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金融小学五年“微德育”小课题报告
身边的诚信事
--小学生暑期“微德育”小课题研究报告
青州市金融希望小学五年级一班
周峻乐田海良 王艺璇 王语欣 田浩良 焦金阳
一、问题提出
现在无论干什么都讲究诚信,我们要做诚实守信的人,不撒谎,与同学之间要做到一诺千金。商人要做诚实守信的人,商品不掺假,这样才能销售营业额高。老百姓要做诚实守信的人……总之在当今社会没有诚信寸步难行,那大家都做了哪些诚信事呢?是不是真正做到诚实守信呢?
利用今年暑假的时间,我们小组的同学走访调查了我们镇农村各个行业的诚信问题,针对一些商贩的销售诚信问题更进行了调查,现在将调查过程,调查情况以及调查结果进行汇报。
二、调查过程及研究方法
暑期是在七八月份,我们村部分人外出务工,所以我们在调查时利用晚上和周六日的时间,对出租车司机和个体户的诚信调查采取采访的形式,对村民的诚信调查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下面是我们小组将他们的叙述进行整理后的内容。
(一)对话出租车司机
同学:叔叔您好,请问您的职业是什么? 被采访者:是一位出租车司机。同学:那您主要的工作内容是什么呢?
被采访者:主要是负责把客人安全的送到他们想去的地方。同学:那您的工作辛苦吗?您如何看待您的工作?
被采访者:作为一名出租车司机我感到非常光荣,因为我们的工作十分重要,同时也代表城市的形象,即使辛苦,我们也感到责任重要。同学:那您的职业要求讲究诚信吗?
被采访者:诚信当然是我们每位出租车司机的必备品格。每当乘客交多了钱,我会毫不犹豫地将多的钱还给他,有时会有乘客将物品遗失在车上,我都会交公。记得有一次,我在打扫车子时发现了一个黑钱包,里面有好几千元和两个银行信用卡,我想这肯定有急用,于是马上交给了负责人,通过各种渠道终于联系到了失主,失主十分感激非常给我报酬,我说这是我们出租车司机应尽的责任。
同学:叔叔,您的行为真是太高尚了,非常值得我们学习,谢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被采访者:不用客气,同学们再见!
(二)对话个体户(备:周峻乐的妈妈)同学:阿姨,您好!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被采访者:没事,你们有什么问题都可以提问。同学:请问您一开始卖的是什么?在哪些地方销售呢?
被采访者:我一开始卖的是一些桃酥和小蛋糕,主要是用摩托车赶集售卖。同学:您现在卖的是什么呢? 被采访者:现在也是主要卖食品类的。
同学:那您一直以来销售的都是食品类的商品,那食品的质量都是至关重要的,而且在售卖的过程中,您是否都诚信待人呢?
被采访者:我虽然一开始没有店铺,都是用车赶集售卖,但是我的食品都是从正规厂家进货的,而且都有质检部门的合格标志,村民们都喜欢来买我的东西。
同学:请问您在售卖的过程中有没有什么有趣的诚信小故事呢? 被采访者:诚信小故事……记得做生意时我卖蛋糕,当时市场上卖蛋糕的人不少,有些人就偷偷的在蛋糕里加水和添加剂,增加分量。而我却使用牛奶、鸡蛋等真材实料的材料做蛋糕,颜色没有添加剂的显得鲜亮,开始买得不多,后来则供不应求了,算起来我赚得比他们要多得多。这件事一直影响着我,所以我无论卖什么都不投机、占便宜,因此不管卖什么都很多人来光顾。
同学:嗯,难怪您的生意一直这么好呢!再次谢谢您!被采访者:不用客气。
(三)针对村民的问卷调查
三、调查情况
通过采访了出租车司机和个体户,发现他们在工作中都比较重视诚信问题,并可以自觉的做到坚持诚信。问卷调查了我们村的50位村民,实发50份问卷调查,收回42份,其中有36%的人上当受骗过,有64%的人没有上过当;而且认为美容和金融行业不诚信的现象最为严重。
四、调查结果分析
现在虽然在农村,但人们对诚信问题越来越重视,对出现的上当受骗问题感觉厌恶,并希望在以后可以有专门的惩治措施。
诚信问题普遍出现在商业之中,三鹿奶粉,瘦肉精,地沟油,黄曲霉素等问题比比皆是。
五、有关建议
通过对这么多村民的调查,我们小组认识到,不论是老人还是小孩,不管是工人还是个体户,总之他们都越来越关注诚信这件事,而且大部分人都用诚信来面对工作,因此都得到了回报。作为新世纪的小学生,我们更应该牢记“诚信”两个字,真正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学生。
第二篇:小学“微德育”小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微德育”小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等名言,告诉我们做人做事要懂得知恩图报。中华民族历来就具有这种传统美德,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当中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友到来自方方面面的或大或小的“恩”的施与。然而,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受外来多元文化的影响,人的感恩意识在逐渐的缺失,只懂得索取,不懂得回报。现在孩子多为独生子女,“6+1”的家庭环境,让小学生更感到自己是父母、长辈呵护下的“小太阳”,孩子普遍缺乏感恩意识,做事缺乏爱心,心理承受能力差,体谅不到父母、教师的辛劳,待人处事冷漠、缺乏对社会的责任感。长期以来学校德育教育的不足,对学生的感恩教育明显落后于教育的发展。《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指出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要“从他们的具体实际和生活实际出发,深入浅出”,“要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正是鉴于当前现实,根据这种指导思想,我们提出本课题的研究。
二、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及预计突破
(一)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加强青少年道德教育,是贯彻以德治国的重要内容,是事关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我国把“学会感恩”写进《小学生守则》,感恩教育研究将成为全国进一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主导性德育研究潮流。2006年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国家726项目研究中心正式在全国启动“全国中小学感恩教育研究活动”,并申请成为国家“十一五”重点课题,面向全国选择一批挂牌实验学校,这意味着该课题的研究在全国范围具有代表性。当前,在互联网上有关感恩教育研究的文章和成果比较丰富,主要从感恩教育的重要性、感恩教育的内容、途径等方面进行探讨,许多地区、学校也在进行感恩教育的对照研究,但尚未出现成熟的感恩教育途径和方法理论研究,该课题的研究对探索德育教育的新模式有重要意义。因此,开展该课题研究是时代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人才培养的需要。
(二)预计突破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力争在德育过程与方法、德育途径与资源方面有所创新,让学校德育工作更加贴近学生生活现实,贴近学生思想道德需要,使学校德育工作新的突破。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紧贴学生发展实际,开发感恩教育,积极培养学生成为具有主体道德素质的人,促进学生养成教育方面有较大提升。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将感恩教育系统化、多样化、生活化,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感恩,实现感恩教育的育人功能。
三、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逐步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从而达到理解父母、教师的关爱,近而实现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通过开展符合小学生特点的感恩教育活动,使学生在具有感恩的行为基础上,潜移默化为刻苦学习的内驱力,真正让学生拥有自信、自立,自强的人格;通过开展符合小学生特点的感恩教育活动,引导学生以感恩之情来对待学习,对待工作,对待生活,对待社会,对待自然,寻求实施感恩教育最佳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营造“学会关爱、懂得感恩”的校园、家庭、社会氛围,体现“小手拉大手”作用,为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发挥积极的作用。
四、课题研究理论依据
(一)素质教育理论。素质教育就是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几方面全面发展,德育始终是摆在首位。而感恩教育是德育教育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使受教育者懂得回报,学会回报,自觉回报。从这个意义上讲,感恩教育就是最根本的素质教育。
(二)主体性教育理论。现代教育应该培养具有主体性的人,应该是弘扬人的主体性精神的教育,把人培养成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是教育追求的最高价值。感恩是发自每个人内心的一种不计报酬的自觉的行为,所以感恩教育与主体性教育之间联系密切,互为依存,相辅相成。只有将感恩情怀与主体教育相结合,才能在每一个教育的主体上出成效。
五、课题研究的目标及内容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1.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让学生懂得知恩图报,树立学生的感恩情怀。
2.通过感恩教育途径和策略研究,促进学生良好的品德的逐步形成,促进校园平安和谐。
3.通过研究和实践,形成学校的感恩文化特色,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1.小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途径、方式的研究
2.小学生感恩活动开展形式的研究
3.小学生感恩教育的策略的研究
4.培育感恩校园文化的实践研究
六、课题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2016年9月-12月)
(1)成立课题研究组,选拔实验教师。
(2)收集资料,研究拟定学校研究课题方案。(3)组织实验教师深入学习相关理论文献。
2、实施阶段(2017年1月-2019年6月)
(1)每学期初,对实验教师进行专题培训,部署班级建设工作。(2)在“亲情化”班级建设探索过程中,边实践边总结经验教训,及时调整,逐步提高。
(3)进行研究阶段性总结,撰写经验论文、案例分析。
3、总结验收阶段(2019年7月-2019年12月)
对课题进行过程材料收集汇总、形成总结报告,申请结题。
七、课题研究的方法
(一)行动研究法: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形成研究假设,选择研究对象,实施教育行为,以验证假设。
(二)案例分析法:通过剖析具体的案例,对被评价对象进行价值判断。
(三)文献研究法:通过各种途径查阅教学相关资料,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以指导课题工作,同时提高全体成员的理论水平。
(四)调查分析法:通过测试、访谈,观察学生的学习过程、行为、习惯、态度、价值观。
八、完成课题研究的措施
1、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课题研究组织机构,保证实验研究顺利进行。
2、对每一阶段的课题研究工作进行监管,保证课题达到预期的目标。
3、发挥课题参与领导和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广泛深入的开展课题研究与实践活动。
九、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1.研究资料、实验仪器设备:学校教育信息网络畅通,拥有一定数量的能够反映教改前沿动态的教育报刊、杂志。
2.研究经费:学校每年征订一定相关的刊物,购买一定的光盘,以保证课题研究的开展。
3.研究时间:日常教学、大型德育实践活动
4.研究条件:课题组成员人均一台电脑,均可上网,方便交流及上网查找资料。
十、课题研究预期成果
(一)《感恩名言、警句、短文汇编。
(二)《小学生感恩故事汇编》。
(三)《主题实践活动、班队会设计集》。
(四)《感恩教育成功案例、论文集》。
(五)课题研究实施方案、课题阶段性总结等报告。
(六)课题研究开题、结题报告。
第三篇:“微德育”小课题研究报告
微德育小课题研究报告——学会“感恩”
众所周知,这是一个“个人中心论”盛行的时代,孩子自认为自己是中心,所有的人为他们的付出都是应该的,却忘了,没有人该为你受累痛苦,所有人为你做的只是因为爱你。人最容易养成,切最容易忽视,却对人生和生命危害最大的习惯是习惯了受惠而忘记了感恩。越是对自己亲近的人,越是对自己重要的人,越是对自己无私奉献的人,人越容易产生埋怨和怪罪心理和情绪,越容易忘记尊敬和感激,越容易吹毛求疵,越容易求全责备。不知道感恩却求全责备吹毛求疵的人,都是已养成了最大不良习惯的人。
在这个炎炎夏日,我迎来了初中第一个暑假,这个假期我参加了学校举办的社会实践活动,这次活动中,我过得十分充实,也受益匪浅。
通过这次活动我了解到,我们该怀着一颗感恩之心去体谅父母,应该担当起,照顾、孝敬父母的责任,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用行动和语言表达感恩之心。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1、帮助父母做家务。
2、从内心上关心,体谅父母。
3、从自己做起,树立一种对父母付出的一种感激之情。
4、由己推人,树立一种对社会的感激之情
父母把你带来人世间,当你第一次说话叫的是“爸爸”“妈妈”的时候,就注定了我们最先应该感谢的就是我们的父母。有一部热播的电视剧《娘》中,片尾曲是这样唱的——“你的眉头一皱,我就来到人间,从此我给你带来辛劳无边。”当我听到这句实在平凡却又表现出无限感情的歌词时,心头猛地一颤,有种幸福,有种苦涩,更多的那是一种感恩的情感。“百善孝为先”,伟人毛泽东在1919年10月8日,即其母亲逝世后的第三天写了一篇四言诗的长篇《祭母文》他在文中叙述了母亲养育子女的艰辛,为人处世的博爱,以及在旧社会妇女受到压抑“有志未申”的抱憾,他说:“养育之恩,春晖朝霭,报之何时,精禽大海”“有生一日,皆报恩时,有生一日,皆伴亲时”。
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父母,用一颗真诚的心去与父母交流,不要再认为父母是理所当然帮我们做任何事情的,他们把我们带到这美丽的世界,已经是足够的伟大,且将我们养育成人,不求回报,默默的为我们付出,我们就别再一味地索求他们的付出,感恩吧,感谢父母们给予的一点一滴。祝福所有的父母幸福安康!
本次实践活动,让我从心理上认识到了作为一个学生的感恩的情怀的伟大,在学习生活之中,要多多明白和懂得感恩。懂得知足。
初一五班 苏佳琪 2017.8.20
第四篇:微德育小课题研究报告
微德育小课题研究报告——学会“感恩”
青州市弥河小学五年级三班赵明宇
指导教师:聂继燕
微德育小课题研究报告——学会“感恩”
现在的孩子都是家庭的中心,他们心中只有自己,没有别人。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让孩子学会感恩,尊重他人。把感恩教育贯穿于学校德育工作始终,使学生常怀感恩之心,感激和怀想那些有恩于我们的人,拥有做一位高尚的人的思想基础。
一、课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1、问题的提出
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探索一条科学规范、民主和谐、人文化的学校管理之路,在目前改革开放转型期的大背景下,青少年,特别是小学生,头脑中缺少一些最基本的道德规范,那就是对父母的孝,对师长的敬,对同学的爱。本着对症施治的原则,本校试用从古代文化典籍中选用儒家思想——感恩,来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2、意义
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人在帮助着我们,父母、师长、同学还有各行业的,他们都有恩于我们,如何回报他们呢?老师很有必要提醒、引导教育学生自小学会感恩,感谢祖国的培养,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老师辛勤教导,感谢同学关心帮助,感谢一切付出多人。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感恩教育,旨在唤醒孩子内心深处最美好的善的天性,从我做起,从小做起,找到善心,善行的源头,让每位孩子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感恩与祖国的培养,感恩与父母的养育,感恩于师长的教诲,感恩与同学的帮助,感恩与身边一切关心自己的人;那么这个人必定是一个集大孝、小孝于一身的高尚的人,所以培养学生感恩情怀势在必行。吟诵《弟子规》,学会礼貌用语,不挑食,不挑衣。了解衣食的来源,记住父母生日,教师开“二十四孝”故事会。
三、实施策略:
1、树立净化社会风气,提升校园品味的自信心,通过感恩教育,让学生在思想、道德、行为习惯等方面得到全面培养,人品素质,学习成绩自然会得到提高,让学生懂得如何做人。
2、在课堂中创设情景,首先让每位教师树立正确的素质教育观,把教育学生“做人”作为着力点。仅有开发学生智力的不够的,还必须要有健康的人格,丰富多彩的情感。指导学生了解自己的家庭,自己的父母,家人的优秀品质及家族的好传统,好风气。引导学生体会在人的一生中,父母的关心和爱护是最真挚和无私的,父母的养育之恩是永远也所说不完的,这种恩情比天高,比海深,是人世间最伟大的力量。如果人类有爱,那么首先应该爱自己的父母。如果一个人连孝敬父母,报答养育之恩都做不到,谁还相信他是个“人”呢?又有谁愿意和他说打交道?通过具体活动,努力将学生的感恩教育,对家庭道德的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学习动力,实现知行统一。
3、对学生进行激励评价
①这个课题研究,旨在提升全体学生道德素质、净化校园和所涉及家庭风气,范围广,时间长,应督促,鼓励每位学生参与。
②每周星期一晨会,让学生交流为父母,为家庭做的事,让学生民主评议,选出本周“感恩活动”模范、标兵。
4、开展丰富多彩的感恩活动
①选择良好的文章、书籍
②为父母做一件事
③为父母过一个生日
④定期交流
知道感恩的原因,践行感恩的行为,坚持感恩的传统
(二)所达到的目的:
通过感恩教育让学生发扬知恩图报,尊老爱幼,待人诚恳的传统美德,做到孝心常在,而非一时之念想。知道感恩给我们生命的人,感恩给我们知识的人,感恩给我们衣食住行的人……置身文明当中,置身于做人的伦理大道当中。
第五篇:小学德育课题开题报告{}
小学生生命安全教育研究
——市级德育课题开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宏观社会背景
①、时代发展的需要
我国多年来由于对生命教育的意义缺乏认识,在学校进行生命教育一直不重视,无论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还是社会教育,只重视对青少年的应试教育、成才教育,而忽视生命教育。近年来交通事故、打架斗殴事件以及经常出现的各种自杀事件不断暴露着现代人对生命的漠视,……这些都给我们的生命教育带来许多反思。教育应该如何正视生命、关注生命,关爱生命、善待生命,如何体现生命的价值、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价值观已在当前的学校教育中显得非常紧迫。青少年生命意识的淡薄与缺乏已成为校园环境、社会环境不安全的主要问题与症结所在。因此,在学校进行生命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②适应新课程改革需要
新课程改革将培养目标调整为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因此,实施生命教育符合课程改革总体发展目标,是新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
2、微观背景:——符合我校办学育人的宗旨
我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倡导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我校是创办才近14年的新校,地处城区,家长多外出打工,留守儿童较多,这些学生大多缺乏父母的照顾,行为习惯不规范,心理素质较差。因此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十分重要,而对小学生进行生命与健康、生命与安全、生命与成长、生命与价值和生命与关怀的教育,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的态度,学会欣赏和热爱自己的生命,进而学会对他人生命的尊重、关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我校非常重视珍惜生命、保护生命、学会生存的教育,但在操作中我们感到活动的形式总体上还是比较零星、系统性不强,效果难以深化和持续。那么,如何深化生命教育,将生命教育这一真善美的教育落到实处?在当前的课程改革之际,结合新理念,以德育实践活动为主渠道,将生命教育落实到教育教学中,可能会走出一条富有特色的德育课题研讨新路。
二、课题的理论依据
(1)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这是当前教育改革的最基本思想,而生命却是“本中之本”。只有珍惜生命,才有可能发挥生命功能,提升生命质量。(2)以生命教育观理论为指导。生命教育观认为教育乃是生命与生命交流之过程。生命教育应遵循生命发展的原则,依据生命发展的动力,引导生命走向完整、和谐和无限的境界,保证生命发展的无限可能性,促进生命不断超越。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及目标 研究内容
生命教育是生命常识及体验活动的教育,就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珍惜生命,关爱他人从而形成健康的人格。生命教育蕴涵着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各种形式的教育,是一种教育的前提,是各种教育形式的最终指向,课题以认识生命、关注心理健康、尊重生命、关爱他人,理解生命的价值,形成健康的人格,从而提升自我生命价值为主要内容。
研究目标
①、引导学生认识生命、敬畏生命、发现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保护生命,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
②、将生命教育渗透到学校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科教学、专题教育、课外活动三大载体的作用。注重发挥学科的优势,分层次、分阶段,适时、适量、适度地对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生命教育。
③、协同社区、家庭等多方力量,形成教育合力,通过多种渠道多种途径,对小学生进行生命与健康、生命与安全、生命与成长、生命与价值和生命与关怀的教育,帮助和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个人、集体、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学习并掌握必要的生存技能,认识、感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的态度,学会欣赏和热爱自己的生命,进而学会对他人生命的尊重、关怀和欣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
④、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与发展。
⑤、课题成员要带头学习理论与经验,提高自身的研究水平和研究能力,并使之辐射到各学科中去。全体教师通过生命教育研究和有关知识培训,提升自身品德,养成关爱生命的美好情怀。
四、课题研究重点和难点
重点:
1、揭示生命教育与培养健康人格的内在联系
2、探索开展生命教育的本质和策略
3、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
难点:学生如何将珍惜生命的教育转化为自我生命价值的提升及健康人格形成的动力
五、研究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1、参与研究人员力量的保证。
首先本课题组研究人员都具有本科或专科学历,具备研究课题的文化知识。其次参与研究人员,都具有积极参与课题研究的奉献精神。第三,研究人员都是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有一定的经验。
2、领导的重视。在理论与研究方法上,校领导领导给予悉心指导,在研究环境上,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并给予大力支持。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与过程:
总体上以行动研究法为主,以其他研究方法为辅。
准备阶段:采用以文献研究法为主,通过搜集和分析相关的文献资料,形成对本课题的有关概念的认识与思考,寻求理论层面的支持。
具体实施阶段: 以行动研究法为主。在行动中研究,使行动过程成为研究过程,及时总结反思,修正完善。
成果总结阶段以案例研究法为主。通过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透过现象来揭示其内在规律,从而逐步调整和完善读写有效结合的教学策略。
1、准备阶段2015年9月——2015年10月。筹建课题组,制定课题研究的规章制度以及明确各研究内容负责人的职责。制定课题实施的方案。
2、理论研究阶段2015年11月——2015年12月。结合本校校情、学情,课题组成员认真分析相关课题的教学现状,搜集整理文献,通过理论研究,提高认识,学习相关书目,为课题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保证。
3、行动研究阶段2016年1月——2017年5月。利用教学实践进行研究,针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实施细节,不断积累摸索,运用多种研究方式深入研究。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组织教师进行教学观摩、教法研讨、学法指导,共同学习。对研究阶段性成果及时整理适度在校内推广。
4、总结阶段2017年6月---2017年10月。改进和完善前阶段的研究工作,进行成果汇编,申请课题结题验收,对课题研究进行反思与总结。
七、课题研究方法
第一阶段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和问卷调查法。
通过文献学习、文献积累学习和收集大量关于生命教育研究的资料,归纳提炼生命教育的基本理论及实施途径和方法,了解当前课题的理论支撑点和相关类似课题的研究现状。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教师座谈、学生座谈调查法进一步了解课堂现状,主要想更好的掌握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找出不足并进行反思。
第二阶段主要采取行动研究法、观察法、访谈法、调查法等。行动研究是一个螺旋形式加深的过程,它包括四个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环节:计划、实施、观察和反思。通过行动研究法,以学校低中高段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根据年段特点、学科特点确立子课题,通过品德课、研讨活动,案例反思、班队活动实况记录等,探索建构生命教育的途径、方法、手段、教学形式,在实际操作中不断修正和完善实施方案,逐步形成对课题的成熟认识,以形成独特的学校文化。
通过观察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进一步探讨适合学生培养健康人格的德育实践活动。选择部分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观察跟踪研究,建立个体生命素质发展档案。
通过实践研究,发现新问题,然后有针对性的进行研究,树立典型,总结经验,写出反思和阶段小结
第三阶段主要采取调查法、制表法、统计等,通过对各种研究数据的分析,总结阶段性成果,确立继续研究的方向。
八、课题组人员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