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体育课教案设计(最终版)
体育课教案设计
一、教材分析
跳跃是人体的基本活动能力之一,跳跃项目的各项教学内容对提高学生的跳跃能力,促进下肢肌肉、关节、内脏器官机能的发展及提高灵敏、速度、力量等身体素质有积极意义,且深受学生们的喜爱。
二、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二年级2班学生,共40人,男女各20人。该班学生各方面素质较好,同学间团结互助,学习积极性高。在身体机能方面看,他们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应该多参加体育锻炼,尤其力量和灵敏方面的锻炼,基于以上学情,有根据该校场地器材等情况,我锁定教学内容为跳远。本节课是第二课时,学习内容以单脚跳和后蹬跑为主。
三、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提高跳跃能力的重要性。
2、技能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使80%学生初步掌握连续单脚跳和后蹬跑的技术动作,发展学生腿部力量,提高运动的协调性。
3、情感目标:
通过游戏,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主动参与,敢于克服困难的精神。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连续单脚跳,两臂配合摆动。
难点:后蹬跑中摆动腿落地后的积极蹬地。
五、教法和学法
依据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本节课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教法”采用启发式教学、讲解示范、教师巡回纠错等方法。“学法”采用学生主体尝试、分组练习、纠错、展示法来进行。
六、教学过程:一般分为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三项内容。
1、准备部分
首先是课堂常规:体委集合整队,检查人数并报告老师。师生相互问好之后教师宣布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目标及要求。课堂常规之后是热身活动,我根据人体发展规律,以快速集合来置换常规的慢跑热身。快速集合指:教室没有鸣哨之前,学生可在规定区域自由走动,当听到哨声后需迅速到场地中央集合。快速集合几次之后进行简单的徒手操,让学生活动开各关节,防止在练习时受伤。因为本节课是对田径项目的练习,练习起来比较单调枯燥,学生很容易感觉到疲劳,所以我在这之前安排了一个游戏,来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游戏:立定跳接力。
方法: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四组成纵队站在起跳线后,口令开始,排头按立定跳要求跳一次,第二人从第一人的落点处向前跳,依次进行,每人均跳一次后结束。最后以跳得远的队为胜。游戏开始时要强调安全问题。
2、基本部分:这是课的主体部分,是教与学的重点。
首先,第一个练习是单脚跳(单脚跳要求:上体要直,有力送髋,起跳腿在拔地后迅速折叠向前翻,摆动腿积极前摆及后收迅速)。开始由老师讲解示范,学生按老师的要求集体练习。每个学生进行15米来回的单脚跳,2组,每组3次,当中老师纠正错误动作。
其次,第二个练习是后蹬跑(后蹬跑要求:
1、上体稍前倾,支撑腿关节充分伸直,用脚尖蹬离地面。
2、摆动腿以膝领先带动髋部前摆出,大腿积极下压用前脚掌着地。
3、两臂配合腿部动作做有力的前后摆动)。刚开始也是由老师向学生讲解示范动作要领,然后学生分组进行练习,相互学习和纠正错误动作。练习次数是30米后蹬跑,一组3次,练习2组。
3、结束部分
第一、集合整队,教师可以鸣哨提醒学生集合。
第二、放松运动,老师带领学生做放松运动,放松时要求同学四列横队,站立轻松、自然。本节课采用的是瑜伽放松术:风吹树式和腰躯转动式。通过这种新型的放松方式,不仅使学生身心疲劳得到恢复,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体育课的无限乐趣。
第三、课堂小结,通过师生交流,学生间的相互评价,对表现好的同学给予表扬和鼓励,最后宣布下课。
七、预期效果
本节课的预计心率为平均每分钟130—140次
练习密度为35%—40%。
第二篇:小学体育课教案设计
小学体育课教案设计
小学体育课教案设计 例一
教材分析
《障碍跑》是小学体育水平二的教学内容。
1、本课教材是一项实用性较强的技能运动项目.它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在自然快跑的途中运用跨、跳、绕方法通过障碍.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和灵巧性、协调性,培养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课的重点是初步学会跨、绕通过障碍的方法。难点是要求学生勇敢地、灵巧、协调地运用合理的方法通过障碍。
2、情境式的游戏教学,音乐的渲染,调动了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游戏中包括跑、爬、投等各种活动,对全面发展身体素质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游戏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及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精神。
学生分析
本课是水平二的学生,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表现欲,他们的团队意识比较浓厚,也有一定的互助合作的观念,那么课中创设情境:模仿电影里的主人翁一样做一名真正能为祖国的荣誉而战的小英雄,这样一个主题的创设较好的将学生的兴趣和激情融合在一起,然后充分利用学校的场地器材(轮胎)来设计课的内容。通过障碍跑的练习,训练学生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让学生活动中尽量自由地发挥,充分地展示自我。
设计理念
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境,并通过体育骨干的带头作用,让学生大胆去想,积极参与,通过一些音乐的渲染、营造战斗的氛围,学生在生动形象的环境里自觉自愿的进入到学习环境中。让学生在自主、互动、尝试和体验的过程中获得参与体育活动的乐趣,也使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展,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
1、通过过障碍物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障碍跑的方法,提高学生过障碍能力。
2、指导学生掌握快速跑时过障碍物的几种基本方法,提高学生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3、运用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锻炼身体,磨练意志。
教学流程
一、激发兴趣
二、保持兴趣
三、保留兴趣
小学体育课教案 ——《障碍跑》 学习阶段
水平二
32人
教学内容
1、障碍跑
2、游戏:炸碉堡(轮胎)
1、通过过障碍物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障碍跑的方法,提高学生过障碍能力。
2、指导学生掌握快速跑时过障碍物的几种基本方法,提高学生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3、运用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锻炼身体,磨练意志。
激发兴趣
1、班长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
2、检查着装,宣布课的内容、目标及要求!
3、谈话导入
4、创设情境 玩轮胎 活动操
情境导入:
1、今年是中国抗战胜利60周年。我们来学英雄,做英雄。
2、教师引导学生玩轮胎做各种练习
3、教师组织准备操的练习
1、随音乐进场。
2、整队,问好。
3、生答:向雨来、张嘎、海娃„„小英雄学习。
4、发挥自己的自主性,创造性和想象能力
5、大练兵
6、模仿操
积极参与 创设情境 激发斗志 散点 ×××× ×××× ×××× ××××
要求: 快、静、齐
散点
3’
5’
保持兴 趣
1、障碍跑
让学生运用各种方法进行障碍跑练习!跨水平障碍物直线: 绕障碍物
1、启发:
战场上需要勇气,还需要什么? 我们进行的是通过障碍物的练习。
2、引导学生利用轮胎进行障碍跑的创想练习。
3、启发、鼓励、引导学生进行练习
4、教师参与并指导学生进行
生答:我们还需要速度„„
1、发挥想象力试一试,进行各种通过障碍物练习:各组成员讨论,统一出本小组摆放器材方案
2、讨论:在跑的过程中如何通过障碍。
3、尝试体验
逐一探讨每种过障碍物的方法
4、认真听教师讲解,仔细观察示范的技术动作,建立运动表象
5、自主选择所设置的障碍进行练习
发挥想象 合作学习气氛活跃
×
× ×
× ×
× ×
×
×
× ×
× ×
× ×
×
游戏:炸碉堡
创设情境:
我们接到一项艰巨而又光荣的任务 教师讲解炸碉堡的过程:
1、过河
2、爬草地
3、炸碉堡
4、返回
1、学生依次通过:
过河
草地 炸碉堡 快速返回
2、学生进行
融入情境 勇于挑战
×××× ×××× ×××× ××××
保留兴趣
1、师生共议本次课优缺点!。
2、放松《雪绒花》
3、自我评价
4、师生道再见!
无数先烈用鲜血与生命换来了我们幸福生活。
1、学生谈感受。
2、与学生一起进行放松练习。
1、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
2、与教师一起进行放松。
3、在评价表上写下对自己的评价。
稳定情绪
散点 器材
轮胎41个、录音机1台、预计密度:40%--45%
课后小结
从整堂课的效果来看,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高,都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但是在教学中有些学生只在比速度,却忘记了过障碍的正确方法,教师的针对性指导不够,在下一次的教学中应多提醒学生,并在巡回指导时做正确的示范,还一点就是教师应在课堂中多运用激励性的语言,让学生知道你在关注他。
小学体育课教案设计 例二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标为依据,遵循“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发展学生为本,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结合教材特点和小学生心理、生理特点,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充分感受体育运功的快乐;通过师生共同学习的活动氛围,培养学生自主探讨,互相合作和克服困难的能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
技巧是小学三至四年级体育教学的主要教材内容之一,比一二年级滚动与滚翻教材提高了动作的难度。通过技巧练习能提高学生的柔韧性和协调性,对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有良好的效果。本课时的教学内容通过学生喜爱的模范动物操开始,过渡到简便易行的单个前滚翻动作学习,然后上升为适合学生实际难度的组合动作等过程,使学生循序渐进的掌握技术动作。
三、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个性活泼、思维反应敏捷,模仿能力和接受能力强,并乐于参加体育活动,乐于向同伴展示技术动作。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在集体活动中与同伴团结合作,完成活动任务。但由于心理因素的原因,该阶段的学生也有自我约束能力差的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进行学习。
四、学练过程设计
本课在教师的指导下,采用分散与集中,友伴分组的教学组织形式.以教师的启发诱导,学生自主尝试练习为主.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体育运功的愉悦,并能很好地掌握运动技能技巧。
五、课堂常规(培养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愉悦热身(采用片段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复习前滚翻(纠正巩固技术)→技术延伸(前滚翻技术在生活中的运用)→游戏(愉悦身心,快乐竞赛)→小结(评价、总结)
六、课后反思: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前滚翻,因低年级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短,如果教师一味的讲解基本动作,强调练习要求,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本课教学时,我通过不同方式方法的引导激发,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本课开始先有一个热身游戏,积极调动了本节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团结一致,互相帮助的重要性。
在练习前滚翻的过程中,我先让学生自主体验,尝试前滚翻动作,然后再请几个有代表性的学生示范,让全体学生评价,最后才由老师讲解示范动作。这样做不但很好的锻炼了学生的创造性和敢于展示自我的精神,而且使学生更加牢固的掌握了前滚翻的动作技术要领。
接下来穿插了一个前滚翻在现实生活当中的运动。可能是学生还没能完全的掌握好前滚翻的动作,在练习这个动作的时候导致学生动作基本的变形,达到不了预期的效果。
通过本课教学,学生基本掌握前滚翻的动作方法,能合理运用正确的发力顺序,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都得到了提高。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都得到了锻炼,积极探究的意识进一步激活,团队精神,创新精神及自信心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虽然整个教学过程完整流畅,但运动强度和密度有所欠缺。在教学过程中还有一些不足之处。
通过这节课,我自己也感受很深,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还需不断的努力,应根据学生各自不同的身体条件、运动能力和兴趣爱好,做到因材施教,注重个体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体育学习和活动的成功感,使所有学生都取得进步和发展。
小学体育课教案设计 例三
课题一:
1、左(右)转弯走
2、游戏:双人倒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形成站立、行进的正确姿势和良好习惯。
2、通过队形队列,让学生养成动作正确、反应迅速、整齐一致、服从集体、听从指挥的良好作风。
3、通过游戏,发展学生力量及倒走的能力,提高有氧耐力,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教学过程:
一、开课
1、集合整队
2、师生问好
3、宣布课的内容
4、安排见习生
二、行课
1、教师讲解左(右)转弯走的动作方法并作示
2、范
3、学生分组练习
4、教师个别指导
5、集体讲评,教师纠正错误的动作
6、做游戏:双人倒走
a、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b、组织学生进行游戏活动
三、结课
1、集合整队
2、组织学生做放松操
3、教师小结
4、师生再见
课题二:
1、各种方式(前后)滚动
2、游戏:钻栏跑
教学目标:
1、发展学生柔韧、灵敏、协调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
2、通过游戏,发展学生下肢肌肉力量及身体的灵活性、协调性,提高速度素质,培养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开课
1、集合整队
2、师生问好
3、宣布课的内容
4、安排见习生
二、行课
1、教师讲解各各种方式(前后)滚动的动作方法并作示范
2、学生分组进行练习
3、教师巡回指导
4、教师集体讲评并及时纠正错误的动作
5、做游戏:钻栏跑
a、教师讲解游戏的规则及方法
b、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比赛
三、结课
1、集合整队
2、对本节课进行讲评
3、师生再见
4、收拾器材
课题三:
1、模仿动物爬行
2、游戏:青蛙捉虫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促进学生身体各部分的肌肉及内脏器官和上下肢力量、灵敏与素质的发展。
2、通过游戏,发展身体平衡能力,提高力量、协调、灵巧、柔韧等身体素质。
教学过程:
一、开课
1、集合整队
2、师生问好
3、宣布课的内容
4、安排见习生
二、行课
1、教师讲解模仿动物爬行的动作方法
2、学生分组进行练习
练习中采用游戏的方法通过情景教学,使学生学得有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3、做游戏:青蛙捉虫
a、教师讲解游戏规则、方法
b、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比赛
三、结课
1、集合整队
2、本节课进行讲评
3、师生再见
第三篇:体育课教案设计
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
体育课教案设计
一、指导思想
根据大纲要求,合理安排教材,全面锻炼学生身体,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完成课程地教学任务。
二、基本教材:
基本教材是抛实心球和游戏《过河摘果》,主要是使教材合理全面锻炼学生身体的原则。
三、课堂设计:
1、准备部分采用圆周内“s”形跑,使形势活泼,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在音乐伴奏下练习健美操,使学生在愉快的音乐中达到做准备活动的目的。
2、基本部分掷实心球教学,发展学生手臂肌群的爆发力,让学生学会自己探索多种投的方法;搭配教材,主要锻炼学生综合地发展运动的技能,增强学生对自然适应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既发展上肢力量,又发展下肢力量,并加强了课的密度。
3、为了便于教师观察指导学生,在课的讲解过程中行进间练习比较集中,主要是提高学生观察和思维想象能力。
4、结束部分用音乐做放松操,主要是让学生在愉快中积极放松。
四、思想教育:
知识改变命运
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
通过练习培养学生之间相互帮助、勇往直前和吃苦耐劳的品质。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克
知识改变命运
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
知识改变命运
第四篇:体育课教案设计副标题
体育课教案设计副标题:健美操
指导思想:本课以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健康第一”、“快乐体育”为主导,同时结合我校健美操特色,在教学中以增强学生身体健康为目的,以增进学生的体育兴趣和能力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为最终目标。总体设计上以点带面把健美操融入到体育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自练能力,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同时提高学生体会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陶冶学生美的情操。教材选择:
1、健美操
2、游戏:打抱球
教法与设想:本课力求从情感入手,在场地设计音乐伴奏背景衬托下,创设情境,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情趣,增强体质,培养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
一、引情入境 首先谈话式开课,带领学生激情进入“开心动!动!动!”这一环节。组织学生自选喜爱的游戏项目(皮筋、跳绳、呼拉圈)通过游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达到热身健体的目的二、实施目标
1、健美操。教师带领学生激情引出“相信自己,我能行!”这一环节。通过教师的示范以及语言激励,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之后引导学生进入健美操步伐“自选超市”这一情境中,学生通过选择不同的步伐“套餐”,随机组建不同的小组,在小组内(通过观看图解)自学自练,以及小组成员间的相互交流、研讨、互助练习,达到学习的目的。并且通过小组展示,巩固所学动作,培养学生表现美、展示美的能力,增强自信心。此外结合所学内容,教师设疑鼓励学生进行步伐演变,以及简单健美操动作的创编,调动、启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精神,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以及对美的鉴赏能力,整个教学过程 中以生为主、以师为辅,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及创造力。
2、游戏。教师带领学生激情进入“开心时光,乐!乐!乐!”这一环节,通过游戏,来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通过愉快的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敢顽强、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
三、身心恢复 通过优美的乐曲,引导学生自己感受音乐的美,用自己的动作去表现对音乐的理解,在愉快的氛围重视学生的身心得到恢复和放松。教师鼓励性总结宣布下课。
教学运用 在教法上,采用了讲解法、示范法、语言指导法、表扬鼓励法、指导纠正法、情景教学法,注意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从而达到快乐教学的目的。
在学法上,本课采用了观察法、思考法、自学自练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同时注意加强对学生参与体育运动意识、体育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第五篇:谈体育课教案设计的生成性思路
谈体育课教案设计的生成性思路
传统的体育课教案以物化逻辑为起点,体育课堂教学注重“操作性”,用所谓的技术规范和“健康第一”来取代学生的身心感受,忽视学生的身心体验,机械地化解了体育课堂的生命活力,体育课堂渐渐远离了学生的视野,消失在学生的生活世界,极大影响了学生的运动参与意识。因此体育教学改革首先需要从“物的逻辑”转向“人的逻辑”,暖化“冷硬”的教案,以学生身心体验为主体,强调生成性设计思路。
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人类健康意识的增强,体育的内涵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增强体质只是体育课程功能的一部分,新课程的改革,改的不仅仅是表面的教学方法与方式,更要使学生在运动中体验身心变化、表达身心情感、理解体育的生活意义。因此体育课要从“教”向“学”转变,明确学生主体地位,实现“操作性”到“生成性”的转变。
一、生成性设计的着眼点
“生成性”教案设计应首先着眼于学生主体所具有的兴趣爱好、身体素质、技能水平等状况,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现有水平和实际需要,促进学生“怎样有效地学”,重点解决学生“学什么”、“怎样学”、“学到何种程度”、“用什么方式学更有效”,改变空洞、抽象的、模糊的教学任务,使教案中的教学任务更具有针对性、操作性和评价性,动态地把握教学目标。
二、生成性价值的隐性把握
教师要充分掌握教学对象的学力水平,预先假设学生掌握技术动作的困难之处和兴奋之处,充分运用体验性、过程性的表述方式来体现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充分把握课程目标的生成性,尤其涉及具有挑战意义的教学环节,在兴奋之处要积极引导,调动学生的运动参与热情,发挥语言艺术,运用赏识性词语,如“加油”、“没问题”和诸如挥拳、击掌等肢体语言来表达对学生的认同,使师生在互动融洽的氛围中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升课程的生成性价值;同时也要在困难之处,反复揣摩,激励和引导学生运用智慧和力量,通过反复的练习和训练,或者适当降低标准,让学生啃下“硬骨头”,并在充分的“消化”运动过程中挫折和痛苦之后能够体验到体育学习的快乐,并依此升华体育课的生成性价值。
三、预设必要的“弹性区间”
多尔认为课程的展开过程中需要有“适量”的“不确定性、模糊性、无效性、反常性和失衡性”。体育课堂是由学生、教师、教学内容和体育教学环境组成的动态生成的生态系统,教案设计再全面、再具体、再细致和再巧妙也不可能预测到课程的所有变化,因此弹性化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每节课的教学目标。
体育课堂教学不同于其它课程教学,场地空间大、互动交往和沟通频繁,并存在着场地、器材及学生实际起点差异性大等不确定性问题。因此,体育课教案实质上是一种 “动态、预设性” 指导方案。体育教学过程中,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状况(性别、人数、运动基
础、学习能力、兴趣)是有差异的,因此教案既要考虑基础性目标,又要考虑发展性目标,既考虑共性需要,又要考虑个性需要,也就是说要考虑学生的发展与成长的差异,这样的教案将有利于在教师、学生与体育课堂之间形成一种特殊的“张力”。实践证明:弹性化有助于学生的即兴发挥和创造,有利于师生的良性、可持续的互动,可以保证学生的活动时间和空间,从根本上解决“厌学”体育课现状。
四、“兴奋点”的生成
学生学习结果并不在于“授之以鱼”而是“授之以渔”,是养成体育运动习惯的锻炼方法。教师在课堂上更多是以“导”的角色出现,增加学生自身体验机会,丰富学生技术动作学习和提高的过程,教师不能单纯的“标准化”或“教科书式”地处理,而是给学生留有一定的自由空间。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汗水与笑声”是体育课程的现实追求。汗水是一定的运动量与运动强度的反应;笑声则体现了学生在运动中的快乐体验。学生个体存在是具体的、独特的、自我的,体育课堂中学生的体验、顿悟、直觉和丰富的想象力等非计划的形式,包含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合作能力、行为习惯等多个方面的发展。事实证明:这些非智力性因素的培养使学生的无限发展成为可能。
为了不让固定僵化的设计限制课堂生成的“闪光点”,生成性设计思路强调“粗线条”的预设,反对一味地层层分解、细致规整,面面俱到的“精密”教案设计和按部就班的严格执行,机器的,那种“花瓶式”设计只会遗失很多体育课堂中意想不到的精彩,课堂的生命活力也会随着黯然失色。其次教案的弹性化设计不是为了弹性而弹性,而是为
了学生更好地掌握运动技能,培养运动兴趣,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机械地、静态地设计,只会抹煞学生的“兴奋点”,只能造成教案设计与教学实践的脱节。
总之,体育课堂是动态的,其目标达成、过程控制、组织教法和运动负荷控制等都需要在一定的“兴奋点”下完成才更能“增值”体育课程价值。因此教师要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充分思维的自由权,要杜绝“体育课形式主义教案的产生”,事实证明,完全忠实地拘泥于细致完整的教案之中的体育课堂,只具有“花瓶效应”而无实际意义。但是我们并非说不要有计划性的课堂,只是说,如果有计划的课堂太多或者课堂中的计划太多或太细的话,计划就会划定学生的发展的界限,计划就会束缚学生的课堂体育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