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计算教学法》教学大纲
学期教育专业
《幼儿计算教学法》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一、课程性质、教学目的、任务和教学基本要求 1.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
“幼儿计算教学法”是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以教学论的一般原理为依据,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原则,来分析探讨幼儿园计算教学的规律和方法,是一门研究幼儿学习数学初步知识的认知特点和在幼儿园进行计算教学活动的学科。
开设该门课程的目的,在于让幼师专业学生认识幼儿学习数学初步知识的认知特点,学习并掌握幼儿园计算教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组织幼儿园计算教学活动的能力。
2.教学任务:
幼儿计算教学法的研究对象是幼儿园计算教学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该课程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向学生传授从事幼儿园计算教学所必须的数学基础知识,促使学生认识幼儿学习数学初步知识的认知特点,了解幼儿园计算教学的任务和主要内容,掌握幼儿园计算教学的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初步具有分析、处理幼儿园教材的能力和组织幼儿园计算教学活动的能力,为将来从事幼儿园计算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打好基础。
3.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指导学生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方法论,以现代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的观点,认识幼儿学习数学初步知识的认知特点,认识幼儿园的计算教学的一般规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和本专业的其他学科知识的衔接与配合。
二、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关系
《幼儿计算教学法》课程,应以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理论知识和一定的数学知识为基础。同时《幼儿计算教学法》课程,与幼儿语言教学法、幼儿自然教学法等课程有着不同程度的联系。教学中应注意这些分科教学法之间的联系,注意知识的迁移,提高学生对幼儿认识事物特点的认识,更好地掌握幼儿教育工作的规律,促进儿童的发展,从整体上去认识幼儿计算教学活动在促进儿童智力发展中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建议 1.教学方法:
该课程的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但应当引导学生结合教科书上所讲的内容有意识地通过多种途径,去观察幼儿学习数学初步知识的特点,以提高学生对幼儿认知特点的认识。应当尽可能应用各种适合幼儿的、生动形象的教具进行教学,以开阔学生的思路,学到各种生动形象的幼儿教学方法。对教材中的思考题与练习题,有的要采取适当方式组织讨论,有的应当要求学生课后以书面的形式完成。
2.教学形式:
该课程可采用班级集中授课与安排到幼儿园旁听上课、实习见习相结合的教学形式。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组织收听、收视音像教材或教学节目,指导学员利用业余时间收看幼教电视节目。
3.实践性环节教学要求:
本课程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开展一些课堂讨论和教学实习,做好平时作业和开展见习活动。为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要求每个学员到幼儿园跟班听课和教学实习的学时数不得少于6学时。
四、特殊说明
1.教学媒体设置及其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媒体有文字教材、录像教材两种。
文字教材为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媒体。要求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全面系统地阐述本门课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目前该课程使用的教材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幼儿计算教学法》一书。根据教学计划的要求,该课程文字教材的教学总学时为32学时。
录像教材是文字教材的必要补充。目前也有一些关于幼儿计算教学方面的录像教材,各教学班应尽量选用。
2.课程的教学要求层次
教学内容的要求上,从高到低按掌握、理解、了解三个层次要求。3.本大纲的适用范围
本大纲适用于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计算教学法》课程。4.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化,不少老师也感到需要改革幼儿园的数学教育,使幼儿园的数学教育更贴近幼儿的生活,更加生动形象和具有启发性、娱乐性,这方面的文章也比较多。因此,在该课程教学中应注意介绍这些新知识、新观念,尤其要注意帮助学生理解幼儿数学教育的核心价值在于使幼儿获得乐学、会学、会用这些有益于幼儿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大价值,使我们的学生能够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适应改革幼儿园数学教育,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
第二部分 大纲本文 绪 言
Ⅰ·教学目的与要求:
明确幼儿计算教学法这门学科的性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理解学好这门课程的基本要求。
Ⅱ·教学内容:
一、幼儿计算教学法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二、学好幼儿园计算教学法的意义和学习方法
第一章 幼儿园计算教学的意义、任务和内容 Ⅰ·教学目的与要求:
理解幼儿园计算教学的意义,掌握幼儿园计算教学的任务和内容。 Ⅱ·教学内容:
第一节 幼儿园进行计算教学的意义
一、数学的特点以及数学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
二、幼儿园计算教学在促进幼儿的思维和智力发展,培养幼儿的优良品质方面的作用
第二节 幼儿园计算教学的任务
一、教给幼儿一些初步数学知识
二、发展幼儿的智力
三、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
四、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和学习习惯 第三节 幼儿园计算教学的内容
一、幼儿园计算教学内容的选择
二、幼儿园计算教学内容的安排
第二章 幼儿园计算教学的方法 Ⅰ·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幼儿园计算教学的四种基本方法,即演示法、操作法、游戏法和引导发现法。了解教学方法选择的基本原则和在幼儿计算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Ⅱ·教学内容:
第一节 幼儿园计算教学的基本方法
一、演示法
二、操作法
三、游戏法
四、引导发现法
第二节 计算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教学方法的选择
二、在计算教学中,注意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在计算教学中,注意选择合适的教具
四、在计算教学中,要既面向全体幼儿,又注意个别差异
第三章 物体分类、排序和比较多少的教学 Ⅰ·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集合的概念和集合的表示方法、理解一一对应的概念。
2.了解幼儿对物体分类的认知特点和对物体分类的教学要求,掌握物体分类教学的教学方法。
3.掌握教幼儿学习比较两组物体多少的教学要求,掌握教幼儿比较两组物体多少的教学方法。
4.了解幼儿排序能力发展的特点和排序教学的意义,了解幼儿排序教学的要求和排序教学的方法。
Ⅱ·教学内容:
第一节 有关集合、对应的基础知识
一、集合 二、一一对应
第二节 物体分类的教学
一、幼儿对物体分类的认知特点
二、物体分类的教学要求
三、教学方法
第三节 比较两组物体多少的教学
一、教学要求
二、教学方法
第四节 物体排序的教学
一、幼儿排序能力的发展
二、排序教学的要求
三、排序的教学方法
第四章 认识10以内的数的教学 Ⅰ·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自然数、自然数列、扩大的自然数列、基数、序数的概念,理解数数的涵义。
2.理解幼儿计数、认识数的序列、认识数的组成的认知特点,掌握幼儿形成初步数概念的几个标志。
3.了解幼儿认识“1”和“许多”的教学要求和教学方法。4.了解教幼儿认识10以内的基数的教学要求和教学方法。5.了解教幼儿认识10以内序数的教学要求和教学方法。
6.了解教幼儿认识10以内的数的组成的教学要求和教学方法;了解教幼儿认读和书写阿拉伯数字的教学要求和教学方法。
Ⅱ·教学内容:
第一节 有关自然数的一些基础知识
一、自然数的产生
二、自然数列及其性质
三、数数
四、基数与序数
五、零和扩大的自然数列 第二节 幼儿对数的认知特点
一、幼儿对多数物体的感知特点
二、幼儿计数的特点
三、幼儿认识数的序列的特点
四、幼儿认识数的组成的特点 第三节 认识“1”和“许多”的教学
一、教学要求
二、教学方法
第四节 认识10以内基数的教学
一、教学要求
二、教学方法
第五节 认识10以内序数的教学
一、教学要求
二、教学方法
第六节 认识10以内数的组成的教学
一、教学要求
二、教学方法
第七节 认读和书写阿拉伯数字的教学
一、教学要求
二、教学方法
第五章 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教学 Ⅰ·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交集、并集、差集的概念,理解加法、减法的集合涵义。
2.了解幼儿学习加法减法的特点,掌握教幼儿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教学要求和教学方法.Ⅱ·教学内容:
第一节 有关整数加、减法的一些基础知识
一、集合的运算
二、整数的加法和减法
第二节 幼儿学习加法和减法的特点
一、对加减法的含义是通过各种实际活动逐步理解的
二、从按物点数逐步过渡到抽象数目的计算
三、幼儿在解答加、减法应用题时,往往受到题目中的情节内容的干扰
四、幼儿掌握减法要比掌握加法更困难一些 第三节 怎样教幼儿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教学要求
二、教学方法 第六章 认识量的教学 Ⅰ·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量、计量单位、进率、量数的概念,掌握直接计量、间接计量、自然测量的概念。
2.了解幼儿对量的感知特点,了解教幼儿认识量的教学要求。3.掌握教幼儿认识量的教学方法。Ⅱ·教学内容:
第一节 有关量的一些基础知识
一、量的概念
二、量的计量
第二节 幼儿对量的感知特点
一、3—4岁幼儿对量的感知特点
二、4—5岁幼儿对量的感知特点
三、5—6岁幼儿对量的感知特点 第三节 认识量的教学
一、教学要求
二、教学方法
第七章 认识几何形体的教学 Ⅰ·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直线、射线、线段、角、各种三角形、各种四边形、圆、椭圆以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概念。
2.了解幼儿对几何形体的认知特点,了解幼儿认识平面图形的教学要求和教学方法,了解幼儿认识几何体的教学要求和教学方法。
3.了解等分的教学要求,掌握教幼儿等分的教学方法。Ⅱ·教学内容:
第一节 有关几何形体的一些基础知识
一、平面图形
二、空间图形
第二节 幼儿对几何形体的认知特点
一、幼儿认识几何形体要经历一个由粗略到精细的过程
二、幼儿认识几何形体易受它们生活经验的影响
三、平面图形和几何体容易混淆
四、认识几何形体受摆放位置的影响 第三节 认识平面图形的教学
一、教学要求
二、教学方法
第四节 认识几何体的教学
一、教学要求
二、教学方法 第五节 等分的教学
一、幼儿对等分的理解
二、教学要求
三、教学方法
第八章 认识空间方位和时间的教学 Ⅰ·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幼儿空间方位知觉发展的特点,了解幼儿认识空间方位教学的教学要求和教学方法。
2.了解幼儿感知时间的特点,了解教幼儿认识时间的教学要求和教学方法。Ⅱ·教学内容:
第一节 认识空间方位的教学
一、有关空间方位的基础知识
二、幼儿空间方位知觉发展的特点
三、教学要求
四、教学方法
第二节 认识时间的教学
一、有关时间的一些基础知识
二、幼儿感知时间的特点
三、教学要求
四、教学方法
第九章 幼儿计算教学的组织 Ⅰ·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幼儿计算教学的主要几种组织形式,掌握计算课的种类,掌握计算课的准备,能撰写计算课的教案。
2.了解在幼儿游戏活动中和日常生活中进行计算教学活动的基本方法。3.了解两种主要的幼儿计算教学计划,能撰写幼儿计算教学计划。
4.了解经常作幼儿计算教学记录的意义,会作三种主要的计算教学记录。5.了解幼儿计算教学效果检查的范围和检查的方法。Ⅱ·教学内容:
第一节 幼儿计算教学的组织形式
一、计算课
二、在其他各科教学中联系计算教学
三、在各类游戏活动中进行计算活动
四、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计算活动 第二节 幼儿计算教学的计划和记录
一、计算教学的计划
二、计算教学的记录
第三节 幼儿计算教学效果的检查
一、检查的范围
二、检查的方法
三、检查结果的分析和总结
第三部分 多媒体一体化总体设计方案
一、课程教学总时数及时间分配
本课程计划课内面授时数为36课时,各章面授时数可参考下表: 绪言 1学时 第一章 1学时 第二章 2学时
第三章 5学时 第四章 7学时 第五章 5学时 第六章 3学时 第七章 4学时 第八章 3学时
第九章 5学时
二、教学媒体的使用说明
本课程教学媒体为文字教材、录象教材两位一体模式,两种教材应在内容上密切联系、相互配合,充分体现远距离多媒体教学体系的特点。
文字教材是本课程教学的主教材,但它不能包括多媒体一体化的全部教学内容,它需要音像教材和其他参考教材作为它的补充。
录象教材是重点及难点内容的专题性讲解和教学法的经典演示,目前已有不少优秀幼儿园教师计算教学活动的专题录象片,各教学班应充分利用这些录象教材,以便同学们学习这些优秀教师的教学艺术。
第二篇:幼儿计算教学法试卷
《幼儿计算教学法》复习纲要
一 填空题
1.数学知识是一种抽象的逻辑知识,它具有(逻辑性)、(抽象性)、(精确性)和(应用性)等特点。2.数学教育目标即是衡量(幼儿发展)的尺度,也是衡量(教育成效)的尺度。
3.(儿童的发展)、(社会的需求)和(学校的特点)是数学教育目标的制定和教育内容选择的依据,而确定目标和内容还必须正确处理(可能性)和(适宜性)的关系问题,即应该考虑所提出的教育目标,所选择的教育内容对儿童的发展是否适宜。
4.幼儿数学教育目标一般包括一下三个层次:(幼儿园数学)教育总目标、(各年龄阶段)教育目标、(教育活动)目标。
5.幼儿园数学游戏的类型有(情境性)数学游戏、(感觉和动作性)数学游戏、(智力性)数学游戏、(口头)的数学游戏。
6.广大幼儿园教师在长期的幼儿园数学教育实践中使用的教具和学具主要种类有(实物类)、(图书、卡片类)、(粘贴、扦插类)、(电教类)(器具类)。7.集合可分为(有限)集合和(无限)集合两种。8.集合具有(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三大特点。9.人们通常用(列举法)、(描述法)、(图示法)来表示集合。
10.数的组成包含着(分解)和(组合)两个方向,是指一个数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数,几个部分数可以合成一个数。
11.集合的(运算知识)是加、减法的理论基础。
12.求两个数(和)的运算叫做加法,加法的逆运算叫(减法)。
13.幼儿加减运算概念的发展过程可划分为三个水平层次:(动作)水平的加减、(表象)水平的加减、(概念)水平的加减。
14.常用的计算方法有(直接)计算法和(间接)计算法。
15.时间概念具有以下四个特点(流动性)、(不可逆行)、(周期性)、(抽象性)。
16.幼儿园中专门的(数学教学)活动、(主题)活动、(区角)活动以及(日常生活)都是向幼儿进行数学教育的途径。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数并不是自然界中的客观存在,它是一种抽象的逻辑知识,它的特点包括(ABCD)。
A.抽象性
B.逻辑性
C.精确性
D.应用性
2、制定幼儿园数学教育目标的依据包括(ABD)。
A.社会要求
B.学科特点
C.幼儿情感
D.幼儿发展特点和规律
3、幼儿园数学游戏的类型包括(ABCD)。
A.情境性数学游戏B.感觉和动作性数学游戏
C.智力性数学游戏 D.口头的数学游戏
4、幼儿园教师长期在数学教育实践中使用的实物类教具和学具包括(ABCD)。
A.废旧物品
B.自然物
C.玩具 D.生活用具
5、集合的特点包括(ABC)。
A.确定性
B.互异性
C.无序性 D.抽象性
6、人们通常用来表示集合的方法包括(ABD)。
A.列举法
B.图示法 C.解答法 D.描述法
7、幼儿园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采用一些方式引导幼儿进行分类包括(ABC)。
A.给予适当的范例参照
B.给予适当的口头指示 C.给予适当的标记提示 D.给予适当的玩具
8、下列数字属于基数的是(ABD)。
A.1 B.3 C.第一 D.6
9、自然数列的性质包括(ABC)。
A.有始
B.有序
C.无限 D.有限
10、幼儿感知时间的特点包括(ABD)。
A.主观性
B.含糊性
C.互异性
D.易受实际生活经验影响
11、幼儿数学教育的原则包括(ABCD)。A.发展幼儿思维的原则
B.让幼儿操作、探索的原则 C.密切联系生活的原则 D.重视个别差异的原则
三、名词解释
1.操作法:是提供给幼儿合适的材料,引导幼儿按一定的要求和程序,亲自动手操作、摆弄,让幼儿在自身的实践过程中进行观察、思考,从中获取数学经验和领悟数学知识的一种数学教育方法。2.游戏法: 是将数学教育寓于游戏活动中,让幼儿在教师设计和组织的数学游戏中学习数学和发展智力的一种方法。
3.启发探索法:也称引导发现法,是指对于一些数学的知识、数与数之间的关系、简单的数学逻辑规律等,教师不用直接告知、讲解的方式向幼儿传授,而是用启发、引导的方式,让幼儿利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经验,通过自己的积极探索和发现来获得和理解的方法。
4.演示讲解法:是演示与讲解相结合的方法。所谓“演示”是指教师通过操作教具(将教具进行位移、折叠、取放、拼拆等),把抽象的数、量、形等知识直观具体地呈现出来。
5.排序:是将若干个物体按某种量的差异排成序,以及按一定的规律和逻辑将物体或事件排列成序,后一种排序现在也成为模式。
6.集合和元素 : 把一组对象看成一个整体就形成一个集合。其中的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7.数的守恒:指的是一组物体的数量不因其体积大小和排列形式等的改变而改变。8.数序:指的是每个自然数在自然数列中的位置以及与相邻两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9.交集:对于给定的集合A、B,由属于A而不属于B的一切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集合A与B的交集,记作A∩B。
10.并集:对于给定的集合A、B,由所有属于A或者属于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公有的元素只出现一次),叫做集合A与B的并集。记作A∪B。
11.几何形体:由空间的点、线、面所组成的图形叫做空间图形,也叫做几何形体。
12.对称:是指两个集合以对称轴为基准,一个集合的点、线、面能够与另一个集合的点、线、面完全重合。
13.球和球面:以一个半圆的直径为旋转轴,这个半圆旋转而成的曲面叫做球面;球面所围成的曲面叫做球。
14.等分:就是把一个整体分成几个相等的部分。把一个整体分成相等的两份,叫做二等分,其中每一份占整体的二分之一。
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32分)1.简述幼儿学习数学的一般特点。
答:第一,幼儿需要借助于具体的事物,逐步达到对抽象数学概念的理解。第二,幼儿的数学学习开始于动作,并逐步内化为头脑中的运算。第三,幼儿的数学学习离不开生活中的相关经验。第四,外部支持有利于幼儿数学知识的建构。2.简述幼儿数学教育的原则有哪些。
答:第一,发展幼儿思维的原则。第二,让幼儿操作、探索的原则。第三,密切联系生活的原则。第四,重视个别差异的原则。
3.简述幼儿园数学教育目标的制定有哪些意义。答:第一,数学教育目标规范了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第二,数学教育目标可指导和控制数学教育的整个过程。第三,数学教育目标明示了数学教育评价的标准。总之,数学教育目标既是衡量幼儿发展的尺度,也是衡量教育成效的尺度。4.简述幼儿园数学教育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答:第一,对应、分类、排序的经验。第二,数及数运算的经验。第三,量与计量的经验。第四,空间与几何形体的经验。
5.简述幼儿园数学教育常用的教具和学具有哪些种类。
答:第一,实物类。第二,图片、卡片类。第三,粘贴、扦插类。第四,电教类(多媒体类)第五,器具类。
6.简述选择和制作教具和学具应注意什么。
答:第一,要针对目标。第二,要考虑不同年龄班幼儿的认知特点。第三,要符合安全和卫生要求。第四,要讲究经济适用。
7.简述幼儿10以内数的经验与教育有哪些主要内容。
答:第一,10以内基数的教育。第二,10以内序数的教育。第三,10以内数的组成的教育。第四,认读和书写10以内阿拉伯数字的教育。8.简述幼儿学习加减运算具有哪些特点。
答:第一,幼儿学习加法比减法容易。第二,幼儿学习加小数、减小数比学习加大数、减大数容易。第三,幼儿理解和掌握应用题比算式题容易。
9.结合幼儿时间概念的发展,阐述如何对幼儿进行时间概念的教育。
答:第一,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感知时间。第二,帮助幼儿学习并理解时间的词语。第三,有意识地向幼儿提出完成任务的时间和要求,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第四,引导幼儿认识钟面及整点,半点。10.简述幼儿对空间和几何形体的认知特点。
答:第一,幼儿认识空间方位的顺序是先上下、里外,再前后,最后是左右。第二,幼儿认识空间方位,呈现出由近及远逐步扩展的趋势。第三,幼儿对空间方位的认识从绝对化逐渐过渡到相对化。
五、论述题。(每题18分,共18分)
1.请设计一则有助于幼儿理解“1”和“许多”关系的游戏活动或操作活动,需写出活动名称、目标、游戏(或操作)规则和指导要点。
2.设计一个复习5以内加减运算的游戏,需写出游戏名称、内容和玩法。P173 4
第三篇:幼儿计算教学法》教案
幼儿计算教学法》教案教学内容:教幼儿按物体的外部特征分类(第三章、第二节、第二课时)教学分析:通过分类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等能力,是幼儿计算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本节内容的学习中,要求学生在了解幼儿对物体分类的认知特点和幼儿教育纲要中提出的教学要求的基地上,重点掌握如何进行分类知识的教学。因为学生主要是缺乏教学经验,单纯的老师讲学生听只能提供一些语言描述的教学方法与口头讲述的课例让学生参考,不利于学生教学技能的提高。要改变原来的教学模式,采用学生片断教学试教、观看录像片断与师生评课的方式进行教学,逐步训练学生幼儿计算教学的技能,培养学生幼儿计算教学的能力。教学目标:通过教师介绍、学生试教、观看录像片段教学、师生评课等过程,使学生掌握教幼儿按物体的外部特征分类的教学方法。课的类型:综合类教学方法:讲、练、评相结合教学重点:如何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教学要求,采取合适的教具教幼儿按物体的外部特征分类。教学难点:学生能否掌握按物体的外部特征分类的教学要求与教学的基本技巧。教学准备:幻灯式投影机一台;投影片;VCD机一台;幼儿学数学(中班)VCD一盘;各种颜色、形状、大小不同的纸制教具。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承上启下、直接导入。)
二、新课教学
(一)、给学生介绍幼儿按物体外部特征分类的方法
1、帮助学生理解“外部特征”。老师手拿一本书,请学生边观察边对该书进行描述。最后,老师小结:物体的外部特征一般包括颜色、形状、大小、长短、粗细、厚薄、宽窄等。
2、指出幼儿学习按物体的外部特征分类的意义(能加强对颜色、形状的认识,为幼儿正确使用大小、长短、粗细、厚薄、宽窄等借书证打下基础)。
3、指出不同年龄班的幼儿按不同的外部特征分类的具体教学要求不同。出示投影片,通过对该表的横向对比让学生体会到: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干扰因素、物体的分类种数、每类物体的数量越来越多,对幼儿的教学要求越来越高,这与幼儿对物体分类的认知特点是相符的。
4、给学生介绍教幼儿按物体的外部特征分类的方法。(1)首先指出教学时除了要以幼儿的认知特点和教学要求为依据以外,还要注意联系相关的知识。举例说明:如教幼儿按物体的颜色分类时可以结合教幼儿认识颜色进行教学;教幼儿按物体的形状分类时可以结合幼儿认识的形状进行教学;教幼儿按物体的大小,长短等外部特征分类时可以结合教幼儿比较大小,长短等内容进行教学。(2)以教小班幼儿按物体的颜色分类和教大班幼儿按物体的两个特征分类为例,介绍分类的教学方法。
(二)、学生试教:按物体的外部特征分类
1、请一位学生选择以上的一个内容进行片断教学。
2、学生集体评课,指出该同学的优点与不足。
3、教师启发性地评课。
(三)、观看采用新方法的教学片断——可爱的小蚂蚁(中班)
1、请学生留意该教学片段中的教学方法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有什么突出的不同点。并留意其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气氛与教学效果如何。
2、看录像教学片断。
3、师生共同评论该录像教学片段(重点指出该片断中老师让幼儿自主地从多个角度进行分类,更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传统的教学方法则使学生获得更扎实的基础基础知识,怎样才能更好地将两种方法进行融合,发挥其最大的优点,需要同学们在以后的教学中作出一步的探讨。)
三、小结
四、作业从“教幼儿按物体的外部特征分类”中挑一个内容设计一个教学片断,要求用2—3种教学方法,并在下一节课选几位同学试教。板书设计:第二节 物体分类的教学
三、教学方法
(一)、教幼儿把相同名称和物体放在一起
(二)、教幼儿按物体的外部特征分类表格:教幼儿按物体的外部特征分类的教学要求(投影)小班中班大班颜色教具要求形状相同,颜色不完全相同形状、颜色不完全相同大小、形状不同,颜色不完全相同(包括混合色)教学要求按物体的颜色分类排除物体的形状的干扰,正确地按物体的颜色分类排除物体的大小、形状的干扰,正确地按物体的颜色分类形状教具要求颜色相同,形状不完全相同颜色不同,形状不完全相同颜色、大小不同,形状不完全相同教学要求按物体的形状分类排除物体的颜色的干扰,正确地按物体的形状分类排除物体的大小,颜色的干扰,正确地按物体的形状分类大小、长短、粗细、厚薄、宽窄教具要求大小或长短差别比较明显的物体粗细或厚薄不同的物体宽窄不同的物体教学要求按大小或长短把物体分类排除颜色的干扰,按物体的粗细或厚薄分类排除物体的颜色、长短的干扰,按物体的宽窄分类每次分成一类或两类,每一类4个以内每次分成两类或三类,每一类5个以内还要求幼儿按物体的两个特征分类。每分成两类或四类,每一类6个以内
第四篇:幼儿语言教学法教学大纲
学前教育专业 幼儿语言教学法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任务和教学基本要求 1.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
幼儿语言教学法是合肥腾飞职业技术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幼儿语言教学法是研究在幼儿园根据3-6岁幼儿语言发展的规律、特点如何有效地发展幼儿语言的一门学科。
开设本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员掌握幼儿语言教育的基本理论和一般的教育方法、手段,同时让学员初步学会根据原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纲要》中的语言纲要,选择和运用幼儿语言教材,制订语言教学计划,并采用生动具体的教学方法贯彻纲要的要求等等,以便毕业后能胜任幼儿园各年龄班的语言教育工作。
2.教学任务:使学员掌握幼儿语言教育的基本理论和一般的教育方法、手段,同时学会制订语言教学计划,执行教学计划以及分析教学效果。
3.教学基本要求:
学完本课程后应达到如下基本要求:
[1] 认识幼儿语言教育的任务、意义、内容等; [2] 掌握针对各种年龄段儿童进行语言教学的方法; [3] 学会并能运用故事教学的各种方法技巧; [4] 学会并能运用诗歌教学的各种方法和技巧;
[5] 学会并能运用幼儿讲述的各种方法与技巧; [6] 学会并能运用通过游戏开展语言教学的方法和技巧; [7] 学会并能运用通过日常生活培养幼儿语言的方法; [8] 学会各种教案的写作。
二、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关系
幼儿语言教学法与听话与说话、儿童文学、幼儿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有密切联系。听话与说话介绍了语言的基础知识,其中语音、语汇、语法等知识可以直接指导幼儿语言的教学;儿童文学中的儿童故事、诗歌等是向幼儿进行语言教学的主要材料。幼儿教育学、心理学是幼儿语言教学法的教育理论基础,幼儿园教师必须根据3-6岁幼儿心理发展特点及运用幼儿教育学中有关的教育、教学原则向幼儿进行语言教育。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建议
1.教学方法:本课程实践性较强,面授辅导课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学能力。
2.教学形式:以音像主讲课为主,自学与面授辅导为辅。3.实践性环节教学要求:本课程内容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因此,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必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着重学员能力的培养,如培养学员制订教学计划的能力,等等。在教学中要安排一定的时间组织学生进行练习,参加幼儿园实地见习,进行语言教学实习。
四、特殊说明
1.教学媒体设置及要求:本课程的教学媒体设置有文字教材、教学录音带和学习指导书三种。三种媒体,相互联系,缺一不可。2.课程的教学要求层次:本课程教学大纲本文部分系统地规定了教学内容的范围、深度及其体系和结构,提出在基本原理、基础知识
和基本问题的培养和思想教育等方面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根据其重点程度,依次分为重点掌握、掌握、了解等几个层次。
3.本大纲的适用范围:本大纲适用于合肥腾飞职业技术学校学前教育专业。
4.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本课程实践性较强,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应用型中等人才的学生,因此应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不要局限于纸上谈兵。
第二部分 大纲本文
第一章 幼儿语言教育的意义、任务、内容和要求
Ⅰ、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幼儿语言教育的意义和任务;从发音、语汇、口语表达、复述和朗诵等五方面掌握小、中、大班语言教育的内容和要求。
Ⅱ、教学内容:
第一节 幼儿语言教育的意义和任务
一、幼儿语言教育的意义
二、幼儿语言教育的任务
第二节 幼儿语言教育的内容和要求
一、小班幼儿语言教育的内容和要求
二、中班幼儿语言教育的内容和要求
三、大班幼儿语言教育的内容和要求
四、贯彻语言教育纲要时应注意的问题
第二章 3-6岁幼儿口语的发展
Ⅰ、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3-6岁幼儿在理解语言方面的特点;掌握幼儿语言的特点;重点掌握如何运用示范、讲解、练习、鼓励等教育方法对幼儿进行口语教育。
Ⅱ、教学内容:
第一节 幼儿口语发展的特点
一、幼儿理解语言的特点
二、幼儿语言的特点
第二节 口语教育的一般方法
一、示范、讲解
二、练习、运用
三、鼓励、纠正
第三章 故事教学
Ⅰ、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故事教学的方法;学会选择故事、制订故事教案并进行试教;学会选择适合幼儿复述的故事教材,制订分教时的教学要求,并设计好教学形式。
Ⅱ、教学内容:
第一节 教师讲述故事
一、选择教材
二、熟悉教材
三、制订教案、准备教具
四、讲述故事
五、引导幼儿开展创造性的故事活动
第二节 幼儿复述故事
一、选材
二、指导幼儿复述故事的方法
第四章 诗歌教学
Ⅰ、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幼儿诗歌教学的两种形式;重点掌握儿歌、儿童诗、古诗的幼儿诗歌教学的方法;学会制订诗歌教学的教案,并试教;掌握绕口令、谜语的教学方法
Ⅱ、教学内容:
第一节 儿歌、儿童诗、古诗
一、选择教材
二、分析、熟悉教材
三、准备教具,写教案
四、示范朗诵
五、教幼儿理解诗歌内容
六、教幼儿朗诵
七、教幼儿仿编诗歌
八、诗歌欣赏
第二节 绕口令
一、绕口令的作用
二、选择教材
三、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三节 谜语
一、猜谜
二、编谜语
第五章 幼儿讲述
Ⅰ、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讲述教学的含义,掌握讲述教学的主要特点;掌握看图讲述、情境讲述、生活经验讲述、写信、创造性讲述的教学方法;学会制订看图讲述、情境讲述、续编故事教案,并能根据教案进行试讲。
Ⅱ、教学内容:
第一节 看图讲述
一、选择图片
二、分析图意
三、设计提问
四、出示图片,引导观察
五、指导讲述
六、示范、小结
第二节 情境讲述
一、选择教材,自制排练
二、观看表演、讲述表演
第三节 生活经验讲述
一、确定讲述主题
二、摸底预约
三、组织幼儿讲述
第四节 写信
一、选择收信人,并准备用具
二、教幼儿写信
第五节 创造性讲述
一、续编故事
二、选图讲述
三、排图讲故事
第六章 语言教学游戏
Ⅰ、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语言教学游戏的分类;掌握指导幼儿进行语言教学游戏的方法;准备三个语言教学游戏,并进行试教。
Ⅱ、教学内容:
第一节 语言教学游戏的分类
一、练习发音和听音的游戏
二、正确运用语汇的游戏
三、学习句子的游戏
四、练习描述的游戏
第二节 指导幼儿进行语言教学游戏的方法
一、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选编游戏,准备教具
二、组织幼儿进行游戏
第七章 日常生活中的语言培养
Ⅰ、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日常生活中的语言培养的重要意义;掌握日常生活语言培养的方法。
Ⅱ、教学内容:
一、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各项语言活动
二、随机教育
三、加强个别指导
第五篇:幼儿计算教学法大纲
《幼儿计算教学法》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一、课程性质、教学目的、任务和教学基本要求 1.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
“幼儿计算教学法”是幼儿师范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以教学论的一般原理为依据,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原则,来分析探讨幼儿园计算教学的规律和方法,是一门研究幼儿学习数学初步知识的认知特点和在幼儿园进行计算教学活动的学科。
开设该门课程的目的,在于让幼师专业学生认识幼儿学习数学初步知识的认知特点,学习并掌握幼儿园计算教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组织幼儿园计算教学活动的能力。 2.教学任务:
幼儿计算教学法的研究对象是幼儿园计算教学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该课程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向学生传授从事幼儿园计算教学所必须的数学基础知识,促使学生认识幼儿学习数学初步知识的认知特点,了解幼儿园计算教学的任务和主要内容,掌握幼儿园计算教学的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初步具有分析、处理幼儿园教材的能力和组织幼儿园计算教学活动的能力,为将来从事幼儿园计算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打好基础。3.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指导学生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方法论,以现代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的观点,认识幼儿学习数学初步知识的认知特点,认识幼儿园的计算教学的一般规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和本专业的其他学科知识的衔接与配合。
二、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关系
《幼儿计算教学法》课程,应以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理论知识和一定的数学知识为基础。同时《幼儿计算教学法》课程,与幼儿语言教学法、幼儿自然教学法等课程有着不同程度的联系。教学中应注意这些分科教学法之间的联系,注意知识的迁移,提高学生对幼儿认识事物特点的认识,更好地掌握幼儿教育工作的规律,促进儿童的发展,从整体上去认识幼儿计算教学活动在促进儿童智力发展中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建议
1.教学方法:
该课程的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但应当引导学生结合教科书上所讲的内容有意识地通过多种途径,去观察幼儿学习数学初步知识的特点,以提高学生对幼儿认知特点的认识。应当尽可能应用各种适合幼儿的、生动形象的教具进行教学,以开阔学生的思路,学到各种生动形象的幼儿教学方法。对教材中的思考题与练习题,有的要采取适当方式组织讨论,有的应当要求学生课后以书面的形式完成。
2.教学形式:
该课程可采用班级集中授课与安排到幼儿园旁听上课、实习见习相结合的教学形式。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组织收听、收视音像教材或教学节目,指导学员利用业余时间收看幼教电视节目。
3.实践性环节教学要求:
本课程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开展一些课堂讨论和教学实习,做好平时作业和开展见习活动。为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要求每个学员到幼儿园跟班听课和教学实习的学时数不得少于6学时。
四、特殊说明 1.教学媒体设置及其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媒体有文字教材、录像教材两种。
文字教材为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媒体。要求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全面系统地阐述本门课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目前该课程使用的教材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幼儿计算教学法》一书。根据教学计划的要求,该课程文字教材的教学总学时为32学时。
录像教材是文字教材的必要补充。目前也有一些关于幼儿计算教学方面的录像教材,各教学班应尽量选用。2.课程的教学要求层次
教学内容的要求上,从高到低按掌握、理解、了解三个层次要求。3.本大纲的适用范围
本大纲适用于电视中专幼儿师范专业《幼儿计算教学法》课程。4.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化,不少老师也感到需要改革幼儿园的数学教育,使幼儿园的数学教育更贴近幼儿的生活,更加生动形象和具有启发性、娱乐性,这方面的文章也比较多。因此,在该课程教学中应注意介绍这些新知识、新观念,尤其要注意帮助学生理解幼儿数学教育的核心价值在于使幼儿获得乐学、会学、会用这些有益于幼儿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大价值,使我们的学生能够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适应改革幼儿园数学教育,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
第二部分 大纲本文
绪 言
Ⅰ·教学目的与要求:
明确幼儿计算教学法这门学科的性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理解学好这门课程的基本要求。
Ⅱ·教学内容:
一、幼儿计算教学法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二、学好幼儿园计算教学法的意义和学习方法
第一章 幼儿园计算教学的意义、任务和内容
Ⅰ·教学目的与要求:
理解幼儿园计算教学的意义,掌握幼儿园计算教学的任务和内容。 Ⅱ·教学内容:
第一节 幼儿园进行计算教学的意义
一、数学的特点以及数学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
二、幼儿园计算教学在促进幼儿的思维和智力发展,培养幼儿的优良品质方面的作用 第二节 幼儿园计算教学的任务
一、教给幼儿一些初步数学知识
二、发展幼儿的智力
三、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
四、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和学习习惯 第三节 幼儿园计算教学的内容
一、幼儿园计算教学内容的选择
二、幼儿园计算教学内容的安排
第二章 幼儿园计算教学的方法
Ⅰ·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幼儿园计算教学的四种基本方法,即演示法、操作法、游戏法和引导发现法。了解教学方法选择的基本原则和在幼儿计算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Ⅱ·教学内容:
第一节 幼儿园计算教学的基本方法
一、演示法
二、操作法
三、游戏法
四、引导发现法
第二节 计算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教学方法的选择
二、在计算教学中,注意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在计算教学中,注意选择合适的教具
四、在计算教学中,要既面向全体幼儿,又注意个别差异
第三章 物体分类、排序和比较多少的教学
Ⅰ·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集合的概念和集合的表示方法、理解一一对应的概念。2.了解幼儿对物体分类的认知特点和对物体分类的教学要求,掌握物体分类教学的教学方法。
3.掌握教幼儿学习比较两组物体多少的教学要求,掌握教幼儿比较两组物体多少的教学方法。
4.了解幼儿排序能力发展的特点和排序教学的意义,了解幼儿排序教学的要求和排序教学的方法。
Ⅱ·教学内容:
第一节 有关集合、对应的基础知识
一、集合 二、一一对应
第二节 物体分类的教学
一、幼儿对物体分类的认知特点
二、物体分类的教学要求
三、教学方法
第三节 比较两组物体多少的教学
一、教学要求
二、教学方法
第四节 物体排序的教学
一、幼儿排序能力的发展
二、排序教学的要求
三、排序的教学方法
第四章 认识10以内的数的教学
Ⅰ·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自然数、自然数列、扩大的自然数列、基数、序数的概念,理解数数的涵义。2.理解幼儿计数、认识数的序列、认识数的组成的认知特点,掌握幼儿形成初步数概念的几个标志。3.了解幼儿认识“1”和“许多”的教学要求和教学方法。
4.了解教幼儿认识10以内的基数的教学要求和教学方法。5.了解教幼儿认识10以内序数的教学要求和教学方法。
6.了解教幼儿认识10以内的数的组成的教学要求和教学方法;了解教幼儿认读和书写阿拉伯数字的教学要求和教学方法。Ⅱ·教学内容:
第一节 有关自然数的一些基础知识
一、自然数的产生
二、自然数列及其性质
三、数数
四、基数与序数
五、零和扩大的自然数列
第二节 幼儿对数的认知特点
一、幼儿对多数物体的感知特点
二、幼儿计数的特点
三、幼儿认识数的序列的特点
四、幼儿认识数的组成的特点
第三节 认识“1”和“许多”的教学
一、教学要求
二、教学方法
第四节 认识10以内基数的教学
一、教学要求
二、教学方法
第五节 认识10以内序数的教学
一、教学要求
二、教学方法
第六节 认识10以内数的组成的教学
一、教学要求
二、教学方法
第七节 认读和书写阿拉伯数字的教学
一、教学要求
二、教学方法
第五章 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教学
Ⅰ·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交集、并集、差集的概念,理解加法、减法的集合涵义。
2.了解幼儿学习加法减法的特点,掌握教幼儿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教学要求和教学方法.Ⅱ·教学内容:
第一节 有关整数加、减法的一些基础知识
一、集合的运算
二、整数的加法和减法
第二节 幼儿学习加法和减法的特点
一、对加减法的含义是通过各种实际活动逐步理解的
二、从按物点数逐步过渡到抽象数目的计算
三、幼儿在解答加、减法应用题时,往往受到题目中的情节内容的干扰
四、幼儿掌握减法要比掌握加法更困难一些 第三节 怎样教幼儿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教学要求
二、教学方法
第六章 认识量的教学
Ⅰ·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量、计量单位、进率、量数的概念,掌握直接计量、间接计量、自然测量的概念。2.了解幼儿对量的感知特点,了解教幼儿认识量的教学要求。3.掌握教幼儿认识量的教学方法。Ⅱ·教学内容:
第一节 有关量的一些基础知识
一、量的概念
二、量的计量
第二节 幼儿对量的感知特点
一、3—4岁幼儿对量的感知特点
二、4—5岁幼儿对量的感知特点
三、5—6岁幼儿对量的感知特点 第三节 认识量的教学
一、教学要求
二、教学方法
第七章 认识几何形体的教学
Ⅰ·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直线、射线、线段、角、各种三角形、各种四边形、圆、椭圆以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概念。
2.了解幼儿对几何形体的认知特点,了解幼儿认识平面图形的教学要求和教学方法,了解幼儿认识几何体的教学要求和教学方法。
3.了解等分的教学要求,掌握教幼儿等分的教学方法。Ⅱ·教学内容:
第一节 有关几何形体的一些基础知识
一、平面图形
二、空间图形
第二节 幼儿对几何形体的认知特点
一、幼儿认识几何形体要经历一个由粗略到精细的过程
二、幼儿认识几何形体易受它们生活经验的影响
三、平面图形和几何体容易混淆
四、认识几何形体受摆放位置的影响 第三节 认识平面图形的教学
一、教学要求
二、教学方法
第四节 认识几何体的教学
一、教学要求
二、教学方法
第五节 等分的教学
一、幼儿对等分的理解
二、教学要求
三、教学方法
第八章 认识空间方位和时间的教学
Ⅰ·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幼儿空间方位知觉发展的特点,了解幼儿认识空间方位教学的教学要求和教学方法。
2.了解幼儿感知时间的特点,了解教幼儿认识时间的教学要求和教学方法。
Ⅱ·教学内容:
第一节 认识空间方位的教学
一、有关空间方位的基础知识
二、幼儿空间方位知觉发展的特点
三、教学要求
四、教学方法
第二节 认识时间的教学
一、有关时间的一些基础知识
二、幼儿感知时间的特点
三、教学要求
四、教学方法
第九章 幼儿计算教学的组织
Ⅰ·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幼儿计算教学的主要几种组织形式,掌握计算课的种类,掌握计算课的准备,能撰写计算课的教案。
2.了解在幼儿游戏活动中和日常生活中进行计算教学活动的基本方法。3.了解两种主要的幼儿计算教学计划,能撰写幼儿计算教学计划。4.了解经常作幼儿计算教学记录的意义,会作三种主要的计算教学记录。5.了解幼儿计算教学效果检查的范围和检查的方法。Ⅱ·教学内容:
第一节 幼儿计算教学的组织形式
一、计算课
二、在其他各科教学中联系计算教学
三、在各类游戏活动中进行计算活动
四、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计算活动
第二节 幼儿计算教学的计划和记录
一、计算教学的计划
二、计算教学的记录
第三节 幼儿计算教学效果的检查
一、检查的范围
二、检查的方法
三、检查结果的分析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