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汉语》语法点

时间:2019-05-13 22:19: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发展汉语》语法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发展汉语》语法点》。

第一篇:《发展汉语》语法点

第一课入乡随俗 1.单句和复句 2.因果复句: eg因为这本书我看过两遍了,所以不想再看了。3.V+着„„(呢)

(1)表示状态的持续;eg电视开着,可是屋里没人。

(2)表示动作的持续(包括否定式、疑问式);eg她正在看着一本词典。

第二课张良捡鞋的故事 1.简单趋向补语(1):来/去eg马克从楼上下来了。/他明天回韩国去。2.简单趋向补语(2):上/下Eg他很快地爬上了树。

第三课儿子要回家 1.不A不B(1)”A、B”代表一对意义相对/相关的形容词时,“不A不B”表示程度在两者之间,适中的;eg不大不小/不远不近(2)“A、B”代表一对意义相关的动作时,“不A不B”表示两者都不做;eg不吃不喝/不言不语 2.存现句

(1)表示存在;eg屋子里放着一个箱子,箱子里装着许多书。(2)表示出现;eg前边来了一位老人。(3)表示消失;留学生楼搬走了两个学生。

第四课我的三个孩子

1.“一直”和“从来”辨析 2.V1+着+(宾语)+V2(1)表示两件事同时进行;eg小王听着音乐开车。

(2)表示手段和目的的关系;eg我们开着车去农村看看。

第五课我要去埃及 1.复合趋向补语

(1)处所——“来/去”之前;eg她走进公园去了。

(2)物/人——既可以放在“来/去”前,也可以放在“来/去”后;eg她带回来一本书。

2.用“什么”强调否定;eg-A:这本书真好!-B:好什么!没意思!

第六课北京的胡同

1.假设复句(如果„„,(那么)就„„/要是„„(的话),就„„)eg如果家庭不和,孩子的成长就会受到影响。2.程度补语(2)

(1)形容词/心理动词+极了/死了;eg今天冷极了。

(2)形容词/心理动词+得+表示程度的补语(很、不得了、动词短语„);eg今天大家高兴得很。

3.程度补语(3):V+得+复合程度补语(形容词+程度补语);eg她唱得好听极了。4.越来越+形容词/动词;eg她越来越漂亮。

第七课是枕头不是针头 1.可能补语(1)

(1)V+得/不+V/形容词;eg字太多,他写不完。

(2)疑问句的两种形式eg作业今天写得完吗?/你听得懂听不懂? 2.趋向补语的引申义(1):

(1)起来(1)eg他把桌子上的书本收起来了。(2)出来;eg我听出来了,你这是说我呢。

(3)过来:eg他睡了三天三夜,现在终于醒过来了。

第八课书本里的蚂蚁 1.可能补语(2):V/adj+得/不+了

(1)用在动词后,表示能不能全部做完;eg太多了,我吃不了。(2)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能不能实现;eg他病了,今天来不了。

(3)用在形容词后,表示能否变成形容词所表示的那样;eg他的病不重,好得了,放心吧。

2.趋向补语的引申义(2)

(1)起来(2):V/adj+起来;eg听了我的话,她笑起来了。(2)下去:V/adj+下去;eg老师让我说下去。

第九课比以前自信了 1.可能补语(3):V+得/不+趋向补语;eg我没有票,进不去。2.比较句(1)

(1)肯定式;eg我的相机跟你的一样。(2)否定式;eg弟弟跟我不一样高(3)疑问式:eg你弟弟跟你一样高吗? 3.比较句(2)

(1)肯定式:A比B+Adj/V;eg今天比昨天冷。

(2)否定式:A没有B+Adj/V:eg弟弟没有我高;A不比B+Adj/V:今天不比昨天冷,温度差不多。

(3)疑问句:A比B+Adj/V+吗;eg今天比昨天冷吗?

第十课旧梦 1.比较句(3):A比B+还/更+Adj/动补;eg这本小说比那本小说还/更有意思。2.比较句(4):A比B+Adj +一点儿/得多/多了;eg他比我大一点儿。3.比较句(5):A比B+Adj+数量词;eg姐姐比我大三岁。

第十一课爱的教育

1.“特别”和“特殊”辨析

2.兼语句(1)N1+叫/让„„+N2+V;eg我叫女儿做菜。3.比较句(6)A不如B+Adj;eg我不如他努力。

第十二课快乐的理由 1.兼语句(2):N1+使/让/叫+N2+Adj/V;eg这首歌使/让/叫我想家。2.一+量词+一+量词+(地)+V/Adj;eg老太太一级一级地往上爬。

第十三课不会笑了 1.分数与倍数的表达

(1)分数;

(2)倍数;eg6是3的2倍;6比3大1倍;

2.递进复句:不但„„而且„„;eg她不但不胖,而且有点儿瘦; 3.越A越B(1)越+A(V)+越+B(Adj/V);eg他的汉语越说越好。(2)越+A(Adj)+越+B(Adj/V);eg我觉得经验越多,成功的可能性越大。4.“会”与“能”的辨析

第十四课第一人格 1.“把”字句

(1)把+N1+V+在/到+N2(场所):我把邮票贴在信封上;(2)否定式:他没把衣服挂在衣柜里。2.“把”字句(2):把+N1+V+给+N2(对象);eg请把杂志递给我。3.反问句

(1)用“是/不是„„吗”表示反问;eg你不是做得很好吗?

(2)用普通疑问形式表示反问,语气比普通疑问句重;eg这和我有关系吗?(3)用疑问词;eg谁喜欢说谎的人?

第十五课可能发生的故事 1.“把”字句(3):把+N+V+补语(结果补语/其他);eg我把照相机修好了。2.连„„都/也„„

(1)强调主语;eg连七八岁的孩子也来帮助我们。(2)强调宾语;eg早上我连饭也没吃就来上课了。(3)强调谓语;eg那个电影我连看也不想看。

第十六课几件小事 1.“把”字句(4):把+N+VV(V一V/V了V/V一下„„);eg请把黑板擦一擦。2.“把”字句(5):把+N+V+趋向补语;eg老师把书从包里拿出来。3.“把”字句小结

(1)动词不能孤立:eg她把作文写完了

(2)动词必须对名词有处置功能:eg我把那首歌学会了。4.怎么V1也V1不+补语;eg我怎么干也干不好。

第十七课约会

1.是„„的(1)

(1)是+状语(时间/地点/方式/对象„„)+V+的;(2)否定形式:不是„„的;(3)疑问四种:是„„的+吗?是不是„„的?是„„的,还是„„的?是+疑问词 +的?(4)宾语的位置;eg他是去年上大学的。2.结构助词小结

(1)结构助词“的”;(2)“地”;(3)“得”;

第十八课卡的时代 1.条件复句(1):只要„„就/都„„;eg只要有时间,我就给朋友发Email; 2.被动句(1)

(1)受事主语+被(叫/让)+施事+补语/其他成分;eg他叫老师批评了。(2)否定句:主语+没(有)/不/别+被(让/叫)+施事+V+补语/其他成分 3.比较句(7):N1+有/没有+N2+(这么/那么)+Adj+其他成分;eg我没有玛丽那么了解中国。

第十九课一次打的的经历 1.被动句(2):受事主语+被+V+补语/其他成分;eg那本书被借走了。2.被动句(3):受事主语+V+补语/其他成分;eg车票买到了。3.被动句小结

(1)三种结构;

(2)被动句的动词不能单用,必须有后续成分;eg书没被小王借走。(3)否定式:一般用“没(有)”。

第二十课中国来信改变了我的生活 1.疑问代词的引申用法

(1)疑问词表示任指,没有例外;eg谁也/都不行。(2)特指,在句子中重复使用同一个疑问词。(3)表示不定指;

2.每当„„时/的时候:每当+V+时/的时候,主语+都/肯定+谓语 3.动作行为先后顺序的表达

第二十一课愚公移山

1.条件复句(2)——无条件句:无论/不管„„都/也„„ 2.“动、住、走”做结果补语;

第二十二课生活节奏 1.除了„„(以外),都„„:表排除,表添加 2.对„„来说;

3.V+起来+(Adv.)+Adj;eg这件衣服看起来很漂亮。4.A好像B(一样);eg他们俩好像亲兄弟一样。5.条件复句(4):只有„„才„„

第二十五课写信

1.“盼望”和“希望”辨析; 2.“一齐”和“一齐”辨析; 3.既„„又„„;eg这个菜既好吃,又便宜。4.量词重叠;eg他们个个都是好孩子。5.让步复句:即使„„也„„

(1)未然条件:即使明天下大雪,我们也要去长城;

(2)已然条件:他总是那么热情,即使心情不好也对人和和气。

第二十六课筷子

1.双重否定句表示强调:不„„不„„;没有„„不„„;不„„没有„„;没有不„„; 2.“是„„的”(2)eg这件事应该重视。

第二十七课思乡

1.“多么”用法小结

(1)用在感叹句中,表程度很高。Eg这座山多么高啊!

(2)也用于一般的陈述句;eg不管外面多么冷,他都去跑步。2.好几/多+量词;

3.一+量词+又+一+量词;

4.无关联复句;eg下雨不去,不下雨去。

第二十三课地球的主人 1. 来不及

2. 条件复句(3):既然„„就„„; 3. 不是„„二是„„

第二十四课妈妈的面条

1.形容词重叠小结:加强描写性:长长的面条很好吃;表程度:他的房间干干净净的。

第二篇:汉语语法

第一章、法和语法学习前言

一、什么是语法

语法是语言组合的规律和法则。汉语语法分析可以按由小到大分为五级单位,即语素(字)、词、短语、句子、句群。

二、为什么要学习语法

为了掌握语言的组合规律、规则,提高理解语言的、运用语言的能力。第一节、词类

一、实词和虚词

词是由语素(字)构成的。词按语法功能和语法意义可分为实词和虚词。

实词是有实在意义的词,它可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等六类。虚词是没有实在意义的词,它可为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等六类。

二、名词

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1、普通名词:牛、人、学生、云、飞机、菜

2、专有名词:中国、黄河、泰山、毛泽东

3、抽象名词:精神、文化、人生、思想

4、时间名词:现在、去年、明天、星期一

5、方位名词:上、前、东、夏天、以上、之南、之东、一旁、底下、跟前、当中、里外、左右、上下

三、动词

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存在、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

1、表示动作行为:看、听、笑、唱、跳、飞、劳动、研究、认识、安慰、团结、休息

2、表示心理活动:爱、恨、怕、想、希望、喜欢、回忆、思考、理解、厌恶

3、表示发展变化:增加、扩大、提高、降低

4、表示存在、出现、消失:存在、出现、消失、死亡、停、丢

5、表示使令:叫、让、派、请、使、要求、命令、禁止、6、表示可能、意愿——能愿动词:能、能够、会、可以、可能、应该、应当、必须、要、愿意、需要、肯、敢、情愿

7、表示动作趋向——趋向动词:上、下、来去、进、出、过、起来、回去

8、表示判断——判断词:是

四、形容词

形容词是表示人、事物的形状、性质或者动作、行为、发展、变化状态的词。

1、表示形状:大、小、圆、粗、滑、平、高、低、宽、窄、肥、胖、美、丑、温柔、平缓、笔直

2、表示性质:好、坏、冷、热、酸、甜、苦、软、聪明、朴素、老实、正确、勇敢、特殊

3、表示状态:快、忙、急、稳、轻松、高兴

五、数词

数词是表示数目的词。数词可分为基数、序数、分数、小数、倍数和概数。

1、基数:一、二、三、……

十、百、千、万、亿

2、序数:第一…头一回、初一…老大…老幺

3、分数、25‰、几分、几成

4、小数:0•

25、12•34

5、倍数:一倍…

6、概数:几、两、来、多、把、左右、上下、以上、以下、成千、上万、近亿、三四个、两三年

六、量词

量词是表示人、事物或动作、行为的量的词。量词分为物量词和动量词。

1、物量词:

A、个体量词:个、只、条、张、件、间、棵、粒、头、座 B、集合量词:双、群、副、套、班、组、伙、类、帮、批 C、度量衡量词:丈、尺、寸、升、斤、两、吨亩、顷 D、临时量词:杯、车、筐、挑、捆、抱

2、动量词:

A、专用的:遍、回、阵、顿、番、遭、次、趟下

B、借用的:脚、拳、刀、眼、天、年、月、星期、人次、元吨

七、代词

代词指具有代替或指示作用的词。它可分为人称代词、疑问代词、指示代词。

1、人称代词:我…你…他…它…咱…自己、别人、人家、大家、大伙儿、彼此

2、疑问代词:谁、什么、哪(些)、哪儿、哪里、几时、多会儿、怎样、怎么、怎么样、多少、几多、多么

3、指示代词:这(些、儿、样、里、么、会儿)、那(些儿、样、里、么、会儿)、八、副词

副词是表示动作或性状的程度、范围、时间、频率、情态、肯定、否定、语气的词。

1、程度:很、挺、怪、更、最、太、极、非常、十分、特别、尤其、稍微、比较、格外

2、范围:都、只、也、光、单、凡、净、一贯、一概、仅仅、大半、统统、通通、单单

3、时间、频率:正、刚、才、就、常、便、曾立刻、刚刚、常常、往往、逐渐、终于、马上、已经

4、重复、反复:又、还、再、一连、再

三、连续、反复、不断、屡次、重新

5、情貌:猛然、忽然、欣然、居然、贸然、默默

6、肯定、否定:必、准、一定、必定、必然、的确、准保、不、没没有、别、甭

7、估量:大概、大约、似乎、也许、恐怕、几乎

8、语气:却、偏、岂、偏偏、难道、简直、反正、果真

9、方式:悄悄、暗暗、亲自、一齐、互相

九、介词:

介词用在名词、代词或短语的前面,组成介宾短语,表示时间、处所、方式、对象、目的等。

1、表示时间:从、自从、到、在、当、于

2、表示处所:从、自、往、朝、向、在、由、沿着、顺着

3、表示方式:按、按照、根据、通过、经过、用、拿、以、凭

4:表示对象:对、对于、关于、把、给、和、跟、同、被、由、叫、让

5、表示目的:为、为了、为着

6、表示比较:比、跟、同、和

7、表示排除:除了、除开、除去

十、连词:

连词是用来连接词、短语、分句或句子的词。如:和、跟、同、与、及、或、不但、不管、即使、既然、假如、尽管、宁可、尚且、虽然、无论、要是、因为、由于、与其、只要、只有、不过、然而、否则、何况、可是、但是、从而、所以、因此、因而、并、并且、而、而且、或者、还是、以及

十一、助词

1、结构助词:的、地、得、所、似的

2、动态助词:了、着、过

3、语气助词:的、了、吗、呢、吧、啊、呀、哇、哇噻十

十二、叹词: 啊!哈!哎!唉!嗳!哼!嗯!嘻!喂!哈!呸!嗨!嘿!噫!

十三、拟声词

砰!叮叮当当!轰隆!扑通!噼里啪啦!滴答!呼呼!哗哗!叮咚!稀里哗啦!第二节、短语

词和词组合,构成短语。短语也叫词组。短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构成。短语按词的结构关系,初中时期要掌握的有:并列短语(联合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补充短语、主谓短语等五类短语,高中以至大学将多掌握——主谓宾短语、连谓短语、兼语短语、复指短语、介宾短语、固定短语(习惯语、四字熟语)、其他短语(„的‟字短语、„所‟字短语、比况短语、紧缩短语、特殊短语、双重否定短语、临时短语)等类型的短语。

1、并列短语(联合短语):牛和羊、又高又大、花儿与少年、学习并讨论、热情而大方、工人农民、调查研究、美观大方…

2、偏正短语:草原之夜、匆匆告别、非常可爱、木头房子、新鲜空气、这个孩子、我的故事、一把扇子、十几个战士、羊毛大衣、去年冬天…

3、动宾短语:购买鲜花、穿衣服、想睡觉、…

4、补充短语:洗干净、美丽极了、…

5、主谓短语:工业发达、春天到了、我们回去、两个孩子不敢说话、他们又说又笑、风停、歌声又脆又甜、王二跑步…

短语按中心词的语法功能分类,可分为:名词短语(伟大领袖、我的理想)、动词短语(学习研究、告诉我、走一趟、很欢迎、会跳舞)、形容词短语(光荣而艰巨、很美丽、漂亮极了)等。第三节、单句

1、句子按结构关系分为单句和复句。由一个词或短语构成的句子叫单句。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句构成的句子叫复句。在复句中,单句称为分句。

2、复句根据分句间的逻辑关系可分为:并列复句、承接复句、递进复句、选择复句、转折复句、因果复句、假设复句、条件复句等八类。

3、句子按语气分为: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A、陈述句。(肯定句、否定句)

B、疑问句?(一般疑问句:特指问、是非问、选择问、正反问;特殊疑问句:设问、反问。)C、感叹句!

D、祈使句。?!——请求、命令、要求、禁止某人做什么或不做什么。

句子是由若干个不同成分组成的,它最多包含以下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独立语、中心语(主谓宾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4、句子成分(注:此节中加实心圆点是当前成分,而非中心语。)

A、主语:句子中的陈述对象。它可以按“谁?说的是谁?”的方式来提问。如:

张娜娜||白了老师一眼。

B、谓语:句子中被用来陈述主语的对象。它可以按“谁做什么?谁怎么了?” 的方式来提问。如:

张娜娜||白了老师一眼。C、宾语:句子中被谓语支配的对象。它可以按“„打‟谁?谁被怎样了?” 的方式来提问。如:

张娜娜||白了老师一眼。D、定语:句子中用来修饰或限制主语或宾语的对象。它可以用“谁是怎样的?他是啥样儿?” 的方式来提问。如:

(生气的)张娜娜||白了(严肃的)老师一眼。

E、状语:句子中用来修饰或限制谓语的对象。它可以用“„打‟的状态或程度怎样?” 的方式来提问。如:

生气的张娜娜||【恨恨地】白了严肃的老师一眼。

F、补语:句子中用来补充说明谓语的成分。它可以用“„打‟的结果或后果怎样?” 的方式来提问。如:

生气的张娜娜||恨恨地白了严肃的老师〈一眼〉。

G、独立语:句子中不做任何主谓宾定状补成分而起到独特的作用。如:

你看,那是流星。

我离家算起来已有五天了。据说小萍已经离开了。

F、中心语:句子中主语、谓语、宾语的中心成分。它是句子的主干。如:(认真)读书||【一定】是(这一代青年人的)(首要)任务。G、句子的大致顺序:(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宾语

如:(我)弟弟||【认真】读了〈三遍〉(老师今天刚教的)古文。H、句子成分符号:

主语||﹦、谓语

、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独立语△△、中心语...。第四节、复句

1、并列复句:

句中各成分的内容是独立的是并列的。并列复句的关联词语有:也、又、还、同时、同样、也……也、又……又、既……也(又)、一方面……(另)一方面、有时……有时、一会儿……一会儿、一边……一边、不是……而是、是……不是

2、承接复句:几个句子接二连三地叙述连续发生的动作,或接连发生的几件事。它的关联词语有:就、才、于是、然后、后来、接着、首先……然后、起先……后来

3、递进复句:后一分句的意思比前一分句的更进一层。它的关联词语有:不但……而且、不仅……也、而且、不但不……反而

4、选择复句:从几件事中表示要选择一件。它的关联词语有:或者……或者、是……还是、不是……就是、要么……要么、与其……不如、宁可……也不

5、转折复句:前后意思相反。它的关联词语有:虽然(虽、尽管)……但是(但、可是、而)、但是(但)、然而、可是(可)、却、只是、不过、到

6、因果复句。它的关联词语有:因为……所以、因此、之所以……是因为、既然……那么

7、假设复句:前面分句说出假设的情况,后面分句说出假设情况实现后的某种结果。它的关联词语有:假如(如果、倘若、若、要是、要)……那么(就、那、便)

8、条件复句:一个分句提出某种条件,另一分句说明在这个条件下产生的结果。它的关联词语有:只有…才、除非…才、只要…就、无论(不论、不管、任、任凭)……都(总、总是)

第五节、句群

句群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复句连在一起构成句群。(初中暂且不学)第六节、常见的语法错误

一、成分残缺

句子里缺少了不可缺少的成分。如:“不安心工作,更谈不上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了。”此句中缺少主语“谁?”和宾语“树立什么?——思想”即完整的句子为:你不安心工作,更谈不上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了。

二、搭配不当

是指句子中相关的成分违反了语法规则和语言习惯,在意义上不能配合。如:“我们要不断发挥优点,改进缺点。”“发挥——优点、改进——缺点”不搭配,应改为:我们要不断发扬优点,改正缺点。

三、语序不对

词语的位置放得不对,影响了意思的表达。如:“经过学习,大家普遍的觉悟提高了。”“普遍——的觉悟”的语序应颠倒过来。又如:“你为什么把你妹妹不一块儿带来呢?”“不”应该放在“把”字前边。

四、结构混乱

两种句子格式混用,使意思不通。如:“作为学生,一方面要学好语文,一方面要学好外语也是非常重要的。”可在“也是”之前加“,”号,也可直接删除“也是非常重要的”。

五、滥用虚词

用了不该用的词,使句子不通或者语意不明。如:“她为了怕让人笑话自己胆小,便硬着头皮第一个钻进了这伸手不见五指的山洞。”“为了”是表示目的的介词。“怕让人笑话自己胆小”是“钻进了这伸手不见五指的山洞”的原因,不是目的。可将“为了”改为“由于”。也可将“怕”改为“不”。这样整个句子就是表示目的的了。第七节:标点符号 常用的标点符号有:。?!,„‟“”:——--•《》……、()等等。

一、冒号

表示提示下文和引用。

二、引号“”

表示内容是所说的话或是引用来的;表示内容是反语。

三、括号()

表示补充注释前边的内容。

四、破折号——

表示解释说明、意思转换、递进。破折号连用表示中间的话是补充说明。它还可以表示语音的停顿、提示下文、声音的延长。

五、省略号……

表示内容的省略、说话的中断或断断续续。

六、顿号、用在句子里短语的并列成分之间或表示次序后边的暂短停顿。第二章、修辞 第一节:修辞概说

一、什么是修辞

修辞是运用语言的艺术,目的在于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修辞包含语音修辞、语汇修辞、语法修辞、篇章修辞四类。语音方面如押韵、重音、轻声、儿化、拟声等等;语汇方面如关键词:动词、形容词的使用;语法方面(句子修辞)即句子的组织、句式的选择;篇章修辞如段落和层次、开头和结尾、衔接和过渡、交代和照应。

二、修辞格(常见的修辞)

1、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叫比喻。比喻有三种:明喻、暗喻、借喻。

A、明喻

本体、喻体都出现,用比喻词:“像、好像、如、如同、似、仿佛、好比、像……一样、如同……一般”等连接的,叫明喻。

B、暗喻

本体、喻体都出现,用比喻词:“是、成为、变成、等于”等连接的,叫暗喻,也叫隐喻。

C、借喻

只出现喻体的,是借喻。

比喻除了以上还有:引喻、较喻、修饰喻、同位喻、否定喻等。用比喻可使事物生动形象、让道理浅显易懂。注意:比喻必须不是同一类事物,必须有相似点,且要新颖而不落俗套,变深奥为易懂。

例:这些小岛就像玉盘中的明珠。

我们是新世纪的花朵。

秋风横扫着落叶漫天飞舞,我们拍手叫道:“漫天的黄蝴蝶!”

2、比拟

把物当人来写,把人当物来写,或把甲物当乙物来写,叫比拟。它包括拟人和拟物两种。例:笑了,笑了,你看,我们的到来,让这些花儿笑了。敌人嗥叫着冲了上来。

我的思想在这广阔的天地间翱翔着。

3、夸张

言过其实地强调或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某种强烈的感情的修辞格,叫夸张。

A、扩大夸张

故意把事物往大、高、多、重、强等方面言过其实,叫扩大夸张。例:瞌睡来的时候,眼皮像有几百斤重。

她每天每一点种都要换一套衣服。

B、缩小夸张

故意把事物往小、低、少、轻、弱等方面言过其实,叫缩小夸张。例:听说他们回来了,我恨不得一步赶回家。

秀秀的眼光像两把刀,刺得鹃生缩小了一半。

C、超前夸张

把后出现的事物说成先出现的,或者同时出现的,叫超前夸张。问还没有开始,答就已经完成了。

他说,太上老君的八卦炉,也不能够温暖她冰冷的心。枪声才刚响,他就已经跑到了终点。

4、借代

借用能替代它的名称来代替它,叫借代。

例:天上的云姿态万千,有“奔马”、有“鲤鱼”、有“山峰”……

5、双关

一句话,兼有两种意思,表面说的是甲义,实际说的是乙义,叫双关。A、谐音(近音、同音)双关

例: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旗杆上绑鸡毛——好大掸(胆)子。B、语意双关

例:我的墨水太少了。

眼前太黑了,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么?

6、反语

正话反说,反话正说,叫反语。

你的武功不错吗,才几下子就把这张死椅子坐活了。

7、设问——引起注意和思考。

无疑而问,故意提问,问中无答,自问自答。

8、反问——增强语气,引人思考。

置疑而问,故意提问,问中有答,问二不答。

9、拈连

顺势把甲事物的词语拈来连在乙事物的身上,叫拈连。例:八路在前线革命,地主在家乡革命,而你,却在这鸟不拉屎的地方,也革起命来。

10、仿词

临时仿造一个新的词语,叫仿词。

例:经人劝说,她终于从浅闺回到深闺里去了。你是家庭主妇,我就是家庭主男。

管它张介石、李介石,只要不是将介石就行。

11、对偶

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相等,意义相关联的两个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叫对偶。A、正对

意思相同或目的相似。例:春天繁花遍野,秋天果实满山。

B、反对

意思相反或目的相反。例: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C、串对

上下句构成承接、假设、因果、条件等关系,是串对。例:春种一粒种,秋收万颗子。

才饮长沙水,又食乌江鱼。

12、排比

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叫排比。例:来的人可多了,有工人,有农民,有警察……

13、层递(也称递进)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词、短语或句子,按照事物的深浅、高低、大小、轻重等顺序排列起来,叫层递。

A、递升

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等顺序一层一层地增加,叫递升。例: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就这样传开了。

B、递减

和递升相反,由大到小,由高到低等顺序排列起来,叫递减。例:刚开始时有一大片掌声捧场,不久就只有一小片,再后来才有三五人,到最后连半个掌声也没有了。

14、反复

重复使用词、短语或句子,叫反复。反复有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例:天那!天那!天那!!

走啊走,走啊走,终于走出头了!你站住!你是好汉的就站住!

15、对比

把两个不同事物进行比较,叫对比。例:你们都有优点,有的勤劳,有的智慧;你们也有缺点,有的死了未埋,有的埋了未死。

16、通感

感觉相通,叫通感。例:她的声音好甜。灯光亮得冷冰冰的。

第三篇:汉语语法教案

汉语语法教案

基本教学目的要求:

本章讲解了现代汉语的语法单位,词类,各类词的用法,短语结构的类型,句子分析和句子的类型,句子的复杂化和句式的变化等,使学生系统掌握语法知识,掌握用词造句的规律,提高分析语句和识别、改正语法错误的能力。

重点及难点:

词类之间的区别;复杂短语的层次分析;一些常用虚词的用法;句子分析及确定句型;多重复句的分析;识别和改正病句。具体说来,词类部分,以虚词为重点,以识别同形异类词为难点;短语部分,以短语的结构类型为重点,以复杂短语的分析为难点;单句部分,以句子成分的划分为重点,以句型的识别为难点;复句部分,以复句类型为重点,以多重复句的分析为难点;病句部分,以判别病句类型为重点,以如何修改为难点。

第一节 语法概说

一、语法和语法体系

(一)语法是什么

讲语法,总要给语法下定义,然而语法的定义却是不大好下的。好的定义,应该符合准确、完备、简明三个条件。要做到这三条,是很困难的。高更生先生在《汉语语法专题研究》中所下的定义:“语法是语言中大小音义结合体的组合、聚合规律。”(见该书第2页,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年7月第1版)应该说,是目前为止最理想的定义,它符合“准确、完备、简明”这三个条件。此定义中所说的“大小音义结合体”即指各级语法单位——语素、词、短语、句子。这些语法单位之间的关系,既有组合问题,又有聚合问题。所以上述定义很准确,又很完备,它排除了“语言结构”这种说法的笼统性,又将聚合现象包括了进来。同时它也是简明的。

(二)语法学的分类

语法学分词法学和句法学两个部分。词法学的研究范围是词的结构、词形变化和词类。句法学的研究范围是短语、句子的结构规律和类型。

词法和句法有相互依存的关系。(1)合成词的组合情况与短语的组合情况基本一致,即两者具有基本相同的组合规律:主谓、偏正、动宾、补充、联合。这说明汉语在词的构造和句法构造上有一种一以贯之的结构规律。(2)汉语词类划分的主要标准是语法功能,特别是词与词的组合情况和词充当句子成分的能力,而后者正是句法结构规律。例如,名词一般排斥副词,结合数量短语,动词、形容词正好相反。如“不黑板”“很粉笔”不说,可说“不走”“很好”。又以“看小说”为例,从词法进行分析,“看”是动词,“小说”是名词。定为动词、名词的依据很多,其中一个重要依据是“看”可以带宾语,经常作谓语;“小说”经常做主语、宾语,而能否作主语、谓语、宾语等,正是词的句法特征,可见,词法是离不开句法的。从句法进行分析,“看小说”是动宾短语,这是因为动词“看”直接放在名词前,名词“小说”放在动词后,两者有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即动宾关系。而“看”是动词,“小说”是名词,这些词类定名正是词的句法功能的体现。可见,句法和词法的关系十分密切。

二、语法单位和句法成分

(一)语法单位

语法单位可以分为四级:语素、词、短语、句子。

1.语素: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的构词单位,是语言的备用单位。语素可以组合成合成词,有的可单独成词。

2.词: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是构成短语和句子的备用单位,是材料。一部分词加上句调可以单独成句。例如:鱼!妙!好!票!3.短语:短语是语法上和语义上都能搭配的、没有句调的一组词,是造句的备用单位。大多数短语可以加上语调成为句子。从这里可以看出短语有以下特征:

(1)短语是交际造句的备用的材料单位,语言的静态单位,短语本身没有进入说话的语言环境,没有目的性、针对性,没有语调。因而短语不等于句子,虽然有的短语独立出来比某些句子还长,但对它所从属的句子来说,它永远是小于句子的。

(2)从语言单位看,短语是句子内部的语法单位,是从句子里分析出来的,因此,短语是介于词和句子之间的语法单位。

4.句子:句子是具有一个句调、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

(1)句子的特征:

①句子都与一定的说话环境(说话对象、时间、地点等)相联系,具有现实的针对性、目的性(告诉别人一件事、向别人提出一个问题、向别人命令或请求、表达一种强烈的感情)。这就与词、短语不同。如单说“鱼”是一个词,但别人钓鱼时,看见鱼上钩了,就高兴得说“鱼!”这时的“鱼”就是句子了。这里的“鱼!”之所以成为一个句子,是跟“钓鱼”这个环境有关,有一定的针对性、目的性,表达了一种惊喜的心情。又如“好文章”单说是一个偏正短语,但当语文老师在批改作文时,看到一篇写得十分精彩的文章,就激动得说“好文章!”这时,“好文章”就不再是短语了,而变成了名词性非主谓句。因此,词或短语如果具有了某种目的,就可以成为句子。

②句子有特定的句调。这是句子特有的,词、短语不具有。

③句子在材料上和结构方式上往往和词、短语等同。

词(短语)+句调=句子

(2)句子的种类

根据语气分出来的句子类型叫做句类。可分为四种: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根据句子的结构分出来的句子类型叫句型。首先分出单句和复句。单句又可分主谓句和非主谓句。根据谓语的构成材料,主谓句分名词谓语句、动词谓语句、形容词谓语句、主谓谓语句。根据全句主要词语的词性,非主谓句又分五种:名词性非主谓句、动词性非主谓句、形容词性非主谓句、叹词性非主谓句、拟声词非主谓句。

(3)句子、短语、词三者的关系

句子和短语、词之间有密切的关系,词、短语构成句子,句子抛开句调就是词或者短语,因此,句子在材料上和结构方式上往往和词、短语相同。但是,词、短语同句子也有不同,它们的区别是:词、短语没有句调,没有目的性;词、短语是语言的备用单位、静态单位,是构成句子的“材料”,句子是语言的使用单位、动态单位,是“成品”。短语和词加上句调后从备用单位(材料)变成使用单位(成品)——句子。

(二)句法成分

句法成分是短语和句法结构的组成成分。汉语的短语和句子大都是由较小的语言单位逐层组装起来的,按照不同的结构类型中的结构关系定出不同的句法成分。句法成分有8种:主语、谓语、动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中心语。这8种成分是句子的一般成分。独立语是句子的特殊成分。独立语包括插入语、称呼语、感叹语、拟声语四种。

三、中心词分析法

(一)中心词分析法

中心词分析法是一种传统的析句方法,又叫句子成分分析法,或叫多分法。大体上看,它把句子作为分析的对象,以找中心词为重点,以确定句子的六大成分,寻找句子的格局为目的,方法上以多分为主。中心词分析法不承认短语能作句子成分。如“小王认真地读完了马列的书。”一句采用中心词分析法便可作这样的分析:

小王 ‖[认真]地 读 〈完〉了(马列)的 书 主语

状语

谓语 补语

定语

宾语

中心词分析法的优缺点:

1.优点

能表明词与词之间的接连关系,有利于说明词与句子成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提纲挈领,便于检查病句,便于教学;重视中心词的分析,有利于认清句子的格局,这对初学语法的人有一定的帮助。但是中心词分析法存在不少缺点。

2.缺点

第一,中心词分析法原则上采取一词析出一个句子成分,不承认任何短语都可以充当句子成分,结果使短语的结构成分和句子的结构成分混淆在一起,看不清语法结构的层次关系,以致不利于准确理解句子的含义。例如:我买了一本最近出版的英汉词典。按中心词分析法,分析为“主语、谓语、定语、状语、定语、定语、宾语”一长串句子成分,看不出层次关系,而只看到某些词充当某成分。至于有歧义的结构,则更是无能为力。

第二,中心词分析法一般把句子分为六大成分,说主语、谓语是主要成分,其他是连带成分,或说主语、谓语、宾语是主要成分,其他的是连带成分。拿来一个句子,先找中心词,说这些中心词的关系是“主——谓”或“主——谓——宾”,这本来是它的优点,但如果不加条件限制,有时中心词之间的关系不能反映句子的实际内容。如“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中国人民是伟大的人民”,根据中心词来分析,则变成“天是天”“人民是人民”,莫知所云;有时分析出来的意思完全相反,例如“他不是我们的敌人”分析成“他是敌人”,不分析还清楚,一分析反而糊涂了。

第三,彻底的中心词分析法缺点太明显了,分析具体句子往往行不通,就有不少改良的办法。比如,有些语法书在分析主谓句时,第一步先分成“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这实际上已经超出了中心词分析法,而吸收了层次分析的方法,但是为了坚守中心词分析法,以致不承认“主语部分”“谓语部分”就是句子的成分,只说“主语部分主要的词是主语,谓语部分主要的词是谓语”,而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谓语是对主语加以陈述的,这就产生了矛盾。比如“读书很重要”“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如果说“读书”“学习的敌人”不是主语,不是陈述的对象,“读”“敌人”才是主语,才是陈述的对象,这是说不通的。有的语法书也承认短语能作句子成分,只承认“并列结构”“主谓结构”“的字结构”这几种短语可作句子成分,不承认“偏正结构”“动宾结构”可以充当句子成分,理由很简单,如果偏正短语充当成分,等于定语、状语没有了,动宾短语充当成分,等于宾语没有了。还有的语法书认为“读书是很重要的”中的“读书”可作句子成分,即认为动宾短语也可作主语;但却又认为“我读书”中的“读书”不能作句子成分,“读”和“书”才是句子成分,即不承认动宾短语可作谓语。同一个短语,一会儿可作句子成分,一会儿又不能作句子成分,这不是很矛盾吗?所以,一些改良法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仍不能弥补中心词分析法的弱点。

《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试用)》的析句方法:

《提要》较好地结合了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可以说是一个以结构主义语法体系为基础,同时采纳了传统语法的成果的综合系统。既能反映句子结构的客观层次,又能维持住句子的整个格局,并且对某些问题的处理也较灵活。

(1)保留了“中心词分析法”的某些优点,强调了“句子的主干”。

《提要》指出:“所有的单句,不论多么复杂,如果把它逐层压缩,就越来越简单,最后剩下的是这个句子的主干。一般地说,主干就是把所有的定、状、补语都压缩下来之后余下的部分。”并说:“遇到很复杂的句子,先把它的主干找出来,对于理解全句的意思有帮助。但是,必须注意:句子的主干不等于原来的句子,意思没有原句那样明确,有时甚至跟原句相去很远。”我们认为,上面这段话,从语法结构和句子意思两方面把问题说得较全面,抓住主干只是帮助分析和理解句子的一种方法,不见得都能完全圆满地揭示句子的构造和表达句子的意思。《提要》分析句子采用了“符号图示法”。“ = ”表主语,“ ─”谓语,“﹏ ”宾语,()定语,[ ]状语,〈 〉补语。

(2)吸收了层次分析法的基本观点,指出了句子结构的客观层次性。

《提要》认为句子是逐层组成的,句子的直接组成成分只有主语和谓语(多半由短语充任,因而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层次)。至于定、状、补及至宾语则只是短语(实即主语、谓语)中的成分,即是句子成分的成分。因此,它分析句子就基本上按照层次,但是不抛弃句子成分的名目,具体作业时多半采用“框式图解法”。不过,《提要》对分析句子还是采取了灵活的态度,它有时采用“符号图示法”,有时采用“框式图解法”,视具体情况而定,它认为分析句子可以根据目的和情况的不同,既可以在一个平面上,一次就分解开来,也可以逐层加以切分。

四、短语、句子分析的具体操作方法

(一)切分法(阶梯形图解法)

切分法是一种从大到小、由外向内的分解法。从左到右。

(二)类聚组合法(树形图解法)

类聚组合法是一种从小到大、由内向外的合成法。从右向左。

(三)简易线条符号标记法

简易线条符号标记法也是表示层次的。简易法只是把它立体的阶梯层次符号变成线性链条式的符号罢了。课堂练习:

1.做一个有理想有作为的大学生

2.我拿着书走进教室站着上课

3.他请李老师教孩子学外语

4.他送给图书馆两套书

5.看不看《子夜》这本书

6.世界珍贵稀有动物熊猫的故乡中国

从教学实践来看,似乎以采取“从大到小”的方式为好。因为,第一,从大到小的方式能够较好地反映切分过程,用起来比较方便。第二,从大到小的方式,不必一定要分析到最小的层次才算结束,可以适可而止,避免繁琐。第三,复句、句群的层次分析都是从大到小的,语句的分析也宜采取同一程序。

六、分析短语、句子、多重复句、多重句群的步骤

(一)分析短语、句子的步骤

1.首先排除语气词和特殊成分。(句子)

2.总观全局,决定最大的结构关系和切分线,把这个语言片断分成两大部分。一般的短语两分,连谓短语和联合短语多分,兼语短语三分。

3.逐层解剖,到词为止,固定短语不再分析。

切分短语必须遵循下列原则:

(1)被切分出来的各个部分都必须有一定的意义。如“孩子个个健康”,不能切分成“孩子个个/健康”,因为“孩子个个”没有意义,应当切分为“孩子/个个健康”。“一个有理想有作为的青年”不能切分为“一个有理想有作为/的青年”,因为“一个有理想有作为”没有意义,应当切分为“一个/有理想有作为的青年”。

(2)切分出来的各个直接成分之间,应能构成语义上的搭配关系。如“跑出来了一个人”,若切分为“跑出/来了一个人”,显然切分出来的两个部分都各有意义,但两个部分在语义上却不能构成任何搭配关系,应当切分为“跑出来了/一个人”。(动宾)

(3)切分出来的各个直接成分搭配起来必须符合语段的原意。如“穿好衣服,准备好书包就出了门”中的“穿好衣服”不能切分为“穿/好衣服”,虽然切分开的两个部分在语义上能构成搭配关系(动宾),但它不符合语段原意,原意是指“把衣服穿好”,只能切分为“穿好/衣服”。

(二)分析多重复句、多重句群的步骤

1.圈出关联词语,并注意关联词语所表示的意义关系。

2.鉴定出这个句子有多少个分句,这个句群有多少个句子,分别用①②③„„标出来。

3.找出第一个层次,用单竖线隔开,并标明是哪种意义关系。

4.逐层解剖,复句到单个分句为止,句群到单个句子为止。

①我们的确取得了很大的成绩,│②但是如果因为有了这些成绩,│││③就

转折

因果

骄傲起来,││││④并且认为可以歇一歇脚,││⑤那就不妥当了。

递进

假设

这句有5个分句,4组关联词语:但是、如果、因为、并且,由此可知,这个句子一定有转折关系、假设关系、因果关系、递进关系。根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内在联系我们就可以解剖这个复句了。

有些复句的关联词语不全出现,我们可以根据逻辑关系给它添上恰当的关联词语,这样,就便于看清层次。如:

①竹叶烧了,②还有竹枝;③竹枝断了,④还有竹鞭;⑤竹鞭砍了,⑥还有深埋在地下的竹根。

① ││② │ ③││④ │ ⑤││⑥

转折

并列

转折

并列

转折

这是一个二重复句,①和②,③和④,⑤和⑥之间都是转折关系。不少人误认为它们之间都是假设关系。如果联系课文来看,就不会判断错了。因为井冈翠竹象征的是井冈山人民,这个二重复句不仅揭露了敌人烧杀等罪行,而且歌颂了井冈山人民前仆后继的革命斗争精神。人民被屠杀是铁一般的事实,因而不属于假设,是转折。

第四篇:汉语语法经典著作

汉语语法经典著作

下列10种语法著作,都是解放前出版的1982-1985年间商务印书馆作为“汉语语法丛书”重印

①马氏文通,马建忠著,商务印书馆,1998~1900年

②国文法草创,陈承泽著,商务印书馆,1922年

③国文法之研究,金兆梓著,商务印书馆,1922年

④新著国语文法,黎锦熙著,商务印书馆,1924年

⑤高等国文法,杨树达著,商务印书馆,1930年

⑥中国方法革新论丛,陈望道编,重庆文聿出版社,1943年

⑦中国文法论,何容著,商务印书馆,1942年

⑧中国文法要略,吕叔湘著,商务印书馆,1942年

⑨中国现代语法,王力著,商务印书馆,1943年(上册1943下册1944)⑩汉语语法论,高名凯著,开明书店,1948年

下列几种语法著作,在20世纪50年代影响较大

语法修辞讲话,吕叔湘、朱德熙著,1951年6~12月在《人民日报》上连载,1952

年北京开明书店初版,1979年中国青年出版社第2版

语法学习,吕叔湘著,中国青年出版社,1952年

汉语语法常识,张志公著,中国青年出版社,1953年

汉语语法论文集,吕叔湘著,科学出版社,1955年

现代汉语语法探索,胡附、文炼著,东方出版社,1955年

现代汉语语法讲话,丁声树等著,商务印书馆,1961年

语法和语法教学——介绍“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人民教育出版社,1956年 汉语的词类问题

(一),中国语文杂志社编,中华书局,1955年

汉语的词类问题

(二),中国语文杂志社编,中华书局,1956年

汉语的主宾语问题,吕冀平等著,中华书局,1956年

第五篇:国际汉语教师证面试语法点总结

语法点总结

1.“是”字句:A是B a)表示事物等于什么或属于什么,在等于的句子中,A/B可互换,此外不可互换。

李白是这首诗的作者。

b)表示事物的特征、质料、情况。孩子是双眼皮。c)表示事物的存在。遍地是牛羊。

d)副词,放在谓语动词、形容词前,表肯定。

重读时表“的确、确实”,不能省略(他的性格是变了。);不重读时表一般肯定,能省略。

2.趋向动词:上下进出回过起vs 来去(13个)

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进来,进去,出来,出去,回来,回去,过来,过去,起来

3.指示代词

a)这、那:这是近指,那是远指,二者并举指代众多的人或事物,是虚指(不图这不图那)b)每、各:是分指,每侧重个体相同的一面,各侧重不同的一面。

某、另:指不确定的人或事物,某是不定指,另是旁指。

4.语气词

a)的:表陈述。

b)了:表陈述(树叶黄了。);表祈使(别说话了。)

c)呢:表陈述(我不辛苦,你才辛苦呢。);表疑问(去呢还是不去?)d)吧:表疑问(天晴了吧?);表祈使(我们走吧。)e)吗:表疑问(你去过北京吗?)f)啊:表陈述(他不去呀。);表祈使(来呀。);表疑问(谁呀?);表感叹(是他啊!)

5.定语标记“的”

a)音节上:单音节adj做定一般不加(红花,绿叶)。

单音节n做定一定加(人的性格,花的颜色)。双音节的adj但中心语是单音节的常加(黄河的水)。用不用都可以时,讲究音节的调整,看读起来顺不顺口。b)意义上:表领属,谁的,可加可不加(小明的书包,他姐姐)

(定语是代词而中心语是和它有关的人或集体时,可不加)表性质,什么,不加(世界地图,汉语词典)描写说明,怎么样的,加(明亮的双眼)

6.多层定语

谁的,什么时地,多少,怎样的(动词性短语或主谓短语),什么样的,什么

7.补语和宾语的顺序

a)动+补+宾+(补):打破砂锅。拿出书来。b)动+宾+补+(宾):去昆明两次。给他三次钱。

8.补语(9个)

a)结果补语:表动作结果,吃完。无否定,无标记得 b)情态补语:表状态,讲的眉飞色舞。无否定,有标记得 c)趋向补语:表趋向,拿出来。无否定,无标记得 d)数量补语:表动作次数,看一次,无否定,无标记 表动作时量,看了一星期,无否定,无标记

e)时地补语:表时间(生于1992年),表地点(来到广州),无否定,无标记 f)可能补语:表动作的可能性,吃得,吃不得

g)可能趋向补语:表可能和趋向,看得出来,看不出来 h)可能结果补语:表能否得到结果,吃得完,吃不完 i)程度补语:表程度,好极了,好得很。无否定

9.主谓句

a)名词主谓句:名词性词语充当谓语,用来判断或说明事物的种类、数量、时间、性质、特点、用途等。只有在满足以下条件时才可以:肯定句、短句、口语句式、限于说明时间、天气、籍贯、年龄、容貌、数量等口语短句。主语+名词今天星期六。明天晴天。小明20岁。

b)动词谓语句:动词性词语充当谓语,用来叙述人或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等

主语+动词、是、有、没有等+宾语我姓王。我是中国人。

c)形容词谓语句:形容词性词语充当谓语,用来描写人或物的形状、性质、特征等

主语+(副词)+形容词她很漂亮。他的脸通红通红的。

10.比较句

A比B+形容词——今天比昨天冷。A没有B+形容词——今天没有昨天冷。11.特殊句式:都是动词谓语句

a)把字句:处置式——(A)+把+B+动词+补语等成分 i.动词后常有别的成分,动词一般不单独出现,后要有宾语、补语、动态助词、动词重叠式等。(把书放在桌上。把茶喝了。把情况谈谈。)ii.把的宾语一般上是有定的,是已知的人或事物,前常有这,那等修饰语(把那本书带上。),若无定,则常指一般的道理(把一天当作两天用。)iii.iv.谓语动词一般都有处置性,即动词对受事有积极的影响 能愿动词、否定词等要加在把字前(怎么能把杯子给打了呢?)

b)被字句:被动,一般是否定的 i.ii.iii.动词一般是处置性的,后多有补语或别的成分。(杯子被他打破了)。主语所表示的受事必须是有定的。(那封信被烧了。)

能愿动词与表示否定、时间等的副词只能放在被前。(杯子不是被他打破的。)

c)连谓句:连谓短语充当谓语或独立成句的句子,多是动词或动词短语连用。

主语+动词短语1+动词短语2——他上街买菜。我坐地铁上班。d)兼语句

使令式:请、使、让、叫、命令、鼓励等,老师鼓励学生学好汉语。爱恨式:称赞、表扬、爱、恨、喜欢等,她妈妈夸她是个好孩子。选定式:选聘、称、说等意义,大家选他当代表。有字式:他有个妹妹很能干。

e)双宾句:主语+动词+宾语1+宾语2(我借他十块钱。)f)存现句:表示何时存在、出现、消失了何人或何物。处所+存现动词+人或物。分为存在句(他的脸上透出一丝笑意)和隐现句。

用画图的方式或教室的实物——墙上挂着一幅画。桌子上放着一本书。

12.疑问句

a)是非问:陈述句+疑问语调,可用吗,回答用是、不是、没有或点头摇头。

他去吗?他去吧?他去?

b)特指问:用疑问代词表示,回答就疑问代词部分作答。

谁去?谁去呢?

c)选择问:用有选择关系的复句表示,回答选择其中一项或另外选择。

他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 d)正反问:V不?或V不V?或说一个陈述句,后加是不是,好不好一类(他当过老师,是不是?)。回答选择一个或另外。他去不去呢?

13.复句的关联词语(10种)

a)并列复句:既A又B,又A又B,有时A有时B,一方面A一方面B,一会儿A一会儿B,一边A一边B,不是A而是B,并非A而是B,是A不是B,也,又,同样,另外,而,而是

b)顺承复句:首先A然后B,刚A就B,一A就B,便,就,又,再,于是,然后,后来,接着,跟着,继而,终于

c)解说复句:即,也就是说

d)选择复句:或A或B,是A还是B,不是A就是B,要么A要么B,要不A要不B,与其A不如B,宁可A也不B,或者,还不如,倒不如,或者,还是

e)递进复句:不但A而且B,不但A反而B,尚且A何况B,别说A连B都,而且,并且,更,还,甚至于,尚且,何况,反而 f)条件复句:只要A就B,只有A才B,无论A都B,就,要不然,才

g)假设复句:如果A那么B,即使A也B,再A也B,那么 h)因果复句:因为A所以B,之所以A是因为B,既然A那么B,由于,是因为,致使,从而

i)j)目的复句:以便,为的是,以免,免得,省得,以防 转折复句:虽然A但是B,只是,可是,不过,然而

14.“了”

a)V+了+O,表示完成——下了一场雨。买了一本书。

V+O+了,表示变化——下雨了。他会说中文了。

b)V+了O+了,第一个表示完成,第二个表示变化,总体传达一种新情况,暗示了说话者的进一步含义。我得了第一名了。他跑了三圈了。

c)句末的“了”——表示变化;表示肯定的语气(我小时候就认识他了。);

表示感叹的语气(这里的东西太贵了!)

d)V+了+时间/数量+(N),表示过去的某个过程从开始到结束——坐了一小时

V+了+时间/数量+(N)+了,表示某个过程中从开始到现在——坐了一小时了 15.教学流派:

语法翻译法(用母语解释);

直接法(用客观事物与目的语构成联系);

情景法(用有意义的情景进行目的语基本结构操练); 阅读法(培养阅读技能);

自觉对比法(将目的语和母语的翻译和结构对比); 听说法(反复的句型结构操练培养听说能力); 视听法(在一定情境中将视觉和听觉相结合);

自觉实践法(在掌握了一定的语言知识上,通过大量言语实践活动达到自觉运用目的语); 认知法(现代语法翻译法); 团体语言学习法(小组集体讨论);

默教法(老师尽量少说话,让学生多参与言语活动,学生也有一定的沉默时间); 全身反应法(通过身体动作传授第二语言); 暗示法(老师有权威,学生们当作小孩); 自然法(自然习得,自我纠正)交际法(话题螺旋式);

下载《发展汉语》语法点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发展汉语》语法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汉语功能语法研究

    说文解字注 古文字学导论 不对称与标记论 古代汉语语法变换研究 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 汉语认知功能语法 系统功能语法导论 汉语语法化的动因和机制 汉语语法化的历程 上古语......

    语法点小结五篇范文

    动词的六种时态 一般现在时 (1)一般现在时的构成:主语是I,we,you,they和复数名词时,作谓语的行为动词用原形。主语是 he,she,it和单数名词时,作谓语的动词应用第三人称 单数形式。 (......

    汉语语法课教学大纲(5篇)

    ××大学中国语言学院 汉语语法课程 课程标准 汉语语法课题小组 汉语语法课程标准 目 录 1、课程的性质 2、课程教学目的 3、课程教学内容 4、课程教学环节 5、本课程的其他......

    汉语口语语法 读书报告

    《汉语口语语法》 读书报告 赵元任(1892-1982),号宣重,又号重远(后均弃置不用),祖籍江苏常州,举世公认的语言学大师,被誉为“汉语语言学之父”。他不仅在语言学和汉语研究方面贡献卓......

    汉语方言词汇语法调查表

    汉语方言词汇语法调查表 安逸(蛮安逸) 把本书我 掰(掰别个) 白晶哒 白天 (日里) 傍晚(煞黑) 抱鸡母(抱窝鸡) 背不住 背不住(受不了) 鼻涕 ( 鼻挺、鼻连) 秕谷(瘪谷) 蝙蝠(檐老鼠) 标致 鳖(脚鱼)......

    汉语基础语法课教学大纲

    汉语基础语法课 共10节 第一节存在的表达(30分钟) 教学内容:方位词的含义,汉语中常见的 方位词,方位词的用法 汉语中三种表达的存在句式(“有”字句,“在”字句,“是”字句) “有”......

    新概念一册语法点总结

    新概念一共144课,其中单课为课文,双课为语法和练习。整本书是以单数课为正课,并附带有插图而双数课则是针对单数课所讲的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从此出展现出整个新概念一教材......

    日语小语法点总结

    1.格助词へ 这个へ平时发he音,但是在用作格助词的时候,读e,表示离开一个地方,向另外一个地方移动这个状态。 e.g: わたしは学校(がっこう)へ行きます。 我去学校。(表示我向学校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