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5 06:09: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除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除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设计》。

第一篇:除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设计

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

教学设计

天元小学 李颖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

2.过程和方法:通过“熊猫分竹笋”的具体情境引出除法算式,让学生认识除号,会读、会写除法算式。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除法,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除号,会读、写除法算式。

难点:进一步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

三、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熊猫卡通图片、竹笋卡通图片、盘子卡通图片、除法算式卡片、智慧星、红花、太阳花。

四、教学步骤

(一)、设计问题,引导参与 1.谈话。(边讲边出示情境图)

师:小朋友们,谁知道我们的动物国宝是什么?

生:大熊猫。

师:嗯,真聪明!现在小精灵给我们提出了问题:京京是一只十分可爱的熊猫。(贴出熊猫卡通图片)它十分好客,今天京京就要请好朋友们来它家做客。于是,一大早京京就起床去园子里挖了许多新鲜的竹笋(贴出竹笋卡片),它要把这些美味的竹笋分给它的朋友们吃。瞧!它的朋友华华、盼盼、亮亮、红红来了(依次出示熊猫卡通图片)。可是,京京该怎样把竹笋分给它的朋友们呢?

生:平均分。2.提出问题。

师:京京想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应该放几个呢?请大家帮京京想一想。3.开展活动,解决问题。

师: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平均”是什么意思?

生:每个盘子里放的竹笋同样多。

师:对,咱们班的小朋友真棒!谁愿意上台帮京京分一分?(请一名学生上台演示)

师:谁和他分的方法不一样?(提问两名学生)有的小朋友是一个一个地分,有的是两个两个或三个三个地分,但无论怎样分,结果都是一样的,每个盘子里放几个竹笋?

生:每个盘子里放3个竹笋。

(板书: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

(二)、学习新知 1.引入除法。

师:我们班的小朋友真能干,刚才我们通过平均分的活动,帮助京京解决了一个大问题。这样的问题能不能用一种方法直接计算呢?我可以告诉大家,能!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这种计算方法。(板书课题:除法)

师: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每盘放的同样多,是平均分吗?

生:是。

师:那么,我们可以用除法来计算。2.介绍除法算式的读写。

师:我们以前学过加、减、乘法,它们都有各自的符号“+”、“-”、“*”,今天老师再给你们介绍一个符号,它就是“÷”。“÷”叫除号,写时先画一条横线,再上下各一点,横线要直,两点要圆且对齐。(学生连写,教师巡视)

师:我们已经会写除号了,那么要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里,每盘放3个”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应该怎样写呢?首先,我们先看分几个竹笋?

生:12个。

师:那么,我们就把“12”写在除号前面。分成了几份?

生:4份。

师:我们就把“4”写在除号后面,每盘放几个?

生:3个。

师:最后把“3”写在等号后面。(板书:12÷4=3)师:这个除法算式就读作12除以4等于3。(同桌之间互相读一读)3分一分,写一写,读一读。

让学生把12个竹笋分别平均分成2份、3份,并一一写出除法算式,再读一读。

(三)、挑战园地

师:好,我欢迎大家进入“挑战园地”。

1.第一关“魔法卡片”。(教材第15页练习三的第1题)

出示算式卡背面,请8名学生来抽卡,谁抽到哪一张就读哪一张,读得对,老师奖励红花一朵。

2.第二关“小帮手”(教材第15页练习三的第2题)(出示多媒体课件——小熊分苹果的情境图)

师:谁告诉老师你是怎样想的?

生:6个苹果平均分给两只小熊,每只分3个,平均分勇除法计算。

师:嗯,你说得棒极了,真了不起!老师要颁发给你一枚智慧星。其他小朋友表现得也很出色,大家共同帮助了两只小熊,解决了它们的难题,老师也为你们每人发一朵“助人为乐的太阳花”。3.第三关“分西瓜”。(教材第15页练习三的第3题)

师:你们是怎样想的?(出示多媒体课件)

生:题目要求写除法算式,只有平均分才能用除法。图上一共有10个西瓜,两个篮子,每个篮子里放5个西瓜,列成算式是10÷2=5 师:如果不让你列除法算式,不动手摆,你还有其他分西瓜的方法吗?(学生列举方法,教师点评)

师: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老师设置的三道关卡已全部通过。我宣布我们班的全体同学,挑战成功!

(四)、全课小结

小朋友们,我们今天又认识了一种新的计算方法——除法,并学会了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还将进一步学习除法,希望大家能够像今天一样表现出色!

第二篇:《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公开课: 二年级下册《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执教者:李少红 3 月14日

教学目标

1.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温故知新,引入除法运算。

2.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

3.让学生认识除号,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教学重点、难点

1.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法指导:自主探究

教学准备:图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设置问题,引导参与个

1.谈话,出示情景图。

2.提出问题:大熊猫想把12支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应放几支?请小朋友想一想。

3.开展活动,解决问题。

(1)指名请学生上台演示。鼓励学生有多种分法:可以是一支一支分的,也可以是两支两支分的或三支三支分的。但无论怎样分,结果都是一样的,每个盘子里放()支竹笋。

(2)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二、探究新知

1.引入除法

谈话:刚才我们通过平均分帮助大熊猫解决了一个大问题。这样的问题能不能用一种方法直接计算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种方法。揭示课题。除法

把12支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三支,每盘放得同样多,是平均分吗?

像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2.介绍除法算式的读写。

(1)以前我们学过加、减、乘法,它们都有各自的符号,今天老是再给你们介绍一个符号,它就是“÷”,读作:除号。写时先画一条横线,再上下各一点,横线要直,两点要圆且对齐。(2)学生练习书写除号。

(3)解决熊猫分竹笋的算式写法。12÷4=3,读作:12除以4等于3。

3.分一分,写一写,读一读

让学生把12支竹笋分别平均分成两份,平均分成三份,并一一写出除法算式,再读一读。

三、应用,加深理解

1.课本“做一做”

2.挑战园地:练习三1、2

四、课堂总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除法的初步认识

把12支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三支

12÷4=3,除号

读作:12除以4等于3

第三篇:教学设计除法的初步认识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除法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青岛版六年制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60——63页《除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什么是平均分。

2.在动手平均分一分的活动中,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重难点)3.培养学生有序、合作的品格。教具准备:课件

学具准备:练习题纸、彩笔、笔筒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同学们,小动物可爱吗?可爱的小动物们举行了一次有趣的运动会,可是在分礼品时遇到了困难,想寻求小朋友的帮助,你愿不愿意去帮助他们?示情境图。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动画片,可爱、有趣的小动物抓住学生的心理,使学生在课堂的开始就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信息图,你能找到那些数学信息?

根据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独立思考10秒-对子交流 生1:怎样分竹笋呢?

生2:12个桃子,平均分给3只猴子,每只小猴分几个?

15个松果,应该怎么分?

师:同学们刚才提的这些问题,藏着一个很有研究价值的数学知识,叫做平均分。(板书)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习近平均分。先来看这节课的课堂目标。学科班长领读课堂目标。二 探究新知 任务一:

师:有了明确的目标,下面我们就来解决这些问题吧。首先来看第一个问题:怎样分竹笋呢?先自己独立思考有几种不同的分法,然后对子交流,时间1分钟。师:哪组对子选代表说一说你们的想法。学生汇报。老师根据学生的分法板书:(5,1)(4,2)(3,3)(2,4)

师:哪种分法最特殊呢。(第3种)为什么呢?因为是平均分。为什么你认为是平均分?因为每份都一样多。

师总结并板书: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齐读两遍。

【设计意图:通过帮小熊猫分竹笋,学生在动手分一分的过程中感受分竹笋的方法有好多种,通过比较知道第三种分法最特殊。经过老师的引导和提炼,总结出平均分的定义。】 任务二:

师:在同学们的自主学习、对子交流中,我么顺利完成了任务一。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解决任务二。12个桃子要平均分给3只猴子,每只猴子分几个?

师:请听好老师的要求:先独立思考怎么分,然后对子交流想法,对子选一个代表把你们的想法汇报给小组长,小组内借助圆片来摆一摆。看看哪组想到的方法多。时间5分钟。开始 生展示:

师:刚才同学们有1个1个分的,2个2个分的,3个3个分的,4个4个分的,不管哪种分法,都是把12个桃子分成了3份,并且每份分得同样多,都是平均分。任务三:

师:同学们真是太棒了,经过独立思考、对子帮扶、小组交流,顺利完成了任务二。下面请同学们拿出任务单,看到任务三,12个桃子,每只猴子分3个桃子,可分给几只小猴? 要求:独立完成,遇到困难寻求对子的帮助。时间1分钟,开始。展示:生上台展示

师:同学们来看,12个桃子,每只猴子分3个,就是从12里面依次拿走3个,这样最终分完了也是平均分。

【设计意图:在学生明白了什么是平均分以后,又通过分桃子,让学生深刻理解平均分的分法是多样的,从多方面加深学生对平均分的认识。】 现在你知道什么是平均分了吗?平均分最核心的内容在哪?

三、反馈目标

师:孩子们,在大家的独立思考、对子帮扶、小组合作中,我们顺利完成了任务,达成了目标。那同学们到底学的怎么样,现在老师来考考大家。有没有信心。请同学们看到反馈目标。独立完成1、2、3题。时间5分钟,开始。

师:看来这些问题都难不倒大家,老师再来考考你们,看看哪些孩子是真正聪明的孩子。看来同学们学得很好,一起再来看同学们出的这几道题。16个萝卜,平均分给2只兔子,每只

分几个?谁来说。

15个松果,分给2只松鼠,应该怎么分呢?

师:同学们真棒,想到了可以改变松鼠的数量来分,那同学们接着来看这道题,15个松果,可以平均分给几只松鼠?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从最基础的平均分问题到最后的开放题,难度渐渐加深。基础题让学生加深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开放练习题是灵活应用平均分,同时为下节课学校做铺垫。】

四、概括小结

五、板书设计

1、怎样分竹笋?

熊猫哥 5 1 4 2 3 3 2 4

除法的初步认识 ——平均分 熊猫弟 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第四篇:《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8页例4,练习四第1、2、3题. 教学目标

①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温故知新,引入除法运算. ②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

③让学生认识除号,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教具、学具准备

熊猫分笋情景图、熊猫卡通图片、竹笋卡片、盘子卡片、除法算式卡片、智慧星、勋章、红花、饼干卡片、苹果卡片.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设置问题,引导参与 ①谈话.(边讲边出示情景图)

师:小朋友们,谁知道我们的动物国宝是什么? 生:大熊猫.

师:嗯,真聪明!现在小精灵给我们提出了问题:京京是一只十分可爱的熊猫.(贴出熊猫卡通图片)它十分好客,今天京京就要请朋友们来它家做客.于是,一大早京京就起床去园子里挖了许多新鲜的竹笋(贴竹笋卡片),它要把这美味的竹笋分给它的朋友们吃.瞧!它的朋友华华、盼盼、亮亮、红红来了(依次出示熊猫卡通图片).可是,京京该怎样把竹笋分给它的朋友们呢?

生:平均分. ②提出问题.

师:京京想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出示盘子卡片).每盘应该放几个呢?请大家帮小京京想一想.

③开展活动,解决问题.

师: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平均”是什么意思? 生:每个盘子里放的竹笋同样多.

师:对,咱们班的小朋友真棒!谁愿意上台来帮小京京分一分?(请一名学生上台演示)

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参与,通过观察、操作、交流、解决问题等活动,强化应用平均分的意识,温故知新,为引入除法运算奠定基础.

师:谁和他分的方法不一样?(提问两名学生)有的小朋友是一个一个地分,有的是两个两个或三个三个地分.但无论怎样分,结果都是一样的,每个盘子里放几个竹笋?

生:每个盘子里放的都是3个.

(板书: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学习新知

①引入除法.

师:我们班的小朋友真能干,刚才我们通过平均分的活动,帮助小京京解决了一个大问题.这样的问题能不能用一种方法直接计算呢?我可以告诉大家,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种计算方法.

(板书课题:除法)

师: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每盘放的同样多,是平均分吗?

生:是.

师:那么,我们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②介绍除法算式的读写. 师:以前我们学过加、减、乘法,它们都各有自己的符号“+”、“-”、“×”,今天老师再给你们介绍一个符号,它就是“÷”.“÷”叫除号,写时先画一条横线,再上下各一点,横线要直,两点要圆且对齐.

(学生练写,教师巡视)

师:除号我们已经会写了,那么要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里,每盘放3个”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应该怎样写呢?首先,我们先看分几个竹笋?

生:12个.

师:那么,我们就把“12”写在除号前面.分成了几份? 生:4份.

师:我们就把“4”写在除号后面.每盘放几个? 生:3个.

师:最后把“3”写在等号后面.(板书:12÷4=3)

师:这个除法算式就读作12除以4等于3.(同桌之间互相读一读)

根据建构主义的“支架式学习方法”,即依据学生智力的“最近发展区”.不断把学生智力从一个水平提升到另一个新的更高水平的教学方法.教师在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平均分的基础上,提出“还能不能采用另一种更简便直接的方法计算”?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③分一分、写一写、读一读.

让学生把12个竹笋分别平均分成两份,平均分成3份,并一一写出除法算式,再读一读.

应用,加深对新知的理解 ①教科书第18页的“做一做”(分饼干). a.活动要求:

◆各小组把18块饼干依次平均分成3份、2份、6份. ◆根据分的结果填写除法算式. b.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c.汇报结果. d.小结.

在引入除法的基础上,让学生参与“分一分,写一写,读一读”学习活动,给学生提供“做”中“学”的机会.让学生通过操作进一步感受问题解决的过程,领悟除法意义.

师:各小组合作得很好,不仅圆满完成了平均分物的任务,还能正确用除法等式来表示.我相信小朋友们能用这种新的计算方法,在“挑战园地”挑战成功.

②挑战园地.

师:好,我欢迎大家进入“挑战园地”. a.第一关“魔法卡片”.(教科书第20页练习四的第1题)出示算式卡片背面,请6名学生来抽卡,谁抽到哪一张就读哪一张,读得对,老师奖励优秀花一朵.

b.第二关“小帮手”(本课第20页练习四的第2题).(出示小熊分苹果的情景图)

师:我们大家一起帮小熊飞飞和强强分苹果吧!(学生动手摆学具并填写算式,教师巡视)师:谁告诉老师你是怎样想的?

生:6个苹果平均分给两只小熊,每只分3个,平均分用除法计算. 结合学生追求快乐的天性、好胜的心理,设计“挑战园地”,营造出充满生气和激情的学习氛围,并运用奖励措施,满足孩子们成功的喜悦心理需求,维持学习新知的兴趣.

师:嗯,你说的棒极了,真了不起!老师要颁发给你一枚智慧星.其他小朋友表现的也很出色,大家共同帮助了两只小熊,解决了它们的难题,老师也要为你们每人发一朵“助人为乐的太阳花”.

c.第三关“分西瓜”.(课本第20页练习四的第3题)(出示西瓜、篮子图,学生独立思考并解决)师:你们是怎样想的?

生:题目要求让写除法算式,只有平均分才能用除法.

图上一共有10个西瓜,两个篮子,每个篮子里放5个西瓜,列成算式是10÷2=5.

师:如果不让你列除法算式,不动手摆,你还有其他分西瓜的方法吗?(学生列举方法.教师点评)

师: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老师设置的三道关卡已全部通过.我宣布二年级一班的全体同学,挑战成功!

全课小结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又认识了一种新的计算方法——除法,并学会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还将继续进一步地学习除法,希望大家能够像今天一样表现得那么出色!

专家评析

本课时让学生在建立“平均分”概念的基础上学习除法,认识除号,了解除法等式的写法和读法.教师在教学时,把除法概念的教学置于生动具体的情境之中,体现了《标准》中提出的新理念.这节课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利用教材资源创设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

教师利用教材上熊猫分竹笋的画面,创设熊猫京京招待客人的情景.上课伊始,小精灵讲述京京一大早采来新鲜竹笋,准备招待华华、盼盼、亮亮、红红几位好朋友的事情;接着,小精灵提出“每盘应该放几个竹笋?”的问题,并请大家帮助小京京.动态的画面,配以生动的讲述,给学生创设了生动的热情招待客人的情景,吸引了学生的注意,激发了学生参与的兴趣.在帮助京京解决“每盘应该放几个竹笋”时,学生个个跃跃欲试.全班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中,重温“平均分”的知识,并体验助人快乐.

②注重学生动手操作,给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

运算概念比较抽象,而学生的思维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因此,李老师精心设计了认识除法的教学活动.首先,借助学生帮助熊猫京京平均分竹笋的活动,设问:“这样的问题,能不能用一种方法直接计算呢?”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之后,介绍除法算式的读写方法,把枯燥的等式与平均分竹笋的实际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帮助学生了解除法的含义.接着,组织“分一分、写一写、读一读”的学习活动,请学生把“12个竹笋平均分成两份,平均分成3份”给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反复动手操作,多次经历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过程,从而领悟除法意义.

③精心设计练习活动,激励学生获得成功.

课堂上,李老师精心设计组织了加深对新知识理解的练习活动.

首先,用教材提供的分饼干素材,组织小组活动,放手让学生独立操作、填写、交流.教师及时给学生鼓励和赞许:“各小组合作得很好,不仅圆满完成了平均分物的任务„„”让学生体尝成功的快乐.在学生满怀喜悦想争取更大成功之际,李老师“带领”学生进入“挑战园地”.她把课本上练习四中的1~3题,设计成闯关(“魔法卡片”“小帮手”“分西瓜”)活动,营造出充满生气和激情的学习氛围.并且恰当运用奖励措施,满足学生成功的喜悦心理需求,不断生发“学习新知识的兴趣.这其中,老师为每人发一朵”助人为乐的太阳花”的奖励,也在每个小朋友心里播撒下美好行为的种子.

李老师给枯燥的除法算式以丰富的情景内容,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这节课,学生在参与各项学习活动中认识了除法算式,领悟了除法的含义,同时获得积极健康的情感体验.这节课体现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理念.

第五篇: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安子岭总校 张秀娟

[教学设计理念] “除法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在生活中小学生有分物品的经历,但缺少平均分的实践经验。因此,教学时借助教材设计,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实践操作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在头脑中形成平均分的表象,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关键所在。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2~13页例1。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

3.引导学生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建立“平均分”的概念。[教学难点] 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具盒。[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1.老师讲故事-----猴妈妈分桃子

猴妈妈有两个孩子,一个是猴哥哥,一个是猴弟弟。猴妈妈有6个桃子,想分给这两个孩子。于是,猴妈妈给猴哥哥1个,给猴弟弟5个,猴哥哥说:“妈妈,你分的不公平。弟弟的比我的多。”这时,猴妈妈笑着从猴弟弟的5个桃子里拿走了1个放在猴哥哥这边。可猴哥哥还是大声的说:“妈妈,还是不公平,弟弟的还比我的多。”于是猴妈妈又从猴弟弟的4个桃子里拿走了1个放在猴哥哥这边。这时猴哥哥高兴地说:“妈妈,这次就公平了.”(老师一边讲故事一边让学生动手分一分。)2.讨论:猴妈妈开始给猴哥哥1个桃子,给猴弟弟5个桃子,猴哥哥为什么说不公平?后来猴哥哥和猴弟弟都有3个桃子,猴哥哥为什么说“这次公平了”?

请同学们记住:分东西一定要分得同样多,这才公平。

设计理念:由故事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一边听故事一边动手分,亲自体验分的过程和分的结果,然后教师和学生充分讨论:“为什么猴哥哥和猴弟弟都分到3个桃子时,猴哥哥才说公平了?使学生初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二、经历“平均分”的过程,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1.出示准备春游的情景图(课件)。二一班明天要去春游。小朋友正忙着准备春游食品呢!我们来看一看,他们都准备了哪些食品。让学生观察画面,并请学生说一说了解到的情况。

2.请各组为二一班的5位小朋友分配春游食品好吗?(1)讨论分配方案。强调每种食品“应该每份同样多”。(2)动手分一分。

(3)分好后请各组推荐代表展示分配结果。(以分糖为例)生1:我们小组一个一个地分,每个小朋友分到4块糖。生2:我们小组两个两个地分,每个小朋友分到4块糖。生

3、我们4个4个地分,每个小朋友分到4块糖。„ „

师:通过交流,你有什么发现?

生:无论怎么分,每个小朋友都分到4块糖,分得同样多。师: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师:自己用摆小棒的方法独立解决其余问题。生:独立动手操作。

师:小组里交流自己的分法。生:小组交流。师:怎样分得快? 生:用口诀分得快。

设计理念: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参与、经历“平均分”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分法的多样化,选用口诀分为学生认识除法打下基础。在整个环节学生发挥了学习的主动性

3.老师也有一个问题:你能帮老师解决一下吗?

有15个松果,每只松鼠分5个松果,可以分给几只松鼠? 你能独立解决吗?

生:能!开始动手分小棒。

师:谁来说说你的分法?

生:第一只松鼠分5个,第二只松鼠也分5个,剩下的5个分给第三只松鼠。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因为告诉我们每只松鼠分5个松果,所以我不用一个一个分了,直接为每只松鼠数5个。

师:想得真好!这种方法也是平均分吗? 生:是,每份分得同样多。

设计理念: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平均分的第二种含义。

三、课堂练习

1、师:请看大屏幕:

学校有12个篮球,分给2个班,每个班平均分到()个。分给3个班呢?4个班呢?

你能自己解决吗?

生:开始动手解决问题,并在小组里交流。

2、师:你有什么发现?

生:分得份数越多,每份越少。

设计理念:通过本环节既加深了学生对“平均分”概念的理解,又让学生体会到了分东西时,分的份数越多,每份分得的越少。由此,对平均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四、数学与生活

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平均分”的问题,如:八月十五一家人平均分月饼吃„ „你都遇到了哪些关于“平均分”的问题,同桌互相说一说,并一起解决。

生:同桌互相交流,一起解决问题。

设计理念:通过本环节,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收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学完了本课你有什么收获? 附:板书设计

平均 分

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下载除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除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除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学习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课本第18页的例4。 教学目标: 1、 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温故知新,引入除法运算。 2、 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理解除法......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马和小学 闫淑俊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2~14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认识除号,会写、会读除法算式2、经历分一分、说一说等数学活动,掌握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方法3、感受用除......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1 教学:1、引导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平均分”,在分的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理解“平均分”的含义。2、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在具体情境与实......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认识除号,会写、会读除法算式。2.经历看一看、说一说、分一分等数学活动,掌......

    复习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科目:数学 年级:二 教学设计:赵海英 审核: 时间:20140922 编号: 51 第五单元 复习除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设计 【复习目标】 1.回顾、整理本单元所学的知识,对平均分的含义和除法的意......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2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温故知新,引入除法运算。 2、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 3、让学生认识除号,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五篇范文)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课本P18页,例4,练习四第1、2、3题。 教材分析:例4从熊猫平均分竹笋的活动中,用把12个竹笋平均放4盘的实例,引出除法算式,让学生认识除号,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