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烛之武退秦师 片段教学稿
烛之武退秦师
教学目标:
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技巧、方法和过程。教学重点、难点: 烛之武说服秦伯的五个步骤 教学准备: 麦克风 课时安排: 15分钟 教学过程:
一、导语:
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危在旦夕。那么郑国要如何脱离危难呢?佚之狐出了一个主意: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那么佚之狐的主意到底管不管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见证下,看看烛之武究竟能不能说服秦君,看看他是如何说服秦君的。
二、详细分析烛之武说服秦君的经过:
1.“夜缒而出”:
烛之武作为使臣出访别国国君,照道理应该挑个良辰吉日,光明正大地从城门走出去,但在这里,她只能在晚上让人悄悄地用绳子送下来。这充分说明了秦、晋完全包围了郑国,郑国连城门都打不开了,很形象地表现出了兵临城下的严峻形势。如果没有“夜缒而出”这四个字,就很难给人一种战争一触即发的紧迫感。
2.“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烛之武此次见秦伯的目的是说服秦伯退师,但他并没有一见秦伯就开始说服,而是首先向秦伯承认郑国处在危亡的境地,以此博得秦伯的好感,为接下来的说服做准备。这充分表现了烛之武欲扬先抑的论辩技巧。在策略上,这也是一种以退为进的策略。
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
3.“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烛之武在这里指出了灭亡郑国实际上是对晋国有利,对秦国是不利的。秦、晋毕竟是两个国家,它们之所以会走到一起,是因为有着共同的利益。但如今烛之武明了地指出了亡郑的后果是“邻之厚,君之薄也”,这就从根本上动摇了秦、晋联盟的基础,这不能不让秦伯动心。
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
4.“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在动摇秦伯之后,烛之武便开始引诱秦伯了。亡郑对秦国不利,但“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则“君亦无所害”,保全郑国对秦国是有利的。到底是亡郑还是保全郑国,秦伯当然要权衡利弊了。
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
5.“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经过烛之武的引诱,秦伯内心的天平开始往郑国倾斜了。于是烛之武又不失时机地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说明晋曾经对亲过河拆桥,忘恩负义,赤裸裸地挑拨秦、晋的关系。
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
6.“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说完历史,烛之武又回到现实,进一步分析晋贪得无厌,在东边和在西边都想扩大自己的领土,而且是建立在使秦国土地减少的基础上扩大自己的领土。这就使秦伯意识到了如果自己跟晋国合作,不仅不能获利,而且还会遭受损失:使秦伯意识到自己处在一个危险的境地。最后烛之武借此奉劝秦伯要从长远的的利益考虑这件事。
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
7.“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乃还”:
经过烛之武五个步骤的说服,秦伯不仅退了师,而且还派三位大夫守卫郑国,和郑国结盟。
三、总结:
烛之武说服秦伯的五个步骤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顺序编排上,其逻辑都是十分严密的。五个步骤缺一不可,顺序亦不能调换。正因如此,秦伯才会心服口服地退兵并且和郑国结盟。
第二篇:烛之武退秦师片段教学教案
☆一中片区龙泉中学吕惠英片段教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第三自然段教学设计
龙泉中学
吕惠英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学习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
2.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二、能力训练目标
1.训练学生古文句读能力和概括能力
2.通假字的准确识别运用
三、德育渗透目标
1.正确认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2.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重点、难点:
重点:烛之武人物形象的把握。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
难点: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对《左传》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课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自主、讨论式方法。教学过程:
一、导入
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危在旦夕。那么郑国要如何脱离危难呢?佚之狐出了一个主意: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那么佚之狐的主意到底管不管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见证下,看看烛之武究竟能不能说服秦君,看看他是如何说服秦君的。
师:首先我请大家一起来读一下这段文字,读的时候注意一下这几个字的读音。(打开幻灯片:注意重点字的读音)学生朗读语段。
师:非常好,大家读得很整齐,语音基本上都读对了,节奏读得也不错。接下来我们先来看看这段文字的字词。由于这段文字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我们先请一位同学试着翻译一下。翻译的时候注意一下红色的字词。(打开幻灯片:课文翻译的语段)谁来试一下?好,课代表来试一下。
师:说得很好,烛之武的这段说辞的基本意思都说对了。来看一下(打开幻灯片:课
文翻译的答案)但是文中的个别语句我们还要再落实一下。比如,(出示幻灯片:重点字词,并解释“何厌之有”句式及“东道主”“行李”等古今异义词)(① 敢以烦执事——冒昧地拿(这件事)麻烦你。意思是说,(如果灭了郑国对你秦国有好处,)那麻烦你就来灭了我们吧。
② 焉用亡郑以陪邻——为什么要帮晋国来灭了郑国,而增加你的邻邦晋国的土地呢?
③ 夫晋,何厌之有——晋国有什么时候会满足的呢?这是个用“之”来提宾的疑问句。初中时学过的提宾的“之”有:a何陋之有?b莲之爱,陶后鲜有闻。c菊之爱,同予者何人?d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④秦伯说,与郑人盟——秦伯高兴了,与郑国订立了盟约。盟,名词做动用,释为订立盟约。)
师:现在文字上基本都懂了吗?还有障碍吗?你说。这位同学提出了“邻之厚,君之薄也”的“之”什么意思。很好。大家看看译文,刚才我们有没有翻译这个字?对了,没有翻译。所以这边的“之”是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还有疑问吗?好,文字上没有障碍了。大家想一想这段内容有什么疑点没有?烛之武为什么能够说服秦伯?为了使秦伯退兵,烛之武向秦伯阐述了几个理由? 生:
师:三个,四个,五个,你们给了那么多答案,那么到底有几个呢?请同学们四人一组讨论一下,烛之武的这段话究竟有几个理由?(学生讨论)师:有结果了吗?给大家提示一下,烛之武在这段中,里面暗含了几个假设,假如怎么样,结果怎么样,找到这几个假设就能够很容易地找到理由了,好,同学们接着讨论。
生:
师:停下来吧,基本上每组都有答案了,烛之武究竟向秦伯说了几个理由? 生;师:真是出奇的一致啊,看来大家都找到了那三个假设了,我请同学来说一下这三个理由和假设。你来说。你说第一个理由是“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
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第二个理由是“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第三个理由是“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师:那这三个理由分别是以什么为假设的?也就是前提啊?谁来说? 生:
师:你认为第一个理由是以亡郑为前提的。能具体说说吗?对了。郑国如果灭亡对晋国有利,对秦国是不利的。为什么呢?我们从地图上可以看出,郑国离晋国近,而离秦国远,“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从地理位置上看,亡郑,只对晋国有利。春秋无义战,秦晋之所以会走到一起,是因为有着共同的利益。但如今烛之武明了地指出了亡郑的后果是“邻之厚,君之薄也”,这就从根本上动摇了秦、晋联盟的基础,这不能不让秦伯动心。亡郑危秦,动摇秦君。(幻灯片)
师:第二个理由又是以什么为前提呢?你来说。对了。以舍郑为前提。具体怎么讲?亡郑对秦国不利,但“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则“君亦无所害”,保全郑国对秦国是有利的。到底是亡郑还是保全郑国,秦伯当然要权衡利弊了。
舍郑利秦,以利相诱。(幻灯片)
师:那么,第三个理由呢?你来说。嗯,第三个理由也是以亡郑为前提的。如果郑国灭亡了,晋国强大后,势必接着攻打秦国以图进一步扩张。好,完全正确。通过几位同学的回答,我们知道,烛之武的这几个理由都是以郑国的存亡为前提的。
师:烛之武的理由说完了,秦伯兵也退了,你认为这三个理由中最触动秦伯心里的是那一点?
生:
师:很好。大家都认为是第三点。为什么? 生;师:没错。因为这关系的秦的存亡了。不知道大家注意到了没有?在说第三点理由之前,烛之武还提到了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了。大家说是哪一句?嗯。“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这句话说明了什么?你说。晋对
秦过河拆桥,忘恩负义。那么,烛之武为什么要提这段历史呢?你来说,你认为烛之武是要离间秦晋之间的关系。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幻灯片)
很好。离间了秦晋的关系后,烛之武又进一步说明第三个亡郑的后果是第一个亡郑之伤害的加深,如果郑亡就会使晋的实力变得更加雄厚,“夫晋,何厌之有?”它不会只满足于灭掉郑国,紧接着它可能进一步向外扩张,“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那么下一个对象就可能是秦国了。到了那时候,郑的灭亡已经使晋的实力超过了秦国,那么秦战败的可能性就更大了,因此亡郑从长远来看,对秦是有大害的。晋贪无厌,劝秦谨慎(幻灯片)
师:这样,烛之武的说辞就分三点理由四个层次地摆在了秦伯的面前,表明了如果要攻打郑国,秦国没有利益所得。秦穆公作为一个老练的政治家当然知道该如何选择。那么,除了这个思路外,这段说辞在语言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大家还是先四人一组地讨论一下。
生;师:差不多了吧。我们请这个小组的代表来说说。你认为烛之武的话不卑不亢,既不失国体又达到了目的,自我角色定位很准确。具体体现在文中哪里呢?对了,“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烛之武此次见秦伯的目的是说服秦伯退师,但他并没有一见秦伯就开始说服,而是首先向秦伯承认郑国处在危亡的境地,以此博得秦伯的好感,为接下来的说服做准备。这充分表现了烛之武欲扬先抑的论辩技巧。在策略上,这也是一种以退为进的策略。还有吗?
师:你说烛之武还很善于抓住对方的心里。并且善于适时挑拨离间秦晋的关系。由此可见,烛之武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请大家结合前面的内容来试着分析一下。
你用三个字来概括烛之武这个人“义勇智”能不能分别作一下解释。很好。首先,从前面两段,烛之武在国家生死存亡之际,毅然前往说秦,可以说是大义。“夜缒而出,见秦伯”可见他的大勇。机智善言地说退秦军,又体现了他的大智。他不仅是一个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是一个)知难而上,义无返顾的勇士,更是一个能言善辩,睿智超群的辩士。但是哪一个最能够支撑他全部说辞的内容?大家想一想,烛之武之所以能够说
服秦伯,得益于他非常清楚的思路,也得益于他对秦穆公心理的准确判断和把握,当然得益于他过人的外交辞令,但是我觉得支撑他所有说辞的最根本的东西,是出于他对郑国的 大家说是什么?对了,义。这才是使烛之武这个形象焕发光彩的最动人最感人的地方。烛之武游说秦伯的结果如何?书上有特别明确的交代,大家看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乃还”经过烛之武的说服,秦伯不仅退了师,而且还派三位大夫守卫郑国,和郑国结盟。
五、板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亡郑危秦 动摇秦君 舍郑利秦 以利相诱 引史为例 挑拨秦晋 晋贪无厌 劝秦谨慎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
(一)第二单元
烛之武退秦师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第三篇:《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并掌握重点字词,通假字以及古今异义字等文言知识。
2、对文章情节的把握,烛之武等人人物的形象分析。
3、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教学重点
学习并掌握重点字词,通假字以及古今异义字等文言知识。
三、教学难点
对文章情节的把握,烛之武等人人物的形象分析。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略)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导入新课
2、《左传》简介
(二)题解
退:使……退却。烛之武使秦军退却。
(三)熟读课文,把握文意
1、听录音或教师范读
2、了解故事情节
(四)师生共同研习课文
1、学生自主学习,借助注释,疏通文意。
2、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指导并着重强调重点字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文言句式等。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
1、复习教师所讲重点。
2、将文章改写成白话文。
第二课时(详)
(一)复习导入,回忆旧知
教师采用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的复习情况,特别是对重点要反复提问学生,强化知识。
(二)自主学习,发难质疑
在第一课时学习的基础上,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有效的整合并提出问题。学生可能会提出一些不太重要的问题,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度增删,并将问题写在黑板上:
1、秦、晋为什么围攻郑国?
2、郑伯怎样说服烛之武?
3、烛之武怎样说服秦伯退兵?
4、晋文公为什么不向秦军进攻?
5、烛之武等人人物形象分析?
(三)合作交流,析疑解难
教师将学生分为4人一组对以上问题进行合作交流,探究学习: 问题
1、探究指导:了解事情发生的原因,让学生了解这句话的作用,渲染氛围,为下文埋下伏笔。明确: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问题
2、探究指导:让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研读,学会总结找出重点。明确:郑伯先是“寡人之过也”以自责,从谏如流,情真意切,设想假如郑国灭亡对烛之武也无好处,这种透彻的分析,诚意的表白感动烛之武。
问题
3、明确:采用事实说理①郑亡对晋有利,对秦有害。
②晋国受了秦国恩惠,反而对秦有防范之心。③郑国灭亡后,秦国也将受到晋国侵略。
问题
4、明确:微夫人之力不及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问题
5、探究指导: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可以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进行分析。
明确:深明大义的君子;强烈爱国的勇士;令人佩服的辩才。
(四)课堂小结
这是一篇优秀的叙事散文,本文重在说理,文中的烛之武出色的表现让人信服,学习该文要学习烛之武的深明大义和强烈的爱国之情。
(五)布置作业
1、将文章改写成白话文。
2、利用课余时间与同学交流学习本文的心得体会。
五、板书设计
4、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秦晋围郑(开端)
烛之武
郑伯求贤(发展)
夜访秦伯(高潮)晋侯权衡(结局)
六、教学反思
(一)以质疑—探究为主线来安排文本教学,是在新课改理念指导下的一次新学法探究,这对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尤为重要,本设计意在通过这一安排强化学生质疑—探究能力的培养。
(二)对学生的指导,本课设计着眼于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教会学生如何思考问题,如何找到突破口并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
爱国
第四篇:《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烛之武退秦师》节选自《左传》。《左传》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名著,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全书从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比较系统地记叙了整个春秋时代各诸侯国所发生的重要事件,同时也较为具体地描绘了一些人物的生活琐事,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和政治状况。《左传》长于叙事,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
本课内容:郑国被晋、秦两个大国的军队所包围,国家危在旦夕,烛之武奉郑君之命,去说退秦军。他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一番说辞,便说服了秦君,撤出围郑的军队,并且派兵帮助郑国防守,最后晋军也不得已而撤退,从而解除了郑国的危机。
二、教学目标和重点的确立:
本课教学目标的确立有三方面考虑:
1.教材方面:《烛之武退秦师》是传统篇目,几次教材改革都是保留篇目,足见这篇文章的经典性。常规的教学重点一般是落实文言知识点。但是这次京版教材将《烛之武退秦师》编入选修一“史传文学”单元,既然是选修范畴,教学时一要体现“选”的意识,二要体现文本的辐射作用。《左传》“行人辞令之美”是它的三大特色之一,也是《烛》这一课成为经典教学篇目的重要原因。学习本课体会《左传》‘行人辞令’的特点,目的是为学生打开一面学习古典语言的窗,借此让年轻的学生看到古典文学艺术的天空。
2.学生方面:长期以来,对于文言文教学中逐字逐句翻译的现象,师生都感到乏味,而古典文学的美就在各种语法现象的讲述中荡然无存了。好在京版教材书下注解非常详细,对于文言文学生疏通大意不困难,那么在仅用一课时的前提下,我就大胆的将关注经典文言文“文”的方面放在重点了,教学目标定位在赏析烛之武的精彩的说辞上。
3.教师方面:以往的教学,我都是将概括人物形象放在重点,品读人物语言也是为了更好的理解形象的塑造。这样设计不是不好,但总觉得忽略了典范的文言语言的品读,因为人物形象的塑造现代文也同样精彩,所以这次就大胆的将赏析外交官的语言放在重点,是一个尝试。希望通过这个尝试,使学生关注文言语言的魅力。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的设计:
教学方法:对话教学;导思
导读
对话教学就是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直接与文本对话,采用“排序训练”“朗诵”“品词”等活动,通过预设问题,激发兴趣,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师生互动,充分地体会到文字的魅力,这样师生都能够享受到思考的快乐,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加深了,对文言字词的理解也就到位了。
具体过程安排:
1..排序的设计:烛之武的说辞仅仅125个字,逻辑严密,说理透辟,层层递进,句句中的,最后水到渠成地说服了秦君,挽救了郑国,语言精彩之至,不愧是古代一段非常出色的外交辞令。常规教学一般是引领学生划分层次,概括游说的内容,体会烛之武游说的效果。这种设计学生的参与是被动的,有时还会因划分层次出现分歧对文章理解出现偏差。而采用排序的方法,是通过一个小的思维活动创设一个情景,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游说秦伯的任务中来,在排序活动中学生直接与文本对话,设身处地的从烛之武的角度考虑问题,通过语言说服秦伯,保全自己的国家,因此游说的内容和游说的层次是最体现智慧的,而这也就是的语言魅力。这样的设计使学生真正走进了文本,不但体会到语言的魅力,更重要的是体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智慧。
2.朗诵的设计:诵读是达成对话教学的一种途径。诵读之声是文本之声的表现,而非文本之声的再现。有多少种诵调,就会有多少种解读文本的版本,版本越多越能显示其丰富性。诵读是诵读者与文本言语之声的碰撞、交流、融合,这种交流、对话是文本的作者所渴望得到的。
针对本文,一个七十多岁的老臣,肩负着国家的重任,面临着生死存亡的考验,面对强大的敌人,他如何用他的语言情感打动对方,如何巧妙的瓦解秦晋联盟,如何使强秦主动退兵……这些都不是教师的讲解所能让学生感受到的。因此学生的亲身体验至关重要,尤其是品读其中的重点词句。因此教学过程安排了范读、齐读、分角色读、默读等多种方式,让每一个学生在揣摩中体会烛之武声情并茂、情理交融、有理有节、不卑不亢的游说。
3.拓展的设计: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阅读的同时能够思考,在思考的同时能够阅读”这 是阅读教学的首要任务。因此,阅读教学中问题的设计就需要有启发性三 个问题,逐一深入,体现本文语言高超的表现力:人物语言――陈述
性的语言――标题。让学生依据本节课所学方法,品读第二段和第四段的人物语言,体会《左传》中语言个性化的特点;陈述性语言含义的丰富性;标题的感染力。这一设计既是对本节课赏析语言的巩固,又是一种变体的检测。同时又体现了本节课导路导法的特点
4.作业的设计:登陆北京市新课程选修网,在“行人辞令之美”主题贴下,发表自己的看法,体现选修课的拓展阅读。
总之:本课设计力求引导学生走近经典的文言文,体会说辞逻辑严密 说理透辟 和人物语言个性化的特点,从而走近《左传》,体会博大精深的古典文学的魅力。
北京市 第八十中学 王学东
第五篇:《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初中三年的学习,已初步掌握了查阅工具书和利用课文注释疏通简易文言文中关键字词的能力,教师要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加强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和情感。【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文章中出现的文言文基础知识。
2、在诵读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
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品味人物语言,把握人物个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要根据实际情况,全面地衡量利弊,及时地作出判断、果断地作出决策,来维护自己最大的利益
【教学重点】
1、理解和掌握文中重要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的意义及用法。
2、探究烛之武形象的光辉意义。【教学难点】
分析并学习烛之武的说服技巧。【教学方法】
朗读法、自主学习法、小组讨论法、教师点拨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理解和掌握文中重要文言文基础知识。
2、疏通文意,把握文章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鉴赏烛之武说服秦伯退师的说辞。
2、品味人物语言,探究烛之武的形象。【教学过程】
一、忆一忆,复习导入
(一)文言文基础知识检测 在第一课时中,我们已经对课文进行了字词的疏通,但是老师的讲解并不能代替同学们自我的学习。大家对哪些字词句还有疑惑,你们小组自我解决的程度怎样?在上节课后老师已经要求大家将自己积累的本课文言文基础知识分类做成课件。下面请分组展示你们积累的成果。请先上台同学宣布自己展示的内容,别的同学应该避开,不要重复。好,哪个小组先上讲台来展示你们的成果?
学生分组派代表展示成果,教师随机评价、点拨、归纳。本课中应该积累的文言文基础知识大体有以下内容:
1、通假字
①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同“矣”,句末语气词)②共其乏困(共,同“供”,供给)③秦伯说(说,同“悦”,高兴)④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明智)⑤焉用亡郑以陪邻(陪,通“倍”,增加。此为使动用法,使……增加)
2、古今异义词
①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为,把…作为;东道主,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②行李之往来
行李,出使的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那人
3、重要虚词
“而”是文言文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虚词,在本课中它一共出现了四种不同的意思用法: ①今急而求子
才,连词,表顺承 ②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 表顺承,连词。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转折,连词。
4、词类活用
①烛之武退秦师
退,使……撤退 ②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军,驻军
③焉用亡郑以陪邻
亡,使动用法,使……灭亡 ④越国以鄙远
鄙,名词做动词,当作边邑 ⑤因人之力而敝之 敝,形容词做动词,损害 ⑥且贰于楚也
贰,数词做动词,从属二主
5、古汉语句式
①判断句:邻之厚,君之薄也。②倒装句:夫晋,何厌之有? 佚之狐言于郑伯
③省略句:敢以烦执事
(二)、诵读感悟 展示完自己的成果,我们再一次通读一遍课文,在诵读声中温故而知新,回忆一下全文内容。学生齐读。
(三)设疑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大体把握了文章内容,古人说“春秋无义战,唯利而已”,这一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课文,看一看本文叙述的这场战争是否如此?
二、议一议,分析全文
(一)课件显示四个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1、烛之武在什么情况下“退秦师”的?
2、烛之武是怎样出场的?
3、烛之武是怎样说服秦伯退师的?
4、秦伯退师后,晋文公表现如何?
说明:以上四个问题,以第三个问题为重点。因为它是课文的难点,要集中突破。
(二)学生讨论、教师点拨,分析全文。
1、讨论烛之武“退秦师”的背景。
由此问题引出文章的第一段,分析战争的原因。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侯攻郑,为的是开拓疆土,获取政治利益。两大国夹攻一小国,兵临城下,形势危急(课件展示秦晋围郑地图)。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到郑国没有冒犯秦国,秦国帮助晋国是作为同盟者出兵,意图获取点好处。这是烛之武说退秦师的基础。
2、讨论烛之武出场的情况。
烛之武出场是由于佚之狐的推荐,这是侧面烘托人物形象,衬托出烛之武卓越超群的外交才能,使主人公未出场时,就引起了读者极大的关注。
烛之武先“辞”后“许”,是因为国家利益所在,“郑亡,君亦不免矣”。
3、重点鉴赏烛之武说服秦伯退师的说辞。
让学生设想自己是烛之武,如何说服秦伯退师。学生讨论。
然后,教师引导、点拨学生理解说辞的内容,分出说辞的层次,体会烛之武的辩才。烛之武的说辞共125个字,语言非常精炼,含义丰富,可分为四层:
①“亡郑”于秦无利可图。“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秦在西,郑在东,中间隔着晋国,秦要跨越晋国,把郑国的土地纳入自己的版图,作为自己的边邑,这是很难办到的。“亡郑”之后,郑国的土地不为秦所得,反为晋所有,结果是“邻之厚,君之薄也”。从而提醒秦国不可“亡郑以陪邻”。
②“舍郑”于秦可得实惠。“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舍郑”,就是放弃郑、不灭郑。这是烛之武从正面向秦穆公提出的建议。郑国在秦国的东方,以此可作为“东道主”,那么秦国使者往来,遇到资粮不足,郑国便可尽地主之谊,给予供给,让秦有利可图,得到实惠,这有什么不好呢? ③晋君不可信。20年前,晋公子夷吾流亡时期,秦穆公接夷吾人秦,然后帮助他返回晋国做了国君,即晋惠公,所以说,“君尝为晋君赐矣”。当时,夷吾曾把晋的焦、瑕二邑许给秦国,作为酬谢。但他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设版筑城,修建工事,与秦国对抗。晋君如此忘德背信,如若与之共事,决不可能共享其成,利益均分。④阙秦利晋不可为。晋君欲壑难填,已经在东边向郑国开拓土地,又要恣意向西边开拓,“若不阙秦”到那里取利呢?从而提醒秦君不要做“阙秦以利晋”的蠢事。
总之,在短短的百余字内,烛之武站在秦的立场上,替秦分析围郑的利弊,层层深入,句句击中要害,又句句打动秦伯,使秦国最终撤去了包围,保全了郑国。整个说辞充分表现出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4、简单探究秦伯退师后晋文公的表现。提问、讨论、归纳。
晋文公最后以“不仁”“不知”“不武”三条理由退兵。
其实,“不仁”是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如果真讲“仁义”,当初就不会发兵攻郑。“不知”才是实质。“知”通“智”,这个“智”,是理智,就是对现实情况的客观分析,对动武后果的冷静判断。“以乱易整,不武”,胜负之数,难以意料。晋的退兵,说到底,也是一个“利”字起作用。
三、辩一辩,把握人物形象。
(一)默读全文,思考人物形象。
(二)分析、讨论文中人物形象。采用分组辩论的方法,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时能够一分为二的、历史的、辩证的看待人物。重点分析烛之武的形象,其他人物形象可以作为作业让学生在课外完成。
1、烛之武(1)、一个令人佩服的辩才。(2)、一个深明大义的君子。①强敌压境,理应朝廷里文臣出谋武将出力,而郑国却把一个无名老百姓烛之武推到了风口浪尖上,说明了什么? 提示:朝廷无能。更衬托了烛之武的才能。
②烛之武既然如此有才华,佚之狐也知道他“口悬河汉,舌摇山岳”,可为什么烛之武老而不被用,年近七十,也只是个小小的“圉正”(弼马温)?说明了什么? 明确:当权者不注意选拔人才,有权者的嫉妒。
③然而直等到今天国难当头,他已经垂垂老矣,已经“无能为也矣”,郑伯才想起来找他,心中自然有许多的怨恨要发泄。于是他面前有了选择:是因个人恩怨而趁机报复郑伯,还是为了国家利益而献身?
烛之武的选择说明了他是君子!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他是一个明白大义的君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趋避之”。国家利益是大义,面对大义,君子什么都可以放弃,包括自己的生命,何况自己那点不得志呢。这又是一个让我们敬仰的理由。可以让学生设想,假如是我们有类似遭遇,我们会如何做。(3)、一个让人心酸的勇士。
《东周列国志》里说他“须发尽白,佝偻其身,踌躇其步”,以至到了朝堂之上,“左右莫不含笑”。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个须发尽白的老者,夜缒而出时是怎样的一种情形。当他拄着拐杖走进秦营时又是怎样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岁月给了烛之武太多的落寞与不甘,同时也磨砺了他的沉稳与敏锐,对郑国的最朴素的爱又加固了他的沉稳与敏锐。他与秦伯的交锋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他的胜局,几十年积蓄的能量终于在瞬间有了释放和爆发的闪亮时刻。(4)烛之武的不足 烛之武这么能干,从现代人的眼光看,是不是也有些不足呢?如果你也有烛之武般的满腹才华,你会等到70岁,郑伯去找你才出山吗?是不是有点清高与孤傲?
2、郑伯
(1)肯定君主自我纠错的难能可贵。(2)指出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自身利益。
3、秦伯
思考:秦伯撤军前做了些什么事,为什么?(1)弃义背盟。
(2)善于决策、善谋利益的君主形象。
4、晋侯
(1)贪得无厌,争夺霸权。
(2)头脑冷静,一派政治家的风范。
四、结一结,突破情感目标。古往今来,人们总逃不出“利”的魔掌,绕着“利”划了一个又一个圆。作者正是通过人物的言、行,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丰富了人物的形象,为我们展示了几个性格各异的君主形象,这是作者人物形象塑造的成功之处,也是每一个决策者应该学习、借鉴的,那就是:要根据实际情况,全面地衡量利弊,及时地作出判断、果断地作出决策,来维护自己最大的利益
五、练一练,实现能力迁移。
1、背诵课文第三段文字。
2、结合本节课学习,完成课后练习三。
3、预习《荆轲刺秦王》,分析荆轲是怎样得到樊於期首级的。
附:板书设计
案例分析
对于文言文学习,我们首先要关注的是字词的理解,然后是思想的挖掘,所以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必须重点把握这两点,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重点在这两方面进行精心设计。所以,我设计的第一个目标是掌握文章中出现的文言文基础知识。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主要是采用学生自主积累、质疑,教师答疑,课堂检测的形式,来达到是学生准确理解生字词,疏通文意的目标。
第二个目标是引导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逐步深入品味人物语言,把握人物个性。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引导学生在熟读的过程中,分角色有感情朗读,并帮助学生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拉近与文本的距离,让学生站在当时的角度与形势来分析问题,进而通过个性化的语言,来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与个性。
第三个目标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也就是要让学生通过本文的学习,要能够理解本文内在的价值,除了学习烛之武精彩的说辩艺术外,就是要根据实际情况,全面地衡量利弊,及时地作出判断、果断地作出决策,来维护自己最大的利益。这一目标只要是通过对主要人物的性格分析和形象归纳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