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闻学案例教学法的探索
新闻学案例教学法的探索
尽管海内外学界尚未对案例教学法做出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明确定义,但学界大都公认:案例教学法是将已经发生或将来可能发生的问题,以案例形式让学习者去分析和研究,并提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提高学习者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具体而言,他是以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和前沿性的案例为教材,在教师指导下,运用多种方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对案例提供的客观事实和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做出判断和决策的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的内涵及优势
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医学、法学、工商管理、国际商务、市场营销、军事等学科领域引进案例教学法,并取得了积极效果。如今,我国几乎所有的工商管理、法学、医学院系都声称运用了案例教学法,并已有大量案例教程出版。
相比传统的理论讲授等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具有以下一些特点和优势:
学生与老师一起成为课堂主体,师生高度互动,有利于教学相长 案例教学法中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核心的新型教学法,这与传统教学中一味突出教师的单一主体地位,基本是单向交流有很大不同。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传授者,学生则是较为消极的接受者;而在案例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师生互补、教学相长,教师的作用是提出案例,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组织引导学生讨论;学生也成为课堂上与老师平等的主体之一,在教师指导和集体讨论中学习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由于教学内容是具体实例,并采用形象、直观、生动的形式,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易于学生学习和理解,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增加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
有利于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案例教学法对教师的教学能力、知识结构、责任心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求教师具有渊博的理论知识,也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并将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既要求教师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补充教案,也要求教师关照社会现实,对现实问题保持高度敏感,完善案例库。
理论与实践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实践技能 案例教学法重在讨论过程,寓理论于讨论之中,不简单追求一种正确答案,而是重视得出结论的思考过程。案例教学法对学生提出了较高要求,案例涉及的问题都必须由学生自己去分析、解释和讨论。案例教学法要求学生从实践的角度思考问题,参与案例讨论,让学生在案例分析中充分锻炼自己的思想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快速反应能力等,有利于学以致用,培养出开放型、实用型人才。
灵活选择案例,体现因材施教 案例教学法对教师的要求也更高了,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案例,运用不同方法发挥不同类型学生的优势,以挖掘所有学生的潜能。
运用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新闻学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正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蔡雯所说,新闻传播学作为实践性很强的社会科学,要为新闻与传播业培养决策型与应用型人才,要让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后能够尽快适应社会与工作环境,在面临复杂的问题时果断而正确地决策,那么,运用案例教学加强对他们的思维和技能训练,帮助他们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就尤其必要。因此,案例库建设是在新闻传播学科推行案例教学的基础性工作。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张明新副教授认为,新闻传播学专业重视实践的特点决定了在媒介教育中实施案例教学是可行且必须的。目前,案例教学在新闻传播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及其价值还远未引起传媒教育者和相关决策者的重视。近年来,案例教学在我国新闻传播学领域的研究、运用与发展的实践表明,其作为一种有助于革新传统新闻传播教育教学方法的新尝试,已有可圈可点之处。展望媒介教育的未来,案例教学可望在新闻传播教育的各分支领域全面落地开花。
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蔡骐教授也认为,新闻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应用型学科,因此,案例教学法的引入不啻是开辟了一条媒介教育的新路径。实践理论实践的教学模式,不仅有助于使媒介教育走出传统的讲授式教学的单一模式,还能克服媒介教育中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的弊端。
不难看出,在新闻学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已经成为新闻教育界的主流认识。有的学者预言案例教学法是新闻学教育未来发展的方向,也被越来越多的新闻院校老师所认可。
近年来,一些新闻院校的教师也在各自主讲的课程中对案例教学法进行了积极探索,或编选了案例教材,如《新闻编辑》蔡雯,《新闻评论》马少华、唐远清、管文娟,《新闻写作》魏明革,《新闻伦理与法规》张蓓,《编辑出版学》陶安涛,并进行了学术思考,发表了相关论文。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蔡雯教授领衔的团队自2005年开始便创建的我国第一个新闻传播学案例库。为保证质量、形成品牌,该院还研究制定了案例质量标准和技术规范。
第二篇:案例教学法在新闻学教学中的运用
案例教学法在新闻学教学中的运用 摘 要】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成熟的教学模式,应用于新闻学科教学中,对于培养新闻专业学生的新闻敏感力、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有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对于传统的新闻教学侧重知识传授和教师的主体作用来说,案例教学凸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引导作用。为了保证案例教学的有效实施,教师必须科学地选取具有当代性、典型性和补充性的案例,在充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启发引导原则下实施教学互动,使新闻专业学生采、写、编、评、播的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职业感知 传媒 当代性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08)12-0032-02
案例教学法,最早起源于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的教育研究者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和坚持,运用经典案例进行教学形成整套的教学经验和模式,遂被世人接受并在用于财经、管理、法学、医学、教育等学科类的专业教学。案例教学法的要义在于教师所提供的案例必须紧密结合时代的发展,在体现典型性、真实性和具有分析价值的原则下,通过组织学生对案例提供的客观事实和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做出符合实际的判断,从而达到掌握相关的专业技能、知识和理论的目的。在新闻学尤其是新闻采访、新闻评论、新闻编辑的课程中引入案例教学法,对于培养新闻专业学生的新闻敏感力、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有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一、案例教学切入新闻传播前沿,培养新闻职业感知。
新闻学传统的教学方法侧重于抽象的新闻知识和理论基础的学习启蒙,尽管教学中不乏举例,但依然解决不了学生对于传媒职业理解上的困惑,案例教学法由于其具象性、职业性的特点,在新闻学教学中,案例教学可以起到重要作用,尤其是对于新闻职业的整体感知更是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案例教学法可以潜移默化地引领学生进入传媒现实背景,培养学生的策划、运作、采编能力。新闻界常常发出新闻院系学生找不到新闻的感叹,其原因在于新闻教育体制远远滞后于市场发展,教学内容陈旧、过时,学生动手能力差、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然而新闻传播是当代实践性最强的文化行业,案例教学可以提供典型的新闻采编实践的素材,学生在案例存在的背景中,从感性体验上升到理性,领会新闻策划、运作和采编流程,形成新闻职业的整体观念,为今后的亲身实践打下基础。其次,案例教学法创设的教学氛围,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我们强调启发式教学,学生在积极主动的状态下,会尽快进入案例的情景中,进而体验到由旁观者到新闻传媒角色改变的独特心理变化,学生通过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中的矛盾因素,主动地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案例教学中,角色转换的效果,会使学生不断地为自己提出问题:“我”在现场如何?“我”如何发现有价值的新闻?“我”如何叙述才能引起观众或者读者的注意。毫无疑问,学生成了案例教学众受益的主角。最后,案例教学法以典型的案例引领学生以最快的速度切入新闻传媒的前沿领域,与传媒现实保持同步,真正贯彻学以致用的办学原则和办学效率。当代传媒领域高新技术进步令人目不暇接,以影视为代表的视像传媒在导演了传统媒体向数字媒体的变革中,观念、趣味的变化更是五彩纷呈,案例教学能够高效便捷地拾取当前的传媒实例在开放性的思维空间中展开教学中的师生互动,从而保持教学与实践的最大同步性。
二、案例教学在教学互动中传授新闻理论、培养采编技能
课堂教学十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强调教学与实际的紧密联系性,注重学以致用,教学的目的体现为学生学会应用知识,而不是简单、机械地背诵概念和原理。新闻学的教学可以利用的教学实例极多,无论是传统平面媒体,还是当代最具影响力的电子传媒,媒体运作
中出现的大量的最新的新闻报道案例都会提供教学中分析、借鉴的标本,教学中结合传媒实践的实例,能使教学的理论色彩与新闻实践中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结合在一起,真正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学透、学扎实。当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大批的动手能力强的专业人才,媒体行业更需要知识丰富、善于思维、反应敏捷、动手能力强的复合型传播人才。案例教学对于人才的知识、能力的培养体现为教学过程对于二者的辩证统一。具体表现为课堂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就传媒行业来说,学生新闻敏感判断力、分析鉴别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要。案例教学法要求教师通过案例阐述、案例点评培养学生的思维、判断能力;通过案例讨论和反思,培养学生的开放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学生通过案例获得知识和能力。与传统教学方式不同的是:教学活动中教学主体必须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教师充分发挥启发、引导作用,学生积极质疑和敢于质疑主动参与活动的教学原则。师生双方针对问题和疑惑展开教学互动,启发引导原则的有效性,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得到训练,同时养成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应结合案例循循善诱,通过生动、有效的方式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开动脑筋,在对案例所暴露的细节、手法、效果等一系列因素的比较、分析、概括中理解有关理论知识。
三、新闻学科案例教学对案例和教师的具体要求
新闻学科教学案例的选取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教师要根据教学目的和讲授内容选择好恰当的案例。
1.新闻教学案例应当具有当代性
当代社会发展最重要的特征体现为信息的编码和解码,新闻传播通过编码和解码构成了信息海量,在新闻海量信息里新观念、新思维、新方法层出不穷,知识和技术的更新更是日新月异。因此,新闻学教学案例必须选取具有时间接近性的案例,学生在接近或者已经有所感知的背景中能够较为容易地理解教学案例所涉及的知识和问题。问题的解决更有真实性和针对性,教学过程避免虚拟性、僵硬化。
2.新闻教学案例应当具有典型性
所谓典型性,是指案例所涉及的社会深远影响及背后隐含的理念、方法、方式的运用对于整个传播界所产生的宏观影响。以电视新闻为代表,我国的电视媒体正处于改革与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很多节目和栏目的运作正在将受众因素作为最重要的因素纳入到整个节目规划系统中,由此,从节目形态、形式到节目的传播理念以及节目的文化和意识形态内涵进行了积极探索,平面媒体亦然。因此,选取类似的典型案例有助于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更有助于学生举一反三。
3.教学案例应当具有一定的补充性
所谓补充性指的是新闻案例所涉及的视角、背景、调查方法乃至观点存在非唯一性,视角的变化、背景资料的发掘以及调查方法的变化有可能产生新的结论。无论是文字报道,还是图片报道以及影像新闻案例,越是重大的、涉及面广的案例,因报道者的职业素养、政治素养不同,案例就会呈现出不同的个性和特点来。因此,开辟新的思路、视角,尽可能完善地报道事件,从而使报道更接近事件的本来面目。案例具有一定的补充性,可充分调动学生的分析、思维积极性,发挥联想和想象,有助于学生对有关原理的理解和把握。新闻学的传统的教学是在以老师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指导下进行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尽管老师也会举出有关例子,其模式是教师在讲授相关的理论、概念后,举出相关案例加以应证,从而理解理论。这其中例子的选取缺乏典型性、时代性和补充性,更为重要的是在教学的理念上是,理论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案例的设计是为了新闻理论的介绍,忽视了新闻实践中的新问题、新观念,从而失去了真正贯彻实际训练学生新闻实际操作的时机。案例在教学系统的重心作用没有充分予以发挥,因此教学效果不理想。而案例教学倡导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角,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及主动构建
自身知识与能力结构的自主性。其教学理念表现为,案例既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也是课堂教学的落脚点,学生在讨论中,学习理论,解决案例所涉及的问题,学生在新闻采、写、编、评、播等具体的环节中获得整体的认知与训练。因此,对教师而言,首先要具有一定的新闻采编实践能力。新闻学是一门实践教育,更是一门职业教育,新闻学案例中涉及诸多新闻实践问题。教科书往往会摒蔽、忽略新闻采访报道现的细节,对于许多未从事过新闻采编工作的教师来说鲜活的案例会变得了无生气,而具有丰富的采编实践的教师对案例的把握则会具体形象得多,同时更能用自己的专业和知识素养去审视案例,提高
案例的使用效率。这就要求教师将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地更新教学内容,同时敏锐地洞察社会现实中出现的新问题,不断地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加工出适宜教学的案例来。其次,教师还应有驾驭教学过程的能力。新闻案例教学法的教学过程尽管将教师的讲授放在了次要位置,但并不意味着教师的主导作用削弱,相反教师更应做好案头的准备工作,并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环节,如案例导入、初步分析、课堂讨论甚至论点交锋、教师点评、多种结论归纳和完善,案例延伸等。因此,案例教学要求教师具有驾驭教学过程的艺术能力,教师能够起到引导的作用,将课堂教学从一个环节向另一环节不断推进。
四、新闻学科案例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案例教学曾被形象地称之为抛锚式教学,所谓的“锚”就是指与实际情形相关的问题,这个问题一旦被确定、课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被确定了,就好比轮船的抛锚行为。案例布置应当采用对当下特定情形和实际活动过程描述的最新案例,让学生改变视角或模拟转换为职业记者身份将自己置身于新闻事件的发展过程,就报道的题目、对新闻事件的立场等做出自己的判断和思考。通过最新案例的学习,学生在最可能接近开放性的结论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因此,案例的布置在时间的选择上,可提前于课堂,让学生准备尽可能多的案例资料、背景,为课堂教学有目的的展开奠定基础,所谓“锚”的作用便在于此。案例教学中教师通过具体的案例创设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具体事物,在讨论思考中达到对事物的本质的认识,进而实现从具体到一般的认识。讨论的过程不仅启迪了学生的积极思维,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从当代认知科学的发展来看,参与认知讨论的个体,是一个相互独立又相互作用的主体,通过相互讨论、辩论的过程,个体不仅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认知发展,而且还造就了科学认识从单一的个体认识向科学共同体的发展。案例教学的主要形式是讨论,用讨论的形式来组织教学,教师相当于“导演”,教师在案例讨论中对学生的思维加以引导,使学生始终处于问题、思考、探索、解答的积极状态。学生看问题的方法不同,就会展开讨论,形成强烈的外部刺激,从而产生自主性、探索性、协同性的学习。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应是比学生拥有更系统理论知识的思考者和引导者,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在陷入思维困难或分析问题不够全面时引导学生把握现象中的特殊
问题,对不同的见解加以提炼上升到一般理论的层面,并进而指出思考的方向。
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无论是具有时代性的案例还是具有经典性的案例,都有可能将特定的理论与具体的新闻实践联系起来,使学生在解释现实生活、分析社会现象的过程中获得自己真切的知识,即内化了的知识和能力。因而,案例教学的目的主要不是找出正确答案,而是培养学生养成观察现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能。因此,从案例或案例教学实施过程看,教师重在分析方法的讲解,学生在特定情境和实际活动过程中探寻案例背后所蕴含的各种要素和表现手段的多种可能性,真正使学生形成采、编、传、评、播的综合能力。
第三篇:思想品德课案例教学法探索与实践
思想品德课案例教学法探析及其教学实践
摘要:案例教学法因其自身的特点及遵循的教学原则,对大学生思想品德课教学在方法上具有明显的适应性。本文对此做了探析并进行了有效的教学实践。关键词:思想品德教法研究与实践
一、案例教学法的内涵及其对思想品德课适应性
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案例来组织学生进行学习、讨论、表达、分析和研究等活动的一种教学模式。它重视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对现实问题或某一特定事实进行积极思考,交互探索,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案例教学法1829年起源于英国,贝雷斯(ByLes)率先运用于法律教学。1970年,美国哈佛法学院的琅德尔(Lang-dell)教授也引入了案例教学法,其间经过了一些曲折的过程,至1919年,哈佛商学院全面地引进了案例教学法,它的《情景案例》成为MBA的必修课程。
案例教学的成功实践给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以重要的启示。思想品德课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教学目标,它要求教师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抓住社会的热点问题,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和生活现状,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案例教学正是这类课程比较适合的教学方法。它以真实案例的感染性、以课堂讨论及模拟法庭等形式的生动性、以师生互动的有效性等特点,对思想品德课教学作方法的有效移植具有明显的适应性。
二、思想品德课案例教学法应遵循的教学原则
(一)针对性原则
针对学生思想实际。选择案例应结合社会现实和大学生思想实际,能对他们在生活、学习和思想中的疑惑有所启迪。所选案例,也最好是本专业、本校或就近发生的,这样容易使学生受到震撼并获得教益。在给旅游专业学生讲到不能好高务远时,我选择了日本运输大臣之后,后来的最年轻的女内阁成员野田圣子,在进入社会时,先在帝国大酒店凭刷马桶出色而获得发展的案例,对学生触动很大。
(二)前置性原则
在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中,事实上也有案例教学,但它是通过讲述基本原理来剖析案例,然后将理论实践化,应属后置性案例教学。而真正的案例教学法是前置性的,它是在实践中获取理论,要求学生通过一个典型案例的学习,积极地思考,并从中寻找真理的东西。如美国法学院的案例教学法的操作步骤是先让学生在课前阅读真实案例,然后来到课堂,教师则用苏格拉底教学法,问一系列有关案例的问题,学生进行激烈的讨论和辩论,然后再改变问题的假设条件,启发学生再思考再讨论,最后获得正确的理性认识。
(三)自主学习原则
卢棱的自然教育理论认为,不要对学生进行任何种类的口头教训,应当让他们从经验中去取得教训,主张让学生通过经验去学习,“经验具有生长的价值”“经验的不断改造或改组就是教育”。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作用,让学生自己搜集案例,分组研究,教师则主要给学生以更多的“背景性认识”,留下更多的不确定性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和争论,有效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四)目的性原则
思想品德课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政治性,因而带有明显的教育目的性。案例教学中不能只以案例取宠学生,而应在注重知识性、趣味性的同时,还要强化政治性和教育的目的性,要让学生在案例的学习中懂得做人的道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如讲到正确对待友情时,我选用了马克思和恩格斯交往的案例,以激发学生对革命领袖的景仰,倡导革命健康的友谊。
三、思想品德课案例教学法的特点
(一)以案例为载体
案例教学法最突出的特点是案例的应用。在案例教学法模式下,每一课都以典 型案例为主线,通过生动的材料、有说服力的图片、有意义的活动等,寓理论于生动的案例之中。
(二)以课堂讨论为核心
课堂讨论是案例教学法的核心,其形式上可采取学生间互论和师生共论,前者是在案例出现后,教师亮出具有思辨性的问题,让学生相互协作,共同探索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后者是教师对案例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引导学生讨论、质疑,使教学成为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三)以生动性、合作性为动力
案例教学法主要是通过典型案例教学将学生置身于真实的情景中,让其在教学情境中发现问题,并通过合作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这种教学方法新颖、独特、形式活泼,能赋予学生真实的感知表象,有效地激励学习动机。同时伴随师生角色的转变,在师生间形成了一种和谐的民主关系,并在其交互的影响和思想碰撞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
(四)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为终极目标
高校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以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思想品德课案例教学法要求教师在教学的目标设计、内容把握、方法选择等环节上,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剖析案例、发散思维、认识真理为出发点,达到发展学生智力、提升创造能力的目的。
四、思想品德课案例教学法的操作步骤
(一)课前准备
1、确立教学内容
有些国家把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分为三个层次,即家庭道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我国高校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内容则主要包含两个层次:一是现实性教育,即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二是理想性教育,即宣传和倡导共产主义理想和精神。在案例教学法中应将教学内容中的现实性与理想性进行有机结合。
2、精选教学案例
在教学内容确立后,就应有针对性地编选有典型意义的案例。比如在电类专业学生德育课中,应结合专业选择案例,让学生在个案的情境中去判断、去把握,并引发思辨,培养综合能力。如选择“电工人员利用公、母猫的帮助将电线成功穿过细长管道”的案例,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等。
3、构思引导方向
案例准备好以后,教师应在深层次认识案例的实质及意义的基础上,构思出学生争论的焦点及主题,并注意确定设疑点,预想学生提出问题的方向,以备在学生思维受阻无所适从的时候给以及时的引导,从而保证教学过程的顺畅性。
4、确定人员组合人员分组可以小组、班级、专业等为单位,代言人可以民主推选也可由教师根据
掌握的情况指定,教学中每个人都允许自由辩论发言,教师则应在教学中全程跟踪引导,保证论辩环节通畅。
5、制作教学课件
案例教学应充分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丰富课程教学,使教学生动形象、富有实效。在具体运用上一是可以把案例做成CAI课件,在课堂上先展示案例,引发学生讨论,再把答案展现在屏幕上;二是可以将一些有教育意义的故事片录下来,作为案例电化教育片使用。
6、调动学生参与
案例教学是前置性教学。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教师在教学开始前,应提前将案例发给学生,让学生先行阅读,查阅资料,进行学习准备。并要求学生写出案例分析材料,做好课堂思辨发言的题目及内容准备。
(二)教学实施
1、引入案例,学生质疑
教师可以不同的方式引入案例,要求学生在较短的时间把握案例的主旨及倾向,并通过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引发深层次的质疑,其问题越尖锐越独特越好。但教师也要注意控制论题及情绪,避免学生漫无边际发问,尤其是对政治敏感性案例,要引导学生正确把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方针,创造良好、健康、向上的教学气氛。
2、分析案例,加强引导
描述和分析案例可以由教师或比较有思想的学生主讲,要求做到紧扣案例、实事求是。这一环节可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提炼材料以及把握主要矛盾及矛盾的主要方面的能力,以使教学的主旨思想朝预期的正确方向发展。
3、自由交流,重在提炼。
自由交流应让学生畅所欲言、异想天开,引发思想碰撞,闪现思维灵性,但也不能放任自流,更不能形成个人攻击或混战。教师必须恰到好处地控制辩论的主题和情绪,保证自由交流的有效性。
自由交流结束后,应先由各小组推选发言人阐述观点,并就焦点问题集中讨论,澄清模糊认识,之后教师应把学生分散的见解和认识集中起来给予系统化,并对其整体表现进行总结提炼,在总结提炼时应注意:一是导向性。教师应晓之以理,把学生
零散的、不很正确的观点引向正确的一面;二是知识性。教师在给予学生正确的健康的思想之外,还要传授给学生以更多的社会知识和做人的道理。
如在讲到敬业精神时,我引入了这样一个案例。青岛海尔集团在刚生产出滚筒洗衣机时,广东潮州一用户给海尔总裁张瑞敏写信想买一台。于是张派广州员工用出租车将洗衣机送去,当车至距潮州2公里时,因证照不齐被扣,这个员工在路上截了许多车都未成功,没办法,只有在38度高温下背着75公斤的洗衣机上路,走了近3个小时才到用户家里,用户还一直埋怨他来得太晚。这职工没吭声,安好洗衣机后就离开了。后来,用户知道了事情真相非常感动,就给《潮州日报》写了稿子,该报为此开辟了专题讨论,海尔集团由此声誉大振。我先让学生自由交流,然后由各组代表发言,鼓励观点独到甚至奇特。学生发言褒贬不一,十分活跃,教师再做提炼。从人性化的观点该怎样看?从企业文化和体现的企业精神该怎样看?良好的社会声誉对海尔团队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等等,通过一连串问答式的提炼,学生的思想渐趋积极和健康。
4、撰写报告,科学考核
为帮助学生对其参与的案例教学过程做出理性的思考,在完成讨论总结任务之后,应向学生布置撰写书面案例分析报告,这有助于促进知识的迁移,强化教学效果。教师对上交的报告应进行认真的批阅,并在规定时间内反馈给学生。
案例教学较传统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学习过程,强调学习中的“自主、合作、探究、体验”,所以在考核方式上,既要看考试,更重要的还要看学生对教学的参与状况和其优秀的表现。
五、思想品德课案例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一)重视理论讲授
案例型教学虽然以案例分析为主,但也不能使理论讲授削弱。一般来说,案例引入和总结提炼阶段应是理论讲授的最佳时间,教师要抓住这一时机把核心理论特别是学生对现实中比较敏感的理论问题进行重点阐述,让学生学会用正确的理论来认识问题力。
(二)利用课外时间
案例教学中学生在课堂的自主学习时间增多,但因课堂时间的有限性,对案例教学的有些环节需要学生用课外的时间来完成,如对较复杂的案例,可让学生先在课外
预习或书写案例分析报告等,从而拓宽案例教学的时间与空间,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加强教法整合对案例教学,要注意不同教法的整合,讨论法、辩论法、谈话法、演讲法、多媒体教学法等穿插交互使用,会大大强化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家军等.论案例教学的本质与特点.中国教育学刊.2004.2
[2] 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四篇: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基于情景学习论、认知弹性论,以学生为主体,凭借具有多元表征的潜在价值的“案例”,引导学习者进入科学探索和反思的学习过程。同时它是通过对一些典型案例的判定、分析和研究,阐明某一学科的一般规律、某一问题的具体认识,从而使学生了解掌握所学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对《思想政治》教学而言,案例教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思想。其重要作用在于:一是案例教学是一种引导启发式教学,改变了教学过程中单纯由老师唱主角,讲授知识,学生当观众,被动接受知识的状况,把知识的讲授和能力的培养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二是案例教学理论联系实际,是一种参与式教学,思想政治知识多来源于经验,其基本原理和理论带有相当的模糊性和有限合理性。政治课案例恰是这种模糊性和有限合理性的良好中介和纽带;三是政治课案例教学符合学生的思维习性,其案例中所展示的社会活动中的现实背景、具体场景、细节不仅具有感性而且具有理性,会给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引发学生理性思考。
二、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障碍与问题近几年来我们在初中生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已普遍采用了案例教学法,并收到较好的效果。但由于我国政治学科时代性强,政治课案例教学相对落后,因此,我们在案例教学中也遇到了不少的障碍和问题,有待于理论的研究和在实践中探索。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师资力量不足案例教学是政治学科教学中的一种较好的教学方法,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针对性,不仅要求学生要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求老师要有较高的授课水平,对于习惯传统教学方法的老师来说深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主要反映在:一是教师教学能力上的障碍。教师在案例教学中,一方面缺乏授课经验,另一方面缺乏实践经验,因而在教学力度和深度上都相对不足,远不能达到预期效果;二是教师思想认识上的障碍。案例教学虽然由来已远,但却有一部分教师思想比较僵化,传统教学的路径依赖性强,把案例教学方法局限于举例讲解,潜意识里总是有意无意地拒绝接受真正意义上的政治案例教学,学生感到毫无新意,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二)案例教材不规范现在我省所用的政治案例教材,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一是局限于知识点案例,缺乏综合案例;二是注重定性研究,定量分析;三是着重叙述说明,提供背景材料。总之,现有的政治课案例教材基本上可分两类,一类是事例汇编型,适合于传统教学的举例材料;二类是经验论证型,适合于传统教学的经验介绍。不论是哪种类型的案例教材都缺乏实用性和规范性,不符合现代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的需要,不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不被学生所喜爱,因而亟待教材的改革。
(三)教学方法单一由于传统“填鸭式”教学的路径依赖和教学基础设施的薄弱,使得教师教学方法简单化。具体表现在:一是案例来源比较单一。二是教学形式的选择比较单一。出于学校基础条件的限制,教师一般采取案例讲解法,可以收到一定的学习效果。但因未与多媒体教学和案例讨论相结合,导致教学缺乏形象性、生动性和灵活性,使教学效果受到一定影响。三是偏重理论知识讲授,忽视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老师只重视理论概念的灌输,而忽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而学生对案例教学的效果不太满意。
三、跨越案例教学障碍的措施与对策为了深化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改革,坚定搞好案例教学的信心,真正使老师感到教有所责、学生学有所获,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措施和对策。
(一)多种途径发展师资力量教师是组织思想政治案例教学的关键因素,师资力量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案例教学的质量好坏,因此必须采取多种途径发展师资力量,提高师资水平。为此:一是要有计划地选派担任政治课的教师参加社会实践,以提高教师实际工作能力和胜任案例教学的水平;二是分期分批地组织政治教师去进修,实现知识更新。
(二)积极组织选编政治课案例教材在现有条件下,选编政治课案例教材务必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广泛收集政治课案例;二是合理选择政治课案例;三是精心编定政治课案例教材。教师编写政治课案例时要注意把案例材料与案例讲解相分离。
(三)不断改进思想政治案例教学方法政治课案例教学的形式是灵活多样的,方法是可不断创新的。可采用以下四种教学方法:一是多媒体教学。现代教学的特点是图文并茂,形象生动。教师在教学中可选择有突出代表性的案例,让学生通过现代化教学网络观看并分析讨论。二是举例讲解教学。教师应在上课前几天将案例材料发给学生,并要求学生认真做好预习,带着难以理解的问题进课堂听教师的案例讲解,做到教学有的放矢。三是案例讨论教学。
这种方法是把每次教学的时间分为前后两部分,前一部分教学讲解理论知识,为后面教学打下理论基础;后部分用于案例的分析和讨论,教师在课前将案例材料发给学生并做好课前准备,作为课堂进行政治案例讲座和课后教师检查作业、评定学生成绩的依据。在分析讨论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是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可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如有必要,教师可以在讨论结束时作概括性总结,使学生通过案例讨论掌握相应的政治学知识。四是“四步推进”案例教学。针对政治学科实务性很强的特征,可采取“以小型专题案例入手,激发兴趣”,“用中型争议案例讨论,活跃气氛”,“以综合描述案例分析,拓展思维”,“联系实际自编案例,解决问题”的“四步推进”的案例教学形式。通过典型示范引导、逼真模拟训练的过程,拓展学生的思维和培养其创新精神,进一步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五篇:医学英语教学法探索
医学英语教学法探索
李权芳穆文超
(陕西中医学院英语系陕西咸阳712046)
【摘要】医学英语教学要合理设置课程,科学选用教材,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在教学模式上应采用互动式教学法,有效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医学英语; 教学法;模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医学从业者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当今社会需要的是不仅具备丰富的医学知识,还要具有一定外语能力的医学从业人员。因此我国大部分医学院校都将医学英语作为医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旨在使学生能将英语放在医学背景下应用。但是从教学效果来看,目前的医学英语教学仍存在一些不足。笔者根据从教学实践中得到的一些体会,对医学英语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看法和建议。
一、课程设置
医学院校的学生在进行了两年的大学英语基础课的学习后就过渡到了医英语的专业课学习。医学英语作为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专门用途英语)的一个分支,有着其固有的学科内容和特色,并且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医学院校和专业医院的重视。医学从业人员需要以英语作为工具,阅读英文医学文献、资料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了解国外最新的医学动态;或需要继续深造,并在国际期刊上用英语发表自己的科研成果和论文。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强调教学目的,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增强其学习动力和兴趣。
目前大部分医学院的医学英语的课时安排都比较少,远远不及大学英语的课时量。很多院校的本科生在一、二年级的大学英语课为平均每周五课时,而三年级的医学英语是每周两课时,而且只开设一个学期的课程学习,医学英语的课时数是大学英语的1/6。在这样有限的时间里要完成大量的教学任务是非常紧张的,而医学英语中涉及到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病理报告的内容又特别广泛。这就需要授课老师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布置一些课外讨论和阅读,开展医学英语活动来弥补课时量的不足。
二、教材选择
目前大部分医学院校选择的医学英语教材都是以临床各科疾病为主要内容的阅读教材,这些内容远远不能满足医学学生对专业英语的需求。此外,医学院校所开设的专业分科比较细致,统一的教材很难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比如,临床医学和中医专业的学生就需要有不同侧重点的教材,药学专业的学生则需要增加阅读有关药学英语的材料。所以教师要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准备相关材料,而不能拘泥于统一的教材,这样才能有的放矢,提高教学质量。在教材的选择方面还应注重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来配合医学教育,从生物、心理和社会的多角度出发选择一些文字优美的医学散文和小说,使学生了解人文精神在医学发展中作用并启发其探索、思考,提高其综合科学文化素质。
三、教学模式
为了避免医学英语学习的枯燥,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提高教学质量。
1、互动式教学
互动式教学模式强调教学是一种师生双向互动的实践活动,教学过程不是一个教师单向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不仅是一个对知识进行简单认识、识记的过程,也是一个师生通过相互交流与合作、相互启发与提高的过程。由于医学英语与学生的专业联系紧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一些有趣的活动,使学生在参与的同时将语言和医学知识牢记在心。如在讲到有关护理英语(Nursing English)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组,设置场景,让学生准备相关的道具进行角色扮演(Role-Play),展开真实的医患对话。
2、网络资源的使用
现代网络信息技术使教育资源充分敞开,可以丰富教学的内容。教师结合讲授的内容可以从网络下载相关的文字、图片、影像等,可以拓展教学内容,同时也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教师还可以推荐一些国内外优秀的医学英语在线网站和在线医学期刊杂志等,使学生能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方式,锻炼了自主学习能力,为将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的使用可以更加简单、直观地讲解复杂的医学问题。教师还可以通过制作幻灯片讲解篇章结构、医学英语构词法。很多学生在学习医学英语的过程中
对冗长的词汇感到头疼,教师可以总结医学英语构词法的规律,用幻灯片清晰地将常用的词根、词缀的结合规律列出来,使学生更加形象地理解。例如,electr/o/cardi/o/gram这一词有两个词根electr(electricity电)和
cardi(heart心),有两个连接性元音o,一个后缀gram(record纪录图),因此,整个单词的意思为the record of the electricity of the heart(心电图)。这样将常用医学词汇用直观的方式展示其构成规律,可以促进学生记忆,还能缓解学生对记忆词汇恐惧感。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中的录像使教学内容生动有趣,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学到知识。如教师在讲到相关内容时可以播放《实习医生格蕾》、《豪斯医生》、《急诊室的故事》这些优秀美剧中的片段,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医学英语的实际应用,还能将课文中出现的医学词汇、医学用语学以致用,这样学生就在潜移默化中理解掌握了知识。
四、师资队伍
在很多医学院校,医学英语教学由公共英语教师承担,这些教师具有良好的语言功底,但是缺乏专业系统的医学知识学习,授课时往往偏重于语言点的讲解而忽视了医学背景知识的介绍。还有一些教师是医学专业毕业,但英语水平有限,他们授课时不能用全英语教学,侧重于篇章的汉语翻译,对语言学习帮助有限。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医学院校开展医学英语教师间的交流与培训,鼓励教师进行专业的学习,建立一支有良好的语言素养又精通医学知识的师资队伍。还可以聘请外籍专家进行医学英语方面的辅导,以适应教学长期发展的需要。
总之,医学英语教学应该以英语作为载体,向学生传授医学方面的知识与相关信息。教师在授课时应根据医学英语作为专业英语的特点,作为引导者运用新颖、有效的教学方法,选择适宜的材料,培养学生的兴趣,加强与医学实践紧密结合,使学生在提高英语能力的同时又扩展了专业知识,以适应更高的需求,成为全球化背景下合格的医学从业人员。
【参考文献】
[1]李红曜,卢家梅.医学英语教学中重要因素的现状分析.中国教育与社会科学,2009(9):88-89.[2]李永安.实用英语教程.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3]刘治波,张健,谢崇国.多媒体技术与医学英语教学.中国医学装备,2007(3):29.[4]邱望生.医学专业英语.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53.[5]杨明山.医学英语术语教程.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0:66.【作者简介】
李权芳,女,助教,英语语言文学硕士,任教于陕西中医学院英语系医学英语教研室,主要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化及医学英语教学。