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学叙事
幸福教育的真谛
教育的幸福源于它的奉献,教育的真谛就是教师让嬉笑的孩子们踏在他们的肩上,用晶莹的汗珠点亮孩子们前进的路灯,带领着他们遥望充满着无限未知和奇迹的彼岸,一步一 步的前进。
2008年初秋开学,我新接的四年级里有一个男孩,听其他老师说,他们的成绩很不好,并且有严重的严学情绪。开学的第一天,他就站在学的门口,边抹眼泪边往里边蹭。到教室时,已经哭的像刘备过江,嚷着要回家。我上前去劝说,没什么效果。其他同学不以为然,甚至说:老师,没事的,每到开学或者周一他都是这样的。
当天,我找他谈话,了解情况,这个孩子很内向,难以交流。
上课时,他根本不抬头,却津津有味的看着《西游记》。
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改变现状,但我不能无动于衷,任他这样发展下去。
面对面沟通不了,我就与他们在作业本上进行书面交流,鼓励他们建立起学习的信心。数学基础薄弱,我就征得家长同意,放学后单独给他补课·····是这些看似很平常的方式,我坚持了整整一个学年,而我只教了他这一年。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个,他变了———变得自信了、开朗了、不厌学了,数学成绩进步了,两年后,他升入了不错的中学。
一年的辛苦付出,让我收获了幸福,更促使我进步。
第二篇:教学叙事
《安达市首届小学书法教育教学研讨会》学习心得体会
为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2年)》,适应新时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教育部组织专家研究制定了《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于2013年春季开始执行。这就意味着这门传统艺术将从语文学科写字教学中分离出来,独树一帜,作为教师来说书法是自身基本功好与坏的体现,不但自己要有过硬的本领,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把它传授给我们的学生。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教会学生认字、写字,还应该传授给学生书法的技能、技巧。我觉得小学语文教师上好书法课很重要,而在乡镇的一些小学里,由于师资力量薄弱等原因,根本没有条件开设书法教学或即使开展了,也无法长期坚持下去。2014年5月13日我参加了《安达市首届小学书法教育教学研讨会》的学习,中华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特别是中国的汉字博大精深,是我国文化的一枚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通过这次研讨会的学习,我对中国的汉字,特别是书法教学有了新的认识。下面我谈谈我在这次学习中的几点体会。
一、了解汉字文化,激发兴趣
首先让孩子了解中国方块字,爱上中国方块字,才能用心去书写欣赏汉字,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者应该把被教育者兴趣调动、启发出来,让他们自发去学习、努力。”现在的网络如此发达,我们不如通过课件展示、了解有关中华汉字的演变过程等方式、方法。比如:在早课时教师就可以把名人的书法作品通过课件展示出来,利用这段时间练习5——10个汉字。知识是一点点积累起来的,别看一天练习5——10个汉字不起眼,要是持之以恒坚持住一个星期是多少个字,一个月是多少个字,一年呢?在自习课的时候给同学放映《中国书法五千年》纪录片,感受书法的演变过程及书法的魅力,激发起学生对学习书法的热情。引导孩子去欣赏、体会、中国汉字的深邃。从而激发出学生对书写汉字的兴趣。同时我认为每位教师也应该重视起汉字的教学,正确引导学生在小学阶段把汉字书写好。作为中国人写好中国字是很有必要的,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写一手漂漂亮亮的中国字。
二、双姿正确、习惯养成
双姿指的是在书写汉字时的坐姿和执笔姿势。那怎样才能让小学生保持正确的双姿呢?人们变出了很多写字姿势儿歌,如:写字姿势很重要:头要正,肩要平,臂摆开,脚放平,一尺、一拳头和一寸,牢记心头多自省;执笔姿势:食指拇指捏着,三指四指托着,小指在后藏着,笔尖向前斜着,笔杆向后靠着。轻轻松松捏起笔,平心静气来写字。虽然儿歌中对于双姿说的很明确,学生易于理解和背诵,但对于小学生来说保持正确的双姿有点困难。我想这就需要老师在写字或书法课时要注重学生习惯的养成。
怎样养成书正确的写姿势呢?我认为要明白写字的作用。一手漂亮的字就像一个人穿上美丽的服饰,可以给人一个很好的印象,只有养成正确的书写姿势,字才能写得工整美观,不仅有利于促进自己的学习,表现出一个人的文化底蕴、个性修养乃至更多的丰富信息,在很大程度上还彰显出一个人的个人魅力,还可以让别人了解你的为人处事,俗话说:字如其人心正则笔正,就是这个道理。
怎样培养学生提笔即是练字的好习惯?我们通常见到的情形是:学生练字时是一种书写,做作业时又是另一种书写。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学生作业多,难以顾及书面质量;另一方面是学生没有实现知识的迁移,没有形成自觉写字的习惯。为此,一定要让学生养成提笔即是练字的意识,做到无论什么场合,无论什么时间,只要提起笔来,就要严格遵守正确的写字姿势。要练出一手好字,必须曲不离口,拳不离手。
1、字得天天练。我帮助学生定每日练习计划,做到定时、定字、定质,遵循因材施教、先易后难的原则。日写大字四十至六十,小字一百至一百三十。要求学生把每次作业都注明日期,以便过一段时间进行比较,及时检查学习情况。表现突出的当众表扬。
2、用中再练。我还指导学生把练字与平时作业结合起来,要求学生在铅笔、钢笔书写时,尽量按照毛笔字的书写方法去写,并运用在做作业、记日记、写作文和日常写信、写便条中,支持学生编写黑板报、手抄报等,只要提笔必定遵守书写法则,学以致用,运用中求长进。
当然,良好写字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也是磨练学生意志、性格、品质的过程。对此,教师一定要从严、从实、从点滴抓起,要抓住小学阶段的最佳时期,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三、爱心关注,耐心辅导
辅导学生,尤其是现在的学生,首先要有爱心,爱心可以感化学生,贴近学生的心灵,对学生充满感情,在你的`教学中对你的知识讲解学生也易于接受。作为老师,每当身处天真活泼的学生中间,就会唤起自己久违的童心。学生天性好动,而现在他们与枯燥乏味的点、横、撇、捺作伴为友,特别是看到他们对学习书法艺术的向往和执着身为老师还有什么理由不去爱他们。当然在孩子当中难免会有调皮鬼,但只要你用真诚的爱心辅导教育他们,丑小鸭也会变成小天鹅。
爱心不等于溺爱,不等于无原则的迁就,纵容。作为老师,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批评是不可少的。我的做法是能不批评的就不批评,非要批评就尽量少批评,即使那些需要严厉批评的尽量留在课后。批评的语气要平和,批评的内容要中肯,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我认为现在的学生年龄小,过多的批评会造成学生的自卑感,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不恰当的批评、或者训斥、讽刺、挖苦还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里,一个与你感情对立的学生怎么会心悦诚服的接受你的教诲呢?一个老师不能融洽学生的感情,怎么会全心全意的授教呢?平时生活中的关心照顾也是必不可少的,冬天向走进教室的学生问声冷不冷?平时的交谈,可以缩短师生间的距离,学生不但把你当作知心朋友,他们对你讲课的内容也会更有兴趣,对你更加信任,对你的工作会更加支持。
对学生的教育应该因人而异。首先要打好基础,从基本笔画练起,继而临摹示范字。练,是必经之路;评,是必不可少。对学生的成功之处,加以肯定鼓励,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对于败笔,帮助学生分析原因,适时激励。对小有成绩者要求要更为严格些。在他自行临帖的基础上,采取互相评改和互相修改的方法。使学生彼此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从而增强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书法是一门深奥的艺术,是一种高级艺术。就是成人学习书法也非一年半载就能大功告成,更何况是学生。所以对于学生学习书法一定要有耐心。上课时对基本笔法,技巧的了解,总是反反复复,不怕罗嗦。遇到有的学生不认真听,对要点前听后忘的状况,我边讲一边手把手的教,而且在上课时经常采用一些提问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时还让字写得不好的学生帮我一起挑出其他学生字写得不到位的地方,让他们当一回老师,这样“教学相长”对一些学生的“顽固不化”,有时即使自己非常生气,但是必须注意克制,也尽量采用学生愿意接受的方法给与批评和指正。
总之,书法教育对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品质具有重要作用。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做好这项工作任重而道远,在实践中我将不断努力学习、积极探索、把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书法发扬光大。
第三篇:教学叙事
教育叙事
题目:用心呵护“小树苗”
用心呵护“小树苗”
在小学阶段,我们会时常遇到班级内违反道德标准的孩子,如何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仅关系到他们的健康成长,而且对全体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也影响颇大。
星期四早上,自习课刚结束,王晴晴就鼻子一把泪一把地来到我的办公室,说她的《格林童话》在书包里不见了。这时我问她是不是把书忘在家里了,或者是谁借去了?她肯定地说自己把作业写好后还看书呢?看完了就把书装进书包里了。我疑惑了,甚至还有些生气,是谁不打招呼乱拿别人的书,这不是吗?是谁干的呢?如果不查出来,班级内的纪律以后怎样维持呢?我沉思了良久,心想还是要沉住气,我利用一天的时间调查,的确杨世豪的疑最大。放学的时候,我把杨世豪叫道了办公室里,询问他王晴晴的书是不他拿的,他有些慌张 不敢承认是他拿的,我耐着性子再三开导他:“学生喜欢看书时好事,我相信你一定有自己的理由,你能说给我听吗?”他把头深深的低了下来,眼里含着泪水。我看到他哭了,有些心软,难道真是我的调查出了错,冤枉他了,让他受委屈了,还是他自知惭愧,因事情后悔而流泪。“杨世豪,是我的话哪儿不对吗?告诉老师,如果是老师冤枉你了我一定向你道歉。世上难得知错能改,也给老师一个认错的机会,把头抬起来看着老师好吗?”他还是低着头,泪水流了出来。我忍着心痛,静观其变。
终于他说:“老师,我错了。”
我松了一口气,“你错在哪呢?”
他说:“王晴晴的书是我拿的。”
我接着问:“拿她的书为什么不告诉她呢?”
他红着脸说:“我怕她不借我,我实在想看,就......我错了,我马上把书还给她,并向她道歉。”
我走进他,轻轻地抚摸着他的头说:“孩子,不管做了什么事,一定要有勇气承担错误。你能知错而改,还是我们班的好学生”。
事后,我在班会上告诉同学们说:“想借别人得东西可以和别人商量,征求别人得同意,没有别人得同意,动别人得东西是不对的,但杨世豪同学知错能改,还是我们的好朋友。”我随即瞟了一眼杨世豪,他脸上露出了笑容。从此,我们班再也没有类似事情发生。
我想,孩子正在成长过程中,处于人生观的逐步形成时期,可塑性大,其时,他们如同幼小的树苗,在我们用心呵护的同时,更要我们及时的修剪。无论采用什么方法,纠正其不良行为,都要应该想到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品质是从一件件小事中培养出来的,我们要从生活的小小细节中关注学生,让学生明白“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道理。
第四篇:教学叙事
教学叙事
“班班通”------高效课堂的左膀右臂
2012年在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学校添置了班班通设备,使每个教室都能实现上网、演示课件和进行视频节目的播放,真正实现了“班班通”。教学环境的改善、教学手段的更新,冲击着教师的传统观念,改变着教师的教学方法,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改革,实施高效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经过两年多高效课堂的实施,我镇的高效课堂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2014年3月25日,我镇举行高效课堂座谈会,探讨实施高效课堂以来的经验、体会、困惑及下一步高效课堂如何向更深层次推进。部分老师的困惑是高效课堂要求学生使用导学案,小组合作、探究,那么我们的班班通怎么办?难道要束之高阁?针对这点我有自己的一点看法,班班通不仅不和高效课堂冲突,而且我认为班班通是我们实施高效课堂的左膀右臂。下面我以我上的一节课为例,来说一说班班通和高效课堂的关系。
我上的一节公开课是七年级数学下册的《7.1不等式及其基本性质》。首先我运用电子白板编制导学案。导学案是高效课堂的一大抓手,实践证明使用导学案能优化教学过程,减少无效或低效教学活动,实行精细化教学。制作好之后把导学案打印出来分发给学生,让学生根据导学案提前预习;其次是通过电子备课系统进行备课,进行课件的设计和制作。
课堂上我首先是运用“班班通”为新课导入激趣。展示跷跷板的图片,还记得小时候玩过的跷跷板吗?你想过它的工作原理吗?然后展示古代舂米和打水的图片。在古代,我们的祖先就懂得了翘翘板的工作原理,并且根据这一原理设计出了一些简单机械,并把它们用到了生活实践当中。由此可见,“不相等”处处可见。从今天起,我们开始学习一类新的数学知识:不等式。新课导入是高效课堂的首要环节,其主要目的在于揭示课题、激发兴趣,好的导入不仅能为新课学习作知识和方法上的铺垫,而且能在具体情境中形成矛盾冲突,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紧接着出示本节课的课题和学习目标,解读目标,让学生明白本节课的目标是什么,这比老师写在黑板上要省时省力。
其次是学生的展示环节,先让学生自主讨论,然后分组展示每组分配的任务,在学生讲到本节课的重点时,课件出示不等式的概念、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2、3。让学生系统的掌握重点,并通过学生的齐读加深理解和掌握。在学生展示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这个难点时,我通过电子白板展示等式的基本性质2,类比着等式的基本性质学习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让学生找出区别,让后通过尝试着在数轴上任取两个点,用相反数的相关知识挖掘一下,乘以或除以一个负数时,任意两个数比较是否性质3都成立。通过“数形结合”的思想,使数的取值从特殊化到一般化,从对具体数的感知完成到字母代替数的升华。让学生用实例对一些数学猜想作出检验,从而增加猜想的可信程度。同时,让学生尝试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有效地解决问题,实现本节课难点的突破。
然后运用“班班通”为反馈检测增效。检测反馈是高效课堂不可缺少的环节,通过检测可以了解当堂教学效果,调整教学进程。此时运用“班班通”可加大训练量,节省时间,提高学习效益。传统的课堂教师在黑板上抄题,既费时又费劲。现在教师和学生不用再在黑板上抄题了,而且可以精心设计试题后设计在PPT演示文稿中,然后让学生到黑板上展示内容,省时省力,又加强了训练,可谓一举多得。
最后通过课件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列举出本节课的知识点,带领学生对本节课进行一个回顾,然后打开电子课本,布置课堂作业。
这节课我没有完全依赖导学案,而是把导学案和班班通结合在一起,发挥班班通的辅助教学作用,让教学方式多样化,这样班班通就成了高效课堂的一个很好的助手,在课后的评课中,其他老师对于我这节课给予了肯定,部分老师也给了我一些改进的建议,以便我在以后的教学中改进,把高校课堂上好。
第五篇:教学叙事
教学叙事
---课文讲解与英语写作联系起来
曹英环
初中生英语写作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这一课程与一线英语教师的联系最密切,而且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也一直是个困扰我的问题,所以我对它很在心。我个人认为英语写作是对学生英语学习情况比较全面的一个检查手段。我以往都是根据单元的教学安排,给学生布置一个题目,比如初一阶段写“自我介绍”,初二阶段介绍自己的居住地等等,或是给定要求,类似中考的书面表达,然后学生自行写作,交上来让老师批改,老师修改后反馈一下学生普遍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如果教学时间紧张,就直接发下去,不讲评。至于学生有没有认真阅读教师的批阅,那就不得而知了。所以,老师每个单元布置习作,学生也按时完成,但学生的写作水平总也没有多少起色。
一次偶然的网上学习,我发现英语写作要与自己在课堂上的课文讲解联系起来。比如学习八年级Unit1描述自己的理想时,在学生读过几遍课文后,我设计了一道填空题,学生可以根据短文内容进行补全句子,通过补全句子,将本课中出现的句型筛了一遍,进行了讲解。接着提出几个问题请学生进行讨论,例如:What are you going to be? Where will you live? What will your family be like? How will you feel in the future? 因为这几个问题跟课文联系比较紧密,所以学生很容易就用刚学到的句型回答了这几个问题,然后提示学生将回答连缀起来,就形成了一篇口头作文。即便是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能够回答出问题,张开了嘴说了起来。接下来,要求学生四人一组做采访,询问别人对未来的设想,然后将自己感兴趣的同学的设想写成一篇书面的短文。因为学生已经有了对自己设想的口头练习,现在将它变成介绍别人的设想的书面表达,就不会是感觉太难了。通过层层推进的这种写作教学设计,使得学生有话可说,有句可写,同时程度较差的学生还可以进行仿写。这次的习作,学生完成的情况较好,习作中出现的错误比较少。
通过学习使得我的理论知识有了一些收获,而且介绍的一些方法也很实用,我深信随着继续学习,我更会受益匪浅。
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