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金融教案
第一章 货币
§1 货币的起源及货币的形态
一、马克思关于货币起源的论述 价值形式的发展导致货币产生
马克思立足劳动价值论,通过分析价值形式的发展,揭示了货币产生的历史过程。
二、货币的形态
货币的形态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的演变过程(使用方便是目的,技术进步是基础)①实物货币:本身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商品,如,牲畜、皮革、烟草等; ②金属货币:金币、银币、铜币(钱)等; ③银行券:可兑换为黄金;
④信用货币:不可兑现为黄金,如,各国纸币,中国人民币(现金、辅币),存款货币(可签发支票的活期存款,定期存款等)
*电子货币:(网络银行)
单选题
1.马克思的货币起源说立足于()A.劳动价值论 B.商品价值论 C.劳动价格论 D.商品价格论 2.最早的货币形态是()A.实物货币 B.金属货币 C.存款货币
D.纸币
3.存款货币一般指()
A.银行券 B.可签发支票的存款 C.储蓄存款 D.定期存款 4.货币形态演变的历程是(B)
A.金属货币→实物货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 B.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 C.实物货币→信用货币→金属货币→电子货币 D.金属货币→信用货币→实物货币→电子货币
§2 货币的职能
马克思对货币职能的阐述: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货币贮藏,支付手段,世界货币。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构成货币的最基本的两个职能。
一、价值尺度
1、含义:货币在衡量并表示商品价值量大小时,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
注意: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可以是观念形态。其他的货币职能的执行都必须用现实的货币形态。
2、两个概念
价格——当货币用来表现商品的价值,即构成商品的价格。
二、流通手段
1、含义:货币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时发挥的职能。
注:充当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但可以是不足值铸币,或是自身没有任何内在价值的纸币。
2、纸币——是由国家发行并强制流通的货币符号,本身无内在价值。
3、如何理解马克思所说的“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的统一是货币”这句话?
三、货币贮藏手段
1、含义:货币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退出流通而处于静止状态时,发挥贮藏手段的职能。
2、贮藏金银是积累和保存价值的典型形态、原始形态。贵金属货币流通时一般不会产生通货膨胀,这是因为货币的贮藏职能。
四、支付手段
1、含义:货币作为价值的独立存在形式单方向转移时,执行支付手段职能。这个职能最初是由商品赊销引起的。
2、支付手段发挥作用的场合有:
1)商品的赊销,特别是大宗商品的交易是主要场合; 2)赋税、地租、借贷等的支付中;
3)财政收支、银行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 4)工资和各种劳务报酬的支付。
五、世界货币(详细内容见“§5 国际货币”)
货币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的作用时候,执行世界货币的职能。单选题
1.观念形态的货币只能发挥()A.价值尺度职能 B.流通手段职能 C.货币贮藏职能D.支付手段职能
2.货币在交换中起媒介作用时发挥的职能是()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 D.货币贮藏 3.纸币产生于货币的()A.价值尺度职能 B.流通手段职能 C.支付手段职能 D.贮藏手段职能
4.提出“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的统一是货币”的经济学家是()A.马克思 B.马歇尔 C.庇古 D.费雪
5.贵金属货币流通时一般不会产生通货膨胀,因为它们具有 A流通手段职能;B支付手段职能 C贮藏手段职能;D价值尺度职能
6.货币作为价值的独立存在形式进行单方面转移时发挥的是()A.价值尺度职能
B.流通手段职能
C.支付手段职能
D.货币贮藏职能
7.在偿还赊销款项时货币执行的职能是()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贮藏手段 D.支付手段 8.为商品定价时货币发挥()A.价值尺度职能
B.流通手段职能 C.支付手段职能
D.贮藏手段职能 多选题
1.马克思阐述的货币职能有()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 D.贮藏手段E.世界货币 2.货币最基本的职能是()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C.贮藏手段D.支付手段 E.世界货币 3.下列关于货币价值尺度职能的表述正确的有()A.货币在衡量并表现商品价值量大小时执行价值尺度职能 B.其作用在于将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价格
C.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货币可以是观念形态的货币 D.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E.与流通手段共同构成货币的两个最基本职能
4.下列关于货币流通手段职能的正确表述为()A.货币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时发挥流通手段职能 B.充当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必须是足值的货币 C.充当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不能是货币符号 D.充当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 E.充当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可以是不足值货币 5.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发挥作用的场所有()A.财政收支 B.购买商品 C.银行发放贷款 D.薪金支付 E.偿还赊销款项
6.货币发挥支付手段职能的主要领域有 A.支付地租B.财政支出C.银行信贷 D.缴纳税款E.工资发放
7.流通中的货币主要包括()
A.发挥价值尺度职能的货币 B.发挥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 C.发挥支付手段职能的货币D.发挥贮藏手段职能的货币 E.发挥世界货币职能的货币 简答题
(2003-4)简述马克思关于“货币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的观点。P7
§3 币值
一、对内币值——封闭经济条件下考察(国内经济)
1、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金属货币具有内在价值,其币值取决于内含金属价值量(铸币平价)。
2、在现代信用货币和纸币流通条件下,货币不具有内在价值,而是代表一定的价值,其币值取决于购买商品和支付劳务费用的能力——货币购买力。
3、货币购买力——是指在一定的价格水平(物价指数)下购买商品、劳务的能力。货币购买力与物价水平呈负相关。
货币购买力指数1
物价指数
二、对外币值——开放经济条件下考察(国际经济)
在国际交往中,存在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如何折算(兑换)的问题
1、汇率,又称货币的对外价值——是指两国货币折算的比率,或者说以一国的货币所表示的另一国货币单位的“价格”。
2、汇率的确定——理论上,其基础是两国货币的币值
1)在货币金本位制下,汇率决定的基本依据是两国货币含金量的比率(称为铸币平价),市场的实际汇价总是围绕着这个比率而上下波动。
2)在现代信用货币流通条件下,汇率的决定因素是两国的货币购买力,或者是两国的物价水平。因此,货币的对内价值是形成汇价的基础。
3、影响汇价变动的因素
1)影响汇价变动的直接因素是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
2)其他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还有,一国的利率水平的变化、税收政策和外汇管理政策、货币政策的调整、政局变化等。(1)国际收支:其中外贸收支对汇率变动起决定性的作用。外贸顺差,本币汇率就上升;反之,就下跌。外贸收支直接 影响外汇供求。
(2)通货膨胀:既直接关系到货币本身实际代表的价值与购买力,又关系到商品的对外竞争能力与对外汇市场的心理影响。通货膨胀减缓,本币汇率就上涨;反之则下跌。
(3)利率水平对汇率的影响:一定条件下,高利率水平可吸引国际短期资金流入,提高本币汇率;低利率则降低本币汇率。80年代前半期美元坚挺,即美国实行高利率政策的结果。
(4)各国的汇率政策:汇率政策虽然不能改变汇率的基本趋势,但一国根据本国货币走势,进一步采取加剧本币汇率的下跌或上涨的措施,其作用不可低估。
(5)政治事件:国际上突发的重大政治事件,对汇率的变化也有重大影响。难点:如何理解货币对内价值、对外价值之间的关系?
在信用货币制度下,一国货币的对内价值就是该国货币的对内购买力。其大小由单位货币所能购买的商品和劳务决定,因此货币的对内购买力通常与一国国内物价水平呈反向相关关系。用数学公式表示就是货币的对内购买力等于该国国内物价水平的倒数。所谓货币对外价值是指一国货币对外的兑换能力,通常通过汇率来表现,兑换的外币越多,说明对外价值越高,反之则反是。一般来说货币的对内价值是决定其对外价值的基本依据,但二者之间经常发生较大幅度的偏离,这主要是因为货币的对外价值不仅取决于对内购买力的大小,还要受外汇市场上货币供求状况变化的影响,影响因素十分复杂,各种汇率理论对这些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因此,货币的对内价值、货币的对外价值、货币的购买力、汇率等是一组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群。
单选题
1.货币购买力与物价水平的关系是()A.负相关 B.正相关 C.不相关 D.正比例变动
2.金本位制度下,决定两国汇率水平的基础是()A.购买力平价 B.物价指数之比 C.铸币平价D.货币的对内价值之比 3.金本位制下汇价决定的基本依据是()
A.货币的对内价值B.物价水平C.铸币平价 D.货币政策 4.减轻一国货币升值压力可采用的政策是()A.提高利率水平B.降低利率水平C.鼓励出口D.运用外汇储备 简答题
(2006-4)简述货币对内价值与对外价值的联系。P10—11
§4 人民币
一、人民币的发行
1、人民币是1948年12月1日由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发行,这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货币制度建立的开端。
中国人民银行是1948年12月1日在原华北银行、北海银行和西北农业银行的基础上合并成立的,同日发行人民币。
2、人民币采取的是不兑现的银行券的形式,从未规定过含金量,也不与任何外币确定正式联系,是一种独立的货币制度。人民币有现钞和存款两种形态。人民币的单位是“元”。
人民币是中国的合法货币,国内一切货币的收付、结算和外汇牌价,均以人民币为价值的统一尺度和计算单位。国内市场严禁外币流通、金银流通、各种变相货币流通。严格禁止妨害人民币及其信誉。
2、人民币是一种信用货币
1)信用货币——是在信用关系基础上产生并可在流通中发挥货币职能的信用凭证。2)人民币具有信用货币的性质
首先,从人民币产生的信用关系来看,人民币是人民银行的负债,国家相应取得商品和劳务;人民币持有人是债权人,有权随时从社会取得某种价值物。
其次,从人民币的发行程序看,是通过信用程序发行,或者直接由发放贷款投放,或是由客户从银行提取现钞而投放的。人民银行发行或收回人民币,相应的要引起银行存款和贷款的变化。3)人民币发行的两种主要形式
(1)经济发行(或信用发行)——一般情况下,基于生产和流通的扩大,即为了适应经济的需要,而增驾的贷款发放。(2)财政发行——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政府为了弥补财政赤字而向银行透支而形成的货币发行。
3、一国三币——人民币、港币、澳门币
单选题
1.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第一套人民币的时间是()A.1948年12月1日 B.1949年10月1日 C.1950年12月1日 D.1955年3月1日 2.下列关于人民币的表述错误的是()..
A.1948年12月1日开始发行 B.是一种信用货币 C.曾经规定过含金量 多选题
1.人民币具有信用货币性质,具体体现在()A.人民币是国家财政的一种负债 3
B.财政部与人民币持有者之间
D.有主辅币制度 存在一种信用关系
C.人民银行与人民币持有者之间存在一种信用关系 D.通过信用程序按经济需要发行 E.人民币持有者是中央银行的债务人
2.下列关于人民币表述正确的有()A.是我国的法定货币 B.是信用货币
C.规定有法定含金量 简述题
D.是通过信用程序发行出去的
E.财政发行是人民币发行的主渠道(2007-7)简述人民币的信用货币性质。P13
§5 国际货币
一、现行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下的国际货币
世界货币的选择——充当世界货币的条件:具有广泛的可接受性,要有实在的经济实力作后盾。1)在国际结算中广泛应用;2)作为国际储备资产;3)可以自由兑换其他货币
二、几种主要的国际货币:美元,德国马克,日元,欧元。
1、欧元——欧元时间表
1)1999年1月1月,欧元正式启动:欧洲货币联盟进入第三阶段,欧元正式诞生。欧洲中央银行确定统一的货币政策,银行间大额结算开始使用欧元,各金融市场也均以欧元进行结算。2)2002年7月1日:欧元取代各国货币而成为欧洲统一货币
选择题
1.国际储备货币中不包括().A.美元 B.欧元 C.日元 D.人民币 2.欧元正式启动的时间是()A.1998年1月1日 B.1999年1月1日 C.2000年1月1日 D.2001年1月1日 3.欧元成为惟一法定货币的时间是()A.2000年7月1日 B.2001年7月1日
C.2002年7月1日 D.2002年12月1日 4目前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有()A.美元 多选题
1.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国际货币的特点有()A.规定有法定含金量 E.币值波动强烈
B.在国际结算中广泛应用
C.可自由兑换成其他货币 D.输出国外需货币主管当局批准
B.人民币C.日元
D.欧元 E.泰铢
第二篇:货币金融教案
《货币金融学》部分章节教案
黄农
2013-3-20
第三章
利息和利息率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利率是最重要的经济杠杆之一,对于微观经济活动和宏观经济运作都具有重大的作用与影响。利率问题是金融市场最基础、最核心的问题之一,几乎所有的金融现象都与利率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第一节
利息和利息率
一、利息的来源与本质
(一)利息的本质
利息是借贷关系中借入方支付给贷出方的报酬。也可以看作是货币持有人一段时期内放弃货币流动性的报酬或放弃获取投资收益的补偿。
在远古时代.就有了借贷行为,利息作为一种占有使用权的报酬就已经出现了。当时,以实物形式,如谷物、布匹等,进行利息的支付。在奴隶社会或封建社会,高利贷资本是生息资本的主要形式。高利贷者的贷款对象有奴隶主、地主及小生产者。如果高利贷的借入者是小生产者,利息显然来源于小生产者的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如果高利贷的借入者是奴隶主或地主,利息的来源则是奴隶或农奴的劳动价值,因为奴隶主和地主是不参加任何生产的寄生阶级,他们收入的源泉是奴隶或农奴的劳动成果。所以高利贷的利息来源是奴隶或农奴、小生产者所创造的、被高利贷者无偿占有的剩余劳动产品的价值,甚至包括一部分必要劳动价值。高利贷的利息,体现着高利贷者同奴隶主或封建地主共同对劳动者的剥削关系。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利息的支付逐渐过渡到贷币形式上来。真正意义上的利息是资本主义的利息。正如马克思指出的:“只有资本家分为货币资本家和产业资本家,才使一部分利润转化为利息,一般地说,才创造出利息的范畴;并且,只有这两类资本家之间的竞争,才创造出利息率。”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利息是借贷资本家因贷出货币资本而从职能资本家那里获得的报酬。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利息是借贷资本运动的产物,但在资本的表面运动形式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被掩盖了,货币被贷放出去一定时间后,带着增殖的价值△G回到出发点,仿佛货币自身有了增殖的能力。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利息的来源与本质?马克思从借贷资本的特殊运动形式的分析中,揭示了利息的来源,分析了利息的本质。他指出,借贷资本的运动特点是双重支出和双重回流。双重支出是指:首先,货币资本家把货币资本贷给职能资本家,然后,职能资本家用货币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双重回流是指:职能资本家把生产出来含有剩余价值的商品销售出去取得货币,然后把借贷资本连本带利归还给货币资本。
由此可以看出,借贷资本的运动与现实资本的运动和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密切相关,借贷资本只有转化为现实资本,进入生产,才能增殖。由于货币资本家在货币资本贷出期间内,将资本商品的使用价值即生产利润的能力让渡给了职能资本家,后者运用借入的资本,购买生产要素并进行生产,所获得的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后,必须分割一部分给货币资本家,作为使用资本商品的报酬,这便是利息。马克思经过科学的分析后指出,资本主义经济中的利息是借贷资本家凭借自己的资本所有权向职能资本家索取的报酬,是利润的一部分,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以资金借贷为核心的信用得到进一步发展,与此相联系的利息范畴 1
也广泛存在。中国学者在研究与比较马克思以及西方各经济学派关于利息的理论的基础上,坚持了马克思的“利息是利润的一部分、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的理论。他们认为,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社会中,利息来源于国民收入或社会纯收入,是纯收入再分配的一种方式。在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下,利息主要体现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独立进行经济核算,重新分配社会纯收入的关系。
(二)利息与收益的一般形态
利息是资金所有者由于借出资金而取得的报酬,它来自于生产者使用该笔资金发挥生产职能而形成的利润的一部分。显然,没有借贷,就没有利息。但在现实生活中,利息被人们看作是收益的一般形态:无论贷出资金与否,利息都被看作是资金所有者理所当然的收入——可能取得的或将会取得的收入;与此相对应,无论借入资金与否,生产经营者也总是把自己的利润分成利息与企业收入两部分,似乎只有扣除利息所余下的利润才是经营所得。于是,利息就成为一个尺度:如果投资额与所获利润之比低于利息率,则根本不应该投资;如果扣除利息,所余利润与投资的比甚低,则说明经营的效益不高。所以,虽然从理论上剖析,在资本主义社会,利息是剩余价值及其转化形态利润的一部分;在社会主义社会,利息是劳动者所创造的归社会分配的收人及其转化形态利润的一部分,但无论是资本主义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在会计制度中,利息支出都列入成本,而利润则只是指扣除利息支出后所余的那部分利润。于是,利率就成为一个尺度,用来衡量投资收益或经济效益,即人们通常都用利率来衡量收益,用利息来表示收益,从而使利息转化为收益的一般形态。将各种具有特定收益的资产,在与利率的比较中表示出价格,称为收益的资本化。一般来说,收益是本金与利息率的乘积,可用公式表示为:
B=P·r
式中,B代表收益,P代表本金,r代表利息率。
相应地,收益资本化的计算公式: P=B/r 正是按照这样的带有规律性的关系,有些本身并不存在一种内在规律可以决定其相当于多大资本的事物,只要有收益,也可以取得一定的资本价格,如土地;有些本来不是资本的东西也因之可以视为资本,如工资。具体讲,土地本身不是劳动产品,没有价值,从而不具备决定其价格的内在根据。但土地可以有收益,比如v 块土地每亩的年平均收益为100元,假定年利率为5%,则这块土地就会以每亩2000元(100÷5%=2000元)的价格买卖成交。在利率不变的情况下,当土地的预期收益(B)越大时,其价格(P)会越高;在预期收益不变的情况下,市场平衡利率(r)越高,土地的价格(P)将越低。这就是市场竞争过程中土地价格形成的规律。收益资本化普遍存在于市场经济社会,债券、股票、土地、技术、劳动力等都是可以被作为资本品进行交易的,这些资本品都有特定的预期收益,其资本化的价格是由预期收益与利率的比值所确定的。
二、利率的种类
(一)年利率、月利率和日利率
根据计算利息的不同期限单位,利息率有不同的表示方法。年利率是以年为单位计算利息;月利率是以月为单位计算利息;日利率,以日为单位计算利息。通常,年利率以本金的百分之几表示,月利率按本金的千分之几表示,日利率按本金的万分之几表示。如,对于同样一笔贷款,年利率为7.2%,则也可以用月利率6‰或日利率0.2‰(每月按30天计算)表示。这三种利率表示方法之间是可以折算的,例如日利率乘以30即为月利率;月利率乘以12即为年利率。
(二)市场利率、官定利率、公定利率
市场利率是指由货币资金的供求关系所决定的利率。当资金供给大于需求时,市场利率下跌;当资金供给小于资金需求时,市场利率就会上升。因此有入将市场利率比作借贷资金供求状 2
况变化的指示器,官定利率是指由一国政府金融管理部门或中央银行确定的利率。它是国家调节经济的重要经济杠杆,官定利率水平的高低已不再是完全由借贷资金的供求状况所决定,而是由政府金融管理部门或中央银行视宏观经济运行状况而定。在整个利率体系中,官定利率处于主导地位。公定利率是由政府部门的民间金融组织银行、公会等确定的利率。对会员银行有约束作用,对非会员银行则没有约束作用。(三)基准利率与差别利率
基准利率是指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当它变动时,其他利率也相应发生变化。因此,了解这种关键性利率水平的变动趋势,也就了解了全部利率体系的变化趋势。基准利率,在西方国家通常是中央银行的再贴现利率或者国库券的收益率,在我国主要是中央银行对各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
差别利率,是指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不同部门、不同期限、不同种类、不同用途和不同借贷能力的客户的存、贷款制定不同的利率。其作用主要是通过对不同的借贷资金予以不同的利率,达到鼓励、限制或调节作用,也体现了风险与收益的关系及政策导向,例如我国实行的差别利率主要有存贷差别利率、期限差别利率和行业差别利率。
(四)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
固定利率是指在整个借贷期限内,利息按借贷双方事先约定的利率计算,而不随市场上货币资金供求状况而变化。实行固定利率对于借贷双方准确计算成本与收益十分方便,适用于借贷期限较短或市场利率变化不大的情况,但当借贷期限较长、市场利率波动较大的时期,则不宜采用同定利率。因为固定利率只要双方协定后,就不能单方面变更。在此期间,通货膨胀的作用和市场上借贷资本供求状况的变化,会使借贷双方都可能承担利率波动的风险。因此,在借贷期限较长、市场利率波动频繁的时期,借贷双方往往倾向于采用浮动利率。浮动利率是指借贷期限内,随市场利率的变化情况而定期进行调整的利率,多用于较长期的借贷及国际金融市场。调整期限的长短以及以何种利率作为调整时的参照利率都由借贷双方在借款时议定。例如,欧洲货币市场上的浮动利率,一般每隔3—6个月调整一次,调整时大多以伦敦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简写为LIBOR)为主要参照。浮动利率能够灵活反映市场上资金供求状况,更好地发挥利率的调节作用;同时,由于浮动利率可以随时予以调整,利率的高低同资金供求状况密切相关,借贷双方承担的利率风险较小,有利于减少利率波动所造成的风险,从而克服了固定利率的缺陷。但由于浮动利率变化不定,使借贷成本的计算和考核相对复杂,且可能加重贷款人的负担。因此,对于长期贷款,借贷双方一般都倾向于选择浮动利率。
(五)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 在借贷过程中,债权人不仅要承担债务人到期无法归还本金的信用风险,而且还要承担货币贬值的通货膨胀的风险。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的划分,正是从这一角度出发划分的。实际利率是指物价不变从而实际购买力不变条件下的利率;名义利率则是包含了通货膨胀因素的利率。通常情况下,名义利率扣除通货膨胀率即可视为实际利率。
实际利率对经济起实质性影响,但通常在经济管理中,能够操作的只是名义利率。划分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意义在于,它为分析通货膨胀下的利率变动及其影响提供了依据与工具,便利了利率杠杆的操作。根据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比较,实际利率呈现三种情况:当名义利率高于通货膨胀率时,实际利率为正利率;当名义利率等于通货膨胀率时,实际利率为零;当名义利率低于通货膨胀率时,实际利率为负利率。在不同的实际利率状况下.借贷双方和企业会有不同的经济行为。一般而言,正利率与零利率和负利率对经济的调节作用是互逆的,只有正利率才符合价格规律的要求。
一般来讲,实际利率的计算方法通常有两种:
(1)
r=i+p
(3.1)式中,r为实际利率;i为名义利率;p为通货膨胀率。
(2)
i=(1+r)/(1+p)-1
(3.2)
通常按两种方法计算的结果有一些差别。例如,某银行贷款利率为15%,而当年该国的通货膨胀率为10%,若按(1)式计算的实际利率为计算的实际利率为5%,而按(2)式计算的实际利率为4.55%,两者相差0.45%。出现这种计算结果上的差异是因为(1)式是个不精确的等式,仅有本金考虑到通货膨胀的影响,而其利息部分则没有免除通货膨胀的影响。
(六)长期利率和短期利率
一般来说,一年期以内的信用行为被称为短期信用,相应的利率即为短期利率;一年期以上的信用行为通常称之为长期信用,相应的利率则是长期利率。短期利率与长期利率之中又各有不同长短期限之分。总的来说,较长期的利率一般高于较短期的利率。但在不同种类的信用行为之间,由于有种种不同的信用条件,对利率水平的高低则不能简单地进行对比。
三、决定和影响利率水平的因素(一)平均利润率
利息是利润的一部分。因此利率高低首先由利润率高低决定,但决定利率高低的利润率不是几个企业的利润率,而是一定时期内一国的平均利润率。这是因为用于借贷的资本是在全社会流动的,通过竞争的作用,使得等量资本在相同的时间内获得等量的利润。一般来说,平均利润率是利率的最高界限。(二)借贷资本的供求关系
理论上利率的取值限于零和平均利润率之间。但是在某一具体时期的具体市场中,利率则需由借贷资本市场上借贷资本的供求双方协商确定。在这一过程中,借贷资本的供求状况就起着决定作用。通常情况下,借贷资本供大于求时,利率就会下降;借贷资本的需求大于供给时,利率就会上升。(三)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
随着政府对社会经济运行干预的不断加强,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对利率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货币当局往往通过改变再贴现率和利率管理等政策来调节利率,以此来调节经济,使经济运行能达到他们的预期目的。一般来讲,中央银行若实行扩张的货币政策,利率就会下降;反之,利率就会上升。(四)国际利率水平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形成和国际经济联系的日益加深,国际利率水平及其变动趋势对一国利率水平具有很强的“示范效应”。由于这种影响,使得各国的利率水平呈现出一种“趋同”趋势。一般来讲,国际利率水平及其变动趋势对国内利率的影响存在两个方面:一是其他国家的利率水平对国内利率的影响,二是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利率的影响。一般来讲,国际金融市场上利率的下降会降低国内利率水平或抑制国内利率上升的程度。(五)预期通货膨胀率和通货紧缩 只要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就存在有通货膨胀的可能性。通货膨胀必将引起纸币贬值从而给借贷资金的本金造成损失。为了弥补这种损失,贷款人必须提高利率水平。同时,通货膨胀不仅会给借贷资金本金造成损失,而且还会使正常利息额的实际价值下降,造成利息贬值。而在通货紧缩的条件下,为了避免利息成本上升,往往会导致利率下降。因此,为了保证实际利息不至于贬值或发生利息成本上升,在决定利率水平时,要充分考虑预期通货膨胀率和通货紧缩的影响。(六)汇率
在开放型经济中,汇率的变动也会影响利率的变化。当外汇汇率上升,本币贬值时,外币的预期回报率下降,国内居民对外汇的需求就会下降,对本币的需求就会增加,从而使国内利 4
率水平上升。
此外,借贷期限的长短、借贷风险的大小、历史利率水平、同行业利率水平等因素都会影响利息率的高低。总之,影响和决定利息率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在以上各种因素中,有些因素与封闭型经济体制有关,有些因素与开放型经济体制有关。在决定一国的利率过程中,这些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将取决于一国的经济、金融的开放程度。如果一国的经济体制在金融方面对外完全开放,或者开放的程度比较深,则国内利率受国际市场利率或预期货币价值变动的影响相对较大;否则,这种因素的影响就相对较小。第二节
利率的计算 从上节的内容可以知道,利率就是借款者为了获得对贷款者资金的使用权,而向后者支付的价格。也就是说,利率体现了货币的时间价值,即货币的价值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长。利息的计算有两种基本方法:单利法和复利法。
一、单利和复利 1.单利法
单利法是指在计算利息额时,只按本金计算利息,而不将利息额加入本金进行重复计算的方法。
2.复利法
复利法是指将按本金计算出的利息额再计入本金,重新计算利息的方法:其计算公式为: I=P×[(1+r)n-1]
(3.5)S= P×(1+r)n
(3.6)
式中,I代表利息额,P代表本金,r表示利息率,n表示借贷期限,S表示本利和。
总结上述的例子,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单利和复利的区别。所谓单利就是不对本金产生的利息再按一定的利率计算利息。而复利就是通常所说的”利滚利”,本金产生的利息在本金的存续期内再按相同的利率计算利息。以单利计算,手续简单,计算方便,借入者的利息负担也比较轻。以复利计息,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因素,是对贷出者(储户)利益的保护,有利于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并强化利率杠杆的作用。由于复利反映出利息的本质特征,因而相对合理些。一般来说,单利计算适用于短期借贷,而长期借贷则多采用复利计算。同时,复利范畴在经济生活中还有广泛的用途,如零存整取和整存零取的储蓄本利和计算、企业设计折旧提存方案、社会保障机构计算退休养老金方案等。
二、现值和终值
与货币的时间价值相联系的是现值(Present Value)与终值(Future Value)概念。终值的概念建立在这样一个事实基础上:现在投入一元钱,投资者将来收到的本利和在数量上要多于现在的一元钱;比较而言现值则以这样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为依据:从现在算起,人们将来可以收到的一元钱在价值上要低于现在的一元钱。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现象呢?假如某个投资人现在手头拥有一元钱,那么,在正常情况下,该投资人不会让其资金闲置,而是千方百计通过各种投资方式使其不断增值,或者存入银行、或者购买有价证券、或者购买不动产和其他有价值的艺术收藏品等等。这样,一年后他(她)拥有的财富将会多于一元钱。那么,现在的一元钱相当于未来可以收到的几元钱呢?这个问题即是指现在这一元钱未来的终值是多少。反过来,对于将来能够获得的一笔收入,从现在的角度来看,其价值是应该打折扣的。到底将来可以获得的一元钱相当于现在的几角钱呢?这个问题即是指未来这一元钱收入的现值是多少。现值与终值概念是计算各种金融工具利率水平的基础。
(一)终值 1.复利和终值
以简单的银行贷款为例,用支付的利息额除以贷款额是衡量借款成本的标准,这个计量标准即是所谓的简单利率。
2.年金终值
在银行存款中,有一中比较特殊的储蓄存款就是零存整取,即每月、每周或每年按同一的金额存入,到约定的期限本息一并取出。与此类似,养老保险中的固定缴款养老金计划也是由员工和公司按照员工工资的某一百分比按月向养老金帐户存入一笔资金,专款专用,只有员工退休后才可以从这一帐户中提取资金用于消费等方面的支出。此外,住房抵押贷款可以选择等额支付本息方式,即在一定的期限和利率水平下,借款者每个月支付固定金额给银行。在以上各种金融活动中,现金流量具有共同的特点,即每个月的现金流量金额都是相等的,我们把这些一系列均等的现金流或付款称为年金。年金分为即时年金和普通年金。即时年金是从即刻开始就发生一系列等额现金流,包括零存整取、养老保险等。如果是在现期的期末才开始一系列均等的现金流,就是普通年金。例如今天8月1日,你所签订的住房抵押合同是每个月25日偿还4000元贷款,这就属于普通年金。两者的区别如下图所示:
500
500
500
500
500
即时年金
500
500
500
500
普通年金 图3-1即时年金与普通年金的时间轴
年金终值就是一系列均等的现金流在未来一段时期的本息总额。以上的零存整取存款属于即时年金,假设S为本息和,也就是即时年金的终值,P为每年(或每周、每月)存入的金额,r为零存整取的复利利率,n为存期,每年计息一次,则即时年金终值公式如下:
(1r)n11SP[1]r
(3.8)
我们在图2-1即时年金和普通年金的时间轴上看到,即时年金的每笔现金流比普通年金都要多获得1年的利息,所以,即时年金的终值为普通年金终值的(1+r)倍。因此,以FV为普通年金的终值,A为普通年金,r为利率,n为年限,则普通年金的终值计算公式为:
n1r1FVA[] r
(3.9)
(二)现值
1.贴现和现值
将上述计算过程反过来,情形如何呢?由于在利率水平为10%时,现在的100元钱一年后将会变成110元,据此我们可以说一年后的110元在价值上只相当于现在的100元,即一年后可以收到的110元钱的现值是100元。或者可以说为了一年后能得到110元,现在任何理性的投资人的本金支付都不会超过100元。同样,我们也可以说,从现在开始,两年后的121元或者三年后的133.10元在价值上只相当于今天的100元。这种计算将来一笔货币收入相当于今天的多少数额的过程可以称为对未来的贴现(Discounting)。其计算过程如下:
推而广之,所谓现值是从现在算起数年后能够收到的某笔收入的贴现价值。如果r代表利率水平,PV代表现值,FV代表终值,n代表年限,那么计算公式如下:
PV
2.年金现值
FV(1r)n
(3.10)
如果你在未来有一项支出计划:在未来一定时间,某一项支出每年为固定金额,如果现在就为将来存入足够的金额,应该如果计算现在需要存入的金额呢?这就需要计算在未来产生的一系列等额现金流的现值,即年金现值。
一般地,我们设普通年金为A,利率为r,年限为n,现在一次存入的金额即一系列未来年金的现值,其计算公式如下:
PVAn(1r)1nr(1r)
(3.11)
特殊的存款方式——整存零取即属于上述普通年金现值,即一次存入一定的金额,在以后的预定期限内每月(或每周、每年)提取相等金额的货币,当到期时本利一次全部提取。3.永续年金的现值
也就是说,当n趋向于无穷大时,上述的普通年金就称为通永续年金(Perpetuity),即永远存续而没有到期日的年金。在金融工具中,股票就类似于永续年金,我们无法计算它的终值,却可以计算它的现值。对公式(3.9)对n求无穷大的极限,其可以得到永续年金的现值,其计算公式为:
PV=A/r
(3.12)
三、衡量利率的精确指标——到期收益率 在金融市场上存在各种各样的债务工具,这些债务工具的计息方式各不相同,不同的名义利率无法真正反映投资者所获得的实际收益率水平的差异。在物价水平不变的前提下,为了便于比较各种不同债务工具的利率水平,需要有一个统一的衡量利息率高低的指标,即到期收益率。这里介绍四类常见的债务工具及其到期收益率的计算方法。
(一)常见的四类债务工具
1.简易贷款。工商信贷通常采用这种方式。这种金融工具的做法是:贷款人在一定期限内,按照事先商定的利率水平,向借款人提供一笔资金(或称本金);至贷款到期日,借款人除了向贷款人偿还本金以外,还必须额外支付一定数额的利息。例如,某个企业以10%的年利率从银行贷款100元,期限1年。那么,1年贷款期满以后,该企业必须偿还100元本金,并支付10元利息。2.年金(Annuity)。年金是指在一段固定时期内有规律地收入(或支付)固定金额的现金流。它是最常见的金融工具之一。养老金、租赁费、抵押贷款等通常都采用这种方式。当第一次收(付)刚好在一期(如1年)之后,这种年金称为普通年金(Ordinary Annuity)。例如,某个人以这种方式借入银行贷款1000元,期限为25年,年利率为12%。那么,在未来25年内,该借款人每年年末都必须支付给银行126元,直到期满为止。
3.附息债券。中长期国库券和公司债券通常采用这种形式。这种金融工具的做法是:附息债券的发行人在到期日之前每年向债券持有人定期支付固定数额的利息,至债券期满日再按债券面值偿还。在这种方式下,债券持有者将息票剪下来出示给债券发行人,后者确认后将利息支付给债券持有者。例如,一张面值为1000元的附息债券,期限为10年,息票率为10%。债券发行人每年应向持有人支付100元的利息,在到期日再按面值1000元本金并加最后一年的利息100元偿付。
4.贴现债券。美国短期国库券、储蓄债券以及所谓的零息债券通常采用这种形式。这种金融工具的做法是:债券发行人以低于债券面值的价格(折扣价格)出售,在到期日按照债券面值偿付给债券持有人。贴现债券与附息债券不同,它不支付任何利息,仅仅在期满时按照债券面值偿付。例如,一张贴现债券面值1000元,期限1年,债券购买者以900元的价格购入该债券,一年后,债券持有人可以要求债券发行人按照面值偿付1000元。
(二)到期收益率(Yield to Maturity)的计算方法
这四种类型债务工具的现金流产生的时间不同。简易贷款和贴现债券只在到期日才有现金流;而年金和附息债券在到期日之前就有连续定期的现金流,直至到期为止。到底哪一种债务工具可以为投资人提供更多的收入呢?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运用现值的概念,运用到期收益率的计算方法来衡量不同类型债务工具的利率水平。所谓到期收益率,是指来自于某种债务工具的现金流的现值总和与其今天的价值相等时的利率水平,它可以从下式中求出:
nCF3CFnCFtCF1CF2P0t1y1y21y31yn1y
(3.13)t1其中,P0表示金融工具的当前市价,CFt表示在第t期的现金流,n表示时期数,y表示到期收益率。如果P0、CFt和n的值已知,我们就可以通过试错法或用财务计算器来求y。下面我们将分别计算四种不同债务工具的到期收益率。
1.简易贷款的到期收益率
对于简易贷款而言,使用现值概念,其到期收益率的计算是非常简单的。例如,一笔金额为100元的一年期贷款,一年后的偿付额为100元本金外加10元利息。显而易见,这笔贷款今天的价值为100元,其终值110元的现值计算如下:
PV
2.年金的到期收益率
以固定利率的抵押贷款为例,在到期日贷款被完全清偿以前,借款人每期必须向银行支付相同金额,直至到期日贷款被完全偿付为止。因此,贷款偿付额的现值相当于所有支付金额的现值之和。
100101r
第三篇:金融基础教案
金融基础教案
第1章 中国银行业概况
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
监管机构: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自律组织:中国银行业协会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进出口银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农业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交通银行
中信银行、深圳发展银行、招商银行 广东发展银行、兴业银行、中国光大银行 华夏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中闰民生银行 恒丰银行、浙商银行、渤海银行 政策性银行
大型商业银行
中小型银行 ·股份制商业银行
银行
中国银行业·城市商业银行 农村金融机构 ·农村商业银行 ·农村合作银行 ·农村信用社 ·村镇银行
·农村资金互助社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外资银行
·外商独资银行 ·中外合资银行 ·外国银行分行 ·外国银行代表处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信托公司 金融租赁公司 企业集团财务公司 汽车金融公司 货币经纪公司
MS User 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 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 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 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
非银行企融机构
第 1 页 2013-4-15 1.1中央银行、监管机构与自律组织 1.1.1中央银行
1.中国人民银行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时间、地位的法律确定 2.职能 3.职责
1.1.2监管机构
1.我国的银行业监管机构 2.银监会成立的时间
3.《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的实施、修改时间 4.监管职责 5.监管理念
6.监管目标及具体监管目标 7.监管标准
8.监管措施及具体内容 1.1.3自律组织
1.我国的银行业自律组织
2.中国银行业协会成立的时间、性质及主管单位 3.会员和准会员的申请标准 4.协会宗旨 5.组织机构 1.2银行业金融机构 1.2.1政策性银行
1.三家政策性银行的名称、成立时间、主要任务
2.200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中对于政策性银行改革的决定 1.2.2大型商业银行
1.五家大型商业银行的名称、成立时间、总部所在地、曾有的专业银行特点、上市情况
1.2.3中小商业银行
1.中小商业银行的种类
2.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名称 3.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作用
4.城市商业银行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 1.2.4农村金融机构
1.农村金融机构的种类及发展历程 2.村镇银行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含义 1.2.5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1.批准成立及挂牌时间 2.组建基础及市场定位 1.2.6外资银行
1.我国批准设立的第一家外资银行代表处
2.《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及《实施细则》生效时间 3.外资银行的种类 4.外资银行的业务范围 1.2.7非银行金融机构
MS User
第 2 页
2013-4-15 1.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种类
2.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成立时间、成立时的任务、改革动态 3.我国第一家信托投资公司及《信托公司管理办法》
4.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含义及《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 5.金融租赁公司含义及《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 6.汽车金融公司含义及《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 7.货币经纪公司含义及《货币经纪公司试点管理办法》
MS User
第 3 页
2013-4-15 第2章 银行经营坏境
经济增长与国内生产总位 充分就业与失业率
物价稳定一与通货膨胀率 国际收支平衡与国际收支
宏观经济发展及其衡量指标
宏观经济运行
经济环境经济周期
经济结构
产业结构
消费与投资比例
经济全球化
金融市场的功能
银行经营环境货币资金融通功能 资源配置功能
风险分散与风险管理功能 经济调节功能 定价功能
按期限划分
按具体的交易工具类型划分 按交易的阶段划分 按交割时间划分 按交易场所划分 货币市场 资本市场 其他市场
促进作用 挑战
金融市场的种类
金融市场 我国的金融市场
金融环境金融市场发展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按期限长短划分 按融资方式划分
按投资人所拥有的权利划分 按金融工具的职能划分
最终目标
货币政策目标
操作和中介目标 公开市场业务 存款准备金 再贷款和再贴现
货币政策工具
利率政策 汇率政策 窗口指导 金融工具 货币政策
MS User 第 4 页 2013-4-15 2.1经济环境
1.银行发展的根本动力
2.经济环境对银行运行的意义 2.1.1宏观经济运行
1.宏观经济发展四大目标及其衡量指标 2.经济增长、GDP的定义 3.GDP增长率的含义 4.常住居民的定义 5.失业率的定义
6.目前我国统计部门公布的失业率及其计算公式 7.城镇登记失业人数的定义 8.物价稳定、通货膨胀的定义
9.衡量通货膨胀常用的指标及各自含义 10.通货紧缩的定义及影响 11.国际收支平衡的定义
12.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定义和范围 13.经济周期的定义及四个阶段 2.1.2经济结构
1.产业结构的分类及划分标准 2.支出角度的GDP构成 2.1.3经济全球化
1.经济全球化的定义
2.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的关系及其对银行的影响 2.2金融环境
2.2.1金融市场 1.定义
2.五大功能及最主要、最基本的功能 3.金融市场的种类划分及各类市场的含义 4.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 5.我国货币市场的构成
6.我国股票市场正式形成的标志 7.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成立的时间 8.我国债券市场的构成
9.全国统一的银行间外汇市场建立、上海黄金交易所成立的时间10.我国期货市场的构成 11.我国保险业务的恢复时间
12.金融市场发展对商业银行的促进作用及挑战 2.2.2金融工具
1.金融工具的种类划分及各类型代表
2.债券、股票、可转换公司债券、证券投资基金的定义 2.2.3货币政策 1.定义
2.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3.货币政策构成
MS User
第 5 页
2013-4-15
4.货币政策目标的分类 5.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种类 6.货币政策的“三大法宝” 7.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步骤
8.一般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及内部关系 9.我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及其含义
10.现阶段我国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中介目标 11.基础货币定义及我国基础货币构成
12.货币供应量定义、层次及各层次包含的范围 13.公开市场业务定义及其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方向 14.存款准备金定义、分类及其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方向 15.我国建立存款准备金制度和实行的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16.再贷款和再贴现的定义 17.再贴现政策的类型
18.再贴现政策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方向
19.我国正式开展对商业银行贴现票据的再贴现的时间 20.利率的种类及各类含义 21.我国利率政策工具的类型 22.汇率的种类及各种类的含义 23.升水、贴水、平价的含义
24.汇率政策的类型及其中最基础、最核心的政策类型 25.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26.窗口指导的定义 第3章 银行主要业务
MS User 第 6 页 2013-4-15
存款业务概述
存款业务个人存款业务
存款业务定义 存款业务分类 存款基准利率 基本概念 业务分类 基本概念 业务分类 基本概念 外汇储蓄存款 单位外汇存款 基本概念 贷款业务分类 贷款基准利率 业务流程 个人住房贷款 个人汽车消费贷款 信用卡透支 个人助学贷款 其他个人贷款 对公存款业务
活期存款 定期存款
定活两便储蓄存款 个人通知存款 教育储蓄存款
个人存款、对公存款 活期存款、定期存款 人民币存款、外币存款
单位活期存款
单位定期存款 单位通知存款 单位协定存款 外币存款业务
贷款业务概述
个人贷款、公司贷款 短期贷款、中长期贷款 信用贷款和担保贷款
银行主要业务贷款业务个人贷款业务
公司贷款业务
其他银行业务资金业务
票据业务
支付结算业务 银行卡业务
代理业务
托管业务
担保业务
承诺业务
咨询顾问业务 理财业务
电子银行业务
流动资金贷款
短期贷款 流动资盆循环贷款
法人账户透支
项目贷款
中长期贷款 房地产开发贷款
信用证 银团贷款 押汇
贸易融资
保理 福费廷
贷款计息及偿还方式
短期资金交易;债券;外汇;金融衍生品 承兑;贴现、转贴现
汇票;本票;支票;汇款;信用证;托收 信用卡;借记卡
代收代付;代理银行业务;代理证券业务;代理保险业务;其他代理业务 基金托管;代保管 银行保函;备用信用证
项目贷款承诺;开立信贷证明;客户授信额度;票据发行便利
企业信息咨询;资产管理顾问;财务顾问 公司理财;个人理财
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自助终端
第 7 页
2013-4-15 MS User 3.1存款业务
3.1.1存款业务概述 1.存款的含义、特点 2.存款业务分类 3.存款基准利率 3.1.2个人存款业务
1.个人存款、储蓄原则、利息税、实名制 2.个人存款业务分类
3.活期存款概念、计息金额、计息时间、计息方式、计息公式 4.定期存款概念、种类、存款利率、计息规定
5.其他类储蓄存款:定活两便储蓄存款、个人通知存款、教育储蓄存款 3.1.3对公存款业务 l.对公存款概念 2.业务分类
3.单位活期存款概念、账户
4.单位定期存款、单位通知存款、单位协定存款 3.1.4外币存款业务 1.外币存款业务币种
2.现汇买入价/现钞买入价/现汇卖出价/现钞卖出价/中间价(基准价)3.外汇储蓄存款:《个人外汇管理办法》、个人外汇账户种类
4.单位外汇存款:单位经常项目外汇账户、单位资本项目外汇账户 3.2贷款业务
3.2.1贷款业务概述 1.贷款概念、特点 2.贷款业务分类 3.贷款基准利率
4.贷款业务流程:贷款申请、贷款调查、贷款审批、贷款发放、贷后管理 3.2.2个人贷款业务 1.个人贷款概念 2.发放方式
3.个人贷款主要品种及有关业务规定:个人住房贷款、个人汽车消费贷款、信用卡透支、助学贷款
4.其他贷款种类:个人住房最高额抵押贷款、个人经营性贷款 5.个人住房贷款还款方式及还款金额计算方法 3.2.3公司贷款业务 1.业务分类
2.短期贷款:流动资金贷款、流动资金循环贷款、法人账户透支 3.中长期贷款:项目贷款、房地产开发贷款、银团贷款 4.贸易融资:信用证、押汇 5.贷款计息及偿还方式
3.3其他银行业务 3.3.1资金业务 1.概念、特点 2.业务种类
MS User
第 8 页
2013-4-15 3.资金的投资收益
4.短期资金交易:央行票据、短期国债、短期融资券、回购/逆回购、同业拆借、货币市场基金
5.债券:概念、关键要素、国债、公司债 6.外汇:概念、即期外汇交易、远期外汇交易
7.金融衍生品:概念、交易目的、期货、利率互换、货币互换、期权 3.3.2票据业务
1.票据业务概念、种类、用途 2.承兑业务
3.贴现、转贴现业务 3.3.3支付结算业务 1.概念
2.常见结算方式:汇票、本票、支票、汇款、信用证、托收 3.3.4银行卡业务
1.概念、分类及功能
2.信用卡概念、分类、信用卡消费信贷特点、信用卡透支 3.借记卡概念、功能 3.3.5代理业务
1.代收代付业务:服务方式和项目
2.代理银行业务:代理政策性银行业务、代理中央银行业务、代理商业银行业务 3.代理证券业务:代理证券资金清算业务概念及分类 4.代理保险业务:概念及种类
5.其他代理业务:委托贷款业务、代销开放式基金业务、代理国债买卖业务 3.3.6托管业务
1.基金托管业务:概念、费用、分类
2.代保管业务:概念、出租保管箱业务、露封保管业务和密封保管业务 3.3.7担保业务
1.银行保函业务:概念、业务种类 2.备用信用证业务:概念、业务种类 3.3.8承诺业务 1.概念
2.业务种类:项目贷款承诺、开立信贷证明、客户授信额度和票据发行便利 3.3.9咨询顾问业务 1.概念
2.业务种类:企业信息咨询业务、资产管理顾问业务、财务顾问业务 3.3.10理财业务 1.概念
2.公司理财业务:概念及主要业务种类 3.个人理财业务:概念及主要业务种类 3.3.11电子银行业务
1.网上银行:企业网上银行、个人网上银行 2.电话银行/客户服务中心 3.手机银行 4.自助终端
MS User
第 9 页
2013-4-15 第4章 银行管理
银行风险的种类 银行风险管理的 发展历程 银行全面风险管理
银行风险管理组织
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国家风险、声誉风险、法律风险、战略风险 资产风险管理阶段->负债风险管理阶段-> 资产负债风险管理阶段->全面风险管理阶段 全球的风险管理体系、全面的风险管理范围 全程的风险管理过程、全新的风险管理方法 股东大会、董事会及专门委员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风险管理部门、其他风险控制部门 风险识别 风险计量 风险监测 风险控制
银行资本及其构成 作用
巴塞尔委员会与《巴塞尔资本协议》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
我国银行业的资本监管要求 银行风险管理
银行风险管理流程
银行资本的构成与作用
银行资本管理
银行管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 与资本充足率
MS User 银行绩效评价与 银行经营目标
银行绩效管理
银行财务报表
银行绩效评价的概念和目的 银行经营的股东价值最大化目标 银行经营的“三性”平衡
与财务报表相关的一些基本概念 银行财务报表及其结构
反映银行经营绩效的主要财务指标 银行金融创新的概念 银行金融创新的内容
合法合规原则、公平竞争原则、知识产权保护原则、成本可算原则、风险可控原则、信息充分披露原则、维护客户利益原则、四个“认识”原则 审慎尽责、充分信息披露、引导理性消费、客户资产隔离、妥善处理利益冲突、客户教育
银行金融创新 的概念和内容 银行金融创新 的基本原则 银行金融创新
客户利益保护
第 10 页
2013-4-15 4.1银行风险管理
4.1.1银行风险的种类 1.银行风险的定义 2.银行风险的独特性 3.银行风险种类
4.信用风险定义、存在范围、重要性 5.市场风险定义、分类
6.操作风险定义、分类、表现形式及其可转化性 7.流动性风险定义、分类 8.国家风险定义、分类和特点 9.声誉风险定义、重要性 10.法律风险定义
11.战略风险定义及来源
4.1.2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历程
1.银行风险管理的定义及其在银行管理中的地位
2.银行风险管理发展四个阶段的名称、时问、背景和特点 4.1.3银行全面风险管理
1.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包括的部分及各部分含义 4.1.4银行风险管理组织 1.银行风险管理组织构成
2.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和风险管理部门在银行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3.高效的风险管理部门的两个基本准则 4.风险管理部门和风险管理委员会的关系 5.其他风险控制部门 4.1.5银行风险管理的流程
1.风险管理流程的四个步骤,以及风险管理部门和风险管理委员会的职责分工 2.风险识别的两个环节 3.风险识别方法 4.风险计量的意义 5.风险监测的两层含义 6.风险控制的定义和目标 4.2银行资本管理
4.2.1银行资本的构成与作用 1.三种银行资本的定义
2.我国商业银行的会计资本的界定 3.经济资本的作用 4.三种银行资本的关系 5.银行资本的作用
4.2.2《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与资本充足率
1.巴塞尔委员会的全称、成立年份、总部、宗旨和地位 2.《巴塞尔资本协议》的全称、通过年份和内容
3.《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全称、通过年份及新增内容 4.资本充足率的计算公式 5.外部监管的要求
MS User
第 11 页
2013-4-15 6.市场约束要求银行信息披露的范围
7.《商业银行法》中对银行资本充足率的要求
8.《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在资本监管方面的改进 4.3银行绩效评价
4.3.1银行绩效评价与银行经营目标 1.银行绩效评价的概念和目的
2.利润最大化目标与股东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关系 3.《商业银行法》中对银行“三性”的表述 4.“三性”目标的各自定义 5.效益性对银行重要性的体现 6.“三性”之间的矛盾与协调 4.3.2银行财务报表 1.会计的定义
2.会计要素、静态要素、动态要素 3.会计结果
4.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
5.借贷记账法的原则及登记方法 6.财务报表的定义及包含内容
7.资产负债表的时点性及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关系 8.利润表的动态性及收入、成本费用和利润的关系 9.现金流量表的动态性
10.会计分期、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含义 11.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分类
12.资本利润率(ROE)和资产利润率(ROA)的定义 4.4银行金融创新
4.4.1银行金融创新的概念和内容
1.《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指引》中对银行金融创新的定义 2.银行金融创新的内容
3.“部门银行”与“流程银行” 4.扁平化
5.金融产品创新的地位
4.4.2银行金融创新的基本原则
1.《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指引》中银行金融创新的基本原则 4.4.3客户利益保护
1.客户利益保护的五个方面要求 2.“买者自负”的含义
MS User 第 12 页 2013-4-15
第四篇:金融
湖北经济学院管理技术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浅析乡镇企业信贷的难点与对策
系 部: 管理技术学院金融与贸易系
专 业: 国际金融 学 号: 091807005 学生姓名: 杨雪 指导教师: 祝弼雄 职 称: 讲师
二○ 一二 年 三 月 二0日
目录
摘要:乡镇企业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发展壮大起来的,从乡镇企业的现状着手进行分析,找出乡镇企业在运营的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并且针对诸多问题可以推断出银行减少对乡镇企业的资金信贷,因此就种种因素,根据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与对策来调整。.3 关键词:乡镇企业 发展现状 信贷难点 解决对策...........3 一、乡镇企业的发展历程以及现状..........................3
(一)乡镇企业的发展历程.............................3
1、乡镇企业的起源..................................3
2、乡镇企业发展经历的阶段.........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乡镇企业发展的现状..............................5
二、银行对乡镇企业的信贷投入.............................6
(一)自身发展存在的问题..............................6
(二)、影响银行加大对乡镇企业信贷投入的因素...........6
三、银行对乡镇企业信贷应采取的对策及措施.................8 参考文献:...............................................9
浅析乡镇企业信贷的难点与对策
摘要:乡镇企业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发展壮大起来的,从乡镇企业的现状着手进行分析,找出乡镇企业在运营的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并且针对诸多问题可以推断出银行减少对乡镇企业的资金信贷,因此就种种因素,根据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与对策来调整。
关键词:乡镇企业 发展现状 信贷难点 解决对策
一、乡镇企业的发展历程以及现状
(一)乡镇企业的发展历程
1、乡镇企业的起源
乡镇企业的前身是社队企业,早在公社化以前的合作化运动中,中国农村就产生了农业和副业相结合的互助合作运动。在20世纪90年代,为了加快实现农业机械化,全国小化肥、小农药、小农机。小水电、小水泥等“五小”社队工业迅速发展。1979年,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发展社队企业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草案)》,对社队企业的地位与作用、发展方向、生产经营范围、所有制形式、组织领导、优惠政策等作了具体规定,肯定了社队企业是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984年3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农牧渔业部和部党组《关于开创社队企业新局面的报告》的通知,第一次以正式文件形式把社队办企业、部分社员(村民)合作企业、其他企业合作工生和个体企业称为“乡镇企业”,即通常所说的乡办企业、村办企业、联户办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这四个“轮子”。当然,从1997年开始,农业部负责的乡镇企业统计就不再按照这四个“轮子”,而是按“集体企业”和“私有企业”标准将乡镇企业划分为两大类。
2、乡镇企业发展经历的阶段 20世纪80年代以来,乡镇企业发展主要走过了四个阶段:(1)乡镇企业异军突起(1984~1988)1984年中共中央一号和四号文件肯定乡镇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有利于“实现农民离土不离乡,避免农民涌进城市”,大大地促进了乡镇企业发展。这是农村工业化的第一个黄金时期。(2)由外延扩张向内涵发展转变(1989~1991)1988年9月,中共第十三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经济政策。乡镇企业开始了为期3年的“调整、整顿、改造、提高”历程,国家财政、银行紧缩对乡镇企业的信贷规模,压缩基本建设规模,对一些重要生产资料恢复垄断专营,乡镇企业原材料来源受到影响。尽管面临许多困难,这一时期的农村工业化仍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3)高速增长阶段(1992~1995)1992年初,邓小平到南方视察,对乡镇企业发展给予了高度评价。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将持续发展乡镇企业作为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而给予充分肯定。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提出了继续积极发展乡镇企业的方针。市场发展和政策导向使乡镇企业进入新一轮高速增长期。(4)改制发展阶段(1996年至今)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国内市场由短缺经济转向饱和经济,双轨经济转向单轨经济,暴利经济转向微利经济,因计划经济束缚而被压抑的能量已经充分释放,这些变化导致乡镇企业起步阶段的机制优势、政策优惠、市场环境优越等有利条件日渐丧失。
(二)乡镇企业发展的现状
高速发展了20多年的乡镇企业,其内部固有的矛盾现在越发突出:政企不分、经营方式落后;负债率高,技术老化;“村村点火、处处冒烟”的生存方式已无法适应市场。面对挑战,乡镇企业也在发生深刻变化.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
第一:以前曾经被忽视的乡镇企业产权矛盾日益突出,明确产权、提高效益的迫切需要提上乡镇企业发展的议事日程。
第二:外向型经济成为乡镇企业发展的拉动力量。较大的乡镇企业获得进出口经营权后,出口额成倍增长,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也迅速提高。乡镇企业的外向开展提高了中国对外开放总体水平。
第三:上规模、高科技成为乡镇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乡镇企业由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向集约型增长方式。高科技和优秀人才推动江苏乡镇企业抢先一步实施名牌战略,相继创出红豆、森达等一大批享誉全国的名牌产品。
第四:乡镇企业与农业产业化紧密联合。越来越多的乡镇企业通过体制和技术上的改造实行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成为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1998年,全国从事农副产品加工的乡镇企业有35万家。这进一步推动了农业的工业化,为农业实现现代化开辟了道路,打下了基础。
第五.乡镇企业与小城镇建设互为依托,寻求共同发展。1998年底全国已有100多万个乡镇企业聚集在各类工业小区和小城镇中。原来,浙江省温岭市的乡镇企业的空间布局特征是“低、小、散”,生产要素集聚水平低。基础设施共享性差,工业发展对环境的污染较重,治理难度大。
二、银行对乡镇企业的信贷投入
(一)自身发展存在的问题
1、观念问题。长期以来,农信社“官商”、等客上门的传统不良习惯根深蒂固。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主动营销的理念严重缺失。
2、产品问题。由于农信社服务产品缺乏创新,传统存贷款业务,缺少小企业客户需求的灵活、简便、实用的信贷产品,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不管用,商业银行项目贷款不会用。
3、机制问题。程序多,层次多,环节多,一刀切,无差异化的机械、教条、僵化审批机制与缺乏合理、科学的考核机制并存。
4、队伍问题。现有营销队伍素质参差不齐,专业化,复合型的客户经理严重缺乏。爱岗敬业,追求卓越的精神不足。
5、服务问题。不能正确理解服务的内涵,居高临下片面认为提供服务是给予,是单项的,而不是理解为互惠互利,同台共舞。
(二)、影响银行加大对乡镇企业信贷投入的因素
乡镇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投入,因此银行对乡镇企业信贷的投入对它们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影响因素有:
1、企业信用缺失、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 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不健全,存在着许多漏洞和缺陷,在信用交易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社会信用秩序混乱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
2、间接融资渠道受限 一是中小企业缺乏贷款担保,中小企业关系简单,一般没有上级部门和其他单位为其解决担保问题,加之其自身抵押品不足,即使银行认为其有发展潜力,往往也因担保上的技术性问题受到贷款限制性条款的制约而爱莫能助。二是我国一直缺乏向中小企业融资倾斜的金融政策。三是银行贷款终身责任追究制,使得信贷部门在放贷上普遍存在畏难情绪,基层信贷经理对中小企业贷款积极性不高。再加上信贷权力上收,掌握中小企业“软信息”的基层行没有贷款权力,只有推荐权、贷后维护权,却要承担100%的收贷收息责任。四是历史上沉痛的教训,使银行对中小企业存在戒备心理。五是银行对中小企业市场缺乏深入研究。银行在体制机制、管理方式、技术手段、业务流程等方面,存有不适应中小企业发展的障碍,随着全国金融行业经营层次的提升,各金融机构工作重心逐步上移,许多银行特别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正在逐渐失去部分市场和原有的竞争优势。六是在思想观念上还存在许多误区。对市场的深刻变化认识不到位,把中小企业等同于“散小差”客户,把中小企业等同于“落后”。
3、直接融资渠道不畅 主要是资本市场的规模限制。我国的资本市场从其产生之日起,股票发行额度和上市公司选择就受到规模限制,如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最低1000万元,上市公司股本总额不少于5000万元,这些硬性条件是现阶段中小企业达不到的。即使目前新设计的创业板市场对中小企业全面开放,但其设置的门槛仍然较高。因此,对零散、科技含量低的中小企业而言,参与社会直接融资仍然是条难以逾越的坎,而对企业债券的发行更是望尘莫及。
三、银行对乡镇企业信贷应采取的对策及措施
针对上述乡镇企业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相应地措施来解决乡镇企业信贷的难点。
1、与时俱进的理念。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是农信社为“三农”服务的宗旨的要求,是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是农信社市场定位与培养基本客户群,提高竞争力的现实要求,农信社必须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做到观念更新,体制革新,服务创新。
2、适销对路的产品。小企业贷款需求千差万别,每个企业的情况都不一样,几乎没有投资规划,有机会就投入,有利就投资,额小、频繁、急用,对利率不太敏感是主要特点。因此在制定信贷产品时要注重灵活、简便,有针对性的推出信贷产品。
3、科学灵活的机制。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必须深刻领会和全面贯彻银监会提出的“六项机制”,即:建立利率风险定价机制;建立独立的小企业贷款核算机制;建立和完善高效的小企业贷款审批机制;建立和完善小企业贷款激励约束机制;建立专业化人员培训机制;建立和健全小企业贷款违约信息通报机制。
4、专业务实的队伍。为小企业服务,必须要有专业化的客户经理队伍,小企业客户经理应具备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勤奋热情、严谨务实、开拓创新的精神,同时要有市场意识、客户意识、营销意识、创新意识、团队意识、风险意识。
5、便捷高效的服务。金融业是服务行业,一切收益来自于向客户提供的服务,必须根据客户融资需求,为客户提供灵活、快捷的融资渠道;通过提高综合金融服务,帮助客户降低融资成本,增加收益,让每个客户从金融服务中得到更多价值。
因此,要想更好地推进乡镇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我们必须从这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难点着手,就问题找对策,解决乡镇企业信贷的问题,从而促进乡镇企业的良好发展。参考文献:
[1]廖晖,《广东金融》[D],华南理工大出版社,1990,(7)[2]刘业奇,《广西金融研究》[D],广西出版社,2001,(6)
[3]黄跃,兰学军,《企业管理》[D],湖北人民出版社,1990,(8)[4]郑曦卿,《经济师》[D],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1998 ,(12)[5]杨世平,郑曦卿,《改革与理论》[D] 1993 ,(6)
[6]陈成雷,宋永本,《乡镇企业信贷的难点与对策》[J] 2000 ,(10)
[7]韦昌明,《乡镇企业发展的难点与对策》[J],内部文稿,1999,(1)
第五篇:第七章金融产品分销策略教案
第七章 金融产品分销策略
第一节 金融产品分销策略概述
一 金融产品分销策略的含义和种类
(一)分销策略 :是产品营销的渠道,即产品的所有权或使用权从生产者手中转移到消费者手中的过程所经过的渠道。
(二)金融机构分销策略的含义: 指金融机构的营销渠道,也就是金融机构把金融产品和服务推向客户的手段和途径。
二 分销策略对金融机构的影响
(一)促进了引进来与走出去的有机结合
(二)促进了国内金融市场的竞争
(三)电子商务的分销策略改变了金融机构的销售方式 三
金融产品的特性对分销策略的影响
(一)金融产品的不可分割性
(二)金融产品具有高风险性 四 分销策略的作用
(一)正确的分销策略可以更有效的满足客户的需求
(二)选择合适的分销策略可以简化流通渠道,方便客户购买
(三)合理的分销策略有利于降低金融机构的营销费用
第二节 金融产品分销的渠道
一分销渠道的含义
是指商品从生产领域转向消费领域所经过的路线和通道,是联结商品提供者与消费者的桥梁与纽带。合理地设计和建立金融产品的分销渠道,把产品及时、方便、有效、经济地提供给市场和消费者,是满足市场需求,实现金融企业运营目标的重要保障。分销渠道的类型可分为:直接分销渠道与间接分销渠道.影响金融企业产品选择分销渠道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一)目标市场特性:分销渠道深受金融市场的顾客人数、地理分布、购买频率、购买数量以及不同促销方式的敏感性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当企业的目标市场规模较大,潜在顾客的数量多且分布广泛时,就需要较长的渠道,即建立较多的分支机构或利用中间商分销产品,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二)产品特性 产品特性是企业进行渠道设计时的一个重要的约束因素。例如,金融产品是含有服务成分的产品,因此建立宽而短的渠道分销效果较好。如果某银行以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作为主要业务,须设计广泛的分销网络、建立完整的服务体系,但为减少管理环节,一般不经过中间商分销;如果结算、缴费、电子货币等中间业务产品要大力发展,就要经过相应的中间商或代理行分销,以求资金运作渠道有足够的覆盖面,达到较好的通达效果
(三)企业自身特点主要包括企业的规模、管理能力、声誉、财力、经营策略和经营目标、产品组合等因素。例如民生银行与我国四大商业银行之一的中国工商银行确立合作关系。
分销渠道的设计与选择是金融企业的重大决策之一。分销渠道的设计主要包括确 定渠道类型、渠道长度和宽度等。
1、确定分销渠道的类型
确定渠道的类型是渠道设计的首要问题。如前所述,金融产品的分销渠道有多种类型,如直接渠道、间接渠道、垂直联合渠道、复式渠道等,每种类型都有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因此,企业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和制约因素,如企业的资源状况、经营目标、管理水平,目标市场的供求状况,国家的法律、政策,最终消费者的偏好等来选择适合的分销渠道类型二例如:公司债券这类金融产品,就必须通过间接渠道,即依靠银行、证券公司、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来分销。
2、确定渠道的长度
分销渠道的长度决策决定于多方面的因素,如产品特性、企业特性、市场特性等。就产品特性来看,技术和服务含量较大的金融产品如资金拆借、保险等,则需要较短的渠道,以保证技术和服务有效、准确、全面地送达最终消费者。就市场特性来看,消费者选择性不强但要求方便的产品如国库券,则适宜采用较长的渠道。我们以德国施豪银行专攻住房金融案例为例。
施豪银行成立于1931年,是德国34家住房储蓄银行中最大的一家,截至2001年底,资产总额为324亿欧元。2001施豪银行新签合同89万份,合同额达207亿欧元,市场份额占25.8%,位居同行业第一名。目前,每13位德国公民中就有一位是施豪银行的客户,每4个家庭便有1个与施豪银行签订了住房储蓄合同,施豪银行被客户誉为最友好的银行。
当时的住房金融背景是在德国从事住房金融业务的主要金融机构有四大类型,即信贷银行、储蓄银行、抵押银行和住房储蓄银行。其中,住房储蓄银行是专业办理住房储蓄业务的金融机构,其贷款额占全部住房贷款额的23%左右。
施豪银行当时采取的措施是将70年的实践积累形成的经营技术及经营管理体制运用于与别国建立合资银行。
在斯洛伐克,施豪银行于1992年与当地及奥地利的合作伙伴合作,建立了该国第一家住房储蓄银行,到2001年底,市场占有率是68%。在捷克,施豪银行于1993年与当地的两家银行合作建立了合资住房储蓄银行,到2001年底,市场占有率是41%,已成为捷克共和国最重要的提供住房融资的机构,该银行现已是欧洲第二大住房储蓄银行,仅位于施豪银行之后。
对于中国,同样的,面对庞大的中国市场,从1999年起,施豪银行就希望与建设银行合作建立住房储蓄银行,将其技术诀窍及管理优势与建行的网络优势结合起来,在中国开展住房储蓄业务。2002年10月施豪银行与建行正式联姻
3、确定渠道的宽度
分销渠道宽度的确定包括两方面:一是确定分支机构的数目;二是确定企业在每一层次中利用多少中间商来销售产品。一般来讲,有密集分销策略(即在一个销售地区广泛设立分支机构或直接动用尽可能多的中间商来销售产品,一般适宜于一些可以大规模标准化生产的金融产品的分销)
所谓渠道管理,其中心任务就是要解决渠道中可能存在的冲突,提高渠道成员的满意度和营销积极性,促进渠道的协调性和提高效率。渠道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协调和解决渠道冲突
渠道成员之间的冲突是利益关系的反应获取尽可能大的经济利益,是渠道成员所追求的基本的也是重要的目标。然而,利益在成员之间又是一种分配关系,具有此长彼短的特点,这就会造成冲突,即冲突具有必然性。但是,合作应当是各分 销渠道的主旨,是大家能够结合在一起的基础,只有促进合作,才能使渠道的整体活动效率最大,促进合作,也是解决冲突的基本方法(二)评估
企业在建立了分销渠道并投人运作后,还须依据一定标准定期衡量、评估渠道成员的表现,检查其销售定额的完成情况、服务水平、市场覆盖、付款情况、促销上的合作程度、为顾客提供服务的质量等,并依据一定标准进行评估,目的是了解掌握渠道成员的状况,随时对其加以必要的调整,对达不到规定标准的成员应采取各种措施调动其积极性,或者将其从渠道中排除(三)激励
金融产品提供者应密切关注渠道成员间的合作,采取措施给予激励,以使渠道成员更好地与企业合作,共同致力于企业营销目标的实现奖励方式包括物资奖励、精神奖励、人员培训等(四)渠道的改进
企业在进行产品分销时,还应根据企业的目标、市场环境、中间商的变化,及时地调整和修改分销渠道,使之适应环境的变化,保持最佳状态值得注意的是,调整和修改渠道,企业应慎重从事,权衡利弊,全面综合地考虑其得与失,方可作出决策,因为渠道的调整或修改,往往容易产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宜慎重决断。
二 直接分销渠道
(一)直接分销渠道的含义和功能
1、概念
银行直接分销渠道:也称零阶渠道,是指银行将产品直接售给最终需求者,不通过任何中间商。主要方式有:上门推销、展示会、邮购、电视直销和制造商自设商店等。
适用类型:大型设备、专业工具及技术复杂需要提供专门服务的产品。2 功能
(二)金融机构直接分销渠道的类型
1、分支机构 2 人员推销 3电子渠道
(三)直接分销渠道的优缺点
1、直接分销策略的优点(1)银行可实现及时性(2)可以降低营销成本(3)增加产品的销售
(4)便于银行方便及时了解金融市场
总结:
如果银行直接分销策略运用的得当,可以大幅降低银行的流通费用,加快银行产品流通速度,增加收益。
2、直接分销策略的缺点 不足之处:
当银行规模一定时,会使银行占用较多的人力、物力、财力。银行要广泛地设立分支机构,配备足够的客户服务人员,可能会使分销费用增加,影响银行的经济效益,特别是对客户分散、需求差异大且多层次的市场,此策略的缺陷更为明显。
三 间接分销渠道
(一)金融机构间接分销渠道的含义和功能
1、概念
间接分销渠道:
指金融机构通过中间商来销售金融产品,或借助一些中间设备与途径向客户提供产品与金融服务。
这种方式主要适用于消费品营销;有些生产资料 如:单价较低的次要设备、零件、原材料也采用间 接分销类型。2 功能
(二)间接分销渠道的策略类型 1 短渠道和长渠道策略
按利用中间商环节的多少可分为:长渠道、短渠道;(1)短渠道策略
短渠道:零级、一级渠道;
--适合在小地区范围销售产品和服务。(2)长渠道策略
长渠道:二级以及二级以上的渠道;
--适应在较大范围和更多细分市场销售产品和服务。宽渠道和窄渠道策略
按每个层次使用多少同类型的中间商可分为:宽渠道、窄渠道;(1)宽渠道策略
宽渠道:是指在渠道的每一个层次中使用同种类型中间商的数目较多。使用宽渠道,消费者可以随时随地买到企业的产品,还可以使中间商之间形成竞争。
但中间商数目较多,会使中间商推销产品不专一;同时生产商与中间商之间的关系松散。
(2)窄渠道策略
窄渠道:是指渠道的每一层次中使用中间商数目较少。窄渠道适用于销售技术性较强、生产批量小的商品。
其优点是:生产企业与中间商之间关系密切,有较强的依附关系,生产和销售相互促进。
缺点:风险较大,一旦双方关系出现变化,便会影响销售。
(三)间接分销渠道的优点
(1)转变了银行产品的提供方式(2)加快了银行产品的分销速度(3)有利于银行扩展市场(4)有助于降低营销费用(5)便于提供更多的市场信息 四 我国金融机构分销渠道存在的问题
(一)银行分销渠道存在的问题 主要表现为:
(1)银行网点设置布局不合理。(2)银行网点数量增加过多。
(3)对机构规模缺乏定量分析,争议经济效益持续下降。(4)海外营销网络不够完备。
鉴于我国银行分销渠道面临问题,银行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1)重视网点选址的经济性和科学性。
①改变各家银行现有的按行政区划设置分支机构的模式,改按经济区域设置机构,减少地方对银行经营的干涉。②重视在设置机构,选择网点中的经济模型的运用,具体分析我国的经济发展及当地的实际情况,找出网点设置的最佳规模、最佳效益并根据市场的竞争状况及时调整。
(2)增加分支机构的业务范围,扩大服务品种,由功能单一化转为多样化。(3)积极利用收购、兼并和协议联盟,扩展分销渠道,提高经济效益。
(二)保险公司分销渠道存在的问题 过多依赖人员推销,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2 销售渠道单一,中介严重不发达 3 保险电子商务处于初始阶段
(三)证劵、基金公司分销渠道存在的问题 通常采用单一的分销渠道进行营销、成本较高、效率偏低 2 自身拥有的营销人员相比银行、保险业还要少,专业素质不高
五 金融分销渠道建设要考虑的因素 1 成本与利润因素 金融产品及需求因素 3 市场与控制因素
第三节 金融产品的分销策略
一 分销策略的含义
是企业为了使产品迅捷地转移到消费者手中如何选择最佳的分销渠道 二 分销策略的种类
(一)直接分销策略和间接分销策略(有无中间商划分)
(二)单渠道和多渠道分销策略
(三)结合产品生命周期的分销策略
(四)结合分销渠道策略
(五)综合渠道成员网络策略 三 选择分销策略的基本原则 1 经济性原则 2 适度控制的原则 3 易于沟通的原则 4 灵活性原则 5 连续性原则
四 金融策略的具体选择
(一)根据目标客户群对金融产品种类的需求不同来选择分销策略
(二)根据竞争需要选择分销策略
(三)根据中间商的性质、能力及对各种产品销售的适应性来选择
(四)根据金融企业的战略目标来选择
(五)根据金融产品的生命周期来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