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集
八年级上册 语文 教 案
[第一单元]
1.新闻两则
教学目标:
1、把握课文中的人物、事件,认识中国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并从中获得有益启示。
2、了解新闻特点,复习记叙文六要素知识。
3、综合运用默读的方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重点:
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题,从遣词造句上体会准确精练的语言。
课前准备:
1、预习生字词,查阅有关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的资料。
2、学生每人准备一份当天的报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让学生拿出当天的报纸浏览新闻版,简要介绍几则新闻,由新闻的标题导入)二.整体感知
A教师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
B教师检查预习字词情况,布置思考题:
a快速默读课文,用简明的语言说说新闻报道了什么内容。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报道了解放战争中渡江战役的胜利战况。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空前的奇观,千里江面上万船齐发,人民解放军冒着炮火奋勇挺进,冲破敌阵,横渡长江。毛泽东亲自撰写了这则新闻,给全军战士和全国人民以极大的鼓舞,今天读来依然令人回肠荡气。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由南阳的解放说到一年多来中原地区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反映蒋军必败、我军必胜的大好形势,鼓舞了解放区军民乘胜前进的斗志。
(学习这两则新闻不仅要抓住战争的主题,也要抓住新闻的特点)b再读课文,理清记叙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指出记叙的六要素也是新闻的要素)c精读课文(可分读、齐读),具体说说新闻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报道渡江情况的?按什么顺序报道,为什么? C学生读课文后,分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参与。
(三个思考题分别针对新闻结构的三部分:标题、导语、主体)三.教师导学
(讨论了以上三个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要想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就要看标题。要比较详细地了解新闻的内容,就要看导语。要更为细致地了解新闻的内容,就要看主体。
新闻的要素也是记叙的要素,只要把记叙的六个要素变成六个问题,阅读的时候注意这六点,养成留意要素的习惯,再读其他叙事性作品也就容易把握内容了。四.合作探究 教师布置思考题:阅读这则新闻后,你以为新闻具有怎样的特点?(教师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学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参与。
讨论后明确:
新闻的作用,报道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
新闻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
新闻的写法,主要是叙述,有时兼有议论、描写。
新闻的特点,观点鲜明、内容真实、报道及时、语言简明准确。五.拓展延伸
教师导学:要求学生快速默读第二则新闻《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了解新闻内容。再让学生运用前面所学的新闻知识学习第二则新闻,并提出思考题。
默读第二则新闻,理清记叙的六要素。
运用所学的新闻知识具体分析第二则新闻,并说说两则新闻在写法上有哪些不同之处?品味两则新闻语言的特点,完成课后练习三。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学生全班交流,只要言之有理,教师就给予鼓励。
六.教师小结
《新闻两则》所报道的渡江战役和南阳解放,都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阶段具有关键意义的胜利。学习这两则新闻,使我们了解了历史,看到正义战争的威力,认识到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两则新闻气势磅礴,语言准确简明,感情色彩鲜明。给我们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希望同学们把今天所学习的知识运用到今后的生活中去,用心体
验、感受、思考周围的世界,开阔视野,提高认识水平。七.作业
1.就现代战争的话题谈谈你的认识,并整理在练习本上。
2.运用所学有关新闻的知识,写一则校园新闻,注意新闻的结构和要素的完整性。
补充: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949年4月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这首词最早发表在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六三年十二月版《毛主席诗词》。【注释】
钟山风雨起苍黄:钟山南京中山门外紫金山,在南京市的东面。苍黄,同仓皇。本句是说南京突然遭到了革命暴风雨的袭击。苍黄兼有变色的意思。这是修辞上 的所谓“双关”。
虎踞(jù巨)龙盘:形容地势优异。《三国志》诸葛亮与孙权论金陵说,“钟阜龙蟠,石城虎踞。”。诸葛亮看到吴国都城建业(今南京市南)的地势曾说:“钟山龙盘,石头虎踞,此帝王之宅。”(见《太平御览》引《吴录》)石头即石头山,在今南京市西。
慨(kǎi凯)而慷:感慨而激昂。曹操《短歌行》:“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宜将剩勇追穷寇:剩勇,余勇。穷寇,走投无路的敌人。《后汉书·皇甫嵩传》:“兵法(指《司马兵法》),穷寇勿追。”这里改变了这种说法,号召将革命进行到底,把敌人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掉,不要留下后患。《孙子兵法·军争篇》有“围师必阙(网开一面之意),穷寇勿迫”。
不可沽名学霸王:沽名,故意做作或用某种手段猎取名誉。秦朝末年,项羽(曾自封西楚霸王)和刘邦(后来的汉高祖)同时起兵反秦。刘邦先据秦都咸阳拒项羽。项羽歼灭了秦兵主力,拥四十万大军入咸阳。鸿门宴上,他听了项伯的话,“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没有杀刘邦。后来刘邦项羽血战连年,终于约定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双方士兵为和平连呼万岁。项羽守约退兵,刘邦却立即背信弃义地围攻项羽于垓下,他的部下更把楚霸王分尸为五。事迹见《史记·项羽本纪》。这里是说应从项羽的失败得到教训,不可为了“和平”的虚名,给敌人以卷土重来的机会。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上句借用唐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中诗句,原诗说的是汉武帝时制作的极贵重的宝物金铜仙人像,在三国时被魏明帝由长安迁往洛阳的传说。原句的意思是,对于这样的人间恨事,天若有情,也要因悲伤而衰老。这里是说,天若有情,见到国民党反动统治的黑暗残酷,也要因痛苦而变衰老;身受反动派压迫的人民,自然要彻底推翻反动统治,完成翻天覆地的革命事业。人间正道,社会发展的正常规律。沧桑,沧海(大海)变为桑田,这里比喻革命性的发展变化。古代神话:女仙麻姑对另一仙人王方平说,他们相见以来,东海已经三次变为桑田(葛洪《神仙传·麻姑》)。【题解】
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日,国民党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当夜,解放军在东起江苏江阴,西迄江西湖口的千里长江上,分三路强行渡江。二十三日晚,东路陈毅的第三野战军占领南京。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日,国民党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当夜,解放军在东起江苏江阴,西迄江西湖口的千里长江上,分三路强行渡江。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一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发出《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号令全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中国。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即在西起江西湖口、东至江苏江阴的一千余里的战线上强渡长江,二十三日晚,东路陈毅的第三野战军占领国民党反动政府的“首都”南京。
2.芦花荡
教学目标:
1、感知老头子的英雄性格;
2、体味这个英雄故事传奇色彩;
3、领悟文中景物描写的妙处。
课前准备:
1、通读课文,课前查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
2、思考课后练习,写出发言提纲。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由暑期电视剧《小兵张嘎》讲起,引入新课。
二.作者及白洋淀简介: 孙犁,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河北安平县人。1913年4月6日生。(其他情况见教师用书P15-16页适当介绍)
三.指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感悟老头子的英雄性格:强烈的爱国抗日热情,老当益壮的气概;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智勇双全的英雄行为;过于自信自尊。(引导学生找出相关词语进行赏析,也可参见教师用书P11页)
感悟中国人民是英雄的不可征服的人民。(略)
四.引导学生探究以下几个关键问题:(学生先讨论,教师根据情况点拨与指导)
A课文中哪些内容表现了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的性格?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的性格在课文中贯穿始终。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说:“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这句话充分表现他“过于自信和自尊”。“过于自信和自尊”这句话点出了老英雄性格的核心。这句话既有非常自信自尊的意思,又有自信过分、自尊过分的意思。全文情节,老英雄的全部功过,都是由这一点生发出来的。
五.人物描写艺术探究:这篇小说怎样渲染老英雄的传奇色彩?
作者用强烈的反差来渲染老英雄的传奇色彩。一方面写条件,敌人的监视封锁非常严密,老英雄年近六十,身体非常干瘦,而且不带一枝枪。另一方面,写老英雄的精神与业绩。精神,是那么悠闲自得,异常自信;业绩,是使敌人的封锁全然落空,保证了苇塘里的队伍得到充足的给养。两个方面巨大的反差,使老英雄显得非常了不起,富有传奇色彩。
课文着重写一场“英雄的行为”,更有点传奇色彩。作者主要用两个方法加以渲染。
先是用女孩的怀疑来反衬。这里有一段对话描写,老头子说“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后来又说“等到天明,你们看吧”,他是胸有成竹的,女孩却一再表示怀疑,先是没有答话,以为老头子不过发发狠,说说罢了,再用小女孩的话表怀疑:“你这么大年纪了,还能打仗?”写怀疑有衬托作用,显出了老头子英雄行为之奇。
再是在叙述过程中只写其然,不写其所以然,让读者回味其所以然,使传奇色彩显得更为浓郁。
六.把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抄出来,仔细品味,细心揣摩,在仿写几句家乡的景物。
七.作业:
1.作业本第一课练习题。
2.摘抄本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仔细体味。
3.蜡烛(自读课文)
教学目标:
1、感受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
2、体会本文真挚感人的语言。
3、透过行为领悟人性的本质。
4、让学生体会追求和平的人民的深厚的感情。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记得上学期的目标上有一篇课外阅读:讲的是一队德国兵到一个被占领地的一个农家去,那农家的妻子正是个地下党。„„谁能把这个故事讲下去? 同样的蜡烛,在不同的情况下,起着不同的作用,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这一课中的蜡烛将起着怎样的作用?
二、整体感知。
1、作者简介及背景。
2、学习了这么多篇课文,我们已有了这样的常识,一看就能知道这篇文章是赞美什么或讲述什么的,那么这篇课文呢?
主旨: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赞美反法西斯同盟国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3、我们今天,不是讨论人物、事件的感人上,而是他感人的程度如何。
1)环境危险,炮火连天——想到老妇人不顾生死。
2)年老体弱,掩埋烈士很吃力——想到老妇人力量的源泉。3)保护遗体——想到老妇人对烈士的感情。4)烛光闪烁——想到老妇人奉献的精神。
4、那么,这里的烛光,又有什么特殊的象征意义? 1)红军烈士生命之光。
2)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3)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5、好了,下面你又可以难一难我了!1)最后两句话是什么意思?
结尾两句话讴歌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这种感情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2)有同学很聪明,就拿课后题问我。所以,顺便给他们处理课后练习了。3)课后练习二。4)课后练习三。
6、那么谁来总结一下老妇人的形象?
1)老妇人饱受德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她对侵略者满怀深仇大恨,他渴望解放,渴望和平,他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
2)年轻的红军战士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国土上,他无比沉痛,她向烈士奉献自己的爱戴和敬意。
3)他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变得无所畏惧,她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境界,她不怕艰难,安葬烈士。
4)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她为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心爱的宝物,把结婚的喜烛点在烈士的坟头,并彻夜守在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表现出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三.作业:
1.这是一篇战地通讯,但是其中主要是记叙的成分,你能找出其中的六要素吗? 2.你还能举出像老妇人这样的例子吗?
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自读课文)
教学目标:
1、学习文中优美的环境描写,体会本文各具特色的语言。
2、了解战争给人民或国家所带来的创伤。
3、辨别本文中赞美的语言和反讽语言的细微差别。
4、教育学生要有广阔的胸怀和伟大的人格。要站在人类的角度考虑问题。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课之前,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从前,有两个强盗,为了共同的利益,进入了一个富贵的书香门地的家中去抢劫。由于他们事先勾结了那个大户人家中的仆人,所以一夜之间,将能带走的东西洗劫一空。不能带走的全被毁坏了。顷刻间,昔日富丽堂皇的景象在瞬间化为一片乌有。映入眼中的只是一片断瓦残垣。这个家庭的许多文物都流落在外。几百口人都被杀了,可是唯有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存活了下来。他长大后,被告知了家中当年的惨况。于是,他发愤图强,终于有一天,他打败了那两个强盗。夺回了本该属于他们家应有的尊严与地位。我们现在只知道,那两个强盗一个叫英吉利,一个叫法兰西。请问:亲爱的你能猜出来,那个婴儿是谁?那几个可恶的仆人又代表了什么?那个受难的家庭又是什么?
二、整体感知。
1、大家知道答案的请举手。
2、有谁能给大家讲一下英法联军的情况呀?
有许多学生因为在历史课上讲过,所以这是一方他们自主发挥的空间。许多学生讲得比我知道的都精彩。
3、请大家先朗读课文,看看作者在写法上有没有不和谐的地方?
语句上的鲜明对比。
1)赞美圆明园的语句。2)讽刺劫掠者的语句。
4、雨果具体是怎样赞美圆明园的?
1)是东方幻想艺术中的最高成就。
2)几乎集中了超人的民族的想象力所能产生的一切成就。3)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
5、那么就写法上有何特点?
概括——具体——概括。
6、那么雨果对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持什么态度?(谴责态度。)用了怎样的语言?(反语)有什么作用?
布特勒上尉恬不知耻的认为,这次远征是体面的,出色的,光荣的,他们期待的是雨果对英法的这个胜利给予盛大的赞誉;雨果在愤激之下,用反语来形容强盗的心理。像“漂亮”、“丰功伟绩”、“收获巨大”、“文明”、“野蛮”等等反语正是强盗的口吻,有辛辣的讽刺意味。
7、那麽他不帮着自己家的人,他是站在谁的立场上的?
人类的立场。
8、如果说,你们家有个人犯了罪,你的第一态度是什么?是的,你肯定不会主动站出来去指证他。但是雨果却能,因为他有着我们所没有的什么品质?
清醒的头脑,正直的良知,公正的立场。
“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
我们要学习雨果的博大的胸怀与高尚的品格。三.作业: 给雨果写一封信,谈谈你对这件事的感想。
5.亲爱的爸爸妈妈(自读课文)
教学目标:
1、领会文章的主题。
2、体会议论和描写的作用,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
3、热爱和平,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课前准备:
1、熟读课文,疏通字词。
2、查找有关纳粹暴行的资料。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题《亲爱的爸爸妈妈》所包含的动人感情。二.整体感知
A、默读课文,概括课文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B、文章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三.合作探究
阅读课文,找出最令你感动的语句,并说说你的理解。
四.研读赏析
课文中有不少意味深长的描写和议论,说说它们的含义和作用:、凄风。苦雨。天昏。地暗。B、“他们杀孩子、老师、工人、工匠、小店老板、鞋匠„„全是纯朴勤劳的普通市民。” C、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五.作业:
拓展延伸阅读课文第三部分,回答问题:
A、对于当年法西斯犯下的滔天罪行,西德作家和日本作家的态度和表现有何不同? B、你对这两位作家的行为是如何评价的?请以“历史告诉我们”为题作文,说说你学完本文后的感想。
综合性学习《世界何时铸剑为犁》
[教学目标]
1、开阔文化视野,积累有关战争的历史知识和文学知识;
2、培养学生搜集处理资料信息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提高对战争的认识,培养热爱和平的情感和社会责任感。[教学重点]
1、学会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2、通过活动,提高对战争的认识。[课前准备]
1、推荐学生观看战争影片《南京大屠杀》、《最长的一天》、《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2、向学生介绍几本关于战争的书籍,提供有关网址。[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确定选题
本次活动共分为四个专题:
“硝烟弥漫的岁月”(中国近现代战争)
“动荡不安的地区冲突”(伊拉克地区热点问题)
“文学与战争”
“寻找家乡的战争印迹”
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任选其中一项作为自己的研究专题。同一专题的同学组成一个活动小组,以3—5人为宜,自主选出自己的组长。在组长的带领组织下,制定本小组的活动方案。
(活动方案要切实可行,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
二、明确活动的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由教师、学生一起制定)
三、搜集、整理资料
组长起到组织与协调的作用,各小组认真展开活动。
活动中,每个人既要展开独立的研究,又要与本组其他组员及时交流,互相合作,共同探究,形成本小组的研究成果(活动时间大致为两周)。
活动中,学生要将搜集到的资料及活动过程记录及时存档,以备老师、同学评价时使用。
四、小组活动
搜集资料的活动大多放在课外进行。
第二课时
一、明确要求
各小组选出参赛选手,展示本组的活动成果。
成果鼓励丰富多彩,可以讲故事、编剧本,也可以展示搜集的资料、图片,还可以制作课件或编辑手抄报等等,只要有利于展示自己的成果即可。
选出一名主持人、三名评委(也可聘请历史老师做评委),进行知识、能力竞赛。
二、竞赛活动
(一)讲述故事
如:董存瑞舍身炸碉堡;
黄继光堵枪眼;
刘胡兰宁死不屈;
狼牙山五壮士,面对敌人,毫不畏惧,英勇献身;
新四军北撤澉浦之战;
老英雄呼延灼勇敌金兵。
(二)知识抢答
每小组派一名参赛选手,分轮进行。
(各小题,均由主持人事先从其他学生上交的材料中选择准备)第一轮:必答题:
参赛选手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作答,答对1题得lO分,超时或答错均不得分。
第二轮:抢答题
当主持人读完题宣布“开始”时,第一位举手的优先答题。第一位选手答不正确或答不完整,其他两位选手可进行补充,答对得10分,超时或答错不得分,题目作为观众题。
第三轮:风险题
设置10分、20分、30分等分值不同的题目,让选手选题回答,若答对即得相应的分数,若答错则扣掉相应的分数。
如:a、根据英雄人物,说出作品的名称及作者; b、出示一首军歌,说出歌曲的词曲作者及时代背景; c、给出一段历史资料,说明是哪一次战役;
d、给出影视片名,说出本次战役的名称及交战双方。
(三)文化展示
1、背诵诗词
每背出一首10分,越多越好。
如:《从军行》(王昌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七律·长征》《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毛泽东)、《假使我们不去打仗》(田间)
2、说出成语
每说出一个3分,越多越好。
如: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草木皆兵、马革裹尸、乌合之众、四面楚歌、揭竿而起、打草惊蛇、用兵如神、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胜败乃兵家常事
(四)口语交际
谈对战争的认识及感想。
1、五十年后,如果再发生战争,将会出现怎样的情景?出现哪些新式武器?
2、你认为将来的世界是否会有永久的和平?怎样才能实现真正的和平?
三、学生评价
活动过程中,评委对选手回答的问题可进行简要评析。
活动结束时,评选出竞赛各奖项(如“优胜奖”“风尚奖”“口才奖”等)。
四、活动小结
本次活动,大家搜集了许多关于战争的历史、文学知识,对战争有了更深理解,提高了对战争的认识,培养了热爱和平的情感和社会责任感。活动中,各小组互相合作,共同探究,团队精神得到增强。
[第二单元]
6.阿长与《山海经》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安排材料,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2.了解课文的记叙线索。3.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中心,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中心,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了解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安排材料,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了解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安排材料,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鲁迅的童年生活中,长妈妈是个很有影响的人物。她讲的美女蛇的故事神秘莫测,给百草园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那么,长妈妈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鲁迅先生的散文《阿长与<山海经>》。
二、作者简介(谁来为大家介绍一下鲁迅)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
三、识记字词(先由学生认读,然后一一指正,最后出示答案)
hài
lǔ
sǒng
huáng
chuāng
mù
pīlì
jiã
dàn 骇
掳
悚
惶急
疮疤
渴慕
霹雳
诘问
惧惮
四、研读课文
1.本文篇幅较长,内容较多,但都围绕着中心人物——阿长来写的。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阿长是不是她的真名?(女同学齐读第一、第二段)
不是。她只是一个连真正姓名都很少有人知道的下层劳动者,即我的保姆。(板书:地位低下,不被人重视)
2.阿长是我的保姆,对她有了基本的认识之后,作者又写了阿长的哪些令“我”讨厌的生活习惯?由此可看出长妈妈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写了阿长切切察察的毛病、摆成“大”字的睡相。表现了长妈妈饶舌多事,不拘小节性格。
3.长妈妈懂得哪些“我”所不耐烦的规矩?从对这些规矩的描写中可以看出长妈妈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1)元旦除夕吃福橘,说是吃了它,一年到头,顺顺溜溜……(2)说人死了必须说“老掉了”;死了人,生了孩子的屋子里,不应该走进去;饭粒落在地上,必须拣起来,最好是吃下去;晒裤子用的竹竿底下,是万不可钻过去的……。
在这些烦琐的规矩中,详细写了“元旦辟头的磨难”。对我来说,除夕最快乐的事情是用压岁钱买回自己喜欢的东西。而长妈妈却让我道恭喜、吃福橘。对我来说,这的确是一种“磨难”;但对阿长来说,这是保证孩子平安的一种最好方式。这恰恰表现了阿长的真诚和善良。4.我为什么对长妈妈产生了“特别的敬意”?
长妈妈讲的“长毛”的故事,出乎我的意料,更让我感到长妈妈的伟大神力,从此对她就有了“特别的敬意”。
需要我们注意的是,“长毛”的故事在令人捧腹的同时,又使我们看到了长妈妈的无知和淳朴。
5.然而,最让“我”对她产生敬意的是什么呢?
为“我”买回渴慕已久的《山海经》。这也是我们本文的写作重点。
6.听课文录音。回答问题。
A.当阿长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怎样想的?表现了“我”什么心理? 明确: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我对从她那里得到《山海经》不抱任何希望,只是说说而已。
B.阿长把《山海经》买回时,“我”有什么反应?体现了怎样的心情?
“我似乎遇到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 震惊、感动的同时进而对长妈妈产生了新的敬意。
买《山海经》一事写出了长妈妈热爱、关心孩子的美好品质。
7.齐读文章最后两段
文章以“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结束,表达了作者对阿长的深切怀念之情。它凝聚着鲁迅对长妈妈的全部情思,寄托着鲁迅对善良人的衷心祝愿。这时的长妈妈,不再粗俗,不再可笑,激荡在我们心中的只有深深的怀念,这就是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
小结:下面我们再来回顾一下今天所讲的内容。文章围绕阿长写了那些事情?表现了阿长怎样的性格?“我”的感情变化如何?
事
人物性格
我的感情变化
写作手法
切切察察的毛病
饶舌多事
不大佩服
欲扬先抑
摆成“大”字的睡相
粗俗、不拘小节
令人厌烦的规矩
善良真诚
不耐烦
讲“长毛”的故事
无知、淳朴
特别的敬意
为“我”买《山海经》
热爱、关心孩子
新的敬意
在鲁迅先生的眼里,长妈妈和《山海经》是密不可分的。可以这样讲,没有长妈妈就没 有渴慕已久的《山海经》。所以,这四本书就成了“我最为心爱的宝书”,以至得到《山海经》后,连“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
A. 隐鼠一事,文中出现了好几次,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下发材料)
B. 教师读《狗·猫·鼠》的片断。
C. 《狗·猫·鼠》也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著名的 散文集,收入的十篇文章,大都是回忆童年、少年生活的。写这些文章时,鲁迅已40多岁了,所以取名为《朝花夕拾》,含义是:早晨的花晚上拾取。希望同学们能抽出时间去读一读。
五、作业:
课外阅读《朝花夕拾》,把你喜欢的文章讲给大家听。
7.背影
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词“藉、簌、逛、踌躇、橘、蹒跚”等。
2·感受文章所表达的父子情。
3·学习本文平实的语言和传神的细节描写。
教学重难点:
理解文章具体描写父亲“背影”的细节,体味作者为之感动落泪的原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文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起欣赏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散文名篇(背影)。大家课前或者以前都曾经阅读过这一名篇,对之一定都会有或多或少的感受,比如感情上的被打动,思想上的被影响,写法上的受教益。今天我们进一步地研究探讨,当会有更多更深的不同层面的收获。
二、作者介绍: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祖籍浙江绍兴,主要作品有《朱自清散文集》。我们熟知的作品有《匆匆》、《春》、《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三、老师范读或录音范读,或者请一同学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课文中令你最为感动的是什么? 一般情况下,学生的回答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文中“父亲”对儿子的无私。
②文中儿子对父亲的理解。
四、请同学们找找课文中写到“我”的几次流泪?(四次)
进一步思考:课文中对于“我”面对父亲的“背影”,“泪很快地流下来”写得很详细,那么,“我”流泪是因为什么原因呢?
一般来说,可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①对父亲的感激:父亲不顾年事已高、行动不便,为“我”穿铁道、爬月台买橘子;
②对父亲的理解:父亲不放心茶房,亲往为“我”送行,干叮咛万嘱咐,不厌其烦,表现出中老年人的“迂”,这都是对儿子的怜爱之情,不是他人所能比的;
③对父亲艰难生活的同情:买橘子时的瞒跚艰难,一下子引发“我”的联想,家庭生活的重压何时才能解除,父亲的这种艰难还得延续支撑;
④对父亲未来生活的忧虑:父亲渐显老态,但还得继续生存挣扎以维持自己及其家人的生计,今后他又怎样生活,从身体到心理的逐渐变化,做儿子的又能帮助多少呢?
⑤对自己误解乃至责怪父亲的深深忏悔:对父亲特殊时刻所表现出的照顾关心,不仅不领情,反而有所埋怨和嫌弃,但当为自己艰难买橘的过程特别是“背影”映现,自己终于内疚、愧悔,无声的谴责,借助有形的“泪水”表现了出来。
(以上答案视学生具体情况解答)
五、简单小结课文,再读课文,感受文中的父子情深。
第二课时
一、继续第一课时中的有关问题进行讨论,并加以小结。
二、引导学生继续探讨课文内容:
文章除描写了自己见父亲买橘的“背影”而落泪的情景外,还描述了自己另外两次“落泪”的情形。这两次落泪尤其是最后一次是由于什么原因?表现出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加以总结。
第一次流泪是在交代家境衰败的情况下,见着父亲,面对家破人亡的景象,“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这次掉泪表现出触境伤情的悲哀。这一次掉泪,引出父亲的在文中为数不多的重要话语:“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略。”
父亲的这几句话表达了丰富的感情。这里有父亲对儿子的体贴和劝慰,也流露了父亲在逆境中的淡淡的哀愁,同时,也可以看出父亲内心深处不甘受命运摆布、不怨天尤人的自我宽解、自求振作的复杂心情。
后一次的流泪是在读到父亲来信中的那种感伤之词时,出现了“晶莹的泪光”。这是在离开父亲两年多的“现在”。两年前车站离别时的情景还如在目前,“背影”的触动和震撼使自己在生活工作之外,更多了对日渐苍老的父亲的挂念,这种挂念且与日俱增;而忽然之间读及父亲的来信,父亲言语平淡中流露出的无奈和凄惶,让作者从无形联想及当年车站月台上“背影”的有形,于是,思绪万端,无以为报、无力回天、无可奈何等情感涌上心头,所以流泪也就无法避免了。
三、简单小结:这样说来,通过父亲的“背影”来勾连情节,贯穿本文始终的情感可以分析为两个方面:
(1)父亲对儿子的万般体贴关爱;
(2)儿子对父亲的真切理解和真诚感激。
那么,对于这样的文章,我们能不能这样进行概括?(真情真感真文)
三、我们所读的这篇文章曾经使很多人读之落下感动的泪水,并且在第一阶段读之都会有不 同的感受。在此,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个原因,这样真切感人、催人泪下的情感到底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提出以下问题:①这段描写有没有什么华美的语句?②有没有用什么特别的技巧、方法?③你觉得理解困难吗?④你觉得描写困难吗?⑤如果在你的生活中也出现这样的情形和过程,你能描写出来吗?
根据同学们的回答,教师进行总结这篇文章为什么能使人感动的原因。
①朴实无华的语言
②客观写实的白描
③细致入微的细节
④事情的真实
⑤观察的仔细
⑥情感的真挚
再读课文,体会本文在写法上的一些特点。
小结:学了这篇课文之后,我们知道:好文章并不一定需要华丽的语言,只要你平常善于观察,善于体会,就一定会写出好文章来。学了这篇课文后,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篇表现生活中的真情的作文。比如:父爱、母爱、友谊等等。
8.台阶(自读课文)
教学目标:
1.体会领悟父亲的情感与性格。
2.让学生从文章中联系实际感悟去中的真情。
3.教育学生去关心父母,仔细聆听他们内心的声音。重点难点:领悟父亲的情感与性格。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不知道大家发觉没有,这一单元其实都是写小人物、低微身份的人的经历、感受和事情。我这里恰巧有一篇关于卑微事物或人的论述,大家听一下。(朗读文章。见附录。)任何一种卑微的事物,其韧性都是最强的。无论人、事物。如同小草、如同蚂蚁,也如果卑微的你我他,还有“我”那平凡的父亲„„
二、整体感知。
1、每个人的家乡都有些独特的风俗,那麽,本文中一个独特的风俗或讲究是什麽?
多数同学都能侃侃而谈。有的说上浮山祭祖,有的说糖球会等等。
台阶高,就意味着,屋主人的地位高。
2、换句话讲,父亲为什麽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造新屋,当然是为了改善居住条件,每个建筑物都有它的人文性,所以说,父亲对台阶的要求,也就是对地位的要求。
这里补充一下关于马斯罗的理论:人的需要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联系本文,其实父亲也是对尊重的要求。这是其毕生的奋斗目标。
3、那么父亲是怎样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的?(或他都作了哪些准备工作?)
每天捡砖、瓦、鹅卵石等。往瓦罐里塞角票等。
4、但奇怪的是,造新屋的过程写的简略,可造台阶反而很详细,这是为什么?
详略是由中心而定的。题目是“台阶”,所以主体工程可以略写,造台阶要详写。
5、在父亲心理,新台阶的动工,就意味着“地位的提高”,我们平时遇到父母升职等事时,都是举家欢庆的。那么父亲是怎样庆贺的?
放了四颗大鞭炮。
6、但是,父亲在放鞭炮时,他的神情是很有意思的。找出来,看看他有什么特色?
71页。奋斗了大半辈子。高高的台阶就要砌起来,新屋就要完工,他心里的高兴是无法形容的。一辈子低眉顺眼、老实厚道,高兴起来也与众不同。一双手放在哪里都不是。
7、在父亲的努力下,新台阶终于砌好了,可父亲却感到怎样?为什么?
父亲感到不对劲。台阶底,意味着经济地位地下,父亲由此形成了自卑心理。这种自卑心理长期存在,难以一下子消除,所以台阶高了,反而处处感到不习惯,不对劲。
8、其实,我认为这篇课文是可以删除一部分的,大家认为是哪一部分?
老屋的三级青石板的描写。
9、你看都罗嗦了些什么?
1)来历——体壮如牛,(与后面,闪了腰作对比。)2)粗糙——经济条件差。
3)我跳上跳下——我年幼,新屋盖好,我“长成大人”,所用时间之长。4)脚板——终年辛劳;说明家庭的穷困。
10、你说这样写有必要吗?为什么?
当然。因为都与后面有着紧密的联系。并且都对后面的情节起对比或反衬的作用。
11、具体来理解两个句子:
1)“父亲坐在绿荫里,„„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表现父亲怎样的思想感情?为何不用心理描写?
一方面,专注的望着别人家高高的台阶,他羡慕、向往,他在谋划怎样加快准备,争取能早日造起高台阶的新屋,像人家一样气派,也叫人羡慕。
另一方面,第一人称,不允许写别人的心理活动,只能以形写神。2)父亲回来时,为什么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这种心态怎么理解?
父亲干了一辈子,劳动就是生命,在他的精神世界中,劳动是创造,劳动有收获,劳动体现了自己的价值,一旦不能干活,就失去一切,所以感觉若有所失。
12、简述一下了父亲造屋的前因后果。故事梗概述一下,父亲造屋的前因后果。(故事梗概)他为此付出的代价是什么?
新屋落成了,人也衰老了,身体也垮了。
13、那么这样做值吗? 学生谈自己的价值观。
14、怎样理解父亲这个人物形象。
父亲是一个非常要强的农民,他有志气,不甘人后,他要自立于受人尊重的行列,他有长远的生活目标,他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父亲是一个老实厚道的农民,他用诚实劳动兴家立业,不怕千辛万苦,同时,父亲身上有着中国传统农民所特有的谦卑,当新台阶造好后,他反而处处感到不对劲。不自在,并且不好意思坐上去。
15、谈谈你心目中的父亲。两相比较,你有怎样的感受。
9.老王
教学目标:
1.理解老王的“苦”与“善”;
2.学习本文把琐碎的材料组织成一个整体的写法; 3.理解本文语言风趣含蓄、简练风趣的特点。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在我们周围有一些人,他们生活艰难,不被人重视,却有金子一般的心,你是怎样对待他们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作家、文学翻译家杨绛的《老王》这篇文章,探究这个问题。
二.学生齐读课文后,找出生字词,师生一起解决。
三.引导学生整体感悟课文,领会作者与人物的思想感情,并让学生领悟到在与人交往中首先要付出爱:
在这篇课文中,老王是一个怎样的人?作者的善良表现在哪里?老王的善良又表现在哪里?对课文结尾的最后一句话,应该怎样理解?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小结归纳:
这篇课文写老王的几个生活片断。老王一辈子很苦。靠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活命。“文革”期间载客的三轮车被取缔,他的生计就更加窘迫,只能凑合着打发日子。他打了一辈子光棍,孤苦伶仃。他住在荒僻的小胡同里,小屋破破烂烂的,眼睛又不好,他的一生凄凉艰难。
但是老王心好,老实厚道,有良心,关心人。他需要钱,可是他做生意从不多收一分钱,而且非常讲感情,讲仁义,常愿意尽义务,或者少收钱。
作品写到“文化大革命”,那是荒唐的**的年代。学术权威被认作“反动学术权威”,被造反派打翻在地,踩在脚下。但是,任何邪风对老王都没有丝毫影响。他照样尊重作者夫妇俩。他认准他们是好人,知恩必报,临死也要去谢谢好心人。作者笔下的老王虽然穷苦卑微,但是精神上没有受到任何污染,他一本做人的道德良心,是极其纯朴的好人。作者的善良有许多表现:照顾老王的生意,坐他的车;老王再客气,也付给他应得的报酬,卜老王送来香油鸡蛋,不能让他白送,也给了钱。作者的善良还表现在关心老王生活,三轮改成平板三轮,生意不好做,作者关切地询问他是否能维持生活。作者的女儿也像她一样善良,知道老王有夜盲症,送给他大瓶鱼肝油。
老王的善良也有许多表现:“愿意给我们带送”冰块,车费减半;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拿了钱还不大放心,担心人家看病钱不够。老王的善良更表现在,受了人家的好处,总也不忘,总觉得欠了人情,去世前一天还硬撑着拿了香油、鸡蛋上门感谢。
结尾一句话,应该这样理解: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
者,关注他们的命运,让他们也过上好日子,帮助改善他们的处境。作者回想起来,对老
王的关爱还很不够,所以感到“愧怍”。
第二课时
一.引导学生讨论研究问题
1.为什么作者一家对老王那样的不幸者能那么关心、爱护?社会地位、生活条件比较优越的人往往瞧不起卑微者,要有什么精神才能像作者那样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
从文章看,最主要的是平等观念。在作者那里,人是生而平等的,各人境遇不同,甚至差别很大,不过是幸运与不幸造成的差别。所谓幸与不幸,包括天赋条件、成长条件、生理条件,幸运者只有关爱不幸者的责任,没有歧视不幸者的理由。有平等意识,才会平等对话,才会感觉人家上门来“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是很抱歉的。
再是人道主义精神。这种精神要求社会关心个人、同情个人,尊重个人对社会作出的贡献,尊重人格,维护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并促进全体劳动者的全面发展。作者一家对老王是怀有这种精神的。知道老王有夜盲症,就送了大瓶鱼肝油。他们总是照顾老王生意,坐他的车,让他挣点钱。老王收钱常常客气,他们总是照原价付。平板三轮不敢坐了,还是关心老王是否能维持生活。总之,对不幸者怀有一颗爱心,才能这么关心人,爱护人。
老王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身子僵直,样子非常怕人,作者心里只有同情和悲酸。老王死了好几年了,作者每每想起来还感觉有愧于这个不幸者,总觉得在他生前,对他关爱不够。所有这些,都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正是公民道德建设所提倡的。
2.这篇写人记事的散文,材料琐碎,但是经过作者的组织,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作者是怎样组织的?
引导学生先列提纲,再探究为什么这样安排。
指导与明确:作者是兼用逻辑顺序和时间顺序来编排的。开头四段先写老王的三点基本情况。这三点是按逻辑顺序安排的。一是职业,这是老王的谋生手段,二是生理缺陷,这是老王谋生的困难,三是居住条件,这是前两点的结果,收入少,当然生活苦。下面三段,按时间顺序,回忆老王的工作与为人,两个片断写他为人好,一个片断写“文革”时期,他的生计越来越艰难。最后一个片断,是老王离世前一天的事情,最能见出老王心地善良。
作者是以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的。坐老王的三轮,一路说说闲话,作者平易近人,老王也肯把身世相告。写老王眼疾,说到女儿给他大瓶鱼肝油,可见一家人对老王很照顾。老王对钱家也好,在服务费上双方总是非常客气。三轮改平板三轮,没法坐了,作者还是很关心老王,对老王有好处,所以老王总觉得欠了一笔人情,在生命最后的日子也要表示感谢。以彼此交往为线索,全文一脉相承,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3.比较下边每组两个句子,联系上下文,说说①在表达上的好处。
①他送伪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同。
②他送的冰比前一个三轮车工人送的大一倍,冰价相同。
①句“前任”一词简练之至,大词小用,又很风趣。
①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②我笑着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①句“强笑”一词,不但准确,而且含蓄,透露自己见到老王病成那个样子,还拿东西来谢“我们”,心里有说不出的悲酸和感动。
①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②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站立在门口。
①句说“镶嵌在门框里”,夸张的手法,强调了老王步履维艰,身体僵直的形态。
二.布置作业:(选作一题)
1.试以老王为第一人称,改写课文中老王给“我”送香油、鸡蛋这一部分。
引导学生深入领会人物思想感情。以老王为第一人称,就要描写老王的心理活动,要在领会思想感情的基础上充分展开想像。2.在你的周围有像老王这样的人吗?他有什么样的特点? 在周记本里记下来。
教学目标:
1、学习体会作者思想中的平等观念和人道主义精神。
2、学习文章组织材料的办法。(利用片段来刻画一个人物。)
3、学习分析人物命运的根源,尤其是社会根源。
教学重点:教学目标1、2 教学难点:教学目标3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想:
这篇文章所反映的时代背景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年代,对于出生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初中生无疑是比较不好理解的,教师在讲授时应该适当的交代时代背景。但没有必要过度渲染。学习这篇文章时,着重是要学生领会其中的人道主义精神,并把握文章的结构模式,为今后学习类似的文章(如《孔乙己》)或者写作做一准备。在教学时,可以重点让学生搞清楚几个点:((1)老王的悲惨身世及处境。(2)我们与老王交往的几件往事。(3)老王悲惨遭遇的社会根源。)
庄子曰:“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这句话值得得辨证反思,我们当然主要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中,都要有一良好的人际关系,尤其是邻里关系。但我们也更希望有一个能够供大家畅游的江湖,也就是要有一个和平稳定的良好的社会环境。
教学过程:
导入:教师先讲庄子“相濡以沫”的故事,略加分析。这个单元我们学习的主题是爱心,“只有人人献出一点爱,这个世界才会变成美好的人间。”(如有条件,课文结束时可播放这首歌曲。)我们中国在古代就提出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进步思想,这些其实都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需要一种和谐的关系。今天我们将学习杨绛的《老王》,本文通过写作者与车夫老王的交往,反映了车夫艰难困苦的生活,以及他善良厚道的品格,含蓄地提出了关怀不幸者的社会问题。
(一)快速的阅读文章:
1、把握课文主要结构:
板书设计:
《老王》
(一)(第1-4段)写老王的基本情况(逻辑顺序)——“苦”
职业;生理缺陷;居住条件
(二)(第5-末)回忆与老王交往几个片段(时间顺序)“善”
A、愿意给我们送冰块,车费减半。
B、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拿了钱还不大放心,担心人家看病钱不够。
C、“文革”时期,他的生计越来越困难。
D、去逝前一天硬撑着身子给“我”送香油、鸡蛋。
(二)、分析第一部分:
1、老王的是个干什么的人?他有什么生理上的缺陷?老王的居住条件如何?
答:老王的身份是三轮车夫,老王只有一只眼睛,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老王住在一个破落的大院中的破旧小屋里。(开头四段先写老王的三点基本情况。这三点是按逻辑顺序安排的。一是职业,这是老王的谋生手段,二是生理缺陷,这是老王谋生的困难,三是居住条件,这是前两点的结果,收入少,当然生活苦。)
2、这篇文章主要介绍的人物是老王,从文章里不难感受到这个人物身上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苦”与“善”;第一部分的交代显然重点表现了他:“苦”的一面,那么他的“苦”表现在什么地方?
答:苦,具体表现在:靠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活命;“文化大革命”期间,载客的三轮车被取缔,他的生汁就更加窘迫,只能凑合着打发日子;他打了一辈子光棍,孤苦伶仃;他住在荒僻的小胡同里,小屋破破烂烂的;眼睛瞎了一只,另一只又看不清;他的一生凄凉艰难。
3、“他也许是从小营养不良而瞎了一眼,也许是得了恶病,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为什么说“同是不幸”?
老王的眼睛瞎了一只是事实,相对于正常人而言,这就是一种不幸,不管他是因“从小营养不良而瞎了一眼”,还是因为“得了恶病”而瞎了一眼,所造成的后果都是瞎了一眼,而这原因都是不幸的表现,所以这样说。作者一家对老王的关心、爱护反映在文章中,这体现了作者一家那种平等观念和人道主义精神。老王是不幸者,但作者认为,所谓幸与不幸,包括天赋条件、成长条件、生理条件,幸运者只有关爱不幸者的责任,没有歧视不幸者的理由。人道主义精神要求社会关心个人、同情个人,尊重个人对社会做出的贡献,尊重人格,维护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并促进全体劳动者的全面发展。作者一家总是照顾老王的生意,坐他的车,让他挣点钱。老王收钱常常客气,他们总是照原价付。关心老王是否能维持生活。总之,对不幸者怀有一颗爱心才能这么关心人,爱护人。
4、“北京解放后,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那时候他“脑袋慢”“没绕过来”“晚了一步”,就“进不去了”,他感叹自己“人老了,没用了”。老王常有失群落伍的惶恐,因为他是单干户。”请你想一想,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年月?为什么“蹬三轮”的要组织起来?如何评价那个时代?
答:作品反映的是“文革:那段荒唐动荡的社会,当时受到左的思潮,不许人们单干,所以连蹬三轮的也要组织起来。作者对那个时代是深恶痛绝的。
(三)分析课文主体部分:
作者因为是以自己的眼光来看待老王,所以在写作过程中就不可能将老王所有的事情写上去,而是写自己与老王交往或者听闻的几件事,用这种方法来塑造人物可以使情节集中鲜明,节省文章的篇幅,能够更好的表现主题,但写作时一定要注意材料的选择。
(1)事件一:“送冰”
第一个片断写老王给“我”家送冰,“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等”,突出老王的忠厚、老实;
“他从没看透我们是好欺负的主顾,他大概压根儿没想到这点。”这一句表明老王是怎样一个人?“大概”一词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
这一句是对前面“老王是其中最老实的”的一个补充说明,表明老王从来没有想到过要占“我们”的便宜或是欺负“我们”,可见老王是一个老实忠厚的人。“大概”一词不能删去。因为“大概”表示一种猜测,它并非是老王的想法,而是“我”根据自己的观察而作出的一种猜测。
2、事件二:“看病”
第二个片断写“我”家默存(即钱钟书先生,杨绛的丈夫)上医院,老王不仅把默存送到医院门口,还坚决不收钱。“我一定要给钱,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从老王的语言上又可看出他的善良与憨厚。
从文章里,你能不能感觉出“我”与丈夫当时的身份与处境?
答:都是知识分子,受到不应该有的迫害。
3、片段3:
第三个片断写“文革”时期,载客三轮取缔了,因此老王的生计越来越艰难。老王又老又病又穷,如果不是“幸亏”有位老先生坐老王的车,他还怎么能活下去?不久老王果然病了,且总不见好。这也是为下文做铺垫。
4、片段
4、老王去世前一天,最能见出老王心地善良。老王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身子僵直,样子非常怕人。可就是这样,他也要去谢谢好心人——一瓶子香油,一包裹鸡蛋。老王认准他们一家是好人,所以知恩必报。而此时作者心里只有同情和悲酸。老王去世好几年了,作者每每想起来还感觉有愧于这个不幸者,总觉得在他生前,对他关爱太少。
(1)“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这句话属于什么描写,说明了什么?
答;肖像描写,表现老王久病之后的干瘦、脱形。(比喻手法。其作用是该句借僵尸、骷髅外表的恐怖、、干枯形象以及不经打的特点,形象而贴切地写出了老王因病痛的折磨而变得外表恐怖、干瘦和衰弱的特点。)
(2)“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老王送来的鸡蛋再多,总也有个数量,为什么说多得数不清?
答:“千里送鹅毛,礼轻情谊重”。作者记住的不是老王所送鸡蛋的多寡,而是其中蕴含的沉甸甸的情谊。这份情谊无法用冷冰冰的数字表示。
(3)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强笑”是什么意思,我为什么要强笑?
答:勉强的笑,对老王送我们东西感到于心不安,也为老王的善良和不幸感到凄怆与高兴,故而欲笑又笑不出,只能“强笑”。
(4)“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为什么又“站着等我”。
答:“赶忙止住”是出于老王真心,“站着等”是为我的话,是在领受谢意。
(5)从文章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送香油和鸡蛋给“我们”是为了表示“感谢”的?
答:他送我们的意思表达得很明白,并说“不要钱”,送的第二天便就死去了。
(6)“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作者为什么要用这种修辞?
答:夸张。再次强化老王临终前的形象,表现他生活上的苦境,表现他人性上的善良。
(7)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你认为我是如何领受他的谢意的?
答:很诚实地给他钱,并注意他的尊严。我只说“免得托人捎了”。
(8)对结尾一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答:结尾一句话,应该这样理解: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让他们也过上好日子,帮助改善他们的处境。作者回想起来,对老王的关爱还很不够,所以感到“愧怍”。
小结:课文主体部分通过“我”与老王交往的几件事情,重点表现了老王善良的性格。
善,具体表现在:“愿意给我们带送”冰块,车费减半;在“文化大革命”那样荒唐**的年代,钱钟书被诬为“反动学术权威”,被造反派打翻在地。然而老王丝毫没有影响,照样尊重钱钟书夫妇。他认准他们是好人。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拿了钱还不太放心,担心人家看病钱不够。老王善良更表现在:受了人家的好处,总也不忘,总觉得欠了人情,去世前一天还硬撑着拿了香油、鸡蛋上门感谢。
(四)总结全文:
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答:我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
2、为什么在新社会里,老王还处在那样苦难的状态,而且每况愈下?
在新社会里,老王还处在那样苦难的状态,而且每况愈下,这是因为当年极“左”思潮所造成的。如北京解放后,连蹬三轮车的都要组织起来,而老王因为那时“脑袋慢”“没绕过来”“晚了一步”,没有进去,只能成为单干户,使老王常有失群落伍的惶恐。“文革”时期,载客三轮都被取缔,老王只好把他那辆三轮改成运货的平板三轮送客,将就维持生活。另外,整个社会对不幸的人缺少关心。可以说,老王悲惨结局是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的。
综合性学习:让世界充满爱
设计说明:
没有爱的世界是死寂的,失去了生机与活力,没有了亲情与友情,缺少了真诚与倾心。当代中学生,多是独生子,多自私自利,对周围的人与世界漠不关心,眼中只有自己,没有他人。通过本次学习,呼唤他们的爱心,让他们懂得爱亲人、爱他人、爱社会是一种幸福,给他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准备时间:双休日两天
设计步骤:
一、课前准备
1、积累以“爱”为话题的名言警句、歌词、诗句等。
2、访问、收集给亲人、给他人、给社会送温暖、关爱的感人事迹。
3、教师与学生同时积累,并准备好歌碟与有关光碟。
4、调查、采访生活中的人们因环境被污染和被破坏的忧虑、痛苦~
二、倾诉爱心
1、激情导入:课前放《爱的奉献》歌曲,渲染一种浓浓的情感氛围。
(如果没有爱,天空不会那样湛蓝;如果没有爱,花儿不会那样灿烂;如果没有爱,人们不会有那样美的笑脸;如果没有爱,彼此之间聆听不到关切的问候与促膝的畅谈~~~是啊,只要人人献出一份爱,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同学们,伸出你的手,伸出我的手,让我们共创一个美好人间。)
1、交流积累
⑴交流以关爱为话题的名言警句、歌曲、诗句等(教师将自己积累的投影出来让学生摘抄)
⑵讲述自己或他人给亲人、给他人、给社会以关爱的感人事迹。(师生同讲,先在小组内讲,然后推荐感人的事迹在全班交流)
⑶师生同说听了这些事迹后的感受
2、教师放光碟
看抗洪抢险场面——生谈观后感——师谈观后感
3、列举反面现象,说感受、说策略。
丢弃亲子、虐待老人、家庭暴力、多个惨案还时有发生,你目睹、亲听过这些事吗?当你看到或听到这些事时,你想说点什么呢?你认为应该如何制止这些恶性事件的发生。(或写或说,或小组交流或全班同享,师生同写同说)
三、关爱广泛
1、播放或讲述人们在优美环境中愉快晨练、散步、谈心、工作等场面,“留下一片绿荫”“保洁一汪潭水”“纯净一片蓝天”~~这也是给自己、给他人、给社会的一片关爱,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在这样美好的环境中学习生活,你有怎样的感受?(师生同谈)
2、揪放或讲述被污染、被破坏的镜头:河水在变黑、垃圾在乱扔、树木在砍伐、动物在被猎~~你做过哪些?你看见别人做过哪些?你认为这样做为别人带来些什么/(师生同说)
3、假如你是市长或是环保局长,你会怎么治理?写下你的设想。
(师生同写,然后交流)
四、爱的永恒
1、听《让爱住我家》《神奇的九寨》《爱的奉献》,让学生再次感受充满爱的世界是多么美好,从而激发他们爱的情感。
2、以“爱”为话题,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师生同写)
3、点评:师给生评,生给师评。
[第三单元]
11.中国石拱桥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抓住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2.列出文章结构,领会文章的内容。
3.激发学生热爱社会主义制度。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抓住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理清文章结构。
2.难点:课后思考练习题三,以形象的语言介绍一种事物。
学法指导:引导•自读•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们常常用桥梁来比喻友谊,因为是友谊就像桥一样把两个人连了起来。可见桥是在没有路的地方搭起来的路。根据史料和考察,在原始社会,我国就有了独木桥和数根圆木排拼而成的木梁桥。河北赵县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第一座采用弓形拱的敞肩拱桥,欧洲在赵州桥建成七百年后才采用弓形拱的。我们的祖先的聪明才智值得我们每一位同学学习。
二.简介作者
茅以升是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教育家、社会活动有。他主持设计的钱塘江大桥,是我国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设计的铁路公路两用桥;他还参加了新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大桥——武汉长江大桥的建造。本文最早以表于是1962年3月4 日《人民日报》,文笔通俗易懂,为读者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历史上的辉煌成就,及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赞扬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三.检查预习
1. 查字典,给加点的字注音。
弧形 拱桥 陡坡 匀称 惟妙惟肖
2. 读了本文,你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以及赵州桥和卢沟桥的不同之处?
四. 初读课文,看看作者写出了石拱桥的什么特点。
1. 提示:请同学们找出哪些段落是写赵州桥的,哪些段落是写卢光沟桥的?联系课后思考练习题一,填空。
2. 学生读,填空,教师巡视指导。
3. 总结:
名称 位置 修建年月 结构特征
赵州桥 横跨在河上 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1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2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面三刀个小拱。3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4全桥结构均匀。
卢沟桥 位于永定河上 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 由11个半圆形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是一座联拱石桥。
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是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学过的内容
1.听写
2.说说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二. 细读全文,理解作者是怎样说明石拱桥的特点的。
1.为了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作者举了两个例子,一个赵州桥,一个卢沟桥,这种说明方法叫做——举例子。
2.在写赵州桥和卢沟桥时,作者列举了许多精确的数字,这种用数字来说明事物的方法叫做——列数字。
3.为了让人们更清楚的认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作者的语言很具有逻辑性,例如课文第五自然段,在写赵州桥时,先介绍了桥的长度、宽度、设计施工的精巧。再分四点用数字分别说明。层次性很强。
4.作者在介绍两座桥时,既抓住了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又注意到了它们之间的不同点,请同学们找出来。(共同点是都介绍了地点,修建年代,及它们的结构特点。不同点是在介绍赵州桥时顺便说明了桥的设计者,介绍卢沟桥时作马可•波罗的话来赞扬其高度的技术成就和艺术价值,还介绍了卢沟桥的的特殊历史价值。这不但使行文有所变化,而且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三.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最后两段。
1.第九段写什么,怎样写?
(文章又分三点解释了到得如此辉煌的建筑成就的原因。先写……再写……最后写…)
2.最后一段写什么,怎样写?(介绍了解放后我国石拱桥的修建情况,列举了我国修建的世界最长的独拱石桥——“长虹大桥”、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钢筋混凝土拱桥——(双曲拱桥等,说明了我国桥梁事业取得的巨大成绩。
四.引导学生体会说明文行文简洁、用词准确的语言特点。(联系课后思考练习题二)
五.联系课后思考练习题三,引导学生用打比方的方法,把要说明的事理解释清楚。
(我们常说用白纸写黑字,黑板其实就是一张黑色的纸,用白色的笔来写。我们把一张黑色的纸放大,再挂起来,就是一张黑板。)
12. 桥之美(自读课文)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喜爱桥的原因,感受作者形象生动的语言。
2.学习作者抓住事物总的特征进行说明的方法。
教学重点:
学习作者抓住事物总的特征进行说明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那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说明性的小品文——《桥之美》。拿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这篇文章说明对象是什么?桥之美体现在何处?作者是如何说明桥之美的?
二、讨论学习:
1、自读课文,讨论。要求:边读边思考刚才总结的问题。
2、明确:本文的说明对象是桥之美。
在作者眼里,桥的美并不着眼于桥自身的结构美,而是缘于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
作者举了乌镇的石桥、石桥与细柳合作创造的动人景致、长桥之美、山区的风雨桥、《清明上河图》中的桥、人造索桥,以及南京长江大桥、钱塘江大桥。
厚实的平面铺开的苇丛使空间狭窄拥挤,令人憋闷;而石桥轮廓鲜明简单,能使空间陡然疏朗开阔,令人神清气爽。
细弱的柳枝拂着坚硬的石块,强弱、轻重、动静不同,颜色对比,阳刚与阴柔两种美的不同,和谐而统一。
长桥打破了背景的单调,富有灵气和生命。
桥面上盖有廊和亭,给人安闲、自在的感觉,与险峻的山峰、桥下的急流形成鲜明的对照。
3、小结:
吴冠中老先生以其画家独有的眼光给我们品评了桥之美,先总的说了美在哪里——桥之美主要在于和周围景色的融和、映衬,注意到块、线、面的搭配;和周围景物既形成对照又不失和谐。然后举了一些实例,说明了什么样的桥梁才是美丽的。条理清楚,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引导我们对这些人类的智慧结晶进行了欣赏。
4、再疑:你是否赞同吴冠中先生的看法?为什么?
三、拓展学习:
那么,我们也用自己的眼睛来看一些桥梁,试着品评一下这些桥美在哪里。
(出示桥梁图片)
——可以从构造奇特、用料特别、特定意义、外观造型等不同方面进行说明。
四、总结:
我们今天学习了《桥之美》这篇文章,作者先从总的方面说了作为一个画家,对桥梁的欣赏的着重点,然后分别举例说明了桥与周围景色之间的关系。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欣赏桥之美的又一种角度;而且,我们还知道,说明一个事物时,应先抓住该事物总的特征来说明,希望在今后的学习中注意。
五、作业。
13.苏州园林
教学目标:
1、领略苏州园林的图画美,激发学生爱美爱国;
2、了解作者的思路,把握文章总说和分说的结构层次; 教学过程:
一、简介作者,导入新课
叶圣陶(1894~1984),原名叶绍钧,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倪焕之》。他原籍江苏苏州吴县,所以对苏州园林很熟悉,又有深刻的研究。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放声朗读课文,读准下列词语
轩榭(xuān xiâ)池沼(zhǎo)丘壑(hâ)嶙峋(lín xún)
镂(lòu)空 蔷薇(qiáng wēi)重峦叠嶂(zhàng)斟酌(zhēn zhuó)
2、读了课文后,苏州园林给留下印象最深是什么?请试用简短的文字概括。(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三、合作学习,理解课文
1、苏州园林为了达到图画美这个目的,具体设计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2、“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中四个“讲究”的次序能不能调换次序?为什么?
3、某公园聘请你为园林设计师,你将会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设计,如何设计,让游客有“如在画图中”的感受?(适时播放《苏州园林》风光片)
4、苏州园林追求完美的图画,除了上面讨论的四个“讲究”外,还注意了哪些细节?
明确
1、为了达到图画美这个目的,具体表现在“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这四个方面。
2、不能。因为这四“讲究”是总写,后面的3、4、5、6四个自然段就是按这四句话的顺序来安排的,在内容是前后一一对应。
3、可结合课文中的“亭台轩榭的不对称”、“假山堆叠的艺术性”、“花草树木的映衬性”、“景色的层次性”等方面,畅谈自己的设计思路,自由发挥,不拘一格。
4、苏州园林追求图画美,除了上文的四个“讲究”外,还注意了苏州园林中“各个角落的图画美”、“门和窗的图案美”、“色彩的搭配”等。
四、探究学习,拓展思维
讨论:
假如要你来介绍苏州园林,还有别的思路吗?(要求:学生自由发挥)
要点:可按照时间顺序;可介绍苏州园林的发展史;可分类介绍苏州园林等等。
五、布置作业,训练写作
小作文:我们的校园(150字)
先抓住玉峰学校的教学楼、实验楼、宿舍和食堂的共同点,先概述,后分说。
15.说“屏”
教学目标:
1.查字典,看注释,掌握重点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屏”的有关知识。
3.体味本文生动的语言,弄明白文中古诗句的含义。4.以屏风为媒介,激发学生审美情趣,体会作者的感情。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屏”的有关知识,体味语言,弄清文中古诗句的含义。课时安排 :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
学生拿着自己找的图片或小屏风,向同学作介绍,语言可能不生动,教师可以就此导入,看作者是怎样介绍的。也可以用古诗词中有描写屏风的诗句导人。二.检查预习“读一读,写一写”,教师正音。三.朗读课文并思考:
a.请用原文给屏下一个定义。
b.作者从哪三个方面介绍了有关屏的知识? 读完后,四人小组讨论明确:
a.屏者,障也,可以缓冲一下视线。
b.作者从下列三个方面介绍了屏的知识:
屏风的作用:室外(在院子或天井中)安置屏风,避免从门外直接望见厅室;屏,上面有 书有画,既起分隔作用,又是艺术点缀;可以挡风,空间还是流通的;室内安置屏风与帷幕相同。
屏风的分类:按屏风的建造材料及其华丽程度来分。
屏的设置:需因地制宜,在与整体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曲屏的折度、视线的远近诸方面,均要做到得体才是。一言以蔽之,屏风的功用与设置全在一个“巧”字。四.研读与赏析。
过渡:屏风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不多见了,可是读了文章,或许你也喜欢上屏风了,这 是为什么呢?因为作者引用了不少古诗,使说明语言生动有趣,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说说为什么喜欢?然后有感情地读一读。全班讨论明确:
a.引用《秋夕》诗句,表达了作者幼时对屏风无限地向往与喜爱之情,放在开篇,易 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牡丹亭》中“银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放在屏风的定义后既补充了屏风的含义,又使语言生动有趣。结尾两处引用古诗佳句,点出“屏”这种古代器具所具有的文化内涵,表达了作者希望人们更好地开发和使用屏风的愿望。
b.“„必置一屏,上面有书有画,既起分隔作用,又是艺术点缀,而且可以挡风。而 空间上还是流通的,如今称为‘流动空间’’’。这一句中的“置”是布置之意,是用心安放,若换上“放”字,则无此表达效果;“点缀”是加以衬托和装饰,使原有的事物更加美好,准确地说明了屏风在居室中的作用。(学生还可以再举出一些。)小结:作者用生动的语言介绍了屏风的使用功能和装饰功能,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抒 发了对屏风的热爱之情。希望借此唤起建筑师、家具师乃至使用者的注意,以期屏风所具有的文化内涵永远散发着不朽的艺术魅力。我们也期待着,屏风在今天的装饰艺术中焕发出青春,重新大放异彩。五.拓展延伸
在古诗词中,你还知道哪些诗句说到屏,你还找到了哪些图画描绘了屏,全班交流,请 你引诗配画作解说。
比如:李商隐的《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 青天夜夜心。宋代词人柳永《迷神引》:水茫茫,平沙雁、旋惊散。烟敛寒林簇,画屏展。想像一下,屏风将会有怎样的用途? 学生可以畅所欲言,言之成理即可。
六.作业
把课堂上所说的“想像屏风的用途’’整理好,写在作业本上,学着用上古诗词佳句,要用得得体。
[第四单元] 16.大自然的语言
教学目标:
1.理解识记词语。
2.初步了解一些说明文的知识,掌握有条理地说明事物和举例说明的方法。
3.了解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以及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4.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钻研科学的热情和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复习学过的文体导入说明文学习。
二、通读全文,概括内容
学生自读课文后议论回答,然后教师明确:本文给我们介绍了有关物候的知识及研究它的意义。
三、划分结构层次,理解本文说明的条理性
1.本文围绕着物候这个中心给我们介绍了哪些方面的知识?全文可划分为几部分?
学生讨论,教师指名回答,然后教师归纳总结:本文作者围绕物候这个中心给我们介绍了四个方面的问题,课文因此也可划分为四部分。(略)
2.再问:以上四个部分的说明采用了什么样的顺序?
学生讨论,教师提问后小结。作者在介绍物候现象时采用了这样一种逻辑顺序:先提出本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接着说明它的重要性,然后说明它取决于什么因素,最后说明研究它的意义。这种说明顺序符合人对事物的认识规律,同时使得文章很有条理性。这种条理性不仅表现于文章的整体,而且也表现在文章的局部,3.请大家快速阅读第三部分“决定物候来临的因素”,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说明的?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小结。课文在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时,是按照由主到次的说明顺序来安排的,在行文上使用了“首先”、“第二个因素”、“第三个因素”。“此外”等词语。
教师提示:我们读一部小说,总是先读到前面的“提要”。提要是对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的内容全貌做极为简要和概括的说明。有时我们还经常读到摘要。摘要,顾名思义就是对原文的要点进行摘录。写摘要和写提要有相同的地方,即都是抓住要点,写成文章。不同的地方是提要用自己的语言对原作的内容全貌作简要的概括说明,而摘要却是在不损害原作内容的前提下,摘录原作的要点,将原作的主要内容准确地按原作的顺序写出来,不掺进自己的观点和评论,但为使上下文连续,可适当加上一些词语,原文有的句子太长可取其主要成分。
学生写完以后,教师把预先准备好的投影仪展示出来,供学生参考。(略)
四、总结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向人们介绍事物本质特点的一种文体。写说明文应按照一定的顺序,使文章有条理性。《大自然的语言》这篇说明文向我们介绍的是物候学的知识,本文从具体、生动的物候景象说起,条理分明地说明了物候现象的特征、成因和意义。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检查作业。叫学生回答上节课布置的作业。
二、理解本文说明的生动性
1.请三位同学分别朗读前三段课文。
2.理解题目的含义。问:“大自然的语言”指什么?课文为什么以此为题?
学生讨论,回答。第二段结束时说:“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营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第三段开头又说:“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可见“大自然的语言”是指“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物候现象。作者将丰富多彩的物候现象比做大自然的语言,显得形象生动。课文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作者是经过一番认真构思的。首先在课文第二段中有“传语”、“暗示”、“唱歌”等词语,将大自然人格化了,生动含蓄地揭示了物候现象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作用。其次,“大自然的语言”概括了丰富多彩的物候现象,给人以形象生动的印象。说明抽象深奥的物候学知识,从生动丰富的自然现象说起,精彩动人地展示出一幅四季风景图,使人容易对其产生兴趣,也符合人们由表及里认识事物的过程。
3.理解课文生动形象说明事物的特点。课文第一段可以说是对题目的解释和具体化,本段语言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哪些词语用得好?
学生讨论回答。本段具体描写了“大自然的语言”——丰富多彩的物候现象,语言生动、优美、形象,给我们展示了一幅美妙的四季图。写大地回春,用了拟人手法,“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写燕子归来,用“翩然”形容,给人以轻快敏捷的感受。写秋天植物叶枯落地,用“簌簌”一词,写昆虫用“活跃”和“销声匿迹”对比,令人仿佛置身于肃杀的秋天之中。这些贴切生动的词语或状其具体情态,或概括其总体特征,给人以生动形象的感受。恰当贴切地解释了“大自然的语言”。
三、学习举例说明 :
1.导入:本文在说明事物时除了条理清楚和生动形象以外,还有一个特点是采用了举例说明的方法。举例子可以将一些抽象深奥的事理形象明了地说出来,令人容易明白。请大家将课文中的例子找出来。
学生快速读课文,寻找文中的例子。教师指名回答。然后补充说明。
2.本文在举例时常用“例如”之类的用语。请同学们看看,这样的用语还有多少?有没有不用的?
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教师指名回答,然后明确:这样的用语,课文中还有“下面是一个例子”、“如”、“又如”等。也有不用的.如第二段举了“杏花开和布谷鸟来了”三个例子都没有用。
3.本文在多数情况下只举一个例子,而在说明经度差异对物候的影响时却举了两个例子,这有必要吗?为什么?
学生讨论、举手回答。明确:举例多少应根据需要而定,容易明白的就不举或只举一个例子;不容易明白的就要举两个乃至更多的例子。本文在说明经度差异对物候的影响时举两个例子很有必要。因为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地区冬天温和,这是人所共知的。若依此来推论,春天会来得早,但事实上是春天反而来得迟,且又寒冷。举两个例子说明,才能使人对此确信无疑。
四、总结扩展
1.请学生谈谈学习本课以后的感受。
2..教师总结。
五、布置作业。
17.奇妙的克隆
教学目标:
1.理解说明的思路,掌握说明的方法。
2.培养学生探求科学的兴趣和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续对说明方法进行学习和巩固,理清作者思路并体会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假如你是球迷,你肯定希望世上再多一个罗纳尔多;假如你是音乐爱好者,你当然愿意再拥有一个帕瓦罗蒂;再有一个爱迪生、爱因斯坦也是许多人所梦想的。古希腊有位哲学家曾经说过“世上不可能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换句话,以上的梦想都只能是空想,没有实现的可能。但是,现在情况却有了变化,有一种新兴生物技术“克隆”,或许可以做到这一点。那么克隆是什么呢?它奇妙在哪里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 “奇妙的克隆”。二.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
2.请学生快速自读课文,概括各部分主要内容,并出示“课堂导问”,供小组讨论。
3.提问:
a.课文使用了四个小标题,有什么作用?
b.“克隆”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c.第二小节写了许多实验,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材料? d.“多利”的诞生有什么重大的意义和影响? e.克隆技术能够给人类带来哪些益处与弊处?
(教师巡视课堂,参与各小组讨论,一方面掌握讨论情况,一方面进行疑点点拔。学生小组讨论后发言总结,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进一步引导学生明确)
第二课时
一.研读探究
在学生掌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前提下组织学生进行有关说明方法、说明语言、课文内容拓展深入方面的学习。
本文是一篇科普文,“科”为其“科学性”,重在内容;“普”为其“普及性”,重在语言。二者完美结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说明了深奥尖端的生物技术。
研读第一小节“克隆是什么?”。
出示问题组:
a.用一句话告诉大家“克隆”是什么。
b.如果课文一开始就告诉大家克隆是无性繁殖,名称来源于希腊文,效果好吗? c.举孙悟空的例子有什么作用? 探究小结:
科普短文重在“普”,作者从常见且容易理解的生物现象写起,将高深的科学技术说得生动形象,明白晓畅。接着又从词源追溯“克隆”原意,进一步弄明白了克隆含义。用《西游记》中妇孺皆知的故事,更将科学技术写得富有趣味。
方法辨析:这一小节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其作用分别是什么? 通过上面小结,学生可以得出相应结果,教师再作归纳。
合作探究
a.第二小节与第三小节有何关系?
b.请找出这两小节中表现科学家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态度与精神的语句。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c.找出使用的说明方法,并说明其作用。(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并明确)
提示:第二小节为第三小节写“克隆绵羊„多利”‟的诞生提供了科学基础,做好了行文的铺垫,并且按由低等动物到高等动物(鱼类、两栖类、哺乳类)的说明顺序。
二.拓展延伸
分组辩论:克隆人是福音,还是恶兆?
教师可以提供网上、报上的各种言论帮助学生思考,同时也应紧紧抓住课文结尾引用的著名分子生物学家J•D•沃森的话,对学生的辩论进行点拨。
三.学生小结
请各小组学生针对本文的学习,以“我学到了……”进行小结。教师注意根据学生回答进行点拨,引导学生不仅从知识上考虑,还从方法上、思想情感上考虑。
四.延伸作业
将课堂小结“我学到了……”写成书面文字;从网上、报上、书籍中查询科学前沿的新兴技术。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教学目标:
1.短文的行文顺序及说明方法、语言特色。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3.学会从不同角度对所观察到的自然现象进行思考。
重点、难点:
1.了解两篇短文所说明的事理,说明的顺序、方法。
2.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大陆漂移图示的同时,介绍“大陆漂移假说”产生的故事:1912年的一天,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因病躺在床上。当他把目光移到墙上那张已看过千百遍的世界地图上时,突然产生了一个新奇的想法:为什么地图上南美洲巴西亚马孙河口突出的一块大陆,同非洲喀麦隆海岸凹陷进去的部分,形状竟会如此相似?为什么沿北美洲的东海岸到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凹形地带,与欧洲西海岸到非洲西海岸的凸形大陆,竟会如此吻合呢?难道这几块大陆原来曾连在一起,后来才分离开来的吗?
魏格纳被这个奇妙的想法激动得几天没有睡好觉。他把地图上所有的陆块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它们的海岸线都能较好地吻合在一起。后来,他经过多方面的研究、求证,大胆地提出了轰动世界科学的著名学说——大陆漂移假说。
那么“恐龙无处不有”与大陆漂移假说有什么关系呢? 二.明确目标
1.理解“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的科学观点。
2.把握“恐龙无处不在”印证大陆漂移假说的说明顺序和方法。
三.整体感知
学生自读课文,研讨以下问题:
1.“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由何而知?
2.“大陆漂移”使恐龙遍布世界的说法由何而来? 3.你怎么看待科学家们的推断?
讨论明确:
1.1986年在南极发现鸟臀目恐龙。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因而“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之说成立。
2.科学家并不满足于南极发现恐龙化石最直接的结论,即“恐龙无处不在”。他们就此产生了更多的疑问,如“恐龙何以在南极生存?”“恐龙是如何越过大洋进到另一个陆地上去的呢?”深入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是大陆漂移把恐龙带到了南极”。
四.重点、难点的学习及目标完成过程
1.学生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说明的层次顺序及说明方法。
讨论明确:
全文共15个自然段,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用一个科学观点——“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引出说明内容。
第二部分(第2~14自然段):阐述说明内容——由恐龙化石在南极的发现说明“恐龙无处不在”,再由“恐龙无处不在”这一发现推究原因。
第三部分(15自然段):以“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证据”总结说明内容,结束全文。
本文在说明“大陆漂移”:是恐龙无处不在的原因这一主体内容时,诠释了“板块构造”理论,还用一个生动的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将“板块构造”形象化地说明出来,板块聚散的科学原理也就通俗易懂了。
主体说明部分。列数字是一个重要说明方法,如“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分裂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这个泛大陆存在了数百万年后,又开始显示出破裂的迹象”。
“大约在2亿年前,泛大陆分裂成四部分。”
“印度向北移动,并且大约在5000万年前与亚洲相碰撞,形成巨大的喜马拉雅山脉。” “到6500万年以前,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所有的恐龙都灭绝了。”
“大约经历了1亿年,(南极)气候逐渐变冷,植物慢慢越来越稀少,动物种类和数量也大量减少。”
“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地球上十分之九的冰在南极。那里的冰有数英里厚,覆盖着丰富的化石。”
——运用大量的数据进行说明,给人以科学依据充分的印象,有很大的说服力。
此外,文章的第二、三部分相对于第一部分,又是在举例说明,说明“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这一科学论断。
五.总结、扩展
科学家能从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中产生联想,经过怀疑、推测、研究、论证之后有新的发现。同学们要从中受到启发,善于多角度思考问题,以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为学生提供一篇短文《世界各大洲都有恐龙的足迹吗》,进行比较阅读,使大家加深对《恐龙无处不有》所说明内容的理解,进而从两篇写法各异说明内容却一样的文章中,去找寻自己的发现。
六.布置作业
借阅有关资料,或参观自然博物馆,或看有关科幻影片,了解一下恐龙的世界。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恐龙原是地球上的庞然大物,曾以900~1200属之众“统治”地球达一亿七千万年之久,后来一齐消失了。它究竟是怎么灭绝的,至今仍然是科学的一个谜。本文是破解此谜的一个观点,同学们读后与自己已知的别的观点进行比较,看哪种观点更让人信服。
二.明确目标
1.本文有关恐龙灭绝的观点要把握。
2.本文说明其观点的依据、顺序及方法。
三.整体感知
学生自读课文,思考问题:
1.对于6500万年前恐龙的灭绝,科学界存在着哪两种对立的理论?各自的依据是什么?
2.作者在本文中意在说明恐龙是怎样灭绝的?
讨论明确:
1.科学界对于恐龙在6500万年遭遇灭顶之灾,存在着的两种对立的理论是:“撞击说”和“火山说”。
“撞击说”的依据:在一个6500万年前形成的沉积物薄层中,发现了稀有金属铱,它的含量异常丰富。一些人认为,这可能是由于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对地球撞击的结果。这种撞击也许深入到了地壳内部,引起火山喷发造成大火和潮汐大浪。许多尘埃进入了平流层中,结果造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阳光无法抵达地球表面。这也许是导致包括所有恐龙在内的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
“火山说”的依据:如果地球突然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许多火山大致同时喷发,那么也能造成一个足以使生物大量灭绝的巨大灾难。
2.作者意在说明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
四.重点、难点的学习及目标完成过程
学生再读课文,思考问题:
1.在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中,作者为什么选择“撞击说”而否认“火山说”?
讨论明确:
在作者看来,有论据验证的理论才能成立。
作者对前苏联科学家的实验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
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这种被压扁的沙子因此被称为斯石英。
斯石英的原子之间结合的极为致密,在通常条件下,斯石英可以保持数百万年。(列数字说明)
在一些地方已经发现了斯石英,而且有证据显示这些地区曾经受到过巨大陨石的撞击。(举例子说明)
在进行过原子弹爆炸实验的场地也发现了斯石英,它是由膨胀火球的巨大压力形成的。(举例子说明)
由以上两例,作者认为斯石英也应该出现在压力极高的地壳深处。
火山活动地区至今没有发现过斯石英。作者认为,地壳深处的斯石英可以通过火山喷发被携带到地表。然而,喷发温度极高,岩石会被熔化,所以任何由火山携带而来的斯石英都被转化为普通的二氧化硅。
由此作者断定:斯石英出现的地方肯定发过撞击。
加上科学家又有新的发现:在岩层年龄为6500万年的新墨西哥州拉顿地区的岩层中,检验到了斯石英存在的一种原子排列。
就这样,作者最后确认,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
2.你能把作者的思路理清楚吗?
讨论明确:
作者以科学发现和科学实验的成果为依据,层次清楚地说明了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对地球撞击的结果。
说明顺序:科学发现→观点产生→科学研究发现→印证观点。这是一种追本求源,由因到果的逻辑说明顺序。
3.科学界研究恐龙灭绝问题,在作者看来有何意义?你怎么认为?
作者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因为我们将来也许还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大灾难(万一某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我们需要尽可能多地了解这种事件所产生的影响,因为当将来面对这种事件时,我们可以采取某种应急措施。
(学生谈个人的认识,言之成理即可)
4.本文题目《被压扁的沙子》是否离题太远?换成《恐龙是怎样灭绝的》不好吗?
讨论明确:
本文的题目不但没有离题,还能提示读者,恐龙灭绝的“撞击说”所以产生,与对被压扁的沙子的科学发现和科学研究密不可分。此外,文题形象性强,引起人们阅读的兴趣。改成《恐龙是怎样灭绝的》,文题对本文内容起不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五.总结、扩展
1.同学们拿出自己搜集的有关恐龙及恐龙灭绝的资料,大家互相交流,看看哪种学说自己最感兴趣,同时说明自己感兴趣的原因(那种学说成立的科学依据)。
2.科学发现本身是一种科学成果。而对科学发现的研究还会产生系列科学成果,甚至是跨学科、跨领域的,同学们对此进行研讨、分析。
3.《恐龙无处不有》和《被压扁的沙子》两文所写内容及所采用说明顺序的相关处。
讨论明确:(1)都围绕恐龙展开说明内容;(2)都以科学发现引发科学观点,科学研究印证科学观点为说明顺序;(3)两文都表明: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六.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三。
19.生物入侵者
教学目标:
1、了解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
2、学习本文所使用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3、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
向学生介绍古希腊“特洛伊木马”的故事,了解什么是入侵者进而提出什么是生物入侵者的概念。
二.学生朗读课文,教师正字音
三.转入正文学习,主要通过以下问题的解决来完成教学重点。(问题由实物投影展出)
形式:学生自由讨论找出问题答案,教师加以总结归纳。
问题一:什么是“生物入侵者”?
答案:课文第一段。
问题二:本文向我们还介绍了哪些内容?
答案:本文还讲了生物入侵者带来的巨大危害,造成生物入侵增多的原因和途径、生物学和生态学界对“生物入侵者”的不同态度以及目前世界各国对“生物入侵”所采取的相应措施。
四.了解课文内容后,进而探究本文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明确:
1、使用了逻辑顺序 作用: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使文章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2、说明方法: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
五.教师总结全文
明确:这是一篇关于生态问题的说明文。它向我们说明了什么是生物入侵者以及生物入侵带来的巨大危害,促使我们对这一特殊生态现象的高度警觉。我们学习这篇课文不仅获得一定的生态知识,还能提高我们的环保意识以及培养我们对社会的责任感。
六.作业:
抄写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
20.你一定会听见的
教学目标:
1. 学会用自己的感官全方位地感知身边的生活世界,养成敏于感知、勤于探究的心理品质和习惯。
2. 运用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课文内容,热爱并体会丰富多彩的生活。
3. 加强朗读,品味本文生动形象,活泼优美的语言。教学重点:
1. 品味本文生动形象,活泼优美的语言。2. 运用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课文内容。
课前准备:
1. 学生搜集最让自己感动的声音素材,以备使用。老师准备音乐磁带《苗岭的早晨》。
2. 查字典,扫除字词障碍。
3. 就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列出思考题,准备讨论、发言材料。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自幼失明,发出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呼喊,可见视觉对于人类来讲是多么重要!还有一种感觉对人类同样重要——那就是听觉。是如泣如诉的二胡声,使瞎子阿炳的世界充满阳光;是琅琅的读书声使冬天的校园也充满了生机;是妈妈的一句关心的话语使你伤感的心不再失意……可是,有的同学由于在平时的生活中粗心大意,忽略了大自然的各种美妙的声音。从今天开始,只要你“用心”去听,你一定会听见的!
二、初读课文,熟悉内容。
1. 学生放开喉咙自由朗读课文。
2. 勾画出与自己在生活中有共同感受的语句或段落以备发言。3. 学生自由发言谈读后的感受,教师注意点拨评价。
三、研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由学生争取自由朗读课文,提出读的要求:语气亲切自然,要读得犹如和朋友促膝谈心,不要读得像朗诵表演,夸张造作。
2。味文章重点句子或语段。
a 指导学生把自己认为精彩的、重要的句子或语段勾划出来,然后进行旁批,写出自己的看法。
b四人小组交流。
c全班进行交流,讨论。
例如:
有的活泼风趣,优美形象:
“蒲公英有一蓬金黄色的头发,当起风的时候,头发互相轻触着,像磨砂纸那样沙沙地一阵细响,转眼间,她的头发,全被风儿梳掉了!”
“蚂蚁们排列在红红的枫叶上准备做体操,„噗!‟一粒小酸果从头顶落下,„不好,炸弹来啦!‟”
“一个宁静的冬夜,一朵小小的雪花,从天上轻轻地、轻轻地飘下,飘啊飘,飘落在路边一盏孤灯的面颊上,微微地一阵暖意,小雪花满足而温柔地融化了……” 有的运用排比,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1、2、3段构成排比——
你听过蒲公英梳头的声音吗? ……
你听过80只蚂蚁小跑步的声音吗? ……
你听过雪花飘落的声音吗?……5、6、7段构成排比——
你总听过风吹的声音吧? ……
你总听过动物的声音吧? ……
你也总听过水声吧? ……
有的运用问句,与读者直接对话,拉近和读者的距离,激活读者的生活体验,引发读者的思考:
你善于用你的耳朵吗?你听见了世界的声音吗?你用心听了吗?你听见了什么? 这里的几个声音游戏,你要不要试着玩玩看,也试着把感觉记录下来?
轻轻松松嚼几片脆脆的饼干、几颗硬硬的糖果,感觉一下是什么声音?
③学生把自己不懂的地方提出来,质疑答疑。
例如:为什么说不用心听又没有兴趣听的人久而久之会成为“没有感觉”的人?
明确:因为他对外界的一切都无动于衷,封闭了自己的内心世界,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木头人,他当然也就成为“没有感觉”的人。
四、精读课文,问题探究
重点探究:课文为什么写声音从“无声”写起 ?
〔教师导学〕
可以从以下方面来分析:①什么是声音?课文中有没有准确的解释?②“蒲公英梳头”、“蚂蚁小跑步”、“雪花飘落”是不是有声音? ③从“无声”写起有何意图?
〔合作探究〕学生讨论,各抒己见,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教师归纳〕因为“声音就是物体振动时与空气相激荡所发出的声响”,所以“蒲公英梳头”、“蚂蚁小跑步”、“雪花飘落”都是有声音的,只不过这声音太过细小,我们的耳朵难以感觉到罢了。从这样细小的声音——平常所谓“无声”入笔,那么世界上的一切声响也就无不在可听见之列了。
五、拓展延伸,声音游戏
请多位学生放自己搜集的最让自己感动的声音,并简述自己当时听到的感受,和同学们分享。游戏活动要组织好,课堂气氛要轻松,但不能松散。
六、布置作业:把自己用心听过的声音感受写成一段文字。
综合性学习:走上辩论台
活动目标:
1. 了解辩论的有关常识。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资料来阐释自己观点的能力。
4. 在辩论、交流中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 赛前分组:广泛征求学生意见,选好学生感兴趣辩题,以个人倾向分组,教师协调。
2. 组内热身:由各组再选四名同学作陪练选手,模拟对手,进行演练。演练结束,本组同学帮助选手总结提高。提交成果:各组在辩论比赛前各交一份由全组共同协作而成,代表全组对该论题观点的文章。
活动过程:
(设计辩论赛现场,学生主席一名,位居中央;正反双方各四名选手,分列两边;邀请的评委同学及老师坐下方第一排;各组组员分坐对应下方)
闪亮登场
主席宣布活动开始,介绍辩题及评委,双方选手上场,各用一句精彩自我介绍语开场。
一语中的
正反方按由正到反的顺序各推选一名选手陈述本方观点,将该组同学对辩题的理解作详细阐述。(每人时间限2分钟)你谈我问
双方阐述观点结束后,由下面两组同学针对选手发言,结合辩题向对方辩手发问。辩手对问题作出回答,不得回避(问题各提3个)。
口若悬河
正反方按由正方到反方的顺序,各派一名选手对本方所持观点进行论述。
针锋相对
正反两方在听完彼此的论述后,各自再派一名选手针对对方的疏漏,予以反驳。本组成员可共同协商、讨论。
唇枪舌剑
正方两方由反方开始,围绕辩题进行自由辩论。主席同学在双方处于跑题阶段时,可进行引导。教师在此作好引导工作。
一锤定音
双方针对对方所持观点及阐述,结合本方对该辩题理解,派一名同学进行总结发言。
他山之石
在评判团商议评判结果之时,两组成员分别结合准备的资料及对方本次比赛表现,提出意见及建议,达到“真理越辩越明”,共同提高的效果。
评委点评
教师作为评委代表公布奖项:冠军队伍,最佳口才奖,最佳风度奖,最佳睿智奖,最佳博学奖。
针对双方表现,结合活动目标对双方场上队员,场下组员的表现进行点评,着重从个人修养、口头表达,思维角度进行评析。
成果交流
双方交换赛前提交的文章。互相学习,找到自身不足,以便提高。
[第五单元]
21.桃花源记
教学目标:
1、准确地翻译全文,并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
2、研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3、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谁来解释一下“世外桃源”的含义或举例说明其含义。
(比喻理想中的生活安乐而环境优美的世界;另比喻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生活的地方。)
二.整体感知
a)教师朗读课文,注意订正字音。b)结合注释初步翻译课文。三.局部品味:
1、引导学生翻译第一自然段。
(注: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
2、讨论本段文字的相关内容。(1)、本段文字主要写了什么?
提示:描写桃花源的外景。并要求学生找出桃花源外景的句子>(2)、按下列板书,引导学生背诵。
晋…武…缘…忘…忽…夹…中…芳…落…渔…复…欲…(3)、如此奇异幽雅的环境,假如你来到这里,你回有何感想?你又有何推断呢?
提示:(感想:A、有山有水,人杰地灵。B、心情舒畅、愉快、惬意。C、自己完全置身于另一个世界之中。有一种虽处山外,却身在世外之感。推断:A、有人。B、那么,这里的人的生活又如何呢?由此而引出第二段的学习。)
3、引导学生翻译第二自然段。
4、理清渔人进入桃花源过程中的地点转移,并按下列板书引导学生背诵本段文字:
5、你能用一句诗句来概括渔人进入桃花源过程的感受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6、讨论:如此之美的环境,在现实生活中能否找到吗?
7、桃花源中的人为什么要到这里居住呢?
(讨论后,引入对第三自然段的学习)
引导学生翻译第三自然段。
8、请按“初识、所闻、所感、离开”分层次,并按下列板书引导学生背诵这段文字。
9、探讨:“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你认为桃花源的人为什么叹惋? B、陶渊明所处的时代怎样的时代?
(魏晋时期,战乱年代,所以桃花源中的人为外边世界的**、社会的黑暗,人民生活的痛苦而叹惋。)C、从这里我们可知:作者虚构的这个宁静安乐的环境、美好的风俗、淳朴的人情,是为了寄托作者的那种追求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社会的理想。
D、我们还可以进一步的探讨:陶渊明“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人生哲学和隐居田园而过着清贫生活的思想境界。
四、作业:
背诵全文,完成作业本上的课内练习。陋室铭
爱莲说
教学目标:
1、知识:掌握文言常用实词,熟读并背诵全文。
2、技能: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3、感情:理解作者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情趣。学习古人的优秀品质。
4、态度:用不同时代的眼光看待古代文化,客观的评价古人。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黄龙洞图片,让学生猜一猜:这张照片是在哪里拍到的?
这张照片拍自我们杭州的黄龙洞。景区内山崖上有一龙头,泉水由龙嘴泻入水池,水池中央立有巨石,上面刻有《陋室铭》中的名句“有龙则灵”。为什么要立这样一块石碑呢?我想自然是因为这里有黄龙的传说,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希望得到黄龙保佑的美好愿望。那么,“有龙则灵”的作者刘禹锡的本意是不是这样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刘禹锡的散文《陋室铭》,(出示课题、“陋室铭”山水画)。
二、简介作者、解题(学生结合课文提示注解回答,教师适当补充)
1、陋室:简陋的居室,是刘禹锡的室名。
2、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用韵。(介绍表现文体的字:表、说、记、序。/押韵--刨根问底:立即让学生浏览课文找出韵脚和所押之韵。)
3、作者:刘禹锡,字梦得,唐朝著名诗人和文学家,颇得白居易推崇。
三、初读课文,熟悉课文
1、学生自由读(要求大声朗读,注意停顿,读正确、流利)。
2、指名读(纠正错误读音,注意句读)。
3、范读(听课文录音)。
4、齐读。四、二读课文,疏通课文
1、学生默读课文,参照注释,读懂课文。(遇到疑难,同桌讨论)
2、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解决。(鸿、白丁、馨等)
五、三读课文,背诵课文
六、出示思考题,四人小组讨论。
提问:大家觉得这篇文章难不难?(不难)是啊,总共81个字,名副其实的短文,浅显易懂,“何难之有”?可是,这样的一篇短文为什么会被后人传诵了一千多年呢?
学生根据自己课前查找到的资料与组内同学交流。教师巡视,及时疏导,引导学生多角度地去思考:可以从技巧(如文体特点、修辞方法、写作手法等)和内涵(是什么、产生的原因、我用现代人的眼光看„„)两个方面来考虑。小组代表上台总结性发言,教师及时抓出发言中的关键词句,纠偏扶正。
七、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辩证地、多角度地对《陋室铭》进行了赏析,学会多角度、多层面的赏析是这堂课的目的,但更为重要的是如何学会为人处世,懂得身处顺境或逆境,都能用平和的心态去对待,这也正是《陋室铭》的精髓!
《爱莲说》
教学目标:
1.托物言志的写法。
2.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能够很好地生活在世上,是因为大自然为我们创设了一个美好的生活空间,它用神异之笔为我们渲染了一个清新的绿色世界,还不忘用万紫千红的花来点缀它。正因为有花,这个世界才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所以,人们都非常爱花,并写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比如大家熟悉的描写梅花的诗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描写牡丹的诗句“天下无双艳,人间第一香”,描写杏花的诗句“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可以说,描写花的诗句比比皆是。但是,有一位古人,他却百花不爱,偏偏对莲花情有独钟,并为它写下了一篇传世佳作。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爱莲说》(板书课题:爱莲说)
二、整体把握,感知语言
1.教师范读,同时要求学生给生字注音,并标出难句。
2.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大意。
3.任抽两名学生朗读课文,同时让其余学生注意纠正错误的字音、语气、语调、节奏等。
4.全班齐读课文,并结合注解,疏通文意(字面意思)。
三、品味语言,领悟语感
思考:我们把课文读好了,理解课文就容易多了。作者如此爱莲,那么,莲花的可爱之处表现在哪里呢?
[明确] ①从生长环境方面,写出了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高洁、质朴;②从体态香气方面写出了莲“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正直,“香远益清”的芳香;③从风度方面写出了莲“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清高。
思考:作者如此深情地为莲花高唱赞歌,文章是不是仅仅写莲花呢?
[明确] 作者借莲花来写人。①在社会大环境中,作者自喻自己像“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一样高洁质朴;②作者自喻不与俗人为伍,以莲花的正直芳香的形象比拟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③把莲花人格化,自喻自己刚直、庄重,大有如屈原所说“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高贵品质。
思考:作者借莲花来写人,而又直接在文中点出来,那这种写法叫什么?(明确:托物喻人)想一想,周敦颐身上具有哪些“莲花”的品格?
提示:学生活动,教师小结。
小结:大家说得棒极了。作者之所以能写出“出淤泥而不染”这样的千古名句,是和他所处的时代、环境息息相关,更和他在这一特定的环境中保持的自身特性息息相关。周敦颐那笔笔传神、句句融情的文笔是不是给了我们一个启示:要写出有分量、有深度、有新意的文章,就不仅要贴近生活,有真实的经历,还要体现自身价值的鲜明的独特的个性。
思考:刚才,同学们已经把周敦颐为什么要借莲花来抒发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操守、情感的原因阐述清楚了。下面同学们回顾一下,看看还有什么不懂的,提出来,请同学帮助解决。
学生可能会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1)篇文章的主体写的莲,为什么要写菊和牡丹?
[提示] 对比、衬托(正衬、反衬)
(2)为什么作者在第一段连用两个“独”字?
[提示] 第一、说明周敦颐和陶渊明一样,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第二、作者赞同陶渊明倚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但不赞同陶渊明的隐居、逃避现实。连用两个“独”字,非常鲜明地阐述了自己还有不同于陶渊明的生活态度。
(3)课文第一段和第二段前半部分均按“菊——牡丹——莲”的顺序写的,为什么文末却按“菊——莲——牡丹”的顺序呢?
[提示] 前半部分按“菊——牡丹——莲”的顺序,是为了突出作者对莲的喜爱;后文按“菊——莲——牡丹”的顺序写,是从褒贬的角度,说明凡是超凡脱俗的事物,欣赏的人就少,而趋势媚俗的事物,欣赏的人就多。把正面放在前写,最后用反面的反衬一下,更有独到之处;三句分别用陈述句、疑问句和感叹句表述,特别是最后写牡丹时用了感叹号,更表达了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
四、实践语言,习得语感
1.读了《爱莲说》,我们仿照作者用莲花来寄托自己感情的托物言志的方法,用“我特喜欢……”句式说一段话,所借之物不拘泥于花草树木。但要注意两点:第一,要注意内在联系;第二,要有新意。
(学生活动,教师适时点评)
2.在改革开放的今天,社会上出现了一些不正之风(比如说“央视”2003年4月20日晚播出的《内江城管透视》),我们作为中学生该怎么对待这些问题呢?
(学生讨论,老师适时引导点评)
五、背诵积累,积淀语感
1.延伸积累,师生补充有关描写“莲花”的诗句。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六、结束语
课上,同学们想到了人、事、物、名言,如果稍加整理,就可成为一篇很有说服力的文章,为了使这篇课文进一步得到深化和运用,今天回家的作业就是写一篇托物言志的小散文。希望同学们在欣赏莲花的“亭亭净植”同时,别忘了“出淤泥而不染”所带给我们的深刻的启示。
七、作业:
流利地背诵两文,准备默写。核舟记
教学目标:
1、学习以空间方位为序,语言简洁、周密、生动。
2、认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工艺美术方面的卓越技艺,激发其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并为适应改革开放,振兴中华而读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们中华民族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是最优秀、最勤劳、最聪明灵巧的人民,他们创造了光辉灿烂、永垂不朽、令古今世界瞩目的中华文明、中华文化。其中最令人喷喷称奇、叹为观止的有那源远流长、久盛不衰的手工雕刻艺术,尤其是微雕。一棵不起眼的树根经三拨两弄可以变成一只活灵活现、凌空欲飞的雄鹰,这是根雕;一块似可废弃的石头经三琢两磨也可忽然化为山水木石、鸟鱼虫草,或可成为万里长城的缩影,这是玉雕;不仅如此,一根头发上可以雕刻下唐诗三百首的全部诗句,这是发雕;还有牙雕、竹雕等等。今天我们学习的明末浙江魏学洢的《核舟记》就是远在数百年前我国劳动人民、民间艺人精湛绝伦的雕刻技艺的一次辉煌的展示。
二、布置课内预习
请大家运用字典并结合黑板上的预习题自读这篇文章(有些题目需在自读本上笔答完成)1. 本文出处及作者简介(摘要在自读本上)。
2. 为文章生字词注音并释义,用铅笔标出疑难句。
3. 试分别概括文章段意(要求用语精炼,各不超过十个字)。
三、朗读课文
1.请三位同学朗读课文
每位同学朗读两段。朗读后,各由其余同学对该位同学的朗读情况作评价,或指明其读音的错误,或纠正其断句不当;或称道其成功之处。
2.老师指导有关朗读的要领:
读音要力求用标准的普通话,注音要正确,特别是古今异读、变读、通假字、多音字必须严加推敲,查有实据,读准字音才能读得流畅,读准字音才能理解得清楚透彻。
3.在预习并对课文整体内容稍有感知、认识的基础上,在学生稍有阅读文言知识的情况下,教师或可带读,或可范读,力争引导学生熟读课文,达到流利畅达之境。“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而把握文章的整体,获得这种文体的语感。
四、研讨课文
本文的题目虽有一个“记”字,是否意味着是一种记叙文体?它与《桃花源记》、《小石潭记》是不是同一种文体?
本讨论题旨在考察同学在预习并熟读之后对课文的整体把握情况;同时借助比较,让学生对古文中的“记”体文言有比较深入的了解。
第二课时
一、齐读全文导入第一课时的“研讨课文”。
对这个题目的正确解说应当是,(1)从所“记”的对象和内容看,《桃花源记》、《小石潭记》等“记”的是“桃花源”、“小石潭”等实地实景,显然属游记类性质的记叙;而《核舟记》作者“记”的是一艘“核舟”,一件工艺品,目的是要展示我国古代能工巧匠的绝顶智慧,很可能写成说明文。(2)从表达方式及语言看,前者几乎一律用描写文字,对其环境、场景、气氛、人物等穷形尽相作细致入微的刻划渲染;本文则多用客观的说明性语言,采用多种科学的说明方法。就此可以区别:同为“记”,却是文体迥异的两类文章。
二、继续研讨课文,分析文章第一段和第六段。
1.由学生对这开头,结尾两段的文句理解质疑,然后展开讨论。让学生自行解决疑难,教师适当点拨、引导。
2.分别请同学通译,齐读,按要求概括文字大意。
第一段:总介王叔远极工微雕(引王说明对象——核舟)
第六段:综说核舟“容量”,极称其技。
3.讨论(1):两段文字都是“总体说明”性的,其概括角度有什么不同?
前者是总括王叔远的微雕技艺,后者则是对这一核舟本身内容的概要说明。
讨论(2):开头结尾的两节文字可以看出,作者说明这一核舟的情况时是紧紧扣住了核舟的一个什么样的特点?你从这两节文字中的哪些句子中哪些词语中看出这一点? 紧紧围绕的中心应是雕刻工艺奇巧、灵怪。开头一节的首句,结尾一节的末三句,有力地说明了这个问题。有关的词语如“罔不”、“曾不”等。
4. 为加深对这两段文字的理解,作一随堂练习。
三、分析讨论第二至第五段
1.这四段文字是对“核舟”的具体细致的说明,作者怎样说明的?试将这四段文字切分为两部分,怎样切分比较合理?
正确的切分是: 第二至第四段是一部分,第五段是一部分,前者说明的是船的正面,后者说明的是船背。
2.这样安排遵循了怎样的顺序? 由正面到背面,由主到次。
3.讨论第二段:
(1)这一段的内容是什么? 主要说明船舱的结构形态。
(2)强调有关字词:
“有奇”的“奇”读jī,不是“奇巧”之“奇(qí)”。
“可二黍许”与“潭中鱼可百许头”的比较。
“相望”的意译:“相对而设”。“糁”的音、形、义及词性。
(3)这一节文字在说明船舱中间的情形时,重点说明了什么内容?
应是八扇小窗和所刻的苏轼十六字文句。
(4)除说明船舱外,这段文字还有没有其它的说明内容?
有。开头一句总体说明了核舟的长度与高度。
(5)试想想,整个核舟只有“八分”长,“二黍高”。船舱就更是微不足道了。作者却在船舱的说明中强调窗户之多,文字之众,你为有什么用意?
正是抓住重点,突出各部分的重点,紧扣了“奇巧、灵怪”这一说明核心。
(6)领会苏拭文句。一是搞清其诗情画意;二是从修辞角度分析,如衬托、对偶等。可为下文有关苏拭形象的理解作铺垫。
请反复阅读第二段,体会文字少信息量大的文字简洁的特点。
4.第二、三、四段是写船的正面,作者先说船舱,再说船头和船尾,这是一种结构顺序的安排,你认为可不可以先从船首说起再说船舱,最后说明船尾情况呢?两种顺序安排,哪一种为上?为什么?
改用从头至尾的程序更符合方位的系统,从说明的客观效果看,也是很好的。但却不如原文顺序为佳。
综合文中第二、三、四段,这一部分实际上是一幅栩栩如生的“大苏泛赤壁”的生活画卷,生动极了。作者是这样来描述的:先描述人物活动环境或背景,船舱的描述是交待环境,幽雅恬静,玲珑剔透;而窗上刻字则暗示活动的背景,正当山高月小之夜,水落石出,好一幅波平如镜令人心旷神怡的江上风月。当然,这里十六字的雕刻足见雕刻家的结构艺术,小小一舟自不可移来江上风月,而文字则可打破时空,成功地展示了小舟外的艺术空间,也更成功地冲破了数百年的时限。
在此场景下安排神情各异却志趣相投的一群人物出场,就显得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了。人与景、景与人的互相映照、烘托,堪称获得妙绝的和谐。
五、背诵这三段文字,体味作者构思的良苦用心。
六、分析第五自然段。
这段文字中哪些说明可以表现雕刻技艺高超这一中心?
如“细若蚊足,钩画了了”
写船的正面用了三段文字,写船背为什么只用这么一小段文字?
这是文章中心的需要,也是雕刻者的主观意图决定的。更体现了作者主次分明的说明技巧。
既然如此,这段文字可不可省呢?
不可省。因为这是对前文说明的必要的补充,有了它,文章才完整完善,核舟才完全完备。有关的雕刻日期和作者,才清楚。
八、布置习题:
1.仿照本文作法,选取家中的某一工艺品,作简要的介绍,完成在自写本上。
2.做练习三,翻译一至四例。
25杜甫诗三首
教学目标:
1.背诵这三首诗歌。
2.理解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3.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教学过程:
《望岳》
一、导入。
杜甫在25岁的时候,他父亲杜闲在山东兖州任司马,他曾借省亲之机去山东各处游历,这首诗就是那个时期写的。我们读杜甫“安史之乱”后的诗作,往往会觉得他是个沉郁寡欢的老人;可是,读这一首感觉就全然不同,他的雄心,他的豪气都将使你感奋不已。
二、读读讲讲问问。
1.整体感知。
问: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为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
2.逐句诠释(按:此诗非律诗,不可使用“颔联”“颈联”等名称)
“岱宗”两句。问:“夫”是个虚词,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么样)上,试比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加“夫”则惊奇、赞叹之情更明明,也更强烈。)泰山之北为故齐地,之南为故鲁地;“青”,指泰山之色,“了”,完的意思。整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无论从北或是从南看,泰山是看不完的。)诗人这样写有什么用意?(形容泰山极高极远。)
“造化”两句。问:“神秀”,指英灵之气,这是古人的说法。试联系前面一句说说这句的意思。(泰山如此高远,是天地间英灵之气聚集的结果。)“阴阳”一句又是什么意思呢?(据注释作答,再补充说明:山前为阳,日光先临,故易晓;山后为阴,日光不到,故易昏。)这是形容泰山高与天齐。
“荡胸”两句。大意已见注释。问:这两句写诗人望岳所见,试作具体描述(泰山中天门以上时有云团浮现,或高或低,故谓之“层云”;鸟亦时常出没于山谷间,须睁大眼细望才能见。)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向往之至,亟欲一登。)由引出下两句。
“会当”两句。绝顶,极顶,指玉皇顶。问:诗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却能“一览(全都看到)众山小”,这说明了什么?(这是诗人神游玉皇顶之所见,故谓之虚景。)
三、总结。
杜甫一生极为坎坷,特别是在安史之乱发生以后,他四方飘泊,居无定所,在他生命的最后三年里竟至以舟为家,他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95%以上都写于这动荡不安的生活之中。读过这首诗后,你对杜甫有怎样的认识?能找到他取得如此伟大成就的原因么?
学生自由发言。
《春望》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郎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途中叛军俘获,带到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春望》写于次年三月。
诗的前四句写都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司马光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温公续诗话》)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创造了气氛。此联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翻跌。“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颓垣残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料;“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先后相悖,又是一翻。明代胡震亨极赞此联说:“对偶未尝不精,而纵横变幻,尽越陈规,浓浓淡淡,动夺天巧。”《唐音癸签》卷九。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一般解释是,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
诗的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想望亲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多信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急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得铿锵作响,气度浑灏,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而不衰。
《石壕吏》
一、介绍背景导入,简介作者:
1.介绍背景。
2.简介作者。
二、整体感知:
1.质疑,画出难懂的句子。
2.谈谈你的初步感悟。
三、看图理解课文:
1.根据图画找出对应句。
2.有人认为老妇的话不是一口气说出来的,而是吏一步一步逼问出来的。试据此想象吏与妇对话的情景。
五、说一说:
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六、复述课文——“走进石壕村”
七、合作探究:
石壕村这户人家,留下的老翁、儿媳、幼孙三人以及老妪的命运将会怎样呢?
八、感受今天美好生活。
九、当堂背诵全诗。
附:
作为中国文学史上最为著名的诗人,杜甫受到了不同时代,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的喜爱。顶着“诗圣”头衔的他可谓是声名远播,妇孺皆知。但若问及杜甫究竟凭何得以居于千古大浪淘沙的芸芸诗人之上时,相信少有人能体察出这”圣”字之深远含义。
《杜甫诗三首》:《望岳》, 《春望》,《石壕吏》的巧心组合足以对这个问题献上答案了。
回看几千年的文化史,饱受儒家文化浸淫的中国文化中,对伟大的判断不外有二层:一是艺术上的造就,即凭借顶尖的创造力创新文体或者使前人所创的其中某些臻于完美。二是思想内容上的前瞻性和深刻性:既反映代表时代精神,又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即是所谓的“妙笔生文章,铁肩担道义”。而将两者融于一体又达炉火纯青的确实不多。杜甫之前有屈原:创新骚体以抒爱国之情成为典范;与杜甫同时的有李白:兼擅各体,重立“不为富贵折腰”的骨气。传至杜工部,除了沉郁顿挫的诗风之外,在历史上留下最为浓重的一笔就是“士”——这个特殊群体作为理性,公平,正义维护者形象的完善吧。
“士”,这些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英们,历来以社会良知来作为其理想人格。即深切关怀国家,社会以及世上的一切有关公共事物,人,事,以无所畏惧的心去忧患国家命运,批判眼前不平,重建理想之国。而杜甫的忧患意识又尤为突出。据刘明华在《杜甫研究论集》中对忧患所下定义:忧患意识是人类对自然灾害,人生命运和社会危机的忧虑和焦心的心理意识。大致上分为生命忧患和政治忧患。忧生者未必忧世,但忧世者常常免不了忧生。《杜甫诗三首》不但集中体现了以上两种忧患,更展示了 “诗圣”杜甫的成长过程。
《望岳》作为诗人少年青春之时所作,属早期作品,二十四五的杜甫家资殷丰,朝气蓬勃。于是当望及祖国如此锦绣山河时,自然意气勃发,气吞山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道出了“士”——杜甫为国效力,大展宏图之愿。而这种单纯的快乐随着阅历渐长奔波于市时,逐渐消退。到了必须面对安史之乱这个王朝衰变转折点时,杜甫不得不以儒思想在“士”身上形成的价值观和判断力对乱世作出反应。于是“自非旷士怀,登兹翻而忧”的杜甫开始了绵绵忧患。杜甫于乱世飘零中首先感受到的是因个人遭遇而生的生命忧患,这种忧生之感始于他在长安的困顿期。于是《春望》中的杜甫就感于妻离子散,国破家亡自己却白首无成,大谈了乱世之苦伤。“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想黍离之悲,见鲜花而落泪;恨离别之愁,闻鸟叫而揪心。“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刚过不惑的杜甫就开始白头,对早生华发的描写正是杜甫对自己坎坷流离,忧患悲愁,报国无门,无法完成少年志向的一种追忆和感叹。
但杜甫并未让人感到他在苦难面前的畏缩,他一放面感叹时不待我,命运多创,另一方面却更意识到人生如此局促,只有采取我不弃世的态度放有所作为。这就使得杜甫在生命忧患中注入了责任感。他想到了通过立德、立功、立言在历史生命中得到肯定。这使得诗人的最终忧患超越了对个体的垂怜。
在所选的最后一首《石壕吏》中,其中最为精彩的句子是后来代夫从军的老妇人的一番自白:“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这几句话忠实记录了唐王朝官吏的残忍暴戾和百姓民不聊生的悲惨生活。杜甫在民族危难之时表现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已经表明他从对个体生命的悲叹中跳出来了,完成了由忧生到忧世的蜕变,这也才真真正正体现出了他的伟大之处。这是因为—— 儒家的“民贵君轻”所提倡的对民的重视仁爱说到底是维护统治的手段而并非给民众以权利,尊重以之监督君主的权利。人民当为朝廷,说好听点是国家的生死存亡而效力,这在《石壕吏》中表现为杜甫称赞了老百姓在巨大灾难面前表现出的勇气和做出的巨大牺牲。但政治上的判断最终被良知所动摇——生来就宅心仁厚悲悯者,对所有生命都悲切关怀的杜甫把自己的感受推己及人,将是至王公大臣,下至贫民百姓,都融入“悲天悯人”的“悯”之中。也正是因为杜甫亲身经历了灾难的折磨,这种关心才远远胜于其他仅仅是“旁观者”的诗人。(写百姓疾苦的诗人又何止杜甫一人,白居易也曾表现过如此主题,但他的‘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的观点表明了他只是靠想象和体会来完成,并不能成为真正的同情。)
总的来说《杜甫诗三首》记录了一个诗人由盛世入乱世的离乱遭遇和感时伤痛,展示了杜甫又立志为过效力到对未能实现此愿望的忧患到最后真正的忧国怜民的过程。这是杜甫的人生经历过程,也是杜甫作为“诗圣”的成长和蜕变过程。而杜甫的——“圣”——也正是体现在他始终心系国家由患己到患世的过程飞跃。
综合性学习:莲文化的魅力
活动目标:
指导学生通过以自主、合作、探究为途径的实践活动,对中国莲文化进行认知、体验、感悟和表述,培养语文学习必需的观察能力、信息获取能力、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活动过程:
一、感知环节
(一)准备阶段
1、参加本活动的相关学科指导老师(包括语文、生物、美术等)的准备工作:搜集筛选资料,对要指导的内容和学生探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做好预案。
2、结合本册课本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内容,指导学生搜集资料和观察的方法。例如:如何在图书馆查阅资料和书籍,如何在互联网上搜索需要的信息,如何记观察笔记等等。并开始着手搜集文字和图片资料。
3、向学生简要介绍研究性学习的范围:莲文化的魅力,明确研究总目标和基本方法。
4、在老师说明分组要求和原则后,学生根据需要自由分组,组成“探究小组”。
(二)活动阶段
1、欣赏莲、了解莲(生物教师指导)组织学生利用假期前往公园观赏莲。细心观察,与从书本和网络上了解到的有关莲的习性、特点、品种、用途等知识相联系,分组探讨,现场介绍莲花的某一部分的特点,并说明其价值所在。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在生物老师的指导下栽培莲,写好种植观察记录。
2、莲的绘画、摄影(美术教师指导)
通过观察、欣赏,用画笔或者相机表现眼前的莲。学会捕捉能给人一美好遐想或深刻感悟的瞬间、部分。画的形式不拘一格。整理后用展板展出。
3、追根溯源,自主探究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
提供参考课题,各小组自主选择
① 莲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② 咏莲文学作品赏析
③ 关于莲的名胜古迹
④ 莲与佛教
⑤ 关于莲的传说故事
二、感悟环节
分小组活动(一课时)学生充分、自由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三、表达环节
语文教师指导小论文写作常识(1/2课时)
各小组完成课题研究报告(小论文)
汇报形式:
1、展板:图片、文字、美术作品
2、赛诗会
3、小论文交流评比
[第六单元]
26.三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2.学习文中描写景物的方法:抓住景物特征,动静结合,情景交融。教学过程: 一. 谈话启发,导入新课
自古以来,三峡以其壮丽的风光激发了众多文人的灵感,留下了许多千古流传的诗篇,同学们都知道哪些有关的诗文呢?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位北魏时期的地理学家——郦道元的文章,看看他笔下的三峡是怎样一番景色。二. 播放课文录音或教师范读课文
这篇课文虽然短小,但生字比较多,而且又是文言,大家能不能克服困难,把它读得自然流畅?遇到困难时,可以在小组内互相请教,也可以和老师交流。
学生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精炼的语言,品味其中的意境。三.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1.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文中的内容,为游客编一篇介绍三峡风光的导游词,看哪一组同学编得最好。对文中词句理解有障碍的小组,可以请其他组帮助,也可以与老师交流。
2.各小组展示所编的导游词,教师视情况进行评点,学生推选出最佳小组。3.分析体会文章写景特点。
提问:大家刚才在写导游词的过程中,是否注意到了这篇文章的写景有什么特点?哪些句子是你认为写得最美的?能不能给大家分析一下? 四.布置作业
1.写一段文字描述家乡的美景或你所游历过的山川名胜。2.喜欢绘画的同学可以根据课文画一幅三峡风光图。
27短文两篇(《记承天寺夜游》《答谢中书书》)
《答谢中书书》
教学目标:
1、背诵并默写课文。
2、品味、积累写景的优美语言。
3、理解作品意境,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无不为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色所陶醉。其实,莽莽神州,茫茫九派,高山大岳,千流百川,我们伟大的祖国哪儿不是神奇如画呢?不信,就请你细细品读陶弘景的写景小品文《答谢中书书》,读完后你一定会觉得江南的山水真是一幅清丽的山水画,是一首流动的山水诗呢!
学生交流所查到的资料,教师补充。
陶弘景――南北朝时期的思想家、医学家和文字家。又被称为“山中宰相”。他的《答谢中书书》,描绘山川秀美,清新简淡,为历代写景名作。
“山中宰相”――齐高帝曾经召他进宫陪伴太子读书。后来,陶弘景远离尘世,隐居句曲山(今茅山)。他精通阴阳五行、山川地理、天文气象。梁武帝继位后,他“礼聘不出”。因此,每逢有凶吉、祭祀、征讨大事,朝廷都要派人进山向他请教,故称他为“山中宰相”。陶一生好松。每当轻风吹拂松枝,发出“沙沙”的声响时,他就象听到仙乐一样如痴如狂。有时,他竟一人进山,专去听山野松涛之声,人又称之“仙人”。
二、整体感知
1、反复朗读课文
2、以同座为单位交流自学情况,疏通文意,提出认为比较重要的或解决不了的词句。
3、班级交流,教师补充并检查掌握情况(见教材上所作记号)
4、再次朗读课文,巩固理解。
三、合作探究
1、以小小组为单位欣赏作者是怎样写景的(参考《三峡》的各种描写角度)
2、古人善于从一川一坳之中发现地理形胜之美,在对美的描述之中表达其中的适己之意。想想此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班级交流
陶宏景的《答谢中书书》,写的则是普通的山川之美,他状写高峰清流、石壁清林,描摹日光的色彩变化和猿鸣鱼游,都是一些常见之景,但写得清丽自然,自有一股浑然天趣,表露自己居身其中的欢乐、愉悦、悠然自在之情。
四、背诵默写
自背、互背、最后当堂默写。
五、作业布置
运用今天的学习方法自学《记承天寺夜游》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翻译课文,提出认为比较重要的或解决不了的词句。
2、文章主要写了什么景,是怎样写的?
3、作者的思想感情与《答谢中书书》有什么不同?
《记承天寺夜游》
教学目标:
1.重点词、句的理解与翻译;
2.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3.学习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结合苏东坡的诗“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和本地东坡遗迹(惠州东坡亭、东坡小学等)导入。
学生自由发言,简介东坡的生平、经历、作品。
投影:作者生平。二.疏通文意
1.解决生字词读音(叫学生读、纠正、齐读)
遂(suì)寝(qǐn)藻(zǎo)荇(xìng)
2.朗读课文,听录音纠正
3.解决重点词语(投影)
欣然:高兴地 念:思考、想到 相与:一起
遂与外人间隔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遂至承天寺 盖竹柏影也
但闻屏障中尺一响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4.翻译课文(学生提问,师生解决,强调重点,学生翻译,对照投影)
三.研习课文
1.这篇文章运用了几种表达方式?
明:叙述、描写、抒情
2.叙述部分交代了哪些要素?
明:时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
地点:承天寺中庭
人物:“我”和张怀民
事情的起因:月色优美
3.作者是如何描绘月色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从中可看出这幅月夜图有什么特点?
4.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明:“月色入户,欣然起行。”“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5.文中结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明:赏月的欣喜 贬谪的落寞 自我排遣的达观
四.小结
《记承天寺夜游》这篇文章通过对庭中优美月色的描绘,让我们感受到苏轼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面对逆境达观处世、潇洒人生的难能可贵。
五.作业
1.背诵《寄承天寺夜游》。
2.阅读古诗《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结合作者的身世和写作背景体会作者在诗中所抒发的情感。(自行查阅作者的身世和本诗的写作背景)湖心亭看雪
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反复诵读,培养诵读能力。2.积累文言词汇,培养古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3.体味文章写作手法及语言风格,体味、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学期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咏雪》,谢道韫一句“未若柳絮因风起”,成为咏雪的佳句,谢道韫因此被誉为“咏絮之才”。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明末张岱的小品《湖心亭看雪》。阅读课文,动脑思考,看看张岱是如何抓住“看”字写雪的。
二.检查预习
同学交流资料,汇集所提问题。弄清作者、作品及本文。介绍作者,了解作者。
三.整体感知:
a.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反复诵读,力求成诵。b.解析下列词语,疏通文义。
是日 更定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雾凇沆砀上下一白 酒炉正沸焉得强饮客居痴 四.品味句子,研究问题。注意文章写法。把握作者思想感情。
问题一:
记叙看雪的背景、时间、天气有何作用?
本文开篇叙事,交代看雪的时间及背景,“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朴实的记叙,交代了一个不寻常的人。写不一般的纪年方法、不一般的时间、不一般的天气,都是突出“独,字。„„独”,不仅强调数量(只有自己一人);更写出了作者,与众不同心态与情趣。
问题二: 找出写景的句子并体昧作者的感情。作者写景使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特点?
一切景语皆情语,情以景生、景以情存,情景相生。本文写景有两句,先从大处落笔,“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描写雪后西湖全景,设造了静寂、空旷、混沌的境界。接着,作者落笔眼前,写西湖近景:“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使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出了眼前景物的渺小、微弱,与旷远莽苍的大自然进行对比,渲染了“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一种人生情绪。作者写景,使用白描手法,不渲染不雕饰,简洁朴素自然,如一幅写意山水画卷。人物云天、高低近远、浓淡疏密,人与自然在精神世界里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和谐。然而,宁静之中,我们仍然感受到作者内心深处的漂泊无依、茫然无奈的伤感。
问题三:
文章后半部分近一半笔墨写人,对此,你有何看法?最后用舟子的话作结,有何意义? 文章的标题是“湖心亭看雪”,人们很容易产生一种定势思维:看雪就是写雪景,但这篇文章却用了近一半的篇幅来写人,写奇遇,写饮酒,抒感慨,丰富了文章内涵。绘景写人,相映成趣,西湖的雪景因为有了人的活动更具魅力。张岱的文章写景,同时也写观赏景物的人及其感受,而点睛之笔,往往在此。结尾作者引用舟子的话“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一个“痴‟‟字,似贬实褒,对作者到湖心亭赏雪这一行为给予了肯定与赞赏,不仅如此,还包括了对作者品味、人格的肯定与赞赏。
问题四:
本文的语言有何特点?试举例分析说明。
此文是小品,全文不到160个字,篇幅短小。语言严整而富于变化,文字简约,内涵丰厚。如“独”“大喜”“雾凇沆砀”等(此处不展开,见教材分析)。
问题五:
第二篇:八年级语文上册 复习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1 教学目的:归纳课内知识点;指导学生复习的方法
教学重点:字词掌握;文言课文默写、翻译和内容探究。教学难点:对学生复习情况的落实与督促。教学步骤:
一、第一、二单元字词复习(板书填空)阻遏è、锐不可当dāng 寒噤jìn、仄zè歪、转弯抹mò角、(抹mǒ杀、抹mā布)瓦砾lì、箱箧qiè 肃穆mù、荒谬miù、孤孀shuāng 骇hài人听闻、掳lǔ、震悚sǒng、疮疤chuāng bā、诘jié问 奔丧sāng、狼藉jí、簌簌sù、颓tuí唐 尴尬gān gà 伛yǔ、攥zuàn、取缔dì、骷髅kū lóu、滞zhì笨、愧怍zuò 唏嘘xī xū、伎俩jì liǎng、颠沛pèi、吊唁yàn、文绉绉zhōu
二、学生朗读全部背诵部分,今日重点在于:
1、《桃花源记》 陶渊明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百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陋室铭》 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3、《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4、《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三、复习《桃花源记》先全文翻译,其次以概括练习来学习。
四、通假字:便要还家:通“(邀)”,(邀请)
五、古今异义:
1、阡陌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交通运输)
2、芳草鲜美(古义:鲜艳美丽)(今义:滋味好)
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古义:妻子及儿女)(今义:男子的配偶)(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4、无论魏晋(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表示条件的连词)
5、不足为外人道也(古义:不值得)(今义:不够)六、一词多义:
1、寻:寻向所志(寻找)寻病终(不久)
2、志:处处志之(做记号)寻向所志(记号)
3、遂:后遂无问津者(就)遂迷(终于)
4、为:武陵人捕鱼为业(作为)不足为外人道也(对,向)
5、乃:乃不知有汉(竟然)见渔人乃大惊(于是)
七、加点字解释:
1、落英缤纷(繁多的样子)
2、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
3、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
4、阡陌交通(田间小路)
5、皆叹惋(感叹惋惜)
6、便扶向路(沿着)(从前)
7、诣太守(到)
8、欣然规往(计划)
9、未果(实现)
10、后遂无问津者(问路,访求、探求。津:渡口)
八、成语:
世外桃源: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豁然开朗:开阔敞亮的样子。怡然自乐:安闲快乐 无人问津:比喻无人过问而十分冷落。鸡犬相闻:鸡鸣狗叫之声处处都可以听到
九、句子翻译:
1、复行数十步,豁朗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呈现在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
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田间小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鸡鸣狗叫之声处处可以听到。)
3、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跟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
4、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了。)
十、用 / 划出下列句子的停顿(每句只划一处)
1、忘 / 路之远近
2、问 / 所从来
3、遂与外人 / 间隔
4、问 / 今是何世
5、此人 / 一一为具言所闻
6、不足 / 为外人道也
7、后 遂 无 问 津 者
十一、在括号里填入文中省略的成分。
1、(桃源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渔人)所从来,(渔人)具答之。(桃源人)便要(渔人)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2、此人一一为(桃源人)具言所闻,(桃源人)皆叹惋。余人各复延(渔人)至其家,皆出酒食。(渔人)停数日,辞去。
十二、内容探究:
1、概括各段大意,归纳本文主旨:
发现桃林(1段)——进入桃源(2段)——访问桃源(3段)——离开桃源(4段)——寻找桃源(5段)主旨:
1、桃源景色优美,土地肥沃,民风淳朴;
2、桃源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人人劳动,自食其力,生活和平、宁静;
3、在当时赋税极为繁重的阶级社会,这是农民求之不得的好地方,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的理想世界。
4、世外桃源的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寄托作者对美好、自由、和平的生活的向往,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批判。)
2、第一段描写桃林景色有何作用?暗示下文将出现奇境,渲染气氛,为下文描写做铺垫。
3、作者笔下桃源有何特点?桃源景色优美,土地肥沃民风淳朴;生活和平宁静,人民安居乐业,是作者心中理想社会。
4、桃源人为何叹惋?为何嘱咐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桃源外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频,人民生活痛苦。
5、桃源人“不复出焉”的原因是什么?饱受战乱之苦,不愿出去。
6、“处处志之”与“不复得路”是否矛盾,作者为何这样写?暗示桃源并不存在。
十三、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描写桃花林自然景色的语句(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写出描写桃花源中人们和平劳动、幸福生活的语句(土地平旷……并怡然自乐)
3、写出本文中出现的三个成语(豁然开朗、世外桃源、怡然自乐)(无人问津)
4、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甚异之)
5、文中描写桃花源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6、表现 “村人”热情待客的句子?(便邀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7“村人”来桃花源的原因是?(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8、“村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原因?(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十四、作业:
1、抄字词两遍,背诵内容两遍。
2、复印练习,准备小测。
八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2 教学目的:归纳课内知识点;指导学生复习的方法。教学重点:字词掌握;文言课文默写、翻译和内容探究。教学难点:对学生复习情况的落实与督促 教学步骤: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估计上节课不能完成21课的复习,继续。学生就练习来展开,然后再小测。
二、复习《陋室铭》
(一)、句子翻译: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住的人品德高尚就不觉得简陋了。)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说说笑笑的是学问渊博者,来来往往的没有不学无术的人。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朵,没有成堆的公文劳累身心)
4、孔子云:何陋之有?(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二)、内容理解:
1、统领全文的一句是什么?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文中点睛之笔是哪句? 何陋之有。
3、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情怀)? 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志趣。
4、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语句的是什么?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5、表现主人生活环境清幽的句子是什么?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三、学生复习默写:
《长歌行 》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四、作业:默写抄两遍,要求完成双基内容(语言运用)
八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3 教学目的:归纳课内知识点;指导学生复习的方法。教学重点:字词掌握;文言课文默写、翻译和内容探究。教学难点:对学生复习情况的落实与督促。教学步骤:
一、订正《桃花源记》的小测。(见前)
二、学生齐读《爱莲说》,先翻译全文,再引导内容理解: 《爱莲说》 一、一词多义:之:
1、水陆草木之花(的)
2、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主谓插之,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3、无丝竹之乱耳(主谓插之,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4、何陋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
5、渔人甚异之(指桃花林的奇景)
二、加点字解释:
1、可爱者甚蕃(多)
2、出淤泥而不染(沾染)
3、宜乎众矣(应当)
4、陶后鲜有闻(少)
5、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亲近而不庄重)
6、花之君子者也(品德高尚的人)
7、亭亭净植(耸立的样子)(立)
8、濯清涟而不妖(洗涤)(美丽而不端庄)
三、句子翻译: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则惟独喜爱莲──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香气远播,更显得清芬;笔直洁净地立在水中,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
3、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谁呢?对于牡丹的爱,那当然是有很多的人了!)
四、用 / 划出下列句子的停顿(每句只划一处)
1、晋陶渊明 / 独爱菊
2、予独爱 /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3、可远观 / 而不可亵玩焉
五、内容探究:
1、理解性填空:
(1)文中高度概括莲的可贵品质的句子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2)同《岳阳楼记》中“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意义相同的句子是:莲之爱,同予者何人(3)隐喻趋炎附势之风极盛的句子是: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4)比喻君子品质高尚,不与世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许的名句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5)赞颂莲花正直又通达事理的名句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2、菊、莲、牡丹各象征哪种人?莲:君子; 菊:隐士; 牡丹:追名逐利的世俗之人。
3、作者心中的君子应具有哪些品质?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特立独行,正直不阿,豁达大度等等。
4、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
5、中心思想:本文通过对“莲”的美好形象和高洁品质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世态的鄙弃和厌恶以及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三、学生默写上节课三首诗。
四、作业:抄《桃花源记》小测内容一遍,未完成双基的继续。复印练习。
八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4 教学目的:归纳课内知识点;指导学生复习的方法。教学重点:字词掌握;文言课文默写、翻译和内容探究。教学难点:对学生复习情况的落实与督促。教学步骤: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然后小测。
二、学生背诵三首诗
《送友人》 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三、引导学生复习三、四单元字词,黑板填空: 跋涉bá shè、惟妙惟肖xiào、巧妙绝伦lún 轩榭xuān xiè、丘壑hè嶙峋lín xún、镂lòu空、重峦luán叠嶂zhàng
磬qìng、蟠pán龙、金銮luán殿 帷wéi幕、伧cāng俗 孕yùn育、销xiāo声匿nì迹(候hòu鸟、诸侯hóu、闽侯hòu)衰shuāi草连天、(鬓毛衰cuī、)风雪载zài途、(记载zǎi、)蟾蜍chán chú两栖qī 褶zhě皱、追溯sù、天衣无缝fèng、(缝féng补)藩fān篱、归咎jiù、面颊jiá、喷嚏tì、唠唠叨叨láo láo dao dao、(唠lào嗑、)
四、作业:字词与默写抄两遍。
八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5 教学目的:归纳课内知识点;指导学生复习的方法。教学重点:字词掌握;文言课文默写、翻译和内容探究。教学难点:对学生复习情况的落实与督促。教学步骤: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学生默写。
二、复习句子翻译:《核舟记》 句子翻译:
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没有一件不是就着木头原来的样子摹拟某些东西的形状的,各有各的神情姿态)
2、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他们紧靠着的两膝,都隐蔽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
3、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佛印极像弥勒菩萨,敞胸露怀,抬头仰望,神情跟苏、黄不相同)
4、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那人的眼睛正看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烧茶的声音。)
5、而计其长曾不盈寸。(可是计算它的长度竟不满一寸。)
6、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是挑选狭长的桃核刻成的。)
7、嘻,技亦灵怪矣哉。(啊,技艺真是奇妙极了!)《大道之行也》 句子翻译:
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
2、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把有贤德、有才能的人选出来,人人讲求诚信,崇尚和睦。)
3、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因此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要有职业,女子要有归宿。)
4、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憎恶财货被抛弃在地上的现象,却不是为了独自享用;憎恶那种在共同劳动中不肯尽力的行为,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
5、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样一来,就不会有人搞阴谋,不会有人盗窃财物和兴兵作乱,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大同”社会。)
三、学生抄句子翻译一遍。其余时间订正小测内容。
八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6 教学目的:归纳课内知识点;指导学生复习的方法。教学重点:字词掌握;文言课文默写、翻译和内容探究。教学难点:对学生复习情况的落实与督促。教学步骤:
一、学生背诵:
《三峡》 郦道元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归园田居》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使至塞上》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二、引导学生复习《三峡》
一、通假字:略无阙处:通“(缺)”,(中断)二、一词多义:
1、自:自三峡七百里中(从)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如果)
2、绝:绝山献多生怪柏(极)哀转久绝(消失)沿溯阻绝(断)
三、加点字解释:
1、重岩叠嶂(高耸险峻如屏障的山峰)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日光)
3、至于夏水襄陵(上)
4、沿溯阻绝(顺流而下)(逆流而上)
5、属引凄异(连接)(延长)
6、不以疾也(快)
7、素湍绿潭(急流的水)
8、飞漱其间(冲刷)
9、清荣峻茂(高而陡峭)
10、虽乘奔御风(快跑的马)
11、绝山献多生怪柏(险峻的山崖或山峰)
四、句子翻译:
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在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包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船只都被阻,不能通航。)
4、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5、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在春、冬两个季节,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6、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连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啼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
五、用 / 划出下列句子的停顿(每句只划一处)
1、自三峡 / 七百里中
2、自非 / 亭午夜分
3、或 / 王命急宣
4、虽 / 乘奔御风
5、故 / 渔者歌曰
6、其 / 间千二百里
六、内容探究:
1、概括各段大意:(1)三峡山势高峻(2)夏天的三峡水流湍急(3)春冬之时的三峡水缓流清,景色优美(4)秋天的三峡高猿长啸,凄婉萧瑟。
2、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的自然景观 山——高、大、多 水——夏:猛急;春冬:清绿奇;秋:凄凉
3、用原文回答:
(1)表现群山高峻的句子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曰,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2)表现水流急速的句子是(朝发白帝,暮到江陵)(3)表现春冬清流缓的句子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4)表现秋季凄清萧瑟的句子是(林寒涧肃,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4、作者是如何从不同的季节景象来描写江水的特点的?(夏天,写了因水大而形成的险阻和江流的迅急,突出江水凶险和疾速的特点。春冬之时,水退潭清,景色秀丽,突出了三峡春冬景色的清丽的奇秀,秋季的景色清冷寂静,水枯气寒冷以高猿哀鸣衬托深秋的凄清,渲染了秋天的萧瑟气氛。)
5、文章结尾引用了渔者的歌词,有什么作用?(衬托“晴初霜旦”之时“林寒涧肃”的凄凉情景,渲染萧瑟的气氛)
三、复印练习,准备小测。抄默写内容两遍。
八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7 教学目的:归纳课内知识点;指导学生复习的方法。教学重点:字词掌握;文言课文默写、翻译和内容探究。教学难点:对学生复习情况的落实与督促。教学步骤: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小测。
二、复习课文:《答谢中书书》
一、加点字解释
1、五色交辉(交相辉映)
2、晓雾将歇(消散)
3、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参与)
4、夕日欲颓(坠落)
5、沉鳞竞跃(争相)(跳出)
6、实是欲界之仙都(人间)(天堂)
二、句子翻译:
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2、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三、内容探究:
1、本文反映了作者什么思想?(反映了作者娱情山水的思想。)
2、中心思想: 本文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3、“高峰入云,清流见底”表现了()之美。(山水相映)“两岸石壁,五色交辉”表现了()之美。(色彩配合)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表现了()之美(晨昏变化)
三、上节课三首诗默写
四、作业:抄句子翻译一遍。
八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8 教学目的:归纳课内知识点;指导学生复习的方法。教学重点:字词掌握;文言课文默写、翻译和内容探究。教学难点:对学生复习情况的落实与督促。教学步骤: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二、默写:
《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三、订正小测
四、复习课文: 《记承天寺夜游》
一、解释加点词:
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念:想到。遂:于是。至:到
2、相与步于中庭 相与:共同,一起
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只是
4、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交横:交错,纵横。盖:原来是。
5、月色入户 户:窗户
二、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 月光(月色)
三、描写月夜庭中景色的句子是哪一句(“庭下如积水空明……影也”)
四、全文分几层,请用“/”划分,并写出层意 全文分三层: 第一层记事,交代了赏月散步的时间,原因。第二层写景,写了月下庭中景物。
第三层抒情,抒发了对月光,竹柏蔬影的感触。
五、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表达了作者旷达的心境。)
六、中心思想: 本文表现了作者旷达的胸襟和积极乐观的情怀。
七、句子翻译: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
五、作业:默写抄两遍。完成阅读内容。
八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9 教学目的:归纳课内知识点;指导学生复习的方法。教学重点:字词掌握;文言课文默写、翻译和内容探究。教学难点:对学生复习情况的落实与督促。教学步骤:
一、句子翻译复习: 《观潮》 句子翻译:
1、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当潮水从浙江入海口涌起的时候,几乎像一条银白色的线)
2、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随着潮水越来越近,就像玉城雪岭一般连天涌来,声音大得像雷霆万钧,震撼天地,激扬喷薄,吞没宇宙,涤荡太阳,来势极其雄伟豪壮。)
3、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然后演习五阵的阵势,忽而疾驶,忽而腾起,忽而分,忽而合,极尽种种变化,同时有在水面上骑马、舞旗、举枪、挥刀的人,好像踩在平地上一样。)
4、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忽然黄烟四起,人和物一点儿也看不见了)
5、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几百个善于泅水的吴中健儿,披散着头发,浑身刺着花绣,手里拿着十幅大彩旗,争相奋力逆流迎潮而上,他们的身影在万仞高的惊涛骇浪中浮沉,翻腾着身子变换着各种姿态,而旗尾却一点也不被水沾湿,凭借这种表演来显示他们高超的技能。)
6、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而且租用看棚的人非常多,即使是一席之地也不空闲。《湖心亭看雪》 句子翻译:
1、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弥漫着水气凝成的冰花,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
2、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我划着一叶扁舟,穿着毛皮衣服、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
3、湖中焉得更有此人(在湖中怎么还能碰上您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呢!)
二、名著指导: 《西游记》 【阅读概括】
一、简要概括故事情节:
主要描写孙悟空保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故事。
全书分三大部分:前7回写孙悟空出世、拜师、大闹天宫的故事,表现孙悟空的反抗精神;8--12回写唐僧的来历及取经的缘由;第13回--100回写,唐僧西天取经,路上先后收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三个徒弟,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到真经,修成正果。
二、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相关故事情节:
1、孙悟空:封建社会的叛逆者和反抗者,好动顽皮,武艺高强,正直勇敢、机智顽强,疾妖如仇。善于和各式各样的妖魔作斗争。
①敢于向权威挑战的反抗精神。如:大闹天宫;取经途中,他经常驱遣山神土地神、四海龙王前来效劳;有时仅为欺骗两个小妖,他便要玉帝闭天;有时对佛祖、观音也常常出言不逊;对人间之王更加蔑视。他对乌鸡国的国王说:“我老孙若肯做皇帝,天下九国九州皇帝都做遍了。”朱紫国国王生病,他就用马尿和药丸给国王治病。
②不畏惧艰难险阻退缩,失败不气馁,始终保持着旺盛的战斗意志和充沛的战斗热情。如:三打白骨精、在火焰山三调芭焦扇、在盘丝洞斗蜘蛛精。
③明辨是非、除强扶弱、疾恶如仇,机智灵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如:三调芭蕉扇,熄灭火焰山的大火,既开通了西行的道路,又解救了当地人民的困苦;天竺国识破了月宫玉兔变成的假公主,救回了真公主;在朱紫国斗败了观音走失的金毛狮,治好国王的病。
2、猪八戒:是一个喜剧形象。
①好吃懒做、见识短浅、爱搬弄是非、耍小聪明、说谎,爱占小便宜、贪恋女色;如:高老庄招亲;四圣试禅心(黎山老母、观音、普贤、文殊四位菩萨变成美女试探师徒四人取经诚心,结果猪八戒上当,愿为女婿,其余三人都经受住考验);怕困难,常常要打退堂鼓,心里老想着高老庄的媳妇;时不时地挑拨唐僧念紧箍咒,让孙悟空吃点苦头;有时爱撒个谎,可笨嘴拙腮的又说不圆;甚至还藏了私房钱,塞在耳朵里。
②忠勇善良、战斗勇猛、能知错就改、淳朴憨厚。如:白骨精三次变化,欲取唐憎,都被悟空识破,将怪打死。八戒趁机进馋言,使唐僧终于赶走悟空;自己却被黄袍怪拿住。八戒、沙僧斗不过黄袍怪,沙僧被擒,唐僧被变作老虎。八戒欲回高老庄,经白龙马苦劝。到花果山请回孙悟空,降伏妖魔。
3、唐僧:是个善良虔诚的苦行僧,不辞劳苦,不畏艰险,但有时昏庸顽固,是非不分,一遇妖魔就涕泪交流,见佛就拜,不论真假。如: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时不谢反赶;让孙悟空背红孩儿;盘丝洞七妖作法,唐僧自作主张去化斋,徒弟们好言相劝,无奈唐僧十分固执,结果成了七个女妖的“上门午餐”。
4、沙僧:忠厚诚恳,任劳任怨,正直无私,一心一意保唐僧西行,谨守佛门戒律。
5、神仙:
菩提祖师(传授孙悟空武艺,教给长生法术、七十二般变化,十万八千里的筋斗云。)观音(医治人参果树、收服红孩儿、真假美猴王、收服通天河鱼怪、收服麒麟山吼子怪)玉皇大帝(收服黄袍怪、识别假猴王、收服狮驼洞三怪)太上老君(将孙悟空关进炼丹炉、收服独角兕大王)
镇元大仙(五庄观种人参果)东来佛祖(即弥勒佛、降服黄眉童儿)二郎神(捉住大闹天空孙悟空、打败九头怪)
托塔天王和哪吒(征讨齐天大圣、捉住金鼻白毛老鼠精、助降铁扇公主与牛魔王)
6、妖怪:
黄眉大王、六耳猕猴、通天河鱼怪、独角兕大王、白骨精、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 狮魔王(假乌鸡国国王)、黄袍怪、九头怪(盗走祭赛国金光寺的舍利子佛宝)
狮驼洞三怪(老妖,文殊菩萨的坐骑,青毛狮子——大口能吞十万人马;二怪——峨眉山普贤菩萨的坐骑白象;三怪——大鹏金翅鹊,被如来收服)吼子怪(抢走抢走朱紫国东宫金圣娘娘)、蜘蛛精、玉兔精(假扮天竺国公主)铁扇公主与牛魔王、虎力大仙、鹿力大仙、羊力大仙(车迟国比法术)金鼻白毛老鼠精(半截观音、地涌夫人,被托塔天王父子捉住)
三、精彩故事情节:
1、大闹天空(第四回——第七回)
2、四圣试禅心(第二十三回)
3、大闹五庄观(第二十四回——第二十六回)
4、三打白骨精、智降黄袍怪(第二十七回——第三十一回)
5、真假美猴王(第五十七回——第五十八回)
6、三调芭蕉扇(第五十九回——第六十一回)
7、小雷音遇黄眉大王(第六十五回——第六十六回)
8、朱紫国斗败金毛狮(第六十八回——第七十一回)
9、盘丝洞灭蜘蛛精(第七十二回——第七十三回)
四、阅读感受(推荐语):①善于说故事,可读性强;②善于塑造人物形象,它所塑造的孙悟空、猪八戒等人物使人过目不忘;③全书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像和大胆奇特的夸张。
三、作业:抄句子翻译一遍。完成复习,要求学生综合复习,准备考试。
第三篇:八年级语文上册背影优秀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背影》创新设计
一 以培养情商主导阅读
前些年多家媒体报道,浙江金华四中高二学生徐力,母亲要求他每次考试成绩要排在班级前十名,他无法实现母亲提出的目标,深感委屈和压抑。2000年1月17日中午,徐放学回家,吃过午饭后,因对母亲的唠叨不满,便用一把铁榔头将母亲砸死。
需要注意的是,与徐力类似的弑父弑母案件近年来不断见诸媒体报道:2008年10月1日,南京一名中学生被母亲勒令不准打游戏后,竟放火烧家,还举刀欲砍母亲。2009年9月11日,中山市沙溪镇云汉村,18岁少女齐萍萍弑杀双亲,并用菜刀、锤子碎尸。2010年6月15日,浙江籍武汉名牌大学毕业生张建军因母亲没有及时给他做午饭引发争吵,先是掴了母亲一掌,然后挥刀将母亲捅死„„
弑父弑母是一些极端的例子,但与父母关系紧张,动辄争吵或离家出走者却不在少数。这可能有复杂的社会原因和家庭原因,但这些人情商太低是重要因素。
情商,是人成才的最重要因素,当然也决定各科成绩的好坏。教育心理学家认为,智商,基本上是先天的,后天很难改变;而情商,主要靠后天的教育培养。教育工作者要想取得教育的成功,应把培养情商摆在重要地位。
培养情商,语文教学有着天然优势,因为语文课本和语文课堂更具思想和情感,许多富含美好人情的课文都是培养情商的好教材,例如《背影》。我设计的这篇课文的阅读,就以培养情商为主导。方案如下:
阅读前,我介绍了一个“小知识”——情商:
大家都希望自己智商高一些,智商高,意味着聪明。但教育与心理学家研究证明,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在人成功的因素中,智商只占20%,而情商占80%。
情商,指的是理解别人感情的能力和调控自己感情的能力。
然后告诉大家:阅读《背影》这篇课文,特别有利于培养情商。下列题目的理解,就需要一定的情商,并且提高你的情商——理解得对,说明你情商高;而由不理解到理解,也就是提高情商的过程。
下面是有关情商的阅读题:
1.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父亲真的认为此事“不必难过”吗?他的话该怎样理解?
答案:不是。面临失业和丧母的父亲,心里比儿子更加悲苦和难过。可是当他看见儿子难过得流泪时,却强抑悲苦,反过来安慰儿子。这表现父爱之博大,说明父亲的爱建立在巨大的悲苦之上。
2.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父亲为什么要啰啰嗦嗦地“再三嘱咐”?
答案:因为不放心,惟恐儿子路上有什么闪失——父爱、母爱往往如此。但即使这样还是不放心,几次踌躇之后,“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
3.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作者一再说自己“聪明过分”、“太聪明了”,是什么意思?该怎样理解“聪明”一词的含义? 答案:这是反语,是不理解父爱的深深自责之情。父亲讲价钱,嘱托茶房,都是出于爱心,可是自己对父爱竟理解不到,还自以为是,觉得比父亲还高明——实在是太傻了!这个“聪明”,是“自作聪明”的意思。
4.父亲为什么要买橘子?
答案:当然为了给儿子路上吃,但南方方言,“橘”与“吉”同音,因而橘子有“吉利”之意,民间有出行送橘子的习俗。父亲买橘子,代表着他“一路平安”的良好祝愿。5.父亲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父亲真的“很轻松”吗? 答案:不但不轻松,还很吃力。但满足了让儿子一路平安的心愿,心里就感到“很轻松”。但也许是故意装出很轻松的样子,以免儿子心里难受。这也表现父爱之深。
6.“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你理解这是为什么吗?你觉得这样写是否真实?
7.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你理解父亲为什么这样感叹吗?作者引用父亲的信有什么作用?(答案略,下同)
8.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课文最后又写到父亲的背影,并将其放在“晶莹的泪光中”有什么作用?
9.分别指出四次写“背影”的时间和作用。10.本文三次写流泪,请分别说明原因。„„
这样以培养情商主导阅读的安排,学习角度的选择也比较新颖,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以培养情商主导探究
以上是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体现老师的“导”。下面的探究环节是请同学们主动提出问题(特别是“无疑之疑”),主动发表见解,大家自由讨论。这样的探究往往更具教育和感染作用。实际教学中,同学们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争辩,如果引导得好,也利于培养情商。举例如下:
生1:一个20岁的大小伙子面临离别,会不会这么容易流泪,我很怀疑。作者流泪,是不是说明他的感情太脆弱了?
生2:流泪,要结合特定的背景来理解。你想,当时祖母去世,父亲失业,这双重的打击使全家光景惨淡,大家心情都很悲苦。在这种情况下流泪是很自然的。
生3:我觉得流泪是由于父爱实在伟大,实在让人感动!
生4:流泪不流泪,要看是谁。朱自清先生是一个感情极丰富的人——作家、诗人,感情都是很丰富的,他流泪是很自然的。
„„
生5:我觉得父亲年纪那么大了,身体肥胖而又步履蹒跚,买橘子的事让儿子去不是更合适吗?毕竟儿子腿脚灵便得多。但他却非自己去不可,还不惜爬月台,这不是一种溺爱吗?
生6:我认为这样说是不理解父亲的爱。父母为了子女,多是自己甘愿吃苦。亲自去买橘子,正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爱得深切,爱得无私,甘愿为此吃苦。
师:退一步说,即使是溺爱,那么作为被溺爱者,作者是应该谴责、抨击父亲的溺爱呢,还是应该赞扬、感谢这种父爱的伟大和无私? „„
我也设计了一个问题:检测你的情商——作者几次感叹自己“聪明过分”、“真是太聪明了!”你在父母面前,也有过这种自作聪明的情况吗?说出来与同学们交流。同学们讨论之后,我告诉大家一个规律:小时候,觉得父亲的形象很高大,甚至无所不能,无所不知;到了一定年龄段(特别是初二时),半生不熟,既懂事又不懂事,会觉得父母并不可敬,甚至还以为自己比父亲强。真正成熟了(特别是自己做了父母),即使真比父母强得多,也会觉得父亲可亲可敬。我还告诉大家,有一句话,值得你铭记一生:
世界上最大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大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大的,是父母对儿女的恩情!这是联系现实进行的更切实的情商培养。这些问题还可以到网上去讨论,那就是一个更大的课堂了。
三 咬文嚼字 语文课,贵在咬文嚼字——进行字、词、句的训练。我每一课都这样做,这课也不例外,其中有些也有助于培养情商。举例如下:
1.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勾留”可以换成“停留”吗?为什么? 答案:不可。“勾留”,是短时间停留,而且是被动的——为事情所牵。“停留”没有时间长短的限制,也不分主动被动。
2.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贴。“妥贴”可以换成“妥当”吗? 答案:不可。妥贴,《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恰当,十分合适。”这里用“妥帖”不但“妥当“,还有“贴心”之意——比“妥当”更妥当。
3.过铁道买橘子一段动词准确精当,请根据课文填空:
我看见他 着黑布小帽,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 到铁道边,慢慢 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 过铁道,要 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
着上面,两脚再向上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 下来了。
4.“走到那边月台„„须跳下去又爬上去„„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这里两次用“爬”,有人觉得,用“登”才对呀,为什么用“爬”呢?对此你的见解是—— 答案:老年人步履蹒跚,对他们来说月台太高了,是“登”不上去的,只好“爬”。后面写“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也是由于这样。攀:抓住能借以用力的东西向上爬。“爬”“攀”等字,烘托父亲的爱子之情。
5.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似的”二字有什么表达作用?答案:心里“很轻松”,是故意装出很轻松的样子,以免儿子心里难受。这也表现了父爱之深。注意:“„„似的”表示“看似„„,其实不是”。
咬文嚼字,有时也对作品“吹毛求疵”。例如:“那年冬天,祖母死了”,不如写成“那年冬天,祖母去世了”。因为“去世”更符合国人习惯,人们一般避讳“死”字,尤其是对亲人。正如父亲失业不说“失业”,而说“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还有“赋闲”。
下载完成后,首先安装python-2.7.msi,注意这个必须是第一个安装的。安装很简单,一路next就行了,然后依次安装pywin32-214.win32-py2.7.exe和matplotlib和numpy,也是一路next。第四个安装setuptools-0.6c11.win32-py2.7.exe,这个是必须安装的。如果不安装setuptools,就会在用easyinstall安装networkx时就找不到easy_install.py,也就导致networkx无法正常安装。
只要正确完成以上软件的安装,就可按照阎老师介绍的easyinstall方法成功安装NetWorkX。具体可参照阎老师的博客。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04069&do=blog&id=337442
第四篇:人教新课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合集
藤野先生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积累“绯红、标致、落第、诘责、油光可鉴、深恶痛疾、抑扬顿挫”等词语。
2.了解散文集《朝花夕拾》和写作背景。
能力目标
1.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和抓住主要特征刻画人物形象、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2.领会语言的感情色彩。品析“无非”“实在”“大概”“居然”“似乎”等副词对表达文意的作用。
3.理清文脉,把握本文的叙述线索。
德育目标
1.学习藤野先生严谨认真、热诚正直的高尚品质。
2.体会鲁迅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学生以使祖国强盛为己任的爱国主义情操。
●教学重点
1.理解选取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2.品评重点句段,领会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联系背景解读本文的主旨,思考和感悟人生意义。
●教学方法
1.诵读法。文章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思想感情丰富深刻。引导学生揣摩品读重点句段,悉心体会作品的结构方法和富含浓郁感情的语言。
2.研讨探究法。散文回忆了作者在日本的留学生活和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材料虽多却井然有序。引导学生研析重要句段,如反语、副词的表意等,以求准确深入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教学步骤: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已学过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散文,从中了解到三味书屋中的老先生虽然施行的是封建书塾教育,但思想还算开明,因此,鲁迅对他“很恭敬”。虽是“很恭敬”,但并不是很有感情。藤野先生是鲁迅在日本仙台学医时的一位日本医专的教授,他是一位怎样的老师呢?鲁迅对他的感情又是如何的呢?让我们来一起学习鲁迅的这篇散文《藤野先生》弄个明白。
明确本文出处、教学重点、写作背景以及与《回忆我的母亲》写法上的不同。
二、简介作者留学目的
鲁迅是抱着寻求救国道路的心愿到日本学医的。1904—1906年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他原准备毕业回来救治像他父亲一样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来实现治病救人,救人救国的人生梦想。可鲁迅最终并没有成为一名医生,他后来放弃了医学,从事了文学,成了一位著名的文学家,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三、理清全文结构层次
提示:根据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将全文分成三个部分。
投影显示文章结构层次图如下:
相识前 相识相处时 相别后 东京(离 往、初到、在)仙台(回)北京
见闻感受 相 识 肖像 声调 深切怀念
相 处 四件事例 珍藏讲义
相 别 神情 话语 悬挂照片
多写文章
明确:从结构表中可知全文是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线索的,这是全文的一条明线。那全文的暗线是什么呢?
四、分析讲解直接写藤野先生的文字:
1.学生浏览6—10段,找出有关描写人物外貌、语言等方面的语句。
明确这些语句体现了人物什么特点。(投影显示如下)(1)外貌描写的句子 符合人物身份
(2)动作 体现人物特点
(3)说话声调 治学严谨
(4)介绍解剖学历史 生活俭朴
(5)忘带领结,穿旧外套
读到此,一个生活俭朴、治学严谨的学者形象已展现在我们的目前了,这是作者,也是我们读者对藤野先生的初步了解。让我们继续读下去,看作者为我们叙述了藤野先生的哪些事情,透过这些事情,我们将更深入地了解藤野先生的内在品质。
2.学生默读11—23段,要求学生给每件事情拟一个小标题。
明确每件事情分别体现了藤野先生什么思想品质。(1)添改讲义
提问:“我”很吃了一惊的原因是什么?“我”为何感到“不安”?
(2)纠正解剖图
藤野先生对学生要求严格,工作一丝不苟,循循善诱,平易近人,和蔼地指出鲁迅图中的错,可当时的鲁迅有点任性,口头答应着,心里却不服气。哪个成语可恰当地概括这中情形?试着找出与此成语相反的词语。
(3)关心解剖实习
由“很担心”到“总算放心了”,从中我们了解到藤野先生对鲁迅真诚的关心,为人是多么热情诚恳。
(4)了解女人裹脚
投影显示如下:
事 情 思想品质
添改讲义 工作认真负责
纠正解剖图 对学生要求严格
关心解剖实习为人热情诚恳
了解女人裹脚 可贵的求实精神
提问:学了6—23段文字,我们懂得了学写类似作文要注意哪几点?
投影显示如下: 明确:①学会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②叙事应该有详略 ③上下文注意过渡
④叙事时要注意刻画人物的神态
读到此,我们更深地了解到藤野先生为人正直,他真诚地关心着
鲁迅,热情地帮助鲁迅,对待鲁迅没有丝毫的民族偏见。读到此,我们会
想:在这样一位老师的真诚帮助下,鲁迅定然能实现自己做医生的梦想,学成回国后去治病救人,救人救国。可鲁迅最终却作出了弃医从文的决
定,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因有二:一是因为日本学生怀疑鲁迅考试得了60分是先生泄露了题
目,他们根本看不起中国人,因为当时中国是弱国。二是因为看电影时,鲁迅看到中国人为俄国人作侦探被日本人抓获要枪毙时,日本学生拍掌欢呼,对中国人民大肆污蔑。鲁迅的民族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同时感到中国人思想的麻木。这时鲁迅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要唤醒人们麻木的思想,当首推文艺。为此,他决定弃医从文。
从上述两件事情,我们可知像藤野先生一样关心鲁迅的人非常少,这
就使得藤野先生的真诚帮助、热情关心在鲁迅心中显得犹为珍贵。因此,鲁迅对他特别感激,感情也特别深挚。
3.请一个学生朗读32—35段,要求学生找出师生惜别时两人的神情言行 的语句,并仔细揣摩,体会出师生间的真挚情感。
“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
“凄然”、“说了一个慰安他的谎话”、“叹息”、赠照片、题字、“叮嘱” 寄照片和写信。
4.齐读36—38段,明确这一部分主要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感激和怀
念之情。
鲁迅后来给藤野先生寄过照片了吗?写过信了吗?
他把老师忘了吗?
鲁迅时时记起藤野先生,怀念他,感激他,赞美他,鲁迅对先生的怀念之
情具体表现在哪里呢?
①珍藏讲义 ②悬挂照片 ③多写文章
有关直接写藤野先生的文字,我们今天都讲了,余下的内容没有直接写藤野先生,这些事情与藤野先生有何联系?作者是用什么中心意思来统摄全文的?这也就是全文的一条暗线。
五、小结(投影显示如下):
1.把握全文的结构层次。
2.明确本文的叙事线索。
3.了解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
4.掌握本文通过典型事例突出人物思想品质的写法。
六、作文片段练习:通过写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
提示:先确定写谁,然后确定要表现人物什么思想品质,最后围绕中心选择事例,组织成文。
七、布置作业:
1. 抄写词语(投影显示)绯红fēi 宛如wǎn 驿站yì 解剖pōu 油光可鉴jiàn 毫不介意
落第 畸形jī 不逊xùn 匿名nì 杳无消息yǎo 美其名曰
诘责jié 凄然qī 教诲huì 瞥见piē 抑扬顿挫cuò 深恶痛疾wù
2.完成课后练习一
教学目的
1.理解文意。概括、提炼文中的母亲形象,从文章所写的具体事件中概括出母亲的品性、特点。
2.了解胡适及其母亲身上代表的文化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母亲对“我”的做人训练,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感情。
2.理解文章中关键语句的含义。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2.我的母亲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文绉绉(zhou1)绰号(chuo4)庶祖母(shu4)吹笙(sheng3)摹画(mo2)眼翳(yi4)舔去(tian3)侮辱(wu3)2.解释下列词语。
责罚:处罚。
管束:加以约束,使不越轨。
气量:指才识和品德的高低;指能容纳不同意见的度量。
广漠:广大空旷。
宽恕:宽容饶恕。
质问:责问。
文绉绉: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面红耳赤:形容因急躁、害羞等脸上发红的样子。
仁慈:仁爱慈善。‟
侮辱:使对方人格或名誉受到损害、蒙受耻辱。
二、导人
母亲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作者回顾自己所走过的道路,把深情的目光投向母亲,用朴实的文字表达了对母亲深切的怀念。读读这些文字,了解这位学者少年成长的历程,也许对你会有许多启迪。
作者简介:
胡适(1891~1962),现代作家、学者,字适之,安徽绩溪人。曾提倡文学改革,为新文化运动的著名人物。1920年创作第一部新诗集<尝试集>。.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默读提示及要求:
1.抓住关键句、段。
2。注意字词,读准字音,辨清字形。
3.读完后,用一句话总结全文。
4.理清文章结构。
明确:
文章开头主要忆述了作者九岁之前的若干生活片断。接下来作者采用情随事现的记叙方法,详略得当地回忆母亲对“我”的教诲目的、方法和态度。再接下来写母亲和家人相处的情况。
四、学习课文内容
1.让学生提出自己在阅读中遇到的难题,或者值得思考的问题,集中起来加以讨论。
2.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讨论交流。
提问:
用一句话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
明确: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提问:为什么说她又是“严父”?
明确:
插入胡适家庭背景资料介绍(教师可让学生从收集来的有关胡适生平材料来交流介绍)。
提问: 课文写了母亲哪几件事?这些事情突出母亲的什么品性? 明确:
课文写了母亲这样几件事情:
A.叫我早起,聆听教诲,“催”去上学。
B.我说了不该说的话,她重重责罚我。
C.新年之际,债主来要债,她从不骂一声,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
D.受了两嫂子的气,她只忍耐着,忍到不可再忍时,悲哭一场,以解心中之苦。
E.听了王叔的牢骚话,表现出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
通过写这些事,表现母亲以下品性:她是一位恩师,对我谆谆教诲,对我要求严格,却从不拿孩子出气,气量大,性情好,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待人仁慈、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
五、探究活动
请你就作者母亲的为人、教子方法,谈谈自己的理解与看法。
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不要求统一答案,也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畅所欲言。
六、小结
这是一首质朴动人的对母亲的赞歌,作者怀着深深的敬意和爱戴,记下了自己的母亲这可亲可敬的美好形象,唱出了一支深情的颂歌,“爱”的感情贯穿全文。
七、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一。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听写词语:管束责罚 气量广漠质问宽恕文绉绉
二、朗读下面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加点词语的含义。
1.我在这九年(1895~1904)之中,只学得了读书写字两件事,在文字和思想的方面,不能不算是打了一点底子。
2.在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
3.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细细体会品味语句中暗含的语意,以学生的理解为主,教师作必要的点拨,提示。)
三、体会文章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
学生朗读课文,交流心得。
明确:
文章在平淡的语言下,多了一份感情。这份宽广、持久的母子之爱,通过淡似白描的勾勒,显示出那样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本文之所以能具有感人至深的力量,当然不是凭借什么宏伟的结构和华丽的文字。而是仗凭它的平实。
平实的语言,朴素明净,把母亲的性格刻画得入木三分:“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便把我喊醒”,“催我去上早学”。在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旧中国,女性的地位极低。更何况胡适之母是一个封建大家庭的主妇,她身为寡妇又兼后母,除了巴望亲生儿子“踏上”他“老子”的脚步外,还企盼什么?所以“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对于非己所生的儿子、媳妇,母亲则“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她实在忍.不住了,便悄悄走出门去”,母亲忍辱负重的痛苦形象.只通过这平淡的叙述,便跃然纸上,并在读者心中碰出同情的音响。没有华丽词藻的堆砌。对母之爱倒显得深沉而质朴。
其实,平实的风格来源于作者的真情实感。因此任何虚情假义、矫揉造作都不会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通读全篇,我们能够感到胡适对母亲的深深爱意。胡适作为书香门第的后代,在幼年时期接受的便是论述传统儒家忠孝仁爱的伦理教育,以后又从朱子(小学>中,学会了“勤谨合缓”,因而对于母亲的不易,便理解得更深,更切,所以说出了家乡“九年的生活,除了读书看书之外,究竟给了我一点做人的训练,在这一点上。我的恩师便是我的慈母。”当然,对于自己的母亲,也就爱得更深。“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爱母之情,敬母之意,透过字里行间,强烈涌现出来。感情之真、之纯,动人心弦。
四、比较欣赏„
在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中,写“我的母亲”之作甚多,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作品让学生进行比较欣赏,写成读书随感一篇。
推荐篇目:
老舍<我的母亲>。
邹韬奋<我的母亲>。
朱德《回忆我的母亲》。
赵丽宏<母亲和书>。
五、欣赏“诗中的母爱”
如:游子吟(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又如:歌曲<妈妈的吻>(付林)、<烛光里的妈妈>等,通过欣赏歌曲,来感染教育学生珍惜母爱,学会孝敬母亲。
六、小结
本文是著名学者胡适自传——<四十自述>中的一个章节。作者叙述了母亲对自己人生成长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向我们再现了中国传统社会的“母亲”形象。学习这篇课文,在受到人生教育和启迪的同时。能够从中了解和感悟自传的语体特点。这篇文章的语体特点主要是质朴自然,平实中含有真挚的情感,既表现了自传的语体特点,又体现了作者的人格特征。
七、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三。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3.我的第一本书
1.理解作者对生活的那一份诗意的感悟。
2.培养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能力,学会思考人生。
教学重点、难点
1.复述“第一本书”的故事。、2.注重激活学生对生活的体验,或者创设情境引发体验。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酷(ku4)似 掺(chan1)脊(ji1)背 枉(wang3)读
2.解释下列词语。
幽默: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
凄惨:凄凉悲惨。奥秘:奥妙神秘。
翻来覆去: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
掺和:掺杂混合在一起。
知书识礼:有知识,懂礼貌。指人有文化教养。
酷似:极像。
二、导人
你读的第一本书是什么样的书?可能有些同学已经记不清了,作者却对他的第一本书永志不忘。因为那本书承载了一段感人的故事。事过几十年后,作者走过了迢迢征途,饱尝了人生甘苦,回首往事,发现那挥之不去的记忆,是一笔终生受用的精神财富。
作者牛汉,现当代著名诗人,原名史成汉。生于1923年,1940年开始写诗,有诗剧<智慧的悲哀>、诗歌<鄂尔多斯草原>、诗集<彩色的生活>等。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复述“第一本书”的故事,互相补充、评议。
四、学生自主阅读
质疑、讨论,师生共同解决问题。
1.“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吗?你还可以作怎样的理解?(还可指我踏人生活的一次珍贵的经历,一本人生之书。)2.作者是怀着怎样的一种感情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一种感激之情。)3.如何理解“这就是我的第一本书。对于元贞来说,是他一生惟一的一本书”?(体会书的珍贵,读书机会的珍贵。)4.“我真应当为它写一本比它还厚的书,它值得我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我的第一本书对“我”影响之大,作者要回报它。)
五、品味语言
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1.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
(我的童年生活是艰苦的,但我的第一本书给我的生活带来了乐趣和知识。)2.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
(我的第一本书,作为我的启蒙老师对我后来走上文学道路有着深远的影响。)
六、拓展训练
学生说说自己读“第一本书”的经历、体会,互相交流。
七、小结
本文是诗人牛汉的一篇随笔。作者通过对他的第一本书的追叙,折射出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苦难生活和苦难生活中的人间温情以及生命乐趣。
八、布置作业
1.研讨练习三。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4.列夫·托尔斯泰 教学目的
1.学习文中细致的肖像描写。
2.体会文章涉及深广的人文背景。
教学重点、难点
1.对托尔斯泰进行肖像描写。
2.托尔斯泰的思想变化和人生追求。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胡髭(zi1)长髯(ran2)鬈(quan2)发黝(you3)黑滞(zhi4)留 愚钝(dun4)禁锢(gu4)轩(xuan1)昂犀(xi1)利 侏儒(ru2)酒肆(si4)尴尬(gan1ga4)锃(zeng4)亮甲胄(zhou4)粲(can4)然 盎(ang4)然
2.解释下列词语。
黝黑:黑;黑暗。
滞留:停留不动。
愚钝:愚笨;不伶俐。
器宇:人的外表;风度。
禁锢:束缚,限制。轩昂:形容精神饱满,气度不凡。犀利:锋利;锐利。
侏儒:身材异常矮小的人。
酒肆:酒馆。
尴尬:处境困难,不好处理。炽热:极热。
粗制滥造:指产品制作粗劣,不讲究质量。
藏污纳垢:比喻包容坏人坏事。
郁郁寡欢:心情不舒畅,不快乐。
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头显得很突出。
正襟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着。形容严肃庄重的样子。
诚惶诚恐:惶恐不安。
广袤无垠:广阔无边。古代以东西长度为“广“,南北长度为“袤”。
颔首低眉:低着头显得很谦卑恭顺的样子。
无可置疑:没有什么可被怀疑。
黯然失色:用以表示相形之下暗淡无光。
二、导人
列夫·托尔斯泰是世界文豪,他长相平平,却有一双锐利异常,能够洞察世事的眼睛。现在,就让我们跟随作者,去凝视托尔斯泰的眼睛,并由此进入他那深邃而丰富的内心世界。
作者简介: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也写诗歌、戏剧、传记、散文特写和翻译作品。作品有(月光小巷>、<看不见的珍藏>、<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等。他的小说多写人的下意识活动和人在激情驱使下的命运遭际。他的作品以人物的性格塑造及心理刻画见长,他比较喜欢某种戏剧性的情节。但他不是企图以情节的曲折、离奇去吸引读者,而是在生活的平淡中烘托出使人流连忘返的人和事。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作者通过描写托尔斯泰的外表,怎样揭示他的内心世界? 学生互相讨论、交流。
四、学习课文
(一)找出文中对托尔斯泰外貌描写的句子,体会其作用。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作者对托尔斯泰外貌的描写,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夸张是在描写人或事物时,故意言过其实,尽量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例如:
作者对托尔斯泰的目光的描写,形容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这种扩大、夸张的描写,把托尔斯泰目光的敏锐、犀利表现得极为生动形象,而且能引起读者丰富的想像和联想。、作者对托尔斯泰的胡子、眉毛、须发、皮肤是这样描绘的:
“长髯覆盖了两颊,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皮的黝黑脸膛。一根根迎风飘动,颇有长者风度”。
“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
“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他那天父般的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我们见到的是一只宽宽的、两孔朝天的狮子鼻,仿佛被人一拳头打塌了的样子”。
透过托尔斯泰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我们可见这位大文豪的不凡之处。
(二)重点理解文中描写托尔斯泰眼睛的句子。
例如:
1.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2.……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
3.当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准它们的主人时是十分可怕的,因为锋刃无情,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窝。
明确: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托尔斯泰的眼睛充满智慧,让人感受到的是一位品格高尚的伟人,是一位给人类创造巨大精神财富的伟人。
五、小结
体会文中运用夸张手法对托尔斯泰外貌的描写。
六、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一。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一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一、辨字组词。滞()钝()锢()尴()带()纯()涸()滥()
二、根据拼音写汉字。. you3()黑xuan1()昂 xi1()利
侏ru2()酒si4()chi4()热
can4()然 长ran2()han4()首低眉
广mao4()无垠 an4()然失色
三、改正错别字。
粗制烂造 鹤立鸡群 正经危坐 诚皇诚恐
无可置凝 郁郁寡欢 引人注目 藏污纳沟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
听写词语:黝黑、禁锢、尴尬、炽热、轩昂、粗制滥造、藏污纳垢、鹤立鸡群、正襟危坐、广袤无垠。
二、介绍有关托尔斯泰的生平传记和作品。了解他思想变化和人生追求
学生搜集有关资料,在班上交流。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文学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有第一流的地位。代表作有<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复活>以及自传体小说三部曲<幼年>、<少年>、<青年>。其他作品还有<一个地主的早晨>、<哥萨克>、<塞瓦斯托波尔故事集>、<琉森>等。他以自己漫长一生的辛勤创作,登上了当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托尔斯泰出身于古老而有名望的大贵族,但他一生始终不渝地真诚地寻求接近人民的道路,多次在自己的庄园进行改革,不过都没成功。五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战争与和平>是他前期的创作总结。(安娜·卡列尼娜>代表他创作的第二个里程碑。(复活>是他长期思想探索的艺术总结,是他对俄国地主资产阶级社会批判最全面、深刻、有力的一部长篇小说。
☆<战争与和平> 以战争问题为中心,以库拉金、保尔库斯基、罗斯托夫、别竺豪夫四家贵族的生活为线索,展示了19世纪最初15年的俄国历史,描绘了各个阶级的生活,提出了许多重大问题。小说的中心思想在于表现人民是推动历史的决定力量,肯定了1812年俄国人民反拿破仑入侵战争的正义性质。
☆<安娜·卡列尼娜> 交织着安娜追求爱情自由和列文探索社会出路这两条平行发展的线索,通过这两条情节线索,小说不仅形象地反映了俄国社会的变动,同时也鲜明地暴露了托尔斯泰世界观的尖锐矛盾。
☆<复活> 托尔斯泰在<复活>中,对地主资产阶级社会进行了尖锐无比的批判,表达了他对国家、教会、土地私有制和资本主义的看法。他以强烈的愤怒,揭发专制制度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主人公:玛丝洛娃、聂赫留朵夫。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托尔斯泰人格的美及他的形象宏伟,品格感人。
三、探究活动
课文一方面说托尔斯泰“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可见他是幸福的;但另一方面又说他得不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这是否矛盾?你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幸福”的含义?联系托尔斯泰的生平(主要是晚年的思想变化),与同学讨论:托尔斯泰究竟幸福还是不幸? 学生讨论、交流,鼓励发表独特的看法。
四、拓展训练
教师向学生推荐罗曼·罗兰《名人传》一书,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托尔斯泰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理解伟人艰苦奋斗的精神。
五、小结
本文是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传记作品中可以独立成篇的一节。作者用他力透纸背而又妙趣横生的文笔为我们描绘出一幅世界级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揭示出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学习这篇课文,我们犹如与两位大师对话交谈,悉心品味,自然能体会到文中丰富而深厚的人文内涵。
六、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二。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5.再塑生命 教案集
教学目的
1.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全文结构。
2.品味重点语句,体会作者热爱生活,对待生命的积极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1.理清结构,全面把握文章内容。
2.文章文笔优美,充满诗情画意。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搓捻(cuo1 nian3)繁衍(yan3)迁徙(xi3)觅食(mi)惭愧(kui4)譬如(pi4)栖息(qi1)小憩(qi4)遨游(ao2)花团锦簇(cu4)冥思遐想(xia2)2.解释下列词语。
企盼:盼望。
繁衍:逐渐增多或增广。
迁徙:迁移。
花团锦簇: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形象。
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看不过来)。
不可名状:不能够用语言形容。名,说出。
期期艾艾:形容口吃。
小心翼翼: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一点不敢疏忽。
二、导人
同学们,你们看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后,对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在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革命斗争中致残以后,又能写出鼓舞了数代人的名著而感慨不已。你们是否知道大洋彼岸的美国有一位世界著名盲人女作家、教育家?她就是海伦·凯勒。„
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海伦·凯勒的风貌,投影显示作者事迹简介。
海伦·凯勒(1880~1968),美国著名女作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她生于亚拉巴马州,在波士顿柏金斯盲人学校莎莉文老师的协助下。她学会了阅读、写作,还学会了说话,上了大学,并且成为有名的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1900年,海伦进入拉德克利夫学院学习。并于1904年荣誉毕业。当年她和她的老师莎莉文合著的海伦的自传<我的一生>(又译<我生活的故事))发表,即引起轰动,成为著名的英文名著。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明确: 这篇课文选编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原是互有联系又相对独立的三篇文章:<再塑生命><亲近自然><关于“爱”的含义>合在一起编成课文,并用空行使其自然分为三部分。课文的主线十分清晰,写莎莉文老师“对我启示世间真理,给我深切的爱”。
四、学习课文
围绕下面问题,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1.海伦·凯勒在什么时间,怎样认识了安妮·莎莉文老师?这位老师对她有什么影响? 2.莎莉文老师是怎样教育“我”认识具体事物的? 3.莎莉文老师又是如何让“我”认识、了解大自然的? 4.莎莉文老师又是怎样逐步引导“我”认识“爱”的? 学生默读课文,讨论交流。
明确:
第l题,1887年3月3日的下午,正值美好的春天。海伦·凯勒从母亲的手势以及家人匆匆忙忙的样子,猜想一定有什么不寻常的事情要发生。她站在台阶上等待。后来,“一个陌生人握住了我的手,把我紧紧地抱在怀中。我似乎能感觉得到,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安妮·莎莉文老师。”
第2题,文中写莎莉文老师教我认识事物的文字很多,如莎莉文作为一个陌生人第一次搂抱我,有意识地给我玩具,教我拼写洋娃娃“doll”。还教我学会了拼写“针”(pin)、“杯子”(cup)以及“坐”(sit)、“站”(stand)、“行”(walk)这些词。特别具体写了一件事,莎莉文老师让我一只手接触水流,在我另一只手手心里写出“水”这个字,使我终于领悟到“水”这个字就是我手上流过的清凉而奇妙的东西。从此,海伦·凯勒开始大量认识具体事物。
第3题,莎莉文老师把我带到大自然中,运用我的触觉、嗅觉,以及学到的词汇,让我在头脑中形成特有的形象。有一次,莎莉文老师让我坐在树上等候她回去取午餐,突然天气变化,暴风雨来临,在最危急的时刻,老师来了,扶我下来。这件事使我懂得了大自然不总是对人微笑,给人仁慈。第4题,莎莉文老师用的是情感体验法。通过情感体验和对各种不同事物的对比,使海伦从中去感受。
如:“莎莉文小姐用一只胳膊轻轻地搂着我,在我手上拼写出了„我爱海伦‟几个字。…„莎莉文老师把我搂得更紧了,用手指着我的心说:„爱在这里。…“这时,我突然明白了,这个字原来指的是脑子里正在进行的过程。这是我第一次领悟到抽象的概念。”“刹那间,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我感觉到有无数无形的线条正穿梭在我和其他人的心灵中间。”
五、朗读训练
课文第二部分写得非常优美,简直是一首散文诗,充分表现了作者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敢于体察的性格和精神追求。
教师可让学生朗读、点读,甚至有选择地背诵。
六、小结
本文是美国教育家,盲聋哑作家海伦·凯勒的作品。这篇课文,既表现了一位富有爱心的老师莎莉文高超的教育艺术,同时也展示了一个盲聋哑女孩的精神追求。学习这篇课文,我们在向莎莉文老师投去敬佩目光的同时,也为这位聋哑女孩好学敏思、坚韧不拔、热爱生活的精神品格所感动。同时文章文笔优美,充满诗情画意。
七、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一。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6.雪
教学目的
1.学习文章运用强烈的对比手法。
2.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作品中闪现出的理想光芒与对生活的热爱。教学重点、难点
1.景物描写的特点。
2.理解文章语言的深层含义。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过程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磬口(qing4)忙碌(lu4)脂粉奁(Iian2)灼灼(zhuo2)嘻笑(xi1)褪尽(tui4)朔方(shuo4)凛冽(lin3lie4)2.解释下列词语。
博识:见识广博。
凛冽:刺骨的寒冷。
天宇:这里指天空。宇,上下四方。
精魂:精灵,魂灵。
消释:消溶。
升腾:(火焰、气体等)向上升起。
第一课时 江南的雪“滋润美艳之至”,北国的雪则“如粉”、“如沙”,随着旋风蓬勃奋飞。作者以鲜明的形象,展现了两幅各具特色的画面,营造了两种不同的情感氛围。本文文字精辟,蕴含丰富,需要细细品读。
教师借助多媒体电脑,演示江南的雪,北国的雪,让学生感受漫天..,《雪》写于1925年,正值不平凡的年代。南方的革命形势蓬勃发展,可谓是春暖花开之日,然而,北方还处于一片寒冻之中。面对黑暗的现实与酷冷的季节,鲁迅以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战士的姿态,去寻求“革新的破坏者”,去战取理想的春天。他不仅以小说、杂文进行战斗。而且“有了小感触,就写些短文,……以后印成一本,谓之《野草》。”《野草》共收散文诗二十三篇,也是鲁迅追求革命真理、抒情述怀与进行对敌斗争的记录。本文也是鲁迅当时内心世界形象化的表现。
初步体会“一切景语皆情语。”学生交流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并谈体会。
四、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讨论、交流,理清文章思路。
全文可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1~3段),描写江南的雪与雪野,抒发渴望美好生活的感情。
第二部分(4~6段),描写朔方的雪,表现了对冷酷现实的不满与反抗。
五、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学生朗读课文第1至3段,思考如何划分两个层次? 明确:
第一层(第一自然段),描写充满生机的江南柔雪。
第二层(第二至第三自然段),描写孩子们塑雪罗汉的情景。
提问:第一自然段作者从哪几个方面细致地描写了江南的雪?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作者以饱蘸深情的彩笔,绘出了一幅令人神往的江南雪景水彩画。作者从四个方面细致地描写了江南的雪。
一是以暖国的雨和“单调”来反衬雪花的“灿烂”。
二是直接写雪的质地、颜色,“滋润美艳”,犹如充满青春的壮健少女的皮肤。
三是以雪野中的花草,特别细写了花的不同种类、多样形状和各种颜色,衬托雪的美丽。在数九寒天,作者用花的血红、深黄、自中隐青和草的冷绿,映衬雪的洁白,使柔雪显得更为明艳。
四是幻想蜜蜂在雪野中“忙碌地飞着”,“嗡嗡地闹着”。这一“飞”一“闹”煞时使整个雪野活跃起来,呈现出一派生气勃勃的景象。这里,不仅使读者看见烂漫的冬花,而且仿佛听到吟唱的春虫,感受到作者热烈期待春天的心声。
提问:在第二至三自然段中,找出描写孩子们塑雪罗汉的动作与神情的词语,体会其作用。。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为了进一步扩展雪野的意境,使江南的雪富有生命力,作者用朴素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儿童塑雪罗汉的水墨画,通过“呵”、”偷”、“访问”、·t拍手”、“点头”、“嘻笑”这些充满活力的词,刻画了儿童特有的动作与神情,反映了他们天真活泼、纯洁的心灵,真切、传种、热闹、有趣。雪罗了人的生命。然而孩子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塑成的雪罗汉,由于寒夜的袭击,终于褪尽了胭脂,“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这里,通过雪罗汉被淡忘、消释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美好事物迅即消逝的惋惜、感慨与苦闷的心情,喊出了对黑暗现实的抗议。
六、小结
第一部分作者满怀对美好事物的憧憬,回忆江南雪冬的自然美景。虽是回忆,却是展望。虽是冬天,却已听到春天的脚步声。在苦寂中,作者回忆儿时的生活。因为儿童是人类的春天,写儿童不怕严冬,朝气蓬勃,更加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的殷切期待与热烈呼唤。行文虽未免流露寂寞的心情,但却闪烁着理想的光芒。
七、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一。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
朗读课文。
听写词语:博识、消释、褪尽、凛冽、嘻笑、朔方。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学生朗读第4至6段,思考:这部分可分为哪两个层次? 明确:
第二部分可概括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第四自然段),写朔方飞雪的磅礴气势。
第二层(第五至六自然段),写朔方飞雪的精神。
提问:第四自然段,作者用什么写法来描绘朔方飞雪的?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第四自然段与上文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江南和朔方冬景的不同特点,而且使文章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产生了内在联系。第四自然段开头用“但是”这个转折词巧妙地转到对朔方飞雪的描写,并表明朔方的飞雪和滋润美艳的江南柔雪截然不同。“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而且和它们相伴的是失去了生命力的枯草。在这里作者不仅如实地反映了朔方严冬的景 象,而且也暗示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在恶劣的环境下,朔方飞雪并不安于孤独凄凉的境遇,因此“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这里作者以炽烈的感情,豪放的语言,刚劲的笔力,描绘朔方飞雪磅礴的气势,我们从朔方飞雪冲破酷寒的压迫,自由驰骋于太空的壮举,自然联想到当时作者及进步人士所作的种种不屈斗争,作者借朔方飞雪奋飞的情景,抒发他那不畏艰险,渴望战斗的豪情。
提问:你是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两个自然段的含义?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最后两段,作者从雪与雨的关系上,进一步深化朔方飞雪蓬勃奋飞的意境,与篇首相呼应。严寒使雨死掉,“雨的精魂”变成雪,但雪不屈于严寒。“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旋转、升腾。这里包含的诗人的感情,是对寒冷环境的反抗,也是对不屈的、斗争的品格的歌颂,有荷戟独彷徨的孤寂之感,也有永不停息战斗的倔强精神。鲁迅在孤独的心境中,以磅礴的语言,抒发了自己同凛冽的严冬一样的社会勇猛奋战的激情。滋润美艳的“南方的雪”,寄托了鲁迅对美好理想的炽热追求,这旋转飞腾的“朔方的雪”则蕴蓄了鲁迅反抗冷酷的现实社会的斗争品格。在这两幅鲜明对立的图景中。贯穿着鲁迅一个共同的哲理:要用战斗来创造一个春天般美好的世界。
文章第二部分作者虽流露孤军奋战的心绪与深受黑暗的重压之感,但主导思想是积极的、战斗的。
三、理解语句含义
结合课文理解下列语句,探究括号里的问题。、1.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
(用“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修饰“雪花”,强调了什么?)2.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
(“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和“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分别形容江南的雪的什么特点?)3.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孤独的雪”、“死掉的雨”“雨的精魂”是什么意思?)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第1题,这里以“暖国的雨”的单调衬托了江南雪花的娇艳明媚,同
时对“暖国的雨”提出问题,又为后文写朔方飞雪埋下伏笔,反衬出朔方的雨被凝成雪的不幸。
第2题,作者赞美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它蕴含着“青春的消息”,它如同那“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这些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不仅说明了江南雪花的特点,也表露了作者对江南柔雪充满怀念与喜爱的感情。
第3题,雨是雪的初始阶段,雪是雨的升华。作者用肯定的语气,赞扬了朔方飞雪追求自由的精神,同时对它不幸的遭遇寄寓了深切的同情,作者赞颂朔方的飞雪是“雨的精魂”,也就是说它仍然保持了雨的自由活泼的精神,这个结尾耐人寻味。
四、学习文章写法
引导学生谈自己读了这篇散文诗后的体会,互相交流。
明确:
本文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散文诗,作者的思想感情全部倾注于对景物的描绘中。行文虽然也流露出一种孤寂的情绪,但是掩盖不住作品中闪现出的理想光芒与对生活的热爱。
写法特点:①景物描写由点及面,由静到动,逐渐展开。②强烈的对比手法,使记忆中的江南雪野生气勃勃的景象衬托出空旷寂寞、荒凉寒冷的现实的北方雪野。
五、拓展训练 课文中写了塑雪罗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了雪地捕鸟,描写都非常生动传神。你在雪地里做过什么游戏?试写二段文字描述出来。没有见过雪的同学可以写想像作文。
学生完成之后,互相交流,教师加以评价。
六、小结
<雪>是<野草>中最适合中学生阅读的一篇。作者细致生动地描写了江南的雪景与北方的雪景,并在比较中表现了自己的倾向。作者更为欣赏“朔方的雪”,因为“朔方的雪决不粘连”、“奋飞”、“旋转”、“升腾”。体现了一种独立与张扬的个性精神,这种精神也是作者一以贯之的前行动力。.
七、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三。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7.雷电颂
教学目的
1.学习文章抓住事物特征展开想像,达到物我同化的境界,有力地抒发战斗激情。
2.体会屈原热爱祖国,抨击黑暗,热烈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运用多种修辞方法,表达思想感情,增强气势。
2.品味语言,理解语言中所包含的深意。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伫立(zhu4)睥睨(pi4 ni4)咆哮(xiao4)波澜(lan2)污秽(hui4)犀利(xi1)劈开(pi1)稽首(qi3)驰骋(cheng3)虐待(nüe4)2.解释下列词语。
睥睨:眼睛斜着看,形容高傲的样子。
污秽:不干净。
犀利:(武器、言语等)锋利;锐利。
播弄:摆布。
虐待:用残暴狠毒的手段待人。
雷霆:雷暴;霹雳。
踌躇:犹豫。
鞭挞:鞭打。比喻抨击。
祈祷:一种宗教仪式,信仰宗教的人向神默告自己的愿望。
忏悔:认识了过去的错误或罪过而感觉痛心。
罪孽:迷信的人认为应受到报应的罪恶。
拖泥带水:比喻说话、写文章不简洁或做事不干脆。
二、导入
利用多媒体展示郭沫若、屈原的相关资料,播放<橘颂》的背景画面(电影《屈原》插曲),让学生感受草木飒飒的悲凉气氛,倾听屈原在波涛汹涌的流水岸边的仰天长问,设置情境,导入新课。介绍历史尉《屈原》写作的时代背景。
郭沫若历史剧《屈原》写于1942年1月。当时是抗日战争后期,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中国的半壁河山。1942年1月,时值“皖南事变,以后,郭沫若在重庆创作了《屈原》,借古讽今,揭露国民党统治下的黑暗现实。他借屈原的独自,鞭挞蒋介石的反动统治,抒发了人民的愤恨。
《雷电颂>出现在《屈原》第五幕第二场。屈原被囚禁在东皇太一庙。他手足带着刑具,颈上系着长链,散发披肩,独身徘徊。这时,狂风咆哮,电闪雷鸣。面对这黑暗的世界,他想到祖国就要沦亡,听着风吼、雷鸣,看着闪电劈空,他感到了大自然的伟大力量,他激愤的心情发展到极点,他的心像火一样燃烧起来,铸成了这大气磅礴,动人心魄的独自——《雷电颂》。它是屈原斗争精神的最集中、最突出的表现。是全剧高潮中最强力的一个音符。
三、朗读课文
课文在形式上并不押韵,但节奏分明,声调铿锵有力,要求学生反复朗读,品味文章语言,体会文章气势,并谈感受。
四、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雷电颂》这段独白,大致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风、雷、电的期待与歌颂,一是对光明的渴望与追求。
文章按自然力声威的发展,和屈原的感情脉络划分段落层次。
第一层(1~3段),呼唤风暴怒吼,由衷赞美“无边无际的伟大的力”。
第二层(4~6段),呼唤风、雷、电,表达憎恨黑暗、渴求自由的强烈愿望。
第三层(7~8段),赞颂闪电的光明与火花,并决心与之一起烧毁一切黑暗势力。
第四层(9—12段),义正辞严地诘责“土偶木梗”,表示与污秽、邪恶,势不两立。第五层(13段),表现屈原的坚强意志与必胜的信心。
这是一首结构严谨的散文诗。全诗五个层次先分后合,紧密相连,由风,及雷,及电;由诅咒黑暗,再到追求光明;由歌颂火进射出光明,再到烧毁一切偶像。环环相扣,步步深入,一气呵成,使诗人的满腔怒火和对光明的渴望追求得以充分表现。
五、探究活动。
提问:课文运用了象征手法,说说风、雷、电等形象象征了什么,再举例说说课文使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文中屈原借助于讴歌伟大的自然威力,抒发了对摧毁黑暗的渴望和对这种伟大正义力量的赞美。
风、雷、电,这些自然界的现象,在诗人心目中,已经成为一种战胜黑暗的力量,诗人又把自己的伟大战斗精神融入咆哮的风,轰隆隆的雷和闪耀的电之中。风雷电摧枯拉朽,“咆哮”、“爆炸”、“劈开”,这正是屈原在和黑暗势力进行殊死的搏斗。因此,屈原对风雷电的歌颂,也是对与黑暗势力作斗争的正义力量的歌颂。
此外。<雷电颂>还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表达感情,增强语势。独自中屈原满怀激情地直接和风雷电对话,直接怒斥偶像神灵,这些拟人的手法,痛快淋漓地表达出鲜明的爱憎感情。
反复、排比的方法,充分地表达感情,使独自更有气势。如,: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发泄出无边无际的怒火,把这黑暗的宇宙,阴惨的宇宙,爆炸了吧!爆炸了吧!…„你劈吧,劈吧!劈吧!把这比铁还坚固的黑暗,劈开,劈开,劈开!…„鼓动吧,风!咆哮吧,雷!闪耀吧!电!”等等,感情洪流就都宛如江河溃坝,汹涌奔腾。
诗中还有不少反问句、设问句,“你,你东君,你是什么个东君?”“你,你红着一个面孔,你也害羞吗?”“哭,哭有什么用?…„但那湘妃竹不是主人们用来打奴隶的刑具吗?”等等。这些句子,呼唤指斥,使独自更增强了战斗力。
六、欣赏品味
学生配乐朗读课文,进一步理解屈原“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
七、小结
本文是历史剧<屈原>中的一个片段,是主人公屈原的长篇独自,也是一首激越澎湃的抒情散文诗。这篇散文诗,是“生之颤动,灵之喊叫”,波澜壮阔,气势磅礴,撼动人心。
“雷电独自”是“侮辱增加到最深度,彻底蹂躏诗人自尊的灵魂,喷薄而出的诗。它不仅是刻画屈原典型性格的最重要的一笔.是屈原斗争精神最突出的体现,而且它使全剧主题思想鲜明地突现出来。这篇散文诗,想像瑰丽奇特,把屈原和风雷电融为一体,达到物我同化的境地,显示了追求光明,毁灭一切黑暗的力量,使屈原的形象成为光明与正义的化身,塑造了千古不朽的爱国者的形象。
八、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三。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8.短文两篇
教学目的
1.学习散文诗优美的语言,蕴含着哲理。
2.理解作者对人生、对生活的一种希望和信念。
教学重点、难点
1.课文中的联想与想像。
2.理解作品的主题。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呖谷(y6ng)一撮灰(cuo1)皓月(hao4)妲娥(heng2)2.解释下列词语。
皓月:明亮的月亮。
露台:晒台。
yang谷:古书上指日出的地方。yang,日出。
二、导入
无数人咏叹太阳和月亮,留下了美好的诗篇。作者在特殊的年代里,对着这永恒的星球发出了自己的感叹。在《日>中,作者显然在飞蛾扑火、夸父逐日中寄托着深意;而寒夜里面对如镜的凉月,想起了嫦娥奔月,又是一种别样的心情。
作者简介:
巴金(1904~),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早年在南京东南大学附中学习,后赴法国巴黎学习。回国后长期从事著译。曾任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建国后曾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家>、中篇小说<憩园>和随笔集。其散文思想深刻,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三、朗读课文,初步体会作品的主题
让学生交流读后心得。
四、精读《日》
学生朗读《日》一文。思考:文章按怎样的思路展开的?如何理解 作品的主题?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这篇散文诗仅仅250余字,却浓缩着丰富的感情,它像一团火,炙烤着读者的心灵。
开头两段,作者把自己的感情形象化,先是赞美飞蛾,因为它是为追求光和热而被灯火烧死的,接着又怀念夸父,因为它是为追赶日影而渴死畅谷的。这是作者思想感情形象化的表白,他所歌颂的是追求光和热的执着态度,是为了得到光和热不怕粉身碎骨的献身精神。飞蛾和夸父的形象,是作者思想性格的真实写照。三、四两段,对追求光和热的献身精神正面展开议论,指出了生命是可贵的,但为了追求光和热应该不怕牺牲,并且还指出追求光和热的目的是为了给人间争得光明与温暖。这里渗透着进步的价值观、生死观的理论原则,言简意赅,发人深思。
第五段,作者又进一步明确地表示自己的决心。自己愿作人间飞蛾,为了追求光和热,飞向日球,失去知觉,化为灰烬,在所不惜。这是作者庄严的宣言,具有着震撼人心的力量。
热情洋溢、感情奔放是巴金作品的突出特色,《日》一文便是凝聚着炽烈的热情的佳作。作者歌颂了不顾一切追求光明的精神,表露出不可遏制的为真理而勇于献身的思想,表达了为国家、为人民发光、发热,直到烧成灰烬的决心和意志。它蕴含着哲理,奔涌着热情,堪称“字挟风霜”、“声成金石”的艺术精品。
五、指导学习《月》
学生以小组形式,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来学习<月>。
学生自由朗读《月>,提出问题,共同解决。
提问:月亮在这里带给作者最突出的感觉是什么?你是通过文章中的哪些描写体会出来的?这里所表现的意境,能使你联想起古诗文中的哪些诗句?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月亮在文章这里带给作者最突出的感觉是寒冷。
相关的描写句子有:
“寒夜对镜,只觉冷光扑面。面对凉月,我也有这感觉。”
“我望着明月,总感到寒光冷气侵入我的身子……觉得自己衣服上也积了很厚的霜似的。”
“的确,月光冷得很”。
“月的光是死的光。”……
作者笔下的月给人的是寒冷、阴冷,让人冷静,不同于日带来的热情洋溢。
学生交流写月的古诗文,进行整理归类。
(一)月,呈现不同的形态。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浮光跃金,静影沉璧。”(范仲淹<岳阳楼记>)(二)月,撩拨满腹的愁绪。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静夜思>)“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三)月,包含着瑰丽的想像。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六、组织学生讲神话故事
如“夸父逐日”、“嫦娥奔月”等神话故事,小组之间进行比赛。
七、小结
<短文两篇>是巴金建国前创作的散文诗。它散发着作者忧郁而热情的青春气息。
《日》表现作者热情洋溢的一面,在那个“没有了光和热”,只有“黑暗的寒冷世界”,“我愿做人间的飞蛾”,“飞向火热日球”,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表现了作者对真理的追求。
《月》则表现作者细腻幽静的一面,作者赞颂妲娥为了一个不知名的理想而放弃原有的一切,“妄想”改变“月”这个冰冷的星球。妲娥是作者理想精神的化身。
这两篇短文都表现了作者对人生、对生活的一种希望和信念。
八、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三。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9.海燕
教学目的
1.理解“海燕”这一敢于搏击暴风雨的勇敢形象,学习它不惧怕困难的战斗精神。2.进一步学习象征、映衬、对比等写作技巧。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诗歌所描绘的海上景象和海燕的形象。
2.学习象征手法。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注音。
高傲(ao4)呻吟(yin2)翡翠(fei3)掠起(1ue4)困乏(fa2)蜿蜒(wan1 yan2)2.解释下列词语。
高傲:原指极为骄傲,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人。贬义词,课文中贬词褒用,指清高、自负、不卑躬屈膝。
呻吟:指人因痛苦而发出声音。
翡翠:一种名贵的半透明的翠绿色的硬玉。课文比喻海浪。
掠起:轻轻擦过或拂起。
震怒:异常愤怒,大怒。震,情绪过分激动。
困乏:疲乏。
蜿蜒:蛇类爬行的样子,弯弯曲曲地。
二、导人
海燕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常在海面上飞翔。因此,在俄文里,“海燕”一词含有“暴风雨的预言者”之意,在高尔基充满激情的描绘中,海燕的勇敢形象更给人一种鼓舞人心的力量。
<海燕>又称<海燕之歌>,是高尔基1901年3月写的一篇带有象征意义的短篇小说<春天的旋律>的末尾一章。但后来单独发表,成为广为传抄,极受欢迎的著名的散文诗。当时的俄国社会受着沙皇的专制统治,社会黑暗,民不聊生。人民的革命运动也越来越高涨,高尔基亲自目睹了经历了当时的群众革命运动,于是结合当时的革命斗争形势,写出了<海燕>,用象征的手法,号召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和迎接革命暴风雨的来临。这首诗也深受列宁、斯大林的赞赏,被誉为“战斗的革命诗歌”。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第一段至第六段)写暴风雨即将来临,海燕高傲地飞翔,以其革命的激情、迅疾的行动表现了对暴风雨的渴望。
第二部分(第七段至第十一段)。
重点描写暴风雨迫近时,海燕搏风击浪,积极战斗,以其欢乐的情怀,必胜的信念,迎接暴风雨的到来。
第三部分(第十二段至十五段)。
描绘暴风雨将临时的奇观,反复抒写海燕呼唤暴风雨的战斗豪情。
四、学习课文内容
(一)学习第一部分。
指名朗读,学生思考两个层次怎样划分。
明确: 第一层次(1~3节),写“风卷云集,海燕高翔”。开头一句,写暴风雨即将来临的前兆,点明海燕所处的环境。“苍茫”描写大海磅礴的气势;“卷集”描写乌云翻滚聚拢的情景。然后正面描写海燕:“黑色的闪电”描写形与色;用比喻表现海燕矫健的雄姿。“高傲地飞翔”总写行动,“翅膀碰着波浪”“箭—般地直冲向乌云”作具体描绘。
提问:“碰”字与“冲”字,写出怎样的情态?回答,明确:“碰”写出勇敢低飞,触及海浪;“冲”写出迅猛高翔,锐不可挡。用拟人的手法,写海燕斗志昂扬,渴望暴风雨的到来。然后着重写“声音”。正面描写“叫喊”的勇敢,再从乌云听出了“叫喊”的愤怒的力量和胜利的信心,侧面烘托这“叫喊”具有震慑敌胆的威力,运用排比句式突出海燕敢于斗争的精神。
第二层次(4~6节)写其他海鸟吓得惊慌失措。这三节通过声音、行动、情态描写海鸥、海鸭、企鹅“呻吟”“飞窜”“恐惧”“胆怯”等种种丑态,与高傲的海燕,自由自在地飞翔,形成鲜明对照。
(二)学习第二部分。
指名朗读第二部分。
提问:思考两个层次怎样划分。
明确:
第一层次(7~8节),先用“越……越……”紧缩句,描写暴风雨逼近情景。乌云凶暴,加上雷声轰响,狂风吼啸的声音描写,渲染了黑暗社会环境的气氛。在这种情景下,波浪“歌唱”“冲向高空”“迎接雷声”“呼叫”“争鸣”,写出了波浪乐观地与狂风搏斗,显示了大海的力量。而“狂风”“不甘心”“恶狠狠”“甩”和“摔”,这些词语,写出了它的猖狂反扑。
第二层(9~11节),绘形绘声地描写海燕在海浪与云空拼搏的背景里,“叫喊”“大笑”“号叫”,显示其欢快、豪壮;从“飞翔”到“飞舞”。从“直冲”到“穿过”,从“碰着”到“掠起”更显出敏捷、勇猛。它像个“敏感的精灵”“从雷声的震怒里听出了困乏”,比喻它有高度的洞察力,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用肯定的语气,反复的手法,表达了必胜的信心。
五、小结
这篇散文诗描写了海燕在暴风雨来临时勇敢、乐观、大声疾呼的形象,谱写了一曲充满战斗激情的颂歌。
六、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二。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 .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重音、停顿和语速的处理。
二、继续学习课文
学习第三部分。
指名朗读第三部分,思考两个层次怎样划分。
明确:
第一层次(12~13节)写大海与闪电激战:先写风“吼叫”雷“轰鸣”,用声音渲染气氛,再把乌云比喻为“青色的火焰”在“燃烧”,气氛比前更为紧张。“闪电”像“一条条的火蛇”,这是新出现的形象,大海抓住它的箭光。“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再次显示大海的力量。这场激战象征阶级斗争的激化,大海的胜利象征了革命必胜。沙皇反动势力虽气焰嚣张,最终还是葬身于人民革命的汪洋大海之中。
第二层次,(14~15节)写海燕的呼喊,写它两次大声疾呼,用祈使句表达了海燕作为报讯者的欢快之情,作为胜利预言家的豪迈情怀。海燕的形象终于随着暴风雨的渐次迫近而更加鲜明、完整。
三、学习文章写作技巧
1.象征手法。
(一)象征是“托义于物”,也就是“借此言彼”。如本文,大海的波涛象征什么?象征革命高潮时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暴风雨象征席卷一切的革命浪潮和风暴;海燕象征英勇善战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海鸥、海鸭、企鹅象征害怕革命会破坏它们的安乐窝的形形色色的假革命和不革命者。
(二)象征与比喻的比较:两者都是“借此言彼”,有几分相似,但适用的程度和表达的范围上明显不同。比喻只是借助喻体形象化地表现本体;而象征不同,用作象征的事物,既是自身,又不仅仅局限于自身,还蕴含着别的意义。而诗的意图,象征的对象,恰如隐身在那别的意念之中。所以象征技巧擅长于用单纯的揭示复杂的,用形象的暗示抽象的,是一种托具体形象、寄深远意蕴的艺术手段。比喻只是一种修辞手法,只针对一种现象,如“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这个比喻突出海燕的敏捷、矫健。象征是一种创作手法,往往体现在一段或一篇之中,如果孤立的从一句话来看,不容易看出它的象征意义。如《海燕》作者用象征手法构思全文,把一切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让它们分别象征斗争的形势、环境和各种力量,表现了在1905年俄国革命前夜的社会现象,预示了无产阶级革命风暴的到来。
2.有力的对比和烘托。
这篇作品为了表现海燕的勇敢、乐观和对暴风雨的渴望,除了对海燕作直接描写外,还通过暴风雨来临前夕大海海面变化的描写来烘托,并以海鸥、海鸭、企鹅等来作对比。第一部分写海鸥、海鸭、企鹅的呻吟、飞窜、恐惧、躲藏与海燕那高傲的飞翔,欢乐的叫喊形成鲜明的对比,有力地突出了海燕的英勇、乐观。第二部分写海浪与狂风生死拼搏的激战场面,正是以壮阔背景来烘托海燕的战斗雄姿。第三部分写风、云、雷、电一齐出动,以此背景来烘托海燕那战斗号召的豪迈激昂,振奋人心。
3.具有强烈抒情性的语言。
作为散文诗,《海燕》的语句不分行,但它精练、形象、优美,有一定的跳跃性,节奏感强。例如“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短短一句,以“叫喊”写声,以“黑色的闪电”写形,以“飞翔”“穿过乌云”“掠起波浪的飞沫”写一连串的快速敏捷的行动;有比喻、有夸张(“箭一般地”,比喻中兼有夸张),形象特征鲜明;较多的句中停顿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琅琅上口。全诗语言充满激情,使人振奋,如结尾“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既是期盼,呼唤革命的风暴,又是对人民的战斗召唤。比喻、夸张、拟人(如“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语言优美而有气势,增强了表达效果。
四、小结 作者创造了“海燕”的艺术形象,欢呼即将来临的革命风暴,为无产阶级唱出了一曲充满战斗激情的颂歌。<海燕》既是一首色彩鲜明的抒情诗,又是一幅富有音乐的节律和流动感的油画,具备诗的音乐美和绘画美,给人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今天,也可以从另外角度来阅读这篇散文诗,如不惧怕困难,迎着困难前进,与困难斗争,其乐无穷等。
五、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四。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10. 组歌(节选)教学目的
1.学习文章优美的语言中内含丰富的哲理。
2.理解作者采用第一人称,借助丰富的想像,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
教学重点、难点
1.朗读课文,体会感情。
2.理解作者笔下的海浪和雨的形象。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炽热(chi4)祷词(dao3)执拗(niu4)俊俏(qiao4)衷情(zhong1)馈赠(kui4)憔悴(cui4)真谛(di4)夫穹(qiong2)璀璨(cui3can4)镶嵌(xiang1 qian4)翱翔(ao2)丧吁短叹(xu1)千山万壑(he4)2.解释下列词语。
执拗:固执任性,不听从别人的意见。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馈赠:赠送(礼品)。
真谛:真实的意义或道理。
璀璨: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
镶嵌:把一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
酷肖:酷似。
海誓山盟:男女相爱时所立的誓言和盟约,表示爱情要像山和海一样永恒不变。
长吁短叹:因伤感、烦闷、痛苦等不住地唉声叹气。
盛气凌人:傲慢的气势逼人。
纹丝不动:一点儿也不动。
二、导人
诗人有一颗敏感而多情的心。在他笔下,浪和雨有生命,有灵气,有个性,它们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处,构成生生不息的美妙世界;同时,它们又闪烁着理性的光辉,给人以启迪。
作者简介: 纪·哈·纪伯伦(1883~1931),黎巴嫩诗人、画家。著有散文诗集《泪与笑》《先知》《沙与沫》等。本文选自《泪与笑》。《组歌》共包括五首散文诗,这里选的是其中两首。
三、朗读课文
要求读出感情和节奏,初步体会两首诗表现作者怎样的感情。
四、学习课文
(一)学习《浪之歌》。
1.朗读课文,学生在散文诗旁用旁批的形式写下自己的短评。
如《浪之歌》开头写浪花对海岸的深情,浪花的性格是活泼的,她像一个纯情的姑娘日日夜夜嬉戏在海岸身边……
学生讨论、交流。
2.学生找出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并加以评析。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3.理解海浪的形象。
明确:海浪的形象是一个博爱者的形象。
(二)学习《雨之歌》。
1.朗读课文,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加以评析。
学生交流自己的见解。
2.理解文章丰富的内蕴。
明确: 风情雨态是难以描摹的,更何况所写的并非是在特定情景中的某一场雨。作者在短短的篇幅中描绘了种种的雨:轻轻洒下的,如金线泻地,珍珠抛落;伴同雷电而来的,瓢泼而下,疗救饥渴的大地;叮咚作响的,轻叩着人们的心扉。
作者借助丰富的想像,艺术地描绘了“雨”的生活,借写雨来赞颂人类七情之中最美好的感情——爱,并借以袒露诗人自我仁爱博大的襟怀,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
作者是在写雨的精魂,精魂离不了形体,从形体描摹入手,从与各种各样外物的关系中展开,不求工巧,而求离形得魂,从一枝一叶中让人想见全貌。如第四节写雨在云彩和田野间传信,天低云暗,雨丝绵绵,似乎把云彩与田野连结起来了,雨霁风止,云淡了,龟裂的土地平复了,确实如“这位干渴难耐,我去解除;那位相思成病,我去医治。”“雨”是旷达的,对于自己的放逐,虽然有过泪,但它明白。“尘世人生也是如此:开始于盛气凌人的物质的铁蹄之下,终结在不动声色的死神的怀抱。”对“死”的淡然态度,把“死亡”看成是必然到来的结局,因此甘于牺牲自己,造福万物。
五、口头仿写训练
朗读<浪之歌>第五节“曾有多少次,当美人鱼从海底钻出海面,坐在礁石上欣赏星空时,我围绕她们跳过舞;曾有多少次,当有情人向俊俏的少女倾诉自己为爱情所苦时,我陪伴他长吁短叹,帮助他将衷情吐露;曾有多少次,我与礁石同席对饮,它竟纹丝不动,我同它嘻嘻哈哈,它竟面无笑容。……”
要求运用“曾有多少次,当……时,我……;曾有多少次,当……时,我……;曾有多少次,我……”句式来说一段话。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说话要有一个中心,前后句连贯,衔接自然。
六、拓展阅读
教师向学生推荐纪伯伦<组歌>中其他三首:<美之歌><幸福之歌><花之歌>,要求学生用旁批的形式写下自己的短评,并摘抄散文诗中的佳句。以下是《花之歌》原文:
我是大自然的话语,大自然说出去,又收回去,把它藏在心间,然后又说一遍……
我是星星,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我是诸元素之女:冬将我孕育;春使我开放;夏让我成长;秋令我昏昏睡去。
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与死者最后的祭献。
清早,我同晨风一道将光明欢迎;傍晚,我又与群鸟一起为它送行。
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芬芳馥郁。我微睡时,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察看;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比的独眼向我凝视。
我饮着朝露酿成的琼浆;听着小鸟的鸣啭、歌唱;我婆娑起舞,芳草为我鼓掌。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我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而这些哲理,人类尚未完全领会。
七、小结
纪伯伦《组歌》与一般哲理诗一样,也采用拟人化手法,但又与一般哲理诗不同,它不以得出某种哲理为目标,而是最终形成一个有丰富感性内容的,难以被抽象为简单道理的形象。在<浪之歌>里,海浪的形象是一个博爱者的形象,从中可以看到诗人自己的影子,诗人是世间种种美好事物的守护者。在<雨之歌>里,雨的形象是一个奉献者和使者的形象,它滋润万物,也把距离遥远的事物联结起来。
八、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二。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11.敬畏自然
教学目的
1.理解本文中作者的观点。
2.通过诵读,学习作者语言。
3.研究本文中反问句,理解其语气强烈的作用。
第五篇:八年级语文《吆喝》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语文 下册 第十八课 吆喝
第十八课 吆喝
作者 萧乾
参赛单位:富源县第六中学 参赛教师:张柱梅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识记重点词语,了解文章的内容。
2.体会吆喝声的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魅力,理解作者写“吆喝 ”时的内在情感。3.了解课文介绍的北京吆喝声,感受京城特色的民风民俗。教学重难点:
1.理解作者的内在情感。
2.树立文化大观念,品味日常生活的动人底蕴,做生活的有心人。
一、导入新课(2-3分钟)
联系实际引入课文
这是在咱们这儿,北京人的那张嘴呀,不但能吃、能喝、更能说,今天我们就来听听老北京最有特色的声音----吆喝
[板书课题 ]
二、预习反馈(3-5分钟)
针对“存在的问题”着力解决
(1)容易读错的字词:
吆喝 招徕 铁铉 行当 囿于 隔阂 钹 秫秸
(2)文章结构分析
三、展示学习目标(1-2分钟)
1.体会吆喝声的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魅力
2.理解作者写“吆喝 ”时的内在情感。
3.感受京城特色的民风民俗,引导学生传承“口头文化遗产”。
四、合作探究(15-20分钟)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解决预习中存在的问题、疑难问题。
1通过阅读课文,看看吆喝者是一群什么样的人?他们的生活处境怎样?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语文 下册 第十八课 吆喝
明确(课件展示):他们从大清早到深夜,无论是炎热的夏季还是寒冷的冬日,走街串巷,肩挑背抗。吆喝就是他们苦于生计的一种方式。他们的处境是社会底层的劳动者,他们忙碌艰辛。
2介绍各种吆喝的过行程中,流露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课件展示):在介绍这些吆喝声时总体上充满了怀念之情,那种对往事的美好回忆,那种至今想来仍忍俊不禁的情态也流露在字里行间。文章最后一段表达了对作者这种口头广告将要消失的惋惜。
3如何看待“吆喝”?
明确(课件展示):谈到《吆喝》,至今还使我动心的,就是北京的市声!读萧乾的《北京城杂忆》,他那流利而俏皮的京白,使得70年前的北京的色、香、味,顿时萦绕而充满了我的感官,引起我长时间的含泪的微笑!
五、拓展延伸(3-5分钟)
自选课文中出现的任一吆喝声,据课文的介绍和自己的理解模仿吆喝。注意语气、语速、语调、重音等。(若能用京腔最好,也可用自己的方言)
任选几位同学每人吆喝一声,然后其他同学跟着齐声吆喝,评一评看谁的吆喝最有水平。(内容自选)
六、课堂小结(教师总结)(2分钟)
品析《吆喝》,我们不仅读出了市井风情,读出了老北京人艰难困苦的生活状态,更读出了老北京人热情乐观的生活态度,这些是民族文化的精神所在。因此,我们更应该把这种文化传承下去,为抢救口头文化遗产做点贡献。
七、当堂检测(3-5分钟)
八、布置作业
寻找一下,我们生活的家乡有什么民俗风情,记录下来,并思考如何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