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以内数的加法教案

时间:2019-05-15 05:17: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5以内数的加法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5以内数的加法教案》。

第一篇:5以内数的加法教案

(一)激趣导入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礼物,我的礼物将奖励给坐姿最漂亮,回答问题声音最响亮的小朋友。

2、教师演示:左手3支铅笔,右手2支铅笔,合在一起一共有几支铅笔?

3、小组合作: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知道合在一起一共有几支铅笔的。

4、汇报结果

5、当我们把事物合在一起求一共有多少时可以用加法计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加法。(板书课题)

用贴近学生生活的物品——铅笔,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初步感知加法的含义,就是把两个数合起来,从而导入今天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教科书23页例题及做一做,27页练习三第2题 教学要求: 1.通过操作、演示,使学生知道加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出加法算式;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加法来解决。2.通过学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3.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教学重点、难点:知道加法的含义。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实物投影、磁力板、5个圆片、5根小棒等。教学过程:

一、复习1.引导学生从1数到5,再从5数到1。2.出示数字,读数。3.按顺序填数:()3()5。[设计说明:通过复习数数、认识数字、数的顺序,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

二、探究新知 1.引导观察,感知加法的含义(1)过电脑反复演示,让学生感知到:1名同学与2名同学走到一起,把1只红纸鹤与2只蓝纸鹤放到一块儿。(2)学生之间交流感受与体会。教师引导学生同桌相互交流,然后全班交流。(3)教师说明:1名同学与2名同学走到一起,把1只红纸鹤和2只蓝纸鹤放到一块儿就是合起来的意思。(教师边说边用手势表示合起来)[设计说明:通过演示,加上手势,初步渗透加法的含义。引导学生交流,培养交流的意识。] 2.学习加法算式(1)由人或纸鹤的数量抽象出数字1和2。(2)教师说明:把1和2合起来,在数学上我们用符号“+”来表示,教师板书“+”。(3)引导学生数一数合在一起是多少?用数字几表示?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板书“=”,并在等号后面写上3。(4)教师进一步说明:把1和2合起来,用加法计算。(板书:加法)(5)读加法算式。教师范读,同桌互读,学生自己读。[设计说明:由直观图抽象出数的计算,使学生感知加法的含义,并知道认识加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3.发散联想(1)教师引导、启发,使学生说出生活中其它能用1+2=3来表示的加法事例。(2)(再指纸鹤图)问:这幅图还以用怎样的加法算式表示? 教师启发学生说出: ①有2只蓝纸鹤,有1只红纸鹤,合起来是3只纸鹤,2+1=3。②有2个小朋友,又来了1个小朋友,合起来是3个小朋友,2+1=3。③有2个男同学,1个女同学,一共有3个同学,2+1=3。④有1个女同学,2个男同学,一共有3个同学,1+2=3。…… [设计说明:通过观察,得出1+2=3,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发散联想,进一步感知加法的含义,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同时,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三、巩固发展,学会学习1. 动手操作,体验加法含义。(1)做一做的左图 ①教师示范,边操作边说明含义。②学生操作,表述含义。(2)做一做的右图 学生独立看图操作,表述含义。(3)独立操作,边摆边说 ①教师说明要求:用桌子上的5个圆片摆出不同的加法算式。②学生操作。③汇报交流 4+1、1+4、3+2、2+3、1+3、3+1......[设计说明: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语言表述,边摆边说,学生独立操作,从中体验加法的含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体验成功的快乐。] 2.看图,体验加法含义。打开教科书23页,认真观察气球图,启发学生说明图意,并用加法算式表示。3.看算式摆一摆。投影出示练习三的第2题,学生边摆边口述。进一步加强对加法含义的理解。[设计说明:引导学生通过看算式,摆小棒,进一步理解加法含义。] 4.联系生活,丰富联想 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事例,并用加法算式表示。[设计说明:让学生借助于熟知的生活事例学习数学,使学生初步会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释周围的事物,从而充分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四、全课小结(略)

教学设计说明 《加法》一节的教学,是在学生认识了1~5的数、比大小、第几、几和几(组成或分解)后进行的。教材通过两幅直观图,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第一幅图展示的资源是一个小朋友与两个小朋友走到一起,一只红纸鹤和两只蓝纸鹤放到一起,初步渗透加法的含义。然后说明把1和2和起来用加法计算,从而抽象出加法算式。第二幅图展示的是把三个红气球与一个蓝气球合起来,可以用加法计算,让学生感知加法的含义。做一做,通过先摆圆片,再说算式,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加法的含义。本节课的教学要使学生知道加法的含义,理解把两个数合起来用加法计算;能正确读出加法算式,不要求学生写加法算式;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加法来解决,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依据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学生的已有经验,本节课的教学力图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结合情境,充分感知加法的含义 感知是认识的基础,为了使学生充分感知加法的含义,我们把课本第一幅图制成了课件,变静为动,通过五次演示,使学生直观看出1名学生与2名学生、1只红纸鹤与2只蓝纸鹤合并的过程。然后,教师引导学生用语言、手势表述合并的过程,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加法含义的直观理解,为抽象加法算式做好了必要的孕伏。本节课主要是感知加法含义,教材从儿童生活出发,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进行发散思维。在揭示出加法算式后,可引导学生再观察第一幅图,让学生说出由这幅图还可以写出什么加法算式。如有的学生说出2名同学与1名同学、2只蓝纸鹤与1只红纸鹤、1名女同学和2名男同学走到一起等等,再次感知加法的含义。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充分感知从日常生活的事例中抽象出数和符号及加法算式的过程,既符合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又有利于学生对加法含义的理解与掌握。

二、动手操作,亲身体验加法的含义 通过第一幅图学生已初步感知了加法的含义,知道了加法算式的读法,这时学生对加法的含义已有了初步的认识,只有通过学生自己的操作活动去感悟、去体会,才能进一步理解加法的含义。为了让学生体验,我们安排了三次活动。第一次活动:摆一摆,说一说。让学生通过摆圆片,边摆边说操作过程,引导学生把第一次摆的圆片与第二次摆的圆片合并的过程演示出来,表述时要用手势表示出来,说明合在一起就是两次一共摆了多少圆片。学生桌上都放有5个圆片,可以启发学生任意摆一个算式,并说出来,使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感知加法的含义。第二次活动:看图说出加法算式。投影出示教科书第二幅图,让学生通过观察、联想,说出加法算式,从中体验加法的含义。第三次活动:看算式,摆一摆。让学生通过看算式摆小棒,把数学表达式转化为直观图,从逆向体验加法的含义。

三、引导讨论,培养合作交流的意识 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学时教师要有意识的为学生创设交流的情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小学生来说,让他们合作交流是很困难的,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要为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教给学生交流的方法,培养学生主动交流的意识。本节课在这方面做了大胆的尝试,如在教学第一幅图时,投影演示后,先让同桌的一名同学说,另一名同学认真听,然后互换位置,进行交流;在同桌交流的基础上,再在班内进行交流,渗透合作交流的方法,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四、注意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数学来源于生活,反过来数学又服务于生活,教学时要注意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体会数学的重要性。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说出生活中其他能用加法算式表示的事例,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进一步体验到生活中许多问题要用加法解决,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本节课的设计与教材的呈现方式有所不同,我们认为教材只是教学的蓝本,教师在理解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应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对教材资源进行再加工、再创造,这样教学有利于儿童认知结构与知识结构的有机结合,也有利于学生数感的形成。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教师要把握加法初步认识的“度”(知道加法的含义,正确读出加法算式。)因此,本节课只要求学生会说出加法算式,而不一定要说出得数,即便说出得数也是数出来的,因为下节课才学习加法的计算方法。

2、要注意过程的展现,教学时除了注意展现情境图的过程外,还应注意展示合并的过程,并要求学生用手势表示出来。

第二篇:万以内数的加法 教案

万以内数的加法 教学设计

铁岭市银州区实验小学 王丽君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 数学(三上)》第36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能用竖式计算和在1000以内进位和不进位的三位数加法。

2、使学生比较透彻地理解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

3、让学生感知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培养学生独立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能应用加法法则准确地计算三位数加两、三位数进位和不进位的加法题。

教学难点:理解笔算加法的算理。教学步骤:

一、复习铺垫

1、口算下面各题。71+45 24+43 35+47 52+20 32+59 53+28

2、笔算 430+260 570+380 提问:笔算时要注意什么?

3、引入新课

谈话:通过练习,我们知道不管口算还是笔算,在计算时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可以相加,满十要进一,这节课我们将要根据这个规律开始学习三位数和两、三位数相加的不进位、进位加法。(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教材第36页的图片以及“中国湿地部分动物种类”的统计表。师: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是一个资产丰富的国家,在我们的祖国,有许多珍奇的动物,仔细观察这个统计图表,看看你能从中了解什么?

师:你知道什么是特有种类?

师:中国特有指的是这些动物种类仅仅在中国生产,世界其他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的。现在请你仔细观察这个统计图表,看看你能从中了解什么?

生1:我知道了哺乳类一共有31种。

生2:我知道了爬行类一共有122种,还知道鸟类有271种。

师:根据你知道的这些,你能提出怎样的数学问题呢?

生1:哺乳类和鸟类一共有多少种?

生2:爬行类比鸟类少多少种?

生3:鸟类、爬行类和哺乳类一共有多少种?

„„

师:刚才,同学们根据这个统计表提出了各种不同的问题,有些问题用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自己就能解决,还有一些问题等以后我们再学,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来研究一下这两个问题。

2、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不进位加法。(教学例1)

(1)提问:我们湿地的鸟类动物有多少种?爬行类动物有多少种?要求他们一共有多少种应该怎么列算式?(2)板书:271+122(3)小组合作探索算法。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探究计算方法,可能有口算和竖式笔算两种,口算有点难度,引导学生用竖式计算。让学生想一想:竖式应该怎么写? 学生尝试写竖式,教师巡视指导,然后板书: 2 7 1 + 1 2 2()

提问:从哪位开始加起?个位上写几?十位上写几?百位上写几?不进位加法的竖式计算时需要注意哪些地方?

3、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进位加法。(教学例2)

(1)提问:根据表中的信息,求湿地鸟类和哺乳类动物一共多少种怎么列算式?(2)板书:271+31(3)提问:这是一道三位数加两位数的算式,怎么计算呢? 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指导,然后板书: 2 7 1 + 3 1()

师:个位上写几?(1+1=2,写2)

师:十位上相加是多少?(7+3=10)十位上怎样写?(十位上相加是10,在十位上写0,同时满十向百位进1。)

师:百位上是多少?(2+1=3)为什么要加上1?(4)想一想:271+903,怎样计算?

师:与例2的算式相比,这是一道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算式,请同学们根据我们掌握的加法法则尝试笔算。学生独立思考后,教师板书: 2 7 1 + 9 0 3()7 4 提问:个位和十位上的数比较好写,大家都做得很对!可是百位上的数怎么写呢?2+9=11,相加满十怎么办?

生:向百位的上一位(千位)进一,百位上写1,千位上写1.3、小组讨论:计算万以内的加法要注意什么?(1)数位对齐。(2)从个位加起。

(3)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37页“做一做”。

让学生独立做题,指名板演。然后校对订正,注意在竖式计算时容易出错的地方。

2、完成“练习八”第1题。

在竖式中相应的位置写下结果,然后集体订正。

3、完成“练习八”第3题。

先计算出每两片树叶上的和,然后与得数相等的花朵相连,学生独立做题,连一连。组内交流,全班订正。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同学们学得非常认真,合作的非常好,你们都是爱动脑筋的好学生。下面同桌说一说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笔算加法时我们需要注意什么?

五、作业设计 1、123+361 456+533 2、367+626 426+382 516+703

六、板书设计:

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笔算 271+122 271+31 271+903

第三篇:20以内数的加法教案

教学简析:

本单元是在10以内数的加减法及2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它是学习多位数计算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其他数学知识必备的基础,在整个小学数学学习阶段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单元内容即是全册教材的重点,也是难点。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掌握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的口算;能结合现实素材进行初步的估算。经历探索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过程,体会加减法的联系,在教师指导下学习初步的抽象、概括、推理的方法;通过算法多样化,初步学会有个性的学习。

3、能力用所学知识,在教师指导下,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同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重点、难点:

1、20以内数的进位加、退位减法的口算。

2、用加减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课时安排

16课时

课题:运动会报名

课型:新授

课时:1课时

一、教材简析

本图呈现的是一个班运动会报名的场景。该图有两个意图:一是以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为题材,便于学生联系生活经验理解意图;二是创设现实有趣的情境,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二、教学目标:

4、基础目标:

学习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能够进行口算

5、能力目标:

根据信息图列出加法算式并计算 6道德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的观念 重点、难点:

20以内进位加法的口算

数的分与合

三、教具使用:

计数器

教学挂图

学具盒

四、教法、学法指导:

在小组讨论中解决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口算问题。列出加法算式,用不同的方法算出得数,体会算法多样化。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大家都参加了咱们学校组织的运动会,你参加的是什么项目?

生:赛跑、跳远

师:你参加运动会是不是都有号码?

生:一个人一个号码

二、新授:

1、师:看看图中的小朋友,他们去参加运动会,老师要给他们写号码。需要写几个号码?

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师:怎么样才能知道参加赛跑和投沙包这两个项目的运动员有多少人呢?

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生:一个一个数一数

加一加:9+ ……

师:9+6等于几?你想怎么样来计算?

你可以用学具帮助计算,先自己算一算,再和小组里的同学

说一说你的想法。

(学生小组合作,教师巡视指导)

师:那一个小组来说一说你们的想法

生 :9+6=15

9+6=15

10+6=16

16-1=15

师:你喜欢用哪种方法来计算?第一种方法把6分成1和5,再把9凑成10来计算,我们把它叫做“凑十法”,老师觉得这种方法比较好。

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选出自己喜欢的方法。

2、师:我们可以用9+6表示参加赛跑和投沙包得人数,还可以怎样表示?

生:6+9

师:6+9等于多少,你能不能根据刚才计算9+6的经验来计算一下?

生:交流算法

师:你是怎样来计算的?比较一下9+6和6+9,你发现了什么?

生:汇报

3、师:刚才同学们把参加赛跑的9人和参加投沙包的6人加起来,知道了参加两个项目的一共有15名运动员,还有什么方法可以算出参加这两个项目一共有多少运动员?

生:算一算男、女运动员一共有多少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生:„„

师: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提问并解决

三、小结:

师:观察一下,今天学到的加法计算和前面有什么不同?

生:今天学的这些都比10要大

需要进位

师:两个数相加结果比10大就需要进位,像这样的加法就是进位加法,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的20以内的进位加法。你都学会了吗?

六、板书设计: 20以内进位加法

9+6=15

挂图

8+7=15

七、课后思考:

教学时,我组织学生进行模拟表演,真切体会情境图中所包含的信息,也可以组织学生看图讲故事,培养学生从情境图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组织小组合作,用学具摆一摆,让学生经历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学生可以得出多种算法,如通过数学具得出15;可以把9看成10,10+6=16,16-1=15;可以用“凑十法”,把6分成1和5,9+1=10,10+5=15或把9分成4和5,6+4=10 10+5=15。只要学生提出的算法有道理,都应给予肯定。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9+8

9+6

6+9

3+8

4+9

3+9

8+5

7+9

二、自主练习:

第一题:师:有两个小朋友参加劳动,看看他们在干什么? 生:观察图

师:你知道他们一共摘了多少根黄瓜吗?请你用算式表示出来好吗? 生:5+6=11

6+5=11 师:你是怎么算出来的?为什么要这么算? 生:说出计算的方法和理由

第二题:师:我能说一道得数是11的算式:6+5=11,你能吗?

我还能说4加几的算式:4+8=12,你也想来说一说吗? 生:学生说算式,其他学生进行判断

师:看来大家都很喜欢说,那就请你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其他同学注意判断对错。

学生小组活动 第三题:师: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找朋友

看看有好多的小动物,他们怎么样就成为朋友了? 生:他们身上的得数一样,就是朋友 师:请你给他们找一找各自的朋友

学生活动

第四题:教师计时,学生口算比赛 第五题:师:看一看小兔子在干什么? 生:小兔子拔萝卜

师:你能算一算它一共拔了多少个萝卜吗?

生:7+4=11

8+5=13

都可以

第六题:学生观察图,提出问题,小组讨论解决

三、小结:

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

六、板书设计:

6+5=11

7+4=11

8+5=13 课题:领饮料

课型:新授

课时:2课时

一、教材简析:

这副图呈现了运动会操场一角“分发饮料”的情境。进一步学习运用20以内进位加法解决实际问题。该图的主要意图是借助“运动会分发饮料”这种现实情境,引导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同时,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验数学的价值,从而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

1、基础目标:

进一步学习20以内数进位加法计算方法。能够进行熟练口算。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运用加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道德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小组合作中,与其他同学合作。重点、难点:

20以内数进位加法口算

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三、教具使用:

教学挂图

小黑板

学具盒

四、教法、学法指导:

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进行讨论,从而解决问题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开火车口算

9+8

9+6

9+7

8+6

9+9

8+8

7+6

7+7

9+3

8+5

9+4

7+5

二、新授:

1、师: 同学们,上节课咱们看到了有许多小朋友报名参加运动会。他们进行比赛,到了休息的时间了,小组长来到服务组领饮料,看看有哪些饮料。

生:有矿泉水、雪碧、可

师:你能不能看懂他们在说些什么?

生:有能力的学生说一说图中的意思

师:我们现在来看图讲故事,在小组里面说一说。

生:小组活动。理清情境图中所包含的各种信息。

一组:8瓶矿泉水,7瓶可乐

二组:3瓶雪碧,4瓶可乐

三祖:9瓶雪碧,5瓶矿泉水

2、师:二组一共要多少瓶饮料?

生:7瓶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3+4=7

4+3=7

师:大家真聪明,这么快就解决了问题。那么,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一组一共要多少瓶饮料?

师:哦,一组一共要多少瓶饮料?你能解决吗?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解决问题)

生:8+7=15

师:说一说你们是怎么样算出来的

生:7可以分成2和5,8+2=10,10+5=15

8+8=16,16-1=15

……

师:同学们的想法真多,还可以怎样列式?

生:7+8=15

师:你是怎样算出来的?跟同位互相说一说

生:„„

3、师: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三组一共需要领多少瓶饮料?

师: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小组里面互相说一说 生:小组讨论,汇报交流

4、师:我们知道了每个小组要去领多少饮料,那么你知不知道他们一共要多少瓶矿泉水?

生:我看到了1组领8瓶矿泉水,2组没要矿泉水3组要5瓶矿泉水。可以8+5=13

师:你说的真好,其他同学明白吗?我们要 看好了那哪些组要什么样的饮料。不要分错了。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一共要多少瓶雪碧?

一共要多少瓶可乐?„„

(小组讨论,汇报交流)

三、小结:

给小朋友分饮料,你都分对了吗?以后我们碰到这种问题你能解决吗?今天同学们有很多想法,积极动脑很好。以后我们继续努力。

六、板书设计:

分 饮 料

8+7=15(瓶)

挂图

8+3=13(瓶)

七、课后思考:

教学时,组织学生进行“看图讲故事”活动。通过这类活动,学生理清了情境图中所包含的种种信息。通过研究书中提出“一组一共要多少瓶饮料?”为引线,学生根据情境图中的其它信息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如“二组一共要多少瓶饮料?”“三组一共要多少瓶饮料?”等等,为系统解决问题做准备。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列出算式,然后互相交流想法。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与交流,明确要解决“一共要多少瓶矿泉水?”要先弄清哪些组要矿泉水,各要多少,根据有关条件,再列出算式。学生学习效果好。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自主练习

一、第一题

本题是引导学生写算式的练习。练习时,引导学生按从小到大的次序写算式。学生独立完成。大部分学生写完后,小组补充交流,尽量把算式写完全。

二、第二题。师:你看到了什么? 生:小朋友要坐下。

师:她们可以坐到哪个椅子上? 生:手中的算式得数跟椅子上的数一样 师:你来给她们找一找椅子。

学生独立完成。得数10是多余信息,没有对应的卡片。通过这样的练习,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三、第三题:

师:小商店里有许多东西,看看它们的价钱是多少? 生:„„

师:现在用我们手中的“钱”来买这些东西,每个人买两样,我们来晚购物游戏。

生:小组合作,模拟购物

四、第四题:

师:课间休息到了,看看小朋友们在干什么? 生:玩游戏。跳绳、捉迷藏 师:还有什么?

生:树、房子、小鸟、云„„ 师:大约有多少个小朋友? 生:15、13、16„„ 师: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交流。提问。培养学生初步的估算意识。

五、第五题: 师:你看到图能讲一个数学故事吗? 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根据信息独立解答,然后进行交流,互相学习。

六、板书设计:

7+4=11

4+7=11

7+5=12

4+8=12

7+6=13

4+9=13

7+7=14

4+10=14

7+8=15

4+11=15

……

……

七、课后思考:

通过练习,学生能够提出数学问题,并能自己解答。能够结合现实素材进行初步的估算。经历进位加法的学习巩固过程,进一步真切地体验学习数学的成就感。

课题:投沙包比赛

课型:新授

课时:2课时

一、教材简析:

本幅图表现小朋友正在进行投沙包比赛的情境图。该图有两个意图:一是引导教师组织参与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主动体验中学习知识;二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通过探索交流解决问题,逐步提高学生独立学习的自觉性。

二、教学目标:

1、基础目标:

学生学习20以内数退位减法计算方法 能够熟练进行20以内数退位减法。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根据信息图用减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道德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重点、难点:

学生学习20以内数退位减法计算方法

培养学生根据信息图用减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具使用:

教学挂图

学具盒

四、教法、学法指导:

学生讨论交流,理解信息图的图意,根据已有经验解决问题,在动手操作中突破难点,体会算法。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看看小朋友在干什么? 生:投沙包

师:这个游戏怎么玩? 生:小组讨论

生:一共玩2分钟。到了点看看谁投中的多,谁就赢了 为学生看图整理信息打下基础

二、新授:

1、师:小朋友说了些什么? 生:„„ 师:那么谁赢了? :我可以算一算 师:怎么样来算? 生:算一算每个小朋友投中几个就知道了

2、师:我们看看1号运动员投中了几个?

生:投了16个,9个没中

师: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

生:减法

师:小组讨论,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讨论,教师指导)

生:16-9=7(个)

把9分成3和6,16-6=10

10-3=7 9+7=16

16-9=7

师:大家的想法很多,你更喜欢哪种算法?

3、师:那么其他运动员投中了多少个呢?

生:他们投了几个,减去掉在外面的就知道他们投中了多少

师:大家说得真好,我们小组把他们分出名次来,每个同学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怎样算的。学生小组交流讨论 教师巡视

4、生:2号运动员11-3=8(个)

10-3=7,7+1=8

8+3=11

11-3=8

3号运动员12-6=6(个)师:谁赢了? 生:2号运动员

师: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提问并解决

三、小结:

今天我们解决的问题用的什么方法?(减法)。这次的减法跟以前有什么不一样?这叫作退位减。你学会了吗?

六、板书设计:

退 位 减

16-9=7

挂图

11-3=8

12-6=6

七、课后思考:

我组织参与式学习活动,让学生在主动体验中学习知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通过探索交流解决问题,逐步提高学生独立学习的自觉性。通过分别计算三个运动员投中了几个沙包解决谁赢了的问题,探索20以内数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教学时,以一个小朋友提出的“谁赢了”的问题进行讨论,得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引入对20以内数退位减法口算方法的系统学习。交流时,学生大胆发表意见,互相启发和借鉴,从而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自主练习:

一、第一题 :师:小组里面说一说这是什么意思

第一幅图有12块蛋糕,盒子外面有5块,求盒子里面有多少块? 第二幅图一共有17个珠子,箱子外面有9个,求箱子里面有几个珠子。

生:明白题意后,独立完成,交流算法。

师:看看箱子外面珠子的排列情况,你能知道箱子里有几颗红珠子,几颗白珠子吗?

生:学生用学具、画图或推想的方法,解决问题。

二、第二题:

本题是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口算练习。

1、师:看看老师手中的卡片,我们来开火车口算,看看哪一组的火车开的最快 生:口算练习

2、师:看看老师黑板上的苹果,你能找到他们的卡片吗? 生:通过口算,找到苹果。

3、计时口算比赛

学生把答案写在书上

三、第三题:

第三题是一幅生动有趣的小猪搬西瓜的情境图。通过连线的形式,进一步巩固20以内退位减法的口算。该题先让学生编成童话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其中多余的信息,让学生提出解决的办法。给学生创造想象的空间,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六、板书设计:

找 苹 果

苹果图

7 9

七、课后思考:

通过学习同学们在以下两方面得到提高。一是引导教师组织参与式学习活动,让学生在主动体验中学习知识;二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通过探索交流解决问题,逐步提高学生独立学习的自觉性。课题:赛跑分组

课型:新授

课时:3课时

一、教材简析:

本图描绘了13名小朋友正准备参加赛跑比赛的情境。该图的设计意图,是突出素材的现实性和开放性,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基础目标:

巩固20以内数退位减法口算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应用20以内数退位减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道德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生活中的数学。重点、难点:

20以内数退位减法口算

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具使用:

教学挂图

卡片

学具盒

四、教法、学法指导:

讨论法

操作法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上节课看了小朋友投沙包比赛,今天 我们来看看他们跑赛的情况。师:老师先来问问大家,你们在比赛跑步的时候是怎么样跑的? 生:一个人在一个跑道里跑,跑到终点就停下

谁先到终点,谁就是第一名

二、新授:

1、师:看看图中的小朋友,你都发现了什么?

小组讨论 生:有13名运动员 8条跑道 3名裁判

每个小朋友身上都有号码 裁判让运动员分成2组比赛 „„

师:为什么要给他们分组?

生:因为只有8条跑道,每个都要有自己的跑道,不能一起跑,13个人跑不开。

2、师:裁判说分成2组,那具体怎么分呢?请你来给他们分一分,小组里面讨论一下,看看那个组想的方法多。

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

3、汇报结果:

如果第一组8个人,第二组就是5个人

13-8=5(人)

如果第一组7个人,第二组就是6个人

13-7=6(人)

如果第一组6个人,第二组就是7个人

13-6=7(人)

如果第一组5个人,第二组就是8个人

13-5=8(人)

由于第一组人数不同,分组的情况就不同,体现了现实生活中问题的开放性。在鼓励学生大胆提出假设的同时,引导学生对假设的各种情况进行分析。

在算法上,对有困难的学生,让他们借助学具摆一摆,模拟分组情况,让学生深刻体会分组的问题就是把13分成两部分。在学生正确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列出算式,解决问题

在整个探索过程中,注意鼓励学生大胆思考,积极发言,利用学生思维的碰撞激发学习热情,使其理解更深刻。

三、小结:

你提出的问题都解决了吗?今天回家把14分一分,看一看你能分出什么样的结果来。

六、板书设计: 赛跑分组 13-8=5(人)13-7=6(人)13-6=7(人)13-5=8(人)

七、课后思考:

通过模拟图中情境,学生体会情境图中所包含的信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提出更多的问题。有的学生理解比较困难,可借助学具摆一摆,模拟分组情况,让学生深刻地体会了分组的情况合理地把13分成两部分。在学生正确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列出算式,解决问题。在整个探索的过程中,我鼓励学生大胆思考,积极发言,利用学生思维的碰撞激发学习热情,使其加深理解。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自主练习:

一、第一题:

师:小组里面说一说这是什么意思

左图表示一共有12枝铅笔,铅笔盒外面有8枝,求铅笔盒里面放了几枝铅笔?

右图表示小猫一共有11条鱼,盘子里还剩3条,求小猫吃了多少条鱼?

生:明白题意后,独立完成,交流算法。

12-8=4(枝)

11-3=8(条)

对于计算有困难的学生让他们借助学具摆一摆,算出得数

二、第二题:

第二题是模拟计算器进行计算练习。计算器显示屏上分别显示的是被减数13、14、17,键上的红色数字和符号显示了操作过程,分别是“-8”、“-5”、“-9”

师:看一看,老师手里拿的什么?

生:计算器

师:我们来看一看计算器怎么样来算数。

教师演示)

计算器是一种重要的计算工具,可以利用计算器来计算。

师:我们来算几个数。

11-5

14—8

13-7

11-9

10-3

12-0

12-5

10-6

学生口算,教师用计算器验算

师:我们来看第一个计算器上的数,是减法,13-8

生:13-8=5

说说自己的想法,完成练习

师:剩下的两个计算器请你填写完整。

生:全班交流

三、第三题:

本题是20以内数进位加和退位减法的口算练习。

1、师:看看老师手中的卡片,我们来开火车口算,看看哪一组的火车开的最快 生:口算练习

2、师:看看老师黑板上的苹果,你能找到他们的卡片吗? 生:通过口算,找到苹果。

3、计时口算比赛

学生把答案写在书上

六、板书设计:

12-8=4(枝)

11-3=8(条)

七、课后思考: 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减法的意义,并能熟练进行口算。根据已有信息,能够提出数学问题,并能自己解答。能够结合现实素材进行初步的估算。经历退位减法的学习巩固过程,进一步真切地体验学习数学的成就感。

领取奖品

一、教材简析:

这副图呈现了运动会结束领取奖品的情境。进一步学习运用20以内进位加法解决实际问题。该图的主要意图是借助领取奖品图画自主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同时,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验数学的价值,从而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

1、基础目标:

进一步学习20以内数进位加法计算方法。能够进行熟练口算。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运用加法、减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道德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小组合作中,与其他同学合作。重点、难点:

20以内数进位加法口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构想:

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使学生通过学具摆一摆,理解书中简单的应用题。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进行讨论,从而解决问题

三、教具使用:

教学挂图

小黑板

学具盒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运动会要结束了,同学们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现在,我们一起去领奖处领自己的奖品吧!

二、学生自主观察图画,发现问题。教师相机引导。“原来有13本练习本,18支铅笔,11个笔袋”现在呢? 桌子上还有多少?学生数一数。学生提出问题: 发出去了几支铅笔? 几个笔袋? 几本练习本? 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13-8=5

18-9=9

11-3=8 学生能用自己理解的方法正确解答问题。复习进位加法。教师: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一年级三个班,每班总分是多少? 7+6=13

8+4=12

5+9=14 学生复习巩固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在算法上,对有困难的学生,让他们借助学具摆一摆,模拟分组情况,让学生

理解简单应用题的计算方法。

在学生正确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列出算式,解决问题。

在整个探索过程中,注意鼓励学生大胆思考,积极发言,利用学生思维的碰撞激发学习热情,使其理解更深刻。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带领学生进入自主练习。

第一题:通过离学生生活较近的色彩斑斓的贝壳引出问题。“一共有多少个贝壳?”学生可以通过数一数、加法计算。引导学生运用加法简单计算。拴在绳上的和没拴的相加,注意引导学生正确计算。第二题:复习巩固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以及10以内加法的综合运算。学生先算出数,再连到相应的青蛙妈妈那里。

第三题:一图一式。关键引导学生会看图,会读图。能正确的列式计算。第四题:填空。引导学生通过计算填写正确的的书或加数、减数。达到熟练的计算程度。属于半开放题目,只要得数正确,不必要求统一答案。

第五题:一共有多少辆小汽车?属于看图计算题目。题目的开放性很大,可以引导学生把卡车数量相加,或者小汽车数量相加,但一定和学生说明白:相加要加相同的东西,不能把不相同的事物相加。第六题:把得数是11的式子涂上颜色,可以看出是一条金鱼,通过学生喜欢的涂颜色引起学生计算的兴趣。本节课是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综合也练习。[板书设计]

小小运动会 回顾整理

一、教材简析:

回顾整理通过学生填空找加法、减法的计算规律,达到熟练计算、应用的目的。在回顾中通过小组互相说一说、连一连、写一写、填一填发现计算方法,总结计算规律。二 教学目标: 能够熟练进行20以内数退位减法、进位加法。培养学生根据信息图用减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

三、重点、难点:

寻找计算规律,达到熟练应用。

四、教学构想:

引导学生自主总结学习方法,寻找计算规律,能熟练进行口算 进行小组合作训练

五、教具准备: 小黑板、教学挂图

六、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大本营共分六个区,以不同颜色的小奇为营区的标志。导课:带领学生一起走进大本营,看看我们那个队表现得最出色。二、一起走进蓝旗区。让每位学生准备一套1-9的数字卡片,以教材提供的比赛形式,两人一组反复进行仅为加法的练习。然后教师和学生合作进行加法练习。

三、黄旗区。教师准备20以内书的进位加法的36个算式写成卡片。用来进行口算练习,也为下面按规律写书的进位加法表打下基础。找得数时,除完成的数是14的算式外,还可以灵活找出11.12.„„18的算式。

四、绿旗区。这是找算式规律的练习。教学时注意不要把算式局限于“13减几”或者“得数都是9”,还应该进行扩展练习,扩大练习量,增加灵活性。

五、粉旗区。这是减法算式案得数分组。同样可以灵用数学卡片,学生之间练习口算,寻找计算规律。

六、红旗区、紫气去。整理20以内进位加法、减法表。表中位学生留了许多空格,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整理。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横着看,竖着看,采取小组谈论形式进行,大家动手,分工协作。[板书设计]

回顾整理

教学挂图 [作业设计] 绘制一张加法、减法速算表,寻找规律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现在大家已经掌握了20以内加法和减法,进行一个比赛,看谁算的对、算的快!

二 综合练习仍是对本单元的回顾与整理。

第一题: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口算练习,教师根据学生计算弱点进行补充,应用计算卡片,进行大面积练习、检察。应该逐步提高练习要求,逐一学生计算的速度、正确率。

第二题:开放性的题目。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说一说,算一算,看谁说得最多,引导学生寻找规律。

第三题:教师先引导学生观察题目中数字卡片7.8.15与所列出的四个算式之间的关系,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再扩展到其他有练习的三个数字上写算式练习。注意学生独立思考。

第四题:这是一幅小猴子、小狗在动物园游玩的情景图。练习时,先让学生估一估,大约有几只小狗?进而扩展到估一估小猴的数目,山头的个数,培养估计的自觉性。引导学生利用“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第五题:给条件猜年龄的思考题。这道题的答案并不是唯一的,学生通过估计,启发思维的灵活性。训练初步的推理能力,教师注意以渗透的方式进行。在教材中没有作统一要求。

“我学会了吗?”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检测,要求学生自主完成,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针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集体订正。[作业设计] 基础训练相关练习口算练习。

小组口算比赛

第四篇:5以内数的加法教案

5以内数的加法

古罗镇小

唐清军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2.在学生掌握5以内的加法的同时,让学生能学会珠算5以内的加法。

3.激发学生学习珠心算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

1、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2、能掌握5以内加法珠算的方法。教学难点:

5以内珠算的理解和运用。教学方法:

讲授法、练习法等 教学准备:

课件、一把打算盘、学生每人一把小算盘、练习题单。教学过程:

一、课前训练。

1、拨珠训练

双手同拨1——9

2、听数拨珠(训练直加)

1+1

1+2

1+3

2+1 2+2

二、新课教学

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们到花园去逛一逛,小朋友们想去吗?

1、出示课件(例2)

2、引出算式

3+2

3、通过设疑引出计算3+2的方法。

(1)用数数的方法算出得数。

(2)从第一个加数3起,接着数4,5的方法算出得数。

(3)用数的组成算出的数(3和2组成5)。

4、指导书写:3+2=5

5、巩固练习。

三、珠算教学。

(一)学习儿歌(为珠算做准备)

1和9做朋友,2和8手拉手,3和7好兄弟,4和6结友谊,5和5不分离。

1、师教学生读儿歌,2、请学生说说儿歌中那些数字是朋友。板书:

3、巩固记忆。

(二)5以内的珠算教学

1、出示例2算式

3+2

2、师生回顾计算方法。

3、今天老师再教小朋友们一个更直观方法,想学吗?引出珠算。

4、出示算盘

5、引出珠算加法的写法:3

+2

——

6、师教授珠算方法。

(1)、先不入3.(2)指导加2不够,就下2的补数8。(板书加2下8)(3)指导学生完成2

+3

——

(4)引出加3不够,就下3的补数7.(板书加3下7)(5)巩固练习两个口诀。

7、完成练习题。

1、口算练习。

开火车说得数。

2、珠算练习。

抽学生上台拨珠。

3、口算与珠算比试。

一半学生口算,一半学生珠算,比谁算的又对又快。

四、画珠训练。

学生拿出题,师说口诀,学生看算盘画珠。

五、心算训练。

+1

+1

+2

___

师读数,学生听。并把答案写在纸上。

六、小结。

七、作业布置。

完成数学书18页的活动1、2题。

第五篇:5以内数的加法教案

教案

5以内数的加法

唐兴艳

教学内容

5以内数的加法(教科书第17页的内容)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认识加号、加法算式,探索5以内数的加法的计算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化,会计算5以内数的加法。从不同的角度列算式,初步体会交换家属的位置,结果不变的规律。

(2)、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在探索的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坚定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理解加法的含义,掌握加法的计算方法。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图、5根小棒。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教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哪几个数? 抽学生回答出:0、1、2、3、4、5。教师:说一说,这些数可以表示什么? 学生自由说。

教师:从0到5,谁能用手指来演示数数?在演示时,嘴和手要配合,边说边做。请一名学生上讲台,教师发给他2支铅笔让他左手拿着。教师:现在这位同学的手里有几支铅笔? 教师又发一支铅笔给他,让他右手拿着。

教师:现在他的两只手里有几支铅笔,?你是怎么想的?

引导学生回答出左手和右手拿着的铅笔合起来就是3支。

教师:对,这里的合起来用得非常好,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合起来用数学的方法怎样表示。

二、探究新知

1、体会加法的含义

教师:同学们,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好多人都买车,车为我们的出行带来了方便。

出示例1图,教师引导学生观察。

教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谁来说说这幅图的意思? 引导学生说出直走的有2辆车,又从支路上开来一辆。2辆车和一辆车和在一起就是3辆车.教师:说得真好!这里2辆车可以用数字几表示?1辆车可以用数字几表示?3辆车呢?

学生一边回答教师一边板书:2 1 3 教师:2辆车和1辆车合起来就是3辆车。这里的2,1,3我们该用什么符号来连接呢? 请同学翻开教科书第17页自学,集体汇报。

引导学生说出:2和1之间用“+”来连接,“+”叫加号。用等号来连接2+1和3,表示2加1等于3。同时板书完整:2+1=3。

教师:“+”是加法运算的符号,表示把两部分合起来。以后像这样把两部分合起来,就用加法来计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新知识——5以内数的加法。

板书:5以内数的加法

(一)教师:谁来读一读这个算式?

抽学生读算式,教师板书2加1等于3。学生齐读两遍。教师:2+1=3,这个算式还可以怎么表示? 小组讨论,集体汇报。学生:……

2、探索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师:秋天到了,菊花叶渐渐的开放了。请同学们一起来看看。

出示例2图,左边贴3朵小花,右边贴2朵花,再把花圈起来。

教师:这幅画是什么意思?

要求学生说出是把3多花和2多花合起来的意思 教师:我们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你能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吗?

抽学生回答:用加法来计算,算式是3+2=。学生一边说教师板书:3+2=。

教师:对,把两部分合起来是用加法来计算。那么3+2等于几呢?你想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呢?把你的方法与同桌说一说。

学生甲:我是一朵一朵地数的,1,2,3,4,5,就是5朵。学生乙:3和2合起来组成5,所以3=2=5.学生丙:我是从3的后面接着数2个,就是5。学生丁:我用的是伸手指的方法,先伸3个指头,加1个是4,再加1一个就是5。

教师:同学们的方法真多!这就告诉我们: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多种多样的。如果你觉得别的同学的简便,你也可以试试。

教师:请大家翻到课本17页,看看例2,用你刚才学到的计算方法来算一算。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算法。

教师:请大家将“田”字格里的算式描一描,并把算式补充完整。在书写时,你觉得有什么地方需要提醒大家注意吗?

学生甲:数字的写法不变,只是在写完一个数字之后不用再留空了。

教师:对,但是为了清楚、美观,我们在写完一道题后再留空。

学生乙:“+”要写在两个数的中间,“+”的横要写在“田”字格中间的横线上。

学生丙:“=”的写法也要注意,它的两横要写在“田”字格中间横线的两旁,而且是一样长的。

3、教学例3 教师:我们会算、会写加法算式了,现在请孩子们拿出小棒,先摆4根小棒,在摆1根小棒。

学生摆小棒。

教师:一共多少根小棒呢?你能根据你刚才所学的知识,写一个加法算式吗?

学生甲:4+1=5(教师板书:4+1=5)教师:同意吗? 学生:同意!

教师:有不同意见的吗?

学生乙:我写的是1+4=5(教师板书1+4=5)教师:大家同意吗? 学生:同意!

教师:观察这两个算式,你有问题要问这两位同学吗? 学生观察提出疑问:为什么同样的小棒,却写出了两个不同的算式?

引导学生发现一位同学是左边的小棒数加上右边的小数棒,而另一位同学正好相反。

教师:两位同学列的算式有所不同,但却有一个共同点,你发现了吗?

引导学生观察得出“都是4和1相加,结果相同,都是5.教师:那你能写一个式子来说明4+1和1=4的关系吗? 学生:4+1=1+4(教师板书4+1=1+4)

教师:请孩子们拿出小棒。你能任意摆一组小棒,说出像这样的两个式子吗?

学生同桌摆小棒说算式,教师再抽学生汇报。

师:刚才小朋友们通过摆一摆,说一说,了解到了把两部分合起来可以用加法来计算。那咱们身边,比如教室里,能不能找到加法问题呢?

学生反馈:

生1:我的笔盒里有3枝笔,笔盒外面有1枝笔,合起来一共有几枝笔?生2:教室一边墙上有2张画,另一边也有2张画,合起来有几张画?.......师:只要小朋友善于发现,在我们身边能找到许多加法的问题。

三、巩固练习

1、课堂活动第1题:说一说,填一填

教师先引导学生说图意,如:1只母鸡和3只小鸡合起来是4只鸡,1只母鸡用数字1表示,3只小鸡用数字3表示,4只鸡用数字4来表示。再让学生列式解答。

2、课堂活动第2题:画一画,算一算

教师引导学生弄懂题意,先根据算式来画图。如:3用3个三角形来表示,1用几个三角形来表示呢?把它画出来后,再利用图形计算出结果。

3、摆一摆,填一填

教师引导学生先说一说图意,再填出算式。

四、课堂小结

教师:同学们,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这些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都可以见到,刚才同学们在教室中找到了许多的加法的问题,放学后,大家可以在校园里或者在家里找一找,看看你还能发现哪些加法问题,下次带到课堂上来考考其他小朋友。

五、课堂作业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二第1—3题。

下载5以内数的加法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5以内数的加法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100以内数的加法(不进位)教案

    100以内不进位加法教案 第一课时 信息窗1:100以内数的加法(不进位)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加法的含义,掌握100以内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口算方法,能正......

    100以内数加法教学反思

    100以内数加法的教学反思 100以内数加减法,对学生来说都比较简单,在以前口算练习中80%学生已经学会,在本次学习中我听了王老师讲的《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把握》,特别是小学......

    10以内加法教案

    大班科学活动——数学《十以内的加法二》教学设计 活动领域 科学——数学 活动目标 1、尝试在购物过程中较熟练进行10以内数的加法运算,学习用数卡组合成加法算式的方式记录......

    5以内加法 教案

    一年级 5以内的加法 一、教学内容 P40~P41 5以内的加法二、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2、发展初步的观察、理解和语言表达能......

    5以内加法 教案

    5以内的加法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加法的意义,会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2.使学生初步体会用“数的组成”来计算5以内的加法是最简单的方法。 3.通过学生操作、表达使学生经历......

    5以内数的加法教案(优秀范文5篇)

    5以内数的加法教案白花镇小 方圆圆 教学内容:西师版以年级上册《5以内数的加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实例感悟加法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体验加法的含义。 2.认识加号,......

    5以内数的加法教学设计

    “5以内的加法”教学设计 执教者:孙姗姗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信息窗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加法的含义,掌握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得......

    5以内数的加法教学设计

    “5以内数的加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40~41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加法的含义,掌握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