愿在这些“不会考”的知识点上“浪费”时间。不可否认,我们真的有人在教学中对汉语知识压根就没提。那么学生呢,因为考试功利的缘故,即便是老师讲了,能用心去钻研的人又有多少?这样一来,等到了初三年级和高中,不懂语法给语文教学带来的困窘也就在所难免了。我在高一年级时专门用了一个周的时间给学生弥补必要的语法知识,当时就有七、八个学生明确质疑——老师,你这些讲来有啥用?哭笑不得之余,我还得耐心开导他。

二、汉语知识到底有用还是无用,考还是不考 这是一个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并且予以澄清的事实。现在,只要跟学生或同事探讨这个问题,我都会毫不含糊的回答:汉语知识有用,而且一直在考,只不过没有直接考查而已。我的理由如下:

(一)在基础方面,有些问题不懂语法不好解决 比如语病吧,这几年的中考和高考都一直在考。我们知道,很多句子的语病都是出在结构和成分搭配上,我们通常把句子的主干一压缩,毛病就看出来了。但这些年就我所接触过的学生来看,很多人连句子的基本成分有哪些都不清楚,又怎能看出那些极为模糊的成分问题呢?

2006年全国高考卷出了一道给上联对下联的题,此后我们也给学生做过类似的练习。很多学生对的下联怎么看都不恰当。要说对偶这种修辞,应该是他们再也熟悉不过的了,可问题偏偏就出在了词性上。只因分不清上联中词语的词性和短语的构成方式,所以下联对出来也就不规范。

(二)常见的语言运用考查,不懂语法无从下手 根据近年来的中考和高考考试纲要,防写、缩写和扩写一直是要求学生掌握的。我们的学生仿写句子总是质量不高,原因之一就是看不清已给出例句的内在结构和句式;缩写和扩写就更不用说了,分不清句子主干(主、谓、宾)和枝叶(定、状、补等),其压缩和扩展的准确性当然也就很难保证。

变换句式是高考考点之一,长句短句的互变,整句散句的互变,简直把很多学生弄得晕头转向。尤其是前者,对于不懂句子成分的人,老师讲得越多,他只能听得越糊涂。类似的考点还有概括语段要点,整合提炼主要信息等等。当然,也不能说只要懂语法,就一定能做好这些题,更不能说只有懂语法,才能答好这些题。但我们至少要相信一点,懂语法的人,在掌握这些题的解答技巧时,肯定要轻松明了的多。

(三)在古文阅读和写作上,语法知识的作用不小 关于古文阅读,我们只需看几个例子就可以明白语法知识的重要性。例如,“之”字的用法之一是“放在主谓之间,没有实在意义”,“而”字的用法之一是“表修饰关系”等。

翻译句子是这几年中考、高考一直沿用的命题类型,而且分值有增无减。学生在翻译时若辨不清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等特殊句式,其翻译的质量一定是不高的。

写作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语言的驾驭能力。中考、高考考纲都明确要求“语句要通顺”、“语言富有表现力”。语句通顺,看似简单,做起来却不容易。很多学生的作文读起来总是疙疙瘩瘩,很大的原因就是用词造句不合乎语法习惯。要使语言富有表现力,除了能熟练运用各种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外,另一个途径就是要善于运用不同的句式。要做到这一点,不懂语法是很难的。

事实上,语法知识这些年来一直没有退出考试的舞台,我们看到没有直接考查语法的定义或直接的判定,而命题者却通过实际问题的解答和语言的实际运用间接考查了学生对语法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其实这比单纯的考概念、考判断的要求还要高。因此面对学生的疑问,我想我们应该坚决的回答:语法有用!语法要考!

三、正确对待汉语语法知识的几点建议

作为一种规律性的总结,语法知识对语文学习和语言运用的指导作用是毋庸质疑的,忽视语法知识给中学语文教学带来的困窘也是无法回避的。面对并不景气的语法教学现状,我结合个人体会有以下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消除功利思想,重新认识语法知识在学习、考试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我们首先面对的是教师自身和学生在思想认识上的问题,教师要消除功利思想,不要只为考试而教,而要以增强学生的能力为目的。然后耐心引导学生,让他们明白学好语法知识不仅考试有用,而且在日常语言运用和言语交际中也是大有裨益的。我们知道,学英语是要学语法的,其实,学好汉语语法对英语语法的理解也是大有帮助的。

(二)从基础部分做起,严格要求,不但要让学生学,还要让他们能熟练运用。

汉语语法也是讲究基础的,一般地说,词性、短语、句子成分是最根本的基础。所以,一定要从初一年级做起,并且一直不要忽视。教师可以结合一些练习和考题让学生明白语法所起的作用,从而激发他们的热情和兴趣。实际上,我们绝大部分老师对语法知识并未忽视,只是没有像以前因考试需要那样严格的要求学生,没有巩固性的练习和检测,所以使许多学生记得不牢,更不主动的运用。比如定语和状语的区分很简单,但对不用心的学生,你天天问,他天天都会混淆。

(三)对于以前没有学好语法的学生和班级,教师要尽量挤出一定的教学时间予以弥补

千万不要认为这是多余的事,也不要认为只是少数人不懂可以不管。我认为给高一年级、高二年级的学生补语法很重要,有些学生就算在初中时学得比较认真,但也往往会遗忘。可以这么说,到了高三,语法在专题训练中的作用极其重要,而到那时才临阵磨枪,是万万行不通的。

以上是我个人多年来对中学汉语语法教学的反思和认识。反思是为了总结过去,认识是为了放眼未来。我最根本的想法是从实际出发,解决实际问题,诚望同仁朋友予以指正。

参考文献:

1、《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2、《全日制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3、2006——2008全国高考语文考试纲要 4、2004——2007云南省中考语文考试说明

5、《课程教材研究》 课程教材研究出版社 2006年第7期

6、《云南教育》 云南教育出版社 2007年第3期

作者简历:

张 莉,1977年8月15日出生,女,汉族,大学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现在曲靖市沾益县第三中学任教。1998年9月参加工作,历年承担中学语文教学工作,工作中认真钻研进行教材,积极探究新课程教育理念的教学方法,多次参加新课程改革实践活动,努力实现新课标创新教育。

通讯地址: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县第三中学 邮 编:655000 联系电话:*** 6

第四篇:外国人学汉语的语法偏误分析

我们的做法是, 直接或间接搜集到的以英语为母语的初学汉语的学生的偏误做形式上的归纳, 共得1 92 项, 并按偏误的性质把它们分为遗漏、误加、误代、错序四大类。对外汉语教学的语法项目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词语的使用, 也包括各种词类的使用, 尤其是副词、连词、助词等虚词的使用, 也包括各种短语(如介宾短语)、结构等的使用。另一类是句法项目, 包括各句子形式(在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则主要表现为句型的教学)。这两大类语法项目都会有遗漏、误加、误代、错序的偏误, 所不同的是, 前者是与词语的意义、用法有关的偏误;后者是由词语充当句子成分使用上的偏误。下面我们将以偏误的四种类型为基本框架, 对外国人学汉语的语法偏误,进行一些分析。

一遗漏偏误

顾名思义, 遗漏偏误指由于在词语或句子中遗漏了某个/ 几个成分导致的偏误。遗漏偏误常常出现在下列情况下: 1.某些意义上比较“ 虚”的成分比较容易被遗漏。这包括某些副词、连词, 特别是复句或结构中某些起关联或呼应作用的副词、连词。在我们的资料中有遗漏偏误的复句结构有: 不管⋯,[都] ⋯(注:[ ] 中的成分为被遗漏者, 下同。)宁可⋯ , [也] ⋯ 另如: 结构: 除了⋯ 以外, [ 都]⋯ 除了⋯ 以外, [也]

表示强调: 一点儿[也」不⋯ 疑问代词活用: 谁[都/也] ⋯

以上这些起关联或呼应作用的副词、连词之所以容易被遗漏,原因就在于它们的意义比较“虚”。卜丁是关联词语, 处于句首的那些, 地位突出, 说话人要说这些话时, 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些词,二般(实际上我们没有发现一例)不会漏掉。

与学生的母语对比, 这些词语(除“ 而且”外)都是不出现的。就复句结构说,虽然也有对应的成对词语, 但是在英语的复合句中只能出现其中之一,两个都用是典型的偏误。至于“ beside ” “, except ” , “ not in the least ⋯, “ anyone/no one ”这些与“ 除了⋯ 以外, 都⋯ ” , “ 除了⋯ 以外, 也⋯ ” , “ 一点儿也不⋯ ”等相对应的词语,使用时根本没有与“ 都” , “ 也”等对应的成分。这些都构成了对外国人使用这些结构的干扰, 而造成遗漏偏误。

再如外国学生在使用某些动词一结果补语词组时, 常常遗漏一个成分(动词或结果补语), 如:(1)记[住] 听[到] 听[见] 看[见] 跑[到] 寄[给](2)[听] 完(了)[看]完(了)[做]完(了)[学]完(了)在汉语中, 这样的动补词组的两个成分,在语义上一般都是一主一次, 次要成分往往是比较“ 虚”的。以上第一组是前为主, 后次;第二组是前为次,后为主。外国学生的偏误恰恰是遗漏了次要成分。这不是偶然的。从思维过程说,他们常常只想到主要成分,而没有想到次要成分。再就是在学习这些词组之前,他们往往已经学了前边的动词, 在他们还不熟悉或者还没有掌握这种新的结构形式的时候, 还不能自觉地把两个成分联系起来,或者还不能从意义上把已经学过的动词和新学的动补词组区别开来, 因而造成遗漏。

母语的干扰也是造成这种遗漏偏误原因之一。上面第二组中各词组的意思在英语中可以用一个词“to finish ”(完)表示。虽然我们可以把这一组中的四个词组分别译为“to finish listening” ,“ to finish reading/watching ” , “ to finish doing ” , “ to finish studying ” , 但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并不常这样说。这种情况造成了对学习汉语这一类动补词组的干扰。·同类词语中用法特殊者容易被遗漏。如“天、星期、月、年”是一个表示时段的时间名词系列, 其中“ 天、星期、年” 被认为具有量词性, 直接跟数词: “ 一天、一(个)星 1 期、一年”;“ 月”是这个系列中的特殊者,在与数词连用时, 中间一定要像普通名词一样用量词,说“一个月、两个月” , 量词“个” 不能省略。但是外国学生不知道“月”在这个系列中的特殊性, 说出* “我在北京语言学院学中文三[ ]月”这样的带有遗漏偏误的句子。

按照一般规则,容词作定语时, 都可以直接修饰(有时后边要加“的”)中心语,但“多”作定语时前边必须加“ 很”。正因为学生没有掌握这一特殊情况, 所以才出现遗漏“ 很” 的偏误, 说出诸如“ 我们学校有[ ] 多学生”这样的句子。.需要重复的成分容易被遗漏。如:(1)* 打球[打]了三个钟头(2)*看小说[看]累了

(3)* 他有照相机, 也[有]录音机。(4)* 李老师教文学, 也[教]历史。

前两句话在结构上需要重复动词;后两句因为“也”是副词, 只能修饰动词和形容词。这里应该重复“ 有”和“教”。造成这类偏误的原因主要是母语的影响。前两例是因为英语中没有汉语这样的形式而造成遗漏。后两例的偏误是学生把英语的“also”的用法套用在“也”上造成的。.附加成分, 如词尾、结构助词等, 容易被遗漏, 如:(1)*他们打[得]很好。

(2)* 他们看[的]木偶戏非常有意思。

(3)* 上星期日下午玛丽看[了]三个钟头小说。

造成这种遗漏偏误的原因比较复杂,主要是这些附加成分都是学生母语中所没有的, 在他们还没有掌握的时候, 往往采取初学外语的人经常采取的策略—简单化。再者, 就例(1)来说, 也有母语影响的间题。英语中, 一般用状语表达汉语的状态补语(对外汉语教材中通常称作“程度补语”)的意思。学生实际上是把想好了的一个英语句子(They played wonderfully.)逐词翻译成汉语。.汉语中是复合成分, 英语中是单纯成分时, 常常受母语影响出现遗漏偏误。例如:(1)* 从他[那儿/家/左边/身上⋯ ](2)*往嘴[里/边⋯ ](3)*在河[里/上/边/对岸⋯]

从上面的例句可以看出, 偏误都出在介词“ 从、往、在” 的宾语上。“从、往、在” 的宾语必须是表示处所的名词、代词或方位词, 一般名词和代词(即不表示处所或方位的)必须加上表示处所的名词、代词或方位词, 才能作“从、往、在⋯ 的宾语。英语中与“ 从、往、在” 相对应的“ from , towards , at(in, on⋯)”对宾语没有这个限制,只有表示人所在地方的时候, 才用“ his , Tom’s ” 之类的形式。把英语介词的用法用在汉语上, 就出现遗漏偏误。实际上, 这种偏误还发生在“ 到、来、去” 等动词的宾语上, 道理一样。.表达中需要, 但还没有学到,或学到了还没有掌握时, 会出现遗漏。我们的学生是成年人,他们具有健全的、完全的思维, 他们要用学到的有限汉语去表达复杂的思想, 就必然会遇到一些表达不出来的东西, 这时候就会形成遗漏偏误。例如:(1)* 左边(的)[ 那〕张床是我的。假如要说“那张床是我的。”学生是不会漏掉“那”的,可是又加上了“左边”,形式就复杂起来了, 初学者表达起来就困难了。而漏掉“那”,也可以从母语方面找原因。“左边那张床”在英文是“the bed on the left ”,学生已经正确地把“on the left”,译作定语, 放在“床”的前边, 而且他知道“床”的前边还应该有量词, 就是不知道如何处理“the”,因而出现了偏误。

(2)*你不[要] 做那件事。

这里学生想说的是“Don’t do that ,”我们一般把“don’t”译作“别”,可是在没出“别” 2 的时候,学生已经有表达“别”的意思的需要了。但他们只学过“不”,而全教材中又没有把“Don’t”跟“不要”对应起来, 学生只好用“不”代替“不要”,造成遗漏。

二误加偏误

比起遗漏偏误来, 误加偏误的情况比较单纯, 多发生在这样一些语法形式上: 在这些语法形式中, 在通常情况下可以/ 必须使用某个成分, 但当这些形式发生了某种变化时, 又一定不能使用这个成分。这时,初学汉语的外国学生就常常由于不了解这种条件的变化仍然使用这个成分, 因而出现偏误。

这里所说“ 通常情况”下的语法形式, 往往是比较简单的常用形式,也是学生最先学到的形式。比如,形容词谓语句一般是基础汉语教学阶段最早学习的几种句式之一。关于形容词谓语句有一条规则: 在肯定形式中, 谓语形容词前要用一个意义弱化的“很” ,如果不用“ 很” , 则句子有比较的意味。这一条规则也适用于形容词作状态补语的情况。但是,如果作谓语或状语的形容词前边受其他表示程度的状语修饰, 就不能再用“ 很”;形容词谓语后边带状态补语时,它前边的“ 很” 也不能再出现。教学中比较强调弱化的“ 很” 的使用,而在学到其他程度副词修饰谓语或状态补语(由形容词充任)的时候, 却没有同时说明这时应该去掉“很” , 引起学生的误会,以为“很”总是跟着形容词的, 于是便出现了其他副词状态与“很”并用,或者状态补语与“很”并用的偏误。例如:

(1)* 她非常[很]高兴。

(注: [ ]中的成分是误加的,下同。)(2)* 你[很]非常好。

(3)* 啊,你的房间多么[很]干净啊!(4)*这本小说多么[很]有意思啊!(5)*小明[很]高兴得直流眼泪。(6)*老大娘[很]感动得直哭。(7)*她变得越来越[很]爱生气。

“ 了”是一个带有语法标志性质的词尾, 但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标志,使用起来有很大的灵活性。但也有一定要用或一定不能用的情况。外国学生常常把它看成一个完全的语法标志, 并且把它与英语中的某个语法范畴等同起来。这样, 在某些情况下就会造成误加偏误。例如:(1)*从前我每星期都看[了] 一个电影。

(2)* 5 0 年代每到国庆节天安门广场都举行[了] 游行。(3)*我是一个星期以前来[了]的北京。(4)*我们是在国贸大厦看见[了] 谢利的。(5)*我们是跟老师一起去[了] 颐和园的。

例(1)(2)都是表示过去发生的经常性行为, 例(3)一(5)是用“是⋯ 的”结构强调动作/ 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方式的句子, 动词后边都一定不能用“ 了” ,学生在这里用“ 了” , 一是不了解“了”的性质和用法, 过度泛化了“了”的使用规则, 二是把英语一般过去时态的用法套用在“了”上, 造成了偏误。

“的”和“地”分别是定语和状态的标志, 但也不是任何情况下都要用。有时候一定不能用。下面各例都是过度泛化造成的偏误:(1)*我们买了许多[的]瓶啤酒。(2)*我朋友是德国[的]人。(3)*我常常[地]看电影。(4)*他决心[地]克服困难。“被”的情况类似。“被”只适用于一部分有使动意义的动词。汉语中有为数不少的动词,表示被动意义时,不能使用“被”,用了反而成了误加。如:(l)*他的作品[被]展览在大厅中间。(2)* 房间[被]扫干净了。(3)*那篇文章[被]修改完了。

再如,汉语的否定形式一般是在动词、形容词前加“不”或“没(有)”构成的, 但这一点不适用于可能补语。在学生学过了大量其他句子的否定形式之后再学可能补语的否定形式时,也造成了误加偏误,如:(1)*吃[得]不了(2)* 搬[得]不动

总之, 误加偏误可以从两个方面找到根源,一是学生把某些语法规则过度泛化, 二是把母语的相近形式的规则套用在汉语上。

三 误代偏误

误代偏误是由于从两个或几个形式中选取了不适合于特定语言环境的一个造成的。这两个或几个形式,或者是意义相同或相近, 但用法不同;或者只是形式上有某种共同之处(如字同),而意义和用法不同;或者是用法相同,意义相反。总之, 这些都是很容易使初学者发生混淆而出现偏误的。

1.词语的误代: 我们从中找出发生误代的成对词语有: 或者/还是(意义相同, 用法不同)一点儿/有一点儿(意义相同,用法不同)二/两(意义相同, 用法不同)不/没(有)(意义相同, 用法不同)分/分钟(意义相近,用法不同)刚/刚才(意义相近, 有一个相同的字)还/还有(意义相近, 用法不同)来/去(意义相反, 用法相同)才/就(意义相反,用法相同)对于/关于(意义不同, 词性相同, 有相同的字)举行/进行(意义不同, 用法不同, 有相同的字)什么/怎么(意义不同,用法不同, 发音相近, 有相同的字)次/下儿(意义相近, 用法不同)2.语法形式的误代: 这种情况多由于母语干扰造成。汉语的两种语法形式有时在英语中是用一种语法形式表达的。也就是说,其中有一种是英语中所没有的,学生常用英语中有相应形式的那种来代替, 于是就出现了误代。例如: 英语的状语在汉语中有时是状语,有时是状态补语;学生说汉语时, 该用状态补语的地方就常用状语代替:(1)*[太晚]来

(2)*[迅速一点]发展

(3)[很多地]应用

这三个例子说明, 学生虽然选错了语法形式, 但是还能把状语放在正确的地方;下边的例子是不但用错了语法形式,而且连状语的位置也摆错了:

(1)*他唱[好极了]。(2)*今天下雨[很大]。

再如, 该用可能补语的地方,学生多用能愿动词代替, 也是因为英语中没有与可能补语对应的形式,而有与能愿动词对应的助动词。如:(1)*老先生耳朵不好, 你说的话他都[不能]听见。(2)*这个故事我没听懂,所以我[不能]说上来。.句式的误代: 由于句式选择的错误而发生的误代偏误也为数不少。在基础阶段, 这种 偏误常常表现为在该使用某种句式时没有使用,而用已经熟悉的, 通常也是比较简单、比较容易的句式代替。与此相反的情况是, 在不该使用某个句式时却使用了。两种情况的结果都是造出本族人不能接受的句子。我们可以“把”字句的使用为例:(1)*可以扔石头到海里去。(2)* 请你带这本字典给小李。(3)* 他放一封信在桌子上。

(4)* 老师让我们翻译这篇文章成中文。

这几个例子中, “扔到、带给、放在、翻译成”等都是不能分开的, 都是必须用“把”字句的句子。学生之所以应该用“ 把”而没有用, 可以从母语干扰方面找到原因。例(1)一(4)都是逐字从英文翻译过来的:

(1)You can throw the stones into the sea.(2)Please take this dictionary to Xiao Li.(3)He put a letter on the desk.(4)The teacher asked us to translate this article into Chinese.下面是几个一定不能用“把”字句的句子:(5)* 我把那么重的箱子搬不动。(6)*我把中文学得很努力。(7)* 大家把那些话听见了。(8)*我看见他把教室进去了。

这几句话选错了句式, 完全是由于学生没有掌握“把”字句的使用条件,对他们所知道的不完全的“把”字句的使用规则进行过度泛化造成的。

四错序偏误

错序偏误指的是由于句中的某个或某几个成分放错了位置造成的偏误。1.单个成分的错序: l)状语的错序: 汉语中, 状语一般在主语和谓语中间, 只有时间状语和地点状语可以放在句首。外国学生的问题是常常把一般状语也放在句首(主语前),把时间和地点状语放在句尾。例如:(1)* 你们去颐和园?[也]我。(2)* [常常]我们去旅行。

(3)*我们每天开始上课[八点]。(4)* 我不吃饭[在学校的食堂]了。

这主要是母语干扰造成的。在英语中,副词状语一般有三个位置: 句首、句尾、谓语前,介词短语作状语(包括表示时间和地点的)有两个位置: 句首和句尾。学生的偏误恰恰是把英语跟汉语不同的地方用到了汉语上。我们还应该特别提一下“ 把”字短语的问题。“ 把”字斌语实际上也是介词短语, 在“ 把”字句中, “ 把” 字短语的作用如同状语, 应该放在谓语动词的前面。有的学生按照教学中对“ 把”字的解释,能够正确地把“ 把”字放在宾语的前边, 却忘了应该把这样形成的“ 把’, 字短语放在谓语动词的前边, 因而出现偏误。如:(1)* 我洗干净了[把衣服]。

(2)* 请拿开[把桌子上的东西]。

在汉语的复句结构中, 第二分句中的关联词语, 有的是连词,有的是副词, 比如下面这几个复句结构中第二分句的关联词语, 就都是副词:

(…),更…

(…),还⋯(…),也…

(既然/ 要是/ 只要⋯),就…

(只有…)才…

(无论…),都…

外国学生不了解关联词语的这种区别, 把以上这些副词性的关联词语也当做连词使用, 于是就出现了诸如“ 更他⋯ ”、“ 也我⋯ ”、“ 就我⋯ ”、“ 才我⋯ ”、“ 都我们⋯ ”之类的错序偏误。这类偏误的发生,一方面与母语的干扰有关, 一方面也与教学中忽略了这一点, 没有作相应的说明有关。

2)定语的错序: 定语的错序表现为定语后置(即把定语放在中心语之后),而且多发生在结构较为复杂的定语。比如介词短语作定语、动词短语作定语等。例如:(1)* 情况[关于那个工厂(的)](2)*生活[在中国(的)](3)* 好机会[ 学习中文(的)](4)* 那本书[ 我买(的)] 出现定语后置偏误的主要原因是母语的干扰。在英语中这些定语都是后置的。但以上几例中,有的用了“ 的” , 有的没有用“ 的” ,这又说明学生掌握汉语定语在程度上是有差别的。3)“ 把”字的错序: “把”是介词, 却常常被学生当做副词使用:(1)* 老师[把]打开了教室的窗户。(2)*请你们[把] 拿出你们的本子。.成分组合的错序: 汉语中几个成分结合在一起是有一定顺序的。不按照汉语规则把成分组合起来, 就成为错序偏误。这种偏误又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词组内部成分的错序,一类是并列成分的错序。现分别举例如下: 1)词组内部成分的错序: 在我们的资料中, 这一类偏误只出在数量词组、时间词组和表示称谓的同位词组上, 例如把“十楼”说成*“楼十”, 把“去年九月” 说成“九月去年”等。这些都是在最初阶段发生的偏误,显然是直接从英语的“Building 10”,“September last year” 等翻译过来的。

2)并列成分的错序: 汉语中多重定语和多重状语并列时,顺序是比较固定的。多重定语的顺序是: 表示领属关系的名词/代词一指示代词一数量词组一表示修饰关系的形容词/名词+(中心语)这个序列中还应该加上作定语的动词短语和介宾短语。它们的位置或者在指示代词之前, 或者在数量词组之后。在实际话语中, 很少有一个中心语同时受所有这五项定语的修饰, 但两项或三项并列的情况是很常见的, 因而我们所见多为两项域三项定语并列时的错序偏误, 如:(1)*一个我朋友

(2)*一个中国有意义的地方(3)* 很多他借来的书(4)*新一本关于中国的书

这一类偏误跟母语的影响关系不大,而跟学习的顺序有关。检查对外汉语教材, 我们发现,几类定语出现的顺序, 基本上就是上面给出的排列顺序。但由于每增加一类定语我们没有注意同时指出它所在的位置, 所以,学生如果在学习过程中体会不出几重定语的顺序, 就可能会把后来学到的定语简单地加到已经学了的定语前边, 或者插在已学的“ 定一中”词组中间。跟多重定语一样, 多重状语也是按一定顺序排列的, 否则就是错序。例如:(1)* 在北京昨天…

一一昨天在北京…(2)* 都就…

—就都⋯(3)*都也…

—也都⋯(4)* 对朋友又…

—又对朋友…(5)*给他及时…

—及时给他⋯

例(l)是母语影响造成的偏误。时间状语和地点状语并列时,汉语是时间在前, 英语是地点在前。(2)(3)两例是两个副词的连用, 应该是表示关联作用的(就、也)在前, 表示范围的(都)在后。这里偏误的产生, 一是由于“ 都” 的意义比较“ 实” , “ 就”等的意义比较“ 虚” ,学生先想到的总是“ 实” 的,后想到的总是“ 虚”的。这是思维特点造成的。二是由于母语的影响, 主要是“都”与英语的“all”意义有交叉,词性、用法不尽相同(见王还, 1983)。例(4)(5)都是表示地点、对象等作状语的介宾短语与副词状语的安排顺序问题。这与母语的影响没有关系,而是汉语知识不足造成的。一般来说, 学习状语的顺序是, 副词状语在前, 介宾短语状语在后。在学习介宾短语之前,副词状语与中心语组成的结构已在学生的头脑里比较固定,在学习介宾短语作状语时, 按照汉语规则,他们把介宾短语放在谓语前边却不知道应该插在副词状语和谓语之间。

第五篇:留学生汉语教学大纲

留学生汉语教学大纲

南京医科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2005年12月

汉语教学大纲(综合课)

The Syllabus for Chinese language(comprehensive lesson)

总则

General 通过一年的教学,帮助包括零基础的初级阶段学生掌握汉语普通话的语音,熟练使用汉语拼音,了解汉语的基本语法结构,掌握2500个以上的常用词和200个左右的语法点。听、说、读、写方面的综合能力达到进入中国高等院校理、工、农、西医类本科学习的最低汉语能力标准。

具体而言,在听的能力上能基本理解语速为每分钟120字左右、不含或者少含生词和新语法现象的内容,能在具体语境中听懂日常生活的基本谈话。在说的能力上能用汉语进行日常生活中基本的交际,能较准确地表述自己的意图。在叙述具体事情时,语句的错误率在30%以下。在读的能力上,借助工具书,阅读生词及新语法现象量在20%以内,字数在500以上的各类文章,阅读速度不低于每分钟100字。在写的能力上,初步了解汉字构造,能以正确笔顺写出学过的生词。能写出不低于300字,病句较少的短文。

The objective of this Chinese course is to help beginners grasp the pronunciation of Chinese, skillfully use Pinyin, understand the basic grammar and structure in Chinese, know more than 2,500 frequently used characters and roughly 200 grammar points.The students’ overall ability in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 should reach the basic level of Chinese which enables them to pursue their study in China colleges whatever in natural science, engineering course, agriculture and medical science.To go into detail, students should, by and large, be able to understand material spoken at a speed of about 120 characters per minute which doesn’t involve or hardly involves unfamiliar words and newly-arising grammars.They are expected to follow, in specific situations, everyday conversations in Chinese.As for speaking ability, students should be able to carry out basic communications in Chinese in daily life and to express themselves clearly.Their errors in talking should be kept under 30% of all.For reading ability, students should be able to, with the help of reference books, read Chinese text of more than 500 characters, the content of which involves less than 20% unfamiliar words and newly-arising grammars.Their reading speed should attain at least 100 characters per minute.For writing ability, students should be able to understand the basic structure of Chinese characters, to write familiar characters in correct stroke order and to complete a short composition of no less than 300 characters with few mistakes.第一课 你好 Lesson 1 Hello

教学目标与要求

Objectives and Requirements 掌握所学的声母和韵母发音,会拼合,会读四声,掌握上声变调。能将“你好”运用于交际。

Grasp the articulation and combination of the initials and finals, can read the four tones of Chinese, grasp the modulation of the 3rd tone.Make communicative dialogues with “你好”

学时分配

Distribution of Teaching Hours 4学时 teaching hours

教学内容

Contents 1.声母:b p m f d t n l g k h发音及拼合 2.韵母:a o e i u ü ai ei ao ou发音及拼合 3.汉语的四个声调

4.上声变调:两个第三声连读时第一个三声变成第二声 5.课文

1.Initials: b p m f d t n l g k h, their articulation and combination 2.Finals: a o e i u ü ai ei ao ou, their articulation and combination 3.Tones of Chinese Putonghua 4.Modulation of the 3rd tone: when a 3rd tone is immediately followed by another 3rd one, the first one read as the 2nd tone 5.Text

第二课 汉语不太难

Lesson 2 Chinese language is not too difficult

教学目标与要求 Objectives and Requirements 掌握所学的声母和韵母发音,会拼合,会读轻声。

Grasp the articulation and combination of the initials and finals, learn to articulate the neutral tone

学时分配

Distribution of Teaching Hours 4学时 teaching hours

教学内容 Contents 1.韵母:an en ang eng ong发音及拼合

2.轻声的概念:一定条件下又短又轻的声调,并非第五声 3.轻声的词:爸爸 妈妈 哥哥 弟弟 妹妹

4.半上声: 第三声音节后面跟第一、二、四声和轻声音节时,读半三声 5.课文

1.Finals: an en ang eng ong, their articulation and combination 2.The neutral tone: Toneless and light-short pronounced syllables, it is not the 5th tone 3.The neutral tone words: 爸爸 妈妈 哥哥 弟弟 妹妹

4.The half 3rd tone: A 3rd-tone syllable is immediately followed by a 1st, 2nd, 4th or neutral tone syllable, only the first half of the tone is read 5.Text

第三课 谢谢 Lesson 3 Thanks

教学目标与要求

Objectives and Requirements 掌握所学的声母和韵母发音,会拼合。能够运用课文对话表达感谢和告别。Grasp the articulation and combination of the initials and finals, make dialogues of appreciation and farewell with the sentence patterns from the text

学时分配

Distribution of Teaching Hours 4学时 teaching hours 教学内容 Contents 1.声母:j q x发音及拼合

2.韵母:i ia ie iao iou(iu)ian in iang ing iong发音及拼合 3.“不”的变调 4.课文

5.感谢和告别的交际训练

1.Initials: j q x, their articulation and combination 2.Finals: i ia ie iao iou(iu)ian in iang ing iong, their articulation and combination 3.Modulation of“不”: when“不”is immediately followed by another 4th-tone syllable, it is articulated as the 2nd tone 4.Text 5.Communication practice: Appreciation and farewell

第四课 你去哪儿 Lesson 4 Where will you go?

教学目标与要求

Objectives and Requirements 掌握所学的声母和韵母发音,会拼合。能够运用课文对话询问日期。

Grasp the articulation and combination of the initials and finals, make dialogues of inquiring about the date with sentence patterns from the text

学时分配

Distribution of Teaching Hours 4学时 teaching hours 教学内容 Contents 1.声母:z c s发音及拼合

2.韵母:i er ua uo uai uei(ui)uan(un)uang ueng发音及拼合 3.儿化:后缀“儿”与其前一音节的韵母结合成一个音节,使该韵母带上卷舌音色的特殊音变现象 4.课文

5.一周七天的名称(星期一至星期天)的交际训练 1.Initials: z c s, their articulation and combination 2.Finals: i er ua uo uai uei(ui)uan(un)uang ueng, their articulation and combination 3.Retroflex finals: “er” forms a retroflex syllable in combination with its previous finals 4.Text 5.Communication practice on the name of the seven days of a week

第五课 这是什么书 Lesson 5 What’s this book?

教学目标与要求

Objectives and Requirements 掌握所学的声母和韵母发音,会拼合。会写要求的汉字。

Grasp the articulation and combination of the initials and finals, learn to write the words required

学时分配

Distribution of Teaching Hours 4学时 teaching hours 教学内容 Contents 1.声母:zhi chi shi发音及拼合 2.韵母:­i发音及拼合 3.课文

4.用“这是”进行陈述及提问的交际训练 1.Initials: zhi chi shi, their articulation and combination 2.Finals:-i, its articulation and combination 3.Text 4.Communication practice on using “这是”to ask question and to construct indicative sentence

第六课 这是王老师 Lesson 6 This is teacher Wang

教学目标与要求

Objectives and Requirements 复习前五课的声韵母,运用课文对话进行介绍和接待

Review the Pinyin studied in previous five lessons, make dialogues of introduction and welcome with sentence patterns from the text

学时分配

Distribution of Teaching Hours 4学时 teaching hours

教学内容 Contents 1.复习全部的汉语拼音 2.综合复习前六课课文 3.介绍、接待的交际训练 1.Review Pinyin 2.Review text from lesson 1 to lesson 6 3.Communication practice on introduction and welcome

第七课 我学习汉语 Lesson 7 I study Chinese

教学目标与要求

Objectives and Requirements 掌握轻声词汇,进一步掌握上声变调,运用课文对话询问和回答姓名和国籍 Grasp the neutral tone words, further study on the modulation of the 3rd tone, make dialogues of inquiring about name and nationality with sentence patterns from the text.学时分配

Distribution of Teaching Hours 4学时 teaching hours

教学内容 Contents 1.上声变调:两个第三声相连,第一个读成第二声 2.轻声词汇 3.课文

4.个人姓名和国籍询问的交际训练 1.Modulation of the 3rd tone: two 3rd tones join together, the first one read as the 2nd tone 2.The neutral tone words 3.Text 4.Communication practice on name and nation inquiry

第八课 你吃什么

Lesson 8: What do you want to eat?

教学目标与要求

Objectives and Requirements 掌握“一”的变调,了解量词“个”,运用课文对话进行点菜

Grasp the modulation of “一”, know the quantifier “个”, make dialogues of ordering food with sentence patterns from the text.学时分配

Distribution of Teaching Hours 4学时 teaching hours

教学内容 Contents 1.“一”的变调,同时复习“不”的变调 2.量词“个” 3.课文

4.“你吃什么” 点菜的交际训练

1.Modulation of “一”: If followed by the 1st ,2nd 0r 3rd tone, “一”is pronounced as the 4th tone;if is followed by a 4th tone, it will be read as the 2nd tone.Review the modulation of “不” 2.Quantifier “个” 3.Text 4.Communication practice on ordering dishes

第九课 苹果多少钱一斤

Lesson 9 How much are a Jin of apples?

教学目标与要求

Objectives and Requirements 掌握语气助词“了”,了解常见水果名称,运用课文对话进行购物

Grasp the modal particle “了”, know the names of familiar fruits, make dialogues of shopping with sentence patterns from the text

学时分配

Distribution of Teaching Hours 4学时 teaching hours

教学内容 Contents 1.语气助词“了” 2.课文

3.人民币的名称、问价还价用语、常用水果名称 4.购物的交际训练 1.Modal particle “了” 2.Text 3.Par value of RMB, bidding and dickering diction, name of familiar fruit 4.Communication practice on shopping

第十课 我换人民币 Lesson 10 I change RMB

教学目标与要求

Objectives and Requirements 了解请求的表达,感谢及应答,运用课文对话学会换钱

Know how to make a request and express appreciation, make dialogues of exchanging money with sentence patterns from the text

学时分配

Distribution of Teaching Hours 4学时 teaching hours

教学内容 Contents 1.“不”的变调的复习;三个连续上声的读法:前两个读第二声,第三个不变 2.请求的表达:“我换钱”、“请等一会儿”、“请数数” 3.“谢谢”、“不客气” 4.课文 5.银行换钱的交际训练

1.The exercise of the modulation of “不”

The pronunciation of three immediately followed 3rd tone: The first two should be changed into the 2nd tone and the last one remains unchanged 2.Request: “我换钱”(I change money), “请等一会儿”(please wait a moment), “请数数”(please count)

3.“谢谢”(thanks), “不客气”(that all right)4.Text 5.Communication practice on changing money in the bank

第十一课 他住哪儿

Lesson 11 Where does he live?

教学目标与要求

Objectives and Requirements 掌握动词谓语句的语序和汉语号码的读法,运用课文对话询问地址、电话号码 Grasp the word order of the sentence with a verb as its predicate, grasp the enumeration in Chinese, make dialogues of inquiry about address and telephone number with sentence patterns from the text

学时分配

Distribution of Teaching Hours 4学时 teaching hours

教学内容 Contents

1、汉语的语序:

主语+谓语;主语+谓语+宾语;主语+状语+谓语+宾语;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

2.动词谓语句:动词是谓语主要成分的句子 3.汉语号码的读法:电话号码、门牌号码 4.课文

5.问住址、电话的交际训练 1.The word order of Chinese Subject + Predicate Subject + Predicate + Object Subject + Adverbial + Predicate + Object Subject + Adverbial + Predicate + Attribute + Object 2.The sentence with a verb as its predicate, in such sentence verb is the main element 3.Enumeration in Chinese: Telephone numbers, house numbers 4.Text 5.Communication practice on how to inquire about address and telephone number

第十二课 您身体好吗? Lesson 12 How is your health?

教学目标与要求

Objectives and Requirements 掌握所学量词的搭配,运用课文对话表达问候

Grasp the collocation of the quantifier, make dialogues of exchanging greetings with sentence patterns from the text

学时分配

Distribution of Teaching Hours 4学时 teaching hours

教学内容 Contents 1.问候的表达 2.课文

3.句子语序的复习4.问候的交际训练

1.How to exchange greetings 2.Text 3.Review the word order 4.Communication practice on exchanging greetings

第十三课 我们都是留学生

Lesson 13 We are all overseas students

教学目标与要求

Objectives and Requirements 掌握状语的位置,运用课文对话进行介绍

Grasp the adverbials and their place in the sentence,make dialogues of introduction with sentence patterns from the text

学时分配

Distribution of Teaching Hours 4学时 teaching hours

教学内容 Contents 1.疑问句型(1):陈述句+吗? 2.状语、状语的位置 3.副词“也”、“都”作状语 4.课文

5.介绍、道歉的交际训练

1.Interrogation(1): Indicative sentence + 吗?

2.The adverbials and their place in a sentence: The modifying element before verbs and adjectives are called adverbials 3.The adverbs “也”(also), “都”(all/both)functioning as adverbials 4.Text 5.Communication practice on introduction and apology

第十四课 你在哪儿学习

Lesson 14 Where do you study?

教学目标与要求

Objectives and Requirements 掌握介宾短语在句子中的位置,定语的位置,运用疑问代词提问

Grasp the place of the preposition-object phrase and the place of the attribute in a sentence, use interrogative pronouns to ask questions

学时分配

Distribution of Teaching Hours 4学时 teaching hours

教学内容 Contents 1.疑问句型(2):用疑问代词提问的特殊疑问句

这类句型用“谁”、“哪儿”、“怎么”、“多少”等疑问代词询问具体信息 2.定语、定义的位置、定语的标志“的” 3.“在”、“给”,介宾短语作状语 4.课文

5.提问与回答的交际训练

1.Interrogation(2): Questions with interrogative pronouns Such sentence uses“谁”(who),“哪儿”(where), “怎么”(how), “多少”(how many)to ask specific information 2.The attributes and their place in a sentence;the formal indicator of the attribute: “的”

3.Prepositional phrase headed with“在”, “给”functioning as an adverbial 4.Text 5.Communication practice on inquiry and answer

第十五课 这个箱子很重

Lesson 15 This box is very heavy

教学目标与要求

Objectives and Requirements 掌握形容词谓语句,了解“的”字短语的用法,运用“这是”、“那是”进行陈述 Grasp the sentence with an adjectival predicate, grasp the function of the “的”-phrase, use“这是” and “那是” to construct indicative sentence

学时分配

Distribution of Teaching Hours 4学时 teaching hours

教学内容 Contents 1.形容词谓语句 2.疑问句型(3):正反问 3.“的”字词组:“形容词+的”在句中起名词作用 4.课文

5.用“这是”、“那是”进行陈述的交际训练 1.The sentence with and adjectival predicate 2.Interrogation(3): The affirmative-negative question

A affirmative-negative question is one in which the affirmative and negative form of main element of the predicate are paralleled

3.“的”-phrase: “adjective + 的” function as a noun in a sentence 4.Text 5.Communication practice on sentence started with“这是”,“那是”

第十六课 你的车是新的还是旧的 Lesson 16 Is your bike new or old?

教学目标与要求

Objectives and Requirements 掌握用“呢”提问,运用“怎么样”表达问候

Grasp to ask questions with “呢”, make dialogues of greetings with “怎么样”

学时分配

Distribution of Teaching Hours 4学时 teaching hours 教学内容 Contents 1.疑问句型(4):选择问 2.疑问句型(5):省略问:使用语气助词“呢” 3.主谓谓语句:主谓短语作谓语的句型 4.课文

5.问候的交际训练 6.存车的交际训练

1.Interrogation(4): Alternative questions with “还是”(…or…)

If there are two or more possibilities about the answer, we use such alternative questions 2.Interrogation(5): Elliptical questions with “…呢?”

3.The sentence with a subject-predicate phrase as its predicate 4.Text 5.Communication practice on exchanging greetings 6.Communication practice on how to keep one’s bicycle

第十七课 你们公司有多少职员

Lesson 17 How many employees are there in your company

教学目标与要求

Objectives and Requirements 掌握“几个”、“多少”的用法,运用课文对话介绍自己的家庭

Grasp the usage of “几个”,“多少”, make dialogues of introducing one’s family with sentence patterns from the text

学时分配

Distribution of Teaching Hours 4学时 teaching hours

教学内容 Contents 1.“有”字句:表示领有

肯定式:A+有+B 否定式:A+没有+B 2.“几个”、“多少”的用法 3.“二”和“两”的区别 4.称数法 5.课文

1.The “有”sentence: Such sentence can express possession The affirmative form: A+有+B The negative form: A+没有+B 2.The usage of “几个” and “多少” 3.The difference usage of “二” and “两” 4.Enumeration 5.Text

第十八课 我的房间 Lesson 18 My room

教学目标与要求

Objectives and Requirements 运用课文对话介绍自己的房间

Make dialogues of introducing one’s room

学时分配

Distribution of Teaching Hours 4学时 teaching hours

教学内容 Contents 1.“是”字句、“有”字句、形容词谓语句 2.疑问句型的交错练习3.课文

1.The “是” sentence and the “有” sentence;The sentence with an adjectival predicate 2.Practice on interrogations 3.Text

第十九课 你常去图书馆吗?

Lesson 19 Do you often go the library?

教学目标与要求

Objectives and Requirements 掌握时间状语,了解“还是”、“或者”的区别,运用课文对话介绍自己的日常活动

Grasp the temporal adverbials, know the difference between “还是” and “或者”, make dialogues of introducing one’s daily activities with sentence patterns from the text

学时分配

Distribution of Teaching Hours 4学时 teaching hours

教学内容 Contents 1.时间状语 2.“还是”、“或者”:“还是”用于疑问句,“或者”用于陈述句; “我们”、“咱们”;

“吧”的语气:请求或建议,同意和应答 “跟”引导的介宾短语 3.课文

1.Temporal words as adverbials 2.“还是” and “或者”: “还是”is used in alternative questions while “或者”is used in indicative sentences.The difference between “我们”and“咱们”

The modal particle “吧”at the end of a sentence imply a suggestive, inquisitive or agreeing tone The “跟+ object” structure: As a prepositional phrase, it is used as adverbials in sentence and means “with…” 3.Text

第二十课 他在做什么呢? Lesson 20 What is he doing?

教学目标与要求

Objectives and Requirements 掌握动作的正在进行,运用“怎么+动词”提问

Grasp the progression of an act which is signified by the adverb “在”、“正在”or “正”, use “怎么+verb” to ask questions

学时分配

Distribution of Teaching Hours 4学时 teaching hours

教学内容 Contents 1.动作的正在进行:在、正在、正 2.“怎么+动词”提问 3.双宾语句 4.课文

1.The progression of an act is signified by the adverb “在”、“正在” or “正” 2.Inquiring about the manner of an act: “怎么+verb”

3.The double-object sentence: The first object is called the indirect object, the second one is the direct object 4.Text

第二十一课 我去邮局寄包裹

Lesson 21 I go to the post office to mail a package.教学目标与要求

Objectives and Requirements 掌握连动句

Grasp the sentence with verb constructions in series.学时分配

Distribution of Teaching Hours 4学时 teaching hours

教学内容 Contents 1.连动句:“到„„做„„”,“用„„做„„”,表达目的和方式的两种基本类型

2.课文

3.表达目的和方式的交际性训练

1.The sentence with verb constructions in series:

Basic structures to indicate the purpose of an act and how something is done: “到„„做„„”,“用„„做„„” 2.Text 3.Communication practice on how to express one’s purpose or way of doing things

第二十二课 我看看皮大衣

Lesson 22 I want to have a look at the leather coat

教学目标与要求

Objectives and Requirements 了解动词的重叠,人民币的单位,运用课文对话购物

Grasp the reduplication of verbs and the monetary unit of RMB, make dialogues of shopping with sentence patterns from the text

学时分配

Distribution of Teaching Hours 4学时 teaching hours

教学内容 Contents 1.动词的重叠:表达轻松的语气,说明动作短且时间短 2.“又„„又„„”的用法:表示同时存在的条件或状况 3.“一点儿”和“有点儿”的区别

4.“太„„了”表示不满,极少数时候表示赞叹 5.人民币的单位 6.课文

7.购物的交际训练

1.The reduplication of verbs is used to express the casual and relaxed tone of the speaker which implys the shortness(of time)or slightness of an act.2.the usage of “又„„又„„”: Denoting simultaneous existing two condition or state

3.The difference between “一点儿”and“有点儿”

4.The structure“太„„了”to express dissatisfaction or, in few cases, compliment 5.The monetary unit of RMB 6.Text 7.Communication practice on shopping

第二十三课 你的生日是几月几号 Lesson 23 When is your birthday?

教学目标与要求

Objectives and Requirements 掌握名词谓语句,了解年月日的表达习惯,运用课文对话询问年龄

Grasp the sentence with a nominal predicate, know the usage of expressing the year, month and date, make dialogues of inquiring about one’s age with sentence patterns from the text

学时分配

Distribution of Teaching Hours 4学时 teaching hours

教学内容 Contents 1.名词谓语句:没有判断词“是”,由名词直接作谓语,用以表达时间、价格、数量、籍贯、年龄等 2.年月日的表达习惯 3.疑问句型(6):用疑问语气提问 4.课文

5.问年龄的交际训练

1.The sentence with a nominal predicate: subject(s)+ predicate(n)

“是”is not used before the predicate.Nouns function as the predicate to express time, price, date, amount, weather, age, one’s native place 2.How to read the year, month and date 3.Interrogation(6): The interrogative tone 4.Text 5.Communication practice on inquiring about one’s age

第二十四课 我的学习生活 Lesson 24 My study life

教学目标与要求

Objectives and Requirements 运用课文对话介绍个人的学习生活

Make dialogues of introducing one’s study life with sentence patterns from the text

学时分配

Distribution of Teaching Hours 4学时 teaching hours

教学内容 Contents 1.课文

2.介绍个人学习生活的交际性训练 1.Text 2.Communication practice on introducing one’s study life

第二十五课 我们七点一刻出发 Lesson 25 We set out at seven fifteen

教学目标与要求

Objectives and Requirements 掌握汉语时刻的表达,运用课文对话介绍作息制度

Grasp the time indicators of Chinese, make dialogues of introducing one’s timetable with sentence patterns from the text

学时分配

Distribution of Teaching Hours 4学时 teaching hours

教学内容 Contents 1.时点词:年、月、日、点、刻、分,排列顺序从大到小

2.时点词在句中的充当的成分:主语、谓语、定语、状语,时间状语要放在地 点状语前面 3.课文

4.介绍作息制度的交际训练 1.Time indicators: “年”、“月”、“日”、“点”、“刻”、“分”(arranged in the same order)2.The function of time indicators in a sentence: subject, predicate, attribute, adverbial The adverbial of time is placed before the adverbial of place 3.Text 4.Communication practice on introducing one’s timetable

第二十六课 我打算请老师教京剧

Lesson 26 I’m going to find a teacher to teach me Beijing opera

教学目标与要求

Objectives and Requirements 掌握兼语句,运用课文对话表达兴趣

Grasp the pivotal sentence, make dialogues of expressing one’s interests and hobbies with sentence patterns from the text

学时分配

Distribution of Teaching Hours 4学时 teaching hours

教学内容 Contents 1.使动用法和兼语句:动宾短语和主谓短语部分重合在一起,动宾短语的宾语兼作主谓短语的主语所构成的兼语短语作谓语的句子,兼语前的动词往往有使令意义。

2.使令动词:请、叫、让、派、打算 3.“对„„感兴趣” 4.课文

5.谈兴趣的交际训练

1.How to express “to ask someone to do something” and the pivotal sentence: the predicate of a pivotal sentence is formed by two Verb + Object phrases.The object of the first verb is at the same time the subject of the second verb.The first verb in a pivotal sentence is often a causative verb.2.Causative verb: 请(please), 叫(ask), 让(let), 派(order), 打算(plan)3.“对„„感兴趣”(be interested in something)4.Text 5.Communication practice on interests and hobbies

第二十七课 学校里边有邮局 Lesson 27 There is a post office in the school

教学目标与要求

Objectives and Requirements 掌握存现句和方位词,运用课文对话问路

Grasp the sentences which indicate existence and the location words,make dialogues of asking the way with sentence patterns from the text

学时分配

Distribution of Teaching Hours 4学时 teaching hours

教学内容 Contents 1.方位词

2.存现句:在、有、是 3.“从„„”、“离„„” 4.课文

5.描述方位的交际性训练 1.Location words 2.The sentences which indicate existence with “在”, “有”, “是”

3.“从„„”(I am from …)“离„„”(It is… from the starting place to the destination)4.Text

5.Communication practice on location and destination

第二十八课 我想学太极拳

Lesson 28 I want to learn Tajiquan

教学目标与要求

Objectives and Requirements 掌握所学能愿动词,运用“怎么”询问原因,运用能愿动词表达愿望

Grasp the optative verbs, use “ 怎么” to inquire about the reason, use optative verbs to express one’s wishes

学时分配

Distribution of Teaching Hours 4学时 teaching hours

教学内容 Contents 1.能愿动词:想、会、要、能、可以 2.用“怎么”询问原因 3.课文

1.Optative verbs: 想(want/would), 会(be able to), 要(want), 能(can), 可以(may)2.Ask questions with “ 怎么” to inquire about the reason 3.Text

第二十九课 她学得很好 Lesson 29 She learned well.教学目标与要求

Objectives and Requirements 掌握状态补语的语义、用法,了解原因的表达

Understand and use the complement of state, know how to give reasons

学时分配

Distribution of Teaching Hours 4学时 teaching hours

教学内容 Contents 1.状态补语:形容词或动词后用“得”连接的补语

肯定式:动词+得+形容词

否定式:动词+得+不+形容词

正反式:动词+得+形容词+不+形容词 2.“为什么”表示原因 3.“还可以” 4.课文

1.The complement of state: The complement connected by 得following the verb or the adjective The affirmative: Verb+得+adjective The negative: Verb+得+不+adjective The affirmative-negative: Verb+得+adjective+不+adjective 2.Ask for reasons with “为什么” to inquire about the reason 3.“还可以”(not bad/passable.)4.Text

第三十课 我的同学 Lesson 30 My classmate

教学目标与要求

Objectives and Requirements 进一步掌握状态补语,运用课文对话介绍同学

Further study on the complement of state, make dialogues of introducing classmates with sentence patterns from the text

学时分配

Distribution of Teaching Hours 4学时 teaching hours

教学内容 Contents 1.复习转态补语 2.课文

1.Review the complement of state 2.Text

第三十一课 田芳去哪儿了 Lesson 31 Where is Tianfang

教学目标与要求

Objectives and Requirements 掌握语气助词“了”的语义,运用“了”表达过去发生或完成的事

Grasp the modal particle“了”, use “了” to express past and past perfect tense

学时分配

Distribution of Teaching Hours 4学时 teaching hours

教学内容 Contents 1.语气助词“了”的作用

“句子+了”:表示事件实现后的状态延续至某一时点

带“了”的句子,正反问的形式是“„„了+没有”

2、“再、又”

“再”用于未完成;“又”用于已重复 3.课文

1.The modal particle“了”

“ sentence +了” indicates an act has already taken place and the finished state of this act still continues 2.“再”, ”又”

“再” means something not happened;“又” means the similar thing happened again 3.Text

第三十二课 你怎么了 Lesson 32 What’s going on?

教学目标与要求

Objectives and Requirements 掌握动态助词“了”的语义和用法,了解因果关系的表达,运用课文对话学会看病 Understand and use the aspect particle“了”, know the expression of a cause-effect relationship, make dialogues of seeing a doctor with sentence patterns from the text

学时分配

Distribution of Teaching Hours 4学时 teaching hours

教学内容 Contents 1.动态助词“了”

动词+了:表动作完成

动词+了+宾语:动作完成且延续

动词+了+数量词+宾语:动作完成的量 2.“因为„„所以„„”:因果关系的表达 3.课文

4.询问进餐的交际训练 1.Aspect particle“了”

Verb +“了”: An act is completed

Verb +“了”+object: An act happened and continued

Verb +“了”+quantifier +object: The times the act have happened 2.“因为„„所以„„”(because...so...): Links a cause-effect complex sentence and explain the cause and effect of something 3.Text 4.Communication practice on the meal/feast

第三十三课 我下了班就去看房子了 Lesson 33 I go to see the house after work

教学目标与要求

Objectives and Requirements 掌握副词“就”、“才”,了解假设、转折关系,学会表述连续动作

Grasp the usage of “就” and “才”, know the expression of presumption and transitional tone in sentences, learn to express act happened continuously.学时分配

Distribution of Teaching Hours 4学时 teaching hours

教学内容 Contents 1.“就”和“才”的用法:“就”即将发生,“才”刚刚发生 2.“要是„„就„„”:表示假设关系 3.“虽然„„但是„„”:表转折关系 4.课文

5.连续动作表达的交际训练

1.The usage of “就” and “才”: “就”means something is about to happen,and 才” means something happened just now 2.“要是„„就„„”(if… then…): It indicates the result of a hypothetical condition 3.“虽然„„但是„„”: It links two clauses and expresses a transition.Such pattern first admits the content following “虽然”, then emphasizes the clause following “但是” 4.Text 5.Communication practice on how to express act happened continuously

第三十四课 我都做完了 Lesson 34 I have finished all

教学目标与要求

Objectives and Requirements 掌握补语的语义和用法,用结果补语表达动作完成

Understand and use complements, learn to express the completion of act with a complement of result.学时分配

Distribution of Teaching Hours 4学时 teaching hours

教学内容 Contents 1.结果补语

肯定式:动词+动词/形容词

否定式:没有+动词/形容词

正反疑问式:动词+动词/形容词+了没有

2.结果补语:动词+到;动词+成;动词+上;动词+懂,动词+开 3.看/看见;听/听见

4.课文

1.The complement of result: indicating the result of an act The affirmative: Verb+Verb/adjective The negative: 没有+ Verb/adjective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Verb+ Verb/adjective+了没有

2.The complement of result: Verb+到;Verb +成;Verb +上;Verb +懂,Verb +开 3.看/看见(look/see);听/听见(listen/heard)4.Text

第三十五课 我来中国两个多月了

Lesson 35 I have been in China for two months

教学目标与要求

Objectives and Requirements 掌握时段补语,运用时段补语表达动作进行的时间,运用课文对话介绍日常生活 Grasp the complement of duration, use the complement of duration to express the duration of an act, introduce one’s daily life with sentence patterns from the text.学时分配

Distribution of Teaching Hours 4学时 teaching hours

教学内容 Contents 1.时段补语

2.概数的表达:相邻两个数词连用,“多”,“几” 3.课文

4.介绍每天日常生活的交际训练

1.The complement of duration: Indicates the duration of an act 2.: By join two neighboring numbers;by the word “多”;by the word“几” 3.Text 4.Communication practice on introducing one’s daily life

第三十六课 逛公园

Lesson 36 Walk around the park.教学目标与要求

Objectives and Requirements 运用课文句型,学会按时间、空间顺序讲述故事

Use sentence patters studied from the text to tell stories in time order or space order

学时分配

Distribution of Teaching Hours 4学时 teaching hours

教学内容 Contents 1.课文

2.游览的交际训练 1.Text 2.Communication practice on travel

第三十七课 我比你更喜欢音乐

Lesson 37 I like music more deeply than you.教学目标与要求

Objectives and Requirements 掌握“比”字句的意义、用法,运用该句型进行比较,了解数量补语

Understand and use comparative sentences, make a comparison with this sentence pattern, know the complement of quantity.学时分配 Distribution of Teaching Hours 4学时 teaching hours

教学内容 Contents 1.比较句:

A比B„„;A有/没有B„„;A不如B 2.数量补语

3.感叹句:太/真+形容词;好/多+形容词 4.课文

1.Comparative sentences:

“A比B„„”: This pattern is used to show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 and B

A有/没有B„„: As...as.../not as...as...A不如B: Not as...as...2.The complement of quantity 3.Exclamation sentences: 太(too)/真(so)+ adjective;好(so)/多(how)+adjective 4.Text

第三十八课 我们那儿的冬天跟北京一样冷 Lesson 38 My hometown is as cold as Beijing.教学目标与要求

Objectives and Requirements 进一步掌握比较句,了解递进复句

Further study on comparative sentences, know the complex sentence which indicate a further development meaning

学时分配

Distribution of Teaching Hours 4学时 teaching hours

教学内容 Contents 1.比较句:跟„„一样/不一样 2.复句:不但„„而且„„ 3.课文

4.城市比较的交际训练 1.Comparative sentences: 跟„„一样(the same as);跟„„不一样(not the same as)2.Complex sentence:不但„„而且„„(not only …but also...)3.Text 4.Communication practice on comparing different cities

第三十九课 冬天快要到了 Lesson 39 The winter is coming.教学目标与要求

Objectives and Requirements 掌握语气助词“了”表示变化的用法,“地”和状语的位置,运用“„„了”表示动作即将开始

Grasp the usage of the modal particle“了” which expresses change, grasp the structural particle“地” and the place of adverbials in sentences, use “„„了”to express an act that is about to take place

学时分配

Distribution of Teaching Hours 4学时 teaching hours

教学内容 Contents 1.语气助词“了”表示变化 2.动作即将发生:

“要„„了”;“就要„„了”;“快要„„了”;“快„„了” 3.状语和“地”:“地”是状语的标志,用在动词前面

4.无主句:交际中双方都清楚所说的主语,因而主语省略的句子

5.课文

1.The modal particle“了”is used to express change 2.An act is about to take place

要„„了;就要„„了;快要„„了;快„„了: Something is about to …

3.Adverbials and the structural particle“地”: “地”is a indication of adverbial modifier,and is placed before the verb.4.The sentence without a subject: In communication the listener and speaker both understand the subject they refer to, so it is omitted.5.Text

第四十课 快上来吧,车要开了

Lesson 40 Come on, the bus is leaving.教学目标与要求

Objectives and Requirements 掌握趋向补语的语义和用法

Understand and use the complement of direction

学时分配

Distribution of Teaching hours 4学时 teaching hours

教学内容 Contents 1.趋向补语:动词+来/去

结果补语:动词+住 2.课文

1.The complement of direction of an act: Verb+来/去

The complement of result: Verb+住 2.Text

第四十一课 我听过钢琴协奏曲《黄河》 Lesson 41 I have heard piano concerto Huanghe

教学目标与要求

Objectives and Requirements 掌握动态助词“过”,运用“动词+过+动量词”表达过去的经历

Grasp the aspect particle “过”, use the “verb+过” structure to tell past experience

学时分配

Distribution of Teaching Hours 4学时 teaching hours

教学内容 Contents 1.动态助词“过”

“动词+过”表示动作发生在过去,但没有持续到现在,是过去经历和经验的表达。

2.动量补语:“次”、“遍”、“下”

动量补语表示动作发生或进行的次数,由动量词充当。动量词要放在“动词+过/了”后面

3.序数的表达:数词前加词头“第”表示序数 4.课文

1.Aspect particle “过”

“verb+过”means the act took place in the past and has ended, it shows an experience of past 2.The complement of frequency: “次”、“遍”、“下”

The complement of frequency indicates the number of times an act has occurred.Such complement is formed by a numeral and a verbal quantifier, and the verbal quantifier should be put after “verb+过/了” 3.: Adding “第” before a numeral 4.Text

第四十二课 Lesson 42 Flower

教学目标与要求

Objectives and Requirements 进一步复习前五课的语法

Review the grammar points learned in previous five lessons

学时分配

Distribution of Teaching Hours 4学时 teaching hours

教学内容 Contents 1.复习前五课的语法 2.课文

1.Review the grammar of previous 5 lessons 2.Text

第四十三课 我是跟旅游团一起来的

Lesson 43 I come here together with travel delegation

教学目标与要求

Objectives and Requirements 掌握“是„„的”的语义和用法,了解动词的重叠,运用“是……的”表达动作即将发生的时间、地点、方式

Understand and use the “是„„的”structure, know the reduplication of adjectives, use “是„„的” to tell the place, time and manner of an act that is about to take place

学时分配

Distribution of Teaching Hours 4学时 teaching hours

教学内容 Contents 1.“是„„的”:已发生或完成动作的时间、地点、方式、目的、对象 2.“一„„就”:后一个动作紧跟前一个;前一动作是原因,后一动作是结果 3.形容词重叠:表示程度深,单音节词为AA,双音节词为AABB 4.课文

1.“是„„的”: Emphasizes the time, location, manner, purpose, target of an act that has taken placed or completed 2.“一„„就”(no sooner...than...): The second act followed immediately the first one;the first act is the condition or the cause of the second one

3.The reduplication of adjectives: Expresses a deep degree, the reduplicated form of monosyllabic adjectives is AA, the form of disyllabic ones is AABB 4.Text

第四十四课 昨天的讲座你去听了吗? Lesson 44 You went to the lecture yesterday?

教学目标与要求

Objectives and Requirements 掌握主谓谓语句的描述功能,掌握“动词+在/好/着/成”的语义和用法

Grasp the descriptive function of sentence with a subject-predicate phrase as its predicate, understand and use the structure ”动词+在/好/着/成”

学时分配

Distribution of Teaching Hours 4学时

4 teaching hours

教学内容 Contents 1.主谓谓语句(2):

用主谓词组对对象加以说明和描述,结构形式是:名词1+名词2+动词 2.结果补语:在、好、着(zháo)、成

动词+在:某人通过动作使自己或某物处于某处

动词+着:动作目的达到、有了结果

动词+好:动作完成且结果令人满意

动词+成:动作使事物发生了变化或已完成 3.课文

1.The sentence with a subject-predicate phrase as its predicate(2)

Using a subject-predicate phrase to describe something which is the subject of the main sentence

The sentence structure is: Noun1+ Noun 2+ Verb 2.The complement of result: 在、好、着(zháo)、成

“Verb+在”: Through an act someone or something place themselves to certain location

“Verb+着”: The purpose of an act has been fulfilled

“Verb+好”: An act is satisfactorily done

“Verb+成”: Something has changed through an act or a purpose has been reached

第四十五课 我的眼镜摔破了 Lesson 45 My glasses is broken

教学目标与要求

Objectives and Requirements 了解无标记被被动句,了解量词的重叠

Know the passive sentences without indicator, know the reduplication of quantifiers

学时分配

Distribution of Teaching Hours 4学时 teaching hours

教学内容 Contents

1.无标记被动句:表示被动意义的被动句

受事主语+动词+其他成分 2.量词的重叠:

名量词和动量词都可以重叠使用,表示“每” 3.课文

1.Passive sentences without indicator: Indicating passive meanings

The basic structure of such sentence is subject(recipient of an act)+Verb+Other sentence elements 2.The reduplication of quantifiers

Nominal and verbal quantifiers can both be reduplicated to mean “every” 3.Text

早报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123

Njc22o4COjW4 46

下载浅析对外国留学生汉语语法的教学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析对外国留学生汉语语法的教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汉语语法教案

    汉语语法教案 基本教学目的要求: 本章讲解了现代汉语的语法单位,词类,各类词的用法,短语结构的类型,句子分析和句子的类型,句子的复杂化和句式的变化等,使学生系统掌握语法知识,掌......

    汉语语法经典著作

    汉语语法经典著作下列10种语法著作,都是解放前出版的1982-1985年间商务印书馆作为“汉语语法丛书”重印 ①马氏文通,马建忠著,商务印书馆,1998~1900年 ②国文法草创,陈承泽著,商务......

    留学生汉语教学拼音测试一

    Quiz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序号_____________ 一、请根据听到的音,圈出正确的一个。(5’) 1. ai ui 2. un ün 3. s c 4. x j 5. b p 二、请根据听到......

    汉语语法教学实践展示要求

    汉语语法教学实践展示要求1. 请从之前提供的两份复印材料中选取一个语法点,进行试讲准备。如果外派教师已经明确了自己赴任后的教学对象,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教材。 2. 从教材......

    外国留学生管理暂行规定

    外国留学生管理暂行规定 一、 入学、注册 第一条 新入学留学生应于开学前一周持《外国留学人员来华签证申请表(JW202表)》、健康证明、录取通知书等到国际教育学院留学生科报......

    外国留学生奖学金推荐信

    推荐信 Muknapa Wiangkaew 为西南大学文学院泰国2+2项目商贸汉语班学生。 该生在校期间学习刻苦,学习态度端正,上课从不迟到早退,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学习任务,在上学期期末......

    汉语语法教学对英语语法学习的正迁移作用

    汉语语法教学对英语语法学习的正迁移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5-0143-01 前一阵子,我们聆听了来自东北师大的史校长以及其他一些教授、专......

    汉语功能语法研究

    说文解字注 古文字学导论 不对称与标记论 古代汉语语法变换研究 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 汉语认知功能语法 系统功能语法导论 汉语语法化的动因和机制 汉语语法化的历程 上古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