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政治《经济生活》全书复习测试题
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全书测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于 2010年5月1日-10月31日举办。据此回答1-2题。
1.上海世博会的门票分为:平日普通票价格为160元人民币、指定日普通票价格为200元人民币、指定日优惠票价格为120元人民币、平日优惠票价格为100元人民币、夜间票价格为90元人民币等不同档次,货币在门票定价中()
①执行价值尺度职能 ②是观念中的货币 ③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④是现实的货币 A.①④
B.③④
C.①②
D.②③ 2.“手拉手迎接精彩世博,肩并肩保护知识产权”是2009年上海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的主题,彰显了中国政府万众一心携手迎接2010年上海世博会、众志成城并肩协作保护知识产权的坚定决心。下列对知识产权认识正确的是()
A.不是商品,因为它没有价值 B.是商品,因为它是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统一体 C.不是商品,因为它看不见、摸不着 D.是商品,因为它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3.下列关于纸币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国家可以任意发行纸币 B.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
C.纸币的发行量是由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决定 D.纸币的面值是由国家决定的
在超市里,商品的排列是有讲究的。例如:在香皂旁陈列香皂盒,在剃须刀旁摆放剃须泡沫,在牙膏旁边放置牙刷等。据此回答4~5题。
4.上述材料中商品陈列的讲究之处在于()
A.能激发顾客随机购买的欲望 B.使卖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
C.使商品价格处于上升趋势 D.会提高商品的价值 5.超市商品之所以要这样排列,是因为上述几组商品是()
A.替代商品 B.互补商品 C.使用价值相同的商品 D.相关商品 6.人们常说: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这是一种钱货两清的消费 ②货币在这个过程中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 ③这是一个商品流通的过程 ④这里的“钱”与“货”的价值相同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由于今年遭受旱灾而后又持续阴雨,导致某省蔬菜大量减产,价格上扬,与去年同比上涨8.3%。据此回答7—8题。
7.材料告诉我们,气候等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来实现。
A.供应量 B.价值量 C.供求关系 D.买卖关系 8.结合上述材料,蔬菜价格上涨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A.人们对蔬菜的需求量会急剧减少 B.蔬菜种植成本提高,种植规模减少 C.人们对蔬菜的需求量会有所增加 D.以蔬菜为原料的食品价格会相应提高 9.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启示我们要树立()的消费观。A.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B.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C.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D.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10.消费是整个经济链条的最后一个环节,在经济学的意义上,投资每增长一个百分点,能拉动经济增长0.2%,而消费每增长一个百分点,能拉动经济增长0.8%,是投资的4倍。下列措施中,有助于促进居民消费的是()
①提高银行存款利率 ②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③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④加快生活消费品更新换代
A.①②④ B.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2009年11月30日,第三届全国就业与社会保障先进民营企业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在会上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狠抓政策措施的落实,齐心协力,扎实工作,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稳定和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做出更大贡献。据此回答11—12题。
11.近几年来,民营企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主要体现在()①有利于扩大就业,改善人民生活 ②有利于增加税收和财政收入
③有利于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促进经济发展 ④有利于促进商品流通,扩大社会服务
A.①③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2.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城镇新增就业岗位的70%以上是由民营企业提供的,农村转移劳动力的70%以上是在民营企业实现就业的。上述变化表明非公有制经济是()
A.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B.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C.我国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D.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13.我国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就要做到()
A.公有制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B.公有资产在各领域占据主导地位 C.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D.优先发展国有企业 14.在金融危机面前,许多企业承诺“不裁员”。但企业面临着一方面不减员,另一方面开工不足的难题。为应对这一难题,企业采取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A.拓展国内国际市场,扩大产品销售 B.调整产品结构,提高市场占有率
C.扩大企业规模,增加生产岗位 D.加强管理并降低成本,增加市场竞争力
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630余万人,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据此回答15-16题。15.大学生就业问题突出和紧迫的客观原因是()
①我国的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都比较大 ②大学生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完全适应 ③劳动力市场不完善 ④大学生的就业观念落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6.前教育部部长周济曾指出,在市场竞争中,当代大学生只有自身实力强才能就业机会多。这意味着劳动者应当树立()
A.自主择业观 B.职业平等观 C.竞争就业观 D.多种方式就业观 17.我国商业银行的基础业务是()
A.办理结算 B.贷款业务 C.存款业务 D.买卖债券 18.不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同一篮子的投资理念,强调的是重视股票、债券等投资方式的()
A、流动性
B、灵活性
C、风险性
D、稳定性 19.亚当•斯密说过:“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并且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会威胁到社会的稳定。”这句话强调的是()
A.在收入分配中要防止出现两极分化 B.提高经济效率是增加社会财富的根本途径 C.公平的收入分配有助于协调人们利益关系 D.分配要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 20.2008年,我国GDP的快速稳定增长,使我国税收大幅增长,从而使财政收入得到较快增长。这说明
A.财政收入主要受分配政策制约 B.财政收入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而取得的收入 C.财政收入和支出是国家参与社会分配的两个方面 D.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 21.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的主要标志是()
A.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征收的 B.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 C.税收由税务机关征收 D.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22.有专家说,“从我国实际来看,适度减税不会减少国家财政收入。”从经济与税收的关系来看,适度减税()
A.可以增加个人可支配收人,扩大消费 B.可以增加企业自留资金,扩大生产规模
C.可以增加社会总需求,刺激经济增长 D.减税并不一定减收,却是长期增收的基础
十七届四中全会于2009年9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作了重要讲话。胡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我们必须增强信心,增强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科学判断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继续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据此回答23-24题。
23.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属于宏观调控的()
A.经济手段 B.金融手段 C.行政手段 D.法律手段 24.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主要表明()
A.国家宏观调控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B.市场经济健康发展需要国家宏观调控
C.市场和计划是资源配置的两种手段 D.国家宏观调控的目的是为了弥补市场的不足 25.目前,全国各地纷纷开展“家电下乡”活动,政府对农民购买家电产品给予补贴。家电下乡受到农民的欢迎。“家电下乡”活动的推出有利于()
①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②拉动国内的消费需求 ③通过消费带动家电企业的生产 ④调整农村的产业结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6.某镇政府在“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口号的引导下,提出建设“全市第一个别墅式新农村”的目标,但很多农民对这种“形象工程”抱怨:“盖了楼房,穷得叮当,扛着锄头进洋房,小康让我遭了殃”。材料中某镇政府的做法()
A.是正确的,提前让农民过上小康生活 B.曲解小康社会的本质
C.率先实现现代化 D.没有认识到小康社会的建设是一个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27.2008年,我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达到924亿美元,外商投资于高技术项目明显增加。同年,我国对外经济合作合同金额达到1130亿美元,比1989年增长50.1倍;对外直接投资额(非金融部分)达407亿美元。这表明()
①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 ②我国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 ③我国对外开放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层次 ④我国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
28.经过30年的发展,我国的对外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与此同时,国际贸易摩擦不断,我国遭受反倾销调查越来越多。对此,我们要()
①深入研究和充分利用世贸组织规则 ②制定应对反倾销和贸易摩擦的策略
③了解行情,提高我国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
④优化进出口结构,坚持以质取胜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9.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日本政府认识到金融危机不会减少青少年对动画片的热情,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在政府和民间双重推动下,日本动漫和电子游戏产业迅速发展,并由此跃升到一个新的台阶。这给我国的启示是()
①金融危机不会影响实体经济 ②金融危机恰恰是经济结构调整的最佳时机 ③新兴产业的兴起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 ④新兴产业的兴起主要靠市场自发推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0、《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指出,到2012年,珠三角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初步形成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区域城乡差距明显缩小。这表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①要全面追求经济的增长速度 ②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③要建立合理有序的分配格局,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 ④要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30.近年来,中国网络购物市场迅速发展。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网络购物交易规模破千亿元,增速超过130%,网购用户规模达8000万,近三成的网民成为网络购物用户;网络购物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也首次突破1%。
对消费者和企业而言,与传统购物方式比较,网络购物有何优势和局限性?(6分)
31.根据我国家电、汽车产业发展和消费市场实际,国家实施了鼓励汽车、家电“以旧换新”的政策。2009年中央财政安排70亿元资金,其中用于汽车以旧换新50亿元、家电以旧换新20亿元。专家预测,通过以旧换新今年至少可以带动汽车消费100万辆、家电消费500万台,拉动消费需求1250亿元以上。(1)结合上述材料,简要说明实施 “以旧换新”政策的经济意义。(6分)
(2)汽车、家电的以旧换新离不开财政的有力支撑。有人认为,财政政策在我国经济运行中起基础性作用。请对此作简要评析。(8分)
32.一个美国家庭做了“一年不买中国产品”的试验,结论是:没有中国产品,也可以生活,只是生活会变得艰辛。中国不仅为世界提供了大量物美价廉的商品,而且是世界第三大进口市场。2001年以来,为相关国家和地区创造了约1000万个就业机会;中国使用外资为国际资本提供了广阔市场。30年来,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10%,对国际贸易增长的贡献率超过12%。我们可以充满自信地说:“世界曾等待中国融入世界,而今天中国也有耐心等待世界认识中国。”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为什么“中国发展进步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10分)
(2)谈谈我国应如何全面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10分)
第二篇:高中政治经济生活4.1教案
《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教案
政教0901 程云庆
一、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标的要求,根据对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高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识记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社会在生产的四个环节及其相互关系,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理解我国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意义及措施 2.能力目标:培养辩证思维能力和正确认识我国当前为什么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洞察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牢固树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的观念,坚定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具有无比优越性
二、教学重点
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2:大力发展生产力
三、教学难点
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
针对本框的知识内容和高一学生特点,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在教学在中采用如下方法:讨论探究法,讲授教学法,多媒体演示法、案例分析法
五、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六、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七、具体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看过《阿凡达》这部电影,如果没看过但也肯定听说过吧?我想问大家知不知道它的制作技术是什么? 学生回答:3D技术 教师活动: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对3D技术的了解。或者看过阿凡达的说一说看了之后的感受。阿凡达是至今为止,制作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3D电影。3D电影的立体效果和真实感,使观众感觉到景物扑面而来,就像进入银幕深凹处,产生强烈的“身临其境”感。清晰的画面,身临其境的感觉,这也是为什么它能成为全球第一部票房突破19亿、20亿、21亿、22亿、23亿、24亿美元的影片。与普通的银幕电影相比,3D电影管在视觉听觉还是感觉上都上升了一个层次。有了3D电影,我们也能享受到更加清晰、真实的电影画面。
继续提问:前段时间著名的《泰坦尼克》在原版电影的基础上添加了3D效果,又一次袭卷全球,掀起又一次的泰坦尼克的高潮。使得经典再一次以全新的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我想问大家:那么是什么让我们能观看到如此高质量的电影呢 学生回答:主要是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教师总结: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归根到底是生产力的大力发展。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讨的主题: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下面给同学们三分钟的时间浏览书本。【新课教学】
一、生产与消费:(多媒体显示板书)教师活动:从刚才的事例中,我们已经知道,是生产力的发展才有3D技术的进步,消费者才能观看到这样让人产生身临其境之感的3D电影。封建帝王是最高统治者,几乎要什么有什么,但是他有这些东西消费吗?很明显,生产和消费,是谁决定谁呢?
学生回答:生产决定消费
(一)生产决定消费 教师活动:为什么说生产决定消费呢?生产决定消费表现在哪些方面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第一,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教师活动:播放幻灯片,在古代,与人联系用的是飞鸽,出门坐的交通工具是马车,而现在,联系用的是手机,出门可以用的交通工具多种多样,这体现出什么? 学生回答: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多媒体显示板书)教师总结:一个社会消费什么,不能由人们的主观愿望决定,而是由客观的物质生产状况所决定。生产越发展,为消费提供的对象在数量、品种方面越丰富,人们的消费范围就越广泛。所以说生产决定了消费的对象。第二,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教师活动:播放幻灯片(网络时代购物、聊天的变化),这体现出生产决定消费的什么?
学生回答: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教师总结:通过网络我们可以购物,不需要像传统的消费那样面对面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了,虽然网络购物没有完全取代传统购物,但至少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消费方式。通过网络,我们生活的很多方面都变得越来越方便、快捷。例如聊天、交友,网络没有产生或者没有现在这么普及的时候,我们和朋友联系是通过写信,交的朋友叫笔友,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进步,计算机以及计算机技术越来越普及,现在大家要和朋友联系一般都不会写信了,大家都用QQ,EMAIL,MSN,而且现在很多手机都有上网的功能,我们随时随地都能通过网络和外界联系。但这里要提醒同学们一句: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还很多便利,当然我们也要理智地对待,不要上瘾哦。这就是说——生产决定消费方式(多媒体显示板书)第三,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教师活动:幻灯片展示结婚三大件的变化。
上世纪70年代,男女青年结婚,一般来说,女方要求男方必备三大件:手表、缝刃机和自行车。到本世纪,男女青年结婚的三大件已经今非昔比了。通常来说,除了全部电器化——数码家庭影院、全自动洗衣机、电炒锅、微波炉、抽油烟机等以外,必须具备房子、小汽车、摄像机和钻石戒指、耳环、项链及金手镯等。因为这些东西是富有生活的象征和标志。当然,这也是奢侈品,是高档消费。但这是人们追求的生活目标。这又体现出什么?
学生回答: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多媒体显示板书)第四,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教师活动:幻灯片展示,有了家庭影院的生产,所以有了人们对家庭影院的消费欲望,有了汽车的生产,所以有了人们对家庭轿车的强烈向往。这体现出什么? 学生回答: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多媒体显示板书)
教师总结:正是由于生产的发展,消费对象日趋丰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方式逐渐多样化,由此,使消费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所以说生产推动消费发展,为消费创造动力。
教师总结:综上所述,我们说生产决定消费,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生产决定消费什么,也就是消费的对象;生产决定怎样消费,也就是消费的方式;生产决定消费的怎么样,也就是消费的质量与水平;生产决定还想不想再消费,也就是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类的历史就是生产发展的历史。人类消费所需要的一切商品和服务都靠生产创造出来,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邓小平同志也说:“发展才是硬道理。”
生产是不断的发展,随着生产的发展,消费的对象、消费的水平、消费的方式、消费的欲望也会随着发生变化。我们刚刚说到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在生产决定消费的同时,是不是还应该进一步思考,没有消费生产会怎么样?
没有消费,生产出来的商品就卖不出去,再生产就无法进行。可见,消费对生产也有反作用。
(二)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教师提问:几年前,为适应人们对彩电、冰箱需求的增长,彩电业、冰箱业迅猛发展;目前,住房和汽车已成为人们新的需求热点,房地产业、汽车制造业及相关产业正迅速发展。结合29页的倒数第二段,思考消费对生产有什么影响。学生回答: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
教师总结:消费反作用于生产。①消费的发展促进生产的发展;②消费对生产的调整与升级起导向作用;③消费是生产的动力;④消费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那么该怎么理解呢?我们可以从博客这个当今非常流行的网络消费点,来看看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课件展示:博客市场风起云涌,目前中国博客作者规模已达到1750万,而博客读者则达到7500万以上;由于人们对明星的关注度最高,所以各大网站纷纷邀请名人开设博客,以满足读者的需要。
教师提问:这体现了消费对生产的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教师总结: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只有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满足了消费者的各种需求,才能实现商品的价值,厂、商才能获利,生产才能继续进行。实际上,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就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
课件展示:另一方面,由于一些博客存在访问太麻烦、地址太长等问题,现在一些BSP如和讯、千龙、星空博客等已经开始为博客提供独立域名的增值服务;很多博客用户有随时更新博客内容的需求,于是便有手机博客。教师提问:这体现了消费对生产的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消费对生产具有导向作用。
教师总结: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课件展示:博客提供的是免费的服务,但为什么能够让那么多营运商追捧呢?因为它可以招揽不菲的广告收入,它可以带动广告业、房地产、汽车、通讯技术等多行业的发展。
教师提问: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来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教师总结:消费是生产的动力。比如近几年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越来越强,越来越提倡绿色消费,这样就带动了绿色产业的发展。课件展示:如果说了那么多,你还没看懂那就麻烦了。因为联合国最新为“文盲”下的定义是:不识字、不会看地图、不会用计算机。如果你对网络还一无所知,你应该不断学习网络技术充实自己,成为新世纪的人才!教师提问:这又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消费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并能够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教师总结:生产和消费是互相联系、密不可分的。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与生产发展相适应的消费,能促进生产的发展;与生产发展不适应的消费,会阻碍生产的发展。
二、社会再生产
教师提问: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是否意味着生产结束了? 学生回答:不是
教师总结:没有生产,我们就无法生存和发展,一个产品被消费了,接下来又会有新一轮的生产和消费,任何社会都需要生产过程的不断重复和更新,这就是再生产。请同学们在书本上找到再生产的概念。
幻灯片展示再生产的含义:再生产是指社会生产过程的不断重复(简单再生产)和更新(扩大再生产)。
教师提问:社会再生产的过程是怎样的呢? 学生回答:通过阅读书本找到答案。
教师总结:在生产和消费中间,还有分配和交换两个环节。社会再生产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经济生活中,人们不停地进行生产到分配、交换、消费的活动,可以说人类的历史就是生产发展的历史。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中,生产是决定性环节,消费是最终目的和动力,分配和交换是桥梁和纽带。如图:
生产(决定作用)---分配(桥梁)---交换(纽带)---消费(目的和动力)
三、大力发展生产力
(一)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 教师活动:生产是社会在生产的决定性环节,没有生产,就无所谓分配、交换 和消费。要保证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要促进人类历史的向前发展,就需要我们大力发展生产力。那么具体到一个国家,到我们社会主义的中国,我们为什么要发展生产力呢?
学生回答:通过自己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主要有三大点原因:
1、理论原因: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2、现实原因:(1)社会主义的本质就在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3、意义:(1)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雄厚的物质基础;(2)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缩小历史遗留下来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赶上以至超过发达国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3)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二)怎么样大力发展生产力 教师活动:知道了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必要性,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大力发展生产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呢?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今天就让我们发挥一下集体的智慧,为我们扬州的发展出谋划策。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你认为应该怎么做呢?
学生回答: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怎样大力发展生产力,可以从以下两大点入手。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除非发生大规模的战争,党要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现在在和平年代我要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引导学生回忆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具体内容: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2、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通过改革。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就像我们的脚和鞋子一样,鞋子会影响和制约着脚的生长。而生产关系同样会制约着生产力的发展,因此我们在发展生产力的同时还要进行改革。
改革内容: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
性质: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目标: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基本制度,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与活力。例如: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的一系列农村改革 措施就极大地调整了农村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的环节,这必将极大地推动农村生产力和现代农业发展。
八、巩固练习
1、(生产对消费的决定作用)在古代,即使皇帝也享受不到看电视的乐趣,因为(A)
A.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B.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C.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D.消费提高了劳动者的积极性
2、(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目前,住房和汽车已经成为人们新的消费热点,房地产业、汽车制造业及相关产业正迅速发展。这种现象主要说明了(C)A.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B.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C.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D.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3、下列对于改革的理解正确的是(ABD)A.改革从根本上讲就是为了大力发展生产力
B.改革是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
C.改革就是要改变社会主义制度,改变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性质 D.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参考答案
1、A
2、C
3、ABD 【课后作业】 探究学习:“不顾生产力发展的可能,提出过高的消费要求是错误的;而在生产发展允许的范围内,一味限制消费也是不对的。”你同意以上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板书设计】
一、生产与消费:
(一)生产决定消费:
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二)消费对生产也有反作用:
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消费对生产具有导向作用
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消费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
二、社会再生产
社会再生产的含义
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决定作用)(桥梁)(纽带)(目的和动力)
三、大力发展生产力
(一)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
(二)怎么样大力发展生产力
第三篇:高中政治经济生活4.1教案
《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教案
【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在前面已经学习了消费的影响因素相关内容。那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影响消费的因素有哪些呢?思考一下,学生集体回答,老师总结:影响消费的因素有哪些?有收入水平、收入预期、收入差距、物价变动,那同学们想一想,影响消费最根本的因素是什么呢?我们学过哲学的都知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对不对?那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你没有雄厚的经济基础,你想要的东西别人会不会让给你?学生回答,不会。好,那既然我们都懂得这个道理,我们今天就具体来看一下,生产力与消费之间究竟什么样的关系?生产与消费(板书)【新课教学】
首先,大家看ppt,思考下面的两个问题,待会儿我找人回答。好,时间到,有谁愿意说一说我们生活消费中还有哪些变化?
例1:服饰的变化(过去人们穿的是兽皮,到后来的粗布衣服,到现在社会各式各样款式的名牌)
例2:饮食的变化(由过去单纯的追求吃饱到现在追求吃好、有营养)
教师活动:从刚才的事例中,我们已经知道,是生产力的发展才有计时器的更新,人们再也不需要根据天上的太阳看时间啦,是生产力的发展才使得人们对名牌的追求,正是我们能够生产出更好的食品,才有了更高的生活享受,对吧!封建帝王几乎要什么有什么,但是他有这些东西消费吗?很明显,生产和消费,是谁决定谁呢?
学生回答:生产决定消费
(一)生产决定消费(板书)教师活动:为什么说生产决定消费呢?生产决定消费表现在哪些方面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第一,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教师活动:播放幻灯片,在古代,用狼烟传递军情、用飞鸽传书,我们假设一下啊,夜晚狼烟行看不见怎么办?飞鸽万一被猎杀了怎么办?过去出门坐的是马车,马跑不动了怎么办?我们看现在了,联系用的什么啊,手机,还存不存在上述问题,不存在是吧,现在我们出门可以用的交通工具是不是越来越多啊,这些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多媒体显示板书)教师总结:一个社会消费什么,不能由人们的主观愿望决定,而是由客观的物质生产状况所决定。生产越发展,为消费提供的对象在数量、品种方面越丰富,人们的消费范围就越广泛。所以说生产决定了消费的对象。第二,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教师活动:播放幻灯片(网络时代购物、聊天的变化),这体现出生产决定消费的什么?
学生回答: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教师总结:网络的出现和普及,我们可以网物了,不需要像以往那样面对面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了吧,通过网络,我们生活变得越来越方便、快捷。聊天、交友,我们不用通过写信等传统方式来交流了,大家都用QQ,EMAIL,微信了,而且现在手机都有上网的功能,我们随时随地都能通过网络和外界联系。但这里要提醒同学们一句: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当然我们也要理智地对待,不要上瘾哦。这就是说——生产决定消费方式(多媒体显示板书)第三,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教师活动:幻灯片展示结婚三大件的变化。上世纪70年代,男女青年结婚,一般来说,女方要求男方必备“三转一响”:手表、缝刃机、自行车和三洋。到21世纪,男女青年结婚今非昔比了,叫“三件事”房子、车子、度蜜月,这是人们追求的生活目标。这又体现出什么?
学生回答: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多媒体显示板书)第四,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教师活动:幻灯片展示,有了家庭影院的生产,所以有了人们对家庭影院的消费欲望;有了汽车的生产,所以有了人们对家庭轿车的强烈向往。这体现出什么?
学生回答: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教师总结:正是由于生产的发展,消费对象日趋丰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方式逐渐多样化,由此,使消费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所以说生产推动消费发展,为消费创造动力。
教师总结过渡:综上所述,我们说生产决定消费,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生产决定消费什么,也就是消费的对象;生产决定怎样消费,也就是消费的方式;生产决定消费的怎么样,也就是消费的质量与水平;生产决定还想不想再消费,也就是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生产是不断的发展,随着生产的发展,消费的对象、消费的水平、消费的方式、消费的欲望也会随着发生变化。我们刚刚说到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在生产决定消费的同时,是不是还应该进一步思考,没有消费生产会怎么样?
(二)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教师提问:看下一则材料: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内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民收入的高速增长,导致了女性对饰品的需求与俱增,这说明了生产对消费的决定作用对不对。材料中消费对生产又有什么样的影响呢?学生回答: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教师活动:对,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那么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材料分析:“世界四大时尚之都以及东京、香港等城市的饰品年贸易总量近1000亿美元”实质上说明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生产者的目的是什么,利润,对不对?如果他生产出来的商品就卖不出去,他得不到利益,商家还不会不会继续生产,肯定不会,所以说消费是生产发生和继续进行的目的和动力。“专家预计,到2010年中国的女性饰品占有率将增加由现在的5%增到55%以上。需求旺盛、珠宝产业潜力巨大,极具开发价值”消费对生产有导向作用,正因为中国女性饰品占有率的猛增,表明了这个行业有利可图,这必将吸引更多的投资进入这个行业,“珍珠行业的国外发展前景光明,势必能带动国内珍珠养殖业和珍珠加工业的发展”说明消费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来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珍珠行业的兴起带动了珍珠养殖业和珍珠加工业的发展说明了这个问题。如果大家还不明白,再给大家举一个大家亲身经历的例子,02年的非典疫情,大家都亲身经历吧,非典病毒是野生动物携带的,具有高传染性,在学校都被隔离了吧,这样人们都不敢出门,不敢乱吃多吃东西,像旅游、餐饮、交通等行业遭受打击,但是危机中也蕴含着新的发展机遇,这个事件刺激了传媒、电信、医药、汽车等行业的市场需求,出现了新的消费热点和消费趋向。小结一下:根据材料得出如下结论,看多媒体: 教师总结:生产和消费是互相联系、密不可分的。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与生产发展相适应的消费,能促进生产的发展;与生产发展不适应的消费,会阻碍生产的发展。
三、大力发展生产力
(一)原因 教师活动:生产是社会在生产的决定性环节,没有生产,就无所谓分配、交换 和消费。要保证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要促进人类历史的向前发展,就需要我们大力发展生产力。那么具体到一个国家,到我们社会主义的中国,我们为什么要发展生产力呢?
学生回答:通过自己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主要有两大点原因:
1、理论原因:(1)社会主义的本质就在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2)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2、现实意义: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雄厚的物质基础;才能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缩小历史遗留下来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赶上以至超过发达国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二)怎么办 教师活动:知道了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必要性,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大力发展生产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呢?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怎样大力发展生产力,可以从以下三个反面入手。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除非发生大规模的战争,党要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现在在和平年代我要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2、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通过改革。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就像我们的脚和鞋子一样,鞋子会影响和制约着脚的生长。而生产关系同样会制约着生产力的发展,因此我们在发展生产力的同时还要调整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的部分,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基本制度,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与活力。
3、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当今世界的竞争主要集中在经济和科技领域,谁在这个领域取得了领先地位,谁就在世界舞台上拥有更多的话语权。
总结上课内容ppt、了解中国发展成就、布置作业:恩施如何发展ppt
【板书设计】
一、生产与消费:
(一)生产决定消费: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创造动力
(二)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目的和动力、导向作用、创造新的劳动力
二、大力发展生产力:原因、怎么办?
第四篇:高中政治 经济生活 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
一、含义: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资源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
二、表现:生产全球化【意义:有利于世界各国发挥各国的优势,提高国际分工水平,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产品质量】、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
三、载体:跨国公司
1、含义:指在本国拥有一个总部,并在其他国家或地区拥有子公司的国际性企业。
2、目的:实现自己的最大利益
3、经营方式:在全球范围内利用各地的优势组织生产
4、意义:
A、促进了资金、技术、人力、商品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
B、促进了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
C、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
四、实质:以发达国家为主导。
为什么:发达国家既有经济和科技上的优势,掌握着推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现代信息技术,主导着世界市场的发展,左右着国际经济的“游戏规则”
五、影响: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1、利: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它又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它促进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前景
2、弊:
A、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一边是发达国家财富的不断积累,一边是发展中国家贫困的不断加剧。
B、加剧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
六、发展中国家怎么办:
1、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
2、提高抵御国际经济风险能力,勇敢地迎接挑战
七、经济活动中遇贸易保护主义怎么办
1、熟悉和掌握世贸组织规则,学会运用世贸组织的贸易争端机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依靠科技进步,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与附加值,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品服务和质量,树立国际品牌
3、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
4、坚持市场多元化战略,适时开拓国内市场,参与国内竞争
5、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抓住机遇,趋利避害,勇敢迎接挑战
6、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维护我国经济安全
第五篇:高中政治经济生活2014年修订
2014学考《经济生活》必背知识点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1.货币的本质: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一般等价物能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 当商品交换媒介。
*2.货币的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就是 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价格,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必须用现实货币。
3.纸币:纸币是一种价值符号。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如果 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引起物价上涨,影响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如果小于这个限度,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
4.信用工具:信用卡、支票是经济往来结算中经常使用的信用工具。信用卡是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 证,它主要分为转帐支票和现金支票两种。
5.外汇: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汇率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 率。如果用100单位外汇可以兑换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汇汇率升高,反之,外汇汇率跌落。
6.*价格的影响因素:供求影响价格:供求关系是影响价格的直接因素。供不应求,价格升 高;供过于求,、价格降低,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条件、宗教信仰、习俗等是影响价格的间接因素,这些因素对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7.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价格的涨落总是围绕 着商品价值这个轴心进行的。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生产该商品的社 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8.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①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②不同商品的需 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 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③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还会受到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 响:、互为替代品的价格变动对双方的影响是同向的,互补商品的价格变动对双方的影响是反向的。
9.*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①调节生产的产量:②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10.*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主要是居民的收入水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收入 受当前收入、未来预期收入、收入差距的影响。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11.消费心里面面观:人们的消费行为受消费心里的影响。人们常见的消费心里有:从众心 理引发的消费;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12.做理智的消费者:要求: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傈护环境,绿色 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
l、*生产与消费:(1)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消费的方式:消费的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2)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的增长,成为 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动力;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一个新的消费热点能带动 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2.大力发展生产力:大力发展生产力,1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由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诀定。如何大力发展生产力?(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2)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 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3)提高劳动者素质;(4)加快科技发展
3.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1)公有制为主体: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 主义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现阶段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 方面: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 发展起主导作用。
(2)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在我国现阶段除公有制经济之外,还存在个体经济、私营 经济和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我们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震。
(3)*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存在原因)适合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实践证明,它有 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予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坚持和完善 这一基本经济制度。
4.*公司的经营与发展: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1)公司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2)公司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3)公 司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公司制的主要形式: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5.劳动和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解决我国当前的就 业问题:①党和政府必须把就业放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 发,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②劳动者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多种方式就业观)。
6.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是保障 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是充分发挥调动和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的保证。国家要 加强有关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的建设,健全劳动合同制度,规范协调劳动关系。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者要自觉地履行劳动者的义务(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 础)、依法签订劳动合同(重要依据)、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当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 通过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途径加以维护(维护的途径)。
7.储蓄存款:存款储蓄分活期储蓄和定期储蓄。活期储蓄流动性强、灵活方便,适合个人日常生活待用资金的存储。定期储蓄利率高,收益高于活期,但存期限定、流动性较差。
8.我国的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是以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的金融机构。主要业务有存款业务(基础业务);贷款业务(主体业务、利润的主要来源);结算业务。
9.股票、债券、商业保险:股票是高风险、高收益同在的投资;债券是稳健的投资;保险是规避风险的途径。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1.*按劳分配为主体: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有制决定分配方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行按劳 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 分配的基本原则。
2.*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在我国现阶段除了按劳分配以外,还有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和按生产要素分配(参与收益分配的生产要素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管理、信息、土 地等)。
3.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收入分配公平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它有助于协调人们之 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要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一是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制度保证):二是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三是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加强政府 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一防_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实现公平分配。
4.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效率 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韵保证。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都要处理好效率 与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反对收入差距悬殊; 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提倡回报社会和先富 帮后富。.
5.*财政及其作用:财政就是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它通过国家预算来实现。作用:(1)财政 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2)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3)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6.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税收收入是构成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和最重要的来源;经济发 展水平和分配政策是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财政支出主要是经济建设、科教文卫、行政管理、国防、债务、社会保障等。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关系:财政收支平衡、财政盈余、、财政赤字。
7.税收及其种类:从本质上看,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 收入的基本形式。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三个基本特征a增值税是对生产经营活 动中的增值额征税。它可以避免重复征税和偷税行为,有利于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和体现公平竞争,也有利于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所得额征税。它是国家财政收入 的重要来源,是调节个人收入,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
8.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是实现国家职能的 物质基础;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通过税收实现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依法纳 税是公民应当履行的义务;自觉纳税是公民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国家主人翁地位的体现。违反 税法的行为有偷税、欠税、骗税、抗税。
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l.术市场配置资源:市场配置资源主要是通过价格、供求、竞争来实现的。它能及时传递供 求信息,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但是市场调节也不是万 能的,它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如果仅由市场调节,会导致资源浪费、社会经济不稳定、甚至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只有具备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市场才能合 理配置资源。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 市场秩序韵治本之策。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是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荫的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基本标志):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3.加强宏观调控:必要性: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 的目标要求国家发挥宏观调控职能;加强宏观调控是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主要目标: 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 要的行政手段。
4.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5.*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措施:(1)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4)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6.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的全球化。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载体。
7.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经济全球化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积极影响)。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经济活动。因此;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消极影响)。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迎接挑战。
8.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就要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实 施“走出去”战略是我国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走出去”是指通过境外投资办厂、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输出等各种形式,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技术合作。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必须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