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局部解剖学教学大纲
局部解剖学教学大纲(中文版)
(供临床医学专业使用)
第一章 头部
一、概述
1.了解头部的境界与分区。
2.掌握头部重要的骨性标志。了解脑膜中动脉、大脑半球主要沟、回的体表投影。
二、面部
1.了解面部皮肤和浅筋膜的特点。
2.了解面动脉、面静脉的行程及面静脉其与海绵窦的交通。了解三叉神经和面神经的分布。3.了解腮腺的位置和毗邻,腮腺鞘的结构特点。掌握腮腺管的行程和开口部位。掌握穿经腮腺的结构。
4.了解面部的间隙名称、位置及交通关系。
三、颅部
1.了解颅顶的分区。
2.掌握额顶枕区的层次结构特点。了解颞区的层次结构特点;了解额顶枕区和颞区血管、神经的来源与分布。
3.掌握垂体的位置、毗邻及临床意义。4.掌握海绵窦的位置及穿经结构。5.了解颅内、外静脉的交通途经。
第二章 颈部
一、概述
1.了解颈部的境界与分区。
2.掌握颈部的体表标志。了解颈部神经、血管的体表投影。
二、颈部浅层结构
1.了解颈部皮肤、浅筋膜的特点、浅静脉的走行,皮神经的位置及其临床意义。2.掌握颈筋膜的层次。
3.了解颈筋膜间隙的位置及其交通关系。
三、颈前区
1.了解下颌下三角的构成及内容。2.掌握颈动脉三角的境界及内容。3.掌握肌三角的境界。
4.掌握甲状腺的形态、被膜、位置毗邻以及血管。了解甲状腺的淋巴回流。了解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解剖要点。5.掌握喉上神经的来源、分支、分布以及与甲状腺上动脉的关系。6.掌握喉返神经的来源、行程、分布以及与甲状腺下动脉的关系。7.掌握甲状旁腺的位置。了解其功能。
8.掌握气管颈部的毗邻及及气管切开术的解剖要点。9.了解食管颈部的位置和毗邻。
四、胸锁乳突肌区和颈根部
1.了解胸锁乳突肌区的境界、内容及毗邻。掌握颈动脉鞘的位置和内容。2.了解颈根部的境界、内容及毗邻。
3.了解斜角肌、胸膜顶、锁骨下动、静脉和膈神经的毗邻关系。4.了解椎动脉三角的位置及内容。
五、颈外侧区
1.了解枕三角的境界及内容。
2.了解肩胛舌骨肌锁骨三角的境界与内容。3.了解锁骨上臂丛麻醉的部位和注射点。
六、颈部淋巴结
了解颈部淋巴结的分组、位置及其临床意义。
第三章 胸部
一、概述
1.了解胸部的境界与分区。2.掌握胸部的体表标志。
二、胸壁
1.了解女性乳房的位置。掌握女性乳房的形态、构造、淋巴回流。2.掌握胸壁的层次、胸部皮神经分布的节段性和重叠性及其意义。3.掌握肋间隙结构及血管、神经走行的排列关系及其临床意义。4.了解胸廓内动脉的行径、分支和分布。
三、胸膜腔及肺
1.掌握胸膜腔的构成、胸膜顶的位置、胸膜隐窝的构成和胸膜下界的体表投影。2.掌握肺门的位置。掌握肺根的构成、各结构的排列关系及其毗邻。了解肺的血管及淋巴回流。了解支气管肺段的概念。
四、纵隔
1.掌握纵隔的概念、境界和分区。2.了解纵隔左、右侧面观。
3.掌握上纵隔内器官结构层次及相互毗邻关系。
4.掌握主动脉弓的毗邻。掌握动脉导管三角的围成和内容。5.了解气管胸部的位置和毗邻。6.了解前、中、后纵隔的位置及内容。
7.掌握心包的构成、心包窦的位置。了解心包的毗邻和心的体表投影。8.掌握食管胸部的毗邻。了解食管的血液供应、淋巴回流。9.了解胸主动脉的毗邻
10.掌握胸导管在胸部的行径。了解胸导管的毗邻 11.了解奇静脉与半奇静脉、胸交感干的位置。12.了解纵隔间隙的名称和位置。
第四章 腹部
一、概述
1.了解腹部的境界与分区。
2.掌握腹部的体表标志。了解成人腹部主要脏器的体表投影。
二、腹前外侧壁
1.了解腹前外侧壁皮肤、浅筋膜的特点。了解浅动脉的分布、浅静脉的流注及浅淋巴的引流。2.掌握腹肌外侧群的位置、层次、肌纤维方向、形成结构及作用。掌握腹直肌鞘的构成和特点。了解腹白线和脐环。
3.了解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和腹壁下动脉的行径与腹股沟疝手术的实用意义。4.掌握腹前壁的层次结构。了解腹部常用切口与腹前外侧壁层次的关系。
5.掌握腹股沟区的境界。掌握腹股沟区的特点及其与腹股沟疝形成的关系。6.掌握腹股沟管的位置、构成及内容。了解睾丸下降与腹股沟疝的关系。7.掌握腹股沟三角的构成,腹股沟斜疝与直疝的解剖学鉴别要点。
三、腹膜腔
1.掌握腹膜和腹膜腔的概念。了解腹膜形成物的名称、位置。
2.了解腹膜腔的分区,膈下间隙、结肠旁沟及肠系膜窦的位置、连通及其临床意义。3.掌握网膜孔和网膜囊的境界及临床意义。(一)结肠上区
1.掌握胃的位置与毗邻、胃周围的韧带及胃的动脉供应。了解胃的静脉回流、淋巴引流及神经支配。
2.了解十二指肠的分部及毗邻。了解十二指肠的血管、淋巴引流。掌握十二指肠悬肌的位置及临床意义。
3.掌握肝的位置、毗邻、上、下界的体表投影。掌握肝蒂的组成及重要结构的排列关系和临床意义。了解肝的分叶与分段。了解肝的淋巴引流。了解第二和第三肝门的位置结构和意义。了解肝脏手术、肝移植术的解剖基础。
4.掌握胆囊的位置、毗邻;胆囊底的体表投影。掌握胆囊三角的构成及内容。5.掌握胆总管的分段。了解各段的毗邻。6.掌握胰的位置、分部与毗邻。了解胰的血管、淋巴引流。7.了解脾的位置和毗邻及副脾的存在情况。了解脾的韧带。
(二)结肠下区
1.了解空、回肠的结构特点。了解肠系膜根的附着部位和体表投影。了解系膜三角的位置及临床意义。掌握空、回肠动脉分布的特点、以及对肠切除吻合术的意义。了解空回肠动脉的分布特点和淋巴回流。2.掌握盲肠及回盲瓣的位置。
3.掌握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与寻找的方法。了解阑尾的常见位置及血管。
4.掌握结肠的动脉供应,特别注意结肠中动脉的解剖特点及临床意义。了解结肠的淋巴回流。
5.掌握肝门静脉的组成及其主要属支、肝门静脉系统的特点、肝门静脉与腔静脉间的吻合情况。
(三)腹膜后隙
1.了解腹膜后隙的境界、内容及交通关系。
2.掌握肾的位置、毗邻、肾门、肾窦和肾蒂。了解肾内血管的特点分布规律肾段的划分及其意义。了解肾的静脉、淋巴回流。掌握肾的被膜。
3.了解输尿管腹部的行程、毗邻、狭窄部位以及与输尿管结石的关系。4.掌握肾上腺的形态位置及血管。5.了解腹主动脉的毗邻与分支。6.了解下腔静脉的毗邻与属支。7.了解腰交感干的位置。
第五章 盆部与会阴
一、概述
了解盆部和会阴部的境界、分区和体表标志。
二、盆部
1.了解骨盆的整体观及盆壁肌。掌握盆膈的构成。2.了解盆筋膜的配布、盆筋膜间隙的名称和位置。
3.了解盆部的血管、神经和淋巴。掌握髂内动脉的主要分支;子宫动脉与输尿管的位置 关系。
4.了解盆内脏器的配布与腹膜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5.掌握直肠毗邻。了解直肠的血管和淋巴回流。6.掌握膀胱的毗邻。了解膀胱的血管和淋巴回流。7.了解输尿管盆部和壁内部的行径。8.了解前列腺的位置毗邻和被膜。
9.掌握子宫的位置毗邻和固定装置。了解子宫的血管和淋巴回流。10.了解卵巢、输卵管的位置,血液供应和淋巴回流。
三、会阴
(一)肛区
1.了解肛门括约肌的组成。
2.掌握坐骨肛门窝的位置、境界及内容。3.了解阴部内血管、阴部神经的行径和分支。
(二)尿生殖区
1.了解会阴浅筋膜的延续关系。2.掌握尿生殖膈的构成。
3.掌握会阴浅隙与会阴深隙的构成及内容。了解尿道各部破裂时尿外滲范围的解剖关系。4.了解阴囊的构成,睾丸和精索三层被膜与腹前壁各层的延续关系。5.了解会阴中心腱的构成。
第六章 脊柱区
1.了解脊柱区的境界和分区。
2.了解脊柱区的体表标志。
3.了解脊柱区的皮肤浅筋膜深筋膜的特点。
4.掌握脊柱区肌肉的层次、听诊三角、腰上三角、腰下三角的位置境界和临床意义。5.了解脊柱区深部的血管和神经配布。
第七章 上肢
一、概述
1.了解上肢的境界与分区
2.掌握上肢的体表标志。了解上肢的对比关系、上肢的轴线及提携角。了解上肢动干和神经干的体表投影。
3.掌握上肢浅静脉的起止、行程及其临床意义。
二、肩部
1.掌握腋窝的构成及内容。掌握腋动脉的分段及主要分支。了解腋动脉与臂丛的关系。掌握腋淋巴结的分群、各群的位置、收纳范围及流注关系。掌握三边孔和四边孔的构成及穿行结构。
2.了解腋鞘的构成及内容。
3.了解三角肌区及肩胛区浅、深层肌肉的配布及血管神经束的行程。掌握腋神经的行程和易损伤的部位。了解肌腱袖的构成。
三、臂部
1.了解臂前区的深筋膜、骨筋膜鞘和肌肉的配布。
2.掌握肱动脉在臂部的主要分支;肱动脉、正中神经在臂部的行径及二者的关系。了解尺神经、桡神经在臂部的行径。
3.了解臂后区的深筋膜、骨筋膜鞘和肌肉的配布。4.掌握肱骨肌管的构成和通过结构。
四、肘部
1.了解肘前浅静脉的吻合类型。2.掌握肘窝的构成及其内容。
3.了解肘后三角、肘外侧三角的构成及其临床意义。4.了解肘关节动脉网的构成。
五、前臂部
1.了解前臂前区的层次结构特点和肌肉的配布。
2.掌握桡血管神经束、尺血管神经束和正中血管神经神经束的构成;了解其行径。3.了解前臂后区的层次结构特点和肌肉的配布。4.了解骨间后管神经束的构成和行径。
六、腕和手
1.了解腕前区的层次结构。了解手掌浅层结构的特点。2.掌握腕管的构成及其通过结构。3.了解腕后区的层次及腕背侧肌腱的排列。
4.了解手掌的层次层次结构特点和肌肉的配布。了解手掌深筋膜的结构特点。了解手掌骨筋膜中间鞘的构成及内容。了解掌中间隙和鱼际间隙的位置及交通关系。5.掌握掌浅弓和掌深弓的构成、位置和分支,正中神经和尺神经的分支与分布。6.了解手背层次和筋膜间隙。
7.了解指髓间隙的结构特点,指腱鞘的构成。
第八章 下 肢
一、概述
1.了解下肢的境界与分区
2.掌握下肢的体表标志。了解下肢的对比关系、颈干角及膝外反角。了解下肢血管、神经的体表投影。
3.掌握下肢浅静脉的起止、行程、属支、穿通支、交通支、瓣膜及其临床意义。
二、臀部
1.了解臀部的皮肤特点;皮神经的名称、分布;臀区深筋膜的结构特点。2.掌握穿经梨状肌上、下孔及坐骨小孔的血管、神经及其排列关系。3.了解髋周围动脉网的构成。
三、股部
1.了解股前内侧区皮肤和浅深筋膜的特点。
2.了解阴部外动脉、腹壁浅动脉、旋髂浅动脉的行程和分布。
3.掌握腹股沟淋巴结的分群、位置、收集范围及淋巴回流。了解皮神经的分布。4.掌握阔筋膜及其所形成的髂径束及卵圆窝的形态特点。了解肌间隔及骨筋膜鞘 5.了解股前内侧部肌肉的分群。
6.掌握肌腔隙、血管腔隙的构成和通过结构。
7.掌握股三角的位置、境界及其内容。掌握股管的构成和内容。8.掌握收肌管的构成及管内通过结构的位置关系。9.了解股内侧区闭孔动脉和神经的行程分支及分布。10.了解股后区的层次结构特点.
11.掌握坐骨神经在股后区的行程、分支和支配。
四、膝部
1.了解膝前区的层次结构特点。
2.掌握腘窝的境界和内容及血管神经的位置关系。3.了解膝关节动脉网的构成。
五、小腿
1.了解小腿前外侧区的层次结构特点。
2.了解小腿前骨筋膜鞘内容;掌握胫前血管神经束的构成,了解其行径。3.了解小腿外侧骨筋膜鞘的内容、腓浅神经的行程和支配。4.了解小腿后区的层次结构特点。
5.了解小腿后骨筋膜鞘的内容;掌握胫后血管神经束的构成,了解其行径。
六、踝与足
1.了解踝前区与足背的层次结构特点。了解踝部深筋膜增厚所形成的支持带。
2.掌握足背动脉的行程和分支。
3.掌握踝管的构成及通过结构的排列关系。4.了解足底的皮肤、浅、深筋膜的结构特点。5.了解足底的血管和神经。
第二篇:局部解剖学教学大纲和重点
局部解剖学各章节内容 绪论
目的要求
1、掌握局部解剖学的研究内容和目的。
2、掌握人体基本结构的概念及解剖操作基本技术。
3、熟悉解剖器械及其使用。
主要内容和教学方法
1、局部解剖学的研究内容。
2、局部解剖学与系统解剖学的关系及区别。
3、人体基本结构的配布。
4、常用的解剖器械及使用。
5、怎样学习局部解剖学。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人体基本结构配布概况。难点:
筋膜及筋膜间隙。
思考题
名词解释:
骨纤维鞘、筋膜间隙。问答题:
局部解剖学与系统解剖学有何区别?、第十八章 下肢
下肢浅层结构 目的要求
1、掌握大隐静脉的起止,行径及表面投影、伴行结构、高位属支、穿通支及静脉瓣的位置。
2、掌握腹股沟浅淋巴结的分群、位置、引流范围。
3、了解大隐静脉曲张的发病因素、临床诊疗的形态学基础。
主要内容和教学方法
1、大隐静脉的起止,行径及表面投影、伴行结构、高位属支、穿通支及静脉瓣的位置。
2、腹股沟浅淋巴结的分群、位置、引流范围。
3、大隐静脉曲张的发病因素、临床诊疗的形态学基础。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大隐静脉的起止,行径及表面投影、伴行结构、高位属支、穿通支及静脉瓣的位置。
2、腹股沟浅淋巴结的分群、位置、引流范围。
难点:
大隐静脉的起止,行径及表面投影、伴行结构、高位属支、穿通支及静脉瓣的位置。
思考题
问答题
1、如何在体表确定大隐静脉的走行?
2、大隐静脉穿刺或切开时,选择什么部位最好?
股前内側区 目的要求
1、掌握股三角、收肌管的位置、组成及内容物的安排。
2、掌握肌腔隙、血管腔隙的组成和通过的结构。
3、掌握股鞘、股管的位置、组成及内容物的安排。
4、熟悉股前、内侧肌室的肌肉配布及主要功能。
5、了解股疝发生的解剖基础。
主要内容和教学方法
1、股三角、收肌管的位置、组成及内容物的安排。
2、肌腔隙、血管腔隙的组成和通过的结构。
3、股鞘、股管的位置、组成及内容物的安排。
4、股前、内侧肌室的肌肉配布及主要功能。
5、股疝发生的解剖基础。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股三角、收肌管的位置、组成及内容物的安排。
2、肌腔隙、血管腔隙的组成和通过的结构。
3、股鞘、股管的位置、组成及内容物的安排。
4、股前、内侧肌室的肌肉配布及主要功能。
难点:
1、股三角、收肌管的位置、组成及内容物的安排。
2、股鞘、股管的位置、组成及内容物的安排。
思考题
名词解释:
股三角(femoral triangle)、股鞘(femoral sheath)、股管(femoral canal)、股环(femoral ring)、收肌管(adductor canal)问答题
1、股三角底边和尖血管神经是如何安排的?
2、旋股内、外側动脉的辨认依据是什么?
3、什么是股疝?是怎样形成的?
臀区、股后区、膝后区和小腿后区 目的要求
1、掌握臀区由浅入深层次结构。
2、掌握经梨状肌上、下间隙出入的血管神经的安排。
3、掌握坐骨神经的行径、分支、分布范围及体表投影。
4、熟悉股后肌室的肌肉配布及主要功能。
5、掌握腘窝的境界,腘窝内血管、神经的安排。
6、熟悉膝关节动脉吻合网的组成。
7、了解髋关节后动脉吻合网的组成。
8、掌握小腿后区结构安排和踝管的结构安排。
主要内容和教学方法
1、臀区由浅入深层次结构。
2、经梨状肌上、下间隙出入的血管神经的安排。
3、坐骨神经的行径、分支、分布范围及体表投影。
4、股后肌室的肌肉配布及主要功能。
5、腘窝的境界,腘窝内血管、神经的安排。
6、膝关节动脉吻合网的组成。
7、髋关节后动脉吻合网的组成。
8、小腿后区结构安排和踝管的结构安排。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臀区由浅入深层次结构。
2、经梨状肌上、下间隙出入的血管神经的安排。
3、坐骨神经的行径、分支、分布范围及体表投影。
4、腘窝的境界,腘窝内血管、神经的安排。
5、膝关节动脉吻合网的组成。
6、小腿后区结构安排和踝管的结构安排。
难点:
1、经梨状肌上、下间隙出入的血管神经的安排。
2、膝关节动脉吻合网的组成。
3、踝管的结构安排。
思考题
名词解释:
踝管(malleolar canal)。问答题
1、臀区肌肉注射的安全部位何在?
2、股后区的血供来源?
3、股骨下端骨折最容易损伤的结构是什么?
第十九章上肢
上肢浅层结构 目的要求
掌握头静脉和贵要静脉的起始、行径、汇入部位及有关临床应用。
主要内容和教学方法
头静脉和贵要静脉的起始、行径、汇入部位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头静脉和贵要静脉的起始、行径、汇入部位。难点:
寻找滑车上淋巴结及前臂内、外侧皮神经。思考题
名词解释
滑车上淋巴结。问答题
临床常用的静脉输液(打点滴)的部位是头静脉,这句话是否正确?为什么?
胸前区及腋区 目的要求
1、掌握胸前壁的层次结构。
2、掌握腔内腋动脉的分段、分支及其与臂丛的毗邻关系。
3、掌握腋淋巴结的配布及流注关系。
4、熟悉肩胛动脉网的组成及其临床意义。
5、了解三边孔和四边孔构成及通过的结构。
主要内容和教学方法
1、腋腔的境界。
2、腋腔内腋动脉的分段、分支及其与臂丛的毗邻关系。
3、腋淋巴结的配布及流注关系。
4、肩胛动脉网的组成及其临床意义。
5、三边孔和四边孔构成及通过的结构。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腋腔的境界。
2、腋腔内腋动脉的分段、分支及其与臂丛的毗邻关系。
3、腋淋巴结的配布及流注关系。
4、肩胛动脉网的组成及其临床意义。
5、三边孔和四边孔构成及通过的结构。难点:
1、腋腔内腋动脉的分段、分支及其与臂丛的毗邻关系。
2、确认腋淋巴结各群的标志。
3、确认胸长神经及胸背神经的标志。
思考题
名词解释
锁胸筋膜 腋鞘 问答题
1、何选择腋腔的手术入路?其层次结构安排?
2、何为锁胸筋膜?有哪些结构经该筋膜出入?
3、结扎腋动脉的最佳部位在哪里?
臂 肘 前臂前区 目的要求
1、掌握臂前区和前臂前区骨筋膜鞘的构成及肌肉的配布。
2、掌握臂前区和前臂前区的血管神经的行程和分布。
3、掌握肘窝的构成及其内容的毗邻关系。
4、掌握肘关节动脉吻合网的组成。
5、了解臂中份和腕前区的解剖特点。
主要内容和教学方法
1、臂前区和前臂前区骨筋膜鞘的构成及肌肉的配布。
2、臂前区和前臂前区的血管神经的行程和分布。
3、肘窝的的构成及其内容的毗邻关系。
4、肘关节动脉吻合网的组成。
5、臂中份和腕前区的解剖特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臂前区和前臂前区骨筋膜鞘的构成及肌肉的配布。
2、臂前区和前臂前区的血管神经的行程和分布。
3、肘窝的构成及其内容的毗邻关系。
4、肘关节动脉吻合网的组成。
5、腕前区的解剖特点。
难点:
1、前区和前臂前区的血管神经的行程和分布。
2、臂中份和腕前区的解剖特点。
思考题
名词解释:
肱骨肌管、前臂屈肌后间隙。问答题
1、臂前区肌肉层次,血管神经的位置走行?
2、上肢的血管神经中与骨有密切关系的有哪些?
手掌及手指掌面 目的要求
1、掌握腕横韧带浅、深面通过的结构。
2、掌握手掌的层次及血管神经的位置和分支、分部范围。
3、掌握手掌的筋膜间隙境界及交通,手掌滑膜囊及手指腱鞘的形态特点。
4、掌握手指掌侧结构特点及临床意义。
主要内容和教学方法
1、腕横韧带浅、深面通过的结构。
2、手掌的层次及血管神经的位置和分支、分部范围。
3、手掌的筋膜间隙境界及交通,手掌滑膜囊及手指腱鞘的形态特点。
4、手指掌侧结构特点及临床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腕横韧带浅、深面通过的结构。
2、手掌的层次及血管神经的位置和分支、分部范围。
3、手掌的筋膜间隙境界及交通,手掌滑膜囊及手指腱鞘的形态特点。
4、手指掌侧结构特点及临床意义。难点:
手掌的筋膜间隙境界及交通,思考题
名词解释:
腕管(carpal canal)、腕尺侧管(ulnar palmar arch)、腕桡侧管(radial carpal canal)、指蹼间隙(Web`s space)、掌浅弓(superficial palmar arch)、掌深弓(deep palmar arch)、指腱鞘(tendinous sheaths of fingers)、指髓间隙(pulp space)。问答题
手是劳动工具,很容易损伤或感染,想一想与手部的损伤或感染的解剖要点。
第二十章 头部(略)
第二十一章 颈部
颈前区 目的要求
1、掌握颈部的筋膜配布、形成物和筋膜间隙及其通向
2、掌握甲状腺区的层次结构;甲状腺的形态、位置、毗邻、被膜、血供特点及甲状腺上、下动脉与喉上、喉返神经的关系。
3、掌握气管颈段前面的层次结构及毗邻。
4、熟悉颈部常用标志。
7、了解颈部的分区。
主要内容和教学方法
1、介绍颈部的分区和结构安排。
2、颈部的筋膜配布、形成物和筋膜间隙及其通向。
3、颈前区的层次结构。
4、甲状腺的形态、位置、毗邻、被膜、血供特点及甲状腺上、下动脉与喉上、喉返神经的关系。
5、气管颈段前面的层次结构及毗邻。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颈部的筋膜配布、形成物和筋膜间隙及其通向。
2、颈前区的层次结构。
3、甲状腺的形态、位置、毗邻、被膜、血供特点及甲状腺上、下动脉与喉上、喉返神经的关系。
4、气管颈段前面的层次结构及毗邻。难点:
确认喉上神经、喉返神经。思考题
名词解释:
气管前间隙(pretracheal space)、咽后间隙(retropharynheal space)、甲状腺假囊(false capsule of thyroid gland)、椎前间隙(prevertebral space)、甲状腺悬韧带。问答题
1、颈部气管切口的解剖层次和可能遇到的血管。
2、根据甲状腺毗邻关系,当甲状腺肿大时可能压迫那些结构?
3、甲状腺血供特点及动脉与喉神经的关系。
胸锁乳突肌区及颈根部 目的要求
1、掌握颈动脉鞘及其内容。
2、掌握颈袢的组成、位置和分支。
3、掌握颈丛的组成、位置和分支及分布。
4、掌握颈交感干。
5、掌握以前斜角肌为中心颈根部的结构安排。
主要内容和教学方法
1、胸锁乳头肌的层次结构
2、颈动脉鞘及其内容。
3、颈袢的组成、位置和分支。
4、颈丛的组成、位置和分支。
5、以前斜角肌为中心颈根部的结构安排。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颈动脉鞘及其内容、颈袢、颈丛和颈根部的结构安排。难点:
确认颈袢、膈神经、颈交感干。
思考题
名词解释:
颈袢(ansa cervicalis)、颈动脉鞘(carotid sheath)。问答题
1、如何在活体上定出颈丛麻醉的最佳穿刺部位。
2、如何在活体上定出臂丛麻醉的最佳穿刺部位。
颈外侧区 目的要求
1、了解副神经的行经和定位。
2、了解颈部浅深淋巴结群的名称、位置及引流。
主要内容和教学方法
1、颈外侧区层次结构。
2、副神经的行经和定位。
3、颈部主要淋巴结的名称、位置及引流。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副神经的行经和定位。
2、颈部主要淋巴结的名称、位置及引流。
难点:
确认胸导管颈段。思考题
名词解释:
静脉角、左锁骨上淋巴结(Virchow`s lymph nodes)。问答题
1、左锁骨上淋巴结发现转移性癌,其原发病灶可能在哪里?
2、鼻咽部的癌肿转移到哪群淋巴结?
3、舌尖部的癌肿转移到哪群淋巴结?
第二十二章 胸 部
目的要求
1、掌握女性乳房的结构特征和淋巴回流。
2、掌握肋间结构的安排及血管神经的走行。
3、掌握胸膜的分部及返折线的体表投影。
4、熟悉纵隔的概念、境界和分区。
5、掌握上纵隔的结构安排和纵隔左、右侧面观以肺根为中心的结构安排。
6、掌握胸部典型断面的结构安排。
主要内容和教学方法
1、女性乳房的结构特征和淋巴回流。
2、肋间结构的安排及血管神经的走行。
3、胸腔及胸膜腔的概念,胸膜的分部及返折线的体表投影
4、纵隔的概念、境界和分区。
5、上纵隔的结构安排和纵隔左、右侧面观以肺根为中心的结构安排。
6、胸部典型断面的结构安排。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女性乳房的结构特征和淋巴回流。
2、肋间血管神经的安排及走行。
3、胸膜的分部及返折线的体表投影。
4、上纵隔的结构安排和纵隔左、右侧面观以肺根为中心的结构安排。
5、胸部典型断面的结构安排。难点:
1、食管后隐窝和动脉导管三角。
2、胸部典型断面的结构安排。
思考题
名词解释:
腋尾、乳房悬韧带(suspensory ligament & Cooper`s ligament)、乳房后间隙、下胸膜间区(inferior intermediate region of pleura)、胸膜上膜(suprapleural membrane & Sibson`s fascia)、肋膈隐窝(costodiaphragmatic recess)、腰肋三角(lumbocostal triangle)、胸肋三角(sternocostal triangle)、动脉导管三角(ducts arteriosus triangle)、食管上三角、管下三 角、食管系膜、支气管肺段。
问答题:
1、女性乳房淋巴回流。
2、胸腔及胸膜腔的区别,肋膈隐窝的位置及临床意义。
3、肋间血管神经的走行,与胸膜腔积液时在腋后线进行胸腔穿刺的关系。
4、胸膜腔超出骨性胸廓的部位及其意义。
5、上纵隔的结构安排。
6、肺根的组成及其毗邻。
7、依肺段支气管的分布,左、右两肺分别可分为几个肺段?
第二十三章 腹 部
腹前外侧壁
目的要求:
1、腹部表面标志及分区。
2、掌握腹前外侧壁的层次及各层结构特点。
3、握腹股沟管的位置、形态、构成及内容物。
主要内容和教学方法
1、腹前外侧壁的层次及各层结构特点。
2、腹股沟管的位置、形态、构成及内容物。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腹前外侧壁的层次及各层结构特点。
2、腹股沟管的位置、形态、构成及内容物。难点:
腹股沟管的构成。
思考题
名词解释:
半月线(linea semilunaris)、弓状线(arcuate line)、腹股沟管浅环(superficial inguinal ring)、腹股沟管深环(deep inguinal ring)、腹股沟镰(inguinal falx)、腹股沟三角(inguinal triangle & Hesselbach`s triangle)。问答题
1、典型的腹前外侧壁有几层?其前壁与外侧壁有何不同?
2、在腹前外侧壁的哪些部位不具备典型层次?
3、你能否描述上腹旁正中切口和麦氏切口的解剖层次。
4、腹股沟直疝、腹股沟斜疝和股疝的解剖基础是什么?区别三者的解剖基础又是什么?
腹膜和腹膜腔 目的要求
1、掌握腹膜的形态、功能和腹膜腔与腹腔的概念。
2、掌握腹腔内脏器与腹膜的关系,腹膜的形成物。
3、掌握网膜囊及网膜孔的境界。
4、熟悉腹膜腔的分区。
5、了解腹膜间隙的临床意
主要内容和教学方法
1、腹膜的形态、功能和腹膜腔与腹腔的概念。
2、腹腔内脏器与腹膜的关系,腹膜的形成物。
3、腹膜腔的分区。
4、网膜囊及网膜孔的境界。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腹膜的形成物。
2、网膜囊及网膜孔的境界。
难点: 腹膜的形成物与腹膜间隙。
思考题
名词解释:
肝肾隐窝(hepatorenal recess)、胃胰襞(gastropancreatic fold)、肝胰襞(hepatopancreatic fold)、十二指肠旁皱襞、十二 指肠空肠曲皱襞、膜三角、网膜孔(omental foramen)。
问答题
1、腹膜腔内哪些器官可以移动?哪些器官不能移动?有什么临床意义?
2、腹膜形成了哪些系膜?有什么临床意义?
3、为什么阑尾穿孔可导致膈下脓肿?
4、网膜囊及网膜孔的境界。
上腹部脏器 目的要求
1、掌握腹腔动脉的分支、分布及主要侧枝循环。
2、掌握胃的形态、位置、毗邻、血液供应、神经支配和淋巴回流。
3、掌握肝的毗邻、固定因素和肝蒂。
4、掌握肝外胆道的形态,胆总管各段的毗邻,及胆囊动脉的行径。
5、掌握脾的韧带与脾蒂。
6、了解肝脏的分叶、分段。
7、掌握腹部典型断面的结构安排。
主要内容和教学方法
1、.腹腔动脉的分支、分布及主要侧枝循环。
2、胃的形态、位置、毗邻、血液供应、神经支配和淋巴回流。
3、肝的毗邻、固定因素和肝蒂。
4、肝外胆道的形态,胆总管各段的毗邻,及胆囊动脉的行径。
5、脾的韧带与脾蒂。
6、肝脏的分叶、分段。
7、腹部典型断面的结构安排。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腹腔动脉的分支、分布及主要侧枝循环。
2、胃的形态、位置、毗邻、血液供应。
3、肝的毗邻、固定因素和肝蒂。
4、肝外胆道的形态,胆总管各段的毗邻,及胆囊动脉的行径。
5、脾的韧带与脾蒂,6、腹部典型断面的结构安排。难点:
1、胃神经支配和淋巴回流。
2、肝脏的分叶、分段。
思考题
名词解释:
胃管、十二指肠悬肌(suspensory muscle of duodenum)、肝蒂(hepatic pedicle)、Glisson`s system、胆囊三角(Calot`s triangle)、肝胰壶腹(hepatopamcreatc ampulla)。问答题
1、胃的血管位于哪些腹膜形成物中?
2、胆囊手术出血严重时,可如何暂时中止出血?
3、胃前、后壁穿孔时,食物易入何处?
4、在断面上如何确定肝脏的分段?
中、下腹部脏器 目的要求
1、掌握大、小肠,空、回肠,及横结肠、乙状结肠的主要鉴别特征。
2、掌握阑尾的形态,常见位置及血供。
3、掌握十二指肠的毗邻;了解胰腺的形态、位置和毗邻。
4、掌握小肠系膜、横结肠系膜、乙状结肠系膜的位置及形态特点。
5、掌握大、小肠的血液供应;了解结肠的淋巴回流。
6、掌握门静脉的组成及门静脉高压时的侧枝循环途径。
7、掌握胰腺的断面形态、位置和毗邻。
主要内容和教学方法
1、大、小肠,空、回肠,及横结肠、乙状结肠的主要鉴别特征。
2、阑尾的形态,常见位置及血供。
3、十二指肠的毗邻;胰腺的形态、位置和毗邻。
4、小肠系膜、横结肠系膜、乙状结肠系膜的位置及形态特点。
5、大、小肠的血液供应;结肠的淋巴回流。
6、门静脉的组成及门静脉高压时的侧枝循环途径。
7、胰腺的断面形态、位置和毗邻。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大、小肠,空、回肠,及横结肠、乙状结肠的主要鉴别特征。
2、阑尾的形态,常见位置及血供。
3、十二指肠的毗邻;
4、小肠系膜、横结肠系膜、乙状结肠系膜的位置及形态特点。
5、大、小肠的血液供应;
6、门静脉的组成及门静脉高压时的侧枝循环途径。
7、胰腺的断面形态、位置和毗邻。
难点:
1、胰腺的形态、位置和毗邻。
2、结肠的淋巴回流。
3、胰腺的断面形态、位置和毗邻。
思考题
名词解释:
系膜三角、Meckel憩室、麦氏点(McBumey`s point)、边缘动脉(colic marginal artery)、Retzius`s vein。问答题
1、手术时如何寻找阑尾?
2、何谓缘动脉?其位置和构成?
3、胰头和胰颈与重要血管的毗邻关系如何?
4、在断面上如何确定胰腺?
腹膜后隙 目的要求
1、掌握肾脏的位置、毗邻、肾蒂及肾被膜。
2、掌握输尿管的行径、毗邻和狭窄部位。
3、掌握腹膜后隙的主要血管、神经和淋巴结。
4、了解肾上腺和腰交感干。
主要内容和教学方法
1、肾脏的位置、毗邻、肾蒂及肾被膜。
2、输尿管的行径、毗邻和狭窄部位。
3、腹膜后隙的主要血管、神经和淋巴结。
4、肾上腺和腰交感干。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肾脏的位置、毗邻、肾蒂及肾被膜。
2、输尿管的行径、毗邻和狭窄部位。
3、腹膜后隙的主要血管、神经和淋巴结 难点:
1、腹膜后隙的主要血管、神经和淋巴结。
2、肾上腺和腰交感干。
思考题
名词解释
肾筋膜(renal fascia)、肾脂肪囊(renal adipose capsule)、肾纤维囊(renal fibrous capsule)、腰升静脉(ascending lumbar vein)。问答题
1、肾的位置、毗邻及肾被膜。
2、肾筋膜的形态特点。
3、肾蒂的组成及其安排。
4、输尿管的行径特点与意义
第三篇:局部解剖学教学大纲
局部解剖学教学大纲
下肢
1.掌握下肢的体表标志和动脉神经的体表投影。
2.掌握大隐静脉的起止行程属支穿通支交通支瓣膜及其临床意义。3.掌握通过梨状肌上、下孔及坐骨小孔的血管神经。4.了解阴部外动脉、腹壁浅动脉、旋髂浅动脉的行程和分布。5.掌握腹股沟淋巴结的分群、位置、收集范围及淋巴回流。6.掌握阔筋膜及其所形成的髂径束及卵圆窝的形态特点。7.了解肌间隔及骨筋膜鞘。8.了解股前内侧部肌肉的分群。
9.掌握肌腔隙血管腔隙股鞘和股三角的组成及内容。10.掌握股管的组成和内容。11.了解收肌管的内容和组成。
12.了解股内侧区闭孔动脉和神经的行程分支及分布。13.了解股后区的肌肉。
14.掌握坐骨神经在股后区的行程分支和支配。15.了解股后部的动脉吻合。
16.掌握腘窝的内容及血管神经的位置关系。17.了解小腿后区的肌肉。
18.掌握小腿后区胫后动脉、腓动脉和胫神经的行程及其临床意义。19.了解小腿前区的肌肉。
20.掌握小腿前区的胫前动脉和腓深神经的行程。21.了解小腿外侧区的肌肉安排及腓浅神经的行程和支配。22.掌握踝管的形成和通过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23.了解踝部深筋膜增厚所形成的支持带。24.掌握足背动脉的行程和分支。25.掌握足底部的血管和神经。上肢
1.掌握上肢的体表标志和动脉神经的体表投影。
2.掌握上肢浅静脉的起止、行程、属支、穿通支、交通支、瓣膜及其临床意义。3.掌握腋窝的构成及内容,腋淋巴结的分群、位置、收集范围及淋巴回流。4.了解三角肌区及肩岬区浅、深层肌肉的配布及血管神经束的行程。5.了解臂前区的深筋膜、肌间隔、骨筋膜鞘和肌肉的配布。
6.掌握臂前区的血管神经束、正中神经与肱动脉的位置关系及其临床意义。7.了解臂后区的肌肉配布。
8.掌握桡神经肱深动脉的起始、行程和易损伤的部位。9.掌握肘前区的血管神经配布。
10.掌握前臂前群肌肉的层次、腕管神经束、正中神经的体表投影。11.了解前臂后群的肌肉配布。12.了解腕前区的层次。
13.掌握腕部深筋膜形成的韧带及通过腕横韧带浅面及腕管的结构。14.了解腕后区的层次及腕背侧肌腱的排列。15.掌握手掌的层次深筋膜和筋膜鞘。
16.掌握掌浅弓的构成、位置和分支,正中神经和尺神经浅支的分支与分布。17.了解指浅屈肌腱的行程和起止。
18.掌握手掌的间隙及尺神经深支的行程和支配。
19.了解手背的层次静脉和淋巴的回流、筋膜间隙及其临床意义。
20.掌握手指皮肤和皮下组织的特点,指腱鞘和伸指肌腱的结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头部
1.掌握颅顶软组织的层次及各层的形态特点。
2.掌握颅顶血管神经的分组、走行、吻合、颅内外交通的途径及意义。3.掌握颅顶骨的组成结构特点,板障静脉分组,导血管的位置和意义。颈部
1.了解颈部的分区骨性的体表标志重要结构的体表投影及其临床意义。2.了解颈部浅静脉的走行,皮神经的位置及其临床意义。
3.掌握颈部深筋膜的层次和他们的延续关系,筋膜间隙的组成与感染扩散的关系和意义。4.掌握甲状腺前面的层次和手术切口。
5.掌握甲状腺与舌下肌群和颈部脏器血管神经的毗邻关系。6.掌握气管颈段的毗邻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7.了解颈动脉鞘、颈丛、颈交感神经等结构的相互位置关系。8.掌握斜角肌、胸膜顶、臂丛、锁骨下动脉和静脉的毗邻关系。
9.掌握膈神经、迷走神经、交感神经干、甲状颈干、椎动脉、胸导管等结构与斜角肌、胸膜和大血管的位置关系及其临床意义。10.了解有关臂丛阻止麻醉的解剖知识。11.了解颈部淋巴结的分组、位置及其临床意义。胸部
1.了解胸部的境界和体表标志,胸部的标志线及其临床实际意义。2.了解肋间动脉和胸廓内动脉的分支,胸腹壁静脉的回流及其临床意义。3.掌握女性乳腺的构造、淋巴回流及与乳癌的关系。4.了解胸壁深筋膜与肌肉的配布。5.掌握固有胸壁的构成。
6.熟悉肋骨、肋间肌肉、胸内筋膜等的配布。
7.掌握肋间血管和神经的分布及其与胸腔穿刺的实际意义。8.掌握胸膜腔的构成胸膜顶胸膜窦和胸膜的体表投影。
9.掌握肺的形态及分叶,肺门与肺根的含义肺的血液循环及其临床意义。10.掌握主支气管、左右支气管、支气管肺段及临床意义。11.掌握肺的体表投影、肺根的毗邻及意义。12.了解纵膈的组成境界、位置和分布及其中的结构。13.掌握上纵膈内的主动脉弓、动脉韧带等结构的位置和毗邻。14.掌握上纵膈内气管的位置、毗邻关系及其淋巴结群。
15.了解上纵膈内的胸腺、主动脉弓的三大分支、主动脉弓与胸腺的关系。16.了解下纵膈内的心包的组成、心包内大血管的名称、心包斜窦和横窦的形成及其临床意义。
17.掌握下纵膈内心脏、食管胸段的位置和毗邻。18.了解胸导管的位置、分段、毗邻及乳糜胸形成的意义。
19.了解胸主动脉、奇静脉与半奇静脉、交感神经干等的位置和行程。腹部
1.了解腹部的境界和分区。2.了解腹部的体表标志。
3.了解腹腔内脏器在腹前壁的体表投影。4.了解腹部血管神经的分布概况。
5.掌握腹前外侧壁浅筋膜的特点神经分布的阶段性平面动脉的分布及静脉回流以及他们的临床意义。
6.掌握腹前外侧壁的层次和结构特点腹部切口的选择其优缺点及通过的层次。7.掌握腹部三层扁肌的排列和肌纤维的方向腹直肌鞘的形成。8.了解腱划的数目与位置。
9.掌握腹股沟区的结构特点与腹股沟疝形成的关系。10.掌握腹股沟管的组成及其中通过的结构。
11.掌握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腹壁下动脉的形成及临床意义。12.掌握睾丸下降与腹股沟疝的关系。
13.掌握腹股沟区的重要韧带对腹股沟疝手术的意义。14.掌握腹膜形成的结构及其意义。15.掌握网膜囊的境界网膜孔的境界和意义。16.掌握腹膜腔内重要间隙的名称位置和意义。17.掌握胃的位置毗邻和意义。
18.掌握胃的动脉供应神经分布及临床意义。19.掌握胃的静脉和淋巴回流及其临床意义。20.掌握十二指肠的分部毗邻及与腹膜的关系。21.掌握十二指肠悬韧带的组成和位置及临床意义。22.掌握十二指肠和胰的血液供应。23.掌握肝上下界的投影肝的位置和毗邻。
24.掌握肝门与肝蒂胆总管肝固有动脉门静脉的排列关系和意义。25.了解第二和第三肝门的位置结构和意义。26.掌握肝外胆道的组成胆总管的分段和个段的毗邻。27.了解胆囊胆囊管胆囊动脉的异常。28.掌握胆囊三角的组成和意义。29.了解脾脏的位置和毗邻及副脾。30.掌握脾的韧带脾动脉的行程和分支。31.了解空回肠的长度位置和各自的特点。32.了解小肠系膜根的附着部位长度和体表投影。33.掌握空回肠动脉的分布特点。
34.掌握结肠的特点及各部结肠与腹膜的关系。35.掌握阑尾的仪表投影位置和寻找的方法。
36.掌握阑尾系膜的结构特点阑尾动脉的走行及临床意义。37.掌握结肠的动脉供应特别是结肠中动脉的解剖。38.了解结肠的淋巴回流及临床。39.了解腹膜后间隙的位置及临床意义。
40.了解胰腺的位置分部和各部的毗邻及临床意义。41.掌握肾脏的位置和左右肾的毗邻和临床意义。42.了解肾内血管的特点分布规律肾段的划分及其意义。43.掌握肾盂的形态位置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44.了解肾动脉分支的变异特别是尖支和下支的变异。45.掌握输尿管的行程狭窄的部位及与肾结石的关系。46.了解左右输尿管的毗邻关系。47.了解肾上腺的位置和毗邻。
48.掌握腹主动脉脏支的名称和分布范围。49.掌握腹主动脉下腔静脉腰交感干腹膜后神经丛淋巴结群的位置和排列关系及临床意义。50.掌握精索内静脉待发表的行程及注入部位以及对精索静脉曲张的意义。盆会阴
1.了解盆部和会阴部的境界和分区和体表标志。2.掌握盆内脏器的配布与腹膜的关系及临床意义。3.掌握膀胱的位置毗邻及与腹膜的关系。4.了解膀胱动脉的来源。5.掌握输尿管盆段的行程毗邻。6.掌握前列腺的位置和毗邻。
7.掌握子宫的位置毗邻固定装置子宫动脉的行程与输尿管的位置关系。8.了解子宫的淋巴回流。
9.掌握卵巢输卵管的位置和子宫阔韧带的关系。10.了解卵巢与输卵管的血液供应和淋巴回流。11.了解阴道的位置和毗邻。
12.掌握直肠的形态结构位置毗邻及动脉静脉淋巴的配部特点和引流规律。13.了解直肠的神经支配特点。14.掌握会阴的概念境界及层次结构。15.了解肛门三角区的皮肤和皮下组织特点。16.掌握肛门外扩约肌对肛门直肠环形成的重要性。17.掌握会阴筋膜的分布概况分层和盆膈的构成。18.掌握坐骨直肠窝的结构内容及临床意义。19.了解会阴浅中深三层筋膜的分布概况。
20.掌握尿生殖膈会阴浅深袋的形成与尿道破裂时尿外滲的解剖关系。21.掌握会阴部结构的层次和血管神经的来源走行与分布。22.了解女性尿生殖三角区的结构。23.掌握会阴中心腱的形成和意义。
24.掌握阴囊层次及其与腹壁和会阴筋膜的移行关系。25.掌握睾丸固有鞘膜的层次和鞘膜积液的关系。26.掌握阴茎包皮的结构特点和临床意义。27.掌握尿道的形态和结构特点。28.掌握精索的组成和行程。29.掌握阴茎的神经支配和淋巴回流。30.了解女性尿道外口和阴道口的位置关系。脊柱区
1.了解脊柱区的境界和分区。2.了解脊柱区的体表标志。
3.了解脊柱区的皮肤浅筋膜深筋膜的特点。
4.掌握脊柱区肌肉的层次和枕下三角听诊三角腰上三角腰下三角的位置境界和临床意义。5.了解脊柱区深部的血管和神经配布。6.掌握脊神经后支的行程分布和临床意义。7.了解脊柱的组成和各部椎骨的结构特点。8.掌握椎间盘的构成特点和临床意义。9.掌握椎间孔的境界及各部的特点。
10.掌握椎管壁的构成椎管腔的形态内容和临床意义。11.掌握脊髓的血液供应及其临床意义。12.掌握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
第四篇:局部解剖学教学大纲--大课为主教材
局部解剖学教学大纲
一、头部
(一)了解头部重要体表标志:枕外隆凸、乳突、颧弓、眶上孔、眶下孔、颏孔、下颌角。
(二)掌握颅顶软组织层次及各层解剖学特点及临床意义。
(三)掌握颅顶血管、神经的分布规律、颅内外静脉交通途径。颅底内面蝶鞍区的形态结构,垂体毗邻及临床意义。
(四)掌握腮腺咬肌区的位置、结构、毗邻及其临床意义。
(五)了解面部软组织间隙
(六)头部断层影像解剖
1.掌握经第三脑室上部横断层面:基底核、背侧丘脑、内囊三部分,第三脑室。
2.掌握经内囊后脚及大脑脚冠状断层面:基底核,内囊,侧脑室中央部,第三脑室,胼胝体,穹隆,海马。
3.掌握脑正中矢状断面:胼胝体,第三、四脑室,小脑延髓池。
4.掌握侧脑室、第三、四脑室的位置、形态、分部及其断面表现;掌握脚间池、环池、鞍上池的位置及断层表现。
5.掌握基底动脉、颈内动脉、大脑前、中、后动脉在横断面上的形态和位置。
6.掌握鼻旁窦的位置及毗邻(冠状切面)
二、颈部
(一)了解颈部重要体表标志:舌骨、甲状软骨、环状软骨、胸锁乳突肌、第七颈椎棘突、锁骨上大窝。
(二)掌握颈部筋膜分层及筋膜间隙的位置与连通情况。了解颈部分区及各区的主要结构。
(三)掌握甲状腺形态、位置、毗邻、血供及与神经支配的关系。掌握甲状旁腺的位置。了解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解剖要点。
(四)掌握气管颈段的毗邻关系及气管切开术的解剖要点。
(五)掌握颈根部的界域;重要结构的位置、毗邻、特点及临床意义。
(六)了解颈部淋巴分组、位置及其临床意义。
(七)掌握第四颈椎横断面。
三、胸部
(一)了解胸部的境界和主要标志线。
(二)掌握女性乳房的构造、血供、淋巴回流以及与乳癌的关系。
(三)掌握胸壁的层次、胸部皮神经分布的节段性和重叠性及其意义。
(四)掌握肋间隙结构及神经、血管走行的排列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五)掌握胸膜腔的构成、胸膜顶、胸膜窦以及胸膜的体表投影。
(六)掌握肺的形态、分叶分段、肺门与肺根的定义,肺门结构的排列、肺根的毗邻关系。
(七)掌握纵隔的概念、境界、位置和分部。掌握上纵隔结构层次及相互毗邻关系。
(八)掌握后纵隔各结构的起止、行程和重要毗邻及临床意义。掌握心包和心包腔概念,心包横窦、斜窦的位置、毗邻。
(九)胸部断层影像解剖
1.心脏器官内解剖和切面解剖:掌握心的内部结构;了解心脏先天畸形形态学。
2.肺与纵隔:掌握肺段的概念,掌握纵隔的分部及内容与毗邻。
3.掌握经主动脉弓的横断层解剖,了解经气管杈、肺动脉杈的横断层解剖。
四、腹部
(一)了解腹部的境界、分区、体表标志和主要脏器的体表投影。
(二)掌握腹前外侧壁的层次、结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三)掌握腹股沟区的特点及其与腹股沟疝形成的关系。掌握腹股沟斜疝与直疝的解剖学鉴别要点。
(四)掌握腹膜和腹膜腔的概念。了解腹膜形成物的名称、位置、腹膜腔的分区、重要间隙及其临床意义。
(五)掌握胃的形态、位置、毗邻、神经分布及血供。了解胃次全切除术的解剖基础。
(六)掌握十二指肠的位置、形态结构、分部和毗邻,十二指肠悬韧带的位置和临床意义。
(七)掌握肝的位置、体表投影及毗邻。掌握肝蒂的组成及重要结构的排列关系和临床意义。
(八)掌握格利森系统和肝段概念及其临床意义。了解肝脏手术、肝移植术的解剖基础。
(九)掌握肝外胆道的组成、胆总管的分段及各段的主要毗邻。了解胆囊、胆囊管、胆囊动脉的异常情况,胆囊三角(Calot三角)在寻找胆囊动脉时的实用意义。
(十)了解脾脏的位置、毗邻以及副脾的存在情况。
(十一)掌握空、回肠动脉分布的特点、以及对肠切除吻合术的意义。
(十二)掌握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阑尾的位置,寻找阑尾的方法。
(十三)掌握结肠的动脉供应,特别注意结肠中动脉的解剖特点及临床意义。
(十四)掌握门静脉的组成及其主要属支、门静脉系统的特点、门静脉与腔静脉间的吻合情况,以及在门静脉高压症时的意义。了解门静脉高压症手术的解剖基础。
(十五)了解腹膜后间隙的位置和界限、主要脏器以及对腹膜外手术的意义。
(十六)了解胰腺的位置、分部和各部的毗邻,特别是与十二指肠和大血管的位置关系,以及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意义。
(十七)掌握肾的位置、毗邻及其临床意义。
(十八)掌握输尿管的行程、狭窄部位以及与输尿管结石的关系。(十九)腹部断层影像解剖
1.掌握经肝门静脉合成处的横断层解剖及CT、MRI。
2.了解经肝门、经十二指肠空肠曲的横断层解剖。
3.了解肝、胰、肾切面解剖。
五、盆、会阴部
(一)掌握骨盆及会阴的境界、分区与体表标志。
(二)掌握盆内脏器的配布与腹膜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三)了解盆壁和盆底肌的组成与安排,掌握盆膈的概念与组成;盆筋膜的配布、移行情况。掌握筋膜间隙的名称、位置、交通及其临床意义。
(四)掌握膀胱、前列腺的位置、毗邻。
(五)掌握子宫的位置、毗邻、固定装置。掌握子宫动脉的行径与输尿管的位置关系。
(六)掌握卵巢、输卵管的位置和子宫阔韧带的关系。了解卵巢与输卵管的血供和淋巴回流。
(七)掌握直肠、肛管的形态、结构、位置、毗邻以及神经、血管、淋巴的配布特点和引流规律。
(八)掌握肛门外括约肌对肛门直肠环的形成与重要性。分层与盆隔的构成。掌握坐骨直肠窝的结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九)掌握尿生殖膈的形成、会阴浅、深袋的组成与男性尿道破裂尿外渗的局部解剖关系。了解会阴浅、深袋内结构的层次安排和血管神经的来源、走行与分布。
(十)盆部断层解剖:经前列腺、子宫颈的横断层解剖。
六、下肢
(一)掌握下肢的体表标志和动脉、神经的体表投影。
(二)掌握大、小隐静脉的起始、行程、属支、穿通支、交通支瓣膜,及其临床意义。
(三)掌握通过梨状肌上、下孔及坐骨小孔的血管和神经。掌握髋关节的结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四)了解阴部外动脉、腹壁浅动脉、旋髂浅动脉的行程及分布。掌握腹股沟浅淋巴结的分群、位置、收集范围及淋巴回流。
(五)掌握肌腔隙、血管腔隙、股鞘和股三角组成及内容。掌握股管的组成及其临床意义。
(六)掌握内收肌管的组成及内容。
(七)了解股内侧区闭孔动脉和闭孔神经的行程、分支及分布。掌握坐骨神经在股后区的行程、分支及支配。
(八)掌握月国 窝的内容及血管、神经的位置关系,膝关节的结构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九)了解小腿后区胫后动脉、腓动脉及胫神经的行程及其临床意义。了解小腿前区胫前动脉和腓深神经的行程。了解小腿外侧区的肌群作用及腓浅神经的行程和支配。
(十)掌握踝管的形成及通过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十一)掌握足背动脉的行程、分支,足底的血管和神经。
七、上肢
(一)掌握上肢的体表标志和动脉、神经的体表投影。
(二)掌握上肢浅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的起始、行程、回流和交通及其临床意义。
(三)掌握腋腔的构成及内容、腋淋巴结的分群、位置、收集范围及淋巴回流。
(四)掌握肩关节的结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五)掌握桡神经、肱深动脉的发起,行程和易损伤的部位。
(六)掌握肘前区的血管神经配布。
(七)掌握前臂前群肌的层次,腕管神经束的经过,正中神经的体表投影。
(八)掌握桡、尺骨及骨间膜的形态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九)掌握腕部深筋膜形成的韧带及通过腕横韧带浅面及腕管的结构,特别注意正中神经的腕桡侧及尺侧支。
(十)掌握手掌的层次,手掌的深筋膜及筋膜鞘的特点。
(十一)掌握掌浅、深弓的构成、位置和分支。正中神经、尺神经深、浅支的分支、分布。
(十二)掌握手掌的滑膜囊、间隙的构成与临床意义。
(十三)掌握手指皮肤及皮下组织的特点,指腱鞘及伸、屈指肌腱的结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十四)了解手功能位置的解剖基础
八、脊柱区
(一)了解脊柱区的范围及分区,掌握其重要体表标志。
(二)掌握脊柱区层次概念,了解其深筋膜解剖特点,掌握腰上、下三角的界域及
临床意义
(三)掌握椎管的组成及特点、椎管壁的构成、毗邻及临床意义
(四)掌握硬脊膜、蛛网膜、软脊膜的解剖特点,硬脊膜外腔、蛛网膜下腔的范围与内容及临床意义。
(五)了解椎内静脉丛的组成与交通。
五年制局部解剖学教学时间安排与分配表
内
容
理
论
实
习
总
时
数 绪论、头面部、颅脑断层 颈部、颈部断层
上肢 下肢 胸部 腹部 盆会阴 胸部、腹部断层
合 计 2 4 2 4 6 2 2 24 4 8 8 7 11 4 2 48 6 12 10 11 17 6 4 72
七年制局部解剖学教学时间安排与分配表
内
容 绪论、头面部、颅脑断层 颈部、颈部断层
上肢 下肢 胸部 腹部 盆会阴 胸部、腹部断层 影象断层解剖进展
合 计
理
论 4 2 4 2 4 6 2 2 2 28
实
习4 8 8 8 12 4 4 0 52
总
时
数 6 12 10 12 18 6 6 2 80
第五篇:局部解剖学名词解释
吴响君
局部解剖学名词解释
1.翼点:位于颧弓中点上方约二横指处,是额、定、颞、蝶四骨的汇合处。多呈“H”型。该处颅骨薄弱,内 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在外伤时,易骨折并损伤脑膜中动脉。形成硬膜外水肿。
2.头皮:是颅顶部皮肤、浅筋膜(皮下组织)、帽状腱膜及枕额肌三层紧密结合,不易分离,故合成“头皮”。
3.海绵窦:是一对重要的硬脑膜窦,位于蝶鞍与垂体的两侧,前达眶上裂内侧部,后至颞骨岩部的尖端。窦 内有颈内动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展神经和上颌神经通过。窦内有许多结缔组织小梁,将窦腔分隔成许多小的腔隙。窦内血液流动缓慢。
4.腮腺鞘:颈深筋膜浅层向上延续,在腮腺后缘分为浅、深两层,包绕腮腺形成腮腺鞘。腮腺鞘与腮腺结合 紧密,并发出间隔,深入到腺实质内,将腮腺分隔成许多小叶。
5腮腺床:位于腮腺深面,由茎突及茎突诸肌,颈内动、静脉,以及4对脑神经共同形成的结构。
6.眉弓:为骨性标志,位于眶上缘上方,额结节下方的横行弓状隆起。眉弓适对大脑额叶下缘,其内侧份深 面是额窦。
7.神经点: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处,是颈丛皮支浅出颈筋膜的集中点,是颈部皮神经阻滞麻醉的部位,故 称神经点。
8.颈动脉鞘:颈筋膜向两侧扩展,包绕颈内动脉、颈内静脉和迷走神经等形成的浸没鞘。
9.颈动脉窦:颈内动脉的起始部和颈总动脉的末端膨大,窦壁上有压力感受器,参与调节血压作用。
10.颈袢:由第1—3颈神经前支的分支组成。第1颈神经的部分纤维随舌下神经走形,后又离开该神经构成 舌下神经降支,该降支又名颈袢上根。第2、3颈神经的前支的纤维,经过颈丛联合,发出降支,称为颈袢下根。上、下根在肩胛舌骨肌中建腱上缘,颈动脉鞘浅面合成颈袢。
11.颈交感干:由颈上、中、下交感神经节及其节间支组成,位于脊柱两侧,被颈深筋膜椎前层所覆盖。
12.Virchow 淋巴结:位于左颈根部左倾斜角肌处的淋巴结,食管下部癌或胃癌转移时,常累及该淋巴结,可在胸锁乳突肌后缘和锁骨上缘的交角处触到此肿大的淋巴结。
13.椎动脉三角:内侧界为颈长肌,外侧界为前斜角肌,下界为锁骨下动脉第1段,尖为第6颈椎横突结节。三角内主要结构有胸膜顶,椎动、静脉,甲状颈干,甲状腺下动脉,颈交感干及颈胸(星状)神经节等。
14.锁胸筋膜:位于喙突、锁骨下肌和胸小肌之间的筋膜,胸肩峰动脉的分支和胸外侧神经穿出该筋膜,分 布于胸大、小肌;头静脉和淋巴管穿该筋膜分别注入腋静脉和腋淋巴结。
15.乳房悬韧带:乳房结缔组织中有许多纤维束,两端分别附于皮肤和胸肌筋膜,称乳房悬韧带。乳腺癌时,淋巴回流受阻引起乳房水肿,同时乳腺癌局部的纤维组织增生,乳房悬韧带变短,使皮肤形成许多小陷凹。呈橘皮样改变。
吴响君
31.肘后三角:肘关节屈曲成直角时,肱骨内、外上髁及尺骨鹰嘴三点构成等腰三角形,成肘后三角。三角 形的尖端指向前臂,当肘关节伸直时,上述3点成一直线。肘关节脱位或肱骨内、外上髁骨折,三者的等腰三角关系或直角关系发生改变,而肱骨其他部位骨折时,不会影响他的三角形和直角关系。
32.腕管:由曲肌支持带及腕骨沟共同组成,管内有指浅、深屈肌腱及屈肌总腱鞘,拇长屈肌腱及其腱鞘和 正中神经通过。腕骨骨折时可压迫正中神经,导致腕管综合症。
33.解剖学“鼻烟壶”:位于手背外侧部的浅凹,在拇指充分外展并后伸时明显。其桡侧界为拇短展肌腱,尺 侧为拇长伸肌腱,近侧为桡骨茎突。窝底为手舟骨和大多角骨。窝内有桡动脉通过,可扪其搏动。
34.Nelaton 线:侧卧,髋关节屈90-120度,自坐骨结节至髂前上棘的连线称Nelton连线。正常时该线恰通 过股骨大转子尖,当髋关节脱位或股骨颈骨折时,大转子尖可位移于此上方。
35.Kaplan点:仰卧,两下肢并拢伸直,当两髂前上棘处于同一水平面时,由两侧大转子尖过两侧髂前上棘 做延长线。正常时两侧延长线相交于脐或脐上,相交点称为Kaplan 点。髋关节脱位或股骨颈骨折时,此点偏移至脐下并偏向健侧。
36.隐静脉孔:又称卵圆窝。为腹股沟韧带中、内1/3交点下方约1横指处的阔筋膜的卵圆形薄弱区。表面覆 盖一层筛筋膜,有大隐静脉机器属支穿入。
37.股鞘:为腹横筋膜及髂筋膜向下延续,包绕股动、静脉上段的筋膜鞘,位于股沟韧带内侧半和阔筋膜深 面,呈漏斗形,长约3-4cm,向下与股血管的外膜融合,移形为骨血管鞘。
38.颈干角:股骨颈与股骨体长轴之间向内的夹角叫做颈干角。正常人约125°-130°,大于此角为髋外翻,小于此角为髋内翻。
39.肌腔隙:前界为腹股沟管外侧部,后外侧界为髂骨,内侧界为髂耻弓。内有髂腰肌、骨神经和股外侧皮 神经通过。腰椎结核时,脓液可沿腰大肌及其筋膜,经此腔隙扩散至大腿根部,并可能刺激股神经产生症状。
40.血管腔隙:前界为腹股沟韧带内侧部,后界为耻骨肌筋膜级耻骨梳韧带,内侧界为腔隙韧带(又称陷窝 韧带),外侧界为髂耻弓。腔隙内有股鞘及其包含的股动、静脉,生殖股神经支及淋巴管通过。
41.收肌管:又称Hunter管,位于股中1/3段前内侧,逢匠肌的深面,大收肌和股内侧肌之间,是一段断面 呈三角形,长约15-17cm的管状间隙。其上口接股三角尖,下口为收肌腱裂孔,管内有隐神经、股动脉、股静脉及淋巴管等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