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课程标准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作用
新课程标准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作用
新课程标准针对不同学科,要求也不一样,很宽泛。就我们英语学科而言,我认为对于我们以后的英语教学有很好的指导作用,普通高中英语新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自然延伸,也是基础教育阶段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英语教学的总目标,都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高中英语新课标超越传统语言知识的积累,把语言上升到了语用的角度。在这里,我主要谈谈它在高中英语阅读上的作用。
在阅读教学这一块,新课程标准摒弃了传统的“read for language”, 倡导“read for information, read beyond language, focus on meaning”。高中英语新课标的目标突出了语言技能的重要性,强调在全面提高学生听说读写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这一前提下,着重培养学生理解与表达的能力,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用英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 以及强调用英语思维,用英语做事的能力。这符合当今时代的社会实际需要,高考也越来越注重阅读能力的考查, 正如上次新课程培训的lecturer-北京四中的特级英语教师李俊和老师所说,阅读是高考的重点。阅读理解不仅在高考试卷中占分最多,而且阅读能力是影响其他题型(如完形填空、短文改错、单选、单词拼写)答题效果的关键因素。他们学校每个假期都会给学生250篇文章去阅读,开学后就这些文章内容进行考试。可见,阅读教学至关重要。
新课程标准对高中毕业生有关“阅读”技能的要求是:能理解阅读材料中的观点和态度;能意识到不同文体的特征;能通过分析句子结构理解难句和长句;能在教师的帮助下欣赏浅显的文学作品。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 30 万词以上,让学生从高一起就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正确的阅读方法,让他们在三年后能从容地面对高考;同时为他们将来的英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是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如何让高中学生主动的愿意去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是一项值得研究的课题。
在英语阅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要帮助学生养成符合自己的阅读学习策略,教会学生 “会读”比教会学生 “读会”更重要。教师的教法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法,在教材课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导学词汇和语法的基础上,应充分利用内容丰富的教材,整体学习和把握语篇,将注意力集中在指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阅读实践上。把阅读教学放在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逐步地培养学生获取、挑选、调取、整合信息的能力,从而掌握一些方法和技巧,去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能力。
(一)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有效的阅读技巧。在阅读过程中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和要求, 应该采取不同的阅读方式和策略,遵循由浅入深, 由表及里, 由具体到概括的顺序要求阅读。
(二)不同体裁,不同阅读指导方法。
科学的阅读方法是迅速掌握文章主旨大意,逐步使学生形成阅读技能的有效途径,学生只有在掌握了有效的阅读方法
读的能力 的基础上,才能独立而又准确地阅读,进而不断提高自己独立阅
(三)利用多种信息源,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观看精美的相关图片,话题讨论,知识小竞赛,调查,歌曲, 音频视频等都是进行课前导入非常有吸引力的热身方式。阅读后,可以开展角色扮演, 复述课文,改写,缩写,讨论,采访,写摘要,做报告等活动都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合作意识培养的很好的教学手段。
(四)运用语法基础知识,帮助学生更准确地理解复杂句子。
高中阅读教学并非停留在对阅读材料表层意义的理解上,其设计的问题具有层次性。阅读文章时除了生词以外,复杂的句子结构也是影响学生正确理解的重要因素之一。阅读过程中,我重视阅读材料中典型例句的示范分析,把语法进行简化和提炼,对传统教学中的难点如时态、从句、介词和非谓语动词等进行阐释,帮助学生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使学生掌握句子之间的复杂关系,进而理解文章的深层含意。
(五)加强词汇记忆指导,帮助学生构筑词汇量,为阅读扫清基本障碍。没有足够的词汇量,就不能快速阅读并理解英语语言材料。运用构词法,要把单词放在句子中去学习,放在语篇中去理解和掌握。从语境和运用的角度去识记单词比脱离语境硬记单词来得有效。
(六)对学生进行大量课外阅读的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开展限时训练,每天安排学生阅读一两篇,使之成为习惯。
以上就是我对新课程标准在英语阅读教学上的作用的看法。
谈谈新课标下高中英语教学的几点方法 新课标 人教版
英语新课标下的英语学习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学习英语不仅仅是为了考试,还为今后的工作,甚至终身服务。高中三年英语学习的侧重点不同:高一年级:重点在培养兴趣,锻炼听说能力,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同时注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高二年级:坚持听说练习,着重扩大词汇量和阅读量,以提高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高三年级:提高语言知识的准确性和综合性,并努力提高做题技巧。高中英语课程的教育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传达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用英语思维和表达的能力。为了帮助学生打好高中英语课程的共同基础,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和探究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技能,要特别强调让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得体地使用英语。由于学生现有的语言能力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差异,教师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只有尊重学生的差异并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才那真正实现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目标。
一、要点滴积累,不要急于求成 急于求成就可能会造成消化不良,或者一事无成的结果。急于求成往往表现为对自己提出过高的要求。这样做往往会给自己很大压力,进而对自己逐渐失去信心,失去兴趣。尊重记忆规律,反复是关键。利用点滴时间:与其他学科穿插进行。早晨是学习英语的大好时光。
二、要树立信心,不要妄自菲薄
“即使是天才,他出生时的第一声啼哭也不是动听的音乐。”听别人说的好,就急,自卑,否定自己。要知道别人也是练出来的,任何时候起步都不晚。要知道树立信心的过程就是不断犯错的过程。要勇于犯错,才能提高。
三、要做到博闻强识,不要只认课本
许多语言教育专家指出:语言能力的强弱与掌握语言材料的多寡成正比。语言材料输入量越大,语言能力提高越快,其中背诵是一种强化语言材料输入的好方法,是不可缺少的语言学习环节。背诵要背肯定是正确的东西,不要脱离上下文记单词。注意生活中一闪而过的东西,如电影中,电视转播中,新闻中,报纸上,网络上出现的新的有趣的东西。
四、要主动出击,不要坐等人教;要持之以恒,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五、积极参加各种有关英语学习的课外活动
围绕课文开展各种形式的口、笔头交际生活动,如复述、讨论(文段直接写出的和未写出的意思)摘要(全文或段落大意、按时间顺序罗列史实等)、角色扮演、采访、调查(与课文同类的话题)、写报告等。
六、教师角色的转换
新《标准》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其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差异的统一。面对教育改革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教师应对社会形势的发展变化做出相应的角色转换,教师首先要更新理念,努力创建新《标准》下的新型师生关系,以适应新时代英语教育的要求。
1.重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2.以学生为中心,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
3.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新《标准》强调学习策略的探究性:要求教育教学活动的民主性,相信学生,树立民主意识。
4.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5.正确引导,提高学生自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家第斯多得曾说:“不好的教师是传授真理,好的教师是叫学生去发现真理”,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从“教”变“导”。
6.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探索全新的特色教学推进创造教育,要使学生创造性的学,很大程度上要决定于教师创造性的教。
7.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拓展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英语教学资源,拓展学生学习渠道,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8.教师要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提高自身素质 新课程标准给教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它要求英语教师需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具有较广博的世界人文地理知识;注重自身的利益礼仪修养。
七、构建“宽松•激趣”的课堂是实施高中英语新课标的一个关键
......必修五 Unit 5 First Aid Reading 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英语新课程标准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这就要求教师能根据学习内容设计相应的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掌握语言知识,学会运用语言,培养各种技能。本课时的中心话题是“急救”,包括急救的重要性,急救的基本常识以及急救的具体步骤(DR ABC)。由于所学内容接近生活,实用性和操作性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实际教学情景,布置任务,让学生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针对生活中常见的各种紧急情况,运用所学知识实施紧急救护。通过实践和参与,掌握本课时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培养学生处理紧急事件的应变能力和操作能力,实现英语新课程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时的中心话题是意外情况下的急救知识。具体涉及关于急救的重要性,急救的基本常识以及急救的具体步骤(DR ABC)。通过本课时的教学,让学生了解有关急救的常识,能在对文章理解的基础上,用较为流利的英语表达在生活中如何处理一些突发事件,学会在实际情况中实施正确的紧急救护等
教学内容分为四个部分。
1.“读前”(Pre-reading)部分先以四幅图片来导入新课,让学生针对这些图片思考一些问题,你会怎么办?该怎么办? 2.“阅读”(Reading)部分是一篇介绍急救的文章,标题是DR ABC,具体介绍急救的重要性,如何进行急救,急救时注意DR ABC:D代表Danger(危险);R代表response(反应);A代表Airway(呼吸道);B代表Breathing(呼吸);C代表Circulation(血液循环),以及如何进一步急救等一些急救基本常识和步骤,使学生理解急救对病人的重要性及基本的急救知识,以便他们运用于生活实际.3.“读后”(Post-reading)分三个任务。Task 1.True or False 加强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Task 2.Describe pictures 加强语言知识的运用; Task 3.Discussion 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实际操作技能;
4.“活动”(Activity)部分是开展一个竞赛“A First Aid Quiz”,并给予胜利者奖励,扩充范围,更多的学习急救知识。
三.教学目标: 根据《普通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实验稿)关于总目表的定位及其实现途径和目标具体描述,结合高二学生实际和教材内容,我把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为: 1.语言知识
1)掌握、理解、运用以下生词及词组:witness、panic、roll over、deal with、keep in mind、manage、manage to等 2)正确复述急救步骤(DR ABC)2.语言技能:
读:能理解课文内容和课文结构,在阅读中运用scanning, skimming, generalization, inference等具体细节的读写策略和技能。
说:能在对文章理解的基础上,用较为流利的英语表达在生活中如何处理一些突发事件,学会在实际情况中实施正确的紧急救护等 3.学习策略
学生能在一定程度上形成自主学习、有效交际和信息处理英语思维能力。4.情感策略 让学生了解急救的重要性和常用方法,能准确的运用于实际生活,增强学生帮助他人,拯救生命的意识;体验用英语交流的成功与喜悦,以及培养合作精神、互助精神。
四.教学方法:
教师安排学生快读和查读,理解课文含义;通过阅读,小组讨论,提问,口语练习,复述,实际运用等掌握急救步骤。
五.教学准备:
制作课件、准备topic cards、预备奖赏(糖果)、录音机
发表评论
文章评论
第二篇:浅析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英语教学
浅析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英语教学
摘要:英语是我国基础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学科,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对高中英语的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从多个方面对高中英语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关键词:高中英语 ;新课标;教学注意问题
新课改的全面实施。使得我国的基础教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新课标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更加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这就对高中的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结合新课标的要求改革高中英语教学,重视学生的发展。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一、抓好初高中的衔接过渡
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英语基础,但是学生之间无论是从性格还是知识层面都存在很大差异,教师在开学伊始首要的任务是了解学生,尤其是对于底子比较薄弱的学生,教师要利用适当的时间从语言、词汇、语法、句型等方面帮助学生系统复习,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英语教学。在新旧教材的接替和初高中的知识过渡中,关注学生,让学生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减少学生对高中知识的恐怖心理。
初高中知识的衔接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好习惯;课堂教学中教师使用英语教学,并尽量要求学生用英语进行思考和交流;多渠道、多方法的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另外,由于高中学生最终是参加高考,因此,在高一的教学中,教师就应该渗透一些高考常用的技巧训练,教会学生一些阅读技巧,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最后,教师要与学生建立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让学生接受授课教师,从而能借助教师的魅力吸引学生对英语的学习。
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践告诉我们,提高教学效率的一个有效手段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英语是一门语言教学,涉及大量的西方文化,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向学生介绍一些西方文化,让学生了解一些西方背景知识和趣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每个班级都有一些学困生,他们基本已经放弃了对英语的学习。我将班上几名乐于玩游戏的学生叫到宿舍,打开电脑,让他们见识“红色警戒”、“沙丘2000”、“星际争霸”等游戏。那令人震憾的32位音效,赏心悦目的3D动画,人性化的交互式操作,让街上游戏厅中的16位甚至8位的游戏望尘莫及。很快地,他们就融入游戏之中。但每每就在他们指挥着千军万马,即将解放全人类,实现心中梦想时,屏幕上却出现了数行的英文提示,这些学生全傻眼了,这时我就在旁边轻描淡写地给予翻译。学生顿悟:下世纪,玩,也要懂英语。事后,我发现英语课上,这几个学生“重新做人”了。可见,巧妙地迁移学生的兴趣,正如“四两拨千斤”,对培养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大有裨益。
三、重视课堂教学的导入
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一定程度上也取决于课堂导入是否有效。导入环节如果教师能够吸引学生,那么,整堂课学生就会陷入一个积极的思维学习状态中;反之,如果导入环节教师没能抓住学生的好奇心,那么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因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课堂导入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文科不同于其它学科,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很重要。我在上课的时候就这样:
T: Present some pictures of students about tourist attractions.T: Do you like traveling? Do you want to visit these picturesque places?
S: Yes.T: Why do more and more people like to travel,even some of them traveling abroad?
S: People travel for different purposes: to enjoy the beauty of nature; to relax ourselves...T: OK,now let’s enjoy more pictures in the world.总之,课堂导入的方法有很多,授课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选择一种或几种方法来导入新课,每种方法都有自身的优点和缺点,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方法都是好方法,都可以为我所用。
四、教学贯彻交际性原则
英语是一门语言课,语言的主要用途就是用来交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将教学活化为实际。我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首先是每堂课前几分钟,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交流的平台。我说:“It’s nice to see you again./It’s fine today,isn’t?/How are you today?”星期一上课问:“Did you have a good time in the weekend?”学生会作出不同的回答,引出更多的对话,从而达到交际的目的。其次,每天每堂课让学生到讲台上进行一分钟演讲,学生实行轮流制。演讲的内容是每天的日期、天气、学生出勤情况等信息。在课堂进行中,结合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结合课本内容进行对话表演。最后,对学生的英语教学不仅局限在课上,教师要引导学生课下也进行英语交流。例如,定期举办英语朗读比赛、唱英语歌曲、词语接龙比赛等趣味活动,学生通过参与也展示了自己的英语水平,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新课改下的英语课堂教学不再是单纯的教给学生知识,而是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课堂教学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和组织者,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动起来,真正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构建一种和谐的英语课堂,提高教学效率。
第三篇: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
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教育应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素质,为学生的多样性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和广阔的空间。因此,高中课程的设置应充分注意均衡性和多样性。高中美术课程的设置与改革,是高中课程整体改革的重要环节,是均衡性和多样性课程理念的实际体现。
随着美育被列入教育方针,我国的中小学美术教育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机遇。1996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艺术欣赏课教学大纲(初审稿)》的颁布,使美术课程正式进入普通高中课程体系,从而形成了我国基础教育美术课程相对完整的格局,但是也应该看到,我国的普通高中美术课程仍有一些方面尚需改革和完善,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制订新的《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应力求体现我国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鼓励学生在感受、体验、参与、探究,思考和合作等学习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基本的美术知识与技能,体会美术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形成有益于个人和社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课程改革,要构建符合基础教育要求具有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的美术课程体系,增强美术课程对学生发展要求的适应性,为不同兴趣和专长的学生提供进一步发展的平台。高中美术课程标准结构图
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价值
三、课程理念
四、课程总目标
五、课程内容
模块A 美术鉴赏
1、学习目标
2、学习内容
3、评价建议 模块B 绘画·雕塑
1、学习目标
2、学习内容
3、评价建议
模块C 设计·工艺
1、学习目标
2、学习内容
3、评价建议 模块D 书法·篆刻
1、学习目标
2、学习内容
3、评价建议
模块E 现代媒体艺术
1、学习目标
2、学习内容
3、评价建议
六、教学建议
七、课程资源
八、教材编写建议
附:名词解释
一、课程性质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是艺术学习领域中的必修课程之一。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既 与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课程相衔接,又具有自己的特点,是高一层次的美术课程。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具有人文学科的特征,体现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其主要 任务是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涵养美感,丰富生活情趣和终身爱好美术的情感,培养人文精神,完善人格。
二、课程价值
1、陶冶审美情操,丰富生活情趣
美术是最重要的视觉艺术,对发展学生的视知觉,获得以视觉为主的审美体验,陶冶审美情操等方面具有其他学科难以替代的作用。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能够提高学生对自然物、人造物形态美的认识,对美术作品的材料构成及形式、风格的多样性的认识,体验美术与生活的关系,丰富生活情趣。
2、传承文化艺术,弘扬人文精神
美术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的美术构成世界美术的多元性,因此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传承文化艺术的价值。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能使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美术与自我、美术与生活、美术与政治、美术与宗教、美术与历史等方面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文化艺术,弘扬人文精神。
3、激发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
美术实践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活动,在激发人的创新精神,发展动手能力,开发潜能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能使学生在美术活动中充分发挥个性和想象、思考、判断能力,接触特殊的工具、材料、操作方式和表现形式,得到其他学科难以获得的各种体验。这种融鉴赏与创作为一体的学习活动对发挥个性,激发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是十分有益的。
4、调节心理状态,促进身心健康
美术实践作为一种情感表达活动,在获得成功感和自信心,促进人际交流以及释放个体的紧张或消极情绪等方面,具有促进身心健康与个性和谐发展的价值。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能使学生在美术活动中直接抒发各种情绪,缓解心理压力;能够获得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升华情感;能够促进交流,沟通人际关系。以此形成良好的身心状态与社会适应能力。
5、助益人生规划,拓宽发展空间
美术渗透于社会生活、生产的各个领域,在美化生活,提高物质产品的文化品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讲,美术课具有工具性的价值。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既为学生提供不同的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培育学生终身爱好美术的情感,发展美术方面的各种能力,也为学生今后从事美术职业或其他职业提供发展机会。
三、课程理念
1、拓宽美术视野,尊重世界多元文化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要使学生比较广泛地接触本国及外国优秀美术作品,探索人文内涵,拓宽美术视野,在深入了解本国优秀的美术作品和民族艺术传统的同时,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外来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
2、强调创新精神,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和发展,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艺术的方法认识世界,逐步形成敏锐的洞察力和乐于探究的精神,鼓励想象、创造和勇于实践,用美术或美术与其他学科相联系的方法表达与交流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现基础、多样和选择性,满足发展的需要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要提供若干基础性的学习模块,要通过充分利用和发掘校内外美术 课程资源,增加课程的多样化,尊重并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为个性发展创造空间,满足学生 多样发展的需求。
4、讲究学习方法和过程,培养学习能力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应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倡导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艺术的本质、特性和文化内涵,探索艺术表现和交流的方法。通过美术学习活动,让学生学会用艺术思维的方式认识世界,促进其他学科的学习。
四、课程总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念,能对审美现象作出独立的判断。养成对美术终身爱好的情感,丰富生活情趣,选择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热爱祖国优秀的文化,理解与尊重世界多元文化。 能在倾听和尊重不同见解、与他人合作、形成团队精神的基础上,形成自我反思和独立思考的品质。
2、知识和技能
进一步学习美术语言,以美术形式记录自己的观察和体验,以及表达自己的情感、思考的能力,学会分析、评价美术作品及其艺术现象,提高美术素养,并能将美术知识与技能运用于其他学科的学习。
3、方法与过程 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美术学习活动,了解美术创造和思维的方法,体验美术学习的愉悦。学会收集、分析和选择与美术活动有关的信息与材料,进行视觉认知,处理媒介材料,探索表现技巧,运用直觉、想象、思维以及美术技能进行艺术加工和创造。
五、课程内容
高中美术课程采用学分制管理,既保证学生的基本学习,也给予他们比较充分的自由选择机会。 根据学习时间配置学分,按每周1课时计,修完1学期可获I学分。因此,对每一课程模块或者模块中的具体学习内容,修习1学期(17至18学时)可获1个学分,原则上以修习1个学分作为继续选修和转换学习内容的单位。但每个学生必须修习三个学期的美术科目(所选模块或内容不加规定),即3个学分。在此基础上,学生可继续选学本科目其他模块,以获得另外的学分。高中美术课程设置以下学习模块: A、美术鉴赏 B、绘画·雕塑 C、设计·工艺 D、书法·篆刻 E、现代媒体艺术 模块A:美术鉴赏
美术鉴赏是运用感知、经验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
“美术鉴赏”是普通高中阶段美术科目的学习模块之一,是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中“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基础上更高层次的拓展与延伸。它是一种创造性的精神活动和主体性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欣赏、鉴别与评价美术作品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审美能力,热爱本民族文化,尊重和理解世界多元文化。
1、学习目标
(1)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学会对美术现象作出判断。热爱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理解与尊重多元文化。
(2)了解中外美术发生发展的基本轨迹,获得相关的美术知识;了解美术在不同区域的文化含义、历史变迁和风格特征;学会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
(3)运用多种方法和现代信息技术收集美术的有关信息;采用多种方法、多种角度探索与美术相关联的问题;学习以多种手段表达自己对美术的思考,对美术作品的感受与理解。
2、学习内容
“ 美术鉴赏” 模块的学习内容: 内容 提示
A 欣赏 基础
美术语言及其创作方法
美术与生活、美术与科学、美术 与政治、美术与经济、美术与宗教 B 美术 欣赏 中国古代、近现代优秀美术
印度、日本、东南亚的优秀古代美术;
非洲与美洲的优秀古代美术;
欧美的优秀古代、近现代美术 提示:
精选能够体现中外优秀艺术传统,具有文化内 涵,或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联的美术作品。
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性、研究性与合作性学习。引 导学生课前收集与美术相关的文字、图像等资料,并运用网络进行资料检索与搜集。
鼓励学生用文字描述、表演、造型等多种方式表达对艺术作品的感受与理解。
组织参观、调查、考察美术馆、博物馆、艺术作坊等,充分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
3、评价建议
(1)、能否灵活运用相关的美术知识,识别美术不同门类的特征,表达自己对美术的思考。(2)、能否恰当使用美术术语,采用多种方法、多种角度描述、分析、比较、解释、评价艺术作品。
(3)、能否运用多种方法和现代信息技术收集美术的有关信息。
(4)、能否对美术作品和现象作出独立的判断与选择,关心美术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作用。(5)、能否体验艺术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审美理想,获得情感的升华。(6)、能否热爱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理解与尊重多元文化。模块B:绘画·雕塑
1、学习目标
(1)认识绘画、雕塑与社会、自然的联系,激发对生活的热爱,丰富思想和感情,获得个性全面发展。
(2)学习绘画、雕塑的知识、语言,掌握造型的方法,进行创作与表现。
(3)了解和体验绘画、雕塑的方法与过程,熟悉有关工具、材料,学会整体的观察与表现,进行自主的学习、探索和创作。
2、学习内容
本学习模块以两个方面来显示,分为绘画与雕塑,以此适应不同情况下的不同需要和选择。
“绘画·雕塑”模块的学习内容: 内容 提示
A绘画:
素描、色彩画、中国画、卡通、版画 B雕塑:
泥塑、木雕、其他
提示:
在素描、色彩等学习中运用比例、构图、透视等知识。增强对物体明暗、虚实、冷暖及立体空间等方面的感受和理解.使用各种工具、材料,体验不同的艺术效果。能选择具象和抽象的绘画语言和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生活经验。
对中国画、水粉画、油画、版画、卡通等类别中的某种技法、表现形式和特点有所了解,并进行创作实践。
能运用综合材料进行艺术创作。
3、评价建议
(1)能否积极参与绘画、雕塑活动,并通过美术作品传达自己的感受和思想。
(2)能否运用一定的造型方法对物象进行表现。
(3)能否对绘画或雕塑学习方法或创作过程有所感悟和认识。
(4)能否对有关的材料进行综合的应用和创造性地发挥。
(5)能否用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对自己和他人的作品作出评价。模块C:设计●工艺
设计,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创造性的造物活动。在现代社会中,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设计,因此设计已成为人类物质与精神生活的需要。
工艺,原是指以手工劳作为主的传统工艺。在现代社会工业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工艺制作仍在广泛的领域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设计·工艺”是普通高中阶段美术科目的模块之一,是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中“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基础上更高层次的拓展与延伸。其学习的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形成初步的设计观念和设计意识;提高学生的劳动素质和综合素质,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手工艺传统。
1、学习目标
(1)丰富生活情趣,养成勇于实践、耐心细致、持之以恒的良好工作习惯和态度,学会如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协调合作关系。激发学习兴趣,发展探究和创造精神。
(2)了解设计艺术的基础知识,初步掌握设计艺术的规律和技术,能进行简单的设计,为将来进入更高层次的学习或从业定向奠定基础;了解各种材质和工具的特性,学习一般的工艺程序和制作方法,丰富对民族传统工艺的了解和认识。
(3)联系生活经验,了解设计创意思维和工艺制作过程,在设学习和实践中建立初步的设计意识技术意识。
2、学习内容
本模块内容分为A、B两个二级模块,A模块为“设计”,列出了现代设计领域中三个最主要的设计类别供学生从中选修其一;B模块为“工艺”,是从众多的材质门类中选择常见易行的五类供学生选修其一。
“设计与工艺模块的学习内容: 内容 提示
A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工业设计、环境艺术设计 B工艺:
纸艺、陶艺、木艺、布艺、金属工艺 提示:
鼓励学生独特的设计构思,激发创意。
以多种材料和方法模拟工业产品和环境艺术的设计。
引导学生感受不同材料的物理特性和美感特性,了解各种工具的功能和正确的使用方法。
运用计算机进行2D、3D美术设计的基本操作实践。
在包括工艺在内的综合性设计项目中,提倡学生进行分工合作的实践。
3、评价建议
(1)能否了解设计基础和主要设计类别的常识和基本技法,建立初步的设计意识。
(2)能否利用身边的材料,运用工艺制作工具和加工方法,有创意地完成简单的工艺晶。
(3)能否根据功能、目的和审美的要求进行有创意的设计。
(4)能否耐心、专注、有计划地从事一件作品的设计与制作活动。模块D:书法·篆刻
书法、篆刻通过塑造汉字的形象美,造成种种意境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汉字艺术。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部分,并以其源远流长、独特的文化品格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书法·篆刻”是普通高中阶段美术科目中新增设的一个学习模块。学生在深入了解并研习中国传统汉字艺术的同时,逐步形成一定的审美素养,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理解。
1、学习目标
(1)获得精神的愉悦;热爱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树立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陶冶情操,丰富生活情趣,养成耐心细致、精确严谨、持之以恒的良好习惯和态度;激发学习兴趣,发展个性,提高创造能力;调节心理状态,促进身心健康。
(2)通过实践,获得相关的书法、篆刻知识;认识到书法、篆刻作为一门实用艺术所具有的工具性特征;学会分析、比较、鉴赏、评价书法、篆刻作品。
(3)体验书法、篆刻中所特有的艺术意蕴,初步掌握基本的书写规范、篆刻的一般技法。
2、学习内容
“书法篆刻”模块的学习内容: 内容 提示
A书法:
篆 书、隶 书、行 书、草 书、楷 书 B篆刻:
文字印章、肖形印章、边款 提示:
对传统的笔法,章法、篆法、刻法等技法及表现形式有所了解,进行实践。
能使用不同的长锋、短锋、狼毫、羊毫以及刻刀、刻石等工具、材料,体验不同的效果。
能选择临摹、创作等方法,表达自己的个性。
3、评价建议
(1)能否运用相关的知识,识别书法、篆刻不同的书体和风格特征;
(2)能否初步掌握基本书体的书写规范、篆刻的一般技法。(3)能否恰当使用美术术语,分析、比较、鉴赏、评价书法、篆刻作品;
(4)能否了解我国书法发展的基本脉络。模块E:现代媒体艺术
“现代媒体艺术”是美术与现代科技结合而形成的一个新的艺术领域,是指运用光学原理、电子技术等表达自己观点、思想和情感的新兴的视觉艺术形式。随着多媒体技术和国际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现代媒体艺术日益普及,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现代媒体艺术”是普通高中阶段新开设的一个学习模块。通过这一学习模块的学习,能使学生获得运用现代媒体设备、技术和网络资源进行创造、展示的能力,以及全球性传播和交流能力,因此设置这一学习模块。
1、学习目标
(1)欣赏现代媒体艺术的魅力,乐于运用现代媒体艺术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态度,勇于将自己作品进行展示和传播。
(2)了解现代媒体设备和器械的性能和特点,掌握基本的操作方法,掌握运用软件和美术原理进行编辑、设计和处理的方法。
(3)体验现代媒体艺术学习和创作的过程,学习运用现代媒体艺术的观念进行创作的方法。
2、学习内容
现代媒体艺术学习模块包括两方面的学习内容:摄影/摄像、电脑绘画与设计。
两方面的学习内容之间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便于学生的自主选择。学生可以选择某单元内容单独或有侧重地学习与应用,甚至多次选修,以便更深入地学习;也可以在各教学内容之间轮流选修,以便得到综合学习与应用。’现代媒体艺术’模块的学习内容: 门类 : A 摄影摄像
内容: 摄影/摄像基础
摄影/摄像艺术处理工业设计
门类:
B 电脑绘画与设计
内容 :平面绘画与设计
动画设计和创作
三维立体造型设计
网页设计
提示 :
根据某一主题(如风景、人物、花卉等)进行摄影、摄像。
根据某一主题或社会热点问题编写脚本,并进行拍摄、编辑和加工处理。
运用Photoshop、CorelDRAW、Painter、Flash、3Dmax、AutoCAD等软件进行创作或设计。
运用FrontPage、Dreamweaver等软件设计并制作网页,进行传播和交流。
配合研究性学习课题的要求拍摄、收集各种素材、资料或案例,并成为研究性学习最终成果的展示。
3、评价建议
(1)能否欣赏现代媒体艺术独特的艺术魅力。
(2)能否乐于运用现代媒体艺术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态度。
(3)能否了解各种现代媒体设备和器械的性能和特点,并能独立操作现代媒体设备和使用相应软件。(4)能否发现生活中有意义的题材,并用现代媒体艺术的形式加以表达。(5)能否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图像资料库和网络资源进行艺术创造。(6)能否将现代媒体艺术手段用于研究性学习的表达和展示之中。
4、教学资源
开设现代媒体艺术课程首先需要有硬件设备的保证,比如照相机、数码照相机、摄影机、数码摄影机,能处理图像的电脑(最好是图像工作站)、录像编辑机等;以及图形资料的输入设备;扫描仪、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影机,教学时使用的实物投影仪:输出设备:教学时使用的液晶投影仪、图像输出用的彩色打印机等。
要进行电脑绘画创作和设计还需要相应的应用软件,如Photoshop、CorelDRAW、Painter、3Dmax、AutoCAD、Flash等,用于网页设计和制作的FrontPage、Dreaz~eaver等软件;需要各种字库、图像资料库等资源,有的图像资料可以通过扫描自己拍摄的照片逐步积累起来:可以利用国际互联网上的大量图像、声像和文字资源;
也不能忽视地方上的山水树石、花草鱼虫等自然资源,名胜古迹、现代建筑、戏剧音乐等文化资源,以及各种人物、事件等生活资源等。
六、教学建议
1、美术教学应注重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在教学中,应当遵循审美的规律,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努力捉高他们的审美晶位。
2、美术教学要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要积极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通过思考、讨论、实践,创造性地运用美术知识,开展美术活动。
3、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社会需要和未来发展趋势指导学生选修各学习模块中适宜的内容。
4、教师应引导学生加强美术语言和美术创作规律的学习,使用各种不同的工具、材料,选择具象、抽象或意象等不同的美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生活经验。
5、在美术技能的学习中,教师应注意对作品鉴赏和作品文化含义的引导。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促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
6、教师在教学中应运用讲解、示范、讨论、比较、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研究能力。
7、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创造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与合作交流。
8、教师应鼓励学生尽可能利用计算机技术和国际互联网资源开展美术学习,开阔视野,提高美术学习质量。
9、教师应充分利用美术馆、博物馆、当地的艺术作坊等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组织学生参观、调查、考察等活动,增强美术教学与当地自然和文化特色的联系。
七、课程资源
1、各校应根据所开设的美术课程配置专用美术教室,配齐相应的美术教学设备(包括储藏教具、工具、材料的场所、展示学生美术作品的场所)与器材,配置可供美术课使用的多媒体教学设备。
2、学校的图书馆应配备美术书籍和其他美术资源,包括画册、教师参考书、学生参考书、美术杂志、美术教育杂志、幻灯片和光盘等,供教师备课及上课,学生收集、查阅资料以及自学或合作学习时使用。
3、协调不同学校间的不同师资需求,互通有无,使教师资源共享成为可能。
4、广泛利用校外的各种课程资源,包括美术馆、图书馆、公共博物馆及私人博物馆、当地文物资源、艺术家工作室、艺术作坊和有关工厂、车间等,聘请美术专业工作者和相关人员参与美术教学,携手开展多种形式的美术教育活动。
5、学校应积极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充分利用网络,获得最新的美术教育资源,开发新的教学内容,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并开展学生之间、学校之间、省市之间和国际的学生作品、教师教学成果等方面的交流。
6、尽可能运用自然环境资源(如自然景观、自然材料等)以及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如活动、事件和环境等)进行美术教学。
八、教材编写建议
1、材的设计和编写要依据美术课程总目标的要求,以学生身心发展水平为参考,确保教材设计的总体思路与国家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相吻合。
2、教材编写要以学生发展为本,遵循高中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以有利于学生学习作为教材编写的基点,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
3、教材编写应体现时代的特点,内容的选择要注意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要渗透优秀的传统文化,也要涉及现代艺术的观念和方法,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和思路。
4、教材内容的选择应注意基础性、启发性、拓展性和应用性。
5、教材编写应考虑不同地区的学生实际、地方资源和文化特色,应使教材具有充分的选择余地,以适应不同地区的教师和学生的需要。
6、教材编排应图文并茂,版式美观、明了,图像清晰,色彩准确,印刷精美。
7、学校也可根据自己特点编写适合本校的特色教材。
8、一个学习模块中的两部分学习内容,可编为全一册教材,但两部分学习内容应有明显区别,还可以根据需要有所侧重。
9、“美术鉴赏”模块的教材内容分两部分,一部分为“鉴赏基础”,另一部分为“鉴赏内容”。可以按照中外美术简史的方式编排,也可按照专题的方式编排,还可以按照地域、文化的方式以及美术门类的方式编排。教材中应增加各种相关的地图和图表,以便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学习内容。
10、现代媒体艺术教材的内容选择应以介绍现代媒体艺术的观念、本质规律为主,并介绍一些现代媒体艺术作品及其创作的方法,引导学生运用不断更新的多媒体技术,创作出新颖多样的作品。
第四篇: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
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教育应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素质,为学生的多样性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和广阔的空间。因此,高中课程的设置应充分注意均衡性和多样性。高中美术课程的设置与改革,是高中课程整体改革的重要环节,是均衡性和多样性课程理念的实际体现。随着美育被列入教育方针,我国的中小学美术教育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机遇。1996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艺术欣赏课教学大纲(初审稿)》的颁布,使美术课程正式进入普通高中课程体系,从而形成了我国基础教育美术课程相对完整的格局,但是也应该看到,我国的普通高中美术课程仍有一些方面尚需改革和完善,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制订新的《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应力求体现我国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鼓励学生在感受、体验、参与、探究,思考和合作等学习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基本的美术知识与技能,体会美术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形成有益于个人和社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课程改革,要构建符合基础教育要求具有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的美术课程体系,增强美术课程对学生发展要求的适应性,为不同兴趣和专长的学生提供进一步发展的平台。
高中美术课程标准结构图
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价值
三、课程理念
四、课程总目标
五、课程内容 模块A
1、学习目标
2、学习内容 模块B 绘画·雕塑
1、学习目标
2、学习内容
3、评价建议
模块C
设计·工艺
1、学习目标
2、学习内容
3、评价建议
模块D
书法·篆刻
1、学习目标
2、学习内容
3、评价建议
模块E
现代媒体艺术
1、学习目标
2、学习内容
3、评价建议
↓
六、教学建议
↓
七、课程资源
↓
八、教材编写建议
↓
附:名词解释
一、课程性质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是艺术学习领域中的必修课程之一。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既
与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课程相衔接,又具有自己的特点,是高一层次的美术课程。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具有人文学科的特征,体现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其主要
任务是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涵养美感,丰富生活情趣和终身爱好美术的情感,培养人文精神,完善人格。
二、课程价值
1、陶冶审美情操,丰富生活情趣
美术是最重要的视觉艺术,对发展学生的视知觉,获得以视觉为主的审美体验,陶冶审美情操等方面具有其他学科难以替代的作用。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能够提高学生对自然物、人造物形态美的认识,对美术作品的材料构成及形式、风格的多样性的认识,体验美术与生活的关系,丰富生活情趣。
2、传承文化艺术,弘扬人文精神
美术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的美术构成世界美术的多元性,因此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传承文化艺术的价值。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能使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美术与自我、美术与生活、美术与政治、美术与宗教、美术与历史等方面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文化艺术,弘扬人文精神。
3、激发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
美术实践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活动,在激发人的创新精神,发展动手能力,开发潜能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能使学生在美术活动中充分发挥个性和想象、思考、判断能力,接触特殊的工具、材料、操作方式和表现形式,得到其他学科难以获得的各种体验。这种融鉴赏与创作为一体的学习活动对发挥个性,激发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是十分有益的。
4、调节心理状态,促进身心健康
美术实践作为一种情感表达活动,在获得成功感和自信心,促进人际交流以及释放个体的紧张或消极情绪等方面,具有促进身心健康与个性和谐发展的价值。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能使学生在美术活动中直接抒发各种情绪,缓解心理压力;能够获得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升华情感;能够促进交流,沟通人际关系。以此形成良好的身心状态与社会适应能力。
5、助益人生规划,拓宽发展空间
美术渗透于社会生活、生产的各个领域,在美化生活,提高物质产品的文化品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讲,美术课具有工具性的价值。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既为学生提供不同的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培育学生终身爱好美术的情感,发展美术方面的各种能力,也为学生今后从事美术职业或其他职业提供发展机会。
三、课程理念
1、拓宽美术视野,尊重世界多元文化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要使学生比较广泛地接触本国及外国优秀美术作品,探索人文内涵,拓宽美术视野,在深入了解本国优秀的美术作品和民族艺术传统的同时,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外来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
2、强调创新精神,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和发展,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艺术的方法认识世界,逐步形成敏锐的洞察力和乐于探究的精神,鼓励想象、创造和勇于实践,用美术或美术与其他学科相联系的方法表达与交流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现基础、多样和选择性,满足发展的需要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要提供若干基础性的学习模块,要通过充分利用和发掘校内外美术
课程资源,增加课程的多样化,尊重并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为个性发展创造空间,满足学生
多样发展的需求。
4、讲究学习方法和过程,培养学习能力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应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倡导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艺术的本质、特性和文化内涵,探索艺术表现和交流的方法。通过美术学习活动,让学生学会用艺术思维的方式认识世界,促进其他学科的学习。
四、课程总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念,能对审美现象作出独立的判断。养成对美术终身爱好的情感,丰富生活情趣,选择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热爱祖国优秀的文化,理解与尊重世界多元文化。
能在倾听和尊重不同见解、与他人合作、形成团队精神的基础上,形成自我反思和独立思考的品质。
2、知识和技能
进一步学习美术语言,以美术形式记录自己的观察和体验,以及表达自己的情感、思考的能力,学会分析、评价美术作品及其艺术现象,提高美术素养,并能将美术知识与技能运用于其他学科的学习。
3、方法与过程
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美术学习活动,了解美术创造和思维的方法,体验美术学习的愉悦。学会收集、分析和选择与美术活动有关的信息与材料,进行视觉认知,处理媒介材料,探索表现技巧,运用直觉、想象、思维以及美术技能进行艺术加工和创造。
五、课程内容
高中美术课程采用学分制管理,既保证学生的基本学习,也给予他们比较充分的自由选择机会。
根据学习时间配置学分,按每周1课时计,修完1学期可获I学分。因此,对每一课程模块或者模块中的具体学习内容,修习1学期(17至18学时)可获1个学分,原则上以修习1个学分作为继续选修和转换学习内容的单位。但每个学生必须修习三个学期的美术科目(所选模块或内容不加规定),即3个学分。在此基础上,学生可继续选学本科目其他模块,以获得另外的学分。
高中美术课程设置以下学习模块:
A、美术鉴赏
B、绘画·雕塑
C、设计·工艺
D、书法·篆刻
E、现代媒体艺术
模块A:美术鉴赏
美术鉴赏是运用感知、经验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
“美术鉴赏”是普通高中阶段美术科目的学习模块之一,是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中“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基础上更高层次的拓展与延伸。它是一种创造性的精神活动和主体性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欣赏、鉴别与评价美术作品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审美能力,热爱本民族文化,尊重和理解世界多元文化。
1、学习目标
(1)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学会对美术现象作出判断。热爱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理解与尊重多元文化。
(2)了解中外美术发生发展的基本轨迹,获得相关的美术知识;了解美术在不同区域的文化含义、历史变迁和风格特征;学会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
(3)运用多种方法和现代信息技术收集美术的有关信息;采用多种方法、多种角度探索与美术相关联的问题;学习以多种手段表达自己对美术的思考,对美术作品的感受与理解。
2、学习内容
“美术鉴赏”模块的学习内容:
内容提示
A 欣赏基础
美术语言及其创作方法
美术与生活、美术与科学、美术
与政治、美术与经济、美术与宗教
B 美术欣赏
中国古代、近现代优秀美术
印度、日本、东南亚的优秀古代美术;
非洲与美洲的优秀古代美术;
欧美的优秀古代、近现代美术
提示:
精选能够体现中外优秀艺术传统,具有文化内涵,或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联的美术作品。
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性、研究性与合作性学习。引导学生课前收集与美术相关的文字、图像等资料,并运用网络进行资料检索与搜集。
鼓励学生用文字描述、表演、造型等多种方式表达对艺术作品的感受与理解。
组织参观、调查、考察美术馆、博物馆、艺术作坊等,充分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
3、评价建议
(1)、能否灵活运用相关的美术知识,识别美术不同门类的特征,表达自己对美术的思考。
(2)、能否恰当使用美术术语,采用多种方法、多种角度描述、分析、比较、解释、评价艺术作品。
(3)、能否运用多种方法和现代信息技术收集美术的有关信息。
(4)、能否对美术作品和现象作出独立的判断与选择,关心美术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5)、能否体验艺术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审美理想,获得情感的升华。
(6)、能否热爱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理解与尊重多元文化。
模块B:绘画·雕塑
1、学习目标
(1)认识绘画、雕塑与社会、自然的联系,激发对生活的热爱,丰富思想和感情,获得个性全面发展。
(2)学习绘画、雕塑的知识、语言,掌握造型的方法,进行创作与表现。
(3)了解和体验绘画、雕塑的方法与过程,熟悉有关工具、材料,学会整体的观察与表现,进行自主的学习、探索和创作。
2、学习内容
本学习模块以两个方面来显示,分为绘画与雕塑,以此适应不同情况下的不同需要和选择。
“绘画·雕塑”模块的学习内容:
内容提示
A绘画:
素描、色彩画、中国画、卡通、版画
B雕塑:
泥塑、木雕、其他
提示:
在素描、色彩等学习中运用比例、构图、透视等知识。增强对物体明暗、虚实、冷暖及立体空间等方面的感受和理解.使用各种工具、材料,体验不同的艺术效果。能选择具象和抽象的绘画语言和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生活经验。
对中国画、水粉画、油画、版画、卡通等类别中的某种技法、表现形式和特点有所了解,并进行创作实践。
能运用综合材料进行艺术创作。
3、评价建议
(1)能否积极参与绘画、雕塑活动,并通过美术作品传达自己的感受和思想。
(2)能否运用一定的造型方法对物象进行表现。
(3)能否对绘画或雕塑学习方法或创作过程有所感悟和认识。
(4)能否对有关的材料进行综合的应用和创造性地发挥。
(5)能否用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对自己和他人的作品作出评价。
模块C:设计●工艺
设计,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创造性的造物活动。在现代社会中,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设计,因此设计已成为人类物质与精神生活的需要。
工艺,原是指以手工劳作为主的传统工艺。在现代社会工业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工艺制作仍在广泛的领域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设计·工艺”是普通高中阶段美术科目的模块之一,是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中“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基础上更高层次的拓展与延伸。其学习的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形成初步的设计观念和设计意识;提高学生的劳动素质和综合素质,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手工艺传统。
1、学习目标
(1)丰富生活情趣,养成勇于实践、耐心细致、持之以恒的良好工作习惯和态度,学会如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协调合作关系。激发学习兴趣,发展探究和创造精神。
(2)了解设计艺术的基础知识,初步掌握设计艺术的规律和技术,能进行简单的设计,为将来进入更高层次的学习或从业定向奠定基础;了解各种材质和工具的特性,学习一般的工艺程序和制作方法,丰富对民族传统工艺的了解和认识。
(3)联系生活经验,了解设计创意思维和工艺制作过程,在设学习和实践中建立初步的设计意识技术意识。
2、学习内容
本模块内容分为A、B两个二级模块,A模块为“设计”,列出了现代设计领域中三个最主要的设计类别供学生从中选修其一;B模块为“工艺”,是从众多的材质门类中选择常见易行的五类供学生选修其一。
“设计与工艺模块的学习内容:
内容提示
A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工业设计、环境艺术设计
B工艺:
纸艺、陶艺、木艺、布艺、金属工艺
提示:
鼓励学生独特的设计构思,激发创意。
以多种材料和方法模拟工业产品和环境艺术的设计。
引导学生感受不同材料的物理特性和美感特性,了解各种工具的功能和正确的使用方法。
运用计算机进行2D、3D美术设计的基本操作实践。
在包括工艺在内的综合性设计项目中,提倡学生进行分工合作的实践。
3、评价建议
(1)能否了解设计基础和主要设计类别的常识和基本技法,建立初步的设计意识。
(2)能否利用身边的材料,运用工艺制作工具和加工方法,有创意地完成简单的工艺晶。
(3)能否根据功能、目的和审美的要求进行有创意的设计。
(4)能否耐心、专注、有计划地从事一件作品的设计与制作活动。
模块D:书法·篆刻
书法、篆刻通过塑造汉字的形象美,造成种种意境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汉字艺术。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部分,并以其源远流长、独特的文化品格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书法·篆刻”是普通高中阶段美术科目中新增设的一个学习模块。学生在深入了解并研习中国传统汉字艺术的同时,逐步形成一定的审美素养,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理解。
1、学习目标
(1)获得精神的愉悦;热爱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树立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陶冶情操,丰富生活情趣,养成耐心细致、精确严谨、持之以恒的良好习惯和态度;激发学习兴趣,发展个性,提高创造能力;调节心理状态,促进身心健康。
(2)通过实践,获得相关的书法、篆刻知识;认识到书法、篆刻作为一门实用艺术所具有的工具性特征;学会分析、比较、鉴赏、评价书法、篆刻作品。
(3)体验书法、篆刻中所特有的艺术意蕴,初步掌握基本的书写规范、篆刻的一般技法。
2、学习内容
“书法篆刻”模块的学习内容:
内容提示
A书法:
篆书、隶书、行书、草书、楷书
B篆刻:
文字印章、肖形印章、边款
提示:
对传统的笔法,章法、篆法、刻法等技法及表现形式有所了解,进行实践。
能使用不同的长锋、短锋、狼毫、羊毫以及刻刀、刻石等工具、材料,体验不同的效果。
能选择临摹、创作等方法,表达自己的个性。
3、评价建议
(1)能否运用相关的知识,识别书法、篆刻不同的书体和风格特征;
(2)能否初步掌握基本书体的书写规范、篆刻的一般技法。
(3)能否恰当使用美术术语,分析、比较、鉴赏、评价书法、篆刻作品;
(4)能否了解我国书法发展的基本脉络。
模块E:现代媒体艺术
“现代媒体艺术”是美术与现代科技结合而形成的一个新的艺术领域,是指运用光学原理、电子技术等表达自己观点、思想和情感的新兴的视觉艺术形式。随着多媒体技术和国际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现代媒体艺术日益普及,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现代媒体艺术”是普通高中阶段新开设的一个学习模块。通过这一学习模块的学习,能使学生获得运用现代媒体设备、技术和网络资源进行创造、展示的能力,以及全球性传播和交流能力,因此设置这一学习模块。
1、学习目标
(1)欣赏现代媒体艺术的魅力,乐于运用现代媒体艺术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态度,勇于将自己作品进行展示和传播。
(2)了解现代媒体设备和器械的性能和特点,掌握基本的操作方法,掌握运用软件和美术原理进行编辑、设计和处理的方法。
(3)体验现代媒体艺术学习和创作的过程,学习运用现代媒体艺术的观念进行创作的方法。
2、学习内容
现代媒体艺术学习模块包括两方面的学习内容:摄影/摄像、电脑绘画与设计。
两方面的学习内容之间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便于学生的自主选择。学生可以选择某单元内容单独或有侧重地学习与应用,甚至多次选修,以便更深入地学习;也可以在各教学内容之间轮流选修,以便得到综合学习与应用。
’现代媒体艺术’模块的学习内容:
门类:
A 摄影摄像
内容:摄影/摄像基础
摄影/摄像艺术处理工业设计
门类:
B 电脑绘画与设计
内容:平面绘画与设计
动画设计和创作
三维立体造型设计
网页设计
提示:
根据某一主题(如风景、人物、花卉等)进行摄影、摄像。
根据某一主题或社会热点问题编写脚本,并进行拍摄、编辑和加工处理。
运用Photoshop、CorelDRAW、Painter、Flash、3Dmax、AutoCAD等软件进行创作或设计。
运用FrontPage、Dreamweaver等软件设计并制作网页,进行传播和交流。
配合研究性学习课题的要求拍摄、收集各种素材、资料或案例,并成为研究性学习最终成果的展示。
3、评价建议
(1)能否欣赏现代媒体艺术独特的艺术魅力。
(2)能否乐于运用现代媒体艺术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态度。
(3)能否了解各种现代媒体设备和器械的性能和特点,并能独立操作现代媒体设备和使用相应软件。
(4)能否发现生活中有意义的题材,并用现代媒体艺术的形式加以表达。
(5)能否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图像资料库和网络资源进行艺术创造。
(6)能否将现代媒体艺术手段用于研究性学习的表达和展示之中。
4、教学资源
开设现代媒体艺术课程首先需要有硬件设备的保证,比如照相机、数码照相机、摄影机、数码摄影机,能处理图像的电脑(最好是图像工作站)、录像编辑机等;以及图形资料的输入设备;扫描仪、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影机,教学时使用的实物投影仪:输出设备:教学时使用的液晶投影仪、图像输出用的彩色打印机等。
要进行电脑绘画创作和设计还需要相应的应用软件,如Photoshop、CorelDRAW、Painter、3Dmax、AutoCAD、Flash等,用于网页设计和制作的FrontPage、Dreaz~eaver等软件;需要各种字库、图像资料库等资源,有的图像资料可以通过扫描自己拍摄的照片逐步积累起来:可以利用国际互联网上的大量图像、声像和文字资源;
也不能忽视地方上的山水树石、花草鱼虫等自然资源,名胜古迹、现代建筑、戏剧音乐等文化资源,以及各种人物、事件等生活资源等。
六、教学建议
1、美术教学应注重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在教学中,应当遵循审美的规律,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努力捉高他们的审美晶位。
2、美术教学要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要积极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通过思考、讨论、实践,创造性地运用美术知识,开展美术活动。
3、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社会需要和未来发展趋势指导学生选修各学习模块中适宜的内容。
4、教师应引导学生加强美术语言和美术创作规律的学习,使用各种不同的工具、材料,选择具象、抽象或意象等不同的美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生活经验。
5、在美术技能的学习中,教师应注意对作品鉴赏和作品文化含义的引导。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促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
6、教师在教学中应运用讲解、示范、讨论、比较、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研究能力。
7、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创造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与合作交流。
8、教师应鼓励学生尽可能利用计算机技术和国际互联网资源开展美术学习,开阔视野,提高美术学习质量。
9、教师应充分利用美术馆、博物馆、当地的艺术作坊等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组织学生参观、调查、考察等活动,增强美术教学与当地自然和文化特色的联系。
第五篇:新课程下高中英语教学反思
新课程下高中英语教学反思
英语组 潘炜
“学会做人,学会学习”是外语学习者成功之首要因素。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学习过程中影响学习效果的最大因素之一是学习者的情感控制。也就是说,外语教师的教学重点是放在教学内容、教学大纲和考试形式上呢,还是将教学注重点转移到学生的性格、兴趣、情趣等方面的培养和控制?这是现代教育思想转变的重大问题。事实证明,认为自己“民主、开放、平静、体贴、乐于助人、聪明、富于逻辑性和考虑”的人,一般来说,其学习外语成功的可能性要大于与上述性格相反或相差极大的学习者。另外,在外语学习过程中,由于外界因素的影响,学习者会出现焦虑、沮丧烦躁不安等情况,外语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应注意对外语学习者情感因素的培养和控制。
外语学习区别于婴儿学习母语过程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是“情感”。一般来说,婴儿学习母语是一个自然的社会过程,语言学习是学习一种表达情感的方法,而外语学习则涉及到角色转换等诸多的社会心理因素,有时甚至涉及到个人尊严、伦理道德等方面的问题。
当我们英语教师们仍在课堂上反反复复教学生“How are you?”之时,他们不知道现代英语中“How are you doing?”更为流行。当我们的学生与外国学生交谈时,如果还用“Not at all”来回答别人的感谢;如果还用“a motorcar”而不用“a car”;或者还坚持说“I should like to know”而不说“I would like to know”,那么他们的英语未免太过时了
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建立新的外语教育教学理念,使课程设计课程内容具有时代性,基础性与选择性;建立灵活的课程目标体系,使之对不同阶段与不同地区的英语教学更具指导意义;建立多元,开放的英语课程评价体系,使评价真正成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建立规范的英语教材体系以及丰富的课程资源体系,以保障英语课程的顺利实施。
因此,根据高中生认知能力发展的特点与学业发展的需求,高中英语课程应该强调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能力运用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与表达的能力;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与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进一步拓宽国际视野,增强爱国主义精神与民族使命感,形成健全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未来发展与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
础。
要迎接好新课程的挑战,我们就要建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发展专业能力与知识能力,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英语课程的要求。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实际上就是强化教师自我发展的终身化意识,主要表现
在:
首先,教师要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广泛的反思性教学实际上就是要求英语教师对教学不断反思、对业务不断提高、对自我不断发展,以促进教师发展朝终身化方向发展。反思将强化教师的创造性、激励个人成长愿望、有益于传授主要知识和培养课堂技能,养成教师的专业气质。以高标准进行反思性教学的教师将逐渐形成敏锐的专业判断力,使英语教师更加专业化。这就要求教师要克服一次性学习的观念,树立终身学习的精神,使每一堂课的教学都成为教师反思和提高的机会。那么受益的学生就远不只一堂课、一个班级。
自我发展的终身化就要求知识必须不断更新,那么英语教师的备课就要随时
间的变化而变化,随班级、学生的不同而变化。这就意味着要求教师的每一堂课都要上出新意,都要推陈出新,无形中培养了教师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意识。英语教师要力图把每一堂课都当作提高自己教学质量、指导课堂教学、拓宽自己专业眼界的机会。因为无论一个教学过程多么好,都可以改进或改革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要。
其次,分析自己的教学经验,写教后感,有规律地反思成功或失败的经验。还要经常分析教学实践与学生学习之间的关系,以开放的心态对待创新,把学生的需要与长期的教学目标结合起来。一旦养成终身的自我评估习惯,教师将不断地挑战自己,发展自己,从而把专业的成长与发展和赋予课堂教学以活力当作自己的责任。
挖掘学生和当前语言教学的知识深度、开拓他们知识的内容广度、促进学生和教师的认知发展。要明确地认识到英语教学是一个发展的领域,所以英语教师要经常研究教学实践,精通专业人文知识,同时还要了解英语教学的前沿问题,跟上学科的发展。通过创新,通过各种方式主动研究自己的教学,追求、探索自己不熟知的领域,自觉养成终身研究的习惯。
再次,英语教师要不断分析、评价自己的教学质量,强化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学习,形成自己教学行为原理,促进终身自我发展。还要经常与同事交流、参加集体备课和研讨课,以类似的研究强化终身型的学者气质。另外,为更新自我知识,还要积极地与其它学科教师进行有效的互相交流和学习,积极寻求同事的帮助,以教师和学习者的身份继续发展自己。同时,参与同行教师的教学、欢迎同事以他们的观察帮助自己做自我评价,或学习其他在教学上富有经验的教师。从而提倡内部合作与团队精神,实现跨学科、跨层次教学。
新课程要求我们从以知识为本的教育理念转变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重新认识高中英语课程的目标与定位。长期以来,我们高中英语教学的都是围绕着高考这根指挥棒,目的是为了高考能够出好成绩。因此,我们的英语教学工作带有明显的功利主义色彩,而忽略了它的人文性目的,忽略了语言对青少年进行素质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阶段的外语教育是培养公民素质的重要过程,它既要满足学生心智与情感态度的发展需求以及高中毕业生就业,升学与未来生存发展的需要,同时还要满足国家的经济建设与科技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高中阶段的外语教育有多重的人文与社会意义”。从这里可以看出,新课程要以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与创新精神为目标,共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因此,教师要树立新的学生观。我们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重新认识师生关系。过去我们教师把自己作为中心,要学生围着自己转。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而素质教育的精神要求我们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情感,个性,需要与发展的愿望。因此我们在新课标实施过程中,要鼓励他们的创新精神,采用有利于他们发挥主体作用的教学思路与方法,在每个教学环节上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同时,要尊重学生中的个体差异,尽可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总之,语言学习得是终身的过程,教师应成为终身学习的榜样。向学生展示自己的语言能力,让他们效仿或超越自己;并终身致力与提高自己的英语语言的技能。“教后反思”这一活动使我们的教学工作不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不断提高和深化的过程。教师在“思”中学,在“改”中探索,在探索中发展和创新,使我们的教育教学能力不断提高,名副其实的担当起宣传新课标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