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陕西省咸阳市永寿县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教案
永寿县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70分)和第Ⅱ卷表达题(80分)两部分。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 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整个说来,《红楼梦》是长于写实的。“石头”在全书第一章中答复空空道人说:“其间离合悲欢,兴衰际遇,俱是按迹寻踪,不敢稍加穿凿,致失其真。”这段写实主义的声明由“石头”所做,有点令人哭笑不得,也有点中国式的聪明灵活的辩证法。
②写实的作品中,穿插环绕装点一些神话的、魔幻的、匪夷所思的故事,使写实的作品增添了一些幻化的生动、神秘、奇异,使写实的作品也生出想象的翅膀,生出浪漫的彩色,这就比一味写实、除了实还是实的作品更文学了。
③一般地说,写实的作品易于厚重,梦幻的作品易于轻灵,或反过来说,写实的小说易失之于拙,梦幻的小说易失之于巧。能不能把二者结合一下呢?厚重中显出轻灵,执著中显出超脱,命运的铁的法则中显出恍恍惚惚的朦胧。这是真小说家的境界,这是人生真味的体验。
④荒诞、幻化也是人的精神主体的一种要求,当科学性、必然性、可知性不能完全满足人的主体要求(包括观赏、享受的要求)的时候,荒诞性与梦幻性就应运而生了。荒诞、幻化也是一种美,是—种突破了现实的硬壳、摆脱了大地芜杂的美,就像梦的美,痴的美,荒诞化、幻化是把小说与人生间离的重要手段。《红楼梦》一开篇,作者就强调“将真事隐去”,“假语村言”,“经历过一番梦幻”,“说来虽近荒唐,细说颇有趣味”,一方面强调不失其真,未敢失其真,一方面又强调不可当真。这就给创作主体留下了进可以攻,退可以守的极大灵活性,留下了极大的艺术创造力纵横驰骋的余地,留下了自己的创作自由,也为读者留下了阅读与欣赏即进行二度创作的自由。
⑤完全地写实,写作本身也变成了一种介入,乃至变成了一种舆论,一种“大众传播”,一种“站队”,就必然会碰到一系列世俗人生中的问题。涉嫌不敬,涉嫌溢美,涉嫌揭人隐私,涉嫌造舆论,涉嫌提倡异端与犯上作乱„„曹雪芹有几个脑袋敢去以身试文字狱!小说毕竟只是说,至少首先是小说,虽然不如起诉书或辩护词那样有明确的针对性,却因失去了这种针对性而获得了更普遍更长远的意义。写小说就要把小说当小说写。《红楼梦》摆在案头,您就“把玩”“把玩”吧。反正是“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节选自王蒙的《<红楼梦>启示录》)1.对本文第一自然段中“中国式的聪明灵活的辩证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品“按迹寻踪,不敢稍加穿凿,致失其真”,一味地写实,除了写实还是写实。
B.作品既在厚重中显出轻灵,在写实中不失之于拙,又要在执著中显出超脱,梦幻中不失之于巧。
C.作品中既穿插环绕装点一些神话的、魔幻的、匪夷所恩的故事,又不失其真,重在写实。
D.这种方法既给创作者留下了进可以攻、退可以守的极大灵活性,又为读者留下了阅读与欣赏即进行二度创作的自由。
2.创作中把写实与梦幻结合起来的作用,说明不当的一项是()(3分)A.能给作者留下创作的自由。
B.能给读者留下阅读欣赏即进行二度创作的自由。
C.既能使作者避免介入之嫌,又能使作品具有更普遍更长远的意义. D.只有把写真与梦幻结合起来创作的作品,才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可读性。3.下列说法符合本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作者不同意用小说的创作去反映、干预生活。
B.作者认为一味地写实,或者完全地梦幻化,都不是真小说家的境界。
C.作者提醒人们,写实的作品会变成一种介入,一种舆论,容易提倡异端,容易犯上作乱。
D.作者提出,只有穿插装点一些荒诞的幻化的内容,才能把小说与人生间离开来。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6题。(9分,每小题3分)
杜甫,字子美,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曾祖依艺,位终巩令。祖审言,位终膳部员外郎,自有传。父闲,终奉天令。.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天宝末,献《三大礼赋》。玄宗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十五载,禄山陷京师,肃宗征兵灵武。甫自京师宵遁赴河西,谒肃宗于彭原郡,拜右拾遗。房琯布衣时与甫善,时琯为宰相,请自帅师讨贼,帝许之。其年十月,琯兵败于陈涛斜。明年春,琯罢相。甫上疏言琯有才,不宜罢免。肃宗怒,贬琯为刺史,出甫为华州司功参军。时关畿乱离,谷食踊贵,甫寓居成州同谷县,自负薪采梠,儿女饿殍者数人。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
上元二年冬,黄门侍郎、郑国公严武镇成都,奏为节度参谋、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赐绯鱼袋。武与甫世旧,待遇甚隆。甫性褊躁,无器度,恃恩放恣。尝凭醉登武之床,瞪视武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虽急暴,不以为忤。甫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结庐枕江,纵酒啸咏,与田畯野老相狎荡,无拘检。严武过之,有时不冠,其傲诞如此。永泰元年夏,武卒,甫无所依。及郭英乂代武镇成都,英乂武人粗暴,无能刺谒,乃游东蜀依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崔宁杀英乂,杨子琳攻西川,蜀中大乱。甫以其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乱,乃溯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甫尝游岳庙,为暴水所阻,旬日不得食。耒阳聂令知之,自棹舟迎甫而还。永泰二年,啖牛肉白酒,一夕而卒于耒阳,时年五十九。.2 子宗武,流落湖、湘而卒。元和中,宗武子嗣业,自来阳迁甫之柩,归葬于偃师县西北首阳山之前。.(节选自《旧唐书•杜甫传》).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玄宗奇之,召试文章
奇:认为„„奇特.B.甫自京师宵遁赴河西
宵:在夜里.C.严武过之,有时不冠
过:指出过错.D.自棹舟迎甫而还
棹:用桨划.5.下列句子中,全部表现杜甫凄苦人生的一项是()(3分)
.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
②甫自京师宵遁赴河西.③贬琯为刺史,出甫为华州司功参军 ④自负薪采梠,儿女饿殍者数人.⑤瞪视武曰:“严挺之乃有此儿!” ⑥甫尝游岳庙,为暴水所阻,旬日不得食.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⑥
D.②③⑤.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杜甫出生于官宦之家,虽然没有考中进士,但因为文章写得好,仍然在天宝末年受到皇上的赏识。.B.杜甫因为自幼同房琯就有深交,所以在房琯讨伐叛军,兵败陈涛斜被免去宰相职务时,极力上疏救助,终因此招祸,也被免职。.C.严武和杜甫是世交,所以严武对待杜甫很优厚,在很多时候也能原谅杜甫的放肆行为。.D.由于郭英乂对待杜甫不好,高适也已经死去,杜甫只好携家出川,生活颠沛流离,最后死在耒阳。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⑪“严挺之乃有此儿!”武虽急暴,不以为忤。(5分).⑫甫尝游岳庙,为暴水所阻,旬日不得食。(5分)
(二)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1分)
采莲曲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8.作者是如何将采莲少女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结合诗歌前两句,谈谈你的理解。(5分)
9.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乱入” 一词在诗中的表达效果。(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
10、补全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每空一分)
(1),砯崖转石万壑雷。(李白《蜀道难》)
(2)一去紫台连朔漠。(杜甫《咏怀古迹》其三)(3),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4),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5)空闻虎旅传宵柝。(李商隐《马嵬》)(6),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恶 人
陈永林
①二蛋的父亲死了,是肺结核。为治父亲的病,家里欠了一屁股债,自然没钱供他念书了。二蛋只好回家放牛,那年二蛋才12岁。
②二蛋记得很清楚。那天,睡得正香,母亲喊他起床。睁开眼,他嘟哝道:“娘,天还没亮。”“早亮了,天这么暗是要下雨。”二蛋穿好衣服,牵出两头水牛来到村后的山上。
③下雨了。雨很大,蚕豆大的雨点砸在二蛋脸上,辣辣地痛。轰隆隆的雷声在头顶上响个不停。二蛋牵着牛到了一棵古樟树下,二蛋把牛系在裸露在外的树根上,自己站在树下躲雨。一道极亮的闪电在眼前划过,接着一声巨响,二蛋眼前一黑,倒在地上。两头水牛“哞——,哞—”地叫起来。
④当见到躺在地上的二蛋时,二蛋的母亲腿一软,就晕倒在地上了。醒来后,她嚎啕恸哭:“是我害了二蛋呀,老天爷。你咋不长眼,咋下得了狠心害我们这样的苦命人!”
⑤雷声仍在头顶上轰隆隆地响个不停。
⑥第二天,二蛋醒过来了,额上留下一-块黑色的疤痕。他在床上躺了两天,再也躺不下去了。二蛋要放牛。
⑦这天是星期六,二蛋在山上放牛时,眼睛不时地往路口张望。往常星期六,村里跟二蛋一般大的人再不用上学了,都上山找二蛋玩,二蛋同他们有玩不完的游戏。可是二蛋盼了一下午,就是没人来找他玩。
⑧傍晚,二蛋牵着牛回家,路上碰见了石头。以往二蛋和石头很玩得来,可这回石头见到了二蛋竟没命地跑,二蛋喊也喊不住。更奇怪的是许多小孩见到二蛋,都往家里躲。后来二蛋抓住了黑予问:“你见了我为啥要跑?”黑子的眼里满是惶恐,黑子说:“我娘让我别同你玩,说你是恶人—雷公不打好人的—娘说我同你玩了,也会遭雷打。”二蛋松开了黑子。
⑨二蛋默默地回了家。
⑩二蛋见了母亲问:“娘,我是恶人吗?”二蛋的母亲摇摇头:“你不是恶人。”二蛋又问:“那我怎么会遭雷打呢?”二蛋已是一脸的泪水。母亲把二蛋搂在怀里:“孩子,你是个好人,雷打你,只怪老天爷瞎了眼。”母亲的声音也哽咽了。
⑾此后,二蛋变得不爱说话,整天阴着脸,目光也呆呆的。村里人说二蛋天生一副恶人的相,今后准会做出伤天害理的事。二蛋的母亲听了这些闲话很伤心。
⑿一回,棉花家丢了一只鸡。棉花站在村头,对着二蛋家骂:“这是哪个遭雷打的偷了我的鸡?偷我家鸡的人不得好死!”二蛋母亲的眼里满是泪水。
⒀二蛋的眉头紧蹙,眼里喷着怒火。二蛋一字一顿地说:“我终究会杀了她!”二蛋的母亲听了这话,心一抖,狠狠一巴掌甩在二蛋脸上:“孩子,你千万别有这种想法。我不希望你被别人说准,你现在是个好人,今后也是个好人。”二蛋说:“可他们不愿我做好人。”
⒁后来村里丢了什么东西,都怀疑是二蛋偷的,就指桑骂槐地骂二蛋。二蛋都忍了。⒂转眼二蛋23岁了,该娶媳妇了。可没人愿为二蛋说媒。后来二蛋的母亲托外村人做媒,从几十里远的地方给二蛋找了个女人。订亲没几天,姑娘就退亲了,二蛋问她为啥退亲,人家说:“你们村里人都说你是遭天雷劈的恶人。”二蛋查出这话是棉花说的。
⒃二蛋见母亲坐在床上默默地流泪,心里极为愤怒,他拿了把菜刀闯进棉花的家,对着棉花乱砍,边砍边吼:“我顺了天意,先砍死你,让天雷再劈一次。”棉花的男人想夺刀,也被二蛋砍倒在地上。棉花和她男人都死了。
⒄二蛋被警察抓走了,村里人也又议论了:“我们以前说得没错,二蛋是个恶人。”“天 雷只会劈恶人,老天有眼。”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二蛋由于父亲病故,不得不辍学回家放牛,又意外地遭雷击,结果在村里落下“恶人遭雷打”的骂名。这种歧视逼得他日后走上了杀人之路。
B.二蛋遭雷击后,母亲吓得腿软、晕倒,从她哭诉的话语中,看出封建迷信思想残存于人们的思想意识中,也为小说的情节发展埋下了伏笔。
C.懂事的二蛋又放牛了,但村里的孩子都明白他是个“恶人”,不愿意跟他玩了,尽管是星期六不用上学,过去同二蛋有玩不完的游戏。
D.二蛋的母亲虽然一再解释,“孩子,你是个好人,雷打你,只怪老天爷瞎了眼”,“你不是恶人”,但她无助的劝说反而导致了二蛋心理的病态发展。
E.二蛋在被雷击、被孩子们排斥后,不爱说话,整天阴着脸,村里人就说二蛋天生一副恶人的相,今后准会做出伤天害理的事。对他的杀人,人们也不觉得意外。
(2)二蛋被雷击中这一情节并不突兀,在前文有所体现,请以简要的文字概括这些内容,并分析其对小说情节发展的作用。(6分)(3)小说从哪些角度写了石头、黑子等孩子的表现?这些表现对二蛋性格变化起了什么作用?(6分)(4)从文中看,是哪些原因逼得二蛋走上了不归路?小说以“恶人”为题,依据小说探究,你认为谁是真正的“恶人”?请陈述观点并简要分析。(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数学家陈景润
①陈景润是福建人,生于一九三三年。他排行老三,上有哥哥、姐姐,下有弟弟、妹妹。他觉得自己是父母的累赘,是一个多余的人。
②陈景润上小学和中学时,瘦削、弱小、内向,像一只丑小鸭,总是被人歧视,他习惯于挨打,从来不讨饶。演算数学习题占去了他大部分的时间,成为他唯一的乐趣。陈景润上高中三年级时,因为交不起学费,一九五零年上半年,在家自学了一个学期。高中没有毕业,但以同等学力报考,他考进了厦门大学。在厦门大学的时候,他学习的成效非常高。同学间有共同的数学语言。大学中间,没有人歧视他,他全身心沉浸在教学的海洋里,成绩特别优异。
③一九五三年秋季,陈景润被分配到了北京一所中学当数学老师。他是完全不适合当老师的。他那么瘦小和病弱,他的学生却都是高大而且健壮的。他不善于说话,很难做到循循善诱,他私下里骂自己是笨蛋。他一向不会照顾自己,又不注意营养。积忧成疾,查出有肺结核和腹膜结核病症。这一年内,陈景润住进医院六次,做了三次手术。他没有能够好好的教书。但他并没有放弃他的数学专业。华罗庚的名著《堆垒素数论》,刚摆上书店的书架,就被陈景润买到了。陈景润一头扎进了《堆垒素数论》,废寝忘食的钻研。住进医院,在身体极度虚弱的情况下他仍然不放弃研究那高深的理论。在他看来,他的生命就是数学。他不能忘记自己的高中老师沈元曾说过的数论中至今未解的难题“哥德巴赫猜想”,他要不惜一切地去努力摘取那颗数学明珠。
④一次,陈景润所在单位的一位领导遇见来北京开会的厦门大学校长,谈起陈景润时,连连摇头说:“你们怎么培养了这样的高材生?”王亚南—厦门大学校长,听到这样的话后,非常吃惊。他一直认为陈景润是他们学校里最好的学生,他同意让陈景润到厦门大学工作。
⑤说也奇怪,陈景润听说自己可以回厦门大学,他的病也就好多了。王亚南安排他在厦大图书馆当管理员,却不让他管理图书,只让他专心致志的研究数学。王亚南不愧是专家,他懂得价值论,懂得人的价值。陈景润也没有辜负老校长的培养。他果然精深地钻研了华罗庚的《堆垒素数论》和大厚本的《(数论导引)。
⑥陈景润在厦门大学图书馆中也很快写出了数论方面的专题文章,文章寄给了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主持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工作的华罗庚一看文章,就看出了奇光异采,提出把陈景润选调到数学研究所来当实习研究员的建议。
⑦一九五六年年底,陈景润再次从南方海滨来到了首都北京。自从陈景润被选调到数学研究所以来,他的才智的蓓蕾一朵朵地烂漫开放了。在圆内整点问题、球内整点问题、华林问题、三维除数问题等等之上,他都改进了中外数学家的结果。单是这一些成果,他那贡献就已经很大了。但当他已具备了充分依据,他就以惊人的顽强毅力,来向“哥德巴赫猜想”挺进了。他废寝忘食,昼夜不舍,潜心思考,探测精蕴,进行了大量的运算。一心一意地搞数学,他把全部心智和理性通通奉献给这道难题的解题上了,他为此而付出了很高的代价。他的两眼深深凹陷了。他的面颊带上了肺结核的红晕。喉头炎严重,他咳嗽不停。腹胀、腹痛,难以忍受。他跋涉在数学的崎岖山路上,他无法统计失败了多少次,但他毫不气馁。他向着目标,不屈不挠,继续攀登。一张又一张的运算稿纸,像漫天大雪似的飞舞,数字、符号、引理、公式、逻辑、推理,积在楼板上,有三尺深。他终于登上了攀登顶峰的必由之路,登上了“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的台阶。
⑧陈景润证明了这个命题,写出了二百多页的长篇论文。一九六六年五月,一颗璀璨的讯号弹升上了数学的天空,陈景润在中国科学院的刊物《(科学通报>第十七期上宣布他已经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
⑨1972年2月,他完成了对“1+2”证明的修改。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外国数学家在证明“1+3”时用了大型高速计算机,而陈景润却完全靠纸、笔和头脑。如果这令人费解的话,那么他单为简化“1+2”这一证明就用去的6麻袋稿纸,则足以说明问题了。
⑩陈景润的论文发表后,西方记者迅即获悉,电讯传遍全球。国际上的反响非常强烈。当时英国数学家哈勃斯丹和西德教学家李希特的著作《筛法》正在印刷所校印,他们见到了陈景润的论文立即要求暂不付印,并在这部书里加添了一章,第十一章:“陈氏定理”。他们誉之为筛法的“光辉的顶点”。在国外的数学出版物上,诸如“杰出的成就”“辉煌的定理”等等,不胜枚举。一个英国数学家给陈景润的信里还说,“你移动了群山!”(1)对本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陈景润在上小学、中学的时候总是受人欺侮,是因为他只知道演算数学习题,不愿和同学们交往。
B.第④段中陈景润曾任职的那个中学的领导对厦门大学的校长说:“你们怎么培养了这样的高材生?”言外之意,是想了解大学如何培养高材生的问题。
C.王亚南让陈景润回到厦门大学图书馆当管理员,又不让他管理图书,是因为王亚南懂得陈景润的价值,为他专心致志的研究数学提供更好的条件。
D.英国数学家哈勃斯丹和西德数学家李希特的著作《筛法》被国际上誉为筛法的“光辉的顶点”。
E.陈景润的人生经历也能说明出身贫寒、性格内向、被人歧视等并不可怕,鼓励人们要有理想有毅力,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2)陈景润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本内容简析。(6分)
(3)文中多处使用对比,请你结合全文,谈谈这涉及了哪些方面并作分析。(6分)(4)文章以“数学家陈景润”为题,却写了陈景润中学任数学老师的事情。这样安排是否合理?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8分)
第II卷 表达题(80分)
五、语言文字应用(20分)
13.下列选项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是一项是()(3分)A.寒喧
义愤填膺
便(biàn)宜
浅尝辄(zé)止 ..B.膏粱
山青水秀
阜(fǔ)盛
东施效颦(pín)..C.歆享
娇花照水
瘦削(xiāo)
绰绰(chuî)有余 ..D.厮杀
沸反盈天
韶(sháo)光
罄(qìng)竹难书 ..14.下列句子横线处应依次填入的词语是()(3分)
①公路高低起伏,那高处总在 我,诱惑我没命奔上去看旅店,可每次都只看到另一个高处,中间是一个叫人沮丧的弧度。②因此,,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③ 他用神秘化的手法来回避直接明白的叙述,这个作家要经过较长的时间才能被人识破他是一个伪造者,而其他出于同样需要而苦恼的作家都会赞扬他。A、诱惑 时时在意,步步留心 假如/则 B、招引 步步留心,时时在意 假如/则 C、诱惑 步步留心,时时在意 如果/那么 D、招引 时时在意,步步留心 如果/那么
15、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在海明威以前的一个世纪,长篇小说的对话向来都给一大套精雕细镂的老规矩压得东摇西摆,迈不开步。长篇不知想了什么办法,居然活了下来;短篇却一直岌岌可危。....B、余华犹如一滴水珠,投入到大海之中,声名大噪,他没有引起多少注意。....C、《红楼梦》博大精深,其艺术匠心,管窥蠡测不足道万一。....D、你自己荐她来,又合伙劫她去,闹得沸反盈天的,大家看了成个什么样子? ....16.根据下列例句,运用比喻仿写句子。(6分)
山水田园诗是乡村牧童的一支短笛,清新而优雅,绿林、青山、落日、孤烟,尽收眼底。边塞诗是大漠沙场的一弯冷月,奇瑰而雄健,黄沙、雪峰、烽火、弓刀,豪情填膺。李白的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的诗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5分)
材料一:近年来,清明节祭奠亲友,一些地方从烧冥纸、纸人、纸马,发展到烧纸电视机、纸数码相机,甚至烧纸汽车、纸别墅„„
材料二:今年清明节前,某市首个在线祭祀网站开通。清明节时,许多市民纷纷登录该网站,上传纪念图片,发布纪念文章,祭奠逝去的亲友,表达哀思。(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2分)答:
(2)请简要阐述你对上述现象的看法。(3分)答:
六、写作(60分)18.阅读下列文字,根据材料作文。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生,是一种承受
承受了痛苦,就会变得坚强自信 承受了幸福,就不会被幸福淹没 承受了成功,才不会迷失方向 承受了失败,会更加坚定与深厚 人生,需要承受
承受孤独,会倍加珍惜亲情和友谊 承受责任,会体悟到诚实与崇高 承受平淡,同样需要一份超越和淡定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拟题目,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1.【答案】A(A只谈了一面,构不成辩证法)2.【答案】D(D“只有„才„”“可读性”说法不当,)3.【答案】B(A不符合文章观点C表述不全面.D没有必然的联系)。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4、【答案】C(C项中的“过”应解释为“拜访”。)
5、【答案】B(①句表现杜甫文章打动玄宗,玄宗授给他官职。⑤句表现杜甫放纵不羁。上述二句不能表现其凄苦人生。)
6、【答案】B(“自幼同房琯就有深交”错。原文是“房琯布衣时与甫善”,意思是他们没有获取功名,只是平民时关系就很好。)
7、【答案】⑪你父亲严挺之竟然有你这样的儿子!”严武虽然急躁暴烈,却也不认为他忤逆。⑫杜甫曾游览耒阳的岳庙,被洪水阻隔,十多天都得不到食物。
(二)诗歌阅读(11分)
8.(5分)【答案】用比喻的手法。首句说女子的罗裙绿得象荷叶一样;次句的芙蓉即荷花,说少女的脸庞红润艳丽如同出水的荷花。(2分)前两句作者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图景:在那一片绿荷红莲丛中,采莲少女的绿罗裙已经融入田田荷叶之中,几乎分不清孰为荷叶,孰为罗裙;而少女的脸庞则与鲜艳的荷花相互照映,人花难辨。(2分)让人感到,这些采莲女子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分,或者说竟是荷花的精灵。这描写既具有真切的生活实感,又带有浓郁的童话色彩。(1分)(意思相同即可)
9.(6分)【答案】乱入,即杂入、混入之意。(2分)荷叶罗裙,芙蓉人面,本就恍若一体,难以分辨,只有在定睛细察时才勉强可辨;所以稍一错神,采莲少女又与绿荷红莲浑然为一,忽然不见踪影了。(2分)伫立凝望者在刹那间所产生的一种人花莫辨,是耶非耶的感觉,一种变幻莫测的惊奇与怅惘,被 “乱入”一词诠释得恰到好处。(2分)(意思相同即可)
(三)10、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每句1分)
【答案】(1)飞湍瀑流争喧豗(2)独留青冢向黄昏(3)无边落木萧萧
(4)沧海月明珠有泪(5)无复鸡人报晓筹(6)别有幽愁暗恨生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答案】(1)(5分)CD(C项错在“村里的孩子都明白他是个‘恶人’,不愿意跟他玩”,孩子们的言行受成年人的影响,未必“明白”;不敢跟他玩,未必是“不愿意”。D项错在“反而导致”。)
(2)(6分)体现:①“天这么暗是要下雨”,“轰隆隆的雷声在头顶上响个不停”,“自己站在树下躲雨”。(一点1分)作用:①为下文做铺垫或埋伏笔。(2分)②使行文结构严谨,情节发展前后照应。(2分)
(3)(6分)从行为描写和语言描写的角度写了孩子们的表现。(2分)小伙伴的言行伤害了二蛋单纯的孩童心灵,是导致他性格变化的重要原因。(2分)孩子的言行受成年人落后观念的影响,这是导致二蛋悲剧命运的社会环境。(2分)(4)(8分)二蛋娘的痛苦与无奈,周围人们对二蛋的冷漠和诅咒,棉花对他的人格污蔑,婚姻的失败。(2分)封建迷信思想是真正的“恶人”。(3分)(答成棉花或其他村民是“恶人”的得2分,单独答孩子是“恶人”的不得分。)表面看来棉花或其他村民是“恶人”,都对二蛋的悲剧命运有责任,但他们都是封建迷信思想的受害者。(2分)小说形象地再现了目前中国农村依然存在着畸形的社会现象,也力图深刻地说明扭转和改造人们思想意识的艰难。(1分)12.【答案】(1)CE,选E得3分,选C得2分,选A得1分。选B或D均不得分。解析:A瘦削、弱小、内向,家庭条件差是他受欺负的原因,演算数学习题占去了他大部分的时间,成为他唯一的乐趣。B是那位领导对陈景润教学能力的不满。由下一段厦门校长的“听到意见之后,非常吃惊。他一直认为陈景润是他们学校里最好的学生”等内容推知。D被誉为筛法的“光辉的顶点”应是“陈氏定理”。
(2)他是一位有理想有追求的、坚韧而勤奋的、对数学有卓越贡献的数学家。①有理想有追求:在身体极度虚弱的情况下他仍然不放弃研究那高深的理论,他要不惜一切地去努力摘取那颗数学明珠。②坚韧而勤奋:他高中没有毕业,但以同等学力报考,他考进了厦门大学。③卓越贡献:攻克了世界难题“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每点2分)
(3)以前陈景润被人歧视与后来被国内外著名学者赏识和赞叹做对比;外国数学家用大型高速计算机与陈景润却完全靠纸、笔和头脑做对比;陈景润在中学任教时的那位领导对他的不满与厦门大学校长的对他的赏识作对比;身体的病弱和不顾一切的研究精神作对比。(三点即可满分)(4)观点一,这样安排是非常合理(2分):①从内容上,丰富了文章内涵,真实全面地展现了陈景润的生活和性格。(2分)②从结构上,引出下文,为厦门大学校长给他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埋下了伏笔。(2分)③从主旨上,不能胜任中学数学老师与在数学领域有重大贡献作对比,说明不要被暂时的不顺而吓倒,要坚持不懈地为理想而奋斗。(2分)(每条2分,答其他可酌情给分)
五、语言文字应用(20分)
13.【答案】D(A寒暄、辄zhé;B山清水秀、阜fù盛;C姣花照水、瘦削xuē)14.【答案】C 9 15.【答案】B(改为“无声无息”)
16.【答案】示例:(李白的诗是)倚天长啸的一柄长剑,逸兴遄飞,蜀道、飞瀑、美酒、芙蓉,纵情山水。
(杜甫的诗是)幽咽泉流中的一弦琵琶,忧愤而慷慨,风急、天哀、浊酒、涕流,肠热黎民。
17、【答案】(1)清明节祭奠亲友的方式发生了变化。(清明节祭奠亲友的方式体现了不同的观念)(2分)
(2)赞同网祭,摒弃陋习。通过网站祭奠已逝的亲友,既便于表达哀思,又省时省力减少环境污染,值得提倡。对于烧冥钞、纸汽车、纸别墅等陋习,则要加以正面引导。(可侧重某一方面阐述,其它观点言之成理亦可)(3分)
六、写作(60分)
18.【写作指导】造物让蚌承受了沙砾入体的折磨,它不曾抗拒,默然忍耐,光洁夺目的珍珠便呈现在这样的承受之后。茧中的蝶蛹被紧紧缠绕、包裹,而后又必须承受破茧钻出的辛劳,只为蜕变成一只美丽斑斓的蝶。
承受是一种精神,敢于承受痛苦、屈辱或磨难的人,必在精神上无惧无畏。苦心志,劳筋骨,饿体肤,动心忍性,把这些都承担下来,方能增益人所不能,方能坚定信心勇往直前,方能成就千古不灭的伟业。屈原流放作《离骚》,左丘失明著《国语》,吕不韦迁蜀传《吕览》,韩非遭囚写《孤愤》。承受了困苦的他们从未因人生的失意而放弃自己,而是秉持了坚毅的品格,走出了另一条道路,硬是从这苦涩的人生中凝炼出某种甘美,让承受变得悲壮而又美丽。
【例文】 苦涩而美丽的承受
花草能绽放出光彩是因为它承受住了自然的摧残;雄鹰能展翅高飞是因为它承受了狂风暴雨的拍打;宝剑锋利是因为它承受了千锤百炼的磨砺......我们承受着生活里的责任、期盼和压力,既是苦涩的,也是美丽的。
承受是一种苦涩而美丽的责任。生活中,我们承受父母的期盼;承受着学习工作上的压力。这些无疑是使自己困惑的东西,但若是自己有承受的精神,这些苦涩的东西将会变得美丽。
一个人若是总抱怨自己的工作,那么他往往不会取得成功,因为他没有认为自己的工作是创造事业的要素、发展人格的工具,而只把它视为衣食住行的供给者,认为它是生活的代价,是不可避免的劳碌。其实他的观点并无大错,错的是他没有勇气去承受工作的压力和生活的责任。工作虽然是苦涩的,但只要自己有勇气去承受苦涩,那终会有苦尽甘来的那一天。
承受是一项苦涩而美丽的工程。话说诸葛亮需派人去镇守街亭,马谡立刻以全家性命作为担保,承受了这责任。到街亭后,他却拒绝诸葛亮的劝告,加上小瞧敌方,最终导致街亭失守。所以说,承受责任并不简单,它需要有充足的勇气的冷静的思考。
承受需要洒脱和大度的宽容。有的时候,我们往往需要承受许多别人给的“气”。宽容,往往折射出待人处世的经历,待人的艺术与良好的涵养。如果一语龈龉便受打击;一事唐突便一蹶不振。这些人便是缺少承受精神的人,他们往往不能取得成功。承受是苦涩而美丽的,我们应承受别人的过错与自己疏忽而种下的祸根,才能有所发展。
当然,一个人最重要的,是要承受住生活的打击。在漫漫的人生旅途中,失意也无需忧伤,只要自己的承受精神还没有枯萎,那么自己的季节将不会有严冬.艰难险阻其实是人生 对自己另一种形式的馈赠,坑坑洼洼也是在考验自己的承受能力,只要自己承受了生活的苦涩,终将会有“柳暗花明”的那一天。
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不承受着苦涩,也无时无刻不享受着美丽,我们因为承受着,所以美丽着。
【点评】:本文行文脉络清晰,语言较凝练。作者能灵活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彰显文采。文章内容分为三个层次:承受是责任,承受是工程,承受是宽容。文章先引经据典再联系现实,紧扣“苦涩而美丽”这一中心。
第二篇:陕西省咸阳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7~2018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高二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10页,全卷满分15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须准确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
3.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涂写要工整、清晰;
4.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Ⅰ卷(阅读题 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讨论孔子的政治思想,首先遇到的难题便在于确定春秋后期的社会性质。春秋时代社会动荡不安,那是孔子在编次《春秋》中便揭露的。问题在于,这种动荡不安是好事还是坏事?自先秦到清朝中叶,几乎所有学者都认为是坏事,不但儒家如此说,道墨法诸家也都如此说。他们尽管倾向不同,论证的角度也不一样,但判断所谓好坏的逻辑却是相似的,那就是把社会秩序看作圣人贤人的创造,因而现存秩序的崩溃,自然就是非圣无法的结果。根据这种逻辑,必然会推导出“世愈古而治愈盛”的结论(法家有所不同)。只有当他们争论谁是圣贤、如何取法时,人们才可能判断出他们各自的实际立场。
到近代,由于接受进化论的学者逐渐增多,对于春秋时代社会状况的意见才有所改变。人们开始说,先圣未必比后圣聪明,先王之道未必能成为后王之法,因此社会的变动不能都说是坏事,很可能倒是社会进化的表征。这样的历史观,自然是个大进步。但进化是怎样取得的呢?大多数学者仍然以为出于人们意见的改变,就是说后代圣贤的社会政治见解比起尧舜禹汤文王周公的要成熟、进步,于是社会制度就改变了。
正因为如此,以上两个时代的学者在评论孔子思想的时候,尽管不乏真知灼见,但程度不同的唯心史观,使他们都不可能正确地估计春秋时代的社会变化,从而也不可能正确地评价孔子的政治思想。
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在中国传播,愈来愈多的学者相信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道理。人们开始认真探讨春秋时代的社会性质,试图为包括孔子在内的那个时代的观念形态找出存在的基础。不过,相信道理的正确,不等于能够运用它来解决历史的实际问题。即使在熟悉历史唯物论的学者中间,由于种种原因,主观的或客观的,对同一历史问题也会出现认识上的分歧。例如关于春秋时代的社会性质,便至少有四种见解:奴隶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社会过渡的社会,领主封建社会,领主制向地主制过渡的社会。每种见解都有自己的根据和理由,至今仍很难确定哪种见解称得上完全正确。
确定观念的存在基础如此之难,进而分析观念本身自然更难。事实上,无论研究者对春秋时代的社会性质持有何种见解,对于孔子的政治思想,都可以给予肯定、否定或半肯定半否定的结论。目前这些意见都有,而且都从历史材料中找到了依据。因此,确定材料的性质以及所反映的时间,便成为讨论孔子思想的必要前提。这一点对于研究他的政治见解尤其重要。孔子一生的经历很复杂,他发表的政见自然也有复杂的背景。不了解他说话的时间、场合和对象,便不能正确判断他政见的是非。而现在的研究水平还没有达到使人们可据此进行精确判断的程度,于是要取得一致的结论尚不可能。问题的复杂性,使得讨论孔子的政治思想只能在各抒己见的基础上求同存异,不断缩小分歧,以期最终通过争论来弄清楚历史的真
相。(摘编自蔡尚思《孔子的思想体系》)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孔子编次的《春秋》一书,反映了春秋时代社会的动荡不安,儒家、道家、法家等诸家认为这种动荡不安不是好事。
B.先秦到清代中叶,学者们的倾向、论证角度、判断逻辑不同,但都认同圣贤创造了社会秩序,社会动荡不安是坏事。
C.依据圣贤创造社会秩序,崩溃是非圣无法的结果,古代学者推导出“世愈古而治愈盛”的结论,法家观点有所不同。
D.受进化论的影响,不少学者对春秋时代的动荡不安有了新的看法,他们认为社会的变动很可能就是社会进化的表现。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近代接受进化论的学者认为,后代先贤的社会政治见解比尧舜禹汤文王周公的认识要成熟、进步,社会制度也因此改变。
B.“世愈古而治愈盛”和“先王之道未必能成为后王之法”这两种观点虽然不相同,但是它们都受到了唯心史观的影响。
C.愈来愈多的学者接受了唯物史观,他们开始认真探讨春秋时代的社会性质,找到了当时的观念形态存在的精准基础。D.相信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和用它解决历史实际问题是两码事,由于种种原因,对春秋时代社会性质的认识仍有分歧。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根据是否尊先王为圣贤、如何取法的意见,就可以判断出对孔子的政治思想是肯定、否定还是半肯定半否定的实际立场。
B.确定春秋时代社会性质四种说法中的哪一种完全正确已经很难,分析孔子在复杂的社会背景下形成的政治思想自然更难。
C.受研究水平的限制,不完全了解孔子说话的时间、场合和对象,不能精确判断他政见的对错,学者们的结论就不可能一致。
D.在各抒己见的基础上讨论孔子的政治思想,求同存异,不断缩小分歧,就有可能通过争论从而尽可能地还原历史的真相。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木鱼 周海亮
冬子小时候,家里穷。不仅他家穷,全村都穷。不是吃不到米闻不到肉的那种穷,是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的那种穷。贫穷与饥饿贯穿了冬子的童年,即使现在想起,冬子的记忆深处,仍然是望不到尽头的饥饿。
冬子九岁那年,村里有亲戚嫁女,娘带冬子去吃喜宴。临行前娘嘱咐冬子说,饭桌上一定要放开了吃,吃慢了,东西就没了。又说,千万别动桌上那条鱼,否则会被别人笑话。冬子问为什么,娘说那是条假鱼。鱼是木头雕刻而成,上面浇了汤汁,撒了葱花,盛在盘子里,端上桌,与真鱼别无二致。娘还说木鱼是栓叔的手艺,栓叔一晚上就能将一截木疙瘩变成一条活灵活现的鲤鱼。娘带冬子来到亲戚家门口,再次嘱咐冬子不仅要吃得快,还要尽量多吃。吃饱了,咱家晚上那顿就省了。她说。
六个菜,一个汤,满桌人吃得像猪。普通的蔬菜,加几片肉,味道就完全变了。冬子听了娘的,快吃,使劲吃,却总是吃不饱。那条鱼摆在桌子中间,假如娘事先不说,冬子绝不会当它是一条木鱼。鱼浇了汤汁,撒了葱花和香菜,那是一条红烧口味的木头雕塑鱼。亲戚家虽穷,但厨艺高超,据说能把一条鱼烹成七八种不同的味道。木鱼也能。不过仅仅是味道的样子。满桌人心照不宣。他们的筷子和汤匙伸向不同的盘子和汤碗,却绝没人去碰那条鱼。桌上很快只剩残羹冷炙,唯有那条鱼,仍然闪烁出诱人的光泽,散发出美妙的酱香。满桌人仍不散去,他们蘸着盘子里剩下的汤汤水水,啃着手里的黑面馒头,那也是平常时日难得的吃食。
冬子有将筷子伸向木鱼的冲动。冲动那样强烈,有那么几个瞬间,他几乎无法自控。他强迫自己不去看那条鱼,可是鱼却顽强地游进他的眼睛,挠着他的喉咙。终于冬子做出令他和他的家人从此蒙羞的举动——他动了那条鱼。他甚至夹起撒在木鱼上的葱花,他甚至将那些葱花,直接填进嘴巴。
他挨了娘的一顿巴掌。他受到村人的说笑。以后很多年,他在村里都抬不起头。他不仅仅是动了一条木鱼,更是动了乡村的规矩,动了主人的尊严。一条木鱼,没有人动,它便是一条色香味俱全的真正的鱼,便是富足和希望;动了,它便成为一个木头疙瘩,成为欺骗,成为乡间岁月的败落与贫穷。
那条木鱼挂在冬子的胸前,顶在冬子的头上,刻在冬子的脑门上,挤在冬子的心里,很多年挥之不去。
后来冬子进城,吃了很多苦,终于成为一家水产公司的老总。这些年他几乎吃遍世界上所有的鱼,但童年里的那条木鱼,仍然时常游进他的心里,即使在梦里,也香气四溢,令人垂诞。然后让他在醒来以后,充满羞愧。
常跟娘说起这件事,娘说,是那时太穷了。冬子说,或许是。娘说,是你太无礼了。冬子说,或许是。不过一个孩子动了一条木鱼,有什么大不了呢?冬子觉得一条木鱼,绝不该让他背负这么多年的沉重。
去民俗博物馆,突然觉得那里面似乎缺少一条可以摆上餐桌的木鱼。他想为博物馆捐赠一条,馆长当然乐意。为这事冬子专程回了一趟乡下,他找到亲戚,问那条木鱼还在不在,亲戚找了很久,终从一堆破钢烂铁里翻出来。木鱼上布满虫眼,却依然活灵活现。木头雕刻而成的鱼比一条河水里的真正的鱼,有着更为长久和顽强的生命。
冬子带木鱼返回城里,突然改变了主意。他找一位匠人雕刻了一条鱼。他把新雕的木鱼送到博物馆,将真正的老木鱼拿回家,刷干净,加了底座,摆上桌子。他想或许一件老物件能让他与乡村之间、与逝去的乡间岁月之间多出一点点联系,而之前,他一直试图远离乡村、试图彻底抹去那些贫穷并且羞愧的童年记忆。他想这一切或许是因他这么多年终又回到乡下,终又再一次见到那条多年不见却一直留在脑海、压在心头的木鱼。生日那天,冬子调好汤汁,切好葱花,然后将那条木鱼,恭恭敬敬地端上餐桌。
冬子对儿子说,吃鱼。
(选自《小说月刊》2017年第12期)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第一段写到了一个望不到尽头的饥饿的年代,不仅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同时又为后文情节的发展做了铺垫。
B.满桌的人都知道桌上的那条鱼是假鱼,但是都不愿说破,这反映了村里人虽然贫穷但都好面子的老好人性格特征。
C.一条木鱼竟能“顽强地游进他的眼睛,挠着他的喉咙”,略带夸张的描写,生动细腻地刻画出美食对饥饿的冬子的诱惑。
D.一条木鱼,影响了冬子的一生,冬子曾经感到羞愧、困惑,而当他决定把长满虫眼的木鱼带回家的时候,或许已得到了解脱。
5.文章说“冬子觉得,一条木鱼,绝不该让他背负这么多年的沉重。”这里的“沉重”是指什么?(5分)
6.小说以冬子在生日那天将木鱼烹调好,端上桌让儿子吃鱼作为结尾,请说说这样安排的用意。(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材料一:
“坚持依法办理,切实维护每个公民依法登记户口的合法权益;坚持区别情况,分类实施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政策,坚持综合配套,将解决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问题与健全完善计划生育、收养登记、流浪乞讨救助、国籍管理等相关领域政策统筹考虑、协同推进。
进一步完善户口登记政策,禁止设立不符合户口登记规定的任何前置条件;加强户口登记管理,全面解决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问题,切实保障每个公民依法登记一个常住户口,努力实现全国户口和公民身份号码准确性、唯一性、权威性的目标。”
(摘自《关于解决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问题的意见》)
材料二:
方秀莲今年50岁,1993年跟随丈夫到广东生活,却没办理户口迁移手续;娘家再次报户口时,也没有把她算在内,户口就这样“遗失”了。因为老家在1000多公里之外,交通不便、成本太高、程序麻烦,她没有回老家“找”户口。无户口让她遭遇诸多麻烦。“最难的是看病不能报销,统统要自费。”方秀莲说,没有身份证连火车都不能坐,感觉“寸步难行”。
“多亏派出所民警进村入户宣传政策,娘家人赶紧把消息告诉我。我把材料交给现住地的民警,10天左右就领到了户口。”方莠莲说,“听说高铁速度很快,拿到身份证后一定要去体验。”
(摘编自《户口登记,一个都不能少》)
材料三:
美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实行生命登记制度。政府对每个人的出生、婚姻、生育、死亡等人口事件进行记录,形成较完整的登记册,登记册的内容非常详细,除个人信息外,还涉及父母的基本情况及父母与子女的社会关系。生命登记资料与人口普查结合,可以为人口管理提供翔实的数据资料。
社会保障号(SSN)是美国政府进行人口管理的法宝和基石。美国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身份证,护照、驾照、信用卡等证件常常扮演身份证的角色,但它们的取得都必须以拥有一个社会保障号为前提。此外,社会保障号与联邦和各州的许多社会机构相衔接,是公民享受医疗保险、失业救助、住房补贴、看病就医的凭证。
(摘编自接栋正《发达国家人口管理办法对我国的启示与思考》)
材料四:
中国的户籍历史甚久,记录丰富,制度日趋完备。但是,在封建社会前期,依附农制盛行,世族、豪强与国家争夺农民,荫庇丁口,户籍制度并未能顺利执行。而役重于赋,以及课人口税,亦造成人民流亡,使户籍失实。后期,赋役征课渐从以人丁为主转为以田亩为主,分租制下的佃户减免直接负担,客户入籍为户籍制度注入了新的内容。但地方官为了保留地方财力和层层贪污自肥,也多方隐瞒户口,假报名姓。如明代上报户籍用黄册,许多州县征收税粮则用白册(亦称实征册),两不相符;一些胥吏手中又自有私册,乃至州县长官亦不能过问。清初之丁册,只是当差人数,实际丁口数并不只此。摊丁入地以后,户籍与赋役完全脱钩,登记的户口才比较接近实际。但又因保甲制度本身流弊,以及失去征课作用后官吏更自因循,仍难精确。
【注】①客户:即无土地佃户。
(摘编自《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由材料一可知,无户口的公民都可以依法登记户口,政府相关部门要无条件为公民办理。
B.由材料二可知,国家在为无户口人员落户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群众满意度高。
C.美国实行的生命登记制度可以为国家人口普查工作提供支持,比如提供翔实的数据资料等。
D.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容,执行过程并不顺利,后来才渐渐趋于完备。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A.2017年之前,我国的户籍管理中存在信息不准确的问题,户口重复和漏报等现象不在少数,这种情况古而有之,甚至更严重,所以无法避免。
B.在我国,公民没有户口就不能办理身份证,就会给现实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比如看病报销、乘坐高铁出行等。为无户人员落户是民生工程。
C.到2017年底我国已基本解决无户口人员的落户问题,而且根据国务院相关文件精神,以后办户口会很便利,不会再产生新的无户口人员了。
D.由材料
一、材料三可见,中国和美国都重视人口管理,也都有与人口管理相关的一些综合配套制度,这样能更好地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E.中国古代的户口登记之所以不够精准,与户籍和赋役挂钩有很大关系,不同阶级因利益关系虚报人口。如果不按人口征税,统计就能准确。
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中国与美国的人口管理在形式上有何不同。(4分)
①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王浚,字士治,弘农湖人也。家世二千石。浚博涉坟典,美姿貌,不修名行,不为乡曲...所称。晚乃变节,疏通亮达,恢廓有大志。尝起宅,开门前路广数十步。人或谓之何太过,..浚曰:“吾欲使容长戟幡旗。”众咸笑之,浚曰:“陈胜有言,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州郡辟河东从事。守令有不廉洁者,皆望风自引而去。刺史燕国徐邈有女才淑,择夫未嫁。邈乃大会佐吏,令女于内观之。女指浚告母,邈遂妻之。后参征南军事,羊祜深知待之。祜兄子暨白祜:“浚为人志太,奢侈不节,不可专任,宜有以裁之。”祜曰:“浚有大才,将欲济其所欲,必可用也。”转车骑从事中郎,识者谓祜可谓能举善焉。.除巴郡太守。郡边吴境兵士苦役生男多不养浚乃严其科条宽其徭课其产育者皆与休复所全活者数千人转广汉太守,垂惠布政,百姓赖之。及贼张弘杀益州刺史皇甫晏,迁浚为益州刺史。浚设方略,悉诛弘等,以勋封关内侯。怀辑殊俗,待以威信,蛮夷徼外,多来归降。征拜右卫将军,除大司农。车骑将军羊祜雅知浚有奇略,乃密表留浚,于是重拜益州刺史。
或帝谋伐吴,诏浚修舟舰。浚乃作大船连舫,方百二十步,受二千余人。以木为城,起楼橹,开四出门,其上皆得驰马来往。又画鹢首怪兽于船首,以惧江神。舟楫之盛,自古未有。浚造船于蜀,其木杮蔽江而下。寻拜浚为龙骧将军、监梁益诸军事。
时朝议威谏伐吴,浚乃上疏曰:“臣数参访吴楚同异,孙皓荒淫凶逆,荆扬贤愚无不嗟怨。.且观时运,宜速征伐。若今不伐,天变难预。令皓卒死,更立贤主,文武各得其所,则强敌也。臣作船七年,日有朽败,又臣年已七十,死亡无日。三者一乖,则难图也,诚愿陛下无失事机。”帝深纳焉。
(节选自《晋书·列传十二》,有删节)
10.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郡边吴境兵士苦役/生男多不养/浚乃严其科条/宽其徭课/其产育者皆与休复/所全活者数千人/ B.郡边吴境/兵士苦役/生男多不养/浚乃严其科条/宽其徭课/其产育者皆与休/复所全活者数千人/ C.郡边吴境兵士苦役/生男多不养/浚乃严其科条/宽其徭课/其产育者皆与休/复所全活数千人/ D.郡边吴境/兵士苦役/生男多不养/浚乃严其科条/宽其徭课/其产育者皆与休复/所全活者数千人/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二千石”为汉郡守俸禄。“两千石”分为中二千石、真二千石和比二千石,州刺史和郡太守为真两千石,牧是中两千石,比真两千石高一级。
B.“变节”和苏轼的《方山子传》“稍壮,折节读书”一句中的“折节”同义,都是“改变原来的志趣和行为”的意思。
C.“转”有时指的是“迁官转任”,例“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有时意思为贬官,如“转除”“转任”“转补”。
D.“疏”指奏章,亦指上奏章。古代相关词语不少,如疏稿:奏章的草稿;疏直:上疏直陈;疏奏:臣下向帝王上本进言;疏陈:上疏陈述。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浚志向远大。曾在盖房时,在自家大门前留有几十步宽的空间以备将来容纳长戟幡旗,受到众人的嘲笑。
B.王浚精通治理,恩威并用。任职广汉时因施恩深得百姓依赖;任职益州时,又因施威使异族不得不归顺。
C.王浚工作得力。武帝谋伐吴时,他受命大造连舫大船,巨船用木材建城,树起高台,开通向四方大门,城上可以骑马往来。
D.王浚敢于进谏。武帝谋划伐吴之事,但朝廷百官却都劝阻皇帝讨伐吴国,王浚力排众议,上书皇帝分析利弊得失,力主伐吴。
13.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祜兄子暨白祜:“浚为人志大,奢侈不节,不可专任,宜有以裁之。”(5分)
(2)令皓卒死,更立贤主,文武各得其所,则强敌也。(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5题。
人南渡 贺铸
②
①
兰芷满汀洲,游丝横路。罗袜尘生步,迎顾。整鬟颦黛,脉脉两情难语。细风吹柳絮,人南渡。回首旧游,山无重数。花底深朱户,何处?半黄梅子,向晚一帘疏雨。断魂分付与,春将去。
【注】①贺铸:北宋词人,字方回,又名贺三愁,人称贺梅子,自号庆湖遗老。②罗袜尘生步:语出曹植《洛神赋》,其句云:“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14.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词作开篇用“兰芷”“汀洲”等意象渲染了气氛,并交代了地点,为下面的描写和议论做了铺垫。
B.下阕写女子形象,化用了曹植《洛神赋》中的语句,将女子形容为凌波仙子,步履仪态轻盈。
C.“人南渡”既是词牌名,也是上阕中的词句,对词人表达自己情感的变化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D.“半黄梅子”与词人《青玉案》中“梅子黄时雨”都用“梅子”意象,点明了诗歌写作时间为夏季。
E.本词的语言十分有特点,通过对意象和画面的细致描写呈现出了一派浓墨重彩、盛丽婉膩的艺术风格。
15.词的下阕抒写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虞美人》中,作者李煜面对江山易主,人事皆非的现实却不敢明言,勾起无穷幽怨之情的句子是:。
(2)《逍遥游》中,“,”三句以外出郊野为喻,阐述目标小则对外物的依赖和凭借也少。
第Ⅱ卷(表达题 共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一个动荡的大时代。公元前520年,周景王还没安排好王室的继承大事就撒手人寰了,留下王子们。王子猛被贵族大臣拥戴登上王位,号称周悼王,一向受宠的王子朝攻击并杀了他,自立为王。4年后,晋国攻打王子朝,拥立王子匄为周敬王。王子朝见,就携带大量周室典籍向南投奔楚国而去,(),如老子,可能辞官,也可能同行。《左传·昭公二十六年》记录:“王子朝及召氏之族、毛伯得、尹氏固、南宫嚣奉周之典籍以奔楚。”
因为手中拥有象征周朝王权的典籍,即使离开了京城,王子朝仍然认为自己才是正统继位的周王的合适人选,多次派使者到各个诸侯国去寻求支持,然而无人理会。公元前505年,周敬王派人刺杀了王子朝。有人推测,此事或许与周敬王追索周室典籍有关,而王子朝以死为代价,拒绝交出典籍。从此,这批价值连城的典籍,留下了中国文化史上的未解之谜。
一个令人不解的现象是,2500年来,没有人追问过这批无价之宝的下落,甚至对此事也是。王子朝“奔楚”到达的是西鄂,他死后也葬在了这里。王子朝的冢是否还在,失踪的典籍会不会随他一起深藏在这一带?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大动干戈 明日黄花 无影无踪 无人问津 B.同室操戈 大势已去 无影无踪 无人问津 C.大动干戈 明日黄花 杳无音信 门可罗雀 D.同室操戈 大势已去 杳无音信 门可罗雀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随行者中除了召、毛、尹、南宫四大贵族外,还有周王室图书档案馆的官员和学者。B.随行者中除了周王室图书档案馆的官员和学者外,还有召、毛、尹、南宫四大贵族。C.随行者有召、毛、尹、南宫四大贵族,更有周王室图书档案馆的官员和学者。D.随行者中有周王室图书档案馆的官员和学者,还有召、毛、尹、南宫四大贵族。19.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即使离开了京城,王子朝认为自己仍然才是正统继位的周王的合适人选,多次派使者到各个诸侯国去寻求支持,然而无人理会。
B.即使离开了京城,王子朝仍然认为自己才是正统继位的周王,多次派使者到各个诸侯国去寻求支持,然而无人理会。
C.即使离开了京城,王子朝仍然认为自己才是周王的合适人选的继位正统,多次派使者到各个诸侯国去寻求继位支持,然而无人理会。
D.即使离开了京城,王子朝仍然认为自己才是适合正统的继位,多次派使者到各个诸侯国去寻求支持,然而无人理会。
20.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6分)示例:苏武牧羊,持节出使,臣心一片“磁针石”,告诉我们要忠于祖国。材料:担当 法治 出新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把权力关在笼子里 流水不腐 户枢不蠹 弃医从文 革故鼎新 有法可依 鞠躬尽瘁规 矩方圆 承前启后
21.下面文字是第三季诗词大会结束后,记者专访诗词亚军彭敏时,彭敏所说的一段话。但是他的感悟未必适合每一个人。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我是一个风险偏好者,如果不是我的这个性格的话,就不会有命运的转机。性格里有这种敢闯的基因,如果你已经历了一千次的失败,但最后绝对会成功,这时你的机会就来了。其实我参加诗词大会这个节目,对我这个年纪来讲,也是一件冒险的事。一般来说30多岁的人不说功成名就,生活也相对平稳,不会和一帮初中生高中生比诗词,一不小心还会被斩于马下,输了的话影响心情。但是如果不折腾的话,是看不到人生的希望在哪里的。
①如果不是风险偏好这个性格,未必不会有命运的转机。
② ③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最近在一些社交平台,如微信、QQ上,常出现需要投票的情况。我们时常见到这样的信息:“XX正在参加评选活动,请大家帮忙给XX投票。”实际上这些活动大多意义不大;而即使是非常严肃的比赛,也常常依靠网络投票确定“最佳人气奖”。面对投票,有人说它能够反映选手的实力,有人说这给好友造成了不小的麻烦,还有人说这是主办方和媒体在谋求私利。其实,这一问题涉及到媒介、人的交往状态、人的存在状态等深刻议题。
你怎样看待网络投票及其在当下显示的深刻性?请据此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权衡和观点。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7~2018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高二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Ⅰ卷(阅读题 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1.(3分)B(“判断逻辑不同”不当,原文为“相似”。)
2.(3分)C(“找到了当时的观念形态存在的精准基础”不当,依据原文“至今仍很难确定哪
3.(3分)A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
44.(3分)B(知道是假鱼,但不愿说破,反映的是在那个贫穷年代村里人的善良和对未来生活的憧憬。)
5.(5分)①指冬子对自己童年时因贫穷和饥饿而抵挡不住美食的诱惑的自责。②指冬子因打破乡村规矩、戳破富足和希望假象而受到的讥笑。③指冬子多年来承受着的贫困年代乡间颓废与贫穷的痛苦。(答对一点得2分,两点3分,三点
56.(6分)①情节上,由冬子童年吃鱼的故事开始,到冬子让儿子吃鱼结束,使文章首尾呼应。②人物形象上,写出了冬子对过去、对农村的理解和释然,表现了冬子思想的成熟,使冬子的形象更丰满。③主题上,突出了“今天应该给孩子什么样的童年生活?今天的孩子应该记住一些什么”的主题。④阅读效果上,戛然而止的结尾,给读者留下了无穷的想象空间,引发读者的思考。(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
27.(3分)A(“无条件为公民办理”错误,材料一说“禁止设立不符合户口登记规定的任何前置条件”,并非指无条件办理。)8.(5分)BD(A项,“所以无法避免”因果关系不成立。C项,“不会再产生新的无户口人员了”推断不合理。E项,“如果不按人口征税,统计就能准确”错误。材料四中说“又因保甲制度本身流弊,以及失去征课作用后官吏更自因循,仍难精确”可见。)
9.(4分)①中国采用户口登记制度,美国采用生命登记制度。美国登记的信息比中国的更详细。②中国公民的身份证是享受各种社会保障的凭证;美国公民凭社会保障号获得护照、驾照、信用卡等证件。(每点2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
5(一)文言文阅读(1910.(3分)D 11.(3分)C
12.(3分)B(理解有误,任益州刺史时,怀柔安抚招来的不同风俗的人,用威严信用待人,13.(10分)(1)(5分)羊祜兄长的儿子羊暨对羊祜说:“王浚做人的志向大,奢侈不节制,不能过于信任,应该有用以节制他的方法。”(“兄子暨”“专任”“以”“裁”各1分,句意1分)
(2)(5分)假如孙皓突然死了,更换了贤明的国君,文官武将各自有了合适的位置,那么吴就变成强敌了。(“令”“ 卒”“ 更”“ 所”各1分,句意1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
114.(5分)BC(A项,“议论”表述错误,应为“抒情”。D项,“点明了诗歌写作时间为夏季”分析错误,本词中“半黄梅子”对应的时间是春末,《青玉案》中“梅子黄时雨”对应的时间是夏季。E项,“浓墨重彩、盛丽婉腻的艺术风格”错误,从“游丝横路”“细风吹柳絮”“一
15.(6分)①抒写了词人追寻佳人而不得的落寞情怀。佳人“南渡”,词人四处追寻,却不知她人在何处,表达出心中的落寞之情。②抒写了词人思念佳人的愁情。通过对“半黄梅子”“一帘疏雨”的景物描写来抒情,那不尽的雨丝正是无尽的哀愁。③抒写了词人对青春已逝的伤
(三)名篇名句默写(516.(5分)(1)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2)适莽苍者 三餐而反 腹犹果然
第Ⅱ卷(表达题 共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3分)B(“大动干戈”,原指发动战争,现多比喻兴师动众或大张声势地做事。“同室操戈”,一家人动起刀枪来,比喻内部相斗。由“留下王子们”可知应用“同室操戈”。“明日黄花”,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大势已去”,整个局势已经无法挽回。根据文中“晋国攻打王子朝,拥立王子匄为周敬王”,尤其是“王子朝见”中的“见”字,暗示了局势的不可逆转,故应选择“大势已去”。“无影无踪”,形容完全消失,不知去向。“杳无音信”,没有一点消息。根据语境“留下了中国文化史上的未解之谜”,应选“无影无踪”。“无人问津”,比喻没有人来探问、尝试或购买。“门可罗雀”,形容十分冷落,宾客稀少。根据语境“没有人追问过这批无价之宝的下落,甚至对此事也是”可知,应用“无人问津”。)
18.(3分)A(B项,括号后的“如老子,可能辞官,也可能同行”承接此项不合适,因为老子属于“周王室图书档案馆的官员和学者”,而不属于“四大贵族”;C项,由括号后的“王子朝及召氏之族、毛伯得、尹氏固、南宫嚣奉周之典籍以奔楚”,可知“召、毛、尹、南宫”地位远高于“周王室图书档案的官员和学者”,故C项不当;D项,颠倒了“官员和学者”及“召、毛、尹、南宫四大贵族”的地位关系,与文本语境不合。)
19.(3分)B(A项,“王子朝认为自己仍然才是正统继位的周王的合适人选”语序不当,应将“仍然”移至“认为”前面,且此句句式杂糅;C项,“王子朝仍然认为自己才是周王的合适人选的继位正统”成分赘余,应删掉“的继位正统”;D项,“适合正统的继位”搭配不当,20.(6分)示例:①弃医从文,鞠躬尽瘁,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告诉我们要敢于担当。②规矩方圆,有法可依,把权力关在笼子里,告诉我们要厉行法治。
21.(5分)②如果已经历了一千次的失败,未必最后就会成功。③如果不折腾,未必看不到人生的希望在哪里。
四、写作(6022.(60
写作提示:①就人的存在状态来看,网络投票体现的是人成为扁平化的图像符号,只能在媒介中得到部分的展现,受到了媒介本身的切割和剪裁;人更成为资本实现自身再生产(获取利润)的一个环节,成为宣传主办企业、媒体平台所利用的工具。②就人的交往状态来看,从前人们主动地交往,现在被动地交往,被动地接受信息。网络投票所激发的厌烦感有其社会根源,那就是在移动互联网普及的当下,网络信息媒介将其使用者置身于信息的风暴之中,即使不愿意投票,也不能装作没有看见好友的信息,因为不回复信息就意味着对人际关系的伤害。人交往的空间密度空前加深,与此同时,人交往的情感浓度却空前下降,很多要求投票的好友与我们根本不熟悉。并且,在这一过程中,投票本身成为人脉、资源的表征,背离了投票显示实力的初衷。③这一切都是在新的媒介,也就是移动互联网急速普及的背景下发生的,技术在解放人的同时,也物化人;在便利化我们的沟通和交流的同时,也可能对我们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王浚字士治,弘农湖地人。家世中有人做过太守。王浚博览古籍,姿容相貌俊美,不注重名声品行,不被乡里人称道。后来才改变了原来的志行,爽朗旷达,很有大志向。曾盖房,在门前开了一条几十步宽的路。有人问他为什么留下太多地方,王浚说:“我想使门前容下长戟幡旗。”众人都笑他,王浚说:“陈胜说过,燕雀哪知道鸿鹄的志向。”州郡征召他为河东从事。官吏中不廉洁的人,都听到消息自行离去。刺史燕国人徐邈有个女儿淑贤有才,挑选丈夫尚未出嫁。徐邈于是广泛地召集下属官吏,让女儿在里面观看他们。女儿指着王浚告诉母亲,徐邈于是把女儿嫁给他。后来参征南军事,羊祜深深理解厚待他。羊祜兄长的儿子羊暨对羊祜说:“王浚做人的志向大,奢侈不节制,不能过于信任,应该对他有所限制。”羊祜说:“王浚有大才,我将要帮他实现愿望,必定可以任用。”转任车骑从事中郎,有见识的人说羊
被任命为巴郡太守。巴郡与吴国边境相邻,兵士们以劳役为苦,生男孩大多不养活。王浚于是使条令严厉,使徭役宽松,那些生育的人,都让他们休整并免除徭役,这样活下来的有几千人。转任广汉太守,实施恩惠仁政,百姓依赖他。等到贼人张弘杀了益州刺史皇甫晏,朝廷调王浚任益州刺史。王浚设计谋划,全部诛杀了张弘等人,因为有功被封为关内侯。怀柔安抚招来的不同风俗的人,用威严信用待人,异族境外,大多前来归顺投降。征召授职为右卫将军,授官大司农。车骑将军羊祜很知道王浚有奇谋,于是暗中上表留王浚,于是又任益州刺史。
武帝谋划伐吴,下诏令王浚修造舟船。王浚于是建造大船相连的船,一百二十步见方,载两千多人。用木材建城,树起高台,开通向四方的大门,城上都可以骑马往来。又在船头上画上鹢首怪兽,用来恫吓江神。舟船的规模之大,自古没有过。王浚在蜀造船,砍削下的当时朝廷的议论都劝阻伐吴,王浚就上书说:“我多次查访吴楚的异同,孙皓荒淫凶暴,荆扬的人不论贤愚没有不抱怨的。况且观察时机运数,应该迅速征伐。如果现在不讨伐,天意的变化难以预料。假如孙皓突然死了,更换了贤明的国君,文官武将各自有了合适的位置,那么吴就变成强敌了。我造船七年,逐渐会有腐朽败坏的,再说我已七十岁,离死已不远。这三条有一项不顺,就难于图谋了,诚恳地希望陛下不失时机。”皇帝深深接受他的看法。
第三篇:陕西省西安市第七十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
陕西省西安市第七十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52分)
一、选择题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2分。)
1.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一规定表明
A.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
B.人民民主专政就是无产阶级专政 C.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
D.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政体
2.2014年6月,中组部举办推荐全国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的网上投票活动,短短十天收到的选票就超过4300万张。这表明
①我国民众对政治参与具有巨大热情
②我国政治越来越走向娱乐化大众化
③网络是一种扩大政治民主的新载体
④我国公民基本政治权利不断扩大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3.下列对漫画《民主》评论不正确的是 A.当官就是为民“做主”
B.左边×长站在了人民的对立面
C.右边的某君可以反驳:“我是主,你是仆!”
D.X长的言行歪曲了我国民主的本质
4..党和政府对腐败一向是零容忍。2014年,民 主
我国实施“猎狐”行动,加大海外追逃力度,通过与有关国家政府合作,不少潜逃国外多年的贪官被缉捕回国接受处罚。我国对外逃贪官的态度 ①再次证明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性质
②彰显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和精神
③表明公民有维护国家利益和荣誉的义务
④说明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近几年,湖北省县、乡两级人大代表同步进行换届选举,不少县区组织各选区人大代表候选人与选民见面会,让每位候选人“登台亮相”,发表“竞选演说”,与选民进行近距离交流。可见,县人大代表的选举方式
①是直接选举和差额选举
②有助于选民了解候选人,提高选举积极性
③是间接选举和等额选举
④有利于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②④
6.在人民网的显著位置,设置了“地方领导留言板”。在这里,网民可以就自己关心的问题发表意见和建议,各级领导干部也积极针对网友提出的问题给予答复并设法解决。这个平台拉近了网民和领导、政府部门的距离,受到广大网民的欢迎。这是因为
①网络问政有助于促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②公民可以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③网络问政拓宽了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渠道
④网络问政扩大了公民的政治权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2014年11月4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村委会组织法》颁布实施16周年纪念日。16年来,一大批懂经营、会管理、威信高、政治文化素质比较高的人被推上了村级领导岗位。村民自己选举当家人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5.2014年12月,《存款保险条例》正式实施。在条例起草过程中,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力主公开征求社会意见。这种“先征求意见,寻求全社会意愿和要求‘最大公约数’”的行政理念 ①尊重了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权利,有利于建设阳光政府、透明政府
②体现了求真务实的要求,有利于提高政府工作的公信力
③尊重了公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有利于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
④体现了合法行政的要求,有利于建设合法政府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6.政府的威信,是指政府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过程中形成的威望和公信力。政府只有决策科学、执行顺畅、清廉高效、业绩卓著,政府的威信才能树立起来。下列措施能有效提高某市政府威信的是
①市委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共商该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计 ②政府规定外来人员到达“三天需登记”,结果无人主动去登记 ③市住建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市民广场绿色工程建设 ④各职能部门按照《行政许可法》规定,继续推进审批方式改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民生问题是永恒的焦点和热点。在促进政府解决物价、住房、医疗、教育、就业等民生问题上,人大代表应该
A.行使决定权,对重大民生问题作出决策
B.行使质询权,对政府工作提出不同意见 C.行使立法权,制定法律法规约束政府行为
D.行使提案权,依法提出民生问题的议案
18.“阳光发改”系统是湖北省发改委全力打造的融电子政务、行政权力公开运行和电子监察系统于一体的综合电子政务平台。其基本内涵是“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实现全程公开、全程透明、全程留痕、全程监督”。这
①有利于规范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
②是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 ③能保障和实现人民群众的一切权益
④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9.近来,一些地方连续出现令人痛心的重大校车事故。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责成有关部门迅速制定《校车安全条例》,力求使校车成为学生安全的流动校舍,为孩子们建立起安全无忧的绿色通道。国务院此举旨在
①坚持以人为本,保障公民权利
②制定行政法规,确保有法可依 ③参与校车运营,强化政府责任
④运用行政手段,加强市场监管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0.《法治社会不容“微博先审判”》一文强调了法治的程序性,提醒公众不能用偏激观点向法庭施压,甚至“绑架”法律的正当程序。该文的主旨强调
①要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高效作用
②要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③公民权利不能凌驾于法律正当程序之上
④公民应正确行使自己的基本民主权利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21.在最近一届人大代表换届选举期间,某市开展候选人与选民见面活动,所有县级人大代表候选人依法参加了活动。让候选人从“纸上”来到选民面前接受“面试”的做法
①是扩大候选人的社会影响以保证其当选的必要手段
28.(12分)国务院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中提出,要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改革强调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教育等公共服务上的平等权利。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依据。
29.(12分)新一轮高考改革引起全社会关注。许多中学生通过网络和微博发表对新改革方案的意见和建议,有教育专家指出,如果只局限于科目的调整,不对招生制度进行改革,改革效果会大打折扣。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重要意义?
30.(12分)2014年10月15日在北京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习近平强调: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一部好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币场上受到欢迎。
结合材料,运用“政府职能及其工作的基本原则”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政府应如何促进社会主义文艺的健康发展。
高一政治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5 ACAAC
6-10 BCABA
11-15 BDCDB
16-20 DDBAD
21-25 DCBCB 26 D 28.(12分)
①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公民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自由,也有保护生态环境的义务(3分)②坚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公民要支持相关部门的治理工作,自觉维护国家利益。(3分)
③积极参与民主决策,向有关部门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提高参与意识和能力。(3分)④公民要有序参与政治生活,遵守宪法和法律,积极参与到治理雾霾过程中。(3分)29.(12分)
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社会主义国家,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国家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可以维护城乡人民利益。(4分)
②人民民主有真实性,我国人民利益日益得到充分实现。(4分)③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为此,要保障城乡居民平等的权利。(4分)30.(12分,每条3分)
答案:①有助于决策者充分发扬民主,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
②有助于决策者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决策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增强决策的科学性,避免决策的片面性。
③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提高落实决策的自觉性,推动决策的实施
④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锻炼参与决策的能力,增强关心公共生活的政治责任感。31.(12分)
①政府切实履行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政府严厉追究制售不良文艺作品的企业和个人的法律责任,保护公民的身心健康和安全。
②政府切实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政府加强对社会主义文艺的统筹协调,督促检查,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既建立严格的定期检查制度,又要为文艺工作者提供各种信息,以促进社会和足以文艺的健康发展。
③政府切实履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职能,各级政府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加强社会主义文艺的领导,努力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
④政府切实加强社会建设职能,为社会主义文艺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主义文艺健康发展。
⑤政府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严格要求文艺工作者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维护人民利益;
⑥政府坚持依法行政,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立促进监管新机制,促进社会主义文艺健康发展。
第四篇:2015年广西柳州市二中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2015年广西柳州市二中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语文6.19
本试卷,150分。考试时长12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 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有些企业效率低,能耗大,生产成本高,如果不压缩生产规模,就难以扭亏为盈。B、鉴于《金瓶梅词话》自身的缺陷,问世不久便被禁,只有少数批评家去研究,至今仍是不宜公开发行的书。
C.北京雷锋小学累计30年来5000名学生不停地续写雷锋日记,成为学校宝贵的精神财富。D.经过几年试行,实践证明,颁发“考试说明”有利于考生复习备考,也有利于实现考试的科学化、标准化,减轻不必要的负担。
2.填到横线上与上文衔接的句子,最恰当的一句是()
7月5日和6日,我们先后参观了当地的钢铁厂和化工厂,___________。A .碰巧,一整天的雨未停过,所以只看了个大概。B .不巧,上午下了一场大雨,真是扫兴。
C .不巧,碰上连绵阴雨,我们还是坚持参观完了才回去。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朋友在头一天对我说,他明天要送我一个意想不到的礼物。当时我不以为意,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代表们从尚法守信,励学思进、务实求真、勤奋实干等方面对如何更好地体现首都精神风貌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B.历史上,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制定了按土地肥瘠定赋税的轻重,按年成的丰歉定纳粮的多寡。
C.经科学家观测,木星绕太阳公转一周,大约需要十二年,比地球上的一岁大十二倍。D.时隔两日,在距离这一地点40公里的林场,又一只野生东北虎出现,并把一村民咬成重伤后死亡。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商品包装、广告等上面出现企业名称、地址时,应当使用汉字,或汉字、汉语拼音并用,不得仅用汉语拼音。
B.GQ系列管道清理机能协助你疏通各种管道的堵塞问题。C.发展副业后,村民生活水平从人均三百多元增加到六百多元。D.解放军战士奋不顾身地抢救粮食、棉花和人民的生命财产。
6、下列四句话中,标点使用无误的一句是
A.景阳岗上的武松:要么把老虎打死,要么被老虎吃掉,二者必居其一。
B.我站经销的呼和浩特市机床附件厂生产的各种规格动力卡盘,是适用于各种车床和普通转角的内、外圆磨床及自动化机床上的高效自动化夹具。
C.广泛发动青少年高标准地开展以优质服务、优良秩序、优美环境、学习雷锋、先进人物为内容的竞赛。
D.田华同志自我介绍说,她认真看过这些信后,郑重地转给了有关部门,这种精神值得赞扬。不知道有关部门收到这些信后有何感想?
6.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真知灼见高瞻远瞩怨天忧人鼓噪而进 B.雅俗共赏招摇撞骗喧宾夺主杀一敬百 C.到处传诵梳装打扮心劳日拙计划缜密 D.改弦更张当仁不让恶意诅咒墨守成规
7.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奢靡风靡靡靡之音靡费 B.困难责难难民难题 C.暖和和面一唱一和和稀泥 D.炮制炮烙炮羊肉炮火
8.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和蔼可亲并行不悖举一反三唉声叹气 B.撤消处分柳暗花明中西合璧称心如意 C.黯然销魂原型毕露惨无人道计日程功 D.原物必还为虎作伥扬常而去一张一驰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9.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安详兵慌马乱纷至沓来心有灵犀一点通 B.诨号融会贯通相辅相承无边落木萧萧下 C.宣泄大材小用促膝谈心自古逢秋悲寂寥 D.糜烂闲情逸志鞠躬尽瘁落霞与孤鹜齐飞
10.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引擎(qíng)联袂(mâi)泊(pò)位恬(tián)不知耻 B.羞赧(nǎn)果脯(pǔ)澎湃(pài)咬文嚼(juã)字 C.湍(tuān)急阐(shàn)明天堑(qiàn)一曝(pù)十寒 D.破绽(zhàn)怯懦(nuò)颤(chàn)动一叶扁(piān)舟
1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王奶奶为人和善,大家都愿意跟他老人家______。②他同周围的群众休戚与共,______无间。③孩子们_____地叫他李爷爷。④母女俩在一起,别提多______了。A.亲热亲近亲切亲密
B.亲近亲密亲切亲热 C亲近亲密亲热亲切 D.亲热亲近亲密亲切
1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进入新千年后,由于人口过于集中造成了杭州等城市的供应、就业、住宅、水电等问题日益严重。
B.超微型电脑已经尽显了巨大的魅力,但研究人员认为其微型特点还可以发展到更高水平。C.日前,成都血液中心销毁了近73万毫升人民无偿捐献的血浆,事件发生的原因和血浆袋的质量问题正在调查之中。
D.金钱会腐蚀一些明星、艺术家,诱使他们放弃昔日的理想,成为金钱的奴隶,这必然会损害他们的形象。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人物形象丰满、情节引人入胜、具有震撼力的小说,读起来总会让人津津乐道。
B.不管台湾当局今后做什么,怎么做,祖国大陆都将既往不咎地为受地震灾害的台湾同胞提供一切可能的援助。
C.这个问题,我们应该摆在桌面上,大家开诚布公地谈一谈,问题不就解决了? D.文艺晚会结束后,评委会经过一番评头品足,反复比较,终于确定了获奖名单。
14.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文章介绍了该厂在困境中如何瞄准国内、外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产品结构,改变旧的经营方式,逐步摆脱困境,最终走上健康发展道路的事迹。
B.有形的围墙围住一些花,有紫藤、月季、喇叭花、圣诞红之类。天地相连的那一道弧线,是另一重无形的围墙,也围住一些花,那些花有朵状,有片状,有红,有白,有绚烂,也有飘落。
C.鲁迅先生说的:“我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血”,也正是我们崇高教师的写照。D.金,原泛指一切金属,如“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现在专指黄金。
三、解答题共5小题,共20分。15.(本小题满分4分)
简析《哈姆雷特》中主要的戏剧冲突及其意义。
16.(本小题满分4分)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这是《边城》结尾的文字,请对这个结尾作简要评述。
17.(本小题满分4分)
林黛玉进贾府初见宝玉,两人都觉得似曾相识,为什么会这样?
18.(本小题满分4分)
说说“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的梗概。
19.(本小题满分4分)
《三国演义》
“到达金字塔顶”即意味着取得成功或目标实现;老鹰到达顶端,归功于它有一双矫健、敏捷的翅膀;蜗牛能到达顶端,则归功于它的吃苦耐劳和执著精神。
立意提示:
1、持之以恒的努力,能弥补先天的缺陷(着眼于蜗牛)
2、成功离不开超群的实力(着眼于老鹰)
3、如果你缺少优越的条件,你仍有成功的机会,只要你够勤奋而且有恒心;如果你拥有出众的天赋,也不排斥仍需要坚持不懈的毅力和勇气(着眼于老鹰和蜗牛)参考标题:
1、创业中的蜗牛精神(着眼于蜗牛)
2、凡人想成功,该走蜗牛路(着眼于蜗牛)
3、是只蜗牛又何妨(着眼于蜗牛)
4、用坚持向成功挺进(着眼于蜗牛)
5、成功源于对生命的执著(着眼于蜗牛)
6、执著努力,打造成功的宝剑(着眼于蜗牛)
7、超群的实力是成功的保证(着眼于老鹰)
第五篇:山西省原平市2015_2016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山西省原平市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本试题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 阅读题(70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文化要发展 环境需宽松
①当下,“文化”成为最热的词之一。人们现在都同意,“文化”很重要,如何继承发扬传统文化.形成中国人自己的文化,增强我们的文化软实力,已成热门话题。但这种共识其实是相当模糊的,很多争议正因此而生。学繁体字,背《弟子规》,恢复唐装,开国学班,行祭拜礼„„近年来,围绕“传统文化”生出的热闹一场接一场,包括这几天引发如潮批评的“中华文化标志城”项目,但讨论的背后都离不开对“文化”概念的深层次辨析。
② “中国有极好的传统文化,但没有注意保留。忘记了旧的,又没有建立起新的。”作家池莉对“中国文化的远去”深感忧虑。这种忧虑肯定不止她一个人有。
③文化内涵十分宽泛庞杂。我们所言的“传统文化”其实仅是纸上记载的“文化”,而且多半是今人带着有色眼镜改造过的“文化”。
④从今年开始,传统的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可以放假了,我们因此就能接续传统吗?凭空造起一座“文化城”,炎黄子孙就能拥有精神家园吗?那些主持孔子或其他某子祭拜典礼的官员,对孔子或某子的精神思想有多少理解?讲庄子的于丹登上了福布斯财富名人榜,讲三国的易中天粉丝如潮,说明国学复兴了吗?
我们先得搞清楚:什么是文化,什么是我们的传统文化,什么是我们当下的文化,我们想要一个什么样的文化,我们可能得到一个什么样的文化。
④文化是不断变迁的,而且这种变迁并不完全以权力的意志为转移,一个族群的文化会与环境不断发生互动。在当代世界中,我们的文化将如何演变,将来形成一个怎样的格局.得到怎样的结果,我们需要思考,政府也可以有一个主导的追求方向,但结果无法断言。
⑤思考和追求时,我们需要正视三个问题:一.发展文化是为了什么?为了人的幸福,还是为了增加财政收入?抑或为了方便治理?二.世界的现实和大势是什么?三.政府在塑造文化方面的可能性和限度在哪里?
文化的演变有自身规律。如果不考虑世界的现实和大势,所谓复兴就可能变成复古——复古不一定 1 不好,但别打着复兴的旗号忽悠人。如果不尊重文化进化的自然规律,所谓建设文化就可能变成戕害文化。
⑥拿现在人们纷纷说要复兴的国学为例。据学者研究,中国历史上国学最繁荣的时期有三个,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清末民初,这三个时期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权威破碎,人们思想上的禁锢被打破,因此迸发出灿烂的创造之光。
文化需要繁荣和发展,但如何给文化发展一个宽松的环境,如何更加解放思想,也许是更需要我们各方人士共同思考研究的问题。
1.从原文看,下列具有传统文化内涵的一项是()A.学繁体字,背《弟子规》,恢复唐装,开国学班,行祭拜礼。B.于丹和易中天先后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庄子和三国。C.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D.建造“中华文化标志城”。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传统文化也是族群文化,但发展传统文化,除立足自身实际外,还必须考虑世界的现实和大势。B.文化发展有其自然规律,并且需要宽松的环境,如果权威加以干预,那么,建设文化就可能成为戕害文化。
C.“文化”很重要,也需要发展,但如何继承发扬传统文化,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即使是政府也还没有一个主导的追求方向。
D.解放人们思想,创造一个发展文化的宽松环境,比思考发展文化的方式更重要。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传统文化”都是用繁体字记录的,所以,在小学增设繁体字教育,也就把中国“文化”的根传承下去了。
B.建一座“文化城”确实不能说明炎黄子孙拥有了精神家园,但如果我们不建文化城,不写繁体字,不开国学班等,文化是肯定不能得到继承发展的。
C.于丹.易中天的成功,不能说国学已复兴,但他们宣传传统文化的方式值得提倡。D.如果有一个宽松的社会环境,思想更加解放,那么,文化是可以出现在繁荣和发展的。思想。
二、古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共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赠太傅董公行状 韩
愈
公讳晋,字混成。先皇帝时,兵部侍郎李涵如回纥,诏公兼侍御史,赐紫金鱼袋,为涵判官。回纥之人来曰:“唐之复土疆,取回纥力焉。约我为市,马既入,而归我贿不足,我于使人乎取之。”涵惧不敢对,视公。公与之言曰:“我之复土疆,尔信有力焉。吾非无马,而与尔为市,为赐不既多乎?尔之马岁至,吾数皮而归资。边吏请致诘也,天子念尔有劳,故下诏禁侵犯。诸戎畏我大国之尔与也,莫敢校焉。尔之父子宁而畜马蕃者,非我谁使之?”于是其众皆环公拜,皆两举手曰:“不敢复有意大国。”
李怀光反,怀光所率皆朔方兵,公知其谋与朱泚合也,患之,造怀光言曰:“公之功,天下无与敌;公之过,未有闻于人。某至上所,言公之情,上宽明,将无不赦宥焉。乃能为朱泚臣乎!彼为臣而背其君,苟得志,于公何有?且公既为太尉矣,彼虽宠公,何以加此?彼不能事君,能以臣事公乎!公能事彼,而有不能事君乎?彼知天下之怒,朝夕戮死者也,故求其同罪而与之比,公何所利焉?公之敌彼有余力,不如明告之绝,而起兵袭取之,清宫而迎天子,庶人服而请罪有司,虽有大过,犹将掩焉。如公则谁敢议!”语已,怀光拜曰:“天赐公活怀光之命。”故怀光卒不与朱泚。
汴州自大历来多兵事。刘元佐益其师至十万,元佐死,子士宁代之,畋游无度。其将李万荣乘其畋也,逐之。三年,万荣病风,昏不知事,其子乃复欲为士宁之故。监军使俱文珍与其将邓惟恭执之归京师,而万荣死。诏未至,惟恭权军事。公既受命,遂行,不以兵卫。及郑州,逆者不至,郑州人为公惧,或劝公止以待。有自汴州出者,言于公曰: “不可入。”公不对,遂行。后二日,惟恭及诸将至,遂逆以入。进见公者,退皆曰:“公仁人也。”环以相告,故大和。
始公为华州,亦有惠爱,人思之。公居处恭,无妾媵,不饮酒,不谄笑,好恶无所偏,与人交泊如也。(节选自《韩昌黎集》,有删改)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而归我贿不足
贿:财物 B.边吏请致诘也
诘:责问、追问 C.故求其同罪而与之比
比:勾结
D.乘其畋也,逐之
逐:随、跟随 5.下列句子中全都属于董公“以理服人,以行感人”的一项是(3分)
①尔之父子宁而畜马蕃者,非我谁使之②公知其谋与朱泚合也
③天赐公活怀光之命
④公不对,遂行
⑤进见公者,退皆曰:“公仁人也。”
⑥与人交泊如也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⑤
D.①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董公以判官的身份陪同兵部侍郎李涵出使回纥,面对回纥的责难,李涵无言以对,董公慷慨陈词,有力地回击了回纥,并赢得了回纥人的尊重。
B.李怀光造反的时候,董公担心他和朱泚联合起来,就亲自拜访他,为他分析形势,讲清各种利害关系,最终感化了李怀光,使他没有与朱泚联盟。
C.汴州多兵变,当邓惟恭叛乱之时,董公奉诏领兵征讨,他不顾个人安危,不听他人劝阻,深入险境,最终折服了邓惟恭及其将领,平息了战事。
D.董公为人有仁爱之心,深受百姓得爱戴。他在平时生活中端庄正派不随便,不苟言笑,不以自己的好恶而有所偏袒,与人交往恬淡无所求。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5分)
译文:(2)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5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1分)
日 暮
杜 甫
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繁。
[注] ①大历二年(767)秋,杜甫流寓夔州,写下了这首诗。②花烬:灯芯结花,民俗中有“预报喜兆”之说。
②①
8、颈联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氛围?(5分)答:
9、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答: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面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①
,此时无声胜有声。②丛菊两开他日泪。(2)③问君西游何时还。④
,不尽长江滚滚来。
(3)沧海月明珠有泪,⑤
。⑥
,金石可镂。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
屠呦呦:希望中医药成果更多
田雅婷 杨 舒
2015年10月5日晚,屠呦呦对青蒿素的发现,让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次登上诺贝尔奖的舞台。这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
贺信和鲜花纷至沓来。面对记者提问,彻夜未眠的她强调说:“这不是我一个人的荣誉,而是中国全体科学家的荣誉。”
“我也怀疑自己的路子是不是走对了,但我不想放弃”
疟疾是世界性传染病,每年都有数亿感染者,并导致数百万人死亡。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英、法、德等国均花费大量人力和物力,寻找有效的新结构类型化合物抗击疟疾,但始终没有获得满意的结果,而原有常用治疗疟疾的药物——通氯喹或奎宁已经失效。
1967年5月23日,我国启动了抗疟新药研发——523工程,全国60多个单位的500名科研人员,组成了抗疟新药研发大军,协同攻关。39岁的屠呦呦临危受命,出任研究课题组组长,成为该项研究的关键人物。
长期从事中药学研究的屠呦呦决定带领科研团队从历代医学典籍、本草和偏方入手,进行实验研究。380多次实验、190多个样品、2000多张卡片„„最终,屠呦呦和课题组以鼠疟原虫为模型,发现了中药材青蒿提取物对疟原虫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但大量实验发现,青蒿提取物抗疟效果并不理想,其他几家科研机构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
“经过那么多次失败,我也怀疑自己的路子是不是走对了,但我不想放弃。”遍查典籍,多方分析,直到有一天,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的几句话引起了屠呦呦的注意:“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绞汁而非煎服,温度成了关键。由此出发,研究团队试着采用低温提取,首次以乙醚为溶剂,制备出具有明显抗疟效果的青蒿提取物。后经研究证实,用乙醚提取这一步,是保证青蒿素有效制剂的关键所在。屠呦呦提出的这个想法,对于发现青蒿的抗疟作用,以及进一步研究青蒿都至关重要,保证了整个研究的不断推进。
在此基础上,屠呦呦团队又分离纯化出青蒿素,并与全国多个研究团队一起展开深入研究,这一项提纯,竟做了190次。1971年10月,191号青蒿提取物样品抗疟实验证明,该样品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经过不懈努力,青蒿素、双氢青蒿素、蒿甲醚、复方蒿甲醚„„多个青蒿素类抗疟药先后诞生。至此,我国利用青蒿素抗击疟疾达到了新的高度。
随着青蒿素药物走出国门,人类抗击疟疾有了“利器”。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因此得到挽救,其中大部分是生活在全球最贫困地区的儿童。
“对科学的追求有着超乎常人的执着”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这句来自《诗经》的名句正是屠呦呦名字的由来。宋代朱熹曾注称,蒿即青蒿。这种坚韧扎根于山野间的平凡野草,似与她有着不解的缘分。
据她的老同事姜廷良回忆,1967年开始这项科研攻关之时,条件艰苦,实验室连基本的通风设施都没有,实验却要反复操作。
实验时间紧迫,屠呦呦为了加快提纯速度,急需寻找能够容纳大量溶剂和实验品的合适器皿。然而,经费紧张,当时已无法从国外进口或临时特制实验器材。一筹莫展之时,她急中生智,想到了家中腌咸菜用的瓦缸。经过处理的瓦缸就用作提纯药材的器皿。最终,用这个“土办法”继续实验,当年研究组就成功提纯了100克的青蒿素。
上百次实验做下来,屠呦呦和团队人员的身体竟接连出了问题,屠呦呦一度患上中毒性肝炎。团队成员钟玉容肺部发现肿块,切除了部分气管和肺叶,另一位科学家崔淑莲甚至因此很早就去世了。但这些没有动摇屠呦呦的决心,她只是回家稍作休息,病情一好转就急忙跑回实验室。
此时的屠呦呦是一名女科学家,同时也是一位母亲。当时正值“文化大革命”,丈夫不在身边,只有屠呦呦与3岁的大女儿和1岁的小女儿三人在京,既要搞科研又要照顾孩子。实在无法分身,屠呦呦只能忍痛将大女儿长期寄放在别人家里,再将小女儿送回宁波老家,全身心投入青蒿素的研发当中。在随后几十年的科研生涯里,屠呦呦始终把精力首先投入科研工作中。在青蒿素之后,她的研究方向拓展到冬虫夏草、苦杏仁、大蓟、小蓟和红药等多个中草药药物品种,并在近70岁高龄之时开始探索抗艾滋病中药药物研发的新课题。
“屠呦呦对科学的追求有着超乎常人的执着,她是我们这一代科学家的佼佼者。”她的老同事廖福龙说,“国家当时正值艰难时期,以屠呦呦为代表的科学家们完全凭借着对国家对人民的一腔热爱和对科学事业的执着追求,勇于发现,勇于创新,这是最令人感佩的地方。”
(选自2015年10月7日《光明日报》,有删节)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A.2015年10月5日晚,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消息传来,淡泊名利的屠呦呦十分平静。
B.屠呦呦在获奖后说:“这不是我一个人的荣誉,而是中国全体科学家的荣誉。”这样说既体现了屠呦呦的谦虚和襟怀,也有它的深意。
C.523工程启动之时,条件之艰苦,不是现在的人们能够想象的,但屠呦呦和她的团队,克服了困难,最终发现了抗疟新药青蒿素。
D.美、英、法、德等国均花费大量人力和物力研发抗疟新药,但都没有成功,是因为这些国家的科学家没有中医典籍做参考。
E.屠呦呦的名字来自《诗经》中的“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这句诗给她的人生很大启发,甚至带来了成功。
2)概述屠呦呦能够发现抗疟新药青蒿素的原因。
答:
3)屠呦呦的老同事廖福龙说“屠呦呦对科学的追求有着超乎常人的执着”。其执着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
4)屠呦呦获得2015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体现了什么问题?有何积极意义?
答:
第Ⅱ卷(表达题 共80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我捐的只是沧海一粟,希望抛砖引玉。海外人士要认识到,祖先的文化是我们的根、我们....的眼啊。”海外华人庄长江在捐赠仪式上感慨地说。
B.根据各片林地的健康状况,北京林业部门将对症下药,逐一开出“调理”处方。经过健康调....理,林地将成为市民放松心情、享受“森林浴”的好去处。
C.尽管郑州市政府三令五申严禁在主城区范围内燃放烟花爆竹和放飞孔明灯,可仍有不少人在....变着法儿地逃避检查,偷偷“玩火”。
D.繁忙热闹的阿拉伯市场梦地那,窄小的街道上,重足而立的人群之中,随时可见手托锡盘、....脚步匆匆的小童从你身旁走过。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一家心理卫生研究所对使用手机的人群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50%以上的人有“手机依赖症”,总在期待自己能收到最新信息。
B.奥斯卡金像奖设立以来,不仅对世界许多国家的电影艺术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而且反映美国电影艺术的发展进程,一直享有盛誉。
C.北京地铁公司宣布,自3月13日起,地铁1号线中午高峰时段的列车运行间隔缩短至3分钟,晚高峰列车运行间隔缩短至2分05秒。
D.行业新标准的出台将加快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真正落实,煤电行业、钢铁行业、水泥行业以及工业生产都将成为减排重点监管对象。
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按摩着嗅觉的每一个细胞。这是陶氏花园这座百年私家园林带给我们的惊喜。
①蜜蜂嗡嗡地忙着采集花蜜,花香混着泥土的芬芳 ②人们很难把这些春意盎然的词汇与北方的秋天联系 ③尽管秋天的气温已经降至十度以下 ④陶氏花园里的花依然在争奇斗艳 ⑤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百花齐放 ⑥但陶氏花园却做到了 A.①②⑥④③⑤
C.⑤③④②⑥①
B.⑤②⑥③④① D.①④③②⑥⑤
15.范亭中学打算校庆时邀请知名校友**院士作专题讲座,下面是一封邀请函。请你根据提供的资料,补全这封邀请函(5分)
材料:范亭中学将在2016年5月4日上午9时在本校操场举行70周年校庆活动。范亭中学将邀请校友——中科院院士**教授在庆典上作讲座。**院士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和人口专家,在国际上也享有盛名。讲座内容为“立志与成才”。尊敬的**院士:
为庆祝学校成立70周年,学校将举行一系列庆祝活动。
衷心希望得到您的支持!
范亭中学 2016年4月26日
16.请欣赏《记忆中的端午节》这幅画,围绕“粽香”写一段描写性文字。要求:①使用第一人称,想象合理;②运用两种修辞手法;③字数不超过80字。(6分)
五、写作(60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几个同学聚在一起谈论传家宝。小张说,他家的传家宝是一 个青花罐,有年头有故事。小杜说,他家的传家宝是爷爷留下的几枚勋章。小程说,她家把“忠厚传家久,读书继世长”的祖训当作传家宝。
你认为什么样的传家宝更有价值?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一语文期中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参考
1.C(ABD三项都属于发展文化的方式。)2.B(A.从“文化的演变有自身规律。如果不考虑世界的现实和大势,所谓复兴就可能变成复古”中可知;B.从“我们需要思考,政府也可以有一个主导的追求方向”可知,因为政府提供一个主导的追求便是权威干预,政府显然是“权威”; C.“我们需要思考,政府也可以有一个主导的追求方向”中的“也可以”表明政府还没有“主导的追求方向”; D.从最后一段可以看出。)3.D(A.“在小学增设繁体字教育”可能是继承“传统文化”的一种方式,它不可能是传承“中国‘文化’的根”的唯一方式。B.“建文化城,写繁体字,开国学班”都只是继承“传统文化”的方式,不能说有了这些方式“传统文化”就一定能继承。C.原文中没有依据。)4.D(逐:驱逐、赶走)
5.A(②④⑥不属于董公“以理服人,以行感人”的内容)
6.C(“奉诏领兵征讨”理解不当;“邓惟恭叛乱”这一说法也缺乏依据。)7.(略)
8、幽深的泉水在石壁上潺潺而流,秋夜的露珠凝聚在草根上,营造了凄寂幽邃(凄清而洁净)的氛围。
9、表达了诗人漂泊无依、年老孤寂、怀念故园的愁绪。结合诗句分析略 10.(6分)略11、1).B C(A项,“屠呦呦十分平静”的说法与文本不符,文中说她是“彻夜未眠”。D项,错在原因不正确。E项,说法在文中缺乏充分证据,不是必然,是巧合——“缘分”。)
2).①受医学典籍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启发;②屠呦呦提出用乙醚提取青蒿素有效制剂的科学想法;③不怕失败、持之以恒的精神,保证了近200次提纯实验的进行;④通力协作的团队精神。
3).①不惧艰难。条件艰苦,没有容纳大量溶剂和实验品的合适器皿,实验室连基本的通风设施都没有,但屠呦呦没有被难倒。②不怕牺牲。上百次实验做下来,屠呦呦和团队人员的身体接连出了问题,也没有让其攻关的步伐停止。③为“大家”舍小家。孩子才几岁,又是两个孩子,正是需要照顾的时候,也没有能够让屠呦呦分心。④不断进取。在青蒿素之后,屠呦呦虽然已经高龄,但却把研究方向拓展到冬虫夏草、苦杏仁等多个中草药药物品种及抗艾滋病中药药物研发中去。
4).要点:①中国人有能力攀登世界科学高峰;②有所发明有所创造,需要正确决策、坚韧执着、通力协作;③中医药对维护人类健康依然有深刻意义;④必将激励更多的中国科学家不断攀登世界科学高峰,为人类文明和人民福祉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12.解析:选C A项,“抛砖引玉”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B项,“对症下药”针对病症用药,比喻针对事物的问题所在,采取有效的措施。C项,“三令五申”再三地命令和告诫。多用于上级对下级。此处正确。D项,“重足而立”两脚并拢站着,不敢迈步,形容非常恐惧。
13.解析:选C A项,“超过”与“以上”重复;B项,“不仅„„而且„„”递进关系前后换位;D项,“煤电行业、钢铁行业、水泥行业”与“工业生产”存在包含关系。
14.解析:选B 根据前后连贯的原则,①句应接在句末,使“花香”与“嗅觉”呼应;根据排除法;⑤放在句首;⑤与“春意盎然”呼应,②应接在⑤后;⑥与②是转折关系,⑥排在②后;③与④是让步关系,③排在④前。
15.我们(母校)诚挚地邀请您于2016年5月4日上午9时来学校礼堂作关于“立志与成才”的专题讲座。
16.参考答案:粽叶如玉,糯米如雪,小院飘满清香。几片粽叶在奶奶手心还没舞尽兴,便变成一个老老实实的粽子。我捧着粽子使劲地闻。奶奶笑着说:“好孙子,煮熟的粽子才叫香呢!”(语句通顺,使用第一人称,重点描写“粽香”得2分;正确使用两种修辞手法得4分;每超过5个字扣1分)17.立意提示:
最佳立意:良训胜千金,传家更有价;青花瓷—历史与情感的容器
一等文:54分左右浮动。感情真挚,主题深刻,构思精巧;观点鲜明健康,论证有理有据;叙事清晰,故事性强,形象富有特征。
二等文:48分左右浮动。真实可信,主题比较深刻,结构严谨;观点明确健康,有论证过程,材料稍陈旧;叙事完整,有一定的故事性。
三等文:42分左右。基本真实,主题成立,比较完整;堆砌材料,不能很好论证观点,论据单一空洞。
四等文:36分以下。其中言辞偏激者,10分;只写标题者,3分;只写一二百字者,只有开头,或因潦草难以辨认的文章,18—24分;字数接近要求,可是文章语句不够通顺等情况,或抄袭文,可给28—32分。跑题文章有优点者,36分。附: 译文参考
董公名晋,字混成。先皇帝时,兵部侍郎李涵出使回纥,诏令董公兼任侍御史,先帝赐他紫金鱼袋,做李涵的判官。回纥的人来说:“大唐收复疆土,得到回纥大力帮助。答应与我们做生意,(我们的)马匹已经给大唐,但给我们的钱财不足,我们向大唐使者索取这些钱财。”李涵害怕不敢回答,看着董公。董公对来人说:“我们收复疆土,你们确实出了力。我们不是没有马匹,但还是与你们做生意,作为(给你们的)赏赐不已经多吗?你们的马匹每年到来,我们按皮毛计算数目付给钱财。(马匹数目与你们上报数目不符),边吏请求朝廷质问你们,天子考虑你们有功劳,所以下诏禁止侵犯回纥。大唐与你们结交,因而各个少数名族害怕你们,没有人敢与你们对抗。你们的父老乡亲能够安宁地生活并饲养很多马匹,不是我们使你们这样,还有谁呢?”于是那些人都围绕董公拜谢,并举起双手说:“不敢再对大唐有意图了。”
李怀光造反,他率领的都是北方兵,董公知道他计划和朱泚联合,为此事忧虑,拜访李怀光说:“你的功劳,天下没有人比得上你;你的过错,没有听别人说过。我到皇上那里,说了您的情况,皇上宽厚贤明,将赦免你的罪过,原谅你的过失。你怎能做朱泚的臣子!他作为臣子就背叛君主,暂且得志,对于你有什么呢?况且你已经身居太尉之职,他即使尊宠你,(给你的官位),又怎么能超过太尉呢?他不能侍奉君王,能够用大臣之礼对待你吗!你若能侍奉他,怎么不能侍奉君主呢?他知道天下人的怒气,早晚会被讨伐的,所以谋求与他勾结的同党,你有什么好处呢?你与他相比有剩余的力量,不如公开地告诉他,与他断交,再带兵攻打他,(之后),洒扫房舍迎接天子,穿百姓的衣服向天子请罪,即使有大的过错,还将折功抵罪的。如果您这样做,那么谁敢非议呢!”董公说完,李怀光拜谢说:“上天赏赐您救活李怀光的性命。”因此李怀光最终没有与朱泚联合。
汴州从大历以来多战事。刘元佐扩充兵力到十万,他死后,他的儿子士宁取代了他的职位,(士宁)无节制地打猎游乐。他的大将李万荣乘他打猎时,驱逐了他。第三年,李万荣中风,神智不清楚不了解日常事务,他的儿子就又想做刘士宁取代父亲职位的旧事。监军使俱文珍与他的大将邓惟恭捉拿他回京城,而李万荣死了。诏书没有到达,邓惟恭掌管军中事务。董公受命之后,就出发了,没有带领士兵护卫。到了郑州,迎接的人没有到达,郑州百姓为董公担忧,有人劝董公停下来等待。从汴州出来的人,对董公说:“不可以进入。”董公没有回答,就走了。过了两天,邓惟恭和各位将领来了,就迎接他进城。进见董公的人,出来后都说:“董公是仁义之人。”并告诉周围的人,所以汴州很和平了。
开始董公治理华州,也很仁爱,百姓思念他。董公平时举止恭谨,没有小妾,不饮酒,不谄媚地装出笑容,爱好、厌恶没有偏激的地方,与人交往恬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