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班语言《树房子》
大班语言《树房子》
大班语言《树房子》
活动目标:
1、欣赏、理解故事,体验故事的有趣清洁和快乐情绪。
2、大胆想象,创编小故事,并进行绘画表现。
活动准备:
1、纸、笔等绘画材料。
2、幼儿用书第3册第19-24页。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入。
1、幼儿说说自己见过的房子是什么样的,引出一种奇特的房子:树房子.二、熟悉、理解故事内容。
1、幼儿看幼儿用书,猜测和讨论故事内容。
2、教师对照图画讲述故事《树房子》,幼儿仔细听。
3、幼儿根据画面提示试着讲述故事。
4、边看图画边听故事录音,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三、讨论故事,加深体验。
1、师幼讨论故事内容,体验故事的有趣情节。
2、感受人物之间友好关系,体验故事传递的快乐情绪。
四、想象、并扩展故事。
1、引导幼儿讨论:你想有一幢什么样的奇特的房子?你会和什么小动物住在一起?并将其扩展成一个小故事。
2、幼儿用绘画的形式把自己想象的房子和创编的故事情景表现出来。
第二篇:大班语言:果酱房子
大班语言活动:果酱小房子
活动目标:
1.初步懂得自己长大了,遇到事情能够去试着面对。2.欣赏故事,感受故事中果酱小房子的趣味。3.大胆创作,乐意与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活动准备:
1.不同颜色小房子。2.图片白纸、油画棒。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1.提问:我们生活周围有很多房子,有没有哪幢房子让你觉得特别有趣,或者让你印象很深的?
2.出示小熊的图片
师:真羡慕你们见过这么多有趣的房子。今天我还带了一个新朋友,看看是谁?它是怎样的小熊?它手里提着一个桶装着它爱吃的东西,猜猜是什么?我们来和它打个招呼吧!熊哥哥路过树林的时候发现了一座有趣的房子,你们想看看吗?
二、分段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1.第一段
提问:熊哥哥吃了那么好吃的果酱为什么会觉得不安呢?那怎么办?我们来听听熊哥哥是怎么做的。
2.第二段
提问:小熊为什么笑了?蜂蜜是熊哥哥爱吃的,它舍得吗?
小结:为了补救自己做错的事情,它不舍得也还是把蜂蜜涂在了小房子上面。3.第三段
提问:你们刚才说的房子和熊哥哥看到的有趣房子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师:这房子还有个有趣的地方那就是——会变色。师:原来什么颜色?现在什么颜色?为什么它会变色呢?
小结:平时的房子是刷的油漆,而这座房子是刷的果酱,所以会变色。
三、拓展延伸,创编故事情节 1.完整欣赏
如果你是熊弟弟,看到涂满蜂蜜的房子你会怎么做?你会给房子变什么颜色?
2.自主创作
幼儿自己画房子,并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3.作品展示
让画好的幼儿来讲讲给小房子涂了什么酱。4.结束活动
看来这个小房子还有很多故事发生,我们回去和爸爸妈妈一起说说吧。
第三篇:大班语言:会动的房子
大班语言:会动的房子
活动目标:
1、感受故事清洁的新奇有趣,体验仿编故事的乐趣。
2、能 根据故事清洁大胆想象进行仿编,尝试与别人想得不同,编得不同。
3、能安静倾听别人讲述,并能大胆与人交流。
活动准备:
1、故事图片一套,范例图示图一张
2、幼儿每人一张画有图示的纸。笔若干
一、提问导入
提问:你见过会动的房子吗?我们一起听故事《会动的房子》,请小朋友听听,故事里有谁,会动的房子把它带到了哪些地方?
二、熟悉理解故事内容
1、老师讲述故事开始和中间部分
提问:(1)故事叫什么名字?
(2)小松鼠找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建造新房子?
(3)小松鼠的房子带它到了哪些地方?
2、猜想:小松鼠的房子为什么会动呢?
3、听故事结尾部分
提问:故事里说小松鼠的房子为什么会动?
三、看图片完整听故事
1、:指示语,我们再来听故事,这次请小朋友仔细听听,乌龟爷爷把小松鼠带到了什么地方?小松鼠看见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
2、教师边出示图片边完整讲述故事。
3、提问:
(1)第二天,小松鼠发现自己到了什么地方?它看见了什么?说了什么?老师将小朋友回答的内容用图示表示出来,并引导幼儿连起来讲一次。
(2)第三天,小松鼠发现自己到了什么地方?它看见了什么?说了些什么?同样用图示表示,并要求幼儿连起来讲。
(如果小朋友听得不清楚,教师可把第二、三段分别再讲一遍)
四、仿编故事
1、提问:乌龟爷爷还会带着小松鼠到哪些地方去旅游?小松鼠会看到或遇到些什么好看的,有趣的事?它会说些什么呢?
2、请个别幼儿尝试仿编,并引导幼儿用符号,图案表示出来,完整讲述。
3、每人一份图示,幼儿自由仿编,记录,并完整讲给同伴或老师听。指示语:下面我就给没个小朋友发一张图,你们就把自己编的乌龟爷爷带小松鼠到了什么地方,看见了什么,说了什么,用图示表示出来。如果遇到不会画的东西,你可以用一个符号来表示,只要你自己看得懂就行了。编完后,还可以把你仿编的内容讲给小朋友或老师听。
第四篇:大班语言有趣的房子
大班语言:有趣的房子
指教老师:郭芬艳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感受故事中果酱小房子的趣味。
2、喜欢并尝试创编故事结尾,乐意和同伴一起学编。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课件:完整故事内容PPT、熊哥哥、、一首快节奏的音乐、印有小房子轮廓的1/4 A4纸20张、蜡笔20盒、3张桌子。活动过程:
一、出示熊哥哥,引题。
1、他是谁?
2、熊哥哥在经过小树林的时候看见了一栋红色的小房子,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
二、出示背景图,边讲述边提问。
师:我们生活的周围有很多房子,熊哥哥看见的房子和你们见过的房子哪里不一样?
香味是什么东西散发出来的?
熊哥哥的手掌被什么东西粘在了墙上? 什么叫不安? 熊哥哥为什么不安?
他把别人的果酱吃了,万一被别人知道了,怎么办? 大家给他想个办法。熊哥哥自己又想到了什么办法? 熊哥哥发现的房子和我们平常看到的房子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三、课件完整讲述故事一遍。
熊弟弟忍不住把蜂蜜酱吃完后给房子刷上了青菜酱,房子还会再变吗?又会引来谁?又会变成什么颜色的什么酱?请小朋友想一想。
四、请幼儿作画并猜想。
接下来房子会发生什么变化?请你去想一想,给房子涂上有颜色,猜猜等下谁会来?小房子又会变成什么颜色?
五、请个别幼儿根据自己的画续编。
教师示范续编故事,熊弟弟一看是它最爱吃的蜂蜜酱,实在忍不住了,它开始不停的舔呀舔,不一会儿就全舔光了,他就在墙上刷上了一层青菜子酱。(问幼儿)谁刚刚涂了一层青子酱?接下来的故事就由他来讲了,请青菜子酱的小朋友上来接着编,以此接龙。
看来这个故事好长好长,一个一个可以不停地讲下去,那我们带着我们的小房子到教室里接着讲。
第五篇:大班语言《去年的树》
大班语言活动《去年的树》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体验故事蕴涵的温情。
2、感受小鸟的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3、能大胆想象,乐意在集体面前大方讲述故事内容。活动重点:体验小鸟的情感,感受诚实守信的珍贵。活动难点:能大胆想象,用较连贯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活动准备:
1、场地布置:森林
2、去年的树课件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感知鸟与树的依存关系。
1、师:“小朋友前面有一个美丽的森林,我们到森林里去走走吧?“(音乐起)
“小鸟宝宝,跟妈妈到树林里玩一会儿吧!”(随音乐律动)“这里的空气多新鲜呀,草地真绿呀,还长着可爱的小蘑菇呢。咦!这儿有一棵大树,我们在这儿做个窝吧”(安鸟窝),把家安在这儿可真好啊!孩子们,我们给大树唱首歌吧,呀,起风了,好冷呀,孩子们,寒冷的冬天就要来了,我们必须到暖和的南方去过冬,来,我们和大树再见,明年再回来看它,给它唱歌。”(组织幼儿入座)
2、师:“在这个美丽的森林里发生了一件事情,我们一起来听听。”
二、观看课件、分段欣赏:
1、欣赏故事前半部分,了解小鸟和树的情谊和许诺。
2、提问:为什么说小鸟和树是好朋友?分别的时候他们说了什么?有一个什么约定?
3、提问:春天,小鸟为什么要回来?它在回来的时候一路上会怎么想?小鸟不见了树,它心里又是怎么想的?
4、提问:你觉得树到哪里去了?
5、提问:树被伐木人砍倒前,它记得和树的约定吗?会对伐木人说些什么?
6、欣赏故事后半部分,进一步体验故事人物的情感。
7、提问:小鸟先问了谁?后来又问了谁?最后还问了谁?树究竟到哪里去了?变成了什么?
8、提问:小鸟为什么要问这么多人?它是怎么想的?
9、提问:你觉得小鸟找到朋友了吗?请说出你的理由。小鸟心里觉得怎么样?
10、提问:小鸟两次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它在想什么?小鸟为什么要唱去年的歌?
三、观看动画片:完整欣赏故事《去年的树》,进一步理清故事线索
1、观看动画片《去年的树》故事前先提问: ①小鸟离开大树时答应了大树什么要求?
②春天,小鸟回来时,发现树已经发生了什么变化? ③最后小鸟找到大树了吗?大树变成了什么?
2、展现流程图,引导幼儿完整讲述故事,全面理清故事线索 提问,感知小鸟寻树历程。
①“小鸟找树时都请求了谁的帮助”?第一(二、三)次去问了谁?(教师按顺序摆图片)”
②、小鸟为什么要去找大树?(引导幼儿学说角色对话)据幼儿回答出示图片,3、提问:你喜欢故事里的小鸟吗?为什么?
四、角色扮演体验小鸟与树间的友好情感,幼儿扮演小鸟,教师扮演其他角色
五、分析童话故事里的角色
1、教师: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鸟?
2、大树已经变成了灯火,但是为什么小鸟一定要找到大树唱歌给她听呢?
小结:这是一只珍爱朋友的小鸟,也是一只说话算数的小鸟。
六、说说:怎样珍爱朋友。
教师:你是怎样珍爱朋友的?(教师引导幼儿从守信、分享、友好等方面进行讲述)
七、结束活动: 游戏:找朋友
幼儿随音乐“找朋友”响起,自由找朋友,鼓励幼儿随音乐节奏找自己的同伴或客人老师做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