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花卉纹样设计案例
《花卉纹样的设计与运用》教学设计
宜都市杨守敬中学 高丹
一、教学分析:
本课是湘版美术七年级下册第四课,共两课时(本课为第一课时)。属于课程标准中“设计·应用”学习领域,以花卉纹样设计与运用为教学内容,注重学生设计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生活中花卉的种类及作用,运用传统花卉纹样的变形与装饰手法,为某件生活用品设计一个对称或者均衡的单独花卉纹样。
过程与方法:以“感知——探究、体验——创造——评价”的学习活动方式组织课堂教学,在教师的引导下,提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及合作学习等方面的能力,在应用知识的同时,体会审美创造的乐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参与尝试、想像、创作能力,增强设计意识,在个性表现的学习中,培养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学生对生活和自然的关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单独纹样的组织形式,创造独特的单独花卉纹样。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了解传统花卉纹样的变形与装饰特点。
四、教具、学具准备
学生:课前准备不同形状的白纸、彩笔。教师:多媒体课件、展示白纸、圆形和正方形外框
五、教法、学法
1、教法:情景教学法(设置情景,烘托课堂气氛,通过活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对比教学法(通过欣赏自然花和花卉纹样的对比,让学生对花卉纹样有较为直观的理解。)分层次教学法(针对学生的基础设定不同的目标。)形式多样的评价法(在教学互动和引导中,好的评价方式不但能给学生信心,还能串联好课堂知识,为课内外拓展提供帮助。)
2、学法:通过培养学生自觉观察、分析、归纳来理解花卉纹样的概念;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实践掌握单独花卉纹样的设计。
六、教学过程:
(一)直观感受、分析鉴赏
1、欣赏《敦煌藻井》,同学们找一找图片的内容和生活有什么联系?
2、了解花卉纹样的概念。
3、走进生活,欣赏云南白药标志、民族服饰。了解我们的生活中哪里有花卉纹样?
4、导入课题——《扮靓生活的花卉纹样》。
(二)知识探究,乐中体验
1、(出示莲花照片)了解莲花的特点。
2、老师画莲花的写生稿。
3、(学生看书自学)了解花卉纹样的变化。
4、教师演示花卉纹样的变化。
5、了解花卉纹样的造型特点。(对称、重复)
6、小练习:请选择其中的一朵花,尝试运用简化、添加、夸张、几何化进行花卉外形变形。(各小组推选1名同学上台演示,其他同学在作业本上画。)
7、自我评价:你运用了哪种方法变形?是否保留了特征?你认为变得漂亮吗?
8、师生共同探讨,花卉纹样的装饰手法。
9、合作练习:各小组推选2名同学上台装饰花卉纹样,其他同学在作业本上画。
10、自主评价:他运用了怎样的装饰方法?你认为变得漂亮吗?
11、教室示范,引导学生了解适合纹样的概念。
12、通过对比观察,了解适合纹样的骨式。
(三)点拨引导,大胆创造
1、现在就请同学们观察一下我们的教室,你想为哪里设计花卉纹样进行装 饰呢?(教室窗帘)
2、学生创作:为教室里的窗帘设计漂亮而又适合的花卉纹样。(提醒同学们手中的作业纸形状大小各不相同,要选择运用不同的变形方法和装饰方法哦!)老师除了要不停的巡视之外,还应适时的将学生中比较普遍存在问题进行集体讲解,以及学生中比较好的创意进行及时的展示和表扬,这样既有利于激励创意独特的学生更加认真的完成,对其他同学也是很好的鞭策。对于巡视过程中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也可以鼓励其他同学予以回答或让其他同学为其出谋划策,这样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也可以提高所有同学的思维能力)
(四)归纳总结,小组评价
1、小组评价:我们组画的最认真的是?(贴在第三幅窗帘)我们组画的最精美的是?(贴在第二幅窗帘)我们组画的最有创意的是?(贴在第一幅窗帘)
2、在这节美术课中,你学到了什么?你懂得了什么?
3、教师总结:生活中处处有纹样,处处有美,用我们的双手来扮靓我们的生活。
第二篇:《扮靓生活的花卉纹样》教学设计
【爱心寄语】:
【课题名称】:湖南美术出版社七年级下册第四课《扮靓生活的花卉纹样》
【课型】:设计·应用课 【授课年级】:七年级 【教材分析】:
本课依据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课程内容建议设置,考虑花卉纹样的文化内涵及与生活的广泛联系,选择花卉纹样设计运用作为教学内容。教材围绕花卉纹样在生活中的运用展开,让学生感悟民族传统纹样的魅力。在内容上,从花卉的写生,到纹样的变形与装饰手法,从单独纹样的形式,到连续纹样的组合变化,循序渐进并强调学以致用的观念。在形式上,设置了两个活动,由表及里,由简到难,都注重了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的紧密联系。【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刚刚完成从小学到中学的过渡,保持着强烈的好奇心和表现欲望,渴望成功和被肯定。另外,他们的抽象思维开始占相对优势,通过观察和引导,能够对事物的规律和特点有一定认识。这一学段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合作能力,所以这节课让学生分组和竞争来完成学习任务。【教法学法】:
1、启发式教学法、尝试教学法、直观演示法
2、课前预习、合作学习法、自主探究法、课后拓展提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借鉴中国传统花卉纹样的造型与装饰特点,运用变形与装饰手法设计花卉纹样。
过程与方法:了解花卉从写生到变形的完整过程,学会设计与制作的基本方法,并运用一定的组织方法,为生活用品进行装饰设计。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民族传统纹样的魅力;增强以设计和工艺改善环境与生活的意识。【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传统纹样特征的认识和把握,了解花卉纹样的变形与装饰方法,进而应用于现代生活中。【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课前收集到的图片文字资料、彩笔、剪刀等 学具:绘画工具、彩笔、白色纸杯、笔筒、预习学案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美图,激发情趣
1、多媒体展示自然界中美丽的花,学生欣赏
2、花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除了自然界中的花,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花?(学生回答)
3、欣赏敦煌藻井宝相花纹样,阅读链接,回答问题: * 你认为这个纹样描绘的是哪种花?
* 结构上如何?用色上如何?表达了什么愿望?
4、为什么这些花会这么广泛的应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花卉纹样的魅力又如何可以延续千年呢?(提示:可以从花的寓意说开来)(学生小组内交流,回答)
因为每种花都寄予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4、这花是怎样变成漂亮的花卉纹样表达人们的美好愿望的呢?来,一起走近扮靓生活的花卉纹样。
二、、探究设计方法
(一)、通过观看多媒体课件自主探究美丽的花儿怎么变成花卉纹样的?
1、观察与写生:自然界中的花千姿百态一定要仔细观察,注意瓣行,把握总体特征。
2、变形:简化、添加、夸张、几何化(多媒体演示对荷花的各种变形)
3、还可以运用点、线、面来进行装饰,也可以综合运用(以树叶为例演示装饰过程)(教师总结板书)
(二)、分层次练习,掌握方法:
1、要求(根据自有条件,任选其一完成)
* 请选择一种花的写生稿,尝试运用简化、添加、夸张、几何化进行花卉外形变形。
* 尝试用学案上的轮廓运用点、线、面或点线面的综合完成3—4个纹样装饰。
2、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作业展示评价(自评、互评)
(三)、进一步探究:
1、刚才我们完成的小训练就是单独纹样的雏形。
2、制作纹样首先要确定骨式(定义),展示两个单独纹样,对比观察一下在结构上有什么区别?(学生回答)均衡式和对称式
3、接下来,我们就以对称式和均衡式的骨式来进行纹样设计。* 教师示范对称骨式的纹样设计: * 了解纹样的色彩和搭配方案
四、自主设计
1、把你之前完成的小作业整理成对称式或均衡式的单独纹样(任选其一完成)
填充在学案纸上物品轮廓的合适位置 画在道具上(手套、纸杯、圆筒等)
2、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作品展示,提出宝贵意见
五、拓展延伸
把你设计的单独纹样连续的摆在一起,会是什么? 将是我们下节课学习的内容:连续纹样
第三篇:《花卉与纹样》教案
《花卉与纹样》教学设计
斗门区第二中学
黄悦敏
【教材分析】:本课依据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课程内容建议设置,考虑花卉纹样的文化内涵及与生活的广泛联系,选择花卉纹样设计运用作为教学内容。教材围绕花卉纹样在生活中的运用展开,让学生感悟民族传统纹样的魅力。在内容上,从花卉的写生,到纹样的变形与装饰手法,从单独纹样的形式,到连续纹样的组合变化,循序渐进并强调学以致用,重点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的紧密联系。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刚刚完成生活中的点线面这个单元的学习,保持着强烈的好奇心和表现欲望,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合作能力,所以这节课让学生分组和竞争来完成学习任务。【教法学法】:
1、启发式教学法、尝试教学法、直观演示法
2、课前预习、合作学习法、自主探究法、课后拓展提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习中国传统花卉纹样的造型与装饰特点,运用变形与装饰手法设计花卉纹样。
2、过程与方法:了解花卉从写生到变形的过程,学会设计与制作的基本方法,并运用一定的组织方法,为生活用品进行装饰设计。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民族传统纹样的魅力;增强以设计和工艺改善环境与生活的意识。【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花卉纹样特征的认识和把握,了解花卉纹样的变形方法与组织形式,进而应用于现代生活中。【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花瓶的造型 学具:绘画工具、彩笔、预习学案。【教学过程】:
一、引入竞争,激发情趣,导入新课。
1、教师:同学们,还记得小的时候妈妈或老师教你画的第一幅画是画什么吗?(学生:画花、画人、画房子……我记得我画的第一幅画是画一朵花,你们会画花吗?)
2、现在每个小组推荐一名同学上来黑板进行一个比赛,在五分钟时间内画一朵花,看哪一组画得最漂亮。
3、哪一个小组画得最好?输了的小组想不想赢回比赛(激发学生的情趣)让我们来学习花卉纹样的设计吧!(引入课题)
二、欣赏美图,感受花卉纹样的美感。
1、利用多媒体展示鲜花与纹样的图片,教师:鲜花是大自然美的化身,自古以来,我们不单止学会用鲜花来点缀生活,还学会了从大自然千姿百态的花草世界中取材,设计各种各样的花卉纹样来装饰我们的生活。
2、教师:花卉纹样广泛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同学们还能举出几个例子吗?(学生:花瓶、窗帘、床套……)教师展示图片归纳:建筑装潢、陶瓷装饰、家居装饰、服装装饰、书籍装帧等。
三、共同学习,探究花卉纹样的设计方法(这些美丽的花卉纹样是怎样设计出来的?)
(一)通过观看多媒体课件探究美丽的花儿怎么变成花卉纹样的?
1、观察与写生: 自然界中的花千姿百态,我们一定要仔细观察,注意花朵的生长特征。
2、变形与装饰:简化、夸张、几何化、添加(多媒体演示对荷花的各种变形方法)
(二)、通过多媒体课件探究纹样的组织形式:(怎样组织纹样的构图与造型?)
1、单独纹样:是指没有外轮廓及骨格的限制,可以单独处理,自由运用的一种装饰花纹。
2、适合纹样:是具有一定外形限制的纹样,图案素材经过加工变化,组织在一定的轮廓线以内。
3、连续纹样:以一个单位重复排列形成的无限循环、连续不断的图案;一般有:二方连续纹样和四方连续纹样
二方连续:一个纹样单位向左右或上下重复连续形成一条带状纹样。四方连续:一个纹样单位向四周重复地连续和延伸扩展的纹样。
(三)、探究纹样的色彩运用:(怎样搭配颜色才好看?)
1、对比色:色彩效果鲜艳、强烈、明快
2、近似色:色彩效果柔和、和谐、雅致
3、同类色:色彩效果统一、含蓄、稳重
四、美化生活,合作创造,体验花卉纹样的应用与设计
小组合作,设计创造各种花卉纹样,并巧妙运用这些纹样装饰一个花瓶。要求:纹饰精美、设计新颖、装饰效果好。
五、展示与评价:
展示各个小组的设计成果,让学生分组讨论,以组为单位投票选出最优秀的作品(每个小组一票,不能投自已小组),并说出投票的理由。【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主要尝试以小组合作与竞争的模式去贯穿整个课堂教学,在课堂中突出激智、小组合作和基本教学模式,所以在课前的引入中我想到了利用分组小比赛的方法,让学生进行课前热身,导入效果非常理想,学生一下子兴奋起来,学习兴趣高涨,但在课堂管理上还有改进的地方。在小组合作探究的环节,教学设计要求学生小组合作完成一幅花卉纹样作品,突出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但在实际的学习中出现了一个问题,由于画面大小的限制,部分学生不能同时插手画面的表现,只能从旁观看或提出意见,甚至有些学生置身事外,如何更好的让学生合作完成作品,还有待思考和改进。
第四篇:花卉纹样中的点线面的运用
扮靓生活的花卉纹样(第一课时)
授课老师:唐薇
一、教学内容:
本课为工艺设计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课程主要介绍图案设计基础知识,教学包括:一是通过欣赏,使学生感受图案的形式美、认识图案具有很强的适用性与实用性,是一门运用十分广泛的艺术。二是学生通过写生实物,变化、组织图案,学习图案造型的基本方法即依物造型和依情造型。
二、学习领域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是学习工艺美术设计的基础,它侧重于设计,其中也渗透着“造型.表现”的成分。
1、通过图例介绍生活中的花卉图案,目的使学生认识图案具有很强的适用性与实用性,是一门运用十分广泛的艺术。
2、明确写生与变化是图案设计的两个必要阶段,写生是变化的依据,变化是艺术的再创造。
3、学习图案造型变化的基本方法:省略、夸张、添加、几何化等。
4、将设计的图案运用于生活、美化生活。
三、教材分析
本课依据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课程内容建议设置,考虑花卉纹样的文化内涵及与生活的广泛联系,选择花卉纹样设计运用作为教学内容。教材围绕花卉纹样在生活中的运用展开,让学生感悟民族传统纹样的魅力。在内容上,从花卉的写生,到纹样的变形与装饰手法,从单独纹样的形式,到连续纹样的组合变化,循序渐进并强调学以致用,重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的紧密联系。
三、学情分析
本课为初中阶段学生学习设计.应用的第一课。对于绘画基础能力较弱的学生而言,设计图案有一定难度。因此,本课教学设计思路为“学生认识图案、学习临摹图案,尝试设计图案”,学习由易到难、知识由浅入深。最终,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教学目的。
五、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通过欣赏,了解图案的艺术特点;学会图案的造型变化方法,设计单独图案,美化生活。
2、过程与方法:
教授方法: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讲授法与示范法。教师通过直观教学,引导、启发学生自主学习。学习方法:学生采用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方法,并在综合.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欣赏,感悟自然的美;通过学习,发现自然的美;通过设计,创造自然的美。
六、教学重点:了解图案的艺术特点;学习设计单独图案,了解图案的造型方法。
七、教学难点:学生尝试在纸质用品上设计图案(草图),用图案美化生活。
八、课时安排:1课时完成
九、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相关本课的图片资料、范画、课件
学具准备:纸质用品(纸盒、纸盘等)、铅笔、橡皮、颜料等
十、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欣赏自然中的美
欣赏一组花卉摄影作品,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发现美。花卉图案以学生熟悉的蒲公英、月季、玫瑰等植物为主。
2)留住自然中的美
老师:“同学们想把美带回家吗?你会用什么方式?” 学生:“编织花环、摄影、绘画”等。
老师:“我们看看设计师们是怎样把美带回家的。” 3)创造自然中的美
①、欣赏敦煌藻井宝相花纹样,阅读链接,回答问题 你认为这个纹样描绘的是哪种花? 结构上如何?用色上如何?表达了什么愿望?
②、欣赏一组设计师运用花卉图案设计的作品,作品的主要以家居、生活用品为表现对象。(如:家居图案、墙面装饰等)为什么这些花会这么广泛的应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花卉纹样的 魅力又如何可以延续千年呢?(提示:可以从花的寓意说开来)
(学生小组内交流,回答:因为每种花都寄予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提问:“这些物品上的花卉与我们自然界中看到的花卉有什么不同?”进入本课《扮靓生活的花卉纹样》的学习。
2、学生通过欣赏了解图案的艺术特点。
说一说:通过欣赏装饰图案,引导学生认识图案、了解图案的概念(图案是指具有装饰意味的花纹、图形),理解装饰图案的艺术特点(整齐、匀称、调和,具有很强装饰性)。
3、花卉的写生与装饰花卉的比较,学习装饰花卉的造型表现手法 1)学生写生一株花卉。(以莲花为例)
学生通过线描写生的方式找出花卉的艺术特点——五瓣花 2)变一变:学生将梅花的基本型变化为装饰图案
3)教师展示一组设计师表现莲花的作品,学生分析、比较异同点。4)通过对照欣赏,学生分析讨论、教师归纳,花卉图案造型变化的方法。依物造型-------修饰,在写实基础上作归纳、概括,简化的变化。教师可以举例菊花:
依情造型-------夸张,抓住对象的特征,进行艺术夸张,使它的主题更鲜明、特征更显着,从而加强趣味性。
简化,抓住特征将素材进行删繁就简,使对象更加简练、清新。几何化,几何形造型,增强图案装饰趣味。
4、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变化图案。1)教师准备一株花卉的基本型。(喇叭花)
学生活动,将花卉的基本型转变成装饰图案。(运用夸张和添加的手法)2)学生作品展示,加深学生对花卉造型知识的理解。
6、作品展评
作品展评采用学生互评、教师点评的手法。由学生说说自己的设计理念,运用的造型方法。教师讲评好的作业,对丰富多彩的图案作业给予肯定、鼓励,它表达了学生们纯朴的思想感情与健康的审美情趣。
4)图案与生活。学生欣赏一组作品,了解图案的实用性、适应性、艺术性,了解图案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5)学生活动: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花卉、植物,运用所学的图案造型方法,设计花卉装饰图案,并将设计的图案绘制与纸质用品上,美化生活。(教师巡回辅导)
学生自主设计花卉图案达到自主归纳、变化的目的,真正做到活学活用。
6、作品展评
作品展评采用学生互评、教师点评的手法。由学生说说自己的设计理念,运用的造型方法。教师讲评好的作业,对丰富多彩的图案作业给予肯定、鼓励,它表达了学生们纯朴的思想感情与健康的审美情趣。
7、课后扩展
欣赏一组不同组织形式的花卉装饰图案,简要介绍下堂课知识要点(适合纹样、连续纹样),并要求学生收集相关资料。
十一、教学反思
本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是培养学生变化图案的造型能力。变化图案是设计装饰图案的基础,是写实向装饰变化的重要方法。本课知识点明确,循序渐进,重在培养学生造型变化,以及实践、创新能力。
第五篇:《扮靓生活的花卉纹样》教学反思
《扮靓生活的花卉纹样》课后教学反思
醴陵市渌江中学
冯 灿
本单元用三课时完成教学内容。本课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花卉纹样的变形、装饰,并尝试设计。本节课较好地体现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深度融合”的理念。
一、本节课采用了丰富的数字资源: 多媒体软件 互联网 视频音频软件 手机信息资源等
二、这节课采用了哪些信息技术手段
课前:“小影+ + 初页”,制作 微视频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或将课堂部分内容前置,先学后教,翻转课堂,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机课中:“手机
QQ+脑 电脑
QQ ”,用 多屏互动技术手段改革课堂展示环节。用
QQ即时传送文件,便于静态地展示学生作业。课后:“问卷星+ +” 二维码”,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检测,检测内容适合为选择题、判断题等客观题型。用 问卷星制作检测试题,用 二维码分享试题链接,用 智能手机扫描作答,并由此自动生成学生学习档案(电子稿)。
三、教学导入:以赠送鲜花问题引入,吸引了学生的兴趣。由自然界中的鲜花过渡到生活中的花卉纹样,以生活中学生见到的花卉纹样进行了第一次讨论,引发学生对生活的观察,了解纹样的广泛应用,关注学习与生活的联系,从而导入新课的学习。欣赏敦煌壁画宝相花,给学生介绍宝相花的形成,花的寓意的运用,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花卉纹样的魅力,激励学生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出纹样概念。
四、不足与改进
本节课在教学形式上,具备动静结合、随机性强、生成性突出的特点,学生具有较大的自我驾驭空间,但还可以进一步突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本节课在教学内容上,具备入口宽、起点低的特点,取材来自生活且取材非常广泛,学生容易接受。但还可以引导学生自己设计更多的简单编码,强化课堂效果。本节课的内容来自教材的“课题学习(IT 教室)”,这样的教学内容历来不被数学老师所重视,但是,这个教学内容的安排却能让学生受益终身。不论人教版还是湘教版数学教材,都设计了若干 “信息技术应用”或“T IT 教室”这样的学习专栏,我们有必要用点课时满足学生的需求!
展示评价:第三次合作学习时,以小组为单位选出本组的最优秀的作品在全班展示,清晰直接,按照要求介绍优秀作品,组与组之间进行送花评价。此环节应是本节课的高潮部分,但因为采用的是逐组展示优秀作品的方式,整个过程按部就班,导致这个环节氛围略显平淡,可采用一些激励机制,如:教师激励性的语言,优先完成组优先展示、毛遂自荐上台展示等措施调动学生的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